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87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蒋晓云谈《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

$
0
0


封面蒋晓云像:李媛 绘封面蒋晓云像:李媛 绘

  快六十岁的台湾女作家蒋晓云出道很早,几乎跟朱天文朱天心吴念真他们同时在1970年代末登上台湾文坛,曾连续三年获得联合报文学奖。但与当年的文学小伙伴们不同,她从1980年起赴美读书,从文坛消失了三十年,一直到2011年才以长篇小说《桃花井》重新回归。之后她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庞大的写作计划,写三十八个民国出生的普通女性,从民国元年(1912年)一直写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目前已写完十四个女性,收录在这本即将出版的《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中。

  《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里的十四个女人,尽管之后的命运迥异,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和上海有关。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

  蒋晓云:事实上她们并不都是上海本地人,但她们在1949年那个历史点上刚好都在上海。她们从上海分出去,往世界各地。她们可能是苏州人、宁波人,甚至是北方人,什么地方都有,只有个别人跟上海关系比较深,比如《北国有佳人》里的小北京,她十来岁就到了上海,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她的青春年华都是在上海度过的,一直到了三十多岁才从上海流浪到了台湾。

  1949年这个时间点上,她们都在上海。所以您是想写家国变动下的小人物命运?

  蒋晓云:是的。这就是我这样一个作者希望读者看到的东西。

  这让我联想到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区别在于,您用的是虚构,龙应台说她用的是非虚构,是在写历史。

  蒋晓云:我自己并不太觉得。对《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我很难界定它是历史还是小说,她写的有些事情其实很像小说。如果站在国民党人的立场,龙应台跟共产党是苦大仇深的。可是我这里的那些小人物,她们只是觉得朝代变了,又要动乱了,“我们要跑”。其实她们没有那么大国族上的深刻感觉,因为她们没有那样的教育和思想背景,对于一个舞女,或一个舞女的母亲来说,换朝代了是很紧张的事情,她们想到的是个人家庭。但龙应台写的不是小说,所以她的书里面个人观点比较多。龙应台常常把自己的观点嫁接在这群人上,说他们是败军之后。在我的《民国素人志》里,他们不是败军,是难民。他们是被历史推着走的,有些人是正好在台湾找到工作糊口,就留在那儿,无法回来;有些人是去那度假的,他怎么知道回不来?他们并没有选边站。而龙应台一开始就是有立场的,这可能跟她从小在眷村长大有关。但我在台北看到的人,多半是难民,他们只是想活下去。我很希望这些人不要被历史淹没,他们也存在过。

  你在上海会觉得,这两千万人就是你的世界,不太会想到其他十三亿人,你不太会想到要跟大西北的中国人连接。可是在你的小巷子里,你都认识他们。我是因为个人因素,知道这些人的存在。所以,在1949年之后,龙应台怎么能说只剩下败军之后?我希望让别人了解,军区大院(眷村)外的世界也有很多人。

  您写的这群人,更接近1949年后逃到香港的上海人。是否这样?

  蒋晓云:有可能。香港的上海人后人,比如董建华家族,都是广东话上海话夹杂地说。可是,在国外的很多上海人,都是讲英语和上海话。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坐下来打麻将,但大家都不太会打,结果拿出一叠讲义发。这时候有一个女伴跳出来说,不要给她丈夫,因为他连中文都看不懂的。那个男人,平时普通话讲得非常典雅,人非常克制,但就是不会看中文。因为他五岁就离开了上海,他能懂很多语言,普通话几乎没有口音,可是看不懂。他也忘记了家族的历史,对以前的历史记忆不清。这群上海人基本上变成了一种离散的“犹太人”。在世界各地,这样的中国人到处都是。

  您刚才提到“离散”,那您写这群女人的故事是否可以称为所谓的离散文学?

  蒋晓云:我不知道这是否算离散文学。我写这些人物有一个时间性的,这部系列小说里,第一个人物出生在民国一年,计划中最后一个出生于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所以越后面出生的人,离开中国和上海时年纪越小,那对她们来说,离散的感觉不会太强烈,因为她们对中国的记忆还没那么强烈。我小说里写到一个女的后来嫁给了台湾本省人,这个女的看上去跟当地人没什么区别。你再看董建华,他到底是香港人还是上海人?你说龙应台有离散吗?我是台湾出生的,更没有离散感,我还能讲很流利的闽南语。如果不是李登辉他们用各种特征区别本省人和外省人,我不觉得我有什么离散感。所以当他用政治力量去区别外省人、本省人,说外省人是不够爱台湾的,用这些地域符号来区分人群的时候,我就感到莫名其妙。我在这里出生,但只因为我父母的关系就把我区分开来,这不是跟“文革”没有区别吗?因为我的外省关系,就说我不属于这里,就不会爱台湾。有的人反抗这种区分,但我很坦然接受了这种区分。

  书里这些女性都跟上海有某种关联,在您的这些故事里经常出现上海方言写作。您懂上海话吗?

  蒋晓云:我在这个系列里确实刻意运用了方言写作。这是因为这群人当她们即便八九十岁的时候,最习惯的还是用上海话,如果用国语或普通话写她们的对白,这是不对的。除了上海话,有很多地方还用了广东话,这都是因为人物的关系,我不会去拒绝方言。我写这些不会有障碍,比如上海话,我从小就懂。因为我家当时在台北是做生意的家庭,住在台北的商业区,邻居都是从上海来的,所以很容易学会。后来我不会说了,但还是能听懂。反而现在,现在的上海话跟那个时候比变了很多,不是我小时候的上海话。

  那书里的故事,也是这群“上海人”对您讲过的?

  蒋晓云:有可能。这些人对我来说非常生动。写小说就是拼凑结果,如果让人觉得确有其人,这对我是很大的安慰。但更多时候,其实是经过努力调查的结果。我在写的时候,不希望一开始就说某某是民国几年出生,像报家门一样来写。所以我用了很多当时的事实——也就是现在的历史——历史上的新闻、逸闻来铺陈这些人的年纪和时代经历。小说里的那个时代毕竟离现在已经很远,所以还是需要做历史的调查。其实比龙应台要费工夫,她只要去访谈就好了。

  比如《北国有佳人》的小北京,小说里说她当时是上海滩那么有名的舞女,可是否会有一个类似的真实人物?小北京真的有这个人,真的在仙乐斯舞厅,她的恩客是我一个朋友的父亲辈。真实的“小北京”故事其实是非常浪漫的,小北京和她的恩客在年轻的时候是老相好。到了小北京九十多岁的时候,她住在旧金山湾区一个很好的社区,小北京的老相好还瞒着他太太去看她。我觉得太浪漫了。但我在《北国有佳人》里写的故事不是她的,只是借用了她的招牌。我没有见过小北京,只听过一些她的轶事,据说她小小的个子。我看过描述当年上海舞厅里舞女的资料,她算是里面红的一个。所以我的这些故事,有拼贴、调研,也有想象。其实我觉得,主要是想象。

  《百年好合》是您这本书的第一篇,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在上海的一个生日宴会,老人九十多岁重归上海,他们的后代从世界各地回到上海为他们祝寿,结果大家只能用英语或其他语言交流。这是真实的故事吗?

  蒋晓云:这个生日宴会是真的,老人的后代从全世界赶来,但大家都不知道谁是谁,这些亲戚之间语言都不通,这都是真的。当时我也在现场。而且和小说里一样,宴会真的在酒店的三十八楼,大家一起说乱七八糟的话,一桌中国人讲英文。那个场景是真的,老人是原型,但故事都是编的。《百年好合》里这个老人的原型,是上海1949年前的富二代,后来回到了上海,现在住在衡山路上,那里是他小时候住的地方。不久前,老人还把最后的钱捐给复旦、交大、北大和清华各一千万。在之前,他已经捐了很多。他现在已经一百零一岁了。其实在1949年以后,他受过很多挫折,但到了一百岁,真的云淡风轻,千里迢迢回到上海定居。对于这群老人,你可以设想,他们是可以哭死的啊,因为1949年他们的财产全部被没收,这个一百岁老人的父亲也自杀。可是几十年过去,他们才是人生的赢家,回来以后还把钱全部捐掉。这些从上海走出去的人,谁告诉你一定是拥护蒋介石的?他们只是跟自己的生活搏斗了一生。对他来说,这里是他的祖国,但他没有喊过什么爱国。

  这本书都是女性视角,您计划写的也都是女性。为什么是历史中的女人?

  蒋晓云:我的这个系列完全是女性视角。我本来就要写三十八个民国女人。我的朋友说,这不公平,还要写三十八个男人。可我得先把女人写完。我觉得写女人意义更大,因为历史都是男人书写的。在这个变动中,女人如何?那个时代的女人,她们奇怪的地方和条条框框,不是我们想象的。像我这样的台湾女性,尤其是闽南女性是非常坚毅和受委屈的,因为闽南人的大男子主义特别严重,在上海很难想象。在女性的角度来看,很不公平。所以我对女性很感兴趣,在那样的环境下,女性有不同的心理变化,有些是不甘的。

  我觉得您主要写的是,1949年时局变动下,女人怎么看。

  蒋晓云:小北京的妈妈就是一直哭,总觉得一生完蛋了。但小北京在上海长大,在她看来第二天有没有米钱最重要,今天出去穿什么衣服最重要,变得很现实。如果她跟她妈妈一样只会哭,这一生就完了。对她来说,介绍我去做衣帽间小妹,那我就去做。听说做舞女更赚钱,那我就去做舞女。她的每一件事情,在现实压力之下,没有办法去多想。但你说她聪不聪明,她当然非常聪明,但她不会聪明到要去拯救国家。在都市里的普通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明天的小日子,他们是朴素的人,没有那么伟大的思想。我看到很多这样子的人。小的时候,我父母给我很大压力,要救国救民救人类,年纪大了后发现,我一样也没救到。后来受到冲击时,我再怎么样也救不了人类,所以我还是去写小说吧。

  对这些女人来说,如何生存最直接。你看小北京,对她来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她是分不出来,这些人长得一样,干的事情也一样。她更关心的是,能不能搬家,能不能在新的地方安顿下来,妈妈的病能否好,这些对她来说更重要。这样的人,以前被称为“人渣”:你怎么只想到自己的家人,怎么不想到国家?有时候我觉得写那么惨,写《桃花井》,觉得这些人都白活了,人生就白费了,就是因为国共打架,可是又觉得,好的一生坏的一生也就这样过了。

  您这种心态可能跟您不是眷村人有关。我相信这也是您和朱天文朱天心她们的区别。

  蒋晓云:有可能。以前并不觉得, 年轻的时候觉得每个人都一样。但后来觉得你的环境都会给你不一样的影响。我年轻的时候参加报社小说奖,和吴念真、天文他们都是一起出来的,那个时候我就跟他们不一样。每一次,报社有什么官方的活动,都会叫我去讲两句话,对我来说这是很自然的。其他文学青年都很害羞,但他们现在都能滔滔不绝了,比如天心、吴念真。他们也都改变了,时代也改变了。以前他们说我像张爱玲,我不知道哪里和她像,她那么孤独忧郁,我可不是这样的。

  您1970年代末在台湾就已经很有名,跟朱天文、朱天心、吴念真一起出道,可是又很快消失于文坛三十年。为什么会这么绝然地离开?

  蒋晓云:其实当时我没有想太多。当时年纪轻,世界都在你的脚底下,什么不能做?我后来才发现,我比同年龄的女性有自信,我有点义无反顾,觉得很多事情我都可以做,不一定只做一件(写作)。当初离开,很多人说你怎么能从名利离开,可是我不觉得名利可以绑住我。我一个朋友对我说,因为我没有穷过所以不怕穷。现在讲起来很臭屁清高,但真的很自然的,不觉得是要抓住争取什么。当然也很没良心,当时那么多人提拔你,但你就离开了。

  比如朱西宁?

  蒋晓云:对。这就像,这个派对我参加过了,我就走了。后来我又很厚脸皮地说,我又回来参加派对了。

  很多人疑问,我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我在上一个写作阶段,台湾的娱乐性和传媒都还没那么强,我得了一个大报的文学奖,是大事情。那个时候知道我的人比较多,看小说的人也多。在我缺席的这三十年中,很多新的作家长大,他们不晓得我是谁,他们看我的小说完全以为是大陆作家,或者是一个八十多岁老太太。知道我的人就非常讶异,因为这个人已经失踪三十年了。

  在离开的那些年,您没跟当年的文学小伙伴联系过?

  蒋晓云:完全不联系,他们都以为我不见了。因为我在另外的领域做得不错,当时也没有想过要回头重新写小说,但这又有点像会唱歌的人忍不住要去唱歌一样。后来又有了博客,这就像有了卡拉OK。这就让我很想写,再看到别人写的那么乱七八糟,就更想写。慢慢地,后来有机会到上海常住,大概是2005年,就大量看中文书。看了三年中文书,感觉慢慢又回来了,又开始想要写东西。

  当年的小伙伴,比如张大春, 我当年没有跟他讲过话,跟他只打过照面。我跟吴念真也几乎没有说过话。我有印象的是,有一次我和吴念真一起出来,我父亲来接我。我父亲说一起搭个便车吧。吴念真说,不要!这是我对他的唯一印象。我给《三三集刊》写过稿。后来听天心说,当时办《三三》的时候,不太熟的人,稿费是一定要付的;很熟的人,稿费是一定要拖欠的。这才知道,我属于不太熟的作者,因为我一直有稿费的。


 

在路上:马洛伊·山多尔流徙四部曲

$
0
0

在路上:马洛伊·山多尔流徙四部曲

2016-01-28 18:34:53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柏琳

也许,我是作家。

这种逃离的欲望从那时候开始就伴随着我,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我身上爆发。

我在青年时代从一座城市逃到另一座城市,

从已经熟悉、习惯了的气候,逃到他乡的陌生气候,

直到这种永远没家的状态变成我的常态……

好像一个人永远不知道自己一觉醒来时,

正走在内心深处哪条危机四伏的冒险路上。

——马洛伊·山多尔(1900-1989)


青年马洛伊

“假如,有过一位作家,其生活方式、世界观、道德及信仰本身等所有的一切就代表着文学,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马洛伊·山多尔。”匈牙利文学评论家普莫卡奇·贝拉这么评价一位匈牙利作家。独立与优雅,这本就是文学的题中之意,而这一切都融在了这位流亡作家的血液中。

东欧文人的命运,总是伤感地被归结为流亡者的命运,匈牙利作家马洛伊·山多尔并不例外。他抵抗一生,不断逃亡,逃离家族,逃离家乡,逃离祖国,逃离世界……不同的是,和其他出于政治原因被迫流亡的文人相比,马洛伊天生就是流亡者。

少年逃

我不属于任何人

反叛从十四岁时就在我身上爆发,之后一直持续到现在,

周而复始地频频发作;

我知道并且清楚,只要我活着,

就永远会这样。

我不属于任何人……

也许在我体内泛滥着一个濒临灭绝阶层的无根性。

马洛伊·山多尔是一个世纪婴儿。1900年4月11日,他出生在匈牙利王国北部的考绍市的一个中产市民家庭,当时还是奥匈帝国时期。马洛伊家境殷实,亲族显赫,家族原姓“格罗施密德”,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出过许多著名法学家。18世纪末,由于家族的社会威望,国王赐予他们两个贵族称谓——“马洛伊”和“拉德瓦尼”。马洛伊的母亲劳特科夫斯基·玛尔吉特是位知识女性,出嫁前曾做过教师。父亲格罗施密德·盖佐是著名律师,父母共生了5个孩子,马洛伊排行老大。

出生于新旧世纪之交,马洛伊的一生注定会经历一种碰撞——来自旧世界的回响和新世界的冲击,他注定格格不入。

他是幸运的孩子,从睁眼的第一刻起,看见的就是精致而生机勃勃的“市民生活”画卷,那是一种优雅、富裕、物欲的生活。每天早晨,穿着烟灰色绸缎睡袍的父亲,走到精心布置的早餐桌前,阅读当地报纸上的重要新闻,身上散发着科隆香水味道。用餐前,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刷子,向面颊两侧小心梳理一下他的唇须,解开鼻子底下系胡子的线绳。而后,宛如布尔乔亚家庭的祭神仪式般的“早餐田园诗”开始了,马洛伊和弟弟妹妹们注视着这一切。在往后的岁月里,这种仪式感一直留在马洛伊的脑海里,它代表着一种逝去的传统,一种属于高贵阶层的心平气和。在他眼里,只有那种获取了社会地位、在白天不会遭遇羞辱的人,才会用这种缓慢而挑剔的动作开启每一天。

在马洛伊的小说里,“市民”是一个关键词,它是指在20世纪初匈牙利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包括贵族、名流、资本家、银行家、中产者和没落贵族等。马洛伊的家庭就是典型的市民家庭:保留了贵族传统,又恪守市民阶层伦理。然而,旧世界贵族社会的日趋瓦解,与新型市民社会加速度式的革新,这种新旧对抗的冲击力,让同时接受两种道德观的羸弱少年难以招架。

在马洛伊生活的时代,考绍有一条中央大街被默认“一分为二”:一侧是贵族散步的地盘,另一侧走的是仆人、大兵、平民和穷人。生活中,他们水火不容,在街上也无法走到一起。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者都是邻居,相处起来却别别扭扭。贵族品格虽在瓦解,社会阶级意识却根深蒂固。从前的老爷们会把佣人当做家庭成员,现在的市民家庭里,女佣却会遭受歧视而随时面临被开除的危险;自由平等的观念虽逐渐蔓延,人们却已丧失旧世界里相对人性化的“保护人”的责任感,市民家庭的孩子被教育要善待穷人,却不被允许和穷人聊天。

马洛伊隐约感知到了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真面目,他的道德观在童年时就被相互撕扯。14岁这年,他去大姨家的庄园避暑,对猎枪司空见惯的表弟有一次对母亲开了枪,尽管最后擦边而过有惊无险,却让年少的马洛伊感到震惊和恐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孩子把枪口瞄向母亲?他觉得旧世界的秩序已经远去;他曾有过一段夏日童年爱情,一切太过平静幸福,以至于能嗅到暴风雨的来临;他看见没有庄园的农民老爷爷终日忙活在茅草棚;他看见一位肥胖的当地合唱团女歌手因为没有社会地位,终日呆在大姨家的厨房里劳作……他觉得继续呆在自己从属阶层的安全“家族”里,就要发疯。

他也不记得自己用了什么方式冲破锁住的门,他穿过花园,逃出庄园,沿着国家公路一路向前。骄阳似火,他大踏步穿过三个村庄,一直走到了天黑。一路上,他遇见了镇上的神父,遇见了几个烧炭工,一股无名的力量和平静,让他变得不可阻挡,就这样走进漆黑的森林。夜色明亮,空气潮湿,这仿佛是马洛伊一生最漫长的远游。当然,最后宪兵和姨父找到了他,把他用马车拉回了家,然而,决裂已经永久产生,他要从旧世界叛逃出去。

有那么一种人,终究会在成长路上某个时间“被激活”一种意识,一种非要挣脱安全感的意识——逃离温暖小窝,逃离家庭,背弃那个由家族所构成的阶层凝聚成的富裕和兴旺的生活群体,把自己投身于毁灭性的冒险中。就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有归属感,一种属于少数者的归属感——这种人拒绝一切用种群、阶层等各种意义界定的家庭。马洛伊从14岁开始,踏上了这条危险的路,14岁的少年,生活就这样开始。

青年游

从柏林的狂欢者到巴黎的局外人

我在青年时代做狂人、海盗式的旅行,

感觉就像在世界上窥寻一头猎物,

怀着野蛮人的激情、幼稚者和征服者的贪婪将山川风景和街巷旮旯都掠入记忆……

有朝一日,心灵踏上旅途,世界一片混乱。

属于自己的生活拉开帷幕,马洛伊越跑越远。

1918年1月,马洛伊应征入伍,由于身体羸弱而没被录取,因此免于成为一战的炮灰。他遵从父亲意愿,在布达佩斯的帕兹玛尼大学法律系读书,一年后转入文学系,接连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并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记忆书》。1919年10月,为远离布达佩斯疯狂的革命风暴,也为了远离自己的阶层和家庭,马洛伊去了德国。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生于中欧的他,从踏进这个国家的第一刻起,就充满了安全感。莱比锡、魏玛和法兰克福,马洛伊在流浪岁月里,刻意选择了这三座城市长期停留。这三个城市,都是歌德的城市。

这几年,马洛伊在路上总是随身怀揣一本歌德的书,沿着歌德的足迹旅行。在他眼中,歌德创造了一种神话,巨大感染力和永恒个性相融合,闪耀着古典的光辉,流浪在路上的马洛伊将其视为精神坐标。在德国期间,他还去了慕尼黑、多特蒙德、埃森、斯图加特,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国家有一种情绪潜流,那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对“无序”的焦虑。

马洛伊在德国的最后一站是柏林,他在这里真正开始了自己的青年时代。战败后的柏林,一切都失序了。这座城市的迷宫,外国人布满了犄角旮旯,充满了异乡风情,德国人为外国人的创业铺垫基础,对抱有敌意的外国人俯首帖耳。即便在爆发瘟疫的残酷的冬季,柏林仍然有开不完的假面舞会,通宵达旦地流光溢彩。马洛伊和他的“酒肉朋友”,每天晚上都去看演出,搭讪新的情人。他在瘟疫的死亡恐惧中狂欢,在陌生的房间搂着陌生的女人。他搬到了摩登的柏林老区,每个月都换一套公寓,在“将军们的遗孀”家放浪形骸,每天只关心舞会、换钱和写诗。

在德国,马洛伊听凭青春的召唤而漂荡,看似无根浮萍,却在“无目的的自由”中收获了事业和爱情的果实:他对新闻写作产生了巨大的热情,并如愿成为了一名记者,为多家德国报刊撰稿,当时才二十出头的他,和托马斯·曼、亨利希·曼、狄奥多·阿多诺等知名作家一起成为了《法兰克福日报》的专栏作家。1921年,他的第二部诗集《人类的声音》在考绍出版。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对马洛伊写作生涯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他翻译并在家乡的杂志上发表了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和《审判》,成为卡夫卡的第一位匈语译者和评论者;生活中,他遇到了玛茨奈尔·伊伦娜(昵称“罗拉”)——这位为反叛家人而出走柏林的考绍名门闺秀,与马洛伊一见钟情,从那之后两人相濡以沫63年。

相爱容易,相守不易。彼时,马克疯狂贬值,中产阶级损失惨重,这对年轻夫妇新婚第一年在柏林的所作所为,成为一场彻底绝望的“过家家”游戏——他们不谙家务,贵族化的生活方式遭遇了在贫困线挣扎的德国人歇斯底里的抵触。在德国经济排山倒海的毁灭中,这对夫妇贫穷落魄,青春的诗性荡然无存,马洛伊一个诗意的字符都写不出来,他感到青年时代的一个阶段已经告一段落,需要离开这块土地了。

他们决定移居法国。在去巴黎的火车上,马洛伊有种直觉:虽然他即将前往“欧洲的中心”生活,然而相比较所熟悉的“德国的欧洲”,他可能永远无法融入“另一个欧洲”。后来确实如此,在柏林,他是如鱼得水的狂欢者,在巴黎,他只是一个局外人,带着妻子游荡了六年,他始终不知道如何接近这座城市。在文本中呈现的“流光溢彩的巴黎”,他一次都没有看到。

游荡的岁月里,他固执地在巴黎“等待”着“什么事”的发生,仿佛发生了这件事后,才能消除内心的困惑,他们才能安心离开。“这件事”发生了:某年的新年前夜,罗拉得了内出血的病,奄奄一息。他们在巴黎没钱也没朋友,请来的法国医生开口要三千法郎才肯联系外科医生。正当马洛伊在崩溃的边缘,房间里来了匈牙利人,一种奇特而隐秘的方式让身处外国的同乡人紧密抱团。一位流亡在巴黎的俄罗斯老医生带来一位年轻的法国外科大夫,把罗拉送到了蒙马特疗养院,自始至终没提钱的事。

清晨,疗养院里的法国医生为罗拉做了手术,医生和护士既不询问他们的身份,也无要求,做这一切的时候有一种委婉而复杂的绅士精神。但同时,事情的另一面是,疗养院里不会储备病人发烧降温用的冰块,护士不仅会偷病人的东西,还会在夜里丢下刚手术的病人擅自回家。医生在聊起这些事时,认为马洛伊的吃惊都“太德国式”了……这复杂的“病中事件”,马洛伊看到了让他叹为观止的巴黎。他学会了感受现实、直面生活的方式,而非活在德国式的梦幻里。他明白了自己将永远是法国的“外国佬”,而法国人如何成为法国人的那些古老的心灵密码,他永远都学不会。

他就这样心怀忧伤地离开了巴黎。在两个“欧洲”游荡了一圈,马洛伊的青年时代完全结束了。

中年归

在布达和佩斯之间穿梭

在海捷什哈罗姆车站,我看到头裹方巾的老妇卖烤点心,

看到赤足的孩子们卖报纸和香烟。

他们全都衣衫褴褛。

我透过车厢玻璃看着他们,感到一股从未有过的同情和怜惜。

我想,我要跟他们一起生活。

青春散场,逼近中年的马洛伊,逐渐有了“承担属于匈牙利作家的角色”意识。

离开巴黎后,马洛伊夫妇继续游荡,他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去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旅行,去东方的“大马士革”流浪,也到瑞士的日内瓦和蒙特勒短暂停留。彼时,官方的匈牙利大人物频繁出访各个国家,马洛伊屈肘托腮地坐在记者和外交官中间,听这些政治家谈匈牙利,谈家乡,他若有所思——自己离开家乡已经十年了。这十年间,虽然他总是每天早晨都买回匈牙利的报纸,却仍然对国内人民的生活所知甚少,九百万匈牙利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从匈牙利官老爷们口中,得不到有用的国内真相,马洛伊感到忧伤。

不安的心情一直折磨着他。马洛伊觉得应该回国了。这种心情,并不是“乡愁”,而是一种需要无条件服从的“匈牙利作家的命运”:“一个生命的阶段载满了记忆,悄然流逝。我应该走向另一个现实,走向‘小世界’,选择角色,开始日常的絮叨,某种简单而永恒的对话,我的个体生命与命运的对话;这个对话我只能在家乡进行,用匈牙利语。”马洛伊从蒙特勒写了一封信,决定回家。

1928年春,马洛伊回到了匈牙利,并没有回家的兴奋感:作为一个“外乡人”在“欧洲”生活了十年,回到一个“全新”的匈牙利,他需要重新学习匈牙利语,重新理解“家乡黑话”。然而,马洛伊居然在国内一住就是二十年。曾经,他为了找寻自我,长时间离开家乡;如今,为了成为自己,他再度归来。

这确实是一个“全新的祖国”了,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大匈牙利”四分五裂,马洛伊的家乡考绍也被划归给捷克斯洛伐克。马洛伊没有回到地理上的家乡,选择留在了布达佩斯。布达佩斯原来是两座城市,以多瑙河为界,布达在右岸,佩斯在左岸(1872年两座城市合并)。20年里,马洛伊在布达和佩斯之间穿梭,却一直与佩斯的城市气质格格不入,选择隐居在布达一个叫克里丝蒂娜的闭塞街区。

马洛伊为何不能融入佩斯?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著名的作家,一回国就成为国内大报《佩斯新闻报》的记者,很快就跻身于精英阶层。然而,这样的“精英阶层”让他感到厌倦——这已经不是他童年时代那个高贵而优雅的阶层,而是那个参加用富丽堂皇的宴会、打探个人隐私和财产秘闻的富豪聚会所组成的佩斯“社交晚会”的人群。马洛伊也曾试图接受这种佩斯的“摩登化”洗礼,但他发现佩斯的“精英们”过的是一种“刚刚启程就好高骛远”的生活,缺少“连巴黎杂货商都受到过的社交预科培训”,晚会后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打牌,谈论“新绯闻”。马洛伊感到,佩斯的“精英”已经变成一个东施效颦般的、粗鄙的阶层,他每次下午去佩斯办事总是用最快的速度,办完就坐出租车飞也似的逃回布达。

马洛伊不信任佩斯,相反,他怀着一种“天真的热情”孤独地隐居在古老而破败的布达,为自己营造一个“家的幻影”。布达有小城的宁静,树木葱茏,绿草茵茵,有烂白菜味,有年久失修的公寓,有简陋的小酒馆和东倒西歪的咖啡馆,这里的人很羞涩,却也不失旧世界里的人那种沉稳持重,马洛伊在这里能够畅快地呼吸。他从巴黎搬来快要散架的破家具,带回非洲的太师椅,运回自己的藏书,买了一盒卷烟纸和黑塞哥维那烟丝,在布达隐居了二十年。

这是作家的二十年黄金创作期。马洛伊安营在布达的克罗地亚花园对面一家破旧安静的咖啡馆里,以符合常人眼中“在咖啡馆里度过一生”的匈牙利作家身份,写出了一部又一部优美的作品:1928年,他出版长篇小说《宝贝,我的初恋》;1930年,青春小说《反叛者》问世;1934年到1935年间,堪比《追忆逝水年华》的自传体小说《一个市民的自白》完成;1942年,情感深沉的代表作《烛烬》问世……马洛伊在布达的咖啡馆里,找到了一个作家的使命。他在这里享受着仿佛被人逐出边境的孤独生活,偶尔去佩斯观看一下“嘈杂混乱的首都”。

1934年,马洛伊的父亲去世。此时,德国纳粹主义日益嚣张,战争阴霾笼罩欧洲大陆。托马斯·曼于1930年发表著名的《德意志致词》,受到希特勒迫害。马洛伊也率先在匈牙利报纸上撰文谴责纳粹,遭到本国民粹主义者的憎恨。1935年,他与动身流亡的托马斯·曼在布达城堡会面,更坚定了他的反法西斯立场。1939年,儿子克利斯托夫在出生几星期后不幸死于内出血。葬礼之后,马洛伊长达几个月沉默不语,写下诗歌《一个婴儿之死》。同年,二战爆发。

马洛伊愈发孤独。1944年3月19日,德军占领匈牙利。三天之后,作家夫妇逃到了布达佩斯郊外避难。这一年,他没有写出新作品。1945年2月,马洛伊的公寓在空袭中被炸成废墟,六万册图书灰飞烟灭,在马洛伊心中,这象征着家乡文化的毁灭。

战后,有关当局请马洛伊出任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友好协会主席,他不仅拒绝了,还退出协会表示抗议。这一态度受到左翼政府的仇恨,又被社会主义者视为右派,遭到了双重排挤。1943年马洛伊当选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但作品依然被禁止出版。1948年,马洛伊决定再次离开故乡,此后,至死都没有再回去。

中年回归匈牙利,在象征衰落旧世界的布达和蓬勃却粗鄙的新世界佩斯之间,马洛伊选择了前者的生活。然而,一场战争却同时摧毁了两个世界。再一次,马洛伊不知该往何处。

老年漂

死在黎明之前

好吧,我在这里告一段落,

我就像一名惨白的战役幸存者,

语调沉重地说:

我想要记住,我想要沉默。

他再一次上路,走的时候就决定不再回来。

1948年8月31日,马洛伊夫妇离开匈牙利,走的时候很孤独,没有人到火车站送行。

他们先在瑞士逗留了几周,之后移居意大利的那不勒斯。1949年,马洛伊完成了《土地,土地……!》,这部回忆录讲述了他流亡初期的生活,直到1972年才正式出版(这本书被看做是《一个市民的自白》第四部)。马洛伊在《土地,土地……!》中写道:“我之所以必须离开,并不仅仅因为他们不允许我自由地写作,更有甚者,他们不允许我自由地沉默。”

1952年,马洛伊移居美国纽约。在美国的生活,终究是异乡人的生活。马洛伊曾在纽约的中央公园里写过一首小诗《我这是在哪儿?》:

……这是怎样的民众啊!——能够忍受匆忙的脚步。

到底谁在照看可怜祖母的坟冢?

空气醉人。阳光明媚。

上帝啊!——我这是在哪儿?

他继续用母语写作。对他来说,作为母语的匈牙利语而不是讲这个语言的国家,才是他真正的祖国。同年,马洛伊在伦敦出版了流亡中写的第一部作品《和平的伊萨卡岛》,1954年发表的长诗《亡人的话》被誉为20世纪匈牙利诗歌的杰作。此时,马洛伊成为了一个独白者,对世界大声呐喊的背后,隐藏着他背井离乡的惆怅。

1957年,马洛伊夫妇加入了美国国籍,1967年移居意大利萨莱诺。70年代,匈牙利政府解禁了马洛伊的作品,还邀请作家回国。但马洛伊表示只要家乡还不自由,就决不返乡,甚至禁止自己的作品在匈牙利出版。1974年底,他们返回美国,在圣地亚哥度过晚年。

时间快进到80年代,此时的马洛伊垂垂老矣,挚爱之人陆续离他而去。1986年1月爱妻罗拉撒手人寰,1987年春天孝顺的养子雅诺士去世,马洛伊白发人送黑发人。他越来越沉默。

1989年1月15日,他在日记里写下了最后一行:“我等着死神的召唤,我并不着急,但也不耽搁。时间到了”;2月20日,他给好友、遗稿托管人沃罗什瓦利·伊什特万夫妇写下绝笔信;2月21日,马洛伊在圣地亚哥家中用一枚子弹结束了生命。由生到死,是流徙还是归去,马洛伊的一生都在行使着他的自由意志。

四十多年的流亡生活,马洛伊在日记中这样总结:“所有的一切都将失去,语言、家园、工作、青年……最后,我自由了。”

马洛伊离开的那个秋天,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苏军从匈牙利撤军。从1990年开始,他的全部作品在匈牙利陆续出版,遗稿也陆续面世,新出版了至少有20多部著作,最重要的是《日记》全本、《一个市民的自白》全本和《我想要沉默》、《解放》,以及他的书信集和早年的小说集。

马洛伊死在黎明之前。


 

作家出版社:四季译丛

$
0
0
里柯克幽默小品选-四季译丛
枯季思絮(四季译丛)
二十世纪美国抒情散文精华(四季译丛)
英国浪漫派散文精华(四季译丛)
我们最好的日子 四季译丛
二十世纪德语作家散文精华(四季译丛)
白天的星星(四季译丛) 
卡斯蒂利亚的花园(四季译丛 )
昆虫记 四季译丛 

 

艾柯中国大陆译介研究史

$
0
0

艾柯中国大陆译介研究史

来自: 冷酷的牙齿 2008-05-12 20:35:33

这是我在参考小组“ECO是这样进入中国大陆的”帖子的基础上,几经搜索整理而成的。准备把这个放到毕业论文的附录里面,自然会有不少纰漏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感谢小组的每一位成员! 

综述 
概括地说,国内对艾柯的作品翻译介绍多,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少;艾柯在国内一呼百应、如鹤在天,但在国内却反响一般、影响力有限。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艾柯已经被介绍给国内的读者,特别是他的成名作《玫瑰之名》有较大,现已有四个译本,每个译本各有自身的特色。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翻译艾柯的著作13本,这些著作涵盖符号学、诠释学、艺术理论、小说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一个比较完整的艾柯已经呈现于中国读者的面前。但是这些翻译作品有不少是从英语转译而来(当然艾柯部分作品是用英语写成的),译文的质量各有千秋,其中也不乏谬误百出之处。据称,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在组织一批优秀的翻译工作者重译艾柯的作品特别是小说作品,2007年出版的《波多里诺》便是第一个成果,我们期待着新的译作的陆续出版,继续体验艾柯小说所表达出的生死爱欲。 
与较为繁荣的翻译现状相比,对艾柯进行研究的队伍的实力和规模都显得势单力薄、不慎警惕,长期停留于对艾柯及其作品进行介绍上,缺乏深入研究的成果。随着翻译和介绍的日益增多,特别是艾柯在2007年第二次来到中国后,学术界中的一些研究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艾柯。国内对艾柯的学术研究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艾柯的小说主题的研究,一个是对艾柯理论作品特别是诠释学的研究。前者以对《玫瑰之名》、《福科摆》的研究居多,后者则或者阐发艾柯理论内涵、或者援引艾柯的理论说明问题。并且这种研究往往是局限于艾柯的诠释学理论,至于符号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和大众文化理论涉及得都很少。总体说来,对艾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现将国内对艾柯的翻译和研究情况介绍如下,限于阅读面有限,或许还有一些没有罗列的文献资料,还恳请方家赐教。 
翻译作品及学术研究 
1981年—1995年 
1、(美)T.谢拜奥克:《符号学的起源与发展》, 王祖望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81(05)。 
文中提到了艾柯在国际符号界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以注释的方式对艾柯做了简要说明,目前笔者所查到的国内第一次介绍艾柯的文字材料。 
2、弋边:《世界文坛动态》,载《译林》,1984年(02)。 
该文章介绍了《玫瑰之名》在美国受到欢迎的情形和小说的故事情节。同时,作者认为这部小说这部小说从虚无主义出发,人为地杜撰情节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的。 
3、钱钟书:《管锥编•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在《管锥编增订之二》的272页和601页钱钟书两次提到《玫瑰之名》。 
4、王斑:《高雅的传奇故事》,载《外国文学》,1986年(06)。 
这是国内第一次详细介绍艾柯《玫瑰之名》的故事内容,并且在在文中预告,艾克的《玫瑰之名》已由北京外语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外国文学》杂志的五位青年译者着手译出,不久将在《外国文学》上以连载的方式与读者见面。 
5、李幼蒸编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三联书店出版,1987年。 
6、翁贝尔托•埃科:《玫瑰的名字》,闵炳君译,载《外国文学》,1987年(04)-(10)。 
7、昂贝托•埃科:《玫瑰之名》,林泰等译,重庆出版,1988年版。 
本书根据英文版《玫瑰之名》翻译而来,文笔流畅,有较高的可读性。这也是艾柯的作品第一次进入中国。 
8、翁贝尔托•埃科:《玫瑰的名字》,闵炳君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该译本将原本的内容和情节做了适量删减,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卷首附艾柯的亲笔信,他对自己的作品被翻译到中国表示高兴。 
9、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卢德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内附艾柯简短的亲笔信:“拙著译成中文,倍感荣幸,谨向译者致以谢忱!” 
10、王佳泉、唐海龙:《艾柯“十大代码”理论的读解与批判——电影符号学理论阐释》,载《东疆学刊》,1992年(02)。 
该文对艾柯从从电影语言中找寻和归纳出的十种不同的代码——知觉代码、识别代码、传递代码、声调代码、肖似代码、趣味感觉代码、修辞性代码、风格代码、无意识代码——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 
  11、1993年,艾柯第一次来中国, “他从广州-西安-乌鲁木齐,再到北京,企图寻找一个西方人对中国丝绸之路的原始感觉并就此和中国学者对话”(乐黛云语),并在北大发表了《独角兽与龙》(Unicorn and Dragon)的演说。后来,乐黛云、阿兰•勒•比雄主编以此为题主编了《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翁贝托•埃科:《玫瑰之乱》,林周戚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96年-2000年 
1、张学斌:《写小说的符号学家》,《读书》,1996年11期。 
为《玫瑰之名》的书评,对该小说做了详细的介绍。此外,文中介绍了艾柯的《符号学和语言哲学》,认为符号学把“存在”的意义作为研究对象,“存在”的最准确的定义是“语言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所做的表述”。 
2、薛忆沩:《符号学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外一题)》,《天涯》,1996年(02)。 
以《玫瑰之名》为例来说明符号学展现出了一种有意义的生存,并提到了艾柯符号学的核心观点和艾柯与西比奥克共同主编的《三个人的符号》(The Sign of Three: Dupin, Holmes, Peirce)。 
3、安伯托•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4、李显杰:《因果式线性结构模式:<玫瑰的名字>解读 》,《电影艺术》,1997年(03)。 
文中认为《玫瑰之名》是因果式叙事结构的典范,从故事情节、叙事结构、镜头运用等角度对电影《玫瑰之名》进行分析,指出因果式线性结构模式,并不妨碍其思想艺术观念上的创新性和叙事主题上的深刻性与哲理性。 
5、袁洪庚:《影射与戏拟:玫瑰之名中的互为文本性研究》,《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04)。 
介绍了当代侦探小说向玄学侦探小说演进的趋势,将《玫瑰之名》放到古典文学、传统侦探小说、当代侦探小说的语境中分析了该小说丰富的互文内涵。 
6、南帆:《诠释与历史语境》,载《读书》,1998年(11)。 
7、乐黛云等编:《跨文化对话•第一辑》,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在学者论坛栏目内收录了艾柯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共存》一文。 
8、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9、王东亮:《艾柯的“小辞”》,载《读书》,1999年(04)。 
10、(俄)亚历山大•休普洛夫和尼古拉•奥格洛布林:《艾柯访谈录》,晓强译,载《花城》, 2000年(06)。 
该文选译自俄国1998年6月2日《书评报》,访谈者为亚历山大•休普洛夫和尼古拉•奥格洛布林。 
2001年—2005年 
1、艾柯:《<卡萨布兰卡>或众神的复活》, 载《世界电影》,2001年(06)。 
2、《玫瑰的名字》,谢瑶玲译,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3、《昨日之岛》 ,谢瑶玲译,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4、刘佳林:《火焰中的玫瑰——解读玫瑰之名》,《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2)。 
认为《玫瑰之名》是在后现代语境下对中世纪修道院生活的描绘,通过不同人物的塑造,作者揭示了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冲突及各自的局限:多种认识假相对真理的遮蔽。埃科将真理与火联系在一起,通过取消二元对立模式,实现诸对立面的和解,真理在永恒变化着的和谐中现身。 
5、刘玉宇:《诠释的不确定性及其限度》,《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该文介绍了艾柯的诠释学理论,指出艾柯在确认诠释的不确定性的同时,反对一些批评家过度强调诠释者的权力,强调“文本意图”。试图通过对艾科所提出的符号理论的分析,说明“本文意图”在其符号学中的理论依据,并指出其局限。 
6、(日)筱原资明:《埃柯:符号的时空》,徐明岳、俞宜国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7、(法)皮埃尔•邦瑟恩、阿兰•让伯尔辑录:《恩贝托•埃科访谈录》,张仰钊译,载《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第2期。 
系法国《读书》杂志所刊登的对艾柯的采访内容,涉及他的个人创作以及他所关心的问题。 
8、乐黛云等编:《跨文化对话•第十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内收艾柯的一篇文章《全球化中的语言交流问题》。 
9、格非:《我读<玫瑰之名>》,载《世界文学》,2003年(2)。 
10、李幼蒸:《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 
该书的蓝本是李幼蒸编译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11、《傅科摆》,谢瑶玲译,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12、《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高俊方译,华龄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13、李幼蒸:《历史符号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14、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在该书的第五章第四节以“重建文本的客观性”为题将艾柯将赫希和利科并列在一起 对艾柯的文本理论作了专门介绍。 
15、马凌:《玫瑰就是玫瑰》,《读书》,2003年(2)。 
对小说《玫瑰之名》题目的来源及其内涵做出了深入分析。 
  16、马凌:《诠释、过度诠释与逻各斯——玫瑰之名的深层主题》,《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1)。 
该文指出《玫瑰之名》是一部可以多层次、多角度诠释的奇书,是作者借以表现自己诠释学理论的文学载体。其深层主题 不仅是对中世纪文化结构 ,更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 ,因此具有重大的诠释示范意义。 
17、余虹、杨恒达、杨慧林主编:《问题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其中有杨慧林的一篇文章《“笑”的颠覆性与神学逻辑——<玫瑰之名>的神学批》。做则从“笑”的文学传统与哲学的“驯化”、 “渎神”的“合法形式”与哲学的“共谋”、在“冬眠”与“玩世不恭”的两极之间三个层次以基督教文化的视角对《玫瑰之名》进行了解读。 
18、安伯托•艾柯《带着鲑鱼去旅行》,殳俏、马淑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 
19、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该书中专列一节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对电影《玫瑰之名》进行了解读。 
20、马凌:《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该书将艾柯放到后现代主义学院派小说家的背景之下,将艾柯单列一章,分四节对艾柯小说的整体特征和思想内涵做出了较为透彻的分析,这是国内研究艾柯小说难得的资料。 
  21、刘琦:《互文性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22、翁贝托•艾柯:《书的未来》,康慨译,《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18日、3月17日。 
该文是根据翁贝托•艾柯在2003年11月1日在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书的未来》的长篇演讲翻译而来,原文刊载在开罗出版的《金字塔周刊》(Al-Ahram Weekly)。 
23、张大春:《小说稗类》,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 
内含介绍艾柯小说的文章,其中《不登岸便不登岸》,是作家出版社版《昨日之岛》的序言。 
24、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世界哲学》,2004年第3期。 
文中指出艾柯等人主张一种积极的跨文化交通,并对艾柯的“百科全书派”理论和“网状迷宫”式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25、《开放的作品》,刘儒庭译,新星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26、《悠游小说林》,俞冰夏译,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版。 
  27、《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28、海舟子:《埃科出版长篇新作<神秘的火焰女王罗阿娜>》,载《世界文艺动态》,2005年(05)。 
29、马凌:《解构神秘:傅科摆的深层主题》,《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02)。 
认为《傅科摆》审视了神秘主义、符号学和诠释学的关系。小说运用戏拟反讽方式,对神秘主义的运行机制、话语逻辑进行了解剖,并对新历史主义进行了反思。作者在此呼吁一种清醒的限度意识,旨在说明为诠释设限是祛魅的基础,也是治疗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的良药。 
  30、刘全福:《意义的回归:阅读中的本文神秘主义批判》,《文艺理论研究》,2005第4期。 
以艾柯的《开放的作品》和《玫瑰之名》为切入点,指出读者中心论实则是本文与神秘主义媾合的产物,它毕竟是一种非主流的“主流”,本体论意义上的阅读行为不可能长期趋于边缘,回归作者本意、拒斥本文神秘主义观点、适度限制读者中心论的语境及话语范围至少不会为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31、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该书的第十一章对爱克的码论和符号产生论进行了介绍与研究。 
32、杨慧林:《“圣杯”的象征系统及其“解码”——<达•芬奇密码>的符号考释》,载《文艺研究》,2005年12期。 
以意大利学者艾柯的《玫瑰之名》和《傅科摆》为参照,对这“话语生产者的自我建构”予以考察;并试图以《圣经》叙述与西方艺术的相关诠释为据,回到《达•芬奇密码》所借助的象征符号系统,解析其中的演变、误读以及意义延伸,从而揭示“精神表达”与象征符号之间的张力。 
2006年至今 
1、艾柯:《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王天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安伯托•艾柯:《误读》,吴燕莛译,新星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3、朱寿兴:《艾柯的“过度诠释”在文学解读活动中并不存在》,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04)。 
该文逆其道而行之,不赞同艾柯的诠释学理论,认为泛泛而论,“过度诠释”之说是有其道理的,但从《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来看,无论是艾柯立论的方式还是具体论证过程都有着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主要在于:将生活本文诠释、科学本文诠释与文学本文诠释混为一谈,从而抹杀了在文学解读过程中不可能撇开其第一阶段———文学欣赏阶段的丰富多采的感受、想象和联想所带来的结果这一根本特点,从而也就忽视了在文学解读活动中根本不存在的“过度诠释”的问题。 
4、张琦:《“笑与”与“贫穷”——论埃柯小说〈玫瑰的名字〉的主题》,载《当代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02)。 
本文从埃柯小说《玫瑰的名字》的两条线索出发——主人公威廉修士与佐治关于“基督是否可能笑过”的争论;圣方济各修会与罗马教廷关于“基督是否贫穷”的争论,认为《玫瑰的名字》写的并不是知识分子对真理过度狂热的追求之类抽象的主题,而是作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现代生活中诸如“差异”等问题所做的现实思考。 
5、2007年3月,艾柯第二次来华访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治与乱”研讨会演讲发表了《古典战争与后现代战争》的演讲。艾柯的中国之行受到《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的跟踪报道。 
  6、安贝托•艾柯、哲罗姆•德•米凯莱编著:《美的历史》,彭淮栋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7、《波多里诺》,杨孟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8、胡全生:《在封闭中开放:论<玫瑰之名>的通俗性和后现代性》,载《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1)。 
指出《玫瑰之名》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小说。它借用侦探小说这一通俗小说框架吸引广大普通读者,与此同时它又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抹去了传统侦探小说的最终“释然”,并运用拼贴、典故等互文性技法,使它在封闭的框架中获得一种后现代小说的开放性。 
9、姜智芹:《经典诠释的无限可能性与限定性》,载《云南社会科学》, 2007(03)。 
分析了经典作品由于命题的通约性、内涵的蕴藉性等特征,同时又带来对其诠释的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又非读者的任意解读,它还需要一个限度,要以“本文意图”和“历史语境”为界限,否则就会导致“过度诠释”,认为只有“回到文学自身”才是避免过度诠释的有效途径。 
10、李洁:图书馆的文学隐喻与现代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 (02)。 
该文展示了作家艾柯和博尔赫斯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对“图书馆”概念的解读和对图书馆发展的预言,并将他们的预言与现今图书馆的发展做了对照,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图书馆和“图书馆”概念的发展。 
11、王宁:《艾科的写作与批评的阐释》,载《南方文坛》,2007年( 06)。 
12、张广奎:《论<傅科摆>的艾柯诠释学回证与诠释熵情》,《外国文学研究》, 2007年(05)。 
文中认为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是他本人的艾柯诠释学,而另一方面,小说本身又是艾柯诠释学的回证。小说里,作者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说明了诠释的局限性和过度诠释的后果,而用由物理学上的"熵"概念推引出的"诠释熵"理论更能进一步分析《傅科摆》故事情节所包含的过度诠释及其程度。 
13、张广奎:《从艾柯诠释学看翻译的特性》,载《外语教学》,2007年第(03)。 
运用了艾柯诠释的局限性及过度诠释的理论,认为在翻译过程受译者主、客观因素,甚至人类认知局限性的影响。科学的方法是用艾柯所倡导的历史和哲学的调查方法考察文本,诠释、翻译文本。 
14、张广奎:《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到现行的中国文艺复兴》,载《电影文学》,2007(14)。 
该文通过对安贝托•艾柯诠释学中"读者意图"的分析,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最终获得成功的根源是其不断改进,不断本土化的结果,是读者诠释、甚至是"过度"诠释的结果,也是"读者意图"为读者服务的结果。由此认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也必须走西方理论本土化的道路,因为诠释中的"读者意图"本来就是种族文化的。 
15、张琦《<福柯摆>与<达芬奇密码>——试论通俗小说的界限》,当代外国文学, 2007年 (04)。 
该文通过比较埃柯的《傅科摆》和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这两部小说,指出小说能否超出通俗文学的界线在于作者:他自身的丰富程度,以及对生活的真诚感受。后现代文化思潮下,人们常常认为通俗小说长期以来遭到文学批评标准的歧视,被"边缘化",因此要重新确立其地位,但真正的弱者其实是非通俗小说。较为复杂的思想,和对晦涩的写作技巧的追求,使后者在读者中的接受一直成问题,而文学批评的职责就在于将这些不易为人们认知的优点介绍展示给人们。 
16、周颖:《无边的”语境——解构症结再探》,载《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 (04)。 
该文从艾柯与卡勒的争论出发,围绕"语境"的概念,对三位解构主义大师的代表作进行了细读。解构主义忽略句段关系,重视联想关系,似乎是拓展了语境的空间,赋予了读者充分的自由,但达到这一目的是以牺牲阅读习俗为代价的。"语境"在解构手里表面上没有了界限、实际上是真正的失落。 
17、董丽云:《创造与约束——论艾柯的阐释观》,载《外语学刊》, 2008年(01)。 
结合艾柯的《故事中的读者》等书对艾柯的阐释理论进行了分析。 
18、秦明利:《一个勇敢新世界的重构——一个关注文本、读者与作者的新视角》,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19、田时纲:《<美的历史>中译本错漏百出——从“目录”和“导论”看译者对艾柯的偏离》,载《文艺研究》, 2008年 (03)。作者提出中译本《美的历史》中有众多的翻译错误,甚至对本书的另一位作者哲罗姆•德•米凯莱只字未提,认为《美的历史》中译本是个错漏百出的残品。 
学位论文: 
1、徐豪谷:硕士论文Reading The Name of the Rose in the Light of Walter Benjamin: Reflection, Form and Content,指导教师邱汉平,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1年。 
2、张玉燕:博士论文《符号、知识、与时空:艾可四本小说中的迷宫》,指导教授邱汉平,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年。 
2、杜妍:硕士论文《欲望的呈现对<玫瑰的名字>中欲望呈现方式的研究》,指导教授吴予敏,深圳大学,2005年。 
亓元:硕士论文《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指导教师张奎志,黑龙江大学, 2007年。 
本文借用艾柯的相关理论与概念,对于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 
做了全面考查。本文发现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过度诠释”在政治、伦理和宗教等内被大量使用。文章论述了在实用理性传统下对于过度诠释的支持,无论从 
中国古典审美接受理论,还是从中国古典审美接受方法,都有大量的理论与方法 
对于“过度诠释”进行支持。 
4、黄艳彬:硕士论文《论诠释的有限性及其标准——从艾柯与罗蒂之争谈起》,指导教师陈维振,福建师范大学,2007。 
本文主要是通过艾柯和罗蒂关于阐释和过度阐释的论争来论述阐释的界限与标准问题。 
书评、影评、人物介绍等: 
1、董强:《<昨日之岛>:荡向文学之极》,载《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11月08日。 
2、刘于嘉:《玫瑰的名字》,载《世界文化》, World Culture, 2003年(06)。 
3、《<傅科摆>、<昨日之岛>》,载《社会观察》,2003年(01)。 
4、止庵:《埃柯的诠释与被诠释的埃柯》,载《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O5月30日。 
5、康慨:《带着<鲑鱼>读艾柯》,载《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46)。 
6、刘贞福:《散文从小处写起——兼谈艾柯<带着鲑鱼去旅行>》,载《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 (10)。 
7、康慨《追逐艾柯,未必都与阅读有关》,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09)。 
8、张玉能:《美的西方发展轨迹——评翁贝托•艾柯的<美的历史>》,载《出版参考》,2007年(31)。 
9、末茶:《<波多里诺>:缭乱中的真实》,载《上海风采》,2007年(07)。 
10、《关于<波多里诺>的三次远航》,载《书城》,2007年(10)。 
另:《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环球影视》、《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报刊杂志还有少量对艾柯及其作品的介绍。 
网络资源: 
1、邓金明:《这是小说发生的地方,却不是写小说的地方》,载天益社区,网址:http://bbs.tecn.cn/archiver/?tid-203262.html 
2、林国华:《在不幸中骗人:论政治哲学是对哲学生活的政治辩护 ——关于Leo Strauss思想的几项札记》,载公法网论坛,网址:http://www.gongfa.com/linghshitelaosi.htm 
该文共分五章,其中第四章为对《玫瑰之名》的解读,《一个并不遥远的中世纪个案:约尔格的死,他的哲学遗嘱及其被背叛》。 
3、刘自立:《摇摆的历史——读<傅科摆>》,载橄榄树文学网,网址:http://www.wenxue.com/gb/200307/lzl_foucault.html 
4、刘自立译,《康德和鸭嘴兽——艾科访谈录》,载天益社区,网址:http://bbs.tecn.cn/archiver/?tid-203262.html 
该文为艾柯《康德和鸭嘴兽》出版之前,前往美国布朗大学,在所罗门大厅发表了他的演说后,接受了出版者的采访后的稿件。 
5、卡琳•罗曼诺:《哲学和侦探小说结合起来叫什么?》载哲学在线网站, 
http://www.philosophyol.com/pol04/news/review/pr/200611/2780.html 
吴万伟译译自:“The Name of the Genre: Philosophy Meets Mystery” by Carlin Romano。 
6、王歌译,《符号迷宫中的阿里阿德涅》,载天益社区,网址:http://bbs.tecn.cn/archiver/?tid-203262.html 
7、乐黛云:《世纪末访意大利》(2001年1月),载中国文化书院网站,http://www.iafcc.org/qingdian/yuedaiyun01.htm。 


 

新经典文库·智慧树书系

$
0
0

新经典文库·智慧树书系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册数:  22
按收藏人数排序 / 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
  • 10倍速学习法 : 新经典文库

    薇雷娜.施坦纳 / 车云 / 南海出版社 / 2004-06 / 20.00
     7.4 (204人评价)

    在教育部最新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将以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列为必修课程。本书是国际上最权威的一本探索性学习读本。在当今的知识社会中...

  • 魔术记忆 : 新经典文库

    [美]凯文?都迪 / 王明波 / 海南出版社 / 2000-06 / 20.00
     7.2 (202人评价)

    本书在让你掌握如何“归档”资讯的同时,还会教你如何训练记忆力――学会运用记忆力、就像学习如何正确骑自行车或慢跑或游泳一样――你得实际参与这项运动,才能得到最...

  • 跳出思维的陷阱 : 日常生活中逻辑的威力

    (美)塞尔瓦托.坎纳沃 / 王迅、徐鸣春 / 南海出版公司 / 2002-3 / 21.00元
     7.7 (89人评价)

    内容简介 《跳出思维的陷阱》向您展示的就是怎样识别那些扰乱思维的陷阱和易犯的错误,并如何加以克服。哲学家兼逻辑学家塞尔瓦托·坎纳沃以一种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

  • 天才的阴暗面 : 新经典文库

    (美)斯伯特 / 徐维光 / 南海出版公司 / 2004-7 / 39.80元
     7.8 (70人评价)

    希区柯克一生导演,监制了59部电影,300多部电视系列剧,绝大多数以紧张,焦虑、窥视欲、恐惧等人性的阴暗面为叙事主题,层层设置悬念,故事情节惊险曲折,结构精...

  • 这样学习最有效 : 戴维思达迪学习法

    戴维思 / 南海出版公司 / 2001-11 / 21.00元
     6.0 (108人评价)

    《这样学习最有效:戴维思的思达迪学习法》除了实用性强这个基本特点外,还有,就是它比较系统,涉及了学习的主要方面。他不仅介绍了学习术,还谈到了学习的心境和学习...

  • 谁坏了你的大脑 : 爱因斯坦的天才思考法

    [美] 斯科特·索普 / 蔡梵谷 / 南海出版公司 / 2002-01 / 21.00元
     6.8 (40人评价)

    本书将教你解决最棘手、甚至是最让你束手无策的问题。你将从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疑难排解大师爱因斯坦的解决之道中学到其中的决窍。爱因斯坦解决了世上最令人困惑的若干问...

  • 我时刻准备着 : 新经典文库

    [美] 卡罗·德斯特 / 张贺 / 南海出版公司 / 2005-9 / 36.80元
     8.6 (39人评价)

    《我时刻准备着:艾森豪威尔传》;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0.14-1969.3.28)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53至1961年...

  • 国际高智商协会素质测试手册

    巴瑞特 / 刘祥亚 / 南海出版公司 / 2001-04 / 28.00
     7.8 (33人评价)

    这不是迷信!你可以科学测出你的天赋、个性、职业与未来!全球最权威的国际高智商协会发布的测试标准!全球500强企业中的绝大多数高级人才均将此试题列为必测项目之...

  • 我为什么是富人 : 新经典文库

    乔治?S?格拉森 / 刘祥亚 / 南海出版公司 / 2002-10-1 / 20.00元
     7.0 (28人评价)

    本书是平民致富的圣经,通过古巴伦人如何致富的寓言故事提出了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的7个诀窃和5个黄金法则。这些法则讲述的不是什么快速致富或致富秘诀之类的内容,而...

  • 这样学习最有效.2 戴维思的超效记忆法 : 新经典文库

    戴维思 / 南海出版公司 / 2002-4-1 / 25.00元
     5.8 (33人评价)

    《这样学习最有效》内容为:戴维思的超效记忆法,包括图像记忆、联想记忆、连锁记忆、挂钩记忆、定位记忆、转码法、英语左右脑快速学等。


 

钟泰友朋信札研讨会

$
0
0

钟泰友朋信札研讨会

时间:2015-12-4 18:12:45  信息来源:雅昌艺术网

研讨会气氛热烈,各位专家各抒己见

  2015年12月1日下午,《钟泰友朋信札》专题研讨会在朵云轩举办。资深老报人、朵云之友联谊会会长郑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周振鹤,原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熊月之,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沈飞德,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史梅,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王毅,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承载,著名藏家王金声、苏剑秋等文化学术界、收藏界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这一批即将现身2015朵云秋拍的钟泰友朋信札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收藏价值,对这批珍贵的近代名人信札给予了高度评价。钟泰之孙钟斌先生也应邀出席了研讨会。上海朵云轩(集团)董事长张晓敏主持会议。

  钟泰,一位几乎被当今学术界遗忘的学者,在传统文化面临分崩离析之危的年代,他以不趋时流,立足传统,力摒空疏,见识独到的治学风格,凭借渊博的知识和超然的见地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从而获得了众多学界中人的高度认可。钟泰友朋信札,就向我们展示了他与同道和社会名人的密切交往,从这些交往中,也可让我们探寻到学术界众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这批信札,总数多达三百三十余通,时间跨度从上世纪2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涵盖了20世纪的大半。通信人则多达一百余位。其中,不仅有马一浮、王瀣、熊十力、柳诒征、吕思勉、钱基博、夏承焘等一批名闻遐迩的大师,也不乏如李宗仁、陈铭枢、江彤侯、江朝宗、林志钧、王伯群、蔡元湛、尹石公、徐养秋、岑学吕等耳熟能详的民国名流。至于在文史、经济、建筑、医学等领域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名家权威,更是多达数十位,如马宗霍、王焕镳、陆渊雷、任铭善、钟道铭、吴恩裕、贺昌群、苏渊雷、吴寿彭、蒋礼鸿、陈从周、王苏宇等等。他们或是钟泰在学业上的长辈,或是钟泰的同窗好友,更多的,则是曾经师从钟泰的门生弟子。

  钟泰(1888—1979),字讱斋,号钟山,别号待庵。江苏南京人。早年师从太谷学派传人黄葆年,就读于江南格致书院。后留学日本,毕业后受李瑞清邀,任两江师范学堂日文译教。辛亥时入皖督柏文蔚幕,曾出任广东博罗县长。1924 年起先后任之江大学国学系教授、系主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授,大夏大学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44 年入蜀,与熊十力并任书院主讲兼协纂。1948 年到上海,任光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转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同时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1962 年应长春东北文史研究所礼聘前往讲学两年,1979 年以 89岁高龄病逝。

钟泰著《庄子发微》

钟泰著《国学概论》

锺泰著《庄子发微》手稿六十三页

华东师范大学1986年颁发锺泰家属赠书4235册奖状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承载先生作为本次《钟泰友朋信札》一书的主要编者之一,首先谈到:“这批信件涉及的人多,讲的事情具体而又细致,所以非常值得我们近代学术史加以梳理和研究。我为钟泰这本书写了序言,虽然我写到的不过是其中的十之一二,但从中足以可窥近代以来的学者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他们对传统文化和国学的勤奋钻研。他们把治学的理念和为人的道理,都融在了这些信里。比如和熊十力的信件,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一批伪学问人的批判,看的出他当时情绪相当激动,字迹也相应潦草,语言也十分直白。从这我悟出,我们老一辈的学者,他们真正把治学作为为人之道来履行的。” 

  “我们现在对近代学术史的研究,我认为还是比较粗,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家身上,但是构成学术界的整个群体的人,都搞不清楚的。所以这批信札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完全不亚于去年朵云轩上拍的康有为的那批信札,而且康有为证实的都是一些已经确定的事情,而这批信札揭露了很多未知的事情,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批信札更有价值。”

熊月之先生发言

  原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学者熊月之先生指出:首先,信札是研究学术、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里面有一大批人讨论的问题是很深入和具体的。还有很多在今天并不知名但是在当时相当轰动的人物。其次是生活史的展现。信札展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态,这些资料历来是比较少的。从中看到知识分子颠沛流离,他们对战争的感受和对人民艰苦的反应,非常有价值,极富人道主义。现在的拍卖收藏应该引领一种风气,让这些被市场低估却极具学术价值的东西,能和他本来的价值相匹配。

郑重先生发言

  资深老报人、著名学者郑重先生表示:“这批信札分布范围如此之广,时间跨度之长,保存之完整,是非常难得的。”

周振鹤先生发言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知名学者周振鹤先生说:“钟泰这批信札中,这么多名家写信给他。比如,熊十力的那封信是很有意思的,熊十力对庄子态度有意思,不赞成庄子学说但是喜欢庄子,中国很多文人都是这样的。大学者的东西精力都在研究的问题上,对于其他问题他不是没有见解,只是他没有精力去写,所以他可能就是在书信里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学者书信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他是不写专门著作的,在台面上不好说的,他可能给某人写信会在私下说。手稿信札都具有唯一性,有时候往往一件很大的事情就可以从一封小小的信里面看出来。而信札对于许多未曾出版或者为人所知的史实的具有矫正作用。” 

  与会的重要藏家以及各公藏机构的代表也对此批信札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收藏价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从收藏角度来说,这批信札中的文人书法各具面貌,体系较为完善,是集书法大成的卓越体现。用的笺纸也很有特色,可以看到几十种不同类型的信札,对于喜爱收藏信笺的人来说,也是可玩可赏的。在这一大批民国文人书信中,其中有朵云轩早期饾版套色画笺十一纸,笺图凡八款,分别出自《花卉鳞介画笺》、《金石角花笺》和《劭农画笺》,或妍美,或古雅,幅幅神采,妍妙辉光。六七百纸的信札,笺纸品类非常丰富,极具时代特色。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从左至右 史梅 黄显功 王金声 王毅 严建平 郑重 周振鹤 钟斌 熊月之 张晓敏 承载 沈飞德)

  拍品欣赏

马一浮致钟泰信札六通六页带六封(选三)

熊十力致钟泰信札四通十页带二封附明信片二枚(选一)

钱基博致钟泰信札一通八页带封(节选)

夏承焘致钟泰信札一通一页


 

潘亦孚自述收藏之事

$
0
0

藏界奇人潘亦孚自述收藏之事

方韶毅•猎书账&瓯风(潘亦孚) · 2015-08-14 09:07

“对字画的爱,是我的劫,说中肯些,是我的情结”——藏界奇人潘亦孚自述收藏之事

编者按:虽然曾生活在同一座小城,但从未谋面。我最早是从陈子善先生口中得知温州有此奇人,后来又听圈内人士说起。又从黄裳轶事、董桥文中找到些踪迹,颇以为奇。潘家有奇人,他的兄弟也是位奇人,有机会再介绍。下面是潘亦孚《一觉山话》序言节选,自述其收藏经历,聊供谈资。



“对字画的爱,是我的劫,说中肯些,是我的情结”

潘亦孚



很早很早以前,我就知道自己是成不了器的,用瓷器鉴赏的话来说,出窑时有几条“冲”,并且,这“冲”是由中心向外延伸,感觉清晰。因为是“冲”在自己身上,总会有自救的欲望。诚然,是生命而不是瓷器,自救总得去找一些自救的方法或者自我排遣的措施,比如一些人爱垂钓,一些人爱音乐、爱集邮,而我,爱上了字画。


想把字画的收藏过程和感觉写出来,原以为那是太简单不过的了,因为这是天天在干的事。前年10月份特地飞到香港嘉德,竞得一幅张大千八十岁写的对联,大手大脚善待了自己一次。“不作公卿非无福分都缘懒,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二十二个字,把我的一生都概括了,理应归我日用,可以一用到终。后来看到诚轩拍卖图录中一件丰子恺的《满山红叶女郎樵》,又憋不住去竞争,理由是:活到六十的我,一直很灰,连心都是灰的,红色离我很远很远。有三十年前的笔记为证。“只离红日远,自觉碧天凉”,袁枚的这一句诗,三十四岁的我托人书之作为座右铭。花甲之后,渐渐地对色彩的喜好有了变化,室内与阳台要置放一些盆景花草,看着会变化有生命的绿叶红花,看着窗外的斜阳把远山和整个湖面染成彤红,粼粼的波光,将我的卧室映洒成红色,心有所动。方觉得人生或者说生命也需要暖色调的红,觉得红比灰好,虽然,人在暮年。玩了二十五年的字画,已然几许神经兮兮甚或病入膏肓,仍香港、北京飞来飞去,仍心手痒痒情不自禁伸向字画。忆起二十年前曾下过决心,在我老去闭目之际,若壁间能悬挂一件弘一、一件苏曼殊、一件郁达夫,我便是一个幸福的人了。可见人性中的贪念,兑现一个的同时,也是滋生另一个的时候。

什么时候好上字画这一口?通过自查二十五年前的记事笔记,还是能理出头绪来的。上世纪80年代我开办了企业,因为婚姻失败离异,企业就成了我的家。当时,外地在厂人员工作之余,打牌、唱歌、跳舞去,我不仅赞同,还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人不是工作机器,应当有轻松愉快的时候。而我,所谓的当家人,理应有当家人的样子,以利于一个企业的调度。历来头脑里翻江倒海且天性不安分的我,成了一个足不出户、循规蹈矩的厂长。所幸,天生爱好的阅读、思考,成了我排遣大量时间的唯一途径。今天仍然铭记不忘的是《弘一法师传》和《苏曼殊全集》。这两部书,可以说改变了我这个人与我的人生。1993年把正蒸蒸日上的企业关闭,审视并认识到婚姻对我的多此一举,试图拥有弘一、郁达夫、苏曼殊的手迹,从而走上收藏字画之路 ,都与这两部书有直接的关系。



一觉山话,中西书局2014年6月版


1988年底,借企业事务去香港之便,抵香港苏富比公司,购入大量拍卖图录。自此,每年都会设法收集苏富比、佳士得在香港的春秋两季拍卖图录。虽是拍卖画册,却提供给我大量的艺术享受、鉴赏信息。恰逢其时,经好友徐国林介绍,结识了1950年毕业于浙江美院的许继善老人,由他在民间帮我寻觅近现代字画。两年时间,收藏了吴茀之、卢坤峰、陆维钊、周昌谷、唐云、陆抑非、蒲华、于右任、傅抱石,等等。厂里的会计以为我疯了,认为此举如同吸毒,会倾家荡产走上不归路。1991年,经由厂里一位上海籍老工程师介绍,认识了与傅雷友善的叶庆桐老人。庆桐老人的收藏,主要是古代字画,近现代有黄宾虹、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量比较大的是黄宾虹。老人割爱于我一批黄宾虹的画,有册页、条屏、成扇、大中堂。另有李可染1944年作的仿李成的山水手卷,徐悲鸿八言长联,林风眠的《荒山泪》。那一两年与老人的往来交谈,除了解我犯瘾之馋,也无意间让我领略了老派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执著。之后,他依然要保留傅抱石1944年金刚坡的山水人物,李可染1944年作的《洗桐图》,林风眠的《秋林》。这保留,我多年后才明白,他是珍藏了他人生中的一段段记忆了。


我天生酷爱自由,原因大概是自我1950年呱呱落地,就落在了一户阶级成分属自由职业的家庭,“父亲”二字,对我仅仅是一个词,我无法成像,当时我太小,只有几个月,他便主动到他的自由天国去了。因此,对于家庭、血统、天伦,我先天无知。直至今日,对于一些亲戚间的称谓,我如同幼儿,常要闹出笑话,亏得明了人间是非轻重,才得到他们的谅解。


1983年,温州允许私人办企业,于是建厂开发新产品。而创办一个企业,大概可以消耗一个人大量的精力,可以给我补空的。凭着自己十多年当供销跑码头的经验和感觉,招兵买马,祈望在政策风向尚可的前提下,努力干个七八年,自己给自己落实余生的衣食和医疗保障,让四十岁之后的日子,没有任何牵绊,看这个世界风云变幻,看中国走向何处何方。还可以爬山登高去——对于大山,我有着一份特殊情感,那里是十七岁的我为生存自食其力的开端,是我生命启蒙的地方。果然,上苍怜悯我,成全我,让我如意。


1990年至1993年(那时企业尚在自然运转),经友人介绍,结识了上海名医杨永锐、老干部徐盼秋夫妇,还有北京章伯钧之女章诒和。从他们那里,我分享了许多书画艺术品,也聆听了不少名人收藏轶事,以及所有藏品的最终去向。让我有所感悟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与艺术、与艺术家的关系,艺术家、艺术品与收藏者的关系。



这几本都潘亦孚前几年出版的藏品及鉴赏著作,董桥曾为作序



1993年,下狠心要关闭蒸蒸日上的企业,于1994年初快刀斩乱麻履行完毕。当初,厂里某些管理技术人员,不相信好端端的一个企业当家人,或者说资本家会不喜好剥削,会把自己创办十年的企业当场掐死,看到我真的这么做时,翻脸诘问我:你才四十四岁,除了天生会办企业之外,还能干什么?办企业十年,我从未与任何员工红过脸,诘问之下,我笑笑说:“我累了,想把今后所有的时间与精力给自己派用场。”任何人无话。


1994年初,我理清企业与外部的一切事务,蛰居于我的山间小屋——那是一匹孤独的狼最合适的居所,白天看书读画,夜间看月亮数星星,日子过得祥和宁静,心中怡然。


1994年之后,我成了真正的闲人,闲到连“家事”都没有的闲人。立业,生计,日后的生活保障,我自以为履行完毕,另有一笔巨大的财富,那就是自由。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获得,也是我最为珍惜的。自以为阅读、胡思乱想、涂涂写写以及满世界云游去,可以了结我的余生。一觉山房的环境也不错,倚窗吸纳山岚之气,推门沐浴日月之光,一岁一枯荣的草木更给我感悟。再则,还有弘一、大千、吴湖帆、林风眠陪伴,日三餐,夜一宿,尚能饭,余生还想做什么呢?


对字画的爱,是我的劫,说中肯些,是我的情结。



潘亦孚藏品


不管是深圳、朵云、嘉德、翰海等等,每一届的首拍,我都参与了,新鲜事物,新鲜得确实令人乐不可支。1995年,为了就近字画拍卖,我很多时间在上海驻留。这个城市我本来就很熟悉,在许多旧友新朋介绍之下,我又认识了许多人,刘绪源、余秋雨、谢春彦、陈鹏举、陆谷苇、谢蔚民,之后又结识了北京的黄永玉、苗子、郁风、黄宗江、杨宪益、朱家溍诸先生,拜访浅谈,带给我颇多教益。


自1993年开始的艺术品拍卖会,至今还进进出出、亮牌竞取的,我属于其中一个。自知喜新厌旧恶习严重,然而对于字画,从三十八岁孜孜不倦到六十四岁。我一生没有玩过车子,自觉华屋豪宅不应当是我住的,股票从未涉及,房地产没有入伙,黄金白银觉得刺眼,翡翠钻石没有生命迹象。所以,今日梳理自己爱上字画、爱上文人墨迹的因缘,自审的结果是:我的爱好与兴趣太少太窄了。我不会打牌,不会麻将,不沾酒,不会舞,不善歌。所以,自1988年一头扎进字画之后,会有点痴,为时会有点长。即从1992年中国拍卖第一槌算起,此起彼伏春秋两季的槌声,敲走了我二十多年的光阴。说不务正业,那么请明示,哪一种业是正的?说玩物丧志,我不能认同。虽如草芥般的我本无大志,但谋生的同时,读书自强从未懈怠过。


再聊聊字画,聊聊拍卖公司,聊聊市场吧。春江水暖鸭先知,对我来讲,毕竟涉足二十多年了,连拍卖公司的头头老总们,都脸蛋熟悉得如同老街坊、老邻居,他们绝大部分来过我家,一起喝过茶,聊过天。市场火热的时候,他们忙得七窍生烟 ,那么他干他的,我干我的。


90年代的艺术品拍卖,相对来讲场面不大,波澜不惊,参与的人员有限,拍品数量不多,价格涨涨跌跌的幅度相对平稳。某些字画买进三年五年后放手,亏了一成两成太正常不过了。那些年,不管为喜欢,为藏玩,为经营,为投资,不少人因种种不同的原因而撤离了。其中也有买进假画赝品,疼得钻心而心灰意冷的人,时至今日说到字画,谈及某拍卖公司,仍露切齿之状。


2003年开始的字画价格猛涨是真实的。好画好字的涨幅,成就了一则则真实的发财故事。



这件很有故事。董桥说:一九八七年张充和到上海见到黄裳,黄先生说他过去也藏胡适手迹,"文革"中销毁了。张充和回美国把这幅《清江引》送给黄先生,并在胡适印章之下题小字"黄裳留玩,充和转赠。一九八七年四月",钤"丁卯"小印。一九九八年黄先生家人病重,斥卖书物应急,《清江引》归潘亦孚收藏,刊入他的《百年文人墨蹟》。又过了几年,潘先生拿胡适这幅字去跟许礼平换一幅画,我请许先生割爱匀给我,《清江引》从此珍存我家,我的文集《小风景》二三年初版二七二页登了原蹟影本。



物是主人人是客,这是母亲以前常有意无意对我提及的一句话。母亲走后这一两年,常有一阵一阵心很累的感觉,是倦鸟归巢吗?可平生一直感到自己是一个没有巢的人。曾记得1993年在法国拜谒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墓,晚间就寝之际,恍惚里写下两句:“四海无家处处家,皮囊可寄心天涯。摞得旧事觅旧隐,我亦非我他非他。” 我这个人,文化上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百家饭,自是有百家的味,至于消化如何,吸收状况,我又可动用我的自由了。


近年,自觉饮食衰退,耳不聪,目难明,多年吸烟造成的肺气肿日趋严重,夜咳惊寤,已听得见发自天籁的三更鼓、五更钟,觉悟当留生命的一小截,干一点别太自私自利的活,或至少应如韩石山先生说的,“老了应有个老了的样子”。否则,这么多年了,不是我玩字画,而是字画玩了我。


(本文原刊温州日报2015年8月7日)


 

当代拉美小说概观

$
0
0


  丰富多彩的拉丁美洲文学, 像一条飞金溢彩的珠宝之河, 无比瑰丽, 分外迷人。其中有美丽的印第安传说, 有典雅新奇的蓝色诗歌① , 有动人心弦的浪漫小说, 也有感人肺腑的悲剧壮歌……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 特别是60年代以来, 随着拉美风云的变化和现代文学的发展, 拉丁美洲文学界出现了小说繁荣的新局面, 不少作家和作品赢得前所未有的世界声誉。这些小说, 由于风格独特, 结构新颖, 既继承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 又大胆吸收了欧美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段, 使拉美文学的面目为之一新, 因此被评论家们称为“新小说”。
如果按新小说发展的历史和作家出生的时间来划分, 新小说的代表作家大体可以分为两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生的为第一代, 20世纪20、30年代出生的为第二代。
 
  第一代新小说家
 
  这一代作家中, 影响深远、成就卓著的要算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危地马拉,1899-1974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1899-1986 )、阿莱霍·卡彭铁尔(古巴,1904-1980 )、阿图罗·乌斯拉尔·彼特里(委内瑞拉, 1906-2001 )、胡安·卡洛斯·奥内蒂(乌拉圭, 1909-1994 )、胡利奥·科塔萨尔(阿根廷,1914-1984 )、奥古斯托·罗亚·巴斯托斯 ( 巴 拉圭,1917-2005 )、胡安·鲁尔福(墨西哥, 1918 -1986)等。这一代作家是新小说的奠基者, 富有革新精神, 勇于尝试新手法,摸索新路子, 在一定程度上同他们的前辈作家实行了决裂, 以自己的新型创作使拉丁美洲文学的影响冲出了美洲大陆, 扩大到了西方乃至世界文坛。
 
  阿斯图里亚斯是继米斯特拉尔和聂鲁达之后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作家, 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他于 1930 年写的《危地马拉传说》以玛雅族印第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 创作了一系列富有魔幻色彩的优美故事, 为他后来的风格奠定了基础。他的成名作《总统先生》(1946 )以漫画式的夸张笔法和抒情诗般的独特描述, 对万恶的独裁统治作了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的揭露, 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勾画出一个阴森可怖的鬼蜮世界。由于它的深刻社会内容和独特民族风格, 被誉为当代世界文学中的一部杰作。这部小说和他的著名三部曲《疾风》(1950) 、《绿色教皇》(1954 )和《死不膜目》(1960 )、短篇小说集 《危地马拉的周末》 (1956 )以及后期的两部小说《混血姑娘》(1963 )和《利达·萨尔的镜子》(1968 )充分显示了他的艺术风格:想象丰富, 比喻新奇, 语言明快, 富有诗意, 善于把印第安人的神奇意境同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因此他的作品被称危地马拉民族的新神话。卡彭铁尔是当代古巴最重要的小说家。他青年时代长期侨居巴黎, 从事写作。 自 1933 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埃古·扬巴· 奥》后, 陆续写了《这个世界的统治者》(1949 )、《消失的足迹》(1953 )、《意外事件》(1956 )、《光明世纪》(1962 )、《方法的根源》(1974 )和《春天的祭献》(1980 )等六部小说。此外还写有许多诗歌。据文学史家介绍, 他的诗歌属于先锋派, 他的小说属于超现实主义, 早期主张表现黑人文化, 后期却沉缅于18世纪欧洲的繁琐、堆砌、雕琢的巴罗克风格。《方法的根源》是卡彭铁尔的新小说代表作。作品采用独特的“神奇的现实主义”手法, 描述了本世纪初拉丁美洲国家一位独裁统治者的一生, 从历史的角度, 以幽默的文笔, 辛辣地讽刺了昏聩无能、崇拜欧洲的拉美独裁者。他这种手法类似魔幻现实主义。作者自己说:“神奇, 当产生于对现实的意想不到的改变、对现实的特殊揭示、对现实中难以察觉的事物的异乎寻常的说明……时, 才可正确地称之为神奇。”他的短篇小说《种子的旅行》运用这种手法也很典型:主人刚刚死去, 工人随即拆其住宅。工人走后, 主人突然打了个手势, 他的手杖便向一座坟墓飞去。它像一根魔杖;主人复活了,年轻了, 变成了一位种子;墙壁变成了泥土, 住宅变成了荒地, 燃烧的蜡烛愈燃愈长, 家具变成了原木, 鸟儿变成了鸟蛋, 等等, 读来仿佛置身于魔幻世界之中。作品立意清新, 构思别致, 形象生动, 揭示了旧事物旧制度必然灭亡的一般规律。他的创作和表现手法为拉美新小说增添了光辉, 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古巴小说家”和“拉美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乌斯拉尔·彼特里是当代委内瑞拉最有名的作家和评论家, 以写历史题材小说著称。 1981 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色的长矛》以独立革命战争为背景, 描绘了委内瑞拉解放者博利瓦尔所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殊死战斗场面;第二部小说《黄金国的道路》(1947 )对西班牙殖民者残暴蹂躏美洲城镇、掠夺美洲财富的情景作了真实的描绘。后来写的两部小说《一 张地图片》(1962) 和《假面具的季节》(1964 )也都取材于历史, 着意表现昔日的事件和人物。彼特里打破了传统历史小说的死板形式和时空的限制, 更为真实也更为艺术地再现了殖民地和独立革命时期拉丁美洲的社会历史面貌。他对拉丁美洲历史小说所做的这种革新, 是他通过对拉美历史的精心研究和对现代小说表现手法的大胆尝试而实现的。彼特里也擅长写短篇小说,前后出版了十几本小说集, 如《三十个人和他们的影子》(1949 )、《雨和其他故事》等。
 
  胡安·鲁尔福以办杂志和写短篇小说开始文学活动, 后来成为表现农村题材的杰出作家。但是他迄今为止只写了两部主要作品:一是短篇小说集《烈火中的平原》(1953 ), 二是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1955 )。前者是一系列反映农村生活的故事, 写得短小精悍, 尖锐泼辣,常常具有讽刺性,显示了他处理农村题材、驾驭农村语言的能力, 从而以一位天才的新小说家在墨西哥文坛崭露头角。后者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借助一群亡灵的死而复生、回忆往事和对话, 揭露了横行不法、十恶不赦的庄园主种种骇人听闻的罪行, 无情地抨击了墨西哥农村的封建专制统治, 作品结构复杂, 布局独具一格, 既继承又突破了表现革命和农村题材的传统, 并成功地吸收了欧美现代派的表现技巧, 可谓独树一帜, 被誉为“现代墨西哥的神话”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经典”。
 
  卡洛斯·奥内蒂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60年代蜚声拉美文坛。主要作品有《无主的土地》 (1914 )、《为了今晚》(1943 )、《生离死别》(1954 )、《短暂的生命》(1950 )、《为了一座无名墓》 (1959 )、《凶宅》(1960 )、  《船厂》(1961 )、《那么可怕的地狱》(l962 )、《像她那么悲哀》(1963 )、 《收尸人》(1964 )、《勾魂使者》(1964 )、《障碍》 (1973 )和《听清风诉说》(1978 )。这位作家是拉丁美洲城市小说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几乎全部以蒙得维的亚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既虚幻又真实的拉普拉塔河世界, 常常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深刻表现人们在现代大城市的陷阱中经受的真正的内心悲剧和令人窒息的痛苦生活。在创作上, 他深受美国作家福克纳和法国作家塞利纳影响, 作品往往充满悲观情调和对人生的嘲讽, 人物多半是失意潦倒、孤苦幽居、留恋过去的人, 因而被认为是一位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家。
 
  罗亚·巴斯托斯家境贫寒, 靠读书自学跻身文坛。 1960 年发表的成名作《人之子》把神话和象征交织在一起, 描述了巴拉圭和邻国玻利维亚发生的边境冲突, 反映了巴拉圭人民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反独裁统治的斗争和向往自由的愿望。他的最重要的代表作《我, 至高无上者》(1974 ), 是一部反独裁小说, 作品以犀利的笔触描绘了独裁者弗朗西斯科把持政权, 闭关锁国, 神化自己, 被老百姓称为“至高无上者”的可笑嘴脸。 此作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拉美文学中反寡头小说中的杰作之一。他还写有不少短篇小说, 主要有《绿叶丛中惊雷鸣》(1953 )、《闲汉》(1967 )、《水上行》(1967 )、《焦木》(1967)、《莫里恩西娅》(1969 )等小说集。
 
  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是当代拉美文坛上的两位著名幻想小说家。
 
  博尔赫斯可以说是拉丁美洲的卡夫卡。早年长期侨居欧洲, 遍游欧洲各国,博览大量欧美文学名著, 青年时代即熟悉卡夫卡、乔伊斯、爱伦·坡等欧美现代派名家的作品和德国的表现主义文学。在这些作家的影响下, 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最初写诗, 出版了三本诗集:《布宜南斯艾利斯的热情》(1923 )、《面前的月亮》(1925) 和《圣马丁的笔记》 (1929) 。
 
  其后转向短篇小说创作(他没有写过长篇小说), 出版了至少六本短篇小说集:《世界性的丑事》(1935 )、《交叉小径的花园》( 1941 )、《小说集》(1944 )、《阿莱夫》(1949 )、《死亡与罗盘》(1951 )、《布罗迪埃的报告》(1970 )。青年时期他曾受尼采、叔本华等人的不可知论和宿命论的深刻影响, 后来又长期生活在寂寞冷落的图书馆里, 所以他的小说表现的内容多为阅读各种书籍时产生的幻想和联想。其主题则是反映他的哲学思想或人生 观:世界一片混乱, 时间循环交叉, 人生于世如入迷宫, 既无方向也无出路, 只有孤独、彷徨, 悲观失望, 任凭命运左右。《交叉小径的花园》就是他这种人生哲学的集中表现, 因而被认为是他的最重要的代表作。由于取法于欧美现代派文学, 他的作品往往具有超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特征:时空颠倒、交叉, 情节离奇荒诞, 现实与幻想交织并存等等。他以他的一系列新奇的小说创造了一种新流派, 评论家称之为“极端主义”、“宇宙主义”或“卡夫卡式的幻想主义”。博尔赫斯是当代拉丁美洲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诗人和短篇小说家, 他的作品和风格对拉美文学有很大影响, 在欧美也受到广泛赞赏,曾 多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科塔萨尔生在外国, 在本国受高等教育, 曾长期侨居法国, 深受法国文化熏陶。文学活动之初曾为几个文学刊物撰稿和译稿。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写有诗集《出现》(1938 ), 诗剧《国王们》(1949 ), 短篇小说集《动物故事集》 (1951) 、《游戏的结局》(1956 )、《秘密武器》 (1959 )、《一切火都是火》(1966 )、《仪式》 (1966 )、《故事集》(1970 ), 包括诗歌、故事、轶事和杂文的合集《八十个世界回到白天》(1967 ), 第二本合集《最后一个回合》(1969 ), 中篇故事《反对跨国吸血鬼的芳托马斯》(1975 )和三部长篇小说:《中奖彩票》描写一群买彩票得奖者乘船游海的故事。为了进入轮船的禁区, 他们进行了一场斗争, 得到的却只是痛苦。这是他的成名作, 作品运用象征手法,有力地嘲讽了混乱而可笑的现实;《跳房子》是他的代表作, 以巴黎为背景,描写了一个阿根廷人的不幸遭遇:他找了个情妇, 生了个孩子, 孩子不幸夭折, 他悻悻地返回祖国, 参加了马戏团。小说以戏剧性的、虚幻和想象的情节, 表现似乎已经实现却终于落空的事情。全书结构复杂, 寓意深刻, 被认为是战后国际文坛上出现的最富有幻想的“百科全书” 。他的短篇小说写得也很精彩, 文笔高雅, 构思别致, 堪称现代小说的典范。 其中最优秀者当推《秘密武器》、《仰视夜空》、《被侵占的住宅》、《游戏的结局》、《追求者》等。
 
 
  第二代新小说家
 
  这一代作家包括何塞·多诺索(智利,1924 -1996)、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1928 -)、卡洛斯·富恩特斯(墨西哥,1928 -)、吉列尔莫·卡夫列拉·因凡特(古巴,1929 -2005)、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秘鲁,1936- ), 还有曼努埃尔·普伊格(阿根廷,1932 -1989)、埃内托尔·桑切斯 ( 阿根廷,1935- )、古斯塔沃·赛因斯(墨西哥,1935- )、塞维罗·萨尔德埃(古巴,1937- )、胡利奥·拉蒙·里贝罗(秘鲁,1929 -1994)等。这一代作家十分注意作品的外部结构、艺术手法的革新和语言的运用。其中有不少作家在采用新的表现手法的尝试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拉美甚至国际文坛上赢得了盛誉。这里仅介绍前五位作家。
 
  何塞·多诺索于1957 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加冕》, 其后陆续出版《这个星期天》(1966 )、《没有边际的地方》(1966 )、《夜晚的放荡之鸟》(1970 )、《别墅》( 1978 ) 和《旁边的花园》( 1981 ) 等八部小说。在创作上, 多诺索勇于创新, 反对理性主义和计算机式的概念文学, 主张虚构, 把真实的东西和虚构的东西溶合在一起;提倡摒弃传统的叙述方法, 尝试新奇的语言技巧。他在短篇小说方面也取得了可贵成就, 主要有《夏天和其他故事》(1955 )、《查莱斯顿》(1960 )和《最佳小说选》(1966)。
 
  卡洛斯·富恩特斯自发表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带假面具的日子》(l954 )和第一部长篇小说《最明净的地区》(1958 )以来, 一直是拉丁美洲最有名望的作家之一。他的其他作品有《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1962 )、《换皮》(1968 )、《我们的土地》(1975 )、《七头怪兽的脑袋》(1978 )、《一个遥远的家族》(l980 ), 中篇小说《奥拉》(1962 )、《神圣的地区》(1966 ), 短篇小说集《盲人之歌》(1964 )、《烧干的水》(1981 )。他的长、中篇采用现代小说的一切实验手法, 写得既扎实又复杂, 对社会的种种弊端加以针砭和抨击, 或以表现主义的讽喻, 或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政客、名流、神灵、魔鬼、资产者、印第安人及其祖国的历史和城市的变迁, 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墨西哥民主革命后的社会问题。他的短篇也颇有特色。《带假面具的日子》中, 题材多半出自幻想, 故事发生在非现实的气氛里, 笼罩着魔幻色彩, 《盲人之歌》中的短篇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现实的态度。
 
  巴尔加斯·略萨是拉美文坛上的后起之秀。学生时代就写了两部作品:小说 《指挥官们》(l958 )和剧本《逃亡》( 1955 )。 他的第一部成功之作《城市与狗》(1962 )以一所军校的学生生活及其冲突为题材, 批评了腐朽的教育制度, 鞭挞了秘鲁那种充满陈规陋习、等级森严和阶层重叠的社会现实;他的代表作《綠房子》(1966 ), 以皮乌腊省城和原始 丛林为背景, 勾画出一幅当代秘鲁社会的缩影, 展示了各阶层人物的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情景, 批判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揭露了秘鲁的阶级压迫和种族歧视, 反映了一般人民遭受的欺压、凌辱、痛苦与不幸。在写作手法上, 小说打破了传统的旧套子, 大胆吸收西方现代派技巧, 把本来的时间、地点、对话和写景的顺序打乱,描述中有跳跃, 有颠倒, 有独立, 也有 混合, 并行和交叉。这种异乎寻常的构思、布局和叙述方法, 批评家称之为“结构现实主义”, 略萨运用得非常娴熟。他的另一部小说《胡利娅姨妈和作家》(1977 )的结构也很新颖:在一个完整故事的章节之间插入了若干独立成篇的小故事。这样, 既叙述了作家与他的远房姨妈恋爱成婚的过程, 反映了五十年代秘鲁的社会风貌, 同时揭露了上层社会醉生梦死的生活, 描绘了下层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悲惨情景, 抨击了官僚政客, 嘲讽了宗教迷信等等。略萨的其他几部小说:《‘大教堂 ' 咖啡馆里的谈话》(1969) 、《潘塔莱翁上尉与劳军女郎》(1973 )和《世界末日之战》(1981 ), 也都显示了他的构思和写作伟大史诗的才华。由于他的文学成就和勇于革新的精神, 曾多次获得国际性的文学奖, 被公认为拉丁美洲新小说和爆炸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
 
  卡夫列拉·因凡特早年从事电影事业, 在古巴革命后曾任《革命报》副刊编辑。1960 年发表短篇小说集《平时和战时一个样》, 反映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倒台前几个月镇压人民的情景。他的长篇小说《热带的黎明》(1964 )获西班牙“简明图书奖” 。 1965 年他流亡国外, 侨居伦敦, 在那里写了他的代表作《三只忧愁的老虎》(1967 ), 书中描写了作者对哈瓦那之夜, 它的人民艺术家, 桑索西的掷棒运动和豪华的特罗皮卡那展览会的怀念, 描写了独裁统治末期哈瓦那社会的腐朽败落、风前残烛的凄凉景象。作品语言幽默, 风格怪诞, 情节紊乱, 不合逻辑, 仿佛一幅构思古怪的拼贴画。由于讲求语言的精美、新奇, 作者获得了“语言的炼金术士”称号。在表现手法上, 他往往把真实的事件同虚构的情节交织一起, 把真实的人物同臆想的形象交叉一块, 给读者一种既真又假, 既实又虚的印象, 这是因凡特创作上的一个基本特点。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当前拉丁美洲闻名于世的大作家和新闻工作者。他于 198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拉美第四个赢得这项世界荣誉的作家。早年曾攻读法律, 后辍学当记者, 编刊物, 同时进行文学创作。最初写了一些短篇小说,1955 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枯枝败叶》, 描写了一位上校和他的儿孙的忧伤孤独心情。从此, 他的一部部杰作相继问世。主要有: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 描写一位老上校对政府抱着真诚的希望但终于破灭的故事)、《记一桩事先张扬的杀人案》(1981, 描述一桩受封建的陈规陋习支配而公然杀人报复的事件),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 通过布恩迪亚上校一家七代人的经历象征地反映了哥伦比亚和拉美大陆百年间的历史变迁)、《家长的没落》(1975, 描写拉美某共和国一个名叫尼卡诺尔的独裁暴君的一生), 短篇小说集《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 写的是马孔多小镇发生的各种故事和事件)。
 
  纵观马尔克斯的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 可以看到他的创作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政治倾向。他的作品主要表现历史事件、社会问题和现实生活, 揭露独裁者的面目,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抨击时政的流弊, 鞭挞社会的不平, 同情人民的疾苦, 反映世态的炎凉和各种人物的精神状态等等;二是博采众长, 在继承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同时, 充分吸收现代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和古代民间文学的写作技巧, 形成了具有拉丁美洲民族风格的魔幻现实主义方法。
 
  《百年孤独》集中体现了马尔克斯的上述两个特点, 因此被公认为是他的最主要的代表作。小说描述了加勒比城镇马孔多发生的一切:迷信观念, 党派内战, 外国入侵, 独裁政权, 人们的命运, 大屠杀惨案等。作品构思奇特, 想象丰富, 情节笼罩魔幻气氛, 故事写得像神话传说一般, 梦幻与现实、虚构与真实彼此交织, 人物和事物往往带有超自然、超现实的色彩。这是与他童年时代听到的印第安神话故事、 读的《一千零一夜》和后来所受的乔伊斯、卡夫卡和福克纳等欧美现代派作家的影响分不开的。这部小说出版后, 在拉美甚至西方引起 “一场文学地震”, 再版了上百次, 译成了十几种外国文字, 影响巨大而深远, 成为代表拉丁美洲民族风格和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最重要的作品。
                               
  拉姜文学中的新流派
 
  在拉丁美洲小说的革新过程中, 为了寻求适合表现当代拉丁美洲社会现实的新方法, 作家们在如何继承传统的表现手法, 如何借鉴当代欧美文学中的现代派手法, 如何创作具有拉丁美洲民族风格的新型的作品等方面, 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于是, 各种各样具有拉丁美洲特色的文学倾向或流派应运而生。其中最重要的是魔幻现实主义。
 
  在拉丁美洲小说中, 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方法创作的作品是很多的。比较典型的有阿斯图里亚斯的《危地马拉传说》和《总统先生》、胡安·鲁尔福的《烈火中的平原》和《佩德罗·帕拉莫》、何塞·多诺索的《淫秽的夜鸟》、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富恩特斯的《我们的土地》等。这些作品有一些共同特点, 就是构思比较新颖, 情节颇为荒诞, 超自然、超现实的人物、事件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交织在一起, 幻想的事物同现实的事物融合为一体, 故事笼罩着神奇、虚幻、魔术般的色彩, 内容是表现拉丁美洲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和历史现象, 反映时代的变化和活生生的现实。其中有不少作品插入了印第安民族世代相传的神话、传说, 描写了一些奇妙的自然现象和宗教迷信故事, 从而增加了作品情节的神秘气氛和魔幻色彩。在上述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 《危地马拉传 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早期代表作, 《佩德罗·帕拉莫》是20世纪50年代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60年代的代表作。 下面, 仅以《百年孤独》为例略加说明。
 
  《百年孤独》写的是一个望族的兴衰, 一个小城的变化, 反映了一个大陆的斗争、痛苦和灾难, 表达了作者不满社会动乱, 憎恨黩武混战, 反对外来势力,主张民族独立, 渴望国泰民安的感情。为了表现这样的现实内容, 作者虚构了小城马孔多, 杜撰了布恩迪亚一家数代人, 构思了许多荒诞离奇的情节和难以置信的事件。人物可以是鬼, 事件可以夸大, 现象可以渲染, 情节可以分割、颠倒、写得稀奇古怪。例如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带猪尾巴的孩子, 受到邻居嘲笑。结果发生决斗, 邻居被杀死。从此死者的孤魂便不断出来打扰他们:时而在水缸边堵伤口, 时而在浴室洗脖子上的血, 时而又站在院里, 赶也赶不走。他们只好弃家出走, 把安宁留给鬼魂。再如有一个人在外受了伤, 鲜血像溪水一样流到门外,流过一个个街角和街道, 转弯抹角、爬坎过坷, 最后流到他家通知了亲人。诸如此类的描写, 使人物和事件披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真假难辨的感觉, 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使作品产生了一般现实主义作品所没有的艺术效果。关于这种手法, 阿根廷著名文学批评家安徒生·因贝特在《魔幻现实主义及其他》﹙1976﹚一书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 有助于我们对它的理解。他说:
“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 作者的根本目的是借助魔幻表现现实, 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小说中的人物、事物和事件本来是可以认识的、合理的, 但是为了使读者产生怪诞的感觉, 作者便故意写得不可认识, 不合情理, 不肯给以合理的解释, 像魔术师那样变幻了它们的本来面目。于是现实就在作者的想象中消失了……在现实消失(即魔幻)与表现现实(即现实主义)的过程中, 魔幻现实主义产生的效果就像观赏一出新奇的剧目一样令人赞叹, 也像在一个新的早晨的阳光下观察世界:其景象即使不是神奇的, 至少是光怪陆离的。在这类小说中, 事件即使是真实的, 也会使人产生虚幻的感觉。作者是要创造一种既超自然而又不脱离自然的气氛, 其手法则是把现实改变成像神经病患者产生的那种幻境。” ①这段话把魔幻现实主义的目的、特点、方法和艺术效果讲得很清楚。值得注意的是“创造一种既超自然而又不脱离自然的气氛”这一点, 意思是说把作者试图表现的某种现实通过虚构或想象上升到梦幻, 创造一种带有幻想色彩或魔幻色彩的新“现实”。这种新现实是一种艺术化的现实, 它不再受自然法则、逻辑性和正常思维的约束和支配, 但又不完全脱离原来意义上的现实,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们的话来说, 就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如此看来, 魔幻现实主义的确是一种独特而又神秘的流派, 一下子不容易为我国读者所理解。但是随着这类作品的介绍和评论的发展, 它一定会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熟悉。在当代拉美文学中, 除了这一流派外, 还有其他许多种值得注意的新流派。值得一提的是结构现实主义, 其本质是对作品的结构形式进行改革。例如在叙述故事时, 把正常的时间、地点、对话、独白等等的顺序打乱, 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局不拘泥于习惯的套路, 叙述时可以跳跃, 可以颠倒, 时而独立时而混合, 有时并行有时交叉, 情节中有情节, 对话中有对话。巴尔加斯·略萨是个突出的代表。他的重要作品《青楼》 ( 一译《绿房子》)和《胡利娅姨妈与作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方法。他之所以要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是由于他对文学如何反映生活的问题有其独特的理解。他认为, 文学要反映现实生活, 不能像摄影那样直拍,那会失去魅力, 而应当把生活变成富有诗意的艺术品。为此, 就不能采取直描的方法, 而必须把现实生活重新安排, 采用新的结构方式加以表现, 从而使现实生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艺术舞台上。翻一翻他的作品就会发现, 他的每一部作品, 从总的结构到情节的叙述方式都各有特点。在他的笔下, 现实生活仿佛一只万花筒, 以各种各样的面目出现在读者眼前, 既真实又艺术, 读来就像欣赏一幅幅五彩斑烂、 新颖别致的图画。略萨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的这种大胆创新:以独特的、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达到暴露、抨击旧制度, 加速旧世界灭亡的目的。其他的流派, 如新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等等, 在某些拉美作家的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它们在反映现实, 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或对待现实的态度上, 也各有其独到之处, 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总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拉美文学特别是小说,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之林中一棵参天大树, 目前仍在朝气蓬勃地发展、成长, 不断吸引国际文坛的注意。
 
 
 
 
①指拉美的现代主义诗歌, 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尼加拉瓜诗人鲁文·达里奥的诗集《蓝》。
 
 
作者:朱景冬
原载《外国文学报道》1983年第5期
 
 
 
 
 
 
 
 
 
 
 
 
 
 
 
 

 

杨仕宏:夫不争天下莫能与之相争

$
0
0
杨仕宏:夫不争天下莫能与之相争

核心提示:“我一生都没离开过凤庆,一生都没离开过茶”。这是凤庆茶厂老厂长杨仕宏对60余年职业人生最简练的一句总结语。而在这短短一句话中,却蕴含了他一生的信念与坚持。


每天清晨8点,都会有一个老者的身影出现在滇红集团的办公室里,无论晴天或雨天,都没间断过。办公室里,总会有不同的人进出。生产上遇到问题,有人会来向他讨教;对于茶叶知识有疑惑,有人会来找他释疑。他就是每个滇红人都尊敬的滇红集团前身原凤庆茶厂老厂长杨仕宏老先生。

对于滇红来说,他犹如一部经典的茶叶智库百科全书,从茶叶的种植、采摘、管理、制作工艺、产品研发到销售经营,他都能以最专业而平实的话语,娓娓道来,让人浅显易懂就清楚“茶”的来龙去脉。

从18岁进入凤庆茶厂到现在以顾问的身份继续为滇红发挥余热,回忆式的往事叙述里,没有激荡人心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对一生起伏跌宕经历的悲喜交加,平静里流露的专注,问答间显露的专业,让人领略到的是,一个传统的敬业者用心耕耘事业土壤的,朴实无华的高尚情操与品德。在这样一个渐渐浮躁的经济时代里,聆听他穿越半个多世纪的人生经验,就仿若在一杯最普通的茶杯里品饮了人生最甘醇纯净的茶味。

“我一生都没离开过凤庆,一生都没离开过茶”。这是凤庆茶厂老厂长杨仕宏对60余年职业人生最简练的一句总结语。而在这短短一句话中,却蕴含了他一生的信念与坚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951年,18岁的杨仕宏入伍不成,以“云南省茶叶技术干部训练班”学员的身份来到了当时的顺宁茶厂(1954年随县名更名为凤庆茶厂),从此踏入了茶叶的行业。虽然受到准干部的优良待遇,初初接触茶叶的杨仕宏心里不免对理想抱负感到些微的失望,“在我18岁的时候,对于茶叶的认识就是要跟农民打交道,对于一直想入伍功成名就的年轻的我来说,进入顺宁茶厂还是有些失落感的”。

在干部训练班3年的学习和实际的制茶实践过程中,杨仕宏渐渐对茶的印象大为改观。“我从未想到原来制茶过程有那么多的工艺流程的讲究,加之当时吴国英厂长浑身上下散发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深深触动着我,我渐渐迷上了茶叶”。

从农村的红茶推广技术指导员到车间记录员到办公室定额管理员,他穿梭在制茶的各个环节里,认真学习着,也潜移默化的积累着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凭着积极的上进心和做事的一股韧劲,干校毕业后的杨仕宏在工作表现上屡屡获得表扬,工资晋级速度在短短时间内超过了大多数同期。22岁身为车间记录员的他,从细致的观察中,发现传统工艺先补火后匀堆的程序存在着费工费时的问题,经过思索,他向当时的“合理化建议委员会”提出先匀堆后补火的工艺改造建议。“一开始老师傅们、领导们都不认同我的想法,认为我太年轻,这个建议就被一直搁置了”。直到2年后,大家都发现工艺对效率提高有了严重的阻碍,才想起当年杨仕宏的建议。随着杨仕宏建议的被采纳和使用,制茶的效率一下提高了数十倍,制茶的流水线生产形成了。也因此,杨仕宏获得了全厂“技术革新一等奖”。

1958年,凭借主持创制“国用礼茶”,杨仕宏第二次获奖,并作为全厂劳模代表出席了全省劳模代表大会。而他创制的特级滇红功夫茶因达到了较高的国际水平,在国际市场上以500便士/磅的高售价让滇红赢得了国际声誉。

——夫不争,天下莫能与之相争。

1957年各种运动席卷全国,尽管硕果累累,成绩斐然,杨仕宏依然因为出身的问题一直没有受到重用,当时作为质检股长的他专心致志的专注在技术方面的提升。他曾被凤庆县茶叶办公室借调过10年的时间,“那时我跑遍了凤庆的村村镇镇,对全县的茶叶种植及生产有了极为全面深刻的了解。”结束孟定干校下放,放弃了调任云南省农业大学教师的机会,38岁的他回到县茶叶办公室,主动申请到农村工作。“当时的农村茶叶种植(户多半为低产户)集体化管理落后,单产很低,我想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农民们将低产改变为丰产”。 1977年后,国家渐渐对科技重视起来,杨仕宏下到前丰村,对全村2000多亩的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工作,“当时茶园年产量约为1100多担,产值15万余元。我针对情况设置了3年产量翻番,产值翻两番的改造目标”。运用就地取材,杨仕宏带领村民们改变落后的茶叶种植方式,通过技术培训、示范种植等方式大刀阔斧地对茶园进行了改革。“当时尿素供不应求,农民们都舍不得花钱给茶园施肥,我就通过熟人的渠道弄来了碳酸氢铵、钙镁磷肥混合当地的腐殖土混拌,对茶园进行广泛施肥,并教会村民适当修剪。”仅仅2、3个月的时间,茶园立即显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绿色景象。结果,改造茶园后的头一年,产量就增长了50%,第二年产量就超过了2000多担,产值达到35万余元。目标任务提前超额的完成了。1979年,受当时时任厂长张文侯的委任,杨仕宏回到凤庆茶厂负责全厂的技术工作。

1984年,凤庆茶厂厂长换任,作为厂长候选之一的杨仕宏没有争什么,反而还力荐其他候选人。然而正是他务实踏实而不争的品性与作风,让他称为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继任了厂长。

——英雄莫问出处

1984年到1996年在任厂长的13年时间里,杨仕宏大力倡导人才引进、培养的科技生产理念。 “对于一个事业,人是最重要的成就因素,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任厂长的时候大量培养和引进了人才,我想让有能力的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干一番事情,而不是用出身这些东西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他抓死“生产、教育、科研”这三项工作,并使之结合,从而保证了 “凤牌”这个著名的品牌。正所谓英雄莫问出身,杨仕宏用最平凡执着的方式,坚守着自己作为茶人的坚持。当我问这个老者对过往的人生是否满意,他的回答是:“基本上是满意的,我认为一个人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情,只要想做、肯做。我一生与茶为伍,感到很万幸!”

后记

名对这个年届八旬的老者,听他平时讲述茶语人生的经历,作为写者的我心里充满了踌躇之情,生怕凭我的粗浅的笔触无法完整呈现出,这个把成就视为平凡人生的老者一生的光与亮。“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做茶人”的坚定言语透露出的是一个具有坚定意志品质的人的优秀品质,“因为任何一份事业都不可能像茶一样,与中国传统文化花链接如此深刻”,俨然抒发出的是今生无悔无愧的美好情操。语毕罢笔之间,我深深啜饮出红茶般温润人生的感悟与感动。

TIPS——

外评杨仕宏

杨仕宏,1933年生,云南云县人。云南省凤庆茶厂厂长,高级工程师,从事茶叶工作60余载,在技术进步与治理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50年代他承担研制“滇红”新产品成功,使未登大雅之堂的滇红从此跻身于世界的先进行列;“金芽茶”的问世,以每磅500便士的高价破伦敦市场茶叶售价纪录。改革开放后,他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打破单一的生产格局,开发“大号碎”等新花色品种和滇红、滇绿、滇青、普洱茶、砖茶和沱茶等大小包装系列化产品,每年创效益300万元以上。一级红茶获国家银质奖,省优部优国优产品每年占l/3左右,年年全面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无事故,曾两度获得全省优胜企业和先进企业称号。杨仕宏不仅善于搞科研,他还注意搞活企业外部条件,他在茶叶行业开创了国营企业承包、联营乡镇企业的先例,使凤庆县107个茶农的小加工业摆脱困境走上致富之路。他任厂长13年,上缴税利破纪录累计达加3000万元,企业留利338万元,用于技改,生产基础长效投资占89%,全厂固定资产总值从400多万元增至3000多万元。本人1958年起四次评为省劳模,198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荣获第一届老茶人贡献奖及吴觉农勋章。职工普遍赞扬他是改革开放年代的好厂长。

心田策划咨询工作室 曾晴炜/文

 

摆渡船当代世界儿童文学金奖书系

$
0
0

摆渡船当代世界儿童文学金奖书系

出版社: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册数:  20
按收藏人数排序 / 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
  • 动物远征队

    (英)柯林·丹 著、(英)杰奎琳·泰特莫 绘 / 范晓星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2-6 / 28.00元
     7.6 (10人评价)

    的家园即将遭受人类的毁灭。正在大家一筹莫展时,失踪一年的蛤蟆回来了,说他发现了一个叫白鹿公园的地方,是一片自然保护区。于是,动物们在狐狸队长的带领下出发了。...

  • 冬日的蟋蟀

    (美)菲利斯·赫尔曼 著、(美)罗宾·托马斯 绘 / 李冉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2-6 / 12.00元
    (少于10人评价)

    蟋蟀小巧伶俐,是大自然创造出的富有诗意的精灵。一只坠入爱河的蟋蟀会多愁善感,为爱陶醉。一个九岁的男孩聪慧过人,如果有人愿意倾听他的想法,他会滔滔不绝地讲个没...

  • 草莓山

    (美)玛丽·安·霍贝尔曼 著、(美)温蒂·霍尔伯林 绘 / 姚媛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2-6 / 18.00元
    (少于10人评价)

    故事发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爸爸终于找到工作,艾丽一家要搬去斯坦福了。离开熟悉的环境和最好的朋友真是一件伤心事。不过,当得知新家位于一条叫草莓山的街上时,...

  • 幸运的坏男孩

    (英)迈克尔·莫波格 著、(英)迈克尔·福尔曼 绘 / 殷健灵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2-6 / 12.80元
    (少于10人评价)

    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坏男孩,连他自己也不例外。当他被送进感化院的时候,没有人觉得奇怪。可是,当他开始在马厩工作,并赢得了马儿的信任和马夫阿尔菲先生的尊重后,有些...

  • 稻草人和他的仆人

    (英)菲利普·普曼 著、(英)彼得·贝利 绘 / 徐朴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2-6 / 18.00元
    (少于10人评价)

    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稻草人屹立于风雨之中。突然,一道闪电划过,稻草人眨了眨眼睛,竟然活了,稻草人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这家伙挺有礼貌,别看顶着个木鱼儿脑袋,...

  • 草原精灵小矮人

    (德)保罗·马尔、赛普·施特鲁伯 著、(德)芭芭拉·舍尔茨 绘 / 湘雪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4-1 / 23.00元
    (少于10人评价)

    大概就在星期四 和北极的半路之间,有一片好大好大的大草原,那里 居住着草原精灵小矮人。草原被大山包围着,精灵小 矮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穿柔软的草茎编织成...

  • 时间商店

    [韩]李奈英 / 金银銮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5-1 / 25.00元
    (少于10人评价)
  • 在那遥远的森林里

    (德)保罗·马尔 著、(德)瓦琳娜·巴尔豪森 绘 / 湘雪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4-1 / 19.80元
    (少于10人评价)

    从前有好多国王,好多好多的国王。因为每个国 王都得有一个国家,所以就有好多国家,好多好多的 国家。这就一点也不奇怪,为什么有的国家还没一块 浴室的地毯大。在...

  • 安娜的礼物

    [加]简·利特尔 / 静博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5-1 / 26.80元
    (目前无人评价)
  • 奇妙的意外

    (美)莎伦·克里奇 / 高环宇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4-1 / 23.00元
    (少于10人评价)

    在黑鸟树村,住着内奥米和莉奇,她们都是孤儿。内奥米被努拉夫妇收养 ,莉奇跟科普赖特夫妇住在一起。只要一有烦恼,内 奥米和莉奇就会“到月亮上去站一会儿”,因为...

    • 我能跳过水洼

      (澳)艾伦·马绍尔 / 叶硕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4-1 / 28.00元
      (少于10人评价)

      《我能跳过水洼》是一部自传体成长小说,作者 艾伦·马绍尔即是故事的主人公。童年时期,艾伦因 患上小儿麻痹症而导致双腿残疾,但他从没觉得自己 是残疾人,更不会...

    • 彬妮

      (英)希拉瑞·麦凯 / 柳漾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4-1 / 23.00元
      (少于10人评价)

      父亲去世后,彬妮一家搬进了狭小的公寓里 ,妈妈拼命工作赚钱,姐姐克莱姆靠变卖东西维持长 笛课,弟弟詹姆斯整日吵闹哭泣,而古板刻薄的姑婆 还送走了彬妮心爱的狗...

    • 摩根先生有匹马

      [美] 玛格丽特·亨利 著、[美] 威斯利·丹尼斯 绘 / 范晓星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5-1 / 25.00元
      (目前无人评价)
    • 温斯特森林

      [美] 托尔·赛特勒 / 叶硕、谭静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5-1 / 28.00元
      (少于10人评价)
    • 校园闹翻天

      [德] 克尼斯特 著、[德]比尔吉特·里格尔 绘 / 刘海婷、李晓旸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5-8 / 25.80元
      (少于10人评价)

      督学先生要来莉莉班上听课,为了帮助格拉赫老师顺利通过这次考核,莉莉决定用魔法给大家一个惊喜。严肃的督学先生刚出现在莉莉班上,老师和同学们就一起摔了个大屁股蹲...

    • 奇幻催眠术

      [英] 乔治娅·宾 著、向晓露 绘 / 马爱农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5-8 / 28.00元
      (少于10人评价)

      茉莉·穆恩是哈德威孤儿院的一个孤儿,过着贫寒凄凉的生活。孤儿院院长和大孩子们都不喜欢茉莉,总是想法子欺负她。她唯一的好朋友洛奇是个脾气温顺的男孩,可他即将被...

    • 小狼拉马尔

      [美] 托尔·赛特勒 著、张丽捷 绘 / 徐朴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5-8 / 25.00元
      (目前无人评价)

      小狼拉马尔是头生崽,被父亲蓝仔寄予厚望。但拉马尔一出生便与众不同,脑袋里的问题特别多,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弟弟妹妹们嬉戏打闹的时候,他却被一只落在蒲公英上的...

    • 馅饼的神秘配方

      [美] 萨拉·威克斯 / 许若青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5-8 / 25.00元
      (目前无人评价)

      爱丽丝的珀莉姨妈去世了,她是伊普斯维奇镇的馅饼女王,曾十三次获得蓝莓奖,镇子上的每个人都爱她的馅饼爱得发狂,她的去世,给整个小镇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但最伤心的...

    • 真实男孩

      [美] 安妮·乌尔苏 著、[美] 艾琳·麦奎尔 绘 / 叶硕、谭静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5-8 / 28.00元
      (目前无人评价)

      男孩奥斯卡是魔法师凯莱布的小帮手,住在魔法商店的地下室里。奥斯卡觉得自己古怪、笨拙、木讷,读不懂别人的表情,更猜不透他们的心思,他甚至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

    • 安妮

      [美] 托马斯·米翰 著、向晓露 绘 / 王壮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5-8 / 25.80元
      (目前无人评价)

      一九三三年元旦凌晨,万籁俱寂、寒气逼人,雪花落在纽约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十一岁的女孩安妮站在结霜的窗前,浑身发抖,她在等待着有人将她从孤儿院带走。十一年前,不...


 

罗曼·加里的“伪装”与“变形”

$
0
0

罗曼·加里的“伪装”与“变形”

时间: 2012-11-26 08:56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善于“伪装”与“变形”的罗曼·加里。

  ◎ 黄夏

  1975年,初出茅庐的作家埃米尔·阿雅尔凭小说《来日方长》获得龚古尔奖。当日,作者声明拒绝领奖,表示只愿意通过自己的作品与读者交流。1978年,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罗莎夫人》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将这位神秘作家再度推上风口浪尖,但阿雅尔仍执意拒绝露面。1980年,大作家罗曼·加里吞枪自尽,真相方始大白天下:原来新人早已不新,而是文坛耋老的另一重身份。

  罗曼·加里是20世纪法国传奇人物。他祖籍俄罗斯,1926年移居法国,二战时追随戴高乐,做过飞行员,得过战斗勋章,战后进入外交界,担任过法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闲余时罗曼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45年发表《欧洲教育》,一举成名,1956年发表《天根》,获得龚古尔奖,算上后来的《来日方长》,他是唯一两次获得此项殊荣的作家。龚古尔奖规定,一位作家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该奖,阿雅尔身份曝光后,评委会未撤销授奖决定,足见对作家作品的重视。

  那么,加里为何“伪装”从事创作呢?一般来讲,文学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肯定作家劳动的同时,也以一种强大的定势拘囿其后续创作。作家到底是墨守成规,重复那些为评委和大众认可的套路,还是开拓新渠道,甚至不惜冒着丢掉荣誉和金钱的风险?加里选择了后者,他在以阿雅尔为名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大亲热》中如是表达对故步自封的痛恨:“所有这些就如蜕皮一样,只是换一副皮囊,其他一切还是一模一样”。

  除此之外,加里“伪装”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他借阿雅尔来表达官员、英雄、“名作家”罗曼·加里不易表达的东西。从《大亲热》各种复杂的意象来看,这种表达更带有狂放、荒诞,甚至惊世骇俗的个性色彩。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的运用,使小说始终游走于暧昧难定的灰色地带,究竟是主人公库森发疯了,还是世界发疯了?这部小说在形式上就如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库森豢养的宠物蟒蛇“大亲热”就像金波特抛在身后的祖国,既真实又虚幻。小说最后,库森逐渐幻化为“大亲热”,这是臆想中的变形,却现实到令人揣测“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大亲热”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而是加里赋予库森的“伪装”,一如脱离了埃米尔·阿雅尔的加里只是词典上的标签,没有了“大亲热”的库森便只是一个庸俗善良、胆小怕事,又有点神经兮兮的小市民。

  在作者笔下,将二米二长的蟒蛇当围脖系在身上的库森颇具一种先知的味道。但就如大多数先知不容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加里附着在库森人格中互为矛盾的多重面貌使他格格不入于周围的人群。说穿了讲,这些敏感、偏执甚至有些让人抓狂的个体特质,正是加里故意通过主人公漫无边际的狂想夸张的产物,目的是放大库森在现代生活中的孤独、恐惧,以及对“爱与存在”的渴求,从而让我们理解蟒蛇之于主人公就如情人温暖紧实的拥抱,“那种每天回到家发现有一个人在等待的滋味”。同时,也以主人公超凡的洞察力,放大现代文明的荒谬与失常:那些促进现代文明发展进步的事物,同样如肿瘤一样蚕食着人的自然心性。小说结尾的变形意象固然纯属虚构,其隐喻却具普世性——每年冬天,遛狗的主人不乏给爱犬穿马甲系围脖,我想若是再给狗儿戴上帽子,当是库森执念活生生的现实版。

  文学到底是一座水晶宫,能把痴人说梦打包成一个童话般的结局。库森如愿以偿地通过变形觅得了“爱与存在”,埃米尔·阿雅尔如愿以偿地通过库森完成了社会批判的初衷。只有罗曼·加里未得解脱,文学上的成功转型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找到出路。也许,这可以稍稍解释他的自戕之谜。

邂逅罗曼·加里

  (2015-08-23 23:29:19)

       就影响力而言,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龚古尔文学奖,有个硬性规定:再优秀的作家,一生只能授予一次。可有个作家却成了唯一的例外,两次获得了这个奖。他可不是如今我国大陆的某些大人君子们那样,用跑和贿来争奖,相反他第二次获得这个奖时,一直拒绝露面领取这个奖。这个人就是法国现代作家罗曼·加里。1956年他以《天根》摘得龚古尔文学奖桂冠,1975年化名埃米尔·阿雅尔出版的《来日方长》再次问鼎龚古尔。罗曼·加里大概只是想试一试自己的创造力是否依旧吧,故在他去世的第二年,即1981年其遗著《埃米尔·阿雅尔的生与死》问世,人们才知道真相。——听说这个颇浪漫的文坛掌故久矣,故四年前文友L君向我推荐罗曼·加里,我随之就买了他的三本汉译:除上述两部获奖作品,还有译成十几国文字出版并拍了电影的《童年的许诺》。这个月漂游在外,我带了《童年的许诺》,断断续续,在合肥通往九江的列车上,饶有兴味而又深有所思地读完了这本自传体长篇小说。

        读《童年的许诺》,总使我联想起海明威,两位大作家的相似点太多了,都有漂泊经历,都参加过战争,最后都用同样的方式主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两人对世界与人生的总体情思不同,海明威对战争的血腥、荒谬和无意义看得似更透一些,罗曼·加里至少在他的这部自传中,则洋溢着英雄主义和爱国精神;硬汉的叙述果决、沉重,像拳击手短促有力地频频出击,而罗曼·加里则细腻柔情、幽默有趣,读之感觉像是一条绵延的时间之河浪花涌卷。二者都好,我这里加以粗略比较,实在是认为他是海明威同一级别的伟大作家。

       《童年的许诺》精彩之处很多,尤其是回忆童年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第一部,尤其有味。担心败坏读者的胃口,我这只笨笔,不能具体描述和评论这部伟大作品了,这里只想强调,罗曼·加里的母亲,是世界文学长廊里少有的金光闪耀的伟大形象。虽然在儿子的眼里,妈妈——库尔斯克一个犹太钟表匠的女儿,虽然有些戏剧表演才华,但自从有了自己的儿子,就什么都引不起她的兴趣了。单身母亲虽然有些虚荣甚至庸俗,却含亲茹苦抚养着她,将全部的爱和荣誉感都倾注到了儿子身上。在揭不开锅的日子里,罗曼依然每天午餐能吃到一块牛排,母亲却以自己喜欢素菜忌食肉类和油脂为由,一点儿也不吃,直到有一天儿子到厨房喝水,发现母亲手里拿着一些面包,细心地在煎过牛排的油乎乎平底锅拭擦,然后贪婪地送进嘴里。为此13岁的罗曼 跑到郊外草丛中大哭,甚至有了卧在铁轨上自杀以掩埋自己的耻辱和无能的念头——如果说,这样牺牲自己毫无保留地爱着儿子的母亲,在中国有千千万万故不足为奇,那么,在罗曼跟随戴高乐将军冲锋陷阵的年月里,他几乎每一周都能收到母亲的亲笔信,而这些充满无尽爱意、关怀和鼓励的信,却是患糖尿病在战时不能得到很好医治的母亲,自知不久于人世,写下了大批信件,委托朋友每周寄给自己儿子一封,足足发送到儿子手中长达四年之久!这期间,罗曼·卡谢夫(作者真名)从信中获得了巨大的温暖和力量。他的第一个长篇小说出版反响非凡,他在战争中屡获军功,他在战争硝烟还没散尽的时候,就当上了外交官——这些都是母亲梦寐以求的,从小罗曼六七岁时她就坚信儿子将担此大任获此殊荣。然而,胜利后作者回到家乡想把这一切都汇报给妈妈的时候,却发现母亲早在四年前就去世了——这样伟大的母亲旷世罕有!故读到这里,我这个退休老者,也难掩伤怀之泪,陪同当时的作者一起痛哭。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

$
0
0
本项目作为中国茶文化经典整理研究的基础工程,是一项站在时代前沿、科研前沿,体现最新水平、代表国家水准的项目;本书作者积20多年之功,广泛搜罗海内外文献,精心校勘,详尽注释,收录茶书100种,比现有著作多出辑佚、补编40种,尤其是校证文字约占一半,纠正了通行版本的大量错讹,理清了许多文献的渊源流变,从而成就了这一中国茶书文献的集成之作。全书繁体竖排,严格按照古籍整理规范要求,使其在学术价值上得到最大体现。
上編 唐宋茶書
第一册
(1)茶經 [唐]陸羽
(2)顧渚山茶記 [唐]陸羽
(3)水品 [唐]陸羽
(4)茶述 [唐]裴汶
(5)煎茶水記 [唐]張又新
(6)茶録 [唐]楊曄
(7)採茶録 [唐]温庭筠
(8)茶譜 [五代前蜀]毛文錫
(9)茶酒論 [宋]王敷
(10)北苑茶録 [宋]丁謂
(11)補茶經 [宋]周絳
(12)北苑拾遺録 [宋]劉异
(13)茶録 [宋]蔡襄
(14)東溪試茶録 [宋]宋子安
(15)茶苑總録 [宋]曾伉
(16)品茶要録 [宋]黄儒
(17)大觀茶論 [宋]趙佶
(l8)宣和北苑貢茶録 [宋]熊蕃
(19)蒙頂茶記 [宋]王庠
(20)建安茶記 [宋]吕仲吉
(21)茹芝續茶譜 [宋]桑莊
(22)北苑修貢録 [宋]佚名
(23)北苑别録 [宋]趙汝礪
(24)茶具圖贊 [宋]審安老人
(25)煮茶泉品 [宋]葉清臣
(26)大明水記 浮槎山水記 [宋]歐陽修
(27)本朝茶法 [宋]沈括
(28)鬥茶記 [宋]唐庚
(29)荈茗録 [宋]佚名
(30)茶賦注 [宋]吴淑
(31)政和本草 茗 苦 [宋]唐慎微
(32)海録碎事 茶 [宋]葉廷珪
(33)千家詩話總龜 詠茶門 [宋]阮閲
(34)全芳備祖 茶 [宋]陳景沂
(35)古今合璧事類備要 茶 [宋]謝維新 虞載
中編 明代茶書
第二册
(36)臞仙茶譜 [明]朱權
(37)製茶新譜 [明]錢椿年
(38)茶譜 [明]顧元慶
(39)煮泉小品 [明]田藝蘅
(40)水品 [明]徐獻忠
(41)茶寮記 [明]陸樹聲
(42)茶考 [明]陳師
(43)茶録 [明]張源
(44)茶經 [明]張謙德
(45)茶疏 [明]許次紓
(46)茶箋 [明]屠隆
(47)茶録 [明]程用賓
(48)羅岕茶記 [明]熊明遇
(49)茶解 [明]羅廩
(50)蔡端明别紀 茶癖 [明]徐
(51)茶録 [明]馮時可
(52)茶話 [明]陳繼儒
(53)茗笈 [明]屠本畯
(54)蒙史 [明]龍膺
(55)烹茶圖集 [明]喻政
(56)茶集 [明]喻政
(57)茶事詠 [明]蔡復一
(58)茶箋 [明]聞龍
(59)茗譚 [明]徐
(60)茶書 [明]喻政 徐
(61)品茶要録補 [明]程百二輯
(62)茶説 [明]黄龍德
(63)運泉約 [明]李日華
(64)茶董 [明]夏樹芳
第三册
(65)茶董補 [明]陳繼儒輯
(66)茗史 [明]萬邦寧
(67)茶乘 [明]高元濬
(68)岕茶牋 [明]馮可賓
(69)茗譜 [明]盧之頤
(70)洞山岕茶系 [明]周高起
(71)陽羨茗壺系 [明]周高起
(72)食物本草 宜茶之水 [明]姚可成輯
下編 清代茶書
第四册
(73)虎丘茶經注補 [清]陳鑑
(74)茶史 [清]劉源長
(75)茶史補 [清]余懷
(76)岕茶彙鈔 [清]冒襄
(77)續茶經 [清]陸廷燦
(78)陽羨名陶録 [清]吴騫
(79)洗研烹茶圖序 [清]鄭錦聲
(80)竹爐圖詠 [清]吴鉞 劉繼增輯録
(81)整飭皖茶文牘 [清]程雨亭
(82)種茶法 [近代]江志伊
補編
第五册
(83)宋會要 食貨類 茶門 [宋]官修
(84)宋會要 兵類 茶馬 [宋]官修
(85)宋會要 職官類 都大提舉茶馬司門 [宋]官修
第六册
(86)文獻通考 征榷考 榷茶 [元]馬端臨
(87)宋史 食貨志 茶 [元]脱脱等
(88)大元馬政記 [元]佚名
(89)關中奏議 茶馬 馬政 [明]楊一清
(90)馬政志 [明]陳講
(91)馬政志 [明]歸有光
(92)皇朝馬政紀 [明]楊時喬
(93)名山藏 馬政記 茶馬記 [明]何喬遠
(94)明史 食貨志 茶 [清]張廷玉等
第七册
(95)清初茶馬奏議 [清]廖攀龍等
(96)歷代馬政志 [清]蔡方炳
(97)清史稿 食貨志 茶法 [清]趙爾巽等
(98)西北茶史 [民國]葉知水
(99)敕修百丈清規 茶禮儀 [元]釋德煇
(100)茶榜 方健輯
(101)中國古代茶品選輯 方健選輯
附録一 已佚存目或未收茶書(文)敍録
附録二 主要引用與參考書目
附録三 本人主要茶史、茶文化史論著目録
附録四 本書專家推薦意見
後記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特色及评论
(1)收书范围*广,数量*多。目前,较全面收录茶书的著作有日本布目潮沨《中国茶书全集》和郑培凯、朱自振主编《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二种,前者为影印,收书仅38种;后者虽收茶书114种,但其中有多篇论文,所辑佚茶书也缺失很多,如郑书辑佚《续茶经》中提到的茶书11种,然寥寥数言者很多。本书收录茶书100种,且辑书不限于子部谱录类图书,子部农书、医药类、类书类,集部总集、诗注类,史部等均有涉及,某些重要茶书典籍也第一次收录本书,如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茶录》是介于《茶经》与《茶谱》间的重要茶书,之前的书中都没有收录。 (2)严格学术规范,学术价值更高。影印本《中国茶书全集》在版本上给学界以便利,但对于文字的校证,给学界提供可靠的底本,则是本书的优长。本书作者方健先生从事茶文化研究30余年,从事本书资料收集与写作的时间即超过20年,主要精力就在参校各类版本,辨异正讹上。以《茶经》为例,本书比对了几乎全部现存的影印及现代中外校注本等30种版本,*终确定以目前*古的《百川学海》本为底本,参校别本进行校证,而理校的参考资料更加繁多。*终使短短的《茶经》连同校记达10万余字。其他如辑佚《宋会要》中茶书,校记30余万字;《续茶经》校记约20万字,可见其用力之勤。 (3)本书新收茶书中有大量附图、插图,合乎古书图文兼茂传统,在海内外众多茶书汇编中堪称独树一帜。事实上,古代茶书中的许多插图,是与原文相辅相成的,保留了很多文化信息,保存它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茶文化。如《茶经》中收录了日本春田永年《茶经中卷茶器图解》写本及日本佚名所作《茶经图考》,均为国内首次发表的资料,极为难得。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内容简介
1.穷尽史子集三库资料,囊括茶书一百零一种,许多重要茶书典籍首次收录,如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茶录》。 2.严格按照古籍整理规范点校,审慎选择质量精良的古本作为底本,并参校别本校证,校必出记。 3.点校者从事茶文化研究三十余年,从事本书资料收集与写作的时间超过二十年。 4.附录大量古代茶书中的插图,其中有来自日本的《茶器图解》等,系国内首次出版。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精装全七册,共四百万字,分为上中下补四编。上编为唐宋茶书,收三十五种,其中二十种为辑本,九种为首次作为茶书收录。中编为明代茶书,收录三十七种,末一种为新收茶书。下编为清代茶书,收录十种,其中附收一种为民国茶书,新收三种。补编共收书十九种,均为作者从他书中辑出,历代未见著录为茶书者,主要是关于茶法、茶政、茶制、茶马类等茶书,合计一百零一种。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本书目录
導言 凡例 上編 唐宋茶書第一册(1)茶經 [唐]陸羽 (2)顧渚山茶記 [唐]陸羽 (3)水品 [唐]陸羽 (4)茶述 [唐]裴汶 (5)煎茶水記 [唐]張又新 (6)茶録 [唐]楊曄 (7)採茶録 [唐]温庭筠 (8)茶譜 [五代前蜀]毛文錫 (9)茶酒論 [宋]王敷 (10)北苑茶録 [宋]丁謂 (11)補茶經 [宋]周絳 (12)北苑拾遺録 [宋]劉异 (13)茶録 [宋]蔡襄 (14)東溪試茶録 [宋]宋子安 (15)茶苑總録 [宋]曾伉 (16)品茶要録 [宋]黄儒 (17)大觀茶論 [宋]趙佶 (l8)宣和北苑貢茶録 [宋]熊蕃 (19)蒙頂茶記 [宋]王庠 (20)建安茶記 [宋]吕仲吉 (21)茹芝續茶譜 [宋]桑莊 (22)北苑修貢録 [宋]佚名 (23)北苑别録 [宋]趙汝礪 (24)茶具圖贊 [宋]審安老人(25)煮茶泉品 [宋]葉清臣 (26)大明水記 浮槎山水記 [宋]歐陽修 (27)本朝茶法 [宋]沈括 (28)鬥茶記 [宋]唐庚 (29)荈茗録 [宋]佚名 (30)茶賦注 [宋]吴淑 (31)政和本草茗 苦? [宋]唐慎微 (32)海録碎事茶 [宋]葉廷珪(33)千家詩話總龜詠茶門 [宋]阮閲 (34)全芳備祖茶 [宋]陳景沂 (35)古今合璧事類備要茶 [宋]謝維新 虞載 中編 明代茶書第二册(36)臞仙茶譜 [明]朱權 (37)製茶新譜 [明]錢椿年 (38)茶譜 [明]顧元慶 (39)煮泉小品 [明]田藝蘅 (40)水品 [明]徐獻忠 (41)茶寮記 [明]陸樹聲 (42)茶考 [明]陳師 (43)茶録 [明]張源 (44)茶經 [明]張謙德 (45)茶疏 [明]許次紓 (46)茶箋 [明]屠隆 (47)茶録 [明]程用賓 (48)羅岕茶記 [明]熊明遇 (49)茶解 [明]羅廩 (50)蔡端明别紀茶癖 [明]徐?(51)茶録 [明]馮時可 (52)茶話 [明]陳繼儒 (53)茗笈 [明]屠本畯 (54)蒙史 [明]龍膺 (55)烹茶圖集 [明]喻政 (56)茶集 [明]喻政 (57)茶事詠 [明]蔡復一 (58)茶箋 [明]聞龍 (59)茗譚 [明]徐? (60)茶書 [明]喻政 徐? (61)品茶要録補 [明]程百二輯(62)茶説 [明]黄龍德 (63)運泉約 [明]李日華 (64)茶董 [明]夏樹芳 第三册(65)茶董補 [明]陳繼儒輯 (66)茗史 [明]萬邦寧 (67)茶乘 [明]高元濬 (68)岕茶牋 [明]馮可賓 (69)茗譜 [明]盧之頤 (70)洞山岕茶系 [明]周高起 (71)陽羨茗壺系 [明]周高起 (72)食物本草宜茶之水 [明]姚可成輯 下編 清代茶書第四册(73)虎丘茶經注補 [清]陳鑑 (74)茶史 [清]劉源長 (75)茶史補 [清]余懷 (76)岕茶彙鈔 [清]冒襄 (77)續茶經 [清]陸廷燦 (78)陽羨名陶録 [清]吴騫 (79)洗研烹茶圖序 [清]鄭錦聲 (80)竹爐圖詠 [清]吴鉞 劉繼增輯録 (81)整飭皖茶文牘 [清]程雨亭 (82)種茶法 [近代]江志伊補編第五册(83)宋會要食貨類茶門 [宋]官修 (84)宋會要兵類茶馬[宋]官修 (85)宋會要職官類都大提舉茶馬司門 [宋]官修第六册(86)文獻通考征榷考榷茶 [元]馬端臨 (87)宋史食貨志茶 [元]脱脱等 (88)大元馬政記 [元]佚名(89)關中奏議茶馬 馬政 [明]楊一清 (90)馬政志 [明]陳講 (91)馬政志 [明]歸有光 (92)皇朝馬政紀 [明]楊時喬 (93)名山藏馬政記 茶馬記 [明]何喬遠 (94)明史食貨志茶 [清]張廷玉等 第七册(95)清初茶馬奏議 [清]廖攀龍等 (96)歷代馬政志 [清]蔡方炳 (97)清史稿食貨志茶法 [清]趙爾巽等(98)西北茶史 [民國]葉知水 (99)敕修百丈清規茶禮儀 [元]釋德煇 (100)茶榜 方健輯 (101)中國古代茶品選輯 方健選輯 附録一 已佚存目或未收茶書(文)敍録 附録二 主要引用與參考書目附録三 本人主要茶史、茶文化史論著目録 附録四 本書專家推薦意見後記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相关资料
中國是茶原産地,茶文化源遠流長。而借鑒南宋茶藝發展而成的日本茶道文化卻深遠影響世界,其原因之一,即日本早在五十餘年前就出版了數百萬言的《茶道古典全集》,並被譯成各種外文。我國茶書,自唐至民國有百餘種,已知書名或僅有少量遺文者亦近百種。近年來雖有出版,但非全貌,其整理符合學術規範和古籍整理通則者更極罕見。     本項目承擔者方健教授治宋史和茶史近三十年,爲著名農史學家胡道靜先生私淑弟子, 治學嚴謹,學術成果頗豐。精於目録、版本、校勘之學,廣收海内外善本、孤本茶書,認真 整治,頗多創獲,成茶學巨編凡三百六十餘萬言。其中前人未刊入茶書而又有極高史料價值之涉茶文獻達數十種,逾二百萬言,已超過現存茶書一倍有餘。從其提供的樣稿看,有較高 學術水準。該項目出版,將對我國茶史、茶馬研究和茶文化之傳播,具有積極而深遠作用。                                                                                                                                      推薦人:吴承明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人們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茶的栽培、加工、飲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由此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並在經濟上、在民族關係上、在中外交流上發揮過並將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國古代茶書雖有相當數量,但大量重複,錯訛嚴重。如何更好地繼承先人留下的這份豐富遺産,在新形勢下加以發揚,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本項目承擔人方健先生攻治宋史及茶史多年,學術成果頗豐,獲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如資深教授李埏先生稱其代表作《范仲淹評傳》爲“寫范仲淹*好的一本書”;朱瑞熙教授稱其關於茶文化的系列論文:“皆史料翔實,具有獨特的觀點,在大量茶文化論文中顯得十分突出。”     在此基礎上,方健先生二十年來對茶史資料廣搜博採,用現代學術規範加以整理,完成了這部三百餘萬字的《中國茶書全集校證》。本書的特點是:第一,材料豐富。僅新編入的文獻資料就有二百餘萬字(特别是首次將《宋會要·食貨類·茶門》等史料編入),超過現存茶書篇幅一倍以上。第二,對資料進行了深度加工整理。每種資料分提要、正文、校釋(輯本則爲校注)三部分。提要對作者、版本源流及該書内容進行評述;正文加標點,如是輯本還作了合理編次;校釋(校注)旁徵博引。三部分都頗具功力。無論從廣度或深度來説,都遠超過同類諸書。     本書的出版,將爲今後茶史、茶馬史、茶文化史、茶經濟史研究提供極大便利,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的工作。故本人甚願爲之推薦。                                                                                                                                           推薦人:陳智超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三日 方健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學者。他擔任公職,從事實務,在業餘時間從事宋史和茶史研究,已經出版專著近十部,發表論文近百篇。他的成就之豐富,研究之專業,水平之高,足以令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專職學者汗顔。他編纂《中國茶書全集校證》即將出版,囑我推薦,并發來全書目録、部分樣稿和以往研究茶史的論著目録。我作了認真閲讀,并持與能夠代表至今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新水平的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香港商務印書館二〇〇七年出版)作比讀,認爲方書在收書數量、校輯質量和注釋仔細方面,都有所優長,足以代表當代中國茶書研究的水平。在收書數量上,方書剔除了鄭書已收的二十多種内容重複、水平不高或與茶事不直接相關的著作,增加了十七種新輯茶書,使歷代茶書資料更爲周備。在輯校質量上,也努力追求高質量。如毛文錫《茶譜》,鄭書以我的輯本(刊《農業考古》一九九五年四期)和朱自振輯本爲主編録,方本則更參據日本青木正兒輯本(刊《中華茶書》,東京春秋社一九六二年版),在文獻方面有所增加,也更爲精密。如陸羽《茶經》通校數十種文本,蔡襄《茶録》對校十來種刊本,都堪稱*精詳的校本。在註釋方面,方書也更偏重茶事細節的研究和闡釋。如《茶録》中,注“青白勝黃白”,説明是“宋代鬥茶時對茶色和茶湯色的評判標準”;注“擊拂”是“我國古代茶藝中程式之一”,注《大觀茶論》“葉各擅其美”,先“疑其前仍奪一‘諸’字,據宋子安《東溪試茶録·序》補”。并説明:“諸葉,以産極品名茶著稱,其茶又總稱‘葉家白’,簡稱‘葉白’,别稱‘葉團’。是宋代*享盛名,足與北苑壑源官焙相頡頏之名品。”皆可見其用力之深,解讀之細。有些文本爲一字斟酌,出校近千字,尤屬難得。我認爲該書可以代表當代中國茶書研究的前沿水平,出版後會對茶史研究和文化史、農史、商業史研究産生重要影響,值得重點出版。特此推薦。                                                                                                                                              推薦人:陳尚君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
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全七册) 作者介绍
点校者:方健,一九四七年生于苏州,一九六八年大学毕业,现为苏州市经信委退休干部,高级经济师。一九八四年曾考取过上海师范大学宋史研究生,因故未能入学。同年,被选拔为江苏盱眙县商业局副局长。一九八八年——一九八九年考取“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资格,由江苏省政府公派赴东瀛学习商业企业管理,为访问学者。归国后,调苏州市工作。业余从事宋史、茶史研究近四十年。现为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杭州社科院兼职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凡一千余万字。

 

龚古尔文学奖历届获奖名单

$
0
0
     龚古尔文学奖历届获奖名单
1903 - John Antoine Nau, Force ennemie
1904 - Léon Frapié, La Maternelle雷翁·弗拉皮埃 《幼儿园》
1905 - Claude Farrère, Les Civilisés
1906 - Jérôme et Jean Tharaud, Dingley, l'illustre écrivain
1907 - E. Moselly, Terres lorraines
1908 - Francis de Miomandre, Ecrit sur l'eau
1909 - Marius et Ary Leblond, En France
1910 - Louis Pergaud, De Goupil à Margot
1911 - Alphonse de Chateaubriant, Monsieur des Lourdines
1912 - André Savignon, Les Filles de la pluie
1913 - Marc Elder, Le peuple de la mer
1914 - Adrien Bertrand, l'Appel du Sol
1915 - René Benjamin, Gaspard
1916 - Henri Barbusse, le Feu巴比塞 《火线》
1917 - Henri Malherbe, La Flamme au poing
1918 - Georges Duhamel, Civilisation 乔治·杜阿梅尔《文明》
1919 - Marcel Proust, A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 (volume 2 of - 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马塞尔·普鲁斯特,《在少女们身旁》(《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
1920 - Ernest Pérochon, Nêne艾尔内斯特·佩罗雄 《奈纳》
1921 - René Maran, Batouala
1922 - Henry Béraud, Le vitriol de la lune and Le martyre de l'obèse
1923 - L. Fabre, Rabevel ou Le mal des ardents
1924 - Thierry Sandre, Le Chèvrefeuille, le Purgatoire, le Chapitre XIII
1925 - Maurice Genevoix, Raboliot
1926 - H. Deberly, Le supplice de Phèdre
1927 - Maurice Bedel, Jérôme 60° latitude nord
1928 - Maurice Constantin Weyer, Un Homme se penche sur son passé
1929 - Marcel Arland, L'Ordre
1930 - H. Fauconnier, Malaisie
1931 - Jean Fayard, Mal d'amour
1932 - Guy Mazeline, Les Loups居伊·玛兹里纳 《狼》
1933 - André Malraux, La Condition humaine安德烈·马尔罗 《人类的命运》
1934 - Roger Vercel, Capitaine Conan
1935 - Joseph Peyre, Sang et Lumières
1936 - Maxence Van Der Meersch, L'Empreinte de Dieu
1937 - Charles Plisnier, Faux Passeports
1938 - Henri Troyat, L'Araignée 亨利·特洛亚《蜘蛛》
1939 - Philippe Hériat, Les enfants gâtés
1940 - Francis Ambrière, Les grandes vacances
1941 - Henri Pourrat, Le vent de mars
1942 - Bernard Marc, Pareil à des enfants
1943 - Marius Grout, Passage de l'Homme
1944 - Elsa Triolet, Le premier accroc coûte 200 Francs 埃尔萨·特里奥莱《第一个窟窿赔偿二白法郎》
1945 - Jean-Louis Bory, Mon village à l'heure allemande
1946 - Jean-Jacques Gautier, Histoire d'un Fait divers
1947 - Jean-Louis Curtis, Les Forêts de la Nuit 让-路易 居尔蒂斯《夜深沉》
1948 - Maurice Druon, Les grandes familles
1949 - Robert Merle, Week-end à Zuydcoote
1950 - Paul Colin, Les jeux sauvages
1951 - Julien Gracq, Le Rivage des Syrtes (Refused the prize)
1952 - Béatrix Beck, Léon Morin, prêtre
1953 - Pierre Gascar, Les Bêtes
1954 - Simone de Beauvoir, Les Mandarins西蒙娜?德?波伏瓦 《名士风流》
1955 - Roger Ikor, Les eaux mêlées
1956 - Romain Gary, Les racines du ciel罗曼·加里 《根深蒂固的天性》
1957 - Roger Vailland, La Loi 罗歇·瓦扬《律令》
1958 - Francis Walder, Saint Germain ou la Négociation
1959 - André Schwarz-Bart, Le dernier des Justes
1960 - Vintilă Horia, Dieu est né en exil
1961 - Jean Cau, La pitié de Dieu
1962 - Anna Langfus, Les bagages de sable
1963 - Armand Lanoux, Quand la mer se retire
1964 - Georges Conchon, L'Etat sauvage
1965 - J. Borel, L'Adoration
1966 - Edmonde Charles-Roux, Oublier Palerme艾德蒙德 《忘却巴勒莫》
1967 - André Pieyre de Mandiargues, La Marge 芒迪亚格《闲暇》
1968 - Bernard Clavel, Les fruits de l'hiver 贝尔纳·克拉韦尔《冬天的果实》
1969 - Félicien Marceau, Creezy
1970 - Michel Tournier , Le Roi des Aulnes米歇尔·图尼埃 《桤木王》
1971 - Jacques Laurent, Les Bêtises雅克洛朗 《蠢事》
1972 - Jean Carrière, L'Epervier de Maheux让·卡里埃尔 《玛厄的鹰》(或《马鄂的雀鹰》)
1973 - Jacques Chessex, L'Ogre
1974 - Pascal Lainé, La Dentellière
1975 - Emile Ajar (Romain Gary), La vie devant soi埃米尔·阿雅尔(罗曼·加里的化名) 《如此人生》
1976 - Patrick Grainville, Les Flamboyants帕特里克·格兰维尔 《金凤花》(又译为《火焰树》)
1977 - Didier Decoin, John l'enfer德库安 《约翰魔鬼》(或《约翰·地狱》)
1978 - Patrick Modiano, 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莫迪亚诺《暗铺街》(又译为《寻我记》)
1979 - Antonine Maillet, Pélagie la Charette
1980 - Yves Navarre, Le Jardin d'acclimatation
1981 - Lucien Bodard, Anne Marie
1982 - Dominique Fernandez, dans la main de l'Ange
1983 - Frédérick Tristan, Les égarés
1984 - Marguerite Duras, L'Amant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1985 - Yann Queffelec, Les Noces barbares盖菲雷克 《野蛮的婚礼》
1986 - Michel Host , Valet de nuit
1987 - Tahar ben Jelloun, La Nuit sacrée (摩洛哥)塔哈尔·本·杰伦 《神圣的夜晚——一个男装少女的奇遇》
1988 - Erik Orsenna, L'Exposition coloniale
1989 - Jean Vautrin, Un grand pas vers le Bon Dieu
1990 - Jean Rouaud, Les Champs d'honneur
1991 - Pierre Combescot, Les Filles du Calvaire孔贝斯科 《骷髅地的女孩们》
1992 - Patrick Chamoiseau, Texaco夏莫瓦佐 《德士古》
1993 - Amin Maalouf, Le Rocher de Tanios阿敏·马卢夫,《塔尼欧斯巨岩》
1994 - Didier Van Cauwelaert, Un Aller simple考韦拉尔特 《一趟去程》
1995 - Andreï Makine, Le Testament français (俄罗斯裔)安德烈·马奇诺(又译名马金尼) 《法兰西遗嘱》
1996 - Pascale Roze, Le Chasseur Zéro罗泽 《零号猎户》
1997 - Patrick Rambaud, La Bataille朗博 《战役》
1998 - Paule Constant, Confidence pour confidence波勒·康斯坦 《心心相诉》(又译《以心比心》)
1999 - Jean Echenoz, Je m'en vais艾什诺兹 《我走了》
2000 - Jean-Jacques Schuhl, Ingrid Caven让-雅克·舒尔 《英格丽·卡文》
2001 - Jean-Christophe Rufin, Rouge Brésil让-克里斯托夫·鲁番 《红色的巴西》
2002 - Pascal Quignard, Les Ombres errantes帕斯卡尔·吉纳尔 《漂泊的影子》(又译《幻影游离》)(三部曲《最后的帝国》中的第一部)
2003 - Jacques-Pierre Amette, La maîtresse de Brecht雅克 皮埃尔·阿梅特 《布莱希特的情妇》
2004 - Laurent Gaudé, Le Soleil des Scorta洛朗·戈德,《斯科尔塔的太阳》
2005 – François Weyergans, Trois jours chez ma mère弗朗索瓦·韦耶尔冈斯,《母亲家的三日》
2006 - Jonathan Littell, Les Bienveillantes 39岁的美国作家乔纳森·利特尔凭借处女作《仁人善事》》(一译《仁慈者》《善良者》)成为该奖设立以来第11位获此殊荣的非法国籍作家
2007 - 吉莱斯·勒华(Gilles Leroy)《阿拉巴马之歌》 
2008 - 阿提克·拉希米(Atiq Rahimi)《坚韧的石头》(Syngué Sabour)
2009 - 玛丽·恩迪亚耶 Marie NDiaye 《三个女强人》«Trois Femmes puissantes»
2010 - 米歇尔·维勒贝克 (Michel Houellebecq) 《地图与领土》(《La Carte et Le Territoire》)
2011 - 阿莱克西·热尼(Alexis Jenni)《法国兵法》(L'Art francais de la Guerre)
2012 - 作为法语文学最高奖的龚古尔奖昨天颁给了一位高中哲学老师杰罗姆·法拉利(Jrome Ferrari),获奖作品是《罗马衰落的教训》(Le sermon sur la chute de Rome),而这部小说具有相当法国现实性,反映了具有分离倾向的科西嘉岛严重的社会暴力和罪恶问题,作者之前曾在科西嘉任教一段时间。


 

布克奖历届获奖名单

$
0
0

1974年,由《自然保护论者》和《假期》共享。 
1992年,由《英国病人》和《神圣的饥饿》共享。 
个人最喜欢《午夜之子》(难怪是40年的最布克),《微物之神》《占有》和《阿姆斯特丹》。 
★★为2008年布克奖评委自己评选的“奖中奖”6部。 
★★★为个人甚是看重和喜欢的。 
★★★★★只一部,推为最。 

★★★2015年——《七次谋杀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Seven Killings),马龙·詹姆斯(Marlon James)。人一般看到“谋杀”一次,总将这哥们列位重口味,其实是望文生义。懂点幼儿英语的人知道,Kill里并无“谋”。深意在背后,不在于杀。 
★★★2014年——《通往北方深处的狭窄路》(The Narrow Road to the Deep North),理查德·弗拉纳根(Richard Flanagan,澳大利亚)。近十年里最好读的布克奖,澳战俘替日本修筑泰缅“死亡铁路”的故事。 
★★2013年——《发光体》(The Luminaries),埃莉诺·卡顿,(Eleanor Catton,新西兰),获布克奖时28岁。 
★2012年——《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英国,她能两次获奖,而且中间只隔了两年,多少还有比较了得,可惜中国人对大英帝国古老历史知道得太少了。) 
★★2011年——《终结的感觉》(The Sense of an Ending),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英国),郭国良译,译林出版社 
★2010年——《芬克勒问题》(The Finkler Question),霍华德·雅各布森(Howard Jacobson)(英国),周小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狼厅》(Wolf Hall) 作者: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英国),上海译文。(大英帝国那段老历史,有如汉唐明清之于中国人、江户时代之于日本人,是怎么都绕不过去而且连贩夫走卒都能说上几句的历史。) 
★★★2008年——《白老虎》(The White Tiger,台湾商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 作者:阿拉温德•阿迪加(Aravind Adiga)(印度) 
★★★2007年——《聚会》(The Gathering) 作者:安妮•恩赖特(Anne Enright)(爱尔兰) 
★★★2006年——《继承失落的人》(The Inheritance of Loss,台湾远流出版社,1997) 作者:基兰•德赛(Kiran Desai,印度),获布克奖时只25岁。 
★2005年——《海》(The Sea,作家出版社,2007) 作者: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爱尔兰) 注:大陆另有《无法企及》等多部译本。 
★2004年——《美的线条》(The Line of Beauty,台湾商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作者:阿兰•霍灵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英国) 
★2003年——《维农少年》 (Vernon God Little ) 作者:D.B.C. 皮埃尔(D.B.C. Pierre)(澳大利亚) 
★2002年——《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小皮的故事》(The Life of Pi) 作者:亚恩•马泰尔(Yann Martel)(加拿大) 
★2001年——《凯利帮真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作者:彼得•凯里(Peter Carey)(澳大利亚) 注:第二次获奖。 
★2000年——《盲刺客》(The Blind Assassin,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加拿大) 注:加拿大著名诗人。大陆另有《浮现》等多部译本。私以为其诗歌比小说优秀。 
★★1999年——《耻》(Disgrace,译林出版社,2003) 作者:J.M.库切 (J. M. Coetzee)(南非)注:第二次获奖。 
★1998——《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译林出版社,2001;新星出版社,2007)作者: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英国) 注:大陆另有《星期六》等多部译本。 
★1997——《微物之神》/《卑微的神灵》(The God of Small things,南海出版社,1998;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作者:阿兰达蒂•洛伊(Arundhhati Roy)(印度) 注:魔幻现实主义。私以为《微物之神》和《午夜之子》是布克奖中最牛逼两部作品。 
★1996——《杯酒留痕》(Last Orders,译林出版社,2009) 作者:格雷厄姆•斯威夫特(Graham Swift)(英国) 注:大陆另有《学游泳》、《水之乡》等译本。 
★★1995——《鬼途》(The Ghost Road) 作者:帕特•巴克(Pat Barker)(英国) 
★1994——《晚了,太晚了》(How Late It Was, How Late) 作者:詹姆斯•寇曼(James Kelman)(英国) 
★1993——《童年往事》(Paddy Clark Ha Ha Ha) 作者:罗迪•道尔(Roddy Doyle)(爱尔兰) 
★★★1992 ——《英国病人》/《英伦情人》(English Patient,作家出版社,1997)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ie)(英国) 注:大陆另有《身着狮皮》等多部译本。 
★1991——《饥饿之路》(The Famished Road,台湾大块出版社,2004) 作者:班•欧克利(Ben Okri)(尼日利亚) 
★1990——《占有》/(Possession,南海出版公司,2008年出版时叫“隐之书”,不太明白。后来改回了“占有”) A. S. 拜厄特, 注:台湾另有《迷情书踪》《夜莺之眼》等译本。 
★1989——《时光痕迹》/《长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 作者: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英国,日裔) 注:大陆另有《上海孤儿》等译本。 
★★1988 ——《奥斯卡和露辛达》(Oscar and Lucinda,重庆出版社,1998) 作者:彼得•凯里(Peter Carey)(澳大利亚) 
★1987——《月亮虎》Moon Tiger 作者:佩内洛普•莱夫利(Penelope Lively )(英国,原籍:埃及) 
★1986————《古老的魔鬼》(The Old Devils ) 作者:金斯莱•艾米斯(Kingsley Amis )(英国) 注:英国“愤怒一代”代表作家,大陆另有《幸运的吉姆》等多部译本。儿子马丁•艾米斯,亦为著名小说家,著有《伦敦场地》(译林出版社,2003)等。 
★1985——《骨人》(The Bone People) 作者:凯莉•休姆(Keri Hulme )(新西兰)
★1984 ——《湖畔酒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安妮塔•布鲁克娜(Anita Brookner)(英国) 
★1983——《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作者:J.M.库切 (J. M. Coetzee)(南非) 注: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大陆有译林出版社《耻》、浙江文艺出版社核心文库库切文集多部译本。 
★★★1982——《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Ark,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作者:托马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 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据此改编,小说原名《辛德勒方舟》,译本名受电影影像。 
★★★★★1981——《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台湾商务出版社,2004) 作者: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英国,印裔) 注:大陆有《羞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黄灿然中译本。台湾有《魔鬼诗篇》(雅言文化出版社,2002)、《愤怒》(皇冠出版社,2005)等多部译本。 
★1980 ——《启蒙之旅》(Rites of Passage) 作者: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英国) 
★1979—— 《离岸》(Offshore,新星出版社,2009) 作者: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Penelope Fitzgerald)(英国) 注:大陆另有其《书店》(新星出版社,2006)中译本。 
★1978 ——《大海啊,大海》(The Sea, the Sea,译林出版社,2004) 作者: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英国:原籍:爱尔兰) 注:大陆另有其中译本《独角兽》(译林出版社,2000)等多部译本。 
★1977 ——《滞留》(Staying On) 作者:保罗•斯科特(Paul Scott)(英国) 
★1976 ——《萨维尔》(Saville,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作者:戴维•斯托里(David Storey)(英国) 注:大陆另有其《如此运动生涯》(译林出版社,1997)。 
★1975——《热与尘》(Heat and Dust) 作者:露丝•鲍尔•贾华拉(Ruth Prawer Jhabvala)(英国,原籍:德国) 注:为著名编剧,编剧有《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福斯特原著)、《霍华德庄园》(福斯特原著)、《长日留痕》(石黑一雄原著)等电影。
★★1974 ——《自然资源保护论者》(The Conservationist) 作者:南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南非) 注:大陆另有《贝多芬是1/16黑人》、《我儿子的故事》等多部译本。 
  《假日》(Holiday) 作者:斯丹利•米德尔顿(Stanley Middleton ),注:1974年与戈迪默分享布克奖。 
★★1973 ——《克里希纳普被围期间》(The Siege of Krishnapur) 作者:法雷尔J. G. Farrell(英国) 
★1972——《G》 作者:约翰•伯格(John Berger)(英国) 注:著名批评家,著有《观看之道》、《另一种讲述方式》等,大陆有多部中译本。 
★1971——《自由国度》(In a Free State,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奈保尔(V. S. Naipaul)(英国,原籍:印度;定居:特立尼达多巴哥) 注: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米格尔大街》、《河湾》等,大陆有多部中译本。 
★1970——《选中的成员》(The Elected Member) 作者:波妮丝•鲁本斯(Bernice Rubens)(英国) 
★1969 ——《需负责之事》(Something to Answer For) 作者:纽比(P. H. Newby)(英国) 注:首届。》★

   

 

 

历年布克奖获奖者及其作品

Fëanor Fëanor 2013-04-23 14:40:45
年度 作者 著作 国籍
1969 P·H·纽比(P. H. Newby) 需要负责的事情(Something to Answer For) 英国
1970 伯妮丝·鲁本斯(Bernice Rubens) 获选成员(The Elected Member) 英国
1970[a] 雅各·法瑞尔(James Gordon Farrell) 患难 英国
1971 奈保尔(V. S. Naipaul) 自由国度(In a Free State) 英国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72 约翰·伯格(John Berger) G. 英国
1973 雅各·法瑞尔(James Gordon Farrell) 克里希纳普围城记(The Siege of Krishnapur)英国
1974 葛蒂玛(Nadine Gordimer) 生态保护者(The Conservationist) 南非
史坦利·米德敦(Stanley Middleton) 假日(Holiday) 英国
1975 贾瓦拉(Ruth Prawer Jhabvala) 热与尘(Heat and Dust) 英国
 西德
1976 戴维·斯托里(David Storey) 萨维尔(Saville) 英国
1977 保罗·斯科特(Paul Mark Scott) 继续停留(Staying On) 英国
1978 艾瑞斯·梅铎(Iris Murdoch) 大海,大海(The Sea, the Sea) 英国
 爱尔兰
1979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Penelope Fitzgerald) 海岸外(Offshore) 英国
1980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 启蒙之旅(Rites of Passage) 英国
1981 拉什迪(Salman Rushdie) 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 英国
 印度
1982 托马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 辛德勒方舟(Schindler's Ark)[2] 澳大利亚
1983 库切(J. M. Coetzee)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Life & Times of Michael K)南非
1984 安妮塔·布鲁克娜(Anita Brookner) 杜兰葛山庄(Hotel du Lac) 英国
1985 胡勒(Keri Hulme) 骨人(The Bone People) 纽西兰
1986 埃米斯(Kingsley Amis) 老恶魔(The Old Devils) 英国
1987 赖芙丽(Penelope Lively) 月虎(Moon Tiger) 英国
1988 彼得·凯里(Peter Carey) 奥斯卡与露辛达(Oscar and Lucinda) 澳大利亚
1989 石黑一雄 长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 英国
 日本
1990 拜阿特(A. S. Byatt) 隐之书(Possession: A Romance) 英国
1991 本·奥克瑞(Ben Okri) 饥饿的路(The Famished Road) 奈及利亚
1992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 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 加拿大
 斯里兰卡
巴瑞·恩兹华斯(Barry Unsworth) Sacred Hunger 英国
1993 罗迪·道尔(Roddy Doyle) 童年往事(Paddy Clarke Ha Ha Ha) 爱尔兰
1994 詹姆斯·科尔曼(James Kelman) 晚了,太晚了(How Late It Was, How Late)英国
1995 帕特·巴克(Pat Barker) 鬼途(The Ghost Road) 英国    
1996 格拉汉姆·史威夫特(Graham Swift) 遗言(Last Orders) 英国
1997 阿兰达蒂·洛伊(Arundhati Roy) 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 印度
1998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英国
1999 库切(J. M. Coetzee) 耻(Disgrace) 南非
2000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盲刺客(The Blind Assassin) 加拿大
2001 彼得·凯里(Peter Carey) 凯利帮真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澳大利亚
2002 扬·马特尔(Yann Martel)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加拿大
2003 DBC 皮埃尔(DBC Pierre) 弗农小上帝(Vernon God Little) 澳大利亚
 墨西哥
2004 阿兰·霍灵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 美丽线条(The Line of Beauty) 英国
2005 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 大海(The Sea) 爱尔兰
2006 基兰·德塞(Kiran Desai) 失落(The Inheritance of Loss) 印度
2007 安妮·恩莱特(Anne Enright) 聚会(The Gathering) 爱尔兰
2008 阿拉温德·阿迪加(Aravind Adiga) 白虎(The White Tiger) 印度
2009 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 狼厅(Wolf Hall) 英国
2010 霍华德·雅格布森(Howard Jacobson) 芬克勒问题(The Finkler Question) 英国
2011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 回忆的余烬(The Sense of an Ending) 英国
2012 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 狼厅二部曲:血季(Bring Up The Bodies ) 英国

布克奖历届获奖名单

 

2011 Julian Barnes, The Sense of an Ending

2010 Howard Jacobson, The Finkler Question

2009 Hilary Mantel, Wolf Hall

2008 Aravind Adiga, The White Tiger

2007Anne Enright, Gathering安妮·恩莱特,《聚会》
2006 KiranDesai, The Inheritance of Loss
基兰·德塞《失去之遗传》
2005 John Banville, The Sea
约翰·邦维尔大海》作家出版社
2004 Alan Hollinghurst, The Line of Beauty
阿兰·霍林赫斯特美丽曲线》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 D.B.C Pierre
Vernon God Little 皮埃尔弗农小上帝》译林出版社
2002 Yann Martel, Life of Pi
·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译林出版社
2001 Peter Carey, 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
彼得·凯里凯利帮真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Margaret Atwood, The Blind Assassin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盲刺客》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J M Coetzee, Disgrace
库切 耻》 译林出版社
1998 Ian McEwan,  Amsterdam
伊恩·麦克尤恩《阿姆斯特丹》译林出版社
1997 Arundhati Roy,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阿兰达蒂·洛伊 《卑微的神灵》 南海出版公司
1996 Graham Swift, Last Orders
格拉汉姆·史威夫特 遗言》
1995 Pat Barker, The Ghost Road
帕特·巴克 鬼途》   
1994 James Kelman, How Late It Was, How Late
詹姆斯·科尔曼晚了,太晚了》  
1993 Roddy Doyle, Paddy Clarke Ha Ha Ha
罗迪·道尔《童年往事》麦田出版社
1992 Michael Ondaatje, The English Patient
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作家出版社
1991 Ben Okri, The Famished Road
·奥克瑞 《饥饿的路》 译林出版社
1990 A S Byatt
,Possession 书踪迷情》时报文化出版社《隐之书》南海出版公司
1989 Kazuo Ishiguro, The Remains of the Day
石黑一雄 长日留痕》译林出版社
1988 Peter Carey, Oscar and Lucinda
彼得·凯里《奧斯卡与露辛达》重庆出版社
1987 Penelope Lively, Moon Tiger
1986 Kingsley Amis, The Old Devils
      
1985 Keri Hulme, The Bone People
胡勒《骨人》
1984 Anita Brookner, Hotel du Lac
安妮塔·布魯克娜杜兰葛山庄》联经出版社
1983 J M Coetzee, 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
库切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2 Thomas Keneally, Schindler's Ark
托马斯·肯纳利《辛德勒的名单》海南出版社
1981 Salman Rushdie, Midnight's Children
拉什迪 《午夜之子》台湾商务出版社
1980 William Golding, Rites of Passage
威廉·戈尔丁《启蒙之旅》远景出版社
1979 Penelope Fitzgerald, Offshore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海岸外》
1978 Iris Murdoch, The Sea, The Sea
艾丽斯·默多克大海啊,大海》译林出版社
1977 Paul Scott, Staying On
保罗·斯科特 《继续停留》
1976 David Storey, Saville
戴维·斯托里 《萨维尔》江苏人民
1975 Ruth Prawer Jhabvala, Heat & Dust
賈瓦拉 《热与尘》骏马出版社
1974 Nadine Gordimer, The Conservationist
葛蒂玛 《生态保护者》
1973 J G Farrell, The Siege of Krishnapur
1972 John Berger, G.
约翰·伯格
1971 V S Naipaul, In a Free State
奈保尔 在自由的国度》天下文化出版社
1970 Bernice Rubens, The Elected Member
鲁宾斯
1969 P H Newby, Something To Answer For
《需要负责的事情》


 

在云南红塘村聆听茶马古道的故事

$
0
0
在云南红塘村聆听茶马古道的故事[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发布日期:2015-11-29 | 浏览(840)人次 | 投稿 | 收藏 ]
□ 庄文勤 文/图

红塘村少数民族群众在采茶。

红塘村的茶马古道依然保持着曾经的模样。

  滇红茶乡承载千年茶文化

  碧空澄明,帘卷西风,我踩着冬天的肩膀,走进了乡愁萦绕的滇西茶马古道顺下线(顺宁至大理下关)上的红塘村,聆听茶马古道的故事。

  红塘村位于云南临沧市凤庆县,凤庆旧称顺宁,是茶香浸泡的古城。30万亩茶园,成就凤庆全国十大产茶县、世界滇红茶乡的美誉。国色天香的滇红,曾作为国礼赠予英国女王和斯里兰卡总统《滇海虞衡志》中记载:“顺宁(凤庆县)太平茶,细润似碧螺春,能经三瀹,尤有味也。”当茶话的序幕缓缓拉开,沧桑的岁月,向人们倾诉着历史的故事。

  翻阅《凤庆县志》可以发现,从凤庆县城出发,茶马古道的北道即顺(顺宁)下(下关)线,红塘村就在北道上。609户人家,像星星般诗意地散落在5600亩茶园中,构成一幅淡墨山水画。南来北往的马帮,沿着红塘村的红木村、塘报营、马力坡,经鲁史古镇,过黑惠江,然后经蒙化(今巍山)抵下关,再转运于丽江茶马市场,销往康藏……一路喧嚣,一路繁盛,一路驼铃,一路马蹄。从此,茶马古道一头挑着凤庆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头挑着大山之外沉甸甸的梦想。

  这是一根承载千年茶文化的琴弦,只要你轻轻一拨,就能听到厚重的历史回音。在王秋珍老人的记忆中,茶叶都是手工制作,通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制作出来的茶外观呈黑色,所以叫黑茶。手工制茶极为考究,每道工序环环相扣,每一分火候都需凝心聚力去揣摩把握,靠的不仅是灵气,还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揉捻这道工序,起初是依靠手推人力木桶揉茶,由于鲜叶量大,当天加工不完的鲜叶会变质,非常可惜。当地的木工李道春为此研制出了凤庆县第一台“水拉机”(水力揉茶机),可以带动四个木桶揉茶,促进了从手工艺揉捻到机械加工的转变。王秋珍说,如今,对这门手艺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实在是一种遗憾。

  当年揉茶的木桶,还珍藏在一个叫做大摆田的茶叶初制所里。只是当年飞转的木桶,已经褪去了原有的色彩,唯有斑驳的桶边,依稀还能辨别出毛主席语录中的词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水拉机”的辉煌历史,正随着人们的记忆,慢慢老去。

  大摆田初制所是凤庆县最古老的茶叶初制所之一,“马屁股房屋”的外观格外引人注目,中西合璧的门楼、门廊,闪烁的红五星,“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的标语成了其在特殊年代的“门脸”,“争滇红标兵;鼓冲天干劲”的标语,呐喊出当年凤庆人制作滇红茶最为特殊的印记。

  古道西风,文人侠客走过

  我静静地行走在古道上,千年的人行马踏,岁月的风将古道慢慢裁剪。王秋珍老人说,这古道走过许多名人,徐霞客走过,赵军长走过,……

  闻名遐迩的徐霞客是公元1639年农历八月初从永昌(今保山)经右甸(今昌宁)进入顺宁(今凤庆)的锡铅(今习谦)的。他为红塘村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徐霞客游记》记载:“……又东北下七里,盘一冈嘴。又下三里,有一二家当路右,是为塘报营。”

  塘报营,就是现在红塘村的塘报营自然村,当年只有一两户的塘报营,如今,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春风,茶山作绿化,清泉为饮水,鸟鸣伴晨曦,好似世外桃源。

  而王秋珍说的赵军长,则是被朱德题为“护国之神”的赵又新。赵又新祖籍云南凤庆鲁史镇。1904秋,赵又新东渡日本留学,次年,加入孙中山在东京组织的同盟会。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国。赵又新先后参加武昌起义、湖口起义,参加护国讨袁、反对张勋复辟等战争,后在驻守泸州时,兵变战败以短铳自击而逝。

  赵又新殉难后,孙中山南方军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云南省政府追赠“武烈公”,建武烈公祠于昆明翠湖畔。朱德题词“护国之神”,孙中山为其中殿题额“砥柱南天”。

  据说,赵又新热爱生活,一有时间,便按故乡凤庆独特的传统茶俗,烹制味道独特的“百抖茶”。尽管他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只从家乡凤庆带来的小茶罐却总是不离身,稍有空闲便会亲自泡制“百抖茶”,解乡思之苦。

  生存家园翻开新篇章

  对于来者去者而言,红塘村只是一个旅途的驿站,而对于当地人来说,红塘村是他们的全部,是他们生存的家园。

  “爹妈叫我耕田犁地我不去,我赶起骡马上茶山,茶山茶山茶不发,花山花山花不开,好茶害茶勒两驮,驮子备满离家乡。”听着郭万福老人吟唱的《赶马调》,我突然觉得有些哀伤与悲凉,泪几乎滴下眼帘。《赶马调》讲述了弟兄三人赶马的家史、爱情史和生活史。弟兄三人从自己家乡出发,驮着茶叶等土特产品,踏上茶马古道,用土特产品换取相关的财物,历经土匪抢劫、风霜瘴气等磨难,当马帮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老三却客死他乡,仅带回几缕头发和衣服……

  《赶马调》唱得如泣如诉,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是啊,在崎岖逶迤的茶马古道上,总有赶马人说不完的辛酸。也正是有了茶马古道的艰险,才铸就了马帮坚强如钢的品质。

  “赶马大路从老家门前经过,络绎不绝的马帮来来往往。”这是红塘村村民张朝凤的记忆。

  这里的茶马古道依然保持着曾经的模样,像一个蹒跚的老人,默默地诉说着旧时的繁荣。清脆的驮铃声已经远去,深深浅浅的马蹄印,磨圆坚硬的青石,踏破山路沟坎。而人的足迹,在茶马古道上已经成为过往云烟。古道的周边全是茅草,沿着蜿蜒绵长的小路生长。

  古道边的老屋,在茶园中安然午睡。时光洗礼过的青砖瓦片,歪斜的石臼,让它如一位风雨中踯躅的老人,给人一种凛然的凝重。老屋已经很少有人居住,交通便利的公路旁成了更多人选择的天堂,一个叫做烟房小组的自然村,老屋已经被改造得富丽堂皇,走上青石铺成的台阶,穿过厚重的大门,就面对一溜高势的堂屋,屋高、檐势平阔,演绎着农村发展的新篇章。

  白花花的阳光,让我们的脸庞晒得通红。汗水湿透衣襟,喘着粗气翻山越岭,在古道上,我竭力地捕捉着历史的痕迹。站在古道上远眺,连绵不绝的茶山,层层叠叠的茶树,墨绿的色泽披满山岗,与天相接,连天空仿佛都染上了绿意。置身这茶的世界,闭上眼,茶的香味沁人心脾。

  郭万福说,这是马锅头和采茶姑娘对茶歌的地方,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后,茶山随处可见那些忙碌的采茶姑娘。伴着欢声笑语,姑娘们手指上下翻动,采下一芽二叶,采下一筐嫩绿,采下一年沉甸甸的希望。

  马锅头触景生情,茶歌往往信手掂来:“满山茶树青又青,哥唱山歌给妹听。唱完一调又一调,不知阿妹可动心。”姑娘们的茶歌也毫不逊色:“哥唱山歌真好听,句句打动妹的心,莫学石榴千颗籽,要学桃子一颗心。”茶歌此起彼伏,久久回荡在茶山之间,而人们就在这诗情画意中酥了筋,软了骨,沉醉不知归路。

  马帮远去,故事永存

  马力坡是顺下线上有名的陡坡,是从顺宁出发要爬的第一个山坡。马帮走在马力坡,往往要三步一歇,五步一站,喘着粗气,四脚打颤。

  上坡艰难,下坡更是不易,马背上沉重的货物,重心前倾,所有的重量,全牵引在套在马尾巴的马屁鞦上,稍不留意,筋疲力尽的马匹就会货毁马亡。

  郭卫对行走在马力坡上的马帮印象最深。上世纪五十年代,马力坡上的马帮来来往往,少则一两匹,多则几十匹。那时候,当马帮的声音由远而近地传来,他常常跑出家门,遥望马力坡上长龙般的马帮。马匹多的时候,赶马人就在中间敲着一面铓锣。清脆的铓锣声,在无数岁月中护卫着前后行走的马帮。

  站在望城关上,俯视脚下的马力坡,依山蜿蜒的茶垄,一圈一圈,层层叠叠,或长或窄,聚在一起,构成大山一样的品质,长河一样的风骨。

  完成使命的古道,已经被杂草和时间掩埋。马帮的嘶鸣已经远去,赶道行人的话语已经远去,但在时光的隧道里,依然隐藏着许多茶马古道鲜活的故事,在我们朦胧的视野里,依然闪烁着历史璀璨的光芒。

  (题图为红塘村少数民族群众在采茶。)



临沧茶区之凤庆县古茶园介绍

2012-09-07 12:53:36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资料 浏览次数:2234 网友评论 0 条

\

    凤庆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县辖15个乡镇,189个村(居)委会,42万多人,国土面积333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98米,最低海拔919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5℃,极端最低气温-5℃,年降水量 1200mm,相对温度约70%.土壤为红壤,pH值5.0~6.0.有雨热同期,干凉同季的特点,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称。立体气候状况孕育了凤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类型,赋予了凤庆丰富的生物景观。

    凤庆的茶叶品质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澜沧江留经的大寺乡.鲁史镇,小湾镇的两岸,土壤的类型也也有很多种类红土地,黑土地,砂地都有,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树在这发区域内都有群落.茶祖就处在这个区域内,大寺乡境内马庄村(也就是徐霞客饮太华茶的地方)红土地上的茶叶的特殊香气是另人难忘的,本人没有试过次种原料制作的普洱茶(今年正打算自己收齐了春,夏,秋茶以后制作尝试),只是喝过农户家自己隔年才饮的的黑茶就觉得难忘,至于凤庆的茶叶有的说苦.有的说涩.我看是众口难调的原因,滇红的普洱熟茶不如其他地方的原因是熟茶工艺上的问题.

\

 凤庆大叶种,又名凤庆种,是有性繁殖系品种。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凤庆县,主要分布在凤庆、云县、昌宁一带。植株高大,茶树最高达6m以上,分枝部位高,密度较稀,树姿开张或半开张,叶片呈水平或向上斜生。叶长12.6~20.5cm,宽5.2~8.1cm,叶形椭圆,叶尖急尖或渐尖,叶面隆起,叶色绿,富光泽,叶片较厚软,叶脉9~14对,叶缘呈波状,叶齿稀浅。预芽能力强,芽叶肥壮,色黄绿,多茸毛,持嫩性强,1芽3叶百芽重平均98~170g。抗寒性和适应性较勐海种强,结实力较强。产量高,在良好培育条件下一般每公顷产量为3000kg左右。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春茶1芽2叶鲜叶含咖啡碱3.56%,氨基酸2.90%,茶多酚30.19%儿茶素总量134.19mg/g。198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良种。 

以下是关于凤庆县的古树茶群落介绍:

凤庆县古墨村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团结村大尖山古茶树群
凤庆县鲁史镇羊头山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鲁史镇古平村古茶树群
凤庆县鲁史镇沿河村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鲁史镇龙竹山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小湾镇香竹箐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小湾梅竹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洛党四十八道河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洛党琼岳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大寺大河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大寺岔河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大寺平河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三岔河柏木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凤庆万明山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雪山镇黄竹林箐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新华牛尖山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腰街星源古茶树群落
凤庆县勐佑阿里侯山古茶树群落

茶叶节

  每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是茶乡凤庆一年一度的传统茶叶节。茶叶节是一个借茶叶贸易交流为主的经济文化交流会,每年都会吸引周边各县市许多客商前来贸易交流,同时也吸引一些边境上的外国客商,例如缅甸、越南等。茶叶节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宣传凤庆的茶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交流互助。

   凤庆茶区的普洱茶口感:在临沧里是比较甜的  但还是临沧的特色  内质丰富 苦涩味重 但回甘快  总的来说是一个产好茶的地方也是传统的产区!

 

方健:碧螺春虎丘茶都是寺院茶

$
0
0

  

方健:碧螺春虎丘茶都是寺院茶

人物简介

  方健,苏州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退休公务员,曾当选为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等。本世纪初,被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聘为兼职教授。2005年,被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杭州社科院聘为兼职研究员。业余攻治宋史、茶史四十多年,撰有《范仲淹评传》《南宋农业史》等,主编《中国茶事大典》。历时近三十年完成的400万字《中国茶书全集校证》,2013年被“国家出版基金”列入重点资助项目。

  茶起源于战国时期的

  我国西南地区

  苏周刊:关于茶的起源,“神农发明茶”之说在我国广泛流传,许多茶人乃至有些茶史学者迄今仍深信不疑,而您通过研究考证,认为起源于战国时期,您依据的是什么?

  方健:有此说主要是因为被奉为茶圣的陆羽在其《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目前,海内外茶学界关于茶的起源时间仍众说纷纭,有主张上古、西周、春秋说的,也有主张战国、秦汉、魏晋说的。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像酒、丝绸的起源,都有出土文物证明,但就是茶没有。在马王堆汉墓中,其一、三号汉墓中出土有标“木”及“木 一笥”字样的简册、木牌及其已灰化的实物。关于这个字呢,我请教了裘锡圭先生,他参加了马王堆的挖掘和文物考古,而且是文字学的权威专家,他给我回信中说:“这个字的右旁,与三号墓遣策中‘介冑’的‘冑’字十分相似,似可隶定为‘木 ’,释为‘柚’。”“木 只可能是水果一类东西,而不可能是茶。”所以探究茶的起源只能从文字来推断。

  苏周刊:为什么您觉得主张春秋以前说并不可信呢?

  方健:先秦古籍中的“荼”字,均不是今之“茶”,九经中无“茶”字,是完全可以成立的不易之论。《诗经》中的“荼”,今见七例,其义项有五,没有一可释为今之茶。《周礼》中出现的“掌荼”“聚荼”“用荼”,茶学界历来认为此即今之茶,且将茶与丧葬礼仪相联系,这又是一种误解。这里所说的“荼”,都是茅秀,即茅草花。还有《晏子春秋》中出现的“苔菜”“茗茶”,都为文字之误,其实指的都是一种野菜。“茗菜”的“茗”字,这个字其实是错的。因为此书的版本很多,迄今无一公认的权威版本。《茶经》中引《晏子春秋》云:“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原误‘戈’)五卯茗菜而已。”它所辑的茶事资料,见于宋《太平御览》,宋初存世的《茶经》版本已作“茗菜”。但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指出,这“茗菜”,应作“苔菜”。三十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太平御览》卷八四九亦见《晏子》这条引文,与《茶经》所引《晏子春秋》文完全不同,它是“炙三弋,五卯菜耳”。“炙三弋,士之二足也;菜五卯,士之三足也”。这条引文中既无“茗”字,亦无“苔”字,加上“茗”,或“苔”字,反而读不通而点不断了。还有“《春秋》书齐荼”中的“齐荼”实为人名,是齐景公宠妃所生幼子之名,与茶茗之“茶”毫无关联。所以从《诗经》和《晏子春秋》等种种史料来看,都否定了“西周说”“春秋说”。

  苏周刊:那您提出的茶应起源于战国或秦汉之际,又是依据的什么呢?

  方健:这一问题其实含混不清由来已久,关键在于搞清楚古代文献中“荼”字之形、音、义。最早对古文献中的“荼”字作出比较正确释读的是北宋王观国,他在其学术名著《学林》卷四中考辨了“荼”字的五种义项、四种读音。只有最后一种别名“槚”的苦茶,才能与今之茶画上等号,但这乃始见于晋郭璞《尔雅注》。稍后,南宋人王楙也进行了论证。西汉文学家王褒写的《僮约》一文中有“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世的最早的茶事数据,虽仅有寥寥几字,却已很成熟。还有从扬雄的《方言》、司马相如《凡将篇》已出现茶字分析,蜀地当为茶的发源地之一。武阳(今四川彭山),是我国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僮约》是公元前五十九年的作品,距今已两千多年。这表明随着秦汉帝国的相继建立,原产于西南的茶也沿长江流域向东南拓展,作为饮料,日益流传和推广。武阳作为西汉著名的茶叶集市和流转中心,这一确凿无疑的史实已充分表明:作为茶原产地之一的蜀地,已有相当长时间的饮茶史了。因此我认为:茶的起源应始于距今约近两千五百年的战国时代。

  苏周刊:您在论证茶起源时间的同时,还论证了它的起源地点,是在我国西南地区,那为什么茶会起源在此呢?

  方健:《茶经》中曾列举茶的四种别名:槚、蔎、茗、荈。蔎,始见于《茶经》引扬雄《方言》:“蜀西南人谓茶为蔎。”而且它同蜀西南人方言茶字之音。显然,这又为蜀西南地区为我国茶之原产地之一的力证。葭萌,历来被认为是茶的代名词,同样始见于《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葭萌,其地原属巴蜀,其地与邻近之武阳皆产茶。所以顾炎武《日知録》说:“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至少可以认为,饮茶从战国秦灭蜀时起,就开始自西向东逐渐流传。至西汉时,邻近葭萌的武阳已成茶之集散中心。葭萌作为茶的代称是与茶的起源问题密切相关的,而我国西南地区的巴蜀无疑是茶的发源地之一。关于为什么茶起源于此地,大概经纬度、湿度、土壤都适合茶的生长。

  苏周刊:那最早的茶,现在讲起来是哪种茶呢?

  方健:最早的野生茶,都是大叶茶,相当于现在的普洱茶。

  苏周刊:那论证茶的起源的意义到底何在?

  方健:茶传到西方很晚,西方人不知道茶起源于中国,认为是印度或者斯里兰卡,甚至是日本。因为日本《茶道全集》非常完整,并早已被译成多国文字,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么完整的书。《中国茶书全集校证》一书倾我三十年之力研究,我们不仅要有理有据地告之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而且一些问题也要有足以令人信服的史料而以正视听,正如“当代陆羽”吴觉农先生说的,越是托古来说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其实是在帮倒忙。

  宋朝茶艺的精致化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

  苏周刊:其实两汉茶事资料见诸文献只有寥寥数条,但在魏晋南北朝史料中,茶事资料明显增多,这是为什么?

  方健:陆羽《茶经》里引的几十条史料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魏晋南北朝的,所以唐宋时人主张茶起源于魏晋说者颇有人在。原因是文人的推动,不得志的士林阶层,通过喝茶,以茶会友;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佛教的传播,这个时期正是佛教兴盛时期。但茶在当时还没有普及到寻常百姓,只是从王公贵族到士大夫之间的流行,那个时候人们喝“浆”,这个饮料到宋朝还喝,北宋仁宗皇帝,就喜欢喝这个“浆”。茶普及要到中唐,陆羽的《茶经》有很大贡献。而成熟的顶峰期是在宋,以茶饮的精致化、普及化、平民化为主要特征。那个时候,茶就像米盐一样成为不可一日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茶饮遍布全国各地城乡,“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俗语就是产生于宋代。煎茶、点茶、斗茶、分茶等技艺及以贡茶为代表的制造技术均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乃至北苑贡茶成为可供赏玩的工艺品。盛行于日本的茶道,正是南宋茶艺的东传。

  苏周刊:什么时候茶和道结合起来了?或者说茶何时成为了一种文化?

  方健:《茶经》引用《广雅》中的“以米膏出之”“用葱、姜、桔子芼之”的饼茶的制作、煮饮法,这种方法一直流传到明代,“蜀人饮擂茶是其遗制”,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从茗粥到茶饮的过渡期,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孕育、奠基期。最高潮应该是在北宋,宋时是利用水磨加工茶叶,称为末茶。宋徽宗赵佶写了一本关于茶的专论《大观茶论》,对其核心技艺分茶及代表性茶具茶筅的运用,就有高度成熟、出神入化的描绘。他本人就是一流点茶高手,他将所点之茶,分赐群臣,而称之为“自布茶”。分茶则难度最大,能幻化出字画、花鸟、鱼虫。宋朝的诗人,杨万里、陆游等都对此有描写。宋代茶文化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代茶馆也是空前的大发展,并奠定了今日茶馆的基础。《清明上河图》里,河边上有一排连着的茶馆。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城里充斥着满足各色人等消费需求的茶坊,乡村和偏僻山区也遍设茶馆。宋人诗词反映茶事生活面的深广度也远胜唐人,陆游的茶诗就有300多篇。这与中国茶文化盛于宋的状况是完全吻合的。

  苏周刊:到了明清,饮茶和茶文化又向哪个方向发展了呢?

  方健:明代呈现两极分化,一是朱元璋提倡的平民化,他出身贫寒,登基后,命令罢贡龙凤团饼茶,只贡少量茶芽。上有所好,下必甚矣。从此开创了茶文化史上由烹饮末茶到冲泡叶茶、散茶的新时代。因为简便易行,一直沿袭至今。另一方面是文人茶的精致化、极致化。

  苏周刊:那明清的精致化有没有超过北宋呢?

  方健:应该是不同的发展方向。宋朝主要追求茶、制茶、茶艺本身的精致化,比如把茶饼做得很精致,所谓黄金有价,茶无价;比如茶艺中分茶能将茶面幻出虫鱼花鸟之类,现在根本没办法学,很多都失传了。而明追求的是饮茶作为一种优雅闲适生活的精致化,比如饮茶环境,包括插花、茶具、茶点、室内布置等等。但这种把文人茶推向精致和极致与宋也不同,它们只局限于某些地域,主要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六府,还有就是江西、福建等地也有一批文士嗜茶成习,比如以喻政、徐火勃为代表的茶人,他们汇刻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茶书丛刊《茶书全集》。

  苏周刊:苏州好理解,明朝时是全国文化艺术中心,群贤汇至,为什么经济欠发达的江西和福建是另一个茶文化的中心?

  方健:这两个地方是历来盛产茶,宋时品质优良的茶多出在福建,贡茶的基地就在福建建阳。江西自唐宋以来不仅名茶荟萃,而且文人辈出,如王安石、曾巩、杨万里均为江西人,他们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苏周刊:那我们现在的茶文化是继承何时的呢?

  方健:肯定是唐宋和明代兼而有之。但是制茶喝茶的方式已很不一样了,现在喝的都是叶茶,冲泡,不像唐宋要先把茶用水磨成粉,做成茶饼,喝的时候再磨成粉,再撃拂,工序很烦琐,光制茶的时候就要磨十八道工序。现在一些高档的茶艺馆还有这种茶艺表演的程式,但多为假古董。

  茶马贸易始于宋,四川名山的四色茶和湖南安化的茶砖是其主要品种

  苏周刊:茶不仅是生活必需品,还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战略物资,茶马贸易一直延续到了清乾隆朝。那茶马贸易始于何时?

  方健:旧说是始于中唐以后,因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有:“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以后一直被各方大家引用,所以一千多年来,封演之说历来被视为不刊之典。但细究其实,毫无史料根据。安史之乱前后,唐茶还只是一种奢侈消费品,尚未普及到民间,绝无可能用相对而言比较昂贵而又稀缺的茶去交换西马。而且当时无论是贡赐贸易抑或易货贸易,作为交换物,唐政府支付的均为绢帛而不是茶。当时有专门的名词叫“马价绢”,就是一匹马换多少匹绢,而且在任何唐代文献及出土资料中,迄今尚无可考见真实可信的茶、马互市数据。

  明确记载茶马互市的史料似始见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自今以布帛、茶及他物市马,从之”。茶进入了经济领域。而真正茶马贸易形成制度则在宋真宗咸平元年(996),《长编》卷四三又重申:“以布帛、茶、他物准其直”,又在边境设招马之处。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有比较完备机构、制度和具体规定的茶马贸易资料。不久还产生了与唐代“马价绢”相对应的“马价茶”一词。如景德二年(1005)八月二十九日真宗诏令中,明确规定了沿边诸州“所给蕃部马价茶,沿路免其税算”。这一“马价茶”,堪称茶马互市的标志物。茶马贸易的高潮迭起,是在熙宁七年至元豊末年间(1074~1085),这是为了适应神宗开边拓地的军事需要。宋神宗命李杞、蒲宗闵等人相继入蜀,对原自由贸易的蜀陕之茶实行禁榷专卖,其后还设置了茶、马两司主持其事,后合并为茶马司,不久又升格为权重事专的都大茶马司。宋朝到宋真宗时期,茶大量过剩,却被少数民族视为赖以生存而不可或缺之物,用无用之物易其掌握的战略物资军马。宋代的茶马贸易也延续到明清两朝。

  苏周刊:哪些茶成为了茶马贸易中的主角呢?

  方健:都是边销茶,四川名山茶等四色茶和湖南安化等地的茶砖等紧压茶数百年来一直成为畅销边茶的主要品种之一。

  苏周刊:茶马贸易其实和海上、陆上的丝绸之路一样,也是十分重要的贸易方式,为什么研究的人很少,研究的领域也很窄呢?

  方健:的确很少,包括通过哪条路到西藏的,都没有研究出来。现在大致有两条路,一条是通过四川康定、甘孜自治州;还有一条就是通过西北宁夏。这是大概走向,但是具体是哪条,很少有人去研究。可能地理环境比较险恶吧。

  碧螺春原称水月茶

  苏周刊:我们苏州的名茶碧螺春起源于何时?

  方健:至少是北宋。有文字记载的是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舜钦,在他的《水月禅院记》里有记载。而且此茶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仅有茶香,还有花香和果香,回甘还有甜味儿。因为周围种果树,特别是枇杷、杨梅开花的时候,花香沁入茶树中。我为此去考证过,原产地就在西山的缥缈峰下,有个水月禅寺,茶就是寺里的和尚创制的,历来寺院创制名茶。至于碧螺春说是康熙皇帝品尝过后说“吓煞人香”,这些都是传说,没有依据的。

  苏周刊:您是根据苏舜钦的记载来判断的?

  方健:目前来看他是第一个记载此茶的。但很可能唐代就有了。因为唐代东西山的条件跟现在已经差不多了。另外,苏东坡写过《龙井水记》,那也是寺院茶,而据苏舜钦之说此茶比龙井还要早。产于苏杭的这两种绿茶,今已是最享盛名的顶级名茶。

  苏周刊:康熙皇帝把它称作“吓煞人香”,那以前叫什么?

  方健:水月茶。《水月禅院记》记得很清楚,包括当时用的泉水,苏舜钦和南宋的范成大都记载到了。至于现在的碧螺春形制,卷曲如螺,宋朝时是否制成这个样子,不能确定。明朝东山人张源写的《茶録》将茶道总结为“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的“精、燥、洁”三字经,还有他发明的“中投”“上投”“下投”的泡茶方法,都是他长期饮用碧螺春而总结出来的艺茶心得,一直流传至今。

  苏周刊:苏州除了碧螺春,还有什么名茶?

  方健:虎丘茶,被称为明代苏州第一名茶,当时在全国也享有盛名,它也是寺院茶。后来灭种了,因为各级官僚都来要,供不应求,寺院不胜其烦,就把茶树全砍了。现在想恢复很难。比如碧螺春,现在也在开发红茶,做出来四不像,因为此茶本身就不适宜做红茶的,它是发不了酵的,硬要人工让它发酵是违背了茶的本性。

 

丹齐格谈文学杰作的形式

$
0
0

 华健   发表于2016-03-06 08:24


  《什么是杰作》是渊博而又睿智的法国作家夏尔·丹齐格(Charles Dantzig)继《为什么读书》后的又一力作。他从“杰作”这一概念入手,分析杰作有何标准、是否有样本,与主题、意图及类别有何关联,是一本“拒绝平庸的文学阅读指南”。诸如“每一次在文体上付诸努力,诗学必然产生”或“一部杰作就是一场喧哗。只不过,这是一朵花的喧哗”这类既有诗意又充满幽默感和洞察力的句子闪耀在字里行间,使《什么是杰作》本身也成为一本文学批评的杰作。丹齐格近日接受了我们的邮件采访。

  华 健

  最初是什么激发了您选择“杰作”这一主题?

  丹齐格:此前探讨这方面观念的书并不存在,因此我决定写一本。有关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电影作品以及其他领域杰作的书可谓应有尽有,但讨论何为文学杰作的书却少之又少。

  1752年,伏尔泰成为第一位使用“杰作”这个词的人,在他之前不曾有人想过这样的定义。这意味着什么呢,难道杰作是一种信仰行为?人类对杰作深信不疑,而事实上,它却没有任何神圣之处可言。它既不是一种权威,也不是亘古不变的雕像,供人们瞻仰欣赏。我反对盲目信仰,因为这意味着人们放弃了思考。我尝试在书中用平易近人的方式让人们明白什么是杰作。

  在艺术领域,杰作陈列在博物馆里;那对于文学而言,杰作出现在哪里?

  丹齐格:文学领域中,与博物馆相对应的场所要属图书馆了,只是它既不宏伟,也不那么威严。首先,书——这种长方体——很丑!在图书馆我们只能看到书脊,它们显得平庸无奇;然而阅读体验本身并非如此。杰作会提升我们,把我们带向顶峰。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如同在温水中前行;而杰作会带我们抽离出来,置于另一个温度中,冰冷或炎热。它超越了寻常、平庸与单调。文学是上层艺术。

  人们是否需要时间来识别杰作?

  丹齐格:我一直对由后代来判别杰作的理念存疑,这样便给予死亡太多的机会。五十年后的人一样会犯错,也不一定更有品位。杰作可以立即为人们所辨识。拿《追忆似水年华》为例:当年普鲁斯特还是上流社会知名的年轻绅士,常与伯爵夫人往来,出入丽兹酒店,而当他的书一经问世,人们便立刻知道这是一部杰作。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作品也是一样的:不需要历经千年,便可知他是一位文学巨匠,他身前已获所有戏剧奖项。

  杰作会衰败吗?

  丹齐格:十八世纪初期,莎士比亚的名望曾一度完全消逝。他被认为是一位无趣的作家。一小部分人则拥护他,排演莎剧,谈论他。于是莎士比亚的作品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应敢于说出一件事情:杰作并不是大众化的。杰作的价值无法通过阅读量的大小来体现。

  我们对杰作的需求处在什么阶段?

  丹齐格:我们首先度过了一段解构的时期。美术领域的代表人物是杜尚,文学界则是乔伊斯。在之后的几十年中,由于对精英主义的象征理解有偏差,人们甚至对杰作这个概念产生了质疑。近几年来,我观察到人们对于杰作需求的回归,这与杜尚时期盛行讽刺的氛围已经不再相符。因此不要再认为我们不能创造杰作,也不要认为它是无趣或单纯学术的。显然这份激情中有种特别法国的东西:法国是世界上最文学的国家。

  为什么您在书中将作家比作英雄?

  丹齐格:我认为,为了写作,不得不放弃生活。普鲁斯特为了创作只能将自己关起来。因为作家与他的作品展开的是一场战役。而且必须胜利。这无声的英雄主义令人倾慕。您无法想象马拉美作诗需要花多少时间。他是那么的迷人,完全看不出其煎熬的处境。他对这场战役缄默不言,我觉得这非常感人。

  您强调形式对于一部杰作的重要性:韵律、用词。难道您不认为杰作与我们现今每况愈下的文字表达偏好间存在着不兼容性吗?

  丹齐格:应该是不存在的。我可以给您看我的短信。我写的是完整的句子:我用短信写诗,也用手机发送完美写就的情话。文学不依赖于载体,美也是。用iPhone和它那些绿色的对话框形式的短信恰好能做一些好玩儿的事。我会自娱自乐,用三种不同大小的字体来写信息:一条大号、一条中号、一条小号。我不会说这是一个杰作,但当今世界不会阻碍新形式的产生,只须去创造它。推特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不能用一百四十个字来写诗,就像日本“俳句”那样?我们可以用一切来进行文学创作。

  那您能否自我评价一下《什么是杰作》的形式?

  丹齐格:这要由你们来探索发现!我只能给您一个提示,这是一部分布着诸多小说片段的随笔。

  如今有股用过去的元素进行创作的风尚,是不是对杰作的一种敬意?

  丹齐格:您说得没错,在时尚、设计、装饰领域确实有这样的现象……但对于复古的过分崇尚会扼杀纯粹的创作。变成一种拙劣的模仿。

  这些领域中是否会出现杰作?

  丹齐格:一件漂亮的大衣要胜于一部差劲的小说。我买的一件巴莉·巴莱设计的藏青色天鹅绒外套就是一件杰作。名厨盖·马丁在大维富制作的甜朝鲜蓟要远好过一部普通的电影。其他领域的优秀案例还包括:设计方面,以色列设计师Kozo的旧金属作品;电影方面,香特尔·阿克曼的电影《奥迈耶的痴梦》;音乐方面,托马斯·费尔森的《另一名女子》;又比如叫《最可爱的小老鼠》的儿童读物。艺术成就永远在商业绩效之后。我们心目中都有那么一曲好音乐,一部好电影,或一场出色的时装秀,它们却因为商业上的失败,没能脱颖而出。

  杰作是否能与畅销书互称为伪友(faux-ami)?

  丹齐格:杰作如能成为畅销书纯属偶然。既不是有意为之,也无从解释。人们一时的疯狂追捧即可成就一本杰作的热销。1968年问世的巨著《魂断日内瓦》用词考究难懂,为何能为如此多的读者所接受?这是个巧合。幸好如此。阿尔伯特·科恩并未刻意追求这样的成功。他只是偶然地得到了。我认可天才不一定能被公正的对待。

  “杰作”与“经典”有怎样的关系?

  丹齐格:在我看来,“经典”这一概念是自相矛盾的,没有意义。当人们提到“杰作”时,会立即联想到纯粹、永恒、高高在上……

  杰作是件令人惊奇的物品,它横空出世,好像是自发生长而出的。骤然而生和才华横溢的特质联手,赋予它完美的形象。因此,人们认为它是天衣无缝的,但我不这样看。杰作是由不完美的人类创造出来的。它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达到了人类所能企及的最大完美度。

  那么它们的神秘感甚至是接近神圣的特性从何而来?

  丹齐格:我不相信它们有多么奇特。杰作固然是了不起的,但说到底却也不那么稀缺。就拿长长的文学杰作清单来说,它不像雅典废墟的帕特农神庙,孤立在一片虚无中。实际上,我对稀有这个概念也不以为意,稀有的不见得一定就具备优秀的品质。马拉美的作品产出不多,与其相反,维克多·雨果创作有五万页的作品,其中至少有一万页的内容堪称绝妙,被称为杰作。可观的数量是这类作品的一大特点。每部作品都是独立、独特的。我们不能对一部作品进行再创作,因为模仿的过程已然是对它的摧残。那些想要找到创作杰作秘诀的人会坠入神性和奥秘的世界。难道是三脚凳上的皮提亚在传达诗歌神谕?我们走在神奇思维和迷信的边缘!杰作的奥秘既不在于它的出现也不在于它的存在,而是在于它的形式和它所处的时代。

  那么,该如何解释创作呢?

  丹齐格:这当然无法解释!我们可以从各种传记学角度或作品诞生因素去分析,但恐怕不会找到任何定论。在世界的历史上,有那么一天,突然某个人创造了哈姆雷特这个人物。这样想来,是多么神奇啊!创作是由我们无法细化分析的许多元素汇集而成的,这反而很好!我们找到杰作的秘方之日,也就是它被终结之时。杰作的具体制造方法定将浇灭人们对它的热衷。

  为什么您要在书中提议用“巨著”这一称法来替代“杰作”呢?

  丹齐格:在我看来,这个单词实际上并不准确,它将作家解读成一个仅能根据原型进行再创作的复制者,不能进行全新的创作。但我一个人是很难改变这种称法的。这个单词诞生于1200年,1508年被运用到艺术领域,十八世纪中期又被沿用至文学领域。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都能找到这个单词:意大利语中的“capolavoro”、西班牙语中的“obra maestra”、德语中的“Meisterwerk”、英语中的“masterpiece”。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它承载了太多的汗水、痛楚和辛劳。瓦莱里·拉尔波说过:“显然,杰作这个词给人的感觉过于接近手工艺了。”

  那您是否认为手工技艺是杰作的基础?

  丹齐格:我曾明确回答说杰作与否和手工技艺并无关联。或者说它是成就杰作的极微小因素。手工技艺是才华,而杰作是天资。

  您怎么看部分人对杰作的反对?

  丹齐格:即使那些自认为伟大的反对者——令人生厌的超现实主义者们,都梦想着能写出一部杰作!安德烈·布勒东就是实例,他家中的艺术品展墙说明了他博物馆式杰作的观念,就像他的文学,都带着一点权威的架子。我们阅读他1919年创作的《磁场》的手稿,他号称那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作品,但是手稿上却净是修改的痕迹。让人感觉像是在做手工艺。而我呢,我不太去反对我没有研究过的观念。我不喜欢那些神奇的词语,我想要知道的是这背后的东西。

  是否需要为作品添一些新的分类呢?就像朱利安·格拉克在《大号字母》中做的那样。

  丹齐格:分类是一盏聚光灯,格拉克则将它做得极好。由于他的分类是个人化的,他所关注的地方是此前人们不曾留意的。但杰作是很难被分类的:杰作的特征正是它们的个体性与独特性。与分类对立的同时,它们又为一类作品带来了高超的水准。如果说我不认可“戏剧”这一分类,《费德尔》这部五幕诗体正剧却统领了几个世纪。拉辛进入了一个分类,但是,进入的同时,也毁灭了它。分类能令人安心,但是杰作却远远在这之上。《追忆似水年华》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小说,它代表着更深层次的东西。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会创造出一个它自己的类型。因此,传统的判断标准不适用于它们。想一想当代读者对乔伊斯《尤利西斯》的接受度变化是如此之大!

  为何杰作令人着迷?

  丹齐格:因为它会很快对其他起初并不相关的领域造成影响。普鲁斯特会给与他对立的作家贴标签,如他称保罗·莫朗为右派异性恋,风格干涩而不稳定的作家。在意大利和英国,读者第一时间选择阅读他的法语原版作品。突然之间,它出现了,迅速地膨胀,并在世界地图上不断扩张!普鲁斯特的魅力征服了整整一个世纪,作为对《追忆似水年华》的回应,乔伊斯写就了《尤利西斯》。普鲁斯特早先也曾对十八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小说作出回应进行创作;而巴尔扎克,则灵巧而跳跃地回应了伏尔泰。所有杰作的构建实则也含有毁坏的成分。

  杰作是否可为所有人接受?

  丹齐格:从第欧根尼到雷奥托,每代人都会创作特定感受形式的文学,但探其根本也并非如此不同。作家和艺术家都诉说着永久。即使没有人能达到最完美的形式,巨著本身就已经能感染到所有人,并带给人们激动与快乐。

  归根到底,您的书要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丹齐格:最终想要传达的,也是最珍贵的,是有关美学的,即形式的重要性。每部杰作都创造出其完整而独特的形式。世间万物中,只有创造会探讨形式。然而,也正是形式让我们活着,并能够站立起来。死亡则能彻底销毁形式。杰作是一些非常事物,提醒着我们生命的基本要素就是形式。

  您已有两本书在中国被翻译。您认为杰作会在翻译中被折损吗?一部作品会因为出色的翻译成为杰作吗?

  丹齐格:一些民族主义的法国人说波德莱尔翻译的爱伦·坡比原作品更胜一筹。这是荒谬的。一部杰作是超越语种的。它会创造一种语言。

  作为一名小说家,您在近作《爱与恨的故事》里做了哪些形式上的努力?

  丹齐格:我尝试创造一种新的小说形式。我不喜欢“传送带” 般纯叙述式的小说。《爱与恨的故事》将虚构的部分与纯粹的思考糅合在一起。

  您2015年还创办了杂志《勇气》,作为对民粹主义的批评。您是否认为民粹主义在当代法国是个严重问题?

  丹齐格:近十年来,民粹主义一直是整个世界的弊病。2012年我在《世界报》中写过一篇题为“文学中的民粹主义”的评论,树了不少敌,因为我在文中明确定义了敌人。而我恰巧是对的,民粹主义污染了文学,而这一问题还在恶化。《勇气》杂志以及我编的同名文集直面了这一问题。《勇气》就是形式。 ■

  Lucie Y、李丹丹 译


 

肠道菌群影响全身

$
0
0

肠道菌群影响全身 


 身体周刊记者许珈   发表于2016-03-19 04:22


便便治病 


 身体周刊记者 许珈   发表于2016-03-19 04:26

捐血、捐精、捐卵,这些都不是稀罕事,但提起“捐粪便”,多少有些搞笑。然而,粪便确实可以治病,这是一个严肃的医学课题。

  近日,上海市儿童医院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招募志愿者捐献“便便”的公告,希望志愿者能定期捐献新鲜粪便,其中的肠道微生物有可能用于儿童的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肠道微生物移植用于治疗疾病,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在国内,以此方法治疗婴幼儿方面仍是新领域。

封面绘图 蒋立冬

 

  孩子拉肚子,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 华盖 图

 

  志愿者捐献的便便不能直接使用,还要经过菌群提取。   华盖 图

 

  捐血、捐精、捐卵,这些都不是稀罕事,但提起“捐粪便”,多少有些搞笑。然而,粪便确实可以治病,这是一个严肃的医学课题。

  近日,上海市儿童医院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招募志愿者捐献“便便”的公告,希望志愿者能定期捐献新鲜粪便,其中的肠道微生物有可能用于儿童的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

  所谓肠道微生物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通过移植健康人群粪便至患者体内,迅速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状态,恢复肠道功能。随着研究深入,FMT应用的疾病类型不再仅限于肠道疾病。

  “除难治性或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外,文献报道中还涉及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神经发育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等多种疾病。”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张婷表示,肠道微生物移植有望用于更多疾病治疗。

 

招募便便志愿者

  一个健康人的肠道内存在1000-1150种细菌,总数达到100万亿,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其基因数是我们基因的150倍,被称为人体的第八大器官。研究证实肠道微生态紊乱与多种肠道和肠道外疾病密切相关。

  而肠道微生物移植用于治疗疾病,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张婷表示,在国内,以此方法治疗成年人的一些疾病也越来越多,但在婴幼儿方面仍是新领域。儿童医院在2013年11月成果实施了中国第一例儿童肠道微生物移植,至今已经做了近30例儿童病例,主要疾病包括:重症或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慢性难治性腹泻,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等。也是从那时开始,受同行的影响,张婷有了组建“粪菌库”的念头。

  在近日上海市儿童医院的“便便邀请函”中,院方表示,希望招募身体健康,便便规律(1-2天/次、便便性状正常),年龄在18-40岁之间,有博爱之心、有奉献精神的肠道微生物捐献志愿者。

  有志加入者,需要抽取外周静脉血6-8mL,免费做肝功能检查、甲/乙/丙肝抗体、HIV-1/HIV-2抗体、CMV抗体和梅毒筛查;还需要志愿者的新鲜便便(50g)做粪便虫卵和寄生虫检测、粪便培养、艰难梭菌毒素等检测。

  经过检查合格者,可自愿捐献,儿童医院将发放便便收集容器,志愿者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将新鲜便便(10-15次)在2小时内送至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

  上海儿童医院表示,捐献是无偿的,志愿者不会因捐献便便而获得酬劳,但院方将在志愿者完成一周期捐献后给予一次性200元交通补贴。志愿者的肠道微生物将保存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肠道菌群库中,用于有需要的儿童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

  其实肠道菌群库并非上海首创,早在几年前,美国就成立了一家“粪便银行”,这是一家非营利独立运营的机构,目的为协助医生取得粪便移植物,帮助治疗肠感染病患。捐赠者还能获得薪酬。

  另外,近日荷兰首家“粪便银行”正式开业,与美国不同的是,荷兰的便便捐赠者是没有酬劳的,捐赠者保持匿名。

  莱顿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库吉柏表示,开设“便便银行”以搜集、储存,以及分配粪便,协助院方取得粪便移植物,是治疗长期肠感染病患的唯一办法。当然,粪便并不是你想捐就能捐,以美国为例,过去曾有上千人表达捐献意愿,但通过检测的只有4%。

 

菌群提取和移植

  在上海儿童医疗发出“便便志愿者”招募之后,袁一文成为最早加入的志愿者之一。她并非患儿家长,也没有特别的人生经历。自嘲是大龄未婚女青年的袁一文坦言,她只是想献爱心。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工作地点离儿童医院很近,捐献很方便。”身为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工作者,在袁一文看来,“捐便便”即便不能治疗病人,但能为新研究做出一点贡献,也很值得。

  不过,她也坦言,让志愿者比较为难的是时间。虽然一周只需要捐献两次,但每次都需要将新鲜的粪便在两小时内送到医院,对于距离医院比较远的志愿者而言,就略显困难。

  新鲜出炉的便便送到医院后,并不是直接保存,而是要通过稀释和筛选,分离粪便里的食物残渣,保留有用的肠道菌群,之后再保存到低温冰箱中。等到哪天有患者需要,才拿出来解冻使用。那么,这些便便“精华”能保存多久,又会不会遭遇气味等一些尴尬?

  有关移植的具体操作,张婷介绍,在做移植前要做很多准备。首先,受者在移植前需要终止运用抗生素一到三天,并给予必要的肠道准备。粪便处理时使用手套、一次性手术衣、口罩、护目镜。将至少50克捐赠的粪便和20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在收集罐内混合,使用搅拌器直到混合物变成黏稠均匀的液体,将滤过后的混悬液转移到60毫升的滴管内。最后一步就是将混悬液移植到受者体内。

  移植有很多方法,儿童较常用的一种是鼻空肠置管,另一种是做保留灌肠。以鼻空肠置管移植为例,需要在胃镜下或盲插放置空肠管,将制备好的粪菌混悬液灌入空肠管。受者术后可恢复活动,并且正常饮食。通常建议需要粪菌移植混悬液保留在肠道内2-4小时。考虑到孩子很难躺在床上不动,因此在临床上,一般给孩子、尤其是低年龄的孩子做移植时,会选择做鼻空肠置镜,术后可以尽快恢复活动。

 

治疗艰难梭菌感染

  现代医疗已有多种药物治疗肠道疾病,为何又需要肠道微生物移植?救治患儿多年,张婷深知,有些孩子肚子不舒服,恰恰与药物有关。

  3岁的童童(化名)刚来儿童医院时只有11.6公斤,瘦得皮包骨头、连肌肉都已经萎缩。明明是活蹦乱跳的年纪,却连站立都成问题。来儿童医院就医之前,童童的爸妈曾带着孩子奔波于上海各大医院,可用了很多方法,吃了很多药,孩子依旧一天比一天瘦,唯独肚子越来越胀。

  张婷刚接诊的时候,就告诉父母除了感染等诊断外还需排除肿瘤。话音刚落,童童的妈妈就泪流不止。做了一系列检查之后,排除了这个最不希望的情况,但问题又来了:既然不是肿瘤,又是什么原因?

  通常,孩子拉肚子,治疗中就常常会用到抗生素。但有一种情况,可能会出现抗生素越用越糟的局面,那就是艰难梭菌感染。“艰难梭菌感染和抗生素的使用有很明确的关联性,但临床发现,孩子感染了艰难梭菌,并不见得是因为使用了抗生素。这个问题很复杂,而国内对于艰难梭菌感染的重视程度尚不够。”张婷说。此时,孩子是停抗生素,还是不停抗生素,需要医生做专业判断。

  童童在做了一系列检查之后,张婷团队认为艰难梭菌感染可能性较大,建议使用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第一次肠道微生物移植之后,童童的水样便就变稠了。在情况稍微好转一点时,医院给童童增加了营养,让他的身体机能可以逐渐恢复起来。之后,又做了一次肠道微生物移植,便逐渐恢复了。

  由于童童此前消耗太过严重,虽然大便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也一天比一天好,但出院时依旧消瘦,还不能独立站立。而现在,童童已经基本康复了。张婷打开手机,翻出一张童童出院时站在病房里拍的照片,又从微信里翻出了童童过年时给她拜年的照片。四个多月的时间,一个原本皮包骨头的男孩,又重新变回了肉嘟嘟的小圆脸。

  童童出院回家之后,他的父母还经常和张婷有联系。因为接受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后的三到六个月里,孩子依旧需要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比如感冒、发烧时,怎么用抗生素,哪些抗生素可以用,哪些不能用,还是有很多讲究。如果在菌群还不够稳定时使用了抗生素,很可能会让治疗功亏一篑。

  值得一提的是,童童做的治疗,用的就是志愿者提供的菌群。虽然研究表明,用直系亲属的菌群移植,效果会更好,但有些患者的家属可能并不符合捐献的标准。童童的妈妈本身人也很瘦,排便不规律,有时也有水样便的情况,爸爸同样不符合标准。这种时候,志愿者提供的粪菌就能派上用场。

  “我们建立这个粪菌库,也不单单只是本院用,如果以后别的医院需要,我们也可以给他们用。”张婷认为,既然肠道微生物移植这种治疗方法是可行的,那么设置粪菌库就是势在必行。

  不过,每一种治疗方式都有适应证,肠道微生物移植并非人人适宜。例如,本身就有免疫缺陷的孩子慎用此法,毕竟有太多活菌进入体内,风险太高。另外,一些肠道黏膜特别差的人也不能做,对于一些生命周期小于三个月的患者,原则上也不做此种治疗。如果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生命垂危时,也不适宜做。

  “医学有时候也很残酷,每一种治疗方法也都需要综合判断得失。”张婷说。当然,FMT可以作为紧急救治的手段之一,但需要医生严格评估。

  实际上,像童童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儿童医院已经做了几十例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张婷透露,此前有个学跳舞的小姑娘,被认为是未定性的炎症性肠炎,可能是炎症性肠炎的一种。起初用了很多治疗方法都无效,眼看着孩子天天腹泻,越来越瘦,张婷决定采用FMT+激素的治疗方案。

  经过治疗后,孩子也逐渐恢复状态,出院时惦记着再回去跳舞了。“年前,她让妈妈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去跳舞。我说可以,她开心地让我以后去看她表演。”说起曾经接触过的患者,张婷满脸笑意。

  不过,针对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张婷强调这是一种致病原因不明的复杂疾病。整个发病过程中,经常有病情反复,发作时肚子痛、血便,临床发现往往这个时期的发作和艰难梭菌等感染有关。而艰难梭菌感染可以用肠道微生物移植来治疗,这也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何不少人认为肠道微生物移植可以治疗炎症性肠病。

  “但实际上,肠道微生物移植只是缓解发作时的症状,并不能治本。”张婷说。

 

治病先过伦理关

  如今,有孩子因为长期拉肚子入院,张婷会让他们去做艰难梭菌的检测,如果呈阳性或者粪便菌群有异常,综合判断是艰难梭菌感染、或者肠道菌群极度紊乱,抑或是抗生素有关性腹泻,就可以考虑用肠道微生物移植的方法治疗。

  当然,现在能顺利检测到艰难梭菌并进行FMT治疗,多亏了2013年儿童医院接收的一个江西孩子。在此之前,医院并没有开设艰难梭菌检测这个项目。

  回想起那个江西孩子,张婷很是感慨。孩子刚到儿童医院时,已经严重腹泻2个月。接诊之后确定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第二天,张婷团队就决定停用大部分抗生素。“主治医师还很担心,孩子在外面治了一个多月没好,来我们这儿还被停了抗生素,万一停了之后出问题,和父母根本解释不清。”然而,在张婷的坚持下,患儿只保留治疗艰难梭菌的抗生素。

  当时孩子的大便情况,完全不成形。肉眼看上去,大便里完全没有粪质,时不时会有黏膜状、细长像肠子样的粪便。在张婷看来,孩子当时的肠道菌群已经严重失常。孩子在来上海之前,已经接受了很多治疗,均无效,当时张婷便考虑是艰难梭菌感染,但困于没有检测设备,一切只是推测。

  也正是因为这个孩子,张婷认为有些检测需要建立起来。“国内对艰难梭菌感染的认识不足,导致了诊断和治疗方法跟不上。”在患儿治疗期间,艰难梭菌检测、肠道菌群分型等相关事宜一步步建立起来。

  有了这些还不够,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在国内并不多见,用在孩子身上更是没有先例,这就遇到一个伦理问题。“任何东西用到病人身上,都必须过伦理学。”张婷回忆起当初提交材料给伦理委员会的情景,由于国内没有先例,附上的论文大部分都是英文,科室的医生翻译好,加上律师的意见,一并提交。

  然而,第一次提交并没有过审。“我们后来是作为单独一个医疗病例、一个紧急医疗措施,才过了伦理这一关。”张婷解释,患儿从发病开始,到送来上海儿童医院,已经接受了很多种治疗,都没有起色,当时可供选择的方案,只剩下肠道微生物移植。最终,感谢孩子父母的支持,才让移植方案得以落实。

  在病程的第九十六天,孩子接受了FMT治疗。此前的时间,医生们则忙着过伦理,给孩子提供营养支持,调整身体状态,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

  “当然,这个病例,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病例。”张婷解释,孩子当时艰难梭菌检测呈阴性。之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肠道微生物移植,主要还是基于医生们的判断。

  在接诊这个孩子前,张婷曾在网上看过一些英文文献,当时就有不少提到FMT治疗。但由于没有遇到过这种病例,也只是一看而过,没有太当一回事。直到遇到了真实案例,在用尽一切方法都束手无策后,张婷才回想起文献记载,结合患儿症状,决定一试。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她又回去翻阅了很多相关文献,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在征得了父母同意,过了伦理文员会审核之后,张婷为孩子做了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用的就是孩子母亲提供的菌群。

  “虽然孩子在艰难梭菌检测时呈阴性反应,但根据孩子对肠道微生物移植之后的反应、长期随访的情况以及之前治疗的反应,可以肯定就是艰难梭菌感染。”张婷告诉记者,在医学上,有时候可以从治疗的反应来判断疾病,这种方法叫做诊断性治疗。


 

赵晓菁:精准诊断早期肺癌

$
0
0

赵晓菁:精准诊断早期肺癌 


 身体周刊记者 肖蓓   发表于2016-03-19 04:17

  针对难以捉摸的早期肺部病变,赵晓菁曾留学日本,与同仁们一起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肺癌早期筛查诊断“金标准”。他率先开展各类全胸腔镜手术,引进达芬奇机器人,率先在中国开展相应的肺叶切除和胸腺扩大切除。随着早期诊断和微创手术的发展,患者生存率明显提升。

  赵晓菁,1971年出生,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对于一些晚期癌症病人,赵晓菁特别注重谈话的技巧。

 

  从事胸外科专业近二十年,赵晓菁擅长肺、纵隔、气管等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运用胸腔镜和纵隔镜等微创方式诊治胸部疾病,他所做的微创肺部手术例数已近5000例。

  他率先开展各类全胸腔镜手术,包括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袖形切除、胸腺扩大切除和系统淋巴结清扫;肺癌的全胸腔镜手术比例逐年提高,已达95%以上;他还引进达芬奇机器人,率先在中国开展相应的肺叶切除和胸腺扩大切除……

  针对难以捉摸的早期肺部病变,赵晓菁曾留学日本,与同仁们一起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肺癌早期筛查诊断“金标准”。精准的诊断,让赵晓菁在面对肺癌病人的时候,更多了一份底气。很多患者经过他的治疗,都被他精湛的医术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折服,成为他的“铁杆粉丝”。

 

神秘的肺小结节

  目前,中国肺癌发病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原因,其中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第二位。据统计,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过去30年间,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预计到2020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80万,死亡70万。

  1996年,刚从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毕业的赵晓菁在胸科医院工作时碰到很多中晚期的肺癌病人,大部分都有超过3厘米的肿块,很多病人来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淋巴结转移了。对于晚期的肺癌病人,手术预后很差,生存率并不高。虽然手术成功,但是极低的生存率,让赵晓菁感觉不到一个外科医生的“成就感”。

  1997年到2000年,赵晓菁在日本国立冈山大学医学部第二外科研修时,发现这里的肺癌手术患者大部分都是早期的肺部小结节患者,很多1.2厘米的磨玻璃结节就开刀了,而晚期患者必须通过诱导化疗,等肿瘤缩小以后再做手术。这引起了赵晓菁的思考:如何对待肺癌这个病?

  他说:“任何一个肿块都是从小结节发展出来的,小结节从几毫米到几厘米,那么,什么样的小结节需要开刀,晚期肺癌病人该不该开刀,是否应该经过其他的放化疗治疗? 我们的媒体以前有一种误导,比如经常有‘晚期病人跪求开刀,医生甘冒风险为其开刀’的报道。其实,这个现象很可笑,不能碰的地方,再怎么求也不能碰!而需要开刀的地方,哪怕很小也要及时开刀!”

  在赵晓菁看来,对于肺癌的手术指征,国际NCCN指南每年根据国际同行经验总结进行调整,但即便在指南中,也有一些值得探索的区域,“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勇气和智慧去突破探索。”

  21世纪初,日本医学界对于肺内的一些“磨玻璃结节”就非常重视,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有深入研究。赵晓菁解释说,肺内磨玻璃结节影 (ground-glass opacity nodule,GGN)是指在高分辨率CT(HRCT)图像上表现为肺内局部或多处密度轻度增加,呈局灶性云雾状密度的阴影,其内的支气管及血管纹理仍可以显示,通常具有体积小、密度低、形态学不典型等特点。在影像学上,GGN按分布范围分为弥漫性和局灶性,后者根据病灶内是否存在实性成分又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有研究认为,持续存在的GGN有70%~80%可能是早期肺腺癌。常见非肿瘤性GGN包括局灶间质纤维化、活动性炎症及肺泡出血等。

  磨玻璃结节,又分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润性腺癌(MIA)。这些癌前病变,在CT影像表现出来的都是“磨玻璃结节”,那么究竟哪一种需要开刀,哪一种需要随访?当时的指南上并没有权威的标准。

  2004年,赵晓菁在日本长野安云综合医院访问,学习肺部小结节的检诊和早期肺癌的筛查,师从日本信州大学放射科曾根教授。在那里,他从早到晚泡在办公室里,看到了大量的患者随访资料,以及磨玻璃结节的病理结果。同时,曾根教授给他讲了很多诊断时的体会,比如一个小结节从不同角度看是什么样子。大量的资料总结,结合教授传授的经验,让赵晓菁豁然开朗,“早期的肺癌原来是这样的状态!”

 

精准诊断早期肺癌

  回国后,赵晓菁率先与上海市肺部肿瘤中心的同仁们一起开始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胸科医院又陆续派出两人去日本留学,学成回国后共同借鉴日本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早期诊断肺小结节,挽救了许多肺癌病人。但是回顾总结时发现,一开始“矫枉过正”,很多不该开刀的肺小结节病人,也开刀了。于是, 赵晓菁与放射科、呼吸内科和胸外科的同仁反复探讨,终于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判断标准。

  如何判断磨玻璃小结节是否需要开刀?赵晓菁说,这与磨玻璃结节的大小、密度、边界,有没有相对增粗的血管卷入都有关系。根据这四个概念来判断早期肺癌已经成为“金标准”,大大提高了手术的阳性率,现在仁济医院胸外科肺癌手术的阳性率高达90%以上。现在,赵晓菁还打算将这些经验和标准做成数学模型,以后输入数据就能直接得出肿瘤的概率。

  肺癌早期诊断的“金标准”,对胸外科学科来说是个不小的震动,传统的观念被打破,促进了整个学科水平的提升。赵晓菁说,“医生必须反思,对于早期小结节不能乱开刀,不是必须开的刀绝对不能开。当然,医学的进步本来就有一个过程的,我们既不要矫枉过正,也不能诊断不足。”

  60多岁的张先生几年前曾患肺癌,由于自己的小心谨慎,跑了多家医院,得到不同医生对病情的诠释,使他对是否手术及手术方案心存疑虑、举棋不定。最后,慕名去到当时赵晓菁所在的医院。“你这个必须马上手术,必须除掉!”赵晓菁看完片子后果断地说,并未像别的医生那样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原本犹豫不决的张先生被赵晓菁“征服”了,不再四处折腾,经过治疗现在状态良好。

  此后,张先生成了赵晓菁医生的“粉丝”,随时带着同乡、朋友来找赵晓菁看病,一路从胸科医院“追到”了现在的仁济医院。

  “有一些医生不愿意肯定地讲答案,深层次原因一个是自己内功不好,他自己不知道这个病到底是什么病,当然无法给病人说一个明确的答案,第二个是他担心责任,肯定有万分之一的风险,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赵晓菁说,“我愿意把这万分之一的风险全部扛下来,当然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精准的诊断上。”

 

微创手术理念

  早期诊断和微创手术的发展,给胸外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大部分的早期癌变都能得到微创治疗,患者生存率明显提升。早期肺癌的原位腺癌,五年生存率达90%~100%。赵晓菁感叹,“以前同行自嘲,胸外科医生没有朋友,因为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不高,现在胸外科医生终于有朋友了!” 如今,早期的肺癌、小结节可以通过早期诊断而进行早期治疗,随之而来的微创技术,胸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又使手术水平突飞猛进。这些成绩背后,是赵晓菁等一批医务工作者的努力。

  从2004年开始,赵晓菁开始将胸腔镜用于胸外科治疗,胸科手术从最初的20-30厘米的大切口,到只要6厘米的小切口,医生可以一边盯着屏幕,一边从切口里看手术。2007年,赵晓菁去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梅奥诊所访问学习,第一次看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让他振奋不已。他激动地打电话给医院,承诺:“一定能把全腔镜理念开展起来!”

  2007年6月31日,赵晓菁做了胸科医院第一例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这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学老师,左肺上叶有1厘米左右的磨玻璃病变。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幸运的,在同事的宽容和配合下,手术圆满成功。经历了第一次手术的磨炼后,赵晓菁之后几乎所有的肺癌手术都探索全胸腔镜手术。2009年5月11日,赵晓菁又做了全国首例达芬奇肺癌根治术。

  随着腔镜技术日臻成熟,微创手术技术不断进步。赵晓菁说,“手术时间越来越短,从早期的三四个小时到现在只需一个小时。手术切口越来越小,从早期的三四个洞,到两个洞,到现在尝试只切一个三四厘米的洞,虽然难度风险更高,但是患者的利益更大。同时,手术的理念也在一步步改进。2007年,从最初的讨论全腔镜手术安全吗,到2008年,如何把淋巴结清扫干净,2009年,相对复杂的肺叶袖形切除,血管能否安全缝合,2010年,全腔镜手术又纳入精准医学治疗范畴,大家讨论的是磨玻璃结节是否要切除,与实体结节有什么差别,原位腺癌等极为早期的肺癌切除范围和淋巴结切除到底如何界定。”

  赵晓菁将微创手术的理念总结为“大、小、规范”三个原则。他说:“外科手术的两大原则就是,最大限度根治肿瘤,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这二者要在矛盾中保持平衡。”

  所谓“大”,指的是熟练掌握国际规范化前提下的高难度扩大根治手术——肺叶袖形切除、双袖形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合并部分心房切除、隆突重建和第二隆突重建等。“小”是重视患者功能的保留及重建,提倡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前提下手术微创化、缩小化。

  “肺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叶,叶又细分为三个段,几十年来,肺癌外科一直是主张必须要做叶切,而且要做淋巴结的清扫,但是叶切这个标准一定不适合现在的精准标准,叶切可以缩小变成部分切除,即段切。同样的病人,我们做肺叶、肺段切除的手术进行比较,发现复发转移发生率没有增加,生存率没有降低。对于部分磨玻璃结节做肺段切的手术是可行的。再如对淋巴结的清扫问题,以前做上肺叶手术时都要把淋巴结、脂肪统统挖空,现在这么多原位腺癌,没必要把淋巴结清扫干净,只要采样就行了。”赵晓菁说。

  “规范”则强调,要严格把握及遵循胸部疾病的国际诊治规范及其演变,一个外科医生应该做他应该做的手术。他说:“如果没有可能变成恶性的或者在长时间不可能变成恶性的,又何必给病人增加痛苦呢?而且现在很多病人都很年轻,才二三十岁,这个年轻人一刀开下去之后发现不是一个恶性病变,完全是良性病变,那有这个必要吗?没有价值的刀坚决不能开!”



   发表于2016-03-19 04:14

赵晓菁是一个医术高明、开朗乐观又不乏幽默感的医生。他深知,一个优秀的医生除了精准诊断和手术技巧外,对病人的安慰更加重要。

医学人文

  在患者眼中,赵晓菁是一个医术高明、开朗乐观又不乏幽默感的医生。他深知,一个优秀的医生除了精准诊断和手术技巧外,对病人的安慰更加重要。

  面对愁眉苦脸的患者,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适合的“幽默”来缓解病人情绪,并建立信任关系。常有病人问他,“医生,我还能活多久?”“等我退休后,组织夕阳红旅行团,你做团长!”一句话,就让病人眉开眼笑。

  当病人纠结于病情,一筹莫展的时候,赵晓菁总是能给予肯定的回答,打消病人的顾虑。他说, “对于不典型增生的患者,病人来的时候对于自己的病情非常纠结,就怕模棱两可的答复,此时你要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你的病是什么?多久来复查?怎么做手术?长期生存期是多久?这是对自己专业的自信,也让病人放下包袱。在当下,医患双方都有戒备心理,我们更要与病人交心,客观讲清楚病情,不要用太多情绪化的语言描述。”

  对于一些晚期癌症病人,赵晓菁特别注重谈话的技巧,用委婉的话语增强病人的信心,他会说,“我们会有很多解决方法,哪怕现在没有,医学这么发达,过两年就有新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已经不能开刀,他就会换一种说法,“你的病不需要外科方法,用内科方法就能解决问题。”

  每天与不同的病人打交道,赵晓菁能从病人的穿衣打扮猜出病人的职业,然后根据不同的病人特点采取不同的谈话策略,很快获得病人的信任。“比如老师、律师、金融的职业特点,比较理性,来之前都对疾病有很多了解,那么对他们谈话就尽量客观理性。对于胆小的人,本身就担惊受怕,要尽量粗线条、乐观地交代病情,让病人放松心情。对于大大咧咧的病人,本来就不把病当回事,则要说得尽量精准一点,让他引起足够的重视。

  赵晓菁认为,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应该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不能对生命冷漠,只有对生命重视,才能对自己有所要求,想方设法地追求更高精尖的技术。”他说:“外科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年轻医生必然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正是有了前面患者的牺牲,才推进了医学的进步,我们医生如何报答病人?只有用精益求精的技术为下一个病人做得更好。”

  而在赵晓菁看来,一个没有人文情怀的人是枯燥的。生活中的他充满活力,喜欢旅游、音乐、游泳,闲暇时喜欢读小说。“以前最喜欢人物传记和心理学的书,可以在书中体会别人的喜怒哀乐,尝尽人生百态。现在工作忙了,就用Kindle看书。平时周末在外会诊时,在不同的硬件、软件环境下,做出一样漂亮的手术,结交当地朋友,品尝当地美食,也是一大乐趣。”

  2013年,赵晓菁和爱心人士共同发起建立“慈菁基金”。这个挂靠中国民政部的慈善基金,首期募集捐款300万元,陆续收到各方捐款,主要用于贫困患者早期肺癌的筛查和诊治,以及贫困地区早期肺癌的医学教育,目前已经在沂蒙老区开展相关早期肺癌的筛查诊治工作。

  “我的初衷是希望让更多贫困患者受益,得到早期诊治,不要因病致更贫。‘慈菁基金’将在贫困人群中做更多科普宣传,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对早期肺癌的重视。”赵晓菁说。

 




这些症状警惕肺癌

2014年10月26日00:30  《生命时报》   我有话说(74人参与) 收藏本文     

  专家小传

  李峻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肺癌分委会副主任委员,2011年首批北京健康科普专家

  编者的话: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目前的第一大癌。肺癌不仅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榜首,死亡率也位列第一,已经超越肝癌成为癌症中的“超级杀手”。不过,如果能早期发现肺癌,其治愈率可达65%。本期,《生命时报》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峻岭教授为大家讲解肺癌的相关知识。

  国家卫生计生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与30年前相比,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每年增长26.9%,死亡率明显上升了465%,已经代替肝癌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继续迅速上升。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甚至分析称,在未来30年,我国因肺癌致死的人数将高达1800万,这意味着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肺癌。

  发病年轻化,5年减一岁

  近些年来,肺癌发病呈现出年轻化、女性化的趋势。以前,我们将肺癌的高危人群年龄锁定在65~70岁以上,认为它是一种“老年病”。但现在数据显示,我国肺癌的发病和死亡年龄从40岁开始迅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其中45~65岁患者占75%,且发病年龄平均每5年降低一岁。从临床观察来看,现在四五十岁的肺癌患者比过去明显增多,过去40岁以下的肺癌患者很少见,现在却屡见不鲜,而且不抽烟的女性肺癌患者也越来越多。

  导致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的原因,主要与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其中吸烟人群扩大、二手烟危害严重最为突出,还有大气环境污染加重、厨房污染和房屋装修材料污染等危险因素,长期心理压力过大、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与之有一定关系。

  吸烟是首因,室污排第二

  吸烟是已被公认的引起肺癌的首位致癌因素。当前我国吸烟人数已超过3亿,二手烟暴露人数更高达7.4亿,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肺癌等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其中80%的男性肺癌和19.3%的女性肺癌归因于吸烟。有数据表明,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多倍,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被动吸烟)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那么,烟草是如何侵害我们的肺部的?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40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含有多种致癌物,如以多环芳烃和亚硝胺为主的多种致癌物和酚类促癌物。不仅如此,烟草还会渐渐破坏掉肺的自然防御系统。在气道两旁,有很多被称为纤毛的微小毛发,这些毛发可以起到阻挡毒素、细菌和病毒来保护肺部的作用。而烟草烟雾会麻痹纤毛,使他们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导致致癌物质更容易积聚在肺部,引发肺癌。

  一般来说,吸烟量越大、吸入肺部越深,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吸烟20年以上的,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只要满足一条,就属于易患肺癌的高风险人群。

  导致肺癌的第二位因素,是室内空气污染,包括装修、家具污染以及烹饪油烟污染。其中,室内的氡气污染被称为肺癌的“第二杀手”。氡气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室内最危险的致癌物,其主要来源是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一些矿渣砖、炉渣砖等建筑材料通常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镭,一些花岗岩、瓷砖、洁具等室内装饰材料含有较高的铀,镭和铀衰变后会产生氡气。

  此外,一些肺部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等,他们患肺癌的风险也高于健康人群。还有经常接触煤烟或油烟的人,如煤气、沥青、炼焦工人,患肺癌的风险也比一般人群更高。而城市中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现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戒烟要趁早,室内通风好

  虽然肺癌的死亡率、发生率双双居高,但事实上肺癌是最可预防的癌症之一。

  要想远离肺癌,首先要远离烟草,不吸烟,也避免吸二手烟。尽早戒烟,可以大大降低患肺癌的风险。数据显示,30岁以前戒烟能将患肺癌的风险降低90%,戒烟5年之内的人,死于肺癌的几率会降至每天吸1包烟人的一半;戒烟超过10年后,死于肺癌的几率降至非吸烟者的水平。

  其次,使用环保的装修材料,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在家要常通风,出门要戴口罩。

  第三,烹饪时,防油烟。专家调查发现,厨房油烟已成了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做饭时产生的高温油烟,会产生有毒烟雾,导致室内环境恶化,有毒烟雾长期刺激眼和咽喉,会损伤呼吸系统的细胞,如果不加以保护,长期积累有可能导致肺癌。所以,炒菜时一定要打开抽油烟机,保持厨房良好通风,减少油炸、煎炒食品的烹饪,尽量低油温烹调。

  此外,科学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坚持适当运动,保持良好情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保证有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劳累,都能帮助我们把肺癌拒之门外。而肺部慢性疾病患者也要及时诊治,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症状不明显,体检最牢靠

  有数据显示,如果癌症能够及时在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65%。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仍不足15%,超过一半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在肿瘤早期阶段进行手术切除,肺癌的预后将显著改善。

  肺癌的早期发现特别困难,因为它在早期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即使肺叶中已经有1~2厘米的肿瘤,也没有明显的症状。即便不易发现,但也要注意一些发病过程中的蛛丝马迹,如长期咳嗽、痰中带血、低热、胸痛、胸闷、发热、消瘦等症状,往往容易被忽略。有些患者则表现为关节疼痛,类似关节炎,特别是腕关节和踝关节疼痛,如果按关节炎治疗效果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应考虑肿瘤。还有些患者的手指会变粗,医学上称之为杵状指,也应考虑有肿瘤风险。

  要想尽早发现肺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体检。肺癌的筛查手段主要包括:X线胸片+痰细胞学;低剂量螺旋CT;血、痰生物标记物;呼出气体监测等诊断技术。其中,低剂量螺旋CT检查已成为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最常用的临床工具,与胸片相比,它可以提高检出率,降低肺癌患者的死亡率。

  美国癌症学会2013年更新的肺癌筛查指南建议,对年龄55~74岁、吸烟史大于30包年(包年=每天吸烟的包数×连续吸烟的年数)、当前吸烟或过去15年内已戒烟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我国虽未出台明文的规定,但也建议,健康人群应该在50岁时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及时排查肺癌;重度吸烟等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CT;如果出现长期不能治愈的咳嗽、痰中带血等肺癌早期症状,应尽快做CT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要分级,早期可治愈

  按显微镜下癌细胞的外观区分,肺癌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小细胞肺癌,产生于肺的内分泌细胞;另一类是非小细胞肺癌,即除小细胞肺癌之外的所有其他类型的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更具侵略性,在早期可迅速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且与吸烟密切相关,在非吸烟者中很少见。非小细胞肺癌生长得更慢,也更为常见,约占肺癌的90%。

  已经确诊的肺癌患者也不必过于恐慌和紧张,肺癌已经是一种常见病,应该抱着像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一样的心态,去治疗、控制肺癌。只要及时规范地治疗,肺癌患者一样可以活得长、活得好。

  手术、放疗、化疗,再加上新兴的靶向治疗,构成了目前世界上主流的治疗癌症的四驾马车,其工作原理大致都是利用癌细胞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大部分癌症在扩散之前都是局部疾病,二是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极快),对癌细胞进行剥离、射杀或者抑制。

  一般来说,要根据患者癌症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早期肺癌患者,主张尽快手术,一旦发现肿块,确诊为肺癌,千万不能拖。中期肺癌患者,主张进行放疗、化疗同时做的综合治疗,可治愈部分患者。当肺癌已经到达晚期,无法治愈时,治疗仍然能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放疗和化疗能帮助患者缩小肿瘤、控制症状,如骨骼疼痛、气道阻塞等。

  肿瘤标志物,升高先别慌

  患者在治疗以及随访阶段的定期复查中都要接受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在治疗前,如果存在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治疗后下降或回复正常,可以将其作为检测肿瘤的辅助性指标。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要警惕肿瘤的复发或进展。但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与临床上发现影像学可见的肿瘤复发,并不完全同步,会相隔较长的时间,而且肿瘤进展或复发的方式常常会有较大不同。例如,有时候患者表现为孤立的转移灶,此时通过局部处理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当患者出现单纯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时,多不推荐进行针对肿瘤的治疗。  最后,肺癌患者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加强与医生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酸奶虽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

$
0
0

喝酸奶还能降血压? 


 身体周刊记者 屠俊   发表于2016-03-12 03:24

继橙汁可以降低血压后,酸奶也被发现具有这一功能。

  喝酸奶能预防高血压,可能是因为酸奶中所含的活性菌有效减少了胆固醇,从而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不过,也有评论说,推荐益生菌降血压为时过早。许多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使血压保持健康状态。少吃盐、多吃水果蔬菜、多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重都是久经考验的方法。

酸奶中若能加入一些水果、蔬菜、坚果或者豆类,更有益健康。

 

  继橙汁可以降低血压后,酸奶也被发现具有这一功能。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3日报道,近日美国一份研究表明,每日摄入酸奶之类的乳制品能够有效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研究表明,喝酸奶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益生菌降压效果好

  波士顿大学的博士生贾斯丁·布兰迪作为代表在美国心脏协会的会议上展示了这份研究成果。一周喝五次酸奶的女性,相比于每周只喝一次酸奶的女性,患高血压的几率更低。若能加入一些水果、蔬菜、坚果或者豆类,效果则更为显著。

  由于女性相较于男性更经常喝酸奶,因而这样的益处在女性中更为明显。这次调查大大扩大了调查范围,使之成为此类研究中涉及范围最广的调查。

  布兰迪说:“尽管没有任何食物是能够根治疾病的,但这项研究无疑表明了在健康的饮食当中加入酸奶之后所带来的好处。”

  至于为何酸奶能有这样的功效,布兰迪解释说:“这有可能是因为酸奶中所含的活性菌有效减少了胆固醇,从而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同时这次研究还发现酸奶有利于应对骨质疏松症。”

  活微生物会自然存活在肠道中,但在酸奶和膳食补充剂中活微生物也常见。关于喝酸奶能够降血压的研究,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并不是独创。格里菲斯卫生学院和澳大利亚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就对540多名参与者的9个试验数据做了检查。他们发现食用活性菌降血压,对血压高的人群效果尤其好。含多种细菌的益生菌也比单一型细菌的降压效果好。

  报告主作者孙静博士说:“经我们做的小型研究观察表明,把定期食用益生菌作为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并保持健康的血压水平。包括酸奶中含的益生菌、发酵酸奶、奶酪和益生菌补充剂。”

  尽管食用益生菌的益处已确定,但是经研究发现,如果服用补充剂不足八周,对降血压并不产生影响作用。孙博士还补充说:“通过益生菌对健康方面的其他积极影响,包括改善胆固醇、降血糖、抗胰岛素,调节激素系统、调节血压和液体平衡的作用,我们认为益生菌有助于降血压。但这次对益生菌和血压所做的这项研究是小型研究。”

  此外,对食用益生菌所做的两项研究,都是三四个星期的短期研究,这可能会影响整体的分析结果。她说,医生还需要进一步多做研究才能确定益生菌有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作用。

  英国心脏基金会的高级营养师维多利亚·泰勒则对这项研究评论说:“高血压对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构成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要重在尽力保持和控制血压水平。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所给出的评论很有意思,但是推荐益生菌降血压为时过早。只有少数研究涉及有限数量的参与者,而且只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

  维多利亚·泰勒还指出,许多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使我们的血压保持健康状态。少吃盐、多吃水果蔬菜、多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重,这些都是久经考验的方法。

 

酸奶预防糖尿病?

  除了能够控制血压,酸奶还有很多好处。有研究指出,晚上喝酸奶最有益于补钙。

  虽然牛奶中也含有很高的钙,但相对而言,酸奶中所含的乳酸与钙结合,更能起到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一般来说,饭后30分钟到2个小时之间饮用酸奶效果最佳。但是,中医建议,要想发挥酸奶补钙的最大功效,酸奶要在晚上喝最好。因为晚间12点至凌晨是人体血钙含量最低的时候,有利于食物中钙的吸收。另外,晚间12点至凌晨这一时间段中,人体内影响钙吸收的因素较少。

  不过,如果在空腹状态下饮用酸奶,很容易刺激胃肠道排空,酸奶中的营养来不及彻底消化吸收就被排出,饭后喝则可减少刺激,让酸奶在胃中被慢慢吸收。

  除了补钙,喝酸奶还能防辐射。对于那些吃完午餐就坐在电脑前不再活动,每时每刻笼罩在电磁辐射中的上班族来说,在饭后2小时左右的时间喝一杯酸奶,对健康非常有益。另外,午后喝酸奶,还可以缓解紧张的心情以及工作压力。

  有研究指出,维生素B能够提高人体抵御辐射损伤的能力,富含B族维生素的酸奶正好发挥这种优势。酸奶还具有减轻辐射损伤、抑制辐射后人的淋巴细胞数目下降的作用。

  酸奶中的酪氨酸对于缓解心理压力过大、高度紧张和焦虑而引发的人体疲惫等有很大的帮助。经过乳酸菌发酵,酸奶中的蛋白质、肽、氨基酸等颗粒变得微小,游离酪氨酸的含量大大提高,吸收起来也更容易。

  午饭时或午饭后喝一杯酸奶,可以让上班族放松心情,在整个下午都精神抖擞,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与大多数人的推测恰好相反,长期喝酸奶能帮我们预防糖尿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把多达19.5万名受访者的长期跟踪调查数据综合到一起,来分析乳制品摄入量与患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酸奶摄入量较高的人,无论年龄大小、体重高低、有没有其他疾病风险因素,患上Ⅱ型糖尿病的风险都会比很少喝酸奶者明显降低。

  那么,到底每天要喝多少酸奶,才能起到降低糖尿病风险的效果?按这项研究的分析,平均每天喝一份酸奶,长年坚持,就能把风险降低18%之多。一份酸奶是28克,也就是两汤匙的量。在我国,酸奶产品的最小份包装是100克,大概是4份。

  此前的研究提示,酸奶中的钙元素有利于降低患上Ⅱ型糖尿病的风险。此外,酸奶中的乳酸菌也有一定帮助。同时,酸奶中的乳酸有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还有利于钙、镁等元素的吸收利用。

  最好的一点是,酸奶饱腹感很强,喝了酸奶之后,就算少吃点饭也不容易觉得饿,需要控制体重的人也能享用它。

  不过,喝酸奶应少量多次,不但效果更好,还能避免食用过多造成肠胃不适。还要记得喝完后应及时刷牙或漱口,因为酸奶中的某些菌种及酸性物质对牙齿有一定的损害。

 

喝法有讲究

  酸奶虽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

  腹泻或其他肠道疾病患者在肠道损伤后喝酸奶时要谨慎;1岁以下的小宝宝,也不宜喝酸奶。此外,糖尿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最好别喝含糖的全脂酸奶。

  适合多喝酸奶的人群有:经常饮酒者、经常吸烟者、经常从事电脑操作者、经常便秘患者、服用抗生素病人、骨质疏松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

  酸奶不可随意搭配食用。酸奶和很多食物搭配起来都很不错,但酸奶不宜和某些药物同服,如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它们可杀死或破坏酸奶中的乳酸菌。淀粉类的食物很适合与酸奶搭配食用,比如米饭、面条、包子、馒头、面包等,配上酸奶做早餐,不仅口感好还营养丰富。

  喝酸奶并非量越大越好,许多人喜欢喝酸奶,甚至把它当成了饮料,每天好几瓶。专家指出,喝酸奶并非越多越好,尤其是保健食品身份的酸奶,更要控制量。

  喝酸奶只能冷藏不能加热,很多人知道酸奶里千千万万的“菌”是好东西,但却不知道如何留住它们。专家介绍,在酸奶刚生产出来时,里面都是活菌,只有冷藏才能将活菌很好地保留下来。还有人喜欢把酸奶热了喝,这种做法更是暴殄天物了。

  当你饥肠辘辘时,常常会马上抓起一杯酸奶,一饮而尽?这样确实能够缓解一下饥饿的感觉,但是最好别拿酸奶充饥。因为空腹时胃内的酸度大(pH值是2),酸奶所特有的乳酸菌易被胃酸杀死,其保健作用会大大减弱。

  还是在饭后1-2小时的时候再喝吧。因为这时胃液被稀释,胃内的酸碱度最适合乳酸菌生长。另外,在晚上喝酸奶好处也更多一些。

  酸奶因为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能够有效地调节体内菌群平衡,促进胃肠蠕动,从而缓解便秘。而研究表明,长期便秘和体重增加有一定的关系。酸奶还具有一定的饱腹感,轻微饥饿时喝一杯可以有效缓解迫切的食欲,从而减少下一餐的进餐量。不过,不要想着减肥拼命喝酸奶,它也是有一定热量的。

 


 
Viewing all 87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