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87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女硕士糊涂犯下偷窃古籍大案

$
0
0

女硕士糊涂犯下偷窃古籍大案

2015年08月03日14:26   深圳新闻网   微博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林靖 摄 J151林靖 摄 J151林靖 摄 J151林靖 摄 J151

  ■本报记者 林靖

  “窃书不能算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说。如今,女硕士胡某从自己工作的某著名高校图书馆陆续“拿”走近400套古籍,多为清代、民国时期的,其中不乏保存完整的极为珍贵的善本。

  除了网上卖掉160余套,剩余238套500余册被她塞进了各色塑料袋或用报纸包裹,满满当当地挤在自家大衣柜的上方空间,摞在床脚一侧的阳台地板上。

  她将这些古籍的书名密密麻麻地记在本子上,足有27页那么长。

  看守所里回述动机

  没评上职称很窝火

  7月14日下午,已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刑拘的胡某套着看守所的橘红色背心,戴着手铐,踢踏着拖鞋走进来,端正地坐下。透过嫌疑人隔间儿的粗铁栅栏,她向记者投来探究的眼光,加上一头中分式齐颈短发,很有点古学究的架势。

  胡某从图书馆偷拿了数百套古籍文献。但离开自己的记录本,她始终讲不清自己共拿了多少次、多少本,也搞不懂哪些最珍贵或最有研究价值,连书名都记不得了。

  “《史记》、《史记释疑》、《汉书》、《三国》。”被记者反复问了多遍后,中文专业的她蹙眉思忖了好半天,才吐出这几个不确切的名称。她称主要是有关《史记》、 《汉书》方面的清代古籍,也有抗战前后的文献。“我整理古籍后才接触到这些书,本打算将来评职称、考博士,书拿回家慢慢看,后来反正也不评不考了,才想把 书都卖掉。”

  “我硕士毕业,工作13年兢兢业业,成果挺多的,可我三次没评上职称,没机会了……很窝火。”她愤愤地念叨了多遍,叹息了多次。

  “很背运……”结束采访前她再次长叹一声,一脸幽怨地说。“是你心态的问题。”听民警这样说,她抬眼又垂下,“对……没把握住。”

  自 去年初开始,胡某利用学校分配给她的整理古籍、建数据库之机,不时将古籍夹带出图书馆。从第一次下手,到最后一次收手,胡某描述作案过程始终回避并远离了 “紧张”这个词。她的解释是:看别人拿了;都没有出借记录;有的也没有归还。“所以快下班时,我也把书借回去看。”她很有些理直气壮地说。

  虽称是“借”,但并不办手续,她也没特意告诉谁,其实并无一定要还的打算。每一次,她把一本、两本、三本书……塞进上班背的挎包里,走出图书馆。最多一次带出几本?她想了想又摇摇头。

  抠掉图书馆印章 数十万赃款用来美容

  在 古旧书网站上,胡某注册了账号,去年底前拍卖了100多套书,每套售价几千到上万元不等,快递给买家,卖得约80万元。今年四五月又卖了几十套,但她听说 学校报案了,就都没发货。“害怕查到自己,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思量着还书。”可怎么还?借出门时又没条,现在还回去说不清啊!

  当6月30日早上7点警察终于找上门时,她眼中的惊诧之色仅停留瞬间便消散,神情阴郁而平静,似已预料这一刻的到来。“就在房间里。”她淡淡地指点着说。

  从 衣柜上、阳光直射的阳台上,一包包用各色塑料袋、破报纸兜裹的古籍被搬出。透过开敞的袋口和咧嘴的报纸皮儿,可看到一沓沓老旧泛黄的纸张。“这环境根本保 存不了。”“太干又容易脆。”在场人员都凑到跟前儿感慨着。随后,238套500余册书籍被填满四个大纸箱子运走了。胡某说,以前这些书都放在图书馆地库 里。更重要的则置于善本库,温度、湿度由中控调节。

  记者看到这些追回的古籍,有的已残破。每一册古籍封面上,几乎都有一团参差不齐的白色撕 痕。胡某承认为了掩人耳目,她一一抠掉了图书馆印章。记者见到了《云谷杂记》、《丑集》、《寅集》、《宗室贡举备考》、《论持久战》、《晋察冀边区法令汇 编》、《中国土地法大纲》等。《中国地方志综录》的夹条上,记载着“1909年宣统三年”,并附价1.2元。还有很多更珍贵的古籍,标价也仅为分分角而 已。

  卖掉小部分古籍,胡某已获利近120万元。从其银行卡内,民警追回了剩余约80万钱款。“我办了几张养生保健、美容减肥卡,四十来万元就花掉了。”对此她也口称“不值”。

  提及女儿泪如雨下 后悔不听劝伤害全家

  家里的古籍越堆越高,丈夫发现后苦劝她多次。“这书你不能拿回来,到时要负责。”胡某只觉委屈,“别人这么做……怎么单单说我呢?”“那也不行。你会伤害整个家庭!”每次两人都吵,后来他生气地说:“要不离婚吧!”胡某便不再偷拿了,但也没还书。

  想对女儿说些什么?胡某闻言骤然垂头流泪,木雕一般。然后颤声说:“我把她害惨了!我伤害了她!都没脸……”随即泪如雨下,她抬起戴着手铐的手捂住脸,狠狠抽泣着。良久后,她自讽地提及女儿曾经的夸赞:“妈妈棒,能写那么多东西!”

  “警察来时,我请求不要告诉女儿,她马上小升初考试了。女儿是我带大的,我老公早出晚归,很少管孩子。我走时,他还在值班,女儿连饭都没的吃……现在考试了没有,我也不知道。”话间,她数次痛苦地呜咽着。

  “其实钱够用,我俩工资都七八千,住着一套房,另一套出租,每月五六千。我为了赌一口气,也是糊涂,没想那么深。现在被他说中了,我毁了全家!”

  后悔吗?“肯定。职称也罢,职务也罢,宁可什么都不要,就上个班,好好带孩子,还能够守在孩子身边。”临走,她还一个劲儿哀哀地问:“我见不着我孩子了吧?还能见到吗?”

  讨论

  ■罪名

  盗窃还是职务侵占?

  胡某的行为究竟构成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目前法律界存有争议。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是指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而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北 京市天江律师事务所钱学志律师认为,职务侵占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即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胡某多次将图书 馆古籍偷拿回家并出售,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和秘密窃取行为,符合盗窃罪特征。而她利用整理古籍的职务便利,窃取本校图书馆财物,不仅侵犯了单位的财产权利, 也具有渎职性质,其行为更符合职务侵占罪的特征。

  适用罪名、案值不同,具体量刑也会大相径庭。若是盗窃罪,可能将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而若是犯职务侵占罪,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价值

  按标价售价还是鉴定算?

  类 似著名的“天价葡萄”案中的定价难题,被盗古籍如何计算价值?它们标价甚至低至几分钱,却可能是“无价”文物。钱学志律师说,通常来讲,关于窃取或侵占财 物价值的判定,如果有有效价格证明,可据此认定;无有效价格证明或根据价格证明认定的数额明显不合理,应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估价。那么,胡某出卖的 古籍,可按照其所获益的价值计算;而未被出卖的古籍,可委托估价机构估价,鉴定其价值。

  ■追赃

  已售古籍算谁的?

  目 前古籍追赃面临难题,该如何追回?一些人称,善意合法买得,应认为取得所有权,但失主愿付价金要回古籍时,应准许。还有人认为对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法律界人士认为,失主和不知情买主都权向盗窃犯索赔。不过一方认为,失主追回赃物时,应先补偿买主损失再索赔;另一方则认为,根据民法原理及相关意见,失 主追回赃物后,不知情的善意买主可向出卖人追偿损失。

  来源:北京晚报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中国盆景艺术的审美理想

$
0
0
 
来源:《学海》2009年4期 作者:朱良志 日期:2014年07月09日 11:35

中国园林网7月9日消息:盆景艺术虽然是一个微型世界,但它却是中国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中国人以盆景来美化生活,盆景是中国人艺术化人生态度的活的形式。这门艺术先后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并在日本得到突出发展,进而传到欧美诸国,今天它已经成为世界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盆景中所体现的审美趣尚反映了东方美学观念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作为独立艺术的盆景发展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中国盆景不是有艺无学的简单技艺,其中集纳了丰富的理论。研究这些理论,对丰富中国美学的研究领域也很重要。从总体上看,追求“天趣”是中国盆景艺术的根本创造原则,本文讨论几个与盆景“天趣”相关的理论问题。第一,盆景艺术的形成与“观生意”的哲学密切相关;第二,盆景艺术的以小见大,小不是对大的概括,盆景不是微缩景观;第三,古拙是中国盆景的基本美学风格,它所反映的不是病态的审美趣味,而是活泼泼的生命精神;第四,盆景的捆缚扭曲虽然有伤物性,但其总体旨趣则是为了巧夺天工,遵循的是崇尚自然而不是割裂自然的思想;第五,中国盆景艺术的魅力来自于境界的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形式美感。

盆景艺术的形成,与“观生意”的哲学密切相关

“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为清供,稍近之,清心洁虑,细玩之,荡气回肠。勃勃的生机迎面扑来,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的“活”意,使人感到造化原来如此奇妙,一片假山,一段枯木,几枝虬曲的干,一抹似有若无的青苔,再加几片柔嫩娇媚的细叶,就能产生如此的活力,有令人玩味不尽的机趣。

明代盆景理论家吕初泰说:“盆景清芬,庭中雅趣……萦烟笑日,烂若朱霞。吸露酣风,飘如红雨。四序含芬,荐馥一时,尽态极妍。最宜老干婆娑,疏花掩映,绿苔错缀,怪石玲珑。更苍萝碧草,袅娜蒙茸,竹栏疏篱,窈窕委宛。闲时浇灌,兴到品题。生韵生情,襟怀不恶。”①明文震亨是一位对盆景很有研究的艺术家,他说:“吴人洗根浇水竹剪修净,谓朝取叶间垂露,可以润眼,意极珍之。余谓此宜以石子铺一小庭,遍种其上,雨过青翠,自然生香。”②几根绿竹,数枚石子,经过艺术家的神手,就赋予了它生香活态。清康熙时园艺学者陈淏子的《花镜》是盆景艺术的重要著作,其中有言:“若听发干抽条,未免有碍生趣,宜修者修之,宜去者去之,庶得条达畅茂有致。”③所谓“条达畅茂”,就是儒学所说的生生之条理。

一盆清供,取来一片山林气象,招来几缕天地清芬。小小的盆盎中,有了自然的“生香活态”,有了天地的“生韵生情”,有了生生而有条理的机趣,既尽天“情”,又显天“理”。中国哲学家所说的“翳然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的境界,就在小小的盆景中实现了。盆景艺术家创造的不光是眼前所看的物,一个与人无关的瞻玩对象,而是创造出一片与人的生命相关的世界。盆景就是人“生命的雕刻”,艺术家创造一片活的宇宙,是为了展现玲珑活络的心灵。

中国哲学是一种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的最高德行就是创化生命,天地间的一切都贯穿着生生不已的创造精神。盆景也受到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盆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种类形成在宋代,盆景的诸种形式到了两宋时期已经具备,盆池、盆花(如盆梅)、盆山(即山水盆景)等植物盆景和山石盆景都已进入成熟期。宋代经历了儒学的复兴,融会道禅哲学的理学和心学先后产生,而盆景艺术发展成为人们广泛喜爱的艺术形式,与这一哲学思潮密切相关。

宋代哲学家多强调“观天地生物气象”对于心性修养的重要性。宋代哲学家普遍重视盆池、盆栽和盆景艺术,因为他们把这当作“观天地气象”的手段。周敦颐“窗前草不除”,要借此“观天地生物气象”。他有《盆池》诗云:“三五小圆荷,盆容水不多。虽非大薮泽,亦有小风波。粗起江湖趣,殊无鸳鸯过。幽人兴难遏,时绕醉吟哦。”④他在盆池的“风波”中吟咏,领略天地生生的趣味。强调“万物之生意最可观”的程颢,将“观生意”落实到平时的行为之中,他的弟子张九成记载道:“明道先生书窗前有茂草覆砌,或劝之芟。明道曰:‘不可,常欲观见造物生意。’又置盆池蓄小鱼数尾,时时观之,或问其故,曰:‘欲观万物自得意。’”⑤庭草之茂,可见生机勃勃;游鱼之乐,更见心灵的自得。南宋朱熹酷爱盆景,尝做一山水盆景,置于熏炉前,山水在烟云中缥缈。他有诗道:“清窗出寸碧,倒影媚中川。云气一吞吐,湖江心渺然。”(《汲清泉奇石……因作四小诗》)宋代哲学家将盆景作为观天地生生气象的工具,对中国盆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元代以后的很长时间里,理学是一种官方哲学,它对盆景生意的关注,成为盆景艺术发展的重要思想支撑。

中国盆景作为独立艺术的确立,就是在重视“生意”的哲学氛围中产生的。盆景的制作,以突出“活泼泼”的生命精神为根本。盆景作为案头壁间之作,与人朝夕相伴。盆景不是外在山水景物的替代品,而是将世界的“绿意”引到案头,置人心间,使人窥通造化的生机。小小的盆景让人体会到无往不复的变化之理。

盆景的以小观大问题

郑孝胥有《花市》诗云:“秋后闲行不厌频,爱过花市逐闲人。买来小树连盆活,缩得孤峰入座新。坐想须弥藏芥子,何如沧海着吟身。把茅盖顶他年办,真与松篁作主宾。”陈从周将其改为“栽来小树连盆活,缩得群峰入座青”,以此来形容盆景艺术小的特点,真将盆景的神韵传达了出来。

盆景是一个微型世界,正如王十朋所说的,他是“藏参天覆地之意于盈握间”,相对于外在世界来说,盆景是以小为其特征的。元人称盆景为“些子景”,就是小景的意思。中国盆景在小中见大,正所谓“一拳石亦有曲处,一勺水亦有深处”(清画家恽南田语)。但“小”只是构成中国盆景的形式因素,并不是它追求的目的,中国盆景艺术家根本不是要创造一个小景,那种认为盆景是越小越好的观点,是违背中国盆景艺术传统的。这里存在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辨析。

第一,盆景的概括性问题。一般认为,中国盆景是一门“具体而微”的艺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⑥。盆景的以小见大,是在咫尺中见出广袤的山林。这种凝练和概括的观点,表面看来,大体不差,但细究,又见其不然。这种观点所依循的是特殊和一般、部分和整体的思路,如一盆古梅小景,只是山林的隐喻形式,是体现山林气象的个别,或者说是表现更广大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自身并不具有完满的意义——因为使人们想到更多,所以它才有意义。这样的思路是西方典型概括的思路,并不符合中国的艺术传统。

中国艺术观念有一种当下圆满的思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圆”,它是圆满的,无所缺憾的,而不是一个残缺体;它是一个“全”,味味俱足,自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意义世界。中国盆景艺术的当下自足的思想,正是这一观念的反映。白居易诗云:“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⑦关键是“意”,有“意”即足矣。并不在盆池的大小。

盆景的“自足”意义还反映出:不论大与小,关键是要看对生命的安顿,自足不是说让人叹为观止,而是使人到此心安,自足说到底是心灵的慰藉。陆游《盆池》诗这样写道:“门外江涛涌雪堆,埋盆作沼亦何哉?儿曹不解渠翁意,新脱风波险处来。”⑧门外大江相临,有江涛涌雪,何必做一个小小的盆池?诗人说,你哪里知道我的心,我正是从世界的惊涛骇浪中来,尘世滚滚,到处风烟,我唯在这一席几案之间,面对小小的盆池,将我惊恐的心安顿。这就是“自足”。李渔说:“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置石岩下和木石居,故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人生活在尘世中,有各种各样的束缚,盆景家的山林之想,是要挣脱现世的束缚,胸中有超越的冲动,李渔所谓“原非得已”,借盆景来表达。“无聊之极思”,指心中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寂寞,并不是生活的不舒心、不畅快,而指心灵的超越梦想无法得到伸展,所以要磊出自己的“山林”,虽不下堂席,而座拥世界,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使得群山绵延,绿水迢递,都在目前。

盆景艺术中所说的以小见大,不是由较小的空间推展到更广阔的空间,由眼前的物想到不在眼前的物,那是简单的联想,而在于心性境界的扩大。

第二是微缩景观的问题。18到19世纪,西方人在初接触中国和日本的盆景时,常常称其为微缩景观,他们将盆景理解成这样一种艺术:将山石和树木缩小到一个可以容纳的盆子里,控制它的成长,甚至尽量选择一些矮化的植物,从而创造一种山林面貌的微型化景观。这种观点在今天的中国也比较流行。人们常常注意到盆景的“缩”的特点,盆景艺术界常说“缩地千里”、“缩龙成寸”、“缩得群峰入座青”,把大自然的美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盆子里去,从而咫尺千里,以小见大。今天我们对城市中的微缩景观倒不陌生,像深圳的世界公园和北京民族园等,都是将真实景观按比例缩小,从而使人在很短的时间里领略丰富的景色。

我们说的盆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并不是在盆子里放上一些植物就是盆景,那是“盆栽”,还不能称为艺术作品。艺术是心灵的创造,是艺术家独特体悟的产物。一些通过矮化方式培养出的植物,放到盆子里,如人们熟悉的金橘,与真正的盆景艺术毫无关系。如我们不能在盆子里插一枝梅花活了,就是盆景了,这充其量只能称为简单的“盆梅”刘銮《五石瓠》说:“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这一段话被盆景界广泛征引,其实这里所说的盆景,有很多也并不能称为艺术作品。

盆景不是微缩景观,它表现的是感觉中的世界,是一种夹带着人的感情和对世界理解的艺术形式。从形式上也可看出,它不是山水的一个截面,不是一段山水,而是一个活的世界,它自身就是一个整体。好的盆景如一首诗、一幅画。中国的盆景是写意的艺术,正像杜牧《盆池》诗所说:“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小小的盆池,就是一个宇宙,是记载艺术家独特体验的天地。明人夏言《减字木兰花》(咏盆池荷花)云:“圆荷的历,一朵高花围众碧。承露团团,绝胜仙人掌上盘。孤妍绰约,未数千葩并万萼。幽意谁知,小小盆池也自宜。”⑨人们在小小的盆景中,感觉到的是心灵的怡然,这和所谓微缩景观了不相类。[分页]

盆景的古拙和苔痕问题

19世纪下半叶,法国商贸团中一位叫莱纳德(M. Renard)的学者在广州见到中国的盆景,他对这种从未见过的盆栽植物很惊异,他将其称为“可怜的植物”,在他的眼中,这些盆景只有几英寸高,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很可怜,树皮被剥去,枝干被盘得扭来扭去,没有生气的树上只有几片黄黄的叶子——要命的是,中国人竟然认为没有树叶的树反而更美,它们的形象与美的原则完全相反,他真不明白中国人怎么会喜欢这样的东西⑩。初见盆景的西人有这样的观点倒不奇怪,但直至今天,在中国,仍然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美学是一种病态的美学,像中国山水画的枯山瘦水,园林的假山等,都是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形式。有的学者将中国盆景的审美标准概括为枯、老、曲、病,认为它奉行的是一种追求丑的病态的美学观(11)。

这样的观点是很难成立的。中国盆景艺术所追求的不是病态,而是生机勃勃的活意,其中包含中国人深沉的生命感受。这里我们从盆景的尚古拙、爱青苔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中国盆景自宋代发展至今,历经变化,但有一个根本的追求不变,这就是对古拙的追求。中国盆景尚古拙的传统是在两宋之际就确立的。两宋时流行的古松、古梅、石菖蒲等,无不崇尚古拙。明人屠隆说:“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最古雅者,如天目之松,高可盈尺,本大如臂,针毛短簇……令人六月忘暑。”(12)他认为古松有一种古淡幽雅的美。配盆等也要追求古雅,好的盆树“更须古雅之盆、奇峭之石为佐”。明文震亨说:“古梅苍藓,鳞皴苔须垂满,含花吐叶,历久不败者矣,亦古。”(13)松要古淡,梅也要奇古,古梅苍藓,大有拙意。清人金农有诗咏古梅道:“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清到十分寒满把,始知明月是前身。”这位晚年极爱画古梅的画家最爱梅花古拙苍莽的韵味。

唐代以来,文人有养石菖蒲的风习。石菖蒲是菖蒲和石相依偎的艺术,一盆案间的石菖蒲,微波淡淡,绿意盈盈,真是清泉碧缶,古趣盎然。苏轼说:“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联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14)张耒描写他案头的石菖蒲说:“爰有瓦缶,置水斗许,间以小石,有草郁然,俯窥其根,与石相结络没,其生意畅遂,颜色茂好。”(15)人们爱石菖蒲,爱它在古趣中透出的生机。

中国盆景艺术在发展中形成很多流派,如扬派、苏派、岭南派、徽派、闵派等,流派纷呈,但有一个共同点,都表现出对古拙风格的挚爱。如苏州的树桩盆景很有特色,树干多枯拙,小枝必虬曲,枝叶参差,颇见嶙峋之态。苏派利用榔榆所做的盆景,也多体现出拙态。扬派的盆景多选怪石老木,追求枯润之美。徽派的古梅颇著名,追求古傲苍劲的风韵。福建盛产榕树,所以闽派盆景也多在榕树上做文章,气根丛错,干根一体,树干摇曳多姿,风格古淡。

中国盆景追求古拙之趣,不是病态,它通过古拙要表现世界的真实。宋人戴昺盆梅诗中有“剥尽皮毛真实在”的诗句,剥凿梅枝,剥去的是一个表面上华丽的喧嚣的表象,它不是世界的本相。盆景艺术是要刊落浮华,直击本相,由幻及真。不是盆景艺术家独爱老根,在盆景艺术的形成期,艺术家就深知,要从根本上反映世界的秘密,在几乎死寂的形式中说新生,说一个生生世界的真实相。竹冷秋窗净,石瘦盆池清,盘曲古梅影,悠然扣我心。好的盆景给人心灵的宁定,一缕案头的清芬,可以斥退外在的滚滚风烟。其实我们在现代盆景艺术家周瘦鹃的盆景中,就能感受到这种凛凛清气。

南宋萧东之《古梅》诗云:“百千年藓着枯树,一两点春供老枝。”正像本文前面所举的那位法国学者所说的,中国盆景常常是几片嫩绿鹅黄的叶,与苍老虬曲的古枝形成强烈的对比。枝愈枯愈好,叶愈嫩愈佳。几片叶是当下的鲜嫩,枯朽枝是百千年的老枝,古淡和秀润就这样结合到一起,将当下的鲜活揉进了历史的幽深中,从而寄寓人们独特的历史感、宇宙感和人生感。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的认识。

中国哲学有一阳来复的观念,无往不复,循环不已,这就是“天地之心”——宇宙生命的核心精神。程颐说:“生意闯然,具此全美。”所谓“闯”,就是枯杨生华,于沉寂中的跃起,体现强烈的生命力,洵为宇宙中至美之物。中国艺术于枯拙中追求新生的观念,正受到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欣赏古拙,并非是欣赏反常的美。在中国美学看来,体现出生生之意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就盆景来说,我们可以想象,紫色的钧窑瓷盆里有湖石几许,一枝古梅盘旋,展现其婉转而流丽的身姿,虬曲的枝头,但见得几朵粉白色的梅花浅斟慢酌,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这香气如同一团轻雾在叶间徘徊,又像是在你的心中轻轻地打开一帧画卷。难道这样的景致和气象就只能以“丑”来概括,什么是美,美难道就必须如牡丹一样艳绰、芍药一样芊绵?

其次是关于苔痕的问题。青苔是中国盆景的重要元素,古代盆景艺术家说:盆景无青苔,如人未穿衣。盆景制作要选根、置盆,培土,栽种之后又要铺苔、置石、缀草等。青苔是盆景中不可缺少的。陈淏子《花镜》说:“凡盆花拳石上,最宜苔藓。”甚至有人说,没有苔痕,何以称盆景?

中国盆景理论也对苔痕给予特别的注意。陈淏子《花镜》说:“须邑极细棕丝缚吊,岁久性定,自饶古致意矣。凡盆花拳石上,最宜苔藓,若一时不可得,以角泥、马粪和匀,涂湿润及枝桠间,不久即生,俨若古木华林。”(16)明末清初艺术家巢鸣盛《老圃良言》说:“仍将大枝截去,以蜜涂之,虫巢其上,自饶古意。复以马粪和泥,掩其润处,或用鱼腥水浇之,便生苔藓,尤助野趣。”(17)明人吕泰初也说:“老干婆娑,疏花掩映,绿苔错缀,怪石玲珑。”(18)如此,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盆景艺术。

盆景中的苔痕,是美得叫人心碎的点缀。苍苔对于盆景来说,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静谧幽深,一是时间的超越。就前者而言,青苔历历是人迹罕至的结果。王维对青苔有特别的注意,他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写青苔在微光下闪烁着梦幻般的影,突出境界的静谧和幽深。而“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遥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写得更神秘,真是苔痕梦影,一个细雨中的上午,诗人在阒寂的小院里,望着深幽的院落,忽然感到青苔的绿意向他袭来,简直要将他席卷而去。其实,中国盆景艺术家就想创造这种深幽寂寥的境界。

一段枯木、一拳顽石,着些许苔痕,如同从上古而来的青铜器上布满了斑斑锈迹,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时间的感叹。盆景界有“苔封”的说法,所谓“盆池清浅薄苔封,弱竹丛丛个影重”(19),“苔封”一如“尘封”一样,点缀在枯枝和顽石间,如同护持一段遥远的过去,古趣盎然。斑斑苔痕在小小的盆景中蔓延,似乎从人的心里爬过,给人一种似幻非真的感觉,这真是梦一般的苔痕。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满布苔痕的盆景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流行,其实有佛教的色空思想因素在,这也是东亚文化的共同基因之一。盆景的流行显然受到刊落表相、直透本真的哲学思想影响。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艳丽葱翠原非长物,即使是铺天盖地的芭蕉,顷刻间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大美不言,真水无香,无一物者无尽藏。中国人要到水落石出处求真实,到生命的最低处寻意义。如花美眷,也会随似水流年去,而这带着苔痕梦影的幻境,使人的性灵得到超脱。

捆缚的盆景是否有违自然的原则

植物盆景制作,不能任其生长,必须要塑形。盆景艺术家使出种种手段,对植物进行改造。一个好的植物盆景制成,少不了要经过截断、捆缚以及不断的修剪等过程。前人有诗云:“体蟠一蔟皆心匠,肤裂千梢尚手痕。”(20)体蟠,指捆扎树枝。肤裂,指凿削树皮留下的裂痕。千梢尚手痕,指树的小枝经过捆扎修整后留下的人工痕迹。一件植物盆景做成,植物真是备受折磨。

这种制作方式不仅受到一些西方学者的诟病,在中国古代,也有不少人对此提出异议。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文字:“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龚自珍是借盆景的捆缚来写当时万马齐喑的思想状况,渴望思想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就思想史而言,龚自珍等的论述是有价值的。但我认为,这类说法并不属于讨论盆景艺术的范围。我们不能将龚自珍等的比况之说,当作对盆景艺术的批判。因为它们并不是专就盆景艺术而论,也不符合中国盆景发展的实际。龚自珍说,一市盆梅皆有病,那么不病者恐怕就只能是“天梅”——未经人工“盘剥”过的梅,难道我们要提倡一种不能修整的园艺观?至于说造成“病梅”之“祸”在于文人画士的怪癖,如果说这是怪癖的话,恐怕是整个中国艺术的怪癖,即如以曲为美而言,就有深厚的文化哲学因缘。今天甚至有论者将盆景和裹小脚相提并论,认为是应该抛弃的国粹,附和一些对中国文化怀有偏见的西方学者的观点,这样的看法是没有说服力的。

中国文化有泛爱万物、顺应自然的思想,盆景的制作过程与这种思想有冲突。不少论者谈到了这一点。道光时诗人郑献甫有诗道:“种树厌盆花,驯禽厌笼鸟。玩赏必咫尺,所见亦何小。”(21)诗人从爱惜自然生命的角度,反对盆花笼鸟之类的束缚。

这方面的观点是有它的合理之处的,盆景制作过程的确有伤害自然原性的倾向,它引起人们的惋惜和爱怜之心也是自然的。但是,不可能让自然原样不动就是爱自然。以道法自然为根本原则的中国艺术,强调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最高原则,并不代表保持自然的原样。即使像周敦颐那样的强调顺天理的哲学家,他建筑新居,也要让人们除去道边草树,只不过嘱咐不要伤害其他不必要的树木。如果原样不动,人类将住在一个荒原上。这样的爱护自然,其实是一种伪自然主义。中国盆景的修剪在唐时就有流行。如李贺《五粒小松歌》:“绿波绿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中国艺术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也适应于盆景。周瘦鹃说:盆景制作六分自然,四分人工,其实人工的结果也要做出自然之势,即人工即自然。中国盆景是艺术家的创造,它是人所“做”出来的,但在“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其实就是遵循自然,淡去“人工”的痕迹。盆景制作不是为了伤害自然,而是以自然为最高原则,体现自然的生意、自然的活力,彰显自然的活泼精神,一直是盆景艺术家所追求的。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中国盆景艺术不是要对鲜活的树木进行凌迟,而是要在濒于绝灭的枯枝烂木中,培养生的因素,展现生命永远不可消失的精神。盆景艺术家制作盆景一般会寻找一些老树根,有的甚至是数百年的老根,有的是等着入灶就火的废料,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培植,细心呵护,最后枯扬生华,显示出生命来。盆景艺术家是要在枯老的树木中寻找活意,而不是将鲜活的树木折磨成枯朽。明屠隆谈到枸杞盆景时说:“当求老本虬曲,其大如拳,根若龙蛇,至于蟠结柯干苍老,束缚尽解,不露作手,多有态若天生然。”(22)老树枯根,经过艺术的神手,让它显示出生机,而且“不露作手”,不留下一丝人工痕迹,如天然所生,所谓“既雕且琢,复归于朴”。

中国优秀的盆景制作讲究气势,绝无病态,更没有猥琐和畏怯,有的是雄视阔步,英气勃勃,即使是一些老干枯枝,经过艺术家的创造,也能神采飞扬,清雅可观。如不少以古松、苍柏、古梅、榆树、榕树等为主体的盆景,极力表现嶙峋傲岸之态。有的盆景的飞枝下探,如神龙入海。岭南派陆学明的大飘枝,就有飞旋之势。有的故意创造出迎风之态,突出其八风不倒的气势。这类“风木”盆景很多。有的榕树盆景,利用其气根旺盛的特点,极力强化其根系深扎之势,有咬定青山的意味。有的盆景取被雷所劈的老根(俗称雷木)为材料,虽经磨难,仍然苍翠如滴,极富历史沧桑感。

由此可见,中国盆景是真正的枯木逢春,不是将鲜活的树木弄成病木,而是要将一段病木,恢复其生命的活力,将没有魅力的枯木,变成有韵味的艺术形式。[分页]

境界是中国盆景的审美理想

盆景是人的创造,是人灵性浸染的结果。不是在盆中栽上几株花木就叫盆景,那只能叫盆花。如文震亨所说:“若盆中栽植,列几案间,殊为无谓,此与蟠桃双果相类。”盆景是人的独特创造,它是一个小宇宙,一个活的生命世界,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世界。假山、树木、苔痕等等,这些都是实在之物,艺术家的万般变化则是虚功,实者虚之,方有妙造。截枝、剪叶、捆扎、配景等,这些都是技术性手段,这些技术练得最娴熟,也不能成为一个盆景艺术家。而在这种种手段之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紧握着,这就是艺术家的灵心,富有诗情画意的灵心,富有生命关怀、宇宙情愫的灵心。这样的灵心妙想,才能穿透具体的物、操弄有形的法,穿过寂寞的时空,超越纷扰的世事,翻为艺术的华章。这样创造的盆景艺术才能感人,不是它的形式感人,而是在形式背后有一种力量,一种充满人的温情的力量,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宇宙感和人生感,这样的东西才能感人。这就是中国盆景艺术所说的“以意为主”、“意在笔先”、“心统木石”。

万法如如,皆为心造,盆景亦当如是。盆景艺术是“意”生之物,是艺术家所创造的一片心灵的世界,一件好的盆景,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盆景的最高审美理想就是境界的创造。所谓境界,或称为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最高理想,也是盆景艺术所追求的。境界的要义,就是创造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仅仅具有一些形式美感,不能称为真正的盆景艺术,一切好的盆景创造,都带有艺术家个人的独特体验、独特的生命感受。

中国艺术发展到中唐以后,不仅强调与“人”有关,更强调与“我”有关,形式美感固然重要,但生命意义的传达才是根本。创造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盆景的艺术世界。中国盆景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偏离重视境界的道路,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当代。当代盆景艺术家徐晓白先生创作的《归樵图》,虽然是个老主题,但其表现却有独特的意味。徐先生有诗写此盆景:“小桥流水斜,深处有人家。远径归樵晚,无心闲落花。”我们看岭南派大师素仁的作品,他是个僧人,他的盆景效法倪云林画意,萧散历落,着意简淡,多是一树清高,在平淡中有清气流出。他的很多作品也很有意境。

中国人将盆景当作“卧游”之具。盆景置于几案间、庭院里,观花观叶,四季皆宜,不下堂筵,而知溪山清远,徘徊户庭,可得自然意趣。古人有所谓“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具足;会心不在远,篷窗竹屋下,风月自赊”的说法,我们不能仅仅将此看做是爱好自然山水的趣味,盆景绝不是外在山水花木的替代物,“卧游”是心灵的安顿,而不光是外在自然美的欣赏(23)。

徐晓白先生有诗说:“要知盆景妙,画意与诗情。神似超形似,无声胜有声。”这是对中国盆景艺术特点出神入化的概括。在中国艺术种类中,盆景是一种与绘画最接近的艺术。没有中国绘画的传统,几乎不可能出现盆景艺术,盆景是中国画的延伸形式,它是立体的画。在中国,画被称为“无声诗”,山水画不是空有外在山水的面目,而要有诗情,所谓诗情,就是有超越于形式的精神因素荡漾其间。郑板桥曾为一座园林题下“小李将军粉本”,盆景就是“小李将军粉本”。更确切地说,盆景与中国画的亲缘关系主要体现在山水画上。中国盆景的发展,自始至终都贯穿了水墨山水的精神。在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发明了水墨山水画,而今天为世界人们所喜爱的盆景产生于中国,水墨山水画具有肇创之功(24)。

中国盆景重视“画意”,就是重视盆景的境界创造。文震亨说:“最古者以天目松为第一,高不过二尺,短不过尺许,其本如臂,其针若簇,结为马远之倚斜诘曲、郭熙之露顶正拳、刘松年之偃亚层叠、盛子昭之拖拽轩翥等状,栽以佳器槎牙可观,又有古梅苍藓、鳞皴苔须垂满含花吐叶历久不败者矣亦古。”(25)张涟《东郊土石物盆景石诗》说:“太山石韫土,埋没孰知好。谱自云林传,名并昆山噪。”(26)他说有些石头非常适宜做盆景,可以做出倪云林画中的意味。清程庭鹭在《练水画征录》中谈到徽派盆景时说:“以画意裁剪小树,供盆盎之用玩。”明末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说他的盆景所选之树木,“务取其根干老而枝叶有画意者”。陈淏子《花镜》有关于苏州盆景发展动向的记载,“近日吴下出一种仿云林山树画意”的作品,他认为这样的作品可为“雅人清供也”。清陆延灿《南树随笔》说:“邑人朱三松,模仿名人图绘,择花树修剪,高不盈尺,而奇秀苍古,具虬龙百尺之势,培养数十年方成。或有渝百年者,栽邑佳盎,伴邑白石,列之几案间,或北苑、或河阳、或大痴,或云林,俨然置身长林深壑间。”(27)寓大画家之画意入盆景之中,使朱三松创造了名垂历史的好作品。

“画意”也为当代盆景艺术所重。周瘦鹃曾说:他的盆栽有很多是依照古人的名画来做,他做成的盆景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和《半窗晴翠图》、清王烟容的《新蒲寿石图》等,真所谓小小盆景入画图。

【注释】

①见其所作《盆景》一文,此文收在明王象晋的《二如亭群芳谱》,是书刻于明万历年间。

②《长物志》卷二,《盆玩》。

③《花镜》卷二,中华书局,1956年。

④《击壤集》卷三。

⑤张九成《横浦文集》附《横浦日新》,四库全书本。

⑥这种观点很流行,如陈植《中国造园史》谈到盆景时说:“不论是树木盆景还是山水盆景,务必‘小中见大’,达到‘缩龙成寸’或‘缩地千里’的要求。当然,要达到这些要求,首先要能‘大中见小’,然而加以概括和再现。”(见该书313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⑦《过骆山人野居小池》,《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一。

⑧陆游《剑南诗钞》,见《宋诗钞》本。

⑨见《赐闲堂词》,《全明词》收录。

⑩M. Renard, "Chinese Method of Dwarfing Trees", Gardeners' Chronicle, Vol. 6, 1846.这则资料引自李树华先生所作的《中国盆景文化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第169页。

(11)如《中西古典园林比较》,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1-73页。

(12)屠隆《考槃馀事》之《盆玩笺》。

(13)《长物志》卷二。

(14)《苏轼集》卷十八。

(15)《石菖蒲赋》并序。

(16)此书1688年刊刻,见其中的卷二《种盆取景法》。

(17)《老圃良言》一卷,道光十一年(1831年)刻本。

(18)《盆景》一文,此文收在明王象晋的《二如亭群芳谱》。

(19)《袁宏道集》卷十六《瓶花斋集》之四。

(20)何应龙《橘潭诗稿》中有《和花翁盆梅》。

(21)见其《补学轩诗集》,《晚晴簃诗汇》卷一百三十八收录。

(22)《考槃馀事》之《盆花笺》。

(23)“卧游”本是绘画中的一个术语,由南朝宋宗炳提出,所谓“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作山水画张之于壁,以尽山林之想。后人以“澄怀卧游宗少文”名之,北宋山水画家王诜(晋卿)说:“要学宗炳澄怀卧游耳。”元倪瓒说:“一畦把菊位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24)盆景的发展也受到花鸟画的影响,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受到山水画影响。因为即使是盆松、古梅等花卉盆景,往往也多以山石为配景,组成一种独特的山石花卉的关系。

(25)《长物志》卷二《盆玩》。这里所说的马远、刘松年、郭熙是宋代山水画家,盛子昭(盛懋)是元代山水画家。

(26)宣统刊《杭州府志》卷八十四。

(27)这里的北苑指五代画家董源,河阳指北宋画家郭熙,大痴指元代画家黄公望,云林指元代画家倪瓒。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英国怎样偷走了中国的茶?

$
0
0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何帆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萨琳嫁给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不仅包括位于摩洛哥的军事重镇丹吉尔(Tangier)、印度大陆的明珠城市孟买,以及价值80万英镑的财宝,还有中国茶具和茶叶。这是英国人最早接触到茶。很快,这种典雅浪漫的东方饮品就风靡了英国上流阶层。其实,英国人当时喝不到口感最好的新茶。茶叶从中国运到英国,至少需要8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爱好吃糖的英国贵族发明了往红茶里放牛奶和糖的喝法,日久天长,这种暴殄天物的土豪作风居然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英伦茶文化。到了18世纪中期,不仅是上流阶层,就连普通的工人也已经手不释杯。英国人一早到晚都在喝茶,每天的下午茶更是必不可少,就像一首英国民谣里唱的:“当时钟敲响四下,世上一切瞬间为茶而停了。”

唯一令英国不爽的是,中国垄断了茶。欧洲人对如何制茶所知甚少。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发明了动植物命名双名法和生物分类系统,但饶是博学如林奈,也犯了想当然的错误,他认为绿茶和红茶来自两种不同的茶树,一种叫绿茶树(Thea Viridis),一种叫红茶树(Thea bohea)。到了17世纪,茶叶在中国的出口中就超过了丝绸和陶瓷,成为最重要的出口品。中国生产的茶叶,有五分之一出口到了英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英国出现了贸易逆差。

后来,英国发现了一个纠正贸易失衡的办法,那就是把鸦片从印度出口到中国。鸦片是从罂粟中提炼而成,生鸦片有一股刺鼻的尿碱味道,经过烧煮和发酵,就成了吸毒者使用的熟鸦片,熟鸦片会发出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清朝晚期,鸦片在中国流传甚广,一开始是王公贵族们吸食,到最后已经遍及贩夫走卒。1822-1837年,鸦片销售增长了5倍。白银开始反向流动,源源不断地流出中国。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引起英国的不满。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得到了巨额赔款和清朝割让的香港,而且强迫中国允许鸦片贸易合法化,但它又开始担心,万一中国纵容国内种植鸦片,不再从英国属地印度进口,该如何是好?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东印度公司尤其重视这一问题。东印度公司在1600年获得了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但这一垄断权到了1833年已经被撤销。东印度公司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能够确保其基业长青的办法,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中国把茶偷过来。


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个叫罗伯特.福钱(Robert Fortune)的园艺师。福钱出生在苏格兰边境的小镇Edrom,小时候在教会学校读过几年书,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但他是中国开埠之后,第一个到中国的英国园艺师。从1843年到1846年,福钱在中国各地跑了三年,到处搜集植物标本和种子。他把很多中国花卉引入了英国:荷包牡丹(Bleeding heart)、蒲葵、紫藤、栀子花、芫花、金桔,等等。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举国上下,都有对园艺的狂热。从民众来说,这是因为工业革命破坏了田园生活,英国的中产阶级迫不及待地想在阳台后院,种点花花草草,算是寄托了一种怅然若失的乡愁;从大英帝国来说,这是一种极好的殖民地策略,通过植物的移植,比如把橡胶种到东南亚,把甘蔗种到加勒比海,大英帝国找到了很多发财的机会。

回到英国之后,福钱在切尔西草药园(Chelsea Physic Garden)做园长。切尔西草药园始建于1673年,是英国第二古老的植物园。1848年5月7日,著名的植物学家罗伊尔教授(John Forbes Royle)到花园里拜访福钱。他是代表东印度公司,邀请福钱再次前往中国的。东印度公司一直尝试在印度种植茶叶。 1824年阿萨姆并入印度版图,但英国人一直不知道拿这块荒凉的地方干啥才好。后来,一对茶商兄弟在阿萨姆的山岭上发现了野生茶树。当地人并不喝茶,但他们会把茶树叶子含在嘴里起镇静作用。东印度公司还在云雾缭绕、降水丰沛的喜马拉雅山区尝试种植茶树,他们用的树种来自中国,大多来自广东地区,而广东并非上等的茶叶产地。印度产的第一批茶叶运到伦敦之后,伦敦的茶商一致觉得,这些茶看起来品相很好,但就是没有中国的茶那样有一股清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生产出一流品质的茶,只能到中国最好的茶叶产区,把中国的茶种、制茶技术统统偷过来。

福钱很快就上路了。他先到了上海,雇了一位姓王的“康白度”(comprador,即买办)。王是安徽人,家里就是种茶的。福钱从上海出发,经过杭州,辗转到了安徽。 中国官府对茶叶生产一向管制甚严,鸦片战争之后民间的排外情绪日涨,福钱自然不能招摇过街,他穿上了一套长袍大褂,剃了头,头发上缝了一条假辫子,还学了几句含混不清的中国话,比如:“我是从长城以外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王家在安徽休宁县松萝山,这里地处安徽南端,距离黄山很近,峰峦攒簇,松萝掩映,危石戛泉,幽岩密箐。松萝山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特别适合茶树生长。福钱可能是第一个亲身造访茶园的外国人,他把整个茶叶制作的过程从头到尾记录了下来。有些工序让福钱倍感困惑。他注意到制茶的工人把一堆粉末状的东西掺进茶叶,有一些他认出来了,是一种叫普鲁士蓝的染料,还有一种闻起来有臭鸡蛋的味道,其实是生石膏。他问工人,为什么要掺这些东西啊?工人狡黠地一笑:为了糊弄老外啊,老外喜欢茶叶看起来很绿,越绿,他们就愿意掏更多的钱。福钱大概估算了一下,100磅的茶叶里,差不多掺了1磅半的石膏!

福钱从安徽买了大批的茶苗和茶籽,运回上海。1849年1月,福钱把第一批茶苗、茶籽发出,运往印度。他接着开始了第二趟探险,这次是到武夷山寻找红茶。英国人更喜欢红茶,因为喝红茶能放糖,喝绿茶不能。凯萨琳公主的嫁妆里带的就有几箱正山小种。福钱可能是第一个通过实地调查,弄清楚红茶和绿茶区别的英国人。红茶喝绿茶的差别,在于多了一道发酵工艺。福钱在武夷山找到了一种上好的乌龙茶:大红袍。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英国当时进口了大量武夷山的乌龙茶,正是因为武夷山乌龙茶茶色较黑,英国人才将所有的红茶笼统称为“黑茶”(black tea)。

从武夷山回到上海,福钱收到了来自印度的坏消息。他的茶苗和茶籽几乎全军覆没。福钱寄出了上万株茶苗,还有几箱茶籽。这批货从香港出发,先是在海路上被耽误了两个月,到三月船才到加尔各答,然后沿恒河逆流而上,到达阿拉哈巴德(Allahabad)。由于恒河水位太低,又耽搁了一个月,到五月才到达喜马拉雅山区萨哈兰普尔(Saharanpur)的茶园。东印度公司打算在这里大面积种植福钱从中国运来的茶树。福钱寄出的茶苗和茶籽到达加尔各答的时候还状况良好,到了阿拉哈巴德,好奇的警官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打开了运送茶苗和茶籽的箱子。等货到了萨哈兰普尔,13000多株茶苗,只有1000株存活,而且这1000株都布满了霉菌。这1000株茶苗被移种到喜马拉雅茶园之后,当地的负责人执意要给茶树浇水,这样又把大部分茶苗浇死了。最后只剩下80株大难不死。福钱运过来的茶籽呢?情况更糟。没有一颗发芽,全部发霉烂掉了。

福钱接到这样的坏消息,真是欲哭无泪。再搜集茶苗茶籽并不困难,但怎样才能把茶苗和茶籽不远千里地运到印度?这时,福钱想起了英国医生沃德(Nathaniel Bagshaw Ward)在1830年发明的“沃德箱”。沃德箱是一个密闭的玻璃容器,植物在沃德箱里可以长时期存活。白天,植物可以利用土壤里的潮气和二氧化碳完成光合作用,晚上,植物释放氧气,潮气在玻璃壁上凝结成水滴,流入土壤再供给植物。沃德箱中的植物生长异常缓慢,但不会枯死。福钱先用红茶茶籽做实验,他把茶籽放在桑树苗的土壤里,再把桑树苗装进玻璃箱,运到印度。结果非常成功,所有的茶籽都发芽了。

于是,福钱开始准备凯旋而归。他把采购来的茶苗和茶籽小心翼翼地放进沃德箱,总共达两万株。福钱还带上了制作茶叶需要的全套工具:火炉、炒锅、锅铲,以及种植茶树的各种农具。福钱准备了制茶时为了添加香味经常使用的植物:茉莉、香柠檬。最让福钱得意的是,他还雇佣了八个手艺精湛的茶农,带他们一起去印度。按照福钱的要求,这八个茶农都来自偏僻的山区,因为福钱不信任通商口岸的中国人,觉得他们不够淳朴老实,这八个茶农还必须来自种茶世家,因为福钱知道,手艺都是世世代代的经验传承下来的。福钱想得还更周到,他又找了两个专门做茶具的巧匠。印度生产的茶叶之所以品质不佳,有一个原因就是贮存茶叶的容器太过粗糙,密封性不好。

1851年2月,福钱带着他的茶苗茶籽和雇工,从上海启程。3月15日,他们到了加尔各答。4月,福钱一行来到了萨哈兰普尔的茶园。所有的茶籽都发芽了,长势喜人。福钱数了一下,至少有12,838株茶树,迁居到了喜马拉雅山区的茶园。此后,不到20年的时间,印度大量种植茶树,培育出了大吉岭等世界一流的红茶。中国对茶叶的垄断地位从此被打破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商业盗窃。就好比有人窃取了可口可乐的配方、微软的Windows代码,或是Google的搜索算法,英国从中国偷走了茶。但无论是福钱,还是东印度公司,都没有觉得有丝毫的不安和愧疚。相反,他们觉得这是一次伟大的探险,一次胜利的攫取。凡是人所有的,他们都想要有。他们豪情万丈、理直气壮,因为,那是另一个民族的“野心时代”。

【作者注】本文取材于Sarah Rose,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How England Stole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k and Changed History, Penguin, 2010.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英式下午茶,仪式多过茶

$
0
0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人 何越

 

做为英国软文化的实力代表之一,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堪称当之无愧。它是一种高格调的仪式,亦是讲究与品位的旗帜。若用中国通用话语表述,下午茶是高大上的典型与杰出代表,是一种奢华享受。

下午茶并非只喝茶,还包括三明治及其它小甜点。在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当时英国晚餐供应时间在晚上八点,下午容易肚子饿,于是贝德芙公爵夫人(Duchess of Bedford)开始在下午四至五时左右开始食用小点,英式下午茶初见端倪。亦有人说此风尚始于维多利亚女王本人。无论始于何处,下午茶在十九世纪迅速传遍整个上流社会,成为皇宫及贵族的重要社交礼仪及生活时尚。以至于十九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曾感叹说:下午茶太具有仪式感了。

不单富有仪式感,下午茶还是一个高尚社交活动,需要从头至尾的精心打扮与准备。伦敦某些奢华级酒店甚至把洗手间命名为“准备室(preparing room)”,兼备洗手间和化妆间功能,方便客人在入座之前,再次精心打理自己的妆容及形象。虽然女士无需再像十九世纪那般,穿着拖地礼裙,顶一宽边礼帽,不过牛仔裤及运动鞋绝对不受欢迎;男士则必须身着西装领带。有些酒店甚至还提供下午茶礼服出租业务。

英式下午茶的四大要素是:茶、三明治、松饼(scone)和小糕点(pastry),其奢华讲究在于:


茶一定要用红茶(black tea),最常见的是英式早餐茶(即奶茶),且必须用碎茶(不是茶包)冲泡五分钟以上。英国人常常争论到底是应该先倒牛奶,还是茶?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应该先倒牛奶,再倒茶。现代英国人已经很少再往茶里加糖了。

传统上,三明治必须切成手指状,即细长条形。可使用白面包或黑面包,抹上奶油后,加入腌制三文鱼、蛋黄酱、芝士、鸡肉、虾仁或黄瓜等馅料。

松饼的讲究是要新鲜出炉、暖、弹性高。对于先抹奶油还是果酱,英国人一直颇有争论。受到推崇的方法是:先抹奶油,再抹果酱。

小糕点似乎是点睛之作,品种繁多、精美、且口味多样。

茶具也颇有讲究。奢华酒店多为镀银制品,由某一品牌独家供应。无论茶杯、茶壶或是小奶壶,均需有underline(底碟)。常见食物器皿是tiered stand(点心三层架),底层是三文治,中间层置松饼,小糕点位于顶层。

若想在伦敦品尝正宗英式下午茶, 奢华酒店如Dorchester、Ritz或Savoy等都不错;顶级百货公司如Harrods 和 Fortnum and Mason亦有相当正宗的出品。

中国许多高端酒店也开始提供英式下午茶,在Ritz(伦敦丽兹酒店)国际市场部经理Jason Li看来,除了英式下午茶气氛无法在中国复制外,中国英式下午茶有几项需要改进:

第一是茶具:中国的茶具太新,不够旧,缺少一种古典的范儿;且中国茶具多使用不锈钢材料,因为可以机器加工,价格便宜。 而镀银茶具需要手工制作,价格不菲。

其二是松饼:制作不够松,一拉就烂。

最后是三明治:虽然外形类似,可是不如英制的好吃。除了原料产地不同外,还有制作上的技巧。英国人视制作下午茶为事业和传统,存敬仰之心,故此英国厨师会在面包片上用心地、细细地抹上黄油,力图均匀;而中国厨师只视其为工作,讲究效率的同时,动作可能太快,均匀度不到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树桩盆景材料选取的基本条件

$
0
0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以树木而言,在世界三万多种高等植物中,我国产乔灌木就有7 5 0 0 余种, 其中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银杉、水杉、金钱松等,均可上盆作景,即使是同一种树木,由于生长年限的长短、环境条件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外形,叫人目不暇接,为盆景创作提供了依据。何止树木,就是它们的一枝一叶也处处存在着美,全是创作、研究盆景造型所追求、模仿、捕捉的对象,所以说自然界为盆景提供了大量题材极广多品种材料。 
选材时要根据创作需要,第一,注意外形的条件,如盘根错节、古拙苍劲;第二,注意内在的涵意,如松柏的傲骨、竹梅的高洁……。这样,完成的作品自会给人莫大的启迪和健康向上的推进力。

(1)材料外在条件


树桩盆景材料主要选用木本观赏植物,其中有乔木、灌木及藤本类。乔木要生长慢、叶细小、能控制生长矮化者;灌木要便于塑造,有乔木“神态”,寿命长、耐修剪。具体条件是: 
①叶:盆景植物的叶为观赏内容之一,从叶中可领略到四季的变化,叶形差异、深浅浓淡及内中体现出的精神气质,如健康色、换季色、茂盛壮实等,最理想的是植物叶为常绿、叶小(细)、色清丽;另外,树的寿命要长,适应环境,萌发力强等。还有,除了选择叶以外,宜选易繁殖、宜弯曲造型,便于控制生长的树木品种,如五针松、罗汉松、真柏、珍珠黄杨、金钱松、榔榆、雀梅、栒子木、火棘、六月雪、凹叶铃木、檵木、小檗、杜鹃、日本石榴、海棠、梅、寿星桃、金鸡儿、山植、紫藤、迎春、小叶栀子、虎刺、金豆、荫木等。 
②根:作为盆景另一观赏内容,是显示年份、体现力度、决定造型起步动势及正背之分的一个方面,要选盘旋交错、隆裸苍古者为妙。材料有金雀根(主根长而柔软),黄杨根,松树根,柏树根,雀梅根等都可作为选取对象。 
③干:是盆景中另一重要观赏部位,是全局的骨骼中躯,树干的形受总体造型变化所制约,它又决定树桩的造型形式,一般干要矮壮;矮而有力,壮而苍劲,下粗上细,过渡自然有力。除了树干外形还要求表皮的变化,树龄越老皮层越苍古越好,两者是相互配合才出韵味的。

clip_image002

盆景树干 
树干表皮在一定年限下才会形成苍老斑驳的外貌,这是幼龄树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也可以雕琢、腐蚀、火灼等人为刺激造成伤变,加强作品年岁标记,增添“力度”。但处理一定要得法,不可留下人工痕迹,更不能强行弄死树桩。

树干表皮要求老气横秋,粗犷有神,如松皮的鳞,柏皮的扭,榆皮的苍,锦松的裂, 紫薇的润等。此外, 表皮还有“节”、“枯”、“斑”、“色”、“韵”等特征。苍,指苍劲有力、老气横秋,有历尽苍桑之态, 皮层老古, 颜色古朴,有开裂,为老树天生而就,无法仿造,如雀梅、榆、石榴等。 
鳞,指皮层呈鳞甲开裂之状,雄浑苍劲、奇崛生动,如五针松、黑松等。

裂,指皮层开裂深凹,庄重古朴,奇特有趣,为皮层欣赏所特有,是人为无法塑造,如锦松皮层为树干皮层中所独有。 
扭, 指皮层曲弯旋扭, 刚劲中透力度,状如力士肌腱,又如万藤缠绕。古柏、罗汉松等老树具备此状。不少树种从幼小阶段塑造也可达到旋扭效果。

节,为老干节疤疙瘩,主要是外伤所致,苍老奇特,有历尽艰辛之状;人为刺激可以促成,但注意自然而有灵气,如银杏、榆、梅等。 
枯,为古木虫蚀、雷击火烧造成树干中空枯朽,在枝干上萌发新梢,代表枯木逢春、春回大地之意,如石榴、榆、柏等老树会造成此奇观,盆景树桩经技巧加工也可乱真。 
润,是表皮光润无刻裂,滋润中显劲力,光滑中透力度,为某些树种所特有,如白皮黄杨、紫薇等树桩。 
斑,为表皮斑驳呈浓淡不一的斑纹,或有明显芽眼环纹气孔者,给人猜测,给人遐想,如白皮松、金雀、斑竹等表皮有此特征。 
色,为某些树木干部有明显的颜色,如红杠槭的枝条红色,青枫、迎春等枝条绿色,杏枝的褐红,竹的粉青等。还有竹类中黄金嵌碧玉、碧玉嵌黄金等观赏性很强的品种。 
韵,是配合外界之趣产生的韵味,如雨打芭蕉,松涛,竹影婆娑,春风杨柳等情景交融的场景。

④枝:主要指一二级枝,作为辅助主干构成形态。对枝的排列分布、长短粗细要仔细挑选,要符合造型的基本要求。某一种造型就要挑选适宜此造型的枝干条件,也就是枝与干原始形态适合某 
种形式,这是基本要求,否则虽也能造型作势,总不尽人意。枝条要分布均匀,但不代表平均,内中高下左右要有聚有散,疏密得宜;粗细合理,既有对比又协调呼应;长短适中,一般下长上短,长短主次清楚。在确定造型正面的情况下各枝条件符合造型需求,顶枝不可细柔弱小,要使上下均衡。

在盆景造型中,枝的垂直即下垂代表轻盈、飘逸、潇洒;横出枝代表平缓、安祥;倾斜枝代表运动。在制作中,还要考虑叶形的差异变化,如松针的尖细,枸骨的刺角,槭树的刻裂,银杏的扇形等,甚至三级以上小枝也各具个性,象雀梅的刚,桱柳的柔等。

clip_image002[4]

不理想的盆景枝 
(一) 轮生枝( 二) 对生枝 
(三)脱脚( 四) 分枝过下

clip_image002[6]

枝条分布 
( 一)枝条分布平均(二)倾斜枝(三)横出枝

⑤材料大小的选择:树桩盆景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创作要求、用盆大小等因素去考虑,要针对具体情况而决定。

大树桩,要苍古入画,此种材料只取天然有形者,特别是树木主干及一级主枝已十分坚硬,木质化很高,难以改动,因此极少人为再加工,只取小枝等可塑造者进行攀扎造型。对某些萌发率强的树种可以强修剪,将主干截短,枝条截除或截短,日后萌发出很多新枝重新选择培育造型,会成为一盆理想的桩景,如雀梅、榆等,虽然制作要经几年,但成功后的效果是野外无法觅到的。如能选到天然有形已呈老气横秋者更佳,只稍作改动便可培育成上品,但此材料很难挑选到。但并不是所有古、老、大的树桩便是美,如盲目挖回后无法改造,留下无用弃之可惜。因此,在山野挖掘时,先要严格筛选,不可地毯式地野蛮挖掘,这样势必破坏当地植被,危及生态平衡,另一方面浪费人力物力及土地资源。此外,老桩虽有形态、气势上的众多优点,但根部扩展范围大,挖掘时会造成伤害,加之考虑日后植入盆内要求,根窠要越小越好,便把主根、硬根短截,破坏了须根,影响了愈合与成活。另外,老桩生理机能衰退,长势减缓,经挖掘恢复缓慢,甚至形成半死不活状,因此,对大桩的挖掘技术处理、养护等要格外认真。

小型及微型树桩的条件要求:小型树桩,微型树桩,来源较为丰富,有充分的挑选余地,相对讲好材料多,况且小的东西可塑性强,能随作者的意图及材料条件而灵活变化,并经定向培育,最终达到创作目的,不少优秀之作就是从小培育而成。另外,小树桩生理机能活跃,萌发率强,耐修剪,适应性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不象老桩要求苛刻,并可通过嫁接等手段弥补不足,这样更使小型材料超脱了原有界限。

挑选小型、微型树桩绝对不可用挑老桩的标准去要求,但可以朝老桩发展的可能性去考虑、去靠拢,如主干的匀称、粗壮,根的裸露及各部比例的协调。

中型树桩的材料的选择在以上两者之间,它有接近老桩不利的一面,如干、枝僵硬、坚脆易断;又有比老桩好的方面,如部分枝、干还有一定的韧性可以逐步、分阶段培育,它的生长势、萌发率也比老桩优越,特别是树龄、古貌具备了老桩的特点,其神韵是小材料所远远不及的。

以上介绍的选择材料根据大、中、小

(微)应有所侧重、有所不同,还要依据创作形式而选配,但有共性之处,如主干矮壮有神,下粗上细衔接自然,分枝合理,根须稠密,表根隆露,无有碍老根,生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等。

(2)材料来源

①山野中挖掘:挖掘桩头目的除了形态好、苍古、矮实等众多优点外,还在于它们在很差的环境下生存下来更宜作盆景栽培。另外,盆景中意境所追求的品格,而野桩处在恶劣环境下能长期坚持下来,它所形成的精神气质更是爱好者所追求,也是人为短期无法模仿的,因而受到推崇。

在山野,人、畜活动范围内的树兜,由于各种原因的损伤,加上生长条件的苛刻而造成的伤变、僵变、畸形,加之风、雪、雷、洪、滚石等外力所伤,促使形态的进一步改变,如矮化、苍老,不少树木还受遗传因子作用更显虬曲苍劲,这些材料便是我们猎取的对象,是获得理想树桩的快捷之道,便于在盆景中反映景观、体现韵味。为了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特别对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等处严禁挖取野桩,除此之外,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挖掘,决不能断绝了后人材料的来源,及生态的平衡。

除了山野、河谷、路旁、老树下、古寺废墟、老墙宅基之处能觅到野生老桩,还有衰老淘汰的果树经改造后同样可作盆景材料。野生桩有雀梅、银杏、天竹、榆、虎刺、六月雪、枸骨、栀子、黄杨、枫树、米叶冬青、火棘、紫藤、金雀、木、山楂、六道木等。

挖掘时间, 可以根据品种生理特性、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一般安排在产地秋季落叶至来年开春发叶前为宜,并结合本地区气候条件、设备等制定具体时间,挖掘放在树木休眠期,这样即使伤了元气也易复原,为了确保成活,其中对季节的安排甚为重要。如果采挖数量大、越冬设施不足,最好放在翌年开春挖掘,减少了越冬条件不足带来的麻烦。此季处理要果断、快捷,天气在快速回暖,错过季节只好等来年。

挖掘方法:有的放矢去产地挖掘。首先要了解资源,了解环境条件,先对地上部分进行疏剪,在保持形态主要特征下,将超长枝截短;修除病枯枝;过密处抽稀,是一种强修剪手段,当然还要视品种而定。然后对地下部分进行挖掘,先铲除根表泥土,了解根部伸展走向,挖掘中尽可能保护好须根,必要时带土挖掘;出土后把受伤之根伤口剪平,减少伤口感染,减少蒸发,以利于日后伤口的愈合。在保留须根的前提下清除有碍硬根、枯烂之根。

对于挖掘十分有价值的古老树桩,可以分两年或三年挖掘,同树木出圃一样,今年挖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用土重新覆上,翌年或第三年后再挖去余下之部位即可移回继续地栽;如能在采挖当地种上一、两年,待成活后运回,对新环境的适应、确保成活、恢复长势更是十分有利。在整个挖、运过程中要从速完成,不然树木脱水后成活率极差,为减少运输间水分的损耗,将掘起树桩装筐,筐内空隙处塞进松软保湿材料,如松针、苔草之类,并喷足水,在此条件下路上耽搁个把星期不成问题,也可根部蘸上泥浆,几棵一扎,用湿苔包盖好,在几天之内是无关紧要的。对大树桩则主干、粗枝上全用湿草、苔藓等包好,既要保湿又要透气决不可发热,以免霉变死亡。还要防止树桩之间相互松动碰撞、磨擦受伤而加快蒸发,尽快运回,并注意避开寒流,如有冰冻立即停止挖掘,路途中也要作好保暖工作,总之,一切为了确保成活及今后的质量。

clip_image002[8]

第一年挖一半后覆土,来年全部挖出

image

根、干、枝用苔草包裹保护

 

材料运回立即进行一次“艺术性”修剪,就是对挖运时的粗剪之桩作纠正性修剪,为今后的生长、发展方向定下可靠基础,修剪下的枝条整治后可作插条。修剪好的材料可上泥盆,或落地栽种,养上一两年使它有一个恢复与适应过程。当然,对野桩挖运回来的堆放,整修等环境条件也要安排周到,不能风吹日晒或受冻害,虽为暂时性的,有时某一小环节的不周也会造成大局的不利。对栽种落地的野桩也要认真做好修剪、锄草、施肥、治虫等各项管理工作。其中要注意, 种植姿势角度,包括深浅,要符合每一棵培育要求,不可强求管理需要而一律直栽,这对形态定向培育不利。移栽后的当年夏季是一个关键时期,因为根部还没长愈、长全,虽也能发芽、展叶、抽枝,实际是耗费自身积累枝干内的养分,稍一疏忽便会死亡,因此,可勤喷雾、洒水,土壤要比正常习性带潮一点,必要时遮荫, 枝干上包湿草。当年越冬的防寒设施也要跟上,防止冻害。日常浇水结合薄肥勤施,比盆景养护时的用肥还淡,此时树桩虽需肥料,但由于功能没有恢复健全,因此,用肥要控 
制好。在清除杂草时防止树桩松动,以免影响根部的愈合及根须的发育生长。 
树桩盆景就是在一开始注意控制它的形态。所提供的阳光、雨露、肥料、水分、防病虫等目的也是围绕控制生长(矮化)、控制外形,加上修剪、剥芽、摘芽(叶)等都为今后造型打下良好基础。 
②嫁接: 繁殖植物的枝条或芽称接穗;植物嫁接繁殖时与接穗或接芽相接的植株叫砧木。把接穗接在砧木的适当枝、干部位,愈合成活后去除砧木上的供养枝叶,营养转换到接穗形成的新植株上的一种无性繁殖方法,称嫁接。嫁接是获得盆景理想材料的重要手段,用在材料来源困难,生长缓慢,名贵品种及播种、扦插不易成活或成活率很低的树木品种上,尤其适宜小型盆景;还有生长慢、抗性差、母体优势不足、易退化的品种,通过嫁接可以取长补短,获得更壮实、长势快等优势更足的新个体。

砧木宜选抗性强、生长快、无病虫害的1~2年生、粗细适中、壮实饱满的苗木。接穗用当年生嫩芽或1~2年生枝条,也要选健壮、无病虫害者。

嫁接方法有多头接(砧木为有形态的老树桩,接在形态欠缺处)、嫩枝接、芽接、撕皮接。具体手法有复接、靠接、劈接、切接等,是改变劣性、获得理想材料的好方法,特别是多头接是速成树桩的绝佳办法,甚至中型、大型盆景也可用来改造。

嫁接时间在开春2月中旬为宜,有些品种在梅雨季节也可嫁接,少量的嫁接只要管养得法,四季都可以进行嫁接。

批量嫁接只要季节选择得好,对成活率有相当关系,加上操作技术合理,如嫁接部位好、接口平滑清洁、切面斜度合理、形成层相互吻合、接口帮扎松紧适度,接前后伤口的保护等都关系到今后是否成活、生长速度、开花结果、倒根与否、质量好坏等。此外,嫁接所用的工具,嫁接的手法,以及嫁接后的管理都会影响嫁接的效果。

嫁接后要将树桩移放在有保护设施的地方,如塑料棚内,防止雨水冲淋、太阳灼射、风吹抖动等,以免影响接口的愈合,也可以用小塑料袋套封嫁接处,以减少蒸发,保持湿度,又可防止浇水时入

伤口造成感染,因伤口中形成水膜,接口

接触面不易愈合。

③扦插:选取健壮、有形枝条插入苗床、沙床中,在适宜条件下会愈合生根成为新的独立体,称扦插。用扦插手段是获

得小型、微型盆景材料的重要办法,其中尤以老枝扦插及根插法为好,这是盆景工作者长年实践所得到的育材捷径,只要成活,就可得到一棵骨骼形态老而矮化的树桩,稍作造型便可成景,还能显示出相当年份,实属不易。

不论老枝或嫩枝,扦插都要挑选健壮、无病虫害、有基本形态造型的枝条,剪口平滑光洁,扦插深度(角度)适中。作为盆景素材,也可选择外伤造成的虬曲枝条来扦插,例如修剪下来的树桩枝条、路边碰伤后变形的枝条,要选壮实者。千万不能用僵老、病虫害寄生、老弱枝作插穗,因为这些枝条虽具备外形但不易成活,即使成活长势也很弱,难以达到作景的条件。

灌木插穗选树身中部的枝条,因为灌木有向上生长争夺阳光的习性,下部枝条会自然老化萎缩淘汰,长势衰退转让给中部枝条,虽然上部枝条向上生长长势旺盛,但是枝节大,缺少姿态,唯有中枝条符合作盆景扦插枝。

扦插时间选在梅雨季节,此季空气湿度高,气温适宜,强光照少,植物处于生长活泼,呼吸吸收、愈伤快的阶段。但此时易霉烂病变,操作时务求严格,管理精细,不然极易得病死亡。

平时修剪盆景时所弃下的枝条,经适当修剪随手插在砂床空隙处,任其自然,其中不少成活后成为理想微型或小型树桩材料,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优秀素材,即使不成材弃之也不可惜。开花、结果时期一般不宜剪枝扦插,因为此时枝条养分消耗大,拿来扦插成活率很低。

扦插后防止扦头松动,保持土壤中(苗床)适量湿度,遮荫防曝晒,也要防止干旱热风及雨水冲刷,保护好插穗伤口面,易于愈合生根。

分根法也可得到大小、形态多变的材料及可贵的年岁标记。压条繁殖也能获得某些理想的品种材料。以上为无性繁殖。

④其他手段:如有性繁殖播种,是获得大量幼苗的好方法,再从中筛选出有培育前途的好苗木。缺点是成型时间长,缺少岁月的刻痕,要长期培育才出上品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青苔造景入门

$
0
0

青苔造景入门一:在哪里可以找到苔藓?

2013/09/06 @小瑶

中国传统盆景中,青苔一般用来作为铺面装饰,模仿自然界的草地,但是只起陪衬作用,不多雕琢以免喧宾夺主。近代在外国兴起了以苔藓植物(青苔)作为主要造景元素的新型“盆景”,这种微缩的景观对大自然美进行重现,将森林里、溪谷边感受的现实景观在苔藓盆景中重新展示出来。

苔藓景观

苔藓造景爱好者们多将青苔种植在玻璃缸,老外走的是科学路线,记录总结苔藓植物的生长习性,用数据说话,这类骨灰级的爱好者慢慢产生着影响力,相信以后苔藓造景也会像水草缸造景那样形成一个繁荣的生态链,逐渐拥有世界级别的赛事和奖项。目前,在台湾地区、日本、北美及西欧一些国家,苔藓已成为一种极好的专类园林造景材料,出现不少苔藓专类园、苔藓小品等系列造景作品。

如果作为一名普通的爱好者,想开始接触青苔造景,应该如何开始呢?

那么,第一步就是:在哪里可以找到苔藓呢?可能你会说,当然是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啦!或者,苔藓不是到处都有吗?

话虽然这么说,不过既然苔藓是青苔盆景的主角,我们必须要认真的了解一下苔藓。有时候想当然会很浅显哦!

苔藓植物(Bryophyta),属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苔藓是植物界的第二大家族,种类仅次于被子植物(Angiosperms)。苔藓植物广布世界各地,从极地到热带均可见,既可在土壤上生长,也能在石头、沙壤、树木等地方生长。

Moos

Moos

苔藓

苔藓植物无花,无种子,无真根,以孢子繁殖,需要光合作用。这几个最基本的特征决定了苔藓的生长习性:

  • 苔藓需要靠水分来传播孢子来促使繁殖。所以苔藓喜欢潮湿的环境。因为干燥环境会蒸发干水分,苔藓难以繁衍。
  • 苔藓需要散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并不像真菌那样可以生长在非常阴暗的角落。
  • 苔藓竞争能力弱,一般不会和其他植物生长在同一块土壤上。此外,苔藓喜欢微酸性的土壤,适合的温度。
  • 用苔藓植物来制作盆景,那必须要对更具体品种的苔藓的生长习性有一定的了解,可惜,在这方面国内甚少有系统的资料可以参详。不过,从简单入门开始,我们一般可以使用最常见的葫芦藓属的苔藓,国外还有使用莫丝(Moss)造景的,即是水草造景中使用的品种,不过莫丝对于湿度的要求更大,而且造型不容易,我想不太适合新手制作。

苔藓2

葫芦藓属苔藓一般生长在南向的老墙垂直面上(因为没有阳光直晒,雨天有水流淌下),或者有遮阴的路面。这些地方都有一些共性:较潮湿,湿度变化不大,能接触到雨水,散射光照或少数时段晒到太阳,较少植物群落和环境干扰。

此外我觉得,培养苔藓重点是控制湿度,而不是水分光照,不需要非得把培养基质弄得整天都是湿漉漉的,或者终日不见阳光。事实上,常常能够在一些少数时段有太阳直射的地方挖到比较肥的苔藓。

青苔造景入门二:把苔藓带回家吧(移植篇)

2013/09/06 @小瑶

上回说到在哪里找到苔藓,那接着下来当然是把苔藓带回家啦。让我们来看看高手是如何移植苔藓的吧。现在很多朋友喜欢养苔藓玩,他们最多的是喜欢在瓶子里闷养或者在一些花草的盆面移植苔藓。闷养在瓶子里的苔藓也称瓶景,里面的苔藓处于一种保湿、高湿度的状态,移入瓶子里的苔藓如果处理得当的话,短时间内会呈现晶莹剔透,生机勃勃的样子,但是随着瓶内盆土的腐殖质的消耗殆尽以及瓶内湿度、空气、光照长时而微小的变化,苔藓的长势将很快变弱,出现徒长甚至消亡。

相较养在瓶子犹如“温室里的花草”的苔藓,移植或者从花盆盆面自然着生的苔藓,更显得淳朴自然、生机岸然。但是这样简单而可以短时间内可以见到效果的移植苔藓,为什么却被很多朋友视为畏途呢?所以,结合自己成功移植和养护苔藓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Mos

移植苔藓第一步:采苔。

苔藓的来源一般有两个:自采和网购。网购其实完全没有意义,一则不环保,从某一方面来说间接破坏了地方绿化;另外浪费资源,平白浪费了人力物力。苔藓其实分布广泛,可以说房前屋后、墙脚石缝、门前的花坛,自家的花盆里。只要一定的湿度和光照环境,苔藓完全可以人工培育,独立打造成景。

笔者采苔藓一般有两个去处:绿化的灌木丛和花坛。灌木丛里的黄土是从来山野运来,一并带来还有有一定条件即可密集生长的“假丛灰藓”,可以适当的多采集一些。

花坛杂草丛生,而杂草下面就是各式漂亮的葫芦藓和壶藓和其他不知名的苔藓品种,可以间隔一定距离采集一些,如果碰到密集漂亮的苔藓(如葫芦藓),成片采集后地上可能会留下一块难看的裸露的土面,可以从边上采集几块同样种类的苔藓,分散布置进行补缺。

在这几块补缺的苔藓上踩上几脚,并不会对苔藓造成多大的伤害,反而有助于苔藓和泥面的贴合,尽快地恢复生长。笔者以为:【只要苔藓密集生长的地方,必定是具备适合苔藓生长的环境因素和外界条件,所以要成活移植苔藓,在花盆内营造的小环境和养花场所的局部环境,必定要创造接近苔藓原生地的生长条件】。

还有一个笔者喜欢的就是从已经培植成型的苔藓盆面来采取,这样的苔藓品种纯正,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效果选取苔藓品种。移植到别的花草盆面,即可成为一幅让人喜爱的小品。

还有一种移植苔藓的方式是秋季翻盆时掺入露台上的沉积土,盆面不用移植也能长出混搭的苔藓。在几场秋雨和春雨过后、经过一个生长的季节之后,苔藓总是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长出来,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当然部分山苔品种和比较稀少或者在城市比较难以采集到的柳叶藓等,都采用保守的方法保种和繁殖,等数量多了以后再移植。

密集生长的金发藓

【↑密集生长的金发藓,这种很好看,虽然照片拍得不咋滴,呵呵,偷偷的说声我采了一大块。】

苔藓植物还会和一些矮小植物生活在一起

【↑苔藓植物还会和一些矮小植物生活在一起,制作玻璃瓶小花园时,可以参照原生环境来配置一些小植物,比如酢浆草等等来造景,更添趣味。】

挖到的苔藓最好带些土

【↑挖到的苔藓,最好能挖到带土层的,这回大大增加成活率。】

苔藓在缺水干燥环境下会变得枯黄

【↑苔藓在缺水干燥环境下会变得枯黄,其实这种也可以挖,因为里面藏有苔藓繁殖的孢子,只要在合适的环境它就会重焕生机】

移植苔藓第二步:移植用土。

要移植苔藓一般以沙壤土比较好,保水性强一些的基质也是可以的,如黄泥土或者草炭。黄泥土温州本地经常用来腌制咸鸭蛋,土质碱性酸性未知,黄泥土掺有大量矿物质的风化岩颗粒,加之原生地的坡地环境,不积水湿度高,昼夜温差大,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辩证地灵活运用黄泥土来培养、达到成功移植苔藓的目的。

市售的草炭一般都比较细,品种较差,保水性很好这个特点是优点也是缺点。具体变现为初期苔藓服盆比较好,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由于单纯草炭干后不易浇透水,或者由于过湿,苔藓呼吸作用不畅,苔藓容易徒长或者逐渐干枯变化。

所以我们所要做的两件事,一个就是做好疏水层,另外还有通过在基质中掺入一定比例的颗粒,这样就可以基本上解决沙壤土通透但是保水能力不够、粘土富有腐殖质通透性不够的问题。

移植苔藓第三步:移植步骤。

在花草的盆面上移植苔藓,如同盆景作品铺设苔藓一样,都是在最后进行的步骤。依据笔者以往的经验,移植苔藓最好在花草移盆换土的同日,或者在随后几日进行操作,这样苔藓可以最大程度地适应花盆内盆土的墒情变化,达到共生的目的。长久时间没有更换盆土的花盆,由于盆土板结,即使有苔藓着生,也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墙藓等苔藓品种。

苔藓可以略带薄土进行铺设,一般不建议对苔藓进行水洗,表面干燥的苔藓直接铺设,这样铺设好的苔藓盆面比较饱满。当然个别需要表现清雅意境的盆景除外,对苔藓品种的选择也有不同。苔藓铺设依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铺设比较紧凑,或者适当留白,也可以点石 、辅助地在盆面种植其他叶子小巧的植物(如天胡葵、小叶冷水花、铺地堇等)。苔藓边铺设边用手或者筷子粗细的竹签、牙签进行压紧,使苔藓和盆土贴合紧密,这一点对苔藓是否能够很好地服盆至关重要!花草盆面的小石子妨碍贴合的东西都要事先除去,以免影响铺设苔藓和盆土的贴合。

移植苔藓第四步:移植完毕后的管理。

苔藓铺设好以后,可以采取浸盆的方式给水;如果花草事前换盆已经浇过定根水或者已经浸盆,可以直接往苔藓表面喷水,顺便将苔藓移植操作时遗留的残土除去,并有清洁花盆表面、修整作品整体效果的作用。浸盆水一般浸润至花盆的半腰以上即可,让盆土内的水分慢慢渗透至盆面。浸盆时间可以长一些(一般半日左右),这样苔藓本身所带的土和盆土可以进一步融合。浸好盆以后,将花盆从水桶里取出,放置阴凉没有大风吹拂的地方,进行半个月左右的服盆管理。期间早晚喷水一次即可,如果遇到下小雨,可以将花盆从遮阴处彻底淋雨无妨,雨后又移回原处。花盆略见散射光即可,强烈的太阳直射对苔藓服盆无益,一旦苔藓所带的薄土和盆土被日晒脱离,再喷水犹如重新进行苔藓铺设的工作,服盆的时间无疑又延长了。半个月以后,如果见到苔藓有部分新绿或者前段变灰色后端的绿色不变,即证明苔藓已经服盆。这时可以将苔藓移置可以晒到一二小时散射光的地方,仍不可让强光直射,否则很容易前功尽弃。

深秋到初夏前的一段时间都是移植苔藓的黄金时期,我移植的苔藓一般半个月左右即可初步见到服盆的迹象,一个月或者三个月左右即可正常生长或者呈现比原生地更好的良好生长状态。

碰到移植所需苔藓不够的情况,可以象足球球片一样间隔布置,等它服盆后慢慢长满整个盆面,这样融合后的苔藓片与片之间十分自然,看不出人为的痕迹(当然一步移植到位也是可以做到的,多移植几次慢慢地就会有自己的体会了,苔藓布景的效果也就出来了)。合理地移植苔藓,可以起到保湿、保护植物根系以及美化盆面的作用,值得大家去尝试。

(本文只是简单述及苔藓铺设的入门,具体关于苔藓铺设所涉及的工具和以后苔藓盆面管理、甚至做苔藓小品的一些步骤,另文细述。)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1938年毛泽东致蒋介石的信

$
0
0


 张鹏程


在台湾旅游,参观“国父纪念馆”时,在纪念馆的历史陈列室中看到了一封毛泽东1938年9月29日写给蒋介石的信(如图)。在这封信中,毛泽东非常明确地表示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愿意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共同抗日。

据我有限的了解,这封重要的信函在很长的时间里未被国内研究者所了解。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未收录此信。198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图册中收录了这封信,最先披露此信全文内容。

199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册第91页)简略提及:

(1938年)9月29日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开幕。毛泽东被推为全会主席团成员,并在会上宣布全会的议程。

同日 六中全会主席团决定,以毛泽东名义写信给蒋介石。毛泽东起草的信中说:“此次敝党中央六次全会,一致认为抗战形势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此阶段之特点,将是一方面更加困难,然又一方面必更加进步,而其任务在于团结全民,巩固与扩大抗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服困难,准备反攻。”并说因武汉紧张特让周恩来立即返回武汉,向蒋介石转达中共中央的意见,商议一切。毛泽东的这封信,由周恩来在十月四日当面交给蒋介石。

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毛泽东年谱(1893-1949)》回避了毛泽东信中承认蒋介石“领导”抗日的内容

1985年印行的《武汉抗战史料选编》(武汉市档案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武汉图书馆合编),武汉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武汉抗战史料》(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一书,再次收录此信,该书主编田子渝先生并在2008年第3期《中共党史研究》上发表文章(《“武汉抗战”史料的新成果》)介绍此书,重点介绍此信,并全文照录,而且有一段关于此信传播过程的说明:“这封信长期不为大陆学人所知,上个世纪50年代,台湾刊登了信的部分内容,80年代公布了原函影印件,并作了负面的评论。到90年代大陆才公布了信的内容,权威版的《毛泽东年谱》作了摘录,但迄今尚未见大陆学人的专门评论文章。”这段表述中所说“到90年代大陆才公布了信的内容”不太准确,但学界有意无意忽视此信则是实情。

由于此信迄今并未被大众所了解,故照录如后:

介石先生惠鉴:

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在国人无不崇仰。十五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虽顽寇尚未戢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此次,敝党中央六次全会,一致认为抗战形势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此阶段之特点,将是一方面将更加困难;然又一方面必更加进步,而其任务在于团结全民,巩固与扩大抗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服困难,准备反攻。在此过程中,敌人必利用欧洲事变与吾国弱点,策动各种不利于全国统一团结之破坏阴谋。因此,同人认为此时期中之统一团结,比任何时期为重要。唯有各党各派及全国人民克尽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统一领导之下,严防与击破敌人之破坏阴谋,清洗国人之悲观情绪,提高民族觉悟及胜利信心,并施行新阶段中必要的战时政策,方能达到停止敌之进攻,准备我之反攻之目的。因武汉紧张,故欲恩来同志不待会议完毕,即行返汉,晋谒先生,商承一切,未尽之意,概托恩来面陈。此时此际,国共两党,休戚与共,亦即长期战争与长期团结之重要关节。泽东坚决相信,国共两党之长期团结,必能支持长期战争,敌虽凶顽,终必失败;而我四万万五千万人之中华民族,终必能于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克服困难,准备力量,实行反攻,驱逐顽寇,而使自己雄立于东亚。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

民族革命之礼

毛泽东谨启

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文章来源:炎黄春秋杂志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朝代国家亡国基因图谱

$
0
0
  1644:历史的分水岭

  1644年,是吊诡的一年。明朝在这一年亡国,清国在这一年定都北京。华夏历史在这一年打了个趔趄。

  4月25日,李自成入京,推翻大明,崇祯在煤山自缢。李自成和他的军队在北京“度假式旅游”,只住了一个月。5月27日,吴三桂从山海关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被清朝军队驱逐出京。

   李自成被清军逐出北京,有人归因于这年北京的鼠疫。北方人因为骑在马上,没有被鼠疫传染,因而征服李自成。关于这个观点,可参阅《鼠疫—满清取代大明的 真正原因》和《1644年北方鼠疫对历史的巨大影响》两篇文章。这种通过病理学角度研究历史的方法,非常新颖,但对后世没有任何启发。

  6月5日,多尔衮攻占北京。9月20日,清顺治帝驾马车由盛京出发,迁都北京。10月30日,清世祖福临定都北京。是为顺治元年。

   一个旧王朝灭亡了,一个新王朝建立了。代替明王朝的,虽然是一个新的国家,但不是一个新的制度;代替明朝的,不过是另一个命数已定的朝代国家。华夏历 史,到了清代,依然在朝代国家的专制王朝更替中循环徘徊。虽然国家专制管理手段越来越精细化,专制的残忍程度随着暴民蜂起也越演越烈。然而,专制手段的精 细化,并没有让他们逃脱亡国的命运。因为,朝代国家亡国深层原因,早就写在它们的文化基因图谱里,从建国到亡国的循环,是朝代国家的历史宿命。

   这样说,有些残忍,至少对朝代国家的领导人或领导集团非常残忍。朝代一诞生,或迟或早,注定灭亡,岂不痛哉?对于朝代更替,有人视之为悲剧,有人视之为 喜剧,我把它看作是肥皂剧。剧终人不见,江山依旧在。何喜之有?何悲之有?历史的赓续和朝代的断裂,至少给今天写作历史题材的作者提供大量素材,至少给今 天的领导集团总结王朝覆灭教训提供巨大空间。

   就在李自成策马仓惶出逃北京,顺治帝春风得意,进入北京之时,在地球的另外一头,有一个思想家,叫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他把视线聚焦在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出版自由。1644年11月23日,英国作家弥尔顿出版了《论出版自由》 (Areopagitica)一书。

   几乎与《论出版自由》出版同一时间,1648年(顺治五年),清人入关第四年,清廷下令:全国府学、县学都要树立一块卧碑,铭刻三大禁令:第一,生员不 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违犯三令者,杀无赦。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三大自由被一网打尽。这三项人的基本权利,被清国 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大忌,必欲禁之而后心安。它恰好与约翰·弥尔顿提倡的“出版自由”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

   1644和1648在人类文明史上画出两道清晰的分界线。清朝建国和弥尔顿出版《论出版自由》,碰巧都在1644年。这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以《论出版 自由》和铭刻三大禁令为分水岭,英国和清国,显然走上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如果说,道路是国家的生命;道路不同,国运不同,结局必不同。

   依照三大禁令,清朝在它建政以后,大搞文字狱,禁止非主流意识形态言论,树立了一座自明代以后的又一座高峰。清朝皇帝,大兴文字狱的高手非雍正与乾隆莫 属。雍正从浙江钱塘文士汪景祺与翰林编修钱名世开始,到礼部左侍郎查嗣庭,再到工部主事陆楠生,加上谢济世案,吕留良、曾静案,受文字狱株连者无算。雍正 甚至亲自动手,编写《大义觉迷录》,进行文化大批判。清朝延续秦始皇以来皇帝亲自操盘,进行文化专制统治的恶政。

   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压制新思想,一方面,篡改文化典籍。对于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四库全书》,鲁迅批判说,“清人篡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 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 内容。”这种对历史的篡改、扭曲,国人深得真传。

   没有出版自由,思想市场被皇帝和御用文人垄断,为了维持统治者君权神授的谎言,御用文人只能篡改历史,编造历史,以罗织权力合法性的荒唐理论蒙蔽国民。 大量精神垃圾充斥主流意识形态。整个民族生活在文化垃圾的填埋场,咀嚼腐烂的、污染的、有毒的思想垃圾;这种国家的国民,必定精神萎靡、思想空洞、心理猥 琐、道德堕落。

   由这种国民组成的军队,不堪一击。从这个意义上说,1644年和1900年,并没有本质差异。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皇帝和官员,竞 相逃命。清兵和义和团,不下20万;八国联军才2万人马。八国联军一到,清兵逃个精光。法军攻打皇城,清国民众,自告奋勇,竞相在墙下扶梯,或在墙上协 助,帮助八国联军登城。英军从沙窝门下水道进城,京城百姓袖手围观。(凝固历史刹那永恒)

   针对华夏历史上所谓“汉奸”层出不穷,前赴后继现象,题为《历史的拷问》的文章,提出一道难解的问题:假设八国联军、英法联军再进北京,大小汉奸们会不 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给这个问题寻找答案,不如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根源就在专制制度的文化基因里。国家视民如草芥,国民则以愚民报之;国家视民如寇 讎,国民则以暴民报之。文字狱制造愚民,暴政制造暴民。愚民顾不得国家灭亡,暴民恨不得国家灭亡。政府对他们无情,他们对政府无义,鬼子来了,他们袖手旁 观;政府不让他们好死,他们就跟政府死磕,鬼子来了,他们一定带路。国不爱我,我不爱国。国家和国民极端分离,互为仇雠,才是问题的根本。简单地给他们贴 上“汉奸”的标签,并不难,难在探讨“汉奸”产生的土壤和环境,难在剖析“汉奸”集体心理的文化基因。

  被误读的李自成

  提起汉奸,人们首先想到把清军引进关的吴三桂。吴三桂带清军入关,是个小概率事件。事件的背后,有朝代国家不可摆脱的亡国基因的大背景。

   后人研究这段历史,认为明朝崇祯皇帝至少有两次机会。一是迁都江南,二是与李自成议和。大明王朝既不迁都,也不议和,等着李自成杀进北京。崇祯临死还不 忘给自己脱罪。“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地下,去朕冠冕,以发复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临终才想到百 姓,其形可怜,其行可叹,其心可诛!

   比起崇祯皇帝,李自成是“驴子比鸡巴—一个屌样”。李自成兵败北京,清人渔人得利。流行的说法是,李自成进北京后,声色犬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 三桂才“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导致清人唾手得到明朝江山。这个“历史教训”,加上陈圆圆的故事,最为毛泽东认同。

  1644年,农历甲申,是个猴年。300年后的1944年,也是甲申年。那一年,延安从上到下,洋溢着一种胜利在望的喜气。就在这个时候,郭沫若写了《甲申300年祭》这本书,总结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中国共产党进京后怎么才不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今天再读郭沫若《甲申300年祭》,会发现毛泽东误读了郭沫若笔下的李自成。郭沫若写《甲申300年祭》这本书,看上去写李自成,实际写李岩。他用李自成杀李岩这件事提醒毛泽东,不要杀功臣,不要杀读书人。

   郭沫若在《甲申300年祭》结尾处说,“大凡一位开国的雄略之主,在统一一固定之后,便要杀戮功臣,这差不多是自汉以来每次改朝换代的公例……。然而对 于李岩们的诛戮却未免太早了。”郭沫若的政治倾向再清楚不过,他为李岩之死感到委屈。然而,郭沫若毕竟是郭沫若。文章的主要观点—不要太早杀戮功臣—点到 为止。他不能“画公仔画出肠”,把话说透,以免开罪毛泽东。

   在《甲申300年祭》中,郭沫若引用了《明史·李自成传》关于李岩被杀缘由,“定州之败,河南州县多反正。自成召诸将议,岩请率兵往。金星阴告自成曰, ‘岩雄武有大略,非能久下人者。河南,岩故乡,假以大兵,必不可制。十八子之谶得非岩乎?’因谗其欲反。自成令金星与岩饮,杀之。贼众俱解体。”明眼人从 这段话都不难看出来,李自成是杀李岩的罪魁,但是,郭沫若却把罪责全部推给了牛金星。在为李岩之死大发一番感慨后,郭沫若把杀李岩的罪责完全算在牛金星头 上,“但这责任与其让李自成来负,毋宁说应该让卖友的丞相牛金星来负。”

   屎盆子扣在了牛金星头上,李自成的罪责则被洗得一干二净。郭沫若对李自成给与极大的同情,“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场大悲剧。李自成自然是一位悲剧的主 人。”在郭沫若的笔下,李自成非但没有罪,反而是悲剧的主人。这种对历史的扭曲的诠释,正投毛泽东下怀;媚上的郭沫若对毛泽东以李自成自居,心领神会。他 必须拿捏对李自成评论的分寸,以免引起毛泽东的不快。这种心态不难理解,也代表了被整风洗脑的那一代知识分子媚上唯上的思维逻辑。

   最后,郭沫若把笔锋一转,“三百年了,种族的遗恨幸已消除,而三百年前当事者的功罪早是应该明白判断的时候。从种族的立场上来说,崇祯帝和牛金星所犯的 过失最大,他们都可以说是两位种族的罪人。而李岩的悲剧是永远值得回味的。”郭沫若的“回味”扭曲了真理真相。郭沫若既想提醒毛泽东,又怕得罪毛泽东;他 既已看清了毛泽东的本质,又因为利益必须讨好毛泽东。这就是专制政体下的文人的人格分裂现象。为了保住乌纱帽和既得利益,必须扭曲真相和真理。《甲申 300年祭》是一篇自相矛盾的奇文。

   郭沫若在《甲申300年祭》中大谈李自成、李岩,却对1644年出版的人类思想史上的最重要的著作《论出版自由》不置一词。当然,他可能不知道这本书; 即使知道了,他也不可能客观地认识出版自由的价值,更不可能思考王朝的覆灭跟文字狱的关系。因为,当年正在进行整风运动。郭沫若不可能嗅不到说错话、站错 队,对他意味着什么。

  我很理解郭沫若当时的处境。他的文章出笼时,延安整风正如火如荼。延安整风是毛泽东政治地位的上升运动。代表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现代文艺思想的发端。它影响深远。

   郭沫若面对毛泽东,为了个人得失不得不用自我审查的方法写文章,以免遭受同代人王实昧一样的下场。那么,今天的读书人是否摆脱了文化禁锢的阴影呢? 集体心理恐惧远比个体心理伤害影响大。在无所不在的体制压力下,集体认知会往道德底线趋同。于是,知识遭到扭曲,真相随意篡改;真理被谎言代替,白玉被污 泥埋没;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都被认为是常态。于是,非体制观点被打压,异见人士被放逐,都被视为正常。于是,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只能附和赞美皇帝的新 衣。皇上就是真理、道路和国运。任何跟皇上思想相左的人,都是“敌对势力”;任何跟当下的道路不同的路,都是“邪路”。

   走“邪路”最邪乎的国家是美国,这个隔着太平洋,远在万里之外的国家。美国是邪路这句话,延安整风时没说。当时的说法是:“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新的国 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 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社论)

  文字狱使整个民族萎靡堕落

   1776年7月4日,在人类历史上,诞生了一个新的松散的邦联国家—美国。跟朝代国家、君主国家相比,美国是个异数。如果说思想禁锢、文字狱瓦解了清王 朝的国家凝聚力,美国恰恰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奠定国家政治基础。这个人类历史绝无仅有的制度,1787年被写进宪法,成为人类社会制度的楷模。

   1831年,美国宪法诞生56年后,法国一位名叫托克维尔的年轻公务员,跟另外一位同事,奉命来美国考察美国监狱情况。美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年仅 26岁的托克维尔,不安分守己。在公务考察美国监狱的同时,他对这个新兴国家的其它方面也进行深入考察。回到法国,他潜下心,写下《美国的民主》这本书。 这是一本对美国观感加分析的书,不乏真知灼见。

   《美国的民主》是许多大学政治专业的必读书。托克维尔提出很多对当政者有借鉴的观点。他注意到,美国这个社会提供一个制度模式,在其中人的潜力的到平衡 的发挥。他说,“我们这代的统治者似乎只想利用人以进行伟大的事,我希望他们能稍微多下点功夫以使人能有伟大的表现,应该多重视工作者而不是那么重视工 作,他们永远不应该忘记如果每一个国民都是软弱的,一个国家便不能长久保持强大,还没有产生一种社会组织能使一群怯懦薄弱的人成为奋发有为的一国之众。”

   这是托克维尔对美国零距离观察提出的精辟论述。美国是什么?如果必须用最简单的表述,可以用“三大权利”和“两句话”概括美国。《独立宣言》提倡的“三 大权利”: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追求幸福的权利。三大权利确立了美国精神和价值核心。在这个基础上诞生的美国宪法,根本宗旨是两句话∶保护个人权利, 限制政府权力。“以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为根本,而不是建立一个强大国家和政府,”曹长青说。由于政府权力受限,统治精英无法随便剥夺个人权利。美国因此成 为人类有史以来最自由、最平等、最强大的国家。

   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到不同原因。从历史比较的角度看,也许会看得更加清楚。回溯美国历史,美国为什么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强大国家,我们不难找到背后的 原因;分析美国历史,与它并行的清国成为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个皇权国家,我们也不难制度深层的结构性根源。把美国建国前后的一段历史跟华夏历史上最后两个王 朝比较,会观照到很多有趣的现象,也会给今人很多有益的启发。

   与美国并行于世的清国,既没有信仰自由、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又没有三大权利。没有思想市场,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就没有生长的园地;没有出版自由,精神 产品生产,必然萎缩;没有精神产品蓬勃发展,人民的信仰自然萎靡。等到当政者意识到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有限度的改革时,却不幸掉进了“托克维尔悖论”的陷 阱。原来设想做有限度的改革,结果改革改成了革命。“旧制度给大革命提供了它的许多形式,大革命只不过又加进了他的独特的残忍而已。”(托克维尔)大革命 所需要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在缺少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国家的文化基因中找到革命的染色体。

   没有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社会吐故纳新的功能丧失,社会怨气无法得到正常的排泄。怨气不断积累,成为戾气;戾气不断积累,形成暴气。文字狱为革命准备和 积累必要的心理基础。大革命所需要的人民的愤怒,在没有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社会,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酝酿。一等适当的时机,愤怒的火山,就会从人民的心底爆 发。大革命的爆发,不过是缺少言论和出版自由而积累的社会戾气的能量的总爆发。

   没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社会,是一个精神被压抑的社会。通往精神世界的道路充满荆棘和危险,人们只有在物质享乐的路上奔跑。人们只有通过实在的、看得 见的、摸得着的物质享受和没有止境的虚荣、攀比和逐利,填补精神的空虚。按照托克维尔的说法,“在这类社会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都苦心焦 虑,生怕地位下降,并拼命向上爬;金钱已成为区分贵贱尊卑的主要标志……因此几乎无人不拼命地攒钱或赚钱。不惜一切代价发财致富的欲望、对商业的嗜好、对 物质利益和享受的追求,便成为最普遍的感情。这种感情轻而易举地散布在所有阶级之中,甚至深入到一向与此无缘的阶级中,如果不加以阻止,它很快便会使整个 民族萎靡堕落。”(旧制度与大革命)

   《论出版自由》出版后188年,广东肇庆府高明县的一个印刷工人秘密印刷了宣传基督教的《劝世良言》。当年清廷严禁传教及禁印中文福音刊物的法令,为解 决这个问题,传教士马礼逊不得不到马六甲开印刷厂,印刷中文《圣经》、布道书及福音单张,出版中国第一份中文杂志《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月刊,然后,运回清 国。梁发蔑视清国禁令,在国内印刷非法出版物。他把基督教和中国文化结合,撰写并出版《劝世良言》宣传基督教小册子。这本“非法”出版物,造就了洪秀全这 个奇人,开创拜上帝教和太平天国,从而启动大清王朝亡国倒计时。

   《论出版自由》出版后200年,两条道路所产生的不同的后果,已见分晓。鸦片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固然是英国人为了平衡贸易而使出的下招;然而,精神麻醉 品的鸦片,在清国有这么大的消费市场,说明国民精神萎靡。目前的史学家,把鸦片战争的责任,都一古脑推到英国政府,很少分析鸦片消费心理。战争不仅是两个 国家的较量,而且是两种制度的较量。战争双方对决的,不仅是武器,还有制度和制度背后的人。如果没有清政府纲纪松弛,如果没有官商勾结谋取暴利,如果没有 国民精神颓废荒唐,鸦片这种毒品,不可能在清国横行无阻。鸦片战争暴露了清国的积弱,清国从这里脱开专制的惯性轨道,驶往帝国终点站最后一程。

  《论出版自由》出版后267年,1911年,大兴文字狱的清朝,被武昌新军推倒,从此走进尘封的历史。出版《论出版自由》的英国,经过光荣革命,政权平稳过渡,英国从此进入现代国家,至今在地球上屹立不倒。

   明朝没有人思考导致腐败的文化制度原因;到了1644年,大明将亡,悔之晚矣。1644年,清朝刚建国,倒是有机会和大把时间思考,但清朝自那以后的 267年,竟也没有总结思考。相反,它用文字狱禁锢人的思想、限制读书人思考。267年后,清朝终于也没能逃不出亡国命运。呜呼,明人不暇自哀,而清人哀 之;清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清人也。

  走不出“周期率”死循环

  为什么华夏历史上的朝代国家不能摆脱从建国到灭国的循环?一个最流行的说法是:腐败亡国。腐败亡国的学说,是当下不可争辩的显学。把视线集中到腐败的社会现象上,模糊了人们的视线,阻挡人们把反思的视角投到更深刻的原因上。

   毛泽东思考过这个问题。1945年7月4日,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考察延安时问毛泽东:“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 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面对黄炎培“周期率”之问,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 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说的“民主”,不是普世价值民主,而是列宁主义的专政民主。无产阶级专政民主,不需要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事实证明,毛泽东容不得逆耳言论。 1957年,黄炎培一家有七个人因言贾祸,被打成右派,包括水利专家黄万里。当获知儿子黄万里被打右派后,黄炎培责问毛泽东,毛不予理会,还调侃说,“你 家也分左中右呵!”又说,“你儿黄万里的词《贺新郎》写得好,我爱读!”暗示黄写颂圣诗。黄万里非但不写,还向中央呈几万言书,直言修建三门峡之害。右派 的帽子不仅摘不掉,还越戴越紧。(黄方毅:“黄炎培周期率”七十年沉浮)

   写颂圣诗、作干谒诗,顺着毛摸,是郭沫若拿手绝活。当时能够给毛泽东一些影响的郭沫若,并没有面折廷诤。相反,他只能用连毛泽东都没懂的话术,自言自 语,模糊自己的想法,制造模棱两可的语境。为了不触犯龙颜,他采取了非常隐晦的方式劝毛泽东:现在整肃“李岩”一类知识分子,确实是太早了一些。

   当年如日中天的毛泽东,自以为是,显然误解了郭沫若。毛泽东没读懂《甲申300年祭》。正是“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幸好毛泽东没有读 懂郭沫若的用心,没有读出字里行间藏着的信息,也没有读出他劝导不要整肃功臣的一片苦心。如果毛泽东真读懂了郭沫若,郭沫若会像延安被整肃的那些知识分 子,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毛泽东按照自己政治逻辑和历史哲学观,把李自成的失败,归因腐败。毛泽东以为找到了王朝循环背后的症结。他何其自信,甚至自信到把《甲申300年祭》列为整党整风的文件。

   毛泽东说,“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他又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也是今天反腐理论的最早版本。李自成因为骄傲而 败是个伪命题;腐败亡国也是个伪命题。腐败亡国只是表象,是果不是因,腐败背后有更深刻的制度结构性的原因。这个制度性的原因,就是上层统治阶级与被统治 者的互为分离的关系。国家不是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国家的统治者是皇亲国戚,国家的社会基础是官僚阶层。这样的国家,只能满足皇亲国戚和官僚阶层的需 要。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必须以牺牲民众生活幸福的同步成长为代价。

   要说腐败,康熙朝的和珅比谁都腐败。大清国,并没有因为和珅腐败而亡国。腐败是一个国家灭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朝代国家亡国,亡在制度落后和 制度腐朽;亡在权力在一家代代相传,一家之私置于万民苍生之上;亡在国家公器成了少数家族谋取私利的工具;亡在没有权力制衡阻止局部腐败一步步恶化,形成 全局性制度性腐败;亡在专制国家机器用文字狱不断把精英变成国家敌人;亡在国家暴力掠夺,把顺民变成刁民,把刁民变成暴民;亡在国家转型与人民转型脱节, “国家的转型与人民的转型,两者相互成就。人民无法崛起,国家便无法彻底翻身。”(羽戈:一部韩国民主转型的血泪史)一言而蔽之,亡在朝代国家的亡国基 因。

   在国家转型、人民转型、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意见汹涌澎湃、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各种谎言甚嚣尘上。管理转型社会需要更大的智慧、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依赖社 会信息的正常流通和传递,保证社会不至于走向无序。信息闭关锁国,是社会进步的大敌,是国家混乱的根源。“相对于腐败或滥权造成的损害,认知结构的扭曲才 是真正的灾难。”(刘仲敬)认知结构的扭曲源于信息闭关锁国。认知扭曲,或造成制度自卑,或造成制度亢奋。这是国家的“两极心理病”(bipolar disorder)。打着维护国家安全幌子,实行信息闭关锁国,必将造成信息扭曲、认知扭曲。集体心理扭曲为国家颠覆打下社会心理基础。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制度交战的张力将使社会充满不可控的变数。这个过程,既是新制度的生长点,也是大革命的生长点。端看统治阶层如何调解既得利益集 团和未得利益集团的矛盾;如何平衡政府的权力和人民的权利的关系;如何用可操作的形式把权力的合法性建立在人民的授权之上;如何与人民建立良性互动的关 系。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是社会转型高压锅上的排气阀,是两种制度过渡的桥梁,是新制度产生的温室,是政府和人民互信、共同建立权力合法性的平台。

   转型社会的问题,不是“不怕,我们手中有枪”一句话可以解决。天下不能凭匹夫之勇治理。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正在谋求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慈禧死 后,大清江上落在年仅3岁的小皇帝溥仪和他的迷信枪杆子的父亲载沣,一个25岁的摄政王肩上。他们稚嫩的肩膀如何扛得起江河日下的王朝。摄政王迷信“有兵 在”,期望用枪杆子巩固大清江山。枪杆子得到的政权,不能用枪杆子保卫。1910年,一场股灾,就把大清冲得落花流水。枪杆子管理的股市,难免被金融海啸 冲垮。“一头熊掀翻大清国,因为熊的后面有令人敬畏的力量。”(1910年的亡国股灾)讽刺的是,结束满清统治的,恰恰是这位“手中有枪”的摄政王和大清 国的新军。

   乾隆年间出使清廷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曾经说过,这个国家“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 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不幸而被言中。另一个当代预言家,则用苏联灭国为例,揭示朝代国家不可逃脱亡国命运。“这种体制有预支和挪用社会 资源的强大能力,也因此杜绝了正确自我定位的可能性。” (刘仲敬:拜占庭的黄昏)刘仲敬这个论断比马戛尔尼更加深刻。只要信息闭关锁国,无论船长谨慎还是昏庸,驾驶着的是一艘没有正确定位系统的巨轮。这艘巨轮 最终驶向礁石,不是必然的吗?

  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弥尔顿出版《论出版自由》前后,在英国有另外一股政治力量出现——这就是贵格会(Quaker)。贵格会成立于17世纪,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教派,创 始人叫乔治·福克斯。贵格会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暴力,反对奴隶制,主张人生而平等,和平主义与宗教自由,因此受到英国政府的迫害。这些受到宗教迫害的新 教徒,选择逃离信仰和思想不自由的政府,投奔美洲新大陆。

   当他们来到北美新大陆,欧洲其它国家的移民已经先行来到。1611年荷兰人首先踏足今天的纽约,建立殖民地。曼哈顿是用总价24美元的念珠和其他小玩 意,从印第安人手中购买的。曼哈顿这个名称,是土著雷纳税佩人语的音译。在原住民语言,曼哈顿的意思是“多山的岛屿”。1614年,曼哈顿这一带被荷兰人 称为“新阿姆斯特丹”。

   新阿姆斯特丹辖地包括今天皇后区的法拉盛,当年叫弗利辛恩(Vlissingen)。弗利辛恩是荷兰的一个港口的名字,被荷兰人拿来作为新殖民地的地 名。今天英文的Flushing则是英国贵格会(Quaker) 和新教徒来到之后把Vlissingen荷兰语的英文翻译。英国人在新大陆,曾经为他们的信仰自由与荷兰总督史蒂文森抗争。荷兰殖民者禁止贵格会教徒做礼 拜。

   面对荷兰统治者压制宗教信仰,贵格会信徒邦恩发起并领导了反对虐待贵格会的运动。1657年12月27日,在法拉盛签署的《法拉盛宗教自由陈情书》(又 称《法拉盛抗议书》)。这一份要求宗教、言论、出版和集会自由的“抗议书”,是美洲宗教自由的先声,是北美第一份倡导宗教自由的文件,它的精神开启了后来 被称为《权利法案》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法拉盛是美国宗教自由文化的发源地。荷兰西印度公司最后不得不允许居民享有宗教自由权利。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进驻,把Flushing翻译成“法拉盛”——“以法拉动,长荣长盛”,这个中文地名的寓意,非常之好。最早进入法拉盛的是台 湾留学生。90年代,大量北方国企下岗工人来到法拉盛,更有一批佛教徒90年代末打着小腰鼓来到法拉盛,寻求宗教的一片净土。目前法拉盛华人人口超过10 万。小镇华人成功利用美国选举法,选出了好几位联邦、州和纽约市的华人政治家,包括美国国会众议员孟昭文和纽约市议员顾雅明。

   2010年,纽约市人口普查局最新普查结果显示,亚裔是人口增长最快的族裔,而其中华裔人口增速最快。在纽约的亚裔中,有近70万是华裔,占纽约市6% 的人口比重,是亚裔中人口最多的族裔。纽约目前的中文出版社有十几家。它们是:世界华语出版社、天外出版社、明镜出版社、柯捷出版社、北美华文作家出版 社、美国名家出版社、印象出版社、易文出版社、独立作家出版社,《世界日报》出版社;离纽约一河之隔的新泽西,则有成家出版社和采薇出版社。

   纽约的华文主流报纸,有《世界日报》(台资)。《星岛日报》(中资)、《明报》(马来西亚资)和《侨报》(中国国务院侨办);宗教团体的华文报纸有《角 声》、《大纪元》、《看中国》;社区报纸则有《纽约社区报》、《三州新闻》。法拉盛新华书店,可以拿到免费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和英文版《中国日 报》。70万华裔居住的纽约,华文出版业和报纸现状,无疑是美国出版自由最好的印证。

   为什么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出版自由,对一个社会必不可少?社会的最大的财富—人,因为没有言论自由而表现出对国家漠不关心,因为没有信仰自由而表现出 道德沦丧,因为没有出版自由而造成人民和人民之间、政府和人民之间互不通气;人心、道德、信息,这三个国家发展和富强的动力,全然丧失。人的精神被压抑, 动力变阻力;发明创造被扭曲,创造力成为破坏力。没有鸦片、海洛因,他们会搞出地沟油和三聚氰胺。与邻为祸,易毒而食。信息闭塞,人心涣散,道德底线瓦 解。道德没有底线,他人就是监狱;法律没有底线,国家就是监狱;信息闭关锁国没有底线,没有人不活在恐惧之中。

   现代社会最大的恐惧,是信息闭关锁国带来的恐惧。现代社会最大的威胁,来自不受约束的政府。政府不受新闻自由制约,政府参与制造谎言,国民被洗脑而不自 知。这种恐惧,如同一氧化碳中毒,人们毫无痛苦的感觉,慢慢陷入中毒状态,直至失去知觉。免除信息封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之母。生活在信息封闭之中,言论 自由、出版自由将没有意义。免于信息封闭的恐惧,对于创作尤其必要;担惊受怕的心理状态,不可能有思想创新;一个社会到了多数国民虚假信息中毒状态,离开 社会瓦解已经不远。

   一个民族,只有获得完全的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出版自由,才有真正的自由;一个社会,只有多数民众感到生活言论自由的环境里,免除信息封闭的愚昧和恐 惧,才能长治久安;一个国家,只有普通民众有获取信息的自由,积极参与各层社会管理,对政府形成有效制约,才能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历史一再昭示:国家命脉系于一家、一人的朝代国家,无论多强大,都始终逃不出被另一个朝代国家取代的命运。曾经铁桶一般的大清王朝,连同八旗子弟,在 1911年10月10日的一次兵变中被摆进历史博物馆。遥想当年,那些叱咤山河的皇亲国戚,对大清制度,何其自信乃尔。如今,八旗子弟安在哉?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似乎是对朝代国家建国灭国历史的注脚。后人读史,对于朝代国家一而再、再而三亡国,只能 追忆,只能惋惜,只能感叹。可惜,当时执政者们,却总是一片惘然,看不清大势。正如托克维尔所说,“今天看来如此明了的事情,当初在那些上智者眼里,却始 终显得模糊不清,混乱一团。”

作者:罗慰年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读《文雅的疯狂》三题

$
0
0


文 胡文辉


[美]巴斯贝恩的《文雅的疯狂:藏书家、书痴以及对书的永恒之爱》(陈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确是一部有意思、有价值的书。作为一本有关书的书,而且还是大书,此著自然颇受爱书人的瞩目。但此著从书名到译介,都突出其“书话”方面,而我更重视其“文献搜集”方面。在我看来,此书的好处,是作者的藏书观甚为通达,不仅写到书痴与书林豪客,也写到文献采集者;它不仅是藏书史或藏书家轶事录,也可谓藏书风尚史,还是史料搜集史与图书播迁史。


以下仅就书中所及,写出个人较有感想的几点。


藏书的“厚今薄古”

以前我写过《关于近世中国文献之东流》(《洛城论学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文,批评了本土传统藏书家的“保守的文献观”,即“厚古薄今”,重版本而轻资料,重文物性而轻使用性,重士人著作而社会生活记录。而在《文雅的疯狂》里,作者介绍了相当多“厚今薄古”的藏家,于我心有戚戚焉。

最突出者,当数第三章所述的十七世纪伦敦书商托马森,在英国内战前后,他冒险犯难,倾力搜求敌对双方的出版物两万余件。此类出版物不限于书籍,更包括小册子、单页印刷品,都属当时无人重视无人收拾的“断烂朝报”,在古本崇拜者看来更是近乎废纸,但后来卡莱尔评曰:“此套英国历史文献,价值之高,无出其右者。俾吾国今人可知昔人,视藏于伦敦塔及他处之全部羊皮档案,托马森所藏更得我心。”这堪称新史料收藏的典范,最能显出学术性收藏的特色,也最能显出学术性收藏与文物性收藏的差别。(周运按:牛津哈利伯爵曾锐力收藏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献,后为英国政府收购,十八世纪有出版商请文豪约翰逊和古物收藏家奥迪兹据之编选出《哈利氏所藏杂文集》;约翰逊撰写了序言《论宣传册与时政文的起源与价值》,指出此类出版社特别兴盛于英国,并对其价值作了详细论述,可参。周运按:此点也可以举牛津大学出版社印刷负责人约翰逊[John deMonins Johnson]为例,他把别人丢弃的、甚至废纸篓里的印刷材料都收集起来,其中有17世纪早期出版建议书、书介、书籍封面乃至样张、版权、拼写、设计的收藏,还有配制饮料的说明书、妇女紧身衣广告之类,前后跨越三百年。这些印刷品的边角废料成为重要的出版史料,是“现存印刷品的最丰富收藏”,在牛津博德利图书馆有专室公开展览[《OED的故事》]。对于文献的学术价值的发现,往往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如1648年7月,瑞典军队占领布拉格莫尔道河左岸的赫拉丁皇家城堡,把鲁道夫二世的图书与写本收藏打包运到斯德哥尔摩的皇家图书馆。藏书中有Codices Chymici,是一批关于炼金术的写本,但不久后接任馆长职务的主事者艾萨克·弗修斯[Isaac Vossius]对这批文献评价不高,老想通过交换古典文献的手段把它们清理出去,后来还想直接将它们售卖。到了二十世纪,学界才认识到这批文献的在科学史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


新大陆历史甚短,其藏书家但凡重视本土者,自多搜集近当代文献,第四章于此叙述颇多。如历史学家巴克曼,在美国内战才结束时,即开始搜集内战期间南部出版的所有图书、报刊、传单,乃至乐谱、历书;任职外交官的里奇,利用驻西班牙的机缘,广泛收集有关南北美洲的刊物与文件;中年始开始涉足藏书的伦诺克斯、布朗,稍后的布林利、弗曼,更晚的班克罗夫,都用力于收集有关美洲的书籍与手稿,前两人特别重视“任何与哥伦布相关之物”,布林利更重视短期印刷品,弗曼侧重西印度群岛与西太平洋的文献,而班克罗夫则专注于西部(加利福尼亚)史料。(周运按:美国伊荷华书商维森[Wessen 1887-1974]经手过很多重要的美洲文献,因而被誉为“伊荷华的猎书客”,对其主顾之一的斯特里特[Streeter]有重要影响,助其建立了著名的收藏系列。斯特里特曾买下维森的著名目录Midland Notes所收录的全部藏品,维森1967年5月2日给安德森三世[Yeatman Anderson III]去信时提及此事[Rare Book Lore : Selections from the Letters of Ernest J. Wessen,ed. Jack Matthews,Ohio UP,p. 218]。斯特里特去世后,藏书于1966-1969年期间全部拍卖,拍卖目录凡八卷;而该目录本身亦被美洲文献收藏家和书商视为无价的参考书,售价竟达500美元以上。维森的另一位主顾埃弗里特[Charles P. Everitt] 是当时美国屈指可数的藏家之一,也专门收藏美洲文献,著有经典自传:The Adventures of a Treasure Hunter[1951年初版,1987年重印]。)

他者如第一章所述的英国人萨德利尔,首开搜集十九世纪英美小说初版本的风气;第八章所述的美国人伯登,专门搜集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名家的初版本;第九章更专门介绍,在教务长兰塞姆主导下,得州大学锐力网罗二十世纪的图书及相关学术藏品。

看到这些个案,我总想着本土的藏书家,可喜的是,抱有类似收藏观的中国人并非没有。仅就学者群体来说,前辈阿英大量收集近代文学史料,堪称此道的先行者;当代如田涛(契约文书、法学文献)、王振忠(徽州文书)、周振鹤(近代文献)、谢泳(民国文献),诸人领域各异,规模不等,但在实践上无不重视晚近文献。

还有,从托马森、巴克曼之例,我首先想到了赵一凡:被称为“收藏了一个时代的人”,以孤单之力,残疾之身,收藏了数以吨计的五六十年代文献资料,上至官方报刊、“内部发行”的图书、学习资料、大字报、标语,下至文革初期的小报、未刊文学作品手抄本、私人信件,巨细不遗(参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第三章,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我还想起高尔泰笔下的安兆俊:原本研究新疆史的右派,在夹边沟劳教农场,他指着农场右派编辑的《工地快报》对高表示:“别看它废纸一张,将来都是第一手历史资料,珍贵得不得了。我一直留心收集,一张都没少掉。着眼于将来,现在就有了意义。”(《寻找家园·安兆俊》,花城出版社2004年版)可惜赵一凡所藏,身后大多被当作废品卖掉,应已化为纸浆(徐晓《半生为人·无题往事》,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而安兆俊其人其事,更是湮没无闻——他所珍重视之的夹边沟《工地快报》,想必也悉数灰飞烟灭了。

照我的感觉,如今说到藏书,很自然地就会滑向韦力先生所标举“古书之美”;尤为极端者,如黄裳、拓晓堂先生对田涛的收藏也表示轻蔑(韦力、拓晓堂《古书之媒:感知拍卖二十年摭谈》第六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更十足表现出一种骨董家式的古本崇拜。(周运按:对于古书,学问家有时跟骨董家的态度正相反。俄罗斯宗教思想家舍斯托夫曾回忆他跟胡塞尔在1928年4月的阿姆斯特丹哲学会议上初识后的一件轶事:几天后,我们两个和哲学协会另一个人一起用晚餐。餐后,我们的东道主,他很有钱,也是个狂热的爱书人,开始给胡塞尔展示一些他的珍版书——《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和斯宾诺莎《伦理学》——而胡塞尔却让我们的主人极为懊丧,他只对这些珍版书敷衍地瞥了一眼,片刻之后就带我到一边,开始谈哲学了。[“In Memory of a Great Philosopher:Edmund Husserl,”in Speculation and Revelation , trans. Bernard Martin, Ohio University Press, 1982, p. 268]胡塞尔当时把哲学视为精密的科学,不仅反对新康德派,甚至也反对康德,所以对《纯粹理性批判》抱有轻视的态度也属正常。但此事仍可见他对珍本书收藏是相当轻视的。当然,学问家未必不重视古本,只是他们即使重视古本,也多出于学术本位而非古董本位。比如,费弗尔在写作关于拉伯雷及其时代的思想史名作《十六世纪的无信仰问题》时,就抱怨研究所需的很多珍本书在法国的图书馆里找不到;而英译者则自豪地表示,他依靠美国的图书馆就都解决了;卡洛?金斯堡[Carlo Ginzburg]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讲授马基雅维利时,就带学生到图书馆,把马基雅维利生前刊行的各种著作版本都找出来,让学生去比对。)而我以为,韦力及韦力式的藏书家,作为传统式藏书观念及实践的继踵者,在当代是不可无的存在,但自学术立场论,安兆俊、赵一凡是更值得致敬的,田涛、王振忠、周振鹤、谢泳是更值得效仿的。

不仅如此。现在已是后文本的时代了,是图像称王、数据独霸的时代了,我们的收藏观念是不是也得与时俱进,是不是要从文本拓展到图像乃至网络呢?(周运按: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休·特雷弗-罗珀[Hugh Trevor-Roper]1956年4月13日在给艺术史家贝伦森的信中提出:“我有时在想,在人类历史中,把图像和书籍进行对比,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变迁。中世纪崇尚图像,宗教改革者则崇尚书籍。16世纪,他们争吵得难解难分,宗教改革者印刷了更多的书籍——书籍在指责图像——因而天主教会发明了《禁书目录》,焚烧这些书籍,并制作更多的图像。改革者因而被杀头、打败和摧毁。启蒙运动是一个书籍的伟大时代,而今天我们却又是生活在一个图像世界里。……今天的新教徒则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仍然是[崇尚]书籍的芸芸大众。作为一个天生的新教徒,我为此感到遗憾:我遗憾的是,对书籍的崇拜退化成了一个教派——而且还是这样只崇尚一本书的宗派成员!”见Letters from Oxford:Hugh Trevor-Roper to Bernard Berenson , Ed. Richard Davenport-Hines,Weidenfeld & Nicolson, 2006, p. 197 )

藏书“自近身始”


《文雅的疯狂》第十章集中介绍了多家极有特色的主题藏书:纽约的阿伦茨,作为烟草生意的家族传人,作为雪茄制造机的发明者,他专门收集有关烟草的图文资料,包括文学、绘画作品,甚至香烟牌;芝加哥的绍特马里是名厨兼餐厅老板,收集有关饮食的一切文献,还主编过一部十五卷的《美国烹饪图书集成》;(周运按:维兰[Anne Willan]是著名的法国食品烹饪专家,与其夫君马克·车尔尼亚夫斯基(Mark Cherniavsky)一生收藏欧美古旧的烹饪书籍。他们合著有The Cookbook Library : Four Centuries of the Cooks, Writers, and Recipes That Made the Modern Cookbook[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2],论述从16到20世纪烹饪书的作者和出版,主要即依靠他们几十年收藏的书籍资料。他们列举了一些藏家渴求的珍本:斯卡皮[Scappi ]的《著作集》[Opera,1596],是当时最权威的烹饪书,印制于威尼斯,有近三十幅木刻插图,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佳的插图艺术;《新英格兰烹饪术》[New-England Cookery,Lucy Emerson, 1808]的初版,也是唯一的版本,美国最早的烹饪书;《论修道院团体的管理》[De institutis coenobiorum, 1491]的原版 ,最老的烹饪书;柴尔德[Julia Child]的《烹饪的愉悦》[The Joy of Cooking ]的初版;《法国的油酥点心》[Le pastissier Fran?ois, 1653]的原版,现在所知仅有29册存世。)华盛顿的福兹海默原系中情局官员,收集与其秘密职业有关的书籍与文物,也即“间谍收藏”。第十二章讲到旧金山的诺曼,身为精神病专家,则收集科学、医学尤其是精神病学方面的古本秘籍。此外,第十一章又讲到:兰斯基,作为归化美国的东欧人,收集意第绪语——一种已为犹太人遗弃的语言——的文献;朔姆堡、布洛克森,作为黑人,收集有关美国黑人的文献。(以上所举例子,亦多见于作者的另一部专著《疯雅书中事:21世纪淘书的策略和视为视为视界》第一、第五、第六章,卢葳译,三联书店2010年版。)此类林林种种的藏书,或生发于藏书者的职业,或生发于藏书者的种族,如此,主观的兴趣就与客观的身份互为激发,互为支撑。这样的收藏,于个人是有趣味的,同时于学术也是有价值的,很值得称许。

我在《现代学林点将录》里评点方豪的治学特色时,曾引录其门人的总结:“先生治史则自近身始。身为教士,则治教士来华传教史;身在台湾,则治台湾史;先生数世居杭,余敢必言,先生治宋史,自南宋临安始。”以后撰写《藏物之道与近身之学》一文(《欲采蘋花》,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年版),评述王贵忱先生的治学时,就借用了“近身之学”这个概念。而《文雅的疯狂》所述的这些“自近身始”的藏书取径,在精神上也与“近身之学”相通,也不妨称为“近身之藏”吧。

大凡主题性的藏书,自然是较容易归于学问、用于学问的。例如第十章所述的鲍德温,专收莎士比亚时代的出版物,包括《圣经》、经典著作、布道文、教义问答集、祈祷书、民间文艺作品,种种丛残杂碎;正是基于个人藏品,他“重组了莎士比亚可能会用到的图书”,藉此写出了《论威廉·莎士比亚略懂拉丁文与不通希腊文》、《论威廉·莎士比亚童年时所受之教育》等专著。同样的,主题性的“近身之藏”,也较容易转化为“近身之学”。例如前述的黑人朔姆堡、布洛克森,都能将个人收藏的资料用于黑人历史的著述;后者还受曾祖父的经历启发,写出《地下铁路》一书,叙述早期黑奴逃奔自由的佚史。又如前述的王贵忱先生,曾司职银行,后来尽力搜求钱币文献,并用于研治钱币史之学。

若藏家能将“近身之藏”直接用于本人的治学,自然最好;即使不能,如阿伦茨、绍特马里、福兹海默那样,将主题藏书集中捐献给公共或大学的图书馆,也绝对是有功学术、嘉惠世人了。(周运按:著名中世纪学者Richard H. Rouse[UCLA]曾称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所藏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写本为北美三大收藏之一,其主体就是基于Robert Garrett[1875-1961]、Grenville Kaner[1854-1943]、Robert H. Taylor[1908-1985]、Lloyd E. Cotsen等人的捐献[Medieval & Renaissance Manuscripts in the Princeton University Library, Volume I & II, Don C. Skemer, Princeton UP, 2013]。)


《圣经》的版本收藏

一部《文雅的疯狂》,到处可见《圣经》的影子。西洋早期活字印刷的书籍,即所谓“摇篮本”,多属基督教范畴,最古老的是古登堡《圣经》,其次为美因茨版《圣咏集》,也是基督教读物。美国最古的书籍是《马萨诸塞湾圣诗》,也即《圣经》的《诗篇》;被欧洲人公认为值得收藏的第一种美洲刊本,则是印第安语《新约全书》。其中古登堡《圣经》尤为书林大亨所必争,如第七章所说:“若说藏书家有心目中的圣杯,毫无疑问就是这部书。”(周运按:为了说明《圣经》版本收藏的重要性,巴斯贝恩在《坚忍与刚毅》中举出一个例子:旧书商施赖伯[Fred Schreiber]在某书商的售书目录上见到一本十五世纪的拉丁文布道集,作者是匈牙利的米歇尔,以2500美金买下。该书1480年印于鲁汶,书中插录了三节中古英语的引文。一开始,他怀疑这些引文来自《新约》;果然,随后他就在《约翰一书》1: 7中找出了引文的第一节。那么,《圣经》这一段的英文翻译最早刊印于何时呢?施赖伯转念一想,应该就是这本布道集吧!于是他就在自己的售书目录上作了这样的说明:也许是最早印刷的英文《圣经》的引文。标价4200美元。此书很快就被另一位书商维滕买去,当它不久以后出现在维滕的售书目录上时,标价已是16500美元了。此书最后就以这个价格被一个专门收藏《圣经》版本的私人图书馆购去。)这种现象,当然出于基督教在西方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与此相对,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来自东亚,据说有敦煌《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韩国庆州《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咒》、日本传世《陀罗尼经》、日藏吐鲁番《妙法莲花经》等多种说法;还有,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是《维摩诘所说经》。这些无一例外都是佛经。对于东西方印刷史和图书史来说,这个不约而同是既有趣味也有内涵的。)

限于收藏条件,更限于文化趣味,一般中国藏书家跟《圣经》自是无缘的。就我所知,恐怕胡适是罕有的例外了。

胡适早年留美时,曾受到基督教的熏染,甚至一度有皈依的冲动,对于《圣经》也很熟悉。他后来回忆:“后些年在北京大学时,我开始收集用各种方言所翻译的《新约》或《新旧约全书》的各种版本的中文圣经。我收集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中国方言。有许多种中国方言,向来都没有见诸文字,或印刷出版,或作任何种文学的媒介或传播工具。可是基督教会为着传教,却第一次利用这些方言来翻译福音,后来甚至全译《新约》和一部分的《旧约》。……当‘中国圣经学会’为庆祝该会成立五十周年而举办的‘中文圣经版本展览会’中,我的收藏,竟然高居第二位——仅略少于该会本身的收藏。这个位居第二的圣经收藏,居然属于我这个未经上帝感化的异端胡适之!“(《胡适口述自传》第三章)众所周知,胡适在文学上提倡白话文,也关注方言写作,在学术上也涉猎汉语的语言学、音韵学领域,他自称收集《圣经》版本“主要目的是研究中国方言”,自属可信,但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呢?

据《文雅的疯狂》第五章介绍,1911年,美国藏书家罗伯特·霍在纽约拍卖其珍藏,其中最令各方眼热的是一部犊皮印本古登堡《圣经》,最后以当时的超高价五万美元成交,得主是身为“有轨电车大王”的书林新贵亨廷顿。此事经由《纽约时报》大幅报道,甚受瞩目。而胡适正是在此年赴美留学的,他初来驾到,对于此事想必很隔膜;但他居留美国六年,此后当不难听闻此类书林掌故。因此,我以为不妨“大胆假设”:胡适收集中文版《圣经》,有可能受到西洋藏书观念的影响,也就是受到西洋人收集旧本《圣经》风气的影响。

对于方言版《圣经》,胡适并没有做过专门研究,但他对其语言学价值的重视,却颇有眼光。前些年,专攻汉语方言的游汝杰先生写过《〈圣经〉方言译本考述》一文(《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游汝杰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由语言学的角度全面概述了中文版旧译《圣经》的基本状况;由此,足见胡适的收藏堪称空谷足音,在当时近乎“独孤求败”的境界——事实上,就连游汝杰这篇论文,也没有提及胡适这位先知。


此外,还要考虑到一点:在世界范围来说,中文版《圣经》的收藏,是为西洋人所无的,也是可补《圣经》文献史之缺的。

胡适这批最大宗的《圣经》私人收藏,我不清楚其下落。据悉,1948年底,胡适所有藏物为北京大学接收,但后来只有普通藏书仍存北大图书馆,善本则转予北图(今国图),书信、文件则转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参张洁宇《胡适藏书今何在》,《中华读书报》1998年12月2日)。那么,这些《圣经》是在北大呢,还是在国图呢?是否还有集中“复原”的可能呢?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识参人”揭开人参市场秘闻

$
0
0


2004年06月09日  10:58:56    杭州网

中国南方野山参专家、杭州百年老店益元参号野山参技术顾问方土福日前接受每日商报记者专访,就中国参茸市场上出售的真假难辨的野山参进行剖析,道出鲜为人知的野山参买卖市场,引导消费者正确购买野山参。 ———据香港文汇报 陈惠

 

人参,作为一种滋补保健佳品,早已为世人熟知。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列为上品,说它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此外,古人还认为人参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称其为“神草”。

然而,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人参,大多数已经不是古人所说的人参了。因为人参有野山参和人工栽培人参之分。古代医学书上所说的人参,是现在称为“野山参”的人参。在今天,我国药典上在人参下写明: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也就是通常所称的“野山参”。虽然这两种参都叫“人参”,但在效力上却有着巨大差别。

野山参园参效力差别大

人参专家方土福熟悉所有的北方野山参经营大户,熟悉东北二十多个产参县。根据他近十多年来在北方考察人参的经验。有人说全国只有两支野山参,有人说全国几乎没有野山参,这是不正确的凭空想象,这是错误的。据初步统计,长白山的野山参每年最多生产50公斤,朝鲜有30公斤(主要销到中国大陆),俄罗斯有1000公斤。这些野山参主要销往三个地区。一是从大连走,出口到韩国,可以高于国内价格的二至四倍卖出去。二是销到北京。三是到南方,如上海、浙江、香港。而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拼接起来的栽培参,酷似野山参,数量巨大,光吉林省一个村一年就能产近万斤,药力悬殊。

纯正野山参存活率极低

不少拼接参也销到香港去,这对市场的冲击非常大。在香港不少店里会挂出一些个头很大的山参,但行内人士透露,真正这么大的野山参起码要50万元人民币以上才能买到。一些信誉好的店也会明确告诉消费者,这些山参是用来装饰店面的,不是真正的野山参。

据统计,人工养植参的存活率高达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将山参的种子撒在森林进行看护(森林里籽货),其存活率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五,一般要用十几年时间才能存活;纯正的野山参,无人施肥、无人除虫、无人看护,存活率则只有万分之一,九死一生,存活甚少。

真假野山参混在一起卖

几千年的历史沿袭,店家出售的野山参大多真假混杂在一起卖。只有极少一些人只做真货,不少的人只卖假货不卖真货,获利甚丰。

假品是指人工播种育苗的各种园参,用来冒充野山参应市,虽然形似,但本质上直接与“野”和“老”背道而驰,人工控制增重速度大多10年左右,质嫩而药力浅薄,历代医家针砭为“充参”,东北商人习称“趴货”。如果收成差的时候,种植者会将人工养植的参苗移至森林里,这就是行内所称的“林下趴货”,一半为人工一半为野生。由于人工养植的人参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淀粉,体肥胖,这样的山参营养价值较之野山参要低很多,而真正的野山参体态十分小巧。

方土福著书教人辨优劣

真正的野山参到底是怎样的?连很多海内外的野山参专家也不一定说得清楚,更何况是一般的消费者。中国目前持有证书的五位野山参专家,其中四位都在北方,方土福是南方的野山参专家。作为一名从事野山参真假优劣研究的专家,他每年一到东北就要蹲三四个月。方土福将自己近十五年摸索出来的经验著成《野山参经验鉴别》。这本书一共分为野山参概况、野山参纯货、林下籽货、趴货、商品检验、人参加工品及其使用等六个章节。书中提供许多纯品、佳品、精品、绝品等,帮助读者多比较多欣赏,熟视详睹,感觉是抽象的术语。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表达出来,通俗易懂,使普通的消费者可以以此为工具,解决在购买野山参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野山参讲究五形俱美

由于山参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外形变化多端,不会生长出相同的形状。一般来说,鉴别山参或野山参要看“五形”,即芦、纹、体、皮、须。

芦:即山参的根茎。山参的芦较长,芦碗紧密,芦头成立体状扭曲,大多有明显圆芦部分。

纹:山参肩部有细密而深的螺旋横纹,纹细深而紧密,连贯环绕在肩部,不跑纹。

体:主根短粗,肩部宽大,腿多为两个,腿由粗及细收缩快。俏似鸡腿,能感悟到灵动之态。

皮:主要指山参主根外表皮,特征是“老”。上品应呈黄白黄褐色,显老气,平滑且有光泽,细洁而紧密。须:应清长,疏而不乱,柔韧性强,须上缀有明显的疙瘩点,俗称“珍珠点”。

高档“工艺参”可售数十万

野山参为森林所生,绝非加工场所能制造。然而面对高额利润的回报,产生了众多的加工作坊专事工艺劳作,用许多园参拼凑成“野山参”,人们痛恨地贬斥它为“工艺参”。根据手艺和市场分低档货、中档货、高档货。

低档货:园参鲜货,经真空速冻,用胶水粘接,加长芦头和须条。东北有一山村,家家成作坊、户户齐接货,年产量以万斤计算,造型千支一律,工艺拙劣,论斤批发。批价三五百元,零售论支可标几十元、几百元,甚至几千、几万元,也常常出现在装饰豪华的商场、宾馆、机场及香港、东南亚市场。

中档货:专挑小支园参,干后拼接成了3-5克的人参,做工稍为精细,也论斤批发,批价一两千元不等,冒充小野山参,出现在国内某些药店、保健品市场。

高档货:有各种芦头、须条、颜色深浅、粗细长短应有尽有,材料全是野山参中的破烂货,缺胳膊少腿,经接须换芦,仅在关键部位动1-2刀,巧夺天工,肉眼竟难寻破绽。成品论支出售,价格往往是几万、几十万,主销经济发达的汕头、广州、深圳、香港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和欧美华人商埠。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寻找革命之下的血与肉

$
0
0
学者新作描述文革上海:仍有青年敢拉手恋爱2011年08月17日 08: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杨时旸
寻找革命之下的血与肉

《非常与正常》,以一种很少见的研究视角,让人们看到上海普通人的生活在十年文革中如何艰难运转

“你看我的手。”金大陆笑呵呵地伸出胳膊,上面有很多小伤口和划痕。“我就戴着口罩到处爬梳资料。我有一屋子的史料,我每天都埋在资料堆里面。”他说。

作为文化大革命的亲历者,金大陆在文革最癫狂的时期是以旁观者的身分度过的。一方面那时他只是初中生,另一方面他是“黑五类”的子女,这让他没有资格更深地卷入“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但是我当时对‘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非常信奉的。”他认真地对记者说,“到了后来我的思想就全反过来了。”

那是林彪案公开之后,金大陆至今还记得,他在一个冷风嗖嗖的夜晚,在复旦大学的门口听到了林彪案发的消息。“像天崩塌了一片,我浑身哆嗦着走回家。”他这样回忆。从那之后,他对高层政治产生了严重的恐慌,对文革开始质疑。天安门广场的“四五事件”发生时,金大陆虽然人在上海,但是一直挂念着北京的情景。“那个时候,文革还没完全结束,我就决心要把那段历史记录下来。”金大陆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时隔35年,如今已是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的金大陆,写出了这套《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

这套67万字的书分为上下两册,详细描述了十年文革期间,上海普通市民生活的细枝末节。其中有对市民的衣食住行、粮油蔬菜供应以及猪肉是否凭票购买的记录;也有一片革命化纯洁化呼声下结婚率离婚率的分析;书中详细的史料和数字更揭开了文革“赤胆忠心”口号掩盖下潜藏的腐败和交易。如有些人利用大家对毛泽东狂热的崇拜,私自开发地下生产线加工毛主席像章并大肆贩卖,另一些人买来各类报纸,经过剪贴再送往外地隐蔽的地下印刷点造出地下文革报刊,雇佣上百报童出售以牟取私利……“文革时期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地下性交易这些都存在。绝不是像有些人怀念文革说的那样,文革不存在贪官。”金大陆挥挥手说。

目前,许多涉及高层的文革档案尚未解密,而学者对于文革的研究从未中断。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有关文革的中文文献书目接近一千种,但绝大多数都是谈的文革运动本身或局部的个体经历。而《非常与正常》一书中则对于运动和口号之下日常生活做了详尽的记录和描述,这是很少见的研究视角。它让人们看到上海普通人的生活在十年文革中如何艰难运转。

出版《非常与正常》只是金大陆出版计划中的第一部,随后他还将沿着文革社会生活史的方向陆续出版两部后续作品。涉及文革期间的住房问题:房屋如何被强占和置换,文革中被扭曲的两性关系,文革中的自杀数字等等……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一听到文革就想到‘造反有理’!”金大陆一边比划一边唱了一句,“但是实际上不仅仅是那样的,人们还在生活。革命之下有很多涌动的生活暗流还在继续。我就是想把那些血肉的东西写出来。”

“现在研究运动史和政治史的环境不太方便”

中国新闻周刊:众多文革史研究都是从革命运动本身出发的,你为何决定从生活史的角度研究文革?

金大陆:做文革史是一个长期的追求和计划。并不是说我专门在做文革社会史。我是文革的亲历者,在文革没有结束的时候就有一个意念要把这段历史写下来,长期在这方面追求,也在等待。

从长项的研究讲,做文革史,第一,作为学术准备是大量资料收集和积累;第二步按理说是做政治史和运动史;第三步才是更长线的做文革中的社会史、生活史、教育史、外交史等等。但是现在研究运动史和政治史的条件不成熟,第二步现在做不了,我就把社会生活史提前做了。

中国新闻周刊:但是关于其他部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工作你也在做?具体是怎么把生活史的资料分类出来的?

金大陆:对,那是很长期的一个工作。我一直有一个庞大的计划,要做一个一二百万字的大文革日志。写十年间的每一天上海发生了什么事。还有在做张春桥、姚文元等几个人的年谱。这些都是要长期准备。

这次的《非常与正常》出版也有一个机缘。有一套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要出版,文革十年也纳入其中。我就暂缓了文革日志和年谱的工作,把手里搜集的全部资料一页一页捋了一遍,把文革运动本身和生活史资料分开,再把生活史部分按章节和专题分。第一部分是牵涉到千家万户的运动,比如上山下乡、破四旧和抄家;第二部分是文革期间衣食住行、婚姻等日常生活。再有就是和生活相关的,比如毛主席像章的收藏、买卖以及文革时期的小报和地下报刊。

    强压多大,反弹也就多大
中国新闻周刊:先说衣食住行,你很细致地列出了粮油、蔬菜、猪肉、水产品的供应情况。这些内容在之前的文革研究中是被忽略的,就好像文革中生活是不存在的。而最后你得出的结论是,文革中粮食蔬菜生产基本是丰收的,这个结论出来之后有什么不同反应吗?

金大陆:要写生活就必须要有衣食住行,虽然经济史的一些数字比较枯燥,但是很有用。当时的粮食蔬菜基本丰收并不是指向“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的结论,而是说,恰巧十年间除个别地区外,都风调雨顺,没有极端天气,这恰巧保证了文革能一直进行。第二,武斗乱了两三年,实际上广大农民还是要生产的。第三,到文革后期也提出说,要把生产搞好才体现我们是革命的。所以,应该说,文革十年总体供应是短缺的,但是上海的生活是在低工资、低消费、低物价的情况下维系的温饱水平。

我写了这些以后,有些人确实批评我,说我是说“文化大革命好”,说我对文革的描述太温馨了。其实绝不是那样,我只是从史料出发,不想掺杂那么多意识形态中国新闻周刊:你提出上海十年文革中买猪肉是不凭票的?这和大多数人的记忆完全相反。

金大陆:和我的记忆也相反,我也很吃惊。但是事实,史实的偏差需要纠正。在文革期间的上海,猪肉是不凭票的,有时还打折出售。这和全国保上海有关,也和毛泽东说“粮多、猪多、肥多”鼓励养猪有关。在文革之前发过肉票,文革后也发过。应该说,猪肉供应充分,是那个时期国家管理和计划经济极端强力运作的结果。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探讨北京红卫兵到上海大串联的时候对比了两地的不同,而且上海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发生军械性武斗的城市,这是什么原因?

金大陆:上海开埠最早,工商业比较发达,还有租界地等等。上海人比较精明、理性,上海讲“动口不动手”,动手就没理了。这是潜意识里的,文革时期也没有被冲破。这和其他城市非常不一样,北京整个城市都被革命热情燃烧了,上海还是有年轻男女手挽手在苏州河畔谈恋爱。

另外,关于军械性武斗的问题,指的是使用枪炮。除了刚才说的上海人文化历史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在文革一开始,上海警备区有一个命令,所有的单位民兵的枪支全部封存全部收缴;再有一点,上海在文革期间也有派别冲突,但是上海是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的一统天下,他们主宰着局面,没有势均力敌的两派,相对来说稳定。虽然也有武斗打死人,但是用棍棒长矛,而不是动枪动炮。

而北京不一样,1966年9月30日的统计,当天,北京发生的红卫兵殴打致死的人1772人,上海被打致死的11个人,其中三个人还是北京红卫兵打死的。这反映两个城市的区别。

中国新闻周刊:北京红卫兵到上海之后对于那些谈恋爱的年轻人也很看不惯,也经常进行揪斗?而且,按照你的统计,上海文革十年间的结婚率仍然是一条正常曲线?

金大陆:北京红卫兵就看不惯上海小青年谈恋爱那种资产阶级的香风邪气。晚上开车到黄浦江边、到和平电影院等晚场电影散场,抓到那些拉着手的小青年就打。虽然这样,十年文革期间,上海的结婚率统计大致还是一条正常的曲线,这说明在文革严酷的环境中,人们还是努力营造生活,这算是不正常中的正常。

但是离婚率又是一组非常残酷的数字,十年间上海只有6489对离婚,平均每天不到两对。这绝不是说文革期间有冰清玉洁的革命情感,而是当时宣传离婚意味着生活腐朽,人们也担心离婚连累儿女。而那些离婚的很多都是因为社会政治原因而非感情原因。

中国新闻周刊:当时革命的状况造成了强烈的情感压抑,这些压力会寻找出口,革命的口号对这些也是震慑不住的吧?

金大陆:文革中很多人往纯洁方面去靠拢。反过来,压强多大,反弹也就多大。这个反弹是非常扭曲的反弹。1966年,红卫兵动不动就剪掉一些人的头发、衣服,当时都认为是纯洁、赤诚的行为。可是半年不到,流氓阿飞就上街了。各种服装、发型都出来了。还有北京叫拍婆子,上海叫搓拉三,这个已经是非常非常泛滥了。这个是一种反弹,对性压抑的强烈的放大。这种人也被打击的,但是会顽强地表现。1974到1976年团市委在上海太阳下山后在外滩、人民广场、淮海路都设点观测的,看裙子长短、穿泡泡纱的有多少。

虽然当时没有公开的卖淫场所,但是上海的女青年跟海员,发生性买卖关系的也不少。电影院门口有一阵查女孩裙子里穿不穿内裤,就是因为有地下卖淫。到后来压抑到极点就总爆发了。有两个标志事件是:1972年的国庆节期间1号和3号发生的事,一个在外滩,一个新华电影院门口。流氓围着漂亮女孩子嬉笑、调戏,最后一人一把把女孩的衣服全剥光,几百人围观。之后很快查清楚首犯枪毙了。但是从1973年到1976年,这样的事年年发生。

 
研究文革,应该从史料出发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有些人开始怀念文革,因为他们觉得文革期间没有腐败,贪官都被批斗没有人敢贪污。但是你的统计却表明文革中处处仍有腐败。

金大陆:当时想拥有毛主席像章的人都赤胆忠心的,他们交换或拿钱去买。他们怎么知道会有那么多倒卖、地下生产像章的。有的人赚钱把自己家的房子都造起来了,有的是坐飞机倒卖。有人做铝锭、有人做冲床、有抛光的、有买卖的,这是个地下生产链。当时集邮票集糖纸全部全封掉了,收藏的理念全部集中到像章了。当时的像章有多少就卖多少,这里面就有很多漏洞可寻。

上海还有地下报刊。利用革命需要和自己单位的方便,印地下报纸。永安公司到美术馆,500米路,每天街道两旁都是叫卖声。各种报纸2分一张或3分一张。有人就去买十张报纸,回家剪贴,拼成四版变成新的一张报纸。上海的印刷管理很严,他们就买了白报纸,到江苏宜兴和无锡的乡镇印刷点,印几千上万份。杭州、南京的当时就批发,再到上海来,2分3分再卖掉,雇佣一百多个小学生做报童。这样弄一份报纸可以赚三四百块钱。

那些在菜市场工作的人也利用职权贪污,虹口区中山北路菜场揭发的一个贪污盗窃集团,贪污达到好几万元。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学术界对于文革研究的分歧也逐渐开始明朗,在这样的环境中,你如何确定你的研究角度?

金大陆:中国现在搞经济建设。我觉得在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都逐步解决了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它的历史问题,该承担的会承担、该解释的会解释,孙辈为爷爷背这么大的历史包袱没有必要。现在文革研究出现种种倾向,有文革浩劫论、文革灾难论……海外的研究有人提出人民文革论、两个文革论等等。种种论述是要往两个极端拉。一个是“集体犯罪说”,还有一个是随着现实的变化,有人对文革有很多怀念——一些老干部和下岗的工人,他们认为现在贪污腐败的贪官,要是有文革老早被揪出来斗死了,认为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西方的理论界呢,也有人认为文革是人类反腐一个很终极的探讨。

我一直非常强调的是史料为本,学术至上。今天的文革研究者,有的为自己辩护,有的倾注自己的情感。我肯定也有感情,但我不是派性派别的。我非常清醒地意识到我是作为一个学者,做这个事情,就应该从史料出发。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中国空军在抗战中如何逆袭日本空军

$
0
0

魏风华

2015-08-13 17:47 来自 私家历史

字号
抗战初期的飞行员:从毕业到牺牲,大多不到半年
全面抗日战争,严格地说是1937年8月14日开始的。
这一天上午10时50分,在上海,步兵还没对暴日发起反击时,中国空军率先出动了:3架轰炸机扑向日本人在虹口和汇山码头的阵地,另外8架轰炸机直扑黄浦江上的日舰。
淞沪抗战中的中国空军战士
在上海大战中,来自云中的英雄是最悲壮的。当时,跟黄埔军校并称双星的是笕桥航校(中央航空学校设在杭州东郊笕桥小镇),到中日开战前已经培养飞行员500多人。不过,由于中国没自己的航空工业,飞机都是进口的,战争爆发时只有250多架,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
抗战之初,中国空军手里,除“霍克”外,还有“雪腊克”、“道格拉斯”、“诺斯罗普”等型号的驱逐机和轰炸机,主要是从美国购买的(后来有苏联援助的一批),从性能上说并不落后,但却是打一架少一架。
抗战初期中国空军装备的美制“霍克”2型驱逐机
中日空战在华东爆发后,王牌飞行员高志航击落了第一架日机。后来,李桂丹、乐以琴、刘粹刚、毛赢初、王荫华、吕基淳、董明德、梁添成等人都分别击落一架或数架敌机并为国捐躯。此外,更有沈崇诲、陈锡纯驾机猛撞日舰和阎海文跳伞不屈自杀的壮举。其后,战死蓝天的中国青年还有梁鸿云、任云阁、谭文、吕基淳、巴清正、王怡、李鹏翔……
华东陷落后,笕桥航校迁到大后方的云南昆明和广西柳州,继续培养飞行战斗人才。
在抗战岁月里,中国空军飞行员战死870多人,击伤、击落、炸毁日机1450多架。在战争的前5年,日军掌握制空权,二十三四岁的中国的小伙子们,从航校毕业到为国捐躯,大多不到半年的时间。
1941年3月14日,诗人林徽因的三弟作为空军的一员战死于成都上空。林徽因在三年后写下《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一诗:“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 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 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 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中美合作,空军力量崛起
1941年8月1日,中国空军美籍志愿飞行大队即“飞虎队”成立,陈纳德被任命为队长,他手里拥有3个中队的99架“P—40”战斗机,飞行员109名,随后他们参加了第二次长沙会战。这一年,中国空军的力量得到加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批美式战斗机和轰炸机经印度入援中国,从鄂西到四川,有白市驿、梁山和恩施三大机场,除原有中国空军外,还进驻有美军陈纳德第14航空队(1942年7月,华盛顿解散航空志愿队即飞虎队,以其为基干组建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第23大队,在中国和缅甸作战。1943年3月,扩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指挥官仍为陈纳德,他同事兼任中国空军参谋长)。
接受飞虎队训练的中国飞行员
1943年5月的鄂西会战后期,为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势,蒋介石命令中美混合空军加强对日空袭,以至于从5月下旬开始,日军不得不利用夜色行军。从这一战开始,日本人发现:死于空中扫射和炸弹袭击的士兵开始越来越多了。日军第13师团联队长新井花之助,就在撤退中于宜都江边被中国战机的机枪扫射成重伤。
在美国受训的中国飞行员
一次重大意外:梁山机场被炸
鄂西会战快结束时,出现了一个意外事件。
会战中,对日军进行空袭的,除美军第14航空队外,还有驻四川梁山机场的中国空军第1路军第4大队。这是中国空军的王牌,前几任大队长是都已殉国的高志航、刘粹刚、李桂丹、乐以琴。第4大队的战机主要是美式“P—40”。会战后期,第4大队每天出动12架轰炸机,空袭日军辎重部队、渡河点、炮兵阵地。由于“P—40”力大势沉,日军航空兵的零式战机很少与之当面较量。但会战结束前,由东南亚再次调回中国作战的日军第3飞行团,在掌握了中国空军出击的时间规律后,于6月6日,出动12架轰炸机,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悄悄尾随12架返航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的飞机。
这一天,气象条件很糟,云层压得低。当中国的12架战机飞入梁山上空时,地面防空哨第一次报告:“我机12架进入机场空域。”接下来,又发现后面还有12架飞机,于是第二次报告:“有12架不明标志的飞机进入机场空域。”空军第1路军司令叫杨鹤宥,疏忽中,把后面尾随而来的日机当成返航的中国战机而没采取任何措施。结果是:12架中国战机降落后没多久,日机即在梁山机场上空投下炸弹。刚刚返航的中国战机大多被炸毁,只有第23中队副队长周志开在危急中驾驶战机重新升空。
当时情形惊心动魄。
返航后,周志开还没下飞机,开着挡风,在机舱里检查仪表。见敌机骤然飞临,在挡风没关好、降落伞也来不及背且机位保险带没扣的情况下,冒险起飞。对航空技术稍有了解就知道,这种情况下人随时有可能被抛出飞机。但当时时间紧迫,升空后周志开以单机冲入日机群中开火,立即击落一架,之后才顾得把挡风拉好。日军以3架轰炸机为一个编队,在一架被击落后,其他两架仓皇而东。周志开孤机追击,在云阳县上空追上那两架日军轰炸机,将之全部击落,随后才返航,但已无法在被炸毁的梁山机场降落,只能飞往重庆白市驿机场。
蒋介石知道此事后,立即赶往白市驿,对集结在那里的空军将校和飞行员训话,撤掉了杨鹤宥的职务。随后,蒋介石走到周志开面前,说:“你的事迹我看到报告了,了不起!你是英雄。”周志开看着蒋把青天白日勋章别在自己前胸,同时由空军上尉晋升少校,亦由副中队长直接升任副大队长。
这是抗战中,中国飞行员首次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台湾志开国小内的空军抗日烈士周志开塑像
空军英雄的命运:大多数为国殉难,幸运者九死一生
上文提到的这位周志开是满族人,据时任空军第1路军第4大队政训主任肖锡纯回忆:“(他)身躯高大,生得眉清目秀,皮肤白嫩红润,讲话时面孔发红怕羞……”他第一次参加空战,是在1939年冬天的广西昆仑关,当时即击落一架日机。那一年他只有20岁。
周志开后来率队参加了常德会战,自己又击落2架日机,以战功升任大队长。这一年他24岁。
常德会战后不久,1943年12月14日,情报显示日军来了一批新飞机,集中在湖北孝感机场,便派周志开和中队长高又新去侦察。预定返航时间到了,只有高又新驾机回来了并告张:孝感机场没有日机,情报有误,并说在孝感附近,周志开的座机与之脱离。恩施、梁山和白市驿机场的电台连续呼叫,但天空静蓝,没有回声。
原来,在孝感机场没发现敌机后,周志开决定单机飞往武汉机场进行侦察,在正午12点半,飞临武汉机场上空,也没发现停有大量日机,护航途中却遭4架日机围攻。在击落两架敌机后,周志开的座机也多处中弹。他驾机飞至宜昌长阳县山谷,在被迫降落时殉国。
那个年代还有各式各样的残酷。
在一次作战中,中美混合空军的一架美国人驾驶的“B—25”轰炸机多处中弹,机长叫其他6人在中国军队的阵地上空跳伞,自己努力驾机返回芷江,降落时发现轮子已无法放下,迫降中飞机着火。美军飞行队长带着几个人跑过去,迅速爬上飞机,但此时机身变形,没法将机长拉出来,他的腿被完全卡住,而且已经断了。机长把妻子的照片递给他的队长,后者则扯下机长的军牌,然后掏出手枪,对其头部连开两枪,接着带人速离开飞机,再回头,起火的飞机爆炸了。
在命运未卜的空战中,也有幸运儿,比如前面提到的高又新。
鄂西会战中,高又新奉命驾机去空袭日军炮兵阵地,扔完炸弹后,也被高炮击中。高驾机调头强飞,最后被迫次跳伞。这是他第三次跳伞脱险。空军第1路军司令部派飞机去接他,高又新下飞机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俯下身去亲吻大地。向一学回忆:“接着和迎上前去的飞行员部队长拥抱,与高又新比较亲近的战友和他脸贴脸抱得紧紧的,又跳又喊又转个不停。我们看了眼泪自然地掉下来。”击落日机9架且同样获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的高又新,当时被称为“驱逐之王”。抗战8年,有6年,高又新在跟日军航空兵战斗,曾创造过一天内驾机出动7次的记录,最多一次中弹40多发。他受伤3次,但皆为轻伤;跳伞3次,亦毫发无伤。
局势逆转,郁达夫之侄邀记者登机观战
进入1944年后,中日空军力量已经完全压倒性逆转。
在成都机场,更是进驻了当时最新型的B—29重型远程轰炸机,整个中美混合空军用于一线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超过750架,此时日机只能利用黄昏、月夜和黎明采取小规模偷袭。在春天之后,日军发动声势浩大的“一号作战”即豫湘桂会战,虽因第9战区的疏忽而轻易攻下长沙,但在奔袭衡阳之路上遭中美混合空军大规模空袭。服部卓四郎在《大东亚战争全史》中曾写到的那样:“当第11军向衡阳方面追击时,在敌空军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我第一线部队和后方部队都被迫不得不在白天隐蔽,而只能在夜间行军和作战。”
到这时,日本人已承认:在中国大陆,山海关以内,他们基本上没有空军了。
B—29重型远程轰炸机
1945年春天的湘西雪峰山会战,是中日正面战场上最后一次大战。第4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指挥各路大军痛歼敌寇。此时,中美混合空军跟日军的战机比率扩大到10比1。在这一年前3个月,中美混合空军共计出动战斗机和轰炸机10366架次,日军战机基本上销声匿迹。会战期间,中国军队的每个营级单位都配备一名美军对空联络官。只要中国军队需要轰炸配合,不出半小时轰炸机就会出现在日军的头顶。在5月上旬进入反攻后,芷江机场每天至少出动35架战机予以沿途对东撤的日军进行轰炸。
日军溃逃时,进入一处叫马胫骨的绝地。这时候,第74军周志道第51师、第100军杨荫第19师由西往东追来,第18军杨伯涛第11师则由北而南横切,把第116师团泷寺保三郎联队残部困于谷底。中美混合空军的战机投下一颗颗燃烧弹,日军伤兵纷纷自杀。配属给泷寺联队的师团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之第1大队长平原一男说:“不走了,就地死拼,全部在马胫骨战死算了。”
这是1945年中日空军力量对比的一个缩影。
雪峰山反攻开始后,驻芷江的中美混合空军邀请记者登机观战,这在抗战时代还属首次,最后中央社湖南分社社长段梦晖和中央社战地记者张弓入选。方面军作战处处长吴鸢同往。三人都是第一次坐飞机,经短暂训练后,上了一架“P—51”野马式战机。登机后,大家才知道,并不是观看雪峰山战场,而是去空袭长沙的日军!几个人一愣。机长叫大家不要紧张。机长是谁呢?文学家郁达夫的侄子郁成功。按吴鸢回忆,飞机升空后不久,耳机里就传来郁成功的声音:“看,右上方3架是‘C—47’运输机,是运送物资去江西的;左上方6架是‘B—24’轰炸机,是去福建方面执行任务的。”
战机经衡阳飞往长沙。
很快战机飞临岳麓山上空,郁成功叫大家坐好,说:“长沙到了!注意,马上要战斗了。”话音未落,战机即向地面俯冲而去,随后大家都感到机身在猛烈抖动,地面上连续传来巨大的爆炸声。紧接着,战机急速上升,一个大转弯,继而开始平飞,这时候,耳机里传来郁成功的声音:“刚才是轰炸日军的一趟列车,炸弹全部命中目标,现胜利返航。”
在这样的场景中,抗战最后胜利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时代》周刊评出1923年以来一百本英语最佳长篇小说

$
0
0

据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10月19日报道,该刊编辑根据调查评出了自1923年以来世界上产生的100本最佳英语长篇小说。虽然编辑们本身也承认这个名单有挂一漏万之嫌,但它无疑反映了相当数量的美国知识分子的一般看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人评价)
作者: (美)索尔·贝娄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92年1月
6月30日 回复
2
来自:豆瓣读书
(7人评价)
作者: (美)华伦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86.11
6月30日 回复
3
来自:豆瓣读书
 7.8 (53人评价)
作者: [美国]菲利普·罗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4-30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4
来自:豆瓣读书
 7.7 (148人评价)
作者: 德莱塞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86-2-1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5
来自:豆瓣读书
 9.2 (4536人评价)
作者: [英] 奥威尔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
2014年12月18日 回复
6
来自:豆瓣读书
 7.3 (91人评价)
作者: 约翰·奥哈拉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 2006-3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7
来自:豆瓣读书
(8人评价)
作者: Judy Blume 
出版社: Laurel Leaf 
出版年: 1991-10-01
2010年5月7日 回复
8
来自:豆瓣读书
 8.2 (50人评价)
作者: [美] 伯纳德·马拉默德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1980-9
6月30日 回复
9
来自:豆瓣读书
(3人评价)
作者: Flann O'Brien 
出版社: Dalkey Archive Press 
出版年: 1998-8-17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10
来自:豆瓣读书
 8.0 (312人评价)
作者: 伊恩·麦克尤恩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出版年: 2005-10
2014年12月18日 回复
11
来自:豆瓣读书
 7.9 (116人评价)
作者: 托妮?莫里森 
出版社: 中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6-2-1
6月30日 回复
12
来自:豆瓣读书
 7.8 (10人评价)
作者: 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 Isherwood, Christopher 
出版社: 一人出版社 
出版年: 2011-5
6月30日 回复
13
来自:豆瓣读书
 8.2 (79人评价)
作者: 雷蒙德·钱德勒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出版年: 2002-1
6月30日 回复
14
来自:豆瓣读书
 8.8 (531人评价)
作者: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3-12-1
6月30日 回复
15
来自:豆瓣读书
 8.9 (236人评价)
作者: 科马克·麦卡锡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 2013-2
6月30日 回复
16
来自:豆瓣读书
 8.6 (323人评价)
作者: [英]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1999-01-01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17
来自:豆瓣读书
 8.6 (283人评价)
作者: (美)桑顿·怀尔德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3-9
6月30日 回复
18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Henry Roth 
出版社: Penguin Classics 
出版年: 2006-10-05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19
来自:豆瓣读书
 8.9 (586人评价)
作者: [美] 约瑟夫·赫勒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1981-8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20
来自:豆瓣读书
 8.1 (33567人评价)
作者: [美国] J. D. 塞林格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7-3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21
来自:豆瓣读书
 8.1 (1765人评价)
作者: [英] 安东尼·伯吉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1-5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22
来自:豆瓣读书
(2人评价)
作者: 威廉.史岱隆(William Styron) 
出版社: 自由之丘文創 
出版年: 2014-4
6月30日 回复
23
来自:豆瓣读书
 8.2 (182人评价)
作者: [美国]乔纳森·弗兰岑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2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24
来自:豆瓣读书
 8.6 (92人评价)
作者: [美] 托马斯·品钦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1989-3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25
来自:豆瓣读书
(3人评价)
作者: Anthony Powell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出版年: 1995-5-31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8.2 (36人评价)
作者: 【美国】韦斯特 / Nathanael West / 钱满素 编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1998
评语:纳撒内尔 韦斯特的小说集,其中的《蝗灾之日》是入选作品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27
来自:豆瓣读书
 8.2 (21人评价)
作者: [美] 薇拉·凯瑟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8-8
评语:这本中译本《我的安东妮亚》包括了两部小说《死神来迎大主教》和《我的安东妮亚》。入选的是《死神来迎大主教》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28
来自:豆瓣读书
(8人评价)
作者: James Agee 
出版社: Vintage 
出版年: 1998-07-28
2010年5月7日 回复
29
来自:豆瓣读书
 7.4 (10人评价)
作者: Elizabeth Bowen 
出版社: Anchor 
出版年: 2000-05-09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30
来自:豆瓣读书
(2人评价)
作者: James Dickey 
出版社: DELL 
出版年: 1972
评语:电影《激流四勇士》的原著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31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Robert Stone 
出版社: Mariner Books 
出版年: 1997-4-2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32
来自:豆瓣读书
 6.9 (84人评价)
作者: 约翰 契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 2007年4月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33
来自:豆瓣读书
 8.1 (388人评价)
作者: [英] 约翰·福尔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2-12
6月30日 回复
34
来自:豆瓣读书
 7.9 (1773人评价)
作者: (英)多丽丝·莱辛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0-8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35
来自:豆瓣读书
(4人评价)
作者: (美)詹姆斯·鲍德温(J.Baodwom)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84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36
来自:豆瓣读书
 9.5 (475人评价)
作者: [美] 玛格丽泰·密西尔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79-12
评语:傅东华的翻译是最好的版本
2010年5月7日 回复
37
来自:豆瓣读书
 8.3 (90人评价)
作者: 斯坦贝克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3-6
6月30日 回复
38
来自:豆瓣读书
 8.3 (1063人评价)
作者: [美国] 托马斯·品钦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39
来自:豆瓣读书
 8.7 (73人评价)
作者: F. S. 費滋傑羅(F. Scott Fitzrerald)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年: 2001-11
评语:普遍认为乔志高的版本最好,这版是译者2001年的修订版,比上海三联书店引进的那个未修订版要好
6月30日 (1) 回复
40
来自:豆瓣读书
 7.6 (70人评价)
作者: (英)伊夫林?沃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0-07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41
来自:豆瓣读书
 8.5 (21048人评价)
作者: [美] 卡森·麦卡勒斯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5-8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42
来自:豆瓣读书
 8.4 (51人评价)
作者: [英国]格雷厄姆·格林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80年4月
6月30日 回复
43
来自:豆瓣读书
 8.9 (127人评价)
作者: Saul Bellow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年: 1985年7月
6月30日 回复
44
来自:豆瓣读书
 7.8 (15人评价)
作者: 瑪莉蓮.羅賓遜 
出版社: 麥田 
出版年: 2005年05月30日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45
来自:豆瓣读书
 8.5 (166人评价)
作者: [英国] V. S. 奈保尔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2-6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46
来自:豆瓣读书
 9.2 (31人评价)
作者: [英] 罗伯特·格雷夫斯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年: 1986-12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47
来自:豆瓣读书
 9.0 (38人评价)
作者: David Foster Wallace 
出版社: Back Bay Books 
出版年: 1997-2-1
评语:2008年9月12日,作者被发现自缢身亡于加州的家中,享年46岁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48
来自:豆瓣读书
 7.9 (75人评价)
作者: [美] 拉·艾里森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84-7
6月30日 回复
49
来自:豆瓣读书
 8.6 (55人评价)
作者: 威廉·福克纳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1998-10
6月30日 回复
50
来自:豆瓣读书
 8.2 (1483人评价)
作者: [英] C. S. 刘易斯 著 / [英] 保利娜·贝恩斯 插图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8.0 (3698人评价)
作者: [美国]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0-3
评语:译者很多,反正不要买主万翻译的就好了。。
2010年5月8日 回复
52
来自:豆瓣读书
 8.3 (4724人评价)
作者: [英] 威廉·戈尔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6-8
评语:据说翻译的不太好。。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53
来自:豆瓣读书
 9.5 (97人评价)
作者: [英] J.R.R.托尔金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4-6-1
2014年12月18日 回复
54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Henry Green 
出版社: Vintage Classics 
出版年: 2005-11-22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55
来自:豆瓣读书
 7.2 (61人评价)
作者: 金斯利·艾米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7月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56
来自:豆瓣读书
(1人评价)
作者: 斯台德 
出版社: 中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99-9
评语: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57
来自:豆瓣读书
 9.1 (127人评价)
作者: 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 
出版社: 台灣商務 
出版年: 2004-1-12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58
来自:豆瓣读书
 7.1 (331人评价)
作者: 沃克·珀西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 2006年2月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59
来自:豆瓣读书
 8.1 (1215人评价)
作者: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7-7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60
来自:豆瓣读书
 8.5 (57人评价)
作者: 威廉·布洛斯 / William Burroughs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年: 2009年04月
评语:貌似大陆版有删节
2014年12月18日 回复
61
来自:豆瓣读书
 7.5 (16人评价)
作者: [美]理查·赖特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6-01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62
来自:豆瓣读书
 8.1 (555人评价)
作者: [加]威廉·吉布森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9-01
评语: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63
来自:豆瓣读书
 7.7 (542人评价)
作者: 石黑一雄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7-8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64
来自:豆瓣读书
 9.3 (20569人评价)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6-8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65
来自:豆瓣读书
 8.2 (3738人评价)
作者: [美] 杰克·凯鲁亚克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年: 2001-9
评语:读者普遍表示比译文版翻译的好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66
来自:豆瓣读书
 8.8 (1155人评价)
作者: [美] 肯·克西 
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08-11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67
来自:豆瓣读书
 8.6 (60人评价)
作者: 泽西·科辛斯基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1992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68
来自:豆瓣读书
 8.7 (1238人评价)
作者: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出版年: 2008-1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69
来自:豆瓣读书
 8.4 (122人评价)
作者: (英)E.M.福斯特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0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70
来自:豆瓣读书
 7.6 (12人评价)
作者: Joan Didion 
出版社: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出版年: 2005-11-15
2010年5月7日 回复
71
来自:豆瓣读书
(2人评价)
作者: 菲利普·羅斯 / Philip Roth 
出版社: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12-3-16
7月2日 回复
72
来自:豆瓣读书
 8.6 (620人评价)
作者: (英)格雷厄姆·格林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7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73
来自:豆瓣读书
 8.1 (25人评价)
作者: [英] 缪丽尔·斯帕克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年: 1988.7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74
来自:豆瓣读书
 7.9 (1089人评价)
作者: [美]约翰·厄普代克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7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75
来自:豆瓣读书
 8.7 (161人评价)
作者: (美) E.L.多克特罗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1996-9
来自:豆瓣读书
 7.8 (129人评价)
作者: 齐诺瓦·阿切比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 2005-9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88
来自:豆瓣读书
 9.1 (2719人评价)
作者: [美]哈珀·李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9-2-1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89
来自:豆瓣读书
 8.5 (676人评价)
作者: 弗吉尼亚·吴尔夫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3年4月第1版
2014年12月18日 回复
90
来自:豆瓣读书
 8.0 (955人评价)
作者: (美)亨利·米勒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3-4
2014年12月18日 回复
91
来自:豆瓣读书
 7.7 (30人评价)
作者: (英)马尔科姆•劳瑞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92
来自:豆瓣读书
 8.2 (109人评价)
作者: 唐?德里罗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2-12-1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93
来自:豆瓣读书
 7.6 (320人评价)
作者: [英] 査蒂·史密斯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08-06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94
来自:豆瓣读书
(3人评价)
作者: [英] 琼·里斯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86-7
2014年12月18日 回复
95
来自:豆瓣读书
(7人评价)
作者: 艾瑞斯.梅鐸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年: 2006-4
2014年12月18日 回复
96
来自:豆瓣读书
 9.6 (442人评价)
作者: [美] 阿兰·摩尔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4-7
2014年12月18日 回复
97
来自:豆瓣读书
 8.6 (337人评价)
作者: [美]菲利普·迪克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3-9-1
2014年12月18日 回复
98
来自:豆瓣读书
 7.0 (12人评价)
作者: (英)马丁·艾米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4-7
2014年12月18日 回复
99
来自:豆瓣读书
 7.4 (2800人评价)
作者: [英] A·S·拜雅特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08-5
2009年4月28日 回复
100
来自:豆瓣读书
(0人评价)
作者: William Gaddis 
出版社: Penguin USA 
出版年: 19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时代周刊》评选出史上最伟大的100部长篇小说

$
0
0
《时代周刊》评选出史上最伟大的100部长篇小说 


1 Don Quixote堂吉诃德1605, 1630 Miguel de Cervantes Catholic 
2 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 1869 Leo Tolstoy Russian Orthodox 
3 Ulysses尤利西斯 1922 James Joyce Catholic (lapsed) 
4 In Search of Lost Time追寻逝去的时光 1913-27 Marcel Proust Jewish Catholic 
5 The Brothers Karamazov卡拉马佐夫兄弟 1880 Feodor Dostoevsky Russian Orthodox 
6 Moby-Dick白鲸 1851 Herman Melville Transcendentalist 
7 Madame Bovary包法利夫人 1857 Gustave Flaubert Catholic 
8 Middlemarch米德尔马契 1871-72 George Eliot Anglican; agnostic 
9 The Magic Mountain魔山 1924 Thomas Mann Lutheran 
10 The Tale of Genji源氏物语 11th Century Murasaki Shikibu Buddhist/Shinto culture 

11 Emma爱玛 1816 Jane Austen Anglican 
12 Bleak House荒凉山庄 1852-53 Charles Dickens Anglican 
13 Anna Karenina安娜•卡列尼娜1877 Leo Tolstoy Russian Orthodox 
14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 Mark Twain Presbyterian 
15 Tom Jones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 Henry Fielding 
16 Great Expectations远大前程 1860-61 Charles Dickens Anglican 
17 Absalom, Absalom! 押沙龙,押沙龙! 1936 William Faulkner Presbyterian 
18 The Ambassadors专使1903 Henry James Anglican 
19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百年孤独 1967 Gabriel Garcia Marquez Catholic 
20 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 F. Scott Fitzgerald Catholic 


21 To The Lighthouse到灯塔去 1927 Virginia Woolf Neo-pagan 
22 Crime and Punishment罪与罚 1866 Feodor Dostoevsky Russian Orthodox 
23 The Sound and the Fury喧哗与骚动 1929 William Faulkner Presbyterian 
24 Vanity Fair名利场 1847-48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25 Invisible Man看不见的人1952 Ralph Ellison 
26 Finnegans Wake芬尼根守灵1939 James Joyce Catholic (lapsed) 
27 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没有个性的人 1930-43 Robert Musil Catholic 
28 Gravity's Rainbow万有引力之虹1973 Thomas Pynchon Catholic; agnostic 
29 The Portrait of a Lady一位女士的画像1881 Henry James Anglican 
30 Women in Love恋爱中的女人1920 D. H. Lawrence 

31 The Red and the Black红与黑 1830 Stendhal Catholic 
32 Tristram Shandy项狄传1760-67 Laurence Sterne Anglican (Church of Ireland clergyman) 
33 Dead Souls死魂灵 1842 Nikolai Gogol Russian Orthodox 
34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德伯家的苔丝1891 Thomas Hardy 
35 Buddenbrooks布登勃洛克家族1901 Thomas Mann Lutheran 
36 Le Pere Goriot高老头 1835 Honore de Balzac Catholic 
37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自画像1916 James Joyce Catholic (lapsed) 
38 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 1847 Emily Bronte Anglican 
39 The Tin Drum铁皮鼓 1959 Gunter Grass Catholic 
40 Molloy; Malone Dies; The Unnamable马洛伊;马洛纳之死;无名的人1951-53 Samuel Beckett Church of Ireland (Anglican) 

41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1813 Jane Austen Anglican 
42 The Scarlet Letter红字 1850 Nathaniel Hawthorne Transcendentalist 
43 Fathers and Sons父与子 1862 Ivan Turgenev Russian Orthodox; agnostic 
44 Nostromo诺斯托罗莫1904 Joseph Conrad Catholic; atheist 
45 Beloved宠儿 1987 Toni Morrison 
46 An American Tragedy美国的悲剧 1925 Theodore Dreiser Catholic; Congregationalist; Chrisitan Science 
47 Lolita洛丽塔 1955 Vladimir Nabokov Russian Orthodox 
48 The Golden Notebook金色笔记 1962 Doris Lessing 
49 Clarissa克拉丽莎1747-48 Samuel Richardson 
50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红楼梦 1791 Cao Xueqin 

51 审判 1925 Franz Kafka Jewish 
52 简•爱1847 Charlotte Bronte Anglican 
53 红色英勇勋章1895 Stephen Crane Methodist 
54 愤怒的葡萄 1939 John Steinbeck Episcopalian 
55 彼得堡 1916/1922 Andrey Bely Russian Orthodox; Theosophy; Spiritualism 
56 瓦解 1958 Chinue Achebe 
57 克莱弗公主1678 Madame de Lafayette 
58 局外人 1942 Albert Camus Catholic; Existentialism 
59 我的安东尼娅1918 Willa Cather Episcopalian 
60 wei chao 制造者1926 Andre Gide 

61 The Age of Innocence纯真年代 1920 Edith Wharton 
62 The Good Soldier好兵 1915 Ford Madox Ford Catholic; agnostic 
63 The Awakening觉醒 1899 Kate Chopin Catholic 
64 A Passage to India印度之行 1924 E. M. Forster 
65 Herzog赫索格1964 Saul Bellow Orthodox Jew (lapsed); Anthroposophist 
66 Germinal萌芽1855 Emile Zola Catholic 
67 Call It Sleep安睡吧 1934 Henry Roth Jewish 
68 U.S.A. Trilogy美国三部曲 1930-38 John Dos Passos Catholic 
69 Hunger饥饿 1890 Knut Hamsun 
70 Berlin Alexanderplatz柏林亚历山大广场1929 Alfred Doblin Catholic 

71 Cities of Salt 1984-89 'Abd al-Rahman Munif 
72 The Death of Artemio Cruz克鲁兹之死1962 Carlos Fuentes Catholic 
73 A Farewell to Arms永别了,武器 1929 Ernest Hemingway Catholic 
74 Brideshead Revisited故园风雨后1945 Evelyn Waugh Catholic 
75 The Last Chronicle of Barset巴塞特的最后纪事1866-67 Anthony Trollope Anglican 
76 The Pickwick Papers匹克威克外传1836-67 Charles Dickens Anglican 
77 Robinson Crusoe鲁宾逊漂流记1719 Daniel Defoe Protestant Dissenter (Presbyterian) 
78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少年维特之烦恼 1774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Deist 
79 Candide老实人 1759 Voltaire raised in Jansenism; later Deist 
80 Native Son土生子 1940 Richard Wright Seventh-day Adventist; Communist 

81 Under the Volcano在火山下 1947 Malcolm Lowry Methodist; Anglican; agnostic 
82 Oblomov欧布罗莫夫1859 Ivan Goncharov 
83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凝望上帝1937 Zora Neale Hurston 
84 Waverley威弗利1814 Sir Walter Scott Anglican 
85 Snow Country雪国 1937, 1948 Kawabata Yasunari 
86 Nineteen Eighty-Four1984 1949 George Orwell Anglican 
87 The Betrothed约婚夫妇1827, 1840 Alessandro Manzoni Catholic 
88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最后一个莫希干人1826 James Fenimore Cooper Episcopalian
89 Uncle Tom's Cabin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 Harriet Beecher Stowe Episcopalian; Congregationalist 
90 Les Miserables悲惨世界 1862 Victor Hugo Catholic 

91 On the Road在路上 1957 Jack Kerouac Catholic; Buddhism 
92 Frankenstein弗兰肯斯坦1818 Mary Shelley 
93 The Leopard豹 1958 Giuseppe Tomasi di Lampedusa Catholic 
94 The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 J.D. Salinger Jewish Catholic; Scientologist 
95 The Woman in White白衣女人1860 Wilkie Collins 
96 The Good Soldier Svejk好兵帅克1921-23 Jaroslav Hasek Catholic 
97 Dracula德古拉1897 Bram Stoker Church of Ireland (Anglican) 
98 The Three Musketeers三个火枪手1844 Alexandre Dumas agnostic; Catholic 
99 The Hound of Baskervilles巴斯克维尔的猎犬1902 Arthur Conan Doyle Catholic; Spiritualist 
100 Gone with the Wind飘 1936 Margaret Mitchell Catholic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转载]站桩与养生


[转载]王芗斋论站桩功

$
0
0
王芗斋论站桩功
朝文夕武
 
[转载]站桩功(初稿)王芗斋 <wbr>著     站桩是我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但千百年来,这种方法只是被人们当做习拳过程中的基本功。根据站桩中刚柔、虚实、动静、松紧错综为用的原理和阴阳相交、水火既济的功用,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练功体验,创造了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用于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功法—站桩功。通过北京医学院、北京铁路医院、河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及本人多年与人治病的实践证明,这种功法适用于肠胃病、肝脏病、心脏病、肺病、神经病、关节炎、高血压、半身不遂和妇科、眼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而站桩功之所以能够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它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现代医学认为这种功法不仅可以使血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盛,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同时使肌肉得到惰力性的体育锻炼,产生一种内向[转载]站桩功(初稿)王芗斋 <wbr>著的冲动,从而给大脑以良性刺激。再则未入静前,体会轻松舒适之感,对大脑也是良性刺激;入静后,进而产生抑制性保护作用。我国医学认为这种功法既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又能助长精神,锻炼形骸,增加力气。但站桩功又不同于一般的练功方法,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练功时嘴微张,自然呼吸,不守窍,不讲周天循环,因此,绝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二、实践证明,初学练功的患者,只要坚持锻炼,虽然没有达到入静要求,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三、不拘时间、地点、条件;不论行、站、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因此这种简单易行、完全可以和生活打成一片的功法,就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与掌握。
    四、根据不同的体质、病情、年龄、性格、禀赋、生活习惯等,给予调配不同的姿势和意念活动,因此这种辩证论治—因人制宜、因病设式的方法,既可加速疗效,又易于提高疗效。
    五、由于这是一种形、意、气、力互相关连、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的练功方法。既可休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特别是站式),因此不仅适用于医疗方面,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锻炼可以使原来体质较弱的人逐渐强壮,使强者更强,防止衰老,却病延年,从而轻松愉快地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中复杂而艰巨的重大任务。
    操作方法
    站桩功是形、意、气、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活动。形(姿势)和意(意念活动)又是这一功法的根本,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偏废。“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只要练功时形和意得到了灵活适宜的配合,则力不练自生,气不运自行。可见站桩功的治疗作用,绝不单纯在于姿势的繁简和先后,更不在于所摆的姿势是否美观,也不是某个意念活动机械地套在某个姿势上就能治某种病,而是要通过教功者较全面地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后,把适应其本身姿势的动静、虚实、松紧和意念活动方法安排得当,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感到全身舒适得力,轻松愉快,藉以达到却病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求教功者本身必须亲自练功,切实体验,熟练地掌握调配方法。只有这样,治病时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若不从这方面深钻精研,单纯计较某个姿势的作用,就容易形成呆板僵硬,只注意某个意念活动而忽略姿势的适当配合,就必然会气力不足,收效不大。
   
[转载]站桩功(初稿)王芗斋 <wbr>著
一、姿势:
    站桩功的姿势既繁又简。繁者,姿势种类繁多,调配灵活,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简者,姿势虽多,但有共性,即练功开始,先将姿势设好,使躯干四肢保持相对均衡,心胸开阔,筋肉舒展,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调配虽活,但有原则,即强弱、动静、虚实、松紧的调配,应以患者感到舒适得力,不超本人身体负担为度。
    站桩功的姿势大体可分为站式、坐式、卧式、行走式、半伏式等几个大类。在一类中,又可分为几种甚至几十种姿势,现概要介绍如下:
    (一)站式:
    站式练功的方法较多,治疗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初学练功的人,只要身体没有严重疾患或特殊情况(如肢体残缺等),都可做些站式。
    1、提抱式:两脚八字形分开,广度与肩宽,两脚着地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于脚掌稍后处。两膝微曲,最大限度不过脚尖(少曲或不曲应视病情而定)。上体保持正直,臂半圆,腋半虚,肩稍后张,使心胸开阔,呈虚灵挺拔之势。双手手指相对,相隔三拳左右,位于脐下,掌心向上,有如一大气球,头正或稍后仰,目闭或自然睁开(多用于练功开始阶段),嘴微张。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保持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状态。
    2、扶按式:两臂稍起,手指分开稍弯曲向斜前方,双手位于脐际,手心向下偏外方。有如扶按在飘浮水中的大气球上,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3、撑抱式:两臂抬至胸前,松肩,肘关节稍下垂,双手与胸相隔一尺,手指分开,手心向内做抱物状或手心向外做撑物状。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4、分水式:两臂稍弯曲并向左右侧自然伸展,双手保持在脐横线以下,手指分开,手心朝前有如分水。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5、休息式:
    第一式:双手反背贴于腰部,或将双手插入上衣袋内,大拇指露出,其他要求与提抱式同。
    第二式:两臂抬起,两肘弯曲,搭扶在相当于胸高的栏杆上,两脚前后相距约四横指。前脚满掌着地,后脚脚尖自然着地,两脚可不定时的轮换。
    第三式:臀部轻靠桌边,作休息式中第一式或提抱式。或双足并立,脚跟提起。双手插入上衣袋内,大拇指露出。
    第四式:左手扶桌或椅背,右手反背贴腰。左脚在前,全掌着地,左腿直立或微曲。右脚在后,右腿自然微曲,足跟微提,有似走未走之意,或以足尖为轴,缓慢、自然的转动,头微左歪(最多不超过一拳头),全身重量主要放于左侧,使右侧处于松懈、舒展状态。如是,左右(手)前后(脚)作不定时轮换。
    (二)坐式:
    一般适用于病情虽然较重,但身体又有一定负担能力(如暂时不适于作站式的重关节炎等),以及肢体残缺的患者。另外它也可作为以站式练功为主的一种辅助功法。
    1、端座椅边,身躯直立,闭目,嘴微张。两脚平行或八字分开(相距约四拳头),脚掌与脚跟均着地,两膝弯曲约九十度,双手放于大腿根部,手指向斜前方,臂半圆,腋半虚,全身放松。
    2、两脚向后收,脚跟离地,作里八字状。两膝弯曲四十至五十度,双手放于大腿根部或两臂抬至胸前约一尺,手指分开,指尖向斜前方,掌心向内作抱物状或掌心向外作撑物状。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3、两腿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跟着地或稍离地面,双手放于大腿根部,或两臂抬至胸前约一尺,作抱物状。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三)卧式:
    一般适用于重病,或不适宜起床的患者,另外,也可作为以站式或坐式练功为主的一种辅助功法。
    1、身体仰卧,闭目,嘴微张,两腿平直分开(不超过肩宽),或两膝微曲,足跟着床,双手放于小腹部位,肘着床,腋微虚。全身放松。
    2、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手心向下或向上,肘着床,腋微虚。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3、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状,肘着床,两膝微曲。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4、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或两臂抬至胸前作抱物状,两腿平直微分,足尖前伸(即脚面下压)或两膝微曲,足尖回勾。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四)行走式:
    对一般患者多作为一种辅助功法,但对肝脏患者,练功初期多与站式等并重使用。
    1、两手插上衣袋内,拇指露出,两腿微曲,双肩向后舒张,腋半虚,上体呈懒洋洋后倚状,闭目凝神,待全身有了轻松舒适的感觉时,一只脚开始作欲动欲止,欲止欲动的懒状前移(一拳左右),迈出左腿时,头自然右歪,使上下呈一斜式的舒展。如是左右脚交替前进,有如趟泥。
    2、双手反背贴腰或自然伸向身体两侧,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五)半伏式:
    一般对于消化系统有病的患者疗效好,可作为单纯或辅助功法。
    1、双手扶按在椅背上,或双肘搭扶在桌面上,闭目,左腿在前稍弯曲,右腿在后自然直立,臀部后倚,腹部放松,头部可轮换向左右偏侧,两腿可交替使用。
    2、两脚平行分开,两膝微曲或直立,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3、将棉被垛于床沿,两脚平行分开,或一脚微向前立于床沿,两臂半圆撑开扶于被上,手半握拳,下额自然着于拳上,其他要求与一式同。
    二、意念活动:
    意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凝神定志,诱导入静。所以意念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克制杂念,万念归一的入静过程。意念活动的原则,设想的事物或情景,应是轻松舒适,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避免紧张的或不愉快的,一般应用有以下几种:
    1、放松活动;一是以似笑非笑,似尿非尿的方法体会整体放松,一是从头部向下体会放松,继而颈项、两肩、两臂、两腕、两手、胸背、腰腹、胯、腿、脚一直到脚趾。如是上下循环不已的反复进行。但是这些整体的上下全体放松,初学者还不易做到,必须先从逐段放松开始,熟练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整体放松活动。
    逐段放松法:先后部,再前部,即先从头顶开始,从后头、颈项、双肩、双臂、双手(开始时如果不能左右同时放松,就先松一边,后松一边,熟练后再同时放松)、背、腰、臀、胯、大腿后面、脚跟、脚掌、脚趾,反复进行三、五次,再从头顶、眼皮、颜面、口、颈,再从天突左右向两肩的前面、两臂的前面、两腕、两手、胸、腹、大腿的前面、脚面、脚趾,反复进行三五次。熟练后,再上下左右一起进行。
    这种放松活动,可做为站桩功的基本意念活动。初学练功者,无论采取何种姿势,都必须先学会放松,然后再作其他意念活动。
    2、远听活动:一般先从近处听起,越听越远,直到细听极远方微弱的声音。听远时切忌急躁,也不应死听某一个声音,而应漫无边际由近及远的细听微弱的声音。
    3、逆水浴活动:设想自己笑卧于适应本身舒适温度、上下流通的浴池中,水自头部缓缓下流,永不间断。
    4、淋浴活动:设想自己在浴室中进行适宜本身舒适温度的淋浴,水不间断从头部缓缓流到脚下,然后用耳注意听冲到脚下的水流声音。
    5、半身浴活动:设想自己的下半身泡在适宜本身舒适温度的水中,体会其感觉。
    6、直立水中活动:设想自己直立在适宜本身舒适温度、将要没胸的水中,水从四面八方缓缓向身体冲撞,任其自由摇摆。
    7、生根活动:设想自己如千年松柏之挺立,两足稳如生根,不为飓风吹动。
    8、趟泥活动:设想自己在深没脚腕、适宜本身舒适温度的泥水中行走,虽有阻力,仍可缓缓前进。
    9、踩棉活动:设想自已脚踩在松软舒适的大棉花包上,并不时的使用身体左右微摆。
    10、依靠活动:设想自己背、臀、小腿部位,都依靠在柔软舒适的东西上休息,全身轻松,没有任何负担。
    11、悬发活动:设想自己有几根头发系悬于矮树枝上,既要保持头发的直立状态,又要使其不断,如是,则全神贯注于头顶之上。
    12、搭扶活动:设想自己的两臂搭扶在栏杆上,或双手扶于飘浮在水中的气球上,使全身始终处于轻松舒适的状态。
    13、反观内视活动:练功时,如万念纷至,不易排除,则可反观内视,体察身体各个部位是否轻松舒适,如发现某部不松不适,即有意识地将其放松。如是,精神意念完全寄于体内,反复体会身轻松舒适的感觉,万念不排自除。
    14、听之任之活动:练功时,如杂念很多,不易克制,则听之任之,顺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认为我身如海,杂念似波,风浪虽大,无损于我,风平浪静,水自无波。如是,杂念则不期克而克,不期制而制。
    15、吸收活动:练功时,如杂念难于克制,即可尽量吸收,认为我心如烘炉,杂念似枯叶,四面八方,来者即熔。如是,能使心胸开阔,胆气壮大,正气一胜,邪念自负。
    16、集散活动:当练功有了一定基础,完全体会到全身轻松舒适的感觉后,即可在练功过程中,不时地将这种感觉,由全身集中于身体某部,然后再放散于全身,如是,将这种集中与放散反复进行,不但可以收到整体锻炼的效果,而且对局部病变很有好处。
    17、静观活动:设想自己站、坐或卧在优美舒适的地方,若即或离地静观沧海、明月或优美的景物。心旷神怡,逐渐达到迷离忘我的境地。

    18、天人合一活动:设想自己站、坐、卧在优美舒适的地方,体会我身为大气所包裹,逐渐感到我身与大气融合为一体,极为舒适,悠然自得,逐渐达到忘我的境地。
    三、举例
    为了举例说明姿势与意念活动的具体配合,这里只原则地介绍几种疾病的部分治疗方法。一般高血压和神经衰弱、关节炎患者,只要有负担自己身体的能力,没有特殊情况,开始都适于站式功。譬如,高血压患者,可做站式中休息式的第四式,并配合淋浴的意念活动;神经衰弱的患者,可做站式中的休息式第一式或提抱式,并配合踩棉式的意念活动;关节炎患者,可做站式中的提抱式或分水式,并配合悬发等意念活动。这里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教功者必须认真体察患者的一切,熟练掌握姿势与意念活动的配合原则,辩证论治,因人而异,万不可生搬硬套或执着于一法一式。
    注意事项
    一、练功前,应排除大、小便,并把衣扣腰带松开。练功开始,可将头微向后仰。两臂上举,两脚跟随着身体的左右微摆或微转轮换着地或离地,使身躯呈挺拔状(与伸懒腰颇类似),然后使身体逐渐复原,沉静片刻,即按着准备锻炼的姿势,全身放松,正式练功。练功结束时,可双手扶膝顺向或逆向转动数次,然后两臂做数次斜前后的摆动,或按照医生所教的简单按摩方法按摩。
    二、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功。
    三、练功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过犹不及。
    四、练功时间的安排因人而异,一般身体较好的,可以十分钟开始,身体较差的,可从五分钟开始,然后逐渐延长。时间的延长,可以是渐进的(如从五分钟延长到六~七分钟),也可以是跳跃的(如从十分钟延长到二十分钟)。练功次数每天可进行二~三次,多不过五次。练功时间长短及次数多少,以有余力、有余兴、舒适得力不超过身体的负担(不疲劳)为原则。如是,才能达到周身舒适,气血流通,心神得养,筋骨健壮的目的。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转载]王芗斋的《站桩漫谈》可谓站桩功法经典之作

$
0
0
    养生桩是内在锻炼的一种基本功夫,是一种健身之术,同时因为它的姿势动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组织相配合:一方面使高级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一方面使机体得到适宜的锻炼,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这是经验已经证实了的)。因而也可说是一种医疗学术,又可说是艺术的锻炼。因此术的姿势,行走坐卧皆可用功,但以站桩为主,故名为养生桩(又称为浑元桩)。

 

    养生桩应注意的问题
    养生桩不仅是健身治病的运动,也是一种锻炼意志的功夫,所以学习养生桩的人必须注意这种锻炼。粗暴浮躁、气愤、忧虑、悔惧,得失之念和侥幸思想等,都是缺乏意志和品质的表现,学者切要禁忌。对于治病的人来说,凡是学养生桩治病的大数是久病不愈。药石刀针不易奏效者,但须要气不自馁,应该积极的锻炼,认真的治疗,精神要焕发,蓄有弹力,时时作反复斗争的准备,才能战胜病魔,恢复健康。如果悲观失望,生气着急,毫不振作,一曝十寒,时作时辍,是不起作用的。医生常说病人的心情要愉快。学习养生桩的人,首要心情愉快,虚心体会站桩的意义,耐心地、持久地锻炼,使精神焕发,久而久之,自可功到病除。
    练养生桩必须心神安详,摒除杂念,“神不外溢,力不出尖,意不露形,形不破体”。神态要轻松自如,蓄意要深憨雄浑,力量要稳准虚灵。“无动不机,无机不趣,虚灵守默,而应万物”,虽是平易近人的道理,但初学不易理解,主要是以神意为主,不求枝节片爪形式问题。意在整体与内部不要使局部破坏整体的统一,不要使外部动作影响内部失调,要浑身轻松自如,心旷神怡,好象在大自然之内似的。要做到这样,在运动前就必须做到心安神定,摒除杂念。还要注意四容五要: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声静,五要是恭、慎、意、切、和。对人对事都要恭敬谨慎,意思周密切实,任何事不说硬话不作硬事。这是学者内心和外貌应具备的练功条件。从个人意念来说,应具善意,最好是以子女的行为,父母的心肠对人。在练功方面来说大都就是“只要神意足,不求形骸似”这样才是练功应有的要意。
    养生桩是因病设式,因人而异的。病症不同,其有关的神经或肌肉系统自然就不相同,患者的生活条件习惯,性情以及其它各种特点,对于设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考虑适当的姿势和运动与休息时间的长短,以及身体负担的轻重等。教者对此自应充分了解情况,作适当的安排;学者应注意掌握、慎重锻炼,不可忽断忽续,任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收效快,并防止在锻炼中发生不正常的现象。有的人,初学时多有怀疑、幻想,或任意活动或拘泥执着等现象,须细心体验,待实验充实之后才能解决。主要是:师古不泥古,谨守师法未易有得,不要浮聪明,不要笨用功,精神要愉快,肌肉常劳动,离开己身,无物可求,但执着己身,都是错误,力量在身外去求取,意念在无心中来操持。若本着以上所谈,切实用功,细心体会。自不难得到万变无穷、奇趣横生之.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锻炼
    关于《内经·素问篇》的“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大医师们早已说过。我对于“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锻炼稍加补充。“独立守神”,用功之前,思想先准备一下,应首先着想游于物初,静会全机之意,视同植物外形不动内里却有着根生发展顺逆横生的变化,万不可走入招式断续的方法,那就是破坏无余了。局部运动纵然有益,长久也有害,慢性的戕生运动。锻炼时要保持意力不断的虚灵挺拔、轻松均整,以达到舒适得力为原则。锻炼时,要凝神定意,默对长空,内要清虚空洞,外要中正圆合,同时要脱换一个心目喜欢的状态,洗涤一切杂念,扫除一切情缘,寂静调息。内外温养,浑身毛孔放大,有如来回过堂风之感,使肌肉群不期然而然的成了一条空口袋挂在天空,上有绳吊系,下有木支撑,有如躺在天空地阔的草地上,又像立在悠悠荡荡的水中。如此肌肉不锻自炼,神经不养自养,这是锻炼的基本要义。   

    怎样才能凝神定义呢?要使意念如烘炉大冶,无物不在陶熔中,并尽量吸收一切杂念,来者熔之,不久杂念自可消除。倘若故意拒绝杂念,则一念未去,万念齐来,精神分散意外驰,就不能做到意定神凝。锻炼时,还要有这样的意态,使肌体和大气相呼应,自然而然自在地发挥整体和本能的作用,不可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一有矫揉造作和局部方法,就破坏了整体和本能的作用。所谓这种运动是一种人体本能学术,和“一法不立,无法不备”的意义就在于此。锻炼方法虽简实难,初步锻炼是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由不动才能体认到四肢百骸的一动而无不动之动。如此神经始易稳定,热力才能保持,自然地增强新陈代谢,有了基础,才能逐渐学动。然后才能体会大气的压迫,松紧力的作用,也就不难控制一切平衡中的不平衡,以及动荡枢扭之动,不动而动,动而不动,同时起着刚柔虚实松紧错综表里为用之动(至)假借一切之动,言之太繁,故不叙谈),全体就自然地发挥了上动下自随下动上自领,前后左右都相应之动。以上是试验各种力的功能作用。盖力由试而得知,由知而得其所以用。锻炼是在无力中求有力,在微动中求速动的运动,一用力身心便紧,而骸失灵,并有注血阻塞之弊。这种力量是精中的,是意念的,有形就破体,无形能神聚。 先由不动中去体会,再由微动中去认识,欲动又欲止,欲止又欲动,动中不得不止,止中不得不动之意,要注意从笨拙里求灵巧,平常中求非常,抽象中求具体。用功时,浑身大小关节都是形曲力直,神松意紧,肌肉含力,骨中藏棱,神犹雾豹,气若腾蛟,而神意之放纵有如巨风卷树,拔地欲飞,其拧挣横摇之力,有撞之不开,冲之不散,湛然寂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之势。夕形笨拙,意力灵巧,大都平凡,反是非常,不由抽象中求根本,找不到具体,学理自通,自然明了。肌肉若一是特别重要的一步功夫,这步功夫表面好像另是一种,其实是和以上所述是有密切联系的,没有这步功夫作基础,任何动作也没有耐劳抗久的能力,这虽是肌肉锻炼但仍是以形为体,以意为用,因形取意,意注兰身,以精神内敛为主。 这种运动,加强运动也是减低疲劳,减低疲劳正是加强运动,锻炼和体息是一件事。要在调配适当,使患者在不觉中增强了耐劳持久的能力,并尽量减免大脑和心脏的负担,以达到舒适得力为止。

    养生站桩歌
    养生桩,极容易,深追求,头万绪,用功时,莫着急,应选个适当场地,充足阳光,,流通空气,有水有树更相宜。不论行走坐卧和站立,要内外放松,身躯挺拔,腰脊骨垂线成直,浑身大小关节,都含着似曲非直意。守空洞,保清虚,凝神也静气,臂半园,腋半虚,体会无微不舒适。不思考,不费力,心脏无负担,大脑得休息,想天空虚阔,洗涤情缘和尘俗万虑。虚灵独存,悠扬相依,绵绵如醉也如迷,笑卧如在水中嘘,返婴寻天籁,平凡无奇有天趣,师法当遵守不可太拘泥,这里边包罗着无限深思和甜蜜。动转颇似水中鱼,自在自在真自在,先哲并无其它异。再谈试验各种力,名称用途各不一。有形和无形,有意和无意,具体、局部、自动、被动及蓄力,有定位,无定位,应用和练习,大都是骨藏棱、筋伸力,沉、托、分、闭、提、顿、吞、吐、筋络鼓荡弹簧似,毛发根根意如戟,一面要含蓄缠绵力旋绕,一面要斩铁截金,冷决脆快,刀剪斧齐,曲折路线存松紧,面积中分虚实,有忽高而低,高低随时任转移,精神犹怒虎,气质若灵犀,身动似山飞,力涨如海溢,这种学术并不太稀奇,都是以形取意,抽象中求具体的切实。

   
    基本姿势
    运动的特征,是在运动中体会身体内外的变化,如何使浑身大小关节,都成钝形三角,更好是不要平面积,尤不许有执着点,而是轻灵浑然,想浑身血液循环有如水钻沙子之意,按之如水中飘木之力,而全身又象湖水空舟飘飘无定,惟风力是应,听其自然。这种神意的表现是随着个人的风度、性格、天赋、特征以及年龄的老幼、体质的强和用功时间的长短,病情种类之不同,当然就不是几个姿势所能表现。因此,说明这种运动必须根据一切不同的条件,深人体会,逐步加强,随时调配,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运使变通,使局部跟着全体起作用,经过锻炼大都有效。如果某处有病就治某处,非但无效,且恐有损失,如果忽视这一点而精神、力量一切就不够了。 按调配的方法,一有形、一无形,有形的是姿势、骨骼肌肉,无形的可就无穷了,精神、意念、假想、力量,不是几个姿势所能范围的,但姿势也是需要的,不过要把这种运动完整的用图表现出来,目前因客观条件和能力的限制,还不能做到。 
    1.站式
    ①休息式:两脚略成八字形分开,宽度与肩齐,两脚着地,脚趾微微抓地,全身重量放在脚掌上,两膝微曲前不过脚尖,臀部似坐似靠,上身保持正直,两手反背贴腰,臂半园,腋半虚,身躯挺拔、正直。②扶按式:两臂稍抬起,手指微曲并自然分开,指向斜前方,掌心向下,如按水中浮木或浮球,其它同休息式。③托抱式:两手近不贴身,远不过尺,手指相对,手心向上相隔约三拳左右,位于脐下,如托抱一大气球,其它同体息式。④撑抱式:两手抬至胸前,距胸约一尺,手指自然分开微曲,两手相隔约三拳左右,手心向内如抱物状(为抱式),或手心向外如撑手状(为撑式),其它同休息式。
    2.坐式
    ①端坐椅上,上身正直,两膝弯成约90。两脚掌着地,相距约与肩齐,两手放于腿根部,手指自然分开并微曲,指向斜前方,臂半园,腋半虚。②两脚前伸,膝微曲,足尖回勾,足根着地,双手如抱物状(见站中之撑抱式)。
    3.半伏式
    一般对消化系统病有较好疗效,双手扶按在桌、椅背上等或两肘搭伏在桌面上亦可,两腿分开如站式,臀部后依如坐凳,腹部放松。
    4.卧式
    身体仰卧,两腿微微分开,两足跟着床,两膝消弯曲,肘部着床,两手放于腿窝或小腹部位,也可抬至胸前作抱物状。以上几种姿势,其头部可正直,有上顶感,也可向后仰或左右稍偏。两目可闭,亦可半闭,也可睁开看远方一点,或漫无目标的看远方,全身要放松。意念活动极为重要,请阅正文。

 

    练习站桩的体会和常见的现象
    随着各人身体强弱和病情不同,在练习过程中的体会感觉及表现各不同,一般的情况是:练习十日左右就能休会到站桩的好处,感到练功之后轻松愉快,而且这种感觉是随着练功的进程逐日增长的。有的练习几天之后,就发生肌肉震颤、疼、酸、麻、胀等现象,多半是肌肉运动障碍、气血欠通,或疲劳过度,或生理上有其他缺点所致。只要防止疲劳过度,注意舒适得力,力求放松,避免紧僵,渐渐地就会气血畅通,肌肉灵活,使以上现象逐渐消除除。至于不觉疲劳的有规律地颤动,是经络和气血闭塞已经消除的好现象,只要顺其自然,不可故意地抑制,也不要有意识的扩大。另外还有流眼泪、打哈欠、饱嗝、虚恭、腹鸣、蚁走等现象,都是练功过程中的好现象,病愈之后,自可消失。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辛德勇:与我一起买古书的老杨

$
0
0

辛德勇
2015-08-18 10:37 来自 私家历史

前天听说老杨病逝了,心中袭上一股很重的凉意。俗话说,兔死狐悲,大概就是这种感觉。虽然本行专业是语言学,而且师从于语言学界大师吕叔湘先生,但按照世俗社会对人地位、价值的判断来说,讣告上所写,老杨生前最有荣耀的头衔,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也就是国家级古籍版本权威专家,这个职位似乎要更重要一些。这个头衔,标志着他在古籍版本研究方面卓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他是古籍收藏圈子里的顶级精英。
我认识老杨,是因为古刻旧本的收藏;二十多年来的交往,也几乎全部集中在一起购买古刻旧本上。现在,老杨留下那些耗费大量心血购藏的古籍,撒手远行。虽然说作为抽象的道理,没有什么人不懂,这是古往今来所有收藏家的宿命,但当你面对自己身边在这个“行道”上一同走过很久的人真真切切地离去的时候,还是难免心生悲凉。为离去的老杨,为一代代藏书家,也为自己。
鲜谈藏品的藏书家
初次拜识杨成凯先生,大概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期,我刚刚调到北京工作不久的时候。一次,业师黄永年先生来京讲学,他到宾馆来看望黄先生,我正好随侍于永年师身边,有幸借机向他通报了自己的姓名。我称“杨先生”,他很谦和地说,自己痴长几岁,以后径呼“老杨”便是,不必客气。

杨成凯
此番相识之后,前后有十年左右时间,因购买古刻旧本,或在琉璃厂各家古旧书店中,或在京城古书拍卖会上,我们时常相见,相互咨询协商,往往得其指教。
收藏家按照其对外界开放或是封闭的态度,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浅薄型的,一类是深沉型的。前者好显摆,买到自以为得意的书,便招摇过市,生怕别人不知道,甚者还写文章,编书籍,肆意表暴。后者深藏不露。盖所藏越丰富,越能更深切地体会“书囊无底”这句话,知道山外面还有更高的青山在,随便显摆,会叫高人笑话。我虽然算不上是“家”,但对所积攒古书的态度,就属于前面很浅薄的那一类型。老杨则与我完全相反。老杨做人深沉,做事沉着,很少听他谈论自己的藏品。在这里,我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观察,对他收藏的特点,略述一二。
上峰聘请他出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不是随便给的荣誉。老杨藏书,重视基本典籍的早期重要版本,这是传统学术精髓所在,也是正统版本学家关注的焦点。我买书,总琢磨着找一些稀僻古怪的罕见版本,即业师黄永年先生斥之为“旁门左道”的东西。老杨和黄永年先生谈古书,总是谈得很融洽,关键就是两人趣味相投。
重视这类名著名刻,固然值得称道,而在当下,要想买来收藏,就不是老杨的经济实力所克承负的了。所以,对这类书籍,实际上他大多只能购买一些影印精品。由于一心一意想捡一些罕见的品种,那时我想,影印的书,印得再少,也是晚近时期批量生产。所以,除了个别专业研究迫切需要的书,一般并不去买。一次,我们一同遇到日本昭和初年皮纸影印的宋刻单疏本《尚书正义》,大概他自己已经藏有一部,反复几次劝我说:“小辛,这价不贵,你做研究,是应该买的。”我却依然不为所动。直到近五六年来,因稍微多花了一点儿力气读书,才逐渐认识到这种影印古本的价值。可惜书价不可与昔日相比,已经没有能力购藏了。现在回想起来,更为敬佩老杨的眼光和学术修养。
与业师黄永年先生情趣相同的是,老杨注重的基本典籍,还有清儒学术名著。刚刚拍卖古籍那几年,偶然我还会在中国书店的小拍(即层次、价位较低的小型古籍拍卖会)上买一两种需要的书籍,但由于囊中羞涩,每次去买想要的书,都是预先设定价位,多一点儿也不加,免得临场失控,被竞争对手带到一个很高的价位,以致无法收拾。一次,遇到一部嘉庆原刻本张惠言着《仪礼图》,这是叶德辉在《郋园读书志》所说“原版至为难得”的几种清儒学术名著之一,老杨对此早已烂熟于胸,而我还没有读到此书。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我揣摩,应当已经收有一部,所以,极力劝我将其买下。拍卖会上,我俩并排坐在一起。当我出到预定最高价1,500元后,再有人加价,我就放弃不要了。老杨几次用胳膊肘撞我,示意应再多出价,我都置之未理,结果便与此书失之交臂。后来老杨还再三为我感到惋惜,说“你做学问,这书早晚用得上,是应该买的”。那时若稍微多加一些钱,就可以买下。待后来书价暴涨,再遇到时,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上面谈到的经史子集四部名著,是关系稍疏远者不一定都能了解的老杨藏书的一个重要特色,而他更为京城内外书友熟知的收藏专项,是历代词集和词学著述,尤其是清人词集。在这一点上,老杨和李一氓先生的藏书路数很相近。我偶然也买到过几部词集,都很平常,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一部清人冯登府的《穜芸词》,为初刻试印样本,很罕见。因老杨专精此道,故呈请鉴定,得到了连声赞扬。老杨不仅不大与人谈他的藏书,也绝口不谈自己的学术设想。他比我年长很多,又不便贸然开口询问。我捉摸,老杨花费很大精力收藏的这些词集和词学著作,大概是想编着一部同朱彝尊《经义考》和谢启昆《小学考》相类似的《词籍考》,但或许更加注重版本的特征和差别。现在老杨已经驾鹤西行,亦不知我的揣摩是否符合他的本意,以及是否写成了词籍研究方面的系统著述。

清冯登府著《穜芸词》试印样本
和老杨淘古书的往事
老杨偏重购买词籍的倾向,很惹眼。由于他在京城乃至全国各地的书友当中,名气大,威望高,引得很多人也都学步其后,着意收罗这一主题。古书的价格,同所有古董一样,求之者众,就必然飙升。最让老杨不知说什么是好甚至哭笑不得的是,带头起哄,挑起这一追慕风潮的人,是同他、同我都非常熟悉的一位朋友。
在一次拍卖会上,我亲眼见到老杨想买一部清人词集,老杨举一次牌儿,这位朋友就跟一次,使得书价一路狂涨,最后他付出比所预定高出两倍多的价钱,才买了下来。散场后我和老杨开玩笑说,那人既然这么喜欢凑热闹,你以后不如换个专题,改买曲子。老杨的性格,是不大开玩笑的。他很正经,同时也很无奈地说:“哎,我买了几十年了,哪能说改就改。”
另有一次,我很偶然地搭乘京城中一位藏书大家的车,闲聊中说起老杨的收藏。我劝那位朋友说:“老杨这么好的人,他是要研究词,才集中买词集。你们不做研究,没有这样特别的需要,何必非跟他竞争,把价钱抬这么高呢?”不料惹得这位朋友一脸不快,气呼呼地跟我说:“辛老师,你这么讲话,就是看不起我们不搞文史研究的人,以为我们没文化了。老杨的工资,就那么两个钱。要说做研究,他到图书馆看不是一样么?他那么高水平的人,要是这词集不珍贵,不能升值卖钱,他会花几千块钱买一部书做研究么?你说这话谁信呢?”一时间竟说得我哑口无言。对于有些人来说,这还真是一个说不清、讲不明的道理。这是名气的光环在给老杨赢得普遍尊重的同时,所附带的一项很麻烦的消极作用。
经老杨指点,我买下的最好的书籍,是一部《道光御选唐诗》。那是在有一年秋天琉璃厂的古籍书市上,中国书店扔出一大堆残卷零本古籍,也有一小部分首尾完整的全书,吸引古旧书瘾君子抢购,其中就有这册《道光御选唐诗》。这部书很奇怪,是用歪歪扭扭、大大小小的活字摆印,印制的效果不大像样,然而却是蓝绫面,明黄签条,明黄丝线,是皇家气派十足的“宫装”。究竟是由谁主导、为什么制作?以及是用怎样一种活字印制?都是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但一小册书,标价500元,可以说是全场书市中最贵的古书,因而,直到下午三、四点时分,还是无人理睬。老杨特地把书拿给我说:“小辛,你信我的话,就赶紧买下来吧,这书不算贵。我已经有一本,不然的话,就自己买了。”当时我是半信半疑,多少有些勉强,收了下来。后来在摩挲展玩间才越来越了解到它的可贵之处,也愈加感谢老杨的盛情。

清活字本《道光御选唐诗》之书衣与内文首页
由于关注的重点不同,而且对于我来说,绝大多数书,都是可买、可不买的,老杨是兄长,更不能和他争。一块逛书店,只要老杨说他想买,就都先由着他。但老杨买书,往往不够决断。一次,和他一起遇到一部道光刻本《爱日精庐藏书志》,我本来也有兴趣,但老杨说,他很想买,只是还要考虑一下。我就花1,200元,另买了一部书店同时上架的嘉庆刻本《小谟觞馆诗文集》。因为作者彭兆荪的学问和诗文都不错,觉得买下是很值的。那部《爱日精庐藏书志》,老杨考虑好久,直到几个月后被别人买走,他还没有想好到底该不该买。由此一事,就可以看出,遇事犹豫不决,是老杨性格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过后,他倒是对我买《小谟觞馆诗文集》一书赞叹说,还是像你那样好,想买,买了就是了。其实,以我的性格,乱花钱,滥买书,买烂书的糗事,数不胜数。人的性格,是很难说优劣得失孰多孰少的,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就是最好。

清嘉庆原刻本《小谟觞馆诗文集》内封面
和老杨相比,我买书起点低、起步晚,眼力学识更不能望其项背,所以,箧藏旧籍没有多少能够入他法眼。不过,他对我关注一些稀见史料,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有几次和旁人说:“小辛买书虽然晚,但‘书运’奇佳,买到不少好书。”尽管只是归结于“书运”,我不大服气,但能够得到老杨的夸赞,还是很受用的。
一次,我在琉璃厂一家书店,买了两本清康熙年间人余光耿的集子《一溉堂诗集》,就是康熙时期的刻本,很初印的样子。回来查了一下《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著录,仅社科院文学所一家有藏本,显然十分罕见。过了一段时间,老杨听到消息,问我可否出让此书,并问多少钱可以出让?懂旧书的人都知道,像这样珍稀的书籍,可遇而不可求,通常是不会出让的,这不是钱的问题。不过,在这之前,我已经从其他渠道知悉,当时书店同时还上有这位余光耿的词集《蓼花词》,也是康熙刻本,与此诗集,应是同时刊刻,同样流传极罕,而老杨已经买走了《蓼花词》一书。于是,我就问老杨,是谁想要这部诗集?是不是您想要把它和《蓼花词》配到一起?老杨看我说破,便实话相告,问我可否割爱,并让我开价。我说除了您,不管是谁、出多少钱,我都不会出让。但若是您想要,我一定以原价转给您。其实原价只有600元钱,按照其应有的市价来说,这等于是出于对老杨的尊重,送给他了。附带说一下,与此书相关的是,我在外地,还买到一部这位余光耿的《一溉堂杂存》,旧写本,薄薄一册,却完全没有见到过著录,流传更为稀少。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旧写本《一溉堂杂存》首页
老杨不仅不大和别人谈自己的藏书,我听他谈所有事情,都很谨慎,但在专业学术问题上,却很有内在的定力,有强韧的坚持,而且十分认真。他曾对我说,对现代汉语语法,他有一整套完全不同于通行说法的建构,虽然目前并没有得到很多人的理解,但自信终究会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在古籍版本方面,他告诉我,曾耗费大量精力,四处奔波,帮助订定《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的舛错,严厉抨击某某某人造成大量本不应有的谬误。老杨真正起到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所应发挥的作用。
只把书当古摆设,实在是糟蹋了
由于书价暴涨,我在调离历史所以前,就已经不大去买古书,但老杨是语言所的人,同在一个大院里上班,时或还有见面机会。到北大历史系工作以后,我更是闭门读书,学术会议都很少参加,就不大见到老杨了。
最后一次在古书方面和老杨有所交结,是很多年前,他身体刚开始出现不适后,我听有人讲,老杨自觉精力衰减,着手处理一小部分不大用的上的古书。我想到他有一部《苏藩政要》,是清末写本,记录清朝后期江苏巡抚的各项政务,具有很高史料价值,却不是他主要感兴趣的方向,因而或许有意出让。于是,打电话给他,求问可否转让给我。老杨略一沉吟,讲道:“你是做学问的人,这书也只有让给你才有用。书应该放在有用的人手里,那就给你吧。”就这样,他以低于市价很多的价格,把书让给了我。

清后期写本《苏藩政要》内文首页
古籍拍卖兴盛之后,富商大贾,纷纷入市收藏。老杨对这种情况,非常不满,不止一次和我谈过,这些人只是把书用作古董当摆设,实在是糟蹋了。他很慷慨地把这部《苏藩政要》转让给我,就与这一观念具有直接关系。但在另一方面,我理解,他也很珍视我们两人之间的交往,算是一位兄长送给我的礼物,作为人生相识一场的纪念。意识到这一点,我想,只有趁精力尚好,充分利用各种古刻旧籍,做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才能不负兄长的情谊和期望。在古书面前,虽然每一位收藏者都是过客,但能够在藏书、读书之后,留下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犹如与古书一道获得了永恒。
2015年8月16日晚记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武汉会战日军到底损失多少人

$
0
0

杨晓辰

2015-08-18 08:48 来自 私家历史

字号
关于抗日战争历次会战,中国军队到底歼灭多少日军一直充满争议。其中武汉会战日军的伤亡人数,更是争议颇多。
国军夸大战果?还是日军隐瞒伤亡?
武汉会战是抗战22场会战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会战。当时中国军队先后投入14个集团军(50余个军)约100万人。日军则投入第2军(4个师团)约17万人,第11军(5个师团、1个支队)约20万人,总兵力接近40万人。
中日两军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对峙,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个省,从6月6日一直激战到10月26日中国军队主动撤离武汉结束。
武汉会战也被称为击毙日军最多的会战,按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根据各部队战斗详报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
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先后集结近百万人,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展开会战。图为中国军队的机枪阵地。
很明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计的数据有些偏高,整个会战日军投入兵力不足40万,如果真的伤亡25万人之多,那么就相当于日军损失了将近70%的兵力。从军事角度出发,一支部队损失了70%的兵力就会丧失进攻能力,就算快速补充新兵或动员20多万人增援,以日本的国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动员这么多人。日军如果真的损失了25万人,就不可能只用4个半月就占领了武汉,并取得会战胜利。
加之,国军战报一向爱夸大战果数倍,因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计的数据很不靠谱。那么日军方面,关于武汉会战的伤亡情况又是怎么说的呢?
按照日本1975年出版的《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2卷记载,武汉会战日军第2军战死2300人、负伤约7300人,共伤亡9600人。第11军战死4506人(包括将校172人)、负伤17380人(包括将校526人),共伤亡21886人,总计伤亡31486人。
这个伤亡人数大大低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计的数据,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算,日军在武汉会战仅仅损失不到10%的兵力而已。
后笔者又找到了一份日军第11军从1938年到1940年历次作战的伤亡调查表,里面武汉会战的伤亡又与《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所给出的数据不一致。
该份调查表给出的战死人数要比《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多出2100多人,同时告诉我们武汉会战日军战病人数很多,仅第11军就战病10万余人。
那么这份调查表是否就是日军的真实伤亡情况?日军各个师团、联队战后编写的师团史、联队史对武汉会战的伤亡又是怎么记载的呢?
死伤惨重的日军王牌师团
按照日军《熊本兵团战史》记载,日军第6师团于1938年6月6日,向庐州南方10公里处的中国军队警戒阵地发起进攻,打响了进攻武汉的第一枪。
在日军渡过巴阳河后,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反击,一时间日军第6师团伤亡惨重。《熊本兵团战史》写道:“第二天6月11日不停地进攻,增援的山炮队也全力投入战斗,但我方的死伤数不断上升。第11中队长福田大尉在黎明的夜袭中牺牲,第6中队长赤星大尉也中弹负伤,第5中队长宫本少尉战死,山本少尉、富田准尉等死伤的下级士官不断增加……”
到了6月19日潜山战斗的结束,连日作战的日军第6师团伤亡较大,不得不停止进攻的脚步,在潜山一带休整恢复战力。当时日军第6师团有4个野战医院,其中光第4野战医院收容的伤员就高达2307人。
第6师团一直休整到7月25日后,才开始集结兵力向前进军。在日后的太湖、黄梅、广济、田家镇等一系列战斗中,号称日军最强兵团的九州部队第6师团伤亡惨重。尤其是田家镇战役,日军第13联队遭到歼灭的打击。“这次战斗的牺牲非常惨重。支队的死伤情况直到现在也无法完全了解清楚……”
第6师团也是日军第11军中死伤最惨重的师团之一,按照第47联队战史《乡土部队奋战史》记载:“从8月1日—10月26日,日军第6师团战死2308人、战伤7277人、合计伤亡9585人。”
这个伤亡还不算6、7月的损失,如果算上,笔者认为第6师团在武汉会战中不加战病人数,伤亡高达1.3万—1.5万人之间。
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率部占领武汉。
被缩水一半的伤亡
而日军第101师团、第106师团经过庐山山脉作战、万家岭作战、德安作战等一系列战斗后,伤亡也十分惊人。
在《日本陆军联队总览》介绍日军第101师团第149联队时说道,该联队在武汉会战中死伤1080人。可以推算出第101师团在武汉会战中死伤应该在5000人左右。
第106师团在庐山山脉作战、在万家岭战斗中遭到中国军队的重创,其伤亡远高于日军第101师团。按照《熊本兵团战史》记载,第106师团战死3321人、战伤4085人、战病9905人、合计17311人。
第9师团按照《鲭江步兵第三十六联队史》、《富山联队史》记载,武汉会战第9师团死1102人、伤2895人、合计伤亡3997人,损失远远不如淞沪会战。而第27师团由于笔者手中缺乏资料,因此损失暂时不清楚。
而另一支部队波田支队,笔者根据战报、战史提到的伤亡数汇总如下:
如果算上瑞昌战役的损失,笔者推测日军波田支队伤亡应该在4000人左右,其中战死人数1500余人。
这样算下来日军第11军战死、战伤约3.5万人,如果算上第27师团和军直属部队损失,日军第11军战死、战伤人数应在4万—4.5万人之间。所以日本《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给出的伤亡数据整整缩水一半。由此可以推算出,日军第2军在武汉会战中,战死、战伤人数应该在1.5万人—1.8万人之间。
整个武汉会战,日军华中派遣军总伤亡应该在5.5万人—7万人之间,同时还有10多万战病人员。
万家岭战役中日军战死者墓碑
由此可见,关于日军伤亡情况,日本自己的《战史丛书》和当时的军一级的伤亡调查表都有隐瞒伤亡的习惯。要想了解历次会战中日军的伤亡,应该参考日军师团、联队一级的战报或者日后编写的基层部队史,尤其是日后编写的部队史。
这些部队史都是结合原始战报、阵中日志、将官、军官日记编写的,有的部队史会保留详细的战死者名单,有的直接精确到战死的时间和地点。它们与《战史丛书》相比,具有更大的可信度。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日军战史中的南京雨花台血战

$
0
0

杨晓辰

2014-12-13 09:59 来自 私家历史

字号
       南京保卫战虽然只打了短短的8天(1937年12月6日—12月13日),但这8天却是抗日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役。当时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拼死抵抗日军,并反击日军数次,先后攻破日军两个旅团司令部,并差一点吃掉了日军一个联队本部和一个大队本部,其中最为惨烈的当属雨花台战斗。
       雨花台位于南京中华门、雨花门外的一个小山岗(整个雨花台防御区正面7公里左右),是当时的重要战略要地,雨花台如果丢失,中华门和雨花门便全部暴露在日军面前。为了守住这个地方,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唐生智命令守备军中最为精锐的第88师驻守该地。
       第88师是中国军队20个调整师(即“德械师”)之一,但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极重,重武器更是损耗精光。南京保卫战中,第88师只剩下少量迫击炮和4门—6门75山炮可供使用。
       12月8日,第88师师长孙元良命令第264旅附炮兵两个连驻守雨花台,第262旅则在中华门内作为预备队,也就是说最开始驻守雨花台的只有一个旅3500余人。而进攻的日军到底多少人呢?
       根据日本官方编写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在第10军方面,第114师团和第6师团并列向雨花台方向攻击。”
       进攻雨花台的日军实际兵力如下:
       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
       第6师团
       配属: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欠第2大队):41式75毫米山炮12门
       野战重炮兵第14联队之第1大队:4年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
       独立装甲车第2中队
       独立装甲车第6中队
       第114师团
       配属战车第5大队,野战重炮兵第14联队之第2大队(4年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炮兵算上师团联队火炮,仅75毫米以上火炮就有山炮40门、野战炮72门、轻榴弹炮4门、重榴弹炮24门,合计140门火炮。
惨烈死斗:雨花台争夺战
       12月10日,攻下牛首山、将军山的日军第10军向雨花台发起猛攻。由于作战地域小,日军4万人挤在一起导致一度陷入混乱。《步兵第五十联队及步兵第一五零联队史》对此描述道:“本来第150联队的作战地域为张家山高地附近。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出现了混乱,第115联队越过作战地界,把150联队一个劲地向右挤压,就连第150联队的预备队也被挤压到曾家门东侧。”
       悲催的是,这里是第528团的重要防线,还没回过神的日军当即被打得晕头转向。而守军打着打着,才意识到这里竟然是日军第9师团一个联队的作战区域。
       进攻雨花台左翼的第6师团方面,师团长谷寿夫命令,第23联队主攻安德门阵地,第13联队第1大队掩护第23联队右侧,联队主力和第45联队与第114师团127旅团一起进攻雨花台中央地带。
《都城步兵第二十三联队战记》中的雨花台战役左翼安德门阵地攻防图
       在进攻安德门时,日军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反击,《都城步兵第二十三联队战记》写道:“敌军据守着围着有铁丝网、配置有机枪掩体的坚固阵地,并凭借野炮、迫击炮以及相当数量的自动火器进行相当顽强的抵抗。”激战中,日军第23联队第1大队长驹泽中佐、代理大队长金田大尉先后负伤。
       就在日军第23联队陷入苦战的时候,日军援军第47联队(附独立山炮兵1个大队)赶到。10日中午,到达前线的日军47联队士兵已经感觉到这将是一场恶战。他们在战史《乡土部队奋战史》中写道:“城墙和野战阵地上配有无数坚固的碉堡,摆出集中全部火力迎击日本军的架势,使得勇猛无比的日本军也不能像先前那样简单地进攻了。平日就配置完备的火线又夜以继日地得到进一步增强。在这坚固阵地上配属的是敌人最强的第八十八师精兵,足以说明敌人死守南京城的决心非同一般。”
       增加兵力的日军逐渐达到5个步兵大队和2个炮兵大队。而驻守安德门的中国守军却只有第527团两个营的兵力,团长李杰命令全团固守安德门与阵地共存亡。
       接到命令的第47联队从第23联队右翼、第13联队的左翼展开攻势。在进攻到一个叫“82高地”的地方遭到第2营的顽强反击。《乡土部队奋战史》记述道:“敌人的狙击技术高超,加上集结了强大的火力,使日本军的伤亡不断增加,攻击难以进展。再低的洼地,也会有敌人的子弹不分昼夜地不断飞来,使我军无处藏身。”打头阵的第5中队损失惨重,中队长吉田光治大尉当场被打死。
       为了拿下“82高地”,日军第47联队第11中队组织起一支94人的敢死队,准备夜袭中国军队阵地。
日军拍摄的激战后的“82高地”
       刚潜入高地的日军遭到了第2营的合围,《乡土部队奋战史》写道:“首藤中队处于暗夜之中,加上是人生地不熟的战场,又被兵力和火力都强于自己的敌人所包围,伤亡人数不断增加。首藤中尉的右大腿也被子弹打穿,身负重伤,滚入战壕中。各小队长也都相继负伤,最后由老准尉仓迫敏雄为首,指挥着仅存的24人。”
       但毕竟实力悬殊,在日军压倒性的炮火覆盖下,第2营自营长陈斌升以下500余名勇士全部战死沙场。12月11日22时许,日军占领安德门高地。
       在雨花台中央地区,日军主力猛攻雨花台核心阵地,而中国军队利用碉堡工事拼死反击。进攻受挫的日军,集中百余门火炮向中国军队猛烈射击。炮击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炮击结束后,数万日军士兵在50多辆战车、装甲车的掩护下猛攻中国军队阵地。日军各个大队集中全部轻重机枪掩护步兵冲锋,子弹密集的程度连天上飞的苍蝇都能打掉。
雨花台战役中国军队的碉堡工事遗迹
       当时日军可谓真的打疯了,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猛烈进攻中国军队阵地。在淞沪会战最惨烈的罗店战役里,日军第11师团44联队第3大队1个月打了20万左右的步机子弹。而在雨花台战役中,日军第114师团115联队第3大队在三天内就打掉了118608发子弹,第2大队三天内更是打掉了153471发子弹。
       在炮弹消耗的统计上,第13师团在淞沪会战一个月内打了75毫米炮弹两万多发,而第6师团进攻南京从6日—13日的短短8天就打掉了75毫米以上炮弹9540发。可以说,南京战役的惨烈早已超越想象,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根本无法了解战争的残酷,也无法想象当时装备落后的中国军人是多么的英勇顽强!
雨花台迟迟攻不下,日本天皇的弟弟秩父宫雍仁亲王(左)亲自上阵鼓舞士兵。  
英勇的中国军人令日军士兵感动流泪
       虽然中国军队作战英勇顽强,但毕竟兵力太少,激战到11日晚上,第264旅已经接近极限。为了固守雨花台,师长孙元良命令第262旅旅长朱赤带领第524团和军补充旅4个营2000余人增援雨花台。
       为了争取战场主动权,旅长朱赤和第264旅旅长高致嵩商定发起一次反击战。12日凌晨0时,两位旅长亲自带领两千勇士对日军展开反击。当时部队冲锋到日军附近时,发现周围全是铁丝网和障碍物。原来日军为了防范中国军队再次反击,利用中国军队休整时构筑起新的防御阵地。发现中国军队的日军,一个劲地向中国军队投掷手榴弹,中国军队也用机关枪猛烈地射向日军阵地。
左:88师262旅旅长朱赤少将。右:88师264旅旅长高致嵩。
       关于这次夜袭,日军战史也有详细记录,《我们的大陆战记——步兵第六十六联队第三中队的历程》记载:“这时,约两千名敌人在野炮、迫击炮、机关枪的掩护下进行反击,但铁丝网挡住了敌人,隔着铁丝网双方互投手榴弹,拼死相搏的攻防战持续了30分钟。敌人吹起军号,撤回阵地。面对2000名敌人,在50米开外的手榴弹战是登陆以来最为激烈的战斗……”
       从日军部队史可以看出,当时反击战打得十分惨烈。但中国军队火炮少,无法压制日军,兵力不足又缺乏后援,不得不退回原阵地。
       12日上午,日军第114师团集中全部火炮,向雨花台发动猛烈炮击。激战中,第262旅旅长朱赤、补充旅第1团团长华品章先后牺牲。由于第262旅阵地尽数失守,使264旅阵地失去依托,呈孤立态势。在这种情况下,高致嵩命令副旅长廖龄奇带领百余伤兵突围,他自己仍然尽其军人本分坚持抵抗,最终于下午1时许中弹身亡。
       12月12日下午1时,日军占领了雨花台高地。对于日军来说,在艰苦奋战之后能够占领目标,这本是一件喜事,但当时的日军却有不少人在哭,他们在哭什么?这是为什么呢?根据日军《熊本兵团战史》的记载,当时察看中国守军碉堡时,发现碉堡的门早已被反锁。不少日军士兵想到碉堡中死守的中国士兵,不禁令人深感同情,不少日军官兵饱含泪水为他们祈福。
       雨花台一战,第88师几乎全军覆没,该师战死旅长2名、团长3名、营长11名、连长以下官兵6000余人,其中第262旅仅剩80余人。可以说,雨花台战役是号称精锐“德械师”第88师的终结之役。
       雨花台战役只是南京保卫战的一个缩影,在整个战役中数万中国军人为了保卫国家,只能抛下自己的父母妻儿,与日军血战到底。但军队总体实力与日军差距巨大,南京最后还是兵败城破。请不要忘记那些为国牺牲的中国士兵,他们曾经为祖国而战。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87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