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塘村少数民族群众在采茶。
红塘村的茶马古道依然保持着曾经的模样。
滇红茶乡承载千年茶文化
碧空澄明,帘卷西风,我踩着冬天的肩膀,走进了乡愁萦绕的滇西茶马古道顺下线(顺宁至大理下关)上的红塘村,聆听茶马古道的故事。
红塘村位于云南临沧市凤庆县,凤庆旧称顺宁,是茶香浸泡的古城。30万亩茶园,成就凤庆全国十大产茶县、世界滇红茶乡的美誉。国色天香的滇红,曾作为国礼赠予英国女王和斯里兰卡总统《滇海虞衡志》中记载:“顺宁(凤庆县)太平茶,细润似碧螺春,能经三瀹,尤有味也。”当茶话的序幕缓缓拉开,沧桑的岁月,向人们倾诉着历史的故事。
翻阅《凤庆县志》可以发现,从凤庆县城出发,茶马古道的北道即顺(顺宁)下(下关)线,红塘村就在北道上。609户人家,像星星般诗意地散落在5600亩茶园中,构成一幅淡墨山水画。南来北往的马帮,沿着红塘村的红木村、塘报营、马力坡,经鲁史古镇,过黑惠江,然后经蒙化(今巍山)抵下关,再转运于丽江茶马市场,销往康藏……一路喧嚣,一路繁盛,一路驼铃,一路马蹄。从此,茶马古道一头挑着凤庆人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头挑着大山之外沉甸甸的梦想。
这是一根承载千年茶文化的琴弦,只要你轻轻一拨,就能听到厚重的历史回音。在王秋珍老人的记忆中,茶叶都是手工制作,通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制作出来的茶外观呈黑色,所以叫黑茶。手工制茶极为考究,每道工序环环相扣,每一分火候都需凝心聚力去揣摩把握,靠的不仅是灵气,还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揉捻这道工序,起初是依靠手推人力木桶揉茶,由于鲜叶量大,当天加工不完的鲜叶会变质,非常可惜。当地的木工李道春为此研制出了凤庆县第一台“水拉机”(水力揉茶机),可以带动四个木桶揉茶,促进了从手工艺揉捻到机械加工的转变。王秋珍说,如今,对这门手艺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少,实在是一种遗憾。
当年揉茶的木桶,还珍藏在一个叫做大摆田的茶叶初制所里。只是当年飞转的木桶,已经褪去了原有的色彩,唯有斑驳的桶边,依稀还能辨别出毛主席语录中的词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水拉机”的辉煌历史,正随着人们的记忆,慢慢老去。
大摆田初制所是凤庆县最古老的茶叶初制所之一,“马屁股房屋”的外观格外引人注目,中西合璧的门楼、门廊,闪烁的红五星,“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的标语成了其在特殊年代的“门脸”,“争滇红标兵;鼓冲天干劲”的标语,呐喊出当年凤庆人制作滇红茶最为特殊的印记。
古道西风,文人侠客走过
我静静地行走在古道上,千年的人行马踏,岁月的风将古道慢慢裁剪。王秋珍老人说,这古道走过许多名人,徐霞客走过,赵军长走过,……
闻名遐迩的徐霞客是公元1639年农历八月初从永昌(今保山)经右甸(今昌宁)进入顺宁(今凤庆)的锡铅(今习谦)的。他为红塘村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徐霞客游记》记载:“……又东北下七里,盘一冈嘴。又下三里,有一二家当路右,是为塘报营。”
塘报营,就是现在红塘村的塘报营自然村,当年只有一两户的塘报营,如今,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春风,茶山作绿化,清泉为饮水,鸟鸣伴晨曦,好似世外桃源。
而王秋珍说的赵军长,则是被朱德题为“护国之神”的赵又新。赵又新祖籍云南凤庆鲁史镇。1904秋,赵又新东渡日本留学,次年,加入孙中山在东京组织的同盟会。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国。赵又新先后参加武昌起义、湖口起义,参加护国讨袁、反对张勋复辟等战争,后在驻守泸州时,兵变战败以短铳自击而逝。
赵又新殉难后,孙中山南方军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云南省政府追赠“武烈公”,建武烈公祠于昆明翠湖畔。朱德题词“护国之神”,孙中山为其中殿题额“砥柱南天”。
据说,赵又新热爱生活,一有时间,便按故乡凤庆独特的传统茶俗,烹制味道独特的“百抖茶”。尽管他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只从家乡凤庆带来的小茶罐却总是不离身,稍有空闲便会亲自泡制“百抖茶”,解乡思之苦。
生存家园翻开新篇章
对于来者去者而言,红塘村只是一个旅途的驿站,而对于当地人来说,红塘村是他们的全部,是他们生存的家园。
“爹妈叫我耕田犁地我不去,我赶起骡马上茶山,茶山茶山茶不发,花山花山花不开,好茶害茶勒两驮,驮子备满离家乡。”听着郭万福老人吟唱的《赶马调》,我突然觉得有些哀伤与悲凉,泪几乎滴下眼帘。《赶马调》讲述了弟兄三人赶马的家史、爱情史和生活史。弟兄三人从自己家乡出发,驮着茶叶等土特产品,踏上茶马古道,用土特产品换取相关的财物,历经土匪抢劫、风霜瘴气等磨难,当马帮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老三却客死他乡,仅带回几缕头发和衣服……
《赶马调》唱得如泣如诉,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是啊,在崎岖逶迤的茶马古道上,总有赶马人说不完的辛酸。也正是有了茶马古道的艰险,才铸就了马帮坚强如钢的品质。
“赶马大路从老家门前经过,络绎不绝的马帮来来往往。”这是红塘村村民张朝凤的记忆。
这里的茶马古道依然保持着曾经的模样,像一个蹒跚的老人,默默地诉说着旧时的繁荣。清脆的驮铃声已经远去,深深浅浅的马蹄印,磨圆坚硬的青石,踏破山路沟坎。而人的足迹,在茶马古道上已经成为过往云烟。古道的周边全是茅草,沿着蜿蜒绵长的小路生长。
古道边的老屋,在茶园中安然午睡。时光洗礼过的青砖瓦片,歪斜的石臼,让它如一位风雨中踯躅的老人,给人一种凛然的凝重。老屋已经很少有人居住,交通便利的公路旁成了更多人选择的天堂,一个叫做烟房小组的自然村,老屋已经被改造得富丽堂皇,走上青石铺成的台阶,穿过厚重的大门,就面对一溜高势的堂屋,屋高、檐势平阔,演绎着农村发展的新篇章。
白花花的阳光,让我们的脸庞晒得通红。汗水湿透衣襟,喘着粗气翻山越岭,在古道上,我竭力地捕捉着历史的痕迹。站在古道上远眺,连绵不绝的茶山,层层叠叠的茶树,墨绿的色泽披满山岗,与天相接,连天空仿佛都染上了绿意。置身这茶的世界,闭上眼,茶的香味沁人心脾。
郭万福说,这是马锅头和采茶姑娘对茶歌的地方,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后,茶山随处可见那些忙碌的采茶姑娘。伴着欢声笑语,姑娘们手指上下翻动,采下一芽二叶,采下一筐嫩绿,采下一年沉甸甸的希望。
马锅头触景生情,茶歌往往信手掂来:“满山茶树青又青,哥唱山歌给妹听。唱完一调又一调,不知阿妹可动心。”姑娘们的茶歌也毫不逊色:“哥唱山歌真好听,句句打动妹的心,莫学石榴千颗籽,要学桃子一颗心。”茶歌此起彼伏,久久回荡在茶山之间,而人们就在这诗情画意中酥了筋,软了骨,沉醉不知归路。
马帮远去,故事永存
马力坡是顺下线上有名的陡坡,是从顺宁出发要爬的第一个山坡。马帮走在马力坡,往往要三步一歇,五步一站,喘着粗气,四脚打颤。
上坡艰难,下坡更是不易,马背上沉重的货物,重心前倾,所有的重量,全牵引在套在马尾巴的马屁鞦上,稍不留意,筋疲力尽的马匹就会货毁马亡。
郭卫对行走在马力坡上的马帮印象最深。上世纪五十年代,马力坡上的马帮来来往往,少则一两匹,多则几十匹。那时候,当马帮的声音由远而近地传来,他常常跑出家门,遥望马力坡上长龙般的马帮。马匹多的时候,赶马人就在中间敲着一面铓锣。清脆的铓锣声,在无数岁月中护卫着前后行走的马帮。
站在望城关上,俯视脚下的马力坡,依山蜿蜒的茶垄,一圈一圈,层层叠叠,或长或窄,聚在一起,构成大山一样的品质,长河一样的风骨。
完成使命的古道,已经被杂草和时间掩埋。马帮的嘶鸣已经远去,赶道行人的话语已经远去,但在时光的隧道里,依然隐藏着许多茶马古道鲜活的故事,在我们朦胧的视野里,依然闪烁着历史璀璨的光芒。
(题图为红塘村少数民族群众在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