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刘国正谈在读写实践中学会读写

$
0
0

  1999年6月,我参加了在云南召开的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会议休息时间,我就中学生如何学好语文问题,采访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著名语文教育家、作家、诗人、《中华诗词》主编刘国正先生。
  针对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形势,刘先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高分,而是为了提高能力。为了得高分去死记硬背,这对提高语文能力是没有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了应付考试,考前背几篇范文,考试时穿靴戴帽,照抄原文。这样做虽然能得高分,但却不能提高能力、提高素质。有的学生平时积累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练习题,训练自己专门答题的能力,这只对考试有用,平时工作并不需要这种答题能力。
  刘先生指出,课堂上学习的语文知识是很重要的,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掌握课文的精华,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语文知识,不一定马上都能用,比如学习比喻的知识,不一定马上就能写出鲁迅那样精彩的比喻,但或迟或早会写出的。
  刘先生在上中学时就有很深的文言文功底,后来从事近50年的语文教材编写工作,又读了大量的文言作品。他深有体会地说,中学生多读点文言文,有利于提高文化素养。所有的大文学家无一例外,文言文的底子都是极深厚的。如叶圣陶,他是著名的小说家、语文教育家,他对文言文有系统的研究,编有《十三经索引》等。读文言文不但会提高表达能力,而且还会学到精美的语言,了解其深邃的意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刻画出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很难用白话文表达出其凄清的意境。他说,高中学生要具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不要怕写文章文白夹杂,一旦会用文言表达了,也就不存在夹杂的问题了。
  他还主张中学生多读点文学作品,不仅要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还要扩大视野,把一些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著作当做文学作品来读。如司马迁著的《史记》是历史,也是文学;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经济学,也是文学;毛泽东的许多政治论文,也是文学。
  他还主张读点外国文学作品。他说,应读得杂一些,读得多一点,像琼瑶、金庸、梁羽生的小说,也可以读一读,古今中外,自由吸收才好。他认为,古今中外名著读得多了,独立欣赏鉴别的能力强了,文化素养也就提高了。读一本或一篇名著,顶得上读小报上的许多篇文章。他主张学生读精品,他在几十年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中坚持选精品,他在诗歌创作和杂文创作中坚持写精品。我们广大中学生也应该树立精品意识,多读名著,多读原著。
  谈到练笔,刘先生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说,要练出一支笔,就要写破十支笔。练习作文,不一定先学写什么,后学写什么,重要的是写自己心里要说的话,写自己真实的感受,不写假话和套话。坚持写日记或周记,这是练习作文的一种好形式,写完不一定给老师看、给家长看,坚持课外练笔,日积月累,成效很大。
  刘先生谈到,学习语文,感情因素很重要,兴趣是最大的驱动力。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方法讲多了,没有多少用处。语文学习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没有捷径可走。要说窍门,就是多读多写、多观察生活、多思考问题。读不下去的时候不要硬读,写不下去的时候不要硬写。他说,语文学习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有它自身的规律,那就是在语文活动中多读多写,在读写实践中学会读和写。语文学习的方法很多,检验其方法的成功与否,就是看语文能力是否提高了,思想品德修养是否提高了,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是否提高了。
  顺便交代一下,刘先生的笔名刘征,艺名梅苑。他多才多艺,不仅能诗能文,还擅长书法。同学们阅读他的文集、诗集,可以从中悟出许多人生的哲理,得到艺术的熏陶和享受,更多地领会语文学习的真谛。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