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和她的“绿山墙”
缪俊杰
|
L.M蒙哥马利是加拿大引以为骄傲的一位女作家。不仅因为她的美貌惊艳当世,主要还因为她的长篇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又译为《清秀佳人》)被四十多个国家用不同语言文字翻译出版。日本因为有蒙哥马利的作品进入教科书,每年都有上万人到她家乡去旅游。可惜在中国,除非是比较熟悉儿童文学,否则很少人知道作家蒙哥马利,甚至会有人把作家蒙哥马利误以为英国元帅蒙哥马利。
我到加拿大旅游,有朋友劝我应该到蒙哥马利的故乡看一看,因为那里环境很美,山水灵秀得动人心魄。
蒙哥马利的故乡在北大西洋西岸纽芬兰附近洋面的一个小岛上,离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海域不远。这个岛译名叫爱德华王子岛。我旅居在加拿大西部温哥华市,要去一次那遥远的地方谈何容易!有志者事竟成。在朋友的帮助下,我终于获得一次机会,参加一个特别旅游团到爱德华王子岛旅行。我从温哥华乘飞机东行四千多公里到达多伦多,找到了这个旅游团。在旅游团指定的酒店集合时,我发现这个旅游团是个混合团队,除了加拿大人之外,还有来自美国、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的人,来自中国大陆的就是我和老伴两人。我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都爱好文学,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对蒙哥马利发生兴趣。导游用的是英语和粤语,这样我们也就解除了语言不通的痛苦。但我和这些“同舟共济”的旅行者们还是缺少沟通,只能各行其是,几乎是独来独往地度过那些令人难忘的时光。
从多伦多到爱德华王子岛还很遥远。我们从多伦多出发,经过加拿大古都京士顿、首都渥太华,进入魁北克地界。在蒙特利尔住宿一晚,第二天进入加拿大东部地域,再把时差拨快一小时,行程1800公里,到达加拿大北部海军基地哈利法克斯。那天虽然到得很早,但必须在这里住一夜。必住的原因,一是第二天才有邮轮登岛,二是这里有一个海洋博物馆不得不看。博物馆展出了当年泰坦尼克号遇难时遗存的一些文物,还可看一部记录这一海难的三维电影。海难是惊心动魄的。当时有300多具遇难者尸体从出事洋面漂浮到这里被海军捞起,人们才知道纽芬兰那边出了大事。我还从展览中知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装载着TNT和高致烯苯的法国弹药舰MONT BLANC号与另一艘船相撞,引起全城大爆炸,制造了死亡1900人、伤9000人的“哈利法克斯大爆炸事件”。这惊心动魄的场面,让我们为之战栗。但这毕竟是快一个世纪的往事了。我们来这里为的是去看那风景如画的蒙哥马利故乡——爱德华王子岛。
爱德华王子岛孤独地屹立在大西洋西岸圣劳伦斯湾。当我们乘坐的邮轮驶近岛屿时,只见金色的沙滩、神奇的沙丘点缀着犬牙交错的海岸,临海的红色峭壁后面散落着田园牧歌般的村庄……一幅由田野和森林拼缀而成的明快图案,显现在我的眼帘。我的心跟随着这美丽景色在跳动。造物主啊!你真是鬼斧神工,把大自然的奇异风景和田园牧歌般的秀美,都集中在这袖珍的小岛上。
我们上岛之后,登上旅游大巴在王子岛的环岛公路上漫游。我贪婪地环视这块土地,突然发现,这个岛上森林覆盖着的是一片红土地,酷似我家乡赣南的红土地。我在加拿大走过五个省份,见到的都是一片片黑土,惟独这个小岛是一色红土。半年以上冰封的红土地上竟又长出那么丰茂的树木,令人惊叹!我们下车后,沿着海岸在红土地上走了一段林阴道,来到卡文迪什海滩,在这个被称为“龙虾故乡”的小岛上,寻找蒙哥马利当年从事写作的“绿山墙屋”。
“绿山墙屋”不仅是爱德华王子岛的名胜,而且成了加拿大文学家们和远道而来的旅游者回味不尽的话题。1874年,蒙哥马利出生在这小岛上,父母早丧,由她的祖父抚养成人,经历非常坎坷。她居住在她祖父表兄弟在卡文迪什的庄园里。卡文迪什庄园很大,其中有一所叫“绿山墙屋”的小楼。蒙哥马利在这座小楼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她虽然生活在如诗如画的庄园里,但寄人篱下的遭遇,使她饱尝人间冷暖。她生活在“绿山墙屋”,在庄园里劳作、散步、沉思,逐步孕育了《绿山墙的安妮》的主题。于是,这位从未进过专门学校的蒙哥马利开始写小说。她以一个叫安妮的小姑娘为主角,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塑造了清秀佳人安妮的艺术形象。故事围绕着11岁的孤儿安妮的人生际遇而展开。安妮是个梳着红发辫子、机敏过人的女孩,被人从新斯科舍送到王子岛一对老人家中。年老的科伯特兄妹是对孤寡老人。他们本来盼着来一个能干农场杂活的男孩替他们干活,但来的却是一个清秀孱弱的女孩,有点失望。但小姑娘安妮吃苦耐劳,为人乖巧,在农场拼命干活。这样,靠着她的能干和人格魅力,终于赢得了两个老人和每一位相识者的喜爱。小说展示了蒙哥马利丰富的人生体验,充满人性美和人情美,呈现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动人艺术世界。小说出版以后,人们已经忘记安妮是虚构的人物,而把她当成了现实中的佳人。人们来到卡文迪什海滩,都想寻找这位清秀佳人安妮。
我知道安妮只是小说中的艺术形象,我不寻找安妮,而是循着蒙哥马利的足迹寻找作家产生创作灵感的意境。我们到卡文迪什海滩,就见到一座叫“科纳公园村”的大门,门楣上挂着“清秀佳人博物馆”的牌匾。博物馆不大,但馆藏丰富。我走进博物馆,首先观看了一部表现蒙哥马利生平的短片。短短十分钟的影片,把蒙哥马利的时代、生平、生活环境作了生动的介绍。特别是她的原照和一些活动片段显示出她楚楚动人的风姿。大厅里挂满了介绍她的创作经历的图片,展出了她的写字台和亲笔签名的初版著作的各种版本。随后我们跟着讲解员走出博物馆,沿着今天布局的路线,步入了这座钟灵毓秀的美丽庄园。通过一条镶有鹅卵石的林阴小路,来到作家青年时代居住过的“绿山墙屋”。这是一座两层小楼,整座房屋漆成绿色,据说当年也是这个样子的。小楼按原貌布置,一层有蒙哥马利的生活设施,厨房、餐厅和小客厅。二层则是她的卧室和写作室。写作室很小,只有一个小窗户,写字台上有一个笔筒,装着西人惯用的鹅毛蘸水笔。她的卧室有衣柜和梳妆镜,甚至还挂着婚纱,显得雅致而温馨。当地的解说员说,这些都是作家的个人遗产。
走出“绿山墙屋”,前面是一个很大的斜坡草滩,在草滩的小溪旁有几头黄牛被拴在一棵大树下面吃草,还有一架马车在通往庄园的路上。我想这些都是为今天的参观者设置的道具。不过,解说员称,当年作家就经常在这个斜坡上散步,从而孕育了美丽动人的《绿山墙的安妮》的主要情节。我们在这里尽情地观赏北美海岛风光美景,体验小说中那迷人的故事和动人的描写,阅读和亲临的体验融为一体,仿佛产生一种特有的艺术境界,让人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作家蒙哥马利于1908年即34岁时出版这部小说,蜚声欧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移居多伦多。1942年,她无声无息地在多伦多的寓所辞世,那年她67岁。蒙哥马利走了。她在多伦多寓所没有留下什么纪念物。只有她的故乡,她的“绿山墙屋”,在加拿大遥远的一个小岛上,给人们特别是爱好文学的人们留下悠长的思念。
爱德华王子岛令人偏爱,当然不只是因为蒙哥马利,还因为这个加拿大面积最小的一个省份,恰是1000余万平方公里版图大国的国家诞生地。1868年,在岛上叫做叶夏洛特敦的古城,召开北美地区各自治省的首领会议,促进加拿大统一国家的形成,因而这个古城作为国家诞生地而永久载入加拿大的史册。现在留存的古朴的议会厅,则成为到王子岛的游客必看名胜。
漫无目的地向西开了一大通,想着怎么着也要有个目的地,这么瞎转也不是事儿,于是拿出地图,寻找岛上的名胜。岛上最著名的景点,除了夏洛特敦的一些历史建筑,就是安妮小屋了。取出GPS设定好路线,开始奔向小屋。
入门花$15.7买了家庭票,这里的家庭票的价格比三口人单独买便宜不了多少,看来还是要多生孩子啊!
如果有人问爱德华王子岛最有名的人是谁,草根告诉你,她就是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绿山墙安妮》(另译《清秀佳人》)的作者。
《绿山墙安妮》是鲁西·蒙哥马利的一系列以红头发小姑娘安妮为主人公的小说的第一部。这些小说让她享誉世界,而红发安妮也被认为是“英语文学中最可爱的形象之一”。
在蒙哥马利1942年去世后的不久的1948年,政府将这里列为旅游景点,把小屋及小屋周围景致都按照作家小说中所描写的样子进行了修整。
进入小屋内,首先是客厅,陈列着十九世纪式样的沙发和地毯。
走过客厅是餐厅,十九世纪加拿大的生活都这么好么?万恶的资本主义!
餐厅的角落里还有台座钟,万恶的资本主义!
橱柜里餐具摆得满满当当的,万恶的资本主义!
再走过来是储藏室。
尽头这里厨房,当年他们饭是怎么做的没看出来。
厨房的一角,还摆着一块待切的面包。
橱柜的门打开着。
上了二楼,这间是安妮的卧室
安妮房的隔壁是客人房。
安妮的养母马丽拉的房子在另一侧。
缝纫房也在二楼,
那时候的生活,真是你耕田来我织布。
农忙的时候还要请个帮手,帮手就住在这里。
要是划成分,安妮的养父母不划个地主也是个富农,黑五类是逃不掉的。
悠悠闲闲地走了半个多小时,听着脚下潺潺的流水,很快走完1公里长的小路。
关于在王子岛买车登记上牌 Registering Your Vehicle
车辆必须登记上牌才能上路,车主给车辆上牌的时候需要:
• 携带定居在王子岛的证明文件,这个证明文件可以是租房合同、带有名字地址的信件、比如政府来信,银行帐单等等,总之只要能证明你确实在王子岛居住即可。
• 携带销售单,上面有车价、制造商和型号,车辆序列号和卖方的全名。
• 购买的车辆保险证明。
• 检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