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87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转载]《容安馆札记》1-5则

$
0
0

日札

 

[1]

 

   閱曹庭棟六圃《宋百家詩存》至卷四,凡在宜秋館《宋人集》、《南宋六十家集》、武英殿叢書中已見者皆置不觀。魏野《東觀集》乃晚唐體之俚獷者,《贈三門漕咤X舍人》云:我拙宜名野,君廉恨姓錢。豈非上門罵人耶?

            彭汝礪《鄱陽集》平直無味,姑采一絕,《泊真州新河亭》云:鬢毛垂雪欲𣯶𣯶,道路風波老不堪。繫纜短亭聊自慰,青山數點見江南。

            夜閱胡昌基《續檇李詩繫》至卷七,所謂《石瀨山房詩話》即出胡氏手,附有金勝、金題按語,則其二子也。務為雅令,而學識陋甚。如卷一《朱彝尊》條云:自滄浪創詩有别才之說,鍾、譚奉為論詩宗旨,以空疏溡诪槟苁拢粫r如姑蘇之徐元歎、山陰之王遂東、公安之袁中郎、小修,皆作可解不可解之語云云。混公安竟陵為一派,以徐、王、二袁為同時,直似并未覩竹垞《詩綜》者。卷七《盛遠》條,金勝按語云:宜山云:高菊磵為林和靖詩友,同隱西湖,林種梅,高種菊云云,以相去二百餘年之人捉置一處,為縞紵交,固由盛氏之不學,而轉述以為美談,亦見胡氏一門之道聽塗說矣。

 

 

    The Complete Works of Thomas Shadwell, ed. Montague Summers, vol. III The Libertine, The Virtuoso二劇畢,皆實不副名。The Virtuoso Bruce  嘲當時豪家少年每於稠人廣眾 “Then says another, with great gallantry, pulling out his box of pills, ‘Dam-me, Tom, I am not in a condition; here’s my turpentine for my third clap’: when you would think he was not old enough to be able to get one” [2] (p. 106)按 Dyden, Marriage a-la-mode, IV, iii: “To value yourself upon a clap before you get it”; Baudelaire, Journaux Intimes: “Le jour où le jeune écrivain corrige sa première épreuve, il est fier comme un écolier qui vient de gagner sa première vérole” (ed. Ad. Van Bever, p. 76),可參觀。

             Longvil Sir Formal Trifle 推尊 Sir Nicholas Gimcrack What would such coxcombs do, if there were not greater to admire them?” (p. 110)。按此本 Boileau, L’Art poétique: “un sot unto trouve toujours un plus sot qui l’admire.” Longvil Sir Formal “Words are no more to him than breaking wind, they only give him vent” (p. 112)西籍中比豈有此理語如《何典》卷首一詞結句云云、《老學菴筆記》卷一毛德昭云:放氣!放氣![3],僅見此及 Leonardo da Vinci 兩引 Demetrius語斥無識者云:“He took no more account of the wind that produced the words in their mouths than of the wind that came out of their hinder parts” (Notebooks, tr. by E. MacCurdy, vol. I, pp. 62, 73以外 (“Non faceva conto più del vento, il quale nella loro bocca causava le parole, che del vento ch’usciva dalla parte di sotto”  Leonardo da Vinci: Eine Auswahl aus seinen Schriften, hrsg. V. Macchi, pp. 1-2Swift“Strephon & Chloe”: “You’d think she utter’d from behind, / Or at her mouth was breaking wind” (on her malicious gossip). The Notebooks of S. T. Coleridge, ed. Kathleen Coburn, I, §1184: “Unintelligible? As well call a Fart unintelligible / it tells you at what it is  it is nonsense  enigmata quia non Sphinx, sed Sphincter anus”. Carducci: “A Bambolone”: “e quella fessa / che tieni ov’ han la bocca le persone.” (U. Nanni, Enciclopedia delle ingiurie, p. 296).第五百九十七則、七百廿四則。】參觀第五九七則章炳麟《新方言.釋詞第一》:《方言》:粃,不知也。今人反遮人言,若云不知者則呼曰粃,音如䊧。此見《東山經》,《廣韻》作屁。蓋只知聲音,不知義之比擬也。更可笑者,《釋言第二》:《說文》:䢒,會也。經典相承作交……《說文》……《左傳》‘不義不暱’,《說文》引作‘不黏’……非日之聲也。《禮記.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毋或進可參(《聖經》之 go in unto)。《自序》云:當知今之殊言,不違姬漢云云,宜迂拘如此。

   第一幕末 Snarl 詬誶甚厲,而 Sir Formal 詞色彌遜。如云:“Well Sir, you’ll have pretty humors, you’re disposed to be merry” (p. 118),極似 Old Curiosity ShopBrass Quilp 語。

    Snarl Mrs Figgup 云:“Thou hast incen’st me strangely, thou hast fir’d my blood; I can bear it no longer… I love castigation mightily [Pulls the carpet, 3 or 4 great rods fall down]” (p. 139; cf. p. 154)。註僅言 carpet table-cloth 之意 (p. 391),而不知此乃寫 Algolegnia (Masochism),在 Venice Preserved (1682) 之前者六年,而 Havelock Ellis, 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Sex, II, p. 112 未引。

             Sir Formal Sir Nicholas 善醫云:Each day cures even incurable diseases. Longvil 云:Your orators are very subject to that figure in speech called a Bull” (p. 162)。按今日則常語,渾不覺其矛盾矣。A. Huxley, The Jesting Pilate, pp. 118-9 載印度萬應方(‘Infallible Cure for Incurable Diseases, Habits, & Defects’),其尤可笑者也。

 

   《綠野仙踪》第四十回温如玉唱曲中詞句頗與徐又陵《坦菴詞曲六種》之四《拈花笑》相同,惜余所見《綠野仙踪》為坊本,多所删節,而《清人襍劇》二集,亦不可復覩矣。

 

 

   《續檇李詩繫》卷八沈岸登《落日》:“獨山塘跨板橋東,長自扶藤趁晚風。落日滿空無著處,樹梢移過一帆紅。”

卷十三陸奎勳嘗選定十二唐人,安詩集行世,各系以詩,其《題杜少陵》云:“文選理熟精,宋元格具有。五霸紹三王,罪魁而功首。”

卷三十四胡正基《七襄蟲歌俗名洋蟲》有云:“蟲出紅毛暨緬甸,月生九子曰九龍。溯芳康熙己亥歲,種入中國始流通。”

卷三十五朱元秀《除夕》:“飲罷屠蘇悵不眠,獨吟還傍小牕前。不辭秉燭更深坐,未聽鷄聲尚舊年。”

           

 

 

            Saint-Évremond: “Problème à l’imitation des Espagnols”: “Voici un autre inconvénient que vous ne manquerez pas d’essuyer: c’est qu’au lieu de porter au couvent le dégoût de l’amour, le couvent vous en fera naître l’envie. Ce lieu saint change l’amour en dévotion, quand on a aimé dans le monde. Ce lieu, plus dangereux que les lieux profanes, change la dévotion en amour, quand on n’en a pas fait l’expérience” (Les plus belles pages de Saint-Évremond, éd. Remy de Gourmont, p. 10). Cf. 第七百三則 Oxford Bk. of It.Verse, p. 164. 按此中有至理。《禪宗尋牛圖》稱“返本歸源”之後,始“入廛垂手”。克慾忍性之功,非人能堪,流弊甚大。《朝野異聞》云:嘉隆間講學盛行,楚人顏山農謂貪財好色皆性生,天機所發,不可閼之,第弗留滯胸中而已(《寄園寄所寄》卷六《焚麈寄‧勝國遺聞》門又《古今談概》卷二引)。可與 Blake, “Proverbs of Hell”: “Sooner murder an infant in its cradle than nurse unacted desires.” 參觀,皆開分析學矣。E. Jones, Papers on Psychoanalysis, 1918 ed., p. 591 即引此語。《摩訶止觀》卷二亦云:“人性多貪欲,穢濁熾盛。雖對治折伏,彌更增劇。但恣趣向,何以故?……譬如綸釣,魚強繩弱,不可爭牽。但令鉤餌入口,隨其遠近,任縱沈浮,不久收獲。於蔽修觀,亦復如是。”參觀第七九五則論《列子楊朱第七》晏平仲問養生於管夷吾。F.H. Bradley, Aphorisms, §16: “With one man, resignation stores up treasure in heaven; with another man, it does but store explosives in the heart.” 又第二百九十一則。Eckhart: “Ouch noch erfrâget man selten, daz die liute koment zuo grôzen dingen, sie ensîn ze dem êrsten etwaz vertreten”[4] (quoted in Jung, Psychologische Typen, Zürich, 1946, S, 340); Havelock Ellis: “St. Francis & Others”: “There would have been no Francis the saint if there had not been Francis the sinner.... We can only attain a fine temperance through a fine freedom, even a fine excess. The women who think that they must at all costs repress themselves, & the men who consider repression as the proper ideal, have missed the true safeguards against licence, & flounder for ever in a turbid sea, at war with themselves, at war with nature. The saints knew better” (Selected Essays, “Everyman’s Library,” p. 87); J.B. Yeats, “people don’t realize & don’t remember that Christ was a man tempted in all things.... Once lecturing in Dublin I proposed that the word ‘invitation’ should be substituted for ‘temptation’ since we really came on earth to be tempted, & that in most cases it was our business not to resist but to yield to it & take the consequences.... St. Francis was a man of pleasure who had gone the round of the passions. This was the history of all the great saints” (Letters to His Son & Others, Letter 121, p. 179) 皆與 Saint-Évremond 相發明。故元曲《城南柳》第二折呂洞賓云:“且教他酒色財氣裡過,方可度脱他成仙了道。”【陳眉公《見聞錄》卷三云:“王龍溪謂陸平翁云:‘他人以戒定慧救貪嗔痴,公須以貪嗔痴救戒定慧。’”】

 

 



[1] 卷首題“日札”,鈐“槐聚”朱文印。

[2] 望之年歲尚不足以染上性病之“豪家少年” 向人出示松脂(turpentine)藥丸,自誇身患淋病(clap)已達三次。末一例波德萊爾所云首次染上之“vérole”,則梅毒也。

[3] 詞云:“不會談天說地,不喜齩文嚼字。一味臭噴蛆,且向人前搗鬼。放屁,放屁,真正豈有此理!”

[4] 英譯:And still to-day one findeth rarely, that people come to great things without they first go somewhat astray.


 

陈晓平:成志会与民国高等教育

$
0
0

陈晓平:成志会与民国高等教育

澎湃新闻
2018-04-20 15:56:17
小号
标准
大号
特大号
关闭

清华、南开、交大、中大的学子们,大概想不到本校的老校长曾经秘密加入“兄弟会”。成志会由中国留美学生发起,会员约三百人,曾占据教育界各重要岗位,至少有18人担任过大学校长,4人当过教育部次长,更多会员则是不少学科的祖师爷。从成志会这一新视角出发,可刷新对民国高等教育的认知。

清华两次驱逐校长风波

1908年王正廷成立“大卫与约拿单”,1917年刘廷芳发起“十字架与剑”,1920年两会正式合并为“成志会”,一直以来,保密工作均甚为成功,直到1930年清华易长风波,才开始暴露。

1930年5月,罗家伦被迫辞去清华校长职务,由校务会议维持,校长职务虚悬。北平清华同学会邱大年等发表谈话,指Cross and Sword Society把持校务,受到指责的李继侗、蒲薛凤、蒋廷黻、萧蘧(萧叔玉)等七人发表启事,声称“鄙人等所在之成志会,旧为Cross and Sword Society,此名久已废除。本会为砥砺学行之组织,既无政治党派之色彩,又从未主持或参加任何运动。而会员在清华服务者,仅鄙人等七人,皆属讲学之职,有无把持校务事实,众所共知”。蒋廷黻等人的辩解大体不差,成志会在清华有一定势力,但没有压倒优势。萧蘧是清华教授会要角,又代理教务长,校长虚悬之下,代理教务长实际主持校务,故人数虽少,仍保持一定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声明中列名4人,都是留美毕业后先到南开,出名以后再转清华的。

此时,已任命的教育部长高鲁未到任,由总司令蒋中正以行政院长身份兼理教育部长,蒋对任命谁当清华校长一直举棋不定。经陈立夫推荐,到1931年4月3日,命CC系吴南轩出掌清华。吴南轩一到校即多所兴革,随意任免院长和教务长等关键职位,对清华教授治校传统造成冲击,引起师生共同不满,遂发起驱吴运动。吴南轩于5月30日呈文教育部(实即蒋介石),直陈“……本校校务久为别有作用之小组织所把持,而以所谓成志会者为中心,积习已深,牢不可拔;加以一年以来未有校长,校务会议全在教授掌握之中,任所欲为,肆无忌惮”。蒋中正大怒之下,曾有解散清华的念头。清华两次易长风波,让成志会的活动有所暴露,不过范围有限。总的来看,成志会对民国教育贡献极大,小圈子的弊端容或有之,然而就算没有成志会,仍会有其他小圈子出现。

“新教育运动”

民初“新教育运动”的实质是推广源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思想。在民国教育界居于显赫地位的人物陈容、张伯苓、郭秉文、陶行知、刘廷芳、陈鹤琴、刘湛恩、廖世承,都曾在哥大教育学院(也译作师范学院)就读,这些人都加入了成志会。哥大可以说是成志会的大本营。哥大与近代中国的关系至深,学界虽已有一些研究,仍未到全面深入的程度。

民国初年,留美学生陆续学成归国,在教育界渐成气候,其中成志会会员占了很大比例。1912年周诒春入主清华学校,1915年郭秉文任南京高师教务主任,1919年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成志会急速扩张其势力。南高后来改组为东南大学,与北大一起并称两大国立综合大学。

清华校长周诒春
清华校长周诒春

虽然成志会会员出身哥大的最多,但胡适、蒋梦麟同是哥大学生,却未入会。他们和郭秉文、陶行知、陈鹤琴等通力合作,在中国推广哥大教育思想。1919年2月,由蒋梦麟任主编的《新教育》杂志创刊,创办单位为:江苏省教育会、北大、南京高师、暨南学校、中华职业教育社,代表北大的是蒋梦麟、蔡元培、陶履恭、胡适,代表南京高师的有郭秉文、陶行知,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余日章、黄炎培,后面这4位都是成志会活跃分子。

哥大哲学家杜威在中国声誉鹊起,是成志会陶行知、郭秉文、黄炎培与胡适、蒋梦麟等人共同推动,不能把功劳都算在胡适名下。1919年杜威访华,首先发出邀请的是陶行知,来华第一场演讲则是在黄炎培负责的江苏省教育会。

到1930年代初,经过成志会与胡适、蒋梦麟等人的携手努力,哥大教育思想已深深渗透到中国整个教育体系,哥大师范学院毕业生也遍布各大、中学,难免有排斥异己的情形发生。1932年,留欧派傅斯年炮轰哥大毕业生遍布教育系统,认为是“教育危机之原因”之一。“傅大炮”所言不免门户之见。在教育界、学术界,英美留学生逐渐增加,挤占了留学日本、欧陆者的空间倒是不假。

成志会会员至少有18人当过大学校长,曾任大学董事长、董事、代校长、教务长等职务的人数更多,其中不乏名校。除此之外,担任过教育部次长的有4人。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等人在平民教育、职业教育方面长期居于领导地位。

成志会在教育界,不仅占据重要大学、学院、系科核心职务,而且在国民教育、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界也有广泛分布,人员众多,头绪纷繁。现以担任过大学校长的成志会会员为例,略窥其阵容之强大:

/

“新教育之父”郭秉文

提起民国高等教育,蔡元培、胡适、蒋梦麟、张伯苓、梅贻琦大概是受关注最多的人物,而南京高师校长、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与上海商科大学创始人郭秉文,对高等教育的贡献不在诸贤之下,在今日来说知名度不高。实际上,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已有“新教育运动”的实践,郭秉文则是新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

郭秉文
郭秉文

郭秉文(1880-1969),江苏江浦人,出生于青浦,1908年赴美留学。1914年,当他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撰写博士论文时,已收到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师前身)的聘书,请他当教务主任。1917年,郭秉文延聘陶行知到南高任教。1918年郭秉文代理校长,让陶行知接任教务主任兼教育科主任。陈鹤琴也被郭秉文延揽到南高,当过教务主任,兴办鼓楼幼稚园,成为中国幼儿教育的旗帜。南高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授还有孟宪承、陆志韦等,都是成志会兄弟。1918年,经郭秉文盛情邀请,中国科学社整体进驻南高校园,提升了南高的教研水平。郭秉文与成志会兄弟秉承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教育思想,几乎从头开始重建了一整套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新教育体系,惠泽莘莘学子以至于今。

1920年,在郭秉文大力推动下,南京高师筹备改组为东南大学,17个校董中,至少有王正廷、黄炎培、郭秉文、聂云台、陈光甫、余日章6个成志会会员。在郭秉文等人苦心经营之下,东南大学的“师资力量和院系建设甚至超过了由国民党元老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张耀杰:《20年代的东大学潮与郭秉文》)。北伐以后,东南大学曾短暂改名第四中山大学,接着改组为中央大学。

早在1917年南高就已设立商科。郭秉文与黄炎培这对成志会兄弟雄心勃勃,把目光放到经济中心上海,在南高商科基础上筹建上海商科大学,1921年9月开学。1925年,郭秉文成为政治派系斗争的牺牲品,被免去东大校长职务。上海商科大学于1928年变更为中央大学商学院。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庆祝“百年校庆”,将前身追溯至郭秉文创立的南京高师商科。因办学需要,郭秉文免不了与当时的北洋军阀高层打交道,被国民党要人吴稚晖、杨杏佛等人作为“直系人物”排挤出局,从此远离教育界,对民国教育是一大损失。

上海商科大学
上海商科大学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基会”)是负责将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拨款机构。由于民国政府始终财政紧张,而中基会财雄势大,一直由哥大教授孟禄担任第一副董事长(中国人担任董事长只是挂名),孟禄弟子张伯苓、郭秉文、周诒春就有了广阔的操作空间。1924年,中基会9个中方董事中,有黄炎培、张伯苓、郭秉文、周诒春4个成志会会员。

中基会副董事长孟禄博士
中基会副董事长孟禄博士

1926年,杜威、孟禄在纽约创办华美协进社,目的是促进中美教育文化交流、给留美中国学生提供协助,其经费多来自“中基会”。协进会由郭秉文担任首任社长,到1930年交给孟治接班,孟治一直干到1967年才退休。1980年代,翁同龢玄孙翁万戈曾担任社长。孟治、翁万戈都是成志会会员。可以说,华美协进社长期以来都受到成志会的控制。

成志会与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是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传奇,也是受惠于成志会最多的大学。当公立大学、教会大学都为筹款发愁之时,一个私立大学能长期位居名校前列,必有其特殊的过人之处。张伯苓如何善用成志会人际网络,为南开筹集经费、招致名师,事属隐秘,本文可以说是第一次将此秘密公之于众。

1904张伯苓与著名学者严修(严范孙)创办南开中学,191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教育学,1919年创办私立南开大学,其勇气、毅力、识力可以说是鲜有其匹。张伯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严修打通的政商人脉外,成志会网络对南开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张伯苓
张伯苓

1926年,中基会首届常会决议对各大学及研究机构补助金额,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合共得到6万美元,名列榜首,而北京大学仅得到3万美元。中基会历年资助南开大学的资金,在私立大学里面肯定是最多的,粗略估计可能也超过国立、教会大学。除张伯苓的不懈努力外,成志会兄弟的竭诚相助至关重要。中基会聘请的调查请款机构中方专家13人,有4个成志会会员。透过何廉的积极活动,南开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亚洲资助的重点,1935年前共接受该基金会捐赠约40万元,仅1923年捐赠科学馆全部建筑费、设备费即达12.5万元。

活跃于太平洋国际协会(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的王正廷、陈光甫、周作民、刘鸿生、周诒春、余日章、朱经农、晏阳初、洪业、徐淑希等成志会员,在为南开争取捐款方面应该也有贡献。1932年太平洋国际协会中国分会14个执行委员中,有成志会会员8人。该协会在1935年以前已累计捐赠给南开近30万元。

南开校友、“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总结得很精辟:“张伯苓校长在声望、规模、待遇不如其他大学的情形下,藉伯乐识才之能,聘得年轻学者,予以研教环境,使其继续成长,卒有大成。这是较一所学校藉已建立之声望、设备及高薪延聘已有声望之名家,更为难能可贵得多。” 张伯苓主持南开大学,在财力上无法与其他名校竞争,特别注意引进有潜力的青年才俊,注重感情投资,重用“自家子弟”。张氏手下先后有几位成志会得力干将,大学部主任凌冰、秘书长黄钰生(黄子坚)、教务长陈序经、经济研究所所长何廉,对南开的发展均有重大贡献。

凌冰,河南固始人,1912-1913年就读南开中学,留美多年,1919年回国,适逢南开大学创办伊始,担任大学部主任,后任秘书长,将杰出的留美学生蒋廷黻、刘崇鈜、何廉、蒲薛凤招揽到南开。这些留美博硕士一毕业就来南开执教,成志会兄弟情的因素至关重要。

黄钰生(黄子坚),湖北沔阳人,1915年入读南开学校,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回南开,1927年任大学部主任,1932年改称秘书长,将一生的黄金年龄都奉献给南开,也是张伯苓最为忠心耿耿的左右手。卢沟桥事变后,南开校园被日军炮火摧毁,黄钰生最后一个撤离,随后参加长沙临时大学筹建工作。学校从长沙迁昆明,他率领200多师生步行3000多公里抵达昆明,随后出任西南联大建设长,筚路蓝缕,辛苦备尝。随后,他又创建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即今云南师范大学前身。1951年4月8日,张伯苓追悼会在南开女中礼堂举行,致悼词的就是黄钰生。

南开秘书长黄钰生
南开秘书长黄钰生

中国原无“经济学”一说。近代西学东渐,不得不引入此学科,早期的经济学教研水平有限,直到成志会会员何廉、方显廷相继执教南开,创立南开社会经济委员会(后改南开经济研究所),才出现经济学的“正规军”。经济学家何廉(1896-1975),湖南邵阳人,1919年赴美,1926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前,已被张伯苓“预订”。当时有多家大学争抢何廉,他愿意来到薪水不高的南开,完全是出于与张伯苓的兄弟情谊。留美期间,何廉已介绍浙江宁波人方显廷入会,方显廷毕业后也紧随其后来到南开,两人联手做出接近国际水准的研究成果。令今人汗颜的是,中国四十年来经历了史上罕见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但中国经济学科在世界上仍未能跻身前列。

南开经济研究所首届研究生毕业合影
南开经济研究所首届研究生毕业合影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网 http://www.thepaper.cn/


 

卢弼书札七通:致钱基博、钱钟书

$
0
0

谢 泳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2月05日   15 版)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李洪岩研究钱钟书最为用力,也最有成绩。承洪岩兄不弃,每有新作,我均获赠,感念无已。卢弼与钱钟书最早交往的事即是洪岩兄披露出来的。

    网络时代,我们了解一个学者的经历相对容易,但在前网络时代,只有阅历和读书两途。卢弼多年困居天津,他曾说这是他一生最大失策。洪岩兄本籍天津,得天时地利,有此因缘。

    洪岩兄叙述卢弼与钱钟书交往,主要依据是卢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私印的几册诗文集,如《慎园诗集》《慎园文选》《慎园丛集》等,洪岩兄同时提到卢弼还有一册和当时文人故交的书信集《慎园启事》,可惜此书洪岩兄当时未及获读。

    近年网络旧书交易异常繁荣,早年极难一见的书,时时会在网上出现,虽然价格奇昴,但有书现世,对学术而言,确也是一种福音。《慎园启事》如今并不难见,但我检索网络,还没有发现使用卢弼致钱基博父子通信的研究文章,傅宏星《钱基博年谱》也未见引述。因为《慎园启事》是油印书册,流传不广,有必要抄出,以嘉惠学林。

    《慎园启事》是1961年戴克宽在上海印出的,负责刻版的是石贡航。当时戴氏负责刻出的油印书,我多数见过,刻手除石贡航外,还有一位张仁友。戴氏油印书,最能代表特殊时代文人学者的趣味和风雅,刻版水平很高,尤以戴氏自己的《果园诗抄》最为精美,《慎园启事》也相当诱人。

    卢弼覆钱基博信共四通,时间为1951年至1954年。覆钱钟书信三通,时在1955年和1959年。

    《慎园启事》体例,以卢弼居北京时期通信为上卷(1914-1932年);居天津时期为下卷(1933-1959年)。为节省篇幅,卢弼只抄原信内容,标明通信时间,将书牍前后敬语删除。

    《慎园启事》刻印书信,用旧式断句法,单圈点断,偶用双圈强调重点。未分段,偶用小字夹注,字用娟秀楷书,识读无碍。为尽可能反映原貌,依原例抄出。信中涉近代诗坛人物故实较多,但都可网络检索,偶有笔误,也一望而知,所以未加注释。卢弼述近代诗坛故实,多可作诗话素材,十分有趣。

    卢弼书信中多有对钱钟书夫妇及《谈艺录》《宋诗选注》评价,材料宝贵,与李洪岩早期文章对读,恰好可以还原卢钱交往原貌。

    网络时代,卢弼生平,不再细述。序号为笔者所加。

    1、覆钱子泉  一九五一、八、廿四  辛卯处暑

    去岁获读大著《中国近代文学史》。评论人物。如老吏断狱。公直无私。喜其载人轶事。可资谈助。旋阅旋咏。聊以自娱。南北阻隔。无缘就正。适孝萱来书。谓先生诲人不倦。今世纯儒。遂检旧作。冒昧渎呈。先生虚怀雅度。华翰先施。猥承奖饰。益增惭惶。别录拙句数纸呈教。偶而游戏之作。不足以登大雅之堂。藉此得联翰墨之缘。实为私衷之幸。湘绮老人。风流自赏。每遇翰林。辄呼前辈。红丝小辫。讥讽诙谐。曾接风采。遂形歌咏。后以词近轻薄。概行删汰。类此甚多。姑举一例。又如苏玄瑛舆论不惬。王式通末路失检。凡此诸人已咏不录。存者已无几矣。樊山海藏。同工异曲。一时瑜亮。都为妙才。愚与海藏。尤深惋惜。别赋三章。略抒馀慨。胡步曾谓吕碧城为女中樊山。大著未辑。感旧之音。写呈清览。后生末学与大著喜加评议。不知如此钜制闳篇。岂能毫无遗漏。过事吹求。适形狭隘。增订之本。当臻完善。尚未获读。敝处印本各种。拟迳邮呈。贤郎佳耦。桃李如林。一门风雅。艺苑美谈。先生之乐可知矣。

    附近人杂咏数十首海藏三首碧城五首。

    2、覆钱子泉一九五一、九、十五  辛卯中秋

    惠书诵悉。湖北丛书为四川赵翼之尚辅学使所刊。书面只有三馀草堂字样。宜为人所不知。北平图书馆馆刊。举各省丛书。此书亦未列赵名。子妇为徐久成之女。翼之先生孙女。久成之妇也。拙作久成诗集序。道及此事。云久成两家姻娅。皆为学使。皆刻楚先贤书。久成题慎始基斋校书图亦言之。辅大校长陈援庵赠诗。有楚才独阙笑南皮之句。自注谓书目答问姓名略无鄂人。弟举若干人告之。楚人言楚。略能了然。若询我锡山故实。茫然无以置答。论事贵求其通。不能故意吹求也。石庄绎志为李申耆原刻。传闻李于名场引绎志语获捷。杀青以报之。周沈观刻石庄集。樊山序极佳。今交邮寄碑铭拙诗呈教。藏书卖尽。独处小楼一间。有食息诵读恒于斯之句。怡然自乐。吟咏娱老。闭户即是深山。亦如先生之昙花林中也。

    3、覆钱子泉 一九五一、十、三、辛卯重阳前六日

    惠书暨尊府家谱、念劬丛刻、均收到。另呈拙刻。藉报琼瑶。先生以道自任。我为乡邦学子敬谢良师。感想所及。条列如左。

    大函称谓非所敢承。先生著述之多。闻见之广。我皆望尘弗逮。谦抑固是美德。逾量则受者踧踖难安。后如再施,不敢奉教。

    尊府家谱字小。只好徐徐细读。累叶书香。令人敬佩。溥心畲书画有旧王孙印记。先生亦可用之。近则嫌于封建。可为一笑。附呈海岳行吟草。有咏武肃表忠碑诗。湖北诗徵传略引全首见卷末沔人与尊府早有文字之缘。不自今日始也。

    从戎纪略。偶阅一则。曾九忌合肥分功。当时情景。可推测一二。左文襄与郭筠仙亦不谐。湘绮耳闻目击。讥嘲玩讽。曾九极力敷衍。此亦当时之一公案。

    复堂日记续录。贤郎序文。妙制美才。爱不忍释。不止为松岑敌国。几道行严雨僧步曾数子而外。一人而已。拙著三国志集解序例云。松之父子。注解马陈。两代闳儒。千秋盛业。今则见于君家。迁固亦承家学。老苏之乐乐何如。弟最爱才。垂老尤甚。秋水蒹葭。伊人想慕。几道译述居先。行严文字。略见甲寅杂志。雨僧诗集已刊。后附徐久成诗步曾诗见学衡杂志。吴其昌有九都纪功碑跋。拙著曾采录。海内中西兼通之人才。屈指可计。贤郎独步一时矣。序中引诸家日记。评论极当。拙作左笏老日记诗。呈教。可资参考。越缦未印日记。闻有不慊于南皮云门之语。询诸樊山。笑而不答。谭师主讲经心。弟初入院。谭师旋去。继者为麻城吴星阶师。兆泰疏谏颐和园工程革职亦工骈文肄业未几。考入两湖书院。谭师有师生之谊。乐诵其书。惜字小目花。不能细阅耳。

    先生对亡友之高风。胜于季札挂剑。陶夫人亦庶几李易安。徐君可以无憾。黄郛曾同宴饮。苏张之流。宜徐君与之不谐。良禽择木。似或失之。今日求如胡林翼之于罗泽南。不可得矣。

    尊谱中有张仲仁撰文表墓之语。经济特科前六名。苏人居其三。胡绥之张仲仁徐芷升。三人皆我挚友。胡张已矣。徐则老而贫困。文人末路如此。

    沔阳丛书。收集选校弟任之。刊资先兄木斋筹之。冬夜勘校。右臂受寒。近躬亲洒埽。臂痛霍然。童承叙沔阳志为名志。章实斋天门志全袭之。天门为明竟陵县竟陵明时为沔阳属县实斋一字不易拙撰童志跋语。于作者心迹。稍稍道出。弟七十二岁时。尚能细书。手抄浣花玉溪诗数百首。章一山戏赠句云。七二翁姑双白发。房中合选义山诗。七十三岁伯兄室人。先后逝世。数月之间。两遭惨痛。老泪盈把。次年钞书遣闷。写成三国志集解补二卷。整理积年诗稿七卷。老钝不自爱惜。用力过度。遂至昏聩。成今日冥索之状矣。每一握管。不能自休。几如老妪絮语。琐渎清览。谅恕不庄。

    4、覆钱子泉   一九五四、四、二十、甲午三月十八日

    展奉惠书。暨赐撰先兄木斋遗稿序文。载颂鸾凤之章。深慰脊令之痛。浣花集中有严节度。昌黎文中有柳柳州。欣辛何如。谨援大笔撰吴清卿传例。检拙藏谭复堂师点校绝妙好词笺奉呈。藉先贤之翰墨。答君子之名篇。匪报琼瑶。愿联侨札。留置高斋。聊供清赏。

    1、覆钱默存  一九五五、六、四  乙未四月十四日

    挚友某翁语鄙人曰。谈艺录讥评古今诗人。身无完肤。子乃投诗钱君。可谓老不自量。鄙人笑应之曰。往有人论管仲有贬辞。夜梦管子揖而进曰。先生笔下留情。钱君讥评皆古今诗人。下走不过桃花扇中之说鼓儿词者。不足齿于讥评之列。有恃而不恐。更不必效夷吾之乞怜。翁语塞而退。正欲以答宾戏之言告左右。适奉大示。满纸揄扬。先生不作刘季绪。大失所望。果如所料。不足齿于讥评之列。真为某翁所窃笑矣。

    又 再答宾戏。

    挚友某翁又语不佞曰。戒子无投诗钱君。不纳忠告。抛砖不能引玉。虽多亦奚以为。不解一也。老不知休(羞)又和寻诗。设因倾茶角胜。惟口适以与戎。不解二也。人之好尚。各有不同。苏台本多佳丽。吴王偏宠西施。秦淮主盟风月。牧之专恋扬州。而子乃欲高下抑扬。万殊一致。不解三也。余笑应之曰。李杜知交。艳称千古。浣花集中。怀李极多。青莲只有饭颗之嘲。今日李杜并称。释惑者一。杨夫人名门闺秀。知书识礼。不能以市井村妪之见。测南国淑女之心。释惑者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梁冀艳妻。妖容艳态。秦虢二国。淡埽蛾眉。我固不能强人学我之老丑。人亦不能强我作无盐。各适其所适而已。释惑者三。钱君新续世说语林。劳翁答问。即可据以塞白。如获稿酬。同某一醉。翁喜笑而退。

    2、又 一九五五、七、十五   乙未五月十六日

    尊公近代文学史。卷末论梁胡。为良史定评。大札论陈郑樊陈。亦极公允。某君成见太深。进言不易。山谷临川。咸有特性。流风所播。习为固然。某君推郑子伊为清诗巨擘。巢经本经生。阅其诗者。尚需置经籍纂诂于左右参证。陶冶性情。翻成苦境。边区枯槁之章。执中原骚坛之牛耳。可谓突起异军。南皮不喜宋诗。见苏戡序散原集。亡国哀音。先机已兆。某君于散原苏戡外。亦称苍虬。老友徐芷升谓。仁先同年。人可爱。诗可憎。弟与仁先经心书院同学。院生皆年长者。弟与仁先齿最少。学使甄别新旧生。仁先世家子弟。丰度翩翩。群相围绕。争看子都。不意后来诗境。与昔日绮年玉貌。背道而驰也。弟挽仁先十联。别纸呈教。或谓拙吟敏捷似樊。答言樊诗四万首。免遭胡骂。说与诗人一笑。前赋登浚宣露台一章。老友徐石雪深以为戒。承嘱无履危梯。良朋厚意可感。愧无仲宣登楼之赋。幸免金谷坠地之虞。请释锦怀。藉资谈助。

    3、覆钱默存  一九五九、十、廿一   又十一、十四、己亥十月十四日

    惠札暨宋诗选注奉到。敬谢。前闻是书印行。不欲损左右笔耕之资。讬人代购。下走十年不履市场纸贵洛阳。求之不得。忽承佳贶。忻忭何如。推陈出新。闻之快意。言语妙天下。雅俗共赏。鄙意开卷。宜写凡例数条。一览而知内容。再阅三十叶之序文。一切了解。执事以为何如。承惠贤阃杨夫人译本小说。谢谢。鄙人阅说部极少。小册及横行书。均未寓目。因杨夫人盛意。破例一开眼界。获睹佳人妙笔。纵有心馀一场小病。庸何伤。里井琐闻。曲曲如绘。出之名手。便自不凡。雅贶无为报。学柳敬亭讲一段趣事。藉博一粲。鄙人曾办外交。不肯媚外。然工功于媚内。民国初年。在北京史家胡同买一旧宅。枣花寺之牡丹。法源寺之丁香。畿辅祠之海棠。兼而有之。屋宇无多。隙地颇。谋补植花木。彼时置宅尚举债。卢室人有难词。婉言协商。今幸获鸠居。觅一解语之花。与不解语之花。二者孰宜。室人不待词毕。即可其后者。遂据广群芳谱为南针。遍觅佳卉。艺菊千本。越岁满园春色矣。每年春节。夫妇联袂偕游海王村。余为室人讲说旧本书籍。为古董之一。与女子仪饰。同一珍宝。室人渐染同好。检卷查叶。室人任之。遂能鉴别版刻。喜阅精椠。几青盛于蓝。拙斋所藏善本及大本古今图书集成。室人助成之力居多。为友估所周知。胡绥之先生有长歌咏其事。设有续菊鞠裳藏书纪事诗。可增入佳话。鄙人之媚内大功告成矣。时运迍邅。日寇肆虐。迫不得已。卖书易宅。答友人书。有藉伯喈万卷易兰成小园之语。又有辟地实无谋择邻深失计之句。斯举实为最失策最痛心之事。鄙人国志成书。即拟为水经注作疏。所收大典本、黄省曾本、朱谋玮本及各种校本、全卖归北大。鄙人喜读迁书。有与周少璞论读史记书。又有马书喜诵真肝胆。骥力空留瘦骨皮之句。尝为水经河水篇、与史记殷本记、须明甲骨文字难治。此外左右逢源。迎刃而解。吾生已老。此愿未尝。岁月蹉跎,掷笔三叹。流寓津沽。朋好吟咏。著书未成。换了十几卷莲花落。(慎园诗集)岂不可笑。幸获大笔赐撰序文。装点门面。因贤伉俪关怀。琐渎清听。幸恕狂愚。

 

《荷花淀》的版本体系与读者接受

$
0
0

《荷花淀》的版本体系与读者接受

  (2014-11-24 09:50:25)

   《荷花淀》的版本体系与读者接受

    《荷花淀》最早发表于延安《解放日报》(1945年5月15日),其刊行不久就引起了延安政文艺界的广泛关注与赞赏。比如,毛泽东就很欣赏这个短篇,他曾在刊登这篇文章的报纸边上随手写下“这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的字样。风格意味着艺术的创新,展现着形式的新颖,或彰显出内容的独一无二。有作家即使写一辈子,也不见得有什么风格。因此,毛泽东以“有风格”论孙犁,当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此后,这篇不足5000字的短篇小说就在各大解放区乃至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如今,它已经在“文学”和“文学史”两个纬度上都已完成了自身的经典化过程,并因其被选入各种语文教材而获得更广的传播面和更大的传播力。关于其在延安的广受欢迎,1978年11月5日,孙犁曾解释道:“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的心。”(关于《荷花淀》的写作)他的这种从接受语境方面做出的偏于文艺心理学的解释是符合实际的。当然,其备受喜爱的原因还与其散文化的诗性叙述、纤细的人性叙事、简洁而又优美的语言修辞、“人情”与战争的主题抉择等文本因素有关。这类有关小说主题思想和艺术问题的解读文章已经很多了,此不赘述。若从创作主体来看,灵感的生发和艺术的凝聚也需要一定距离,孙犁从冀中根据地来到陕北的延安,在此学习和工作了近两年,因此,我们也完全可以说,《荷花淀》是远在外地的作家由于长时间的离家思乡、思亲念民而引发的对于故土故地、人性人情的个体言说的精神产物。这样的作品大都是作家的用心之作,内容与形式水溶交融,情感与思想血肉相连,意境与主题相得益彰,自然能够入乎心,达于情,感染人。

初刊本因为史料的丰富而并不存在认定上的麻烦和疑问,可关于其初版本的认定因为版本的稀有和佐证史料的匮乏而导致认定上困难和分歧。目前,就笔者视野所及,其具体指认主要有三种:(1)1947年香港本。张学新认为最早出版于香港,时间为1947年。“孙犁的著名作品《荷花淀》,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它却是1947年最早在香港出版的。它是周而复在香港主编介绍解放区文学的北方文丛’中的一本书。”(见《<</SPAN>荷花淀>最早在香港出版》,2007年7月8日《天津日报》)。(2)1946年华北书店本。段华认为,《荷花淀》的最早版本应该是1946年由中华书店刊行的单行本(《也说孙犁《荷花淀》最早的版本》,2013年5月13日《今晚报》)。如果段华的认定为事实,张学新的认定自然就被推翻了。(3)1946年东北书店本。这一说法在网上曾经流传过一段时间。一位署名“瓦那”的作者就认为,其最早版本可能为1946年由东北书店出版的版本。他说:“想起今年8月初我在宁夏博物馆偶然间看见一本《荷花淀》,封面注明“东北书店印行”,应该是最早的一个单行本吧。无奈它在玻璃柜里,翻阅不得。它注明是红军读物,为馆藏书。印象中,《荷花淀》是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副刊问世的。今天查阅《孙犁全集》一卷,书影《荷花淀》不是我见的版本;本卷说明也没有提及我见的这个版本。我想这一版本可能是被遗忘的,或是具体人不知道。”(《目睹<荷花淀>初版本》)上述三者的指认到底哪一种为初版本?”由此可见,业界对于初版本的认定存在着不同的声音。这的确有再次澄清的必要。

王国维以“二重证据”为治史学的基本前提或方法,即治史学必须有地下的文物和地上的文献史料的彼此佐证,方能达成一项考古的认定和学术的展开。“二重证据”法同样适用于版本学的研究,而版本学的首要任务是“正本清源”。那么,对《荷花淀》的初版本的认定首先必须以实物面世为前提,后辅之以文献史料的佐证。因为新文学版本的生成时间也就在百年之内,流传年限也不长,故对实物(文物)的寻找相对容易一些。

从实物形态来看,宁夏博物馆收藏的1946年版的《荷花淀》,与中国现代文学馆(草明文库)所藏,皆为同一版本。有了具体的实物,我们就可以做出如下界定:该版本为孙犁的短篇小说合集,1946年9月由东北书店刊行,首印3000册。因是合集,故非《荷花淀》的初版本(单行本)。因为这一版本属于地方版本,故在各大图书馆中较难找到。中国现代文学馆草明文库中也藏有一册,概因其曾在东北文艺界长期工作过有关。该版本在东北的刊行也再次说明了《荷花淀》在广大解放区的流传广度。同时,这个版本的出现也说明张学新的认定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即使作为合集本的《荷花淀》,早在1946年就出现了。其实,张学新所谓“最早版本”仅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就藏有5册,查阅实物可知:这是一本包含短篇小说《荷花淀》在内的一组散文与小说的合集,内收《荷花淀》《游击区生活一星期》《村落战》《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麦收》共6篇文章。初版印刷4000册,故留存于市面的也相对多一些,各大图书馆也都有所收藏。关于这个版本,孙犁对之也有很深刻的印象,他在给康濯的一封信中说:“在这里,找到了一本香港出的《荷花淀》,所欣慰者其中收集了我原想早已湮没的《游击区生活一星期》(一万字)和《山里的春天》两篇文章,其次别人又剪来上海《时代日报》介绍这本小书的葛琴和别人的文章,也把咱们小小捧了一下,虽是掌声不大,却也聊以慰情。”(1949年2月2日给康濯信)除了这封信,他在一篇文章中也曾提起过此事:“1948年平分土地之时,周而复同志托周扬同志带给我一笔稿费,是在香港出版,题为《荷花淀》的一本小说集的稿费。”(《谈稿费》)总之,笔者的所见及孙犁的记载都可佐证宁夏博物馆所藏版本不是《荷花淀》的初版本。

段华收藏的《荷花淀》是目前笔者见到的最早的单行本。该版本为64小开本,大众文库编委会编,为“大众文库(文艺类)之一种,由大连市天津街138号的大众书店发行。全书共21页,内仅收短篇小说《荷花淀》一篇。他的认定是准确的,不仅有实物加以确证,指出了其稀有性,分析了版本价值,而且还从版本稀有性的原因、史料价值等方面阐述了该版本在孙犁研究中的意义。这个版本迄今为止我没有看到有人提及过,孙犁先生本人的文章和书信中也从未提到过,对孙犁作品颇有研究和熟悉的冉淮舟先生,在其《孙犁作品单行、结集、版本沿革年表》中也没有提及这个版本;冉先生的这篇文章是经孙犁先生本人亲自审定的,如果孙犁先生看到这个版本,不会不列在表上的,可见先生本人也不知道这个版本。”(《也说孙犁《荷花淀》最早的版本)他的这个建立在实物认定基础上的申述虽没有具体史料的佐证(比如作家本人的回忆文字),但是,这一说法是具有启发性的。这样,段华的发现自然就推翻了前述有关最早版本为1947年香港海洋书屋本和1946年东北书店本的认定。

除上述三个重要版本外,其他代表性版本(含收入该篇的合集本)还有:(1)重印本。1949年8月由三联书店刊行的《荷花淀》是香港海洋书屋本的重印本,首印3000册,除了封面和版权页稍有变动外,其他几无变化。(2)单行本。1955年9月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以“文学初步读物”之一种出版了单行本,内收《作者介绍》和《本书说明》各一篇,配有戴泽、绍晶坤插图5幅。这是自1946年华北书店出版单行本之后,第二次以纯粹单行本方式面世。(3)各种合集本。1958年4月中国青年出版社以“播种文艺丛书”之一种出版《白洋淀纪事》,收入包括其短篇小说《荷花淀》在内的54篇作品。1962年4月重版,增加了6篇作品,1978年4月和1979年6月又先后重印,篇目有所增删。1959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文学小丛书”之一种出版小说合集《荷花淀》,首印54000册,内收《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光荣》4篇作品。1961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集《村歌》,内收包含《荷花淀》在内的24篇作品。(4)文集本。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孙犁文集》第1卷(1982年后出版后4卷,各卷均由孙犁亲自审定),其中,第1卷首印13700册,内收包含《荷花淀》在内的各个时期的作品。(5)全集本。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1卷本的《孙犁全集》,总计约400万字。全集本是对作家一生文学之路和文学成就的总结。

《荷花淀》的各个版本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负载了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从《解放日报》的初刊本到1949年以前的各个单行本、文集本,其内容几无变化,基本遵循初次发表时的面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从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始,单行本和合集本内的文章就有所变化了。重新经由作家修订的《荷花淀》自然就成为了全新的文本。这样的修改自有那个时代的背景:在1950年代,为适应新中国政治意识形态或新的文学规范的需要,作家们对创作于1949年以前的作品重新修改,然后再次出版,是很普遍的现象。比如,茅盾、曹禺、老舍、王统照等在1949年以前就已成名的作家都依照新规范主动或被动地对自己的代表作进行了改写。1955年“人文社”出版的这套丛书都是经由作家重新修订后的版本,但是,从孙犁的文本修改情况来看,《荷花淀》的变动并不大。比如:(1)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岁”改为“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2)将“那里水浅过不去”改为“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3)将“枪声紧紧的清脆”改为“枪声清脆”。《荷花淀》的修改基本在润句方面,无非是让有歧义的句子更具有明确的所指(比如2),让一些细节合乎时代规范(比如1),让语句更为简练(比如3)。自此,以后的版本都依据1955年的修改本。依据修订本而进入《孙犁文集》、《孙犁全集》的文本,就是所谓的“正本”了。即使这些细微的修改也深深打印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印记,比如,关于年龄的修改,段华就认为“这是为了适应新中国婚姻方面的有关规定而改的”。(《也说孙犁<荷花淀>最早的版本》)。

除了孙犁的修改本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修改本,即语文教材本(包括大学选本)。语文教材中的《荷花淀》又对原作进行了修改。这些修改都是编辑们自行操作的,以此而形成的文本自然又成为一个新文本了。

在1950年代、1960年代,他们的修改主要以删除句子或段落为主(比如,“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编成多少席?”)。孙犁非常不满意编辑们的这种删除行为,认为“有时他们想得太简单,有时又想得太复杂。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不合常情,有时又超出常情之外。”比如,他觉得把“哗哗,哗哗,哗哗哗!”改为“哗哗,哗哗,哗哗!”就很不合乎情理,认为:“他们有‘整体’观念,从来不衡量文情,最后一个‘哗’字是多么重要,在当时是一个多么不可少的一‘哗’呀!至于他们为什么删掉‘编成多少席?……’我就怎样想,也想不出他们的理由。这一句有何妨碍?”(引自《关于<荷花淀>被删节复读者信》)从整体上看,这种修改也不算大,语文教材编辑者考虑的是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其修改或增删自有其道理。但是,语文编辑家修改本依然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影响,比如,在今天看来,类似“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这样的句子该是多么生动、形象,是万不该被删除的,但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样的表达可能被认为是彰显一种“小资情调”,与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文化语境不符,所以, 就被删掉了。即使如此,《荷花淀》所表达的一些情感也会引发学生的疑问。在1950年代,安乐师范文艺研究组的学生就曾致信孙犁,说《荷花淀》“有点嘲笑女人的味道”,“拿女人来衬托男子的英雄,将女人作为小说中的牺牲品”,“不是郑重的反映妇女的事迹”(见《关于小说<荷花淀>的通信》)。孙犁在信中对之一一做出解释,所依据的是小说的文本语境,告诫他们不要脱离文本,机械地理解这些问题。孙犁的解答是正确的,但学生们的追问也不能说毫无道理。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倡导男女平等,提出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等口号,青年学生自然深受其影响,他们更多关注的肯定不是文本的艺术问题,而是文本反映出的思想问题。很显然,这样的争论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貌,那个时代走远了,此类争执也就自行消退了。

   在1980年代,最大的修改本是由徐州师范学院函授室所编的《中国现代小说选》里的《荷花淀》。关于这个版本,孙犁在日记中说:“第二段被全部删去,共一百八十余字。妇女们在水生家的对话,共八行,一百六十余字,也全部被删去。此外删去整段、整句,或几个字的地方,有十余处之多。《荷花淀》总共不到五千字,几乎被删去一千字。”这样的增删就是胡乱作为了。孙犁对此自然非常气愤:“这种做法,已经不便于说他是简单粗暴。这是出版界的怪现状,是对著作的侵犯,是偷偷摸摸的行为。”(引自《被删小记》)毫无疑问,后一种修改是非常有害的,是对文学和作家的双重损害。

    如今,语文课本中的《荷花淀》又经过了一次重新修改,可称为“人教版高一必修本”,其修改处主要表现在:(1)将原著中的方言、口语换成按普通话标准形成的文字。比如将“苇眉子潮润润的”改为“苇眉子湿润润的”,将“到区上开会去来”改为“到区上开会去了”,将“聚在水生家里来”改为“聚在水生家里”。(2)增减个别字词,改动句序和标点。比如,将“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中的“没”改成“没有”,将“因为考虑准备的事太多”中的“考虑准备”改为“考虑和准备”,将“从稻秧尖上吹过来”中的“上”去掉,将“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改为“你有什么话,嘱咐吩咐我吧”,将“哎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改为“哎呀,日本!你看那衣裳!”,将“宽厚肥大的荷叶”改为“肥大的荷叶”。(3)重新调整句序。比如,将“水生的女人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按据点……’”改为“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由上可见,教材编写者过多考虑了普通话标准语的规范,而对文学语言中不符合统一性要求的字词、语句进行了修改或删除。笔者觉得,与原文本相比,这些改动非但没有确保文本意义的增值,反而大大减值了。具体来说:(1)处的改动丧失掉了原生态的乡土特色(“潮润润”该是多么富有乡土韵味啊!),人物的口语风范顿然消失(“开会去来”该是多么富有现场感!)。(2)处的改动要么失去语言的干净、洗练,要么造成语言的生硬和无趣。其中,笔者实在不明白编辑们将老百姓口中的“日本鬼子”改为“日本”是出于何种目的。细想了,这样的改动真有点荒唐!(3)处的修改由于过多考虑了句子的严整性,结果如此一改就很不利于人物性格的表现,即对女人那种快言快语、朴野真挚的性格呈现就大打折扣了。

             (《文艺报》2014.11.24 发表时有删节,本文为原稿,特此说明)


 

商务印书馆总公司同人录

$
0
0
商务印书馆总公司同人录(民国十二年一月)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2 11:44:03
    商务印书馆总公司同人录(民国十二年一月) 
    监理:高翰卿 张菊生; 
    总经理:鲍咸昌;经理:李拔可(宣龚)王仙华; 
    总务处:机要科:李拔可(兼),盛同孙; 
            股务股:任心白 杨振初 胡凤光; 
            书记股:汤颐琐 沈挹清 黄仲明(黄宾虹之子)张隽人 宋明德 姚伯南 王长宝 
            洋文股:鲍济川 
            保管股:盛同孙(兼)鲍济川(兼)任心白(兼) 
            收发室:任文钰 倪汝翼 沈尧臣 周福臻 
            业务科:韦傅卿 
            稽核科:王莲溪; 
            核帐股:何伯良  孙振声  杨德范  成禹川  王寿康  翁健鑫  陈冠南  鲁伯锦  叶景云  张镜蓉  周仲藩  朱心竞  黄秉吾  楼锡廷   
            核货股:张显光  谢永贻  张元士  业范孙  张振三  朱锡欣  陈炳佃  金国祥  
            李匡铎  赵仰澄  俞建章  张迎祥  张浩然  李贤堂  魏荣组  穆示泰  萧禾生 
            高乐赓(解放后健在)    赵志鹏  何肇祖  张祖荫  汪济时  孙立诚  詹右通 
            统计股:吴度均  华祖沐;(以上68人) 
        进货科  王仙华(兼,后任经理) 
            纸张股:吴东初  杨守仁  李茗楹  夏剑臣  俞学敏  张德一  张廷煦  唐印龙 
            仪器文具股:吴东初(兼)张川如  吴绍介  冯秀山  商伯益 
        书籍股:董承道  陆品琴  黄步香  程有明  袁翼云  周兆垣  乐诗农  张竞新   
    刘启谕 叶志龙  米大荣  钱漱人(以上共95人,未完,待续,老陈整理)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2 11:46:43
    转录自<商务印书馆通信录(民国12年)>,供参考.
作者:diamonds 提交日期:2006-05-22 11:46:59
    好
作者:天一老 提交日期:2006-05-22 11:53:41
    陈老辛苦了。。。
作者:高卧东山 提交日期:2006-05-22 11:54:06
    收藏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2 18:17:44
    《商务印书馆总公司同人录》续一 
    存货科 :王莲溪(兼) 
      书籍股:李守仁 马达君 
      司帐兼庶务  冯梦久 
      文房科 :严介之  费显刚  瞿赢洲 
      书帐处:章表刚  曹锡林  刘孝昌  谢叔禾  王洪生 
      管理西书:姚裕斋  施布林  冯良玉   
      稽查缺书:尤松林 
      收发书籍:王原生  李昌年 
      分庄发货处:俞敦初  羊左青  萧退之  李松年  杨永青  陈峰昌  陈丽森   姚润田 
    董志章  鲍鸿飞  袁慎生  严洪生  王景云(工会主席) 
       开发票:张宝钦  吴水泉  李升年 
       点书:张荣庆    检查发票:穆示茂 
       管理本版书籍:潘志堂  陈开祥  唐季良  贺承禄  朱锡昌 
       管理包封:张金洪  许金奎  毛汝潮   
       管理邮包:任彭寿  陆荣知  严仲华 
       管理查欠书籍:沈根福(以上48人) 
      仪器文具股:包文信  沈安遇  孟树箴 
    测量课:洪季棠  范永康    文具课:陈德宽  谭辉祥 
    药品课:沈颂恩  华胜发; 文房课:王梅庭  艾维青; 
    理化课:冯东海  韩仁裕  冯继祥;博物课:朱文奎  张绍生 
    玩具课:魏德炳; 
    分庄发货处:高品阶  袁振生  赵志幺  金菊人  范锦堂  桂元表 
    李子舒  金齐康  李唐舀  赵长巡; 
    纸张股:穆华生  邵惠卿 ;寄售股:赵伯恒  朱宗熙  朱奎友(以上81人) 
     附言:以上的名单,附有机构名称,可以想到当时的书店文具店的具体情景, 
    很有价值。老陈整理,5,22 后面还有编译所,发行所的职工名单. 
       
    
作者:shaohai 提交日期:2006-05-23 21:40:10
    感谢陈老师!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4 17:37:04
    《商务印书馆总公司同人录》续二: 
    会计科:杨端六  史久芸  潘世祺  汪本全; 
      计帐股:史久芸(兼)单其汉  杨越屏  武育干 梁明铨  范谱声  余祥凤 张乃彪      
    冯一先  汤效曾  胡申溥  卑泽新  吴相洋  张怃臣  蔡同涵 
      核对股:唐明煜  寿廷翰  鞠鳌  王子舫  徐仲涵  李协定  鲍大禄  鲍天爵 
      胥以恒  张公麒  胡仁镐  吴德馨  朱犀柞  张鸿钧  刘志惠  梁明体  
      收帐股:徐绥邦  何梅初  陈文经  王顺根  蒋九如  曹丙源 
      收发股:张翰清  赵仲瑜  卢显忠  薛济卿  祝鸿仪  徐维云 
    出纳科:钟景莘  朱颂盘  吴树声  翁培雍  杨介仁  赵邑紫   
      出纳分科:许笃斋  鲍庆余  黄家栋 
      分庄科:陈培初  韦傅卿(兼) 朱景张 
    配货股: 丁养气  黄德铭  荣浩昌  胡鹤生   
    通信股:庄莲塘  周海容  黄雅生  谢同寿   
     交通科:庄百俞(原教科书编辑)  张叔良(南洋公学毕业) 
       调查股:张叔良(兼)朱尉伯  司衍生  姚禾生  王司笛  边境宏  
       通讯股:庄百俞(兼)费凯声  张初民  杨蔚荫  黄寿垣  徐志忻  陆荫初  朱少卿 
       广告股:陈布雷(后任蒋介石秘书) 戴锡柞  王士弘  万海啸  施修梅; 
       应接股:陈少荪  来文选 
       活动影片:陈春生  任彭年 
       收付签字处:张蟾芬(原创始人之一) 何心圃 高幼帆(以上92人) 
             (老陈整理,5,23) 
       
    
作者:shaohai 提交日期:2006-05-24 20:08:02
    tttttttt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4 20:41:31
    <商务印书馆总管理处同人录>续二补完 
       成本会计筹备处: 杨端六(兼)  陈铭勋  张兖甫  姚炳麟 贺冠湘 杨笃因 
         报运股:张文炳  张又根 
         文牍保检处:汪仲阁(汪康年的弟弟,后在校史处任职) 
         办理翻版:陆汇泉 
         推销韦氏字典:黄秉修(以上一,总务处人员资料完) 
      (二)编译所(即将公布,老陈,5,24)
作者:shaohai 提交日期:2006-05-25 21:40:26
    等待陈老师公布啊,呵呵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6 09:17:27
    《商务印书馆总公司同人录》编译所名单: 
    所长:王岫卢(云五) 
    国文部(即教科书部):朱经农(兼)吴研因  范云六  沈雁冰  庄叔迁(庄俞之弟)丁晓先  何其宽  严既澄  徐应昶  沈重威  计剑华  胡枕欧  沈志坚  詹聿修; 
    英文部:邝耀西(富灼) 周越然 周由廑  平海澜  黄访书  李培恩  顾润卿  胡子贻 
    吴植之 刘志新  张元杰  马翔九  夏越渠  张夏声  苏跃衢  顾儒雄  陈节章  桂澄华 
    叶显超  徐调孚  余梓长  邝成达  沈宝书 
    哲学教育部:唐擘黄  吴致觉  范允藏(寿康) 万国鼎  俞鸿润  刘宣冈  华国章 
    史地部:朱经农  傅纬平  谭廉逊  陈俊生  陈稼轩  马轶群  孟稚蓉  蒋公伟  严君实 
    法制经济部:周荫松  李希贤 李伯嘉  陈掖神  江显之  陈清泉   
    数学部:段育华  骆绍先(师曾) 王莘夫  陈狱生  何甘露 
    博物生理部:杜亚泉  杜就田  凌文之(昌焕)顾寿白  杜若城  胡安定  须心芸 
    物理化学部:郑贞文  周颂九(昌寿)高研若  孙君立  黎麓丛(烈文) 
    杂纂部:何公敢  黄幼希  江练百  阮淑清  戴俊甫  吴衡之  俞韧之  朱时隽   唐旦初  程选公  林沪生  高晴川  童卓汉  钱漱六  孟紫瑚  孙卫瞻  高九香    夏粹若  何崇龄 
      (以上共95人,未完,待续,老陈整理,5,26)   
    
作者:高卧东山 提交日期:2006-05-26 10:16:01
    英文部周由廑是周越然的兄弟。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6 11:04:01
    周越然和周由廑是兄弟,越然编著<英文模范读本>,是商务出版物中版税最多的一种; 
    周由廑曾主编<英文周刊>.我买过几本1933年出版的<英文周刊>,署名就是周由廑,当时 
    做编辑的还有苏兆龙,李汉生等人.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6 11:35:15
    <英文周刊>1933年4月15日一期发表了莎士比亚的短诗<青年与老年>, 
    译文为:  青年充满着乐趣, 
             老年满载了注意; 
             青年像月亮在夏季, 
             老年像寒冬的天气; 
             青年如夏日的炫耀, 
             老年是萧条的冬季. 
       译者者署名"顾仲逸",据说就是后来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的顾仲彝,不知确否?
作者:天亦老 提交日期:2006-05-26 11:37:12
    老陈辛苦了,向您致敬!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6 12:30:12
    互相勉励吧!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6 17:03:27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同人名录续一: 
    国文字典委员会:方叔远  方巽光  殷彦常  周吉梅  董亦湘  卢文轩  冯汝霖  章巨膺 
    英汉大字典委员会:吴致觉  冯蕃五   于贯一  厉志云  陈建民  炉学焕  江学辉 
    东方杂志社:钱经宇  胡愈之  黄幼雄  朱朴之  张梓生   
    教育杂志社:李石岑  周予同  朱础成   
    妇女杂志社:章雪村(锡琛)  周乔峰(建人) 
    小说月报社:郑振铎  杜迟存 
    学生少年杂志社:朱赤民  杨贤江  林重夫  喻飞生(少年)殷佩斯  葛建时 
    英语周刊社:周由廑   
    英文杂志社:平海澜 
    国语函授社:方叔远  方巽光  刘绍成  章巨膺;国文函授社:杜尔梅; 
    英语函授社:周越然  周由廑  黄访书  吴植之  刘志新  张元杰  马翔九  夏越渠  苏跃衢  贾儒雄  桂澄华  叶显超  徐调孚  余梓长  沈宝书 
    数学函授社:胡明复  周由廑  陈节章   
    编译所图书馆:朱仲钧  黄伟楞  徐鼎臣  马勉夫  方渊泉  史之钦  施梓英 
       (以上65人;未完,待续;老陈整理,5,26)  
    
作者:shaohai 提交日期:2006-05-26 20:39:35
    陈老师值得尊重啊!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7 08:57:10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同人名单续完: 
     编译所事务部:(部长)江伯训 
     文牍股:任有壬  陈赞襄  ;会计股:陈玉衡; 
     统计股:张伯康  郑贞森  蒋君侯; 
     舆图股:陈俊生  李维纯  张纪隆  葛石卿  葛献其  陆震平; 
     图画股:朱紫翔  韩佑之  许敦谷  金少梅  杨子贞  张鼎元  郭情畅  林履彬 吴兆名 
     李星五  沈麓沅  李士衡;   图版股:寿芝孙; 
     美术股:黄宾虹  朱铁安 陆振扬  朱同祖  殷秀山; 
     书缮股:陈履坦  管仲孚  汪印泉  孙叔良 朱祥品  金瑞卿; 
     校对股:翟孟举  庄吕尘  张振声  张继墉  张济安  汪和友 杨伯屏  丁敏士  徐锡百  
     熊卿云; 
     出版部:高梦旦; 
       出版股:张季臣  丁英桂  周企尧  郑耀华  张炳生 唐思济; 
       广告股:倪绿芗  周莲轩 俞骥云  王公良(编译所名单完)  
      
作者:天一老 提交日期:2006-05-27 09:02:44
     
    老陈好。真好不是假好。。。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7 18:14:10
    据说,商务发展到王云五时代,总公司的职工最多达到3000--4000人,王云五主持初期 
    达到约1000人,有了较大的发展.
作者:食货 提交日期:2006-05-28 19:11:12
    大好好帖!收藏ING
作者:烟枪 提交日期:2006-05-28 19:33:52
    今不如昔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9 08:11:16
    (三)商务印书馆印刷所同人名单: 
      所长:鲍咸昌; 副所长:郁厚培  鲍庆林; 
      华文书记股:杭卓英  童星录  林怀民  王伯寅  徐杏泉  冯郁文  廖尔宜  薛宝田; 
      西文书记股:夏筱芳(鹏,夏瑞芳之子,美国留学生) 王康生; 
       庶务部:谢宾来  蒋月亭  陆尉芝  卞厚卿; 
       营业部:叶润园  王巧生  叶廉生  田耀华  袁佩壬; 
       承接彩印股:秦拜言  陆懋功  贺圣鼎(<印刷史>作者)刘天禄; 
       承接墨印股:张秉和  洪昌琨  严忠利 吴承霈  许恩德 章绳正; 
       制造品发售处:王雨楼  邵文浚  倪同甲  张炳章  范长根; 
       监造印墨股:鲍庆甲(以上38人,未完,待续,老陈整理,5,29) 
    
作者:食货 提交日期:2006-05-29 12:49:51
    呵呵
作者:布朗查理 提交日期:2006-05-29 13:44:40
    珍贵的资料,否则许多人就湮没了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9 15:54:10
    印刷所同人名单续一: 
     杂料进货股: 何汝梅  张鉴山 ;客帐稽查处:姚尉萱  程文瑞; 
     美术品办事处:谢燕堂 郑芝林; 
     出版事务部:刑芝香; 
       彩印管理处:唐崇李; 
       石印管理处:李少枕  
     彩印石印部:马庆廷 ; 
     彩印胶版部:唐连奎; 
     彩印画石部:毛杏林; 
     彩印落石部:周正元  马养成; 
     彩印落铅皮部:翁学雷; 
     洋铁印刷兼石印部: 王宝生; 
     落石部: 胡孝榆; 
     彩印检查部:陈兆荣; 
     材料部:郁厚坤; 
     华文校对部:樊仲煦 
     西文校对部:周泽甫; 
     华字部:郭宝生 顾连卿; 
     西字部:蔡体顺  李开生; 
     华英字部兼纸版部:许恩龄; 
     照相制版部: 王梦岩 廖恩寿; 
     铅印部:   高凤冈  童仁寿 倪国才 张康道; 
     铁工部: 舒震东  舒震雷 陈志忠; 
     木工部:鲍根宝; 
     铸字部: 丁景荣  陈金山; 
     电镀铜板部:朱光华  张又新 ; 
     雕刻铜板部:李克镐; 
     图画部:钱宝锡; 
     整版部:周楚湘  
     藏版部:朱福生 邹受之; 
     凹版部:陆家祥; 
     凸版部:夏妙根; 
     印零件部:张汝春; 
     装订部:陆宝儒 戚林康  陈元龙; 
     装切部:胡浩生; 
     博物玩具部:毛文吟; 
     管理电气:丁振邦; 
     管理建筑:鲍庆寿; 
     推销铅印:雍雪江(以上共计94人,印刷所名单完,老陈整理,5,29)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9 15:56:35
    下边将是(四)发行所同人名单,请稍候.
作者:食货 提交日期:2006-05-29 16:17:02
    商务当时多少部门?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29 20:54:32
    上世纪20年代,商务的总公司总经理是鲍咸昌(1914年前由夏瑞芳任总经理),下面设有一处(总务处)三所,即编译所,印刷所和发行所,总务处的负责人是陈叔通,编译所所长原来是高梦旦,1921年后,由王云五担任,印刷所长由鲍咸昌兼任,发行所长是李拔可(宣龚),当时,由于张元济和另一位代总经理高凤池在用人问题上有不同主张,均改任监理.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30 07:45:57
    (四)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同人名单: 
      所长:李拔可(宣龚),副所长:郭梅生,书记(即秘书);沈复初 
      事务部:林振彬; 
        招待处:顾旭侯 赵廉臣  黄警顽(即著名的"交际博士",<商务印书馆九十年>里刊有 
        他写作的<我在商务印书馆的四十年>一文) 邹宗孟  吴叙伦 汪静渊  蒋倜卿  武云如 
        朱和雄  韦纯曾  蒋静涛;  
        庶务处:葛光远  张文廉  章旌云  姚尔调  陈文泉  潘秉渊  徐懋唐; 
        批发处:陈谦夫  吴雨霖  刘廷枚  王光荣  王少峰  唐文光  张敏逊  郭宜生  
        董公荔  宋书城  杨志荣  董元芳  吴学谟  马永寿(以上36人) 
           (未完,待续,老陈整理,5,30)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30 09:14:10
    发行所同人名单续一:  
      通讯现购处:林振彬(兼)郑嗣甫 黄兆奎  罗叔文  王廷黻  王叔文  吴雨生  蔡孟昌 
       马伟群  贺盛禄  姚余才  钱绍杭  曹修纲  胡季千  储祖文  童玉祥  盛稚梅  
       张贞祥; 
      外埠发货处: 陈瑞尧 任采之  夏金寿  李兰阶 杨忻昌  姚石琴  胡挺生 朱祖年 
      张广华  卞宗沂  谢德生  董水卿  王莲生  周志澄 姚松柏  郑经翊  傅其庭   
      夏康伯  鲍仁谦  李勤; 
      文牍保检处:汪仲阁(兼)  陈剑青  许季芸  王圭璋  楼浩然(以上43人,未完,待续); 
作者:箫音 提交日期:2006-05-30 09:25:44
    好贴! 
     
    我的书上有几个人名: 
    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    主编:王雲五 校对者:东雲霆,沈抱秋,谢雨东,王永榜,王模  
     
    不知何时能在名单里对上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30 11:35:52
    民国二十五年是1936年,我手边没有1936年以后的编译所,发行所和印刷所职工名单,所以 
    暂时无法核对;特别是一般的校对人员不太有名,不大好查;如果是各时期的负责人,著名编辑,也许可以查出来. 
     我这里有一份民国38年(即1949年)解放前后的商务印书馆同人通讯录,我试查了一下,没有发现署名校对科的人员;而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编译所校对股的职员里,只有下列人名: 
      校对股:陈赞襄 杨伯屏 丁卢宪 胡文楷(后来调入编审部) 庄吕尘 黎麓丛(烈文)张济安 
      潘同曾 骆子鱼 蒋不鸣 沈安洲 贺狱生 王招英 廖莲芳  金其超 陈淑芝 杨漱芗 丁愈昭 
      汪如洋 林宝惠;仅供参考.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30 15:01:50
    发行所同人名单续二: 
      稽核处:钱念兹  韩明杰  孙寿镐  施黄舟  洪季生  陆杏初  何仲莲  徐礼堂  焦明庵 
      梁克武 翁松甫  沈士生  张慕良  吴志青  方春生  沈照龙  张伯谦  刘文麓  吴畿镛 
      王春生 戴成栋; 
      帐务处:臧彤笙  叶子渐 程中甫  叶哲文  黄寅谷  陈子香  陈章干  冯蕴辉  黄美材 
      黄禹门 张鸿勋  潘沛三 王振麟  吴省钦  夏松臣  席星阶  睦聘丞  严同升  张瑞琛 
      陈  炎 姜  笃  朱序昌  李荣绅 沈 彬  张子权  黄勤慎  戴济纯  顾学文  练宝章 
      汪  涵  汤鼎镛  龙兆炎  查子森  沙厚丰 骆辅棠 彭笏珊  孙乾阳 宋慰祖  黄维汉 
      鲍镜清  王魁仙(以上共63人,未完,待续)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30 20:43:30
    发行所同人名单续三: 
      收支处:陆宛生  华克任; 
      配货处:鲍锦文  杨馥生  范佑之; 
      发报处:马君伟  潘振新  李锦标  华晋祺  陈政平  汪镇狱  高桂福  仲保科  毛振兴 
      童演桃  石春芳; 
      收发处:陈炳泉  章立三  屠稚梅  程德生  陈润生  陈海鸥  张赐德  朱鹤龄  杨森文 
      陆之镐  李康侯  朱和甫  胡定国  叶友梅; 
      邮务处: 秦钟卿; 赵耀全; 
      本版存书课:王余棠  陈椿荣  张余庆  张昌杰  张声钟  张顺昌  褚敏均  毕宝恩 
      陶金绪  唐仲镛  何世超; 
      西书存书课:陈焕棠  李思忠;(以上共45人,未完,待续)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31 10:30:12
    (四)发行所同人名单续四: 
      仪器文具存货课:谢锦堂  罗增谭  周颂文  魏  谨  臧志豪  王金涛 ; 
      本版柜:万亮卿  邹履信  傅子琴  朱菊生  刘蓉初  朱汉光  陈炳南  周哲明   
      王伯逊  宋庆祥  韦翰西 曹洪生  曹德辉  张兆熊  孔繁惠  周桂宝  孙景云 
      何庆云  钱兴中; 
      定书柜: 曹元杰  夏东曙  董景夷  陈华祥  严兆杰  顾厚生  金荣泰  叶实之 
      孙昆瑜  恽雨棠; 
      西书柜:余德华  李昌声  陈林宝  张学文  黄家骐  傅绍峰  陆思诚  唐懋官 
      袁振羽  汤振华; 
      文具柜: 张子宏  沃锡龄  李炳生  陈竹平  沈道衡  陆元声  章  郁  杨志新 
      赵恒丰  陈守勤  路振华  陈尹兰  章震庵  张信荣; 
      仪器柜:方桐生  胡秀三  王存康  张春芋  荣锡根  杨金海  陶经熔  祝邦瑞 
      张凤阁  毛显球  赵仲和 郑世纲; 
      美术柜: 韦荣甫  聂星波  陈傅茂; 
      玩具柜:张信高  廖陈云(陈云的原名); 
      收银柜:周又兰  胡川标  陈莲生  汪培兴  李辅臣  许瑞坤  邵杏舫  周开先   
      何规良; 
      承印部:刘锡康  路克铭  卢章豹  王守中  曹洪元  金铭佐  马天耀  ; 
      广告公司:林振彬  (兼)沈仲芳  孙作民  黄泗孙; 
      函授报名处:鲍嘉祥 朱树仁(发行所名单完)(一处三所名单全部完,共计780人,包括 
         个别的重复人名;老陈整理,5,31)      
作者:食货 提交日期:2006-05-31 11:21:53
    谢谢陈老师,又读了您的一篇论文<梁启超与日本政治小说在中国的传播及评价> 
    建议一:编一本商务印书馆的资料集,出他五本八本的 
    建议二:编一本您自己的文集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31 12:19:05
    谢谢你的关心与支持!编一本<文集>是我多年的设想,但是涉及到经费的问题, 
     还要做些努力. 
     编几本商务馆史资料集,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只好慢慢来办.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6-01 08:02:01
    <商务印书馆同人通讯录>(民国三十八年五月) 
     一,总管理处: 
      总经理  陈夙之  威海卫路686号 
      经理    李伯嘉  静安别墅176-8 
      经理    史久芸  重庆南路169弄102号 
      经理    谢仁冰(章汉夫之父)钜鹿路703弄6号 
      协理    韦傅卿  新开路906弄42号 
      襄理    郁厚培  康定路872弄15号 
      襄理    朱颂盘  延平路175弄59号 
      襄理    张雄飞  新开路511弄7号 
      襄理    张子宏  霍山路66弄73号 
      襄理    丁英桂  中正南一路39弄1号 
      编审部  苏继卿  常德路5弄22号 
      编审部  丁毂音  中正北一路101弄4号 
      编审部  黄维荣  重庆南路169弄101号 
      编审部  赵廷为  西门路大兴坊9号2楼 
      编审部  沈百英  新闸路1484弄1号 
      编审部  黄绍绪  兴安路163弄15号 
      编审部  吴泽炎  法华路498号(未完,待续)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6-01 14:24:10
     编审部 方乐天  西昌桥街19号 
     编审部 程选公(程铨)武定路190弄27号 
     编审部 陈忠杰 汇站路15号 
     编审部 沐绍良 嵩山路60号 
     编审部 杨静庵 大通路274弄5号 
     编审部 杨荫深 兴业路54弄3号 
     编审部 胡文楷(世范)山海关路406弄9号 
     编审部 舒重则 林森中路613弄59号 
     编审部 谢朝仁 宛平路52号 
     编审部 李季开 大通路培德里106号  
     编审部 周云青解放后在辞源编辑室做编辑, 新昌路236弄1号 
     编审部 潘思同 五原路76弄9号 
     编审部 徐益之 愚园路668弄7号 
     编审部 金云峰 香烟桥路100弄9号 
     编审部 林斯德 迪化中路麦其里69号 
     编审部 唐锦泉 南京西路1023弄180号 
     编审部 陆廷珏 宝源路185号 
     编审部 朱公垂 江苏路114弄16号 
     编审部 李仰泉 南京西路1025弄178号  
     编审部 顾文俊 民国路753号  
     编审部 朱文光 南京西路1025弄174号(以上38人) 
作者:食货 提交日期:2006-06-01 14:27:01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5-31 12:19:05   
    编一本<文集>是我多年的设想,但是涉及到经费的问题,  
     还要做些努力.  
    ------------------------------------ 
    有米就好下锅,先编出来,再找人出版.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6-01 14:47:41
    我有一个朋友是北大图书馆系研究生毕业的,后来到一家出版社任职,我把目录打出来, 
    请他看看,他说内容不错,但这种学术性的文集,需要资助才能出版;我想再和别的 
    出版社联系一下,试着寻找机会.
作者:老陈 提交日期:2006-06-02 08:53:49
    编审部补遗: 
      编审部:庄长思 水电路陆家宅1号 
      编审部:盛一峰 宋公园路同兴里3号 
      人事科:程养之(解放后在汉语编辑室做编辑)山西北路顺庆里34号 
      推广科:戴孝侯(解放后在编辑部哲学室做编辑)常德路5弄22号 
      推广科:朱蔚伯(后在出版部任职)云南南路141弄37A号 
      推广科:吉锦顺(后在出版科任职)徐家汇汇南街春耕里5号 
      秘书处:任永长(解放后在英语组做编辑)浙江路563弄18号 
      秘书处:高乐赓(后在办公室任职)河南路211号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相关图书书目

$
0
0
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相关图书书目 (2017-01-08 12:07:07)转载

(1)《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方豪著 中华书局 1988年3月 
3册(320,360,356页)本书根据香港公教真理学会、台中光启出版社1970年初

版影印。

(2)《山东教案史料》 廉立之等编,齐鲁书社,1980,432页

(3)《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 章开沅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433页

(4)《中国教会学校史》高时良主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年,356页

(5)《中国和基督教:中国和欧洲文化之比较》 (法)谢和耐著,耿升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 370页

(6)《基督教会与近代山东社会》陶飞亚,刘天路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5年,385页

(7)《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 张维华著 齐鲁书社 1987年,301页

(8)《明清间在华的天主教耶稣会士》江文汉著 知识出版社,1987年,

144页

(9)《晚清中美关系与社会变革:晚清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的历史考察》

何大进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66页

(10)《造洋饭书》 邓立、李秀松注释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6年2月 67页

(11)《基督教教育与近代中国妇女》李湘敏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159页 

(12)《江南传教史》(全2册)(法)史式徽著;天主教上海教区史料译

写组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年6月 

(13)《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樊洪业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12

月 253页

(14)《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德)利奇温著 朱杰勤译 商务

印书馆,1962年,156页
 
(15)《西学东渐与明清之际教育思潮》白莉民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年9月 193页 

(16)《通玄教师汤若望》(德)斯托莫著,张晓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89年9月,120页 

(18)《耶稣会士墓碑人物志考》陈东风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19)《晚学斋论文集》张维华著 齐鲁书社 1987年 519页

(20)《法国对华传教政策:清末五口通商和传教自由:1842--1856》(法

)卫青心著 黄庆华译 中国社会学出版社 1991年11月,2册799页

(21)《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李楚材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年7月 629页

(22)《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教育侵略活动资料简编》李清悚编 上海教育出

版社 1981

(23)《天主教基督教在广西资料汇编》庚裕良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

年,492页 (广西史志资料丛刊)

(24)《华东浸会百年史》 黄雪痕著 浙沪浸礼议会,1950年,177页 

(25)《泉州宗教石刻》吴文良 科学出版社,1957年

(26)《马庄耶苏家庭革新经过》天风社编辑 天风社,1953年,101页

(27)《李提摩太》李时岳著 中华书局 1964年,103页 

(28)《李提摩太:一个典型的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传教士》丁则良编撰 开

明书店,1951年

(29)《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李时岳著 人民出版社,1958年,118页 

(30)《控诉美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侵略中国的罪行》 华东人民出版社编

华东人民出版社 1951年,118页

(31)《帝国主义怎样利用宗教侵略中国》人民出版社编辑部 人民出版社

,1951年 92页 (新华时事丛刊)

(32)《揭露美帝国主义利用天主教侵略中国的罪行》 华东人民出版社,

1951年,58页

(33)《一群披着羊皮的狼:揭穿美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危害中国的罪行》

华东人民出版社,1951年,61页

(34)《基督教与马列主义》江文汉著 青年协会书局,1950年,71页

(35)《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1-3卷) 孙瑞芹译 商

务印书馆,1960年

(37)《东西文化交流史论稿》黄时鉴著 上海古籍 1998年

(38)《马相伯与复旦大学》宋有恒等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330页

(39)《中西文化交流先驱:从利玛窦到郎世宁》 许明龙著 东方出版社,

1993年,375页

(40)《美国文化渗透与近代中国教育--沪江大学的历史》 王立诚著 复

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496页,定价24元

(41)《沉浮录:中国青运与基督教男女青年会》陈秀萍著 同济大学出版

社,1989年,181页 

(42)《上海基督教史(1843-1949)》 姚民权著 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

运动委员会、基督教教务委员会, 1994年1月

(43)《一九O六年南昌教案资料专辑》南昌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历史沿革组

1957,21CM,66页

(44)《沙俄利用宗教侵华简史》黄心川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

21CM,158页

(45)《徐光启手迹》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中华书局,1962年 

(46)《灵韵集》杨洁民等收集编印 1985年

(47)《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第四册 张星烺编著 中华书局。
(48)《近代外国在华文化机构综录》郭卫东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2月,20CM,503页
 
(49)《中西交通史》方豪 岳麓书社,1987,2册,1075页



(50)《天路历程土话》 清同治刊本,3册

(51) 《登州文会馆志》王元德 刘玉峰 1913年潍县广文学校印刷厂印

(52)《郭显德牧师行传全集》 连警斋编 广学会,1940年,666页

(53)《德县基督教公理会五十年史略》(1932年出版)

(54)《临清基督教公理会五十周年纪念小史》(临清汶卫印刷公司印,

1937年出版)

(55)《两教辨正》倪维思著 上海美华书馆 

(56)《颂扬真神歌》 倪维思辑 

(57)《耶稣教问答官话》 倪戈氏撰 上海美华书馆,1863

(58)《恒心守道》 倪戈氏撰

(59)《传道模范倪公维思事略》倪戈氏撰 上海美华书馆,1897

(60)《梅莫氏行略》倪戈氏撰 上海美华书馆,1875

(61)《孩童故事》倪戈氏撰 上海美华书馆,1883

(62)《使徒实迹志》路思义撰 铅印本 上海美华书馆,清光绪29年(1903

年) 

(63)《福音合参》路思义编 铅印本 上海美华书馆,清光绪27年(1901年

)

(64)《圣会史记》(美国)郭显德译 上海美华书馆,1909年

(65)《天文揭要》(美)赫士著 周文源笔述,上海美华书馆 光绪年,铅

印本,2册

(66)《代数备旨》 (美国)狄考文译 (清)邹立文 生福维笔述 光绪石

印本 2册

(67)《形学备旨》 (美国)狄考文译 (清)邹立文笔述 光绪石印本 4


(68)《笔算数学》(美国)狄考文辑 光绪石印本 2册

(69)《分字略解》(美国)狄考文撰 上海美华书馆,1900年,铅印本

(70)《小诗谱》(英国)李提摩太撰 石印本 上海广学会 1901年

(71)《景教碑考》冯承钧著 商务印书馆 1931年

(72)《燕京开教略》 (法国)樊国梁撰 北京:救世堂,清光绪31年

(1905), 3册,线装,铅印本 

(73)《浸会在华布道百年略史》吴立乐等编 中华浸会书局,1936年,25

开,245页

(74)《司徒雷登博士年谱》 刘廷芳著 燕京大学,1946年 50页,要求9品

以上,价格不超过25元

(75)《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裴化行著,萧浚华译 商务印书馆,

1936年,334页 

(76)《圣方济各沙勿略传》 上海慈母堂,光绪22年(1896),铅印本

(77)《东方教会史》 罗金声 广学会 1941年

(78)《基督教在中国之概况》 恭思道上海中华圣公会 1941年
 
(79)《圣教史略》河北献县天主堂印 1932

(80)《天主教传入中国概观》圣教杂志社编 土山湾印书馆 1928

(81)《支那教案论》(英)拉克 南洋公学译书院铅印中译本。

(82)《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陈垣辑录 故宫博物院1932年影印本

(83)《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中国基督教教育调查会编纂 商务印书馆,

1922年 388页 ; 23cm 

(84)《中国基督教史纲》王治心著 青年协会书局,1940年,361页

(85)《中国近代史上的教案》王文杰著 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会编 1947

年,146页 要求9品以上,价格不超过30元

(86)《山东复兴》 高福德著 王长泰译 上海 美华浸会书局 1934年10月

(87)《没有人看见过上帝》 吴耀宗著 上海 青年协会书局 1943年11月

(88)《反对基督教》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宣传记科编,武汉:中央军

事政治学校政治部宣传科, 1927年3月,106页 (黄埔小丛书)

(89)《反对基督教运动》中国青年社非基督教同盟编 上海书店,1925年

,32开,30页

(90)《马相伯先生文集》方豪编 上智编译馆,1947年,448页

(91)《马相伯先生文集·续编》方豪编 上智编译馆,1948年,92页

(92)《马相伯先生年谱》张若谷编著 商务印书馆,1939年,32开,296页

(93)《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张钦士选辑 北平:燕京华文学校,

1927年,32开,476页

(94)《批评非基督教言论汇刊全编》张亦镜编 上海美华浸会1927年

(95)《基督教与新中国》 吴耀宗著 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40年,32开

,282页

(96)《入华耶稣会士列传》费赖之著,冯承均译 商务印书馆,1938年,

212页,25开

(97)《山东潍县广文中学五十周年纪念特刊: 1883-1933》 广文中学五十

周年纪念大会筹备委员会编 1933出版,16开,104页

(98) 《教案史料编目》 吴盛德 陈增辉编燕京大学宗教学院 民国三十年

,22页

(100)《余日章传》 袁访赉著 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48年6月 25开,

147页

(101)《丁立美牧师纪念册》 谢扶雅编 上海:广学会,1939年,32开,

120页

(102)《中华最早的布道者梁发》 麦治恩原著 胡簪云译述 上海:广学会

,1931年11月 32开,150页 

(103)《许太夫人传略》 柏应理著 许采白译 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27

年,32开,24页

(104)《一位中国奉教太太许母徐太夫人事略》 柏应理编撰 徐见希译注

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38年,32开,127页

(105)《戴氏遗范》 (英)鲍康宁译述 汉口:中国基督圣教会印,1922

年,32开,164页

(106)《济南广智院志略》 1931年2月 25开,12页

(107)《方豪文录》 方豪著 北平:上智编译馆,1948年,16开,346页

(108)《民元以来天主教史论丛》叶德禄编 北平:辅仁大学图书馆,1943

年,32开,216页

(109)《正教奉褒》(清)黄伯禄编 上海:慈母堂,清光绪20年(1894)

,线装2册,铅印本

(110)《中国天主教史论丛. 甲集》方豪著 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

32开,151页,(中国公教真理学会丛书) 

(111)《庚子教会华人流血史》柴莲馥编 上海中国圣教公会,1911年

(112)《中国圣母会考》朱佐豪 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40年

(113)《边疆公教社会事业》王守礼著 1947年

(114)《中华全国教务统计》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49年

(115)《徐文定公逝世三百周年纪念文集汇编》徐宗泽编 上海土山湾印书

馆,1934年

(116)《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传》沙不列著 冯承钧译 上海

商务印书馆,1941年

(117)《中外文化交通史论丛》 方豪著 重庆独立出版社,1944年

(118)《中国乡村教会之新建设》 朱敬一著 上海,1927年

(119)《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年鉴民国二十五年》 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7

(120)《宣教事业平议》美国平信徒调查团编 缪秋笙等译 上海 商务印书

馆,1934年

(121)《青年会代答》谢洪赉编 上海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组合,1914年

(122)《基督教青年会原理》谢扶雅编述,上海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1923


(123)《基督教青年会史略》余日章著 上海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1929年

(124)《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三十五周年纪念册》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

会,1935年

(125)《天婴--圣诞诗歌集》 刘廷芳辑 北京,1925

(126)《普天颂赞》刘廷芳 上海,1936

(127)《非宗教论》 非宗教大同盟编 北京新知书社,1922年

(128)《宗教与人生》简又文著 上海青年协会,1923年

(129)《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吴雷川 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6

(130)《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第1-13期》中华续行委办会编辑,商务印书

馆,1914年,铅印本

(131)Chinese Recorder 杂志各期

(132)the Chinese Repository 杂志各期

(143)《徐汇记略》1933年版

(144)《中国基督教史》杨森富编 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419页

(145)《方豪六十自定稿》方豪 台湾学生书局 1969年

(146)《中国天主教史大事年表》 顾保鹄 台中光启出版社 1970年

(147)《明前来华的传教士》 (英)卡莱爱尔维斯著 台北华明书局 1965


(148)《中国景教的研究》郑连明 台湾基督教长老会 1965年


(150)《中国基督教人物小传》查时杰 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

(151)《天主教在华传教史集》罗光编 台湾光启出版社,1967年

(152)《中国天主教史》穆启蒙编 侯景文译 光启出版社,1971年

(153)《利玛窦传》罗光著 台中光启出版社,1960年

(156)《天学初函》(六册)李之藻辑刻,吴相湘主编 台湾学生书局影印

,1965

(158)《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1860-1874》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

(159)《真耶稣教会史》林献生 真耶稣台湾神学院印行,1979年

(161)《教务教案档》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 1974-1981年

(162)《天主教东传文献三编》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6册,

3106页 

(163)《“耶稣家庭”印象记》李岱汶 香港晨星书屋,1979年

(164)《唐朝基督教之研究》龚天民 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 1960年

(165)《上海格致书院志略》 王尔敏 香港中文大学 1980年

(166)《唐元二代之景教》罗香林著 香港中国学社,1966年

(167)《初期教会及中国教会史》李兆强 香港基督教辅侨出版社 1964年

(168)《中国基督教史书目初编》赵天恩编 香港中国神学院研究院 1968


(169)《徐光启传》罗光著 香港公教真理学会, 1953年

(170)《华人浸信会史录》全五册 徐松石编著 浸信会出版部,1972年

(171)《基督教在华早期传播史》陈健夫 浸信会出版部,1972年

(172)《利玛窦研究论集》存萃学社编 香港崇文书店,1971年

(173)《中国基督教的开山事业》香港辅侨出版社,1956年

(174)《马礼逊小传》清洁理著 费佩德等译 上海广学会1953年

(175)《传教伟人马礼逊》 海恩波著 简又文译 香港辅侨出版社,1956年

(176)《李提摩太传》苏特尔著 简又文译 香港辅侨出版社,1957年

(177)《席胜魔传》戴存义夫人著 刘翼凌译 香港辅侨出版社,1957年

(178)《戴德生》汤普生著 香港辅侨出版社,1962年

(179)《雅裨理的生平》卜沃文著 李华德译,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63年

(180)《耶和华以勒:内地会百周年见证》董艳云(P.Thompson)著 香港

证道出版社,1965年

(181)《广学会的历史及其贡献》许牧世著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77


(182)《香港基督教会史》刘粤声主编 香港基督教联会,1941年

(183)《一九二O至五O年中国基督教神学家的贡献及局限》吴利明著 郭佩

兰译 香港,景风出版社

(184)《风潮中奋起的中国教会》林荣洪著 香港,天道书楼,1980

(185)《五十年来》王明道著 香港晨星书屋 1985年

(186)《朱有渔自传》 朱友渔著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1972年

(187)《巨流点滴》 谢扶雅著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70年

(188)《川流不息》黄玉梅著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77年

(189)《福临中华:中国近代教会史十讲》梁家麟著 香港天道书楼 1988


(190)《系狱记》赵紫宸著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1969年

(191)《岁月如流》章文新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69(Francis

P.Jones The moving Finger Writes)

(192)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10-24, 1877. Shanghai :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78. 492 p. 26 cm. 


(193)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7-20, 1890. Shanghai :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90. 
744 p. 24 cm. 

(194)China Centenary missionary Conference Records. New York:

American Tract 
Society, 1907 

(195)Shantung (China) a general outline of the geography and

history of the 
province :a sketch of its missions, and notes of a journey to the tomb

of 
Confucius by Armstrong, Alex.Shanghai : “Shanghai Mercury“ Office,

1891.

(196)Shantung: The Sacred Province in some of its Aspects. By

Robert Conventry 
Forsyth, Shanghai: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1912 427 p 

(197)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 
by Milton T. Stauffer, China Continuation Committee, 1922. 

(198)1936 Handbook of the Christian movement in China under

protestant 
auspices Shanghai:Kwang Hsueh Publishing house, 1936

(199)D.Macgillivray (editor), 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1807-1907 Shanghai, 1907 

(200)Seventy-five years of the North China Mission by Harold

S.Mathews, 1935

(201)The Shantung Revival by Mary K.Crawford Shanghai: the China

bapt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33

(202)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

gaiving a list of 
their publications, and obituary notices of the deceased , with

copious indexes. 
by Alexander Wylie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67

(203)Glimpses of the History of Chefoo, by C.W.Schmidt Chefoo:

James Macmullan 
and Co., 1932

(204)The mission in Shantung, China by John Thauren

 

史料思维与现代文学研究

$
0
0
 史料思维与现代文学研究 

李 青 果 ( 中山大学 学报编辑部,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 近年来,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被广泛关注, 在把对史料的重视当作一种必须坚持的研究方法之 外, 还有必要把它放到学科建设的位置。通过史料重建文学史, 立足史料展示解释学功夫, 使原创理论的出场建立 在历史重建的基础上, 应是规范学术研究、 推动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史料 中图分类号 : I2o6.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5455(20o9)05 - 0054 - 05 


近年来 ,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被广泛关 注 , 2005 年更被媒体称为见证现代文学研究 的“ 史 料年” 。这一年在香港新发现 了海派作家张爱玲 的佚文《 郁金香》, 促成对史料 的关注成为 9 月 14 日在清华大学召开 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 刊》 理 事会的热点话题。紧接着 , 2005 年第 6 期《 中国现 代文学研究丛刊》 推 出了“ 文献史料专号” , 在媒体 的扩大影响之外, 又深化了对这一问题 的学术渗透。 然而对史 料 的关 注并非 始于 2005 年。早在 2003 年 12 月 , 出于因不重 视史料而导致现代文学 “ ‘ 学术研究安全运转 ’ 都成了问题” 2 现状 的焦虑 , 钱理群提议召开了小范围的“ 中国现代文学 的文献 问题座谈 会” , 并达 成 了“ 座谈 会 8 点 共识 ” 2004 年 10 月又以“史料 的新发现与文学史的再审 视” 为题 , 由河南大学文学院、 《 文学评论》 编辑部、 洛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联合举办 了“ 中国现代文学文 献问题学术研讨会” , 70 余会众对“ 史 料的发掘整 理, 孕育着现代文学研究新可能与新突破 , 也是加强 本学科史学素质 、 理性 品质 的有效途 径” 形成了统 意见。而此番学术共识, 已经被前辈学者认真地 “ 规划”过。樊骏先生积长年的思考 , 花费整整两年 的时间( 1987 年 8 月 一1989 年 8 月) 写作 了长达 4 万余字的《 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于中国 。 一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 , 分上、 中、 下刊载 于《 新文学史料》 1989 年第 1、 2、 4 期, 指陈现代文学 研究中史料工作 的种种严重弊端 , 论说 “ 逐步形成 独立的史料学 , 不仅是现代 文学研究作为一 门 完整而成熟的学科所不可或缺 的, 同时也标志着史 料工作开始成为这门学科中有 自己理论和体系的分 支” 。可惜成为空谷足音。然而不管怎样 , 从樊骏 先生当年少数人心得独有的“ 呐喊” , 到 目前学科领 域多数从业人前后相随的共鸣 , 问题意识已相当明 显。有必要在把重视史料作为学术研究必须依据的 方法之外 , 强化史料与文学史的互动意识 , 并进而把 史料 的纂辑和史料学训练以及对史料加以科学地结 构 , 提升到学科建设的层面上。通过此一途径 , 突破 现代文学研究的瓶颈, 推动学科建设的进步。 一、 文学史“ 现象还原” 与史料互动 从 目前讨论的情况来看 , “ 通过触摸史料重建 历史现场” , 对 现代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历史叙述 的重要性似乎已不成问题 ; 但是 , 把史料的发掘 、 作 品的辑佚 、 版本的校正 、 资料库 的建立仅仅当作发言 的根据和学风的改进 , 还是 流于学术研究 的“ 一般 意识” 。关键 的问题或许应该在于 , 我们需 要再 次 对学科理念进行必要的追问。现代文学由当年“ 年 收稿 日期 : 2009 - 03 -06 作者简介: 李青果( 1 969 一) , 男, 湖南古丈人, 文学博士,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54 轻的小学科” 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 有无必要进一 步 地厘清学科更确定的内涵和边界? 对现代文学的研 究是否应该还是思想史、 文化史得 以述说 的隐秘基 地? 因为如果我们还未能充分地把现代文学史当作 “ 文学的”历史 , 未能摆正现代文学研究 是一种“ 文 学的” 研究 , 那么 , “ 文学性” 的史料就不可能 以其本 来的面 目出现 , 那些不能进入“ 思想史” 、 “ 文化史” 视野的“ 文学” 史料就不能真正整合进文学史 的叙 述框架。历史无法重建 , 所谓立场 , 亦不免成凿空之 谈 。 回顾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 史料的被遮蔽 和史料的“ 失真 ” 、 史料不能以本来面 目出场进而与 历史叙述产生互动。上述情况的存 在, 正是造成 目 前学科“ 险情” 的症结之一。从学科草创开始 , 现代 文学史就被纳入“ 两条路线” 、 “ 两个 阶级 ” 、 “ 两种主 义” 斗争的“ 政 治史 ” 范畴, 齐头并进 、 多元发展 、 姿 态招遥、 意象纷呈 的现代文学世界被修理成 “ 鲁郭 茅 巴老曹” 的独家大 院。史料不仅被整理 、 被 挑选 使用 , 而且被清理、 被深度填埋。一些史料 由于“ 政 治正确” 而被纳人或经修改纳人 了历史轨道 , 另一 些史料则被贴上有违政治方向、 政 治伦理 的标签遭 到毁坏和封存, 已经造成学科发展的先天不足。 1980 年代思想解放 , 反思过往 而形成 的“ 重写文学 史” 的 自觉 , 虽然挣脱了“政治史” 的羁绊 , 但又不约 而同地进入 了80 年代开创的“ 思想史 ” 空间。在李 泽厚《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影响下, “ 启蒙与救亡 ” 的 双重主题变奏成为了文学史的主线 , 9O年代又被引 入“ 现代性” 的热潮之中。“ 重写文学史 ”对恢 复现 代文学原貌当然居功至伟, 但 “ 思想史” 思路毕竟不 能决定和取代 “ 文学史” 思路。由“ 思想史” 思路进 人的“ 文学史” 空间, 仍不免以思想为依据剪裁史 料 , 或服从于“ 宏大观念” 的言述需要而忽视可能歧 意丛生的“历史细节 ” , 都带来 了不少 问题。比如在 “ 现代性” 的总体框架之下 , 我们在文学史叙事 中, 至今还无法很好地在历史发展的细节上解决 “传统 文学” 与“ 现代文学 ” 的分合 问题 , 由于缺乏史料 的 细致勾连, 这方面的工作是“ 史论” 多, 而 “ 史实” 不 足; 观念已经到位 , 而证据仍显匮乏。再如通俗文学 的人史问题 , 由于立足于“ 现代性 知识精英 ” 的史学 立场 , 那些看起来不 能符合现代性 的史料就很难 与 文学史相对接 , 范伯群先生以切身的治学经验表 明, 如果通俗文学“ ‘ 削足适履 ’ 地去就 中国现代知识精 英文学史的框架” , 是不符合文学发展 的基本史实 的 , 在这个框架 内进行通俗文学史的叙述 , 只能徒使 研究者发 出“ 分论易 , 整合难 ” 左支右绌而不得其位来描写现代文学的面貌并非过 甚其词。告别古典的文学革命 , 其契机和起点 固然 是文化与思想革命的需要, 但对往后文学的发展, 不 得不考虑多种实际情况。比如 , 在文学革命之外 , 尚 有 “反对革命 的文学” ( 如保 守主义文学) , 有 “ 革文 学革命的文学” ( 如党派文学) , 还有既不反对革命 、 也不革命而 自说 自话 的文学 ( 如世情小说 、 现代派 小说 、 古典诗歌 ) ; 即使在文学革命 的内部 , 也有派 系、 立场、 趣 味、 手段等等观 念和实际操作 的分别。 可以说, 自文学革命以来, 现代文学是一个打破了的 “潘多拉盒子” , 山头林 立, 众声喧哗。面对这种狂 欢的景象 , 如果不采用“ 文学本位” 的立场 , 发掘、 整 理和公布史料 , “ 让事实说话 ” , 仅就某一个宏大观 念进行归纳的工作 , 势不免挂一漏万。在文学革命 的现场, 梁启超、 陈独秀分别强调其文学革命的工具 作用 , 乃是为 自己的思想设计寻找突破 口, 其不 “ 趋 重于哲学文学” 的用心相当明显 ; 1930 年代 编撰《 中 国新文学大系》 , 蔡元培重申“ 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 具” , 也不免是为 自己曾经扶持过的活动进一步 确定历史合法性, 并借用推进现代思想的功劳提升 新文学的价值 ;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话》 所表达的主张 , 也明显地 自有其政治规划在内。 这种对现代文学“ 别有用心 ” 的介人 , “ 取思想家的 手段 , 做文学家的本事” , 其实 已形成学术研究 中的 集体无意识 , 把它视为造成现代文学研究的瓶颈 , 并 不为过。 因此 , “ 消除观念遮 蔽 , 辨析现象精微” 的现象 学方法应该出场 。作为实现“ 现代 中国学术话语建 构” 的基本方法之一, 杨义先生据此认为, “研究者 不为现成的框套所遮蔽 , 以 自由的心态潜观默察 , 体 悟文学史的现象与脉络” , 正是使 “ 文学史研究返回 文学存在的本然状态和文学史 的本真过程” 的必由 途径【 6 J 。从这个 角度看 , 为了实现现象还原 , 史料 的“全 ”与“ 真” 以及史料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就应当 成为追逐的 目标 。它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 , 只有真 正立足于史料的“ 文学史” 言述 , 才能在史料与历史 意识的互动中重建文学史 , 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对现 代文学做更进一步 的研究 。就学科进展而言 , 目前 的情况或许应该是 , 史料的出场远 比思想 的发挥更 重要。近来陈平原先生对五 四的研究成果斐然 , 其 立足于“ 文本 中见历史 , 细节 中显精神” 【 7 J 的“ 激活 的叹息。其 实, 用 5 5 史料” 、 “ 还原历史” 的立场值得借鉴。所以针对 当 下的研究现状 , 要起到补偏救弊的功效 , 就不得不依 赖于史料的全身亮相 , 并进而通过“ 辨章学术 , 考镜 源流” 的追索之功 , 实现推陈出新的学术增长。 二、 史料纂辑与史料学必修课 学术研究发端于对史料的掌握 , 研究者 的思想 发挥也有赖于史料的建构 。作为学术研究的一般法 则 , 这是学人从古至 今的基本共识。孔 子说 : “ 夏 礼 , 吾能言之 , 杞不足征也。殷礼 , 吾能言之 , 宋不足 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 , 则吾 能征 之矣 。 ” 见文献史料的“ 足” 与“ 不足” , 而非“ 有” 与“ 没有” , 决定了学术研究 的“ 能” 与“ 不能” 。在这种审慎的 史料意识观照下, 现代文学的史料纂辑难免“ 不足” 之虞。虽然从 1930 年代编撰《 中国新文学大系》 开 始, 综合性的史料汇编 、 作家全集选集、 日记书信、 回 忆录、 传记书层 出不穷 , 文革后更成立了专供史料发 布的期刊( 《 新文学史料》 ) 和专门收集史料 的机构 ( 中国现代文学馆) , 但仍然不能改变史料不足的局 面。原因有“ 力不能及” 和“ 难言之隐” 两种。从力 不能及看 , 一是近代 以来 , 出版业发达 , 言论空 间很 大, 要追求史料的总汇, 不是个人或一般团体的力量 可以达到, 非动用全国的力量不可 ; 二是经历了多次 战乱、 政治运动、 文化革命 , 20 世纪的中国频遭无法 挽回的“ 书厄” , 已使对史料的抢救打捞成为一句空 言。从难言之隐看 , 由于政治意识形态权力机制仍 在发挥作用, 史料的出场并非 自由, 史料的纂辑还会 与意识形态重要程度挂钩。不仅《 鲁迅全集》 的注 释权至今没有“下放” , 不少史料还被进行了修辞处 理 , 一些作家的作品和书信 日记也都经历 了不同程 度的改写或修订。不少回忆录和传记书, 出于意识 形态动机或隐恶扬善的需要 , 都经不起作为“ 伪书” 的追问, 从“ 修辞有余” 、 “学术不足” 的角度看 , 这些 回忆录、 传记书的面 目, 就成为黄修 己先生所讽喻的 “发布 ‘ 回忆文学 ’ 、 ‘ 记忆文学’ 的场所” j 。 从 比较的角度看 , 现代文学史料纂辑的劣势也 是相当明显的 , 这造成研究工作方便不多 , 难度不 少。举例而言 , 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 依据于《 四库全 书》 , 可以足不出图书馆而治天下大半学问, 况且古 文献的整理 出版, 在原有 的文渊 阁《四库全书》 之 外 , 目前 又 由商 务印 书馆 出齐 了文津 阁《四库 全 书》 。电子版的“ 古文献全文数据库” 也作为“ 中国 国事” 、 “天下公事”被紧锣密鼓地加以操办 lO J 。 。 。 。 可 6 与前文引述樊骏先生 的呼吁相 比, 古 文献的纂辑才 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 。就这个角度而言 , 古文 献工作的展开对从业者可谓“ 体贴人微 ” , 其正规作 战的态势 , 更显得现代文学研究还未脱离“ 游击战” 阶段。记得陈平原先生写有《 江南读书记》 一文, 记 述他为收集史料 , 在“ 行程近万里 , 历时月余” 的体 力支出外 , 还要承受 图书馆对资料信息进行“ 严密 封锁” 的精神打击 弱 。为收集资料煞费苦心和 不惜体力 , 作为一种治学精神加以提倡当然有典范 作用, 但“行万里路 , 读百十种 书” , 成本未免太大, 效率未免太低。真正值得考虑的应该是如何解决史 料辑录工作存在的困难。吴文治先生曾著有煌煌 3 卷本总 260 万字的《 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 , “ 上起 春秋, 下迄近代 , 二千余年之文学源流, 作者行迹, 莫 不慎加采录 , 粲然著明” , l1 21 1面对此书“ 于现代付之 阙如 , 则美犹有憾” , 时年 74 的老翁程千帆先生不 禁发出了“ 是不能无望于治新文学史之同志” L】 儿的 呼吁。但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 , 想必不是易事 。如 果不能依乾隆朝 由国家 出面, 在全 国各地设立“ 四 库馆” , 以征求天下书籍的前例, 那么在个别的特定 的条件下, 关乎史料的收集、 整理、 研究和发布, 冯友 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史料工作提出的“ 三步 棋”走法应值得借鉴 : 一、 收集史料 , 求 “全” ; 二、 审 查史料 , 求 “ 真” ; 三、 了解史料 , 求“ 逐” 。 _】 卜 这三 步棋 , 思路并不复杂, 但实行起来应不简单, 只有态 度决定 一切 。 如果对现代文学史料纂辑 “ 全” 与“ 真” 的设想 属于天方夜谈 , 不免 为书生之见, 那么对“ 史料学必 修课” 的期待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必修课 的进行似 应在“ 自度” 和“ 度他” 两个维度展开 。对于从业者 来说 , 需修炼慎独 的功夫, 通过这一课程 以“ 自度” 的方式达到对史料的 自觉 , 以提升学术的功力与治 学的科学性; 对于培植学术梯队来说, 则有赖于教育 机构和导师发扬 “ 大乘的精神” , 以“ 度他” 的方式, 为后学者强化史料意识 , 输入史料知识 。据笔者掌 握的信息, 目前北京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 的现当代文学专业 , 均为研究生开设 了“ 现代 文学 史料学必修课” 。其中华东 师范大学由现代文学文 献史料专家陈子善领衔 , “ 讲授现代文学史料学基 本理论 , 含史料学的意义、 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考证、 版本 、 校勘 、 目录学概要 、 现代文学史料学研究史和 建立史料学新体系等内容” , 目的是使“ 学生树立正 确的治学观、 掌握现当代文学专业进入研究的基本 技能和方法 , 并培养学生对尽可能 占有第一手 史料 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 1 北大的经验 尤为值得 借鉴, 因为其课程的设置和训练体现了对国学传统 的承续 。王瑶先生 由治古典文学转而成为现代文学 学科的开山者 , 就确立 了学科 的史料学背景 。据黄 修己先生回忆, 他们这一辈学人的成功之处 , 绝对得 益于师辈们坚持并传授的实证方法。对于文学史编 撰中一直令人困扰 的“ 史” 与“ 思” 的纠葛 , 黄先生坦 言 , 文学史编的不好 , “ 最重要 的原因还是史实掌握 不全 , 史的准备不足 , 而不是观点不新鲜 ” 。 持实证方法上 , 他们深受老一辈学者 的影响 , 师承关 系是非常明显的。陈平原先生则把史料学必修课具 体化为对报刊所建立的“ 文学场” 的体 味和研究 , 认 为“读报刊时 , 经常可 以发现新 的资料 ” , 可以使研 究者“ 对旧说提出质疑, 对历史有新 的解释” 】 6J 通过对史料的亲近, 研究者作为“ 认真拂拭过历史 尘埃 的人 , 他们讨论起历史来 , 那种凝重的感觉 , 那 种亲切的神态” , 对建立 “ 历史感” 有不可取代 的作 用¨6J加 。这种必修课训练 , 就不仅仅是埋头于故纸 堆 , 而是包含着对“ 信史 ” 的企 图。它通过重建历史 现场 , 在对历史进行同情的了解和如实的解释中, 激 发思想的出场。 在坚 。 三、追求“ 史” 与“ 思” 的平衡结构 学术研究追求 “ 独断之语” ( 思 ) , 但不 能脱离 “考索之功” ( 史 ) , 如有偏废 , 都非治学佳境 , 只有二 者的平衡, 方能体现学术的正途。在历来习惯于 “ 据不充分之材料 , 作逾分之断定” [】 ’ 语 ” 的学术环境 中, 二者对立明显 、 统一不足 , 已造 成现代文学研究 的“夹生饭 ” 态势 】 。据 黄修 己先 生考察 , 是由于 2O世纪 “ 重主观轻客观 、 重主体轻 客体” 的“ 世纪学风”使然 , 其“忽视史料 的弊病” , 已 使学科 的展开缺乏应 有的“史学品格” -】 引。主体性 的发挥 固然有助于从文献审视抵达文学判断 , 但思 想 的出场不能脱离考据的实际限度 ]代 译 序 ’ 能随意发挥做灵活的处理。上文提到的冯友兰史料 学“三步棋” , 其实还有 “ 第 四步” : “ 运 用史料 ” , 求 “ 活” , 但冯先生表示 , 对此不加讨论。 Ll3 J 联 系到其 出场语境 ( 1960 年代 ) , 正是强调“ 思想 原子弹” 的 “ 唯意志论” 甚嚣尘上 的关 口, 冯先生 “ 一笔带过 ” 、 “ 存而 不论 ” 的言 述 策 略, 已可见 出他 的立 场 和 态度。 然而在 目前 的讨论 中, 问题似乎还未清晰。有 的重视“ 断 , 也不 两种观点值得进一步探讨。其一是依据“后学” 立 场 , 把文献史料 的使用视为一种 “ 修辞行为” , 认为 文献不具备独立 自足的样态 , 其价值依赖于“ 生产” 方能显现 。这种观点充分意识 到了“ 文学场” 的 存在 , 亦强调了文化机制 、 主体建构作 为“ 一只看不 见 的手” , 在学术 研究 中的作用 , 有很 大的启示意 义。其作为一种方法, 值得借鉴; 但作为一种立场, 则需审慎对待 , 因为这种学术研究 , 强调主体对材料 的控制性 “ 讲话 ” , 而非“ 思” 与“ 史” 的互动性 “ 对 话 ” , 一不小心 , 稍微失控 , 很容易走 向六经注我 的 窠臼。可见后学新说与传统积弊 , 有时就是一体两 面 , 很容 易穿透。另 一种观点则人 为地在 “ 思 ” 与 “ 史” 之间进行等级划分, 设立“ 体用” 之别, 认为不 能把对史料的考辨 “ 强调到不适 当的高度 , 也不能 把史料的考辨与确立文学史意识、 建构文学史框架 放在 同一位置” L2 ¨ 。“ 引出史实 ” , 进行 “ 思维的超 越性” 当然不错 , 但与其把史料和思维分成不同重 量级 的二元 , 不如把它们视为彼此贯通、 互相照应的 体 。在学术研究中, 它们并无价值上的差异 , 惟有 内在学理逻辑的关联性。重要的结论建立在轻薄的 史料上 , 本身就立不住脚 ; 相反 , 倒是那些在充足的 史料面前 , 无从展开的“超越性” 思维, 更值得讽刺。 因此 , 追求 “史 ” 与“ 思” 的平衡结构 , 不仅应 当 作一种治学方法来强调 , 还应 当作一种学术立场加 以坚持。对此 , 陈国球先生引述的柏肯斯的观点需 要引起重视 , 在《 文学能成史 吗?》 一书 中, 柏肯斯强 调了史料的不可移动 , 认为“ ‘ 文学史 ’ 和 ‘ 历史 ’ 不 能改变史料在故事 ( story) 层 次的次序 , 更不能随意 更动 内容 ” , 据 此 立 场, “ 在 言说 ( discourse) 的层 次” , 叙述行动的“用心 ” 就能登场。 [z21 1 8 5在这里 , 史 料和对历史的叙述研究 , 被明确地加以限制 , 思想的 出场 , 自然就不是考索无源 , 也无法巧立名 目, 加以 借题发挥。事实上 , 学术 的推进和学术变局的发生 , 根源于史料 和 思想 的交织互 动 , 所 谓 “ 我 思故史 在” , 不得不依赖于“ 史 在故我思 ” 。在谈到哲学史 写作时, 陈寅恪先生并不讳言研究 者的“ 眼光和精 神” , 但此种 眼光和精神 , 乃是穿透史料的“ 残余片 断, 以窥测其全部结构” 的“ 出论 ”根基与学养功夫 , 借此才能达到对 “ 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 有真切 的了解 , 从 而“ 与立说之古人 , 处 于同一境界 , 而对 于其持论所 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 , 表一种之同 情 , 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 , 而无隔阂肤廓之 论 ” L 2 。对此 , 陈平原有所批注 , 其一 , 在叙史层 一57 面, “ 了解今人进入历史的困难 , 以及所谓历史重建 的复杂性” ; 其二, 在“ 出论” 层面 , 防止“ 放言空论” 的过度阐释。 然而追求“ 史” 与“ 思” 的平衡结构, 并非把学术 过程程式化 ; 相反 , 也要 考虑到二者之 间存 在的张 力 , 承认其是一种“ 召唤结构” 。因此“ 从史出论” 和 “从论人史”都可以作为研究 的取径, 所可警惕的倒 应是“ 以论代史”与“借史出论” 。从思维的角度看 , 二者各有擅长, 有时 , 其呈“ 犄角” 之势 , 或可有“ 互 补” 之功。因为依据前法 , 会有“ 了悟不断 ” 的优点 , 但也难免“ 触隅皆悟 , 大体茫然” _ 2 4j5 中; 依据后法 , 则容易在 “ 框架性 的体系建构 中” 以偏概全 , 造 成 “ 恒得其似, 而不得其是” 5_ ’上 的偏差。近来陈平 原对五四的研究或可作为“ 从史出论” 的典型例证 , 其“ 触摸历史进人五四” 的方式 , “不外是借助细节, 重建现场 ; 借助文本 , 勾沉思想 ; 借助个案 , 呈现进 程” , “讨论的对象 , 包括有形的游行、 杂志、 大学、 诗 文集 , 也包括无形的思想 、 文体、 经典、 文学场” 。 J5 人口处虽小 , 但由于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史料进行 了细致的发掘和阐释 , 不仅通过成功的历史重建展 示思想的进程 , 也因对历史的含玩抚摸 , 呈现了研究 者 自家的心境和文化理想 。其立足于史料学功底所 展示的解释学功夫 , 在“ 史学 品格” 的出场处 , 仍能 体现主体建构的意图。在“ 从论入史” 方面 , 则黄修 己先生“ 我思故史在” 的观点值得引述。作为与“ 史 在促我思” 平行的研究取径 , 其过程是 “先有 了某一 理论或观点 , 或是受到它的启发, 把它放到大量的史 实中去考察、 检验 , 在得到了大量史实 的验证 , 经过 调整 、 充 实 、 修 订后 , 最 后 确 立 自己 的观 点 或 理 论” 。这种取径强调研究者的理论预设 和前期视 野 , 但并不脱离“ 大胆 的假设, 小心 的求证” 的论述 法则 , 其既重视理论先导的作用 、 又不违背实证研究 的立场, 有助于思想更好地发挥。由此看来 , 严密审 慎的“ 史料搭建”并不会妨碍研究者 的理论思维, 思 想的出场也需借重 “ 史料结构” 所约 定的“ 叙述规 则” 。如果我们把历史重建和推 出原创性理论作为 学科发展的标尺 , 势不得不对此进行认真的思考。 参考文献 : 1: 祝东风. 2005, 见证文学研究“ 史料年” . 中华读书报 2005 -11 -19 ( 9 ) . 5 8 2 钱理群. 重视史料的“ 独立准备”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丛刊 , 2004 ( 3 ) . 解志熙.“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 共识述 要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4(3). 范伯群. 分论易, 整合难一一 以现代通俗文学的整合 人史为例.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3) . 蔡元培. 中国的新文学运动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 集. 上海 :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40. 杨义. 现代中国学术话语建构通论( 下) . 海南师范学 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5) . 陈平原.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社 , 2005. 朱熹. 论语集注. 济南 : 齐鲁书社, 1992. 黄修己. 现代文学研究的史论关系的再认识. 汕头大 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 2005( 1) . 朱青生. 十九札: 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 广西师 范大学 出版社 , 2003. 陈平原. 书里书外. 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8, 程千帆. 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 · 序 吴文治. 中国文 学史大事年表. 合肥 : 黄山书社 , 1993. 冯友兰. 史料学的范围和内容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史料学初稿.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硕士研究生课程介绍 [ EB/ OL ] .http: / / www.yjsy.ecnu.edu.cn/ pyc/ wenxue. htm, [2006 一 ol 一12] . 黄修己. 回首来路 , 也有风雨也有晴. 东方论坛, 2004 ( 6) . 陈平原. 文学的周边.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4. 傅斯年. 史记研究 · 论太史公书之卓越 傅斯年选 集. 天津 : 天津人 民出版 , 1996. 黄修己. 文学史的史学品格.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 刊 , 199 1( 3 ) . 孙歌. 在零和一百之间 竹内好著, 李冬木, 赵京华, 孙歌译. 近代的超克. 北京 : 三联书店, 2005. 刘涛.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5). 朱 德发 . 文学史 研究 : 收 敛思 维与 史料索辨. 河南 大 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2005(3) . 陈国球. 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 北京: 北京大 学 出版社 , 2004. 陈寅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章学诚. 述学驳文 章学诚遗书. 北京: 文物出版社 , 3 [4j [5 [6] 7] [ 8]9] [ 10][ 11j [12] [13][14][15] [ 16][ 17] 18] [ 1 9][2O] [21] [22 [23 [24] 1985 . 25 章学诚. 立言有本 章学诚遗书. 北京: 文物出版社, 】 985 . 【 责任编辑: 赵小华】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史料的辨析和运用

$
0
0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史料的辨析和运用--以胡风社团研究为例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史料学一史料工作是学术研究的根基所在,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尽可能全面地占有资料,然 后加以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占有全面的、翔实的、具有学术蕴含的史料的基础上,发现 有价值的研究选题,形成有创意的学术观点,正体现了科学的态度,严谨的学风,也是学术研究的 基本途径和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料意识的觉醒和史料学建设的起始,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马良春在 《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建议》1的文章中最早动议和倡导了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工 作,其后,樊骏所撰长文《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第一次系统地对现代文学史料 学工作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初步建构,樊骏的文章说:“到了现代中国,虽然在理论观念和技术设备方 面,史料工作具备了远比古代优越的的主客观条件,但在很长时间里,它并没有作出超越前人的成 绩和重大进展;相反的,连这项工作本身也不再受到过去那样的重视了。”“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本 身而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所研究的对象还处于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关于它的探讨,基本上属 于同时代人的文学批评,很少把这作为一段过去了的文学历史进行系统考察的,自然也就谈不上重 视史料工作了。”建国后,“出现现代文学研究的最初繁荣,并且大致确立了这门学科的基本格局, 史料工作却没有相应的建树。”现代文学史料工作又被推迟了近三十后的20世纪末期,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已经无可选择地走到了倚重史料的阶段,研究的全面突破和发展,也毫无疑问地取决于 史料准备的充分和成熟与否。于是,樊骏提出:“对于今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要有信心,相 信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提高;要有勇气和毅力,去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更要有紧迫感,懂得任何延 误都意味着给后人留下更多的无法填补的历史空白。”2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建设,在前辈学者的建议呼吁和与研究实践的互 动中有了长足的进展,陆续整理出版了一大批文学运动、文学社团、作家作品研究的系统资料。史 料学的成果又一次带来现当代文学文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世纪末到新世纪十年的学术研究,表现 出明显的实证性特点和趋势,而今,实证性研究方兴未艾,史料学建设也已步入正轨,走向常态, 百年中国文学历史,正和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整合一体,纳入了中国大文学历史的观照和研究框架。 笔者近十年所从事的胡风文学社团、文人集团的研究,应属于偏重史料和实证性的研究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对现当代文学史料学构建方面的特点、难点和问题,有一些粗浅的体会,这里就胡 风社团研究为案例,探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史料的辨析和运用方面的两个困扰自己的问题,以求教 于方家。 传记性史料的真伪辨析问题 传记性史料,一般指作家的传记、日记、书信等史料。有关胡风派文人集团的传记性史料相对 来说应该是比较丰富和完备的,胡风、路翎等重要人物各有传记多种,也留下可观的个人日记和往 来书信。这一文人团体中在他们的冤案得到平反后,幸存者或其后代家属陆续写出了一批传记和追 怀纪念文章,经历了惨痛的政治迫害和人生磨难后,他们申诉冤情的愿望非常强烈,说清历史的意 1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l期。 2樊骏:《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14、215、217、315页。 -49l- 识也非常清醒和自觉,于是给后人和研究者提供了走进和研究那段历史的宝贵资料。相较而言,曾 经处于主流阵营代表政治力量的历史亲历者,回忆往事和述说历史的积极性则比不上前者,比如周 扬,研究者甚多,但他自己的亲笔回忆则少见。这就造成论战双方史料的不均衡,这就给研究中梳 理文人之间的矛盾纠葛,和澄清对立双方的论争的是非曲折,带来了一些遮蔽和盲区,加上外在历 史主流话语力量和人云亦云的影响,容易出现判辩上的一边倒,不能真正回到历史的原初语境,真 正呈现复杂多变的历史样态。 第二个问题是,因为很多的传记和回忆都是站在今天回溯往事,也有一些的旧事重写,事隔数 十年,记忆不一定准确,特别是一些细节问题上有明显误差,加之各人思想立场的不同,造成对同 一历史事件出入颇大甚至完全不同的叙述和判断。所以,面对后写的传记性史料,一定要谨慎从事, 不可盲从任何一方提供的资料,甚至名人的资料也未必完全可信。这样,为了保证历史叙述的客观 性,著述之中经常是同时征引不同历史亲历者的回忆资料,尽管说法各各不一的,却也呈现出一个 复杂多义的历史情境。历史叙述有时本身就因为亲历者的立场和角度的不同,或者由于所述事件的 细节和偶然性因素,而显示着事实的模糊性和微妙性,具有这种模糊性和微妙性或许本身就是历史 的真实和有趣所在。但另一方面,史料的复杂歧义也确实影响了研究者对历史真实的清楚判断,甚 至无法得出一个基本的事实或是非指归,这又不能不说是研究的一大遗憾。笔者在研究七月社的缘 起时,阐明胡风在左联时期的处境和地位,以及胡风与鲁迅、与周扬的亲疏关系时,涉猎到许广平、 冯雪峰、胡风、茅盾、阳翰笙、夏衍、任白戈、徐懋庸等左联成员所写的回忆录,就出现了众说不 一或者因为宗派情绪而说法截然相反的情况,使得左联时期的人事纷争乃至文艺运动格外地扑朔迷 离,虽然史料的积累已经相当丰富了,但这段文学历史和人事关系中的是是非非,多少年来还是争 议不断,看法不一。 因为政治运动的原因,现当代文学史料曾经遭受严重的人为损毁,还有一些史料为满足政治需 要、追随政治风向而被删节和修改。比如茅盾在文革中就曾改过日记,50年代观看某部电影的印象 “甚好”,于是写在日记中,文革开始后这部电影受到批判,茅盾遂把日记中的“甚好”改为“甚坏”。 一代大家,尚且置史实于不顾而一味跟风,让人无法不对现代史料存有怀疑。学术研究如果盲从此 等史料,就不是简单的出纰漏的问题,而是要在根本上颠覆我们学术研究的根基。由此可知,现当 代文学研究中传记性史料的真伪辨析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非常的警觉和重视。 档案公布中的史料变化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的获得和运用,相当程度上依靠相应的历史档案的解密和公布,甚至可以 说,学术研究推进的速度和研究的广度深度,也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档案解密和公布的速度和程 度。现当代历史档案的公布和清理,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史料学的建设和发展, 档案的封存造成史料的匮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难以对并不久远的历史真相进行准确的 判断和清醒的认识,学术研究过程中受限于史料的匮乏,造成研究成果经不住新发掘的史料的印证, 一旦有新的档案打开,就可能动摇立论的根基,从而使研究变得短视乃至短命,严重地影响了现当 代文学文学研究的质量。 笔者近十年来研究胡风及相关现代文学社团和其后的胡风集团,对档案解密和史料公开在研究 中的作用有着深切的体会。在进行以人事关系为出发点并贯穿始终的社团史研究中,重视对一个文 人团体的生成、演化、变异过程的史实性梳理,沿着这一文人群体在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人事 关系及人生遭遇的线索,梳理出从左联到七月社和希望社以及相关的小社团、直至“胡风集团”的 历史生成过程,探索其发生、演变直至消隐的深层原因,总结出现代文学社团生长变化的生态规律 和经验教训。 所谓人事关系,有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外部关系从左联开始考察,纵横交错,比较复杂,其 中牵扯到左联阵营的矛盾以及与政治力量的抗衡,胡风追求并试图保持一种具有文人独立人格和文 学存在形态的文人集团,但实际上从来真正成为纯粹的文人集团,外在的压制和自觉的依附,都使 这种追求不可能实现。社团内部关系一般来说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作者和胡风的投稿关系,个别关 系比较复杂,比如胡风与路翎、胡风与舒芜的关系,影响到了这个社团的命运。这种伴随着文学生 .492. 涯的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文学、人与政治的关系史,也是文学社团研究的一种新思路。 这种历史生成法式的考察和尽可能呈现历史原初语境的研究期望,使得本课题对占有和梳理史 料有着非同一般的要求。这种以依靠实证,联系地动态地考察问题,重视历史事件中的偶然性因素, 关注细节,呈现事实的模糊性和微妙性的著述思想,将有可能写出更为接近文学史真相的社团发展 史。不敢说自己的著述达到这个期望,但却始终以此为奋斗目标。虽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在资料 的占有特别是第一手资料的搜集上依然有很大的缺憾。研究中最深切的体会是,一旦有新的档案打 开,新的史料公布,极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面临着对学术命题重新思考。可以预见,随着现当 代文学档案公布工作的进一步展开,随着史料的进一步公开、发现和发掘,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中很 多实证性的研究课题将会不断地得到补充、完善和深化,甚至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也是中国现当代 文学学科的一个特点和难点。对我自己来说,目前社团史所呈现的,仅仅是这项课题进行过程中的 阶段性成果,要尽可能地趋近于理想的研究目标,还有待于外部环境的再度宽松,研究思想的再度 解放和不止一代学人的艰苦努力。而最具体的,就是历史档案的全面完整的公布,将极有可能改变 目前我完成的社团史的面貌。因为,现在的研究成果中,实在留下不少史料的空白或者因史料的不 信、疑虑、矛盾而带来的所谓“分寸”,所谓“留有余地”,说到底,依然是研究的一种不清楚和未 完成状态。 档案的未公布和史料的人为限制,使得倚重史料的实证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课题很难做到准 确和完善,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门冒险的和遗憾的学问。研究中史料的征引和辨析,好像永无止境, 文中的各种疏漏和谬误也总是难免,在交稿的最后一分钟前还在发现和订正问题。更令人忐忑不安 的是,有可能今天成果面世,明天就要面临最新公布档案或史料考据的检验,这是现当代文学研究 的尴尬所在,或许也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魅力所在。真相和真理,总是在不可知的前方招引着,史 料挖掘无止境,研究也无止境,慢慢长途,苦苦求证,这是研究者的职责,也是研究者的宿命。

 

[转载]民国时期的中学校刊及其文学史料价值

$
0
0

​​著名历史学家周传儒在谈到一门学科的史料问题时说:“近代治学,注重材料与方法,而前者较后者尤为重要。徒有方法,无材料以供凭借,似令巧妇为无米之炊也。果有完备与珍贵之材料,纵其方法较劣,结果仍忠实可据。且材料之搜集,鉴别、选择、整理,即方法之一部,兼为其重要之一部,故材料可以离方法而独立,此其所以可贵焉。”[1]具体到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发掘与整理也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现代文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现代文学史料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樊骏先生就发表了《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系列文章,总结了现代文学在史料方面的问题与成果。经过20多年的发展,除了史料的整理与发掘外,在理论方面,已经有学者提出要建立现代文学史料学,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果。[2]

由于近代出版印刷事业的发达,有关现代文学的史料浩如烟海,除了与现代文学直接相关的文学期刊与报纸之外,还存在许多边缘性刊物,这些刊物遗留了大量现代文学发展的“痕迹”。这些“痕迹”因为是在边缘性刊物上展现,所以很少受到学界关注,但是对于整个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而言,又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李怡先生曾注意到作为边缘性刊物的“地方性文学报刊”,他认为:“反映地方性知识的地方报刊在将来可能不仅仅是我们主流报刊研究的补充和陪衬,而它们的学术意义本身就可能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地方所包含的‘主体价值’可能得到新的发现。”[3]文中提到的地方性文学报刊,如《大声日报》《中国学生导报》相对处于边缘位置,但作为现代文学史料亦自有其价值。循此思路,我们认为除了地方性文学报刊外,民国中学校刊的文学史料价值也应受到关注。

民国时期大学与中学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互通往来,尤其是师资的上下流通,在大学与中学之间相当普遍。许多现代作家都曾在大学与中学里教书,如周氏兄弟、钱玄同都曾在家乡浙江的中学教过书,朱自清未到清华任教之前更是在好几所中学任教,叶圣陶既是现代作家又是中学教育家,由中学而大学,由地方而中央,是许多现代作家的人生轨迹。受战乱时局影响,从大学到中学任教的现代作家也不乏其人。这些作家的行迹在一些中学校刊里面有直接的记载,这些是第一手材料。此外,许多现代作家在中学时就已经开始文学创作,有些还主持编辑学校的刊物,他们的许多文学作品,甚至处女作就发表在校刊上,钩沉这些中学校刊,有时能发现佚文并了解他们早期的创作。如张爱玲早年就读的教会中学——圣玛利亚中学,曾办过一本英文校刊《凤藻》,张爱玲在上面发表多篇文章,这些史料对推进张爱玲研究很重要。新文化运动兴起于大学而波及到中学,新文学要想取得成功,中学教育不可忽视。新文学作家甚至自己创办中学,如夏丏尊、朱光潜、朱自清、丰子恺等参与创办的春晖中学、立达学园。更为普遍的方式是新文学作家到中学讲演,用新的语言、思想观念影响中学生。许多中学校刊专辟一栏介绍名人讲演以及登载演讲稿。大部分中学校刊都有文艺一栏,文艺栏里登载的是师生们的文学创作,这些新旧不一,体式不同的文学创作,可见出当时新文学的接受程度,也是考察中学校园文学生态的直接样本。

学界已有学者关注到中学校刊的文学史料价值,谢泳先生对史料的搜集和利用极其关注,他在长文《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构想》中提到:“注意过去中学校刊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关系,比较容易得到作家早年文学创作的史料和早年文学教育的背景材料。还有一种史料来源是那个时代的中学生毕业,时有在毕业纪念册上写文章留念的习惯,所以我们在收集相关作家的史料时,同时也要留心他们学校当时是否印刷过相关的出版物,如果有,一定要注意查阅。现在我们还没有一部中国早年中学校刊和纪念册的目录,所以这方面的史料很不容易得到,这些校刊和纪念册都属于不定期的零散出版物,以后最好能从和这些学校有渊源关系的学校中去寻找相关线索。”[4]这里蜻蜓点水地提到了中学校刊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关系。具体而言,正如上文所说中学校刊因与现代文学的种种关系,其文学史料价值还有待深入发掘。下文将以具体事例,从中学校刊的基本情况、佚文与佚事、校园文学中的“新”与“旧”三个方面论述中学校刊的文学史料价值。

 

 中学校刊的基本情况

 

所谓中学校刊,主要指由中等学校出版的刊物。从编辑者看,包括由学校主持编辑的校刊、年刊、纪念册、学校一览,还包括由学生社团和班级组织编辑的学生刊物和教师编辑的刊物;从内容看,既有囊括各类校闻校事的综合性刊物,也有纯文艺刊物;从出版周期看,有定期的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年刊,也有不定期的刊物。总之,中学校刊是一个较笼统的说法,包括所有由中学(包括只有中学等级的师范学校)出版发行的刊物。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以来,全国各地新式学堂蜂起。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新建,学堂纷纷改为学校,并确立了新的学制系统。中等教育的教育宗旨、课程设置、师资要求、学生条件都有了新的变化。1928年国民党打倒北洋军阀,定都南京,结束了军阀分裂的局面,统一了中央政府,开始实行党化教育,在教育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规制。相对稳定的局势,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此时的中学基本都办有自己的校刊。民国时期的中学数量远远超过大学,中学校刊的数量也非常的庞大。以长沙明德中学为例,1936530日《明德旬刊》(第13卷第4期)上的《本校刊物考补及其他》(续)一文中有《本校刊物年表》:

 

时间

刊物

1913

《乐群》第1

1914

《乐群》第2

1915

《乐群》第3

1919

《明德周刊》第126期(?)

1921

《明德半月刊》8

1922

《明德半月刊》9—?号、《湘君》第1期、《汉口明德大学年刊》

1923

《明德半月刊》?—20号、《湘君》第2期、《明德中学校一览》

1924

《明德期刊》凡4卷、《湘君》第3

1925

《明德中学校概览》

1927

《二十四周年纪念特刊》

1928

《明德季刊》112

1929

《明德季刊》212期、《明德旬刊》1

1930

《明德旬刊》23

1931

《明德旬刊》45

1932

《明德旬刊》67

1933

《导报》、《明德旬刊》8卷、《三十周年纪念特刊》、《海沫》、《狂潮》、《长沙文艺》、《四二班刊》、《趣报》

1934

《明德旬刊》910卷、《明德附小》、《高八》、《我们周刊》

 

明德中学由谭延闿、胡元倓、龙璋等于1903年创办,黄兴、张继、吴芳吉、刘永济、刘朴等曾在此任教,素有“北南开、南明德”之称,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中学。由上表可知,民国以来明德中学的校园刊物层出不穷,种类尤多。其中有校刊,有班刊;有综合刊物,有纯文艺刊物;有教师编辑的,有学生自办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乐群》《湘君》这些刊物与现代文学关系颇为密切,持续时间最长的《明德旬刊》也记载了不少现代作家的文章与行迹。《乐群》里的文章:“因为时代关系,文则古,诗则唐,词则宋,说部则林琴南。无半篇‘的吗啦呀’、‘何处是我的归宿’,无标点,好的连圈。谈丛一栏——纲——颇能打破道学面孔,然尚存古式的名流才子气,谑而不虐,雅而不俗,并不能如鲁迅所说,化为泼皮,一顿瞎闹。”[5]可见早期中学刊物一斑。《湘君》上的文章多以文言与古典诗词为主,《湘君》上的“诗分三种:一曰道地古诗。如校长、刘永济、刘朴、吴宓诸先生诗;二曰吴氏之所谓解放体诗,学生学者甚多;三曰用诗韵之韵的白话诗。”[6]《湘君》创刊号上刊有吴芳吉的《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可谓直接参与了新旧文学之争。以明德中学为例,我们可以推想民国时期中学校刊数量之多,这些刊物与新文学亦有诸般关联。

大多数中学校刊的存在时间较短,尤其是北洋军阀时期,时局动荡,军阀混战,教育经费无法保证,时常欠薪,学校的刊物因资金缺乏的缘故,常常无法继续,因而有些校刊维持不了几期就中断了。办刊较长的主要集中在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国民党开始注重对教育的管理,公立中学的教育经费有了保障,私立中学募集资金的渠道扩大,办学经费也较之前有所缓和。这时中学校刊的种类增多,刊物持续时间也更长。如苏州中学出版的《苏中校刊》创刊于192831日,就目前笔者所见,至19374月尚在出版,持续出版了近十年。这类持续近十年,到今天还能保存下来的中学校刊,较为罕见。

民国时期的中学从经费来源可分为公立中学、私立中学和教会中学。从学生构成看,有女子中学、男子中学和男女同校的中学,不同种类的中学,校刊也会有不同之处。教会中学因是西方教会创办,校刊也较西化,里面往往有中英两个版面,关于宗教文化方面的版面较多,如《苏州晏成中学季刊》就是中英两个版面。中学校刊的类型主要有综合性刊物与纯文艺刊物两种。综合性刊物包括很多栏目,如《苏中校刊》就包括论著、演讲、文艺、笔记、统计、专件、校闻、杂俎、附录等等,这些栏目不是固定的,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增删。有的校刊文艺占有较大版面,如《南京私立中华女中校刊》分言论、教育、讲演、翻译、小说、著述、课艺、文苑、词、戏剧、杂俎、校闻、大事记等。一般而言,综合性校刊都会有文艺栏目,大部分校刊也都有讲演栏,这与民国时期讲演风气之盛有关,校闻栏里则常有现代作家的行踪。纯文艺刊物在校刊中较少,明德中学的《湘君》是纯文艺刊物。

民国时期的中学校刊因为很多是地方所办,有些连省会城市也不是,再考虑到纸张质量和印刷技术的问题,要保存下来相当不易。当年明德中学的学生想考查本校刊物的历史,那些刊物就已经很难找全,“年头的数目不到四十,本校的刊物就用着考,许是有点滑稽,严重点,简直说不过去。四十年间的世事,当然有不少的变更,然而五年以前的东西,本校图书馆就找不出,恐怕不能不说那是从前管理的人疏忽的错误。”[7]这些刊物今天零星的保存于各地方档案馆和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等地方,其中一部分已经电子化,大部分还有待整理发掘。

 

 中学校刊中的“佚文”与“佚事”

 

如上文所言,现代作家与中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与他们早年的教育背景以及之后任教于中学等因素有关。许多现代作家在中学期间就已开始文学创作,参加文学活动,他们早年的文学行迹往往记录在校刊上,要了解这些作家早年的创作和思想就必须关注他们早年就读的中学所办的校刊。这些校刊上可能会有他们的佚文和佚事。

目前学界已有学者将目光转移到中学校刊,上文提到张爱玲早年发表在圣玛利亚中学《凤藻》上作品的发现就是一个例子。此外还有孙犁早年就读的保定育德中学,他的处女作就发表于《育德月刊》。孙犁曾在答《文艺报》记者吴泰昌的提问时说:“我写的第一篇小说,发表在保定育德中学的校刊《育德月刊》上,时间大概是一九二九年。”[8]实际上,孙犁在《育德月刊》上发表了五篇作品,分别是小说《自杀》《孝吗?》《弃儿》《麦田中》和剧本《顿足》,这些佚文的发现“可以窥知孙犁的知识储备和他的思想境界,这是全面地研究孙犁的人生之路、文学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9]又如凌叔华早年就读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有学者钩沉了该校校刊《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发现凌叔华在“五四”之前的19篇佚文,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凌叔华早年的创作和人生轨迹以及新文学女作家“浮出历史地表”之前的创作风貌。[10]还有梁宗岱早年就读广州培正中学,该校是一所教会中学,梁宗岱在此就读时发表了多篇文章,有些多与宗教有关,如《夏令儿童圣经学校与儿童文学》(载《一九二一年广州培正学校青会夏令服务团报告书》)、《檀德及其神曲》(载《培正青年》29号,1923321日),这些是了解梁宗岱早年思想的重要材料。[11]现代作家基本都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像沈从文那样只念过小学的作家很少,那么新文学作家在接受中等教育时,中学校刊上或许记载了他们的创作和文学活动。就此而言,除了佚文佚事的钩沉之外,中学校刊对了解现代作家早期的创作与思想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民国时期的中学与大学常常互通往来,新文学要想在与旧文学的论战中站稳脚跟,除了大学之外,中学也是必争之地。正如反对新文学的“学衡派”以东南大学为据点,与北京大学的“新文化派”论争一样,在中学同样也存在新旧文学不同观念。新旧两派都想获得中学生的认可,希望在他们还未进入大学之前,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之时,就对他们施加影响。那么,在中学势必也会有新旧两派的文化活动。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到中学任教和讲演,他们的文学活动在中学校刊中有最直接的记录。胡适是新文学的倡导者,除了在大学提倡之外,他常常也去中学讲演。1928224日至27日,胡适应苏州中学校长汪懋祖之邀到苏州讲演。他的两次讲演分别在《苏州女子中学月刊》和《苏中校刊》中有记载,1928315日的《苏中校刊》校闻栏有一则短讯“胡适之博士来校演讲”:

 

胡适之博士,近来在沪讲学。本校汪校长,与适之先生原系旧游。闻讯之后,特电请来苏,二月廿四日下午,在女中讲演,廿五日上午九时在本校讲演,讲题为《我们的生路》。听众约八百余人,博士对于欧洲近代文明主要点科学及民治,尤为发挥尽致,听者莫不动容云。(讲演录另载)[12]

 

这两次讲演的演讲稿《胡适之博士演讲录》、《我们的生路》登在这两种校刊上,经查阅为胡适的佚文,笔者另有专文论述。这两次讲演确实达到了胡适传播新思想、开启民智的目的。后来成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的吴健雄当时在苏州女中读书,她听了胡适这两场讲演,深受影响。胡适曾在日记中记载吴健雄给他的信:“你的讲演最动人,最有力量。……譬如说,我听到了你那次在苏州女中的演讲,受到的影响很深。后来的升学和出洋,都是从那一点出发的。虽然我是一个毫无成就的人,至少你给我的鼓励,使我满足我自己的求知欲,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13]胡适在苏州的讲演,因他的日记未记,所出的几种胡适年谱均未细述,所以今人所知甚少,但因为中学校刊的详细记载,并且登有他的讲稿,我们才能还原他当年的情形。苏州中学时常请学界名流到校演讲,校刊专辟一栏登载演讲稿。除胡适外,还刊有陈去病《我国文学革命的经过》[14]、欧阳予倩《中国音乐与中国歌剧》[15]、吴瞿安《对于中学国文的我见》[16]、张君劢《玄学的人生观》[17]等等,这些文章都是“佚文”。其他中学的演讲还有丰子恺在松江女中谈美,[18]夏丏尊在宁波效实中学演讲。[19]这些佚文佚事在中学校刊中有详细记载,而尚未被研究者注意,值得关注。

新文学提倡者希望在中学发挥影响,维护古典文学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也希望得到中学生的支持。一些中学校刊中,留有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踪迹。吴芳吉19201925年在长沙明德中学任教,期间办有纯文艺刊物《湘君》,登载古典诗词,与《学衡》杂志同声相应。吴芳吉、刘永济、刘朴围绕在吴宓主持的《学衡》杂志周围,他们在明德中学进行古典诗词创作,校刊上时常登有他们的诗作,影响至学生,导致学生的创作也以古典诗词为主。吴芳吉的一些名作就刊在《明德旬刊》上,如《别白沙油溪少年》(第5卷第6期,19311121日)、《巴人歌》(第6卷第6期,日期不详)。以明德中学为中心,师生之间常有诗词唱和,登高怀远,把酒吟诗,他们过着传统文人的生活。19351020日,吴芳吉逝世一周年,《明德旬刊》出版了《吴碧柳先生纪念专号》,载有桂多生《纪念吴碧柳先生前言》、章东岩《纪念吴碧柳》、刘朴《吴芳吉传》、郑扬新《吊吴碧柳》、刘朴《白屋先生墓表》、张鹤仙《梦白屋诗人》并序、承方《随笔》、周味道《吊吴碧柳先生》、王光益《过楚词亭旧址》、刘朴《祭吴碧柳文》,这些史料对吴芳吉的生平与创作的研究有重要价值,目前未被研究者注意。“学衡派”的核心人物吴宓也曾在《明德旬刊》上发表文章,如《晚晴集》,柳诒徵在《明德旬刊》上刊发了很多古典诗歌,在南京与长沙之间往来唱和。

中学校刊中有时还能打捞到一些现代作家的书信,如《明德旬刊》1930年第1期载有《校友欧阳予倩在粤近况》一文,文章首先介绍了欧阳予倩的经历,“近年余受广东政府之聘,主持戏剧研究所,以期改良戏剧,月出杂志,虽叠遭政变,出版如故。近自粤垣致函校长,述其近况颇详。因亟录之,并就校长所示君之人品经历,重述以告读者。”[20]这是一封佚信,文字不多,照录于下:

 

靖师赐鉴敬肃者,倩旅粤一年矣。六阅月中,战事起伏,局面至今未定,戏剧研究所饱经波折,一度停办,前功尽弃。自十八年七月一日起,恢复以来,迄今半载,在风雨飘摇之中,虽无十分显著之成绩,进行未尝稍懈。目下学生演剧已有十二次,杂志已出至第六期,每期均寄明德,不知均得达否?周刊于停办前曾出十余期,停办后由恢复至今又出至近三十期,现已着手发刊丛书,一小部分两月内可以出版。目下正设法建一小小剧场,但求时局无骤变即可望成。倩立意走一步算一步,社会虽极麻木,决不能无反应也。广州社会一般人对于吾所怀疑甚深。近来已渐能认识中央党部。近亦有同样计划,有书聘倩北旋,未能往矣。预计再办一年必能略树基础,拼苦捱耳。明德去岁情况如何?新校是否已建?深以为念。

吾师康健否?头晕想未再发。彦九弟亦久未通书,倩实太忙,帮手太少,一切皆总揽之。近以病足家居得稍闲暇。日来渐愈能出门矣。久疏问候,思忆为劳,临颖神驰,有如饥渴,                  专肃敬叩。予倩谨上。一月二十五日。

 

欧阳予倩是明德中学校长胡子靖的得意门生,早年毕业于长沙经正学校,经正学校后合并于明德中学,此信叙述了欧阳予倩在粤办戏剧研究所的艰难,是研究欧阳予倩的重要材料。像欧阳予倩早已离开中学,但因为中学里尚有当年的师长,所以与当年就读的中学仍保持联系,中学校刊对于这些知名校友的行踪也常常报导。

现代文化名人与现代作家的行踪时常出现在中学校刊中,研究者很少注意,这些作家的年谱也未记载。散落在中学校刊中的史料,对于了解作家的全人全事有所助益。如《广东省立一中校刊》有一个栏目专门登载学生的日记,其中1935128日有几则关于胡适南下接受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的日记,其中一则为《胡适之来校观光》:“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先驱者胡适先生,在昨日由港抵省,并且在是天饭后中的时间,和霍校长联袖而来到校中观光,我算来也是可幸,得而亲睹这位鼎鼎有名的学者底芝颜,……不过,近几年来的胡适之先生颇得了不少人不良的评,在他个人的光荣史中占上了不少的污点,据一般人说是胡适之先生的思想比前变向得多,这或许是他个人的环境使然,也许是受于外界的引诱所致,但是,他从前有多大的著作和对于中国学术界有点贡献也还要羡慕他,原谅他。”[21]胡适在香港发表了不当言论,到广州受到攻击,原计划在中山大学讲演,后来取消,只能跑到广东省立一中参观,在一中亦未受到学生欢迎,有学生日记中写道:“昨抵此间,情形殊为冷落,各校原定请其演讲者亦宣告停止,闻同学言,伊是日曾到本校一行,同学中有讥之者。噫!博士今多一博士头衔矣,然声价则反低千百倍,而为士林所不齿!”[22]“他不说广州是南中国的文化中心,而说香港,显是向英政府歌颂,替帝国主义宣传,他说这种话,是否出于良心?我以为他的良心一定是给香港大学奉赠的博士荣衔蒙蔽了。”[23]由这几则学生日记,我们可以知道,193519日胡适抵广州后被中山大学取消讲演,下午在广东省立一中校长霍广河的陪同下,参观了一中校园,但并未得到学生的夹道欢迎,同学中反有“讥之者”。由是观之,要全面了解一个作家,尤其是做一个人的年谱时,中学校刊上常有第一手材料,这些可以更加完善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校园文学中的“新”与“旧”

 

1917年胡适倡导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学,力行新诗创作,可谓古今文学之大变革。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北方高校中,新文化声势浩大,由大学起源而波及整个社会。白话文及新文学也渐渐得到体制的支持,1920年教育部规定各国民学校将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在胡适等新文化人的倡导下,新思潮影响至中学校园。随着时间推移,新文学在中学校园文学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但是,与东南大学的“学衡派”维护古典文学一样,中学校园同时也存在大量古典文学创作。这些创作并不一定与新文学针锋相对,而是作为一种古老文学的遗传,在新旧交替之际表现出来的余韵,这里显现的更多是传统文人诗酒唱和的情怀。中学校刊里的文艺作品,新旧杂陈,旧体的诗词歌赋,新体的小说、新诗、散文、话剧都有包罗。大量的中学校刊记录了民国时期中学校园的文学创作,这些文学创作丰富了我们对民国时期新旧文学在中学校园的历史认识,这也是中学校刊文学史料价值的又一体现。

受新思潮影响,中学校园开始提倡新文学写作。与此同时,中学校刊上登出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尤其北方的中学开风气之先。以南开中学所办校刊《南开高中学生》为例,该刊有文艺栏,分散文、小说、诗歌,就笔者所见的1933年第125期、1934年第1期(刊名改为《南开高中》)以及《南开高中学生三十周年纪念特刊》而言,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新文学,没有一首旧体诗词,也没有一篇古体散文。这与南开校园思想开放,崇尚新风有关,而且平津两地互相影响,新思潮很容易在此生根发芽。诗人穆旦、小说家吴讷孙亦有文学作品在该刊发表,这是他们文学起步的地方。其他中学校刊很少有像《南开高中学生》那样只登载新文学,或者说很少有中学像南开中学那样有浓厚的新文学氛围。大多学校都是新旧参半,既有趋新的新文学,也有守旧的古典文学。校刊上登载的文艺作品也是新旧兼备,有些还以古典文学为主。私立南京汇文女子中学主办的《汇文校刊》,文艺栏包括诗词曲选、小说、戏剧等,其中诗词曲主要是古典诗词,偶尔才有一两首新诗,如第1期载诗43首,古典诗41首,新诗仅2首,小说与戏剧则全是白话新文学。[24]

中学校园里提倡的新文学写作,势必会影响其对新文学的批评。中学校刊中有很多谈及新文学的文章,这些文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师生对新文学的态度与评价。通过这些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新文学在中学校园内的接受和传播程度。1935年《明德旬刊》上有篇署名“小匏”的文章《五四新文学运动之起源及其演变》分两期连载,文章分为十节:一、前言;二、怎样产生了五四运动;三、什么是文学革命;四、文言文在挣扎着;五、破坏后的建设;六、五卅与革命文学运动;七、九一八前后的巡礼;八、所谓大众语;九、最近文坛的鸟瞰;十、结论。[25]从这些节的划分,大致可以看出新文学的流变。1930年代中期,对新文学的总结尚处在发生期,虽然大学已开设新文学课程,有关新文学的研究著作也有一部分,但这是发生在上层知识分子当中。只有当中学也出现了这类总结新文学的文章,才足以展现新文学对中学校园文艺的影响之大,才足以说明新文学之深入人心。

校园演剧一直是新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演剧会影响到社会上的演剧活动,对话剧艺术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中学校园演剧还会培养学生对新文学的认可和支持,通过实际的演剧活动,参与新文学的建设。中学校刊上有文章谈到校园演剧,如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的张来泰在《杭高剧社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首先详述了校园剧的历史:“中国学校剧的发源可以说是随话剧运动同时俱进,最早春柳社的戏剧,便由一班留东学生为主体。‘五四’运动以后,学校演剧随新文化运动而抬头,爱美剧运动,更是以青年学生为骨干的学校剧运,民国十六年,国民革命军兴,到处举行军民联欢大会,学生演剧复兴,上海的文艺戏剧亦因之而博兴,更以各大中学生组成之南国社,复旦剧社,戏剧协社,辛酉剧社,摩登剧社等为中心,他们以学校戏剧运动为任务,虽立学校剧之意义与学校剧运之再度估价,直至目今大众剧运动亦仍发动于大中学生之群,自‘九一八’‘一·二八’事变以后,全国各地以演剧作国难之宣传者更多,而尤以学校剧团为主干;至于中国南北戏剧运动主干人物,仍不外操于几个戏剧学校:如‘人艺’‘艺专戏系’‘南国艺院’等学生之手,所以说中国话剧运动,一向是以学校剧为其骨干的。可以说,没有学校剧运,中国戏剧运动不会有大的开展,因此,学校剧在中国的特殊估价于此可知了。”[26]接着又详细介绍了杭高剧社的历史,过去演出的剧目,其中有《湖上的悲剧》、《苏州夜话》、《南归》、《卓文君》、、《回春之曲》这样的名剧改编,也有自编自导的如《本地货》、《走私》、《东施效颦》、《私生子》、《学士衣》、《金宝》等,最后认为“戏剧的空气,好像时序给我们带来的春意一样,渐渐的浓厚起来,这就是表示,大家都能够了解戏剧艺术的长处,这的确是戏剧前途的好现象。”[27]教会办的北京潞河中学校刊《协和湖》193511月第2期刊文《学校剧团走向那里去》,从学校剧团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剧团演剧的功效三个方面,全面细致的分析了当时学校剧团的演剧活动。[28]

北京和杭州是文化发达的大城市,新文化的风气很容易传播,再看看地处偏远的汕头一中,也很重视校园演剧,其校刊《汕头市立一中周刊》上就刊有《为繁星剧社征求社员文》一文,呼吁同学加入话剧社团。[29]正如上文所言“没有学校剧运,中国戏剧运动不会有大的开展”,校园演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目前学界对校园演剧的研究并不充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原始材料的掌握不够,中学校刊对校园剧社的演剧活动有很详细的记录,很多校刊都刊有剧本,这些是进一步研究校园演剧的重要史料。

1930年代中期关于要不要在中小学实行“读经”和使用文言文的问题,直接涉及到中学国文教育,也关涉到新旧文学论争。这一事件与中学休戚相关,中学校刊中多有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可以看出中学生对“读经”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他们对新旧文学的评价。实际上,这次讨论的发起者就是苏州中学校长汪懋祖,19345月《苏中校刊·语文专号》上刊有他发表的文章《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提倡文言与主张读经,发动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30]湖南省立常德中学的学生认为:“读经是不合时宜的,读经是没有价值的,而且时间上也不容许我们的。那么硬要勉强的把它抬出来做什么呢?我想是一般当局者,看见近来一般青年的思想,渐渐地趋于新潮流,对于自己的暴虐的行为,不时的要发出反抗的呼声,自己不能把他禁止,于是觉得自己的位置,有不能保持长久的危险,只好用一条无形的线——一条汉武帝和清世宗高宗曾用过的线,利用儒书,独尊孔教,来缚在青年的脑筋上,使他们不能自由思想,锁住他们的心,使他们的感觉不灵,这样,自己的地位才可保持长久,自己的子孙才可以世袭。”[31]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已受到启蒙思想影响,要想思想开倒车继续返回读经时代,在他们身上已经不能施行。[32]这些材料最直接的反映了中学生对新文学的思想状况,也反映了新文学在中学生中占据了相当的地位。

上文已经提到中学校园文学并不仅仅是新文学,旧文学也占据了很大部分。在老师的倡导下,很多学生进行的是古典文学创作,有些学校古典文学更胜于新文学。长沙明德中学因为倾向于“学衡派”的吴芳吉、刘永吉、刘朴在此教学,办的纯文艺刊物《湘君》提倡古典文学,校刊《明德旬刊》创刊于19291010日,其中设有诗词一栏,这里面发表的诗歌主要是旧体诗,新诗只有极少数几首,旧体诗词的写作几乎持续整个刊物过程。苏州历来人文荟萃,民国时期是南社雅集的主要地方,通俗文学也很发达,是座文人气很重的城市。苏州中学的古典文学氛围相当浓厚,学校曾经聚集了像钱穆、吴梅等古典文学大家,他们在这里教书,诗酒唱和。《苏中校刊》第1期就载有他们连诗的盛况:

 

腊月二日松岑先生招饮,作消寒第二集,同席者云南孙少元(光庭)、义宁陈彦通(方恪)、平湖屈百刚(爔)、无锡钱宾四(穆)、吴县吴瞿安(梅)、黄若玄(觉)、同邑费仲深(树蔚)、陈雅初(旭旦)分韵得如字,除夕前一日补作。(颖若)

天放先生吴中居。朋樽文宴多清娱。消寒九九踵故事。年年佳话添吴趋。今年雅兴复不浅。末座乃拉鯫生俱。鯫生客吴未三月。吴中名宿过从疏。今日何日德星聚。谈吐一席纷琼琚。滇南一老山泽癯。(元少)飘然鹤发长髭须。先世忠迹手一卷。(君携先世忠义手卷索题)惜我未能题其图。吾乡诗人首金费。长房笔力追大苏。(仲深)毕竟乡人重乡里。关心风景先分湖(君颇询及分湖风景)义宁公子来徐徐。(彦通)散原家学霏玑珠。山魈木魅供谈俎。赣州风土要问渠。(席间谈赣俗鬼怪甚详)粤海归来季子吴。(瞿安)劫火幸免殃池鱼。(今冬粤难作君已先一月归)求学谁如穆父劬。(宾四)上窥周秦下宋儒。此外黄屈亦胜吕。季方年少更名驹。(雅初)情来兴往酒三叠。旧识新知人一炉。拈韵分詠倚马待。独我搁压经旬余。金谷酒数古有例。后至得无防风诛。歳云暮兮未一字。逃诗况味究何如。逃诗到底岂逃得。火速具草为追逋。诸债未了了诗债。记取明朝即岁除。[33]

 

这样一种诗酒氛围影响到校园文学,学生竞相仿作,师生之间亦有诗歌唱和,校刊中刊载的大多为古体诗词与散文,文言小说也不乏见。[34]

民国时期中学校园文学的“新”与“旧”,在中学校刊中有较完整的体现。如明德中学与苏州中学的校园文学古典为主,南开中学则全是新文学,无古典文学立足之地,其他大部分中学的校园文艺则是新旧兼有,大体上诗词以古典占多,新诗较少,小说、戏剧、散文则以新文学为主。新旧文学在中学的反映,或许更能代表新旧文学被社会接受的程度。大学是开风气之地,而中学则是建设的重要环节。从中学校刊上的校园文艺来看,新文学自倡导以来,不断被接受和创作,但并未能够完全取代古典文学,即便是后来新文学取得完全胜利,如胡适所言早已过了讨论期进入建设期,古典文学在中学校园仍旧拥有大批创作者。中学校刊是这些文艺创作的载体,通过这些校刊我们能够窥见当时中学校园文艺的生态,同时也可以说这些文学史料展现了民国文学的丰富形态。

 

 

[1]周传儒:《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页。

[2]参见刘增杰:《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上海:中西书局,2012年版。

[3]李怡:《地方性文学报刊之于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

[4]谢泳:《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构想》,《文艺争鸣》2008年第17期。

[5]乎子:《本校刊物考补及其他》(续),《明德旬刊》第13卷第1期,1936410日。

[6]乎子:《本校刊物考补及其他》(续),《明德旬刊》第13卷第1期,1936410日。

[7]李汉光:《本校刊物考》,《明德旬刊》第10卷第4期,19341120日。

[8]孙犁:《孙犁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9]刘宗武:《孙犁与〈育德月刊〉》,《新文学史料》,2014年第2期。

[10]参见马勤勤:《凌叔华在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事迹和佚作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5期;马勤勤:《“浮出历史地表”之前的女学生小说——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19161918)为中心》,《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11]参见郑振伟:《梁宗岱先生中学时期佚文琐谈》,《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2]《胡适之博士来校演讲》,《苏中校刊》第2期,1928315日。

[13]《胡适全集》第29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20页。

[14]陈佩忍讲,卢则文记:《我国文学革命的经过》,《苏中校刊》第4期,1928415日。

[15]欧阳予倩讲,陆长康记:《中国音乐与中国歌剧》,《苏中校刊》第78期,19286115日。

[16]吴瞿安讲,汪联煜、陆长康记:《对于中学国文的我见》,《苏中校刊》第9期,192871日。

[17]张君劢先生演讲,任禹成笔记:《玄学的人生观》,《苏中校刊》第11期,19281016日。

[18]丰子恺讲,葛邦复、吴馥臻记录:《丰子恺先生演讲“美”》,《松江女中校刊》第5期,1929515日。

[19]《夏丏尊先生来校演讲》,《宁波效实中学校刊》第1卷第3期,193461日。

[20]《校友欧阳予倩在粤近况》,《明德旬刊》1930年第1期,1930320日。

[21]刘龙庆:《一月十日(星期四)晴,胡适之来校观光》,《广东省立一中校刊》第112期,1935128日。

[22]袁俾昌:《一月十日(星期四)晴,失学者态度之双料博士——胡适》,《广东省立一中校刊》第112期,1935128日。

[23]骆超平:《一月七日(星期一)晴,谈谈此次到港的胡适之》,《广东省立一中校刊》第111期,1935121日。

[24]《汇文校刊》第1期,19291月。

[25]小匏:《五四新文学运动之起源及其演变》,《明德旬刊》第12卷第23期,19351030日、1110日。

[26]张来泰:《杭高剧社的过去和现在》,《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校刊》第159期,19361225日。

[27]张来泰:《杭高剧社的过去和现在》,《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校刊》第159期,19361225日。

[28]孙东元:《学校剧团走向那里去》,《协和湖》第2期,193511月。文章认为,学校剧团的存在的问题有,一,缺少师生间的合作,只是学生自娱自乐。二,演员和舞台工作人员缺乏戏剧理论,经济来源亦缺乏。三,缺乏训练有修养的演员。四,女演员的缺乏。五,排演时间的短促,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可见已经对校园演剧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29]孙睿曾:《为繁星剧社征求社员文》,《汕头市立一中周刊》第2卷第1011期合刊,1933122日。文章介绍新剧最初的传入和流播后,又举“各学校遂竞相爱效,上海如交通,暨南,复旦,艺大、大夏各大学。苏州东吴,扬州女师,南京东南,北平,清华,燕京,女师大,天津南开各校生员,对于新剧皆有恳切热烈之努力,诗人写剧本,乐师谱琴歌,画家绘布景,天才便去献技,大家都趁趣味高兴,为了艺术而来,绝无利害得失存心,学识已超人,自然或悲或喜,文章曲肖须眉,可歌可泣,忠爱潜人肺腑。醒痴迷于谐谑,直以大笑横行,谈学术于风流,不必正襟危坐矣。吾国新剧业之进步,几骎骎欲度骅骝之前,将见缤纷花雨,遍洒四隅,顾我南国,乃伊古革命发祥重地,桂林南剧胎息名都。应时改进,胥赖有识有心人尔,此我校同堂应有繁星新剧社之创起也。”

[30]汪典存:《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苏中校刊•语文专号》,第101期,19345月。该文也在《时代公论》1934年第3卷第6期,《湖北教育月刊》1934年第1卷第8期刊载。

[31]杨京川:《中学生读经问题的商榷》,《湖南省立常德中学校刊》第2卷第78期合刊,1935615日。

[32]反对读经的文章还有沙原:《我们应该读经吗?》,《湖南省立常德中学校刊》第2卷第6期,1935516日。文章认为读经会束缚思想,而且根据中学的课程没有时间去读经,读经只是把它看作“最小少数的最精专业,这样国粹也能保存,国家也不会被淘汰的。”

[33]《苏中校刊》第1期,192831日。

[34]如文言小说有普通科二年级甲组学生许庆成:《吴门实事 害人自害纪》(《苏中校刊》第3卷,192841日);散文有师范科二年级甲组学生陆长康:《游虎丘》(《苏中校刊》第5期,192851日);师生唱和诗有许自诚:《步和杨师又时先生丁卯岁朝例詠》(《苏中校刊》第6卷,1928515日),这仅是其中一部分,校刊中的文艺创作基本都是古典文学,而新文学几近于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9期

案:文章刊出时删去了一些内容,这里是全文,对一些史料的涉及更加全面。​



 

吴宓先生的晚年

$
0
0

吴宓先生的晚年

作者:曹慕樊

 

我于一九四七年在勉仁文学院(重庆北碚,创始人梁漱溟先生)与吴雨僧先生共事。我时任中文系副教授,吴先生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李源澄先生)。这段时期,我和吴先生往来不多。我当时苦读佛书,喜欢向中文系教授罗庸(膺中)先生请教诗学与宗教的事理。和吴先生在一起,多谈诗,少论事。一九四九年吴先生同傅平骧先生等拟创“白屋书院”于江津吴芳吉(碧柳)先生旧游之地。很快重庆就解放了。白屋书院没有办起来。由源澄先生之荐,吴先生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任教。解放了,知道吴先生到新成立的西南师范学院任教。一九五三年我由四川省文化教育委员会调西南师院,且喜可得与吴先生共事,朝旦请益。从此,一直到一九七七年吴先生退休回泾阳原籍,前后(包括勉仁的三年)几三十年。对吴先生晚年的公私生活思想行事是知之甚多的。现在略记鳞爪,以供知人论世者参考。

 

吴先生的声誉是大学的名教授,论其平生的爱好倾向,则是诗人。照我国的传统习俗,论诗先看人品。人品高诗也自然高,纵然当代并不太被称道,时间的筛子自会推荐给人间的。反之人品不高,诗纵使一时有名,历史的筛子也会把他淘汰掉的。另外,照现代人的观点,论诗先审察诗人的性格。伟大的诗作不在词藻的华丽,想像的新奇,首先在于诗人性格的伟大。

 

我所认识的雨僧先生,首先是诗人。其次才是文学教授。

 

诗人的人品和性格,有一个统一之点,那就是性情真。《庄子》书大赞“真人”,就是赞美真正的人。他说:“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渔父》篇)

 

听人谈论雨僧先生,说法不一,有时正相反对。比如,有人说他谦和,平易近人,有人说他古板,难于接近;有人说他立身端正,有人说他内多欲而口谈仁义;有人说他廉洁,一介不取,有人说他悭吝,一毛不拔;有人说他重义气,有人说他重利轻义……。好像都有一定的理由,却又并无确证。只有一点好像大致相近。就是,朋友以为他近于执一,一般人或嫌恶他的人则直抵为顽固、保守。


就我个人深入观察和了解,雨僧先生的性格是真挚端直的。论事总简单片面,论人也是这样。请听L·托尔斯泰的说法吧:

 

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有的地方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有的地方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澄,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河水混浊,有的地方河水暖和。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切人性的胚胎,有的时候表现这一些人性,有的时候又表现那一些人性。他常常变得完全不像他自己,同时却又始终是他自己。(《复活》,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

 

托翁这里谈的只是“人性”。如果论中国诗人,我想,还应当加上诗人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这影响,除平生爱读的书籍以外,还有幼时家庭环境、长辈、师友的教益,国事的刺激,都一包在内。

 

吴雨僧只是吴雨僧,没有两个吴雨僧。内因是同一的,但外因有变化,内因也暂时有变化的适应。雨僧先生的性情是真挚的,人品是端直的。但外部条件有变化,他也自然随之适应变化。虽有变化,根本的东西实在并无变化。比如流水,不平则流,流向下,平而止。但“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孟子·告子篇上》)为了证明我的观察,且举一些事情为证。

 

上文举有人以为吴先生悭吝。举二大事为反证:一是一九五六年全国调整工资。西南师院评薪委员会由党委领导分为二组。我在第一组。众人议:吴先生应评为一级。先使人告知。吴先生写信给张永清党委书记。信上说:要求定为三级,拒绝第一级。理由是,据他所知,他的老朋友老同事,人品学问都比他好,也未评二级,所以自己请求定为三级。信写得非常诚恳坦率,大众都感佩不已。众评至少也要定为二级。会议派人去向他说,化学系郑兰华教授也终评为二级,文科不能没有二级,否则评薪委员会感到棘手。问题才解决。

 

当时争工资的人不少。为争一级,不惜同人翻脸,使会议难于进行。像吴先生这样退让高级工资的人,能说是见利忘义吗?

 

还有一件事。文化大革命中,吴先生把他的工资(二级月薪二百九十七元)分散给生活困难向他借钱的人。西南师范学院每月十号发放工资。吴先生事前把向他借钱,据他了解确系生活困难得人开列一个名单,十号以后按名给予借款若干,人们排成列行到吴先生宿舍前收受借款。远道的由他亲自邮汇。他自己只留七十元的伙食费。有时甚至要向朋友借钱才能敷衍自己一人的简单生活。于是有人向党委和中文系总支告状了,说是吴宓用公家给他的工资来收买“牛鬼蛇神”及其家属。实际上“借钱”的人也有许多革命群众。“借”也无非是话不得不这样说,没有谁后来“还”过。我当时听见舆论云云,就去劝说吴先生不必这样做。他告诉我,现在大家都穷,我一个人拿二级工资。钱积下来安知非祸?散财一非为名,二非为利,只不过把多余的钱分给暂时有困难的人(许多借钱得人其实他并不认识),也算替国家社会分忧,个人也悄悄得到平安无事,有什么不好呢?他说的时候是十分认真的。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像这件事情,能说吴先生是“一毛不拔”的人吗?

 

又如有人说他一味敷衍别人,遇到批判斗争,照例一声不吭,低头认罪。似乎说不上“端正”或“方正”。吴先生是诗人,是恪守“温柔敦厚”的“诗教”的。听说当年有人把清华园中的教授们戏编为《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吴先生被配为妙玉。其理由是他在清华园中正如妙玉在大观园里,与别人一无冲突,量力事外。这也是评吴先生为圆而不正之说的一种。但吴先生并非圆滑苟全一流人,毋宁说他是“皮里阳秋”一路人物。或正如鲁迅论陶渊明之为人,不总是罗汉低眉,也有时会“金刚怒目”。举一二事证之:

 

文化大革命中(约一九七一、七二年),有一次一位革命人物领导我们七个牛棚中人学习(其中除陈某外,余后都是教授,现存五人)。吴先生和我属于这一组。学习开始,这位领导训话。举吴先生为例。说吴先生之所以顽固不化,根源在于其父亲是反动的大官僚地主云云。话犹未了。突然,吴先生从他坐的小凳上霍地站起来,两手捏拳,怒目圆睁,向着这位领导说:“不准你侮辱我的父亲!”一时寂然。我们(包括领导)都万没料到这一声怒斥。过了几分钟,大家才回过神来,帮领导圆场,说学习会嘛,不能这样说……云云云云。这位领导毕竟是有革命修养的人,也就没有说别的话了。后来也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

 

还有一件事情。一个人去请求吴先生给予生活补助。得了几十元。第二个月他又去请借钱,并且开了一个账单,说他生活如何过不下去。临到十号那天下午,他和一些人一起站在吴先生门前。吴先生对他说,你开这个账单,其实不实,某事完全捏造,因此本月我不借钱给你。那个人因为被揭了底,只好低头退下。

 

尽管大家在牛棚中的学习会上,言都是极其谨慎的。吴先生有时却毫不隐讳地说出真话。比如在“批林批孔”中,吴先生发言,说只可批林,不可批孔。又有一次说毛主席不该为了区区一个刘少奇就发动文化大革命,使得“九囿鱼烂”。这些话大家都为先生担心,幸而并未引起风波。由此可证吴先生的真和直。

 

最后谈谈吴先生的日记和(在《吴宓诗集》以后)新的诗作的下落问题。

 

作为诗人和现代高寿的文化人,吴先生有数十年积累下来的日记。吴先生对我说,这部日记只遗失了一年,其余全是毛笔小楷写成,没有一天缺记。而且从流传的一鳞半爪看,所记都有关前代和当代政治人物和诗人学者的活动、诗作、笔札、谈话等等。从清末到解放后,约计有五六十年。这部日记吴先生一直珍藏着。不幸文化大革命中(约一九七一年前后)被一个西师中文系学生(当时是武斗队名“冲锋号”中人)头目搜去。打倒“四人帮”后,我一再向西师党委提出,请求追回这部日记。最近才听说,这个学生确已将日记交回西师有关方面,因内部辗转移交,到现在查不清下落。

 

至于续诗集,吴先生存稿约有几万首。在吴先生双目失明以前曾经托重庆市石桥铺一位吴老先生钞正。吴先生一九七七年返原籍以前,此稿不知下落,我曾经向西南师大领导一再提出派人查找,至今未得确信。

 

吴先生到西师后还存了几个皮箱、木箱的书。五十年代曾经将八百多本外文书籍亲自题字盖章赠送给西师图书馆。此外所余不过两小架书。除一些杂书寻常易得的不说,有价值的是一些清代和晚近人的诗集,如黄节(晦闻)的《兼葭楼诗》及散原老人的诗集,均为先生所宝贵。后来先生将他这些书分为两部分,小部分送与一个外文系的学生杨某,大部分送与重庆钢铁公司一个锅炉房的工人陈刚。


一九七七年先生双目失明,无人照顾,她的胞妹叫她的儿子和女婿来西师迎接先生回泾阳原籍。次年初即去世。我当时有一则题记说:

 

一九七七年雨翁归泾阳故里。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七日翁噩耗至,享年八十四岁。辞多让荣,持正以靖,可谓慎惠。呜呼哀哉,愿翁之灵,永永安息。

 

关于吴先生的恋爱态度,外边议论最多。西南联大时期,有人曾讥诮他为堂吉诃德。我曾见他在联大时的备课笔记(用英文写的)曾愤怒地反驳其人,以为堂吉诃德人品很高,痴情岂不万倍高尚于轻薄?看他在昆明写的《五十自寿》诗,其中“生平爱海伦,年老益眷恋”一首,赤诚悱恻,高出时流。泸州陈(火莫)先生曾对我说,此吴老师不朽之作,当代无人能及。按吴先生执着于痴情,屡受挫折。老人可怜,不意流俗竟以此为讥议!在西师初年,与邹兰芳女士结婚,不幸数年即赋悼亡。暮景孤寂,又值风云多变,乃属意于一寡妇,号之曰“雪君”。事又不遂,作诗数首,不及“生平爱海伦”的真挚远甚,徒为词藻排遣,可见“真情”是试金石。但吴先生的谈情说爱,都是公开的,且无忤于新旧道德,而适见其诚笃。如果说是一种“过”,可以用《论语·里仁》篇“观过斯知仁矣”(集注:“君子之过常失之厚;小人之过常失之薄”)之言加以理解。

 

 

一九九 年八月二十五日酷热中


 

世事烟云近百年--忆父亲邓以蛰、弟弟邓稼先

$
0
0


    文/ 邓仲先

今年11月,时逢西南联大五十周年纪念,我见到了任继愈先生写的文章,描述联大老师情形,另有一位当时的大学生描述学生生活。我读过他们的文章,想起许多往事。从前有许多朋友、记者曾经向谈起,要我说说过去的事情,可是我总觉得没什么可说的,那个时代的人经历的不都是那样吗?可是,这次不知道为什么却想说了……

先说说我的家事。我的五世祖是清代乾隆时期的书法篆刻家邓石如,自号完白。我的父亲邓以蛰是完白公公的五世孙。

1915年,我出生在安徽安庆郊区白邻坂邓家大屋。全村人都姓邓。大屋比别人家房子大,而且房间也多。大屋门前有一池塘,对着池塘就是大门。据载是完白公公的儿子少伯公公置此屋,面积很大,大门右边有一大花园,有围墙,旁有池塘。墙内有竹林,花木很多,如芭蕉树、杏树、芙蓉花、桃树等。从大门进入经长廊就是正厅。正厅悬挂完白公公木扁长书字,正面有横幅。正厅右边有一小院,两间屋是我、妹妹、稼先出生地,厅的左边屋是祖母居住。每个屋都有小院,院子有大棵桂花树,开花时节特别香!正厅后面房屋很多,是各房人们的住所。我住的房子通花园,路经小厅进花园,经两棵大腊梅,时逢开花特别香。

我五岁时到安庆城里,住在外祖母家,读私塾学校一年。父亲由美国回国,他在美读哲学学位,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两年,因我和妹妹到了应该上学的年龄,所以回国,也许也心疼母亲辛苦照料家。父亲回国后祖母逝世,在家呆了年余,稼先出世,在稼先八个月时,我们全家到了北京,那一年是1925年。

父亲在北大任教,我在府右街读小学二年级,妹妹茂先读一年级。我们家住北长街40号,因为是新盖的房子,所以房租很贵,每月大洋40元。此房靠近中山公园后门,每天母亲携稼先到公园走走。不久北大欠薪,我们搬家到地安门附近椅子胡同,每月房租28元,我读培元小学三年级,校址在灯市口。读完四年级,那时北大发的工资不能糊口,我们全家赴厦门,父亲在厦门大学教课。那时大学校址设在半山上,能吃饱饭,但买不到东西。母亲不服水土,生活不惯,她有哮喘病不能起床,未到一年我们离开厦门大学。归途半路遇作家丁希林先生,他也离开厦门大学。那时我们全家暂住上海,父亲给晨报副刊写文章维持生活,一天接到四叔邓季宣从法国回来的信(四叔在法国留学13年),父亲带我到码头去迎接他,遇到蔡元培先生接他的女儿。父亲和蔡先生聊天,四叔带我到船上参观。海船好大,我上了船,船身很大,头等舱位很考究,设有舞厅,还能看电影。

在上海,四叔住我家,那时我们住霞飞路合泰坊(现在是淮海路),因为附近无小学,我在附近一个中学读初一。罗家伦先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后,聘请父亲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当时父亲接到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聘书,而我们全家都喜欢回北平。回北平后先住清华西院九号,杨武之先生住十号,我在清华校内成志小学读五年级,体育名教授马约翰先生教我们体育,因为他的女儿马美丽在成志小学读书。一年后父亲兼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所以我家搬进城,住西城区北沟沿甲十二号。我读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名演员舒绣文和我同班。小学毕业后我同妹妹先后考取师范大学附属女附中。

我读高中时就帮助母亲料理家务,那时稼先四岁多,整天玩耍,弹球、抖空竹等,我同班同学路淑言家中为她弟弟和外孙请了一位老先生教他俩古文。我和父亲商量让稼先加入路家老先生班同他们一同念古文,父亲同意,路家先生也同意。稼先读了一年多,当时读完《诗经》、《尔雅》、《左传》等古文,稼先在父亲面前可以整本书地背诵。他很聪明,记性也好。

稼先六岁时就该上小学了,就在丰盛胡同对过南半截胡同小学读一年级。这个小学就在我们家住处对面街边,因为距离家近。一天到了该放学回家的时候,稼先尚未回家,我即到学校找他,见他站在教室外,老师在教室内,我问老师为什么已静堂,还没有放他回家,老师说他在教室玩球,将教室窗子玻璃碰碎,罚站。我立刻赔了玻璃钱,携他回家。过了一学期,稼先转学到府右街四存小学,毕业后,考取西城口袋胡同志成中学。志成中学校长很能干,学生也很多,但是私立学校以学费办校,为了经费,收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为志成中学靠近我校附中,我比较了解志成学校一些学生的成绩情况,于是同父亲商量,让稼先转到绒线胡同崇德中学(今三十一中)。崇德是教会学校,必须住宿,管教很严,母亲为住校吃住不放心不太赞成,我说服母亲,告诉她杨武之先生的儿子杨振宁、郑侗孙先生的儿子郑式诚都在崇德上学。我同学哥哥的同班同学路松青的同学李先生在崇德教数学。李先生考了一下稼先算学成绩,很满意,于是稼先入了崇德中学。杨振宁比他高一班,他俩很要好,我经常到学校探望他,他们俩总在校园中打墙球。

稼先读到高一时,日本小鬼子发动卢沟桥战争,崇德中学被迫停办,那时日本已侵占北平。北平沦陷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师生组织步行去湖南长沙,在那儿复课。北平被日本鬼子侵占之后,市面由他们摆布,清华大学由叶企孙先生留守,暂维持学校。父亲、张子高先生等数位老师因年老体弱,不能步行随大队去长沙,每月由叶先生送来生活费。没有多少日子,在日本鬼子铁蹄之下,叶先生只得回长沙归队。

家中生活无着,幸而我在朝阳大学毕业。朝阳大学是所私立学校,专长法律系。毕业后我在金城银行附属单位小本借贷处工作,地址在灯市口。每天上班乘有轨电车,走路穿过丰盛胡同,乘有轨电车直接在灯市口下车,就到了办公室。我在调查组,工作还很顺利,每月工资25元,每月发一袋面粉或半袋米,中午管一顿饭。这样可以为四口之家糊口。

当年稼先14岁,因崇德中学被迫关门,他又回到志成中学读高二。一天湖北汉口陷落,沦陷区“庆祝”,北平各中学领学生上街“庆祝”,稼先在学生队中将小旗子丢掉,老师发觉后见父亲,劝说让稼先避避风险。

父亲叫我带稼先离开北平,当时我的工作由妹妹茂先代替。我离开银行赶紧准备带稼先到后方,于是办离开北平手续。先到西城区毛家湾出境办公室,一位胡先绣先生管理离北平手续。胡先生问我去延安?去昆明?我回答延安无熟人,昆明是清华大学迁去之地,熟人多,我去昆明。他与我联系去昆明的团体,不久加入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去云南昆明的小团体,其中一位萧姓先生代办离北平的手续。这个小团体中我最熟悉的朋友是汤用彤先生的夫人。汤伯母为人热情,同路为伴我很高兴。当我们13人从塘沽上船时,所谓离北平过境,汉奸盘查每个人,询问去向。那位萧先生为我们13人填的上海地址,全是上海金神父路。当时排队时我站在第12位,稼先最末,第13位。汉奸问我:为什么都是金神父路?你们俩与他们什么关系?当时我回答:我俩和这些人住一个大院,因为邓稼先母亲病重思儿心切,所以我送他回上海!汉奸看我和颜悦色,他内心或者有些同情?不想过于刁难,也就马虎过去。在塘沽我失掉衣箱。到了上海我和稼先住在胡适伯伯家。那时胡伯伯已去美国,胡伯母很热情地相待。我们在上海住了一个多月后,同汤伯母一家四口(有汤一介、汤一玄和一位二妹)同到昆明,乘的是货船,在香港停留四天卸货。我和稼先大逛香港,那时英国鬼子侵占香港,卸货工人露宿屋檐下,将掉到地上的米扫起来用小炉子煮来充饥。香港人贫富悬殊,谓之不堪回首!

离香港路经越南海防、河内两地,汤用彤伯伯到海防接汤伯母,我们在海防过境。那时越南是法国殖民地,海关法国鬼子也是强盗,检查行人的行李,什么好的东西都没收。当时我想,一个国家没有主权被人侵略是多么的痛苦,不斗争如何生存?!

平安到达目的地昆明,我和稼先暂住昆明定花巷,不几日经陶孟和伯伯介绍,我到昆明郊区马街子电池厂工作。我分在审核科,以查账为主。我在北平已做过工作,对工作相应顺手,不觉困难,每月工资80元,借住同事空屋一小间,很方便。安排好工作后,就忙于安排稼先到四川重庆江津。安徽国立九中从安庆迁到重庆江津,稼先入九中高三,因为四叔邓季宣是九中校长,临行时父亲嘱咐让他读九中,自家人好照顾。当时父命难违,其实我因丢失衣箱,在上海买了一些衣物,钱已花尽,大家都穷,怎好借贷?幸而我已工作,天无绝人之路,幸哉!

抗战期间我在电池厂工作很顺利。每逢星期日,有时进城各家走走。常去城内陶伯母家(沈性仁),也去张奚若张伯母家,她们都对我热情相待!汤伯母因躲警报住昆明宜良,有时我也小住。

在那个年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之下,我经汤用彤伯伯介绍相识联大物理学教授郑华炽,相交一年后与他结婚。

因昆明警报频繁,北京大学在四川叙永设立分校,当时杨振声伯伯负责校务,郑华炽负责教务。不到一年回昆明。这期间顺路去四川江津,去江津正适春节,人很多,从重庆到江津,轮渡过江,要乘小船。幸而在重庆街上遇同学王泽熏,她在重庆法院工作。我们在法院小坐,她派法警送我们过江(江津),我和华炽上了船,因人拥挤,书箱仍在岸边,幸而法警送我们渡江,第二天稼先和华炽去取书箱,在江津小住。二伯父邓仲纯在江津开了一个延年医院。在江津看见了陈独秀先生,二伯父和他是至交,因陈独秀先生是我祖父的学生。

初到重庆遇敌机轰炸,我们人地生疏,只有随人们避入防空洞内。洞内有百人之多,我们在昆明没有防空洞,遇到警报只是跑到郊区随地而坐,等解除警报回城,那时生命真是听天由命。

稼先在四川江津一年后高三毕业,当年报考昆明西南联大,适逢敌人飞机频繁轰炸重庆,未赶上联大当天的应考期,过后只剩同济大学一个学校报考,无办法只能暂时报考了同济大学,应试后被录取。

那时我已回昆明,我写信叫他不要到同济大学报道。我给教育部司长吴之椿伯伯写信,叙说我携稼先到后方,主要负有他前途的一切责任,如若稼先在重庆同济大学读四年,我怎么照顾他?吴伯伯很同情,当时就写信给西南联大,试读一年。稼先只试读半年,各科成绩优越,转为正式生,我和他都在昆明,我心安矣!

我有时去联大学生宿舍,取被子和衣服为稼先洗补,缝补袜子时最多。

由四川叙永回昆明后不久,我在昆明金碧路一家兴昌汽车零件公司工作,此工作是一位马街子电池厂同事介绍的,负责门市部会计工作,中午管饭。我住昆明节孝巷,每天由家到公司只用20分钟就走到,昆明城很小。

从叙永回来后警报不断,我们俩天晴时往外跑。北京大学在郊区岗头村有个小栋土草平房,遇到晴天警报时我们常去岗头村,为的是可以在杨振声伯伯处或者饶毓泰先生处吃顿饭。只见吴大猷先生一边写作,一边炖肉,为吴太太阮冠世调养肺病。这一小栋屋子有张景钺先生、崔之兰先生、张廷谦先生、戴修瓒先生和女儿戴惠本,她和我是同班同学,已婚并有子,她的丈夫也在一起住。北屋三间是蒋梦麟校长住。我记得距草屋不远有一小物理系实验室,虞富春和江安才两先生掌管。

在这期间,我、华炽、稼先都病倒了!华炽、稼先他俩同时得了班疹伤寒,我得了疟疾。我从联大宿舍把稼先接回家养病,三人同时生病,狼狈极了!伤寒病主要靠饮食,每天只喝稀粥,养了月余病愈,健康渐好。

战事接近尾声,国民党疯狂迫害进步人士,常在大学抓进步学生。我知道稼先是活跃学生运动中的一员,当然我只能默默于心,无话可说。见稼先告诉他注意安全,我俩离家,不能让我一人回家,怎么向二老双亲交待?

战事将要结束,闻到我住处北门街书店李公朴先生和闻一多先生遇刺,国民党政府与人民为敌,处处伸黑手,阴谋刺杀进步人士。

战事结束后,北大、清华、南开各回自己的学校。杨振声、郑天挺、郑华炽先回北平安置复校事宜,我独自带着幼子郑声远(他是1943年出生,当时两岁)到重庆等军用飞机回北平。乘飞机人太多,不能携带行李,我有一衣箱,在重庆抱着孩子时将它卖掉,在一小旅店等候飞机一个多月。终于抵达家中与父母相聚,天伦之乐,欢快之极!

不几日,稼先护送一位有病的老师返北平,当年稼先在联大毕业,北京大学聘请他任物理系助教。各校大致就绪,恢复上课。

稼先已20多岁,朋友们为他介绍女朋友。北大一位同事为他介绍一女士,她们见面后,我问他姑娘如何?他回答我:“擦那么多脂粉,差点儿把我熏跑了!”

北京大学有一宿舍在府学胡同,住了20多家老师。当时住有胡世华、马杏仁、张龙祥、许德珩、郑华炽、游国恩、缪朗山、钱学西、卞之林、阮为周、罗士伟、管玉山、周钟谋、毛子水、王铁崖、袁朝清、汪宣、韩寿先、杨人便等各位老师,大家相处和谐,大院各家没有围墙,天天可以见面,孩子们在院子玩耍,十分和气!解放后,大家各奔东西,郑华炽分到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

那时我和许德珩先生的住房紧邻,许伯母劳君展先生和我常见面,她是法国留学生,专长数学,在大学教书,为人和蔼可亲。那时稼先常回我处吃晚饭,所以许伯母见过他。许伯母见稼先一表人才,知道他教书很认真。许伯母有一女儿叫许鹿希,学医。我和稼先说劳君展先生很看重你,是否你班上有一女生叫许鹿希?他回答我班上有两个女生,一个叫周北凡,一个叫许鹿希,这两个女生在班上功课都很好。经过我和许伯母劳君展先生促成,稼先和许鹿希成为终身伴侣。

稼先助教两年后考取留学美国,读普渡大学,在美学习两年,完成博士学位,美国教授劝他到英国深造。当时因国内急需科学人才,稼先未去英国,匆匆回国,当时他只有26岁,人称他娃娃博士!

稼先回国后,经钱三强先生介绍,搞核工业。一天彭桓武先生来看华炽,走时我送他出师大小北门,途中我和他聊天:现在你可以休息一下了,稼先继续你的工作。他对我一笑。

稼先离开人间,我为之痛心之极!!在追悼会上见到他的同事,不堪回首!伤哉!痛哉!无可奈何!

邓仲先(1915- ),为清代书法、篆刻家邓石如六世女孙。其父邓以蛰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美术史论家。其夫为我国著名物理学教授郑华炽。邓仲先为邓以蛰先生长女,下有妹妹邓茂先、大弟弟邓稼先、小弟弟邓槜先。

 

方继孝:书札的作伪及辨伪

$
0
0


古籍 2017-12-01

作者 方继孝


以营利为目的名人书札造假,出现得很晚,近些年见到的清以后名家书札赝品,一般以书画家的居多;即使是文人骚客,多半也以书画名世,近代的如刘墉、林则徐等;现代的则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以及黄胄、丰子恺等。近年来的一些名家书画、书札展览中,常有伪品出现,贻误后人。实际上,造假者是把书画名家的书札作品作为书法作品仿制的。正是因为名人书札的投资潜力大,市场上的赝品也不断冒出,近些年来更有甚嚣尘上的趋势。

名家书札的收藏,作为一项收藏门类,得到追捧,是这十几年来的事情。之前,由于专门收藏名人书札的人甚少,因此书札的市场价格很低,几乎没有赝品。我曾在那个时期买过很多名人书札,一封大名头的超过千元的极少。记得我买到两通沈钧儒先生的毛笔书札,才花了几百元。我在潘家园地摊上,买到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书札两通三页,小贩开价500元。一次参加完中国书店的书刊资料拍卖会,与好友谢其章等人漫步于中国书店,看到在书店的一个角落的柜台里摆放着一些清末名人的书札。其中有曾任京师大学堂文科监督孙雄的书札二页,“五四”运动中与曹汝霖、章宗祥同被斥为卖国贼的陆宗舆的两通书札,曾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清末古文家吴汝纶之子吴闿生的书札两页,曾编著《延吉边务报告书》证明延吉自古为中国领土、后因反对袁世凯而被暗杀的吴禄贞信札等。这些书札明码标价:300元一页。我按页买了20多页,花了6000元,搁到现今连一通刘春霖的书札都买不下来。那时候,拍卖会上书札的价位也不高。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中国嘉德的古籍善本拍卖会上,先后拍到过杨守敬的信札册页,四通7页,含佣金也不到4000元。

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许多投资者把目光转入艺术品市场,书画市场一度火爆,本来并不太引人注意的名人书札也开始走俏起来。与此同时,一些人为了牟取暴利,开始制造了大量名家书札赝品。起初那些制假贩假者,“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般不轻易兜售书札赝品。前些年,我曾经接触过几个时常卖一些假书札的小贩,他们一般不把假书札卖给熟人和老主顾。按他们的说法,假货是糊弄没有眼力、但兜里有几个闲钱的“傻冒儿”。其中最可恶的有三二人,六亲不认,专门杀熟。有时是自己制造赝品,有时是从一些缺乏操守的三四流的书画家那里进“货”。他们会精心设计圈套,一步一步地引诱那些热衷于书札收藏的人,或者刚出道不久的小商小贩钻进去;只要你一时看不出他卖的是假货,他就狠狠地“宰”你一“刀”。



我有过被打过多年交道、成交了不少生意的小贩“蒙”过的经历。那一次,我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转了一天,没买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天擦黑儿的时候,从市场往外走时经过两个和我非常熟悉的小贩的地摊儿。其中一个问:“有两封钱锺书的信,要么?”言毕,就手递过来。一是过于相信他们,二是天黑了看不清,只觉得字迹有些生硬。问了句多少钱,答云:两通1000元。那时候,根据钱先生的小说《围城》改编的电视剧热播不久,他的墨宝自然也是抢手货。虽然心存疑虑,还是掏钱买下了。上了出租车,心里没准儿,于是我让司机打开灯,借着灯光仔细审视,直觉告诉我是伪造的。事不迟疑,我立即让出租车往回返,正好那两人刚收完摊儿要走。我把“钱”的书札递给了其中一个人。很知趣,二话没说把款还给了我。他们解释说,这两通“钱”的书札是刚从别人手里买到的,还没来得及细看,确实不知道有问题。我认识这两人时,他们刚从外地乡下进京,还是很朴实的,做生意也算“仁义”,轻易不卖给熟人假货。到了后来,就只认钱了。由于这两人经常合伙变着法儿蒙人,口碑越来越不好,圈子里称他俩为“哼哈二将”。有意思的是,大概过了一年,在中国嘉德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位热衷名家书信收藏的东北籍朋友送给我一册他编辑的《名人手迹》。随便翻了翻,我发现当初退还给“哼哈二将”的两通“钱锺书书札”的其中一通,被收录在这册“手迹”里。

还有一类的贩假者,他们不像“哼哈二将”那样,假话连篇,编造出故事硬是往你脑袋里灌。这类卖假者给你看的东西,一般都是名头大、不多见的稀罕物。卖时,他不多说话,不说东西真还是假,全凭买者的眼力。当然,即使买假了,也不会退货。

辨别书札的真伪并不难,最关键处,是要熟悉书札作者的用笔风格,也就是说,要熟悉书札作者的“字”!名人写字,有各自用笔的风格。如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罗振玉的书札几乎都是行书体,字体狭长,高博典雅,又颇具金石味。从用笔和字体上鉴别真伪,有几点一定要注意:一是从书札通篇整体上观察。书札写作行书或行草居多,运笔笔速较快,作品整体气韵贯通。而制假者制造的书札,只能做到字体摹仿相似,但整体上不可能行笔匀速流畅,会出现断笔、拘谨、呆板等破绽。加上造假者大多功力有限,时有败笔、弱笔以及俗笔等现象出现。二是从墨气上鉴别。仿品墨气浮,有明显的光泽,甚至还带有墨香味。旧作墨气沉,随着年代的推移,越久远则越深沉,且无光泽,有明显的陈旧感。三是看有无错字、别字。如果我们鉴别的是一位晚清或民国时期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文人书札,里面出现不少错别字,或者发现较多文字为只有新中国文字改革后才有的简化字,不用问,必是赝品无疑。




其他鉴别依据尚有信札的来源,或为出处。这是鉴别书札真伪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如果是来自收藏大家的藏品,或者出自作者与出版社相互往来的信函并附有签发单,或出自文化事业单位大清理时处理的文牍,或出自文化名人晚辈之手的著名文化人与同时期知名人士的来往信件等,来源相对可靠,可信度也比较高。如我许多年前遇到的著名学者陈梦家先生旧藏的近百通友人书札,虽然内中有些是我从未见过笔迹的文人手札,但我依然全部收集入箧,后来经鉴定无一不真。此外,带实寄封的信件,封面上的邮票、邮戳及人名,可以同信件本身印证,这也是比较重要的辨别真伪的依据。

不过,鉴别书札真赝,不能完全照搬上述的“理论”。如前述出自作者与出版社相互往来的信函并附有签发单,或出自文化事业单位大清理时处理的成批文牍,或出自文化名人晚辈之手的著名文化人与同时期知名人士的来往信件等,按理说应该不会出现赝品,但是现在的贩假者,就是掌握了收藏者的这种心理,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蒙骗购买者。

我曾经就名家书信造假的问题,与朋友探讨过。据他们掌握的造假的方式方法,大致这么几种。



一,信封是原有的,而信封里边的信是伪造的。这种造假,大多以伪造现当代名人的书信为主。近些年,这种“东西”不仅在旧货市场上出现过,拍场上也屡见不鲜了。我在旧书摊上见到过一封姚雪垠的信,信封的确是姚先生书写的,抽出信封里的信一看,原来是根据我曾经发表过的姚先生的信临写的,真迹仍在我家里。这个是“李鬼”无疑!


二,信封和信笺是老的,一般为某人专用笺或某人曾供职过的大学、研究所等专用信封和信笺,而字是新写作旧的,造假者利用这些专用封、笺来摹仿名人的手迹。我在一个旧书网上,见到许多伪造的名人书札,其中一通伪造的著名科学家吴有训先生的书札,封及笺纸都是老的,而信封和信纸上的字是伪造的。所幸的是,这通伪造的书札并没有人购买。


三,造假者参照某个名人遗迹出版物造假。内容是真的,而字是摹仿的。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假信,其中有的还被收录进所谓的“二十世纪某大学教授学者墨迹”一类的图录中,真是误人子弟。这类造假者,还真是动了脑筋。如果你一时看不到真迹,还真不容易被识破。

2004年,我与人合编过一本《字字珍藏》的小册子,里面收录了我们珍藏的115通名人书信。结果书出来后不久,不仅在北京的旧书市场出现了抄袭伪造的赝品,上海、天津、武汉、沈阳等地的文化市场都有赝品问世。最近,我还发现一些旧书网站上接二连三地有人在网上热卖以《字字珍藏》所录书札为母本而伪造出来的赝品。我在这家旧书网看到的有符定一、蔡元培、易培基、周作人、梁漱溟、丰子恺。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字字珍藏》中收录的郭沫若先生写给尹达先生的信,原本没有信封,造假者居然臆造出实寄封。买者问其“保真否?”贩卖者理直气壮答:“带实寄封能有假?”最终,这件破绽百出的书札被高价卖出。

常有同事和朋友拿来一些从网上买来的杂七杂八的“艺术品”让我鉴定。很遗憾,我看到的大多为赝品。书札就不用说了,他们带给我看的现今比较热门的“签名本”几乎都是伪造的。为什么会上当呢?原因很简单,一是网上的东西,你看到的是图,和实物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木板水印书画,勾填、描摹的书画信札等,仅看网上的图片是不好定夺的;再加上卖者会编造出诱人的解说词,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网上购买价格昂贵的名家书信、签名本等,要慎之又慎。



再来说说克隆技术在书信造假方面的应用。有的出版社常把一些作者的来信连同信件处置单一通扔掉。有些专门“吃”出版社的小贩,买到后(一般按旧报纸价论公斤买),把名头大的作者的信请人“克隆”后,把“克隆”的假信,用原来的曲别针或大头针,再重新别在那个信件处置单上,然后,“一窝儿”卖出去。当然,这些东西,只能卖给那些喜欢玩儿、但眼力差的人。至于那些真的书札,小贩一定会主动卖给眼力好的、又能给出好价的真正藏家。为了迷惑买家,那些贩卖赝品书札的小贩,会把制造出来的某名人的所谓书札、手稿一类的东西,故意撕成碎片儿,或揉成“团儿”以造成某名人家里丢弃出来的东西的假象。有时,也会将一些原本真的书札、手稿与赝品同时撕坏,混在一起出售。这种“撕、揉”术,一般会和上述的“克隆、掺假”术混着用。这一阴损的烂招儿,即使眼力很好的买家,也容易上当。


如同书画作品有代笔一样,一些名家书信亦有代笔现象。不过书画以及书信的代笔,同完全造假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有些书画作品虽然是别人代写的,不是本人的亲笔,却是经过本人同意的,印章也是真的。有些绘画虽然别人画了一部分或画了全部,但款或印却是本人书写或钤盖的。这样的书画可以说是真假参半,虽逊于真迹,但同完全作伪毕竟又略高一筹。但托他人代作书画,落上自己的真款、印章,弄得真假难分,原作、代笔混淆,也应视为一种作假现象。书信的代笔多出现于社会地位较高、名气很大的文化名人,或一些著名书画家,再有的就是年老或患病者。他们往往困于应酬或疾病所致,就请秘书、学生、朋友乃至亲属代笔。明清至民国、现代,画家方面,代笔画最多的有王时敏、王鉴、王原祁、蒋廷锡、董邦达、钱维城、邹一桂、金农等,书法方面当推乾隆皇帝了。另外王士祯、袁枚、纪昀以及张之洞、康有为、于右任等社会名流,不仅书法由人代笔,甚至有不少书信也是由人代写的。陈寅恪晚年因患眼疾,近乎失明,他的书信、文稿大都是他的夫人写的,最近拍场上所见大都系陈先生夫人唐筼代笔,但价格不菲。

刀案:近来在网上见到多封伪造的钱札,所以读了方先生此文就特别有感触。希望喜欢钱先生的朋友别轻易上当。

来源:《博览群书》


 

《吴生书市奇遇记》

$
0
0

《吴生书市奇遇记》 文/ 吴景键

2013-09-17 13:46:55

吴生本是个爱逛书店的人,但对学校里充斥着各类教材、盗版的周末书市却是早已不太感冒。可今日却不知怎的,心里像是有匹野马拽着一样,非要赶着吃晚饭前那么几分钟的空来书市上转一转。

谁料想,这一转,竟转出来一兜子的故事来。

那是书市紧北边的一个摊,吴生按着往日逛摊的习惯从北向南扫荡着。

目光刚落,只见两排书脊微微发黄的旧书静静地躺着,在那堆花花绿绿的教材中显得格外地肃穆,像是几位老者召你向前,给你讲述他们肚子里的故事。

那就从了罢。

于是拿起来一本上海译文出的《狄更斯评论集》。上学期当捉刀客的时候曾经与之鏖战过一天,故而捧在手上甚是亲切。

“该是个西语系的同学的书吧”,吴生心里暗自想。然后随手又拿起了旁边的《美学拾穗集》,习惯性地翻了翻扉页。

“占元兄赐教。光潜”


光潜?朱光潜?朱光潜!朱朱朱朱光光光光潜潜潜潜!!!

吴生顿时愣住了,难道捡大漏这种只有马未都马爷能碰到的事儿,也能落到我等草民身上?

此时,吴生喘了喘气,正了正衣冠,平复了一下过速的心跳,告诉自己:

“亲,你想多了,这肯定是假的~”

“估计就是之前买这本书的熊孩子写着玩儿的吧~”

于是,吴生又拿起了旁边的《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力图验证一下自己刚才冷静的判断。

“占元同志存。宗白华,八三年九月”


这,这,这难道是熊孩子系列造假案么。。。。。。

吴生于是一口气把两排书都翻了一遍,成果如下:

《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朱光潜签赠占元

《西方美学史》(上卷),朱光潜签赠占元

《德国三大哲人歌德 黑格尔 费希特》,贺麟(新儒学八大家之一,黑格尔研究泰斗)签赠占元

《十九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一卷),杨周翰(《埃涅阿斯纪》、《变形记》译者,牛津大学博士)签赠占元

《契诃夫论文学》,汝龙(《人间》、《复活》、《契诃夫小说选集》译者)签赠占元

《论罗曼罗兰》,罗大冈(国内罗曼罗兰研究第一人,《波斯人信札》译者)签赠占元

《法国文学简史》,盛澄华(国内纪德研究第一人)签赠占元

这哪是一堆旧书,这简直就是外国文学研究的大师级人物聚会啊!那这个神秘的“占元”到底是谁呢?吴生随手百度了一下:

“陈占元(1908~2000),1908年10月27日生玉广东省南海县。香港《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译有【法】巴尔扎克《农民》、《高利贷者》,桑松《山·水·阳光》,罗曼·罗兰《斐多芬传》,安·圣狄舒贝里《夜航》、《人的大地》等。”

 吴生秒懂了。看来这不是熊孩子系列造假案,吴生这次真是中大彩了。等等,会不会老板知道这些签赠本很值钱,然后要个很高的价?

 摸了摸兜里的六十五元钱,吴生刚刚热乎的小心脏顿时一片苍凉。

 

“您好。。。请问这九本书多少钱?”

“拿来我看看。”

吴生心里一紧,老板看到那些签名该不会坐地起价了吧。

“哦,这个有些水渍,算你8块”

“行行行,没问题”

“这个网上都卖20,算你15”

“行行行,没问题”

“这本精装,25,不能再便宜了”

“行行行,没问题”

“这本你看那么厚,算你10块吧”

“行行行,没问题”

“一共算你85,怎么样”

“行行行,没问题”

吴生此时恨不得一把把那九本书抢过来赶紧塞到袋子里面去。然而微囧的事情发生了,吴生真的就只有65块钱。

 

“那你要不明天再来买?”

“不不不~我马上叫同学给我送钱~”(心想这东西要放到明天指不定就被你发现是个漏了呢~)

于是,吴生抱着九本书在摊边守候了二十分钟,终于等到晟朗君从图书馆送来了20元“救命钱”

 

 是夜,吴生全然忘却了要背外国法制史,捧着九本书高高兴兴回了宿舍。

翻开第一本书,只见宗白华先生的一首小诗:

“世界的花
我怎能采撷你?
世界的花
我又忍不住要采得你!”

爱花者乎?爱书人矣!

来源: 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913565518&owner=264192927 
(作者:吴景键)

 

芮鹤九:你吃过猫和老鼠吗?

$
0
0

芮鹤九:你吃过猫和老鼠吗?

 (2013-08-27 23:14:56)
标签: 

芮鹤九

 

饥饿年头

 

文化

分类: 散文

 

困难时期,或四大饥荒时期,姑且只算1958-1961这五年,报纸上是清一色的丰产高产,天天放卫星,对于大饥荒的现实,封锁的严严实实,但面对着饥饿的严酷的现实,报纸总要找一个遁词。那就是自然灾害,二是苏修运债。善良的人们,一时信以为真。

在那个困难时期,中央领导人并非没有听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呼声,义务派人下去调查。刘少奇彭德怀周恩来等高层人物还亲自下乡访贫问苦。19627月,刘少奇对着毛泽东坦率陈词:“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而毛泽东此时仍然叫人们“要顶住”,要坚持所谓的三面红旗,要批判“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进而指出,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问题,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

回头看看我们的现实吧。不说大的,只说说我们身边琐事。

自从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以来,城镇居民粮食定量供应,但那几年,粮食却是年年减少。我记得城市教师最多每人每月只供应24斤。油、肉供应也少,油每人半斤,豆干也要票。最后连布匹、肥皂……个人日用品也要凭票供应,不得多买。商店货架上商品,稀稀拉拉越来越少……由于食品的缺乏,人们自然是越来越瘦。

记得有一天同事来访,背着书包,里面还有喵喵的叫声。老蔡开门见山:这只猫喜欢偷吃,我家不要了,应该“明正典刑”,意思是杀掉吃了。我们也就毫不迟疑地做成美食。多亏老蔡动脑筋要吃它的肉,还要加它一个“爱偷吃”的罪名。

又有一次,厨房外阴沟里,不知怎地,忽然蹦出大老鼠,我也算眼明手快,顺手操起一根木棒,把老鼠打死。说也奇怪,不到一分钟,忽然又蹦出一只。这一只也遭到同样的命运。这大概是一雌一雄吧。我实在想不通,在那个饥肠辘辘的时候,老鼠怎么养得这么肥,每只至少有半斤重。自然它们也成了一顿美餐。说真的,这一辈子还不知道老鼠肉和猫肉是那么鲜美,也许是人们饥饿太久,饥不择食,“饥饿好下喉”吧。福建农产品中,有所谓“八大干”,为首的是“地瓜干”(即红薯干),我数不齐全,其中有一种就是宁化县的“老鼠干”,即田鼠被特制的竹笼晒干后,然后加干辣椒而炒食之,味甚鲜美,前文提到1959年调入厦大,1969年下放宁化县,1972年返校,还特地做了一大盆带到教研组请同事们品尝,可见鼠肉是味美的。这算是闲话。

由于粮食油料等副食品紧张,小孩的零食也成了问题。平时有时候给他们买个猪腰饼,五分钱一个。后来连这种小饼也难得一见。那时候我去上海探亲返厦,上海也是物资紧张,少量高价食品买不起,只好带一条平价的白面包回来满足孩子的奢望,第二次再去上海,我问他要我带什么吃的,他不假思索地说:白面包!可怜呐,那么一个大上海,他所知道的零食,只有一种:白面包。

那时候,上面为了解救粮荒,而想出许许多多的办法,自然不是从根本上端正政策,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学校发动大家搞什么“小球藻”,说是颇有营养,搞代食品之类,却没有什么成果。最后,看到浮肿病实在快蔓延到全校了,于是最后求助于粮食局,粮食加工厂,弄到了米糠,再由粮厂弄到一些红糖,做成糠饼,消除浮肿,以救燃眉之急。

我那时候,一面承受着挨批挨斗,有苦难言的精神压力,一面又忍饥挨饿,终于大病一场。学校医院未查出病因,把我送到市办第一医院,饥饿时期,病人特多,走廊都注满了,医护人员忙得团团转,我住了几天却无人问津。后来有一天外科专家的院长带着实习生亲自来查房,他看到我的病历,再看我那模样,厉声交代:“赶快准备手术,这么些日子了!”

待我由手术麻醉中清醒过来,方知是阑尾穿孔,变成了腹膜炎。实在是病人太多,药品供应不上,这个市办最大医院,连个青霉素也没有,后来听说厦大医院还有一点,叫我回校住院。

就这样,我在学校医院住了一个月。同时来看我,只见一张脸,实在太瘦了,盖了被子,身体显不凸出。没有吃的,营养供应不上。1962年来,农村稍稍缓过气来,买个鸡蛋,还不是什么大问题。于是投奔浙江农村,在哪里休养了一个月回校。

省会有个老字号餐馆黎(聚)春园,困难时期民主党派去福州开会,我也被派去“受教育”。一天被招待到黎(聚)春园用餐。桌上有一盘红烧鱼,扁扁的,也有头有尾。为什么这么扁?可不是长江里的鳊鱼呀。一等大家下箸,才发现那是“半边鱼”,一条鱼劈成两边做成两盘来吃。堂堂老字号,老师傅真是难得,挖空心思应付这困难局面。请问读者,你吃过“半边鱼”吗?

 


 

大家金灿然:割舍不下的古籍情结

$
0
0


古籍 2016-08-24 00:05
大家金灿然:割舍不下的古籍情结

金灿然,国务院第一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1958年开始担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他和齐燕铭等前辈一起,对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家金灿然:割舍不下的古籍情结

金灿然(1913年~1972年)

出版家、学者,曾任中华书局总经理兼总编辑。

开创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古籍出版社寥寥无几,其中,除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老字号”外,继之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文学古籍刊行社、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的古籍编辑人员较少,专业水平不高,古籍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58年,国家成立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齐燕铭任组长,时任中华书局总经理的金灿然任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

1959年3月,古籍小组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在齐燕铭、金灿然的积极倡导下,会议提出了培养古籍整理出版后备人才的方案,其中重要一条就是通过高教部委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古典文献专业,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输送到中华书局从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在高等院校开设古典文献专业,史无前例。负责具体落实的金灿然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他多次与主管部门和北京大学的相关人员沟通,商谈具体事宜。

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1959年9月,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开始招生。这个专业学制五年,在必修课基础上,还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古籍校勘、版本目录等课程。这是新中国系统培养古籍整理出版专门人才的开端。

古典文献专业第一任教研室主任由魏建功先生担任,此后周祖谟、阴法鲁等先生先后继任。

古典文献专业成立伊始,金灿然专门给首届学生作了一次关于古籍整理出版的学术报告,魏建功向学生介绍金灿然时说:“在古籍整理出版战线上,灿然同志是总司令,我们古典文献专业师生都是总司令领导下的小兵。”

此外,古籍规划小组组长齐燕铭、小组成员吴晗等也亲自到北京大学为该专业的学生授课。为了提高在职编辑的专业水平,金灿然为中华书局制定制度,青年编辑可以通过考试择优到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深造;古典文献专业为学生开设“中国文化史专题讲座”时,金灿然也专门安排中华书局的编辑们前去旁听。

1964年,古典文献专业首届学员完成学业,其中有11人分配至中华书局:冯惠民、马蓉、梁运华、刘尚荣、包遵信、魏连科、张忱石、沈锡麟、楼志伟、黄葵、孟庆锡等;1965年,第二届毕业生于世明、杨辉君、吴树平、罗毅、黄筠、杨锦海等11人分配至中华书局;1966年,第三届毕业生王秀梅、许逸民、杨牧之、姚景安、崔文印、熊国祯等12人分配至中华书局。至此,古典文献专业共为中华书局输送毕业生30余人。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继北京大学之后,全国开设古典文献专业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达六所,为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用人之道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用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这两句诗来概括金灿然的用人之道,再恰当不过了。

金灿然有一句名言:“人弃我取,乘时进用。”这句话的产生,是有鲜明的时代背景的。1957年“反右运动”中,全国大约有55万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其中许多是知识分子,一些有着深厚国学功底、熟悉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专家学者亦在其中。

金灿然则敏锐地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成为“弃儿”的“右派分子”身上,打算网罗他们于麾下。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这一举措要冒很大风险。而在当时一般人看来,谁也不敢与“右”字沾边,躲之唯恐不及,哪还敢“进用”?

大家金灿然:割舍不下的古籍情结

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灿然书屋。

而金灿然却全然不顾忌这些。他认为,任用贤才是事业的需要,有这一条理由就够了,其他的就没必要多想。

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中华书局先后调进了几批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或被错定为“内控对象”的专家学者。此外,还聘用了一些失去公职的临时工参加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这些人每位都才华横溢--

宋云彬,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8月调到中华书局古代史编辑组。在中华书局工作期间负责“二十四史”的整理、编辑工作。先后承担了《史记》的标点、编辑出版及历次重印等全面加工工作,起草了《史记》的出版说明和点校说明;承担了《后汉书》的点校工作,参与了《晋书》和齐梁陈三书的责编工作。此外,还译注了《项羽》《刘邦》等。

杨伯峻,1957年在北京大学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调入中华书局,著有《列子集解》(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文言文法》(中华书局,1963年)、《文言虚词》(中华书局,1965年)等。其中《论语译注》一书因译文明白流畅,注释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社会影响很大,曾被香港、台湾翻印,被日本的大学用做教材。《论语译注》由中华书局出版时,杨伯峻仍然戴着“右派分子”的帽子,他在《文革也没割断我与孔子、孟子的缘分》一文中提到此事时写道:“中华书局接到我《论语译注》清稿后,交童第德(中华书局编辑)审查并任责编。当时,出右派分子的著作,自是大胆!金灿然同志也因此受了批评。”

傅璇琮,1955年毕业留北京大学任助教,在政治运动中遭受到错误批判,被调至中华书局接受改造,傅璇琮因此走上了古籍整理出版与学术研究并行的道路,1962年他撰著的《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在中华书局出版,同时他还策划、组织了大量古籍整理专著的出版,后担任中华书局总编辑,是学者型编辑的典范。

褚斌杰,195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游国恩先生的助教,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调入中华书局,先后担任哲学、文学编辑室编辑,编辑整理出版了多种古代哲学、文学著作。1962年,褚斌杰撰著的《白居易》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

王仲闻,王国维次子,精熟唐宋文献,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被强制退职,1959年调入中华书局文学组担任“临时”编辑。参与了《全唐诗》《全宋文》《元诗选》的编辑出版工作,校勘整理有《南唐二主词校订》(人民出版社,1957年)、《诗人玉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等,参与《全宋词》的校订工作,校注《蕙风词话•人间词话》等。仅编辑《全宋词》一书,编校加工记录就达上千条,近十万字。

马非百,1957年因言获罪,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9月与傅振伦一起,从中国历史博物馆调到中华书局,在古代史组担任编辑工作。

傅振伦,历史学家、文物博物馆学专家,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9月调到中华书局,在古代史组担任编辑工作。

中华书局的职工在1957年那场声势浩大的“反右”政治运动中也没能幸免,6月,卢文迪、章锡琛、陆高谊、丁晓先、方承谟、石础、李勉、李鋆培、王文靖、王子卿、熊尤金、侯岱麟、房志迅、吴佩林、卫水山、黄仁清等16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对这些“土生土长”的老“右”们,金灿然仍一如既往,一视同仁,照用不误。

至此,金灿然担任总经理期间,在中华书局任职的“右派分子”多达40余人,有的人说这里是“右派”的黑窝,金灿然对此议论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因为他看重的是人才。这些“右派分子”中,不乏版本目录、古文字、古天文历算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他们学养深厚、精心敬业,为古籍整理出版队伍充添了丰厚的实力。

编辑丛书

1958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拟编辑出版一套“中国历史小丛书”,并邀金灿然和李侃到其办公室,一起商谈具体相关事宜。最后,确定由吴晗担任主编,金灿然与尹达、白寿彝、任继愈、何兹全、汪篯、周一良、邵循正、季镇淮、侯仁之、翁独健、戴逸等专家组成编委会,同时指定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历史教研室的同志担任助编工作,印刷出版由中华书局承担。

金灿然非常重视小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在中华书局专门成立了中国历史丛书编辑室,他还专门与吴晗以及当时主管历史丛书编辑室的副总编辑巩绍英一起研究丛书的编写计划,将选题分成史前文化、历史人物传记、历次农民起义、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作家和作品等专题,把丛书规划的选题扩大到三百种。

金灿然高度重视这套小丛书的书稿质量,把关极其严格。他要求编辑人员务必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避免失误。他要求编辑人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每部书稿他都认真仔细地审查把关。

1962年,其中一部历史小丛书的书稿已完成编辑加工,准备签字付印。金灿然在三审时发现书稿中有几处提到的同一地名地理概念不一致,他亲自核对史书,指出书稿正文中的叙述和地图画法不相一致,要求责任编辑修改稿子,重画地图,并说:“不要因为是普及读物就马马虎虎,要给青少年准确的历史、地理知识;否则,如果不准确,会以讹传讹,贻害读者。”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套“中国历史小丛书”于1959年开始出版:《秦始皇》《曹操》《李冰和都江堰》《司马迁》《康有为》《文天祥》《戚继光》《洪秀全》《李自成》《于谦》《李时珍》《郑成功》《林则徐》《史可法》《文成公主》《苏武》《秋瑾》《韦拔群》《张煌言》《黄巢起义》《海瑞的故事》等相继与读者见面。

至1962年,“中国历史小丛书”出版一百种,中华书局专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庆祝大会,叶圣陶、邓拓、吴晗等参加了大会,并在会上讲了话。

这套丛书是我国第一套大型普及性历史知识读物,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有着不可抹灭的历史意义。金灿然为这套丛书的编纂出版殚精竭虑,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的贡献,也将与小丛书的价值一起得到永存。

1963年,金灿然因工作过度劳累患上了脑软化病做了手术。他在身心俱痛的情况下,依然念念不忘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仍然坚持上班。1965年,他脑病复发。

1968年4月18日,之前的那些“是非”果然“惹火烧身”,“造反派”们抄了金灿然的家,并扣发工资,每月仅发生活费18元,直至他1972年病逝。

为纪念金灿然同志,中华书局的读者服务部2004年更名为“灿然书屋”,四个大字由启功先生题写,该书屋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销售中华书局的全品种图书以及全国22家古籍出版社的七八千个品种的图书。

(本文选自2016年05月26日《光明日报》,作者系中华书局编辑)

公告

2016年6月10日送福利活动中,芝麻苹果、泰武玺宇 获得 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各一册。祝贺!

请获奖者于6月19日之前在微信后台回复《世界历史年表》+详细联系方式,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图书将以挂号信的形式寄出。


 

吴景键:“毕竟是书生”

$
0
0


2014-04-26何美伊 陈红宇北京大学

“毕竟是书生”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无非就是叫我等把这个字写端正,站直咯!

——话剧,《毕竟是书生》


花神庙剧组携话剧《毕竟是书生》参加2013-2014年度北大剧星风采大赛,并从小组中成功突围。而这部精彩话剧的编剧兼主演之一,就是我们的主角:法学院2010级本科生吴景键。剧照中这位架着黑框眼镜、身穿中山装的文质书生从上世纪的风雨中缓缓走来,重现了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下的命运抉择,诠释了一代学人的思虑与困惑。褪下戏服的吴景键则是个地道的90后学术青年,作为该剧的编剧兼主演,他的创作灵感与他的志业和气质不无关系。

“我们的剧本改编自周一良先生的同名回忆录。周先生的一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动荡中的挣扎史。作为一个力图以学术为志业的后学,我觉得他的故事和经历让我产生了很多思考。从古至今,现实与理想、生存与操守这一类的命题,永远都会是中国学人所无法摆脱的张力场。”

 

“燕园藏书达人”

“阎公,名步克,吾国古史研究领域执牛耳者也。

一九八一年,阎公大四;而我与大四的阎公相逢,则是在我大一的时候。”

——摘自吴景键人人日志《阎公的大四》

吴景键从来都是书市的常客,在北大的四年里,燕园内外大小书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北京的晴天很是难得,在那些久违的好天气里,我总是愿意去逛逛书店,有时是特意去找一本一直想看的书;而更多时候则是在期待与一本书的意外邂逅。”而他与阎步克先生的缘分正是始于这样一次不期而遇。

大一暑假,当时尚存的海淀图书城周末书市,摊位比起往常少了许多,在寥寥无几的诸位书客中就有吴景键的身影。“天热得让人实在无暇一本一本地去挑,只得目光扫过一遍,试图去在那花花绿绿的劣质产品里寻找一两点那种旧书特有的黄。”无意中瞥见一本老版《荀子新注》,吴景键信手翻开封面,只见扉页底部一行手写钢笔字——“阎步克,八一年五月购于海淀旧书店”。1981年是阎公在燕园求学的第四个年头,正是英气勃发之时。而此时捧在吴景键手中的这本旧书也仿佛带着这位学长的余温,在时空交错之间让两个年轻的心灵奇妙地相遇。书的灵性大抵在于它能穿越时间找到知音,泛黄的书脊、残缺的封面、褪色的标注,无一不在诉说这本书的故事。若非遇到有缘人,此书只能落寞地躺在书摊上,任由破败的外表遮住闪亮的内里。如此想来,此情此景既是购书者之幸,也是此书之幸!

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吴景键早已成为淘书达人。哪里能淘到好书?如何鉴别名家藏书?谈到这些,景键都是行家里手。而他与各类藏书的奇遇故事更是道不尽,说不完。

“旧书的魅力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想象一下你手上的书是某个学人在几十年前细细品读过的,那种画面真的很神奇。前人的批注、勾画,都会让我有一种直接触碰到了历史的感觉。”正因为这种发自内心的喜好,吴景键也渐渐锤炼出了一种对于历史的敏锐感悟。

他曾经读过何伟所著的《甲骨文》一书,其中对于燕京大学陈梦家、赵萝蕤夫妇一生遭际的写照深深触动了他。(编者注:陈梦家,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著名甲骨文研究者、诗人,1932年在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学习,1934年改攻古文字学,后留校任教,文革期间自杀身亡;赵萝蕤,燕大神学院院长赵紫宸之女,著名的学术女性,也是燕大曾经的校花)两位经历过几多成就又几多曲折的先贤像是两个引路人,为一位燕园学子打开了一扇通往20世纪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大门。“三次不同的机会,我分别淘到了赵萝蕤先生的三本书。第一本是她二十多岁读书时候所读的纪德的《窄门》;第二本是她和先生陈梦家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的时候用的法文教科书;第三本则是她在文革中自用的西方哲学史资料选辑。”在吴景键的眼中,这三本书实际上串起了一位知识女性的一生:从对外国文学萌发兴趣,到她出国留学走上学术的巅峰,再到最后历经政治运动、丈夫自杀、劫后余生。吴景键正是透过他的这些藏书,得以一个后来人的身份重新进入已经消逝的过往。因为寻书、藏书,他悄然从一个读故事的人变成了故事中的人。

“我在北大这四年,因为藏书得以接触历史。而这些故纸中所包孕的前辈学者的治学之风、为人之道也以‘零距离’的方式感染着我,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我对于学术的亲近感。”事到如今,吴景键依然记得当年翻阅阎公批注时所受到的心灵冲击:同样的青春年华,大四的阎公,在其字里行间已然流露出一股士人的凛然正气。而那些掷地有声的文字即使时隔几十年,也依然以同样的分量叩击着我辈的心灵。

 

“北大人的传承”

藏书四年,书早已成为吴景键生命的一部分,书中的故事、著书的前辈以及书背后的历史都以春风化雨的力量滋养着他的精神世界,用周围同学的话说——“景键身上散发着一种书生文人特有的浪漫气质”。对此,吴景键笑称:“我倒希望能做一个更接地气的书生!”在他看来,这种文人气质其实是北大对这个园子里所有学子的期许,是她厚重的文化与历史积淀的集中展现,并经由一代又一代前辈学者传承下来。

“我关注藏书,包括关注北大历史,就是因为我不希望自己仅关注此时此地的北大人。北大人其实是一个绵延百年的群体,他们有很多的故事,反观他们,你就会感觉到一种使命,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位置。”谈到信仰,一直从容淡定的吴景键略有些激动,“人有历史感,也就意味着能超越自己身处的时代去考虑一些问题。一旦想到你和之前的很多代人有一种传承,就会有敬畏之心。我比较认同一句话,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而历史感就是我们代替超验信仰的依靠。”

对历史保有敬仰的人往往有一种审慎的意识,这一点在吴景键身上体现得非常突出。作为曾经的学生会常代会副会长,他一方面必须得维护同学们的利益,可另一方面又必须正视学校现实运转中各种复杂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年之前北大食堂事件,当时他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参与处理了北大食堂太阳卡(校外人员用餐卡)问题,曾经连着两个礼拜,每天五点半连着开会,协助校方审查各单位保留太阳卡的数目。“在表达的时候必须得审慎,有理有据,这样才能达到目标。我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建议把燕南地下餐厅从一个没有多少人利用的点餐餐厅变成了一个给同学们服务的食堂,看到有很多同学在这个食堂吃饭,真的很有成就感,感觉自己也在北大留下了一点东西。”

除了在学生工作上取得的一些成绩外,吴景键说,他更希望能以一个学术人的身份在北大留下自己的印迹。在繁忙的学习间隙,他曾为法学院本科低年级的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担任助教。“这是一门模仿英美通识教育模式的课程,以原典阅读为基础,展开相关的讨论。而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召集一些对文本有特殊兴趣的同学组成规模较小的讨论班,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知识的拓展。”同时,吴景键在最近还参与到了《北大法律评论》的编辑工作中,这同样是从北美顶尖法学院借鉴而来的,创办一个完全由法学院学生编辑、运作的刊物,推动法学学术研究的发展。”

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之后,吴景键选择留校读研,研修法律史。他说,这个决定与之说是他的选择,还不如说是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排除法所留下的那个“灵魂的欲望”。“总之都是因为‘传承二字吧,我对藏书的喜好,对法律史的选择乃至对教育这项事业的感知,都与传承有关。我很喜欢杨立华老师的一句话:惟期暗夜承薪火,不因微薄忘古今。作一个传薪之人,这就是我对于自己的期待。”

 

吴景键:北京大学2010级法学院本科生,原学生会常代会副会长,2013-2014年度北大剧星风采大赛《毕竟是书生》剧目主创,曾获第二十一届“挑战杯”青年科学奖竞赛特等奖。

 

编后语:北大最大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课堂,更在于这里总是有一群同学,或许不会规矩地上每一堂课,但却能执著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会刻意追求物质,但却能坚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里总有一群特立独行的自由人,他们总能在课堂之外找到另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北大。正如吴景键所相信的那样,北大与之说是一所具体的大学,不如说她更是一种独特的“书生气质”——独立、自由、担当。


 

钱婉约:记我的祖母张一贯

$
0
0


钱婉约

2018-05-19 10:23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我的祖母,姓张,名一贯,江苏苏州人,1901年出身在苏州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1929年春,与我祖父钱穆(宾四)先生结婚,当时也可算“大龄知识女性”了,婚后育有我父亲他们三男二女五兄妹。因为祖父的原因,近年来,祖母张一贯的名字也频频在一些文章中被提及。祖母首先是一位贤妻良母,在与我祖父聚少离多的一生中,独自教养了五个儿女及他们的家庭;祖母也曾有自己的职业,先后在苏州的几所小学任教,是一位好教师,好校长;解放后不久,她不幸中风,偏瘫在家,又顶着“反动文人”家属的身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在我印象中,是一位乐观坚强的老人。
张一贯女士
最近,因为编辑抗战时期祖父母的家书资料,我从网络数据库、苏州档案馆、博物馆等处,搜检关于祖母的生平履历及相关资料,竟然新发现了一些祖母早年的佚文遗物。这些资料,不仅使我们家人多了一份对祖母的了解,或许也可帮助读者增进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青年女学生的了解和认识。
女子独立非求学不可
新发现的祖母佚文,共有散文三篇,诗三首。
发表最早的一篇文章,载上海《少年杂志》第十卷第二号(1920年),文中写道:
《说女子求学之要》1920年
“人无论男女,皆当自立。不能自立而徒借父母之庇荫,亲族之周恤,虽丰衣美食,亦可耻也。然则如何始能自立?曰:非求学不可。或曰,女子但能尽其治理家务、教导子女之天赋,即为已足,何必更求学问?呜呼!此大谬也。……今姑勿论其他。即以家庭之间治理家务、教导子女论之,女子苟非略明书算,何能区划家政,使之井井有条?苟非读书明理,何能改良家庭教育? 
况今者世局日新,东西各国之女子,无不与男子受同等之教育。凡社会之间,若工场,若商店,若邮电各局,若教育界,若慈善界,若医生、律师等业,无不有女子厕身其间。……我国女子倘仍守无才是德之谬说,以求学为不急之务,吾恐非特女子失其自立之能力,即家庭生计、国家经济亦必受其影响。
我女界同胞,奈何不猛省哉?”
文章从传统观念要求女子“治理家务、教导子女”出发,到当今世局日新,东西各国女子厕身社会各业界两个方面,纵观古今、兼涉中外,说明了新时代女子读书求学、接受教育的必要性。批评“无才是德”的错误老观念,呼吁女同胞急需“猛省”而求学自强。文章宗旨正切合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时代新思潮。耐人寻味的是,近百年过去了,今天女子受教育的权利早已达成,而“女子当自立”的话题,仍然并不过时。
此文作者后署曰“江苏吴县私立明德女学校高等一年生”,民国初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规定新式小学学制分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原则上,儿童一般6岁起入小学。但是,由于当时正处于从旧的私塾家学,到新的近代学堂转制的新旧过度时代,所以,从实际情况看,进入新式小学读书的学生年龄,特别是女学生的年龄,会比较晚一点。祖母入新式学堂的时间,就比较晚,可能是四年初小后升入高小,也可能是先上私塾,后直接升入高小。根据我表妹在苏州市教育档案查到的资料核实,1918-1921年,即她17岁到20岁间,在明德小学就读高小并毕业,可以说,读高小是比较晚了,而发表此文的1920年,祖母十九岁,应该说又是比较早的。
值得一说的,这个明德女学校的创办者是吴仲裔,就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的父亲,学校在吴的家乡太仓浏河镇,吴健雄早年也就读于此。浏河镇离上海只有50公里,虽属于吴县,地缘上却是上海的卫星城。我推测,上面那篇发表在《少年杂志》的文章,应该就是明德的老师甚或就是吴校长,拿到上海去发表的。
1921年,祖母从明德女学校毕业,考入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继续深造学习。
这个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我查了一下资料,也是有些值得一说的。
民国初年,苏州地界上有影响的新式女校,一是江苏都督程德全在盘门新桥巷创立的女二师,这是公立的,首任校长是苏州女教育家杨达权,学校以“诚朴”为校训;另一所私立的女子学校,是名流教育家王谢长达稍早于1905年创办的振华女校,这一私一公两个女校,一时开苏州女子教育风气之新。杨荫榆女士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毕业回国后,第一个工作就是在此女二师任教,担任教务主任,同时兼任生物解剖教师。后来,才去了北京的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另外,吴健雄女士,也是女二师的学生,晚祖母一级1922年入校的,她与祖母可说是明德、二师的双料同学。女二师还有一位有名的女学生,就是张君劢的妹妹、徐志摩的发妻张幼仪女士,她比祖母大一岁,却是学校创立当年1912年就入校的首批学生,三年后,15岁的她奉“父母之言、媒妁之命”,停绌学业,嫁到杭州,当了徐志摩太太,经历了七年不幸的婚姻,到1922年与徐离婚。
在女二师时期,祖母留下了两篇文章和一帧图画,分别载于《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友汇刊》第14、15、16期上。它们分别是:
1,《梅竹》图画,1922年,如图二,署为“预科生”;
2、《与人论文书》文,1922年,署为“本科一年生”;
3、《听演讲日本震灾感言》文,1923年,作者姓名下则标为“后师一年生”。
图一:《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友汇刊》
图二:“预科生张一贯水彩画”
当时的师范学校,设预科一年,本科四年。所以,有预科生与本科一年生之说。而1923年,似乎应该是升入本科二年级,怎么出现一个“后师一年生”?原来,正是在这一年之前,民国学制又有改变,即1922年11月,北洋政府废止壬子癸丑学制,颁布新的壬戌学制,把原来预科一年、本科四年的师范,改为六年制,称为前期师范三年,后期师范三年。所以,祖母的本科二年级就变成了后期师范第一年,故有“后师一年生”之名。根据查得的苏州市教育档案资料可核实,1921-1926年,祖母确实是在省立二女师就读并毕业。
《与人论文书》以书信的形式论说为文之道。有意思的是,在提出“夫文为语言之代表,以能说理叙事描情写景为上,而说理叙事描情写景尤以真切为主”之后,作者接着说“如因形式之束缚,而致精神不能自由发展,若骈文、律诗之类,皆非真正之文学也”,认为骈文、律诗,“皆非真正之文学也”。论说可谓之一反传统,大破大立,奇崛新颖。从这里,我们似乎隐约看到五四新文学运动反对传统文学、倡导白话诗的时代影子。
《听演讲日本震灾感言》一文,可说者有二。一、演讲者是赵紫宸,即日后甚为知名的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宗教学院院长,也即翻译家赵萝蕤先生的父亲,赵先生时为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院长;二、作者的议论,文中写到,听闻遭此大震灾后,日本教育、实业、商业、交通等一切均照常办事,且超前筹划着新的、更先进的城市建筑,赞誉日本人“勇毅强悍……且将执东亚牛耳”,提醒国人不可不以此警醒,急起直追云云。
总结来看,一个高小女学生、一个初级师范的女学生,写了三篇文章,从小处说,堪称逻辑清晰、笔调洗练,是标准的晚清民初论说类散文。从大处说,三文依次表述了“女子自立”“自由求真”“富强御外”等那个时代的思想主题,堪称真知灼见。
“大好河山仍还吾”
三首诗作,同载《知新》杂志第6卷第1期(1923年),分别是:《赋得山中一夜雨》《竹》《杂诗》三首,也是在女二师的作品。
《赋得山中一夜雨》
一夜萧萧意,泉声入远湾。
如何千点雨,不隔万重山。
毓秀苍松色,含滋翠柏颜。
红尘从此净,白水自相环。
处处烟云密,瀯瀯壑谷间。
四围成画本,抚景老僧闲。
《竹》
幽人乐与竹盘桓,暑日闲来我亦欢。
暂借古人诗一句,森森竹里复生寒。
前者写雨后山水的毓秀葱翠,兼写心境的悠远闲净;后者写幽篁生寒的夏日竹林,均透出传统的诗情画意。而作者创作格律诗的修养,于此亦可见一斑。
第三首《杂诗》,尤为值得一说。全诗如下:
沪上甫来黎黄陂,大盗窃国入京畿。
人民元首竟堪逐,共和政治自此非。
愧有电文报章载,裁兵宪制天下欺。
项城走卒无良者,阿瞒后裔已可知。
爪牙满布防人讨,更谋结党多树私。
世有军人不识丁,总统不识实所稀。
中国总统却如此,故尔友邦莫不奇。
军人素称爱国者,耶徒玉祥洛阳吴。
今忽大变所怀志,低首下心把曹扶。
军人扶曹岂足责,沽身议员实可诛。
仅为区区五千元,不惜猪仔被人呼。
一己名誉固丧尽,中华国体焉有余。
且看孙文定粤局,北连奉张浙合卢。
义旗共举来征伐,大好山河仍还吾。
这首诗一一列举了民国以来军政当局的重要人物与事件,对之进行分析评说,有的严辞批判,抨击讽刺,有的寄以同情和厚望,最后结以“大好河山仍还吾”,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身份和感情。诗歌发表于1923年,它所涉及的这些民初史实,关涉袁世凯、黎元洪、曹锟、冯玉祥、孙中山、张作霖、卢永祥等等人物,可以说,都是鲜活的当代史,是还没有来得及进入教科书或课堂讲述的当代历史,这就让人不由得不为作者的政治睿智、洞察力,以及大气磅礴的诗情而赞叹。如此佳构,竟出自一位22岁师范女学生之手!
遥望远天,夜空澄澈,那时明月,犹在眼前。以上这三文三诗,让我了解到,读书时代的祖母,实在是一位有情怀、有抱负的才女学生呢!而那个时代一位女学生的散佚诗文,也给我们传递了民国初年学制改革以及学生思想风貌等等时代信息。
独力操持一家老小
与此同时,感谢苏州博物馆李军先生,代为查到两件祖母的遗物。这是苏博建立之初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祖母捐赠给该馆的。文物账上记录为张一贯女士捐赠 “中华民国会证”(张一贯、钱宾四各一通)、“中华民国会折”(钱宾四一通)。李先生特地传来了文物原件的高清照片。这“会证”与“会折”是什么呢?先看这会证上的文字(“会折”内容相近,意义相同,从略)。
图三:中华民国会证
“第二期张一贯女士收执;第十期钱宾四先生收执。会证。
盖闻管鲍分金,千古传为美谈;患难相济,朋友有通财之谊。刻因正用,爰效蟠桃之举,敬集十位,计会本洋叁佰元整,一年二期,每逢阳历二、八月廿八、三十一日举行,以认定期坐收,毋许变更。预日具东相邀,至期风雨无阻。会外一切,不得纠葛。感荷诸公推爱,玉成是举。请以义始,誓以信终。会证俟期满作废,谨将台衔并认定次序及数目,按列于后。
第一期民国二十年二月廿八日收 
沈仲清太太 应解会洋 四十三元五角
第二期民国二十年八月三十一日收 
张一贯女士 应解会洋 四十元五角
……
第十期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三十一日收
钱宾四先生 应解会洋 十六元五角
民国十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会首顺芬(钤印)订”
会证和会折,其实都是一种经济凭证,一种民间(一般是亲友间)集资、周急的经济方式的凭证。某家遇事,一时有急用,需要周济救急,而所需款项或比较大,不便向一人一家借取,此人便在亲友间,通过协商,发起组织一个类似分散支出、整笔获取的互助会。发起者作为首会,可以先期拿到第一期救急的款项。如图三所记,由沈仲清太太发起亲友十人组成,首会沈太太可以先期收取三百元,此后每半年为期,逢二、八月月末,每人出资,轮流收取;先收取者应付利息,故每期所付较多;依收取顺序的先后,各人出资多少不一;直到十人轮全一遍,最后一人收齐,会证期满作废。 
如图三所示,1930年8月31日会首发起,在1931年2月28日、8月31日……每半年一例会,到1935年8月31日最后一次,十人例出轮收,前后五年内,沈太太第一、祖母张一贯女士第二……到祖父钱宾四先生第十为止,各人先后收取三百元,本次会证结束。
图四:1938年摄于北平东安市场明明照相馆。祖母与子女们。
祖母从师范毕业后,即在苏州各小学任教,与祖父结婚时,28岁,是文山小学校长,在当时,可以说是超龄、事业型女子。结婚次年,大伯出生,同年秋天,祖父停止苏州中学教职,北上燕京大学。一年后的1931年8月,轮到祖母收取300元本金时,正是她自己辞去教职,携家眷北上,到北京与祖父会合的时间。在这样儿子出生、工作变迁、家室变动之时,家有急用,获得周济救急,想来是一桩好事。而同时,即1931年秋后起,祖父得聘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职,同时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兼课,收入应该是渐次增多了。祖母和祖父出资还款或捵足上述例会,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1932年5月、1933年1月,父亲与我三叔相继在北京出生。此间,祖父母寄居西城北京大学附近,住过西城潘佑荪宅、后门二道桥、马大人胡同等处,曾先后与汤用彤、向达、刘盼遂、张尔田张东荪兄弟等人相邻。可以想象,作为教授太太的祖母,相夫育子的忙碌和充实生活。
值得一说的是,祖父一介书生,埋头教读,一向不问家务、不事生产。之所以列名会证与会折,如图三清一色女士、太太的会员中,祖父列名最后一期,想来是出于祖母代为行事的结果,也可见祖母在家庭生活中独立主事的事实。正是因为这种独立作主的能力,“七七事变”以后,祖父一人先行离开北京随北大南迁,祖母能够一人带着家人,仍然暂住于京城达两年之久。直到1939年暑假,祖母才又率家人离开北平,回到家乡苏州。整个抗战时期,她独力操持一家老小,度过艰难时期。这也正是文章开头一节所说“抗战家书”的由来。

 

吴心海︱《散步的鱼》里的“远方和明日”

$
0
0


吴心海

2018-05-19 13:22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几年前,曾写过一篇谈诗人纪弦的文章《张爱玲激赏的诗作》(《东方早报》2015年8月2日),其中有一节是《〈散步的鱼〉的出处及诗人自评》,引用了诗人在《纪弦回忆录》(第一部•二分明月下,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12月)中对《散步的鱼》的自评,其中关于此诗的最后一节“馥郁的是远方和明日;/散步的鱼,歌唱”,诗人自己这么说:
作为此诗之“诗眼”的“远方”和“明日”,究竟意何所指?那不就是“重庆”和“最后的胜利”吗?而“馥郁”本为“芬芳”之同义语,在此处,却含有“心神向往的美好的事物”之意。我虽然无法前往大后方,但我在沦陷区耐着性子等天亮,和每个老百姓一样的爱国,这不是假的:有诗为证。张爱玲说她不喜欢我这首名作,嫌它太过“做作”了一点。可是我想,那也许是由于她来自《红楼梦》的文学世界,却从未受过象征主义洗礼之所致。而就在此诗发表之后不久,人们就称我为“鱼诗人”了。我很喜欢这个雅号,比起以前的“臭袜子诗人”来,好听多了。
路易士:散步的鱼(1944年3月28日《中华日报》)
当时,我对诗人在诗作发表几十年后的如此自评是持保留态度的,加了这么一句评论:
《散步的鱼》有诗人自称的“微言大义”吗?我看不出来。诗论家自不妨去挖掘一番。
拙文发表几年来,似未见到有诗论家去挖掘此事。最近机缘巧合,读到诗人路易士在《散步的鱼》发表2个月后所写的文章《释“散步的鱼”》(载上海《中华日报》1944年5月30日),这是诗人很重要的一篇诗论,很值得诗人和诗歌的欣赏者参考。但此文中同样涉及到“远方和明日”的地方,诗人的说辞和后来并不一样:
我在诗的第四节的两行“馥郁的是远方和明日/散步的鱼,歌唱”里所预感了的新时代,是不固形的,不确定的。因为它还没有到来,无法摄影。但我坚决相信它的必然到来,而且是美好的。我已经闻嗅到它的“馥郁”了。眼前虽则是雾的茫茫海,但是“远方”和“明日”则给我们以希望,给我们以勇气。于是我继续生活下去,奋斗下去,感受一切苦难,张开两臂,迎接新时代的到来。而在它的到来以前,我“歌唱”它。至于末节的“散步的鱼”,虽则也是写我自己的,但其主要任务,在于呼应首节两行,也同样是技巧上不可缺少的必然运用。
释“散步的鱼”(1944年5月30日《中华日报》)
很明显,诗中“远方和明日”,在当时诗人的笔下“是不固形的,不确定的”,很难和后来诗人所说的“重庆”和“最后的胜利”对上号。
其实,诗人路易士诗中“远方和明日”的概念,早在《散步的鱼》发表前10天,即1944年3月18日,路易士在《中华日报》刊登的88行的新诗《我活着》就出现了,且看这首诗开头第一段:
我活着。/我歌。/我出发——/到远方,到明日。/远方也许没有花吧?/明日也许没有光吧?/但我的活着/乃是一个实感:/我歌,/故我活着。
诗的末尾仍有呼应:“而且出发——/到远方,/到明日。/我信那是有花的,/我信那是有光的。//故我微笑着。”
路易士:我活着(1944年3月18日《中华日报》)
如此看来,诗人路易士那个阶段,确实对“远方和明日”颇多思考,并有多期待。
我曾在《“巨人之死”与“巨星陨了”——路易士2首诗作的辨析及史料新发现》(《名作欣赏》 2011年13期)一文中写过: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申报月刊》1944年第11期上,看到一则论者从来没有提及过的史料《记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一文,涉及路易士的诗歌创作。该文在叙述了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与会代表11月12日下午以大会全体代表名义用中文和日文为刚刚死去(11月10日)的伪政府头领汪精卫致吊词后,接着写到:
继之,上海诗人路易士亦自告奋勇,谓即席成诗一首,题为《巨星陨了》,请求登台朗诵。经议长转达后,闻者鼓掌。于是路诗人昂然登台,高声朗诵,其词如后:
扬子江在呜咽。
紫金山在叹息。
十一月的噩耗传来,
亚细亚的巨星陨了。
…………
听那太平洋的海水
鼎沸,狂啸;
…………
滴滴是
先生的辛酸泪。
…………
啊啊,谁来收拾
这山河的破碎!
(《申报月刊》1944年第11月号,36到37页)
路易士:巨星陨了(1944年11月18日《中华日报》)
从文中的省略号看,诗应该没有全引,也不知道此诗后来是否正式发表过。不过,据周越然追记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的文字《自大会归来》[ 1944年12月15日出版《文友》第4卷第3期,第20页。]记载,汪精卫死亡的消息“正式在会场上公告,是十三日的下午。我们听到之后,即全体起立,并且静默三分钟。半小时后,人人都臂缠黑纱,带了孝了。”因此,路易士登台朗诵《巨星陨了》一诗的确切时间,还有待进一步核实。
查上海《中华日报》1944年11月18日,刊载有路易士的诗作《巨星陨了》,两相对比,发现《申报月刊》所刊登的《巨星陨了》就是全诗,并非我当时文中所认定的“从文中的省略号看,诗应该没有全引”,因为文中所谓的省略号,乃是分段符号,被我误认了。
之所以不厌其烦引用《巨星陨了》相关文字,是我认为此诗足以和《散步的鱼》(包括《我活着》)加以对照,厘清当年诗中“远方和明日”的含义。《巨星陨了》最后一节“啊啊,谁来收拾/这山河的破碎”,对照路易士《释“散步的鱼”》中所言“眼前虽则是雾的茫茫海,但是‘远方’和‘明日’则给我们以希望,给我们以勇气。于是我继续生活下去,奋斗下去,感受一切苦难,张开两臂,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可以清晰无误地看出来诗人当时寄希望于收拾破碎山河的主角是谁。如此,“远方和明日”在当时的真实含义,就呼之欲出了。
(2018年4月19日-5月8日于南京)

附:释“散步的鱼”
文:路易士
诗是只可“感受”而不必加以“解释”的。诗人表现,读者感受,这就是一切了。但是诗人的表现力有强些的,有弱些的;风格有明朗些的,有晦涩些的。读者的感受性也有敏锐些的和迟钝些的之差。为此之故,诗的欣赏遂因诗人不同,读者不同而造成了许多的困难。这原来是古今中外都不可免的一个极其普遍的情形。
“中华副刊”的编者把孙杭先生的大作拿来给我看,并嘱我写几句,以作答复。但为了事忙,至今才动笔,对于编者及孙先生非常抱歉。在本文中,我想把《散步的鱼》解释一下。这其实是多余的,但也是不得已的。希望贤明的读者们不要误会我的意思,这决不是替我自己辩护,替我自己宣传,也决不是什么自吹自捧。
第一节两行
拿手杖的鱼。
吃板烟的鱼。
是写我自己的。我是人,不是鱼。但我想象自己是鱼。而鱼乃自由之象征。我追求自由。我是一个自由的追求者。
第二节两行
不可思议的大邮船
驶向何处去?
是写这个时代的。我想象这个时代是一“不可思议的大邮船”,就行在茫茫时间的大海上,而不知它将“驶向何处去”。同时在诗的写作过程中,“大邮船”的浮现于我的诗心,乃是基于鱼的联想,有其内在发展的必然性,是自然的,而非勉强的。
我为什么不用火车,飞行机或其他事物来作为这个时代的象征而独用“不可思议的大邮船”呢?原来这个时代是一个苦闷的,缓慢的时代,而非一个活泼的,飞跃的时代。并且,我自己是,十余年来如一日,坚决地反对着唯物史观之机械的看法。我认为人类历史之明日,不可以预先规定了下来。唯物史观贸贸然预言了明日之社会制度,其实这是最愚蠢的,最不智的邪说,谬论,妖言惑众,不足置信。所以我苦闷,我怀疑。接着第三节的两行
那些雾,雾的海。
没有天空,也没有地平线。
在加了我的苦闷与怀疑的情绪之表现上,遂成为不可缺少的技巧之必然运用了。
我反对唯物史观之机械的预言,但是高度苦闷和怀疑的结果,我终于感了新时代的到来。预感有殊于预言,预言是机械的,宿命论的;但是预感却非这样,它是自然的,活泼泼的。我在诗的第四节的两行
馥郁的是远方和明日
散步的鱼,歌唱。
里所预感了的新时代,是不固形的,不确定的。因为它还没有到来,无法摄影。但我坚决相信它的必然到来,而且是美好的。我已经闻嗅到它的“馥郁”了。眼前虽则是雾的茫茫海,但是“远方”和“明日”则给我们以希望,给我们以勇气。于是我继续生活下去,奋斗下去,感受一切苦难,张开两臂,迎接新时代的到来。而在它的到来以前,我“歌唱”它。至于末节的“散步的鱼”,虽则也是写我自己的,但其主要任务,在于呼应首节两行,也同样是技巧上不可缺少的必然运用。
一首诗是一个宇宙,诸种天体发光并描一定的轨迹于其间,美而和谐,是恒久的秩序,多样而统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又太短,要它恰到好处,最是呕出心肝乃已之事。如果一个诗人竞毕生之努力而居然能够写出一首(只要一首就够了)好诗来,则他是可以死而瞑目,含笑于九泉之下的了。
诗乃经验之完成。一个情绪,一个思想,一个印象,一个感觉,一个梦幻,悉皆经验。完成一个经验,乃是诗人的所有事。至于“惶恐”与否,“慷慨”与否,根本毫无关系。两者都是情绪,都是经验。一首诗的优劣,要之,视其经验之完成了没有而定。怎么能够根据这个是慷慨的那个是惶恐的来下断语呢?
载1944年5月30日《中华副刊》第437期

 

一个传教士的长征叙述

$
0
0


刘家峰

原载《书城》,20126。(编者加)

刘家峰教授,现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编者加)

Anne-Marie Brady, ed., A Foreign Missionary on the Long March: the Memoirs of Arnolis Hayman of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Portland, Maine: MerwinAsia, 2010.

《一个外国传教士俘虏的长征:成邦庆回忆录》,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目前所见关于长征的历史叙述中,最具史料价值的文献应该是《红军长征记》,这是一本由众多亲历者回忆录编纂而成的作品。这些回忆录都是在长征结束不久完成,没有后来的思想路线斗争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因而被当代史家高华看作“最真实的长征记忆”。

然而,在长征亲历者的历史叙述中,有两位内地会传教士的回忆录值得特别留意,分别是来自瑞士的薄复礼(Rudolf Alfred Bosshardt,或直译为“勃沙特”、“波夏德”、“博萨哈特”等,1897-1993)和来自新西兰的成邦庆(Arnolis Hayman,或直译为“海曼”,1890-1971,)。他们在1934年10月1日和2日在贵州被萧克领导的红六军团扣押,后跟随红军长征长达一年半。薄复礼的回忆录The Restraining Hand: Captivity for Christ in China于1936年11月在英国出版,国内已有译本,书名分别是《神灵之手——一个西方传教士随红军亲历记》(严强、席伟译,黄河出版社2006年版;《一个被扣留的传教士自述》(张国琦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成邦庆的回忆录稍晚于薄复礼完成,但却一直湮没无闻,直到2003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安琳教授(Anne-Marie Brady)在澳大利亚发现其后代所珍藏的原稿。该稿经安琳教授整理后于2010年在美国正式出版,书名可直译为《长征路上的外国传教士——中华内地会传教士成邦庆回忆录》。

到目前为止,就笔者目力所及,未见国内有关该书的介绍或评论。但该回忆录对长征史研究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笔者觉得有必要把该书介绍给国内学术界,已将该书翻译成中文出版。这篇小文主要对成邦庆的生平及其回忆录的内容和价值略作介绍。

"GOOD

一、成邦庆长征经历及《回忆录》的写作、出版

成邦庆1890年生于锡兰(今斯里兰卡),父亲是英国救世军传教士。成邦庆几个月时母亲早逝,1892年其父再婚,全家迁到新西兰的基督城 (Christchurch),1902年又迁到奥克兰。成邦庆离开学校后曾在商店打工,20岁时去了安嘉斯传教士学院(Angas Missionary College)读书。1913年9月25日,他作为内地会传教士被派到中国,先在镇江内地会语言学校学中文,后被派到重庆、江津、遵义、镇远等地传教。1933年初,成邦庆奉命到原属镇远教区的旧州工作。旧州,也称“老黄平”,是汉苗杂居地区,成邦庆在贵州多年,掌握了苗族语言,致力于给苗民传教。薄复礼小成邦庆7岁,出生在英国,父母是瑞士人,1922年11月13日来华,被内地会派到贵州镇远传教。

成邦庆和妻子罗达以及两个孩子在院子里,1934年于贵州旧州。(原书页6)

在二三十年代,各地土匪经常为攫取钱财而劫持传教士,俗称“洋票”。根据《北华捷报》1929-1933年的报道统计,仅此五年内被绑架的新教传教士就有47人,其中12人惨遭撕票。很多被绑架的传教士都来自内地会,这与内地会注重内陆偏僻城乡的的传教路线有关。这时的红军为了政治和经济需要,也经常把行军途中遇到的传教士扣为人质。1934年5月,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四川彭水扣留了宣道会美国传教士史进信(Howard Smith),但史进信在六月成功逃脱(成邦庆回忆录,第35页,以下只标注页码))。成邦庆和薄复礼对此类劫持事件并不陌生,因为内地会的机关刊物《中国亿兆》经常刊登此类消息。他们从未想过,这样的命运很快就会降临他们头上。

1934年8月,薄复礼与妻子离开传教地镇远前往安顺,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和灵修。9月30日他们学习结束准备返回镇远,途径成邦庆所在的旧州。10月1日一大早,他们离开旧州继续前行。此前薄复礼已得知红军正向该地行进,为了安全选择了山间小路,但还是遭遇了行进中的红军,他们一行全部被扣押。薄复礼被提审后才知道他遇到的是共产党的军队。第二天,红军攻破旧州,成邦庆一家(包括两个孩子)及暂住在那里的加拿大籍传教士林荣贞小姐(Grace Emblen)都被抓走,跟薄复礼夫妇关押在一起。红军查抄到成邦庆拍摄的很多照片以及跟国外的通信,他们因此都被指控为“帝国主义间谍”,但红军表示不会杀掉他们,只要他们交付罚金帮助红军加强装备,就立即释放他们。罚金的标准是每人10万鹰洋,这是当时外国人质的通常价格,两个小孩也一样,因此,罚款总计是70万鹰洋,价值相当于当时的45000英镑(第13-14页)。内地会(包括其他差会)对绑架人质事件向来有一项明确的处理原则,即差会绝不为人质交纳赎金,因为这更容易让传教士成为绑架的目标。成邦庆和薄复礼知道这70万元罚金对他们来说是不可完成的任务。红军要求他们跟随部队行进,后来释放了妇女和小孩。就这样,成邦庆和薄复礼以“帝国主义间谍罪”囚犯的身份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项壮举。

红军提出的所需其他物品清单,分重要和次要两类。(原书页28)

小姐(Grace Emblen)(原书页15)

他们跟随红军长征的前26天,每天40英里,风餐露宿,身体极为疲顿。内地会传教士在教会圈内虽以能吃苦见长,但长征途中的艰辛却远非他们所能忍受。圣诞节临近,与家人团聚的渴望让他们大胆地想出了逃跑的计划。然而,由于路线不熟,加上村民举报,他们很快被抓。苏维埃湘鄂川黔肃反委员会临时法庭判决两人死刑,但考虑到他们俩作为外国人无法理解苏维埃的法律,遂轻判成邦庆一年的监禁,追加罚金10万元;薄复礼一年六个月监禁,追加罚金5万元(第64-65页)。

两个传教士再次艰难行军。R.V.Bazire手绘。(原书页102)

红军并不想长期带着这两位传教士行军,只想让他们尽快交来赎金,因此不断督促他们给教会写信。但教会不可能拿出这笔庞大的赎金,只有传教士个人开始积极的营救。这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在湘西的德国立本责信义会(Liebenzeller Mission)传教士包格非(Hermann Becker)。巧合的是,当时已与红六军团会师的红二军团司令贺龙早前在湖南时就与包格非有交情,贺龙曾几次去探访包格非的书房,立本责信义会的医生曾救过贺龙侄子的性命,贺龙还亲笔写信感谢。包格非基于他过去与贺龙的友谊,就想请他对萧克施加影响,释放成薄两人。但结果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贺龙明确告诉成邦庆和薄复礼:“包格非现在谈什么‘老朋友’是没用的。如果不马上送钱来,我们就......”,贺龙接着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第107页)。

包格非派来和红军谈判的信使--孔先生和丁先生。(原书页70)

包格非仍坚持派信使联络红军,并多方筹措资金,就释放成薄两人与红军进行了不懈的谈判,红军最后答应缴纳1万元就可以释放他们。最终,1935年11月17日,包格非派信使交给红军药品及现金,但红军认为这些钱只够释放一个地主,不够两个“间谍”的罚金,结果只成邦庆一人被释放,理由是他年老又患重病,无法继续行进,而薄复礼仍可继续跟红军行进(第143页)。第二天,成邦庆在被扣押413天后终被释放。正是这一天,萧克和贺龙的军队决定放弃湘西临时根据地,北上与张国焘的军队汇合,薄复礼不得不继续他的长征,直到1936年4月才在云南富民县附近被红军无条件释放。

刚被释放的薄复礼,面露喜悦。(原书页91)

成邦庆等获释后红军发予其离开辖区的通行证。(原书页144)

成邦庆回到上海短暂休整之后就开始撰写这段时期的经历,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发表在1936年4月号的内地会刊物《中国亿兆》。该文虽5页篇幅,却把他们被扣押、逃跑、审判、谈判以及长征途中的生活等过程都简要呈现出来,显然是以后撰写回忆录的基础。薄复礼被释放后在内地会的要求下也开始了回忆录的写作。不过,他的写作得到了一位编辑的帮助,他仅仅口述了主要内容,而具体文字却是他人来完成的,因此,他的回忆录反而早于成邦庆完工。薄复礼的回忆录1936年11月在英国出版,比斯诺的《西行漫记》出版还早一年。该回忆录首次向西方披露了红军长征的细节,在欧美引起轰动,一个月内两次印刷,第二年又被翻译成法文出版。1984年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为撰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曾访问萧克,提及当时曾帮助他翻译地图的薄复礼,并帮助他们重新取得联系。索尔兹伯里称“博萨哈特(即薄复礼,引者)的印象记是长征中以局外人身份写的惟一印象记”(《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第322页)。薄复礼回忆录的史料价值得到萧克的充分肯定,他委托外交人员带信给薄复礼,并前往曼彻斯特看望他。由于萧克的重视,薄复礼的著作很快就被翻译成中文出版,萧克还为中文版口述了前言。晚年的薄复礼由此被看成“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最近二十年,他跟随红军长征的故事在中国被广为人知。

但成邦庆及其回忆录却有着与薄复礼完全不同的命运。由于成邦庆的回忆录没能按时完成,无法赶在内地会计划的1936年圣诞节前出版,而此后其回忆录再也出版的机会。成邦庆被释放后到了芜湖,中日战争很快爆发,他又迁到上海,成为内地会总部的商务经理。珍珠港事件后,他和妻子被日军拘禁,1945年被遣返回到澳大利亚,在悉尼担任圣公会牧师,一直到1971 年中风去世。成邦庆一生坎坷,与薄复礼相比,他显得默默无闻,但他回忆录的价值一点都不输薄复礼的回忆录。他关于红军、长征、长征途中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为我们了解长征的细节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下面将围绕这些内容做进一步的介绍和评论。

"GOOD

二、成邦庆笔下的红军与长征

成邦庆所在的旧州是个小城,四周有城墙,易守难攻,每逢苗寨土匪进城抢掠,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人守城,从城墙往下扔石头,成邦庆也曾几次亲自上阵。他送走薄复礼一行,听说苗匪又要攻城,拿着望远镜上了城墙,发现这群人“没有统一的制服,戴着类似骑士帽的帽子,不分颜色,前面点缀着一颗五角星”,这时他还不知道这是红军战士的主要标志。但他发现这群人进攻时“比普通苗匪要强”,城墙很快就被攻破。红军冲进教会的房子,告诉他“我们是共产党红军的先遣队”,这时他才知道是萧克领导的红六军团。成邦庆与大部分在华传教士一样,只听说过红军,并未接触过红军。受媒体和国民党宣传的影响,传教士对红军多少都有一种恐惧的心理。成邦庆夫人后来写道:“我的丈夫极其紧张--我从未见他如此紧张--因为一种恐惧的想法潜伏在脑海,他们可能是红军。然而,当他们进入房子时,我不再惧怕,变得镇静。”(第9页)这就是成邦庆一家与红军初次相遇的印象和心情。

在以后跟随红军行进的413天里,成邦庆仔细观察这支军队,从普通士兵到高级将领,在回忆录中记下了他的观察和感受。1934年10月26日,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在四川酉阳举行会师大会,成邦庆第一次见到了贺龙的部队,“他们着衣五颜六色,挥舞一面面大旗,看上去比萧克的队伍更象土匪。”(第35页)这段叙述反映了当时部队在连续多日的战斗和行军中减员严重,不得不从川贵湘鄂交界处大量“扩红”,因此连像样的军服都供应不足。像薄复礼一样,成邦庆很快发现这个队伍跟外界宣传中的“匪军”不太一样:红军每到一地,打开富农粮仓,把粮食分给穷人;在根据地休息的时候,红军就帮助农民种植稻谷;红军纪律很严格,从穷人那里拿比如香烟、蔬菜等都会付费,没有现金时就会给农民一点银饰。但他发现也有个别士兵因在居民家里偷拿食品,但会受到长官的责备,因为这种行为与他们所宣扬的共产主义精神相悖(第38页)。

成邦庆注意观察红军的宣传与政治学习工作,因为这与基督教会有相通之处。薄复礼和成邦庆也一度成为红军宣传的工具,他们脖子上挂着“帝国主义分子”的纸牌,被押到街上游行。成邦庆对红军的政治学习备感兴趣。他发现红军每栋房子中都留出一间供宣传用,马克思和列宁的大幅照片并排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墙壁四周贴满报纸图片,内容有俄罗斯的“工人之家”、旅游胜地等。成邦庆看到红军干部给士兵们讲共产主义,就想起自己的传教工作。演讲结束后,士兵会分成小组讨论,随意地坐在他们的床上,每个人轮流对演讲的主题谈想法,成邦庆觉得“这与基督徒的励志团契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教导几乎成为他们的一种宗教”(第128页)。

红六军团长征途中宣扬苏维埃政权的小传单。

跟着长征的各类囚犯通常要尽自己所能为红军做事,女囚犯做缝纫,有时洗衣服,男囚犯则为士兵做草鞋。囚犯中也有一些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他们的待遇会好一些。如国民党第四十一师中将师长张振汉,他在1935年6月12日湖北忠堡战役中被红军俘虏,头部和身上都中弹片负伤。相比此前同样负责“围剿”红军的国民党中将师长张辉瓒被红军俘虏后立即处死,而张振汉很幸运,因为红军改变了过去的思路,决定要利用他的军事知识(他是火炮专家)和指挥经验,给红军指战员讲课。张振汉曾访问苏联,见过真正的苏维埃生活,所以红军领导人在晚上都很愿意与他谈话。成邦庆还注意到张振汉作为一位学者可以向红军讲授苏维埃的教科书,而且要比其他人讲得好(第108页)。

成邦庆、薄复礼虽然跟随红军长征,但作为管制对象,他们对红军的整体战略并不了解,甚至连走到哪里都不搞清楚。但他们身份特殊,却能与红军领导人直接接触,他们的回忆录也记录了他们之间偶尔的谈话。成邦庆与薄复礼似乎都不喜欢贺龙,因为他们无法按时缴纳罚金,贺龙曾威胁砍他们的头,红军认为教会有钱。成邦庆鼓起勇气说:“我们属于非资产阶级”,也就是“无产阶级”。贺龙上下打量他们,看到他们衣衫褴褛,说:“你们现在已经是无产阶级了!”这是成邦庆被捕期间贺龙唯一一次和他们说话。成邦庆、薄复礼与萧克的接触很多,萧克多次找他们谈话,主要目的都是催缴罚款。但成邦庆与薄复礼对萧克多少有些感激之情,因为萧克给予了他们尽可能的照顾,提供一日三餐,让他们骑马,准许给他们看医生等。

成邦庆、薄复礼接触红军最多的领导人是负责审讯和看押他们的红六军团保卫局局长吴德峰。他们在长征途中一直没有搞清楚吴德峰在红军中的实际职务,但因为吴负责犯人的看押、审讯以及与传教士包格非的谈判,所以都在回忆录中称他为“吴法官”(Judge Wu)。吴德峰对他们的逃跑非常生气,成邦庆写道:“他一幅凶神恶煞的样子,叫人把我们的手和脚都绑了起来,跟犯人关在一起。”(第56页)吴学过英语,借助字典也能读信。成邦庆、薄复礼给家人和教会写信,一般都是吴德峰先给他们写成中文信,再让他们翻译成英文。有一次,成邦庆在翻译吴的信时,用“当成间谍”代替“是间谍”(”to act as spies instead of “to be spies”,薄复礼也照他的样子翻译,结果被吴发现了(第112页)。成邦庆可能低估了吴德峰的英文水平,他和薄复礼不得不重新写。成邦庆记载的这件事,在多年之后吴德峰妻子戚元德的文章中也有记载,可见双方对此事印象之深刻。

“法官吴”,红六军团保卫局局长吴德峰,解放后曾任武汉市市长。(原书页41)

"GOOD

三、长征途中的日常生活

成邦庆的回忆录也让我们看到长征途中的日常生活,包括吃、住、医疗、娱乐、信仰生活等细节。

行军途中生活非常艰苦,战士经常挨饿,犯人和俘虏自然也不会好。通常只有在营地休整时,生活会有所改善,甚至可以杀猪吃肉,俘虏也可以一天吃两顿,但成邦庆和薄复礼仍感觉很饿,就向红军申请每天吃三顿。成邦庆和薄复礼身上还带有一点美金,红军没收后又还给他们。红军每两周给干部发点零用钱,保卫局也给成邦庆薄复礼发放,而且数额与红军一致(第131页),他们就可以去集市买零食,感觉非常愉快。这样的叙述反映了长征途中也不乏和平时期的享受。

成邦庆的回忆录也详细记载了长征途中疾病和治疗的问题。红军非常缺乏见效快的西医西药,不得不依靠中医。成邦庆为了治疗胃病,不得不喝中药,首次体味到中药之苦。他后来又得了疟疾,很幸运得到一支重硫酸奎宁,病情很快好转。但等薄复礼得此病后,已经没有注射剂了,但想法找到了奎宁药粉(第134页)。有一次红军还请了中医来给成邦庆针灸和拔罐,把每根手指都刺穿流血了,他也只好“咬紧牙关”。但后来中医给他用针灸治疗脚肿时,他却怕疼,坚决不让扎脚(第143页)。成被释放前病得很厉害,吴德峰让中医或西医来看,还下令每天给他们一两肉和两个鸡蛋(第140页)。戚元德当时也参加保卫局的工作,她在四十年后写的回忆录中也提到吴德峰对传教士照顾有加,“在行军途中、生活上经常给予特殊照顾和优待”(《吴德峰》,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469页),这在成邦庆与薄复礼的回忆录也都得到验证。

成邦庆发现红军很喜欢唱歌,就像他喜欢唱赞美诗一样。很多士兵都喜欢听他们俩唱歌,尽管听不懂。他的回忆录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有一天晚上月光皎洁,萧克、任弼时、吴德峰以及张振汉等在保卫局的院子里坐成半圆形,请成邦庆和薄复礼也过来。萧克说他听说他们会唱外文歌,成邦庆如实地回答他不是歌唱家,也不懂外文歌,只会唱赞美诗,将领们夸赞他们唱得很好(第117-118页)。简单的娱乐也拉近了红军将领与他们的距离。

成邦庆的回忆录还记载了红军买卖和使用鸦片的事情,这在萧克的回忆录中也有提及。萧克曾解释其原因:湘西贵州地区鸦片种植普遍,老百姓抽鸦片的也多,江西革命根据地规定凡是抽鸦片的不能参加红军,但到湘西后为了补偿兵源,就顾不上这个规定,因此,这些新兵多数都抽鸦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8页)。

成邦庆回忆录中值得关注的还有对他们信仰生活的大量叙述。读经与祷告是他们以往每天的生活习惯,红军曾严厉禁止他们读经祷告。但他们还是一有机会就拿出《圣经》来读,在试图逃跑寻找方向的紧急时刻,也没忘记读《圣经》。他们的业余时间大部分就是靠背圣经和唱圣歌度过。看守他们的卫兵也逐渐喜欢上这些歌曲,经常要求他们唱歌。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和薄复礼坚持每天早晨与上帝交流,每天至少一起祷告三次(第77-78页)。红军最终释放了他们,在他们看来就是上帝对他们持续不断请求的回应。

成邦庆、薄复礼也经常与士兵、张振汉、红军干部讨论信仰问题。成邦庆曾积极地向张振汉传福音,成后来得知张振汉夫妻都是基督徒(第116页)。但张振汉之子张一佑否认了张振汉是基督徒的说法。作为无神论者的红军,也经常跟成邦庆、薄复礼讨论上帝究竟有没有的问题。成邦庆毫不隐讳地记录了红军对他们信仰的讽刺:“如果你们的上帝知道我们要来了,他为什么没有告诉你们,好让你们逃跑?”红军干部也喜欢引用《圣经》中很有名的那句话:“有人打你的左脸,连右脸也转过来由他打”,以此来批判传教士如何教导被压迫的阶级不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第13-14页)。红军对他们俩的判决书中,除了“间谍罪”外,还有重要一条就是传教罪。红军在释放成邦庆、薄复礼时都告诫他们不许再来中国传教。然而,他们被释放后都选择继续留在中国。

"GOOD

四、结语

以上是成邦庆回忆录的主要内容。那么,这部回忆录对于长征的历史叙述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也许,只有把它跟以前的长征叙述进行比较,才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其价值。

首先,从回忆录的主题来看,正如萧克评论薄复礼回忆录的价值一样,成邦庆回忆录的重要性在于他忠实地“记录了红军长征的一个侧面”。萧克认为历史是多方面的,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也不例外,也是一个多侧面的。他提醒研究者不要只“喜欢看它的正面,不想看它的侧面,更不敢看它的背面”。薄复礼、成邦庆回忆录正是这样一部反映红军长征“侧面”、“背面”的著作,这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当时红军长征的艰难复杂历程无疑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其次,从叙述的内容主体看,以往长征叙述的主体集中在中央红军,而红二、红四方面军以及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则很少涉及,而成邦庆(包括薄复礼)回忆录所叙述的主体恰好是红二方面军(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合编而成)。成邦庆跟随红军的413天,正好是红六军团第一次长征的过程(红六军团习惯上把从赣南向湘鄂川黔的战略转移称为第一次长征,时间是从1934年8月到1935年11月,将从湘鄂川黔向陕北转移称为第二次长征,时间从1935年11月19日到1936年12月)。该回忆录对复原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红二和红六军团合影,1935年于贵州。(原书页13)

再次,成邦庆回忆录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它对于长征途中日常生活的描述。他所叙述的这段长征,有激烈的战斗和行军的惊险,但更多是日常生活的细节。他的叙述通常都是不加修饰,直抒胸臆,颇具个人化色彩,大大弥补了以前长征叙述中有关日常生活细节的不足,让读者如同置身历史现场。

最后,还须提及一点,即读者在阅读成邦庆(包括薄复礼)的回忆录时要注意,这两部作品本意是用长征这段经历来感恩上帝、为上帝做见证的证道作品,并非是要弘扬红军的长征精神。这点从他们原有的书名即可看出。薄复礼著作的第一本书英文书名是The Restraining Hand: Captivity for Christ in China,直译是《抑制之手--为基督在华被俘》,第二本书原名是The Guiding Hand: Captivity and Answered Prayer in China,直译是《舵手:在华被俘与神的回应》,成邦庆的回忆录原来有个题目Who Shall Separate? 直译为《谁将分离?》,这些题目都颇具基督教意味,甚至语句直接出自《圣经》。我们在阅读、使用这些著作时要注意回忆录写作时的特定语境。

原文发表于《书城》2012年第6期。


 

大跃进与困难时期的社会动荡及控制

$
0
0

作者=李若建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

大跃进与困难时期是当代中国历史一个极其特别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少见的饥荒,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然而,与中国历史上历次饥荒相比,这场饥荒并没有引发大范围的社会动荡,实值得深究。在这一时期的许多档案资料还没有公开、回忆录也很少的情况下,要全面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恐怕为时过早,但是大跃进与困难时期已经过去40年了,如果继续等待下去,我们就会对这一段深刻影响当代中国历史的事件更加陌生,也更难从中总结出对今天发展有益的经验。笔者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资料全部来自已公开的文献。

一 社会动荡情况

1957年之前和1957年间,中国已经出现一系列社会不稳定的现象。城市出现工人罢工和学生罢课,农村出现农民的抗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19569月以后的半年内,先后有一万多任务人罢工,一万多学生罢课,几十个县的农民闹事[1]1957年全国发生暴乱案34起,其中已经暴乱14[2]1958年的大跃进开始以后,社会动荡明显加强。

甲、社会动荡的类型

1)暴动、叛乱与骚乱由于目前一些地区的地方志还没有出版,再加上笔者无法查阅所有已出版的地方志,因此下面的数据并不完整。

这一期间最大的叛乱是1959年在西藏发生的,范围涉及到青海省。1958年青海省循化县发生武装叛乱[3]1959年青海省海西州发生部落叛乱[4]1962年新疆伊犁地区发生骚乱。1958年甘肃的广河、东乡等地发生大规模反革命叛乱[5]1960年甘肃泾川县发生反革命叛乱[6]1963年甘肃嘉裕关市发生反革命叛乱[7]。从1956年到1961年元月,四川省阿坝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发动的武装叛乱持续不断[8]1960年四川开县发生武装暴乱[9]1958年云南鹤庆县在三县的结合部发生土匪骚乱[10]。大跃进中,云南丽江地区部分藏族、彝族群众暴乱,红河、曲靖地区都有小规模暴乱。边沿一带州县发生人口外逃,总数达八万人[11]1958年云南牟定县有人对大跃进不满,打死公安人员,攻打区公所[12]1958年云南禄劝县发生暴乱[13]1959年云南建水县发生暴乱[14]1961年云南省南华县发生暴乱[15]19589月云南西盟发生武装叛乱,1962年云南镇源县发生30余人的暴乱[16]195811月贵州水城县发生暴乱,1960年贵州织金县、普定县和六枝市交界地区发生暴乱。1962年贵州盘县发生暴乱[17]1958年广东阳山县发生暴乱[18]1958年广东连南和连山两县的瑶族地区发生暴乱[19]1958年和1959年广东翁源县两度发生暴乱[20]1958年广西百色县发生暴乱[21]1959年安徽岳西县发生暴乱[22]1960年安徽绩溪县发生反革命暴动[23]1958年湖北五峰县发生暴乱[24];同年,湖北竹溪县发生暴乱[25]。同年冬,湖北长阳县发生暴乱[26]1959年湖北保康县有人自称皇帝,纠集200多农民企图暴动[27]

根据地方志的资料,绝大部分暴乱的规模都不大。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些所谓的反革命暴乱未必有政治动机。由于地方官员的无限上纲,使有些正常的反映意见行为,或者是有些偏激的行为成为反革命暴乱。例如在195712月云南通海一名共产党员向上级写意见书,反映该乡缺粮情况,并且发动800多人在意见书上签名,结果被定为「反革命骚乱」,14人遭冤狱,到1979年才平反[28]

2)刑事犯罪 受到饥荒影响,全国的社会治安恶化。1957年全国刑事犯罪立案数是29.8万件,1961年上升到42.2万件,是1952-72年间最高的一年。1961年以后,随着饥荒缓和,刑事犯罪立案数又逐步下降。根据现有资料推断,大跃进期间的社会治安普遍恶化。当时安徽省的社会治安明显恶化,与财产有关的犯罪率急剧上升,1961年全省刑事案件发案数比1957年增长了18.1%,同期抢劫案件增长了310.0%,盗窃案件增长了44.0%。在刑事案件发案数量上升的同时,因刑事案件而伤亡的人数也显著上升,但是因为刑事案件造成的财产损失并没有明显变化,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状态。

1960年在辽宁抚顺地区,治安问题集中表现在强要强拿粮食、农副产品及与此相关的票证上[29],反映了一些人因饥荒而铤而走险。据黑龙江省1963年对2,234个企业的统计,1.3%的职工有贪污和投机倒把行为[30]。广州市在1960年开展打击伪造粮票、涂改粮证和盗卖粮食的现行犯罪份子运动,仅广州市的一个区在一个月里就破获这类案件204宗,其中大案15[31],在一个区里有如此多有关粮食的犯罪,说明饥荒在城市蔓延。

3)抢夺粮食在饥荒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情就是偷抢粮食。以今天的眼光看,当时一些暴乱未必有甚么政治动机,其实质恐怕就是抢粮食。196012月安徽芜湖专区发生大小抢粮事件180起,据查清的96起统计,抢走粮食3.6万斤;1961年初全省又发生抢粮事件65起,抢走粮食万多斤。直到1962年春仍有抢粮事件发生。抢粮事件主要发生在群众生活困难大的地区。据淮南等13个县22起抢粮事件调查,参与者5,495[32]。甘肃省在19611月间发生哄抢粮食事件五六百起,损失粮食百万斤以上,牲畜近万头,还有大批百货,使交通陷于瘫痪[33]1961年在张掖市发生3,000多人抢国家粮库哄抢粮食事件[34]1961年甘肃安西县发生群众砸开国家粮食仓库抢粮食事件[35]。四川省石柱县在19605月发生百余人的暴乱,吊打干部,抢夺粮食[36]。贵州省雷山县在1960年发生多次哄抢国家粮库事件[37]。贵州黎平县196012月至19611月期间发生4,000多群众因缺粮而哄抢国家和集体粮食事件[38]。广东省潮州市也发生哄抢集体粮食事件[39]

4)政治案件除了刑事案件大幅度上升之外,困难时期的政治案件也大幅度上升。在江西省,由于粮食紧张、所有制、干部作风、城市副食品和日用品供应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人民内部矛盾紧张,厂矿破坏事故、反革命标语与反革命谣言增加。1960年江西省政治案件比1959年增加38.5%,刑事案件比1959年增加13.2%,政治性谋害、纵火、投毒案件突出[40]。广州市在有可比资料的1950-53年和1960-65年间,1960年反革命在刑事犯罪中的比重占14.5%,是有资料年份中最高的[41]。铜陵市1960年全市发生反动标语、传单、谣言案件比上年上升107.7%,厂矿企业发生破坏嫌疑事件比上年上升230%[42]。政治案件中,有些人并非对政治不满,而是对领导有意见。例如广西凭详有一位工人因说了不满领导的话,竟然被冠以破坏大炼钢铁的罪名,判刑五年,入狱后再加两年[43]

5)宣泄不满的情绪民众对大跃进与困难时期也有不满。一个突出的事例是湖南一位女工不畏个人安危,到北京国务院北门外贴了「中央首长,睁开你们雪亮的眼睛到下面去看一看」和「打倒、铲除、消灭人民公社」等内容的标语[44]。河北有一位农民当面不客气地对周恩来总理说:「再吃两年大锅饭,连你们也得饿死了。」[45]在大跃进时期还是有头脑清醒的人,一些县级干部和普通干部认为大跃进是吹起来的、是浮夸,大炼钢铁是得不偿失。民主人士更是直言不讳,认为是瞎来、唯心、人心丧尽。军队的干部中同样存在着不满情绪[46],到了1960年甚至有士兵质疑毛泽东是否知道情况[47]。据当时上海警备区副政委汇报,由于国家困难,许多地方饿死人,战士的家多在农村,亲友没有饭吃,农村干部作风不好,强迫命令,捆人打人,有的战士对此讲几句怪话,连队干部就认为是反对三面红旗,还根据战士思想情况把士兵分成三类,有的甚至划成落后份子[48]。当时在高等学校也有学生发泄不满情绪。据1963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中政治上反动的学生处理通知》,全国各地处理了五六百名反动学生,据称这些反动派学生「对我猖狂进攻的程度,已经相当甚至超过反右斗争中的极右份子」[49]

6)其它问题困难时期的人口外流,导致一些外流妇女与他人非法同居以及各类民间纠纷。安徽六安县发生过聚众抢拉重婚妇女事件多起[50]。在公社化的过程中,土地、山林的权属一再变动,因此引发许多矛盾。1958年后,广东化州县因土地、山林、水利纠纷引起的聚众斗殴事件时有发生,仅19594-9月全县就发生452宗,1961年开始这类案件才趋于下降[51]

乙 社会动荡的特点

当时社会动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比较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从前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比较有规模的暴乱多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这与当时一些地区过激的民族政策有关,同时也与严重灾荒的空间分布在山区居多有关[52]

社会动荡的另一个特点是与经济问题关系密切。直接的哄抢粮食、经济犯罪是饥荒的结果,一些暴乱也与饥荒有关,有的暴乱份子的行为是抢粮食、抢商店、杀猪。

二 产生动荡的原因

导致社会动荡的最主要原因是发动大跃进的决策失误,直接原因是饥荒与基层干部的作风。

1)饥荒饥荒是导致动荡的最主要原因,当时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人相食的现象。根据笔者见到的资料,出现人相食的地区有:甘肃临夏地区个别地方[53]、甘肃定西地区的通渭县[54]、河南商城[55]。在四川富顺县有饥民挖泥土吃[56]。因生活所逼,安徽农民偷青、吃青(偷割青苗和未成熟的庄稼)的情况很普遍,以1960-61年春最为严重[57]1959年安徽岳西县发生暴乱,其行动纲领是「袭击粮库,夺回粮食」[58]。当时甘肃还发生过饥民哄抢部队押运的军队粮食列车事件,饥民一边抢一边把米往嘴里塞[59],可见是饿极了。196012月中央工作组到达甘肃省定西县,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抢救人命」[60]1960年甘肃山丹县委的一份报告,非常恰当地说明了当时许多地方农村的情况:「当前我县农村劳苦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61]

2)干部作风大跃进时期,一些干部作风恶劣,导致群众不满,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对大跃进与困难时期干部作风问题,笔者已经有初步研究[62],这里就不作进一步分析。

三 社会控制的手段

1)严厉打击社会动荡当时控制手段是相当强硬的,任何犯罪的嫌疑都会受到严厉打击,这保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但也带来了许多冤案。为了对付因饥荒引起的社会治安恶化,一些地方官员采取强硬手段,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秩序。据安徽43个县的统计,195712月至19622月共逮捕、拘留、扣审、劳教、集训15.2万人,有的县受到上述处理的人占全县总人口3%之多。受处理比重最低的县,人数也占全县总人口0.4%。有的群众因为偷几棵菜、几斤粮食、说几句顶撞负责人的话也被拘留关押[63]1958-60年,安徽天长县法院带着盖好公章的空白判决书下乡,遇到被认为表现不好的人,随时判决,宣布管制。公安、检察机关和公社干部亦可随时填写空白判决书,甚至出现少数口头判决现象[64]1961年四川崇庆县开展了七天的突击「治安运动」,对909名有小偷小摸行为的人进行斗争,出现打死和被打者自杀事件12[65]1958-61年间云南省楚雄自治州共打击现行反革命5,813人,在1958年共打击各种坏份子10,549名,其中死刑37人,逮捕3,238人,劳动教养702人,被打击的坏份子约占总人口0.7%[66]

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不少冤案。1958年甘肃的广河、东乡等地发生大规模反革命叛乱,平叛过程中发生严重扩大化。从1959-82年多次对这一事件进行覆查,1959-62年改判、释放16,849人,1972年对涉及参加叛乱的20,830人的案件进行清理,平反19,112人,占91.7%1982年又一次覆查,除了维持原判181人外,对战场上打死和失踪人员分别作出处理[67]。甘肃在19613月对近年来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的42,267名脱产干部进行甄别,占应甄别干部的98.9%,甄别结果是令人吃惊的:只有8,451人是原处理正确或基本正确,占甄别干部的20%;部分错7,632人,占甄别干部的18.1%;错了和基本错了26,147人,占甄别干部的61.9%;另有37人是要加重处分,占甄别干部的0.1%[68]。河南省南阳地区在1962年对1958-61年间各种刑事案进行覆查,覆查案件22,023件,涉及22,884人。原判正确的18,995人,占82.9%;有问题的3,889人,占17.1%;其中错案2,063人,轻罪重判1,309人,畸轻36人,其它问题481[69]1962年铜陵市对1957-61年月年中处置的反革命案件与刑事案件进行覆查,其中重点覆查452件,处理结果是:正确和基本正确的占54.4%,有问题的占45.6%,其中冤案、错案占23%,定性不当占6.6%,轻罪重判占15.9%[70]。这是在1962年的覆查,如果放在今天来覆查,恐怕冤案、错案更加多。安徽灵壁县1957-63年的情况同样说明冤案、错案的比重相当惊人,1957-63年间,大约30%的刑事案件和40%的反革命案件是冤案、错案[71]。云南禄劝县在1958年发生暴乱后逮捕117人,其中被刑讯逼供打死24人,打伤致死七人,致残29人,判刑50人。1987年覆查该案,维持原判26人,改判一人,其余宣告无罪[72]1952-90年间,云南耿马县一共判处死刑27人,其中在1958年判处的11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47人,其中在1958年判处的18人;判处15年以上徒刑的106人,其中在1958年判处的63[73]。从耿马县的情况看,当时是建国以来控制最严厉的时期之一。在今天看来,当时有些案件是荒唐滑稽的。河南有两个老农抵制密植,少下麦种,被法院以「破坏生产罪」,各判处三年徒刑。青海有一名21岁的学生,因饥饿偷杀了生产队的两只羊,割了一对驴耳朵,被法院以「杀害牲畜罪」判处10年徒刑[74]

2)过度的惩罚在讲阶级斗争的年代,对「阶级敌人」的严厉惩罚是近于残酷的,因此这种惩罚对大部分人来说起了恐吓作用。大量可能制造麻烦的人被作为阶级敌人受到专政,减少了可能的社会动荡。安徽六安县1959年总人口是97.45万,而全县有五类份子23,078[75],占全部人口的2.4%,大约占成年人的4%左右。

四 社会相对稳定的基本因素

困难时期发生了那么大规模的饥荒,死了那么多的人,但是整个中国社会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动荡,其中原因很值得探讨。如果归纳一下,大致有几个因素:第一,社会控制严密;第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第三,救济及时;第四,处理不得人心的干部,平息民愤;第五,民众对饥荒习以为常。

1)社会控制严密建国后,中国的社会控制完善程度迅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快速膨胀。1949年党员人数是449万人,1957年达到1,272万,大跃进期间党员人数也加速发展,1961年党员人数进一步增加到1,700万人[76]1949-61年间中共党员人数平均每年递增11.7%1961年党员人数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2.6%。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遍及各个部门和乡村,使得政府的控制比较容易,一旦出现动荡情况也比较容易遏止。

2)平均主义中国历史上,大饥荒的结局往往是农民暴动,其原因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人快要饿死,而有人还在花天酒地,那些要饿死的人自然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土地改革后,中国农村的贫富悬殊问题得到了根本改变。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民的私有财产所剩无几,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恰好使中国在困难时期避免了一场动乱。

3)救济及时政府在困难时期的初期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克服饥荒,从而使饥荒恶化。不过到了1960年,政府利用中央集权的优势,三年内大规模下放约3,000城镇人口,减轻了政府的粮食负担,同时推行「三自一包」(发展自由市场、发还和扩大自留地、工商业自负盈亏、农业采取包产到户)政策,极大调动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帮助政府渡过饥荒。为了渡过难关,从1961年初中国开始大量进口粮食,仅仅在19612-6月间就进口粮食43亿斤[77],相当于当时每个中国人进口粮食6.5斤。对因为饥荒引起的疾病,给予集中治疗,同时给予食品方面的补助。例如广东化州县对全县6,100多水肿病人集中免费治疗,每人每天发放大米一斤、油三钱、糖半两、肉一两,到1961年末,治愈水肿病人5,900[78]

在地方官员默许和支持下,当时的一些重灾区通过「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生产迅速恢复,也有助于克服困难。例如在安徽太湖县的一个大队,在1960年有20%的人浮肿,70%的户是漏屋破锅;而通过包产到户后,1961年粮食增产81%,这还不包括自留地在内。山东惠民县的一个村有225人,在1959-61年死了75人,包产到户后从靠国家救济变成可以卖粮食给国家[79]。安徽省在1960年人口负增长严重,1961年开始恢复,这与该省的包产到户有关系。

4)处理不得人心的干部政府一方面采取比较灵活的「三自一包」政策,另一方面采取措施惩罚、撤换对饥荒直接负责的官员。农村的一些基层干部在「三反运动」中被整肃,通过这些方式让民众出口气,平息民愤。国外有学者认为,当时党的策略是把灾难归咎于基层,认为是基层干部的马列主义水平低造成了灾难,通过这种方式暂时保住了党的面子[80]。虽然不少基层干部在大跃进过后受到处分,不过大多数后来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平反。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许多处分确实是不公道的,是把本来上级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下级。不过基层干部暂时的委屈却平息了群众的怒气。

在困难时期,各地检察机关对基层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也进行了打击。1959-60年广东检察机关单独或协同有关部门查处违法乱纪2,182人,根据广东22个县市统计,由于违法乱纪引起的命案150件,殴打重伤96件,奸淫妇女156件。1963年黑龙江检察院查处的707起违法乱纪案件中,私立公堂、捆绑、吊打等68起,贪污404起。1962年山东、辽宁、贵州、甘肃和安徽等五省就查处违法乱纪案件8,627件,大部分是发生在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高潮中。1963年河南、安徽、福建、山东、黑龙江、甘肃六省查办违法乱纪案件8,636[81]。通过查办违法乱纪案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社会的不满情绪。

河南省信阳地区是大跃进时人口死亡最多的地区之一,195910月至19604月的半年内,800万人口中死了14.2%,大牲畜损失24.6%,家禽、家畜损失70%以上,破坏大型农具78.3万件,破坏房屋77.4万间,田地荒芜144万亩[82]。在死亡率最高的光山县,人们吃野菜根、树皮、稻谷壳、庄稼杆。男人饿死了,女人就跑到其它地方;父母饿死了,孩子成了孤儿被带走。外逃的人有的就死在路边。有的家里死了人,可是活的人饿得抬不动死尸,只好把死尸放在家里。有的全家都饿死了,有的小村庄整村人都饿死了。许多农民跑到县城找吃的,可是县城站岗不让进,所以城外的雪地上都是死人。后来政府用「每埋一个尸体,发一斤粮食」的办法,把近十万具尸体埋葬[83]

当时中央把河南信阳地区的大饥荒定为「信阳事件」,定性为「民主革命不彻底」,是「反革命复辟」,是「敌人利用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打着我们的招牌,进行大规模、最残酷的阶级迫害」,是「敌我矛盾」。中央派干部359人,河南省委派干部765人,抽调各市县干部2,986人,对信阳地区进行整风整社。196012月中央对信阳事件重新讨论,对涉及的少数人按敌我矛盾处理,大部分人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恢复工作[84]

1959年四川涪陵县召开万人「算帐会议」,清理大大小小干部的「经济问题」,揭发检举有贪污、挪用、瞒产私分、多吃多占行为的干部7,990人,占到会干部的73.3%。清查的问题不实甚多,后来大多数被否定。1962年涪陵县整风,批斗1,235人,其中200人逮捕法办[85]1959年四川内江市将1,035名干部划为有贪污挪用错误的干部,占农村干部的62.6%[86]。显然四川各地对干部的清算有扩大化,但是多少也让平民百姓出口气。

5)民众对饥荒习以为常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饥荒,饿殍遍野的情况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59年为止,大规模的饥荒虽然已经杜绝,但是小饥荒依然存在。根据政府公布的资料,在经济情况比较好的1957年有273人因饥荒而非正常死亡,1958年达到57,751人。在相当一部分民众心目中,饥荒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待饥荒的态度也比较坦然。民众的这种心态对维护社会的平稳起了很大作用。

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社会生活上,大跃进与困难时期对中国的当代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必须从学术的角度认真研究这一历史时期,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写。

注释:

[1]、46 《国史通鉴》(北京:红旗出版社,1994),页29;41-45。

[2]、74 《当代中国的审判工作(上)》(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页241;100。

[3] 《青海省志.公安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页10。

[4] 《海西州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页41、45。

[5 ]《临夏回族自治州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页1030。

[6]《泾川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页40。

[7] 《嘉裕关市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页5。

[8] 《阿坝州志》(成都:民族出版社,1994),页771。

[9] 《宣汉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页26。

[10] 《鹤庆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页23。

[11] 《云南省志.第八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页330。

[12]《牟定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页23。

[13]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页26。

[14]《建水县志》(中华书局,1994),页27。

[15] 《楚雄彝族自治州志.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页199。

[16] 《思茅地区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页34-38。

[17] 《六盘水市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页70-83。

[18] 《连县志》(1985),页452。

[19] 《连南瑶族自治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页33、34、530。

[20] 《翁源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页39-42。

[21] 《百色县志》(1993),页16。

[22] 《岳西县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页37。

[23] 《旌德县志》(合肥:黄山书社,1992),页22。

[24] 《五峰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页443。

[25] 《竹溪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页24。

[26] 《长阳县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页533。

[27] 《保康县志》(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1),页684。  

[28] 《通海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页19。

[29] 《中国国情丛书.抚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页520。

[30] 张向凌:《黑龙江大事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页334。

[31] 《广州检察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页195。

[32] 、[57] 、[63]  《安徽省志.公安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页238;236;235。

[33] 、[68] 《甘肃省志(第二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页403;416。

[34] 《张掖市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页29。

[35] 《安西县志》(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页27。  

[36 ]《石柱县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页25。

[37] 《雷山县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页26。

[38] 《黎平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89),页35。

[39] 《潮州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页115。

[40]《江西省公安史》,页61。

[41] 《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广州市)》(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页73-77。

[42]、[70] 《铜陵市志》(合肥:黄山书社,1994),页763;792。

[43] 《凭详市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页181。

[44] 《缅怀刘少奇》(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页345。

[45] 舒展:〈实话难说〉,《羊城晚报》,1998年3月11日,第10版。

[47]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页468。

[48] 权延赤:〈贺龙与薛明〉,《南方周末》,1995年11月24日,第七版。

[49] 国家教育委员会编:《高等学校学籍管理文件汇编:1950-1987》(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页298。

[50]、[75] 《六安县志》(合肥:黄山书社,1993),页446;434。

[51]、[78] 《化州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页704;715。

[52] 李若建:〈大跃进后人口损失若干问题〉,《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4期。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页55。

[54] 傅上伦等:《告别饥饿》(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页26。

[55] 顾准:《顾准日记》(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页58。

[56] 《富顺县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页816。

[58] 《岳西县志》(合肥:黄山书社,1996),页37。

[59] 徐剑文:〈周总理「化缘」〉,《广州日报》,1995年8月10日,第12版。

[60] 《定西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页43。

[61] 《山丹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页38。

[62] 李若建:〈大跃进时期基层干部行为分析〉,《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冬季号。

[64] 《天长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页149。

[65] 《崇庆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页362。

[66] 《楚雄彝族自治州志.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页204-32。

[67] 《临夏回族自治州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页1045。

[69] 《南阳地区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页698。

[71] 《灵壁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页186。

[72]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页26。

[73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页548。

[76] 汤森(James R. Townsend)着,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页244。

[77] 《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页123。

[79] 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包产到户资料选(一)》(北京: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1981),页317-65。

[80] 迈斯纳(Maurice J. Meisner)着,杜蒲、李玉玲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页334。

[81] 《当代中国的检察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页151-54。

[82]、[84] 《驻马店市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页101;101。

[83] 靳占修:〈浮夸忧思录:不堪回首「天堂」泪〉,《中国统计》,1995年第5期。

[85] 《涪陵市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页57-59。

[86] 《内江市志》(成都:巴蜀书社,1987),页11


 
Viewing all 87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