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87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阅读教学效益与文本解读

$
0
0

             陈日亮  2012.5.18
历史的禁闭与现实的折腾导致语文教学失去了自己的重心,语文教学的问题是底层问题,语文问题应该从高端拿下来放到底层解决。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并不是一件深奥难知的事情,只要不存成见,不忘实际,从学生为什么要学国文这一层仔细想想,就是不看什么课程标准,也自然会想出种种的实际方法来。陈日亮老师讲了一个叶老的故事,陈老师在福州一中教书时,叶老曾为福州一中题词:
何以为教,贵穷本源  化为践履  左右逢源
之后陈老师去北京找叶老,提到此事,遗憾的是叶老已没有印象,但当陈老师要离去时,九十多岁的叶老请他回去把事情的整个过程尽可能详细的写信告诉他。陈老师回来后把当时的过程经过搜集整理,详细的写好寄给了叶老。不久叶老孙女变回信了,并且请求把“贵穷本源 ” 改成“贵穷本然 ”。
现在语文问题是底层问题,谈不上发展。经过调查,学生数理化英语课上抬头上课,而语文却低头上课。现在学生对语文厌烦,随经过了课改但并没有把问题改变过来。在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威胁到语文生存问题,有的校长随意更改语文课课时,前段时间就听邯郸某校的一位语文老师说过,她们学校的语文课让校长改成了每周4课时;有的甚至想取消语文课。因为语文课上和不上没有两样 ,陈老师曾经做过调查,听课后问学生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大多是回答不知道。在现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很多师生的生命被浪费了。
一、当前语文课存在问题
陈老师说:“意识形态主导和知性语文教学是导致课程性质模糊和教学效益低下的两大主因”。意思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偏重人文和知识的说教是课程性质模糊,教学效益低下的根源。
教例1 一位老师在讲《皇帝的新装》公开课时的板书
骗子是  阴险狡猾  骗术高明
皇帝是  愚蠢  爱慕虚荣 昏庸
大臣是  没有主见 自私自利
百姓是  自欺欺人 口是心非
孩子是  诚实天真 实事求是
最后总结结论-----虚伪腐朽的众生相(???)
这位讲课老师为什么会对下面的话视而不见呢?
课文提示:“如果注意到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几乎人人都违心地说假话这一现象,我们的思考也许会深入一些。”另外课文练习中也有一道题“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百姓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陈老师建议对于这篇文章教师备课时应考虑:
什么是童话的特点  童话故事人物和小说情节人物有什么不同  读童话应该注意什么   安徒生的童话为什么吸引人。
二、语文是教内容的学科还是教形式呢?
中外许多语言大家都有过论述,
吕叔湘: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汪曾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王尚文:倾听文本发出语言的细响
施特劳斯:在字里行间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思想、语言、文字,三样其实是一样。训练思想,就学校课程方面说,是各科共同的任务,可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贯训练,却是国文科专责。
朱自清说: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
江西师大教授余应源认为:就语文教学以外的学科而言,言语形式层面的穿透是为了把握言语内容(意)。就语文教学而言,则是为了获得实现言语内容的途径(言)。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言语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才是语文教学的现实目的。可见语文教学中,言语内容的理解是为实现言语内容的途径----言语形式服务的,言是主体,是根本,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王荣生说:不管是被选进语文教材里的这些文章,还是其他课程所使用的 教材,它们客观上都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它们“所传播的信息”的价值,一种是“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的价值。在其他课程里,人们学习教材,只学前者,不学后者;而在语文课程里,人们主要不是学习前者,而是学习后者。 不着眼于它的“如何传达”的智慧(即言语智慧)而着眼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本身的智慧,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最经常犯又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错误,也是语文教学最严重的错误。
陈日亮老师认为:语文课程是以文本作为教材,它必然要教文本里的“是什么”,但是要真正教出和较好那“是什么”,就必须教学生从“怎么样”读出文本的“是什么”。“怎么样”就是课标说的“过程与方法”,这过程与方法,只能是语言文字探究的途径,也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侧重形式的讨究”。“是什么”即人文,“怎么样”即工具。具体文本中的“是什么”不可能是一般的“什么”,而是“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也不可能是一般的“怎么样”。而是“什么的怎么样”。因此“人文”与“工具”二者相互依存,一而二,二而一,课标谓之“统一”选自 陈日亮《续〈断想〉》。
教例2 林庚《说木叶》
教学内容重点的三种选择
1、             赏析作者在文中所列举的古诗写“木叶”的名句。
2、             理解作者所解说的古代诗人创造“木叶”意象的艺术奥秘。
3、             揣摩发现作者解说“木叶现象”的言语表达方式,领悟文章严密条畅的思路逻辑。
教师是应侧重教木叶 还是教“说  ”?  如果把握不准往往会把论文章体式的学习换成诗歌欣赏课。答案应该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把第三点说清楚,第一二点也就清楚了。
由此我们也可得出结论:语文既是教内容的,也是教形式的,但归根结底是“教形式 的”,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说就是 “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讨究”。
三 师生互动的关键是什么
由教师指令的形式主义的虚假的“互动”对话,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水份与泡沫,也是阅读教学空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今天的语文课老师讲的再好,唾沫四飞,但学生无动于衷,原因是忽视了对话和互动。有的即使对话和互动也是没有落差的,“太好了,太棒啦”,教师课堂随口表杨,既然很好,还用教么,所以我们要找好落差。不能没有更不能太大。主要是要知道学生差什么。国外在上课时是学生拿话来和老师对,学生是主动的。而中国是老师和学生对。老师经常会问:你们有什么问题么?学生往往茫然,提不出问题,会想老师你还没教我们啊。老师呢会说你们没问题我教什么呢。
教例3
《老王》
激情导入---齐读目标---看作者照---速读课文---思考问题,问1 作者怀着怎样的感受写?那个词? 问2 思考写了哪三件事?最深刻的是哪件? 让学生品读老王,找人物语言、肖像、动作的描写,一遍遍找:你找找,我找找,他找找,东找找,西找找,都找到了,合起来就是对课文的理解了。问3 最打动人的描写在哪里?找到了:不要钱。 让学生表演“直僵僵”的动作。问4 为什么愧怍?因为杨绛认为对老王关怀还不够。问5 如果我们碰到不幸的人该怎么办?学生开始胡讲一通,全是与文本豪无瓜葛的套话。除了三个学生说,要善良一点,要关心帮助他人,关心不一定要用钱来衡量,教师最后的总结语是:愿我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跟作者表达的感情有关系么?王荣生老师曾经问过一个问题:“我们的课是什么样的课呢?”第一,让学生找一遍再找一遍。老师们以为学生找到那个地方、会说课文中的那个词就是理解了。第二,学生找到了那个词,说几句话。不管说什么,就是好的。第三,最后总是激情号召语。希望学生能够占有课文中表达的好思想:善良的心灵,要有勇气等,不管这个号召有用没用,总之,要号召。阅读真的是我们发一个指令让学生去找到那个地方么?学生找到那个地方就真的理解了吗?不同的学生散乱地找不同的地方,真的就表示全班同学对课文理解了吗?文学作品的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阅读教学徘徊在低层次、低水平“扫读”的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四  教与学的关系
古人读书与教学的最宝贵经验
“欲其自得之 学贵生疑   须教无疑处生疑   读书得间 等”   
歌德说:内容人人可见,意蕴须经一番努力才能找到,形式对大多数人却是一个秘密。我们读书要做语言的侦探,语文老师没做好因为缺少语感。感比较知深入一层。知是我与事物对立,从我知彼;感是我与事物融合,彼我不分。
课例  鲁迅 《孔乙己》 略
陈日亮老师说“我的教法不过就是我的读法。”这十二个字,最契我心。它从一个侧面朴素简洁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关系的真谛。
五、教师介绍备课与文本解读
(一)备课要先三问:
对于一篇课文要问三个为什么
1 为什么要学?要考虑学生学与不学有什么不同
2 为何要教 ?即必须经老师教你才能读的好
3 为何要这样教?
学生理科学习是从不懂到懂,而语文需要解决的是理解上的盲点。
(二)陈老师个人经验的解读与教学方法步骤
1 面对白文的裸读----深度阅读,反复熟读。“使其意若出吾之心,使其言若出吾之口”。感受文本的新异与要妙。
2 进行比较还原-----发现矛盾、差异、缝隙。咬文嚼字,以文解文,索解奥秘。
3 在指导预习、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指向课文重点和难点,有梯度地引导学生深细阅读、发现未知、激发思考的问题。
文本解读时必须克服三种心态:懒 粗心 自满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所以语文老师要注重“言传身教并举 ,身教重于言传”。
何为语文?我即语文。
语文老师要多读书,培养语感。并用你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老师要把学生语文学习引导到课外,语文课改名为读书课就太好了。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
0
0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刘增国整理 (2015-10-06 10:01:17)转载▼
标签: 情感 分类: 文学阅读
第一部分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
一、文章阅读策略:
     (1)边阅读边勾画。注意副词、代词与关联词。比如“可能”、“基本”、“主要”等词语。
     (2)边阅读边归纳。每读完一段,边归纳出段意。文章读完,文章的基本结构便总结出来。
     (3)标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
     (4)阅读题目,找出选择肢相对应的区域。划出选项对应的区域,标出1A1B等字样,比对原文与选项的内容。
     (5)比对过程中,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可能出现无中生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答非所问;因果倒置;强加因果;夸大其辞;随意逆推;篡改文义等错误。
     (6)选择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即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分析的具体做法是:①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②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③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二、选择题的解答方法(答题提示:选项和原文的严格对应关系,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项不在题干范围之内)选项的内容是原文中没有的,此三者是你选择正确答案的保证。)
  1、句子理解题
     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辨先后顺序。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如果是判断句子正误,要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
㈠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㈣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㈤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㈥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㈦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㈧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㈨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有些选项中的内容信息原文中可能根本就没有。所以要仔细判断。
㈩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2)强调注意:
①程度与范围——最、个别、凡是、全、都、部分、除……之外、一些、有些、几乎、到……为止、绝大多数、有时、唯一、全部、全都等。
②时态——目前、打算、预计、未来、之后、必将、必然、一旦、如果、可能、也许、已经、不久、将来、曾经、过去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逻辑——原因、因为、因此、只是、只要、只有、如果、与此相反、大约、大概。
④还要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了的词语,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2、信息筛选题
     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3、要点归纳题
     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4、推断想象题
     找出推断的根据。选项的内容可能是原文中没有的,是根据原文的句子或段落推断出来的,所以要特别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三.做题步骤:一般分三步:“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读)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段(找)将选项与材料中的信息细加比较,求同求异(比)这三步中,最关键的一步又是“比”,在比较中发现选项微小的带有迷惑性、欺骗性的错误。要在比较中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要求我们掌握错项的一些规律。即坚持“三字方针”:读(题干选项,审清题意)、找(即“对题读文”,找出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范围)、比——比较选项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现象——如此物变彼物(张冠李戴),或然当必然(说法绝对),将来变现在(时态不当),部分成全部(以偏盖全),结果变原因(因果颠倒),有一却说三(夸大作用),指此却是彼(指代不清)等。
四.做题原则:①树立一种观念。我们在做科技文阅读的试题时,坚信答案就在原文中。②牢记三个步骤
③明了排查的先后顺序:a、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b、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c、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
(一)、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备选术语】开头语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二)、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赏析文中重要的语句或如何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解题思路】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
    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答题时就应注意从思想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入手。
1、从“思想内容上”入手:
(1)联系本句的含义。 (2)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3)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4)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2、从“结构上”入手:
【备选术语】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三)、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解题思路】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反复等。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备选术语】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生动形象,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四)、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解题思路】
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
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
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解题步骤:手法+分析(举例)+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
【备选术语】白描 象征 反讽  类比 联想  想象 托物言志 铺垫 比兴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解题思路】
1、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备选术语】
ⅰ描写: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点明背景和时间,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3.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4.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5.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7.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想象。
8.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9.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ⅱ记叙:
1.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3.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
ⅲ议论:
1.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2.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ⅳ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2.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ⅴ说明:1.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注意:
1.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3.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六)、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                                                                        
【备选术语】
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七)、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八)、筛选整合型
常见的命题形式: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
1、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2、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
3、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
4、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进行整合,拟写答案时,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有时还应讲究句式的一致性。
答题技巧:
①所写内容如果有几个方面就从内容方面分析概括;
②如果内容集中写某一方面,无法从内容上分成几个方面时,则应考虑从手法(正反、虚实、点面)方面分店概括。                                                                            
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九)、审美鉴赏性试题:(就文章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进行赏析。)要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表达技巧,审视艺术效果,把握独特风格。
  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写作时只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俱到。
(1)鉴赏形象:
答题技巧:鉴赏形象要抓住典型特征、刻画方法和典型意义等进行。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A、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形象要抓住典型特征、刻画方法和典型意义等进行。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1)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2)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
(3)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B、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语言:
鉴赏语言的具体鉴赏角度如下: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如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常见语言特点:⑴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⑵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⑶体物入微: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⑷行云流水:语言自然流畅。⑸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⑹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⑺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
⑻含蓄蕴藉: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⑼整散结合:既匀称整齐,又有错综变化。
诗情画意、富有哲理、情韵悠长、耐人咀嚼、引人回味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答题的一般思路:语言特点/手法+该特点或手法的常规效果+对象+抒发情感/观点/句段内容
(3)鉴赏其它:
鉴赏内容,要抓住主题,从深刻、透彻以及给人的启示等方面赏析。鉴赏构思,要抓住结构特点(一波三折、首尾呼应、伏笔、照应)和表达技巧(烘托、铺垫、抑扬、映衬、象征等)。总之用语要讲究分寸、态度要辩证。  如果要求写鉴赏短文,结构安排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总说明确提出观点;分说结合原文对中心观点进行分解并各自举一到两例进行分析;最后总说再次点题。
(十)、其他:                                                                                           1、词语理解型                                                                                 (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5)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6)“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2、句子理解型: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含义题:
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
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做题时要主要采取语境分析法和比喻点染法。语境分析法是指根据语境来理解的方法,因为某一重要句子的意思可能在它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找到充分的解释,如对这些句子进行重点分析,就很容易得到答案。有的重要语句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要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比喻点染法就是通过理解比喻修辞格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即可以用本体来解释喻体,也可以是用喻体来解释本体。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找准其对应关系。
2、赏析文中重要的语句或如何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技巧点拨:
题干中要求“赏析”重要语句,答题时就应注意从思想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入手。
1、从“思想内容上”入手:
(1)联系本句的含义。(2)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3)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
(4)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2、从“结构上”入手:
  (1)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点明主旨,领起下文”;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再或者“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不直接点明观点,而是为观点的出现服务,或者为下文的叙事与抒情奠定感情基调;还有的“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2)语句位于文章的中间:或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起“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有衬托作用;“渲染烘托气氛”,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气氛。
(3)语句位于文章末尾:“总结上文”,议论文中往往在结尾部分。“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3、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4、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5、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文章标题的理解或赏析,一般来说重点也是对词语的理解,即使是短语,也要从理解词语着手。同时要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③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 ④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因此,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6、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虚实结合:关于散文的线索,明线和暗线。)散文构思的线索,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7、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                                                   
补充: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学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例]本文主要运用于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另一种表现手法是拟人)
 8、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
9、文中引用某些文字或诗词有何作用或为什么要引用这些文字或诗词?
答题技巧:引用,可证明观点,使说理更具有说服力;充实论据,丰富内容,深化文章主题;增添文章意趣、文采和文化底蕴,增强文章感染力;点明题意,文题相应,铺垫对比,结构严谨;诗文相间,生动活泼,文采斐然,使语言更雅趣或更具文化底蕴。
10、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题技巧:“情感”与文章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对所写的内容做具体的分析,看它本身写的是什么,是用来说明(或证明)什么的,与文章主旨是什么关系,再结合所在段落、前后段内容、作者所处的坏境以及文章主旨分析其写作的目的、用意。
“表达的意思”的确定既要抓住段落的中心,又要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且要合上下文才能准确把握。要注意的是“情感”是就作者而言,而“意思”是就文章而言的。
4.结构型:
     提问方式:文章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
     答题模式:(1)划分文章层次,(2)归纳层次层意(记叙文:归纳清楚(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时间+地点)人+事;说明文:归纳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议论文:归纳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么样——用什么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3)过渡连缀层意(可以借助“之后、然后、以及、最后”等词语)
     提问方式:文章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文章是怎样谋篇布局的?
     答题模式:(1)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结构是如何安排的?(2)这样安排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前后照应,使得文章首尾勾连,结构圆合,浑然一体;衔接紧密,环环相扣,有很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提问方式:文章已经写了……(写作重点),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内容)”?
     答题模式:(1)看位置(与写作重点相关、相似的内容)(被问对象在写作重点之前,则是为了形象地引出写作重点对象,更利于人们接受;为下文做铺垫;烘托写作对象;被问对象在写作重点之后,则是为了丰富文章的写作内容,深化文章主旨。)(2)看手法(与写作重点相反、相对的内容)(对比、反衬。.突出、强调等手法。)
     例: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4分)
     答:①说明树的成长离不开。②说明万物生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③由树的成长写到父亲对风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
     例: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4分)
     答: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
     例: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5分)
答:这样写可以丰富“炉火”的意蕴,“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也使行文富于变化。
例:作者题目是张家界,为什么还要写其它地方山的特点?
     答:作者运用对比(或反衬)的手法,鲜明地表现出张家界的山个性十足,既陡且险的特征。
5、问某句子(段)在文中的作用
     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答题模式: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内容上)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结构上)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结构指文章的布局谋篇,对文章结构的鉴赏也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其常测试的要点及规律是:
(附)记叙类(含小说)
1、句段的作用:如果所问的句段位于文章的前面,那一般要回答:
     (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
     (4)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如果所问的句段在文章的中间,那就要回答:
     (1)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前后呼应。
2、结尾作用:如果问文中结尾的作用,那一般要回答:
   (1)升华感情;    (2)深化主题;    (3)总结上文;  (4)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5)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和。   (6)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3、过渡和照应: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
4、文章题目:如果问文章题目好在哪里,那就应写上: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在回答有关结构鉴赏题的过程中,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因为这两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的踩分点。
4.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做题时要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或请简要分析文中主人公的性格。)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5.探究(评价)及个人观点(该题型为开放性试题,但答题时也要注意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提问方式:根据阅读文章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
     答题思路:1、用第一人称;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提问方式:阅读文章,请谈谈你的看法(观点,评价,感悟等)
     答题思路: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1)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2)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3)所以我们应该怎样。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6.总结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1、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心
     2、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3、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4、立意: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
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一、怎么去读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
如何答题:
一、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二、内容归纳题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
⑴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    ⑵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
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  ⑷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
⑸凭空添加,无中生有;        ⑹强加因果关系。
三、文言翻译题
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赋分点:
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常见固定结构:
(一)表示疑问
①何以……?(凭什么……?)②何所……?(所……是什么?)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④如……何;奈……何?(把……怎样呢?)⑤孰与……?(与……比,哪个更…?)⑥独……耶?(难道……吗?)
(二)表示反问
①何……哉(也)?(怎么能……呢?)②何……为?(……干什么呢?)③何……之有?(有什么……呢?)④如之何……?(怎么能……呢)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⑥安……哉(乎)?(哪里……呢?)⑦不亦……乎?(不是……吗?)⑧……非……欤?(……不是……吗?)⑨宁……耶?(哪里……呢?)(10)顾……哉?(难道……吗?)(11)独……哉?(难道……吗?)
(三)表示感叹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②直……耳!(只不过……罢了!)③惟…耳!(只……罢了!)④一何……(多么……啊!)⑤亦……哉!(也真是……啊!)⑥……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四)表揣度
①无乃……乎(欤)(恐怕……吧?);②得无(微)……乎?(该不……吧?))③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④庶几……欤?(或许……吧?)
(五)、表示选择
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②……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③其……?其……?(是……呢?还是……呢?)
(六)其它                         
否则:如果不……就……。   何乃:岂只是;为什么、竟。  既而:随后,不久。既……且……:又……又…   乃尔:竟然如此,这样。   然而:这样却;但是。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但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无(有)以:没有(有)用来……的东西、办法。    无庸:不用,无须。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相率:竟相,一起。  向使:假使,如果。之谓:说的就是--――。 之于:对……的态度,同……相比

 

高考语文牛人(高考语文140分以上)的经验

$
0
0

                    
孙婧妍:语文148分是这样炼成的
前言:本文是2013年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孙婧妍所写,孙同学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述了她是如何学习语文的,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其中的好多观点是值得家长以及想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学生好好了解的。当然,分数,尤其是高考分数确实是一个人人生的一个助力。不过,希望大家在阅读时重点感受“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毕竟,分数不代表一切,而语文学习能力、语文素养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分数高的人,他的语文素养不一定好,而有着相当语文素养的学生,他的试卷分数一定不会差。请家长们好好地、有耐心地看完此文,一定会对您助力孩子学习语文有所启发,您也可以把它推荐给您的孩子,让孩子系统直白地了解一下——怎样学好语文!
  一、开篇
  我高考语文考了148分的消息传开后,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所有学弟学妹、亲戚朋友的问话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你是不是很爱读书”,也不是“你是不是很爱写作”,而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
  听了这样的问题,我很诧异,因为在我心中,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这是一件奇怪的事:似乎在我们的教育中,任何学科只要和考试扯上关系,那么它往往就会走向应试;而对于这个学科的佼佼者,人们普遍的第一反应也不是他有天赋或者他有素养,而是他一定做了异常多的题目、接受了异常多的训练。拿语文来说,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宏大、它内在的韵律与美感。大家在注意什么呢?分数——或者说,能拿到分数的方法。
  对这种观念,我感到难过且可惜,因为我热爱语言、热爱文学,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去注意到中文的博大精深与多姿多彩,而不是戴着功利眼镜去审视它。“花同样的时间去练习的话,语基和作文提高不了几分,但数学我可以多做出一道题”,这样功利的想法扼杀了多少发现语文之美的机会,也因而使世界失去了多少潜在的国学、语言、文学大师,我不愿、不敢去想。
  当然,对于语文这个学科,分数与素养是有关系的,但是这种关系是一种单方向的关系。分数高的人,他的素养不一定好,他只是掌握了特定某种类型的试卷需要的东西,而那类试卷之外,或许他是空白的;而有着相当语文素养的学生,他的试卷分数一定不会差,因为他有着足够的积累,那些积累足够他挥洒任意一张试卷了。
  也就是说,如果要选择一个作为教育目标的话,那么,我认为培养高素养的学生比培养高分数的学生更重要。无论是对于学生的未来还是学校的教学目标,素养永远比单纯的分数要可靠得多。
  说了很多话,还没有说到我理解中的素养。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其实一个学生有没有语文素养是很难看出来的。试卷有着固定的标准答案,一个凭死记硬背做出题的学生和凭自己发挥做出题的学生,在答案中是看不出来的,结果只是大家都拿了满分而已。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我会觉得他是有语文素养呢?
  这就要回到开篇的两个问题:读书和写作。我认为一个有语文素养的学生,应该是会读书、会写作的学生。
  二、关于读书
  阅读,应当是人最早的本能动作之一。阅读始于识字之初,甚至是识字之前,每个人在孩提时期都有指着街上的广告、商铺招牌一字字认读的经历,这就是阅读的雏形。而随着人渐渐长大,他认字的水平越来越高,已经开始不满足于正确地读出一个字时的成就感,而开始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好奇时,他就要开始读书。
  所有学生都是读书的,而语文素养的区分,在于读什么、怎么读、能不能坚持。
  一个有素养的学生能够区分出一本书的时效。一本言情小说、一本参考书、一本名著,都是人类智力与体力的凝结,去读他们也都可以称为读书。一个有素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区分出三者的区别:言情小说或许能够给人一时的愉悦,看过以后却什么都不会留在记忆里;参考书对升学固然有用,然而高考后也会迅速地被忘诸脑后;经典名著给人的教育则是永恒的、无法磨灭的,通过阅读名著得来的思考与精神洗礼,很可能将会伴随人的一生。如果能够清楚地分辨这些书籍的时效,那么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做出选择。
  在选择了正确的书后,阅读方法就成为了素养的又一标志。再好的书如果只是利用挤公交的时间哗啦啦翻过去,那么从这本书中汲取的养分必然将会微少得近乎无。至少就我的阅读体验来看,一本好书至少值得阅读两到三遍:第一遍略读以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了解书的内容与结构,第二遍精读以摘抄、把握整本书的布局以及其中一些巧妙的铺垫与伏笔,如果还能再读一遍,我就会抽时间写一些类似专题研究的心得,比如对整本书思想的一个探讨,或者对书中某种表达的质疑。我认为,只有当你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品味、去研究、去思考甚至去质疑书本时,它于你才算得上有意义。
  除了阅读方法外,读书应当是一件精细而持续的事情。与填鸭般在假日里一天读十本书相比,培养细水长流的读书习惯无疑更为重要。读书的目的不在快、不在多,而在于从书中汲取营养,在于通过整个阅读过程修养一颗宁静而富有感知力的心灵。我从在小学学会选择正确的书开始,阅读的动作在十年里从来没有一天间断过,我读名着、读国学经典、读诗歌、读历史、读哲学文学的理论、读时事。如果没有纸质书就用电脑、手机,每天短则二十分钟,长则十余个小时。在高考前的那个学期,为了保持语文学科的感觉,每天我至少要抽出一个小时来读书,教室后面的窗台堆满了我带到学校的各类书籍,有时候抽出一本会造成大规模的坍塌,尼采压在泉镜花上,紫式部淹没在赫胥黎、刘勰和纪伯伦里。
  阅读实在是一个太有益的习惯,即使是抱着功利的目的,如果能因此潜下心去读书,也是大大的好事情。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语感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你叫一个有语感的人去做卷子,他或许并不能清楚地告诉你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与写法,也没法给你讲出来阅读题的答案为什么该是这个,因为他做题目凭借的不是系统的训练与大量题目的积累,他没有那种足以归纳成经验的东西。但是,他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语感。
  为什么说读书能够培养语感呢?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一本经典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它之中的字词语句都是最为准确、最为质量上乘的。当一个人见多了经典、熟悉了经典中语言的运用方式,他再回过头去做题时,很容易便可在密密麻麻的试卷上找到正确的东西,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在阅读着那种语言的“正确”。学英文我们讲究读原著,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保证分数,这就是阅读最为显性的益处。
  三、关于写作
  说完阅读,接下来必然是写作。阅读与写作简直是玻璃的两面,无论你看着哪一面,都意味着你也正在凝视另一面。我喜欢写作也擅长写作,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这个版块我都很有得写。
  对于高中写作,也就是以应试为目的的作文,我的建议只有六个字:多读、多仿、多写。
  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上来看,读书多的人绝大部分是会写作的人,而一个能写出很好的作品的人更不可能不爱读书。这只因在看了足够数量的文化精品后,哪怕只是东家模仿一点、西家拼凑一点、再加上一点点自己的领悟与润色,最后拿出来的成品,也足以令许多人拍案叫好。
  我写作的一个特点是引用多。高三下学期语文老师的女儿为我们班的期中作文写点评,她数了我54分的作文里引例的数量,有接近二十个,有直接引用也有化用。这些引例都是平时我从阅读中积累下的东西,也就是说在一千一百字的篇幅中我每写五六十个字就会用到我的阅读成果。
  这里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篇作文里同样是大量引用,有的人的作文会被评价为“丰富”,有的人则是“杂乱”、“堆砌”。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对作文中所引用的内容理解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是在阅读中看来、研究并思考过的,有的人是从类似《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中看来的;前者是深入理解,后者则只得了个皮毛。
  比方说,同样引用尼采,有的人写“尼采,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教会我一种高贵的精神”;而有的人直接引用他的作品《苏鲁支语录(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道:“‘太阳!若无你所照耀之物,你的光辉为何?’,由是开始了苏鲁支的堕落,亦开始了尼采在这世间无止境的追求。他像苏鲁支一样为世界奉献着他的热爱与智慧,也像苏鲁支一样不断经受着世俗的冷笑与中伤。尼采,这个‘疯子’、这个智者,从来没有放弃,也没有停止过他的追寻。”
  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阅读对于写作而言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提供模仿的条件。
  我最早开始写东西,正是始于阅读中的模仿,不管是何种作家,只要我觉得好,我就会按他的风格仿写。小学时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在我的作文中学习一些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奖者的风格,后来读的书更多也更杂,我能记起来自己模仿过的作家有鲁迅、夏目漱石、郭敬明、村上春树、钱钟书、杜拉斯、三毛……还有一些恐怕是忘记了。我还自己写古典诗词,甚至模仿司马迁为自己写了一篇文言文小传。
  在模仿这些的个性鲜明的作家的过程中,我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我是怎么发现这一点的呢?这得归功于我的癖好,那就是写了点什么就想给人看。以前看过我写的东西,大家看完后会说“这次是模仿XX的吧”,后来,他们的评价逐渐转向了文字本身,直到某天我惊觉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对我说过我是在模仿某某作家。最后,一本文集里如果有我的作品,大家会说“一看就是孙婧妍写的”;我的作文混在一堆作文中装订起来,老师会知道那是我(这个也有可能是字太乱才认出来的);我在网上发些文章,评论里会有很多说我写的东西有风格。
  到这时我就知道,这是我写作的第二个阶段了,我在从模仿走向创作。写东西写得好,与其说是天赋,倒不如说是熟能生巧,就像做饭、洗衣服、开车一样。我现在写文章很少构思或查证,笔到文来,半小时之内在电脑上完成千来字的短文对今天的我来说根本不叫事。但这背后呢,是我从初中起每天不间断的练笔。初一是每天当作业似的逼出三五百字,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课间也写、午休也写、回宿舍也写、上课都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写,每天能写一两千字,假期还能翻好几倍。这些练笔大多没有特定内容,写完了我也不回看,大部分都直接进了垃圾桶,就是为了保持一个手感。越来越多的人找我写东西,给网站啊、给学生办的杂志啊、给校刊啊,我很少拒绝,因为反正写什么我都喜欢。
  春蕾杯一等奖?高考满分作文?登报登刊?都是这么一点点练出来的。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作文而言,要学会自我分析。我不会写那种标准的议论文,但高考作文写议论文会比较稳妥,怎么办?我分析自己写东西的习惯,我不擅长说理,结构不够简明,但我的文笔好,同时有着丰富的阅读积累。最后我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就是文言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文体里没有这两个分类,我是自己创造了这两个词。这两类文章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我可以用我的语文功底去掩盖我理性思维的不足。
作文是很灵活的东西,当判卷人看到你能用文言文不出错地写一千多字、或者你的语言像诗歌和散文一样漂亮时,他对议论本身的标准就会有所放松。作文考的归根结底是文学水平而不是议论水平,换言之只要你能体现出你的水平高,实在不必太拘泥于文体与所谓的标准。高考前我拿着自己高三下学期的作文看,二十多篇教师打过分的作文中我拿到50分以上的至少有二十篇,其中有一篇满分,还有不少55分、58分。这就是我说的一切最好的证明。 
四、关于老师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从小学起读中文、当作家的理想就没变过。现在我拿着读经管的高考分数到清华读中文,是为这里曾有我崇拜的作家与国学大师,是为我的理想。而我这么多年能坚持着这样的理想没有放弃,我要感谢我在十一学校就读的六年中教过我的四位语文老师。遇到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成为喜欢语文的学生的幸运,而从头到尾都由这些老师教导,我只能说,我没法再奢望更大的福气。
这些老师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重视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仅仅是分数。
小学毕竟已经太遥远,要说我在语文上的启蒙老师,当属我初中时教我的王丽老师。我是怎么养成练笔的习惯的呢?就是始于王老师“每天随便写三百字”的作业。那时的我有着一切那个年龄自诩热爱文学的小屁孩的缺点:目中无人、尖锐刻薄、孤芳自赏,喜欢无病呻吟地感伤。前几天我收拾屋子时找出了那时的随笔本,我看着里面一个个的“忧伤”、一句句的“我突然觉得我和同龄的孩子好遥远”,我都想掐死我自己。但王老师没有,她不但没有“掐死”我,还每次都认认真真地给我经常超出规定长度好几倍的随笔划线、写评语,她也会反对我的观点,有时还和我辩论。她是真的把我当成一个试图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学生,在我的随笔本上与我交流。
王老师说,我是有写作天赋的学生。她能够透过我那些乱七八糟的悲秋伤春,看到我在写作上的可能性,她对我的这种了解与信任让我最为感激。同样,王老师也看出了我在语文课上的心不在焉,于是她允许我离开教室,去到阅览室去读《史记》、读各种我能找到的名著。王老师是第一个让我明白什么叫语文素养的老师,我作为她的学生经常不交作业、不听课,有时还考不好,但她对我的信心是从始至终的。
在四年制高一时,教我的老师换成了姚源源老师。那时我正处在一个彷徨的时期,刚开学我的成绩不像初中时那么拔尖了,因为我的数学和物理太过一塌糊涂。我怀疑自己,甚至开始不信任自己一贯擅长的语文和英语学科,我在每天写给自己的随笔中写了大量语气强烈的自我批评与质疑。
那时留做作业的作文里,可能有逃避现实的潜意识因素吧,我写了很多虚构的小说和相当意识流的抽象文章,我能感受到最开始姚老师并不是很能理解我的作文。但她没有否定我的写法、勒令我去写所谓正常的作文,姚老师是从自己身上‘下手’的。她把我写的东西读了一遍又一遍,有时还会拿着我的作文本来问我。她愿意倾下身来听她的学生的想法,她愿意去弄明白我是想表达什么、我的手法是什么,她有着绝对的耐心与兴趣。
慢慢地我和姚老师之间有了一种默契,不用我解释她也能一眼看清我的写法,她在我的作文本上画了无数的笑脸、让我把几乎每篇作文的电子版发到她的邮箱。她拿我的作文给全班同学讲解,把她当时不能理解我的地方讲给此时同样不理解的同学听,然后大家才会觉得,孙婧妍真的写了一篇好东西。姚老师也允许我走出课堂,去看我喜欢的书籍。是姚老师帮我保持住了我对语文这个学科和自己写作能力的信心,那也是当时那个环境下令我没有被压垮、慢慢恢复到以前的优秀的原因。她让我相信我依然有着足以令我自己走向优秀的才华。
升入高中,雷其坤老师开始教我语文。雷老师是一位很厉害的老师,他出版的作文书和他为学生撰写的册子是我们高中三年的作文教材。雷老师从一开始便非常看好我的语文能力,在他的课上我的成绩一直优秀,我的许多作文都被当成范文在班里读。我一直以来都不能说是个让老师省心的学生,表现之一就是我总是不听讲,尤其是语文课,这可能也是我的语文老师们唯一“教坏”我的地方。语文课上很多次我都是自己拿张纸写随笔,或者从教室后面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看。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明目张胆地看书,雷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只能说对不起老师、我连问题都不知道。这时雷老师看到我在看书,他就很宽容地一笑,让我坐下了。他没有在这件事上批评我一句、找我谈过一次话,在之后的课上我发现他就很默许我自己找事情干了,只要我做的事和语文有关,他绝对不会干涉我。
一般来讲,我是特别不喜欢找老师问问题的,因为我觉得那都是自己的事情。但雷老师是一位我很愿意和他聊天的老师,我会主动拿着我的作文去问他,让他帮我看看还有哪里可以改进,这在我身上是从来没有过的。雷老师本身就很会写作也很会讲作文,他有那个底蕴,也有着敏锐到足以在很短时间里看出我的问题的目光。雷老师教会了我怎样改作文,他让我明白不管我自认为自己多么有天赋,优秀没有一蹴而就。
雷老师让我对作文的修改,无形中为高二开始教我的南红英老师的出场做了铺垫,因为这位看上去极其和蔼、训起人来却异常不留情面的南老师,对我作文的批判简直如狂风骤雨。她对我作文的评语包括“乱七八糟”、“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只有年轻老师才能一气读完你这段,否则一定喘不过气”——然而她却是我最敬佩的一位老师。
南老师告诉我我的文章堆砌太多了,我看了很多书,这帮了我却也害了我,导致我什么事情都想引进作文。我是个没有任何脾气的人,但只有在语文这一科上,我倔得简直无法理喻。我那时总是试图和南老师理论,给她讲我的语言、我文章的内在逻辑有多漂亮。南老师一句话点醒了我,她说你能把我讲明白,上考场你能一个个去给判卷老师讲明白吗?
是南老师让我明白了考场作文和我平时写的随笔不同,明白了为什么平时我的作文总是“叫好不叫分”——虽然很多人说写得很厉害,但是总拿不到令人满意的分数。我在南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摧毁自己原有的写作方式。推翻一个模式再重新建立是痛苦的,而这样痛苦的过程我持续了一个多学期。直到后来,我写的作文无论在学校里判卷还是拿去区里判卷都是无可争议的高分,我记得那天南老师在课上说,现在孙婧妍写东西是出来了。那时她语气中的欣慰,我深深感动。其实我又怎么不知道,她这样帮我纠正我的写作方式,劳心劳力的不只是我一个,我的每一篇作文她都要看,看了还要想,想了还要改,改了,还要和我谈。
同时,南老师也是一个因为课堂风格被我们学生评价为“天马行空”的老师。对于我这个中学六年没认真听过几节课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想要吸引我的注意力是很难的,而南老师的太多课都能做到这一点。她毫不吝惜本可以让我们做题、读教材的课堂时间,常常几节课几节课地连续让我们面红耳赤地互相争论一个作文题目,或者给我们讲一些很能提高素养但和考试没什么关系的内容。我印象中她上课常常是这样:原本在讲课本或五三,突然被其中的某个词或者某个作家所触发,开始天马行空地发挥,最后往往令我们在譬如“道家与儒家”、“社会的异化”等等内容中听得如痴如醉。
南老师鼓励我们去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她带我的两年里我写的论文或者专题包括加缪与未知结构、中国文人的山水隐喻、论男性作家笔下男本位思想的集体无意识、从嵇康透视一个时代……等等。我相信这些内容中的任何一项,都绝对不会在高考中出现,也不会成为我的加分项目。然而我对语文的兴趣,还有我钻研问题的习惯,都得益于在我高二高三这两年的这些研究。南老师是一个渊博并且有着相当见地的老师——在她开始带我们班的时,很多人都觉得照这么学两年高考很堪忧,因为她讲的东西和正常的应试语文教育是有很大差别的。然而我们在这两年间一直名列前茅的语文平均分和我们班的高考结果证明,无论是作为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南老师都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优秀教师。
六年来,语文一直是我最强的科目,对它我有绝对的兴趣和绝对的优势。我相信,这首先是这几位老师在过去的六年中坚持了对我的培养方向的功劳。如果不是他们的教导,如果没有他们的信任,我可能只会是一个“平均分学生”,语文永远不会成为我的热爱、我的专长。
我觉得这四位老师对我的培养,或许很能给其他老师以启示。作为一个学生我当然没有批评任何老师的权利,然而却无疑有着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建议的立场:在我的所见所闻中,现在令学生变成刷题机器的老师实在是太多了。语文是这样一个东西,你抱着应试的目的去学习它,你的分数不一定会有多好;然而如果你忘掉分数去享受这个学科、享受语言与文学本身,积累了这个学科的素养,那么最后,高分必然会自己找上你。我想这是有原因的——和分数相比,素养是更高层次的东西。没有理由说一个掌握了高级技能的学生回过身去做相对而言低级的卷子时,他的分数会不好。
如果我的分数能够让足够多的老师看到我在上文提到的那四位老师的教育模式,并且开始试着运用这种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素养的教学方法,那么我敢说,这将是这个分数所带来的最大的好处。
五、关于具体题目
在具体的试卷题目上,我反而是没有太多好说的了。因为一方面我认为方法是很个人的东西,我把我所有的做题习惯告诉另外一个人,他去照着做也不会变成第二个孙婧妍,也许他会发挥的比原本还不好;而另一方面是我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有了套路就会僵化,如果今天我在这里说多了我认为怎样怎样答题好,那么反而会限制住一些更好思路的出现。所以我不打算多说。
我只是想谈谈我们该透过试卷上的文字看到什么,我拿试卷中分值最大拿分也最难的阅读部分举例。
首先要明确的是,文章这种东西,不管是何种题材、何种长短、何种文体,归根结底完全就是四个字:含道映物。在这里我把“道”理解成作者想要表达的本意,也就是他的写作目的;而“物”是他的文章本身,包括他的一切语言组织形式和他在文章中运用的物象。含道映物,也就是说作者是带着他的目的去写这篇文章的,文章里的一切都要为这个目的去服务,都是这个目的的映像。明确了这一点,等于直接抓住了阅读题的答题技巧——无论是手法或作用分析、划线句赏析还是含义理解,都属于对于“物”的发问,而我们要做的事则非常简单,就是找到作者的“道”。
 随便编一个例子:鲁迅的短篇小说《药》中,开头那段环境描写简单却很经典,现在我们来看这个环境描写它的作用。
遇到这种题我一般不会去想五三教的那些东西,如果我们一看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就去在记忆中找辅导书上列出的一二三四五,能拿到平均分,但一定会丢落要点;而平均分是没法令你和其他人拉开差距的。
这时我们带着“含道映物”这几个字去看鲁迅的“道”。他写环境也好、华老栓等人物也罢,目的都是为了歌颂为革命牺牲的夏瑜,他是在支持革命、批判当时的反动派,同时用他的笔去揭露封建环境下人们的愚昧无知与贪婪残忍。当你明确了他的写作目的后,那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就很清楚了——暗示时代大背景、揭露反动派嘴脸、突出群众的愚昧与麻木、为后文做铺垫、蕴含对革命的希望。
所有的阅读题都是这样的思路,而语文试卷上的绝大多数题目,它们的解答思路和这种阅读题并无两样。只要明白了出题人想考察的是什么,根据他的目的,很容易便可做出解答。
答题,可以有经验,但不应该有固定的模板。如果你对于不同的试卷都用相同的模式去解答,战战兢兢地计算着自己能得到的分数,那么你就太被动了,“标准答案”几个字完全框住了你。我觉得我们作为学生应该跳过从答案分析题目的被动阶段,转而从题目本身出发来寻找答案。只要仔细去寻找,就一定可以从题目的蛛丝马迹中找到出题人想要的东西,给他那个东西,你就是高分。
一切试卷都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而不是对标准答案的要求。所以,解答试卷时应该尽可能地体现能力,通过答案去和出题人、判卷人交流,让他们知道你明白他们的“道”,也就是说他们要考察的是什么。对于一份这样的卷子,你要相信,没有一位判卷老师会不给你好分数。
六、结尾
写到最后,我忽然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是如何懵懂地对中文之美有了最初的感受。
必须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我的明智的、感性的、性格中很有些浪漫主义因素的父母。他们对我在语文上的启蒙教育不是看我在几岁时能认得几个字、标出几个拼音、读出几个词语,他们从来没有要求过我这些,我因此感激他们。
我的父母,他们是最早让我明白中文的内核是什么的人。我的父母通过一个个童话、一篇篇传奇、一段段故事,通过他们戏剧性的朗读声和投入的富有张力的表情告诉我,在那些冷漠的方块字背后,在那些繁复的语法规则背后,在那些千变万化的读音背后,那些文字传达出的精神,那些讲述的声音蕴含的感情,才是中文真正的所在。
儿时的学习过程,对我来说已经太过模糊,在幼儿园和小学学习的拼音规则、笔画顺序等等,我几乎全都不记得了。然而,我仍然有着绝不会褪色的记忆——我永远会记得我和母亲一起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重新写了一个幸福的结局,永远会记得父亲为我完成了小学所有抄写词语的作业、让我在他抄写时去读我想读的书,永远会记得我第一次为书中的悲惨泪流满面、第一次为书中的欢乐欣喜若狂……我绝不会忘了这些。
语言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应该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我们学习语言是为了什么?为了在考试中拿好看的分数?为了考各种各样的语言能力认定证书?为了自豪地告诉别人这个字我认得?
如果对于上面的问题一个人的答案是“是”,那么,他已经忘记了语言这种东西产生的初衷。
语言,是为了表达,是为了表达精神,是为了为这个世界表达爱、表达美、表达动力、表达希望。读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论国家、无论时代,那些作品所拥有的打动人的力量绝不是因为它的文字有多么华丽、布局有多么复杂、词语有多么精准,而是由于它其中蕴含着人类最为高贵的、永不过时的某种精神。
有很多成功的作家,他们出道时接受文化教育的水平绝不比现在的中学生要高,让他们去做我们的考卷,他们不会有比大部分普通高考生更能看的分数。但为什么他们可以成为语言大师、文学巨匠?是因为他们能够抓住语言的内核,他们知道该如何运用语言去表达,也知道应当用语言表达些什么。
只要能运用语言去传递你想要送给这个世界的东西,那么,你在这门语言上的学习就是成功的。
诚然,我有个很不错的语文分数,然而这确实是有很大运气成分在里面的。我的语基很薄弱,高中时我是班里有名的白字先生。如果换一套题,我可能会连着错前三道选择,就像我在之前的考试中有过的那样。
但是,我从未因为我在任何一次考试中的分数而怀疑自己在语文这门学科、在中文这门语言上的能力,我最自豪的绝不是我是2013年北京市的语文状元,而是我能够如我所愿地运用文字。
我常写错别字,我搞不清字音,我乱用成语,我写作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简直毫无章法。然而,我说的话,大家认为有道理;我写的东西,能够感动读者;我通过文字传达出的思想,可以影响一批又一批人。这才是学习语文真正带给我的、令我感激的礼物。
这才是我为什么如此热爱语文。
 
 
2012年高考语文143分者谈高考语文复习
幸福的高三语文课
——高三语文复习回顾
盛星玮 (附盛星玮作文一篇)
各位高三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十三中的盛星玮。我2012年高考语文有幸得了高分(高考语文考了143分)。以前一直是我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今天竟荣幸地给各位老师讲我的复习体会,不由地倍感惶恐。高三在完成了课文学习,步入复习阶段,语文课似乎难免单调、枯燥、乏味,可我的高三语文学习却充满了精彩与期待。今天我想和老师们分享一下自己高三语文学习的体验与感悟。
      1.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我的语文老师是曹勇军老师。他一直将语文素养的提升当作“战略”,知识点的复习当作“战术”。强调“战术”要提高要过硬,但更要有“战略”眼光。谈及莎士比亚,会说起“四大悲剧”、十四行诗;谈及司马迁,会用“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对联来唏嘘感叹;作文讲评谈及曼德拉,不忘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谈及“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顺便提到林肯《葛底斯堡宣言》中的“民治,民用,民享”;此外,“和而不同”的英译“agreeing to disagree”、“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等,都是老曹的口头禅——我们班同学都亲切地称曹老师为“老曹”——可也正是这些“无用”培养了我们的语文素养,为高三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2.用“大视野”,作“小语文”
     从高三起,我们每天课前增加了8分钟“时事讲坛”。刚开始我和同学们一样觉得高三就该是“题海战术”,对所谓的“时事讲坛”完全提不起精神来。可是渐渐地,随着越来越多的时事新闻走进课堂,逐渐成为茶余饭后除学习之外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和学习内容,同学们对“时事讲坛”也由冷漠到好奇,由好奇到喜爱,由喜爱到渴望。高三一年“时事讲坛”让我们改变太多。
    至今难忘,王海宽同学评“祖孙三代,百年义渡”;王子玥同学谈“家常慈善”。“平谈慈善”;高雪、张吉同学对小学生不科学的“米饭实验”的接连思考,周钰、乔丹、付明建同学对“校车事件”的接力追问;“方韩之争”引起了我班的“马王之争”;迟骋、袁泓所争论的陆港矛盾引发了全班的热烈讨论……
     “时事讲坛”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与思路,让我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我从中受益良多,尤其表现在作文上:一模时我的作文只有52分,平时作文也多是三段论、老材料、大路货,二模时我的作文就上涨到65.5分,三模作文普遍得分不高,我还得了57分。一提笔,大量述材便充盈脑中,信手拈来,不仅一下打破了作文“没话写”、“写不出”的桎梏,还让我品尝到“写得好”、“写得有个性”成功的喜悦。
     而其妙处不仅于此,它让我们有了“探究国际要闻,品读世间百态”的人生大视野,用这种大尺度来看待语文,语文也不过指掌间了。古罗马奥古斯汀《忏悔录》中讲道:“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只读书,不思考,那我们不过是一株株“苇草”,唯有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才能使我们成为有思想的青年,摆脱平庸,趋于深刻。“时事讲坛”使我们班同学作文的立意普遍提高,班级高手云集,每次考试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作文。
     我们班“时事讲坛”坚持了一年,一直坚持到高考后。高考结束后,6月21日下午,我班同学相聚一堂,参加了“最后一次演讲”,这个新闻消息后来还登在《扬子晚报》上,为我们的高三生活增添绚丽的一笔。曹老师把我们一年的演讲稿和他的评点汇编成一本书,叫《高三(10)班在六楼》。
    3.让阅读成为风气,摘抄成为习惯
    热爱阅读一直是我班的风气,不曾因高考的紧张忙碌而改变。直到高考前同学们仍背后传阅龙应台的《野火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粱文道的《常识》等。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小步,可阅读却是值得坚守一生的事。迟骋在龙应台的一段话后加上批注:中国要发展,她的人民首先要改变。我们要从脚下立足地开始。正如崔卫平所说,“你站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后面还有这样一行字:“午夜读这样有激情的文字都不觉得困了!”。花姐(花艺琳的外号)读《民国风范》钱理群先生序言,记录下心得:“已经凌晨一点,读到第16节,泪水竟扑簌簌地流下来,不知是困,还是被感动。‘为学术而生’这是一句让人动容的话,似乎幸福感和使命感就是被你醉心的学科所牵挂,让你与那门学科相伴而生,你找到那门学科,似乎就找到人生的定位,这该是怎样的幸福啊。”至今尤记,高考前最后一节课,全班起立,高声朗读俄罗斯白银时代天才诗人巴尔蒙特《为了看到太阳,我来到这世上》,激情洋溢的声音犹然在耳,“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在先哲智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从容面对高考。
    阅读量的增加,使摘抄成为习惯,各人的摘抄也不相同,有话题类摘抄、人物类摘抄、实用类摘抄、时评新闻摘抄等等。摘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形成了多样的作文风格,也使我们有了精神生活和价值关怀,心灵不再苍白。说一件轶事:我与同桌沈懿晖、小乔三人约定,每周四“数学日”,谁考得不好,就请客——买一份《南方周末》或《看天下》或《头条》给大家看!我们互相传阅,选不同的文章摘抄分享。因此我们三人都成为班上的写作能手,也都偏爱写时评。
     4.审题诚可贵,立意价更高
     审题往往帮助同学们理解题意、辩证思考、开拓思路。许多同学有这样的深切体会,因为审题失误,使原本的高分作文一下沦落为三四类作文。我校每次印发的作文讲评讲义中都会注明本次作文的审题要点与误区,便于同学们找到失分的原因,了解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减少我们的审题失误。
     高考前我们还进行了“作文向前看”,“作文向后看”的审题训练。后者回顾写过的作文总结教训与经验。前者更梳理了含有动宾、偏正、并列关系的作文题,让大家自主分析讨论写作思路是什么,有哪些素材可以使用。当时讨论的并列式作文题为“成功与优秀”。老师引导我们讨论成功与优秀间的关系,同学们有的认为成功是优秀的阶梯,有的认为成功侧重于外人认可,优秀侧重于内心要求,追求优秀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当时这样的分析经验,使同学们面对“忧与爱”的作文题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若说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基础,那立意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每天的时事开讲是我们班的思维训练时间,也是每个人作文训练的良机。一个话题会引起全班的的思考,例如,面对“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同学们没有一味指责政府、开发商,而提出让文化融入生活,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让“说大于做”,摒弃“三分钟热度”才能实现文化复兴。59位同学的演讲,就是59次立意训练,这大大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宽度与广度,让“善于说理,立意深刻,作文素材贴近现实,有鲜活感”成了我们班的写作特色。
     5.语文也有错题本,错题回看很重要
    大多数同学都有精心编写的数学、物理错题本,而往往忽略语文错题本的价值。就算有,多数也只是词语、成语的订正。而我更关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错题的揣摩。语文错题提供的不仅是正确答案,更是一种深入的反思和揣摩,在旧题与新题比较联系中,找到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路子。
   比如今年江苏高考语文诗歌赏析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短短一行文字令人摸不着头脑,可有整理错题习惯的同学,就会以作者和词风——温庭筠和“花间词”为切入点。温庭筠擅长写闺怨,而“花间词”多以女子视角委婉抒情,所以本诗的主人公为满腹幽怨,无处排解,对月思念远方游子的思妇形象。有了这样的基本理解,诗歌第一题思想感情的把握(“恨”指什么)、第二题抒情主人公形象和第三题结句(“摇曳碧云斜”)的赏析,都有了解题方向和基础。
    错题整理还可以训练我们的钻研精神,字字钻研,句句推敲。“千万恨”表现思妇千头万端、不可言喻的怅恨。“不知”、“空落”表现出山月水风不解闲愁,突出思妇满腹愁情无处排遣。“碧云斜”表现思妇满心愁绪,无意梳妆的低落心情。由关键词入手,便可将含蓄不明的诗歌拆解成一个个熟悉的画面。记得我们复习中多次遇到含蓄婉约的小令(教研室《二轮复习》就有好几首),曹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读婉约小词一定要“细”,体会其中情感的“深”。记上几笔,反复比较思考,阅读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现代文阅读也是如此。我们现代文阅读复习错题订正,更注重对文本的整体分析和揣摩。我觉得,今年高考阅读《邮差先生》写于抗战时期,与我们一模阅读冯至先生《八月十日灯下所记》所记叙的时间背景接近,在情感、主旨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如果有了对后文比较深入的理解,碰到《邮差先生》,也就有了快速准确深入理解的基础。无论是《八》中战前的宁静,还是《邮》中战时偏僻小城的安逸,都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以宁静写出战争的丑恶,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平静生活的礼赞;无论是《八》中招呼士兵吃瓜的卖瓜人,还是《邮》中恪尽职守的邮差先生,都是爽朗豁达的中国人的代表,通过他们表现中国人对抗战胜利的乐观与希望。但是两篇文章也有不同:《八》叙述舒缓,是因为这是对战争的倒叙,带有回忆的悠长、舒缓的语调,表现出作者对抗战胜利的欣慰,紧扣“深深地喘了一口气”;而《邮》中叙述舒缓符合邮差先生清闲的工作特点,体现小城悠闲恬静的生活特点。从对比中看文章,使新文章成了老文章,陌生面孔成了熟悉面孔,这样做起阅读题自然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我当时坐在考场做阅读题的时候,就有一种特别顺手、舒心的感觉!
    以上便是我的高三语文心得与体会。谢谢各位老师!

 
江苏理科“牛班”:高考语文均分超省20多
特级教师出书讲述不一样的“时事演讲”教学方式

  扬子晚报网讯 据《南京晨报》报道 一群高三理科班的孩子,语文高考平均分却比江苏省均分高了20多分,秘诀何在?昨天上午,南京十三中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曹勇军主编的新书《高三(10)班在六楼》首发,曹老师今年刚刚送走的高三(10)班59名学生全是理科生,高考语文均分却超过113分,比省均分高了20多分,曹老师向记者讲述了他不一样的“时事演讲”教学方式。

    翻开《高三(10)班在六楼》记者发现这是本很有意思的书,十三中高三(10)班59名学生全是主角,一人一篇演讲稿合成书稿。他们在高三一年间,通过语文课前的“时事演讲”,与社会更贴近,锻炼了思辨和写作能力。曹老师告诉记者,一年的演讲活动,让他和他的学生们愈发强烈地意识到演讲活动的意义。“首先,每周两三位同学对热点新闻进行评论,可以培养全班同学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人生姿态和品质,积累写作素材,让课堂上和每个同学心中流淌着生命的活水;第二,每个同学对时事发表看法时,就是一种分析和说理,59位同学不断接力,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观点,不断深化认识,其实这就是一次次全班共享的议论文写作,这与高三的课堂作文写作呼应,形成合唱与交响,不仅有助于高考,更可以帮助孩子们今后人生的发展;第三,59次演讲形成一个系列。”

  “时事演讲”还直接让很多孩子的语文成绩进步巨大,女生盛星玮今年高考总分是398分,已经被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录取,语文获得班级最高分143分。盛星玮说,自己以前偏爱理科,写作文是件难事。她自己评价作文是三段论,都用老材料,大路货。一模的时候,作文只有52分(满分70分)。即使如此,高三刚开始进行“时事演讲”时,她觉得是浪费时间,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做点题。那时候班里订了《南方周末》,她也不太去看。不过,随着“时事演讲”的展开,盛星玮的观念变了。演讲是8分钟时间,都反映社会热点事件,但演讲完之后,全班同学都会很活跃,发表各自的观点。在思维碰撞中,所有的人都有收获。在分享和参与中,盛星玮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和鲜活的材料,二模时,她的作文高达65.5分,这次全市统考,南京只有18个人在65分以上。盛星玮高考作文能写好,也得益于“时事演讲”,而对《忧与爱》这个作文题,她举了三个热点例子阐述观点,都是同学在“时事演讲”中的主题,最后,她的语文得到了自己料想不到的高分。

    高三(10)班的语文成绩为什么会这么突出呢?曹勇军向记者透露了自己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他认为只能给学生好的高考成绩和不能给学生好的高考成绩的老师,都不是好老师。而他希望能两者兼顾。他详细介绍了“时事演讲”的模式,拿出两节连上的语文课的前8分钟,让学生进行“时事演讲”,乔布斯之死、小悦悦事件、方韩“骂战”,校车事故……一年来的社会热点都被这些临近高考的学生选中,他们不仅演讲,还整理成文字。每篇2000字左右的演讲稿,让一些以前连800字高考作文写起来都困难的学生因为准备充足有话说,写起来很轻松。学会了思考和表达。现在59名学生都将走进大学,在六楼的高三(10)班的故事也将永远珍藏。

 
 《史记》中的“妙语连珠”
高二(10)盛星玮
短短几个节选片断中出现最多的莫过于语言描写。司马迁笔下的“妙语连珠”,显得贴切而真实。尘封的历史像一幕幕舞台剧,活脱脱地在每个读者眼前上演。
语言,往往(是)为情节、人物服务。可在《史记》“妙语连珠”中我看到的不仅是情节、人物,仿佛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人物的神态与性格。
“列侯诸将无敢隐联,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何?”一个“无敢隐联”威严之气油然而生,我仿佛可以看见他睥睨天下的骄傲姿态。“吾有天下”,“项失天下”,一得一失之间是初为帝王的满足,是胜者为王的得意。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简明清晰的排比蕴含着刘邦的睿智与远识。他只是平凡而带有痞气的刘老三,在战乱之前不过是微末的尘沙,但知人善用,使他将众人优势转化为自我优势。简明的言语之中是“英雄尽为我驱驰”的自得,更是历史的必然。一句“取天下”是天下尽在我手的霸气。我想此时刘邦脸上同样挂着“运筹帷幄”的自信与威仪。
不同情况下的语言体现着一个人的不同风姿,但言语间不变的是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而这正是性格的体现。
“吾为公以为将”好似赐恩、施舍般的话语,完全没有将拜大将看作一件大事,其中纯粹打发人的话语、不正经的说话方式间带着浓重的市井气息。不必多言,就能看出这一定是出生底层、好呷狎辱人的刘邦了。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而。”虽气恼主上无礼,却不失稳重,恰当安排一一道来,这般谨慎、稳重的性格,必定是长期负责后勤工作,精细不乱的萧丞相了。
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话对应什么人。反复推敲,一一在理。这正是我体味出的《史记》中语言描写的特色。语言的生动,关键是司马迁对人物的反复推敲,对情节的细致研究,把人物性格、特定环境都融入千变万化的语言,这使《史记》中的语言不重复、不拖沓,一来一回宛如亲自观赏着诸多人物斗智斗勇的大戏,不经意间融入其中。

 

不让语言落空:听张大文谈语文

$
0
0


2008-04-17 20:21:28|  分类: 语文视界 |
张大文老师曾经在上海复旦附中任教多年,在语文教育上成绩斐然,被上海教委某领导称为“为数不多真正有水平的特级教师”。尽管已年逾古稀,退居二线,但谈及现在的语文教育,张大文依然充满激情,他直言,当前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和人文性。
  
空谈人文将使语文教育走向死胡同
  
  “现在利用语文的材料,作为加强思想教育的工具,偏离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训练。”
  “语文教学上走回头路走得厉害。”张大文认为,上世纪50年代,曾经提出过要加强思想性,到了90年代,提出了人文性。这实际上是一种倒退。“从实质上来看,人文性就是思想性。问题是我们的中小学教学是基础教学,并不是大学中讲的人文性。人文性一来,造成对语言的忽视,对基本训练的忽视。中小学生是要打基础的,字都不会写,句子都弄不通,还谈什么人文性啊。”
  “最早兴起这个(人文性)风时,是在1998年到2001年间,这一时期语文教育是走下坡路的。”张大文说,当时他就撰文指出,语文教学这样搞下去是要走向死胡同的。由于当时这篇文章在上海发表比较困难,后来就在山东曲阜师大学报上发表,并且是连载。
  张大文强调,要教好语文,教师不能靠空谈人文性和煽情的语言,而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修养。“不能在课堂上吹吹就行了,要扎扎实实地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规律,体会到语言精炼的好处,从而掌握这个工具。”当然,这个工具不是纯工具,而是符合语文规律的。
  张大文说,自己说的这些都是些老话,但是现在却大受教师欢迎,尤其是年轻的教师。“不少人说张大文你这一套又吃香了。我说我没有认为是吃香,我们是在艰苦跋涉。我们是在学习真理,不看风使舵。我根本不顾及你们时兴哪一套,我就干自己的。我从实践中体会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会坚持,毫不动摇。”
  张大文认为,甚至从教师职业精神的角度来看,规律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如果失去规律,敬业就无从谈起,敬业敬到哪里就没有个着落。” 
  
一堂成功的课一定符合了规律
  
  在张大文看来,语文教学的规律很重要,并且是可以实践的。“在语文教学上,一堂成功的课一定符合了规律;教得不顺口,一定是有违于规律。这个规律要从实践当中来,从实践中具体、生动、丰富的材料里总结出来,而不是外来的,不是人云亦云。”
  “教书是需要技巧的,而技巧性决定于你对规律的掌握。”张大文说,“把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学技巧,是要有过渡的,就是要掌握规律。”否则,不从规律出发,忽视细节,这个课就讲不好。比如教师都知道要调动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是你对他说‘你要用功啊,用功钻研进去不就有兴趣了’,这样子是没有用的。你要想办法调动他的兴趣”。而这需要学习和掌握规律才能做到。“学生都是黑黝黝的土地,不是他们学不好,而是你没有开发好。教师要找到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到制高点。”
  张大文举了个例子。“语文课本里有一篇伏契克的《二六七号牢房》,文章第一句是‘从门口到窗户七步,从窗户到门口七步’。”张大文一边对记者说,一边像文章的作者那样认真地从书房的窗前踱到门口,然后又踱回来,“这句话来回反复说,不是告诉我们这个牢房很小。而是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徘徊的过程,一个思想斗争的过程,一个下决心把牢底坐穿的过程。如果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看得懂其他人写的文章。”
  “不管新手老手,都要在规律的指导下办事。不管读什么课文,规律是个纽带。关键在这里。不是靠加班加点,需要的是掌握规律,掌握方法。” 
  “比如说朱自清的《绿》中写到:‘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为什么不写第一次,写第二次?第一次不是更新鲜么?这是因为人们第一次感觉到的东西不能很快地理解,第二次理解的东西能够更好地去感觉它。因为就梅雨潭的绿来说,作者第一次去还没有很好地理解它,第二次才深刻地理解了,因此第二次的感觉比第一次好。有同学可能说,那么他第三次、第四次去不是感觉更好了么?这是对的,但是第三次、第四次去就不再惊诧了。要惊诧,就必须是第二次。这个‘二’不是随便写的,这个‘二’有讲头。语文也是很有道理可讲的。”
  “这样一讲,语文学习就不是负担了,而是成为一种需要。愉快是痛苦思考后的结果。努力了,思考了,艰苦了,那么就愉快了。”张大文认为,通过这样一种分析讲解,“可以使学生学到老师是怎样钻研课文的,这样的学习生活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源泉”。 
  这些被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的问题,却被张大文讲得有声有色,耐人寻味,让很多学生多年后仍念念不忘。“语文课上绝大多数是人们想不到的地方变成了难点。人家忽略的地方,常常被我纳入了作者的思路范围。这些地方成为我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张大文说。 
  
掌握规律要从整个篇章着手
  
  “语文教学是最有个性的。因为每篇文章都是有个性的,你只要融合在作者的思路中,深入到文章的思路上去就行了。这甚至可以说是偷懒的方法。”张大文说,每篇文章有每篇文章的思路,因此每篇文章有每篇文章的教法。“教师要认真研究作者的思路。作者要通过教师的思路去武装学生的思路。如果做到这一点,这堂课就体现了从掌握规律着手,从整个篇章着手。”
  张大文认为,掌握语文的规律要从整个篇章着手。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张大文又举了个例子。“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第一句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文章第一句怎么就劈头出现个‘也’字?这太突兀了,一般情况下文章这样写是不正常的。但鲁迅这篇文章就这样写了,一般情况下的不合常理在这儿却很合理,而且在这篇文章里,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字,它说明东京的前一站无非是这样,对那个地方,‘我’已经没有好感了,需要新的探索了,于是到东京来。哪晓得到东京来也无非是这样,这就意味着‘我’将要到第三个地方去,如同‘我’对第一个地方不满意,要到第二个地方来一样。”
  张大文说,如果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背景,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了。“鲁迅原先在国内南京矿路学堂读书,感到不太满意,就到日本东京去留学。但是到东京后,发现很多人都心不在焉,有些男同学忙着打扮,油光可鉴。唉,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嘛。所以‘我’要到仙台去。文章的题目是《藤野先生》,怎么不写藤野先生呢?藤野先生是谁?是‘我’南京失望后到东京,东京失望后到仙台所碰到的唯一的希望,这个句子难道不是在写藤野先生吗?  如果就句论句,不从整篇文章结构着手,这句话肯定显得很突兀。讲了这一大套才把这个‘也’字讲清楚。为什么这一大套句子不写在文章中呢?因为这一个‘也’字就能够顶替我这些句子。这就是文学,这就是经验。”
  “无独有偶,莫泊桑的《项链》的第一句也是‘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玛蒂尔德家庭出身不好,吃穿住行都远远不如那些贵族小姐,但是她在美丽度上和她们比是不差的。所以莫泊桑在这个‘也’字上告诉读者,请你读者手下留情,她的虚荣心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张大文说,人文并不是空喊人性啊、爱啊。“这两个‘也’难道不是人文么?”
  “要想掌握语文的规律,就一定要掌握整篇文章思路的特点。”张大文说,“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都是作者整个思路的反应。刚才谈的这些字词句,是要在‘篇’的基础上才能闪闪发光,它们闪耀着篇章的光辉,闪耀着主题的光辉。” 
  张大文认为,教师归根结底是要掌握整篇文章,整篇文章的掌握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功力。“掌握篇章是个台阶。经过几年的教学,老师这方面有所体会,教学就提升了一个层次,上了一个台阶。”在备课和教学实践中,老师要认真体会每篇文章思路的不同。这样的把握难度更高,但是效果更好。“并不是说读了一篇文章后,写作马上就要达到作者的水平。但至少要让学生晓得写作的目标。从高一到高三,让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进步。”
  
语文教学规律:“语言-思想-语言”
  1995年,张大文教两个班,一个班级比较好,还有一个所谓的“垃圾班”,里面都是全校学习最差的学生。高考时,这个所谓的“垃圾班”的成绩竟然超过了学校一个正常的平行班。“这是很不容易的。当时我总结认为,从我来讲,这是靠严格要求、仔细把关,从学生来讲,是他们掌握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张大文总结自己的语文教学规律,就是“语言-思想-语言”。其核心就是:“教师要让学生弄明白,这样的语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而不用别的语言表达。”
  “这样的语言到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这个问题是首先要碰到和解决的,但是还不够,这里只是一个分号。”在张大文看来,更重要的是分号后面的一半:“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而不是别的语言来表达,这是更重要的。”
  “现在的语文教学连分号前头的一半都没有掌握好。”张大文说,“这样的语言到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你把这个‘也’字讲讲看。老师备课的时候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否则你就没有备好课。老师要对这个‘也’字做个注释。”
  当然,即使做到这些也只是完成了一半,还有后面更重要的一半。“还要体会到为什么鲁迅一个‘也’解决问题,莫泊桑一个‘也’打了招呼,为什么不用我啰里啰嗦的语言。那就说明为什么用这样的而不用那样的语言表达的好处。这个后半部分是更重要的。所以要归纳出语言思想这个规律。之所以提出‘规律’两个字,是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哪怕是题材变,语言风格变。任何形式的变化,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规律就有个‘宗’的意义。”
  张大文认为,教师要使学生能够达到掌握第三阶段的语言,即“语言-思想-语言”中的后一个语言。“学生经过上课,经过思考,掌握了文章的思想感情,然后又回到它的表达形式,明白了,哦,这样的思想需要这样的语言。学生就理解了渗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作者个人风格的语言。那么思想性、人文性也就进来了。” 
  “但是现在根本谈不到这一点。人文性一来,都是讲思想,都是讲人文意义,语言肯定落空。这是万万不能的。”张大文说。
  
“语文应该是最没有公式化的”
  
  一些人将掌握语文教育的规律误解为公式化,对此张大文进行了批评。“有的老师一节课写写板书,才觉得是上了课了。这是没有必要的。”张大文说,“老师掌握了篇章结构,自己的板书也是可以创造发明的。创造性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只要能为内容服务得好就是创造性。板书哪怕只是写了一个普通的标题,都是进入教学过程。板书为教学服务,而不是为公式服务。语文应该是最没有公式化的,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不能像数学一样有个四步五步的。”  张大文认为,教师教学方式应当多元化,对不同的人有辩证的理解。“驾驭课文的最高的能力,就是批判的眼光,用辩证法去驾驭。”为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提高个人的理论水平。
  对于近年来流行的多媒体教学,张大文并不反对,但指出要合理运用,讲求方式方法。“电子板书要次第而出,不能‘啪’一下文章结构全都出来了”。
  针对当前很多教师由研究教法向重视研究学法转移的现象,张大文也提出了质疑。“在课堂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全是一体的。现在不但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这个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是把教法与学法割裂开来。”
  张大文认为,每个人的认识过程基本上是一样的。教师的教法应当是教师的学法,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法。“要用老师的学习过程去武装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上课时也是与学生在一起学习。在这个意义上讲,教法就是学法,学法就是教法。教与学都是从感性到理性,从表到里,从语言到思想,再到语言。教与学都要符合基本的认识规律,学生的认识过程本来也是螺旋上升的积累过程。”
  
“自己钻研是最重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青年教师掌握语文教育的规律,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呢?张大文认为,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进行经验的总结,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
  张大文自己也在做这样的事情。虽然前些年已经退休,但他对自己几十年的语文教育生涯仍然充满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在家闲不住,于是被一家民办中学请去做顾问,带了几个徒弟。“有时候听听课,听完课可以提提意见。听完你的课,我改变你的思路来上。你听我的课时,会觉得这个地方改得蛮好。”
  张大文让青年教师先上课,第二天在另外一个班,张大文按这位青年教师的思路略加修改上这个课,再让青年教师听课。“抛砖引玉吧,你可以按照我的思路在别的班级修改着上课。这样,就把我要提的意见通过我的教学让他听到了,通过听我的课和经过他的修改、实践,这样效果比较扎实。理论实践化,实践也理论化。这个理论是以规律为主体的理论。”
  在指出借鉴他人经验重要性的同时,张大文更强调教师自己的钻研和总结。“向别人学习是必要的,但是首先要弄好自己的东西。自己钻研是最重要的,用不着看太多的材料。有的老师拼凑别人的好的分析和介绍,到最后也不过是个裁缝。他也许教得不错,但是自己的长进很少,都是拼凑别人的东西。” 
  “人家吃过的馍不香,自己吃过的馍也不香。我从来不用旧教案。要变着法儿地教,这个才是真正地尊重小孩。”张大文说。“造假抄袭要反对,抄袭自己也是一种反动。抄袭自己就没有进步了。”
  张大文强调,作为一名教师,“要把心思放在课内,不要与别人比”。张大文很推崇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念。“就是说我不跟你比,和你比可比度比较少,我就是和自己比。比如,我昨天开头太啰嗦了,今天这堂课要精炼,明天要比今天更好。这个怎么不是真理呢?你不要跟旁人比,这样比也许吃不消。你只要比昨天的你好就行了,这样子好下去,教师花五年功夫比读任何教学专著都好,好上十年就成‘家’了。名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教师必读100本书目录

$
0
0


sisi sisi 2012-10-25 14:47:01
第一类、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已经编好)
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 著 译 者:蔡汀 王义高 祖晶 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
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 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 吴文侃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
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
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 著 杜殿坤 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7、《多元智能》 [美国]加德纳 著,沈致隆 译,新华出版社出版
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 著 颜真 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19、《教育诗》[苏]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三七作家,专门在2003-02-13的《南方周末》上推荐此书)
20、《大教育论》1957年,[捷克]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社会科学类)
21、《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2、《教育论》(英)斯宾塞《教育论》HerbertSpencer1820--1903),19世纪下半期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胡毅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23、《科学与教育》(此书写于1893年)【英】赫胥黎(1825——1895),人民教育出版社版1990.
24、《教育漫话》(汉译世界教育名著丛书) [英] 约翰·洛克 著/ 徐 诚 、扬汉麟 译/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1999
25、《成功智力》[美国]R.J.斯腾伯格俞晓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26、《人的教育》,福禄倍尔(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7、《审美教育书简》,席勒著,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8、《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海南出版社,1977年版,王传璧译,邵道生校
29、《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 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30、《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主杨鑫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第二类、理论视野
31、《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获得国家图书奖
32、《陈鹤琴教育论著选》, 吕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3、《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出版,这本书同时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大奖、冰心图书大奖和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34、《顺生论》(张中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望道杂纂——顺生论外编》(张中行著。2000年3月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建议张中行将两本书合一)
35、《科学家论教育》(苏州大学教授周川著,江苏教育出版社)[马上出版]
36、《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1996年,教育科学出版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37、《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 郭进隆/译 杨硕英/审校.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02年8月1日
39、《向瑞吉欧学习什么》(《儿童的100种语言》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8-
40、《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1、《有效的管理者》(杜拉克)求实出版社1985年版,吴军译,中译本12万字。
42、《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6[专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曾先后在大陆和台湾出版,获全国第一届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及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优秀奖,以后又被外文出版社译成英文。]
43、《外国教育思想史》单中惠,陕西教育出版社,单中惠,朱镜人 编著
44、《教育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
45、《教育心理学》
4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47、《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48、《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美]劳拉·E·贝克著,2002年12月
49、《学习理论》
50、《教育管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赵中建译)
51、《组织行为学》(江苏教育出版社)(李瑞译)
52、《课程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张斌贤译
53、《教育与心理测量》(江苏教育出版社,翻译稿)
54、《有效教学方法》
55、《领导学:理论与实践》
56、《亚洲“四小龙”课程实践研究》 北师大顾明远教授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57、《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2003年6月
58、世界教育危机 【美】菲利普·库姆斯著 王英杰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59、《发现母亲》王东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60、《回答未来的挑战》1984,7 [美]J.W.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三类、教改实践
6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62、《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63、《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夏欣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7月
64、《素质教育学习提要》(教育部编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
65、《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7、《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8、《教育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6月
《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
69、《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苏教育
70、《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李吉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71、《向孩子学习》主编:孙云晓;副主编:康丽颖。晨光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本书荣获共青团中央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图书)奖。
72、《青浦教育实验》顾泠沅、郑润洲、李秀玲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73、《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毛蓓蕾)(已经出版)
7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75、《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陈龙安(台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76、《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2002年1月(美国)布鲁克菲尔德 普瑞斯基尔 著 罗静 褚保堂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77、《透视课堂》(美)Thomas L.Good 等著,陶志琼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译者: 2001年12月
78、《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美)里德利 等著 沈湘秦 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7-1
79、《培养反思力》著者:(美)S.G.Paris等著译者:袁坤译定价:14.00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
80、《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加]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挪威]波·达林著,范国睿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美]欧内斯特·L·博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4、《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藤田英典[日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5、《中外教育小说选》(已经编写好)
86、《中外教育诗歌选》
87、《中外教育故事选》
88、《中外教育散文选》
89、《中外教育格言选》
90、《中外教育漫画选》
第四类、教育人物
91、《孔子评传》匡亚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出版,此书获得中国图书奖
92、《泛舟诲海》2001年5月(东缨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纪实文学三部曲之一。
93、《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1989年全国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1995年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类硕士必读教材)
94、《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获1997年国家优秀图书奖
95、《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朱永新博士(市长)主编
96、《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朱永新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97、《教育的奇迹》(主编朱永新)
98、《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99、《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黑柳彻子[日本]2003年8月
100、《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屈雅君、刘铁英编译,珠海出版社,2002年7月
101、《教师必读书导读》

第五类、增补书目
1、《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傅统先译。
2、《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1999年,维果茨基,龚浩然、黄秀兰译,广东教育出版社
3、《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教育新理念》(袁振国,2001年12月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新理念》:面向大众的教育科学图书
5、《国际教育新理念》 2001年10月。由顾明远和孟繁华主编的一书,海南出版社出版了。
6、《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7、《教育社会学》吴康宁著,人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1.
8、《教育:我们有话要说》 [中国]杨东平 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9、《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 蔡克勇著 1999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10、《当代世界教育改革》 徐辉、徐仲林撰写 1997年1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1、《一堂一亿七千万的课》(美)约翰·麦克唐纳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8月
12、《人的现代化》(美)英格尔斯. 人的现代化. 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13、《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美〕布兰斯福特等编著程可拉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29.00元)
14、《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美德书》威廉·贝内特[美],何吉贤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6、《教室的革命——语文主题活动新探索》(浙江教育出版社褚树荣老师主编)2002年9月
17、《现代课程论》(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8年第五次印刷,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1991年繁体字版)
18、《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鲁洁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19、《名人的教师生涯》(莫愁杂志主编马建强编著)
20、《非常教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美)F. J. Stephenson 主编周渝毅,2001年7月

 

斯霞:阅读与作文

$
0
0


 

斯霞

在语文教学中,使儿童领会、理解词语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跨得比较稳的话,往后“长途跋涉”也就不会太困难。

有天早晨,我和班上的学生都在做早操,发现天空飘着一丝丝白云。早操完毕,我把他们留下来,指着天空对他们说:“你们看,天空的云彩怎么样?是什么预兆?”他们抬头看了看,说:“天空飘着白线似的薄云,就要刮大风了。”这是他们在《一个气象哨》一课里学到的知识,现在和实际一联系,知识得到了证实,对所选用的词语(飘,白线似的,薄云)也就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

在语文课中,有些词语,含义并不深奥,可是因为用得恰当,就分外传神。如,“三十万人的眼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的“投”,社主任“走上讲台,扫了大家一眼”中的“扫”,都有看、瞧、望的意思,然而在这两个具体句子里,如用“看”、“瞧”、“望”来代替“投”和“扫”就不恰当,也不能把“投”和“扫”互相调换。这就要引导学生很好地去体会当时的情景,达到“意会”,知道怎样的词语用在什么样的场合更确切,学生写作时就不随便使用了。

在讲读教学中,结合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和他们一道研究课文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也不能要求在一篇课文的讲读分析中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很多问题,这种想法是不实际的。上学期教《开国大典》时,我考虑到学生描写游行队伍的词语很单调,总是第一什么队来了,第二什么队来了,后来又是什么队来了。描写欢乐的场面老是那几个“热烈”呀,“兴高采烈”呀,等等。在讲读分析这一课时,我就有意识地找出一些词语来给他们欣赏。描写部队行进的有:部队在《解放军进行曲》的乐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步兵齐步行进,炮兵横列前进,装甲车、坦克车整整齐齐地前进,骑兵师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归纳描写掌声的词语:轰雷似的掌声,排山倒海的掌声,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描写红旗的有:迎风招展,旗帜飘拂,红旗翻动……类似这样的词语、句式,学生仿效应用都不是太困难的,然而不给予一定的提示、归纳,却也易为学生所忽略。

阅读课上不断给学生知识,给他们那些能够理解、消化的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知识,为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是我们语文教师始终应该重视的。只有始终重视,才能见效。四年级上学期,王××同学在一篇作文中,描写第一次到校情形时写道:“……她一眼看到了我,就跟我打招呼,和蔼地问我几岁了,还问我叫什么名字,我一一作了回答。”原来他是在模仿一年前读过的《最幸福的会见》里的这么几句:“……毛主席一面走,一面亲切地问我:‘你几岁啦?读几年级了?’我一一作了回答。”由此可见,只要扎扎实实给学生一些知识,学生自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运用起来,而不必操之过急。今天给了学生一些东西,就希望学生在明天的作文里运用,这是不实际的。

课外的各种阅读和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为他们的说话、写话、作文从生活方面积累材料。

学生阅读课外书报的兴趣和习惯是可以逐步培养起来的。我先是结合阅读课介绍一些读物。如,教了《刘胡兰》以后,告诉他们,课文里介绍的只是刘胡兰英勇牺牲时的情景,比较简单;在《永生的刘胡兰》一书中,还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随后我选读一段给他们听,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还告诉他们,《英勇不屈的赵一曼》和《女游击队长》等也是讲女英雄的故事,都很好,可以自己去读。在学生读了一些书以后,我组织故事会等活动,让他们介绍有趣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心得。选择合适的书,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指导他们阅读。先要求学生弄清书里有些什么人,讲些什么事;再要求学生说出卓娅、舒拉是怎样的人,小时候怎样学习、劳动?在和德国鬼子的斗争中表现得怎样?最后要求他们再细致地读一遍,找出重要的段落,找出刻划英雄形象最深刻的词语,并且用这些词语来概括卓娅和舒拉光辉的一生。

每期《中国少年报》到了,我总是先看一下,挑一些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念给他们听或是指导他们自己去阅读。去年我教了《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后,就把《中国少年报》上《勤奋学习七十年》和《革命老人徐特立》一书介绍给他们看,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教了《骑兵巡逻队》后,看到《新华日报》上有一篇题为《巡逻在海洋战线上》的通讯,内容不太深,估计学生可以阅读,也介绍给他们了。不少学生由于多读了课外书报,写作的内容充实,词语丰富。他们从书籍的海洋中获得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养料。

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得丰富多彩些,对他们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好处。几年来,我结合阅读教材、不同季节、节日等等进行一些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带领学生一边游玩,一边用学到的词语来描述所见所闻。

班级开展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时,我常向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骄傲的公鸡》是音乐老师指导排练的一个歌舞节目,它描写大公鸡因为骄傲,要逞能,硬着头皮下水游泳,差一点给淹死。后来得到小鸭子的帮助,才脱离了险境。公鸡受到了教育,就不再骄傲了。儿童对这个节目是很感兴趣的。我就要求他们叙述故事的内容,描述表演形态。这样,参加表演的更认真地排练了,观看表演的也看得更细致了。

我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节日活动,如,合唱、独唱、舞蹈、朗诵、游戏、体育表演、快板、相声、木偶戏、故事讲演。有的儿童轮不到排练和上台表演,就在旁边观看。看着看着,也手舞足蹈起来。歌词、台词无形中也会唱会背了。手工劳动课的做针线、泥工,课余的剪贴、画画,也总是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劳动中,学到了技能,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生活内容,也为表达创造了条件。

课内课外多写多练,是提高表达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练些什么呢?

先谈课内。我所说的课内练习,是指作文和语文课上进行的各种书面练习,包括造句、看图写话等。造句、看图写话等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语文课上其他一些书面练习,主要是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来进行的。所以这里只谈谈关于作文的一些问题。

作文,我班学生从二年级下学期就开始了。学期初,我有个大概的打算:写些什么体裁的文章?各几篇?大概在什么时候进行?命题时,首先考虑这个阶段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有些什么可以说的话。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学生明明无话可说,而硬要他说,他就会把作文看作是一件“苦事”,见到作文就害怕。反之,学生有话可说就越写越有兴趣。我记得,在他们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有位法国女外宾来我校参观,第二天,我出了个题目——《欢迎法国阿姨》,先让他们说说,说了以后再写下来,居然都能写出有一定内容和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来。两三年来,我班的学生已经习惯于在感受到一些新鲜而又有意义的事物后写些东西。他们摸到了“规律”,常常会主动问:“斯老师,又要作文了吧!”

作文的指导工作,我做得比较简单。一般只把题目要求说一下,写作时应该注意的地方提一下,学生就能动笔写了。有时,我多说几句,告诉他们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有的学生就会握着笔,焦急地说:“斯老师,您不要说了,就让我们写吧!”但是,也有的学生写了作文题,呆在那儿,说:“我们没有东西写,不会写。”对这样的学生,我就个别给一些启发,帮助他们找到可写的材料,鼓励他们积极写好。几十个学生,水平有高有低,成绩有好有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指导学生作文,并不过分强调列书面提纲和打草稿。但写作之前,要求他们认真想一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开头、结尾等等,以免涂涂改改。我这样想:日常要求的书面表达,如,记事、写信,不可能也不必要打草稿。小学生作文的要求是能写语句通顺的短文和日常需用的应用文,那么,能把他们训练到拿起笔来就写,不是很好的么?再说小学生在作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般都不复杂,先构思一下,在脑子里组织一下,并不困难。所以我班学生的作文,虽然不起草稿,本子还比较整洁,字迹也比较清楚,段落、层次一般也还分明。但有时候,我也要学生写提纲、打草稿,指导他们多修改。教学生写话作文,或是要他们列提纲、起草稿,重要的是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使他们产生需要这样做的愿望,而不当作是老师支配的任务。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才会得到不断的锻炼,逐步提高。

课外的写作练习,在我的作文教学中,大量的存在着,形式和内容也多种多样。

一种是根据实际需要,写请假条、留言条、简单的书信,这在一年级就开始了,前面已经说过。

一种是听比较重要的讲话时,要求他们记一些要点或主要内容。这在四年级时开始进行,我也和他们一起记。如,去年放寒假时,学校举行结业典礼,我们都坐在教室里听王校长的广播讲话。我说:“今天王校长的讲话很重要,她将要告诉我们寒假可以做些什么,怎样过才有意义。我们要把王校长的话拣最重要的记下来,把她的话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现在我和你们一起记,我把听到的要点写在黑板上,你们先自己试着记,记不下的时候再看黑板上的。”这种记笔记的要求是很低的,可是能训练听写的速度,将来有实际运用的价值。

一种是写墙报稿。有一次,王××同学把教室里的脏毛巾带到家里洗得干干净净的送了回来,大家都称赞他做得对、做得好,我就指导他们把这件事写出来。有的儿童拾到东西,想办法找失主;有的儿童帮助同学做教室整洁工作;有的儿童写字时姿势正确……好人好事,不断出现,通过书面表扬,大家都受教育,还促进了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等品德的成长。一种是结合学习经验介绍,提纲挈领地写几句。经验介绍本来只要几个儿童作重点准备,为了给全班学生多一次写话练习,我就设法引导大家动手。例如,去年别班同学要我班刘××等几个字写得特别好的同学介绍写字的经验。我对大家说:“别班知道我们班上刘××等几位同学字写得好,要他们去介绍经验。其实,我们班上许多同学字也写得好,我们大家都有写好字的经验,现在我们先来讨论讨论,有哪些好的经验。”有的说写字要坐端正,有的说写字要耐心,有的说写字要一笔一笔看清楚……他们说了很多。我说:“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想得再具体一些,一点两点都可以,想好了,就写下来。”

又如,放假了,我适当地布置他们选过得有意义的日子写成几篇日记,也是一种练习。

这些不拘形式、不限时间、地点的练习,布置时,我总是考虑到启发他们的积极性、自觉性,不使他们感到是“负担”,这是一。他们做了,我慎重对待。虽然一般都只看一下,但作得好的,同样提出来表扬,有时还要比命题作文多说几句,以资鼓励。这是二。综上所述,我的体会是:多练是培养和提高儿童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我班上的学生不怕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语言比较通畅等等,与课内课外的多练是分不开的。(1962年7月)

原载《江苏教育(小学版)》(南京)1962年第7、8期;选自《斯霞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1985年6月第1版。


 

斯霞:指导与批改

$
0
0


儿童有儿童的天地,儿童有儿童的想法,这是一点也不假的。最近我重新翻阅了班上学生的一些作文 ,有一、二年级的,有三、四年级的。看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讲读教学的加深、课外阅读的开展以及生活范围的扩大,等等,在不断提高。一、二年级写话中曾经出现过的那些十分天真、稚气的语句,到三、四年级时自然而然减少了;一、二年级那些极为简单的叙述,到三、四年级时有了比较丰满的内容。儿童在提高,在成长。我们进行作文的指导与批改,多考虑考虑儿童的实际,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文的命题,是需要认真推敲的。什么题目儿童觉得新鲜,有话可说,喜欢写,教师事先想得周到一些,儿童作文就会顺利一些。小学阶段,命题作文有三四年,每学期、每年都能选到不重复的题材是件困难的事。如,假期记事之类的命题,几乎每学期都可以作,能不能使儿童对它发生兴趣,并且愿意努力写好它呢?我想只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以必要而又恰当的启发、诱导,儿童是可以写好的。三年级上学期,我曾给班上学生出了个题目:《我们的学校》。题目一出,他们就嚷开了:“我们做过啦!”这是我知道的。我说:“对,这个题目,在一年级时就写过了,可你们记得不记得,当时是怎样写的?”我让他们回忆一下,然后我背诵起一年级时他们写的内容:“我们的学校在四牌楼22号,叫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学校里有许多老师,老师很好。学校里有许多同学,同学也很好。……”没待我背完,他们都笑了起来。他们似乎在怀疑:这是我们写的么?我们难道写过那么简单的话?显然,他们也觉得,今天写起《我们的学校》来,决不是这么几句话了。我便进一步启发:“就说我们的学校位置环境吧,是不是只能写四牌楼22号呢?这就不一定了。现在可以这样写,北极阁下面,南京工学院旁边或是南京地质学校旁边有一所怎样怎样的学校。说学校很好,老师很好,同学很好,究竟怎样好?那时候我们不懂得具体写,现在我们知道可以找出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来说明,使别人一看这篇文章就觉得:这个学校真好,这个学校的老师、同学多么团结、友爱,他们的学习、劳动、活动多么有生气,只要达到这个目的,从哪儿写起都可以。先描写学校的环境也好,先描写同学中的好品德也好,先描写我们丰富的课余生活、劳动生产也好。这样写来,不是跟过去不同了吗?”经这么一说,他们都眉开眼笑,积极愉快地投入写作了。
指导学生作文,帮助他们掌握题意很重要。小学生还缺乏细致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在作文时他们容易就题目中的某个词便决定内容,信手写来,而不去仔细推敲题目的要求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譬如,写“暑假中的一天”、“愉快的节日”,好些学生开始注意到的是“暑假”和“节日”,指导时,就要强调“一天”、“愉快”在命题中的作用。学生掌握了题意,写出来的文章就切题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作文课上要进行,讲读教学中也要重视启发儿童理解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
学生有了一定的叙事能力,可以进一步在叙事的方法技巧上作些指导,让他们把事叙得更生动、更多彩。上学期,我班学生刘××代表班集体参加全校的讲故事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全班同学都非常高兴。这个故事内容大家都很熟悉,记叙它是不困难的。作文课上,我便出了“记刘××讲的故事”一题。我把基本要求——通畅地记叙故事内容讲了以后,要他们想想怎样开头,文章可以写得更生动活泼。我作了些提示:可以先描写一下同学们怎样喜欢这个故事;可以先突出讲故事的刘××同学怎样有声有色地在讲故事;可以选故事中最精彩的一段先写;当然也可以按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顺序来写。因为这篇习作的内容是大家相同的,熟悉的,指导时着重在写作方法上,是学生乐意听取并加以考虑选择的,所以作文的质量也比较高。
在作文课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做些个别的指导工作。譬如,有的学生在动笔之前不大考虑这篇作文总的要写些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而是写到哪里算哪里。我便有意识地和他个别小声交谈:“你准备写什么?怎样写?”有的学生常常在选材上举棋不定,我便帮助他及时选定材料。有的学生写到末尾草草收兵,忙着交卷,我发现了要求他继续写好。
作文的批改这一环,往往要耗去教师很多的精力,而怎样批改效果更好些,各有各的体会。我的看法是:不管怎样批改,首先要认真阅读儿童的作文,体会儿童作文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进行修改,评定文章的优劣。不要以为小孩子写的东西比较简单,不值得反复研究。儿童习作中反映的思想感情是需要我们去好好捉摸的。我对学生的习作有一种“偏爱”,当我批改到一些优秀的文章或优美的词语、片段时,固然高兴,并且一遍又一遍地诵读起来,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批改到一些较差的文章,我也不垂头丧气,我想:这句话他何以写不通?怎样使他的词语丰富起来,用得恰当起来?怎样使他叙事的条理更清楚些?我想,批改学生作文时要有这样一种思想感情。在作文的具体批改上,我主张少改多保留。就是说,基本上通顺的不改,勉强通顺的少改,真正不通的多改。这样批改对保护儿童习作的积极性有好处,尤其在儿童初学时。下面举几个例子。
①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里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
②向日葵一天一天的长大了,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
③……有一天,我下课的时候,到厕所里去小便,看见一个小朋友小便在外面了,我就对他说:“以后不要小便在外面。”
④我觉得陆老师讲的故事最好听,我很喜欢听故事,下次我要看很多书,我也要学会讲故事才好呢。
上面例子中加线的部分,有不必要的,有欠妥当的,按照我们成人的想法,都应去掉或是修改一下。然而当时我没加删改。我想,那一些话,由于儿童天真、幼稚,在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可以原谅的。既然这样,就不必苛求他们。反之,如果出自稍高年级学生之笔,又当别论——噜苏呀,重复呀,不当呀,等等,就需要加以删改和评讲了。我对那些话的设想是:
例①,孩子惟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的,就写上了那么一句,这正是孩子的特点。这样的情况在孩子中间是有的,我就曾听说过:有两个孩子争论女婿是男的还是女的,相持了好久;有两个孩子看到电影片名《女驸马》,一个说女驸马是男的,一个说女驸马是女的。这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在儿童时期,他们对阿姨、女婿、驸马等词的意义还不完全理解,只要他们不说“法国阿姨是男的”,留在文中,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
例②,说明孩子有长度观念,可是不知道怎样表达。在生活中他知道的是老师比同学高,就把高的向日葵与老师比,矮的与同学比,成人决不会这样比,但出自于儿童的思维,是可以被保留的。
例③,这个孩子已经在作文中写了学校的许多可爱之处,劝小朋友不要小便在外面是一件小事,与前面说的都不并列,完全可以不写上去。可是在他的思想上却认为这是爱护自己学校的具体表现,那么,这就不是非删去不可的了。
看了例④,有人要说,难道看书是为了讲故事?是的,看书不是为了讲故事。然而,儿童听了有趣的故事以后,却得到了一个直接的感觉:我也要看书,学会讲故事。我想,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在听了别人的故事以后产生这种反应,未尝不可。
尽量保留儿童习作中的一些词句,是批改中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习作中出现的不通词句,前后不衔接的地方,也还是要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该删的删,该说明的加批说明,或在评讲时作适当的讲述。儿童习作中,用词不当的情况最多。小学生好新奇,好模仿,学到了新的美的词语,就喜欢在口头上,在书面表达中运用。有时用得恰当,有时却不尽然。例如,学了课文中的“袖手旁观”之后,在一次打扫教室的活动中,有个学生站在一边不积极参加,另一个学生就批评他,你怎么能“袖手旁观”?这就用对了。用得不当的情况,较多的是重复、噜苏。他们觉得新学的词语很好,而过去掌握的又舍不得丢下,就出现了“我怀着愉快而又高兴的心情到学校”,“我刚刚才上一年级”……这就要删除,并且要讲解原因,使他们知道语言表达要精练。
词语搭配不当的现象,在这一两年中也是常见的。譬如,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着:“从这些表演中,表现出少年儿童的美好春光和对党对毛主席的热爱。”“天下着细毛大雨。”他们不知道,句中“表现”出来的应该指思想感情方面的,而不能指带有象征性的较为具体的“春光”。“细毛”“大雨”更是显而易见的矛盾,可是他们不假思索地写上了。这种情况,是不能放松不管的。作文批改完了,还要做总结评讲工作。一学期里得有个三次五次。儿童习作中,往往是什么毛病缺点都有一些:错别字、用词不当、文理欠通。但不能每次评讲,每次包罗万象。评讲些什么,是要安排的。我想,评讲时,主要针对用词、造句、篇章结构上存在的问题,给以指导,每一次定个重点。如,选一篇较短的中等水平的文章,全文抄在黑板上,指导学生疏通它的语言。一句句念下去,共同讨论什么地方欠通,怎样修改。选一篇或几段上等水平的文章,让学生来评论:哪儿好?为什么好?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习作,能够激发学生研究自己习作的积极性,并且学到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他们对此是很感兴趣的。教师在这当中要注意的是,不论对待好的习作还是对待差的习作,都要以尊重儿童、帮助儿童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为本。通过评讲,差的儿童得到鼓励,得到启发,好的儿童知道还要更上一层楼,这才是目的。(1962年10月)
(原载《江苏教育(小学版)》1962年第10期;选自《斯霞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

 

苏立康:在阅读中追求高品质生活

$
0
0

苏立康(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书,就会形成一种好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甚至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让你终生受益不尽
青春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阶段。我在给大家介绍个人的阅读经验时,就不能不提到我的青春时代。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那是一个充满英雄主义教育的时期,也是一个很浪漫的时期。那个年代其实留下了许多非常值得回味的东西,印象最深刻的是阅读和歌曲。
当时国内尽管出现了一批新的文学作品,但总体比较少,我们读的大多是苏联文学作品,比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普通义兵》、《青年近卫军》、《古丽雅的道路》以及《共青城》,等等。当然影响最深的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被喻为“一代人的生活教科书”。尽管内容讲的是苏联国内革命战争,但是保尔的形象还是非常生动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还有那段让我们热血沸腾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可以说,我已经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当然我们也读俄罗斯文学作品,比如托尔斯泰的作品就读了不少。即使在上高中的时候,平时也有时间读书,假期更是集中地读,废寝忘食地读了大量的书。现在回头看看,这些书对我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比如,保尔的那段话就讲了一个人应有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目的,那就是不能浪费时间,不能碌碌无为。读了这段话,我就想我每天的生活都要过得有意义。
什么样的生活才有意义?那个时候同学都有计划地过日子。除了上课,排在第一位的任务当然是做功课,其次是做一些社会工作。解放初期我们都去扫盲,到街道找一些家庭妇女,教她们识字。有时我们也去看电影,或者开展竞赛……我们尽量让每天的生活过得都很有意义。晚上写日记的时候,经常想,我今天有没有浪费时间。如果有哪些时间用得不好,那么第二天一定要改一改。
总之,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书,就会形成一种好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甚至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让你终生受益不尽。
在我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读书是一条捷径
我从个人经历说起,实际上是想谈一个问题——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谈青春成长的时候,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品质的生活,追求一种什么样格调的生活。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周国平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他说,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一个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是能够思想的。当然我们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力量,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死在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刀剑朝他劈来时,他说:“不要踩坏我的图。”也许在他看来,这个图高于他的生命。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遇到一个正在晒太阳的哲学家,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这个哲学家看来,与阳光下的沉思相比,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些例子表明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热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务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周国平在这篇文章里面还写道:有一回我乘车旅行,看见一个少年全神贯注读着一本书。他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着什么。好像完全听不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他,我心中充满了感动,想起了自己青春年少的时代。那个时候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周国平说,如今我自己是一个作家,出了好几本书,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少年,有时候也想同样地追求我们的青春岁月。
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却会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活的压力,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我暗暗祝愿他们保持纯正的追求,不要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他这篇文章的思想,我想大家都能明白,是说人的高贵在于精神的不同,在于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的不一样。他特别肯定的是那些有非常纯正、执著的精神追求的人。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呢?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
冯友兰先生说人生有四种境界:一种叫自然境界,一种叫功利境界。自然境界是最低的境界,你饿了就得吃,人为了繁衍后代,你就得结婚生子。然后就是功利的境界,就是有目的。第三种就是道德境界。第四种是宇宙境界。当然宇宙境界跟我们对整个世界、整个自然界的理解有关系。
拿我来说,或者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宇宙境界。比如我们不懂得人和自然的关系、生态的平衡以及人类的和谐相处,很多东西我们过去不懂,比如地球村的概念。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让我们懂得的更多。在我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读书是一条捷径。
阅读也改变了我们的精神,我们不仅获得新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改造了自我
书籍可以概括整个世界和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这就在于它是对前人精神遗产的保护。文化的继承和精神遗产的继承是通过书本来完成的。应该说,这是唯一的途径。
当然,你说其他的途径有没有?通过其他途径传递的文化也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读物,是书的记载。书籍能带给人很多东西,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史明知,读诗使人灵秀,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变,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杨绛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做《读书苦乐》。她说,读书好比串门,隐身的串门。要参见亲爱的老师,或拜见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
这些文字虽然非常质朴,但是告诉我们书籍是什么——是作者精神劳动的产物。书籍所负载的经验、知识、情感态度……所有这些都是作者精神的产物。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理解、接受作者的经验和知识。书中的东西,有的会引起我们的共鸣,有的会使我们产生新的见解,有的可能会和我们发生碰撞,在碰撞当中我们可能会更深入地理解它、接受它。阅读的过程其实是阅读者精神劳动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获得的东西同样也是我们精神劳动的成果。从这点上讲,阅读也就改变了我们的精神,我们不仅获得新的经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改造了自我。因而,阅读使我们进入一种新的精神状态。
前不久,我读到济南实验中学的一位学生写的一篇读后感。他写道:语文课本使我有幸拜读余秋雨的大作,与作者一起进行人生的思考。精神抖擞的学者,纵览中华文明的五千年,比如讲百里城、苏州小城,甚至到大漠……中华文明在他的挥手之间剖开。我是一位读者、一位旅行者,我是在跟从一位老师去看万种风情,去品尝中华文化,岳阳楼上的感叹、废墟上的默哀……我与一位心胸开阔的文人慢慢走过。
这段话里面并没有刻画余秋雨的形象,只说站在巅峰之上,指点江山,纵览中华文明,这是一个形象的概括。这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智力活动,是一种概括的形象思维活动,而这应该说是很高级的思维活动。然后他看,他体察,他凭吊,最后充实了知识和情感。我读这些文字时很感动,因为读后感实际上展现了一种心灵成长的过程。阅读就是一个长期浸染和积淀的过程,这种东西浸染得多了,接受得多了,量的变化就会带来质的变化。
文化经典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这些东西应该认真地去读,一个好的精神底子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影响
对中学生来说,一定要多读一些常识性的书,广泛地读。中学时代的积累并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讲的都是常识性的知识,但是很有意思。当你形成一个比较宽广的知识面的时候,就会对很多东西感兴趣。当你升入大学、面对专业选择的时候,可能更容易选择你真正喜欢的专业。
另外就是要阅读经典。高中课标建议我们读的文化经典著作有很多,比如论语、孟子、庄子,等等。大家都听过于丹讲论语,她用很多例子来讲她对论语的理解。这也说明,面对经典,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的理解来。
大家可能不知道杨振宁读孟子的故事。高二时,父亲给他请了一个老师专讲孟子。杨振宁后来说,孟子对他影响太大了,包括在研究当中碰到难题的时候,孟子的思想都对他有直接的启发。
阅读经典还有助于我们打好精神的底子。院士杨叔子有一篇文章里谈到阅读经典,他说古代诗歌曾经对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杨叔子小时候还是抗日战争时期,那个时候他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唐诗三百首》。读到李白的《静夜思》时,父亲跟他说,我们的故乡被日本人侵占了,这些你不要忘记。以后一读唐诗就会想到这些。他说当念到诗经里面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就深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精神;当读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赞叹这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文化经典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这些东西应该认真地去读,一个好的精神底子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影响。
我曾请北京四中的一位老师帮我做了一个调查,了解现在同学们在读什么书。他调查了两个班的读书情况,然后跟我说,他们读的没有一部是经典,鲁迅、矛盾、巴金、沈从文这些人的书在同学们读的书目里没有,国外的雨果、海明威等人的书也是同样情况。其实,这些经典是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的。什么是经典?经典是几百年、上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经过人们阅读的过滤,经过细密的思想的网筛选出来的精华。我们的时间那么紧张、宝贵,我们只有很少的时间来读书,当然要挑最好的书来读,从中获得精神滋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读书。熟读深知,有些书里有值得回味的文段,要反复去阅读。而且不动笔墨不读书,书中总有一些让你怦然心动的句子,它们也许在跟你讲一种深邃的思想,也许在告诉你一些深刻的生活经验,也许作者的描写、抒情让你感到那么美,那么受到打动。这些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东西,你应该把它记下来,不仅仅是摘要,还要写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要让它在你的头脑里有一个消化过程,这样才能真正把书读好,而不是读后就成为过眼烟云。
最后要说的是诵读,诵读是读书的一个重要方法。有一位先生对诵读有一个非常好的说法,他说语文学科不应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还可以运用口与耳来学习。吟诵的时候,对于书中内容,不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终生受用不尽。我觉得这个“不知不觉之间”值得我们好好体会。读得多了,反复地读,那么这些东西逐渐就成为你的语言的一部分,也成为你思想和生活的一部分,那个时候你就真正地融会贯通,真正地让自己的语言、思想和情感丰富了起来。

语文教学与生活
灯火阑珊处——语文教学改革管窥
回答几个问题
一己之见
序跋·记述·赏析
《寓林折枝》序和跋
《阅读教学论集》序
《读后感集锦》小引
《语文讲读课基本式浅探》卷头缀语
《中学语文备课手同》序
《作文之路》序
《中学生读诗津梁》小引
《语言和语言教学》序
《作文杂谈》序
《语文教学在前进》序
《我和语文教学》序
《作家谈高中语文课文》序言
说改——《优秀教师评作文》序
《作文三级训练实验课本教学研究》小引
《写给学生看》序
《中学生学语文琐谈》小引
《阅读文丛》序言
《中国古代寓言诗选》序
有为者亦若是——《茅盾少年时代作文》序
关于“唧唧”的解释
大气磅礴的战歌——读毛泽东同志《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得颂臣台湾书,却寄》赏析
《大风歌》析
民族振起的雄伟颂歌——读毛泽东同志《祭黄帝陵》
编后记

 

天津语文名师:及树楠语文教育思想

$
0
0


我的语文教学改革综述
    我已从事语文教学40余年,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曾苦苦追求,孜孜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研究了某些理论问题,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的主要体会是抓规律、导思路突重点、教方法。我要求学生学习语文要“死”中求“活”,就是在准确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写、自问、自解,不断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作文序列训练实验
     我一向认为作文教学应当有个序,应当有科学的步骤,统一的安排,周密的计划。这不仅指单篇训练,就作文的整体训练而言,也应当有个完整的规划,按照序列进行训练。具体作法是按文体组元。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每种文体,又划分为若干小单元,如记叙文单元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议论文分为提炼论点、选择论据、巧用论证等,说明文分为说明事物特征、安排说明顺序、运用说明方法、锤炼说明语言等。
    在进行具体作文指导时,要力求做到把讲、读、练有机结合起来。
   讲。即根据每次训练项目,适当提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提出若干要求和注意事项,使学生练习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读。即提供相应范文,以供学生仿写和借鉴。每项训练提供的范文和例文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统编教材、报刊上的有关文章、学生的优秀习作。
   练。人人明确要求,落实讲和读的重点,动笔前可让大家议一议,各抒己见,开阔眼界,启发思路,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搜集材料的工作。
   另外,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审题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构思能力、积累和运用材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语文讲读课堂结构的实验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把讲读课分为四个基本环节:设疑---研讨---精讲---实践
设疑。我注意了以下几点:通盘设计、突出重点、抓住思路。
研讨。我的做法是:(1)要求学生事先有充分的准备。(2)研究方式可灵活多样。(3)充分民扬民主,诱导学生自作结论,并允许保留意见。
精讲。是以少胜多,并不是单是少讲,更不是挂一漏万,孤立地去突出某一点;而必须从整体出发,动以情,晓以理,抓精华、以点带面揭示规律。
实践。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课,必须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掌握。将知识练习形成技能技巧,再把技能技巧用于实践。但也要做到以少胜多才好。

 

中国近代教育论著丛书

$
0
0


 
陈宝泉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蔡振生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6-08-01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下册)
 (0人评价)
作者: 吕达 编 
出版社: 
出版年: 2004-10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陆费逵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吕达 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0-01-09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俞子夷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俞子夷著 / 董远骞,施毓英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1-7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郑晓沧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郑晓沧著 / 王承绪,赵瑞瑛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3-10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梅贻琦教育论著选
 (2人评价)
作者: 刘述礼 / 黄延复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3-3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黄炎培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黄炎培著 / 田正平,李笑贤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3-10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经亨颐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出版社: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3.10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蔡元培教育论著选
 (7人评价)
作者: 蔡元培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1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中国近代教育论著丛书 陶行知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廖世承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廖世承著 / 汤才伯主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2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俞庆棠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俞庆棠著 / 茅仲英,唐孝纯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2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李建勋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李建勋著 / 许椿生等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3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陈鹤琴教育论著选
 (1人评价)
作者: 吕静,周谷平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4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蒋梦麟教育论著选
 (2人评价)
作者: 蒋梦麟 / 曲士培 主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5-12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张伯苓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张伯苓 著 / 崔国良 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7-11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胡适教育论著选
 (1人评价)
作者: 白吉庵,刘燕云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4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雷沛鸿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雷沛鸿 / 陈友松主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2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傅葆琛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傅葆琛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4-1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陈独秀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陈独秀著 / 戚谢美,邵祖德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5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晏阳初教育论著选
 (1人评价)
作者: 马秋帆 / 熊明安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3-10-1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孟宪承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孟宪承著 / 周谷平,赵卫平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7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梁漱溟教育论著选
 (0人评价)
作者: 梁漱溟著 / 马秋帆编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1994
2014年9月2日 赞 回复

 

论叶圣陶散文集《小记十篇》的文化意义

$
0
0
论叶圣陶散文集《小记十篇》的文化意义
日期:2015-10-22作者:肖玉华

《小记十篇》(1958)足叶圣陶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1979年此书再版时称集中所收文章“都具体生动地反映了1953~1957年间,作者所目睹的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见《小记十篇》即是十七年政治文化影响的产物。那么,于十七年文坛而言,《小记十篇》只不过是为洋洋大观的红色颂歌散文增加了一些点缀而已。作为以“为人生”的小说创作著称的小说家,叶圣陶的散文在整个20世纪散文史中并不突出。相比较于《没有秋虫的地方》《藕与莼菜》等篇章,《小记十篇》显得并不起眼,几乎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不过,在进入具体文本时,我们发现这些游记散文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叶圣陶一贯的文风,尤其是将其置于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和文化背景之中加以考察时,我们更加会感觉到《小记十篇》中的诸多篇章或文字仍然延续了叶圣陶早年散文的韵致。换言之,《小记十篇》在和主流政治文化保持步调一致的同时,还潜藏着江南文人的文化格调和品味。
正所谓文如其人。在“五四”同人及朋友眼中,叶圣陶始终是一个儒雅、淡泊的人。朱自清曾说叶圣陶“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还说“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矫揉造作而成”。这种个性同样也贯穿在其文学创作中,阿英《叶绍钧小品序》中认为,叶圣陶小品文最主要的特色,“要很具体的讲,我很想用‘宁静淡泊’四个字来说明”。
作为一个长期在教育界从事教育工作的作家而言,叶圣陶比一般的江南文人更关注现实社会,其艺术主张是倾向为人生的:“大家有个新的观念,视小说为精神生活上一种重要必需的事物。换一句话说,就是小说和人生抱和了,融合了,不可分离了。”叶圣陶的文学创作坚持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把它与广阔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走向了一种开阔而坚实的现实主义,与许多其他江南作家相比较,叶圣陶的文学创作少了一些诗意的浪漫气质,更多的是一利t现实主义的沉实与厚重感,反映在《没有秋虫的地方》《藕与莼菜》等思乡小品中的情绪同样是具体、沉实的。不过,叶圣陶的思乡情绪虽然浓烈,但却出之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平实笔法,有一种江南文人特有的淡雅、温和的情致。
对于文学创作,叶圣陶反对粗制滥造,崇尚精心结撰,并以此作为一个作家是否对艺术忠实的标准。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叶圣陶对结构及艺术形式的讲究都彰显了江南文人文化精致、淡雅的追求,这在“五四”同人中就已经成为共识,郁达夫就认为:“叶绍钧风格谨严……不问是小说,是散文,都令人有脚踏实地,造次不苟的感触。”阿英在《叶绍钧小品序》中称:“他的小品文,给予小品文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每一篇,都可以说是非常精妙的佳构。……他写的小品,在数量上不能说多,可是每一篇差不多都经过了很久的胚胎时期,而后用一种细腻老练的艺术手法写了出来。”
建国后叶圣陶的散文创作,明显地多了政治文化的功利色彩,而精致细腻的艺术感觉相对显得钝化了一些。这与在十七年时期整体文学环境以及散文文体在这一时代所担负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集》第七卷所收录的叶圣陶十七年时期创作的50篇散文中,绝大多数为应时应景之作,同样是为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建国以来的新的社会面貌唱颂歌。如第一篇《纪念侯绍裘先生》(1950)在文章结尾表明:“要让当今的人和将来的人知道,人民的祖国是先烈的血和大众的汗灌溉而成的。知道得越深切,对祖国的爱越强烈。”《融合起来了》对于中国社会开创的史无前例的局面,对于各行各业中的力量与人心融合起来的由衷欣慰之情,“正因为一股伟大的力量已经融合起来,一颗伟大的心已经融合起来,谁都觉得精神抖擞,勇气百倍,能够把自己的一份工作搞好”。其他如《唯有努力》《坚决起来保卫和平》《对古今的厚薄》等等也不外乎歌颂主旋律。我们并不怀疑这些散文中情感的真诚,而“真诚”也正是叶圣陶创作的一贯宗旨,但我们也无法回避这些散文中“自我”的缺失和艺术的苍白。叶圣陶早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曾经与共产党人有着密切交往,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使得他相对倾向于进步的共产党运动,无论在社会活动和文学创作中,都表现出了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的正义感、爱国热诚和社会良心,虽然并未加入共产党,但共产党得天下建立新中国对于他来说也是欣于接受的事实。建国后他的主要精力与时间几乎都放在了社会活动和教育事业上,文学创作已经退至次要地位,所以与巴金、何其芳、夏衍、沈从文等人相比,他在思想和文化个性的转换上表现得比较顺其自然,并未有太多的“阵痛”与无奈,而且所受到的冲击相对也比较小。在散文创作一贯宁静淡泊的风格中增添了政治文化的明快与热情。而《小记十篇》中的游记与前面所提及的散文相比,在可读性、艺术性方面皆可足观,在这些游记中叶圣陶偶尔露真容,沉浸于写作对象中,暂时抛却了政治化的抒情背景,在有限范围内体现出江南文人的气质与文化个性。
1981年,叶至善在《编父亲的散文集》一文中透露一个有意思的信息,在文革结束以后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叶圣陶的散文选本多是《记金华的两个岩洞》《游了三个湖》之类的游记散文,而且报刊上常常有分析这些游记的文章,当然都是说写得如何如何好,似乎这几篇游记是散文的正宗,要写好散文就得向这几篇游记学。看到这种文章,叶圣陶就要叹息了:“唉!我成了始作俑者。”叶圣陶“担心的是他的这几篇游记使学生们产生这样的印象:散文就是写些闲情逸致的;要写好散文,必须寄情于山水之间”。身为教育家的叶圣陶担心这些评论与宣传文字会误导学生读者对散文产生狭隘认识。但反过来想一想,叶圣陶之所以会有此顾虑,其实正是因为他的游记散文中就寓含着闲情逸致,只不过评论或宣传文字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些游记不是叶圣陶散文的全部,这种闲情逸致也不是叶圣陶散文创作意旨的全部,甚至不是其主要者,但它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叶圣陶借这些游记谈古述今,畅心怡神,尽情享受着“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清逸旨趣。
江南文人向来钟情于山水游记,从六朝开始就已经形成传统,山水游记蔚为壮观。《小记十篇》中主要是游记之作,《登雁塔》《游临潼》《游了三个湖》《黄山三天》《记金华的两个岩洞》等8篇都是游记之作。虽说登临、游览这些景观本是叶圣陶作为“体制人”的一种工作需要,但并不妨碍他沉浸其中陶冶情趣,寄寓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并不否认叶圣陶在创作这些散文时烙着政治文化的印记,但作为江南文人,在徜徉于山水之间和艺术品之间时的他有时往往会“逸”出这种政治文化的光圈,或者说,一旦进入这些山水、艺术品之类的审美对象中时,他就无法管住那个政治文化中的“大我”,虽然“大我”会时不时地冲在前面起着先行官开山辟路的作用,但江南文化影响的“小我”往往成为这些散文的抒情主体。不难发现,相对而言,《小记十篇》极少十七年时期特有的政治话语,它也不像杨朔、刘白羽等人的散文追求时代主题的表现和宏大叙事模式的营构,说到底,它更应该属于叶圣陶自己,而不是仅仅主要属于那个时代。叶圣陶也把自己一分为二,一个属于政治文化,一个属于江南文人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江南士风在十七年时期还是存在着的——虽然是隐性的存在。
《登雁塔》中对西安正在进行的基本工程建设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在以往历史上,有没有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在全国范围内搞基本建设的?且不说工矿方面的基本建设,单说机关、学校、公共场所的兴修,修成之后将在那里办理人民的公务……我敢于断定不会有。”但这似乎只是目光偶尔触及之际的感慨,情绪仍然显得比较客观而平静。不过,登临雁塔时真正吸引他的眼球的却是雁塔及周围的石刻画、褚遂良写的碑以及浮雕等历代艺术品,作者在以一个鉴赏者的姿态品鉴之:
就是这两块褚碑,两边的蔓草图案工整而不板滞,已经很够味了。碑趺的天人舞乐的浮雕尤其可爱。那是浮雕而超乎浮雕,有些部分竟是凌空的立体。雕刻不怎么工细,可是人物的姿态极其生动,舞带回环,仿佛在那里飘动似的……(《登雁塔》)
这才是文章主要篇幅所在。显然,作者已经超出了赞叹基本建设时的情绪。不难看出,这里的描写与前面的文字在意趣、结构上有游离的嫌疑,表现在文化内涵上是有差异的。《游临潼》也是如此,先对西安第二发电厂的建设速度、规模等表示出惊讶,极致到了临潼华清池,不知不觉间竟将对园林的审美触角挪过来了:
所谓华清池是个紧靠骊山的花园布置。纯粹中国式,有假山、回廊、花栏、河池、小桥,亭馆全用彩椽,……花栏里菊花、西番莲、美人蕉开得正有劲儿,还有些粉红的大型月季……荷池里只剩荷梗了,几只鸭悠然浮在池面,因而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游临潼》)
所幸的是,这里的花就是“花”本身,并没有像杨朔散文中的那种习惯思维——将物象征化,如《茶花赋》中的茶花“象征祖国的面貌”,《雪浪花》中的浪花也成了“勤勤恳恳塑造人民的江山的”劳动者的象征。叶圣陶的笔墨基本保持了江南文人的娴静与节制,没有过分铺张和漫溢。《坐羊皮筏到雁滩》则几乎连颂歌都不唱了,令他感兴趣的是羊皮筏的制作和坐羊皮筏的感受,到了雁滩,江南文人的味觉又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尝着好苹果,同时想起幼年吃的苹果。那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中秋前后,苏州水果铺里的苹果上市了……”虽然雁滩的水果与旧时苏州市上的水果有别,但叶圣陶还不至于藉此来表达新旧社会两重天的意思,雁滩的水果也没有甜得像杨朔的《荔枝蜜》中的“蜜”似的夸张的、象征化了的“甜”,整体上还是显得客观真实,是从生活和现实中得来的感觉和体验。
中国文学中,与山水游记相对应或者说可与之互补的是园林散文的盛行,江南文人更能领略其中之意趣。园林景观与一般的山水自然不同,它们是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以人工创造出一个可居可游可赏的生活空间环境,其本身也就是一件体现古典人文理想的艺术小品,“中国传统的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景境创作主题的,在创作方法上,与古典绘画相通。”《小记十篇》中多数篇章在写景之际同时也在以游览园林的心态和艺术化的视角予以描述,前面提到的对华清池的描写就是一例。在《游了三个湖》中,这种笔墨更浓:
鼋头渚在太湖的北边,是突出湖面的一些岩石,布置着曲径磴道,回廊荷池,丛林花圃,亭榭楼馆,还有两座小小的僧院。整个鼋头渚就是个园林,可是比一般园林自然得多,何况又有浩渺无际的太湖做它的前景。在沿湖的石上坐下,听湖涛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仿佛觉得这就是所谓静趣。(《游了三个湖》)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中沿溪流、石级寻绎,感受这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之美,也全然忘却了身外的世界。与身外沸反盈天的热闹相比,这里的天地却显得宁静、淡泊,借助于这些游记之作,我们同作者一起,从政治文化的喧闹与浮躁中求得心境的一丝宁静与清幽。这也许就是《小记十篇》的独特魅力所在。
《小记十篇》不仅仅畅游于山水之间,而且还带着文人雅士的清赏姿态心游于荣宝斋的彩色木刻画、景泰蓝等艺术品之中。这些散文不仅借助题材较好地回避了政治文化的束缚(对于叶圣陶来说,或许这种回避并非主观上的故意,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这种效果),而且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江南文人特有的精致细腻的感觉。精致与细腻,是《小记十篇》有别于十七年众多以粗犷、直白为质的散文的比较鲜明的特征,这在叶圣陶早期的散文中就已经奠定了。阿英在《叶绍钧小品序》中指出,叶圣陶的小品文在内容上,“固然表现着‘宁静淡泊’的精神,就是在表现的形式上,也是同样的反映着一种‘清淡隽永’的风趣。感情是丰富的,但他用一种极其微妙的方法表出之,如事物上蒙上一层轻纱,是那么淡淡的,又是那么深深地袭人。他的文字是轻灵的,而又是那么的细腻,缜密地”。《在西安看的戏》中对于孟遏云的唱腔有一段描述,《从西安到兰州》中对沿途的景物描述也非常能体现作者精细的感觉:
……借用画家的皴法来说。那些山的皴法显然不同,这一座是大斧劈皴,那一座是小斧劈皴,这一座是披麻皴,那一座是荷叶筋皴……几乎可以一一指点。皴法不同的好些座山重叠在周围,远处又衬托着两三峰,全然不用皴法,只是那么淡淡的一抹。(《从西安到兰州》)
文笔极具画意,似作者自己在精心绘制一幅幅工笔水墨画:
南面远处是秦岭。始而终南山,既而太白山,还有好些个叫不出名儿的峰峦,一路上轮替迎送。那一天轻阴,梨树的红叶和留在枝头的红柿子都不怎么鲜明。秦岭的下半截让厚厚的白云封住。那白云的顶部那么齐平,好像用一支划线尺划过似的。……露出在云上的峰峦或作淡青色,或作深青色,或只是那么浑然的一抹,或显出凹凸的纹理,看峰峦的远近高低而定。有些云上的峰峦又让白云截断,还有些简直没了顶。那些看得清凹凸的纹理的峰峦,山凹里有积雪。(《从西安到兰州》)
南望马迹山,只象山水画上用不太淡的墨水涂上的一抹。……多数山峰比马迹山更淡,像是画家蘸着淡墨水在纸面上带这么一笔而已。(《游了三个湖》)
境由心生。这些文字自然须出之以作者自身宁静淡泊的心情,虽不必以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相类比之。但无静心则无此水墨画境。而笔法的精细其实也是需要宁静的心态作保障的。《荣宝斋的彩色木刻画》中对于木刻画从板子的描底稿、勾描到刻板、调色、选纸、印刷等工艺的制作过程,《景泰蓝的制作》中对景泰蓝从做胎、掐丝、清洗、点蓝、烧蓝等制作过程的介绍和说明也是如此。
(掐丝)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象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景泰蓝的制作》)
表面上是写工匠的制作过程如何精致细腻,其实它更需要融注观察者自己必须具有一种精细感觉和安宁的心境。
如果能够拨开政治文化的面纱来审视《小记十篇》,应该可以感觉出其中融入的江南文人的精细感觉和宁静淡泊的心态。虽然相对来说江南文人的个性特征只是有限度地予以呈现,但将它置于十七年散文粗线条的描述笔法和浮躁、粗犷的心态的整体背景之下,其美学价值不言自明。而且,江南文人文化品格的彰显,对十七年政治文化构成了一定的解构意味。

 

读宁鸿彬先生《中学语文讲读教学举要》

$
0
0
读宁鸿彬先生《中学语文讲读教学举要》——谈课堂中教师的主问题设计


《中学语文讲读教学举要》是宁鸿彬先生多年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全书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遵循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围绕怎样上好语文讲读课这一个中心议题,从教学方案总体设计、初读、启发、讲解、板书、应变、总结等方面阐述了具体详尽的做法。讲理论,深入浅出;举实例,生动丰富。对我个人的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启发。
在第一章中,宁先生主要讲解了搞好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这一大的专题。他认为,科学的设计思想主要有一下部分组成:(一)传授方法,揭示规律(二)讲解难点,注重实效(三)主线鲜明,整体性强(四)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就其中主线鲜明,整体性强一节,我做了认真学习并做了自己教学中的一个简单的案例研究。
讲课和写文章一样,要求讲课的前后的衔接,步骤的流畅,条理的清晰,彼此的照应等等。而要是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握住一条讲课的主要线索,用它把各项教学的内容串联起来,使一节课形成一个整体。若不是上述那样,而是把课讲得前后割裂,左右无关,彼此孤立,支离破碎,既理不出讲课的头绪,又没有整体感,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搞乱,不要说受到有效的训练,就是读懂教材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讲求课堂教学要做到主线鲜明,整体性强,要注重课堂主问题的设计。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宁老师的相关阐述,谈一下主问题的设计: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堂中教师的问题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它的精心设计,既能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又能调动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引导学生将教师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内容或结果,并进一步地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
我结合自己对《采薇》这课的一些问题设计,谈一下自己浅陋的想法。
一、主问题设计的原则和做法
什么是教学的主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教学中的主问题要具备“三力”,既要具有吸引学生参与的牵引力;具有在教学过程方面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又要具有在课堂活动方面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我在对主问题的设计中,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要紧扣教学的重点设计主问题
教师在确定每一篇课文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要明确其中的教学重点,要把解决教学重点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
如《采薇》一诗,教学的重点是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情感。
一位参战数年,久阔桑梓的戍卒,在战争结束,回乡夙愿即将实现的归途中,他并没有载欣载奔,却是行道迟迟。缘何而迟,我想除了有雨雪霏霏、长路漫漫、载渴载饥等原因之外,更是其内心中难以言道的复杂情感所致。“迟”是内中情怀的外显。
问题设计:《采薇》这首诗抒发了这位戍卒怎样的情感?这些是从哪些诗句中体现出来的?
围绕这一主问题,学生通过析词理句,数层深入地思考便能够很好地将情感把握并体会出戍卒那种近乡而情切的矛盾心理了。
 

(二)根据学情设计主问题。
“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在初中,苏教版的教材收录了《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他们对重章叠句和比兴、对比等艺术手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采薇中局部的重章复沓和“采薇采薇”“彼尔维何?维常之华”两处比兴又能够更好地突出抒情主人公的“家国之思”和“参战之豪”。也为了避免与第一个主问题,我保留了重章叠句部分的赏析。
问题设计:重温《蒹葭》中学过的重章叠句的手法,在《采薇》中进一步体验其表情达意的效果。
从旧识中提取、概括,再次感受了这种写作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学生答题示例:
在前三章的前四句中,“采薇采薇”反复出现,写到了因为薇菜可以食用,而不断采摘充饥的过程,也写出了戍卒生活的艰苦,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出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一起,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戍役的漫长,“曰归曰归”却久成不归,重章叠句手法的使用,在一唱三叹,诗意不断推进中表现出戍卒在战争中强烈的思归之情。
(三)根据难点设计问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这句话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却赞赏有加,如果让学生写作评论,容易出现套作或是过于空洞。
这一环节中,我令学生将“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作为背景,动笔写作。
问题设计:展开想象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幅画面进行描摹,再次体味其中感情。
并给出了写作提示和可以写作的角度: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猜想还有谁在等我?在回乡之路上,遇到了何人何事何物,唤起了他怎样的情思?
学生答案示例:
记得你戎装离开的那一天,我还是一个如出水芙蓉的妙龄女子。可是,就在那春光明媚的一天,在那执柳相送的一刻,注定了我无尽的等待。独自一人看春花秋月,独自一人看夏荷冬雪。有时,我也会登楼远望,多希望,你就在眼前的这条归家的路上;有时,很想亲上战场去寻你,可是世间的孟姜女到底能有几个呢?终于,由我青春少女变成人老珠黄,而等待却还在继续,一个没有结果的等待。可能,我早已知道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等待,可是还是抱着一丝渺茫的希望;或者,等待早已成了我的一种习惯······终于,在一个漫天风雪的早晨,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熟悉的巷陌中……
(四)问题设计的注重内在联系、注重层次性。
问题设计还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层次感。这种层次感不仅能体现文章本身的脉络线索和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且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
找出情感——体会情感——深味情感,一线贯穿。
二、问题设计的反思。
(一)初设问题时设问的明确性不够
在初设计问题时,我将三个问题设计为:
1.采薇抒发了士卒何种情感,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
2.结合学过的《关雎》《蒹葭》中使用的比兴和重章叠唱的手法进一步体会情感。
3.展开想象描绘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画面,进一步体会加深理解。
通过对赵老师讲座的再次深入学习与请教,将问题改为了上述的三个。指向性明确了,提示性明确了。
(二)重点班与普通班在设置问题时区分度不够。
这是我在学习《中学语文讲读教学举要》之后的收获,写下这篇小文章,用以留下心得。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

$
0
0
游了三个湖——经典散文

这回到南方去,游了三个湖。在南京,游玄武湖,到了无锡,当然要望望太湖,到了杭州,不用说,四天的盘桓离不了西湖。我跟这三个湖都不是初相识,跟西湖尤其熟,可是这回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写不成名副其实的游记,只能随便谈一点儿。
首先要说的,玄武湖和西湖都疏浚了。西湖的疏浚工程,做的五年的计划,今年四月初开头,听说要争取三年完成,每天挖泥船轧轧轧地响着,连在链条上的兜儿一兜兜地把长远沉在湖底里的黑泥挖起来。玄武湖要疏浚,为的是恢复湖面的面积,湖面原先让淤泥和湖草占去太多了。湖面宽了,游人划船才觉得舒畅,望出去心里也开朗。又可以增多鱼产。湖水宽广,鱼自然长得多了。西湖要疏浚,主要为的是调节杭州城的气候。杭州城到夏天,热得相当厉害,西湖的水深了,多蓄一点儿热,岸上就可以少热一点儿。这些个都是顾到居民的利益。顾到居民的利益,在从前,哪儿有这回事?只有现在的政权,人民自己的政权,才当做头等重要的事儿,在不妨碍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前提之下,非尽可能来办不可。听说,玄武湖平均挖深半公尺以上,西湖准备平均挖深一公尺。
其次要说的,三个湖上都建立了疗养院——工人疗养院或者机关干部疗养院。玄武湖的翠洲有一所工人疗养院,太湖、西湖边上到底有几所疗养院,我也说不清。我只访问了太湖边中犊山的工人疗养院。在从前,卖力气淌汗水的工人哪有疗养的份儿?害了病还不是咬紧牙关带病做活,直到真个挣扎不了,跟工作、生命一齐分手?至于休养,那更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儿,休养等于放下手里的活闲着,放下手里的活闲着,不是连吃不饱肚子的一口饭也没有着落了吗?只有现在这时代,人民当了家,知道珍爱创造种种财富的伙伴,才要他们疗养,而且在风景挺好、气候挺适宜的所在给他们建立疗养院所。以前人有句诗道,“天下名山僧占多”。咱们可以套用这一句的意思说,目前虽然还没做到,往后一定会做到,凡是风景挺好、气候挺适宜的所在,疗养院全得占。僧占名山该不该,固然是个问题,疗养院占好所在,那可绝对地该。
又其次要说的,在这三个湖边上走走,到处都显得整洁。花草栽得整齐,树木经过修剪,大道小道全扫得干干净净,在最容易忽略的犄角里或者屋背后也没有一点儿垃圾。这不只是三个湖边这样,可以说哪儿都一样。北京的中山公园、北海公园不是这样吗?撇开园林、风景区不说,咱们所到的地方虽然不一定栽花草,种树木,不是也都干干净净,叫你剥个橘子吃也不好意思把橘皮随便往地上扔吗?就一方面看,整洁是普遍现象,不足为奇。就另一方面看,可就大大值得注意。做到那样整洁决不是少数几个人的事儿。固然,管事的人如栽花的,修树的,扫地的,他们的勤劳不能缺少,整洁是他们的功绩。可是,保持他们的功绩,不让他们的功绩一会儿改了样,那就大家有份,凡是在那里、到那里的人都有份。你栽得整齐,我随便乱踩,不就改了样吗?你扫得干净,我磕瓜子乱吐瓜子皮,不就改了样吗?必须大家不那么乱来,才能保持经常的整洁。解放以来属于移风易俗的事项很不少,我想,这该是其中的一项。回想过去时代,凡是游览地方、公共场所,往往一片凌乱,一团肮脏,那种情形永远过去了,咱们从“爱护公共财物”的公德出发,已经养成了到哪儿都保持整洁的习惯。
现在谈谈这回游览的印象。
出玄武门,走了一段堤岸,在岸左边上小划子。那是上午九点光景,一带城墙受着晴光,在湖面和蓝天之间划一道界限。我忽然想起四十多年前头一次游西湖,那时候杭州靠西湖的城墙还没拆,在西湖里朝东看,正像在玄武湖里朝西看一样,一带城墙分开湖和天。当初筑城墙当然为的防御,可是就靠城的湖来说,城墙好比园林里的回廊,起掩蔽的作用。回廊那一边的种种好景致,亭台楼馆,花坞假山,游人全看过了,从回廊的月洞门走出来,瞧见前面别有一番境界,禁不住喊一声“妙”,游兴益发旺盛起来。再就回廊这一边说,把这一边、那一边的景致合在一起儿看也许太繁复了,有一道回廊隔着,让一部分景致留在想像之中,才见得繁简适当,可以从容应接。这是园林里回廊的妙用。湖边的城墙几乎跟回廊完全相仿。所以西湖边的城墙要是不拆,游人无论从湖上看东岸或是从城里出来看湖上,就会感觉另外一种味道,跟现在感觉的大不相同。我也不是说西湖边的城墙拆坏了。湖滨一并排是第一公园至第六公园,公园东面隔着马路,一带相当齐整的市房,这看起来虽然繁复些儿,可是照构图的道理说,还成个整体,不致流于琐碎,因而并不伤美。再说,成个整体也就起回廊的作用。然而玄武湖边的城墙,要是有人主张把它拆了,我就不赞成。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那城墙的线条,那城墙的色泽,跟玄武湖的湖光、紫金山复舟山的山色配合在一起,非常调和,看来挺舒服,换个样儿就不够味儿了。
这回望太湖,在无锡鼋头渚,又在鼋头渚附近的湖面上打了个转,坐的小汽轮。鼋头渚在太湖的北边,是突出湖面的一些岩石,布置着曲径磴道,回廊荷池,丛林花圃,亭榭楼馆,还有两座小小的僧院。整个鼋头渚就是个园林,可是比一般园林自然得多,何况又有浩渺无际的太湖做它的前景。在沿湖的石上坐下,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仿佛觉得这就是所谓静趣。南望马迹山,只像山水画上用不太淡的墨水涂上的一抹。我小时候,苏州城里卖芋头的往往喊“马迹山芋艿”。抗日战争时期,马迹山是游击队的根据地。向来说太湖七十二峰,据说实际不止此数。多数山峰比马迹山更淡,像是画家蘸着淡墨水在纸面上带这么一笔而已。至于我从前到过的满山果园的东山,石势雄奇的西山,都在湖的南半部,全不见一丝影儿。太湖上渔民很多,可是湖面太宽阔了,渔船并不多见,只见鼋头渚的左前方停着五六只。风轻轻地吹动桅杆上的绳索,此外别无动静。大概这不是适宜打鱼的时候。太阳渐渐升高,照得湖面一片银亮。碧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若有若无的薄云。要是天气不好,风急浪涌,就会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色。从前人描写洞庭湖、鄱阳湖,往往就不同的气候、时令着笔,反映出外界现象跟主观情绪的关系。画家也一样,风雨晦明,云霞出没,都要研空那光和影的变化,凭画笔描绘下来,从这里头就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太湖边作较长时期的流连,即使不写什么文章,不画什么画,精神上一定会得到若干无形的补益。可惜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能有两三个钟头的勾留。
刚看过太湖,再来看西湖,就有这么个感觉,西湖不免小了些儿,什么东西都挨得近了些儿。从这一边看那一边,岸滩,房屋,林木,全都清清楚楚,没有太湖那种开阔浩渺的感觉。除了湖东岸没有山,三面的山全像是直站到湖边,又没有衬托在背后的远山。于是来了总的印象:西湖仿佛是盆景,换句话说,有点儿小摆设的味道。这不是给西湖下贬辞,只是直说这回的感觉罢了。而且盆景也不坏,只要布局得宜。再说,从稍微远一点儿的地点看全局,才觉得像个盆景,要是身在湖上或是湖边的某一个所在,咱们就成了盆景里的小泥人儿,也就没有像个盆景的感觉了。
湖上那些旧游之地都去看看,像学生温习旧课似的。最感觉舒坦的是苏堤。堤岸正在加宽,拿挖起来的泥壅一点儿在那儿,巩固沿岸的树根。树栽成四行,每边两行,是柳树、槐树、法国梧桐之类,中间一条宽阔的马路。妙在四行树接叶交柯,把苏堤笼成一条绿荫掩盖的巷子,掩盖而绝不叫人觉得气闷,外湖和里湖从错落有致的枝叶间望去,似乎时时在变换样儿。在这条绿荫的巷子里骑自行车该是一种愉快。散步当然也挺合适,不论是独个儿、少数几个人还是成群结队。以前好多回经过苏堤,似乎都不如这一回,这一回所以觉得好,就在乎树补齐了而且长大了。
灵隐也去了。四十多年前头一回到灵隐就觉得那里可爱,以后每到一回杭州总得去灵隐,一直保持着对那里的好感。一进山门就望见对面的飞来峰,走到峰下向右拐弯,通过春淙亭,佳境就在眼前展开。左边是飞来峰的侧面,不说那些就山石雕成的佛像,就连那山石的凹凸、俯仰、向背,也似乎全是名手雕出来的。石缝里长出些高高矮矮的树木,苍翠,茂密,姿态不一,又给山石添上点缀。沿峰脚是一道泉流,从西往东,水大时候急急忙忙,水小时候从从容容,泉声就有宏细疾徐的分别。道跟泉流平行。道左边先是壑雷亭,后是冷泉亭,在亭子里坐,抬头可以看飞来峰,低头可以看冷泉。道右边是灵隐寺的围墙,淡黄颜色。道上多的是大树,又大又高,说“参天”当然嫌夸张,可真做到了“荫天蔽日”。暑天到那里,不用说,顿觉清凉,就是旁的时候去,也会感觉“身在画图中”,自己跟周围的环境融和一气,挺心旷神怡的。灵隐的可爱,我以为就在这个地方。道上走走,亭子里坐坐,看看山石,听听泉声,够了,享受了灵隐了。寺里头去不去,那倒无关紧要。
这回在灵隐道上大树下走,又想起常常想起的那个意思。我想,无论什么地方,尤其在风景区,高大的树是宝贝。除了地理学、卫生学方面的好处而外,高大的树又是观赏的对象,引起人们的喜悦不比一丛牡丹、一池荷花差,有时还要胜过几分。树冠和枝干的姿态,这些姿态所表现的性格,往往很耐人寻味。辨出意味来的时候,咱们或者说它“如画”,或者说它“入画”,这等于说它差不多是美术家的创作。高大的树不一定都“如画”“入画”,可是可以修剪,从审美观点来斟酌。一般大树不比那些灌木和果树,经过人工修剪的不多,风吹断了枝,虫蛀坏了干,倒是常有的事,那是自然的修剪,未必合乎审美观点。我的意思,风景区的大树得请美术家鉴定,哪些不用修剪,哪些应该修剪。凡是应该修剪的,动手的时候要遵从美术家的指点,惟有美术家才能就树的本身看,就树跟环境的照应配合看,决定怎么样叫它“如画”“入画”。我把这个意思写在这里,希望风景区的管理机关考虑,也希望美术家注意。我总觉得美术家为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要求,不但要在画幅上用功,还得扩大范围,对生活环境的布置安排也费一份心思,加入一份劳力,让环境跟画幅上的创作同样地美——这里说的修剪大树就是其中一个项目。
1954年作

 

蒋星煜:林确斋与林茶

$
0
0

作者:蒋星煜 文章来源:文汇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8
 

 

 

    ■
    
    林确斋并不是十分知名的人物,清初江西有一个以《大铁椎传》作者魏禧为首的明代遗民群体,共有九人,皆通《易经》,因此被称为“易堂九子”。林确斋为其中之一,魏禧传世诗文中提到林确斋之处不少,并为之专门写了一篇传记。
    
    说来颇为离奇,这篇传记却名为《朱中尉传》。原来林确斋身世显赫,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也。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协助朱棣登上了皇位,他自己的宁王府位于南昌,子孙自然也基本上在江西居住。朱中尉并没有仗势而横行不法,而是“四方豪杰多从之游”。又拜名师,习经义学术。
    
    甲申,李自成破北京,乙酉,金声桓攻入南昌,朱中尉偕彭士望到宁都,与魏禧相晤,成为生死之交。也就在此时,他决心隐去皇族身份,改称林时益,号确斋,俨然一介寒儒也。
    
    易堂九子过的是隐居生活,既不做清廷的官吏,也不参加清廷举办的各级考试,因为住在宁都城里的话,免不了官府的侵扰,所以九个成员的家庭都全部搬迁到了远离市集的翠微峰中。这九个家庭虽然生活很简朴,但人口众多,日子一长久,经济上也困难重重。
    
    好在林确斋不仅能诗能文,而且精通种茶、制茶、品茶的艺术,当初作为休闲,或者说一种生活乐趣,此时此刻,他决定以此为解决生活困难的手段了。但是,种茶要讲究地质、水源、气候,翠微峰并不适合,他经过调查研究,选择了另一远离通都大邑的所在,名曰冠石。
    
    这地方在余干县境内,是冠山之石峰的简称,相传唐代的陆羽很欣赏这里的泉水,曾在这里凿石为灶煮茶。《茶经》说:“烹茶于所产处无不佳,盖水土之宜也。”由此推论,陆羽烹茶之处应当适宜种茶的。大概林确斋由此选中了这块山地。
    
    林确斋迁往冠石的经过,魏禧为他所作传记中说得很详细:“率妻子徙冠石,种茶。长子楫孙,通家子弟任安世、任瑞、吴正名,皆负担亲鉏畚,手爬粪土以力作,夜则课之。读《通鉴》,学诗,间射猎,除田豕。有自外过冠石者,见圃田间三四少年,头著一幅布,赤脚挥鉏朗朗然歌,出金石声,皆窃叹,以为古图画不是过也。”
    
    冠石经过林确斋的惨淡经营,穷乡僻壤逐渐人气旺盛了,而且林确斋究竟不是一般的农夫,原来有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凡是没有成为清朝新贵的遗民先后来探望他的不少。林确斋作《冠石》:
    
    城西之石峰嶙峋,冠石之冠古制存。
    
    初以力耕久为客,时因避乱还成村。窗间无数桂花叶,屋里一株桃树根。山口竹柝响清昼,远林归尽鉏茶人。不但介绍了冠石的环境,还有力耕的情况,山间的清静幽雅,历历如绘。击柝则是巡查治安工作,有人守候,并提防盗贼或野兽的侵袭也。
    
    林确斋不仅种茶,而且还制茶,即采摘之后的进一步加工。他酬答顾东山的诗便说“美贻忽漫将诗至,匪报翻嫌制茗迟。”但制作技艺的过程却未有记载。当时,既有“林茶”之称,想必自有其特色。
    
    加工之后,茶便是成品了。但冠石地方比较偏僻,茶的产量不可能十分多,又无其他著名的土特产,因此贩茶的商人不会到冠石来收购。林确斋只得自己运出冠石,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或某些较小的茶叶店。他的《程士喆客至广昌,予亦以卖茶至,留饮,饮罢登城西作》、《卖茶新地,简夏菊庄进士好方脉地理》、《卖茶黎川四十日,不得过寿昌喜梅和尚出广照寺》等诗都是他卖茶生涯的写照,可以知道他在卖茶的同时,经常趁这个机会访晤昔日的知交好友,有时互以诗文酬答,有时痛饮饱醉方休。
    
    他制的茶属何品种类别,易堂九子的诗文中均无明确记载,但从他本人的诗歌创作仍旧可以得知大概。《赴刘峻度饮罢喜月出》:“红灯白茗频移座,醒客如君才谓能。”《夜到寿昌喜晤座上客》:“消渴不须春茗白,甘寒最爱晚桃红。”《卖茶黎川四十日,不得过寿昌喜梅和尚出广照寺》:“入肆近虽售白茗,到山多是看丹枫。”三首诗两用“白茗”,一用“茗白”,由此,我认为林确斋制的是白茶。
    
    究竟种茶的劳动不轻松,林确斋壮年时还能胜任,后来人过中年,就逐渐力不从心了,从屋子里来往茶园也要使用手杖了。在诗中说:“采山予渐老,扶策子仍贫”,好像指的是来客使用了手杖。但另一首诗说:“几时瘦杖离溪上,忽漫方袍扣邸中。”是说他自己既消瘦而用手杖了。魏禧有《杖铭》之作,共两句:“我持而乎而,而扶我乎而”,是说乍看是我持了杖,却也是杖扶了我。林确斋在铭文后面有评题两句:“朋友相须,如是如是”。
    
    林确斋活了61岁,便告别他的魏禧等友人,告别他经营得相当不错的茶园逝世了。从此,“林茶”也从市场上消失,种植、制作的操作规程也没有流传下来。
    
    多年以后,王士禛《渔洋诗话》说:
    
    林确斋者,亡其名,江右人。居冠石率子种茶,亲畚锸负担,夜则课读《毛诗》、《离骚》。过冠石者见三四少年,头着一幅布,赤脚挥锄,琅然歌出金石。窃叹以为古图画中人。
    
    “亡其名,江右人”的说法,其实挺矛盾的,不知是王士禛没有看到《朱中尉传》的原文,还是在有所避讳。不管怎么说,《渔洋诗话》流传甚广,流传的程度超过了《魏叔子文集》,更远超过了《朱中尉诗集》,所以我有必要把林确斋这位坚持民族气节隐于茶的奇人的生平及“林茶”作一简单的介绍。 


 

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00部

$
0
0
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00部及各年级推荐书目
上传: 龙永忠     更新时间:2014-7-3 11:17:55

导语: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营养品。她可以让你减少平庸,脱离低级趣味;她可以提升你的气质,塑造你的心灵。所以,阅读不是为了应试,更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巴金语)。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且中学生都是消费者,能借则借,学校图书室、桐乡图书馆都是提供免费阅读资源的好地方;另一方面,淘书、藏书也是一种乐趣,争取家长支持购买一些好书,充实你的书架,且可以常读常新,不亦快哉。当然,你若能将靠压岁钱、零花钱积攒起来的“小金库”用来充实你的头脑,将更有意义,你的父母也一定会更加高兴!

同学们,炎炎夏日即将到来,就让我们一起到书的海洋中去畅游,去聆听先贤圣人的醒世恒言,去享受文学大师的鸿篇巨制,去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吧!

以下是老师为你推荐的一百部作品,都是适合你读的精品。你尽可以在读后流泻下一时的感受,记一点感想;可以办一个“文学沙龙”,与友人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当然,你也可以寻章摘句,把那些动人的闪光积累起来。暑假过后,学校将开展读名著征文、观赏电影等一系列活动,把课外阅读引向深处。在此,老师希望你们积极行动起来,去经历一次充实愉快的精神旅游吧。

◆诗歌类

1.《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

2.《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 

3.《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 编著 (或《宋词选》 胡云翼)

4.《泰戈尔诗选》(或《飞鸟集》、《园丁集》等) (印度)泰戈尔

5.《普希金诗选》 (俄)

6.《草叶集》 (美)惠特曼

7.《繁星•春水》 冰心

8.《徐志摩诗选》

9.《食指的诗》 食指(郭路生)

◆散文类(含随笔、杂文、书信、演讲)

10.《论语译注》 杨伯峻

11.《古文观止》 吴楚村、吴调侯

12.《世说新语》 刘义庆

13.《西湖梦寻》 张岱

14.《浮生六记》 沈复

15.《胡适演讲录》

16.《朝花夕拾》 鲁迅

17.《昆虫记》 法布尔

18.《雨天的书》 周作人(或《周作人散文》)

19.《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

20.《张爱玲散文》

21.《汪曾祺散文》

22.《随想录》 巴金

23.《干校八记》、《杂忆与杂写》 杨绛

24.《傅雷家书》 傅雷

25.《董桥散文》

26.《我与地坛》 史铁生

27.《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杂文自选集》 王小波

28.《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龙应台

29.《寻找家园》 高尔泰

30.《大地上的事情》(或《太阳升起以后》、《上帝之子》) 苇岸

31.《培根随笔选》

32.《纪伯伦散文诗选》

33.《村中三日》 (俄)列夫•托尔斯泰

34.《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里尔克

35.《爱因斯坦文录》 爱因斯坦

◆小说、戏剧类(含童话、故事等)

36.《巨人传》 拉伯雷

37.《鲁滨逊漂流记》 (英)笛福

38.《欧也妮•葛朗台》 (法)巴尔扎克

39.《匹克威克外传》 (英)狄更斯

40.《堂吉诃德》 (西班牙)塞万提斯

41.《简爱》 (英)夏绿蒂•勃朗特

42.《巴黎圣母院》 (法)雨果

43.《红与黑》 (法)司汤达

44.《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45.《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选》

46.《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47.《飘》 (美)米切尔

48.《爱的教育》 (意)亚米契斯

49.《猎人笔记》 (俄)屠格涅夫

50.《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或《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马克•吐温

51.《老人与海》 海明威  

52.《1984》、《动物庄园》(又译《动物农场》) (英)奥威尔

53.《王尔德童话》 

54.《意大利童话》 卡尔维诺  

55.《小王子》 圣•埃克絮佩里

56.《夏洛的网》 eb•怀特  

57.凡尔纳科幻小说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58.《三国演义》 罗贯中

59.《水浒》 施耐庵  

60.《西游记》 吴承恩   

61.《红楼梦》 曹雪芹

62.《呐喊》、《彷徨》 鲁迅  

63.《骆驼祥子》 老舍  

64.《边城》 沈从文

65.《围城》 钱钟书  

66.《倾城》 张爱玲  

67.《受戒》 汪曾祺

68.《平凡的世界》路遥  

69.《细雨中的呼喊》、《活着》 余华  

70.《射雕英雄传》 金庸

71.《哈姆雷特》 (英)莎士比亚  

72.《雷雨》 曹禺  

73.《一千零一夜》

74.《古希腊的神话与传说》 斯威布

◆历史、传记类

75.《史记》 司马迁  

76.《世界史纲》 (英)赫•乔•韦尔斯

77.《渴望生活——梵高传》(美)欧文•斯通  

78.《名人传》 (法)罗曼•罗兰

79.《居里夫人》 (法)艾夫•居里  

80.《我生活的故事》 (美)海伦•凯勒

81.《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82.《四十自述》 胡适

83.《我家》 遇罗文  

84.《陈景润》 沈世豪  

85.《甘地自传》 甘地著 杜危、吴耀宗译

86.《达尔文传》 a•涅克拉索夫著 韦清豪等译  

87.《狗娘养的战争》 巴顿

88.《南非斗士曼德拉》 李安山  

89.《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高皋 、严家其

90.《漫话圣经》 房龙著;施旅、于一译

91.《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史蒂芬•霍金著;许明贤、吴忠超译

◆哲学美学类(含文艺评论)

92.《思想录》 帕斯卡 

93.《歌德谈话录》 (德)爱克曼 

94.《小说美学》 陆志平、吴功正

95.《园林谈丛》 陈从周

◆其他(包括中外文集、课外阅读丛书等)

96.《初中生语文阅读周计划》 付燕君主编  

97.《美国读本——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

98.《青春读书课》系列人文读本   严凌君主编 

99.《新语文读本》(初中卷) 钱理群、王尚文等编   

100.《新语文》(三卷) 王泽钊、闵妤

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初一年级

寄小读者 冰心

水浒传

唐诗选注(初中阶段读完) 浙江文艺出版社

课外诵读基础文库•散文(初中卷)(初中阶段读完)浙江文艺出版社

课外诵读基础文库•短篇小说(初中卷)(初中阶段读完)浙江文艺出版社

课外诵读基础文库•诗歌(初中卷)(初中阶段读完)浙江文艺出版社

安徒生童话(精选本) 浙江文艺出版社

精美散文(幽默杂趣谈、艺术哲理卷)兰州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记游文学精华 浙江文艺出版社

外国散文名篇选读报 作家出版社

中国神话

郑渊洁童话选

西游记

伊索寓言(精选本) 浙江文艺出版社

克雷洛夫寓言(精选本) 浙江文艺出版社

格林童话(精选本)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一千零一夜

鲁宾逊漂流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

童年 高尔基

文心 夏丏尊 叶圣陶

海底两万里

看北极 浙江少儿出版社

昆虫的故事 (法)法布尔 花城出版社

初二年级

红岩

三国演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院士 浙江文艺出版社

朝花夕拾 鲁迅

运河的浆声

骆驼祥子

花季雨季

丰子恺散文

沈从文散文精编

施蛰存散文选集电路 百花文艺出版社

游记十篇 叶圣陶

马可•波罗游记

斯巴达克斯

马克•吐温幽默短篇小说选

飞鸟集 (印)泰戈尔

20世纪英美抒情诗选

哥伦布传

牛顿传 (美)克内特

灯下集 吴晗

美学散步 宗白华

爱的教育 亚米契斯

把握有限的今生 刘墉

初三年级

 巴金

儒林外史 吴敬梓

科学的历程(上、下) 湖南科技出版社

青春万岁 王蒙

四世同堂 老舍

青春之歌 杨沫

老残游记 刘鹗

基督山伯爵 (法)大仲马

居里夫人传 商务印书馆

贝多芬传 安徽文艺出版社

论人生 (英)培根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与世界伟人谈心 房龙

艺海拾贝 秦牧

欧洲十大古典名曲欣赏

西方美术名作二十家 傅雷 三联书店

罗丹艺术论

写在人生边上 钱中书

文化与人生 商务印书馆

高一年级

课外诵读基础文库•散文(高中卷)(高中阶段读完)浙江文艺出版社

课外诵读基础文库•短篇小说(高中卷)(高中阶段读完)浙江文艺出版社

课外诵读基础文库•诗歌(高中卷)(高中阶段读完)浙江文艺

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宋词三百首(高中阶段读完)

呐喊 鲁迅

围城 钱钟书

巴黎圣母院 (法)雨果

美的历程 李泽厚

古文观止

梁实秋散文精品 浙江文艺出版社

边城 沈从文

秋雨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平凡的世界 路遥

浮躁 贾平凹

南方有嘉木 浙江文艺出版社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燕山夜话 邓拓

史记选注

复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渡金时代 (美)马克•吐温

傅雷家书

戴高乐传

超越自我 (奥)a•阿德勒

诗词格律 王力

文明与自信 科普出版社

电脑史话 浙江文艺出版社

高二年级

子夜 茅盾

红楼梦 曹雪芹

论语

红与黑 (法)司汤达

罗密欧与朱丽叶 (英)莎士比亚

元曲选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彷徨 鲁迅

毛泽东诗词

艾青短诗选

欧也妮•葛朗台 (法)巴尔扎克

简•爱 (英)夏洛蒂•勃朗特

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

孟子选注

东周列国志

爱因斯坦传

矛盾论 毛泽东

现代青年心理 上海译文出版社

学会生存 教育科学出版社

现代交叉科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高三年级

诗经选注 余冠英

楚辞选译

西厢记 王实甫

热爱生命 (英)杰克•伦敦

白鹿原 陈忠实

人间词话 王国维

哈姆雷特 (英)莎士比亚

包法利夫人 (法)福楼拜

悲惨世界 (法)雨果

上尉的女儿 (俄)普希金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诺贝尔获奖作品选(上下)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

源氏物语 (日)紫式部

人生的枷锁 (英)毛姆

第三次交锋

注:加“*”的为必读书目,其余为选读书目


 

诵读——古诗文教学的关键

$
0
0


  “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针对40年代的教育现状如是说。然而时至今日,中学古诗文的教学现状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这是《归园田居》的教学实况,老师先是导入新课,然后介绍作者,接着讲解诗歌大意,最后归纳中心。整堂课除了开始时老师读了全诗,分析完毕学生齐读了全诗之外,其余时间都是老师在喋喋不休地分析、讲解。 
  例二:老师正在上《劝学》,幻灯显示完作者的情况,学生听完课文录音后,老师便开始逐字逐句地翻译、串讲,,完了之后,便着手归纳本文的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次、一词多义等等,一堂课下来,难得听到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 
  以上教学实例的通病是偏向了理性分析、讲解的一面,而忽视了“诵读”这个古诗文教学最基础的环节。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得不大声疾呼:让琅琅书声重返课堂吧!诵读才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诵读,《辞源》解释为“念,熟读。”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看家本领”,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诵读是把书面的文字语言转换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是眼、口、心、耳并用,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连贯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继而形成语感。同时,诵读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及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叶圣陶曾说过:“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宋代朱熹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由此可见诵读的重要性与特殊功效。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古诗文正是中华民族文化永恒的经典。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内蕴最丰富、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也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不仅如此,古诗文流传了千百年,积淀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它可以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这些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形成健全的人格。 
  古诗文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的教学只能采用文学的教学方式,因此对古诗文大可不必作条分缕析地讲解,至于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在讨论中去交流,千万不能把最具趣味性、最具感染力的文学课变成枯燥乏味、干巴巴的理论课。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明白如话的诗句还用翻译吗?如果硬要将它翻译出来,那诗的韵味岂不荡然无存?古诗文特有的音韵美决定了古诗文特别适合诵读,像《腾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这样最具音韵美与意境美的文字,如果不诵读,又怎能体会到蕴藏其中的美感? 
  众所周知,古代的私塾教育特别注重诵读习惯的培养。一上课,教室里便是“听取蛙声一片”,学生不是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便是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都能熟读成诵、倒背如流。在这种读书的氛围中,学生们无不受到古圣先贤思想的熏陶、道德的感召、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滋润,从而积累了一笔终生受益的语言财富。因此,大力倡导古代私塾式多读多背的教学方式,是古诗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传统,走民族化道路的最佳途径。 
  现状的学生一提到写作文便个个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何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学生脑中没有素材,没有几十百儿的文章放在脑袋里面,怎么写得出东西啊!电脑是人脑的仿制品,人们只有给电脑输入、储存一定信息,电脑才能处理、输出信息。人脑也一样,不输入、储存相当数量的语言信息,怎么能处理、输出语言信息呢?不在头脑中积累一定数量的精华篇章,就不能形成语文能力,没有背诵的积累,也就写不出文章。清代唐彪在其《读书作文谱》中作了如下的总结:“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杜甫也曾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这方面,许多名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古代的文人墨客,像三国七步成诗的曹植,南朝倚马可待的袁虎,若非平时读得多背得多,怎能才高八斗、文思泉涌?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门,哪一个又是读得少背得少呢?中国一代大文豪鲁迅先生,其古文基础就是在私塾里打下的;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能背诵《古文观止》,矛盾先生能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倒背如流。如果他们不多读多背,又怎能写出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啊?再以普通百姓为例,大凡读过私塾的祖辈们,都有相当的古诗文功底,一般都是村里的“笔杆子”,什么写对联啦、写悼词啦,往往是他们的强项,村里的红白喜事都离不开他们,前辈们在古诗文记诵方面成功的经验说明,诵读不仅是语言积累的良好方法,也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 
  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在少年和青年,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学生时代背诵过的许多诗篇,至今仍记忆犹新。所以多读多背必须要从学生时代抓起,要把握住青少年时代的大好时光。如果每位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都能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训练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在读中玩味、在读中咀嚼,直到熟读成诵、融会贯通。如果每位学生都能将所学诗文烂熟于心、倒背如流的话,还何愁写不出文章?到时恐怕不写倒“情难自禁”了,“洋洋洒洒”百儿千字的文章还不是“小菜一碟”啦!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古文三百篇,不会作文也会编”。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能够改变那种“讲风过盛”的现象,走出“条分缕析”的怪圈,把握“诵读”这个古诗文教学的关键,认真地指导学生背诵上百篇优秀的诗文作品,学生就一定能够在语言的海洋里俯仰自如,在写作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教育学》 
  [2]《心理学》 
  [3]《中学语文教学》 
  收稿日期:2012-12-23

 

要学古文,就得背,而且必须背得滚瓜烂熟

$
0
0


李国文, 1930年生于上海,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作品多次获奖。
   

         我生于1930年的上海,等我进小学和上中学的时候,新文学运动已经波澜壮阔,至少在大城市里,在实施现代教育制度的学校里,古文基本上退出了文字的流通领域。以白话文写作的作家,如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冰心、丁玲,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此,我记不得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有唐诗、宋词,也记不得中学的语文课本里,有韩、柳、欧、苏的文章,在白话文逐渐全方位进入文化领域的那时,即使选录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大概也是为数不多。因此,我才没留下什么印象,相反,那些现当代文学的奠基者,对我倒产生了深刻影响,最终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


  现在回想起来,我受到的古文训练,不是从当时的语文课本而来。基本上完全是在家庭的督促,环境的熏陶,从硬着头皮,死背硬记开始,渐渐发生兴趣,然后到接受,到受益,到深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矢志活到老,学到老的。


  古汉语的命运,终究维系于辉煌的中华文明,植根于中国这块土地上,因此,其生命力应该是不会衰竭的。我记得,三十年代,在离城市并不很远的乡村,也还有科举时代曾经盛行过的私塾,甚至到了五十年代了,在偏远地区,也有类似私塾的家学存在。


  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经济负担的原因,交通不便的原因,也还有出于中国人固有的传统思想的原因,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所谓洋学堂里读书。当时,城市的学校在农村人的眼里,除了能够识字的语文课外,那些常识、算术、英语、劳作、美术、音乐等课程,是没有什么用场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谈背诵有益的杂感,讲到这种古老的私塾教育,虽然其教学方式完全背离于时代,落伍于生活,但是,私塾的强调背诵,即使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


  我有一位居住在乡下的外祖父辈的前清秀才,入民国后,功名不成,便以塾师为业,在乡闾间,是颇着人望的一位老学究。他教过的学生,其出息者,有留洋,有当官,有领兵者;没有出息的,当然更多,不过,老人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暑假期间,家长便让我回乡下去,在那里补习古文,好像我有这样一位斯文长辈,作为后生的我等,要是古文一窍不通,那么薪火相传,就要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似的。于是,我就坐在板凳上,读那些儒学的启蒙书籍。老人对我倒不严厉,别人背不出来,是要吃板子的,我背不出来,就例外豁免体罚了。


  我说:“我不喜欢背。”


  他说:“要学古文,就得背,而且必须背得滚瓜烂熟。”


  我问他:“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先讲课,你为什么不讲?只教识字,识了字以后就只是背书?”


  他的回答,“背多了,你就自然明白了。”


  后来,我读《红楼梦》第九回,贾宝玉上家塾,其父贾政讲的一番关于教育方法的话,倒是今古同源,如出一辙:“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讲明和背熟,其实是两回事,也许老先生好一口酒,晚年愈沉迷其中,精力有限,在他的私塾里,于是只有背熟一道,而无讲明之说。因此,也有家长持异议者,他的解释很简单,你愿意来念就念,不念请便,还挺拿大。横竖他那些留洋的,当官的,带兵的学生,是他最好的广告,从来不愁生源。我家不也利用暑假,要我到老人家这里开小灶,来打好古文基础吗!


  很久很久以后,我也琢磨出来这位老秀才的见解,不无道理。对一个童稚气十足的孩子,给他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是如让顽石点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但确如他所说,书背得多了,人长得大了,知识面也拓展了,还真是“就自然明白了”。


  在多多益善的背诵中,达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以此,我是有真切体会的。随便举一个例子,旧时坊间出版的书籍,通常无标点,很难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这时已经上中学的我,曾经求教于老人,如何句读之法?他反问我,句读有法吗?我也相信确是无法,但无法之法,总是应该有的,他想了想,还是只有多背书这个法子,他说,书背得多了,也就自然明白哪里该顿,哪里该断了。


  我为一家出版社撰写《莎士比亚传》,在检阅大量数据时,发现这位文豪的童年,也是在背诵中开始他的文化积累的。看来,背诵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我记得凌叔华记辜鸿铭的文章中说,这位民国后还拖辫子的满清遗老,留洋归来,在北平当大学教授,能够一口气背诵出上千行的米尔顿《失乐园》。看来,背诵,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为我深有体会,由于解放后的语文课本,在一度厚今薄古的文化思潮下,古汉语的篇幅,在教科书里是屈指可数的。所以,这一时期在校学习,尔后成为作家的同行,尽管他们非常努力地在充实自己,仍然时不时要暴露出他们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对弱势,出现完全不应出现的语文知识方面的硬伤。


  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中的背诵,从做学生开始,背诵我们这个五千年文化中的精彩篇章,这样持之以恒,不仅令构成一生享用不尽的文化财富——你要是能背诵出一百首唐诗,比一首也背不出来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据科学家研究,人脑,只是不大的部分被使用着,更多的部位实际是在闲置着的。因此,强记硬背,是增强启动开发脑细胞的再好也没有的手段。更何况古汉语的音节,言简意赅,古汉语的语法,短句多,长句少,复合句更少,是最适宜于记忆和朗诵的。

 

《古文观止》:古文梦想照进时文现实

$
0
0

2014年07月25日 浏览次数: 次
 打印
0

 

陆平



“观止”,出典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请求观赏周乐。鲁国依次演出周文、商汤、夏禹的乐舞,最后演到虞舜时的《韶箭》,季札发出了赞叹:“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这段故事不仅让“观止”成为了至善至美的代名词,也推出了古典至美、流行乏善这个文艺评价传统。那么流行三百年的《古文观止》是否当得起“观止”?在流行中,其古典品位是否仍然纯粹?

同样是古文选本,姚鼐的叫《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的叫《经史百家杂钞》。他们一位参与过四库名山事业,一位更是文胆武略,可一“纂”一“钞”,都谦虚得很。《古文观止》的作者吴楚材、吴调侯不过一介布衣,竟敢如此大言不惭?如果这仅仅是作者的狂妄,或者是书坊读物自我标榜的惯技,那这个选本必不能风行如此之久。要知道“古文”这个东西要想流行,何容易。因为它与时尚的绝对离,甚至你死我活,是从胎里带出来的。

我们今天把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统称为古文。但“古文”开始只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的古文字,与文章体裁无关。因为当时的经史诸子都是用散文写成,无需专名为“古文”。魏晋以后骈俪文流行,讲究对偶、声律、典故、辞藻,但内容空洞无聊,不切实用,这个时期就是所谓的“八代之衰”。另一方面,隋唐起开始有了科举这个指挥棒,应试就成了最大的流行,所以本意是流行于一时代之文体的“时文”,在唐代除了指当时通常应用的骈文,也指科举考试采用的律赋。有了大众趋之若鹜的流行,才有人蓦然回首或是猛回头。中唐韩愈倡导“古文运动”,自白其用心是“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从此“古文”就具有了与骈文对抗的文体意义和“明道”的儒学意义。明清时代,唐宋“古文”被推崇为文章的正统,道学气味更加浓厚,而对科举应制的八股文仍然绝对排斥。这时的“时文”,又转为八股文的专称。可以说是时文催出了古文,流行逼出了古典。

两者的“相反”既然是固然,但其“相成”又未必是自然而然。旗帜鲜明地作出与流行对峙的姿态,很容易就能做到“叫得响”,但未必“走得远”。姚鼐的选文定出义理、辞章、考据三条,曾国藩又强调“必以义理为质”,还加上了经济(指“经世济民”)。他们一个造就了桐城极盛,一个促成了桐城中兴,确乎做到了“叫得响”。但文学家选文章难免有门户之见,名臣着眼经济更是寄托太殷,脱离了群众。这两个名家选本的影响反而不如《观止》。

《观止》的流行不见于名家著述,因为这类启蒙学书在正经的读书人看来杂凑了些,算不得可口的脍炙。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它们却实在是不可缺少的果腹的米面。近代江南吴兴才子王文濡先生对《观止》的流行有个极为恰切的总结:“风行数百年,后生小子口沫手胝岂止万本千遍。”“口沫手胝”是化用李商隐《韩碑》中的诗句“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本是为歌颂韩愈的《平淮西碑》而发的。读到口角流沫,抄写到右手起茧,这一点韩愈的《平淮西碑》终究没有做到,而《古文观止》做到了。《儿女英雄传》里的粗豪老头儿邓老九不读诗书,但会念句“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的《神童诗》,再就是《古文观止》里见着的“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有位小七叔,在上海洋行里白天学生意,晚上念洋书,也要在床头桌上堆着些《古文观止》、《分类尺牍》。这充分说明了当时《观止》不仅是为俗所知,而且真正做到了为俗所用。

之所以如此,只因为作者吴氏叔侄,也不过是“后生小子”。他们并没有什么高明的文学见识,每篇文章之后的简评是承袭前人的说法。他们无望于整顿世道人心,《观止》里有那么将相的文章,但只有不得肉食的曹刿、寄人篱下的冯谖能令他们心有戚戚,勾出他们的牢骚话来,说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骂尽谋国偾事一流人,真千古笑柄”,什么“三番弹铗,想见豪士一时沦落,胸中魂碣勃不自禁”。他们不能有居高临下的姿态,不能有变俗复古的心气,反而能定下心抄之评之。他们不排斥八股时文,《观止》序称吴楚材“工举业”,所以《观止》的点评里冒出八股先生的见识,什么“整对格”。什么“反正开合”,什么“分合倒顺虚实”。甚至对于古文和骈文的态度,《观止》也不那么泾渭分明,一些骈文名篇也被选人。于是,古文、时文的两种水火不容的势力在他们这里融而为一。学者从他们选的古文里能嗅出时文的味道。吕思勉先生说“《古文观止》这部书,是为科举时代学做八股文的人诵读的。做八股文要从无话可说处硬找话说,因此,它所选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说空话发空论的文章”,还说它“选钞无法,美恶杂陈”,“不知古文为何物”。朱光潜先生说《古文观止》充满了从前私塾冬烘学究所津津有味的乌烟瘴气。这些刻薄话反而道出了《观止》骨子里经典与流行相互渗透的特色。

“匹夫而为百世师”的人生境界,“成一家之言”的著书理想,并不是人人能够实现的。关键是对这些梦想的望峰息心之后,是靡然流俗,还是留一种坚持在心间。吴氏叔侄选择了后者。执着地做力所能及的童蒙普及工作。《古文观止》初版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康熙五十年(1711)吴乘权又著成《纲鉴易知录》。这部简明的中国通史读本,在二百余年中,刊刻了二十余次,并被译成外文,传播海外。书前面有他的一篇自序,表达了他对于编辑通俗读物重要性的认识。他说自己童年有志读史,但资质愚钝,不能遍观史书。他感叹世上虽有颖悟绝人之士可以读书一目十行,而像自己一样的拙人还是数。对于后者来说,“读史之法宁简毋详,宁陋毋雅”。所以人们不想看史书,“非尽天资稚钝,庸师误人,亦由编辑成书者引导无方而致然也”。有人说《观止》是欺世盗名的抄袭之作,被盗的失主或指为金圣叹的《才子必读古文》,或指为林云铭的《古文析义》。对照它们的选篇和评语,确实可以发现承袭的痕迹,但它们的不同之处更值得我们反思。金圣叹是才子为才子选文,选评思想追求新异乃至偏激。林云铭的《古文析义》篇幅很大,刊刻得少,到现在也无人予以整理。这些都属于对无才又无财的大众“引导无方”者。还有学者考证《观止》脱胎于《御选古文渊鉴》,那么这说明大众对于“皇帝老儿”也是不买账的。

《古文观止》的引导之方,吴兴祚在序里已有总结:“观其选,简而赅,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但这只是细节,是其形而非其神,是其结果而非其根源。其能引人入胜的首要关键,吴氏叔侄的用心良苦之处,却还在那“耸人听闻”的“观止”两字。“观止”不是标榜自己的选本已绝无遗珠,舍此更无可观,而是说观此即得可满足,与“易知”同调,也和“《文选》烂,秀才半”的俗想暗合。这对于能力、财力、精力都有限的大众,才是最好的鼓励。陈蒲清评价《观止》是“熟读古文三百篇,等闲可过古文关”。这固然是对《唐诗三百首》那句著名“广告语”的戏拟,但确实道出了这类普及读物的共同要素:给人信心和希望。

当我们拾掇起敦煌遗址的断简残卷,洞穿了马王堆汉墓的金缕玉衣,我们可见的文化经典并不少于历史上的哪位文豪。但电子计算机的海量检索并不足以助我们穿越古籍文献的山重水复,我们发现古典看我们很近,我们看古典很远。这种“远”不是时代差异造成的文化距离和语言变迁造成的理解隔膜,而是“路漫漫其修远”的畏途感。无心古典的数人,其实并不是不重视古典,相反倒是因专家们极言其博大精深,使人由敬而畏,望而却步。古典既然博大,而任何人都是生也有涯,今天的古典文化整理者和普及者们,何不让自己谦虚一些,对读者体谅一些,许给读者一个崇高又轻松的希望呢?


来源:《江苏教育》2009年第16期


 

对文言教学“背诵”热的冷思考

$
0
0

童志斌
(浙江师大人文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语文学习》 2003第3期     
 
[摘  要]  面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在探讨语文教育的出路问题时,许多专家与教师不约而同地将眼光转向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提出了“向传统汲取智慧”的口号。可是,在这同时,也出现了忽视古今语文教学实际,搞简单化、一刀切的情况。在文言教学中对“背诵”方法的不恰当的强调,便是一例。本文试从古今文言教学的差异以及古代“诵读”概念的内涵着手,廓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以利于科学地借鉴传统,推动当前的文言教学。
[关键词]  背诵;诵读;传统;方法;文言教学
 
问题的提出
 
古代语文教学重视诵读,强调背诵,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面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困难,许多专家与教师在探讨语文教育的出路问题时,不约而同地将眼光转向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上来。虽然人们对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态度是毁誉不一,但是,传统语文教学中重积累、重感悟的做法,似乎逐渐得到了人们一致的认同。张定远先生曾在全国中语会第七届年会的闭幕式上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七个方面,其中之一便是“学生课外书读得少,课内诵读背诵的机会少。”〔1〕针对于此,不少研究者提出应该返朴归真,提倡多读多背,以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局面。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早在九二年便在《语文学习》上撰文《还我琅琅书声》,倡导“熟读成诵”。〔2〕九八年又撰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记忆”问题再认识》,〔3〕运用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对语文教学中的“背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语言学家胡明扬先生也在最近的《语文建设》(2002·5)上撰文主张“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对这方面问题关注最多的是《中学语文教学》。该杂志在2000年开设的《问题之鉴》讨论专栏,曾以“私塾的语文教学科学吗?”为话题,连续多期(第4—7期)刊发了系列文章,对传统语文教学以及诵读背诵等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对于传统私塾语文教学,北京大学附中的李裕德先生认为“至少有两大优点:第一是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按:指“重模仿”而言——笔者);第二是绝对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的成效呢,是“私塾里的学生,语感都很强”。[4]讨论的主持人余彤辉先生在该刊第7期作了小结性发言,明确指出:“它(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基本方法是科学的,因为它符合汉语的特点,符合言语习得的规律,同时它也注意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而且被证明是有效的。”
对于研究者的意见,语文教材的编写者显然也是极为关注的,而且作出较为明显的呼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童志斌(1970~),男,汉族,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一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育硕士。
其集中体现是2000年颁行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以及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高中《大纲》中明确指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也在“前言”中提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2000年颁布的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附录”部分增设了以往《大纲》中所没有的一项内容:优秀诗文背诵篇目。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保留了这项内容。其中详细规定了要求学生们熟读背诵的古诗文的数量及篇目。相应的,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课文背诵量较之旧教材有大幅度的增加。笔者手头的1997版新教材(当时仅为“两省一市”使用),高一年级6个单元共24篇文言文,除了有两篇只要求“熟读”外,其余的22篇都有背诵的明确规定(其中14篇要求全文背诵,另外8篇为局部段落的背诵)。到2000年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使用后,背诵的任务虽有调整,但总量仍不少,高一年级共有17篇有背诵要求(其中5篇为局部背诵)。
语文研究的这些新动向,也必然在高考命题中反映出来。第一明显的体现是,“名句默写题”在消失了三年后,在2002年《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中这项内容又“卷土重来”了。对于此,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是这样说明的:“在以往的高考试卷中,曾经考过‘默写名句’的内容,由于有不同意见,高考取消了这项内容。经过几年调查研究,我们感到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背诵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熏陶情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2002年《考试说明》中增加了对这项内容的要求。”[5]看来,“名句默写题”的复出,是顺应了语文教育界对“语言积累”“熟读背诵”的重视、要求和呼唤的。
学术界对于背诵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大纲、教材与高考不断地将这种观念付诸实践;而且,连社会力量也在推波助澜。2000年6月份的《文汇报》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系列活动之一的“恒寿堂杯”开展了比记忆、诵唐诗、增能力的擂台赛。全市有12万中小学生参加了这次比赛。[6]笔者所在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为了配合高中新教材的要求,自2000年使用新教材的第一个学期,便在高一年级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古典诗文背诵大赛。全社会尤其是一线教师对古典诗文背诵(用意自然是在于增强文言感性认识)的认同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受理论界的这一动向影响最为直接的,莫过于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学语文教材编写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张必锟先生曾撰《学文言非诵读不可》一文,他指出:“为什么文言文教学要以诵读为主?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7〕
理论界重视语言积累,重视熟读背诵的主张,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的一种回归,也是对上世纪初以来科学化、理性化语文教学观念的一种反拨。对于理论界要求“从传统汲取智慧”,重视语言积累,重视熟读背诵的主张,笔者完全赞同,这些观念也完全可以同时贯彻到白话与文言教学当中。前述张必锟先生的“学文言非诵读不可”的看法,我们也完全赞同。可是,笔者担心,理论界乃至全社会的这股“回归”热,“背诵”热,不仅未能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提供什么摆脱困境的良方,反而很可能使本已千疮百孔的中学语文教学雪上加霜。正如余应源先生所指出的,“今年(按,指2000年,引者)修订的两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仅是对百年教训经验式的回顾,对古代经验表层的感性继承,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缺乏科学的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仍然没有对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就过早地轻率地对《北京文学》引发的语文教学大讨论作结论”。〔8〕余先生的文章,意在反思上世纪初我国现代语文教学“否定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改用西方的语文教学模式”,“导致我国语文教育背离传统、背离汉语文特征越来越远,以至教学实际水平不断下降”的失误,不过上引这段话中也明显反映出余先生对不作“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便“轻率”地“感性继承”“古代经验表层”的做法的相当清醒的质疑。笔者以为,中学文言教学在回归传统,强调诵读的同时,也应保持这样一种审慎的态度,要摸着石子过河;而不应重蹈上世纪盲目西化,直到问题演变为积痼之后的世纪末才开始反思、纠正的覆辙。换句话说,就是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莫犯矫枉过正的错误。
“诵读”法作为一种传统做法,固然是顺应了汉语言文字自身的规律,其实也是有着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同样是学习文言,笔者认为,古人与今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甚至无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就会产生认识上的误区,给文言教学实践造成损害。同样的,如果不能确切地把握“诵读”的内涵,也会给文言教学带来莫大的损失。
 
一、正视古今文言学习目的的差异
 
在此首先需要廓清一种认识。不少人误以为“文言”就是古人的语言,所以,古人学文言当然比今人容易;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觉。所谓文言,“是与白话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古代汉语书面语,从上古一直沿用到‘五四’以前”。[9] “文言起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后来它越来越同口语脱节”[10],这种书面语固定下来之后,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处于与各时代的口头(交际)语言相脱离的状态中。如王力先生所说的,“咱们现在模仿清代以前的古文,恰像罗贯中模仿汉末或三国时代的古文一样的困难”。(着重号为引者所加)〔11〕王力先生这里谈的是“模仿”(写作)古文的问题,其实,在阅读方面,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秦汉以后各时代的古人要学文言,它们所面临的问题与难度,同现时代的人们学习文言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从前的人教文言,都是先让学生读古文,背古文。儿童从五六岁入学,就把‘四书五经’之类的书拿来整本整本地念,整本整本地背。从不知所云,到半懂不懂,到大致能懂,再加上练习写一些文言文,久而久之,就能比较顺利地读懂文言文,也能写一些文言文了。”[12]这表明,古人(秦汉以后)学习文言,与今人学习文言相比,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便是,都是“在口语、书面语言距离很大的条件下学习”,因而,就学习的方法而言,“也只有通过读文章,多接触感性材料,才能逐步形成初步的阅读能力。”[13]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古人与今人在学习文言时,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首先就是学习目的上的差异。
如前所述,文言这种书面语固定下来之后,便一直处于与各时代的口头(交际)语言相脱离的状态中。各时代的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使用的是迥异于文言的一种口语;也就是说,作为一种语言,文言的交际功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可是,由于统治者的极力倡导,也由于各时代文人对文言的偏好;所以,尽管与口语脱节,文言却在书面语中一统天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始终是唯一的正统的书面语。因而,如果按照将语文能力概括为“读写听说”这四大方面的普遍说法,那么,古人学习文言的目的是,能够地运用文言自如地进行读、写,乃至一定程度的“说”。
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古代人学习古文,不但读的是文言文,而且连写的都是文言文。他们对家里人说的是一种话,在书房里说的是另一种话,他对古人说古人话,甚至还对朋友说古人话,慢慢地训练成为能说两种话的人,就成为语言学中所谓‘二言人’,这种人精通两种话,说哪一种话都用不着想。”[14]“必须把自己的脑筋暂时变为古人的脑筋,学习古人运用思想的方式。思想能像十九世纪中国人的思想就够了,至于词汇、语法、风格和声律四方面,却最好是回到唐宋或两汉以前”。[15]王力先生的意思,要想真正学好文言,必须人为地营造一种文言作为交际语言的环境(一定程度可以看作是一种模拟的母语环境)。多读多背文言文,目的在于增加对文言的感性认识,以弥补文言不作为交际语言、运用文言的机会相对缺乏之不足。
关于这一点,郭绍虞先生也有一段论述:“我们要知道,学习这种超方言的文学语言(指“文言”,引者),等于学习另一种语言,所以要求能够应用于写作,只有像鹦鹉学舌般的从诵读入手。……写作的文辞,假使和口语相接近,那么不必借助于诵读。离口语愈远,那么学习的方法也就愈需要诵读。所以重视诵读的倾向,越到后来就越显著。”[16]张中行先生也指出:“旧时代两千年来的文人,写的本领都是由书面上照猫画虎学来的,写文要熟读经史,写诗要熟读李杜。” [17]因而,对于古人而言,为了真正掌握文言这一“语言”,就必须多读多背文言文。舍此,别无他法。
而在现时代,在文言已不作为实际的书面交际语言,仅仅是在阅读古书等特殊场合才发挥作用的语言而存在,我们学文言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能够“阅读”古文而已。尤其是中学阶段,对学生文言文的要求并不高,而且是相当明确的,只在“读”这一个方面有能力要求。即便是高中生,也只需要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见2000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就够了。
所以,我们现在学习文言,完全没有必要(在现有的课程体制下,事实上也不可能,下文将作详论)像古人那样,通过大量地直接接触文言语文材料并进行不断地实践的方式。
 
二、正视古今课程体系的差异
 
  谈到古人积累背诵的做法,我们马上便可以想到相当多的“箴言”,从扬雄的“能读千赋则能为文”,到后来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以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乃至郭沫若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等等,无一不在宣扬一个至理:多读多背很重要。
这里还有一份古代(清代龙启瑞)的课程表,内容如下:
每天早起温习读书,背诵。上生书时,老师讲解毕,命学生复述一遍,乃就位念一百遍;午后,写字,温书,背;晚上练习作对,灯下读古诗,隔日学写诗,逢三、八日作文,逢初一、十五作史记诗赋[18]。
清代王筠《教童子法》载:
“才高者,全经及《国语》、《国策》、《文选》尽读之,即才钝亦《五经》、《周礼》、《左传》全读之,《仪礼》、《公》、《谷》摘钞读之”。[19]
从以上材料不难看出前人对于读与背的重视程度,而这种读与背的任务总量,又达到多么惊人的程度。据程羲《中国历史轶闻》一书统计:
清代应考生要背诵精通(按,还不仅仅如王筠所要求的“尽读”“全读”,引者)几十万字的书,其中《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经》99010字,《左传》196845字。此外,还要阅读几倍量的注释和其它非读不可的典籍、史学文学书籍等。[20]
先不说“此外”“还要阅读”的“几倍量”的典籍,单单是要求“背诵精通”的那一部分,其数量之多(总计40余万字)已令人咋舌。40万字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以当前高中教材中的《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等课文为准(这两篇文章包括标点总计约400字),那么,前人的背诵任务相当于现今意义上的1000篇课文。
反观今人的背诵量,与古人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如前所述,最新的2000版《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背诵已相当重视,《教学大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初中高中累计也就120篇(首)。如果加上1—6年级的70篇(《课程标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前后共12年时间),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的古典诗文总量是200篇不到。面对新教材的背诵任务,学生们普遍已经叫苦不迭,与前人的1000篇的背诵量比起来,我们实在应该汗颜。
可是,事情似乎又不能这样简单看待。以今律古固然不合理,简单的是古非今也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古人如此重视背诵,除了上述文言学习目的决定之外,同时也少不了可行性的保证。可以说,重背诵,这是由古代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特点所决定的。
人所共知的事实是,传统的教育,“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语文教学几乎就是教育的全部内容。”[21]“传统教育是单科教育,单教语文,没有其它课程来和它争地位、抢时间、比高低。”[22]关于这一问题,郭绍虞先生论述得更明白:“这样诵读,是不是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呢?也不,也有学到老而学不通的。那么古人为什么不想办法求解决呢?这也有几个原因:(一)古人的学习语文只限于少数人,很多人是不感到需要的。(二)古人所谓学问,也只限于文史部门,范围较窄,尽可以不计时日地让他从容玩索,所以也不感到需要缩短学习的时间。(三)古人文章篇辐不大,易于记诵,所以从诵读入手,并不感到多大困难。”[23]
如此说来,采用读背的方法学习文言,先不管它实际成效如何(其实前引郭绍虞先生的话已明白告诉我们,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至少可以明了,这其实是一种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做保证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在前人看来还是可行的(而且一定意义上还是唯一途径),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则完全行不通。王力先生也这样认为,他说:“科举时代,读书人费了十年二十年的苦功,专门揣摩古文的‘策法’,尚且有‘不通’的。现代青年们脑子不是专装古文的了:英文、数学之类盘据了脑子的大部分,只剩下一个小角落给国文,语体还弄不好,何况文言。”[24]现在的学生,固然不再需要完成熟读背诵40余万字的古代典籍的任务,但是,数理化以致外语等等功课,已经足以让他们整日埋首其中,心无旁骛了。“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只占全部课时的30%,其余的70%的时间让给了其他课程。”[25]在升学压力下,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甚至连30%都不能保证。在整个语文学习时间已相当有限的情况下,要想为读背文言文保证大量的足够的时间,显然不切实际。
那么,针对于中学文言文的学习要求,降低背诵量如何?如果能将文言文的背诵量压缩到中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那当然好。可是,压缩了背诵量,是否还能确保学生仍能通过背诵的方式培养文言阅读能力呢?这个适当的量究竟该如何把握?
对此,张必锟先生有过专门的论述:“用诵读为主的方式教文言文,要想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就必须有足够的诵读量。”“诵读量要多大才算足够呢?也拿《四书》作参照。过去读完《四书》就可以看懂一般作品,而《四书》的总字数在5万5千左右……这个诵读量对现今学生来说,多了一些,也没有必要。”“根据现行中学课程设置、教材中文言文(含古代诗歌)的篇数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笔者认为总诵读量以3万至3万5千字为宜;熟读和背诵可以各占量的一半,在基础好的教学班也无妨“四六开”,即熟读占4/10,背诵占6/10。”据张先生分析,按照现行中学教材的情况,“中学六年的总背诵量正好在3.1万至3.5万之间,可以跟《孟子》全书(约34,685字)匹敌了。”这样的要求是否过高呢?张先生认为“一点也不”。他说,“按照新教材的课时设计,每学期64节(16周×4节)课中,文言教读占30节,每节只需诵读130至150字。”根据笔者对新教材的教学体会,学生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教材规定的背诵任务,殊非易事。而且,必须在原有语文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另外追加大量的课外时间才能勉强完成。可是,张必锟先生对此却相当乐观。他指出,“《师说》456字,用2.5节即可基本成诵;《过秦论》893字,用4节可以熟读前两段(共385字),背诵后三段(508字)”。[26]可是,这样一来,张先生的“诵读为主”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已经变成了以诵读为全部内容的文言教学方式(请注意:张先生所说的“诵读”,其实是“熟读和背诵的合称”)。因为,根据新教材编者的《说明》中对课时安排的意见,“古代散文每单元10课时,其中教读课文每课3课时,自读课文每课2课时”。若根据这一原则来安排教学进度,试问,张先生的用2.5节“基本成诵”的《师说》,4节“熟读前两段,背诵后3段”的教学设想,根本就无法实施,还怎么能说要求“一点也不”高呢?
张先生专门为这种“诵读为主”的文言教学方式起了“一个堂皇的名称:诵读教学法”,他说,“这种教学法跟旧时代学塾的教读方式表面上有相似之处,然而实质全然不同:它不是单一的朗读训练,也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用诵读来带动其他的训练(如句、篇的训练等),最后达到自然成诵。” [27]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若按张先生的意见,一篇文言文的教学时间全部用于熟读背诵尚且不敷,又如何才能同时“带动其他的训练”呢? 张先生虽然自称诵读教学法与旧时代的教读方式“实质全然不同”,可是,这种以“达到自然成诵”为最终目的的做法,其实践上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我们似乎很难感受得到。采用这样的做法,要想实现张先生所说的面对文言文能“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杳字典、会意而后懂”的结果,其现实性实在让人怀疑。
总之,要想采取背诵为主的文言教学法,就必须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作保证。而在现有的中学课程体系下,是不可能做到的。笔者曾有在中学阶段独立设置“文言”课程的设想,但是,笔者以为,即便有了独立的“文言”课程,要用传统的以背诵为主的教学法,其可行性也还是不充分的。
 
三、正确理解古代“诵读”的内涵
 
对于继承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今天人们最欣赏的是私塾语文教学中的诵读”。[28]诵读法是文言文教学中一种重要方法。什么是“诵读”呢?从词义学的角度理解,有认为是“念(诗文)”的(《现代汉语词典》),有认为是“念、熟读”的(《辞源》),有认为“念、熟读、背诵”的(《汉语大词典》)。作为一种通俗的解释,这些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仅此解释,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不够的。而且,很可能对语文教学实践产生损害。大力倡导“学文言非诵读不可”的张必锟先生认为:“这里说的诵读,是熟读和背诵的合称。熟读者,拿着书边看边背,背不出就看几眼;而背诵则必须离开书本。”并声称“过去的人读《四书》,也是这种读法”。[29]如果按照这种理解,“诵读”就与普通意义的“读”没有什么差别了。而且,诵读的终极目的也仅仅是“背诵”。——这样的说法,笔者以为,其实是对“诵读”的一种极其肤浅的理解,根本没有抓住诵读的精义。
那么,古人的诵读法究竟是怎样一种做法呢?“诵”和“读”,从词源上说是不同的。《说文解字》:“诵,讽也。”“讽,诵也。” 讽诵互训,但二者实则有别。郑玄说:“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所谓“吟咏”,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诗·周南·关睢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孔颖达疏:“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情性也。”由此可见,“诵”,是一种有情态,而又寓情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至于“读”,《说文》解释为“籀书也”,段注则解释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进而他又解释:“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
正因为“诵”和“读”的含义有差别,古人在运用时将两者区别开来。比如,《孟子·万章下》:“又尚论古之人。颂(同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礼记·文王世子》载:“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随着实践的加强,人们对“诵读”结合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在读书中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就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了。清代学者张岱在叙述自己的学习时,对“诵读”的描述是“正襟危坐,朗诵白文数十余过,其意忽然有省”。
再看今人对“诵读”的理解。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多读。他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道:“读法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他还分别指出两种读法的特点:“至于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而“文言的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的。[30]
华东师大王荣生先生指出:“诵读”的要义,是“得他滋味”(朱熹语)。“诵读”重在“味(动词用法)”、重在“玩(刘勰语)”,“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朱熹语)……“诵读”包含着“背诵”,但能背出不等于“诵读”,“诵读”也不一定要延伸到“默写出”。“诵读”与记背、默写有联系,但不完全是一回事。滋味索然,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算哪门子“诵读”?[31]可见,诵读是一种特殊的“声读”法。上述张必锟先生所谓的“熟读”,充其量只能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宣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诵读”。而语文界的许多同仁在谈到继承传统的问题时,则往往像张必锟先生那样,将“诵读”简单地等同于“宣读”。既然“诵读”就是“宣读”,自然是越熟练越好,也就是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于是乎, “诵读”,在有些人眼里,就被看作仅仅是达到“成诵”目的的一个环节(其实,如果目的在于“成诵”,那么,连“诵读”的环节都可以不要了。因为,完全可以采用默读甚至抄写之类的方式来达实现背诵)。这样一来,古人学文言时重“诵读”的传统,也就与重“背诵”的传统合二为一了。
殊不知,古人最初强调“诵读”,固然也同时强调多读熟读(据《后汉书·列女传》,汉代强调诵读的两个要求:读的字数要多;读的遍数更多,再进行理解性地诵读 [32])而将“诵读”时多读、熟读的要求解释为“熟读精思”、“必须成诵”(朱熹),那已经是科举时代的事了。正是科举考试,使得记诵古文大行其道,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只考经义,而且规定必须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观点的阐述须严格按照《四书集注》等书,不允许作者作自由发挥。这样一来,熟读背诵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就成为压倒一切的工作。如果说,原先人们熟读背诵古文还仅仅是一种语言学习的需要,到了明清时代,熟记古文的主要目的就转为要熟记文言所传达的内容,为了要让儒家思想烂熟于胸,以便更自如地“代圣贤立言”。此时的“诵读”已经与段玉裁时代的“诵读”大异其趣了;已经全然不具备“吟咏以声节之”、“得其文辞”的讽诵的特点,而仅仅是为了“得其义蕴”的“(宣)读”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在北宋时代还有像王安石这样的有识之士,对当时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死守章句,强调记诵的做法进行了严厉批评[33];而在明清两代,则几乎人人都在不遗余力地倡导背诵或成为背诵古文的身体力行者了。前引清代龙启瑞的课程表与清代王筠《教童子法》中以背诵的极端强调便是例证。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语文教材编写者都表现出对传统的注重语感积累、涵泳体悟的做法的认同。其直接表现就是对知识教学、理性分析的淡化,对熟读背诵的强化。有研究者认为:“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甚至认为“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 [34]笔者的观点是,学语言一定要强调语感积累;尤其是学习文言,更要强调增强感性认识。可是,这并不就意味着要强调背诵。学习文言文当然应该多读,而且应该熟读;但是,却不一定都要“成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一直到熟。熟到什么程度?一般说来,提出某一段或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背诵则更好。[35]
正是由于对“诵读”内涵的理解上有偏差,才导致现今不少人将文言教学中的背诵提到不恰当的高度。事实上,当前的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教学实践中甚至出现了“滥用背诵”的现象。滥用背诵的理论表现在:不加分析地强调背诵的作用。如有人称“语文学习就是要背”,但对为什么要背却讲不出适当的道理。有人甚至说,背诵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开发人的潜能”。上引“恒寿堂杯”比记忆、诵唐诗、增能力的擂台赛的报道,记者最后评论说:“诵唐诗是增强记忆力的有效方法,而记忆力是人的重要素质之一,记忆力好了,将有助于各方面的学习。”[36]甚至有研究者提出“能一概反对‘死记硬背’吗?”的质疑,认为应该“提倡‘死记硬背’”。[37]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这种视“背诵”为万能的说法,是教育理论中一再受到批评的“形式训练说”的流毒。我们常常不是从现代科学心理学上把背诵解释为积累语言交流中广泛使用的言语连锁的手段,而是解释为增强记忆力的手段,这样就会导致背诵的滥用。例如,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为了熟悉课文,可以要求学生多读几遍,但没有必要要求学生一字不差地把全文背诵出来,因为背的目的是为了用。把课文中的可借用的言语连锁背下来是对的,但把全文作为一个很长很长的连锁一字不拉地背出来可以用在什么地方,除非《圣经》之类的东西(按,科举时代背诵儒家经典即是此类——引者),否则背了既不能发展记忆力,也不能派别的什么用场。[38] 笔者以为,这一看法是极有见地的。
 
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理性地汲取传统教学中的合理内核。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只能学习和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精神而不能完全照搬传统,这是因为现代教育的目的与传统教育目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我们在矫正目前语文教育的偏差的时候,应该时时切记不要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39]对于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教学法,王力先生也明确指出,“我们应该重视古人的经验。如果依照古人的办法,熟读古文二三百篇,篇篇都能成诵,感性认识丰富了,也可以养成古代汉语的习惯,从而获得阅读古书的能力。”[40]所以,应该对这种方法加以继承,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由于不少人对“诵读”的理解存在偏差,而且,相当多的研究者未能充分关注古人与今人在学习文言方面的差异;导致当前文言教学中出现了对“背诵”强调过重的现象,这必然会对文言教学改革实践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当然,也有不少研究者对传统“诵读”法作出了中肯的评价。覃可霖先生认为:“传统语文教学侧重于文章的文气的整体把握……反映了相互的整体观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但没有‘分析’作为中介,不能全面的把握各个侧面、部分、层次之间的联系。因而,总体认识必然是模糊、残缺和肤浅的。”[41]叶圣陶、朱自清先生指出:“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论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功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 [42]解惠全先生也认为:“我们今天当然不应该也不可能再采用这种做法(按:指大量地记诵古文的做法——引者),一则因为这种做法有它不科学的一面,缺乏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二则因为今天学习文言的目的与从前不同,学生需要学的知识比那时多得多,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用来念古文,背古文。”[43]“古人可以凭借与感性材料的多次重复接触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以感性认识为主要手段,成功地解决阅读困难,而时过境迁,现代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已不复具备这一条件。” [44]
那么,我们的正确态度与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现代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必须通过以理性认识为主,以极其有限的感性材料为辅,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使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关概念进一步分化和融会贯通的全新教学途径,多快好省地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认知模式。” [45]对于诵读,前引覃可霖先生的文章也指出,“我们今天提倡的诵读教学应该注意理性的分析,强调在对文章的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诵读。”
而且,传统虽然重视“诵读”,也仅仅是作为教学方法之一,即使在古代,在教学实践中也并不排斥其他的做法。正如王荣生先生所指出的,让学生去“整体直觉”,“简单而直接的办法,当然是‘诵读’,而待其意自现”,不过,“以‘整体、直觉、取象比类’为代表的经验综合的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并不等于说,我国传统的思维没有分析。”“用整体感知的方式(包括‘诵读’和非‘诵读’的具体方式)让学生自己‘得他滋味’的课,是‘催化’学生对文本的‘体味’,因而从‘教’的行为说,就是选择什么‘催化剂’、如何‘催化’的问题。‘催化剂’里,‘诵读’是一大品种,但在特定的一堂课,如果不能有效地‘催化’,那么‘诵读’就不是可选的方法,至少不应该是首选。”是否采用“诵读”法,不仅要视乎具体每一堂课的特点,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区别对待。“不是全部的课文都适宜‘整体感知(把握)’。至少要区分文章和文学,至少要区分古代的诗文和现代的诗文,对学生而言,还得区分文言的诗和与文言的文、区分浅易与较难。……古代的韵文以及写景抒情的小品文,大致适用于‘整体感知(把握)’。”“由于字词的生疏,由于背景的隔膜,学生做不到通畅阅读的文本,或者在达不到通畅阅读的时段,无论是古与今、文学或文章,都不适宜(也不可能)‘整体感知(把握)’。” [46]对于中学生而言,文言文基本上就是“做不到通畅阅读的文本”,采用以背诵、整体感知为主要方法,自然也是不适宜的了。
对于文言学习,我们还是非常赞成王力先生的主张:“怎样来学习古代汉语?这有种种不同的方法,效果也不一样。一种是重视感性认识,古人就采取这种方法。古人学习一篇文章,强调把它从头到尾地来熟读和背诵。古人读书从小就背诵几百篇文章,重视感性认识。学校成立以后,尤其是五四以后,逐渐喜欢讲道理,解放以后,更要求讲规律。不管讲道理和讲规律,都是重视理性认识。这两种办法到底哪一种好?我认为两种办法都好,两者不能偏废,不能单采取一种办法。”[47]也就是说,文言学习应该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张定远. 20年来语文教学的成就和问题  [J]. 中学语文教学,2000,(2):22.
[2] 黄玉峰. 还我琅琅书声 [J].语文学习,1992,(12)
[3] 黄玉峰.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记忆”问题再认识  [J]. 上海师大学报,1998,(2).
[4] [25]  李裕德. 私塾语文教学的利弊 [J]. 中学语文教学,2000,(4):11.
[5] 张伟明. 2002年高考语文命题展望  [J]. 中学语文教学,2002,(6):53.
[6][36] [38]  丁玲. 从言语连锁看语文教学中的背诵  [J]. 山东教育科研,2000,(6):47.
[7] [26][27][29]  张必锟. 学文言非诵读不可  [J]. 中学语文教学,1997,(6):34-35.
[8] 余应源. 西化——百年语文教学低效的根源  [J]. 中学语文教学,2001,(1):16.
[9] [12][43]  解惠全. 文言教学讲话  [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10]  于根元.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  [M]. 太原:书海出版社,1996.
[11] [14] [15] [24][40][47]  王力. 谈谈学习古代汉语  [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3]  李家树. 香港语文教学策略  [C]. 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
[16] [23] 郭绍虞. 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  [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28.
[17] 张中行. 文言和白话  [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25.
[18] [20] 谯义三. 私塾的语文教学值得借鉴  [J]. 中学语文教学,2000,(6):13.
[19] 李俊. 大胆拿来,谨慎使用  [J]. 中学语文教学,2000,(6):15.
[21] 李长青. 私塾语文教学并不科学  [J]. 中学语文教学,2000,(7):17 .
[22] 奚博先. 现代语文教育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J]. 中学语文教学,2000,(2):22 .
[28] 宋灏江. 古为今用,贵在取舍  [J]. 中学语文教学,2000,(6):16.
[30] 王愧松. 文言文诵读法古今谈  [OL].  http://www.cenre.com
[31][46]  王荣生. 对“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感知与把握  [J]. 语文学习,2002,(6).
[32] [33]  王文悦.  我国古代语文诵读教学简要回顾  [J]. 教学月刊 ,2001,(2).
[34]  陈天敏. 怎样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J]. 中国考试,2000,(11).
[35]  熊江平. 谈谈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  [J]. 课程教材教法,1993,(6):44.
[37]  王桐生. 能一概反对“死记硬背”吗  [J]. 语文学习,2001,(6).
[39]  郑国民.  对于语文教育回归传统的思考 [OL].  http://www.pep.com.cn
[41]  覃可霖.  论语文诵读教学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5,(2). 
[4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C].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 .
[44][45]  王琳,胡铁军. 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阅读心理问题 [M] 教育研究,1990,(6).

 

重看傅雷手迹书法:如其人,如其学

$
0
0

重看傅雷手迹书法:如其人,如其学

顾村言

2016-11-02 17:52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今年是《傅雷家书》首版发行35周年,也是傅雷、朱梅馥夫妇逝世50周年,2016年10月15~17日,“赤子的世界”纪念傅雷系列活动在傅雷墓、浦东图书馆与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先后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傅雷研究专家、傅雷先生的后人傅敏夫妇、傅聪的长子傅凌霄及其夫人、傅雷生前好友刘抗的长子刘太格及其夫人等,齐聚上海以纪念这位出生在浦东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 
浦东图书馆展厅的傅雷手迹展陈列了傅雷从早期到1960年代的大量手迹,上海浦东傅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树华介绍,傅雷手稿墨迹展不仅展出了中心所藏的《傅雷家书》手迹长卷两种,还带来了傅雷的一批珍贵翻译手稿。根据傅雷手迹汇编的《傅雷编傅聪古诗词读本》《傅雷编牛恩德古诗词读本》《傅雷致刘抗函·傅雷致傅聪函》《傅雷家书手稿选萃》《傅雷手稿选萃》,以及《傅雷文集(五卷版)》《傅雷启思录》《傅雷家教》《傅雷翻译研究》等10部书籍也在展览开幕式上首发。
在上海浦东图书馆举办的《傅雷手稿墨迹纪念展》现场
傅雷大概也未想过以书法名世。然而,随着大量手稿与手札的影印出版与展览,有必要重新看待与重视傅雷的书法。有着真正“赤子之心”从不以书法名世的傅雷先生的手迹切合了中国书法的正脉,其手札与手稿书法见出的性情人生对于重新看待中国书法的本质与本义也有着巨大的镜鉴与反思意义。

对于书法的“书”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说:“书者,如也。”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进一步释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回顾20世纪的文化史,傅雷先生是以翻译家和文艺评论家与《傅雷家书》名世的,几乎从未以书法而驰名——他大概也未想过以书法名世,然而,随着大量傅雷先生手稿与手札的影印出版与展览,当下是有必要对傅雷书法给予重新看待与重视的,如果从许慎与刘熙载对于书法的解释,有着真正“赤子之心”从不以书法名世的傅雷先生的手迹反而切合了中国书法的正脉。
傅雷手札
傅雷书法所见出的性情与变迁之路,对于当下热衷于单纯在技法一途下功夫的书法家们,当是一面镜子,而那些热衷于书法社会活动与“杂技表演”的所谓书法“大师”“名家”们,则早已不可与之谈书法与人生了。
从这一角度而言,说傅雷是20世纪重要的书法家完全是可以成立的,而其手札与手稿书法见出的性情人生对于重新看待中国书法的本质与本义也有着巨大的镜鉴与反思意义。当然,对于傅雷的理解,是否书法家其实根本并不重要,对于傅雷这样近现代文化史上少见的干净之人,也绝不仅仅以“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或“教育家”、“书法家”这样的身份定位——这反而会限制理解傅雷的精神遗产。故所谓书法云云,不过是叙述的方便而已。
傅雷是在中国社会与文化面临历史上巨大转折的关口,真正从人类文明的高度理解东西方文化并将之打通,进而进行解释和融会。对傅雷的理解,绝不仅仅是文学或艺术,他对法国文学的介绍,对艺术的关注评论,对黄宾虹的惺惺相惜,均有着超出文化之外的大关怀与大境界。
同时,他也是终其一生保持着对于人格自由的热爱与以身实践理解“自由”二字的人,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极其少见的,包括他与黄宾虹通信之间的微言大义,正有着一种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国文明转折发展巨大而深刻的思考。
而之所以写下这些文字,与这几年再读傅雷,重看傅雷先生与黄宾虹先生的相知相契以及与傅敏先生的对话交流、与张瑞田等友人撰写系列傅雷读后感文章的启发都有一定关系。
傅雷手稿
对于笔墨,傅雷曾说:“笔墨之于画,譬诸细胞之于生物。无笔墨,即无画。”没有对于中国书法真正的理解与造诣,是不可能得出这一结论的,也不可能成为书画大家黄宾虹的最早知音,从书法“如其人,如其学”的角度看,傅雷的书法境界其实是极高的。所谓无意于书方得妙处,像傅雷这样以深厚宽博的学养进入书法,进而打通各科门类的,才正是中国书法的正脉——这也正是中国书法的本义所在。
真正的好的书法是向内的,且无意于书,在掌握一定的书法技法后,观其人,可知其书,而今之所谓书法界,尤其是一些组织或得大名者,热衷于各类活动与书法表演者,多向外,所求多在于名利之间,早堕末道或魔道!
从目前可见的傅雷早期手稿《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一直到辞世前的遗书,一笔一画,或行或草,或朝气蓬勃,或飘逸潇洒,或温情脉脉,或冷静,或无为,或无悲无喜,其间所见出的生命痕迹与人生态度,让人可以轻易读得出其傅雷为人的性情与本真之处,体会得出其间的至情、至美、至爱与至悲之处。
傅雷手稿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傅雷先生可见的比较早期的手迹,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美专为教学所编的讲义,后又修改、整理,完稿时傅雷先生才20多岁,此书法用笔尚未成熟,仍有稚嫩处,然而不拘一格、直抒臆之势已明显,手稿的笔迹显得飘逸、洒脱,清朗,“二王”行书法度明显,似有圣教序与瘦金体影响,纤细而不羸弱,秀挺而富于弹力,用笔可见果断处,自信,一片朝气,这也显示留学归国后的傅雷作为文艺界新星的自信与隐约可见的锋芒。
颇有意思的是,傅雷留法时,一方面钟爱于希腊艺术与文艺复兴名家,另一方面,对于当年的印象派与马蒂斯等也极有会心处,而留学归来十年后,最终却对当时被认为“过时”的文人画家黄宾虹推崇备至,而另一位有着留法背景的徐悲鸿,轻视印象派与野兽派,大力推行写实传统,且因社会的变易,因缘际会,最终使得苏式的写实教育成为中国美术教育的范式流传至今,对中国画教育体系形成的巨大负面影响至今仍在。
目前可见的第一通傅雷致黄宾虹手札
1943年,35岁的傅雷开始与黄宾虹通信,目前可见的第一通傅致黄手札,记有:“宾虹老先生道席:八年前在海粟家曾接謦欬,每以未得畅领教益为憾。犹忆大作峨嵋写生十余横幅陈列美专,印象历历,至今未尝去怀。此岁常在舍戚默飞处,获悉先生论画高见,尤为心折。不独吾国古法赖以复光,即西洋近代画理亦可互相参证,不爽毫厘。所恨举世滔滔,乏人理会,更遑论见诸实行矣。……”书风流畅,具“二王”风格,圆熟而略带侧笔,是中期书法风格代表。此通手札无修改,一气呵成,或是初次致信宾翁,郑重其事,因之撰写草稿、修改并誊写完成。
其后的十年间,他写给黄宾虹有100多通手札,不仅是傅雷中期书法作品的集大成,其中关于中国画的论述,从打通中西方文化的角度看待,融会贯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见其艺术眼光的高远与准确,只可惜,作为千百年来培养中国人“文心”的画之道,在苏式教育与抽离中国文化精神的路上越走越远,在艺术职业匠气化的路上越走越宽,而离真正的艺术与人心也因之越来越远!
傅雷手稿
试读傅雷部分手札,其论点即便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观之,竟无多少改观,也一如既往地切中时弊,傅雷所指出的艺术问题居然愈演而愈烈,“当此动乱之秋,修养一道,目为迂阔;艺术云云,不过学剑学书一无成就之辈之出路。诗词书画,道德学养,皆可各自独立,不相关连。征诸时下,画人成绩及艺校学制,可见一斑。甚至一二浅薄之士,倡为改良画之说,以西洋画之糟粕(西洋画家之排斥形似,且较前贤之攻击院体为尤烈)视为挽救国画之大道,幼稚可笑,原不值一辩。无如真理澌灭,识者日少,为文化前途着想,足为殷忧耳。”
傅雷之所以心折黄宾虹甚至一度为黄宾虹代理也并非一味的赞赏,更非为艺术市场计,其间更有着他自己对于中国文明转型的深刻思考与对于世风人心挽救的目的,他是从大的文明发展角度与宾翁心心相契。二人虽然多居于书斋中,甘于寂寞,保持与体制的距离,或埋头著述,或潜心笔墨,然而却一直与整个大时代的血脉与精神息息相通,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见其深刻之处,这其实是因为二人对于中国文化与文明思考处早已超越同时代大多数人的缘故。
回到傅雷先生的书法之中。
傅雷写给傅聪的信(局部)
1954年1月18日致傅聪手札无疑又是一件代表作品,在纪念傅雷先生辞世50周年的傅雷手迹展上有高仿本展示,此札尚遗存致黄宾虹手札的飘逸洒脱,但字体一片清润灵动,然而又可以感受到一种苦痛中的希望,清透处让我想起董其昌在灵岩山居时的一些行书墨迹,写此信时,傅聪去域外求学,对一位父亲来说,这是儿子对自己的超越,也意味着痛苦的分别。在这封手札中,有这样凝重的文字——“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沈伯伯再三劝慰我。但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敏一直抽抽噎噎。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的惊醒。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赎不了这种罪过!这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远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此信书风可见傅雷行书尺牍体胎息“二王”的特点(据杨绛生前回忆,傅雷和钱钟书一起谈书论道时,两人都有对书法的喜好,钱钟书忽发兴致用草书抄笔记,傅雷则临摹十七帖而遣兴),潇洒雅致,流畅老练,且有着一种生命的朝气——不知是否彼时作为钢琴精英的傅聪的精神气感染了他,抑或当时的社会给他的印象尚是一片朝气。
1956年,傅雷夫妇与傅聪
然而不过数年之后,傅雷的书风却转换为一种完全不同的气息。
这或许可以1958年前后为分界线,1958年之前的墨迹,其中一直有着一种昂扬的生活态度,对人生显然是积极的,但1958年为后则完全折向内去,更多往内心走,也更往高古本真一路走去,更见醇厚之处,有的近于无欲,更寂寞,然而却更有一种腴润肥厚中的孤傲态度。
而分析这一巨大变化的外在原因,与1957年开始反右扩大化不无关系,傅雷在1958年4月底被诬划为“右派分子”后,接受挚友翻译家周煦良教授选送的碑帖,以此养心摆脱苦闷。
傅敏先生在对笔者的对话中曾经回忆说:“(书风的变化)与他的经历有关,‘反右’后那个时期他就开始练魏碑,那时他的好友周煦良怕他郁闷想不开,就拿来许多碑帖,其中就有魏碑。所以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他的字就显得含蓄敦厚,这与他的心情有关。”
这一时期的书风与字体乍看有些肥了,敦厚,落墨丰腴,捺脚厚重,多有六朝及隋人写经之趣味,其中也有魏碑与简书的影响,尤多六朝风度,孤傲迥绝处及气息与周作人晚年书风相通,不过周瘦逸些,傅肥厚些,但共有的特点是全无俗韵,下笔即入六朝。
包括此时期的家书、手稿都有这一状态。尤其以1958年开始闭门翻译的《希腊的雕塑》手稿可为代表,此稿书法有隶简之味,表面高古敦厚,如老僧入定,一片静穆,然而骨子里却灵动飘逸异常。
这种灵动在其后的家书中愈见明显,也愈加进入傅雷书法的成熟时期,傅雷此时以一个父亲深沉的大爱,与儿子谈艺术谈人生,絮絮叨叨,初读甚至让局外人不甚其烦,然而真正读进去,与致黄宾虹札一样,其间正有着一种微言大义处,甚或极多见道之言,且深入浅出,从这一角度也可以理解《傅雷家书》出版35年来慰藉人心、极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1961年4月,傅雷论书法提出“宁拙毋巧,宁厚毋薄,保持天真与本色,切忌搔首弄姿,故意取媚。”此言虽自傅山出,然而也正可以理解傅雷一直以来的人生与文艺取向。
傅雷夫妇遗书(局部)
而其晚期最重要的墨迹无疑非1966年《傅雷遗书》莫属,此书为致朱人秀札,是辞世前以毛笔书就,长达三页的遗书,一字未改,甚至连房租、手表、火葬费、给保姆的工资都交待得清清楚楚,从容而不失儒雅,冷静而极其哀痛,有一种孤高而大悲之极的境界,然而字字都是控诉,读之如读王羲之《丧乱帖》(现存日本),如见其人其心,行文之初是:“人秀:尽管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是在我们家里搜出的,百口莫辩的,可是我们至死也不承认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实系寄存箱内理出之物)”,此数行文字系手札初起,“人”字第一笔即有一股痛苦之气,表面尚正襟危坐,用笔已见纵逸之态,而写到“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一种勃郁不平之气顿起,与王羲之《丧乱帖》写到“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的字体突起变化相似,与傅雷家书的敦厚慈爱不同,也与沉潜于六朝隶意的书法不同,傅雷遗书似乎恢复了傅雷早期书法的一种清俊洒脱,有孤高之味,然而却更多沉郁,且全无尘俗气。
对比《丧乱帖》,读到最后,字仿佛不见了,有的只是王羲之其人:王羲之书此纸时,起初还算正襟危坐,但却笔笔可见沉郁,“之极”二字尤可见出笔力的沉郁转折,矫健,“极”字最后一笔简直是满纸豪气,只是面对“先墓再离荼毒”的现实,却又无法释怀,书至“号慕摧绝”的“摧”字时泪水已夺眶而出,笔画间也因之颠倒错乱,写至“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时,已是满面泪水、痛不欲生,落纸则出入顿挫,欲说还休,到“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时,肝肠已断,所见只是一位泣不成声几欲与受信人抱头痛哭的右军形象,字与字之间也终于模糊一切界限,归入草书的一片神机,家国之恨,人生大悲,在一点一画间让人可以一一触摸。
然而相比王羲之,傅雷到底是冷静而从容的,在那些关于记房租、家具、后事的交待中,傅雷点画间毫不错乱,镇定异常,然而其实越镇定,则越是大悲,愈冷静,则愈“痛贯心肝”——傅雷所痛,当然不是自己的小我,他是为一种文化理想的消逝而大悲!他的一笔一画,是在殉节于自己的理想!
换言之,这样的遗书见证的是从魏晋流传至今的风骨,也是一种隐喻,真实纪录着一个时代的大悲。
从书法中见出人格的角度来看,从傅雷先生面对巨大社会变化的决绝与性情来看,《傅雷遗书》列入近现代最值得珍视的书法杰作而毫无愧色!
当然,从书法角度重读傅雷先生不过是理解傅雷先生的一个渠道而已,鄙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傅雷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将更加凸显,然而,倘若想起傅雷先生正当年富力强的50多岁即决绝冷静地弃世而去,却又不能不让人废卷而叹!
(本文系2016年纪念傅雷先生辞世50周年国际论坛论文摘选。)

 
Viewing all 87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