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向春
2018-03-19 11:26 来源:澎湃新闻
柳向春
2018-03-19 11:26 来源:澎湃新闻
谢小珮
2018-07-04 09:04 来源:澎湃新闻
舒铁民
2018-07-03 10:53 来源:《世纪》2018年第3期
葛剑雄
2018-06-06 17:03 来源:澎湃新闻
黄开发
2018-05-28 10:53 来源:《近代散文抄》
读书种子谢兴尧:一位太平天国专家的成长史 |
|
|||||||
|
1949年2月,上海万象书屋影印出版了一本《作家书简》,以中央书店的名义发行,编者署平衡,即现代作家、出版家平襟亚。该书共收入70余位现代作家的书信手迹,其中收有茅盾两封,但抹去了受信人抬头称呼和几处人名、刊名。新旧两版《茅盾全集》依据手稿,均以《致陶亢德》为题辑入。
2014年,南京拍卖市场上出现了茅盾致宇宙风社、陶亢德信札四通,以及茅盾手稿《我的小学时代——自传一章》。拍品据说来自陶亢德家属,且信稿上还留有《作家书简》出版时的编辑痕迹,铅笔圈注的地方正是出版后“失踪”的文字。由此,上述两封书信终于恢复了全貌,而新出现的两通书信作为新史料,亦颇具文献价值。现据书信手迹,释读如下:
第一通宇宙风社:
来信读悉。蒙征长篇小说,未能应命,因虽有写个长篇之意,实尚未有一字也,而此后三个月内预计亦无静坐写长篇之可能。四十九期近在目前,天热如此,实亦不能执笔,与其卖空,不如老实些。至请原谅。专复即颂
撰祺茅盾十二日
第二通宇宙风社:
十四日来信也收到了。预约就是欧化的卖空,还是不预为妥。自传之一章,仍因天热不能工作,下月内也怕不行。专此奉复,即颂
撰祺雁冰廿日
第三通亢德先生:
手示奉悉。《宇宙风》征自传一章,当勉力效劳。本思奉访,快聆雅教,惟弟为《文阵》发稿付排事,明日即须赴广州料理,只得俟归来后再谋识荆了。
顷又接简又文先生招赴思豪大酒店茶酌之约,亦因明日弟即赴广州,不克赴召,想来先生必可晤见又文先生,乞为转白,不胜感荷。匆复顺颂
编祺
沈雁冰启廿三夜长篇则因业已有《你往哪里跑》在手,尚未脱稿,一时无力再谋其二,恕不能应命。又及
第四通亢德先生:
大札读悉。日前曾因应付不开,对于各副刊约稿,一律谢绝。现在您是周刊,倘再援例,则若弟有成见。惟弟仍拟先知贵周刊之性质,能见告否?月底或下月初交稿,亦觉匆促,盖弟杂务颇多。反正是双十创刊,又是周报,何必讨债如此之速?余容后详。即颂
撰祺
沈雁冰启八月廿五日
其中第一通、第三通已经见于《现代作家书简》,第二通、第四通为集外佚信。《茅盾全集》收入第一通时将其时间判为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一日”,似可商榷,下文将予以补正。将第三通的时间确定为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三日”,较为妥帖。由于全集出版时原信尚未“现身”,故此信中“《宇宙风》”“简又文”“又文”等被平襟亚略去的文字只能付诸阙如。
观第一、二通书信内容,因都有抱怨天热的说辞,可知它们的写作时间靠近,大约写于夏季或初秋。第一通书信中明确提到“四十九期近在目前”,说明茅盾写信时,《宇宙风》第四十九期即将出版。查《宇宙风》该期的出刊时间,为1937年10月16日。那么第一通书信便可确定为作于1937年10月12日。
据第二通不难推想,收到12日茅盾的回信后,宇宙风社编者(应即陶亢德)于14日再次投书茅盾,向其预约文稿。在14日的书函中,考虑到茅盾无暇创作长篇小说,陶亢德很可能约他撰写“自传之一章”。对于这一约稿,茅盾表示“仍因天热不能工作”,近期无法交稿。故第二通书信当作于1937年10月20日。至于已到10月仍天气炎热,不免有点反常。陶亢德所约的“自传之一章”,最终即茅盾发表于《宇宙风》1938年5月30日第68期上的《我的小学时代——自传之一章》。可见茅盾最终还是交了差,虽然已经是半年之后。
从内容来看,第四通也是一封约稿信。陶亢德拟于当年双十节创办一个周刊,因此向茅盾约稿。那么,陶亢德准备筹办的是什么刊物呢?郁达夫1939年于《星洲日报半月刊》连载的《回忆鲁迅》在文前说明中有如下一段:“去年自武汉疏散出来,避难在洞庭湖南岸的汉寿,一住就住上了三个月。在汉寿,没有书看,也没有事情做;忽而接到香港的陶亢德的信,说《星岛周刊》,将次发行,无论如何,要为他写一点东西。”郁达夫避难汉寿的时间约在1938年7月11日至9月22日,《回忆鲁迅》一文则始作于8月14日。因此,郁达夫收到陶亢德的约稿信,应是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间。根据上文提供的线索,我们知道陶亢德曾在香港印行《星岛周刊》,时间在1938年8月后。有关资料显示,《星岛周刊》仅出版一期,但笔者未查到具体的创刊时间,或许就是在双十节。创刊号载有郁达夫《回忆鲁迅》的开头一部分,是否还登有茅盾的文章,尚待考证。陶亢德在编辑《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时期,已与郁达夫、茅盾等著名文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筹备《星岛周刊》的过程中,他继续向这些老朋友们拉稿,自然是合情合理的。由此笔者认为第四通信当写于1938年8月25日。这一日期与陶亢德向郁达夫约稿的时间节点相近。可惜的是,陶亢德致郁氏的信函迄今未见,不知道将来是否也有“出土”的一天?
时间:2014-12-29 10:22 | 来源:雅昌艺术网 | 作者: | 阅读:812
中国嘉德2013秋季拍卖会上,一纸鲁迅1934年6月8日致陶亢德函以655.5万元的天价成交,中国现代文学的重量级人物鲁迅的一个字值3万元人民币;同期的陈独秀致陶亢德书札,也拍出230万的价格。茅盾致陶亢德的信札四封也在近日惊艳亮相南京经典秋季拍卖会。
陶亢德何许人也?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出版人、编辑家,先后任《生活》周刊编辑、《论语》杂志主编、《人世间》编辑,使他在上世纪30年代的期刊界崭露头角,结识了文坛上众多的成名作家,同时通晓五六种语言。1935年9月16日,陶亢德与林语堂共同出资创办《宇宙风》半月刊,在上海创立人间书屋。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是林语堂在文学和办刊业务上的左膀右臂。其余如周作人、老舍、郁达夫、丰子恺、朱自清、郭沫若等一大批成名作家,都在这个时候与陶有过亲密接触。
陶亢德照片
宇宙风社西风社谈风社欢送林语堂先生出国留影,林语堂后排左二是林语堂、前排左二是林夫人廖翠凤,后排右一陶亢德,前排右二陶亢德妻子
鲁迅先生在1934年6月8日写给陶亢德的信中讨论了关于学习日语的一些建议和看法。鲁迅先生曾留学日本,精通日语、德语,粗通俄语、英语,这篇关于学习日语的短文对后学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甚而可看作是一篇关于语言学习的经典文献。陈独秀在1937年出狱后,写信给时任《宇宙风》杂志编辑的陶亢德,信中谈及撰写《实庵自传》的事,还提及准备移居四川,以及往后的联络工作安排。茅盾致陶亢德信札四通谈及当时《宇宙风》杂志社向茅盾约稿事宜,当时茅盾先生主编文艺阵地,聊及当时的创作状态,又与陶先生交流办刊心得,信札在1949年2月收入《作家书简》(平襟亚编,上海万象图书馆),对当时的文学史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鲁迅致陶亢德信札
茅盾致陶亢德信札四通
作家书简
茅盾致陶亢德信札著录于《作家书简》平襟亚编,上海万象图书馆,1949年2月;《现代作家手迹经眼录》 张泽贤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2月
没有他就没有《骆驼祥子》
1936年9月16日,《骆驼祥子》开始在上海陶亢德先生主编的《宇宙风》半月刊第25期上连载。陶亢德在《本刊一年》文中说“这是我的重头戏,好比谭叫天唱《定军山》……是给行家看的。”《骆驼祥子》就是1936年9月至1937年10月在《宇宙风》第25期至第48期上发表的,老舍的《骆驼祥子》 1936年9月起连载于陶亢德主编《宇宙风》杂志,中途遇“七七事变”遭遇停刊,历时一年多才完成。1939年3月在沦陷了的上海,由陶亢德先生主持的人间书屋出版了初版本。战士通讯不便,老舍甚至没有看《骆驼祥子》连载完成,直到1941年11月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设法把人间书屋的纸型买过来出版,他才得到了这部作品的单行本。没有陶亢德,就没有没有这部开创新文学风尚的《骆驼祥子》。
时常被人提及与张爱玲相提并论的苏青,她文学道路上德恩人应属陶亢德,其首发作品《生男与育女》,即受陶亢德慧眼识金发表于《论语》,她大红大紫的《结婚十年》也经由他推荐刊登于《风雨谈》。
茅盾的《自传一章——我的小学时代》为陶亢德所编《宇宙风》杂志征稿所写,当时茅盾正为抗战时期国统区影响较大的文艺刊物——《文艺阵地》筹备办刊事务,他的长篇小说“你往哪里跑”(后更名为《第一阶段的故事》完成于1938年)也在撰写之中。茅盾的《自传一章》随后在1938年第68期《宇宙风》杂志发表;在陶亢德的推荐下,华中沦陷区最重要的文学刊物之一《风雨谈》(柳雨生主编,太平书局出版)杂志第二期也刊登了这篇文章并登载于封面。
茅盾《自传一章——我的小学时代》 水墨纸本 20×32cm×8
茅盾《自传一章——我的小学时代》
较早发表于《宇宙风》1938年第68期及《风雨谈》1943年第2期.
他一生编过(包括主编、合编和参与)二十多种杂志,而且都享有盛名;他还开过出版公司,出了不少好书。说他当时与邹韬奋、林语堂等人协力奋斗的编辑事业,曾和他一起办过杂志的周黎庵说他胸怀大志,“要不是抗战发生致遭挫折,说不定会成为王云五或邹韬奋式的人物”。
书信手稿拍出天价
实则对历史事件查缺补漏
“其实,名人书札在拍卖市场上的热络反映了当下古籍善本的一个收藏趋势。一般而言,这些作品的内容都比较私密,涉及工作、生活和历史事件的方方面面,而且往往会在名人间的书信中表现得很细节,很充实,而且相对比较真实,大多是这些名人亲历或者发自肺腑之言。可信度很高,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兼备,所以很受市场关注。”嘉德古籍善本部高级业务经理宋皓说,书札的内容直接影响着拍品的市场价格,“这是因为它们往往可以佐证某些重要历史事件或者为这些历史事件查缺补漏,是史学中重要的一种考证方式和证据。”
文学手稿卖出近千万
文学手稿除了提供一个时代的文学历史,还提供着具体的语言的艺术作品形成的历史,提供它如何被从虚无间引进现实,进入一个时代的文学历史的历史。文学手稿又去呈现其作者的精神肖像;那些最初把语言的艺术作品凝结现形在纸上的草稿或定稿,本身也往往会是一件艺术作品。茅盾是中国文学的泰斗级人物,其手稿不但珍稀,还兼具文学、史料、书法艺术价值,2014年1月南京经典秋拍中国书画专场上,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经过44轮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050万元的价格落槌创下了中国文人手稿的拍卖新纪录。
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以1050万元的价格落槌
创下了中国文人手稿的拍卖新纪录
据悉,南京经典拍卖秋季拍买会1月2-4日将在南京丁山花园大酒店举行,除胡适、叶圣陶、莫言、王安忆等名家手稿外,还将特别推出《回答——中国当代诗歌手迹拍卖会》,食指、北岛、顾城、海子、芒克、杨炼、欧阳江河、李亚伟等19位诗人的诗歌代表作手稿将首次以整体的形式展示并拍卖。
附:
茅盾致陶亢德信札四通
茅盾信札1
宙宇风社:来信读悉。蒙征长篇小说,未能应命,因虽有写个长篇之意,实尚未有一字也,而此后三个月内预计亦无静坐写长篇之可能。四十九期近在目前,天热如此,实亦不能执笔,与其卖空,不如老实些。至请原谅。专覆即颂
撰祺
茅盾 十二日
茅盾信札2
宇宙风社:十四日来信也收到了。预约就是欧化的卖空,还是不预为妥。自传之一章,仍因天热不能工作,下月内也怕不行。专此奉复,即颂
撰祺
雁冰 廿日
茅盾信札3
亢德先生:手示奉悉。宇宙风:征自传一章,当勉力效劳。本且来访,快聆雅教,惟弟为《文阵》发稿付排事,明日即须赴广州料理,只得俟归来后再谋识荆了。
顷又接简又文先生招赴旦家大酒店茶酌之约,亦因明日弟即赴广州,不克赴召,想来先生必可晤见又文先生,乞为转白,不胜感荷。匆复顺颂
编祺
沈雁冰启 廿三夜
长篇则因业已有“你往哪里跑”在手,尚未脱稿,一时无力再谋者二,恕不能应命。又拜
茅盾信札4
亢德先生:大扎读悉。日前曾因应付不开,对于各副刊约稿,一律谢绝。现在您是周刊,倘再援例,则若弟有成见。惟弟仍拟先知贵周刊之性质,能见告否?月底或下月初文稿,亦觉匆促,盖弟杂务颇多。反正是双十创刊,又是周报,何必讨价各此之“远”?余客后详。
即颂
撰祺
沈雁冰启 八月廿五日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个税法修正案讨论小组
2018-07-21 11:05 来源:澎湃新闻
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毫无用处的……
——马克思
人类走出蒙昧,在很大程度上得助于一种创造物,那就是书籍。书籍不但记载史事,人物,各类知识,重要的还有不安分的思想。因此,历代的权力者,只要意在维护酋长式统治,就必然因对思想的嫉恨而禁毁书籍。书报所以需要检查,而且进一步制度化,就是建基于这样一种意图之上,而沦为反对人类成熟的最现实的工具的。
近些年来,坊间出现过少数几部介绍禁书的书,也有少数几部关于文字狱的书,其中牵涉到禁书的命运;但是,把禁书纳入检查制度,并且同政治文化制度联系起来加以阐述的书,至今不多见。沈固朝先生的著作《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虽然略感单薄,毕竟填补了出版界的一块空白。
书报检查的渊源,可以上溯至公元前古希腊时期,雅典当局颁布禁止讽刺他人的法令,从文字到讽刺喜剧,都包括在内。其实这是一个管理问题,而非控制。书籍控制及检查,源自思想统治的需要;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也未尝不可以说是权力—信仰危机的产物。哪怕权倾一时,神经过敏的统治者仍然意识到潜在的危机,及至面临崩溃的末日,则从一般的控制发展到疯狂的镇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权力者从本质上说是虚弱的。他们称文字为“黑死病”,比子弹还厉害的“纸弹”。意大利那不勒斯当局针对一位被捕教授的起诉书说:“人类最可恶的三大敌人是:笔、墨水和纸。”教皇成了“惧书者”(BIBLIOPHOBES)。当基督教成为“国教”,取得世俗社会的控制权以后,就开始打击异端;在漫长的中世纪,教权炙手可热,对书籍的禁毁已经扩大到了相当的规模。1309年,巴黎禁毁了三大车犹太教典籍;西班牙于1490年焚毁了一座藏有六千卷书的藏书楼;至1596年,意大利仅克雷莫纳就焚毁了一万二千册书。焚书在中世纪十分常见,异端分子也动辄被烧死,如布鲁诺。在此期间,教皇多次下诏禁书,然而毕竟没有形成严密的组织。比较制度化以后的劫难,所有这些,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一书认定,在十六世纪以前,欧洲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书报检查制度。查禁作为一种制度,是随着书籍数目的剧增和思想的广泛传播而产生的。这时,大学建立起来了,知识和思想的需求量增大,印刷术的发明代替了手工抄书。扩大的图书市场对权力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印刷商居然可以说:“只要有二十六个铅字兵,我就可以征服世界!”为此,统治者必须建立专业性的书报检查机构,并使之同所有有效的工具和手段相协调,连结成严密的大网,从而把具有危害性的思想文字悉数消灭于有形与无形之中。
在中世纪,书报检查由各地主教会的宗教裁判官组成的机构进行。在王权取代教权之后,这样的检查机构则由酷吏,一般官员,以及个别专业人士组成。尼古拉一世时,检查机构竟多达十二个类型。这种机构的成员,绝大多数是权欲熏心,不学无术者,余下便是听命惟谨的奴才,因此,所谓检查也就注定是无知、愚蠢、横蛮透顶的行为。他们奉命制定或公布禁书目录。这类目录,有的是教皇亲自制订的;1571年庇护五世还曾下令设立“禁书目录部”,专司有关书目的编纂和禁例的制定。先是禁内容,后是禁作者,只要作者被确定为异端分子,他的所有著作都得被列入禁书之列。因人废言,比比皆是,随意性很大。对于各类禁书目录,《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一书所列甚详。每公布一次禁书目录,都意味着对图书馆的一次劫洗。书中援引作家拉蒂努斯1559年写给他的朋友的信说:“在许多书离我们而去的年代里,为什么还要再考虑写新书呢?在我看来,至少在未来的几年里除了写信,没有人再胆敢动笔了。刚刚出版了一部目录,列出不允许我们收藏的书,否则会遭来绝罚,它们的数量是如此之多,尤其是德国出版的,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留下来的了。”纳塔利·科姆斯写道:“到处都是烧书的大火,这情景使人想起了特洛伊之焚,无论私人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无一幸免,有的馆几乎空了……。”大约因为出版业的发达,焚不胜焚,统治者十分重视出版前检查;像托尔斯泰著名的小说《复活》,经过五百多次修改才得以出版。对印刷的控制特别严厉。1542年,教廷恢复异端裁判所,翌年即规定所有图书的书名贝须印有主教授予的“准印许可”,未经教会同意,任何书籍不得印刷。英国查理二世于1662年颁布“信仰一致法”,同时颁行“制止出版诽谤、叛国和未经许可之图书和小册子”法案,简称“许可证法”。其中,对于执行办法,也有着严密的规定。直至1695年“许可证法”废除以前,都以出版前检查为主,其他国家亦大抵如此。1695年以后,则改以出版后检查为主,追惩制代替了预惩制。
从实际运作方面看来,预惩制与追惩制其实很难分开,更多时候是彼此交相使用的。在取消出版前检查后,一些国家便把这笔中世纪的遗产融人普通法中,大可以用“滥用出版自由”为借口,对需要禁毁的图书及需要打击的作者予以有效的惩罚,且使惩罚变得更为“合法”。在十九世纪,出版后检查最严厉的欧洲国家有俄国、奥地利、匈牙利和德国。这些国家明文规定,“未审”报纸在印刷的同时须将副本送交当局,一旦发现问题,即及时没收销毁出版物,关闭出版社。此外,还有销售前检查。有违禁令的印刷商,遭到检查机关从酷刑,到革除教籍,罚款,乃至停业等各种不同的惩罚。检查官和出版总监常常带人搜查住宅、店铺、印刷所、仓库等。作为警告制度,尼古拉时代还发明了“约谈”。延绵数百年的检查制度成绩伟大。从1559年至1948年,教廷共出版禁书目录五十四种,教廷禁书部记录在案的宗教裁判所书籍禁令共九百多道,禁书总量为四千多种,遭到全禁的作者多达数十人。而这些作家,无一不是世界一流人物;现在撰写的世界文学史和文化史,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而闪耀光辉。仅瑞士苏黎世地区,从1500年至1700年因著书触犯当局而被处死的作家就有七十四名,至于肉刑、监刑和罚金者更不计其数。据介绍,十八世纪中期,几乎没有哪一个作者没有在监狱中蹲过二十四小时以上的。
统治者以无所不在的检查制度极力制造恐怖,从而促使书商和作者进行自我检查。有一位叫萨伏林的俄国记者说:“自我检查比政府检查更苛刻,也更残酷。”奥地利作家弗兰克在日记中写道:“那些本来自信的作者,情绪如此低落,他们不得不用自我审查来毁掉每一点天生的思考力。”诗人安东尼乌·费雷拉写道:“我生活在恐惧之中,当我写作和说话时,我害怕,甚至在我窃窃自语,在沉默或思考时,也感到恐惧。”迫害的风气搜索每个人的灵魂,剥夺思想,蹂躏心灵,肆意破坏生命的尊严,固有的意志力和创造力,使人类世界归于死寂。书报检查制度破坏之巨,不能仅仅以被禁毁的书目多少,或以此相关的惩罚的繁苛程度为依据,还应当对精神的虐杀有足够的估计。然而,精神的损伤难以量化,我们只能从一代人和数代人的普遍的生活风气、精神状态和整体的文化性格中,窥见统治者的手段的博大、细密,及其影响的深远。
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一直在进行。实际上,任何禁锢和压迫都无法遏制人们对自由的渴望。这时,作家以寓言、反讽、影射等手法丰富了语言艺术;画家创作漫画,政治漫画是颇令当局感到头疼的。他们以退为进,在逃避迫害的途中顽强地表达思想。在严厉的检查、删改、禁毁之下,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只能走向凋零,或以扭曲的风格出现。出版商发展了地下印刷业,书商则使地下书业贸易变得活跃起来。禁锢愈厉害,地下活动愈频繁;或者可以倒过来说,哪里地下活动最频繁,那里的禁锢便愈见厉害。
突出的是盗版问题。《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中以大量史实表明,盗版来源于出版特权,是对业已形成的商业垄断的一种反动。如英国从亨利七世开始指定御用出版商到亨利八世授予一批所谓“负责的出版商”,让它们具有专有权利,把所有法令法规、议会决议、文告和圣经的印刷权授予他们;还划出部分领域授予专利,如出版语法书、法律书、歌本和赞美诗等的印刷权,指定授予对象,而使多数印刷商无从染指。这样,没有特权的商人只好盗印。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历代的禁书最受欢迎,于是“禁书目录”成了全欧洲最大的图书免费广告。图书一旦被禁,即被全社会“推销”,而盗版这类图书则往往赢得巨大利润。在专制时代,盗版书对于思想的传播是起了积极作用的,可谓功不可没。姑不论动机如何,它打击了特许制,使各种检查法规在这匹隐藏的“木马”面前统统失效。不妨说,这是出版界的另一场“特洛伊战争”。
要废除出版特权,废除书报检查制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罪恶的惩罚措施,除非实行革命。期待一个专制政权自行完善是徒劳的。书中列举的几个欧洲国家,其中英国和法国废除检查制度——从终止许可证法到废除印花税——都较为彻底,原因是它们先后进行过血与火的革命。整个废除过程,英国用了二百多年,法国只用九十年。法国的革命方式是更为激进的。欧洲各国君主都十分害怕法国大革命,为此,书报检查也特别严格;一些国家规定,报纸只要提及法国的事情就要查封。奥地利曾一度下令关闭图书馆,其检查目标后来甚至扩大到扇子、鼻烟盒和玩具上的箴言和题词;从法国运来的器物,只要绘有“自由”字样都要清除掉。在1793年雅各宾专政时期,俄国焚毁了一万九千种有关书籍,卡特琳娜还禁止了一切来自法国的物品。这些专制政体的头面人物,对革命的恐惧已经到了神经质的地步。然而可笑的是,一些自命为客观、中立的学者,或是以“民间立场”相标榜的知识分子,居然也抱持当年这些君主的态度:否定革命、嘲笑革命、畏惧革命、诅咒革命!他们应当知道,没有近代革命的发生,人类在中世纪的巨大的阴影下不知还要匍匐多少个世纪!从书中可以看到,在欧洲,书报检查特别野蛮和持久的国度,就是德国和俄国;它们未曾有过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清洗,因此更多地保留了封建王国的封闭与专横。自然,革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且革命本身也可能不只一次地背叛自己。法国在“旧制度的死亡证书”——《人权宣言》中宣称,“思想和意见的自由传播是人类最可宝贵的权利之一”。两年后,这一原则,即废除出版检查制度和维护出版自由被写入第一部宪法,成为法国政府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然而,拿破仑登台之后,随即背弃宪法有关的承诺,于1810年成立出版管理署,设立新闻检查官,正式恢复书报检查制度,大力砍杀对立的报纸,积极扶植发行官报。他认为,“四家有敌意的报纸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他对警察总监富歇说,“大革命时代已经结束,在法国只能存在惟一的党派,我决不容忍报纸说出或做出有损于国家利益的事情。”在法国,为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前前后后有过多次反复,其激烈程度是世界罕见的。但是,应当看到,这种复辟倒退的现象,并非由革命引起,恰恰相反,乃是旧制度的遗产。从漫长的中世纪到民族国家的建立,专制主义根深蒂固。书报检查作为一种制度即使被废除以后,在欧洲各国,对思想文字的控制,仍然得以以各种变异的、零散的方式表现出来。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仍然进行书报检查。这项工作开始时是由国家政治保安总局进行的,党通常不加干预;1923年以后,鼓动宣传部的官员就已开始密切注意文学团体的活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作家登记,审读文学报刊,严格控制出版社。1925年中央委员会还曾介入文学界的争论,发布过有关的决议。即使在比较宽松的时期,倘要禁止某个作家出版作品,一样是十分坚决的。在斯大林当政时期,书报检查犹如一道巨大的闸门,把“反对派”的著作统统封死了。这些书籍可以在一个早上悄然消失,而这一天,往往是在接到上面最新指示的一天。消灭异己的行动特别迅速。与此同时,新的历史书、教科书、回忆录乃至“百科全书”,也都以篡改过的、不诚实的内容出现,代替砍伐所留下的出版真空。著名作家札米亚京在一封给斯大林的信中写道,1920年以前,他已几乎无法在国内出版任何著作了;后来,通过高尔基的关系终于迁居国外。其他一些作家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左琴科、阿赫玛托娃等被公开革出“作协”,茨维塔耶娃在找不到工作的窘迫中自缢身亡,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塔姆等遭到镇压,再后来则有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等的流亡。工业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未必是同步的,或者说是必然一致的。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只为新生事物敞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仍保有合适的空间,供专制主义的幽灵舞蹈。《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一书总结说,专制主义是“书报检查制度生存的土壤”,是命中要害的。要彻底废除检查制度,除非彻底铲除专制主义。
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开始,书报检查制度便不断遭到来自思想知识界的理性批判。马克思指出,把思想方式置于法律追究的范围之内,是专制主义检查制度的特征。言论出版自由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由权利,只要出版受到控制,一切关于思想解放和社会正义一类宣言都将成为伟大的空话。所以,争取出版自由,自然成了被压迫阶级的斗争的首要目标。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将因此而集中起来,以谋求共同的福祉。正因为如此,夏多布里昂说:“出版自由是当今的全部宪法。”对于出版自由的趋势,书中用了一位演说家在1840年的一段话进行描述,说:“现在,印刷机的有力的滚筒每日每夜印出的成千上万张纸,正渡过河流、穿过森林、穿过海关的封锁,越过高山峻岭,用它那智慧的炮弹,在未来的战场上奋勇直前,靠思想的宣传机器和出版自由,你们将无往不胜!”出于人性的基本要求和生存的实际需要,事情确如全书最后部分的题目所宣示的,“废除检查制度是历史的必然”。但是,通往自由的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许多时候充满风险,出现反复,这也是无疑的。
沈先生的著作把书报检查从出版史上特意抽离出来加以放大阐述,具有特别的意义,超出历史学一般的实证主义的学术范围。其实,出版史的主要线索,不是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而是环绕出版物展开的更为广泛而深入的文化斗争。《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把书报检查同政治文化制度,同权力和权力者联系起来,的确捉住了问题的要害。但是,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影响等,书中缺乏适当的照顾。其中,把欧洲废除检查制度定在十九世纪中期,这个界限也不是不可以商榷的。至少,延至二十世纪,希特勒的德国和斯大林的苏联,对于书报的审查是严厉的。用鲁迅的话说是“代代跨灶”,许多地方超越了前人,甚至史无前例。我们是看重文牍的考究,譬如广告税、印花税的废除等等,还是重在实质的考察?这是一个问题。在历史研究方面,我们如何消化和运用类似“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概念,如何避免因此而造成的时间的间离,则是另外的一个牵涉更广的问题。最近有一本新书,是一个叫J·D·亨特的人写的,名为《文化战争:定义美国的一场奋斗》,其中有一节就是“审查制度”。历史的前后比照是饶有意味的。同为审查,今日的欧美社会,无论内容或形式,都毕竟大不同于往昔了。
至于东方社会的书报检查制度的变迁,也当有人进行书面系统的清理了。与西方相比较而言,对于东方,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到马克思,都是视之为“野蛮”、“停滞”,更带专制主义性质的。所谓“东方没有历史”,所指大约就是这层意思罢。
2000年6月,时值酷暑
翻阅本书便能发现,除了多数是专题论文外,还收录了一篇1983年著名翻译家章克生先生为罹患癌症而去世的倪静兰女士所写的悼文。倪静兰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文专业,1957至1983年间长期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研译工作,其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是离世前不久出版的40多万字的译著《上海法租界史》(法国梅朋C. B. Maybon、傅立德J. Frédet原著,1929年巴黎法文版,1983年、2007年中文版),这使她在上海史领域名闻遐迩,居功至伟。正是受益于她的努力,国内史学界得以克服法文障碍,了解到了上海法租界的形成梗概和早期历史,“上海史”才有了相对的“完整性”。
倪静兰原始译文
然而,在署名“倪静兰译”的这部译著中,事实上还隐匿着另一个人的贡献。这还得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最早编纂的一部资料集《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9月第1版)谈起。翻开该书便可发现,其中的第780页至872页,收有“上海法租界史(选译二章)”,署名是“梅朋(C. B. Maybon)、弗莱台(J. Frédet)合著,范希衡译,倪静兰校”。字里行间,除了修辞上略有改动外,其内容大致等同于198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版《上海法租界史》的第55页至168页,亦即该书第一部分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换言之,通常被认为是倪静兰全译的1983年中文本,其中有约五分之一篇幅,实际上是来源于50年代末的“范希衡译,倪静兰校”,亦即两人的合作。
那么,为什么在1983年出全译本时,只署了倪静兰一个人的名字呢?而且,当《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在1959年6月第1版第2次印刷和1980年7月出第2版时,似乎是修订者特意将“范希衡译,倪静兰校”这几个字删掉了。
在那个时代,将真正的责任者或责任者之一湮没掉的做法,并不鲜见,其缘由也各有不同,几十年后的今天当然是没有必要再去深究了。但令人感兴趣的是,范希衡到底是谁?他的法文素养从何而来?他为什么会在倪静兰之前选译了《上海法租界史》?他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翻译人员吗?
1983年版《上海法租界史》
笔者带着这些疑问,开始搜诸互联网。所获可归纳如下:范希衡,名任,号希衡,1906年10月9日出生于安徽省桐城西乡。4、5岁时即能吟诗作对,10岁时习读四书五经,在乡里被誉为“神童”,名噪一时。16岁考入上海震旦大学预科学习法律。1925年因参加五卅运动被追捕,逃亡北京。同年秋,考入北京大学法文系,1927年毕业后任中法大学孔德学院法文讲师。1929年秋,破例获庚子赔款资助赴比利时鲁文大学,专攻法国文学、比较文学、历史语法、比较语法,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硕士和博士论文,获得双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北京中法大学教授兼中法文化出版委员会编审。七七事变后他转到上海,参与组织上海市各界抗日救亡协会国际宣传委员会,负责对法宣传。1941年任苏皖政治学院教授兼教务长,旋任重庆中央大学教授。1945年后他怀着知识救国的热忱短时从政,出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社会处长,主管黄泛区救灾、社会服务工作。1948年在上海震旦大学重执教鞭,其间与徐仲年合编《法汉字典》。1950年代初,到南京大学外文系教法国语言文学。1958年,他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判刑10年,身陷囹圄。1970年,被遣返原籍强制劳动改造。1971年8月2日,病死在安徽省桐城县挂车河公社前进二队第一生产队一间破败的祠堂里。1979年,他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在人生的最后十几年,范希衡作为“囚徒”、“劳改犯”,蒙受了巨大的耻辱,但却以超常的意志完成了《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波瓦洛文学理论文选》、卢梭的《忏悔录》、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等译著,写下了《论<九歌>的戏剧性》、《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影响》等论著,留下了凄惨中的美丽……
范希衡
根据历史所一些老同人的回忆,当年在编纂《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时,因所内力量不足,时间又紧,曾聘请了一些所外人员参与工作。笔者曾经推测,范希衡可能就是因此而介入的,从时间上算,差不多是在他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的前后。但实际上,根据南京大学历史系太平天国史研究室所编《江浙豫皖太平天国史料选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383页所载“说明”,范希衡在1952年即完成了第一部分之第三、四、六章(全系梅朋所撰,本已独立成篇)的翻译。该《选编》的第384至468页,还根据范氏后人提供的译稿,以“上海租界当局与太平天国运动”之题,将《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并未收入的第三章一部分和第六章予以刊发,文前还有范希衡所写的“译者说明”。由此,笔者再作推测,1957至1958年间历史所在编纂《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时,很可能是通过某些渠道,将范希衡1952年的两章初译稿“接洽”过来,然后再付之倪静兰予以校订。而这之后,在60年代上半期,倪又独立完成了其余章节的翻译。
事实上,范希衡仍不是《上海法租界史》的第一个译者。最早的节译本,甚至早在1932年——法文本出版后的第3年——便已告成,只是未刊行,以抄本的形式保存在上海图书馆二楼的古籍阅览室里。笔者偶然间获悉此讯,便特地前往调阅。只见该抄本索书号是513044,小开本,共5册,计1014页,每页200字,钢笔正楷字,总计约20万字。首页上写着“上海法租界史”、“聂光坡节译”字样,末页则记“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完于沪滨”。由于译文采用的是文言,再加删去了导言和全部附录未译,所以和1983年的全译本相比,篇幅要少了一半。
那么,聂光坡是谁?他为什么会译此书?既然译竣又为何没有刊行?原稿又是如何被保存到上海图书馆的呢?
根据现有材料,尚无法回答上述的所有问题,笔者目前仅知:聂光坡,湖南衡山人,字尚真,1913年生,1935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后加入美国籍,成为电力工程专家,担任过联合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委员会高级顾问,1992年在美国因中风去世。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晚清封疆大吏曾国藩的曾外孙、上海道台聂缉椝的孙子。从他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这一点看,他应当受过良好的法文教育。而翻译这本法租界史则是在毕业之前,所以很可能是他的习作。
说到这里,笔者还想提一下最近在上海市档案馆查阅到的一卷缩微档案,档案号是Q244—1—420,档案标题是“汪景侃译述之上海法租界史略”。笔者利用阅读机打开一看,首页有如下字样——“1931年译述原稿,侃注”。查诸全档,共151页,由毛笔行书抄录而成,涂改较多,明显是草稿。笔者初以为是汪景侃译的另一个译本,但经与聂光坡的译本仔细比对,实系后者的后半部分。故由此推测,档案整理人员很可能是受了“侃注”两字的误导,以为该译稿是出自汪景侃之手。同样毕业于震旦大学,又担任过该校训育主任的汪景侃,或许只是稿件的保管者而已。
聂光坡的译本虽然没有正式出版,但其抄本至少被两个学者借鉴过。其一是编著《上海近代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至 1987年版)的刘惠吾,其二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市通志馆的兼职编辑董枢。
董枢,福建闽侯人,时为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法文翻译。他受上海市通志馆馆长柳亚子之邀,负责撰写《上海市通志》中的《法租界编》,短短数年,便告完成。先行刊于《上海市通志馆期刊》的便有“上海法租界的摇篮时期”、“上海法租界的长成时期”、“上海法租界的发展时期”、“上海法租界的多事时期”、“法公董局内各机关的沿革”、“法租界市政沿革”、“法租界公用事业沿革”等若干篇。他的资料来源除了上述《上海法租界史》的法文本和中文译本外,还主要依据了法租界公董局的公报、年报、档案,以及《申报》、《中法新汇报》(法文)等。虽然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董枢《法租界编》的学术价值,并未享有较高的评介,但他毕竟是第一个进行上海法租界史研究与资料整理的中国人。
不幸的是,抗战爆发后,董枢在渝沪两大阵营之间似乎徘徊不定,1941年4月3日上午12时零5分,他在麦赛尔蒂罗路(今兴安路)5号泰昌西服号门前,竟突遭两名刺客狙击,当场殒命,年仅45岁。其死因至今不明。
盘点一下,中国人与上海法租界史译介与研究的早期关系,除了聂光坡、董枢、范希衡、倪静兰以外,很难再举出其他什么人了。在他们之后,法租界史研究也长期处于停顿状态,成了“上海史热”中的一个大缺角。说到底,这是由于始终缺乏既有志于上海史研究,又熟谙法国语言文字的双面人才。
记得在1995年前后,本所前辈、已故的陈正书老师也曾鼓励我要学好法语,将来好好开发法租界研究。之后,我确实想过要努力一番,但毕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告不济。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得很!
随着,蒋杰、朱晓明、徐翀、侯庆斌、谭欣欣、刘喆等一些长期在法国留学攻博,并专注于上海法租界史的青年学者,或已学成归国,或即将买棹东返,再加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的相向努力,我似乎看到了那寥落、湮没和远去的星辰背后,正酝酿着一个群相辉映的新天象。
若果真如此,则上海史幸甚,法租界史研究幸甚,我们那些远逝的前辈们幸甚……
第一辑(6种) 已出版
《石头城纪事》(小说) 【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 著
《错宴》(小说) 【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 著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小说) 【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 著
《石头世界》(小说) 【波兰】塔杜施·博罗夫斯 著
《权力之图的绘制者》(小说) 【罗马尼亚】加布里埃尔·基 著
《罗马尼亚当代抒情诗选》(诗歌) 【罗马尼亚】卢齐安·布拉加 著
第二辑(10种) 已出版
《我的疯狂世纪》(传记) 【捷克】伊凡·克里 著
《我的金饭碗》(小说) 【捷克】伊凡·克里 著
《一日情人》(小说) 【捷克】伊凡·克里 著
《终极亲密》(小说) 【捷克】伊凡·克里 著
《等待黑暗,等待光明》(小说) 【捷克】伊凡·克里 著
《没有圣人,没有天使》(小说)【捷克】伊凡·克里 著
《花园里的野蛮人》(散文) 【波兰】兹比格涅夫·赫贝 著
《带马嚼子的静物画》(散文) 【波兰】兹比格涅夫·赫贝 著
《海上迷宫》(散文) 【波兰】兹比格涅夫·赫贝 著
《父辈书》(小说) 【匈牙利】瓦莫什·米克罗 著
第三辑(10种) 已出版
《第二空间--米沃什诗选》(诗歌)【波兰】切斯瓦夫·米沃 著
《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诗歌)【波兰】亚当·扎加耶夫斯 著
《捍卫热情》(散文)【波兰】亚当·扎加耶夫斯 著
《索拉里斯星》(小说)【波兰】斯塔尼斯瓦夫·莱 著
《遗忘的梦境--查特·盖佐短篇小说精选》(小说)【匈牙利】查特·盖 著
《神殿的基石--布拉加箴言录》(箴言)【罗马尼亚】卢齐安·布拉 著
《十亿个流浪汉,或者虚无--托马斯·萨拉蒙诗选》(诗歌)【斯洛文尼亚】托马斯·萨拉 著
《乌尔罗地》(散文)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 著
《路边狗》(散文)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 著
《流星--卡雷尔·恰佩克哲学小说三部曲》(小说) 【捷克】卡雷尔·恰佩 著
第四辑(10种) 已出版
《耻辱龛》(小说) 【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 著
《三孔桥》(小说) 【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 著
《接班人》(小说) 【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 著
《无常的夏天》(小说) 【捷克】弗拉迪斯拉夫·万楚 著
《垃圾日》(小说) 【匈牙利】马利亚什·贝 著
《绝对恐惧》(小说) 【捷克】博胡米尔·赫拉巴 著
《严密监视的列车》(小说) 【捷克】博胡米尔·赫拉巴 著
《雪绒花的庆典》(小说) 【捷克】博胡米尔·赫拉巴 著
《温柔的野蛮人》(小说) 【捷克】博胡米尔·赫拉巴 著
《赫贝特诗歌精选》(诗歌) 【波兰】兹比格涅夫·赫贝 著
邵大箴,王劼音
2018-08-21 08:47 来源:澎湃新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文社成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大本营,众多大家在这里成就了中国翻译界前所未有的辉煌。
数千年来,翻译家们的杰出贡献数次影响了中国的命运。早在商周时期就已有译官,发展至唐代,翻译事业空前繁荣,出现了玄奘法师这样的翻译大家,在之后的一千余年里,绵延不断的译书事业为中国文明注入了鲜活之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其实,回顾历史,中国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和我国的翻译事业息息相关。尤其是“五四”之后,中国翻译家们几乎把西方著名作家的作品都翻译成了中文,也有一批中翻外的翻译大家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他们为中国和世界互动打开了一扇窗口。
卧虎藏龙的外文局
解放初期的新中国,外宣事业成了重中之重,目的是为了树立起独立自强的国家形象,并为中国和世界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几乎与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中国外文局,是新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的主体。1952年7月,外文局成立了专门从事对外书刊宣传、编译出版外文书刊的外文出版社。
当时,有一大批编辑、记者、翻译等人才排除各种干扰,从国内外汇集于此。翻译家段连城、王作民夫妇乘船从美国归来,由于中国海岸线被美方封锁,他们甚至不惜摘下结婚戒指贿赂船长,才得以在中国下船。
那时在外文出版社工作的很多归侨,母语是外语,外文比中文还好,早晨扫地擦桌子的时候,他们都用外语交流,出版社成了一个卧虎藏龙之地,杨宪益、戴乃迭、萧乾、叶君健、杨绛、草婴、傅雷等一批翻译大家,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共同开始了新中国的翻译事业。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回忆起当年仍然感慨万千,很多刚进入这里的年轻人都是在这些翻译大家们的帮助和关怀下学习和成长起来的,他们把这里比作翻译家的摇篮。
黄友义是1975年到外文社的。“当时是师傅制,每一篇稿子翻译好后不是直接提交,而是先交给自己的师傅修改,然后才提交。”他说。
导师制让很多年轻人在工作之初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不止于业务上的提高,还有对自我的重新塑造,前辈大家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年轻人产生着影响。
有一次,黄友义问杨宪益,如何能翻译好中国古典文学,杨宪益说:“要想翻译好,必须看100本英美文学原著。”这让黄友义明白,做好翻译必须下苦功,仅靠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信、达、雅的追求
中国第一个系统翻译西方哲学的严复率先从理论上总结翻译中的经验,提出翻译家应遵从“信”、“达”、“雅”三条标准。从此,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翻译家们对如何才是好的翻译,不断用各种理解和探索加以呈现和表达。
德语文学专家叶廷芳多年从事翻译工作,但他一直控制自己的翻译数量,最多时一年也只翻译20万到30万字。“我们都是把句子打碎了,一个词一个词地消化。”他说。曾经为了翻译一个术语,叶廷芳推敲了几年,才最终定案。同样,翻译家杨绛一天也就翻译500多字。
1957年,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请杨绛翻译《堂吉诃德》,并告诉她从哪种文字转译都可以。她找了五种最有名望的英法文译本细细比对,但觉得每个译本各有长处,却始终代表不了原著。为此,杨绛毅然决定学习西班牙文。1960年3月,读完《西班牙文入门》后,她便开始阅读西班牙文小说,由浅入深,逐渐掌握了这门语言。1961年,杨绛开始动手翻译。1978年四月底,《堂吉诃德》终于出版。因为这个译本,杨绛获得了西班牙国王颁发的勋章。
原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回忆起杨宪益的认真也是格外感慨,“针对每一个地方的出处和理解,他都会在书里明确写出不同的来源,非常负责。此外,当年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看不懂《尤利西斯》,不敢将自己都没看懂的书翻译出来,才回绝了这次能够填补翻译空白的机遇。”
这些翻译大家对译作的严谨和对信、达、雅追求的故事举不胜举,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求真求实的态度在后辈人身上很难看到,这是那个时代的鲜明精神。有人说,翻译要耐得住寂寞,正是这些大师们坐得住冷板凳,才铸就了我国文学翻译的辉煌。
《中国文学》与熊猫丛书
直到现在,已经消失的《中国文学》杂志在很多海外读者的心中都是令人怀念和喜爱的。这里曾汇聚了一批学贯中西的优秀翻译家:叶君健、杨宪益、戴乃迭、萧乾、巴金、王科一、杨必、杨绛、草婴、傅雷、傅东华在这些名字背后,是蔚为大观的优秀译著。
曾在《中国文学》任职的刘方是杨宪益的老同事,一位法文翻译家。她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初期,称那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黄金年代”。当时,杨宪益任杂志《中国文学》的主编,他从闻名世界的《企鹅丛书》得到了启发,倡议出版“熊猫丛书”,将中国经典著作用英、法两种文字出版。
杨宪益本人对此兴致勃勃,他第一个要推出的就是在当时身份还比较敏感的沈从文,之后是巴金以及当时很流行的伤痕文学。刘方介绍,当时不仅翻译陶渊明、王维、蒲松龄等人的古代文学作品,也翻译张洁、谌容等人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丛书的推出一改中国外文版文学书籍免费推销的颓势,很多外国人竞相来订购,“那真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在国际上非常轰动。”刘方说。
从1981年以来,“熊猫丛书”发行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文学》杂志和“熊猫丛书”几乎成为很长时期内国外了解、研究中国文学的唯一窗口。有数据统计,《中国文学》杂志共出版590期,“熊猫丛书”出版190多种,介绍中国作家、艺术家2000多人次,译载文学作品3200篇。
在翻译界,相比于“外翻中”来说,“中翻外”的阵容显然要势单力薄很多,尤其像杨宪益这样堪称翻译界国宝级的人物,更是为数甚少。而今,大师们一个接一个的离去,让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学翻译更加凄冷。如果没有这些翻译家的帮助,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沟通与理解将成为难题。作为仍然奋战在翻译岗位的老翻译家,刘方对谁来继承十分忧心,“大家年纪都大了,像杨宪益这样的大家越来越少,而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安心坐冷板凳搞文学翻译呢?”在当下社会,这些翻译大家们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风格越发显得珍贵。(孙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