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87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王达:茶人精神,无味才是至味

$
0
0


标签:茶 ;茶道; 茶文化

什么是茶人,什么是茶人精神?

这两个常挂在我们口边的词,真要追究起来,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给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但是,至少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如果不是像现今评选名优茶那样泛滥地去定义这两个词,这两个词的头上就都应该是顶着一顶由众多褒义形容词构成的大光环,换个角度来说,严格意义上的茶人至少在茶界是个名人,他的茶人精神至少是建立在对茶叶事业卓越而又轰轰烈烈的贡献上的。获得茶界最高荣誉“觉农勋章”的老茶人们,就应该是这样的人了。

事实并非如此。能够经历大事、做过历史意义深远大事的人终究只是少数,况且即使在茶界大名鼎鼎,放到整个社会中去,原本的轰轰烈烈又将沉寂下来,因此,完全以名气大小和事迹显隐来给茶人和茶人精神划分等级,显然不够准确。真正的茶人,即便是真的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至少都应该能像茶一样,浓郁之中也不失淡雅。而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显著历史功绩的茶叶工作者来说,能像茶叶一样,始终平和、舒缓地奉献着,难道就不是茶人了吗?无味才是至味,不正是茶叶和茶人上都应具备的品质吗?

记者近日采访了“觉农勋章”获得者,77岁的老茶人王达先生。王达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具有鲜明茶人性格特征的老茶人。他的老家在上海崇明岛,1949年,他从崇明岛来到了复旦大学,成为茶叶专修科的一名学生。“在我们这批人考进复旦之前,茶叶系随复旦大学刚从重庆回到上海,每届只招收3到4名学生,那时大学里一个系也只有几个学生。我们是刚解放后招的一批大学生,到了我们,班里就招了33个人。”说到复旦茶叶系,王先生显得格外兴奋,当年的那些同学老师,在他的生动叙述中又一个个活跃起来了,一群立志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茶叶事业的年轻人仿佛正迎面走来……

1951年,这群年轻人终于走出了复旦的校门,投身到了茶叶事业中。其中,王达先生的工作岗位就是华东农林部特产处。他说,他的同学和他一样,毕业后主要分配去向都是机关,去了以后就跟着领导各茶区地跑,调查、了解和指导茶区生产,那时的机关工作跟现在的也很类似。不过和现在大学生进机关要通过公务员考试,即使是地市一级的机关都不容易考得进去相比,那时的大学生,一般都会分配到中央级和大区级的机关,这一点说起来,多少也令王达有些自豪。

王先生说了很多关于当时全国茶叶的生产情况、很多他的老师、同学和同事的事迹,而绝少提到他自己。他说,这一代人是一个群体,从大学校门出来后,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基本上相差都不会太大。细细去品味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就像是开水冲泡的一杯绿茶,在浓烈的大环境中,显得舒缓、平淡,初入口时,满是苦涩的滋味。

解放之初的生活确实很苦,但是,王达感受到更多的还是幸运和快乐。他说,那时候上大学的机会很少,自己能上大学,毕业后又能到华东区农林部,随后又调到国家农业部,和同龄的大多数人相比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工作起来,当然充满了快乐。

而且格外让他觉得欣慰的是,他所在的农业部是制定茶叶政策的部门,也是代表农民利益的部门。当时的茶叶种植、生产和销售主要由供销社、商业部和农业部分工主管,在制订政策时,各单位难免会有一些不同意见,而王达所在部门正是要深入调查农民情况的部门,作为农民利益的代表参与制订政策的。身为茶叶工作者,能为农民做事让王达感到特别自豪。

“那时候,中央机关每隔几年就有一批人要到地方去,叫精简机构。那时候很多人都很害怕,害怕一调就调到边疆去了。当时,很多人就怕到‘新西兰’去,所谓的‘新西兰’就是新疆、西藏和兰州(甘肃),那时叫支援大跃进。”王达说,1958年的一天,他刚从华东出差回到北京,领导就拿出来文件,说他被调到了湖北省农业厅。虽然离开北京去武汉并不是很愉快的事情,但是,王达说,和那些去“新西兰”的人比起来,武汉毕竟还是大城市,自己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因此接受了调动。到了武汉以后,王达的主要工作还是在茶叶种植、生产上,他至今还记得当时去恩施帮农民开山种茶的情景。

大跃进结束后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不久文化大革命又开始了,“生产由军管会接管,茶叶生产基本上处于维持状态。”王达毫不讳言,在湖北的20年间,自己多数时间只能按部就班地工作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王达全家回到了北京。记者从他的简历中看到,1982年,他升任为农牧渔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总站二处副处长,但是他自己却并没有提及这次升迁。

如今,王达已经退休在家了,却依然关心着茶叶的发展,在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还兴致勃勃地谈起现在国家的“新农村”建设路线,为这样的路线叫好,并提出了自己对茶区怎样建设“新农村”的思考。这样一位受到时代局限,却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坦然地做着平凡的事情,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又始终快乐着的人,不也值得我们尊敬吗?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要在平淡和平凡中度过一生的。

王达简历

1931年,出生于上海崇明岛;1949年秋至1951秋,在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学习;1951年秋至1953年春,在华东农林部特产处任助理技术员;1953年春至1958年夏,在农业部特产司任助理技术员;1958年夏至1979年冬,在湖北省农业厅特产处任技术员、农艺师;1979年冬至1982年秋,在农业部经济局二处任农艺师;1982年秋至1992年夏,在农牧渔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总站二处任副处长、高级农艺师;1992年退休。

长期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和行政组织管理工作。参加了茶叶生产方针、政策的研究和制订写了许多指导茶叶生产的文章和报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特别是在主持和组织实施改造低产茶园和全国名优茶开发项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参与组织开发、推广采茶机项目中,获得农业部三等奖。主编出版《中国名优茶选集》,与人合编出版了《中国名茶录》,参与编审《中国茶业五千年大事记》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药物

$
0
0

王家葵谈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药物 


 郑诗亮   发表于2015-12-06 04:00


 

 

封面王家葵像:李媛 绘

 

  此次访谈,源于暑期的一个偶然。王家葵先生莅沪,大家谈天说地。他聊到,《水浒》所载“蒙汗药”的“蒙汗”作用,在医学上确有根据。由这个话头深谈下去,就有了如许篇幅的访谈。王先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并担任中国药学会药史本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药与临床》杂志副主编等职务,对本草学、药理学深有研究。酷嗜文史的他素有“博学好古”之名,在道教研究方面更是成果丰硕:著有《陶弘景丛考》,辑录、校注的数种道教文献,都收入“道教典籍选刊”。这一切,都在这篇访谈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我想先从古代小说里面记载的“不死之药”谈起。有很多据说能让人长生不死的仙药,东方朔曾向汉武帝进献甘露,秦汉以来流行灵芝,《白蛇传》里面白蛇盗来的灵芝就有起死回生之功,等到炼丹术兴起之后,帝王又热衷于让方士炼取丹药。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种现象?

  王家葵:其实,古人这类求仙问药的行为,不妨用一句诗来概括:“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这句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中那首《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这首诗感叹一个浅白的道理:人总是要死的。人有生长壮老已,这是自然规律。道家崇尚自然,讲“道法自然”,如庄子、老子,其实不屑于关心这样的“生死大事”;可是与神仙家合流而形成的道教,却在神仙家的影响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关爱生命”的宏伟事业中。长生久视是神仙家的信仰,经过道教的鼓吹,直到今天也是中国人的根本信仰。

  长生不老,首先得从理论上证明肉身具有不老不死的可能性。王充在《论衡·道虚》中把各种宣称有效的长生方术嘲弄了一番,其中一句话很厉害:“万物变化,无复还者。”用白话来说,就是生命如逝水,单向不可逆。葛洪的《抱朴子内篇》用极大的篇幅辩论此事,总结起来三句话:神仙实有;神仙无种;神仙可学。长生不死,是神仙的初阶。

  把《论衡》与《抱朴子内篇》对看,葛洪与王充“隔空喊话”,有意思极了。葛洪怎么说,当然也是举例,远远近近的例子说完,一句话,王充之流“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举来举去,举到一个关键的例子,《金丹》篇说:“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与水银之间的互变,对,在神仙家眼中是“回还”,所以称为“还丹”。神仙家的一句重要口号,通过《抱朴子内篇·黄白》记录下来:“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这个口号是反天命的,主张以人力干预自然、改造自然。这里当然也看得出,神仙家还是存有一分清醒和理智,没有好意思去狡辩,说长生不老就是“自然而然”。

  前面您谈到的都是长生术的理论,神仙家为达到长生不死目标采取的“技术手段”有哪些呢?

  王家葵:方法多多,概括起来,不外三端:服食、房中、导引。

  先对后两家简单一说。房中是通过性活动成仙,讲究的是“动而不泄”,后来发展到“还精补脑”。这与后面要说到的春药、催情剂等有一定的联系,也与“以人补人”有一定的理论渊源。导引则是肢体运动,类似于“广播体操”;如果增加“行气”,以意念指导真气在体内循行,就是“内丹”的滥觞了。

  回到服食,服食起源于“不死之药”的传说,《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最早的“不死药”掌握在居住于虚无缥缈间的神仙之手,《史记·封禅书》谓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但随着徐巿、卢生、候公等觅药失败,求药由仙界转向了凡间。

  服食也有派别,都说自己的最有效,内部竞争很是激烈。大致分两大类吧,天然物与人工制成品。服食天然物的历史应该更加久远,当然是一些难得之品,细分又有两支派。一支以金玉丹砂诸矿物为至宝,姑称为“金石派”,另一支则看重芝草、巨胜诸植物,可称为“草木派”。安期生食枣大如瓜,就是后一流派。暂不论这两支派孰先孰后,就影响而论,金石派远胜草木派。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说:“且草木药埋之即朽,煮之即烂,烧之即焦,不能自生,焉能生人。”最早的金石派以服食黄金、云母、丹砂等天然矿物为主,其理论基础如《抱朴子内篇·仙药》引《玉经》云:“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周易参同契》也说:“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对,就是交感巫术的思维模式——《列仙传》中服矿物而致神仙的人,有赤松子服水玉,方回炼食云母,任光善饵丹砂等等。但可以想见,金石之物多具毒性,过量或可致死,这与长生久视的目标显然背道而驰,所以,金石派方士很快由采服天然矿物,改为炼制后饵服,这正是后世丹鼎道派的权舆。

  与导引行气不能成仙一样,服食最终也无缘仙界,迷信如汉武帝,晚年也承认“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神农本草经》其实是神仙方士的“服食指南”。

  人工制成品较为后起,其主流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炼丹术”。炼丹术也有演进过程,早期似乎还是炼金,只是按照李少君的说法:“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另一种则抛弃黄金、白银(即黄白)的追求,在丹砂、水银、铅丹中寻求变化。

  服丹从汉代以来,不绝如缕。有科技上的积极意义,但执迷不悟者大有人在。

  您说起服丹,让我想到魏晋名士爱服用的寒食散或者说五石散。它具体指的是什么?

  王家葵:晚近最早对五石散发生兴趣的是文学家和文献学家:鲁迅和余嘉锡。前者利用他在日本受到的医学训练,作了历史文化上的阐释;后者利用文献学功夫进行了文献考辨。化学家对这个问题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比如王奎克先生就写过《五石散新考》(收入赵匡华主编《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但医学家,尤其是药理学家对这件事关心不够,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五石散的来历,余嘉锡考证得很清楚,主要是由张仲景之“侯氏黑散”和“紫石寒食散”合二为一,成为《千金翼方》的“五石更生散”,也就是通常说的“寒食散”。

  “五石更生散”里面有五种金石药,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再加上一些植物动物药,可这个处方里并没有什么毒性剧烈的药物。

  王奎克先生结合文献、化学、毒理,破解了这个谜团。他发现,孙思邈所记录的五石散,其实是篡改过的。由“侯氏黑散”和“紫石寒食散”合并加减而来的“五石更生散”使用的五种金石药其实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与礜石,孙思邈著录的时候,以“石硫黄”取代了“礜石”。这不仅是文献学功夫,结合砷中毒的毒理学表现,也是能够成立的。可以这样说,鲁迅、余嘉锡两位没有解决的问题,被王先生彻底地解决了,这是值得大力表扬的。

  《千金翼方》记录处方有误的五石更生散,更可能是孙思邈有意为之。《千金要方·解五石毒第三》说:“余自有识性以来,亲见朝野仕人遭者不一,所以宁食野葛,不服五石,明其有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今但录主对以防先服者,其方已从烟灭,不复须存,为含生害也。”由此可见孙思邈对五石散之深恶痛绝,又怎会在书中显明地记录原方呢?

  类似的出于“善良愿望”篡改文献,我还见过一例。《养性延命录·教诫篇第一》引《神农经》说:“食石者肥泽不老”,陶弘景注释:“谓炼五石也。”以上文字出自正统《道藏》本之《雲笈七籖》,可在《四库全书》本的《雲笈七籖》中,这句陶弘景注释被篡改为“谓炼五英也”。五英指的是五色石英,一下子就绕开了与五石散的瓜葛。由此看来,为了保护读书人不受五石散的诱惑,四库馆臣真可谓煞费苦心。

  王奎克先生注意到的砷中毒的毒理学表现具体有哪些?您前面说到的关于五石散的未解之谜又指的是什么呢?

  王家葵:礜石是砷黄铁矿,无机砷进入人体之后引发的慢性砷中毒,和《诸病源候论·解散病诸候》卷六记载的服散出现的症状是吻合的——

  欲候知其得力,人进食多,是一候;气下,颜色和悦,是二候;头面身痒瘙,是三候;策策恶风,是四候;厌厌欲寐,是五候也。

  这样一来,服散之后要行散、饮冷、不能穿衣服、用凉水浇头,也就很好解释了。砷中毒可以出现明显的皮损,皮肤表面出现溃疡,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末梢神经的损害也会让人体感觉异常,常见的如肢体远端对称性手套、袜套式麻木感等。皮肤感染,出现溃疡,或者皮肤感觉异常,敏感、疼痛,都可以出现“不胜衣”的样子,无法穿衣服,即便是轻薄的绸缎衣服,沾身也觉得不自在。服散的人,相当部分死于痈疽。痈疽嘛,多数时候就是皮肤的细菌感染,这是古人特别特别害怕的疾病——秦桧就死于瘩背疮发作。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细菌毒力很强,进入血液之后会引发败血症,在青霉素发明之前,这可是要命的病,所以古人“谈痈色变”。服散的人因为有皮损,再加上感觉异常,恣意挠抓,一旦发生感染,就很容易死掉。

  关于五石散,还有一些枝节问题没有解决。从五石散的制作来看,以前我们一直认为——至少我自己是这样——五石散是炼丹术的一个支派。现在看来不对,仔细分析五石散的组成与制作,完全没有经过丹鼎,也没有“水法炼制”,就是矿物加上一些植物做成粉剂,或者粗颗粒,然后和酒吞服。为什么我觉得它和炼丹术完全无关呢?因为在魏晋时代,炼丹术发展的水平已经很高,在炼丹术士眼中,名士服用的五石散只不过是小儿科,他们服用的是自己炼出的更高级的丹药。明白了这一点,就会理解,为什么葛洪完全没有谈到五石散,陶弘景即便谈到,也非常之不屑。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魏晋时代,如此大规模地服食五石散,不能不让人怀疑,是否存在成瘾性的倾向。因为后来者看到前人服散之后的惨状,还是不畏死,依然要去尝试,仅仅用何晏说的那句“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不太好解释。

  医学界关于药物是否有依赖性是靠戒断症状来判定的:对精神性药物产生依赖后,一旦停止供给,病人会出现肉体和精神上的症状。检点文献,我只在《医心方》卷十九“服丹发热救解法第十三”中发现一段近似的表现:“凡服药发动之时,即觉通身微肿,或眼中泪下,或鼻内水流,或多呻吹,或咥喷,此等并是药觉触之候,宜勿恠也。”在《养性延命录校注》附录《太清经辑注》中,我加按语说:“此段描述服丹后流涕、流泪、哈欠等,极似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本篇称为药觉触之候。”但我还是不能完全自信。没有文献提到砷制剂存在依赖性(按,重新审读这篇访谈的时候,又咨询了从事毒理学研究的同事,他提到“印象中”有使用砷剂发生依赖性的报告。但仓促之间未能检索出相关文献,且存疑);而从本草方书及其他文献来看,汉魏六朝时期似乎也没有有较强成瘾性的物质(比如鸦片之类)为医人所了解。稍为例外的是麻蕡——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雌花,含大麻酚(cannabinols),有强烈的致幻作用,《本草经》记载“麻蕡,多食令人见鬼狂走”,就是这一作用。但大麻成瘾性不高,也没有证据在五石散中使用。以当时人所掌握的植物和矿物的情况来看,他们还不了解成瘾性这么强的药物。那么,不成瘾又有很大肉体伤害的药物,怎么能长时间、大规模地服用呢?医学上无法解释。

  其实,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魏晋时人,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嬉皮士颇为相似。那个年代的人也滥用药物,当然,滥用的是大麻和海洛因。所以,对魏晋时人为什么会前赴后继、冒着死亡风险去服散这个问题,“神明开朗”之类含混的“魏晋风度”还不足以解释。究竟该怎么解释,我也无法下定论。

  魏晋之后,还流行过什么样的丹药?这些丹药有哪些危害?

  王家葵:唐代盛行服食石钟乳和硫黄,可能都是魏晋五石散的“替代品”。我写过一段文字,直接抄录吧。

  石钟乳又名钟乳石(stalactite),是碳酸钙的沉淀物,与水垢的成分类似(水垢除了碳酸钙以外,还含有氢氧化镁)。钟乳成为“仙药”,有一个渐变过程。

  《本草经》并没有提到石钟乳有久服长生的功效,森立之辑《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可称只眼独具。但汉代也非完全没有服食钟乳者,《列仙传》说:“卭疏能行气练形,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名医别录》给钟乳添上了“久服延年益寿,好颜色,不老,令人有子”的功效,并告诫说:“不炼服之,令人淋。”不过六朝以来炼丹的事几乎完全被道士包揽,而道士们更看重铅汞在炉燧中的变化,如石钟乳之类的钙化物并不太受重视。陶弘景所说的“《仙经》用之少,而俗方所重,亦甚贵”,应该是事实。

  不知什么原因,唐代人特别嗜好此物。《新修本草》将石钟乳由中品调整为上品;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二十二记载有“飞炼研煮钟乳及和草药服疗”处方六首;《外台秘要》卷三十七、三十八有《乳石论》上下两卷;柳宗元有一篇《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赞扬钟乳之精美者:“食之使人荣华温柔,其气宣流,生胃通肠,寿善康宁,心平意舒,其乐愉愉。”

  我怀疑,六朝隋唐单独服用钟乳,或许是由魏晋间人服食寒食散的习惯演变而来。寒食散的配方复杂,毒性也大,后来就减省为了单用钟乳一物。

  尽管服食家奢言钟乳的养生作用,但与寒食散一样,益阳事——也就是增强性功能——才是主要目的。白居易的诗说:“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妒他心似火,欺我鬓如霜。慰老资歌笑,销愁仰酒浆。眼看狂不得,狂得且须狂。”他在自注中说:“(牛)思黯自夸前后服钟乳三千两,甚得力,而歌舞之妓颇多。”苏轼说得更清楚:“无复青黏和漆叶,枉将钟乳敌仙茅。”仙茅便是益阳的要药,取与钟乳相对,说明两者的作用是相同的。

  服食硫黄的习惯,或许也与五石散有关。前面提到王奎克先生的考证,《千金翼方》所记录的“五石更生散”版本,以石硫黄取代礜石,此则又是唐代人服用硫黄的滥觞。

  硫磺为炼丹家所需,《本草经》说“能化金银铜铁奇物”,但就像苏颂所说:“谨按古方书未有服饵硫黄者。本经所说功用,止于治疮蚀,攻积聚冷气,脚弱等,而近世遂火炼治为常服丸散,观其制炼服食之法,殊无本源。”这一意见十分正确,服食硫磺的习惯的确开始于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中云:“韦山甫以石流黄济人嗜欲,故其术大行,多有暴风死者。”《旧唐书·裴潾传》称“宪宗(唐宪宗,公元806年至820年在位)季年,锐于服饵,诏天下搜访奇士”,裴潾上疏谏曰:“伏见自去年已来,诸处频荐药术之士,有韦山甫、柳泌等,或更相称引,迄今狂谬,荐送渐多。”因此可知士大夫服硫磺的习惯开始于元和年间,而其危害可举诗歌为证。张祜《硫黄》诗:“一粒硫黄入贵门,寝堂深处问玄言。时人尽说韦山甫,昨日馀干吊子孙。”韩愈也是受害者,白居易《思旧》诗有句:“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

  针对硫磺的毒性,晚唐《药性论》乃说:“石硫黄,有大毒,以黑锡煎汤解之。”黑锡(铅)是否能解毒不得而知,《局方》黑锡丹用硫磺补阳,配以黑锡,应该是受此说的影响。

  明代流行“以人补人”,我们经常看到小说中提到秋石、红铅、蟠桃酒和紫河车这样的药物。能否请您谈谈它们的来龙去脉?

  王家葵:明代张三锡曾在《医学六要》中说:“大凡虚弱人,须以人补人,河车、人乳、红铅俱妙。”我以为,以人补人只是表象,这与内丹家以人体为炉鼎的思维方式有关,归根结底,其内在逻辑仍然是道教返老还少的“还丹”。是内丹家从以自己的身体为炉鼎来炼丹,发展到假借他人的身体来炼丹。

  所问的四种物件,都是用来炼制 “还丹”的。秋石、红铅、乳汁、胎盘,代表生化孕育,仍然是原始思维,巫术的交感律。

  先说“秋石”。这是从尿液里获得的结晶物,主要是尿酸钙、磷酸钙,据说可以追溯到汉代,《周易参同契》就提到:“淮南炼秋石,王阳嘉黄芽。”但早期丹经所称的“秋石”是不是炼尿而成,不能确定。一般认为明确记录见于宋代《苏沈良方》卷六之秋石方。可注意的是,其中提到,“广南有一道人,惟与人炼秋石为业,谓之还元丹”。

  李约瑟坚持认为,按照秋石的制作方法,可以获得性激素。这一说法存在争议,有人做过模拟实验。2001年左右,中科大张秉伦老师的一位硕士也做过秋石的实验,用了五个配方,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性激素。北大的朱晶在其2008年博士论文《丹药、尿液与激素:秋石的历史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一百四十余种记载的秋石制作方法中,确实存在获得活性激素的可能性。朱晶的研究非常值得赞赏,但站在古人的角度考量,他们设计“秋石”的逻辑理路确实不是为了获得性激素。不然“红铅”里面似乎没有雌性激素,那又怎么说呢?要说雄性激素,还不如在“以脏补脏”的思路指导下,直接吞服各种动物的“鞭”(阴茎和睾丸),还可能真正含有睾丸酮。要不干脆直接吞服动物的肾上腺,里面含有若干的甾体激素(类固醇),既有氢化可的松、醛固酮,也有脱氢表雄酮、睾丸酮、雌二醇。

  红铅是用月经制备的。“妇人月水”是一种带有巫术色彩的药物,宋代《嘉祐本草》正式著录,《本草纲目》续载,并记录别名“红铅”。李时珍对此物深恶痛绝,从《本草纲目》对红铅的言论就可以看出来。释名项说:“邪术家谓之红铅,谬名也。”集解项又说:“今有方士邪术,鼓弄愚人,以法取童女初行经水服食,谓之先天红铅,巧立名色,多方配合,谓《参同契》之金华,《悟真篇》之首经,皆此物也。愚人信之,吞咽秽滓,以为秘方,往往发出丹疹,殊可叹恶。按萧了真《金丹诗》云:一等旁门性好淫,强阳复去采他阴。口含天癸称为药,似恁洳沮枉用心。呜呼!人观此,可自悟矣。凡红铅方,今并不录。”

  红铅的做法,明代方谷《本草纂要》卷八“红铅”条说:“铅,味咸、淡,气平,无毒。红铅者,女子二七之首经也。以纸收之,如桃花之片,日久不变其色,是真铅也。以火炼存性,好酒服,治男子阴虚不足,腿足无力,百节疼痛,腰背酸拆,头眩眼花,自汗虚热,欬嗽无痰,小便频数;或精神短少,遗精梦泄;或魂魄飞扬,梦寐惊惕,是皆阴虚不足之症,用此真阴之剂补之。大抵红铅补于阴,秋石补于阳。阴有所亏,采阴之精而补之;阳有所损,炼阳之精而实之,此全阴阳之大体也。吾闻仙家有云:采阴补阳真妙诀,红铅秋石为奇药,有人采炼得天真,寿延一纪不须说。”

  明代皇甫嵩《本草发明》卷六说:“红铅,性温、热。取童女首经为妙,二三度者次之。以法取炼,真能续命回元。合秋石制服,尤妙。”其制作方法明代本草记载很清楚,这里就不详述了。至于鼓吹红铅者,如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指责李时珍:“濒湖未见神奇,徒自妄诋。”

  乳汁美其名曰“蟠桃酒”,这是象形兼会意。胎盘名曰“紫河车”。《本草纲目》解释:“丹书云: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橐硁,铅汞之匡廓,胚胎将兆,九九数足,我则乘而载之,故谓之河车。其色有红、有绿、有紫,以紫者为良。”这两种物件的使用历史悠久,都被明代方术家神秘化了。

  国人的“补养习惯”,我是不以为然的。从药理学的角度讨论药物,用药目的有三:治疗、预防、诊断。治疗用药是大宗,预防用药尤其要权衡利弊,在安全性与有效性之间做出决策。甚至以中医的立场,药物“以偏纠偏”,长期使用具有“偏性”的药物,也非所宜。“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东西基本不存在。

  《红楼梦》当中提到林黛玉常服用人参养荣丸,薛宝钗常服用冷香丸,这些药物真的存在吗?

  王家葵:《红楼梦》中这两味药物是作者根据情节发展需要设计的。好比一篇小说的桥段:主人公翻弄手提袋,掉出一盒“百忧解”——于是读者便知道,其人患有“抑郁症”,这是小说作者为情节发展所作的铺垫。小说研究者如果因此去考究作者的医学涵养;或竟因此去分析主人公使用百忧解(氟西汀)还是帕罗西丁更加恰当;乃至追问,主人公咋个不用左洛复呢?那真是煞风景得很——而红学研究,似乎就是这样的。

  人参养荣汤是宋代的医方,治疗脾肺气虚、荣血不足,有气血双补之功。“冷香丸”则是作者臆造的。《红楼梦》为冷香丸设计的制作程序十分复杂,很具有“仪式性”,可产生类似于宗教上的神圣感。不妨用另外两个医方稍作类比。《医心方》卷二十六延年方第一引《太清经》服枸杞方——

  正月上寅之日取其根,二月上卯之日捣末服之;三月上辰之日取其茎,四月上巳之日捣末服之;五月上午之日取其叶,六月上未之日捣末服之;七月上申之日取其花,八月上酉之日捣末服之;九月上戌之日取其子,十月上亥之日捣末服之;十一月上子之日取其根,十二月上丑之日捣末服之。

  又《证类本草》卷六菊花条引《玉函方》之“王子乔变白増年方”云——

  甘菊,三月上寅日采,名曰玉英;六月上寅日采,名曰容成;九月上寅日采,名曰金精;十二月上寅日采,名曰长生。长生者,根茎是也。四味并阴干百日,取等分,以成日合捣千杵为末,酒调下一钱匕。以蜜丸如桐子大,酒服七丸,一日三服。百日身轻润泽;服之一年,髪白变黑;服之二年,齿落再生;服之三年,八十岁老人变为童儿,神效。

  可以看出,这都是通过复杂的仪式让药物神圣化。至于曹雪芹想用“冷香丸”暗示什么,留给“红学家”去索隐吧。

  古代小说中常常把人参、何首乌、灵芝当作延年益寿的灵药,这些药物真有那样的功效吗?

  王家葵:很高兴你说到何首乌。何首乌与人参、灵芝不同。人参是有药效的,但滥用之后,也会发生人参滥用综合征,消化道出血,有致死的报告。灵芝口服虽然可能没什么实际活性,但似乎也没有很严重的不良反应。唯独何首乌是个例外,它在百姓生活中日用而不知——不是日用有益而不知,而是日用有害而不知!何首乌直到唐代才出现,唐人李翱写了篇《何首乌传》,收入《证类本草》——

  昔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常慕道术,随师在山。因醉夜卧山野,忽见有藤二株,相去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惊讶其异,至旦遂掘其根归。问诸人,无识者。后有山老忽来。示之。答曰:子既无嗣,其藤乃异,此恐是神仙之药,何不服之?遂杵为末,空心酒服一钱。服数月似强健,因此常服,又加二钱。服之经年,旧疾皆愈,发乌容少。数年之内,即有子,名延秀;秀生首乌,首乌之名,因此而得。生数子,年百余岁,发黑。有李安期者,与首乌乡里亲善,窃得方服,其寿至长,遂叙其事。

  何首乌的名字格外害人,因为叫“首乌”,于是一直被认为是返老还童、乌发的灵丹妙药,不管是膏方还是丸剂,只要治疗衰老白头的处方,都少不了它。但是,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何首乌和泻药大黄同属蓼科,它也含有与大黄类似的蒽醌,一用就会腹泻,对年老体衰的人效果尤其显著。按照中医的逻辑,腹泻会让人体虚,所以需要炮制,蒸煮晒干,乃至九蒸九晒,也就是刚才说到的“仪式化”操作,做出来的成品叫“制首乌”。

  可是,谁知道呢,这样用了一千多年的何首乌,当然也包括经过“仪式化”处理的制首乌,却有很严重的肝脏毒性。那么,这一千多年的临床实践,难道不足以了解何首乌的毒性?没有统计学帮忙,医生对散在病例的观察,其实很难全面了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性反应。制首乌毒性是不是小点呢?是的,可未必是好事。有一份报告说,制首乌蒽醌、鞣质含量不高,对肝的损害相对较小,但因为损害出现较晚,病人使用的时间反而更长,同样也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

  许多药物,若事先不知道它的危害,使用一辈子也未必能了解其毒性。我的意见,如果不经过规范的临床试验,除非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出现强烈伤害,一般是三天左右,医生或患者,才比较有可能意识到,中毒与用药之间存在因果联系。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古人服食铅丹、水银,竟然乐此不疲——因为中毒要在几年乃至几十年以后才逐渐暴露。何首乌也是如此,这才是真正的“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呢。

  宋代朝野都好香药,沈括曾经记载说,宋朝官员在皇帝面前奏答时会口含鸡舌香,这是什么药物?宋代流行的香药还有哪些?

  王家葵:鸡舌香就是丁香,干燥的花蕾叫做“公丁香”,果实是“母丁香”。汉代就有人含在口中,用来避免口臭,皇帝也常以之赏赐大臣。到了宋代,宋人笔记里的记载特别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从医学上来说,口腔有异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内科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肝病等;另一种情况更加常见,就是口腔疾病,如牙周病、龋齿等。古人当然有洁齿措施,但真的不完善,口腔清洁做得不是很好。虽然我们从印度人那里学来了嚼杨枝,还有用盐或某些活性炭物质擦牙齿,也有牙刷,但直到今天,中国人的口腔保健仍比西方人差得多,我们不用牙线——牙缝里残留的食物残渣发酵,是口腔异味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口腔的厌氧环境里,这种残渣也是引起龋齿的一个重要原因。

  话题回到丁香。如果你去补牙的话,就会发现,医生把你的牙齿钻开以后,使用的填充物里面就有丁香油。丁香油是丁香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丁香酚,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另外还可以止疼。由此设想,古人口含丁香,其实也起到了抑杀口腔细菌的作用,而不仅仅是通过辛香来消除口腔异味;当然辛辣刺激,或许还能让使用者的口腔产生“清爽”的感觉。

  有关宋代香药研究的专题论文很多,我对此关注较少,就不做门外之谈了。

  《赵飞燕外传》中,赵飞燕的妹妹进献给汉成帝“眘卹胶”,《开元天宝遗事》中,安禄山进献给唐玄宗“助情花香”,明清小说里更有大量春药的记载,这些药物真的有效吗?

  王家葵:先说眘卹胶或者助情花香,它们针对的无疑是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性医学研究得已经很清楚了,影响男性勃起功能的,大约有这样一些因素:年龄;疾病,比如糖尿病;某些药物,比如利血平;心理因素,比如焦虑。可以明确,在育亨宾(yohimbine)发现之前,没有任何一样药物能真正改善病理性勃起功能障碍。阳痿的发生本来就有心理原因,即便是生理原因,也会在一次或多次失败之后,形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并伴有强烈焦虑,而焦虑又加重功能障碍。所以,我认为,古书记载的媚药恐怕主要是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后来有了西地那非(伟哥),育亨宾也趋于淘汰,副作用太大。

  催情药的定义很含混,按照小说描述,大约可以使被用药者陷入意乱情迷的状态。性兴奋是由生理、心理引起的双重反应,按照性医学研究,小说中那种催情剂应该是不存在的;至于药物的“催情效应”,或许也与暗示或者环境诱导有关,其中的心理学问题,非我所熟悉。

  你没有问,我想附带一说的是“守宫砂”。有关的传说很多。《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六引《淮南万毕术》说:“守宫饰女臂,有文章。取守宫新合阴阳者,牝牡各一,藏之瓮中,阴干百日,以饰女臂,则生文章。与男子合阴阳,辄灭去。”又云:“取七月七日守宫阴干之,治合,以井花水和,涂女人身,有文章,则以丹涂之,不去者不淫,去者有奸。”看似很厉害,其实是逗你玩,这不过是古代“直男癌”关于“处女情结”的意淫,当然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吓唬女性保守贞操的作用。守宫砂如此,眘卹胶、助情花香之类,亦复如是。

  古人常用哪些堕胎、避孕药?我们从小说、影视剧中看到,用药贴在肚脐上即可避孕,还有喝一碗药汤就马上流产,这些可能是真的吗?

  王家葵:先说堕胎药的问题。中医十分强调,妊娠期间要避免使用损伤胎元的药物,比如攻下、逐水、破血、开窍的药物。那么,这些药物能不能堕胎呢?麝香是一个选择,这是可以堕胎的。但古人说得很夸张,夸张到什么程度,说一个人用麝香熏了衣服,走近一个怀孕的妇人,她就流产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引产就不再是个难题了。但是从药理研究来看,麝香酮确实引起宫缩,有引产作用;但作为引产药,作用似乎还不够剧烈。现代研究者从天花粉中提取植物蛋白,用作引产。临床主要是注射给药,也有羊膜腔内注射,确有效果。从动物实验的情况推测,提取液直接阴道给药也会有效——但古人似乎不知道这个“秘方”。必须强调,天花粉蛋白的引产作用,主要基于免疫反应,过敏反应风险太大,甚至有过敏性休克致死的可能。

  再说避孕药。贴肚脐避孕,哦,不,那是治痔疮——开句玩笑。避孕药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我恰好对此有所了解。很多年前,有一本《药理学》教材的避孕药章节分给我写,为此查了不少资料。当时就感到,对避孕药来说,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之高,超乎想象。

  先说安全性。因为使用的人群实在太广,故要求绝对没有损害。直到今天,女性避孕药,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复合物那一类,都还存在争议;尽管很多研究都表明,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即使长期使用这类避孕药,女性子宫癌、乳腺癌也没有增加趋势,但质疑者依然很多。

  再说有效性。避孕药的要求很明确,就是避免怀孕,失败率哪怕只有千分之一也不行,因为对当事人来说这就是百分之百。还有一条很重要——停药之后可恢复,也就是可逆性。至于小说中提到的那些避孕方法,没一个靠谱的。如果撇开安全性,只谈有效性,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之类,对生殖系统影响极大,尤其是对雌性生殖系统,引起月经紊乱,排卵延迟等,也部分损害雄性生殖系统,由此当然可以导致不孕不育,但这是生殖毒性,显然不能作为避孕药使用。一个可能作为男用避孕药的是棉酚,从棉籽油中提取,能够抑制生精上皮,有杀精作用,但安全性和可逆性上,似乎还存在一些问题。

  《后汉书》中记载华佗用麻沸散实施外科手术,明清小说当中经常出现蒙汗药,《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中,晁盖等人用蒙汗药麻翻了杨志,那么,蒙汗药究竟是真是假?

  王家葵: 麻沸散的研究很多,基本结论是毫无问题的。古代骨科、皮肤科手术,为了避免让病人感到痛苦,先要饮用麻沸散。万方、宋大仁、吕锡琛合著的《古方麻沸散考》广泛征引文献,确定唐宋以来的麻沸散使用的主要药物是洋金花(又称押不卢花)和坐拿草。坐拿草载《本草图经》,与洋金花一样,都是茄科曼陀罗属的植物,含有东莨菪碱,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热闹一时的中药麻醉的主要成分,具有镇静催眠麻醉作用。至于华佗使用的麻沸散,一般认为用的是毛茛科乌头类的植物,利用乌头碱的中枢毒性。

  “智取生辰纲”里的蒙汗药其实只见于小说,子史书记载甚少,仅从《普济方》中检索到一条:“(以白扁豆)治蒙汗毒,目瞪不能言,如醉。”但这种蒙汗药应该有其生活来源。比如氯仿,以前也是用作麻醉的,小说里面就演绎说,强盗用一块浸满了哥罗芳(Chloroform)的纱布蒙在人的口上,然后打劫。氯仿用于手术麻醉时,就是“麻沸散”,抢劫的时候就变成了“蒙汗药”。

  似乎少有人了解,“蒙汗药”真的就是不出汗的意思。洋金花里面含有阿托品和东莨菪碱,都是副交感神经M受体阻断剂。M受体控制外分泌腺,如汗腺、泪腺、唾液腺的分泌,阻断M受体,腺体分泌减少。比如内脏绞痛,注射阿托品后,疼痛迅速缓解,但会明显的口干。回到智取生辰纲的场景,当时是大热天,酒里面加了蒙汗药,军士吃了酒之后,就像注射了阿托品一样,全身的汗一下子就没了。或许这就是“蒙汗”的本意——不出汗。


 

武夷正山小种有“烟味”才“正”

$
0
0

2010


温永胜,武夷山市永胜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温永胜很忙。甚至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或者随便扒拉了几下,又去和外面来的茶商谈价格去了。我们拜访他时,正值春茶上市,桐木关的各个茶厂门口,不论大小,总能看到停在门口的车辆,车牌号变化无常,大多来自外市或者外省。
  但温永胜还是抽空接待了我们。他两脚生风,远远走来,就能听到声音。虽然年届五旬,但依然精神矍铄,看起来满面红光。“生在山里,天天喝茶,就是这样。”温永胜一边泡茶,一边笑着说。
  温永胜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笑声朗朗。任何关于正山小种或者金骏眉的问题,他都会耐心回答。甚至,对于我们提出要“探秘”正山小种茶叶制作重地这一“非分”要求时,他也毫不犹豫,点头就答应。
  那是一座三层楼高的木屋。温永胜指给我们看,一楼右侧有一间关闭的小门。“这是专门用于烘青的,一般人都不让他们进去。”温永胜略带神秘地说,“但你们是客人,还是可以进去看看的。”
  我们自然是喜不自胜--这可是我们此次探访的重要目的之一。温永胜轻轻推开门,里面一片漆黑,并且散发出浓重的松枝烧过的味道,但是非常暖和。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去。地面用条砖铺成了一道U形的烟道,条砖之间留有缝隙。温永胜解释说,这样地下层在烧火时,热气和火苗即可从此缝隙进入,既便于迅速升温,也便于控制整个楼房的温度。
  “如果平时烘青,里面的温度可达100多度呢。”温永胜说。
  二楼一般不直接使用。但在熏焙时也会利用吊架,将捻揉发酵过的青叶抖散开倒在圆形竹筛里,再放在吊架上,让茶坯在干燥过程中吸收松香。三层是萎凋间,地面上铺有竹席,萎凋时将茶青均匀地抖散在竹席上。
  温永胜说,正山小种是全发酵茶,但其区别于其他红茶的最大特点在于“烟味”。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传统的正山小种的制作过程,是靠燃烧松枝来熏香的。
  温永胜去年才从另一家茶叶公司出来自己单干,一边建厂房一边做茶。凭着其优秀的制茶手艺以及好人缘,找上门的茶商络绎不绝。温永胜说,眼下红茶大热,他刚好“捡”了个“便宜”。但他担心未来红茶走势如何,惟一要考虑的,便是,坚持做好每一泡茶。


 

金骏眉创始十周年,见证者聚首正山堂

$
0
0
十年情笃 | 金骏眉创始十周年,见证者聚首正山堂
发布时间:2015-7-20 16:12:43

    2005年,正山堂创始金骏眉;
    2015年,金骏眉创始十周年。

        2015年6月18日,在中国•武夷山桐木•正山堂,这群友人再次齐聚一堂,共叙金骏眉10年传奇佳话。

        

        (江元勋先生发言)

        从2005-2015年,金骏眉这十周年来,栉风沐雨,一路走来,江元勋先生及整个正山堂茶业自始至终不忘当年那群用心用情的支持者、推动者。金骏眉的传奇故事,与这群豪情、睿智的友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金骏眉研发参与人(左至右:江骏生、阎翼峰、梁骏德、马宝山、江元勋、张孟江、温永胜、江骏发)

        十年前,他们亲身见证了顶尖红茶-金骏眉的创始;十年后,他们再次相聚金骏眉创始的地方--正山堂茶业,这个对红茶行业有着莫大贡献的地方,品茗论道,一同探讨这十年来金骏眉在国内的传奇路程。

        金骏眉是集聚众人智慧的结晶。


        “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金骏眉的研发上市,离不开她有一班真心帮助的支持者、潜心探索的研发者、热心参与的制茶师和用心宣传的推动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为解决桐木茶出路,江元勋、祖耕荣、江素忠、龚雅玲作为潜心探索金骏眉的研发探路者,于2003年就尝试用芽试制绿茶,这是金骏眉研创成功的前期基础。他们有的来自茶叶世家,世代为茶;有的结缘于茶,转向事茶:有的来自高校,长期研究茶。虽然,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有所不同,但出于喜茶、爱茶之故,他们组合走到了一起。他们以茶产业的振兴发展为己任,潜心研究茶,立志要为世界生产顶级红茶。

 

         

        (从左往右:江元勋先生,张孟江先生,阎翼峰先生,马宝山先生)

        10年前,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正山堂茶业创立者--江元勋先生,在友人的建议下,率领团队研发出顶级红茶--金骏眉,创造了红茶乃至整个茶行业的新高度,影响了人们对红茶的认知。金骏眉的创始,填补了高端红茶市场的空白,引发了国内红茶的消费热潮,推动了整个红茶行业的发展。金骏眉的创始,是对红茶制作技术、品饮要求以及专业鉴定等方面的整体革新,完全改变了传统红茶“浓、红、苦、涩”的特点,使红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度。


        

 

        10年后,他们再次聚首金骏眉创始发源地,同饮一杯正山堂金骏眉,共叙茶话,回首金骏眉十年间发展路上的点点滴滴。

 

        

 

        金骏眉一路走来,无论是从2002年最初的“要生产世界顶级的红茶”即金骏眉研发的雏期开始, 2008年正式投放市场,自始至终都得到张天福、骆少君、江素生等茶界前辈在理念上、信心上,给予的真心帮助、真心指导和真心支持。“正山堂”茶人对此铭记在心,相信广大的消费者也不会忘记。

        

 

        产品从试制、研发创新到发展,都需要一段漫长的认知过程,然而金骏眉却在较短的时间里,打破红茶界常规,引发中国红茶热,成为喜茶爱茶之人和成功人士心中的最爱。这其中的种种缘由中,不能不提到北京的张孟江、孙连泉、阎翼峰、马宝山,在他们的策划鼓励下做成金骏眉并将它带入北京,成为社会极为重视养生之道、成功人士圈内的“尤物”。由于这些极为重视养生之道、成功人士的大力推崇和口口相传,金骏眉旋风迅速从北京刮向全国。一时间金骏眉几乎成了红茶的代名词,能品上一杯金骏眉在社会上成为一种时尚。

 

        

 

        金骏眉从尝试研发到成功问世,一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四百多年的红茶文化与制作技艺传承、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是江骏发、胡结兴、梁骏德、温永胜、江骏生等一批先后受聘于元勋茶厂(正山堂茶业前身)的制茶师丰富的制茶经验,综合造就了金骏眉卓越的品质,这是社会和茶界认可的关键与基础。二是骆少君、叶兴渭、赵玉香、吕毅、祖耕荣、修明等茶界权威人士、权威机构对金骏眉品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鉴定意见,这是金骏眉能够从新产品走向名牌之路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过去,“正山小种,海外卖”是武夷山的一大怪。这十年以来,为探密金骏眉,一睹雄姿,全国各地文人雅士、新闻媒体纷至踏来,昔日穷山僻壤的小山村,顿时热闹非繁、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有效扩大和提升了金骏眉在全国的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同度,促进了当地茶业经济的大发展。


        现在,金骏眉创始见证友人,因为共同理想与记忆,心怀感恩与红茶情怀,再次聚首正山堂。为顶尖红茶-金骏眉创始十周年,再聚一堂,十年情笃,共勉励,共敬之。


        

 

        一杯顶尖红茶-金骏眉,一段十年情意-正山堂。

   
        (附:金骏眉创始十周年楹联佳作鉴赏。图片顺序不按照先后)

 

        

        

        

        

        


 

《宇宙风》编辑怎样约到陈独秀的自传稿

$
0
0


祝淳翔

2015-12-08 13:58 来自 私家历史

字号
陈独秀的两页信札
2013年,拍卖场上出现陈独秀致陶亢德的信札两叶,成交价竟达200余万元,几至一字万金的程度,不免令人咋舌。
眼红耳热之余,且来审读信札的内容。
亢德先生左右:前月十六日平信一、十七日平信二、十八日快信一均于昨日同时收到。中行汇款十元尚未见送来。弟日内即他往,恐难收到了。弟去处尚未大定,俟有确定住处,再行奉闻。自传两次收条奉上,乞检收。此祝健康。 弟仲叩。十二月十三日
亢德先生左右:中行汇款十元收到,收条呈上,乞察收为荷。弟日内或即动身赴成都,俟有确定住处,即行通知。《宇宙风》或迁移,以后寄尊处信拟寄亚东汪先生转交。倘定居成都,自传当可安心续写矣。此祝健康。 弟仲手启。十二月十五日 
此信所云,见汪孟邹兄时乞告之。惟望勿告知他人为要。又白。
注意到信中提及《宇宙风》和《自传》,想来它们便是《实庵自传》刊文及稿费回执。
陈独秀致陶亢德信札
“自传之一章”之由来
《宇宙风》创办于1935年9月,最初的编辑者为林语堂与陶亢德并列,等林语堂翌年8月举家赴美后,编辑者增添林氏的三哥林憾庐,其实大部分编务压在陶亢德一人的肩上。
《实庵自传》属于陶氏发起的“自传之一章”征文。此事原委可从1938年5月1日出版的《宇宙风》67期里的《南迁途中寄语堂:<宇宙风>的现在与将来》的第一节,了解个大概。
语堂先生:
《宇宙风》这把咱们自珍的敝帚,已决定于下月南迁百粤了。这刊物自从你出国之后,我曾像一个小家庭中初做母亲抚育头生儿子那样的一面万分关心,无早无夜全神贯注的看视,一面又以缺少经验,顾问无人而千分担心他的萎弱不寿。幸得憾翁的百般协力,嘘寒问暖,新老戚邻的万分高情,送糖饴[贻]饵,使能日长一日,强健茁壮不亚常儿。八一三全面抗战之前,我敌局势虽已山雨欲来风满楼,但专心一志于他的我,以其将满两岁,日夕萦心者只在于千方百计搜求珍物作庆贺,结果天从人愿,海陆珍物,求得不少——那就是以后陆续发表的多篇《自传之一章》。
不难看出,此文是陶亢德以公开信的形式,向出资人林语堂报告《宇宙风》最近的经营得失,“憾翁”即负监督之责的林憾庐。在信中陶氏着重提及,“自传之一章”的征文目的,是为了庆祝办刊两周年。
说起人物传记的好处,日本学者鹤见祐辅在其长文《传记的意义》(《宇宙风》1937年51-54期,译者“岂哉”又见于香港《大风·风雨谈》以及《宇宙风·姑妄言之》专栏。由于陶亢德几年前翻译过鹤见的文章,又曾任《大风》和《宇宙风》编者,三者同时满足让笔者判断此人即陶亢德)里总结过两点。其一,能得到感化,受到人生的教训;其二是获取知识。而自传作为传记之一种,因真实地传递了传主的所思所想,给读者带来的兴味与知识亦不容小觑。而名人的自传,则在当年的出版界尤其热门。以陶氏的办刊履历为例,《宇宙风》上就连载过冯玉祥的自传;瞿秋白《多余的话》原本有人寄给陶亢德,只因内容过于敏感,陶悚惧不敢发,简又文闻讯力争,遂刊于《逸经》。
“自传之一章”,即便只传递了传主的片段经历,其实也具备相当高的史料价值。有鉴于此,1935年《人间世》即发表过谢冰莹的《自传之一章》,后来在《宇宙风》也有续篇。无独有偶,简又文所办香港《大风》杂志,1941年刊有柳存仁《自传之一章·我的结婚》。以后的《古今》也多的是汪伪高官们的回忆录,可视同他们前半生的自传。不难揣知,林系杂志的编辑们对自传的兴趣是共通的。如若追根溯源,或许是受1934年李圣五主编《东方杂志》三十周年纪念号发起的“时贤自传”所触发。因与本文关系不大,兹不赘述。
如何向陈独秀约稿
陶亢德当年广发征稿信,我很想找到他发给陈独秀的约稿函,然而“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好在从黄立人所编《卢作孚书信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640页),寻获一封陶氏致船运大王卢作孚的约稿信,抄录于此,望能收“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之效。
作孚先生道鉴:
敬恳者。敝志《宇宙风》半月刊创刊于民廿四年九月,以内容切实近情,颇受各界爱读,期销逾万。去秋为裨益青年,特辟“自传之一章”一栏,先后□[赐?]惠者有蔡孑民、陈独秀、何香凝、陈公博、叶恭绰诸氏,读者称善。先生道德、事业国人共仰,拟求赐述自传一章,或言治学处世心得,或述奋斗努力经过,益我后生,光我篇幅。千祈俯允,万分盼祷。
敬候
大安!
陶亢德拜启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日
从信的内容看,“自传之一章”自办刊两周年时发起后,并未昙花一现,而成了相对固定的栏目。信中所提蔡元培,写了《我在教育界的经验》,回忆求学及从教经历,并阐明其教育理念;何香凝所撰《我学会烧饭的时候》,除回忆与廖仲恺在日本留学的琐事外,又涉及孙中山在日本组织成立同盟会等大事……而陈独秀所撰《实庵自传》,则是众多名家所撰自传之中篇幅最长者,究其原因,实际上不是一章,而是两章(分3期登完)!
具体来说,陶亢德如何与陈独秀联系,并约得稿件的呢?可参见陶氏《关于<实庵自传>》(《古今》1942年第8期),文章发表时,陈氏刚去世不久。
陈独秀
静尘君在《我所知道的陈独秀》一文(刊《古今》四期)上说到陈独秀先生的自传,认为这部自传之未能完成是一大憾事。这使我记起了当时向陈先生要此自传的经过来。
使我得到独秀先生自传的是汪孟邹先生。他为我写信到南京去作先容。独秀先生那时候还关在南京监狱里,给我的第一封信就自监狱寄出,每张信纸上都盖有“江苏第一监狱第二科发受书信查讫”的蓝色印章。信的内容值得一抄:
(上略)许多朋友督促我写自传也久矣,只以未能全部出版,至今延未动手。前次尊函命写自传之一章,拟择其一节以应命,今尊函希望多写一点,到五四运动止,则范围扩大矣,今拟正正经经写一本自传,从起首至五四前后,内容能够出版为止,先生以为然否?以材料是否缺乏或内容有无窒碍,究竟能写至何时,能有若干字,此时尚难确定。(下略)
这封信写于七月八日。到七月卅日,他来信通知我“第一章拟为‘没有父亲的孩子’,第二章拟为‘由选学妖孽到康梁派’”。信上没有提到第三章以次拟为什么,大概是当时没有拟到,谁知结果只有发表了这两章,好似预先知道了似的,也有点奇怪。八月中旬他的两章自传就在炮火连天中寄到了上海。
八月廿二他又来一封信,除关照两章自传中有二处增改之处及“考卷”应改为“试卷”外,还告诉我他“日内即可出去”,并谓“此间小报乱造谣言,请转告一切朋友勿信”,所谓出去,是出第一监狱去,当时全面抗战之局已定,各派团结声浪正高,虽为托派的陈独秀,自然也不好意思让他在第一监狱吃炸弹。九月中旬他到了汉口,来信问自传稿收到否?《宇宙风》能继续出版否?到达汉口以后,他的全副精神就放在抗战文章上了,自传已无心思续写。我呢,虽然要的是自传,但也不能强人所难,更不是不知道缓急轻重,况且在烽火漫天之际,《宇宙风》这刊物能否支持得下去,唯天知道。不过每次去信,总还带一句劝他有暇甚至拨冗续写的话。我不知怎样,总觉得《实庵自传》有趁早完成之必要。
廿七年秋独秀先生去了四川,我则于是年冬离港返沪,此后就音信无通,自然再提不到自传一事。去年我再到香港,曾听到一个陈独秀已抵香港的谣传,东探西听,无从证实,香港地方可说小不小,自然踏破了铁鞋也无觅处。末了想说一句的,是独秀先生写文章的态度。廿六年十一月三日他自武昌寄来一信,答复我的逼稿:
(上略)日来忙于演讲及各新出杂志之征文,各处演词又不能不自行写定,自传万不能即时续写,乞谅之。杂志登载长文,例多隔期一次,非必须每期连载,自传偶有间断,不但现在势必如此,即将来亦不能免。《富兰克林自传》,即分三个时期,隔多年始完成者,况弟之自传,即完成,最近的将来,亦未必能全部发表,至多只能写至北伐以前也。弟对于自传,在取材,结构,及行文,都十分慎重为之,不愿草率从事,万望先生勿以速成期之,使弟得从容为之,能在史材上、文学上成为稍稍有价值之著作。世人粗制滥造,往往日得数千言,弟不能亦不愿也。普通卖文糊口者,无论兴之所至与否,必须按期得若干字,其文自然不足观,望先生万万勿以此办法责弟写自传,倘必如此,弟只有搁笔不写,只前寄二章了事而已。出版家往往不顾着作者之兴趣,此市上坏书之所以充斥,可为长叹者也!率陈乞恕。
(八一三五周年记于上海)
文中提及汪孟邹转信,恰与本文开头所引两页信札相呼应。又及,其中节引陈独秀给陶的另外的两封信(已收入《陈独秀书信集》),所涉细节更多,能让读者了解陈独秀为什么想写、如何写自传等的成熟思考,尤其在信中陈独秀还态度强硬地表达了自己写自传,绝非为了谋稻粱,因而拒绝敷衍了事。
同是陈独秀的信,倘以珍惜程度论,那两页短札实在算不上什么。
《实庵自传》让人惦念
《实庵自传》发表后深受读者的欢迎,甚至有位读者一直惦记着想读续篇,急切难耐中,向编辑发信质询(《宇宙风》1938年72期):“贵刊自沪移粤出版,甚表同情。……在沪出版时曾刊有实庵自传,何故中辍,一般读者对该文甚重视,盖以其所代表之意义,不仅只是一个人的历史,实过中国近代一部文化史及政治史,愿贵刊能将全部完全发表。”陶亢德以“编者按”作覆:“陈先生自传,读者常向本刊催索,奈先生以抗战期间必须先写抗战论文,一时不克写无法勉强,只得俟诸抗战胜利之后再求续写矣。”只可惜自传未及续写,陈氏已于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离世,读者和编者的心愿永远无法达成。
由于《实庵自传》格外珍贵,也让陶亢德的朋友金性尧记忆犹新。其例证,见于金性尧为《未能忘却的忆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内容录取自《宇宙风·自传之一章》及《人间世·名人志》)所撰序言。金氏先说明此书编选自《人间世》、《宇宙风》,由于“是看着它们出世和结束的”,自然具备作序资格。诸多篇什之中,《实庵自传》被特意提及:“陈独秀也是北大教授,又是传奇性的人物,在本书中,读来最有兴味而富于性格化的就是他的《实庵自传》。”想来因为印象实在太深刻,此序也以陈独秀的自传作结:
历史需要回顾,本书就不是一本“闲书”,而是现代文化史上一份有意义有趣味的资料集,如果不是陈独秀先生自己写出来,谁能设想他个人往后的十几年行动,却是那位“今科必中”的徐州大胖子所决定的!
《实庵自传》
好事多磨
《自传之一章》成功吸引读者目光的同时,却好事多磨,应了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话。为何这么说呢?请读陶亢德《南迁途中寄语堂》接下来的文字:“……然而正当这期《宇宙风》即将付邮的当口,沪战已启的消息却从往银行取款那位同事的急忙脚步喘气口中带回来了。于是两万馀本刊堆置一室,使我耳闻炮声而兴奋,眼观本刊而伤心。”
订费尚未收到,刊物却已印出,当年的《宇宙风》杂志零售价每册1角,简单匡算纸张和人力成本,损失或达千元以上。不过从陶亢德给卢作孚的约稿信里“期销逾万”四字分析,杂志社虽经重大打击,但因经营得法,短短几月便得纾解,慢慢缓过劲来。
陶无党无派,是个自由职业的文化商人。他很有魄力,曾不吝以高稿酬吸引好的文章。如为争取郭沫若的《海外十年》(首刊于《宇宙风》创刊号),陶亢德一掷百元,作预支稿费(试与陈独秀所得稿费相比较),这笔钱竟占《宇宙风》全部资本的五分之一。
从上面两个实例可见,说陶亢德是出版界王云五式的人物(语见:爱棠《记陶光燮》,《小天地》1945年第4期),不算过分溢美吧。

 

中国名茶之一早白尖

$
0
0

记四川早白尖茶业公司董事长 张德勋

 

 

 

 

     

     “早,为人之先,勤也;白,为净之至,德也;尖,为峰之顶,锐也;茶,道也,为茶者为人”。初读这段茶赋,如一股扑面的清风,感到与众不同,再读让我感到这个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经营视角,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因为这段茶赋,认识了中国名茶之一的早白尖,也认识了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四川早白尖茶业公司董事长张德勋先生。

                   “早,为人之先,勤也”

“早白尖”之名的来历有一个非常优美的传说,也赋予了早白尖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相传公元755年春,“茶圣”陆羽(字鸿渐,湖北天门人,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被后人誉为茶圣)出游巴蜀大地巡察茶叶生产,行至叙州府(今宜宾市)乌蒙山区(今高县一带),品尝当地茶农自制的绿茶时,见此茶:身披银毫、形如竹尖、汤色碧绿、滋味醇爽、香气悠长。陆羽大喜曰:早白尖。从此,川南早茶——“早白尖便闻名于世。

高州(现今高县)自古产茶,早在唐宋时期便是“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高县地理气候优势独特,生态环境天然优越,大部分土壤呈微酸性。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土质条件,优良的地貌和生态环境使高县成为绿色生态茶区和名优早茶开发的最适宜区,是全省茶叶的主产区,更是全国早茶生产基地。自古好茶有好诗,正因为历史的积淀,才会有 “金沙江畔古茶道,乌蒙山岭早白尖”这样形象生动的诗句,诗中所颂之的早白尖便是张德勋先生毕其一生倾力打造的中国名茶--早白尖。 

茶以早为优,人以早为勤。一个“早”字深刻地揭示了独特的企业经营理念,“作为产品,“早”,体现了早茶其自身优秀特点,宜宾市为中国早茶之乡,早白尖茶, 更是早茶中的早茶,,更是作为公司的一种理念,倡导勤劳、奋进的工作乃至人生态度,以及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张德勋先生作出这样的诠释。

“白,为净之至,德也”

茶自古和文化联姻,品茶即是品文化。立志倾其一生心血经营茶业的张德勋先生,善于从古代文化中吸取精髓,他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中的“德”。他不仅把“早白尖”做成品质优良的茶叶品牌象征,更是把“德”溶入茶中,形成其独特的茶文化。

这和张德勋先生的人生经历有关, 他在经商的过程中曾多次遭遇“奸商”,让他对“奸商”十分痛恨,因此他深深地认识到经商做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这不仅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经商的基础。因此,他大力倡导“做人做茶,品德为先”。他独特地把“早白尖”茶和中国古老的“德”文化结合起来,贯穿到“早白尖”的每一个角落和细胞,丰富了中国“德”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茶之道,德之髓也”。也许,这恰是他有别于常人之处。

他认为做茶的过程就是考验一个人一个企业“德”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一个产品只存在一时,一个品牌可以传承百年,一份文化却可以世代永存。“德”在企业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诚信,无论做人做事,诚信是基础,诚信是中华古老文明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他把诚信融入茶中,认为这是根之本、水之源。因此,他一方面重视产品的诚信品质,即确保产品从原料到商品的卓越品质;另一方面确保企业的诚信经营。白,为净之至,德也。作为产品,表现其洁净安全、富含营养、优良非凡的内在品质;作为公司,体现企业诚实、信用的核心价值。”

产品的品质必须从原料抓起,“好茶源自好叶”。张德勋先生把优质、安全、生态作为早白尖的种植、制作理念,将茶园基地建在位于高县与云南交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区,面积两万余亩,森林覆盖率50%以上,经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如世外桃园。茶园不施用化学农药,使用有机肥,从原料上保证茶叶的上乘质量,让每一粒茶芽都做到绿色、生态、无污染。从原料种植到生产加工的每一道工序,亲力亲为,身先士卒,在公司上下形成了浓厚的质量就是公司生命的意识。他常说:白,为净之至,德也。”我们生产的不仅是茶,更是践行“德”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这是提高茶叶品质的需要,更是做人的良知所在。

张德勋先生独特的茶文化理念,让早白尖公司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迅速得到业界和社会的认可,自2003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后,2006年至今,又先后通过了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国家QS质量安全认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质量安全体系认证,2008年 荣获“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 全国质量无投诉、诚信示范企业、“全国食品(茶叶)安全保证体系建设”六家试点企业之一等。

2009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在成都隆重举行。宜宾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吴光镭隆重向全世界推荐“早白尖”茶,再次引起了世界的瞩目。欧盟茶叶委员会负责人詹姆斯·赫尼和意大利茶叶协会主席马可等外国客人专程来到“早白尖”展区,看见如此精美的早白尖茶叶,詹姆斯·赫尼情不自禁地一手高举着刚沏泡的早白尖绿茶,一手高举着刚沏泡的早白尖功夫红茶,十分兴奋地高呼:“中国茶!OK!”,此情此景,张德勋先生也为之动容,十余年的辛苦化成了欣慰而幸福的泪花。

采访中张德勋先生端起一杯刚冲的茶说:“茶如人生。我喜欢茶的清澈透明,容不下半点虚假,人生也如此。芽儿翻滚,犹如跌宕人生,那份清香却让人从心底舒坦。”

独特的“德”文化不仅升华了张德勋先生的个人魅力,也让早白尖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良好的赞誉和口碑,“早白尖”茶销售的不仅是优良的品质,还有早白尖公司推崇的“德”文化。 

 

“尖,为峰之顶,锐也”

  早白尖产于川滇结合部海拔800至1200米的乌蒙山区,茶区群山环抱、云雾缭绕、烟雨蒙蒙,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将茶园建立在高山之巅,他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尖,为锋之顶,锐也

  “作为产品,形容其出类拔萃的优秀品质和锋芒日显的上升势态;作为公司,展示其锐意进取、百折不回的创业精神。”张德勋先生如是说。

云雾缭绕的高山之巅荡涤了创业的艰辛、抚慰了跋涉的艰难,更是启迪和激发了张德勋先生“锐意进取、百折不回”的精神。他把 自主创新,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服务三农作为公司的发展理念,注重自主创新和科技应用,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惜巨资与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联手合作,2005年在公司建立了全省同类型企业中第四家企业技术中心——“早白尖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担负公司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重任,2008年通过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2011年通过了省级技术中心认定,他还从生产原料入手,通过多年努力,培育了两个茶树优良品种(系),为提高产品品质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

强化茶厂管理。该公司有35名专家、技术人员,这批高学历、懂技术的人才被全部充实到加工生产管理的第一线,担任厂长和经理,既搞技术又搞管理,苦练内功,为公司的发展夯实基础。

实施品牌营销战略。与此同时,张德勋先生把目光投向竞争激烈的市场,精心打造“早白尖”品牌,以“早白尖”茶卓越的品质为保证,以独特的早白尖文化为内涵,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公司刚刚组建时,张德勋雄心勃勃想迅速做大做强,全国各地四处奔走开拓市场,重庆、川东、华北、东北..加盟各大著名超市、商场,宣传、促销. 他想象着一夜之间“早白尖”茶就风靡全国,但残酷的事实教训了他,花费了大笔宝贵的发展资金,但企业的发展仍滞步不前,市场仍无法完全打开。这时公司又一次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一方面是资金、人才、设备的严重匮乏制约公司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一些股东担心公司垮掉,人心不稳。那段日子,也是张德勋先生人生中又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回忆的时候他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辛酸”。那时他经常通宵达旦地思索,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他决定调整营销模式,不好高婺远,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步都走得坚实,终于取得了成功。

  在营销上,“早白尖”茶曾在重庆创造了茶界的一个传奇。为了让市场认识“早白尖”茶,他们在南桥寺茶叶市场租下三间门市,卖大碗茶。把批发价近百元一斤的优质茶叶以1元一杯的价格吸引茶客来喝坝坝茶,质优价廉,这一招让“早白尖”茶之名迅速在重庆不胫而走,很多的人花几元钱坐上一、二个小时的公交车来喝茶,“到南桥寺喝早白尖”流行在重庆茶客间。由于到早白尖门市喝茶的人太多,每天要卖七八百碗,门前的空坝里坐满了喝“早白尖”茶的茶客,整个茶叶市场都说的是“早白尖”茶,引起其他经销商的不满,差点将早白尖驱逐出茶叶市场。多年后说起这些往事,张德勋还一脸的眉飞色舞,这次成功的策划,让“早白尖”茶在重庆声名鹊起,迅速打开了重庆及周边地区市场。

2004年后,公司一年一个台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早白尖”的销售取得了非凡的业绩。目前,该公司已有下属3个子公司和8个茶叶加工厂,是宜宾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有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销售网点500多个,还远销俄罗斯、波兰等国家。

一步一个脚印,在张德勋先生的带领下, 早白尖茶先后荣获了“世界优质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等荣誉,早白尖公司已从一家不知名的小茶业公司发展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张德勋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早白尖公司新的挑战目标,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绿色食品茶叶基地五万亩、辐射十万亩、带动农户3万户、助农增收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公司实力,跻身全国茶业行业50强和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张德勋先生说:“我只希望能干成点事。我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早白尖’成为中国的名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天不会遥远。 

 

“茶,道也,为茶者为人”

对于喜茶者来说,品茶即是品人生,而张德勋先生却将之升华为“做茶即做人,做茶之道即是为人之道、经营企业实为经营人生”,他把茶,道也,为茶者为人作为自己和企业的价值评判标准,这在茶界是很少见的。

“茶,道也,为茶者为人”。除了把“德”贯穿在早白尖做人做事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颗茶芽,张德勋先生认为“感恩”更是做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他清楚地记得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当养殖场举步维艰的时候,当早白尖公司茫然四顾的时候,当他几乎失去坚持的信心的时候,当他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时候.. 他说别人也许早忘记了,但他自己永远不会忘记。因此他要更多地回报社会,这才是最好的感恩。

他把公司的发展和农民的致富增收结合起来,走共同发展之路。目前公司已联结农户1.9万余户,茶园2.7万多亩,对农户实行订单收购茶叶,年收购鲜茶叶1万余吨。同时强化对茶农的培训,每年无偿培训500多人次,不仅提高了茶叶的采摘制作质量,也提高了茶农的技术水平。工业反哺农业,形成良性生态链条。

结束采访前,张德勋告诉我们,他计划投资5000万元在高县建立一个“川南茶叶交易市场”。茶圣陆羽在其名著《茶经》中指出,当时中国的茶以八个地方的最为上乘(“八之出”),其中之一就是剑南以下的宜泸地区(今宜宾高县一带)。到了明代,宜宾成为茶税收入最重要的地区。明正统八年(1443),每斤茶抵钞一贯,可见叙茶之贵,茶税之高。同时,宜宾在著名的南方古丝绸之路上占据重要席位,在茶业兴盛的唐、宋时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茶马互市”特别兴盛,宜宾各地大力发展茶业,用以换取马匹、盐及其它日用品,形成了专门的“买马场”和“茶马交易市场”,当年茶业之兴旺可见一斑。

他认为在地理位置上,高县位于川滇黔结合部,而这一带又正好是优质名茶的基地,建立这样一个大型茶叶交易市场,汇集川、滇、黔的名茶,形成合力进军全国市场,有利把本地优质名茶推荐出去,把先进的种植、制茶产品和技术引进来,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带动区域茶叶行业发展,提升本地茶叶的知名度,促进本地茶产业的全面优质发展,再现昔日“茶马交易”的繁华景象,都很有意义,他说这才是我办这个市场的最终落脚点,他决定把这件事作为公司的一种社会责任去做。听完张德勋先生的这番话我良久沉思,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时我也才完全领悟了“茶,即道,为茶者为人也”的真正含义。

“茶道人生”,这四个字是对张德勋先生的最好写照。张德勋先生是用心在做茶,茶也成为了张德勋先生生命的一部分,让我们祝愿张德勋先生的梦想早日成为现实。


 

东溪试茶录

$
0
0
《东溪试茶录》宋·朱子安 
(1064年前后撰) 
子安事迹无考。 

《郡斋读书志》作朱子安,然《百川学海》是宋刻,题作宋子安集,《宋史》艺文志亦作宋子安,王先谦校刊本《读书志》在“朱”字下注说,旧钞作“宋”。又《宋史》艺文志作“东溪茶录”,误脱“试”字。子安因为丁谓、蔡襄两家茶录,记载建安茶事,尚有未尽,所以写作此书。 
四库全书着录。刊本有①宋百川学海本,②明翻宋百川本;③华氏刊本;④格致丛书本;⑤百名家书本;⑥茶书全集本;⑦说郛本;⑧清古今图书集成本;⑨民国丛书集成本。 

全书约3000多字。首序论,次分总叙焙名,北苑(曾坑,石坑附)、壑源(叶源附)、佛岭、沙岭、茶名、采茶、茶病等八目。对于诸焙沿革及其所属各个茶园的位置和特点,叙述详细。“茶名”指出白叶茶、柑叶茶、早茶、细叶茶、稽茶、晚茶、丛茶等七种茶的区别,包括茶树的性状和产地。采摘的时间和方法等。 

堤首七闽,山川特异,峻极回环,势绝如瓯。其阳多银铜,其阴孕铅铁;厥土赤坟,厥植惟茶。会建而上,群峰益秀,迎抱相向,草木丛条。水多黄金,茶生其间,气味殊美;岂非山川重复,土地秀粹之气钟于是,而物得以宜欤?北苑西距建安之洄溪,二十里而近,东至东宫,百里而遥。(姬名有三十六,东宫其一也。)过洄溪、踰东宫,则仅能成饼耳。 

独北苑连属诸山者最胜,北苑前枕溪流,比涉数里,茶皆气何弇然色浊,味尤薄恶,况其远者乎?亦犹橘过淮为枳也。近蔡公作「茶录」亦云,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造,色味皆重矣。今北苑焙风气亦殊,先春朝隮常雨,霁则雾露昏蒸,昼午犹寒,故茶宜之。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自北苑凤山南直苦竹园头,东南属张坑头,皆高远先阳处,岁发常早,芽极肥乳,非民间所比;次出壑源岭,高土决地,茶味甲于诸焙。 

丁谓亦云;「凤山高不百丈,无危室绝崦,而岗阜环抱,气势柔秀,宜乎嘉植灵卉之所发也。又以建安茶品甲于天下,疑山川至灵之卉,天地始和之气,尽此茶矣。又论石乳出壑岭,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骨。」丁谓之记,录建溪茶事详备矣。至于品载,止云北苑壑源岭,及总记官私诸焙千三百三十六耳。 

近蔡公亦云,唯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故四方以建茶为目,皆日北苑。建人以近山所得,故谓之壑源。好者亦取壑源口南诸叶,皆云弥珍绝,传致之间,识者以色味品第,反以壑源为疑,今书所异者,从二公纪土地胜绝之目,具疏园陇百名之异,香味精麤之别,庶知茶于草木为灵最矣。去亩步之间,别移其性,又以佛岭叶源沙溪附见以质二焙之美,故曰「东溪试茶录」。自东宫、西溪、南焙、北苑皆不足品第,今略而不论。 

总叙焙名----- 

(北苑诸焙,或还民间,或隶北苑,前书未尽、今始终其事。) 

旧记建安郡官焙三十有八,自南唐岁率六县民采造,大为民间所苦。我宋建隆已来,环北苑近焙,岁取上供,外焙俱还民问而裁税之。至道年中,始分游坑、临江、分汾常、西蒙洲、西小丰、大熟、六焙隶南剑,又免五县茶民,专以建安一县民力裁足之,而除其口率。泉庆历中,取苏口、曾坑、石坑、重院还属北苑焉。又「丁氏旧录」云,官私之焙千三百三十有六,而独记官焙三十二,东山之焙十有四;北苑龙焙一,乳橘内焙二,乳橘外焙三,重院四,壁岭五,壑源六,范源七,苏口八,东宫九,石坑十,建溪十一,香口十二,火梨十三,开山十四。南溪之焙十有二:下瞿一,蒙洲东二,汾东三,南溪四,斯源五,小香六,际会七,谢坑八,沙龙九,南乡十,中瞿十一,黄熟十二。西溪之焙四;慈善西一,慈善东二,慈惠三,船坑四。北山之焙二;慈善东一,丰乐二。 

北苑----- 

(曾坑石坑附) 

建溪之焙三十有二,北苑首其一,而园别为二十五,苦竹园头甲之,鼯鼠窠次之,张坑头又次之。苦竹园头连属窠坑,在大山之北,园植北山之阳,大山多修木丛林,郁荫相及。自焙口达源头五里,地远而益高,以园多苦竹,故名曰苦竹;以高达居众山之首,故曰园头。直西定山之限,土石迥向如窠然,南挟泉流积阴之处,而多飞鼠,故曰鼯鼠窠。其下曰小苦竹园,又西至千大园,绝山尾,竹蓊翳,昔多飞雉,故曰鸡薮窠。又南出壤园麦园,言其土壤沃宜[麦牟]麦也。自青山曲折而北,岭势属如贯鱼。凡十有二,又限曲如窠巢者九,其地利为九窠十二垄,隈深绝数里曰庙坑,坑有山神祠焉。又焙南直东,岭极高峻,日教练垄。东入张坑,南距苦竹带北,冈势横直,故曰坑。坑又北出凤凰山,其势中跨,如凤之首;两山相向,如凤之翼,因取象焉。凤凰山东南至于袁云垄,又南至于张坑,又南最高处曰张坑头。言昔有袁氏张氏居于此,因名其地焉。出袁云之北,平下,故曰平园,绝岭之表,曰西际。其东为东际,焙东之山,萦纺如带,故曰带园。其中日中历坑,东又曰马鞍山,又东黄淡窠,谓山多黄淡也。绝东为林园,又南曰柢园,又有苏口焙,与北苑不相关。昔有苏氏居之,其园别为四,其最高处曰曾坑,际上又曰尼园,又北曰官坑,上园下坑,园庆历中始人北苑,岁真有曾坑上品一斤,丛出于此。曾坑山浅土薄,苗发多紫,复不肥乳,气味殊薄。今岁贡以苦竹园茶充之,而蔡公茶录亦不云曾坑者佳;又石坑者,涉溪东北,距焙仅一舍,诸焙绝下,庆历中分属北苑,园之别有十:一日大畬、二日石鸡望、三日黄园、四日石坑古焙、五日重院、六日彭坑、七日莲湖、八日严历、九日鸟石高、十日高尾,山多古木修林,今为木焙取材之所。园焙岁久,今废不开,二焙非产茶之所,今附见之。 

壑源----- 

(叶源附) 

建安郡东望北苑之南山,丛然而秀,高峙数百丈,如郛郭焉。(民间所谓捍火山也)其绝顶西南下视建之地邑(民间谓之望州山)山起壑源口而西,周抱北苑之群山,迤逦南绝其尾,岿然山阜高者为壑源头,言壑源岭山自此首也。大山南北以限沙溪,其东日壑水之所出。水出山之南,东北合为建溪,壑源口者,在北苑之东北,南径数里。有僧居曰承天,有园陇北,税官山,其茶甘香特胜。近焙受水,则浑然色重,粥面无泽。道山之南,又西至于章历,章历西曰后坑,西日连焙,南口焙山,又南日新宅,又西日岭根,言北山之根也。茶多植山之阳,其土赤埴,其茶香少而黄白;岭根有流泉,清浅可涉,涉泉而南,山势回曲,东去如钩,故其地谓之坚岭坑,头茶为胜。绝处又东别为大窠坑头,至大窠为正壑岭,寔为南山。土皆黑埴,茶生山阴,厥味甘香,厥色青白,及受水则淳淳光泽(民间谓之冷粥面)视其面涣散如粟,虽去社茅叶过老,色益青明,气益郁然,其止则苦去而甘至(民间谓之草木大而味大是也)他焙芽叶遇老。色益青浊,气益勃然,甘至则味去而苦留为异矣。大窠之东,山势平尽曰壑岭尾,茶生其间,色黄而味多土气,绝大窠南山。其阳曰林坑,又西南口壑岭根,其西曰壑岭头,道南山而东曰穿栏焙,又东日黄际。其北曰李坑,山渐平下,茶色黄而味短。自壑岭尾之东南,溪流缭遶,冈阜不相连附,极南坞中曰长坑,踰岭为叶源,又东为梁坑,而尽于下湖。叶源者,土赤多石,茶生其中,色多黄青,无粥面粟纹而颇明爽,复性重喜沉为次也。 

佛岭----- 

佛岭连接叶源下湖之东,而在北苑之东南,隔壑源溪水,道自章阪东际为丘坑,坑口西对壑源,亦曰壑口,其茶黄白面味短。东南口曾坑(今属北苑)其正东曰后历,曾坑之阳曰佛岭。又东至于张坑,又东曰李坑,又有硬头、后洋、苏池、苏源、郭源、南源、毕源、苦竹坑、歧头、槎头,皆周环佛岭之东南,茶少甘而多苦,色亦重浊。又有篢源(篢音胆未详此字)石门江源白沙,皆在佛岭之东北,茶泛然缥尘色而不鲜明,味短而香少为劣耳。 

沙溪----- 

沙溪去北苑西十里,山浅土薄,茶生则叶细,芽不肥乳。自溪口诸焙,色黄而土气;自龚漈南曰挺头,又西曰章坑,又南曰永安,西南曰南坑。漈其西曰砰溪。又有周坑、范源、温汤漈厄源、黄坑、石龟、李坑、章坑、章村、小梨,皆属沙溪。茶大率气味全薄,其轻而浮,浡浡如土色,制造亦殊,壑源者不多留膏,盖以去膏尽则味少而无泽也。(茶之面无光泽也)故多苦而少甘。 

茶名----- 

(茶之名类殊别,故录之) 

茶之名有七:一约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之比,今出壑源之大窠者六(叶仲元、叶世万、叶世荣、叶勇、叶世积、叶相)壑源岩下一、(叶务滋。)源头二、(叶团、叶肱。)壑源后坑(叶久)壑源岭根三、(叶公、叶品、叶居。)林坑黄漈一、(游容)、丘坑一、(游用章。)毕源一(王大照。)、佛岭尾一(游道生。)、沙溪之大梨深上一、(谢汀)高石岩一、(云摖院)大梨一、(吕演)砰溪岭根一、(任道者)次有柑叶茶,树高丈余,径头七八寸,叶厚而圆,状类柑橘之叶,其芽发即肥乳,长二寸许。为食茶之上品。三日早茶,亦类柑叶,发常先春,民间采制,为试焙者。四日细叶茶,叶比柑叶细薄,树高者五六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溪山中,盖土薄而不茂也,五日稽茶,叶细而厚密。芽晚而青黄,六日晚茶,盖鸡茶之类,发比诸茶晚,生于社后,七日丛茶,亦曰糱茶,丛生高不数尺,一岁之间,发者数四,贫民取以为利。 

采茶----- 

(办茶须知制造之始,故次) 
   
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岁多暖则先惊蛰十日即芽,岁多寒则后惊蛰五日始发。先芽者气味俱不佳,唯过惊蛰者最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诸焙后北苑者半月,去远则益晚。凡采茶必以晨兴,不以日出,日出露稀为阳所薄,则使芽之膏腴出耗于内茶及受水而不鲜明。故常以早为最,凡断芽必以甲不以指,以甲则速断不柔,以指则多温易损,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民间常以春阴为采茶得时,日出而采,则茅叶易损建人谓之采摘不鲜,是也。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岁多暖则先惊蛰十日即芽,岁多寒则后惊蛰五日始发。先芽者气味俱不佳,唯过惊蛰者最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诸焙后北苑者半月,去远则益晚。凡采茶必以晨兴,不以日出,日出露稀为阳所薄,则使芽之膏腴出耗于内茶及受水而不鲜明。故常以早为最,凡断芽必以甲不以指,以甲则速断不柔,以指则多温易损,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民间常以春阴为采茶得时,日出而采,则茅叶易损建人谓之采摘不鲜,是也。 

茶病----- 

(试茶辨味必须知茶之病,故又次之) 

芽择肥乳,则甘香而粥,面着看盏而不散;土瘠而芽短,则云脚涣乱,去盏而易散。叶梗半则受水鲜白,叶梗短则色黄而泛(梗谓芽之身除去白合处,茶民以茶之色味俱在梗中)鸟蒂白合,茶之大病;不去鸟蒂,则色黄黑而恶。不去白合则味苦涩(丁谓之论备矣)蒸芽必熟,去膏必尽。蒸芽末熟则草木气存(适口则知)去膏未尽则色浊而味重。受烟则香夺,压黄则味失,此皆茶之病也。(受烟谓过黄时火中有烟,使茶香尽而烟臭不去也,压去膏之时,久留茶黄未造,使黄经宿,香味俱失,弇然气如假鸡卵臭也。)
 

从历代茶书看中国茶的历史

$
0
0

2014-09-11 | 来源于:藏易购
在南京采访80多岁的朱自振老先生,才知道此书的搜集和汇编工作起源甚早。上世纪30年代,金陵大学的万国鼎先生开始搜集中国农业史材料;50年代,金陵大学的农业史研究学科并入南京农业大学,朱自振是在万先生指导下,开始对中国各地的茶叶史材料感兴趣,和他的同学们去全国各地,搜集上千种古书及方志中的农业资料,这项工作一直持续了到“文革”。现在南京农大的图书馆资料库里,还有当时认真抄来的各地资料,以至于“文革”后很多地方方志已毁,又重回此地寻找资料。    

正是在这些方志和搜集回来的各图书馆所存的茶书的基础上,出版了这本茶书汇编,相比起以往的汇编,这次的编撰,一是搜集更加广博,二是利用了大量现代学术观点。后来和朱先生一起汇校此书的郑培凯告诉我,以往中国古代士大夫对茶书的态度很轻视,比如“四库全书总目”中,子部的谱录中的另册,才搜集茶书,而且很多书只存目不收录,还是因为古人认为茶是小道。但是他们觉得,在物质文明发展史上,陆羽的《茶经》是一件大事,因为它肯定了茶饮生活的知识性地位,不仅包括了大量的茶事经验,还奠定了茶道规矩。    

之后的饮茶脉络,基本上没有脱离陆羽的法门,走向了精致品茗的道路,从茶书的整理中特别能看出这点。采访两位研究者,我们要讨论的是唐以前的茶世界,唐为何成为分水岭,以及唐以后的饮茶风尚的变化,到了元明清,大量资料出现,可以由此细观中国人的饮茶习俗。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了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三联生活周刊:饮茶在中国起源很早,那么究竟起源何时?有明确记载吗?  郑培凯:根据今天的研究,我们没有办法确定饮茶起源于何时何地,陆羽说起源于神农,其实这不能确定历史时期;前段时期有河姆渡文化考古说发现了茶树的图画,也非常不准确;还有人说云南的古猿有原始茶饮,更是不负责任。在开始茶饮用之前,有可能出现过将茶做药,或者把茶叶入汤羹的做法,但是和真正的饮茶开始都相去甚远。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西汉马王堆的挖掘中,发现的竹木简中都有茶的别名出现,《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荼陵,现在叫茶陵,也表明了茶树汉代的时候已经在长江中下游地带已经种植了。不过汉代时候,四川还是主产区,当时的饮用方式还不够清晰,应该是原始的煮汤饮用,也有加盐姜同煮的,基本上还属于药用,茶在漫长岁月里,一直属于药食同源的产物。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  

三联生活周刊:魏晋喝茶方式有什么样的标准?还是当时还没有形成标准?有说法是唐是中国饮茶的分水岭,之前是草味羹饮时期,之后是精致时期,是这样吗?  

郑培凯:很多人提及魏晋饮茶,是因为文人的诗赋中经常提到茶,但是当时饮茶的资料其实很少,我们只是知道,当时的茶不仅用来待客,还用来祭祀。北方游牧民族不喝茶,他们会觉得茶是南方人的饮料,《茶经》里面就记载了“茗为醴奴”的故事,北人对南人的饮用茶多加讽刺。他们占领了大部分地区后,南北交融,饮用习惯才慢慢传开。  

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属于实用阶段。唐之后,茶饮普遍化不说,还成为精致的饮品,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到了唐代茶风大盛,而且南北方都开始饮用茶?这和唐是个大一统帝国有关吗?  郑培凯:和历史积累有关系,也和当时的交通发展有关系,按照严耕望的研究,当时内陆交通已经可以把茶运输到塞外,到吐蕃,这些区域都养成了饮用茶的习惯。唐代政府开始建立茶政,茶税也开始征收,成为唐时经济贸易的重要环节。  

茶之流行,肯定不是单一原因,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我记得看过资料,北方泰山寺庙里的僧侣,参禅“务于不寐”,可以喝茶。与此同时,陆羽提倡的茶道方式和创新的饮用规矩,一时风行,他后来也成为茶神,人们买来巩县窑的小瓷像,往上面浇茶水,有点浴佛的意思。  

三联生活周刊:唐时的名茶是什么?就是巴蜀的蒙顶茶吗?还有江南的顾渚紫笋?为什么这些茶到后来都没有流传下去?  郑培凯:当时的茶叶生产已经精益求精,有的地区强调精致,有的地区强调产量。比如我们知道的浮梁的茶叶,就是大宗贸易,主要靠产量取胜,每年茶税惊人。而你说的蒙顶、顾渚都是精品产区,蒙顶茶分若干种,石花、小方、散芽,是天下第一等。但是蜀道难,上贡不方便,所以江南的产区就也成为贡茶区域。除了蒙顶,湖州的顾渚紫笋、寿州的霍山黄芽,还有蕲州的团黄,都是名茶;《唐国史补》还提到,当时的吐蕃也受中土影响,唐使节去了那里,赞普会拿各种名茶展示。这也可以为“茶道大行”的说法做一补充。  

三联生活周刊:有说法,关于陆羽的史实并不清晰,甚至名字都不真实,这种说法正确吗?  郑培凯:其实还是清晰的。冠在他名下的著作有几本,有的显然不真实,比如关于陆羽评水的著作,就应该是后人伪托。但是他有自述,关于他的弃婴的身世,以及后来被庙里的僧侣收养的经历,包括他对易经、佛典和儒家典籍的熟悉,都应该是真实的。而且他和当时的名流,如颜真卿、皎然等人互相唱和的诗歌也都有记录。  

当时科举制度初兴,一些身份低微的人有了晋升之道,士人的地位有所上升,陆羽结交的很多人属于这一系统,他自己也属于把民间文化融入上流社会的人物。陆羽的《茶经》并不仅是总结当时的喝茶方式,而是制定了一些新的他觉得重要的准则,提出了自己清晰的品饮之道,包括整个学科的科学体系也初步建立了。这个准则,事实上一直影响到后世,别看唐茶的喝法与现在差别很大,但国人饮茶的内在精神路径,完全是他那时候就定下的。  

比如《茶经》里有茶器一卷,表面是列举烹茶器物,实际上是根据他自己的原则,确立饮茶的规矩,他的茶道仪式,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也非常流行,通过这种规矩的确立,他构建了饮茶的氛围,提供了心灵超升的领域。可以说,后世所有的茶的规矩,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都从他这里面来,他是这个学科的开创者,所以,这个世纪回看《茶经》,会觉得特别有意思。  三联生活周刊:有哪些最基本的规矩呢?  

郑培凯:他的规范很全面,其中他的个体的审美起了很大作用。比如说到碗,他喜欢越州青瓷,然后是鼎州、婺州、岳州等;不赞成邢州和越州并列第一的观点,他觉得越州瓷像玉、像冰,尤其是青瓷适合与茶合配,可以衬托茶的颜色。邢州白瓷将茶衬托得过于红,寿州黄瓷把茶衬托得过于紫,都不太适合茶。  他是以自己对瓷色的观察和瓷碗质地的研究来决定的,让饮茶者感到美感。这里面就开始建立了整体的心灵感受,有了茶道整体的艺术感标准。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那套茶具,说明了陆羽的规范影响深远,不仅于民间,宫室也遵守他定的规则,器具完备讲究,进而奢侈,也说明当时饮茶的礼仪极其重要,甚至有繁文缛节的倾向。  

茶经里面还提到了择水的重要性、火候的重要性,包括俭素之美,尤其重要是提出了茶有真香,不赞成以往流行过的添加各种姜、盐、枣、橘皮、薄荷等物质,觉得那等于“沟渠废水”。  

三联生活周刊:你特意提到了茶有真香的准则制定,这个影响特别大,似乎之后的茶事都奉行了这一原则。尤其是中国,如果是混合香料做成的茶,大家就会觉得劣质。是这样吗?  

郑培凯:他的观念影响到了后世,包括蔡襄、宋徽宗等饮茶大家都提出茶有真香,不应该添加龙脑香等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民间还是有添加各种果实花朵的习惯,造成了加香系统的绵延不绝,北方的花茶事实上也算得上源远流长了。  

添加有添加的道理:北方的水土问题造成了北方普遍水质硬,掩盖茶的真香。外加古时候交通不便利,新鲜的茶运到北方,可能已经没有了香味,所以靠别的香味提神。包括自唐以来,北方受游牧民族影响深,一直有往茶里加奶的习惯,这些都是影响深远的理由,也是造成北地现在的民间百姓喜饮花茶的习惯。但是士大夫阶层还是奉行茶有真香的道理,基本不添加任何物质。  三联生活周刊:关于水,好像陆羽有很多相关传说,包括天下泉水的品定,是不是也是他最早提出的?  

郑培凯:陆羽对水的品鉴相对简单,但也是开创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就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还对山水做了分析,要捡取“乳泉,石池慢流者上”,不要涌流的瀑布的水,也不要山谷里浸满不泄的水,江水则取离人远者,井水则是选择人们汲取多的,其实都强调的是“活水”概念。  

传说陆羽撰有《水品》一书,但是我们翻检阅读,发现已经散失了,现在翻刻的很多是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中记载陆羽的品题,不足为依据。  关于他品尝水传说的神乎其技,比如一桶水能分别出来哪个是江中间打的,哪个是岸边打来的,这是违反物理常识的。后来这故事又附会到了苏东坡身上,其实这都是人们在想象空间里的创造。也说明国人在追求品茶艺术方面的追求。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从蔡襄到宋徽宗,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细腻讲究也无可比拟。也许就因为此,走向了盛极而衰的道路,但是从这些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人创造了一个复杂瑰丽的茶世界。  三联生活周刊:宋代最著名的茶书,我知道有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整个宫廷品茗已经成为风尚,当时书籍记载的情况如何?  

郑培凯:确实这两本书记载非常清晰,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详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当时的点茶手法,在蔡襄的书籍里记载很清楚,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表面的沫饽不匀。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可以清楚地比较好坏。  

点茶法已经与唐大不相同,延续的是使用末茶,要使末茶产生大量的泡沫,我个人以为和道教的思想有关,觉得这些沫是精华,也和唐代胡人喜欢喝奶的习惯有关。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有仪式,才有审美,所以现在有人说日本茶道重仪式,中国不看重,并非如此简单。  

瓷器发展也被茶所影响,早期使用的瓷器,和宋末年推崇的瓷器完全不同,唐朝的秘色瓷,其实也是和茶色配合的,茶色丹,用秘色的碧来衬托。北宋时候,使用了大量的青白瓷,那时候还不像后来那么推崇建盏。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的击拂动作书籍中好像也有很多记载,那些动作包括使用的器物,是在现在日本抹茶道中留存了吗?  

郑培凯:其实不太一样。宋人早期的宫廷中使用的是黄金和白银制作的击拂工具,蔡襄称之为茶匙,他觉得金和银的最好,竹子的太轻,所以不好,因为需要有力量的击拂,才能形成表面的沫钵,像乳花一样。比蔡襄早半个世纪宋初的《荈茗录》里面写道,有的人运用茶盏能够做出各种图画,也包括茶百戏,可见这个茶匙运用的复杂程度。  

茶筅是后来发明的,也就和现在日本存留的很像了。有点类似西洋打蛋器物,但是细密,和现在日本的轻巧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当时是用竹根制作,器物重,器端有力,整体粗壮,因为这样才能掌握,操作起来也便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才能出一碗美好的茶汤。宋徽宗写了很多不正确的击拂方法,然后写了详细的击拂法,如何才能击拂出“乳雾汹涌”的好茶,因为茶色贵白,建安的黑盏也就开始变得贵重起来,又厚又保温,保温是因为击拂时间需要很长。过去被视为上品的青白瓷,在徽宗那里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茶的饮用方式还改变了瓷器的系统标准。比如宋流行的天目碗,到了明代就基本不见了,全部都出口日本了,因为我们的饮用规则改变了。  

宋徽宗在茶学上有很多专业性的追求和结论,不过宋徽宗这种走极端的品饮方式,并不是当时普遍的饮用方式。当时他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为了生产出最好的团茶,有几万人上山采茶,穷奢极欲。但是了解这样的生活方式,重审当年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也是件美好的事情,可以看出中国人对茶曾经风靡到何种程度。  三联生活周刊:宋人写福建一带贡茶的书籍特别多,这是为什么?  

郑培凯:还是因为上行下效,贡茶地点由江浙搬到了福建,这里成为新的最好的茶叶基地。因为天气变化,北宋期间的天气开始变寒冷,本来放在太湖地区的贡茶园不能在清明前广泛发芽,没有那么多贡品了,于是搬家到了福建建安,保证清明前有大量的贡茶,欧阳修等人都描绘过,当时有20多本书详细描绘福建贡茶园的情况,非常详尽。  

三联生活周刊:上层社会如此繁杂的饮茶方式,是不是也影响了民间?民间如何喝茶?  郑培凯:宋徽宗的讲究基本已经无可比拟了,当时他的茶叶极品也不可能那么普及,包括他那套复杂的饮用体系也难以推广,所以民间很难达到宫廷的饮用方式,并非按照他们的饮用方式喝茶,而是沿着自己的下里巴人的道路发展:一是在茶中加各种料;二是宋时候,散茶引经据典开始饮用。  

加各种料的饮茶行为是自古习俗,陆羽很不喜欢,他觉得这就像是沟渠间废水一样,蔡襄文章也提出,有人喜欢在团饼中添加龙脑香,夹杂珍果香草,都不对,但是当时民间还是添加着,梅尧臣批评北方人喝茶“只解白土和芝麻”,说明当时北方用白色土碗往里面添加芝麻;当时北方还有添加姜、盐、牛奶的,还是受到游牧民族的习惯影响。  

不过,这种习惯不局限于北方,南方也有很多加料茶,南宋临安的茶馆有多种花果茶,还有七宝擂茶,就是各种盐、花椒、酥油饼混合的茶汤,其实里面的茶只是有一点茶意而已,现在湖南等地区的擂茶习惯还顽固存留着,其实也是古风。北方喝茉莉花茶的风尚,其实也是渊源有自。  其中比较脱俗的是莲花茶,就是在夜晚半绽放的莲花的花心放茶,然后扎紧花瓣,次早取出茶叶,之后焙干使用,据说也很清美。  

宋到元的阶段,散茶的饮用渐渐推广,当时的王祯《农书》就说,南方已经普遍饮用散装芽茶,不一定碾成末再饮用。也是因为团茶的制作过于繁琐,南宋后的散茶就大规模出现了,晒青,炒青都有出现。所以,并不是像传统说法,到了明太祖时候突然废团改散,以江南为代表的民间,早就饮用散茶了,并非突然性的改革。  

明代算中国再次茶道复兴的时期。从茶书上看,整个明清茶书有上百种,占到总茶书72%,但是很多抄自唐宋,有些疏忽错漏,所以以往学者并不重视。但是,明清茶书有以往唐宋不具备的地方,关于茶树种植管理,关于茶叶制作技术,关于饮茶的文人趣味,有颇多新见。晚清茶书,更是开近代科学茶学科的先河。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学者研究指出,明代算是中国饮茶系统迎来了又一次复兴,在我们看来,繁杂的唐宋到简单的明清,是一个越来越简单化、日常化的过程,那么复兴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培凯:前面提过宋到元,蒸青炒青所制作的散茶已经逐步在民间流行了。到了明初,明太祖废饼茶改散茶,一是觉得团饼奢侈浪费,二是因势利导。  

这时候,不仅是饮茶方式变革了,关键是茶叶的制作技术也变化了,这对于中国茶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炒青的制作和烘焙方面,制茶者开始依照茶叶的特征,掌握炒青的火候,研制出了各种有特色的名茶。我们现在所喝的不少名茶,都是明代出现的,比如龙井。  

万历年间,有罗廪所著的《茶解》,里面提到唐宋贡茶的制作方式奢侈,已经丧失了茶的本真,不如明代炒青制茶,可以保证茶叶的本来香味,书里还记载了详尽的采茶制茶法,现代通用的观念当时都已经出现了。比如不采雨胚,那样的茶不香;晴天的茶胚,必须当时采当时炒制,这样才可以保证色、香、味的系统。  

制作的炒青工艺,在书籍中说得相当精准,还解释了茶炒熟后,必须揉妥的原因,因为要让茶中的脂膏溶解方便,冲泡时就可以散发出来香气和内涵物质。书里甚至各种炒制的工具都有规定,比如炒茶用的铁镗,要用熟铁,不要用生铁。  

三联生活周刊:诞生了哪些新的名茶?这些名茶是如何和品茗系统配合的?  

郑培凯:其实还是因为不同经济业态发展的缘故,新的名茶体系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首先诞生了。唐宋时代,奉行的是设监制作的贡茶体系,最优质的茶根本不会流入民间。但是明代中叶后,江南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整个长江中下游区域,以及沿大运河一带都发展起来了,普通人的生活也讲究精致和享受,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他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品茗就是其中一项。在他们推动下,新的名茶体系诞生了。  

当时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  

先说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了、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另一方面,着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  

当时有本相当重要的茶书,许次纾所写的《茶疏》,说到了茶具的陈设和摆放,以及品茗过程,考虑的不仅是仪式,而是味觉和嗅觉的综合享受,以及五官的舒适,对人格清高有所培养和提升,着眼于人间修养。  

他还罗列了许多适合喝茶的时间、场合,包括器物,充满了明代的文人意趣,比如夜深共语、鼓琴看书之时;茂林修竹,名泉怪石之地等等,还写了他认为不宜喝茶的场合:大雨雪、长宴大席、人事忙迫、观剧等等。包括不宜用的恶器、敝器、铜匙、铜铫、各种果实香药等。  

当时有很多文人会详尽描写喝茶场合和禁忌,比如冯可宾的《岕茶笺》里也提到了宜茶场合,另外一些比较著名的文人书籍中,如《遵生八笺》、《陶庵梦忆》、《长物志》中都有类似描绘。明人追求茶饮的器物和环境,主要是要求有明朗的感觉,周围的环境以清静澄彻为主,但不是日本式的追求宗教的清寂。  

为什么追求这种品饮情趣?是因为当时文人的口味也变化了,强调茶叶的真香,都是以轻扬芬芳空灵为主,不再像以往宋代福建的贡茶那样浓郁厚重。所以,新的名茶体系也诞生了,比如《遵生八笺》里提到,苏州的虎丘茶和天池茶,都是不可多得的妙品,杭州的龙井超越了天池,因为炒法更精妙。从南京礼部尚书位置上退下来的冯梦祯对当时著名的天池、虎丘、龙井、罗岕茶,也多有品评,结论是虎丘最好。不过有意思的是,因为贡茶体系已经与宋不一样了,茶叶精品并不一定送入皇宫,而是待价而沽,所以出现了真假难辨的情形,当时的龙井茶已经有大量假茶,就是茶叶名家也不一定能轻易区分。  

袁宏道的评价,和冯梦祯相似。他也觉得这几种茶很好,不过他觉得现在已经不在的罗岕茶为天下第一,觉得有金石气,非龙井的草气,天池的豆气和虎丘的花香气。各种名茶的提出有个人口味的主观成分,不过,文人欣赏趣味基本还是一致的。他们追求茶的芳香,但是也要求不能光有芳香,还需要深味,而且芳香也是清雅型,以兰花香为主。  

三联生活周刊:崇尚清香的同时,是不是还有别的混合香?还添加东西吗?我记得不少混合茶,比如南宋的莲花茶,也是明人推崇的。高阳描绘清代生活的小说里,名妓也拿各种花熏过的茶待客。  

郑培凯:明代的文人普遍反对在茶里添加果实花朵或者香草,追求茶的清饮,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陆羽追求的茶道,茶有真香的体现。但是大众选择未必与名士相同。  

尤其是江南以外的地区,承载了过去加料加果实的习惯,还有添加各种作料的,所以各地都留存有加料茶的记载。包括很多强调茶有真香的茶书,有时也妥协,比如明初朱权的《茶谱》,反对茶夹杂诸香。但与此同时,也写了茶叶的熏香法,甚至可以用各种花香渗透其中,所谓百花熏香。也不反对加龙脑香,可能是朱权那时候饼茶的风气还在,对添加香料的习惯还比较接受。  

不过,后期的部分文人也没有完全放弃这一习惯。就拿倪云林来说,他发明了清泉白石茶,往茶叶里面添加核桃松子肉,还为有高士不解他的茶而大发雷霆。民间的各种果子茶则更多,往里面添加各种吃食,这些行为都被罗廪《茶解》视为“茶厄”,也说明民间与雅士提倡的风尚还是有距离的。  

三联生活周刊:福建贡茶在江南名茶流行后怎么办了?这和福建茶在明清交替之际发明了红茶、乌龙茶和白茶等有直接关系吗?  

郑培凯:有一定关系。因为宋元的贡茶体系的废除,福建的一些茶开始转型,本来是皇家包办,现在要考虑商品市场的销售,而且传统的福建茶偏浓厚,偏甘醇,偏浓郁,必须要发展出一条不同于江南轻灵的新道路,这也是后来发展出乌龙茶和红茶的历史背景。  

三联生活周刊:你前面提到,有一种岕茶很流行,有什么特点?他们为什么后来不存在了呢?  

郑培凯:明末的士大夫普遍提到了罗岕茶为茶中精品,这也算是当时的流行口味,晚明的茶书中,关于此茶的论著就有好几本。比如,有熊名遇的《罗岕茶记》、周高起的《洞山岕茶系》、冒襄的《岕茶备抄》。根据这些书籍,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茶属于蒸青,而明朝大量的茶都已经属于炒青了。这种茶叶大梗多,外形不好看,也有很多不熟悉它的人闹笑话,把别人送的精致的大叶茶当次品,赏给下人喝了,因为当时芽茶的风尚已经很流行了,所以人们会觉得大叶茶粗。  

许次纾所写的《茶疏》写道,岕茶不能早采,基本要立夏后再采,否则会伤害到树本。韵味清远,滋味甘香,是仙品。根据这些描绘,我觉得,岕茶可能和今天的太平猴魁有点相似,叶大,味道醇清俱备。但是明末的风尚并未流传到清,因为战乱,江南士大夫阶层的品鉴系统标准整体崩溃,所以这种茶没有流传,否则,说不定明朝的茶风还会变化,不再奉行单一推崇芽茶的系统也有可能。三联生活周刊:到了清朝,明代的饮茶风尚基本延续下去了,似乎没什么变化,那么关于品茗还有哪些著名的茶书?  

郑培凯: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功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茗雅趣开始走向没落,走了下坡路。尤其是1890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  

这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  

清代所出现的新茶书,基本是关于茶树种植,茶叶制作的,还有大量关于茶叶销售的地方志记载,不过我们觉得那是茶叶经济史或者说农业史的范畴,所以没有在我们书里多提及。  

三联生活周刊:清代的茶书多是关于科技的?他们关于品茗没有什么贡献吗?  

郑培凯:最有价值的肯定是关于科技的。比如《红茶制法说略》、《印锡种茶制茶考察报告》、《种茶良法》等,也有很多是关于紫砂的书籍问世了。《阳羡名陶录》、《阳羡名陶录摘抄》、《阳羡名陶续录》等,包括《龙井访茶记》,与今天的茶叶产地的情况对照观看,可以得到许多有趣的新鲜的结论。 


 

简素文渊——香书轩秘藏名人书札

$
0
0

香书轩秘藏名人书札总成交已达3185.4万元

来源: 众拍网  发布时间: 2015-12-07 01:18:23 点击量:

 

       众拍网最新拍卖信息、名人信札拍卖信息,2015年12月5-6日,“简素文渊——香书轩秘藏名人书札·上册”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截至目前本场专拍的总成交额已经达到3185.4万元。其中,“龚自珍 书札”以无底价的形式起拍,最终以205万元落槌,成交价达到235.75万元,创造了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此外,本次名人书札专场上下两册拍卖分为三天进行,雅昌艺术网也将持续关注。

 

  

  龚自珍 书札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12月9日,北京保利十周年秋拍“简素文渊——香书轩秘藏名人书札·下册”专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推出的635件拍品均以无底价的形式上拍,最终实现总成交额1356.195万元,成交率100%。其中,金农书札以115万元成交,夺得全场桂冠。

  “简素文渊——香书轩秘藏名人书札·下册”专场TOP5

  No.1 金农书札 ,成交价:115万元。

  No.2 黄宾虹致蔡哲夫、香亭书札,成交价:58.65万元。

  No.3 郑板桥书札,成交价:43.7万元。

  No.4 张大千书札,成交价:36.8万元。

  No.5 徐悲鸿书札,成交价:36.8万元。


 

寻访露西

$
0
0
寻访露西
作者:李文俊(外国文学专家)
一九八七年我写过一篇介绍一位英国女翻译家的文章,并且套用了一篇流行小说的题目,起名为《寻访康斯坦司·加尼特》。其实我也仅仅是在文字材料上追踪,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一九八九年的六月,我倒真的有了一次寻访一位女作家的机会。这次走得还真够远的,一直去到大西洋西北角圣劳伦斯湾的一个海岛上。这一次我要寻访的是加拿大儿童文学作家,《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一书的作者露西·莫德·蒙哥马利(Lucy Maud Montgomery)。
回想起来,我之所以选中蒙哥马利女士作为我考察的对象,很有一点出自打抱不平的动机。我最早知道这位作家的名字,还是得自一九八六年中国某份报纸上的一篇报道。那篇“渥太华来讯”里说:“加拿大青年导演凯文·沙利文将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的名著《绿山墙的安妮》改编为电视连续剧,该剧在加拿大广播公司电视台播放,收看人数达五百五十万,超过了其它电视片。”报道里还提到: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发表于一九〇八年,写的是一个孤女的故事。马克·吐温读了这部小说后曾说“安妮是继不朽的艾丽丝(指卡罗尔的《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小女主人公)之后最令人感动与喜爱的儿童形象。”我记得,看到马克·吐温的这句评语后我曾停下来沉思片刻。马克·吐温死于一九一年,他说这句话当然是在《安妮》一九〇八年出版之后,当时他已垂垂老矣,心情也不好,但是却如此推崇北方邻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女作家的处女作,可见这本书里总是有不同寻常之处。我也曾翻阅过吐温的文艺论文集与自传、传记,未能查出这句话的出处,直到后来读了蒙哥马利的传记,才知道这是吐温写给她的一封信里的话。老吐温的书简与千百封儿童崇拜者的信件一起涌到蒙哥马利在爱德华王子岛村舍二楼的小书房里,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一九八八年的夏天,我出乎意料地看到了《安妮》一书的中译本,马爱农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不是在书店的橱窗里,也不是在图书馆的新书架上,而是在一次会议的议事桌上。中国封面设计者笔下安妮的脸出现在一大堆裸露肉体的图像中间。如果有一天我会写自传,大可夸耀生平也曾救过风尘,因为在那次会上我站起来走过去把《安妮》从那堆精神鸦片中捡出来,告诉有关的人这一本绝对不是黄色小说。我看了看《安妮》的版权页,知道这本一九八七年八月出版的书印数为一万九千九百册,而稍后出版的《玫瑰梦》与《情场赌徒》印数分别为十万册与二十二万册。
我也曾注意过一些书评报刊,却从未见到有文章提到《安妮》的中译本,哪怕是一句。中译本像一片雪花落在初冬的泥地上,落下时是无声无息的,落下后马上就消融了。小安妮在中国的遭遇太可怜了。要知道这本书不但在英语国家是一本历久不衰的畅销书,而且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拍摄成无声、有声电影,搬上舞台,又改编成音乐喜剧。难道只有等同名电视剧在中国荧屏上连续播出①,人们才会知道安妮·雪莉这个名字吗?我一直为安妮在中国的命运感到不平,正因如此,在一次加方资助的学术考察活动中,我报了去蒙哥马利故乡参观并写介绍文章的计划。不久之后,加方同意了我的计划,我又一次踏上了分别三年的土地。
也许我应该先用些笔墨介绍这位女作家的生平。为了给我的考察活动作些准备,我动身之前仔细阅读了莫利·吉伦(MollieGillen)所著的蒙哥马利的传记《事务的轮子》(The Wheel of Th-ings,一九七六)一书。下面的叙述基本上都取材于这部著作。
蒙哥马利出生于一八七四年十一月三十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成了大名人后,蒙哥马利有点得意地告诉友人,她的生日与这位英国首相的不但同年同月,而且还是同一天!她出生的地点是加拿大最小的省份爱德华王子岛北部一个叫克利夫顿的小村子。她的父亲是个商人,经常在加拿大中部经商,母亲在小莫德(她不喜欢别人叫她露西,宁愿用当中的名字,我后面也将这样称呼她)二十一个月的时候就去世了。莫德只得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她来到卡文迪许,这也是一个小村庄,离她出生地只有几英里。莫德后来写道:“我的童年与少女时代都是在卡文迪许一所老式的农舍里度过的,我家的四周都是苹果园。”莫德对大自然的热爱贯穿了她的一生,也在她的作品中得到强烈的表现,这是与她在海岛上度过的童年生活分不开的。
母亲早逝,父亲经商在外,她没有兄弟姐妹(后来父亲续弦,又生了几个孩子,可是她们与她不亲),无疑有些孤独,她有时会对着碗柜玻璃门上自己的影子诉说心事。不过外公兼任村邮务所的所长,学校就在路的对面,她并不缺乏小游伴与观察社会的对象。外婆是个朴实的农妇,也很爱她,但是不理解儿童,喜欢用僵硬的宗教信条来约柬天真活泼的心灵。莫德后来说:“在物质方面外公外婆对我是很宽厚的,我也是深深感激的,可是在别的方面他们对待我的态度是不聪明的。”她记得有一次她干了一件小小的淘气事情,外婆罚她跪下祈求上帝原谅,要她承认自己是一个坏女孩。这件事使莫德非常反感。在小学校里,莫德也挨过老师的鞭子,原因是她用了“by the skin of my teeth”这个说法,老师认为她不该用粗俗的口头语。莫德后来发现,早在《旧约》的《约伯记》里这个说法就已经出现了②。她为自己遭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而感到气愤。
小莫德九岁时开始写诗,用的是外公邮务所里废弃的汇单。她把写成的一首咏秋的诗献给父亲。父亲看了以后说这不太像诗。莫德喊道:“这是素体诗!”“是够素的。”她父亲说。
莫德十五岁时写的一篇《马可·波罗号沉没记》在一次全加作文竞赛中得到三等奖。这是她根据亲眼目睹的一次发生在海岛北岸的沉船事故写成的。一八九〇年八月,莫德由外公带着来到父亲经商的艾伯特王子城,继母要她帮着带孩子。她不能上学,自然觉得很痛苦。但是她能通过写作把痛苦化解掉。她写了一首四行一节共三十九节的长诗,投稿后居然被一家报纸头版一整版登出来。当时她还不到十六岁。她继续投稿,报纸上当时已称呼她为“lady writer”(妇女作家)了。不久,她的短篇小说又在蒙特利尔得奖。一八九一年,父亲把她带回到故乡,此后,在父亲一九〇〇年去世前的几年里,父女很少见面。莫德幼年丧母,又得不到父亲的抚爱,她作品中经常出现孤儿形象与孤儿意识,便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了。
莫德回到爱德华王子岛后进了首府夏洛特敦的威尔士王子学院,一八九四年毕业,得到二级师范证书。在岛上教了一年书后,她又进了哈利法克斯的达尔胡西大学学文学。在大学念书时,她仍不断投稿。有一个星期她一连拿到三笔稿费。
一八九五年七月,莫德得到一级师范证书,她教了两年书。一八九八年三月,外祖父去世,莫德为了不使外祖母孤独地生活,回到故乡。从这时起除了当中不到一年在哈利法克斯一家报馆里当编辑兼记者兼校对兼杂差,直到一九一一年外婆去世,她都过着普通农妇的生活,管理菜园、果园,制牛油烛,做家务事——地里的活由一个表兄帮着干,同时还协助外婆做邮务所的事,如今外婆接班当了邮务所长(至今传记辞典她的辞条里还记载着她担任过“助理邮务所长”这一职务)。但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莫德都没有停止写作。她仍然不断向加、美各刊物投稿。有时,发表了一首诗只拿到两元钱。有时,编辑会寄给她一幅画,让她根据画意“配”一篇小说。但是她投稿的“命中率”不断提高。
一九〇七年五月二日,莫德在给友人伊弗雷姆·韦伯写的一封信里说,秋冬写了一本书,在两个月的悬念等待之后总算得到波士顿的佩奇公司的答复,说是愿意接受出版。
其实莫德开始创作这本后来广为人知的《绿山墙的安妮》还是在一九〇四年的春天。它原来是莫德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她把它扩展为一部篇幅不大的长篇小说(合中文二十四万字),到一九〇五年的十月,莫德完成了这一工程。她一次又一次地把它寄给出版社,前四次都只收到一张印好的退稿条,第五次总算收到一封信,里面说审稿者发现作品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并不足以保证能得到读者的欢迎”。莫德沮丧极了,便把手稿扔在壁柜里一只旧帽盒里。她准备闲暇时再把它压成最初总共只有七章的规模,投给某个刊物连载,好换回三四十块钱。
可是一年之后她无意间找出这本手稿,跳着读了一些篇章,觉得写得不算太坏,便重新投寄出去。这一次稿子终于被接受了。
说起《安妮》之所以能写成,还得归功于莫德的记事本,她平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喜欢往本子上涂上几行。有一天她翻记事本,看到两行不知何时写下的字:“一对年老的夫妻向孤儿院申请领养一个男孩。由于误会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女孩。”这两行字启发了她,使她开始写小孤女来到一个不想要她的陌生家庭的故事。莫德把“一对夫妻”改成“两个上了年纪的单身的兄妹”,因为单身者脾气总是有点孤僻,这样,与想象力丰富、快言快语的红头发、一脸雀斑的小姑娘之间的冲突就益发尖锐了。小说的第一、二、三章的标题都是“×××大吃一惊”,使读者莫不为小孤女的遭遇捏了一把汗。小安妮也确实因为性格直率、不肯让步与粗心大意吃了不少苦。但是最终的结局还是令人宽慰的。儿童文学作品总不能没有一个“快乐的结局”嘛。
《安妮》在一九〇八年出版,很快就成为一本畅销书,到九月中已经四版,十一月底六版。到一九〇九年五月英国版也印行了十五版。一九一四年,佩奇公司出了一种“普及版”,一次就印了十五万册。以后的印数就难以统计了③。
在这样的形势下,读者都想知道“小安妮后来怎么样了”,出版社看准了“安妮系列”是一棵摇钱树,蒙哥马利自然是欲罢不能了。其结果是她一共写了八部以安妮与其子女为主人公的小说。它们按安妮一家生活的年代次序(而不是按出版次序)为:《绿山墙的安妮》(一九〇八年出版,写安妮的童年)、《阿冯利的安妮》(一九〇九,写安妮当小学教师)、《海岛上的安妮》(一九一五,写安妮在学院里的进修生活)、《风杨村的安妮》(一九三六,写安妮当校长时与男友书信往来)、《安妮的梦巢》(一九一八,写她的婚姻与生第一个孩子)、《英格尔赛的安妮》(一九三九,写她又生了五个孩子)、《虹谷》(一九一九,孩子们长大的情景)、《英格尔赛的里拉》(一九二一,写安妮的女儿,当时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创作方式自然会使真正的艺术家感到难以忍受。出了第一部“安妮”之后莫德就在给友人的信里说:“这样下去,他们要让我写她怎样念完大学了。这个主意使我倒胃口。我感到自己很像东方故事里的那个魔术师,他把那个‘精怪’从瓶子里释放出来之后反倒成了它的奴隶。要是我今后的岁月真的被捆绑在安妮的车轮上,那我会因为‘创造’出她而痛悔不已的。”
尽管莫德自己这样说,她的“安妮系列”后几部都还是有可取之处,其中以《海岛》更为出色。作者笔下对大自然景色的诗意描写,对乡村淳朴生活的刻划,对少女的纯洁心态的摹写,还有那幽默的文笔,似乎能超越时空博得大半个世纪以来各个阶层各种年纪读者的欢心。这样的一个女作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哲人与思想家,而像是读者们自己的姑姑、姐妹或是侄女甥女。给莫德写信的除了世界各地的小姑娘之外,还有小男孩与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海员,也有传教士。两位英国首相斯·鲍德温与拉·麦克唐纳都承认自己是“安妮迷”。一位加拿大评论家在探讨“安妮”受到欢迎的原因时说,这是因为英语国家的人民喜欢小姑娘。不说英语的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们在生活与艺术中对天真幼稚避之惟恐不及。但是率直的天真,不扭扭捏捏的天真,却又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美的境界了。凡人都有天真的阶段,当他们处在这个阶段的时候莫不希望早日脱离,避之惟恐不及;但是一旦走出天真,离天真日益遥远,反倒越来越留恋天真,渴求天真,仰慕天真了。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心理,连城府极深的政坛老手也希望能有几分钟让自己的灵魂放松放松?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七十一岁的马克·吐温给三十四岁的蒙哥马利写去了那样的一封“读者来信”?
美学家们对这样的现象可能早已有极为透彻的论述,还是让我回到蒙哥马利生平上来吧。她的外祖母于一九一一年逝世,莫德不愿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大房子里,搬到几英里外另一个村子去与亲戚一起住,不久便与埃温·麦克唐纳牧师结婚。他们恋爱已有八年,订婚也已有五年了。仅仅是因为外婆不愿离开旧居,莫德又不肯把她一个人留在那里,她的婚事才一拖再拖。结婚时她已经三十七岁了,埃温也四十一岁了。(当地的一个居民后来回忆说:“我听说他们订婚的事之后,心里就明白了。我原来一直嘀咕牧师干嘛没什么事老是坐在邮务所门前的长凳上。”)婚礼上,亲朋们为新郎新娘唱起了“那声音响彻在伊甸园的上空”, 和我翻译的《喧哗与骚动》里凯蒂结婚时唱的是同一首歌。婚礼后,麦克唐纳到英国去度蜜月,专诚拜访了和莫德通信多年的苏格兰人乔治·麦克米伦。回到加拿大后,莫德来到离多伦多五十英里的利克戴尔,住在教堂附近的牧师住宅(即所谓manse)里。除了做妻子和母亲(她生了三个儿子,活下来两个)需要做的一切家务事外,她还要担当起牧师太太的一切“社会工作”,诸如主持主日学校、义卖、圣诞演出,和各种各样的人谈心,鼓励他们,安慰他们,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健康还是有病,不过这也是深入生活的一种方式吧。在利克戴尔住了十五年之后,牧师被调到多伦多西面的诺伐尔,莫德又在那里继续忙碌,她还能挤出时间做挑花活儿——图案是她自己设计的,她还因挑花图案设计获得过全加拿大展览会上的一等奖呢。在完成这一切的同时,莫德还要做她的“正业”,她每天都要挤出几个小时来阅读与写作。她的小儿子埃温·斯图尔特后来回忆说:“她总是在大清早写作,深夜读书。在我的记忆中她每天只睡五个小时——有时候六个小时。她书读得很杂,也很快。她反复阅读英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记性好得出奇,所以能随便引用莎士比亚、华兹华斯、拜伦和所有著名诗人的大部分作品,不过她也读新出版的书籍、杂志和报纸,并且还一天要翻读一两本侦探小说。”
除了八本“安妮系列”之外,蒙哥马利还写了自传性很强的“埃米莉”三部曲,即:《新月村的埃米莉》(一九二三)、《埃米莉登攀》(一九二五)与《埃米莉的追求》(一九二七),其中《新月》评价最高。接下来出版的是两本为成年读者写的小说:《蓝堡》(一九二六)与《缠结的网》(一九三一)。较后的作品有《灯笼山的吉恩》(一九三七)。当然,还有其他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和诗歌、自传之类的作品——我在后面还要提到她的日记。从这份不完全的目录可以看出,莫德笔耕是够辛勤的。更何况她的丈夫二十多年来患有精神忧郁症,她千方百计为他这个地方上的精神领袖掩饰,真可谓用心良苦。直到一九三五年牧师退休。一九三七年,埃温竟失去了记忆。但是他比操劳过度的莫德还多活了两年。莫德是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去世的。丈夫和两个儿子把她的遗体送回到卡文迪许小小的公墓,她的墓碑与如今已成为“蒙哥马利博物馆”的“绿山墙房子”遥遥相望。她又重归心爱的海岛,夜深时,可以听到涛声。“闪光的湖”、“闹鬼的林子”……,这些《绿山墙的安妮》里写到的景色如今都回到了她的身边。
过去出版的辞书都只说她是儿童文学家,可是新版的《加拿大百科全书》(一九八八,第二版)里却称她是“作家与日记作家”,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大百科里她名下的辞条里这样写道:“她逝世时留下了十卷(超过五千页)未发表的私人日记(一八八九——一九四二)——这是对社会历史与一个杰出妇女的生活的一份出色的记录。这些日记如今正在编辑中;第一卷已于一九八五年出版,第二卷亦于一九八七年出版。”
我顺着这个线索又到渥太华市立图书馆去找蒙哥马利的日记——这时我已经来到加拿大,渥太华在我的日程里是第一站。在《日记》的出版说明里是这样写的:
“在L.M.蒙哥马利生命即将结束时她表示了这样的意愿:手写的日记绝大部分将来都可以出版,但是要在适当的时间之后。她把她的日记交给她的幼子埃·斯图尔特·麦克唐纳医生,希望他精心保管,并且按他认为最好形式最终让它们出版。麦克唐纳医生一九八二年死前不久把多卷他母亲手写的日记、一份经过大大压缩的她亲自打字的稿本、若干剪贴本、照相册、帐簿、出版记录以及她个人藏书二百六十四本,还有各种纪念品一齐献给了圭尔夫大学。”
我离开渥太华之后,在魁北克市与蒙特利尔市盘桓了数日,初步领略了法语城市与天主教文化的风光。然后,在烟雨中来到海港城市哈利法克斯,一到市里便买了去夏洛特敦的来回长途汽车票。找到住处后,我扔下行李独自在哈市的街头与码头附近漫步。莫德当记者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一带活动,也就是在这里眺望烟波浩渺的大西洋,怀念她的海岛的吧。
此后便是我去“绿山墙的房子”朝圣的日子了,不过我不用怀着虔诚的心情,大作家让人敬畏,小作家使人感到亲切,契诃夫说大狗小狗都有权利吠叫出自己的声音,信哉斯言。
小安妮坐过的火车早已不开了,铁轨却还留嵌在地上。红土路还有,高低参差的乔木和灌木风姿也还依旧。岛是东西狭长的,因此过不了多久总能瞥见蔚蓝的大海与红色的灯塔。车行一个小时我们来到卡文迪许,著名的“绿山墙房子”便在这里了。不过有一点必须搞清楚,这幢村舍既不是莫德的出生地(那是在更西面的新伦敦)也不是莫德住过多年的外祖父母的故居(那是在北面半公里,如今房子已拆,只剩下一个地窖),而是莫德的表亲戴维和玛格丽特·麦克尼尔的房子。莫德经常来这里,也在这里住过。据说她写《绿山墙的安妮》时是以这幢房子为背景的。
“绿山墙的房子”不算大,呈曲尺形,两层,每层也就有四五个房间。我们听完讲解员的话便拾级而上,到楼上去看“小安妮的卧室”。房间里沿墙放着一张硬板床,旁边是一只茶几。老太太们看见茶几肚子里放的东西都掩住嘴吃吃地笑了起来。原来这里有一件她们久已乎未曾亲近的宝贝——那就是Chamber pot(夜壶)
蒙哥马利就葬在西边不远的地方。小说里写到的“情人巷”、“闪光的湖”和“闹鬼的林子”也都在附近。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慕名而来,其中不少是来验证自己读小说时所留下的印象的。一个作家在死后如此为人爱戴(一九四二年莫德去世时报上登的讣告里正是把她称为“受人爱戴的(beloved)加拿大作家”的)这里总有些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的因素。
果不其然,如果说过去的文学批评家仅仅把蒙哥马利的作品看成是小姑娘们爱读的畅销书,居高临下地夸上几句然后一笔带过的话,那么,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在她的作品里发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弗洛伊德的门徒把安妮与其他女主人公作为实例细细解剖,用以证实他们的理论;女权主义者又把这些人物用来说明女子为保持完整的个性曾付出何等巨大的代价。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绿山墙的安妮》可贵之处在于用纯真的儿童这面镜子映照出成年人社会的荒诞与悖谬,在那个社会里,违反天性的条条框框已习以为常,个性强的儿童不愿接受反倒被视作叛逆行为。以上这种种说法都有对的一面,但也有偏颇之处。比较客观的观点是认为《安妮》一书写一只“丑小鸭”通过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主张,通过自己的良好行为(自我牺牲、勇于救人,等等),逐渐为周围的人所接受,人们开始看出这是一只“美丽的天鹅”。《绿山墙的安妮》也就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露西·莫德·蒙哥马利是一个杰出的女人,不过仍然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和牧师太太。
作者按编辑
①我后来听说,中国曾有意购买这部电视连续剧,但因加方索价过高,买卖没有做成。
②见《旧约·约伯记》十九章二十节。中译本《旧约全书》中的译文是这样的:“我的密友都憎恶我,我平日所爱的人向我翻脸。我的皮肉紧贴骨头,我只剩牙皮逃脱了。”译文比较生硬,意思是:形销骨立,仅免于死。
③笔者本人就见过中国出版的一种“海盗”影印本,上面没有任何说明。从版式、纸张、封面推测,大约是四十年代上海印制的。
主要作品编辑
小说

1908年:《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
1909年:《少女安妮》(Anne of Avonlea)
1910年:《果树园小夜曲》(Kilmeny of the Orchard)
1911年:《说故事的女孩》(The Story Girl)
1913年:《黄金岁月》(The Golden Road)
1915年:《女大学生安妮》(Anne of the Island)
1917年:《梦中小屋的安妮》(Anne's House of Dreams)
1919年:《彩虹幽谷》(Rainbow Valley)
1921年:《壁炉山庄的丽拉》(Rilla of Ingleside)
1923年:《新月的艾米莉》(Emily of New Moon)
1925年:《艾蜜莉的诗样年华》(Emily Climbs)
1926年:《蓝色城堡》(The Blue Castle)
1927年:《艾米莉之恋》(Emily's Quest)
1929年:《玛丽哥尔德的魔术》(Magic for Marigold)
1931年:《纠缠的命运》(A Tangled Web)
1932年:《银色森林的芭特》(Pat of Silver Bush)
1935年:《芭特姑娘》(Mistress Pat)
1936年:《风吹白杨的安妮》(Anne of Windy Poplars)
1937年:《山丘之家的简》(Jane of Lantern Hill)
1939年:《壁炉山庄的安妮》(Anne of Ingleside)
短篇故事集

1912年:《安妮的友情》(Chronicles of Avonlea)
1920年:《安妮的阿冯利记趣》(Further Chronicles of Avonlea)
1974年:《永恒的安妮?雪丽》(The Road to Yesterday)
1979年:《医生的恋人》(The Doctor's Sweetheart)
1988年:《安妮!与我同行》(Akin to Anne: Tales of Other Orphans)
1989年:《海滨恋曲》(Along the Shore: Tales by the Sea)
1990年:《Among the Shadows: Tales from the Darker Side》
1991年:《After Many Days: Tales of Time Passed》
1993年:《Against the Odds: Tales of Achievement》
1994年:《At the Altar: Matrimonial Tales》
1995年:《Across the Miles: Tales of Correspondence》
1995年:《安妮的圣诞节》(Christmas with Anne and Other Holiday Stories)
著作非小说

1934年:《Courageous Women》

1887年:《蒙哥马利诗集》(The Poetry of Lucy Maud Montgomery)
1916年:《夜巡警卫》(The Watchman & Other Poems)
自传

1917年:《险峻的道路》(The Alpine Path: The Story of My Career)
1889年~1942年:《蒙哥马利日记选集》(The Selected Journals of L.M. Montgomery)


 

当代欧美畅销儿童小说

$
0
0

当代欧美畅销儿童小说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册数:  20
按收藏人数排序 / 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
  • 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 : 一只海熊的半生回忆录

    [德] 瓦尔特·莫尔斯 / 李士勋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2-1 / 39.80元
     9.4 (1569人评价)

    一只来历不明的蓝熊,将带领我们进入幻想和幽默失控的冒险世界。在一个名叫查莫宁的大陆上,海盗是侏儒,船怪是幽灵,智力是一种传染病,沙暴是方形的,海市蜃楼可以居...

  • 来自矮人国的小兄妹 : 当代欧美畅销儿童小说

    瓦尔特.莫尔斯(德) / 王泰智/沈惠珠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2-05 / 19.80
     8.3 (239人评价)

    自从彩熊们定居大森林之后,这个名为“彩熊寨”的田园诗般的地方就成了查莫宁地区的旅游胜地。但是在大森林的深处,希奇古怪的事情却层出不穷。每到夜间,人们就听到双...

  • 法老的诅咒

    (德)沃尔夫冈?霍尔拜恩、海克?霍尔拜恩 / 王泰智/沈惠珠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4-01 / 29.00
     8.3 (223人评价)

    埃及法老阿肯那顿遭到他的臣子埃叶叛军的围杀,全部卫士阵亡,法老被埃叶刺死。临终一刻,法老对埃叶发出了诅咒…… 三千三百年后,星辰又运行到当年的位置...

  • 猫和少年魔笛手

    特里·普拉切特 / 周莉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5-8 / 24.00元
     8.8 (82人评价)

    故事发生在——部分发生在——那辆从遥远的平原城市翻山而来的邮车上。 车夫不喜欢这段旅程。残破的路曲曲折折地穿过片片森林,盘在山间。树下是深深的阴影。有时他觉...

  • 穿越夜空的疯狂旅行

    (德)莫尔斯 / 朱显亮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5-01 / 20.00
     8.1 (82人评价)

    穿越夜空的疯狂旅行,ISBN:9787020041008,作者:(德)瓦尔特·莫尔斯(Walter Moers)著;朱显亮译

  • 帽子里的天空

    (英)特里·普拉切特 / 林晶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5年12月 / 25.00
     8.6 (65人评价)

    当代欧美畅销儿童小说。小说内容是一个有关女巫、魔法、幽灵的故事,情节离奇,故事好听,绝对适合小朋友们的阅读口味和兴趣。

  • 外公的13号古宅

    霍尔拜恩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5-7 / 30.00元
     8.6 (97人评价)

    《外公的13号古宅》的主要内容是:13岁女孩安妮-玛丽,由于生于13日13时13分13秒,所以人们都叫她丝汀(英语13的发音)。爸爸妈妈先后去世,丝汀将被送...

  • 叛逆的小精灵

    特里·普拉切特 / 杨玲玲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5-8 / 25.0
     8.5 (38人评价)

    蒂弗妮·阿奇趴在河边,用手搔着鲑鱼的痒痒。她喜欢听它们笑,这样就会有许多水泡冒上来…… 她发现那条快乐的鲑鱼已经游走了,不过水面上还有东西,离她的脸只有几英...

  • 幽灵船 : 当代欧美畅销儿童小说

    迪特洛弗·莱歇 / 康萍萍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4-1 / 20.00元
     7.6 (83人评价)

    她在自家储藏室的旧箱子里翻到一本“航海札记”,那是很久以前有人在海边捡到的,但被防水布包裹的纸张有的地方已经洇湿。那上面记载着“风新娘”号上的一场惨烈械斗。...

  • 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

    拉尔夫·伊绍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7-1 / 32.00元
     7.8 (33人评价)

    《被偷去记忆的博物馆》主要内容:突然复活了的石雕穿行在黑暗的博物馆展厅中;记忆突然从人的头脑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各种怪事在柏林层出不穷。双胞胎姐弟叶茜卡和奥利

  • 对女巫低语

    (英) 安娜·戴尔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601 / 20.0
     8.5 (38人评价)

    在前往妈妈和继父家过圣诞节的旅途中,乔遭遇了几位奇怪的旅客和一系列奇怪的事件,接着又莫名其妙地下错了车站,一切都变得不同寻常。原来,这一切都源于几百年前一名...

  • 灰姑娘逃婚

    (美)玛格丽特?海迪克斯 / 蔡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5-01 / 18.00
     8.0 (34人评价)

    灰姑娘艾拉跟这个国家里的每个平民女孩一样,梦想着能参加舞会,嫁给王子。可当她成为王子的未婚妻后,王宫里的生活却并非她所想象的那样“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无情...

  • 精灵国来的陌生人

    (加拿大)诺德曼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4-01 / 20.00
     7.9 (28人评价)

    精灵国来的陌生人,ISBN:9787020044498,作者:(加)佩里·诺德曼著;姚媛,张红译

  • 公主魔咒

    拜尔莱因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5-7 / 18.00元
     7.4 (12人评价)

    公主魔咒,ISBN:9787020052295,作者:(德)加布里埃莱·拜尔莱因(Gabriele Beyerlein)著;顾牧译

  • 魔镜 : 当代欧美畅销儿童小说

    〔德〕基尔斯腾﹒博伊厄 / 康萍萍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4-7-1 / 18.00
     7.4 (10人评价)

    一天,安娜在高楼大厦之间的草地上遇见一只小兔子,兔子身边放着一面镜子。安娜拿起镜子照了照——突然间,她进入了镜子中的一个国家。周围的高楼大厦和汽车消失了,远...

  • 神秘的Y符号

    克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7-1 / 20.00元
     7.3 (10人评价)

    《神秘的Y符号》主要内容:一天晚上,少年芬恩无意中救了一个被白衣人追踪的少女戴尔芬娜,并由此得到一个封印上打着神秘的Y符号的瓶子。芬恩隐隐感到打开瓶子会招致...

  • 公主与船长

    [法]安娜-洛尔·邦杜 / 傅勇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6-1 / 30.00元
     7.6 (12人评价)

    《公主与船长》是安娜2004年创作的一部少年小说力作。本书充满了冒险、幽默、动人的情感和惹人喜爱的人物,从头至尾洋溢着浓郁的人情味、浪漫的激情和法兰西式的独...

  • 海底来客

    (英)莫莉?亨特 / 张煜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5-01 / 16.00
    (少于10人评价)

    《海底来客》的主要内容是:一个风雨交加之夜,一名自称芬恩-利尔森的陌生人上了岸,他看上去就像一场船难的惟一幸存者。芬恩-利尔森外表迷人、出手大方,好心的亨德...

  • 千奇屋 : 当代欧美畅销儿童小说

    (德)F.M.雷芬贝格、(德)J.施特拉特曼 / 康萍萍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6-1 / 25.00元
    (少于10人评价)

    《千奇屋》是雷芬贝格和施特拉特曼两位作家首次合作的儿童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千奇屋》中神奇美妙的幻想不同于任何一部童书,特别是对梦中人的描写...

  • 谎言城堡的秘密

    (美) K·P·巴斯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601 / 20.0
    (少于10人评价)

    在遇到一个奇怪的老太婆之后,小姑娘露西的父母和小弟弟突然因车祸身亡了。露西被送到一个城堡里,当了一名女仆,照顾城堡主人的女儿小公主宝琳。一个偶然的误会,露西...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

$
0
0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新版)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册数:  57
按收藏人数排序 / 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
  • 老妇还乡 : 迪伦马特喜剧选

    [瑞士] 迪伦马特 / 叶廷芳、韩瑞祥 / 外国文学出版社 / 2002-6 / 22.00元
     9.2 (533人评价)

    《老妇还乡》是作者的成名作,描写亿万富婆莱尔四十五年后返回故乡居伦小城,要用十亿捐款取她当年恋人伊尔的人头,因为伊尔抛弃了她,曾使她沦为妓女。她的要求起初遭...

  • 罗生门

    [日] 芥川龙之介 / 文洁若 等 / 外国文学出版社 / 1999年2月1日 / 15.50
     8.6 (784人评价)

    本集里所收入的二十七篇作品中,《罗生门》、《鼻子》、《地狱图》、《竹林中》取材于《今昔物语》等日本古籍。《罗生门》和《鼻子》的主题是揭露利已主义在社会上的风...

  • 小城畸人

    舍伍德·安德森 / 吴岩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3-03-01 / 10.20
     8.6 (227人评价)

    这部作品由25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短篇小说组成,以年轻记者乔治·威拉德贯串全书。作品塑造了美国亥俄州一个小城里的一系列平凡而真实的人物形象,如单纯的牧师...

  • 在轮下

    赫尔曼·黑塞 / 张佑中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7年8月第一版 / 12.1元
     8.4 (213人评价)

    《在轮下》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 鲵鱼之乱

    [捷克] 卡·恰佩克 / 贝京 / 外国文学出版社 / 1999-2 / 13.10元
     8.4 (134人评价)

    《鲵鱼之乱》是一部政治性极强的科学幻想小说。该书生动地叙述了法西斯主义的发家史,描写了资本家们利用机灵的鲵鱼来追求利润,并借它们煽起民族间的仇恨,被武装起来...

  • 青春

    约瑟夫?康拉德、方 平 / 方平 等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7-12-1 / 27.30元
     9.1 (59人评价)
  • 人的大地

    [法] 圣埃克苏佩里 / 马振骋 / 外国文学出版社 / 1999-2 / 16.50元
     8.8 (161人评价)

    收入圣埃克苏佩里中篇小说四篇,《夜航》、《人的大地》和《空军飞行员》叙述的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飞行生活,《小王子》叙述了一个动人的外星小来客的故事,以童话的形...

  • 大师和玛格丽特

    布尔加科夫 / 钱诚 / 外国文学出版社 / 1999-02 / 20.50
     9.1 (153人评价)

    本世纪初魔王撒旦以教授身份来到莫斯科考察人心,小说情节及小说中的小说情节便由此展开。读者面前时而展现出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社会生活,时而又出现传说中两千年前彼拉...

  • 蝇王

    威廉·戈尔丁 / 龚志成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7-12 / 15.10
     8.3 (182人评价)

    《蝇王》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 烟雨霏霏的黎明

    帕乌斯托夫斯基 / 曹苏玲 / 外国文学出版社 / 2002-6 / 18.00元
     8.7 (57人评价)

    《烟雨霏霏的黎明》是一部短篇作品集,收入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名篇《雪》、《森林的故事》、《烟雨霏霏的黎明》、《野蔷薇》、《珍贵的尘土》、《夜行的公共马车》等。...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书目

船长与大尉(上下) [苏 卡维林]

穿破裤子的慈善家(上下) [英 特莱塞尔]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斯·茨威格小说选 [奥]

西线无战事 [德 雷马克]

愤怒的葡萄 [美 斯坦贝克]

起义 [罗 李·列勃里亚努]

恰巴耶夫 [苏联 富尔曼诺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 奥斯托洛夫斯基]

普通人狄蒂 [丹 尼克索]

古斯泰·贝林的故事 [瑞典 拉格洛孚]

喀尔巴阡山狂想曲 [匈 伊雷什·贝拉]

自由或死亡 [希腊 卡赞扎基]

广漠的世界 [秘鲁] 西罗·阿莱格里亚

梅特林克戏剧选 [比]

变 [法 米歇尔·布托尔]

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 [墨 卡洛斯·富思特斯]

艾特玛托夫小说选 [苏]

哈拉马河 [西 费洛西奥]

看不见的人 [美 拉·艾里森]

城堡 [英 阿·约·克罗宁]

莱尼和他们 [西德 海因里希·伯尔]

雪国 [日 川端康成]

农民(春、夏、秋、冬)[波 莱蒙特]

旋涡 [哥伦比亚 里维拉]

无产者安娜 [捷克 奥勃拉赫特]

刀锋 [英 毛姆]

缩影 [日 德田秋声]

侏儒 [瑞典 巴·拉格维斯]

丧钟为谁而鸣 [美 海明威]

菲茨杰拉德小说选 [美]

伪币制造者 [法 纪德]

在轮下 [德 赫尔曼·黑塞]

好兵帅克历险记 [捷克 哈谢克]

莫拉维亚短篇小说选 [意]

小城畸人 [美 舍伍德·安德森]

土生子 [美 理查·赖特]

喧哗与骚动 [美 威廉·福克纳]

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 [英]

告别 [德 约翰内斯·贝歇尔]

血与沙 [西班牙 伊巴涅斯]

啊 拓荒者! 我的安东妮亚 [罗薇拉·凯瑟]

人的大地 (法)圣艾克絮佩里

人的境遇 (法)安德烈·马尔罗

豪门春秋 (美)伊迪丝·华顿

鲵鱼之乱 (捷克)卡雷尔·恰佩克▲

第七个十字架 (德)安娜·西格斯

大师和玛格利特(俄)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罗生门 (日本)芥川龙之介

告别马焦拉 (俄)拉斯普京

沉船 (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岸 (俄)尤里·邦达列夫▲

蛇结 (法)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两宫之间 (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

马人 (美)约翰.厄普代克

老妇还乡 (瑞士)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

托诺-邦盖 (英)威尔斯

间谍 (英)约瑟夫·康拉德

在少女们身旁 (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诺尔玛或无尽的流亡 (法)罗布莱斯

独粒钻石 (乌拉圭)基罗加

烟雨霏霏的黎明(俄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圣女桑塔 (墨西哥)甘博亚

愚人船 (美)安·波特

堂塞贡多·松布拉 (阿根廷)吉拉尔德斯

青春--康拉德小说选(英)约瑟夫·康拉德

幸运儿彼尔(上、下) (丹麦)彭托皮丹

大地的成长 (挪威)克纳特·汉姆生

考德威尔中短篇小说选(美)欧斯金·考德威尔(2000年再版更名为《烟草路》)

北纬四十二度 (美)多斯·帕索斯

一九一九年 (美)多斯·帕索斯

赚大钱 (美)多斯·帕索斯

人树 (澳大利亚)帕特里克·怀特

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俄)高尔基

大街 (美)辛克莱·路易斯▲

裸者与死者(上、下卷)(美)诺曼·梅勒(再版本合并为一册)

风中芦苇 (意大利)黛莱达

红颜薄命 (芬兰)弗·埃·西兰帕

幼狮 [美]欧文·肖

蝇王 [英]威廉·戈尔丁

赤手斗群狼 [德]布鲁诺·阿皮茨

加布里埃拉 [巴西]若热·亚马多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蒂博一家(上、中、下) [法]马丁·杜·加尔

达洛卫夫人 到灯塔去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权力的走廊 [英]C.P.斯诺

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花冠、女主人、十字架 [挪]温赛特

养身地 [厄瓜多尔]豪尔赫·伊卡萨

夸齐莫多 蒙塔莱 翁加雷蒂诗选 [意大利] 夸齐莫多蒙塔莱翁加雷蒂

甘露街 [埃及]纳吉布·迈哈福兹

海浪 [英]弗吉尼亚·吴尔夫

血的婚礼 [西班牙]加西亚·洛尔卡

名望与光荣 [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基希报告文学选 [捷克] 基希

儿子与情人 [英]劳伦斯

巴比特 (美)辛克莱·路易斯

莫里亚克小说选 (法)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蜜蜂脑袋奥勒 [德]埃尔温·施特里特马特

魔山 [德]托马斯·曼

铁皮鼓 [德]格拉斯

雨王汉德森 [美]索尔·贝娄

探险家沃斯 [澳大利亚]帕特里克·怀特

彼得大帝 [苏]阿·托尔斯泰

向往宫 [埃及]迈哈福兹

萨尔卡·瓦儿卡 [冰岛]哈尔多尔·拉克斯奈斯

空中飞行员 [法]圣埃克絮佩里


 

鸢尾花丛书

$
0
0


藤原琉璃君
来自: 藤原琉璃君 (上海) 2007-12-28创建   2007-12-28更新
法国当代女性作家小说系列,兄弟文化策划,由湖南文艺、湖南教育出版。 

推荐 14人
+关注   61人关注豆列更新 
来自:豆瓣读书
 7.4 (71人评价)
作者: 安娜.戈达尔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07-3
评语:安娜·戈达尔,1971年生,现居巴黎。2006年凭小说处女作《无法抚慰》获得法国RTL文学大奖。
2007年12月28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1 (34人评价)
作者: (法)阿涅斯·德扎尔特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0
评语:阿涅斯·德扎尔特(Agnès Desarthe),1966年出生于巴黎。法国当代最有实力的小说家之一。1996年以小说《一个不重要的秘密》获年度“国际图书奖”。
2007年12月28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3 (139人评价)
作者: (法)玛丽·尼米埃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0
评语:玛丽·尼米埃(Marie Nimier),1957年生于巴黎居住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其父为法国“轻骑兵一代”著名作家罗歇·尼米埃,死于车祸。袒露关于父亲之死的心碎记忆的《沉默女王》同时折桂2004年梅第奇文学大奖、法兰西学院最佳小说奖。
2007年12月28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9 (33人评价)
作者: (法)阿涅斯·德扎尔特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0
评语:阿涅斯·德扎尔特(Agnès Desarthe),1966年出生于巴黎。是法国当代最有实力的小说家之一。1996年以小说《一个不重要的秘密》获年度“国际图书奖”。
2007年12月28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6 (93人评价)
作者: (法)克莱尔·卡斯蒂蓉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0
评语:克莱尔·卡斯蒂蓉 (Claire Castillon),1975年生。法国当代新锐作家。代表作有:《顶楼》、《克洛德女王》、《为什么不爱我》等。
2007年12月28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9 (75人评价)
作者: 弗朗丝∙雨泽 / France Huser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1月
评语:弗朗丝·雨泽,生活在巴黎,写作,到现在为止已经出版过十几部小说。她还是《新观察家》杂志的一名记者,一位艺术评论家。女性和艺术都是雨泽非常感兴趣的主题。她曾经发表过《欲望之屋》、《裸露的唇》等几部探讨女性欲望的小说。在《橙子嘴唇的姑娘》中她找到了将这两大主题完美结合的方式。
2008年3月4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5 (84人评价)
作者: 洛朗斯∙塔迪厄 / Laurence Tardieu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8年1月
评语:《永无长久》是法国当代青年女作家洛朗斯·塔迪厄(Laurence Tardieu)继《如父亲一般》(2002)和《蕾阿的审判》(2004)之后的第三部小说,深情演绎了一个关于爱和命运的故事。作品甫推出即被广泛关注,荣获2006年法国阿兰·傅立叶文学奖。
2008年3月4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1 (37人评价)
作者: (法)布朗丁·勒·加莱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8-4
评语:布朗丁·勒·加莱,1969年出生。曾就读于枫特内-圣克努高等师范学校,是“关于希腊和罗马的哲学及修辞研究中心”的成员,现在担任巴黎第十二大学拉丁语研讨会的主讲人。她于2006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小说——《婚礼蛋糕》。随即,这本著作为她赢得了法国2007Rene fallet文学大奖。
2008年5月4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5 (37人评价)
作者: (法)马克斯·蒙内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8-4
评语:马克斯·蒙内(Max Monnehay),26岁时,就以其第一部小说《克里斯蒂娜的囚徒》令人惊叹,并因该小说在2006年文学出版旺季的突出表现而包揽了第一小说奖。继学习文学后,她进入佛罗朗戏剧电影学院。很快,她便离开那里潜心于文学。她对情爱小说、小说、电影剧本等各类风格的文学形式都感兴趣。
2008年4月2日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6.5 (16人评价)
作者: (法)葆拉·康斯坦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08-4
2008年3月28日 回复

 

寻访南洋老六堡

$
0
0


  • 字号
2014-08-13 01:04:20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图/蔡小川

  陈年六堡茶的汤色跟普洱老茶很接近,红浓透亮,味道却不同,除了陈味,还有一种奇特的槟榔香。这种产于广西梧州的黑茶如今在中国知道的人不多,而在马来西亚,大约100年前就已经是流落南洋的中国人化解乡愁的信物。特别是在锡矿区,它是矿工和矿老板祛暑保健的必备饮料。在上世纪70年代,锡矿衰败,大量六堡茶封存起来,被时代与岁月遗忘,直到普洱老茶的品饮之风兴起,价格逐年升高,接近天价,这种历史悠久的茶,再一次被关注与礼遇。

  
寻访南洋老六堡

  兴起:锡矿区的"号级茶"

  寻访老六堡,要去马来西亚曾经的锡矿区。从吉隆坡开车一个多小时,是山城怡保,在中国它以特产白咖啡知名,其实它的历史完全见证马来西亚锡矿业的兴衰。我们到达的时候接近中午,天气明显比吉隆坡要炎热,怡保老城街道狭窄,沿路两侧都是两层高的旧房子,一楼有遮荫的走廊把每栋楼连接起来,路上几乎不见行人,刺眼的阳光照在这些据说是"二战"前的建筑上,有一种宁静又格外萧条的氛围。

  旧城里的梁瑞生茶行是老字号,它的"四瑞"牌六堡茶在马来西亚家喻户晓。茶店门口有一个硕大的木箱,分成两格,装的是不同年份的散装六堡茶。木箱背后是堆砌起来的酱菜缸,满满的是用塑料袋分装的六堡茶,袋子里放一张简陋的黑白印刷纸,上面醒目写着"顶旧六堡茶"。吉隆坡唐艺轩的赵美玲是马来西亚资深茶人,她解释为什么店家要强调"顶旧",马来西亚华人喝茶喜欢陈味和药味,六堡茶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在陈化洞里存放3年,它形成的独特味道才符合马来华人的口味。

  当地人闲适地踱进店里,并不买包装好的茶叶,而是挑选木箱里散装的块茶,再让柜台后面的老板用牛皮纸包装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包裹,外面打上红绳子固定。中国已经难寻踪迹的老式生活,没想到在南洋老城里不期而遇。六堡茶在怡保是同柴米油盐并列的家常物品,除了茶行里专卖,在卖拜神祭祖物品的香火店、海味店、杂货店里也都有售。

  我们拜访了伍素明女士,她收藏有据说是"二战"前的老六堡茶,如果参照普洱茶的序列,那就是"号级茶"的年代。作为华人后裔她只会讲广东话和英语,脸上的表情有与年龄不符的活泼与娇气。她告诉我,自己从21岁嫁入夫家开始跟着喝茶。她不出去买茶,专门有人帮她去找,她只需要开支票给代理人。她不做生意,所以买得不多,但因为喝了二十几年,也有相当的品位。在马来西亚茶人圈里,伍素明的背景有点神秘,她的丈夫是马来皇族的旁支,她的婆婆据说是苏丹的妻子。在这样一个穆斯林的皇族家庭里,看不到任何马来文化的痕迹,却专有一间女主人伍素明的茶室,墙上挂着高僧书写的《心经》和陆羽的画像,画像出自伍素明马来丈夫之手。

  
寻访南洋老六堡

  马来人的家庭怎会有喝中国茶,而且是六堡茶的习惯?伍素明家客厅和餐厅的两张巨幅油画泄露了天机,画里是工人们开采锡矿的情景。伍素明告诉我,她婆婆的家族拥有锡矿,而赵美玲告诉我,马来西亚气候炎热湿润,锡矿里的工人经常头顶烈日,膝盖以下长期浸泡在水里,经常中暑、得风湿病、发瘴气,工人们发现那些常喝从家乡带来的六堡茶的人很少得病,六堡茶因此才在矿区流行。

  这种有神奇效果的茶叶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乡,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浓明亮。《苍梧县志》里记载,1801年六堡茶就因为特殊的槟榔香气而被列进全国24个名茶。六堡茶茶性温,消暑祛湿、清热解毒,很早就是两广地区的日常茶品。

  跟压成七子饼茶的普洱茶不同,六堡茶用竹筐或麻袋包装,每一竹筐或者麻袋有40~50公斤,包装外面印着茶行名称和茶行制定的编号,所以六堡茶的年份很难确定,拆开包装的六堡茶就成了散茶,没有任何身份证明,而即便是完整的包装,因为时代更迭,上面的编号已经无人知道具体含义了。

  伍素明请我们喝的茶叫"民兴号",据她推断是"二战"前的茶品。跟同样大小的新茶比,"民兴号"拿在手里明显要轻很多,仔细一看,条索已经枯松了。伍素明说,茶叶细胞间含有黏稠柔软的果胶质,因鲜叶揉捻而挤出来附着条索外部,在陈化过程中,果胶质逐年被微生物分解,几十年的老茶已经没有了果胶质,就变轻、条索枯脆。

  泡出好喝的老六堡水一定要热,伍素明专从日本买了铁壶煮水,她习惯用大紫砂壶,容量为500毫升的壶里投了18克茶叶,汤色红,透亮到杯底,茶味比较淡,但有浓郁的药香。伍素明的兴致很高,一边喝茶,一边又找出一个锡制茶叶罐来,倒出里面的六堡茶给我们看,在灯光下可以看出金色的点点,这在六堡茶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金花"。赵美玲说,"金花"是一种有益菌种,是在苍梧县的洞穴里陈化形成的,它的代谢转化可以增加茶汤香气与滋味,"金花"的存在也是上品六堡茶的标志。

  伍素明珍惜这块带"金花"的老六堡,她说,这个茶是"慎昌号",她买了许多,只有这一筐的中间位置发现了金花。这一筐"慎昌号"也不年轻,从一张夹在竹筐中下位置的内飞上得到的信息推算,这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产品。

  路径:从香港到南洋

  就像普洱茶的"号级茶"、"印级茶"出自香港金山楼的仓库,是金山楼1997年前结业时流到市场上一样,马来西亚的老六堡很多都说出自怡保陈春兰烟茶庄的老掌柜林雄之手。陈春兰烟茶庄是马来西亚经营六堡茶最具影响力的茶庄,在20年前随着锡矿衰落而歇业,店面如今几经转手不见当年景象,但它创立的"宝兰"牌六堡茶是现在马来西亚老六堡收藏里的佳品。林雄曾经跟马来西亚茶人回忆,在陈春兰茶行的兴盛年代,每三个月就要进口300箩筐六堡茶,每筐重量是50公斤。当时一个很小的店面雇了8个店员,每天都要忙不停,既要批发给酒楼、杂货店和锡矿场,还要卖给普通的消费群。

  陈春兰烟茶庄的总部在香港,与普洱茶的"号级茶"、"印级茶"大部分由云南茶庄生产不同,老六堡虽然产于广西,但因为在港澳、东南亚地区深受欢迎,所以从清朝开始,就有广东、香港的茶行在六堡的合口街设庄收茶农制的散茶,再运到香港或马来西亚包装。赵美玲说她2011年专门到梧州寻访六堡茶。她说,当地现在还保留有当时收茶的建筑、茶亭。广东和香港的茶庄在收茶时,大包装上不打标记,或者只在竹筐上标注级别和编号,这后来成了六堡茶包装的惯例。比如陈春兰茶庄目前存留的老茶里有"N86"、"N152"、"NL229"、"LLLL367"等,这些编号的含义只有当时人才能清楚。赵美玲说,从怡保陈春兰茶庄零售时,才分成各种不同的小包装,以"单兰"、"双兰"、"四兰"、"八兰"为级别标记,"八兰"级别最高,但是茶的级别也不固定。赵美玲说她曾经访问过林雄,他当时说,如果哪一批"四兰"卖得很好,他们也会换成"八兰"的包装,提价销售。

  林雄在我们到达怡保前的两周过世,只能找他的老顾客喝茶、忆当年。邱劲瑞是怡保当地老六堡的大藏家,他从前做服装生意,现在退休了就和妻子一道跟着中国去的声乐老师学唱歌。他告诉我,他父亲是从福建卖猪仔到南洋的,在锡矿场煮菜维生。他1955年出生,算是在矿区长大的一代,70年代他20多岁时候,矿区衰落下来,许多人到外地或新加坡谋生,他留在了怡保,开了一家服装店。"我们家是喝武夷茶的,因为在锡矿上,也喝点六堡茶。但是真正喝得讲究起来,是在我做生意之后。那时候的风气是生意要在茶馆里面谈,喝茶喝好了,再开始说正经事。我们去陈春兰茶行买好茶,自己带罐子装着去茶楼,茶楼收我们滚水费。"邱劲瑞说,虽然六堡茶的流行是因为矿工解暑,可是矿老板和当时有钱有身份的人开始喝六堡茶后,就进口高档六堡茶了,所以不能认为老六堡都是给矿工喝的粗茶。当年锡矿上用大桶煮茶,矿工喝的便宜六堡茶消耗极快,现在能留存下来的许多老六堡是上茶楼里品茶的人消费的那种贵的六堡茶。

  邱劲瑞家的一楼给儿子做了理发店,整个二楼的宽敞空间就是他的茶室和茶仓。他说,因为总去茶楼谈生意,就结交了一群喝茶的朋友,互相切磋喝茶心得,茶就买得讲究起来。早期很谨慎,要喝得好了,才散买一些,后来都是一箩一箩地买。邱劲瑞说,他存的老六堡,他这一辈子喝不完了。他没有留什么钱给下一代,钱花光就没有了,但是他打算把这些老

  传给从小就跟着他上茶楼、学喝茶的小儿子,让他以后喝茶时能想到自己。

  我们喝的第一种茶是装在比火柴盒大一圈的金色纸盒里的,是陈春兰烟茶行出品的"乐趣茶"。邱劲瑞告诉我,这种茶在市面上已经没有了,他自己也剩得不多,都装在一个塑料罐里放在博古架的顶上。这个茶冲泡时候,投茶量比其他老六堡少,开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喝了才知道味道很奇怪:非常苦,有浓重的参味,但是苦味散了,就能感觉到甘甜。邱劲瑞告诉我,这是古早味,是陈春兰五六十年代的配方,他70年代从一个收藏家手里买到的,每次带一盒去茶楼很方便。这个奇怪的味道是因为加了一种多梗的大叶乌龙,广东话里叫马骝蜜,意思是猴子在悬崖所采。因为口味极重,它特别适合味觉退化的老人品饮。

  
寻访南洋老六堡

  如果按照马来西亚辈分最高的茶人"阿爷"林平祥的理念,茶的最高境界是喝到一片叶子的味道,这样加了马骝蜜的茶并不算佳品,可他愿意最先跟我们分享他个人的喜好。在这之后,他又拿出一种陈春兰茶行的正统六堡茶给我们品。这个茶装在一个大竹筐里,外面用编织袋缝好,编织袋颜色已经泛黄,上面印着"N152",袋子上手写着茶的重量:53KG。这款茶的陈味很明显,滋味很醇正。邱劲瑞告诉我,一开始他在朋友家里喝到这款茶,那时候陈春兰茶行已经歇业了,库存都被林雄拿回了自己的仓库。林雄是很有钱的人,不等钱用,他自己本身喜欢茶,所以不着急卖。跟林雄买茶,要靠感情,一起吃吃饭,喝喝茶,有了来往,才卖一点出来。这款茶当时买的时候要几百块马币一公斤,而杂货店、海味店里的六堡茶一公斤才几块钱,不是真正喜欢的人,未必舍得买。

  升值:老普洱的替代品

  百年来,六堡茶一直是马来西亚广东裔和锡矿上的家常饮料,即便是邱劲瑞70年代带着装在罐子里的好茶上茶楼时,其冲泡依旧是大壶泡的粗放喝法。70年代锡矿衰落,矿场和茶行里积存的六堡茶无法消耗。太平的茶人蔡国兴告诉我,陈春兰茶行在80年代中期歇业后,他90年代去店里看过,到处堆的都是六堡茶,因为无人打理,累积了许多灰尘,蟑螂、老鼠到处跑。

  这些茶本来已经在厚厚的历史尘埃里被人遗忘了,可因为老普洱的品饮风,它们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我90年代开始跟着林平祥学茶,他的'宋聘号'我们开来喝,他跟着朋友去苏富比拍卖行,买'红印'回来也请我们喝。像70年代的广云贡饼这种,我们泡很浓来解暑。老六堡不是不认识,但那是平时家里喝的,专业的喝茶,我们提倡的是老普洱。"蔡国兴告诉我,过了2000年,广云贡饼都涨到了整万块马币一饼,对茶客来讲喝起来就有经济压力了,就陆续转去喝老六堡。"我们这一代马来华人,一路都是喝老茶的,去茶庄都要买老的,太新的茶卖不出去。茶庄都有存茶的观念,连陈春兰都要在香港仓储两三年才送到马来西亚。从老普洱转喝老六堡很正常。我们连绿茶都喝老的。首选是老龙井,接下来还不错的是碧螺春,太平猴魁就比较单薄了。"

  比较老普洱和老六堡,蔡国兴告诉我,他觉得最好的六堡茶一定是输给最好的普洱茶的。"普洱的味道醇厚,六堡茶单薄,从丰富的情况看,普洱生茶要好过六堡茶,因为它没有发酵过。我们从前不叫老普洱,因为林平祥那里没有新茶,我们不觉得它老,觉得它是好喝,喝了几年再碰到新茶,怎么有生涩的味道,才分了普洱茶的新和老。"

  因为喝茶讲究,又是从老普洱"降尊纡贵"到老六堡,蔡国兴说他早期买茶很挑剔。"现在市面上的老六堡,等级是四兰就很好的了,我们那时候没人喝四兰,只要八兰的。一大筐有50公斤,不是所有部位都一样的,我觉得竹筐中间部分是最好的,因为温度、湿度恒定,所以,我们买茶要先喝,口感顺滑醇厚,不要上面一块,下面一块,只买中间的。"蔡国兴告诉我,他还对六堡茶的特点槟榔香琢磨了很久,买了各种形态的槟榔和槟榔加工食品来对比,最后觉得是掉在地上的干槟榔,把它的皮剥下来的味道。

  用无人问津的老六堡替代老普洱来品饮的方法,蔡国兴和他周围的茶人没有独占很久,比他们雷厉风行的收购者梁瑞忠就出现了。跟吹笙、弹古琴的蔡国兴不一样,梁瑞忠的街头气质非常浓郁,他在怡保开辣椒酱厂多年,所以当地人都喊他花名"辣椒"。梁瑞忠告诉我,他家里没有喝茶的习惯,2004年有喝茶的朋友让他帮忙找老六堡,说是找了很久只能找到几公斤。他因为做批发辣椒酱的生意,熟悉饮食业,第二天就找了一整箩40公斤回来。朋友来试完茶,全部买走了,他觉得这是个生意,就放下辣椒酱厂不管,整天出去找茶。

  
寻访南洋老六堡

  梁瑞忠说他发动了许多走街串巷的小贩帮忙打听谁家存了老六堡。他告诉我,高峰时,每天可以买几百公斤回家,家里很快就装不下了,他就专门买了一栋楼索性开起了茶行,一楼是店面,二楼做茶仓。"存老六堡的人一定跟锡矿有关系。我买的慎昌老茶庄的四金钱六堡茶,是在一个杂货店,他是锡矿的债主,锡矿倒闭收不到钱,就拿矿上的东西抵债,六堡茶拿了两件多,一件是完整的,一件已经破碎了,从六七十年代一直放到2007年没人要,我去收的时候他们很高兴,觉得突然出现了财神爷。"梁瑞忠说,从2004到2009年,从锡矿把老六堡拿回家的老人大多数都不在世了,他们的儿女就把老六堡卖给他。他买茶很干脆,100多公斤的茶叶当时就付现金,而不是像蔡国兴一样试茶、挑剔。他觉得,老六堡只要够老、没有变化就值得收购,即使买回来发现茶汤是酸的,可能是闷了几十年的缘故,那就先搁置一边不管它,存存再看。

  他现在是已经公开信息的老六堡收藏者中收藏量最大的一个,品种也有20多种,包括民兴号、慎昌号四金钱、宝兰、福华等当年主要茶庄不同年代的老茶。蔡国兴说,从前买老六堡价格非常便宜,他家里被盗过两次,老六堡一点都没丢。但是现在,因为老普洱的关系,老六堡的价格也在涨,而梁瑞忠收藏量之大,几乎可以左右老六堡的市场价格,买老六堡的人一般都会去打听梁瑞忠开到了什么价位,再作衡量。

  老六堡光彩重现的传奇改变了梁瑞忠的生活,他不透露自己卖茶赚了多少,可自从开起茶行,他和妻子就信佛吃素。他说,现在自己特别热心公益,捐五六十年代的老茶给佛教会、赈灾义卖活动,捐钱给华校,只要有类似活动他都支持,最近还捐了钱给非洲儿童。

  梁瑞忠的话不多,不太爱回答问题,总说自己不懂茶,只觉得这是一门好生意。可是他的同行蔡国兴告诉我,因为他见得太多了,所以在老六堡方面很有一番自己的心得。只是老六堡当年是私人茶庄生产,留下的文字资料不多,怕说得多了引起争论。

 

杉山正明:是谁在向世界讲述蒙古故事?

$
0
0


杉山正明

2015-12-19 13:51 来自 私家历史

字号
托普卡帕的《史集》:蒙古史由此而生
土耳其共和国的伊斯坦布尔是原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连接欧亚的伊斯坦布尔海峡已披上落日的余晖。老街道一旁的托普卡帕宫殿便是奥斯曼帝国的旧皇宫,这里总有大量的游客云集。然而在宫殿的一角有一座石筑的图书馆却无人问津,只是静静地伫立着。那里沉睡着奥斯曼帝国在六百年间搜集的各种书籍与旧抄本。研究蒙古历史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古老也是最好的史料抄本亦包括在其中。
托普卡帕宫殿
《史集》: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史书
拉施特主持编纂的、用波斯语写就的《史集》可以说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史书。它是在位于现今伊朗的蒙古政权旭烈兀兀鲁思(俗称伊儿汗国)政权期间完成的。
公元1295年,第七代伊儿汗合赞通过军事政变夺权上台,改信伊斯兰教,并对国家进行彻底改造,推行了行政改革。为了推行改革,他任命自己的御医拉施特为维齐尔(即宰相)。拉施特出生于伊朗西部的哈马丹,有人认为他实际上是犹太人。合赞和拉施特这对主仆为了重振旭烈兀兀鲁思,一边合力推行改革,一边着手编纂蒙古帝国的历史。
修史的目的有很多。从成吉思汗起家以来已经过去了九十年左右,蒙古已经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东西、实至名归的世界帝国。但是蒙古人——尤其是在“大西征”中同旭烈兀一起来到“伊朗之地”并定居在此的蒙古人——开始逐渐遗忘自己的来源和历史: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为什么会在“伊朗之地”生活,我们与东方的宗主国“大元兀鲁思”以及其他的汗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有怎样的血脉联系?合赞从心底尊敬着忽必烈(忽必烈在合赞即位的前一年驾崩),并希望自己能以忽必烈建造的“大元兀鲁思”为蓝本,也像他那样创造出强大坚固的国家和政权。怀抱着这样一种热情,合赞希望能够唤醒所有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蒙古共同体”成员心中对蒙古的认同感。他特别希望居住在伊朗的自己的臣民们能够了解到他们自己所享受的光荣和富贵直接源于旭烈兀、源于他们所连接的蒙古血脉。
合赞希望拉施特编纂的是一部能够起到这样作用的蒙古史。所以《史集》中强烈地反映出了合赞个人的政治立场和见解。合赞不仅仅是修史的号令者,还参与了其中一半以上篇幅的写作和编辑工作。
身穿搭护的旭烈兀和脱古思可敦
在《史集》的编纂过程中,他们也参考了蒙古皇室共有的“Altan Tebder”(即蒙古语的《金柜秘册》)等秘藏史料。除此之外,从蒙古本土派往伊朗的孛罗丞相等许多人也为编纂过程提供了信息。蒙古各部代代相传的“旧辞”和族谱等口头和书面的史料都被运用到《史集》的编写中。尽管如此,据拉施特记载,其中核心部分许多内容还是以熟知蒙古诸事及秘史的合赞的口述为基础写就的。
负责编纂的拉施特并没有将编写工作往下委派给编纂人员,而是在处理繁重政务的同时,亲自彻夜编纂。有时在骑马移动的马背上,他也会进行反复的推敲。可以说为了不负主公的厚望,他惜时如金,每时每刻都在努力。
主公的心思:为何要编纂一部帝国史?
但是合赞并没能亲眼看到《史集》完成。1304年,合赞在繁重政务的压力下英年早逝,时年三十四岁。合赞死后,他的弟弟完者都即位,《史集》便被呈献给了完者都。当时这部蒙古史被称为《合赞历史》或《被赞赏的合赞史》(伊斯坦布尔藏本和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本名为《合赞历史》,其他的抄本名中“被赞赏”一词表达了对已过世合赞的敬意)。
事实上,当我们静下来分析当时的情势就能发现,合赞下令编纂蒙古史(“合赞的蒙古史”一称可能更为准确)的时候,旭烈兀兀鲁思这个游牧民联合体已经是摇摇欲坠了。当时旭烈兀兀鲁思的国库基本是空的,维系游牧骑士军团的经济能力和国家财政面临枯竭。自从1260年创始人旭烈兀带领西征军来到“伊朗之地”正式建立政权以来,兀鲁思一直没有确定的国家机构,而是被放任自由发展,国家内部反复出现内乱。这些问题就这样被抛给了新汗合赞。在这一关系兀鲁思存亡的紧要关头,合赞为了唤醒原先部族联合的“记忆”,展开了“修史事业”。因此合赞修史并不是单纯基于文化角度的考量,而是非做不可,是客观形势的需求。或者说,合赞正是在这种形势的客观影响下才开始修史的。从这个方面来看,这次修史是政治色彩相当浓厚的“国家政策”。
除此之外,合赞还有一个秘密的小心思。从他的立场来看,在他之前的旭烈兀兀鲁思的王位继承都是极为混乱的。合赞的亲生祖父阿八哈(第二代伊儿汗)和父亲阿鲁浑(第四代伊儿汗)死后,其各自的王弟继位,传承王统。至于合赞通过兵变打败的拜都(第六代伊儿汗)则完全是非嫡系的远支旁系。合赞宣扬旭烈兀——阿八哈——阿鲁浑——合赞一脉相承的嫡长子继承是旭烈兀兀鲁斯的正统。他也是据此来指导“旭烈兀兀鲁思”部分的历史编纂的。因此他主张自己并非武装兵变的篡位者,而原本就是正统的继承人。而且只有通过“嫡统”继承的自己如今推行的国家改革,才能够实现旭烈兀兀鲁思的复兴事业。
然而就在合赞去世、修史即将完成时,蒙古帝国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激烈的巨大变化。动摇蒙古帝国统治的中亚动乱以海都之死为界,经1303-1304年迅速平静下来,自那之后,蒙古东西一片和谐。欧亚大陆以再次得以统一的蒙古为中心,呈现出舒适祥和之态。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辽阔的和平之地,在这里铺展开来。
帝国的剧变:“蒙古史”也是“世界史”
在蒙古人眼里,世界已经被掌握在自己手中。当他们看到帝国与整个世界的巨大变动时,第八代伊儿汗完者都在既有的“蒙古史”基础上,又下令追加编纂当时世界上主要“种族”的历史,修史的任务被再次交给了拉施特。拉施特在合赞去世后依然担任着旭烈兀兀鲁思的宰相之职,他不仅将当地学者加入编纂队伍,还将中国和克什米尔等地的佛僧、基督徒、犹太学者等集中起来,一起进行史书的编纂。
这次编修的史书可谓包罗万象:从人类祖先亚当开始的希伯来预言者们以及古犹太的历史、古波斯的王朝史、从预言者穆罕默德开始的哈里发们的历史、被蒙古消灭的从花剌子模王朝到伊斯玛仪教团的伊斯兰各王朝史、从传说中的乌古斯汗开始的突厥历史,还有从传说中的人类祖先“盘古”到南宋最后一位少主的中国各王朝史以及以“法兰克”为名的欧洲历史、包含释迦牟尼与佛教历史的印度史,等等。
此后,一部以合赞的“蒙古史”为核心,集合了世界各地区历史的史书问世了。该史书将以蒙古为中心的世界作为出发点——这是自然的——史无前例地将此前的世界历史系统化。另外,在合赞的“蒙古史”和完者都的“世界史”之间,还存在蒙古帝国本身的剧变这一背景,因而这部史书也象征着“世界的世界化”。哈吉来历七百一十年,也就是公元1310到1311年间,这部被呈贡给完者都的增补版“新版史书”,就是《史集》。
《史集》是当时势力极盛的蒙古用波斯语编成的庞大的“蒙古正史”,同时也是14世纪初之前的欧亚各地区的综合史。而且不可忽视的是,它还是一部由合赞和拉施特这两位当事人亲述的、关于旭烈兀兀鲁思及其重组大业的举世无双、完全同步的同时代史。《史集》虽说是用波斯语记载,但事实上夹杂着许多蒙古语、突厥语的用词,甚至还有来源于汉语、藏语、梵语、拉丁语等语言的词语。
若是没有《史集》,蒙古的历史也无从谈起。不仅如此,在欧亚大陆中部展开的突厥—蒙古系游牧民族的历史也很难得以还原,而伊斯兰史、伊朗史也将失去一部意义重大的参考史料。《史集》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空前的史书,事实上,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视野的开阔性上,以及在最为重要的资料的真实性上,即使在它之后,世界上大概也都没有任何一部史书可以与之匹敌。它不愧是在蒙古这个前无古人的政权与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前无古人的庞大的历史书。
另外,它也确切地证明了蒙古当时已经明确意识到了“世界”的存在。到了蒙古时代,人类的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拙作也多次在《史集》的指引下,踏上了穿越时空之旅——去往蒙古及这一人类史上罕见的“时代”的旅程。
哥伦布的梦想:去大汗之国
公元1492年,哥伦布朝着“大汗国”,即忽必烈大汗统治的东方大帝国“大元兀鲁思”,向西开始了他的航海之旅。他的目的地是大元,而非平常人们说的“倭国”或是“印度”,这在他的航海日志的一开头便有明确的说明。
哥伦布出发时,身上还带着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写给遥远的“乞台”大汗的国书(乞台即中国,严格来讲是中国北部。这一名称来源于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时强盛的契丹辽帝国。波斯语中也有Hitai或Hatai的发音,后传至西方)。同时他还带着一本书——依据威尼斯人马可·波罗这一人物在东方的见闻写成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又名《寰宇记》,俗称《东方见闻录》)的1485年版。
西方地理学家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绘制的世界地图
马可·波罗是谁?
哥伦布当时携带的《马可·波罗游记》以下简称《游记》。——译者注遗留到了今天。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哥伦布所做笔记。尤其是“汗八里”一节,哥伦布在正文左侧空白的地方标注了着重记号,并在偏下的位置记录了“商品不计其数”。“汗八里”指的便是忽必烈的皇都“大都”。
我们今天还不能确定“马可·波罗”这一人物是否真的存在。虽然在威尼斯的图书馆中确实保存有当地资产家马可·波罗的“遗产文书”,但我们并不能保证此“马可·波罗”就是14世纪时周游列国的“马可·波罗”。在当时的意大利北部,有许多姓“波罗”的人家。况且“马可”也不是一个稀有的名字,名叫“马可·波罗”的人必然不会只有一个。
《游记》中许多记录与叙述的真实性,是能够通过其他已经确认的历史文献进行确切验证的。例如关于仅由急行军构成的、可能兼有密探性质的特种部队,《游记》中用很平常的语气提到过这支部队的指挥官的名字。如果不是跟随在忽必烈大汗身边的人,又怎么会知道这种人物的名字呢?关于这名部队指挥官的存在与职务,不久前在某波斯语的年代记和汉语文献中刚刚得到验证。
但是仅凭这些,我们也无法确定“马可·波罗”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关于马可·波罗与其父亲、叔父坐船从印度洋返航的记录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游记》中记录,马可·波罗遵照元朝皇帝忽必烈的命令,护送蒙古公主嫁往旭烈兀兀鲁思所管辖的“伊朗之地”。其中,同行一正两副三名使者的名字与拉施特《史集》的后续史书《瓦撒夫史》中的记录完全一致,而且事情的前后经过也基本相符。唯一不同的是《瓦撒夫史》中并没有提到马可·波罗一家三人。将此书呈献给伊儿汗国的完者都汗时,被授予了 “御前颂词者”的称号。而这部史书也因为名字太长,而参考瓦撒夫的称号,被简称作《瓦撒夫史》,意为“颂词者的历史”。作者本人也被通称作瓦撒夫。)
像这样的例子在《游记》中还有很多。不管记录有多正确、多详细,最重要的“马可·波罗”一行人似乎还是被推到一边,隐于浓雾之中,怎么也捉摸不到——这也是“马可·波罗密探说”,尤其是“马可·波罗是罗马教皇派往东方探查当地情况的密探”等说法的来源。总而言之,像《史集》《元史》等正史的文献中,完全没有记载能够明确地证明《游记》一书中的“马可·波罗”是真实存在的人物。《游记》中经历和见识了种种事情的原型是一定存在的(原型有可能是一个人,也有可能是多个人,不过这并不重要),但是这个人到底是谁、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并不能断定。
欧洲人的东方“记忆”
冠以“马可·波罗游记”之名的抄本有许多版本,并在欧洲各地广泛流传。我们现在所读到的《游记》是现代的文献研究者、历史研究者从各个版本中选校补订而成的校订本和译注本。虽然研究者都在“情况一定如此”这一设想的前提下整理出一个所谓的“完本”,但是我们无法找到确凿的证据去证明这本书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
马可·波罗本人和他的游记的真实性让人无法看清。但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在14世纪后半叶之后的欧洲,“马可·波罗”作为一种精神象征是绝对存在的。
哥伦布的船队出发时,忽必烈兴建的帝国“大元兀鲁思”早已不复存在。但借马可·波罗及其一家之名,根据多位欧洲人的所见所闻所汇成的《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广为流传。在很大程度上,这也得益于15世纪时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游记》就这样成为最早的一本畅销书。
其中最能够吸引欧洲读者的,大概便是围绕着大都展开的对东方之富的描写了。《游记》不惜笔墨,对东方巨大城市元大都那令人惊异的繁华以及那整齐划一的统制之美,做了精彩又浓重的描写。整本书中最不负《百万之书》一称、用百万这一庞大的计量单位描写最多的也大抵是关于大都的部分《马可·波罗游记》的日译本也称《百万之书》。而马可·波罗由于常用“百万”一词而被称为“百万先生”。——译者注。
在欧亚大陆东西被联结在一起的蒙古时代,东方在蒙古的统治下展现出空前的繁荣。与此相比,欧洲就显得极为微不足道。所以,欧洲人争相阅读《游记》,使“马可·波罗”变得真实起来。即使是蒙古时代已经过去,东方之富的魅力还是一直不断地吸引着欧洲的注意。所以哥伦布也相信了“马可·波罗”的话,带着开拓一条与大汗之国通商道路的信念出发了。憧憬和超越了时空的“记忆”鼓舞着人们去行动。、
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蒙古记忆推动的新时代
实际上,在忽必烈的大元帝国解体之后,大都也被更名为“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继续存在着,但哥伦布却无从得知这一点。但是与此相对,他为欧洲人带去了另一份贵重的礼物。
美洲大陆上的原住民已经独自经营着自己的世界多年,拥有了很长的历史。在欧洲人眼里,资源丰富、面积广阔的美洲大陆就在他们手边,是他们发展的方向。在那之后,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征服”开始了。欧洲人既是野蛮的,也是幸运的——不,应该说是有些过于幸运了。
当住在欧亚大陆边缘的欧洲人将美洲纳入囊中之后,人类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巨大而激烈的转折。“欧洲人的侵略”是与哥伦布的梦想同时开始的。哥伦布最初想开辟到大汗之国的航线,最后却到达了美洲。不过哥伦布本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还是坚信自己曾到过的那些海岛是大汗之国的一部分。
蒙古将欧亚大陆联结为一个整体,并开辟了自己的时代。关于蒙古的记忆和遗产无论好坏,都继续推动着整个世界向一个整体的新时代前进。历史由一个一个的偶然发展成了不能否定的必然。
巴托尔德一生的挑战:把欧亚大陆内部拉回“世界史”
巴托尔德:讲述欧亚大陆内部的故事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一名伟大的俄国历史学家出现了。他便是巴托尔德。
他以波斯语文献为中心,结合阿拉伯语、突厥语等多种语言的第一手史料,对亚洲历史进行研究,特别是从欧亚大陆内部对其历史进行了认真仔细的重新建构。巴托尔德依靠非凡的能力和学术天赋,进行了常人所不能的努力和钻研。他对在他之前的历史研究认识发起了从其根源开始的怀疑和挑战。
瓦西里·弗拉基米洛维奇·巴托尔德生于1869年,逝于1930年。他几乎将人生的每一天都奉献给了研究。特别是在刚进入20世纪的1901年,他就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之后,巴托尔德就把精力全都放在了历史研究上。革命也好,苏联的成立也好,都没有对他的人生产生太大影响。
他的研究可以说是以蒙古时代为中心,这是因为关于蒙古的史料较多,而且蒙古史贯穿了欧亚大陆的古今东西,在重要性上也胜过其他地区和时期的历史。《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便是他的著作之一。这部鸿篇巨制被收录于他的俄语全集之中(共10册),读过的人无不赞叹感喟。
《蒙古人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
得益于他的研究,原本并无确凿依据、缺乏大脉络而难以捕捉的中亚及亚洲内陆地区的历史变得明朗起来。在此之前,人们认为亚洲内陆是不怎么重要的,但是巴托尔德的研究让人们看到,实际上,亚洲内陆与西亚、中东、印度和西北欧亚大陆等“文明圈”的历史紧密相联。读过他的著作的读者都提不出异议,并将他的主张作为严肃的事实而接受,即欧亚大陆的内陆世界也是人类史上如同钥匙一般的重要地区。同时,他也解释了长时间以来所构建的“世界史”到底是怎样一种东西。
19-20世纪地位最高的历史学家
巴托尔德出生时,正值“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亚洲的狂潮。在亚洲内陆勉强度日的游牧民族就如同人类社会的边缘人一般。因此,亚洲内陆和生活在那里的游牧民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也被边缘化了。
这种边缘化的印象在当时的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使是思想家和理论家也不例外。例如黑格尔、兰克、马克思、斯宾格勒等人对世界和世界史的看法亦不能免俗。他们怀有一种“欧洲是文明世界”的优越感,并没有想去了解欧洲以外的人和事。
但巴托尔德似乎就没有这样的偏见或思维定式。他通过严谨、纯粹的文献研究,证明了这种共通认知是错误且愚蠢的。人们的认识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不,是“应当”发生了变化。
在当时,新的文献和资料不断从亚洲内陆各地出土,在欧洲学界引发了一种热潮。在这些研究者中有俄国的拉德洛夫,还有法国的爱德华·沙畹和他的后继者伯希和等,不乏有数位开创先驱的泰斗级人物。不仅仅是亚洲史研究,从各个领域来说,欧洲的19世纪到20世纪初都是一个巨匠云集的时代。
但若不顾误解而在此直言,巴托尔德才应该是其中地位最高的历史学家,而且明显比其他学者高出一大截。他不仅研究中亚史,还为人类史和世界史梳理出了一条不可或缺的“主心骨”。巴托尔德并没有沾染近代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价值观,使历史群像被等级化,而是将欧亚大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平等的考量,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叙述一个宏大的故事。
巴托尔德全身心投入到极为朴实的文献研究世界中。我们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一点轻佻浮夸的东西。而且,他的研究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财产。如果没有他的研究,我们现在普遍承认的历史面貌实际上是无法成立的。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但我们都是站在巴托尔德的肩膀上,借助他一生钻研的成果进行历史研究的。
以时代之名:如何再讲蒙古史
13世纪,蒙古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版图。此后到14世纪后半期的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蒙古一直是世界和时代的中心。人类和世界的发展进程自“蒙古时代”开始从根本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蒙古帝国站到了欧亚世界中先后兴起又消亡的各个游牧国家、草原帝国的最高点,而且,在蒙古时代后期,它还取得了农耕世界,并扩展到海洋世界,形成了空前的陆海兼备的巨大国家。以蒙古为中心,欧亚世界首次实现了贯通东西的连接,世界、世界史也从这时开始,形成了一个可以一览无余的整体格局。
当我们思考蒙古帝国之时可以发现,虽然有一件件已知晓的事,但还有很多未解的内容。可以说,很多事实直到今日,即使我们游遍了二十多种语言的多语种原始文献海洋,也有可能找不到其含义而只能继续漂浮其中、等待其被发现。但是,就算我们冲出所有谜团,摆在我们面前最难理解的,还是“时代”。为何人类历史会在此时突然汇聚为一个整体?仿佛之前所有的漫长岁月都是迎接这一“时代”的前奏。同时,在蒙古时代之后可以看到,“时代”在漫长的停滞期中不断下沉,只有在帖木儿王朝大放异彩的中亚地区是唯一的例外,这仿佛也是为新“时代”——“大航海时代”的出现所埋下的巨大伏笔。
关于当时蒙古是否肩负着可以称为“时代的使命”的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结果来看,蒙古为人类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微观上,它都为发展至今的世界及其发展过程留下了不可否认的巨大影响。为这个名为“时代”的存在画一幅简单的素描,这便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本文为杉山正明《蒙古帝国的兴亡》一书序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孙越译、邵建国校。本文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授权刊登,现标题与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录入编辑:于淑娟

 

胡均鹤:游走在天堂与地狱之间

$
0
0


吴基民

2015-12-20 17:16 来自 私家历史

字号
1933年3月,由于负责党中央政治保卫工作的领导人顾顺章和总书记向忠发的先后叛变,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中央机关正处在非常艰难的时刻。
两个月前的一个夜晚,中共中央临时负责人、二十六岁的博古已离开上海,转移到中央苏区。实际上,在此之前,整个党中央的机关都已陆陆续续地搬迁到了江西瑞金。博古在上海签发的最后一份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叛徒斗争的提纲》。
就在这份文件中,中央以极大的愤怒痛斥了这些中共历史上的大叛徒。可是谁也不曾想到,文件中提到的一个人却悄然活着,始终游走在光明与黑暗之间。一直到六十年以后才寿终正寝,走完了他极为尴尬的人生旅途。他叫胡均鹤……
上海被捕后叛变中共
1907年夏天,胡均鹤出生于江苏与上海之间的江南小镇甪直。胡均鹤是在苏州长大的,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靠母亲替大户人家当佣人挣钱糊口。他的叔叔见他聪明伶俐,便出钱帮助他念完了小学。胡均鹤从十四岁开始,就到上海的一家小酱油店去当学徒,以后还曾到卖旧衣服的小店里当过店员,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无产阶级。
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刘华在沪西办了所工友俱乐部,胡均鹤时常到俱乐部里去活动,与刘华成了好朋友。1925年,上海爆发了著名的“五卅”运动,在刘华的影响下,胡均鹤积极参加了“罢工、罢市、罢课”的三罢运动。也就在这一年,他由瞿秋白的弟弟瞿景白和李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一个职业革命家。
青年胡均鹤
胡均鹤出身贫苦,又有点文化,可以称之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因而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中上升得很快。大革命失败以后,他担任团中央的组织部长,1928年还作为少共国际支部的代表去莫斯科参加了少共国际代表大会,见到了斯大林。回国以后,他先在江西中央苏区工作过一阵子,很快又到白区团中央局担任团中央书记。这是一个很高的职务,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担任团中央书记的博古便是在这个位子上跨前一步成为中共最高负责人的。
1930年,胡均鹤还以共青团中央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是由林彪的堂哥林育南筹备主持的,中央和各苏区都有代表参加。会址设在凤阳路(当时叫白克路)后的一幢大楼里。中共特科秘密地租下了整幢大楼。著名革命家李一氓坐镇机关,还从四川调来了一个叫李一超的青年女子当他妹妹作掩护。李一超就是后来的抗联女烈士赵一曼。李一氓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记下了胡均鹤:身材修长,口才很好,很得大家的好感。
1931年4月,顾顺章在武汉被捕,随即叛变;6月,向忠发被捕,随即叛变,第三天就被枪杀;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了大破坏。第二年秋天,胡均鹤在上海被捕。关于他的被捕有两种说法,都很离奇。一种说法是1932年夏天,他在江西苏区带了一箱子红军从打土豪中夺得的金银珠宝到上海来开展工作。他在上海住进了百乐门旅馆,同时通过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的黄慕兰,与当时在中央特科工作的潘汉年接上了关系。一天晚上,潘汉年来到了胡均鹤的旅馆,从他手中取走了箱子。潘汉年走后不久,租界巡捕就冲了进来,将胡均鹤带走了……
另一种说法是胡均鹤的妻子、东北著名抗战英雄赵尚志的妹妹赵尚芸提供的:
1932年春天,刚刚加入共青团的赵尚芸从东北到上海参加团中央举办的训练班,当时胡均鹤已在上海担任团中央书记。赵尚芸虽然是东北人,却长得非常文静秀气,胡均鹤是训练班的负责人,他们俩朝夕相处,渐渐地产生了感情……
赵尚芸初到上海,人地生疏,语言也不甚相通,她靠胡均鹤的帮助,在上海租了亭子间。胡均鹤化名陈炳文住在机关里,看机关的便是胡均鹤的母亲,对外称作佣人,胡均鹤有时也到亭子间里来,但极少过夜。
1932年11月或12月的一个夜晚,胡均鹤在机关里起草文件,他写得很晚,也许是工作太劳累的缘故,写着写着便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几个巡捕已站在他的跟前。胡均鹤心里暗暗叫苦,他声称自己是替人看房子的。为首的巡捕冷笑一声,也不与他多说什么,就将他带走了。胡均鹤的母亲没有文化,但也晓得儿子在从事一些什么事情,想方设法将机关已经出事的暗号摆了出去。第二天上午,时任中央委员的胡大海来到此地,看见了暗号,但见四下平静,还是走了进去,结果一起落入敌手。几天以后,上海的报纸便刊出消息,说是“逮捕了共党魁首胡大海、陈炳文”。国民党中统特务陈蔚如在他的回忆录《我的特务生涯》一文中写道:中统上海区在破获了共青团中央机关后,逮捕了胡大海、陈庆斋、胡均鹤、姜子云、袁炳辉等人,还缴获了一只保险箱。上海区区长史济美(又名马绍武)自以为是搞到了什么重要文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它搬回自己家中派人砸开,不料里面只有几张发票。
赵尚芸当时已有身孕,她见胡均鹤几天没到她的亭子间里来,便由正在上海唱戏的姐姐帮忙,匆匆忙忙搬了个地方隐蔽了起来。笔者多年前在采访赵尚芸时,提到胡均鹤从江西苏区带了一箱子黄金到上海作地下党的活动经费一事。赵尚芸回答说,她也曾听到胡均鹤提到过这件事,不过那是在1932年以前的事。两种说法,笔者以为赵尚芸的说法较为可信。
胡均鹤在狱中受到国民党当局的严刑拷打,但未能奏效。他想到过自杀,但在严密看管下未获成功。顾顺章向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建议:对此类死硬派的共产党分子,拷打用刑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攻心为上……徐恩曾深以为然,他令史济美另想办法。一天中午,史济美踏进关押胡均鹤的单人牢房,拿了几本不知从什么地方搞来的共产党刊物,放到胡均鹤跟前,说你还在为共产主义信仰而奋斗,但共产党早已把你视为叛徒把你开除了。胡均鹤将信将疑,翻开一看,果真如此。史济美见胡均鹤有点动心了,又说:你老婆快要生孩子了,你总不见得让孩子生下来就没有父亲吧!胡均鹤左思右想,长叹一声,终于落水。
苏成德拉胡均鹤投靠汪伪政权
1933年春节前,胡均鹤从狱中出来,他不费吹灰之力便找到了赵尚芸。此刻赵尚芸刚刚生了个儿子,她一见到胡均鹤便百般埋怨,胡均鹤似乎也有点后悔,说是要随赵到东北去,隐姓埋名,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以取得党的谅解。话虽是这么讲,人却带着赵尚芸到了南京。这件事以后,胡均鹤始终对他的妻子怀有内疚,赵尚芸有一些东北老乡找上门来,有些人还是从事革命活动的。胡均鹤明知他们的身份,但也从不为难他们,还拿出一些钱款送给他们。
胡均鹤叛变后,先后担任国民党中统南京区的副区长兼情报股长和国民党平绥铁路特别党部特务室的主任。陈蔚如在回忆录中,几次提到史济美曾带着胡均鹤等人到上海活动的情况。他们对中共地下党的活动规律了如指掌,破坏性很大。党组织痛下决心,将严惩叛徒。正巧,已经叛变革命成为中统特务的丁默邨、李士群与史济美发生了矛盾。于是由丁默邨策划,李士群出面暗中联络了中共特科红队,伺机下手。1933年7月的一个夜晚,史济美带着几个朋友从外面嫖娼喝酒归来,在新闸路斯文里弄口突遭暗杀。一时叛徒特务闻风丧胆,谁也不敢轻易到上海滩来,胡均鹤这才将他的活动中心转移到北方。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胡均鹤正在北平,他带着妻儿匆匆赶到天津,准备取海路奔上海,不料一到天津,又获悉上海已爆发战争,于是便将妻儿留在天津,只身奔赴内地。
1938年,胡均鹤被国民党中统委派为苏沪区副区长兼情报股长,区长为老牌特务徐兆麟。这时上海已沦为孤岛,胡均鹤只身赴沪,又将已在香港定居的赵尚芸接到上海,在跑狗场(今文化广场)附近法租界的僻静处租了一套公寓,住了下来。
当时上海的情况非常复杂,是一个国际情报活动的中心。国民党中统、军统在上海都有非常庞大的特务网,中共情报人员在上海也非常活跃,此外,世界各国在上海都有谍报人员在活动。1939年3月,以丁默邨、李士群为代表的汪伪特工总部挂牌成立,他们以日本侵略军为后台,很快便占了上风。
丁默邨(左)与李士群
1939年9月17日,当时与胡均鹤同样担任苏沪区副区长的大特务苏成德来到胡均鹤家,说是要请胡均鹤外出吃饭,胡均鹤欣然应诺,谁晓得这一走便一夜未归。直到第二天中午,胡均鹤才回到家里,他吞吞吐吐,先是讲看戏去了,接着又说在饭店里搓麻将,最后对妻子说了声“我对不起你”,便躺在床上长吁短叹。原来苏成德已经投靠了日伪,作为见面礼,他将整个苏沪区组织和盘托出,仅剩下区长徐兆麟和会计蔡均千两人。那天吃饭在座的都是苏沪区的人,在苏成德的软硬兼施之下,胡均鹤也答应落水。苏成德之所以将他放回家来,是要他诱骗徐兆麟,因为在整个苏沪区的特工系统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徐兆麟的地址,但胡均鹤恰恰隐瞒了这一点,只是说徐兆麟隔天要和他通一次电话。苏成德希望他在电话中稳住徐兆麟,然后将他诱骗出来……
胡均鹤待在家里,不一会儿徐兆麟果然打电话来了,电话是赵尚芸接的。徐兆麟在电话中对赵尚芸讲:“告诉老胡,苏成德出问题了……”赵尚芸望了下胡均鹤,回答说:“老胡也被苏成德请去吃饭了……”对方犹豫了一下,回答说:“知道了。”随即挂断了电话。
苏成德的叛变使中统在沦陷区最大的特工组织苏沪区全部瓦解,也给自己埋下了祸根。徐恩曾对他恨之入骨,尽管苏成德以后屡屡向国民党当局施媚眼、献情报,但抗战胜利后还是被判处了死刑。而胡均鹤因为没有供出徐兆麟而保住了性命,抗战胜利后只被判处十年徒刑,这自然是后话了……
胡均鹤落水后,与丁默邨、李士群同为共产党的叛徒,又同是中统熟人,很快就受到重用。他先被汪伪任命为特工总部南京区的副区长兼情报科长,不久又调到上海担任特工总部第二处处长,专门对付中统和共产党,同时还兼任由李士群担任社长的“海社”的书记,从事破坏学生运动的活动。
胡均鹤安排李士群与潘汉年联系往来
1939年秋天,在延安的中共中央社会部决定设立华南情报局,由潘汉年负责组建并统一领导。当时在上海的情报工作非常复杂,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候一个人还具有两重甚至多重身份;尤其是落水当了汉奸的,或是天良未泯,或是为了给自己留有后路,可以同时为多种政治力量服务。胡均鹤是汪伪对付国民党中统特务的最高头目,但又在为中统服务。陈蔚如在他的回忆录中就写道:“其后胡均鹤与江苏省调统室取得联系,有报告到重庆,中统局确认胡均鹤为‘地下工作人员’,指示其继续留在南京。胡均鹤时有报告反映日伪情况,有卷存档……”
1939年秋天,李士群通过一个非常秘密的渠道,向中共有关方面表示:希望与中共建立联系,为了保密起见,希望中共能安排他熟悉的朋友胡绣枫来担任他和中共方面的联络。潘汉年详细研究了李士群的情况,并经中央及社会部的同意,和廖承志随即决定派胡绣枫的姐姐、中共地下党员、诗人关露到李士群家里,和李士群建立了联系。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形势更加严峻。潘汉年经过反复考虑,决定亲自出面与李士群在李士群愚园路的家里碰头。这次碰面除了李士群的太太叶吉卿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与中共、国民党中统、军统以及日本人都有联系的“神秘人物”袁殊,另一个便是胡均鹤。
这一次碰头没有实质性的成果,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胡均鹤成了李士群与潘汉年之间的联系人。以后每一次往来,潘汉年在上海的住所安全等,均由胡均鹤负责安排保护。
1942年4月,潘汉年与李士群在李家又一次会面。李士群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除了向潘汉年透露了敌伪即将对苏北根据地进行“扫荡”的军事计划外,还让胡均鹤拿了一本上海储备银行的支票簿给潘汉年,说是潘可以随时支取。潘汉年再三婉拒没有成功,只得接受下来,可事实上一次也没有动用过。
9月,中共中央电示当时留在上海的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刘晓及王尧山等,考虑是否撤退到苏北去。刘晓建议是否可以利用李士群的关系,另外开辟一条更为便捷安全的交通线。这样,潘汉年通过胡均鹤又一次在李家会见了李士群。潘汉年对李士群讲:我准备带几个助手到新四军根据地去一趟,你是否可以提供帮助?李士群一口答应,并当即拍板由胡均鹤负责安排护送。同时,两人还商定等潘汉年回到苏北以后,双方通过电台继续保持联系,为此胡均鹤还专门编了一本密码给潘汉年。
胡均鹤回到家里,向赵尚芸提到了这件事,赵尚芸急了,她连连发问:“老胡,你有没有把握?”胡均鹤淡淡一笑回答说:“镇江站的刘毅是我的好朋友,我让他亲自出面将他们送过长江。”
11月,潘汉年、刘晓、王尧山以及刘、王两人的夫人赵先、张本一行共五人,乘坐京沪特快二等车厢离开上海,行至镇江。胡均鹤与汪伪镇江特工站的站长刘毅(又名徐汉光)已在车站等候,下车后,潘汉年一行即住进了金山饭店。王尧山颇为紧张,他对赵先讲:“这个人(指胡)是中央通报过的大叛徒。”潘汉年听到了,回答说:“胡均鹤、刘毅虽然都是共产党的叛徒,但他们都是被国民党抓去后严刑拷打下自首叛变的,对国民党不会有好感,现在又落水做了汉奸,明知没有丝毫前途,因而想为我们党效点力,争取党的宽大。”潘汉年的这一番话,使刘晓、王尧山等稍稍有点释怀。第二天清晨,他们一行又由刘毅护送坐机帆船渡过长江到达仪征,在仪征的一家小旅馆里住了一夜。天蒙蒙亮,刘毅就将潘汉年等人唤醒了,他穿着便衣,雇了几个挑夫挑着行李,一鼓作气走了十多里路。在一个小山头刘毅停了下来,他指着前面的村落讲:“再过去就是罗炳辉将军的驻地了。”潘汉年握了握刘毅的手回答说:“谢谢你,谢谢胡先生和李先生,咱们后会有期。”
潘汉年没向上级请示会见汪精卫
1943年4月,日伪计划对新四军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当时担任新四军政委兼中共华中局书记的饶漱石要潘汉年到上海去一次,重新部署那里的情报工作,加强与李士群的联系,尤其要搞清楚日伪这次大“扫荡”的准确情况。经饶漱石批准,潘汉年再次经过镇江抵达上海。
饶漱石
胡均鹤热情接待了潘汉年,潘汉年向胡均鹤提出:希望能立即见到李士群。胡均鹤陪同潘汉年到南京李家,李士群又不在家,说是去看汪精卫了。当天晚上,潘汉年便由胡均鹤安排住进了南京的一家高级旅馆。据当时也在南京工作的大名鼎鼎的“神秘牧师”董健吾以后回忆:他在旅馆里还碰到过潘汉年,双方都“大吃一惊”!
第二天一早,李士群由胡均鹤陪同,来到旅馆会见了潘汉年,李士群当即提出要带潘汉年去见汪精卫。这是潘汉年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事,他既无法向上级请示,又无法拉下脸面一口回绝,只得随同李士群与胡均鹤一同驱车到汪公馆会见了汪精卫……
这次会见时间并不长,据尹骐撰写的《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一书中揭露:汪精卫与潘汉年握了下手,坐下后汪精卫讲:“我认识你们的毛泽东先生,过去我是主张联共的,以后发生误会了。你们和蒋介石联合是没有什么搞头的。蒋是独裁的,我是要搞民主的,我要搞议会政治,成立联合政府,吸取各党派参加,也请共产党参加。”潘汉年回答说:“共产党是不会来参加你的议会政治的,来的也是假的。上海的共产党是不会代表延安来参加的,但我可以把汪先生的话转告给延安,我认为延安方面是不会退出重庆参议会来南京参加你们的议会的。”汪精卫又说:“现在是个好机会。我们合作起来可以异途同归。希望共产党不要和蒋介石搞在一起。只有同我们合作才能解救中国。”
会面结束后,潘汉年依然由胡均鹤陪同回到上海,他还应李士群的邀请会见了李士群的军事顾问、日本华中派遣军谋略科长都甲大佐,陪同的还是胡均鹤。胡均鹤向都甲介绍说:“这位胡先生(潘汉年当时化名胡越明)是影佐将军的好朋友,是专门在江南江北做买卖的。”潘汉年以一个买卖人的身份,介绍了在新四军苏北根据地的所见所闻。也许是为了弥补自己的歉疚之心,胡均鹤旁敲侧击,配合潘汉年从都甲口中掏到了不少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几天以后,潘汉年决定返回淮南根据地,离沪前,李士群又邀潘汉年见了一面。这是潘汉年最后一次与李士群会面。两人闲聊几句未作深谈,便匆匆告别。以后胡均鹤两次派刘毅渡过长江到苏北新四军根据地,送过一些情报和新四军急需的药品。同年,潘汉年的交通员何荦往返上海、苏南也与胡均鹤和刘毅有过接触,但随着1943年9月9日李士群被日本宪兵头目冈村毒死之后,这一联系也就彻底中断了。
1943年4月,潘汉年回到淮南根据地,向饶漱石汇报了有关日军近期不会举行大扫荡的情报,但对和汪精卫见面一事,只字未提。潘汉年与汪精卫见面,形式大于内容,虽然谈话过程很短,谈话中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汪精卫毕竟是和共产党的一个高级干部碰了面,无论如何是一个大的政治事件。对于这么重要的事件,不向上级汇报,终于酿成了大祸。
潘汉年案的唯一见证人
1955年,毛泽东做出逮捕潘汉年的决定时,此事的当事人汪、李两人早已死去,参加会见的汪精卫秘书陈春圃也已死了,唯一活着的胡均鹤正关在狱中,成了仅有的一个见证人。
李士群死了以后,汪伪撤销了“特工总部”,另成立“政治保卫局”,由原军统特务头子万里浪和胡均鹤分任正、副局长。以后,“政治保卫局”又分设了专门管辖上海地区的第一局、专门管辖南京地区的第二局,胡均鹤兼任第二局局长。
抗战胜利后,胡均鹤被国民党当局判处十年徒刑,关进了南京老虎桥监狱。在审讯的关键时刻徐兆麟替他说了好话。1949年初,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为了给共产党增添麻烦,将在狱中关押的罪犯统统放了出来。赵尚芸将胡均鹤先送到上海小住几天,随即回到了苏州老家。
在狱中,胡均鹤就已经细细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对共产党并不陌生,不少共产党要员曾经是他的同事和朋友。但他是共产党通报过的大叛徒,做过汉奸,共产党是否会饶恕他?他苦思冥想,又想到了潘汉年。
在从南京到上海的途中,胡均鹤在无锡碰到了刘毅,此刻刘毅也正无所事事闲赋在家,于是两人商定由刘毅到香港去找潘汉年。虽然胡均鹤经济十分困难,但还是拿出了几十块银元,给刘毅当路费。赵尚芸还从手上褪下了一枚金戒指给刘毅作盘缠。刘毅没有辜负胡均鹤和赵尚芸的嘱托,在香港找到了潘汉年,潘汉年要他们到丹阳去找饶漱石、杨帆,同时将这一情况通知了饶漱石和杨帆。
3月,胡均鹤在苏州碰到了他的另一位部下孙洵,孙洵也向胡表示了要寻找人民解放军的愿望。于是胡均鹤又写了一封信托孙洵到丹阳去寻找潘汉年。他不晓得潘汉年并不在丹阳,这封信辗转多人送到了潘汉年的手里,潘汉年同样带口信给孙洵,要他自己和胡均鹤到丹阳来找解放军。1949年4月,就在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之际,胡均鹤鼓足勇气来到丹阳,参加了解放军。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胡均鹤在苏州还曾碰到过准备待苏州解放后潜伏下来的中统特务苏麟国,胡均鹤一到丹阳,苏州刚巧解放,苏麟国便成了胡献给解放军的见面礼。
潘汉年、杨帆敢于起用胡均鹤这样的人物,除了潘汉年曾两次向中央社会局报告并获得他们的同意外,饶漱石显然也是知晓的。饶漱石与胡均鹤在二三十年代共过事,但此时两人身份已大相径庭,为了表示对弃暗投明者的鼓励,同时“不忘故人”,饶漱石还故意安排了这么一出戏:他让杨帆找胡均鹤谈话,然后装着自己路过此处,“碰巧”与胡均鹤见上了一面……
上海解放后,胡均鹤被委任为上海市公安局情报委员会主任和专员,平时也身着军装,时常在公安局露脸。此事经饶漱石批准,陈毅和潘汉年都是知道的。胡均鹤解放后确实是一心一意为共产党工作。他主动向公安部门提供了一份“已予运用及可予运用之沪地伪两统(指中统和军统——笔者注)人员表”,供公安部门在肃反时参考使用。他先后提供了一千多起国民党特务活动的线索,协助抓获了四百多名国民党潜伏特务,还提供线索,破获了国民党特务潜伏的电台上百部。
但是,对于如何使用胡均鹤这样的人物,在党内始终存在着严重的分歧。1951年,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的杨帆就为此作了检查,不久又停职检查,同时免去了胡均鹤情报委员会主任的职务,规定他脱下军装。胡均鹤回到家里心存疑惑地对赵尚芸讲:“看来共产党不相信我了。”赵尚芸回答说:“不会吧?你的历史,你所做过的一切,潘汉年都是知道的。你要经受得起考验!”
1954年9月,胡均鹤接到上级通知,说是要他去北京公安部汇报工作。没料到,他一到北京就被扣押起来,一关就是二十八年。1955年4月3日,潘汉年在北京出席全国党代会期间突然被捕,主要罪状有二:一是抗战期间背着党与汪精卫勾结;二是解放后掩护了以胡均鹤为首的大批中统潜伏特务和反革命分子。1944年底,国民党特务根据汪伪透露的情报曾向外揭露,说延安曾派李富春到武汉与日伪勾结,华中局曾派潘汉年到南京与汪精卫密谈“国共合作”的事。毛泽东指示有关方面找潘汉年核查,潘汉年没有交代,失去了一个机会。1945年潘汉年到延安出席中共七大,毛泽东曾单独找潘汉年谈话,了解他在对敌工作中的情况。毛泽东甚至问潘,为什么大家都称他叫小开,但据尹骐在《潘汉年的情报生涯》一书中称:潘碍于知识分子莫名其妙的面子,又没有向毛泽东交代,再次失去了一个机会。就在毛泽东接见潘汉年后不久,1945年2月23日,由毛泽东批发,刘少奇、康生共同署名的电报发给了饶漱石,电报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汉年1939年自延安出去时,中社部曾要他设法争取和利用李士群在敌伪特务机关内为我方作情报工作。香港沦陷汉年到沪后,潘曾经过袁殊关系与李士群在上海会面一次,进行过争取工作。此事在事先事后潘均电告了延安中社部,而且当时上海党负责同志刘晓也知道的。以后潘由沪撤至华中时,华中局决定派遣他到南京与李第二次会面,此事你们都晓得。至于敌伪及国民党各特务机关说汉年到南京与日方谈判并见过汪精卫等等,完全是造谣污蔑。在利用李士群的过程中,汉年也绝无可怀疑之处,相反的还得到了许多成绩。这类工作今后还要放手去作,此次汉年来延安,毛主席向他解释清楚。
(二)刘晓、汉年由沪撤退至华中时,确系利用李士群、徐汉光(即刘毅)的关系作过掩护,当刘晓到延安后即向中央讲了敌后交通工作常常 利用敌伪关系,许多华中干部由彰德至集总,也是如此。
(三)国民党中统局经常制造谣言说延安派李富春、华中局派潘汉年到南京与敌伪勾结,又常造谣说汉年已被华中局扣押,极尽造谣挑拨之技,望告情报系统的同志千万勿听信此种谣言致中敌人奸计。(张云:《潘汉年传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71页)
全国解放以后,潘汉年在上海担任常务副市长。1955年3月15日,他和陈毅、柯庆施等六人从上海到北京参加中共代表大会。4月1日,毛泽东借“高饶事件”再次号召中央高级干部向党交代自己未曾交代过的历史问题。潘汉年、胡均鹤均已去世,笔者无法采访;以后胡均鹤释放回家,但已老年痴呆,但大胆推理一下,依照胡均鹤的经历与性格,作为唯一一个还活着见证“潘汪会面”的证人,一定会向有关方面交代得清清楚楚。潘汉年心里是明白这一点的。自从胡均鹤被抓以后,潘汉年一直忧心忡忡、郁郁寡欢。于是4月2日,他将自己这一段经历写了一份材料交给陈毅。陈毅自觉事大,连夜将材料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勃然大怒,亲自下令公安部长罗瑞卿带人前去宾馆逮捕潘汉年,并在材料上批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以后潘汉年案审查了两年多,一切都已水落石出,尤其是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一事,更是调查得清清楚楚,但潘汉年还是一直被关押。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以及1962年1月30日在中央七千人会议上作报告时,都提到了潘汉年,说“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像潘汉年这样的人,只要杀一个,杀戒一开,类似的人都得杀。”于是先判十五年,后加判无期徒刑。
潘汉年的两大罪状都与胡均鹤有关。殊途同归,这样两个有着完全不同经历的历史人物,却在同一座监狱里度着各自的余生。
潘汉年夫妇
1982年,潘汉年的冤案终获平反,可他和夫人董慧却早已长眠在九泉之下!此刻胡均鹤仍在囹圄之中。他还翘首以待着潘汉年来替他作证,将他拯救出去。1983年胡均鹤走出监狱,他是因年迈体衰而保外就医的。胡均鹤的儿子向法院提出申诉,法院经过审理,终于替他平反,肯定了他为人民所做过的一切。胡均鹤作为离休干部(因为他是1949年4月反正参军的,而且参军后有重大立功表现)被安排在上海市公安局老干部处,一直到1993年3月病逝。
胡均鹤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一生又是怎样一种思想在支配着他?人们不得而知。他留给世界的只是一条尴尬而又曲折的人生轨迹。

(本文系提交由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上海大学中国史高原学科承办的“情报战与近代中国学术会议”之文章。)

 

黄裳:绝代的散文家张宗子

$
0
0

张岱


生于明末的山阴张岱(宗子),是一位历史学家、市井诗人,又是一位绝代的散文家,是我平素非常佩服的作者。很久以前就写下这样一个题目了,可是一直踌躇着没有动笔。我总是担心“绝代”两个字是不是有点说“绝”了。后来又想,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里,论他在散文上的成就与特色,这样说也许还是可以的。他当然不是空前绝后的,也不可能概括、代表了整整一个时代,这些都用不着多说。

严又陵曾为翻译提出过“信、达、雅”的三字标准,很久以来,人们对文学批评也提出过“才、学、识”三个字,作为衡量的尺度。我觉得直到今天这也还不失为一种比较全面、科学的看法,而且也不只在文学批评中才适用。“才”,包括了才能、文采、写作的本领……,这大约是没有什么争论的。“学”就不同,通常只是狭窄地理解为读的书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学”不只包含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有更重要的生活知识的内容。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比起书本来更为丰富、深刻、生动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司马迁早已说得清清楚楚了。“识”当然是识见,即立场、观点和也受到前面两个条件制约的见解、看法,也不是什么孤立的东西。有了这样三条标准,似乎就要好得多。因为它注意到了生活、实践这个重要方面,并使三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下张岱,就将发现,他最突出的特点还是写作上的才能,他的主要成就也正在这里。他的学问并不怎样了不起,就文化素养来说,大约也不过是封建社会中等文士的水平;不过他的兴趣是很广泛的,平时非常注意社会上的各种人物、动态、人民生活、风俗习惯,以至食物、蔬果等许多方面,而且有加以欣赏、纪录的兴趣与勇气。这许多,往往正是旧时代的正宗文士所不屑一顾的。说到“识”,恐怕要算最差。只是在生活态度、美学思想等方面多少突破了封建文化的某些习惯势力。至于他的主导思想还不能不是传统的。三百年前发生的那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那一次猛烈的冲击,确曾给像张岱这样的封建知识分子以巨大的震撼,但到底未能给他带来怎样根本性的改变。

张岱出生于一个封建社会的“世家”。看他所写的“家传”,在官僚地主群中,张家还算不得是最阔气的,但他到底是世家子弟,是一位大少爷。他的曾祖张元汴是隆庆辛未科的状元。我曾得到过他所作的《不二斋文选》,不曾细读,只记得前面附有一张小像,是穿了官服的一个精瘦的老头儿。不知怎的,我总想张宗子一定也是这模样。张岱写过一篇《自为墓志铭》,非常坦率地承认他“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桔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这简直是极精确地勾勒出了醉生梦死地生活在那个封建末世的一切地主阶级大少爷的形象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可以作为我们了解这批高级寄生虫的一把有用的钥匙。曾经作过如此坦率自白的人,在晚明,我还没有看到过第二个。

他的这些“生活经验”,全部写在他的两部著名的回忆录中了。《(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在五十四年前,《梦忆》就曾由俞平伯先生重印,是为“朴社重刊”本,根据的大约是伍崇曜的丛书本,是据乾隆甲寅仁和王文诰刻本重雕的。这原本我在傅惜华家中曾见到过,好像也流传得非常少了。我后来得到的则是道光二年王文诰重刻巾箱本,却也刻得很精。在二十八年之后,王氏又重刻此书,可以看出他对《梦忆》的赏识与珍重。

《梦忆》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所说的那些内容,是一个地主阶级大少爷的“忏悔录”。它的价值所在,是给后世的读者留下了晚明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的真实而生动的速写、纪录。这无论是《武林旧事》,还是《东京梦华录》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张岱后来写下了《石匮书》,成为有名的历史学家,但他在写《梦忆》时,却没有写历史或地志的“雄心壮志”,因而挣脱了那些传统的束缚。张岱实在是三百年前一位出色的“新闻记者”。他写的那些速写、通讯、报告文学,都是很短的。少者几十百字,比较长的如《扬州瘦马》,也不过六七百字,却已将明末扬州的人肉市场的形形色色统统写了出来。他写出了有那么一批特意赶到扬州来“娶妾”的大老倌,因而产生了一大批等待选购的“货物”——“瘦马”,这名目在唐诗中就早已出现,可见是一种有长远历史传统的风暴了。随之产生的是一大批“牙婆驱侩”,“日饮食于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他细写了从挑选、付费、送“货”上门的全过程。从全篇中我们看不出张岱是反对这种人肉买卖的,他似乎并不反对纳妾;但他对这种种的厌恶还是鲜明的。有时候忠实的“客观报道”,就会产生这样的力量。他细写了挑选货色的全过程,用的是白描的方法,还记下了当时所用的口语。

“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睄睄’,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曰:‘姑娘睄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了?’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门裙幅先响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请回’,一人进,一人又出。……”

这不但介绍了过程,还写出了声口、动作。牙婆录音机似的指挥,“瘦马”宛转顺从的姿态,买主虽不曾正面写,作为背景人物,这一切就全都像活的一样。同样的情形,不是直到解放前夕还在全国许多地方大同小异地存在着吗?张岱还特别介绍了鉴定小脚的“经验”,不只说明他是“内行”,也暴露了他的立场与低级趣味。

晚明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流派。在表现形式上是尽量采用新的句法结构、奇奇怪怪的形容词,……作者们企图闯出一条新路的努力是值得注意的,但有时就不免流于怪诞、艰涩,如《帝京景物略》中的有些写景文就是如此。但在张宗子这里却并不如此。他力图简洁,但显得平易;苦心铸辞,却不失自然。特别是他用这样短的篇幅,写出如此丰富、生动的内容,是值得佩服的。

同是写伎家生活的还有一篇是写出身于南京低级妓院的“朱市妓”王月生。她虽然出身于“曲中羞与为伍”的朱市,连同辈也看不起,但因品格容貌的出群,终于成为头等的红倌人。张岱写这个女人,只抓住“矜贵寡言笑”这一特点,用两三件小事,就把人物写活了。全篇三百二十字。

这是一位无论费尽了姐妹、帮闲们怎样的心思、手段也无法使之一笑的少女。但她却喜欢吃茶,天天都要到闵老子(一位著名的茶道专家)家“啜茶数壶”,并在那里与知心朋友会晤。如此看来,王月生的“矜贵寡言笑”就并非生来的怪癖。文章结尾说有一位“公子”,和她鬼混了半月之久,“不得其一言。一日,口嗫嚅动。闲客惊喜,走报公子曰:‘月生开言矣。’哄然以为祥瑞。急走伺之,面赪,寻又止。公子力请再三,噻涩出二字曰:‘家去。’”寥寥五十几个字,公子之恶俗庸愚,帮闲的无聊凑趣,一场果戈理笔下才会出现的闹剧,一霎时开场,一霎时又收了梢。而王月生这人物,却活生生地站在读者面前了。她终于开了口,但只说了“家去”两个字,可这中间包含了多少内容啊!王月生怎么说,又能向谁去说呢?

张岱是秦淮河上的常客,他对这种生活是非常熟习的。但也只有他能在热闹中看出冷静,喧笑中发现眼泪。他有一双与众不同的敏锐的眼睛。

南京雨花台附近的报恩寺塔久已焚毁了。三十多年前我还看到过扔在废墟上的一角琉璃瓦残余构件,现在恐怕连废墟也将无从寻觅。但张宗子看到的却是完整的原物,他称之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这确是惊人但异常贴切的定义。永乐窑的磁器现在已经成为宝贝,这塔却正是永乐时烧出的特号琉璃窑器,一座不折不扣的“大”古董。像高明的漫画家一样,他一下子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从中得出怎样的结论,则是读者自己的事。

有时候他也爽性地说出结论来。《二十四桥风月》篇说扬州夜晚的景色,涂脂抹粉在茶馆酒肆之前“站关”的可怜的卖春妇。“灯前月下,人无正色。所谓‘一白能遮百丑’者,粉之力也。”这些可怜的终于找不到主顾的女人,挨到很晚“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见老鸨,受饿受答俱不可知矣”。

张岱有许多写西湖的名篇。他的看西湖,也绝不与别人相同。《湖心亭看雪》一文说: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沅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是许多人都去玩过的,可是有多少人看到过张岱这里描写的景色呢?描写西湖风景的人也可谓多矣。可是谁又曾用精炼至极的笔墨如此凸现地勾画出山水的精英?

张岱从不花费大量笔墨写风景,他写的风景又总是充满了动态生机的。《闰中秋》篇写他在绍兴与许多朋友夜里在蕺山亭吃酒看戏,直到四鼓方散。“月光泼地如水,人在月中,濯濯如新出浴。夜半白云冉冉起脚下,前山俱失。香炉、鹅鼻、天柱诸峰,仅露髻尖而已。”

张岱说过两句话,他自己非常得意,曾屡次提起。“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这话初看似乎有些偏激,但细想却颇有意思。那下半句简直就否定了所谓“足赤”的“完人”,即“伪君子”,可谓“伤心悟道”之言。其实这些也无非是平平常常的道理,谁又没有或多或少一点个人癖好呢?张岱自己是个爱玩的人,已在为自己写的《墓志铭》里做过老实的交代。他喜欢玩的事物真是非常广泛,在这些领域内他是个真正的内行,有很高的欣赏水平。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既是封建地主阶级荒唐享乐的表现,同时也是通过劳动者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封建文化的精华。

张岱喜欢看戏,也深通戏剧艺术的每个方面。他家从祖辈起就养着戏班子,他的亲戚祁彪佳也是爱看戏并收藏了丰富剧本的戏剧评论家。《梦忆》中谈到演剧的文字不下十篇之多,中间有许多珍贵的戏剧史料,奇怪的是一直没有受到研究戏剧史的学者应有的重视。

他记崇祯二年夜半在镇江金山寺演出“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记一个老地主朱云崃训练家蓄女乐的方式方法。记他祖父自己创建的私家戏班,先后有“可餐班”等六个之多。其中“吴郡班”中演员有王畹生,是与柳如是同时有名的人物,王玉烟的妹妹,李因有赠畹生诗在《竹笑轩吟草》中。《刘晖吉女戏》篇则记录了明末即已出现的舞台布景切末。 

“如唐明皇游月官,叶法善作(场)。场上一时黑魆地暗。手起剑落,霹雳一声,黑慢忽收,露出一月,其圆如规。四下以羊角染五色云气,中坐常仪,桂树吴刚,白兔捣药。轻纱幔之,内燃赛月明数株,光焰青黎,色如初曙。撒布成梁,遂蹑月窟。境界神奇,忘其为戏也。”

这是非常珍贵的早期舞台装置的精确记录。三四十年前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天香庆节》等戏,大致也不过就是如此,也许还没有这里所写的精妙。而场上多重幕的使用,在明末也早已开始了。
张岱记女演员朱楚生与姚益城“讲究关节、妙入情理”,演出《江天暮雪》、《霄光剑》、《画中人》等剧,“虽昆山老教师,细细摹拟,断不能加其毫末也”。虽然没有举出具体实例,但艺人进行舞台创造的艰苦,读者是可以领略到的。

《过剑门》篇写他以戏曲行家的身分,在演员中拥有的威望;《冰山记》记魏忠贤败后,他删改重排了一时涌现的“十数本”反映同一斗争题材的剧本,并取得成功的故事。不只显示了当时运用戏剧艺术进行政治斗争的热潮,也说明他自己对上演这种“现代戏”的饱满热情。张岱和阮大铖是朋友,他说:“阮圆海大有才华,恨居心勿静。”这和《续幸存录》的说法有些相近,是带有回护意味的恕词。他对阮大铖训练的“家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着眼点不只放在剧本上,更着重的是场上的功夫。“讲关目,讲情理,讲筋节”,“余在其家看《十错认》、《摩尼珠》、《燕子笺》三剧,其串架斗笋、插科打诨,意色眼目,主人细细与之讲明,知其义味,知其指归,故咬嚼吞吐,寻味不尽”。还指出在每本戏中安排了“龙灯”、“紫姑”、“走解”、“猴戏”等不同关目的创造性,实在应该算是一篇有内容、有深度、在戏剧史上有重要史料价值的评论。

这里只是约略触及了张岱有关戏剧的记述与见解,此外还有许多方面,他都观察得细致,领会得深刻,传达得巧妙。他是个市井诗人,他的回忆录不愧是晚明社会文化风俗史的出色评述,同时又是一束绝美的散文。

人们有时会误解张岱只是一位小品文作者,这是不确的。他晚年写下的《石匮书》,是具有一代国史规模的大著作,不必说了。他还有一部《史阙》,煌煌六大册稿本,也不能说是小品。在序文中他说明了自己的史学见解和文艺见解。他认为流转的正史是不完备的,于是“为之上下古今搜集异书,每于正史世纪之外,拾遗补阙。得一语焉,则全传为之生动;得一事焉,则全史为之活现”。他这种为正史“剔牙缝”的工作,是有效的。不只往往能揭出历史真相,也提高了文学感染力。他举出两例说明这种见解:

“苏子瞻灯下自顾,见其颊影。使人就壁摸(摩)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东坡。盖传神正在阿堵耳。余又尝读唐正史,太宗之敬礼魏徵,备极形至。使后世之拙笔为之,累千百言不能尽者,只以‘鹞死怀中’四字尽之。则是千百阙而四字不阙也。”

这是很高明的文艺评论见解,他也在自己的创作中努力付之实践了。这样做需要写作才能,是不待说的;但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反映现实的忠实态度。这些张岱也是作得好的。

 

姚雪垠与《惠泉吃茶记》

$
0
0


2013年04月24日 10:54

 

姚雪垠

姚雪垠

只要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会对姚雪垠这个名字有印象,都会将这个名字和一本书名结合在一起,这个书名就是整整撰写了42年才得以全部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他还写过一篇和无锡有关的品茶文章,这篇文章还曾被毛主席深切关注过。

毛主席关注《惠泉吃茶记》

1956年的秋天,姚雪垠的命运重大转折以前,他来到了无锡,据资料载,“住在梅园西边的太湖岸上”。在慕名前往惠泉吃了一次茶后,写下了一篇连最高领袖都关注的《惠泉吃茶记》。当然,姚雪垠的这篇文章,并不是毛主席所关注他的唯一一篇文章。

1957年2月6日,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教条和原则——和姚雪垠先生讨论》的文章。这篇言辞过激的“讨论”文章,也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姚文元也由此日后飞黄腾达。虽是同宗,姚雪垠的“待遇”就不一样了。据当时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主席于黑丁传达北京的会议精神说,毛主席在最高国务院会议和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谈到:读了姚雪垠的《惠泉吃茶记》,我发现作者很会写文章,问题是他看不起泥腿子,思想上有君子、小人之分,这是不对的。姚雪垠大概因为由于被领袖点名,在其后的“反右运动”中被划为“极右分子”。这恐怕是他在当初写这篇《惠泉吃茶记》时所料不及的。但他也因此而出了名,一时间,《惠泉吃茶记》洛阳纸贵。

《惠泉吃茶记》里的香、色、味

那么,姚雪垠在《惠泉吃茶记》中究竟写了一些什么呢?

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凡来到无锡的人,几乎没有不去惠山的。惠山的风景实在平常,人们去的目的不在看景,而在吃茶……”

接着,姚雪垠先对泡茶用的惠泉水引用别人的话赞美了一番:“许多年来,我不知遇到过多少人,人人都称赞惠山的泉水最美,而且我在许多名人的笔记中也常常见到有关赞扬惠泉的掌故逸闻。读过张岱的《陶庵梦忆》,我知道有些讲究吃茶的雅人,如一位叫做闵汶水的老头子把惠泉水运到南京煮茶,而作者的祖父住在绍兴家中,也曾以惠山的水泡茶待客。在杭州人蒋坦所著的《秋灯琐忆》一书中,也提及有朋友来游杭州,‘以惠山泉一瓮见饷’。既然古时候交通很不发达,人们尚且把惠泉的水运到几百里外泡茶吃,可见这水的名贵……”

再接下去,姚雪垠谈起自己吃惠泉茶的感受:“我倒了一杯茶,看见茶色很淡,也闻不到香味,呷了一小口在嘴里,用舌尖慢慢品味,不但觉不出味道好,甚至远没有南京鸡鸣寺的茶好吃。总之,香、色、味三者都极为平常。我没有失望,等了一两分钟,又倒一杯,颜色稍微浓一点,吃到嘴里也有点香味,但是凭良心说,似乎并不比我们在家中吃的茶好多少……”

 

于是,姚雪垠在后面据此发出了议论:“惠山因泉而出名,泉因陆羽而出名。陆羽没有充分的根据就把天下(全中国)泉水评定甲乙,实在有点狂妄。惠泉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二泉,而陆羽著过《茶经》,是吃茶艺术的权威和圣人,一向被茶博士们作为茶神来敬,人们对他的意见当然不敢怀疑。自古吃茶的雅人和俗人们,内行和外行们,都跟着吃茶权威歌颂惠泉,乾隆皇帝也跟着歌颂……”

现在看来,毛主席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主要是看到文中提出的实事求是,讲究科学,反对人云亦云,偶像崇拜等论点以及作者勤于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向前人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向权威甚至“皇帝”挑战的勇气。但姚雪垠吃不出惠泉水的好,不等于别人也吃不出惠泉水的好,更不等于古人全错了。

姚雪垠在文章的最后还是对惠泉茶作了一点“肯定”:“如果茶社的工作人员不依赖虚名,忘掉陆羽的品题,稍在茶叶、火候和茶具等方面注意一下,是可以泡出好吃的茶来的。”

浓茶般的《惠泉吃茶记》

姚雪垠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小说家,毛主席也认为他写文章“很讲究艺术技艺”。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单从“铺垫”这一写作手法上来看他是如何“泡制”《惠泉吃茶记》的。

姚雪垠“品味”惠泉茶后,没有急于发表议论,而是先写一个普通家庭跟服务员讨价还价,五个人只用两套茶具,并逼“只要吃菱角不要吃茶”的孩子吃茶,因为这是“二泉的茶”,作者听后发出“会心的微笑”。进而写几个青年人惊呼二泉水与众不同,茶水高出茶杯而不溢出。作者以自身的经历认为青年人少见多怪,“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因此作者第二次发出“会心的微笑”。吃茶艺术的权威和圣人陆羽凭一家之言将惠泉评为“天下第二泉”,乾隆皇帝尽管见多识广,但也同常人一样,人云亦云,作者“不禁又发出一般会心的微笑”。按理说,陆羽尝过的水还远没有一位水利专家或地质工程师所尝的水多,他没有充分的理由就把天下泉水评为甲乙,但大家偏不去想,甚至连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都不必用,不去分辨惠泉茶水的色、香、味,吃过后就也跟着别人喝彩,其实这些都是很浅显的道理。所以当作者听到两位茶客津津有味地谈论一部名作家的小说,所谈无外是常听到的那些意见时,再次“含着会心的微笑”出了山门。

这一个个“会心的微笑”,就是姚雪垠一道道精心泡制的“茶”,也就是揭示文章之题而作的一层层铺垫。通过这一层层铺垫,一步步地引发出了自己的议论,从而使得整篇文章就如同一壶煮透的浓茶,引人回味无穷。

《惠泉吃茶记》之后

姚雪垠在1957年被划为“极右分子”。从此,他专注于毛主席长期以来一直所特殊关注的历史人物——李自成,进行《李自成》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出版,姚雪垠将它寄给了毛主席,得到了肯定。文革中,姚雪垠由此获得保护和写作上的支持。 1999年4月2日,先于《李自成》最后两卷出版前三个月,姚雪垠辞世。



 

竟陵派文学家论茶(三则)

$
0
0


  

  竟陵派文学家论茶

  范齐家

  

  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今之湖北天门人,明代竟陵派文学家。与钟惺(伯敬)同为“竟陵派”创始人。

  谭元春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果说他还擅长茶学研究,则鲜为人知了。谭元春与唐代著名茶学家、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的作者陆羽,同是湖北竟陵人,也许这就是谭元春从事茶学研究的情缘和不解的情结。

  他把对茶学的研究心得写进自己的诗作之中,这更是有别于其他茶学家的,因此也就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谭元春把茶区分为“头茶”、“二茶”、“三茶”。

  何谓“头茶”呢?他在诗中写道:“萌芽不可折,除却桑茶论,桑老伤蚕意,人情亦有新。”当时,在茶区流行一种“桑茶论”的说法,认为采茶应-9采桑一般,“萌芽不可折”。谭元春则持不同看法,应当“除却桑茶论”,正是萌芽为上品笋茶。

  “二茶”,为谷雨节前采摘的茶叶。“同是嫩而拳,何知非雨前?辨茶如辨水,江半南零泉”。雨前和雨后的茶叶,形态、质感极为相似。“同是嫩而拳”,要辨别孰前,孰后,要有陆羽品茶辨水的真功夫,恰似当年陆羽辨别扬子江中的南零泉一般高超神妙。

  “三茶”,经过头采,二采,再采的茶叶即为“三茶”了。谭元春关于“三茶”的诗是这样写的:“生意穷三摘,纤毫贵一针。采山牙笋外,不慕远峰春。”

  采茶贵在适时。谭元春《谷雨前三日催僧采茶》诗写道:“晴有云不采,吾闻诸季疵,贵精兼贵少,莫待叶舒时。”

  采得好茶,还需取得好水煎制,才能相得益彰、神形兼备。谭元春在《汲君山柳毅井水试茶于岳阳楼》诗中说:“临湖不饮湖,爱汲柳家井,茶照上楼人,君山破湖影。”诗中的洞庭湖、君山、柳毅井、岳阳楼都是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此番试茶,将情、景、物、我融于一体,诗人的性灵之美和客观世界的自然之美,达到了至真至善的完美统一。也许这便是茶道所追求的一种和敬清寂的境界。

  谭元春还写有一首《虎井》诗,在诗序中他写道:“爱其名,披榛往寻。”虎井并不深,“汲不数家,家不数瓮;亲汲之,其味甘洌,与河水、泉水相乱。”虽算不上名泉,“而日煮一瓶以试客,客即韵不辨也。”在谭元春看来,这绝不是一眼俗井,于是他欣然题诗,为后人留下了与茶有关的名诗、名井流传至今,令后世景仰。

  谭元春曾追寻陆羽辨水品茶的足迹,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在《舟出南溪寻鸿渐第三泉》诗中,表达了他对陆羽的敬仰:“陆子吾乡里,茶心终永存。”

  陆子茶学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水为茶之神,茶是水何物?

  ——竟陵派文学家钟惺茶诗三问 

  

  钟惺(1574—1 624),明代文学家,与谭元春同为竟陵派的创始者。湖广竟陵县皂角埠(今之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人。

  钟惺与谭元春同为陆羽故里人,对陆羽及陆子茶学自然是十分崇敬的。万历四十七年(1619),钟惺寓居江苏南都(今之南京),与友人前往浙江苕溪访问许中秘,路过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这里有皮日休、陆羽的遗迹。他在诗中满怀深情地写道:“鸿渐生竟陵,茶隐老苕香。袭美亦竟陵,甫里有遗辙。予忝竟陵人,怀古情内挟。”钟惺自谦地说,“我自愧是竟陵人啊,只是内心藏着怀古之情!”的确,他没有象谭友夏写出那么多关于陆子茶学的诗来,后人也觉缺憾。

  然而,《隐秀轩诗集》(明代末叶,钟惺晚年自选的一部诗集)中两首关于茶的诗,写的十分出色,表现了他对茶学的独创性的思考,如《茶诗》:

  水为茶之神,饮水意良足。

  但问品泉人,茶是水何物?

  其二

  饮罢意爽然,香色味焉往?

  不知初啜时,从何寄遐赏?

  其三

  室香生炉中,炉寒香未已。

  当其离合间,可以得茶理。

  茶诗三首,语言浅近,意蕴无限。钟惺表达了自己与历来茶诗作者所不同的旨趣及其人生感悟:

  其一,“但问品泉人,茶是水何物?”

  这可不是“脑筋急转弯”,兴许真的难住不少茶饮者。“水为茶之神”这一论可谓精辟绝倒,任何名茶,若不以水为介质、为载体,永远只能是束之高阁的茶叶,那么“茶是水何物?”这里的茶,指茶叶。钟惺何以如此发问呢?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要从谭元春写的《退谷先生墓志铭》去找玄机(退谷先生即钟惺,钟伯敬)。

  《退谷先生墓志铭》中说,钟惺“年四十八九,始念人生不常,佛种渐失,悲泪自矢;以为读书不读内典,乞丐食,终非自爨。男子住世数十年,不明生死大事,贸贸而去,一妄庸人耳。”于是,钟惺精研《楞严》(佛教经典)后来执卷熟思,著《如说》十卷。《如说》,是钟惺研究《楞严》后的心得之总成。钟惺品茶与众不同,透过茶他看到的是杯底的佛理禅机。

  “水为茶之神”,茶为水之质。茶,赋予了无色透明的水以特殊的品质形态,水和茶构成了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供人们啜饮品评的茶。这便是茶的“缘起”。佛教所说的“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其二,“饮罢意爽然,香色味焉往?”

  馥郁芬芳的香气、赏心悦目的色泽、鲜醇爽口的滋味,构成了茶汤的形态品质。具有香、色、味三要素的茶,已然不是寻常的水了,所以说,“茶为水之质”。不过,一杯名茶,饮罢,那方才令人怡然自得的香、色、味哪里去了呢?这里,钟惺又以释家的眼光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即“性无常义”。任何物质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没有恒常的存在,他坦然地问道:“香色味焉往?”

  其三,“当其离合间,可以得茶理”。

  烹茶时,炉置室中,满室生香;炉火熄灭,室中则仍如有茶香弥漫。钟惺觉得,明白“香生炉中”的玄妙,也就可以得到茶理了。“室香生炉中”,是谓合;“炉寒香未己”,是谓离。离中有合,合中有离;正所谓“非离非合,佛法所摄”。这就是钟惺所指的茶理,亦即佛理。

  钟惺认为茶理即佛理。他从佛学的层面上,去辨水、识茶、得理;将心专注在茶境上,静中思虑,然后,渐进法境,一心参究,品茶悟性。钟惺在“茶诗三问”中将茶与佛两种不同形态的观念相互渗透,将两种不同的文化元素聚合重组,从而衍生为新的文化植株,使之成为茶文化研究园地的一支奇葩,成为茶文化领域珍贵的文化遗产。

  

  采雨瀹茗茶 色香夺惠泉

  ——竟陵派文学家钟惺的一次品茶实践

  

  万历四十六年(1618),春,竟陵派文学家钟惺寓居金陵。“雨连日夕,忽忽无春”。钟惺是年在金陵,拟部,犹支原官俸。面对连日阴雨,心境似有几分晦暗,不禁在诗中发出了“连雨无一可,不独梅柳厄”的感慨。全然没有杜工部“春夜喜雨”的情致。

  可是,钟惺在竟日雨冥冥,溶溶满太虚的濛泷之中,忽地想到了“可助茶神理,此事差有益”。他想用以煮茶的天下名水、名泉,不都是来自上天的恩赐吗?“不采雨瀹茗呢!于是,他用五六尺见方的白布一块,“系其四角,而后压其中央,以收四至之水”。要点是必须将储水的瓮,置于“中庭受之”,以避免承接屋檐的不洁之水。采集雨水煮茶,竟然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钟惺说:“采之瀹茗,色香可夺惠泉”。惠泉,源出江苏省无锡市惠泉山,以泉水著名。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就煮茶的水写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他品评天下之水,将无锡惠山石泉名列第二。陆羽对于用雨水煮茶,不曾评价过;而钟惺却说“采之瀹茗,色香可夺惠泉”,还说“可助茶神理,”倒是使人心驰神往。

  今天,我们大可不必去考究以雨水瀹茗,其“色香”是否“可夺惠泉”;但这次品茶实践,使得钟惺“以欣代厌”,成为“居心转境之一道”,实现了心境转换,这才是值得我们去忖度的。

  钟惺赋闲金陵,拟部候任(后改授工部主事),自然有些烦闷的情绪;这般情绪和这淅淅沥沥的连阴雨交织在一起,更觉得“雨连日夕”,无一是处。但“采之瀹茗”后,心情陡地一变:“终日缌缌焉虑水之不至,则亦不复知有雨之苦矣。”入夜了,钟惺耽心雨下得太小,还“遣婢数持灯,验其所受迹”。

  从钟惺的这次品茶实践中,我们似乎也得到了一些感悟:用心品茶,可以消尘涤垢,转换心境;悟从茶生,茶禅一味,禅便是大开悟眼,明心见性。

  (文中引文见钟惺·《采雨诗》)

    (范齐家,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政协天门市委文史研究员、副研究馆员)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怎么来的?

$
0
0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怎么来的?这位学霸女科学家告诉你

澎湃新闻记者 邢春燕

2015-12-25 16:14 来自 文化课

字号
现代社会,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普遍,成为影响人类生活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全球至少有10%的人口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困扰。然而,人们对于抑郁症的成因一直没有明确的认识,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胡海岚的研究或将改变这一现象。
12月22日,在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礼后,胡海岚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她是今年获奖的9名青年女科学家之一,凭借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突破性研究,成为本届大奖的热门获奖者。
βCaMKII分子对抑郁症形成起关键作用
很久以来,人们认为快乐激素“多巴胺”的多少对抑郁症的发病起决定性作用。为此,很多药物由此研发用于临床治疗,但是这些针对激素的抗抑郁药物起效慢、靶点广、副作用大。
2013年8月30日,当时还任职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胡海岚及其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外侧缰核中的βCaMKII介导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的研究文章。这一研究从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出发,通过蛋白定量质谱分析,脑区定点基因表达,电生理以及行为学等手段,首次证实了钙调蛋白激酶家族成员“βCaMKII”在抑郁核心症状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大脑外侧缰核中的“βCaMKII”分子是调节神经活动的重要分子,当它出现在大脑中负责传递奖赏信息的核心区域并且表达水平过高时,就会抑制快乐因子“多巴胺”的分泌,并且充当失望使者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大脑,导致了快感缺失与行为绝望,这也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这一研究结果为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子靶点。
“很久以来,人们把多巴胺当作快乐激素,这其实有一定的误导。”胡海岚说,“当时的研究发现,如果去除动物的多巴胺神经元,动物就变得很瘦,没有进食的欲望。但是现在发现,多巴胺只是调节做事情的动力,未必介导了快感本身。”
发现“βCaMKII”的影响机制之后,胡海岚团队正在努力寻找针对这一分子的抑制剂。“最理想的情况是在我们发现的脑区里表达这个抑制剂药物。但是,现在脑科学的技术,包括给药的技术还不够先进。很多时候,药物要通过血脑屏障,脑子里的血管系统和外周之间有一个屏障系统,很多药物不容易进去。但是,我们现在也正在探索一些技术手段,包括用纳米技术、超声无创的微调来改变这种阻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脑区给药可以实现。”
在诱导抑郁的压力刺激下,外侧缰核中 βCaMKII 的表达上调并通过促进 GluR1 进入突触等变化导致缰核过度兴奋,从而增强了外侧缰核对下游脑区腹侧被盖区VTA与中缝背核DRN的抑制,进而导致了快感缺失与行为绝望。
“七情六欲,喜怒哀愁”如何进行神经编码?
在朋友眼中,读初中时胡海岚就是公认的“学霸”,“是全年级数学最好的女生,轻声细语,从容淡定,漂亮聪颖”。到了高中,她斩获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高三被提前保送北京大学生物系。朋友问她生物系毕业以后干什么,她笑嘻嘻地回答:“要么研究细胞搞科研,要么进酱油厂造酱油。”
直到十多年前,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时,胡海岚的科研目标开始变得明确——揭开情绪的奥秘,掌控大脑神经环路的“编程”。为什么人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愁”?为什么高兴时心花怒放,如步云端,痛苦时又如五内俱焚,坠入深渊?胡海岚及其团队对正常情绪进行了神经编码。
“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和厌恶,人主要的情绪活动都是由这5种基本情绪混合而成。就像画家用红、黄、蓝这3种原色,调配出了画布上丰富的色彩一样。”胡海岚利用一项名为TAI-FISH的新技术解释了各脑区对于喜好或者厌恶的情绪反应编码模式。找到大脑中和每种基本情绪相关的神经环路。
“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标记出老鼠神经元,比如我们用神经元活性标记分子c-fos的核糖核酸(mRNA)标记快乐,c-fos蛋白标记害怕或者恐惧。先后给予两个刺激,电击让它恐惧,吗啡注射让它快乐,通过DNA转录成蛋白质的时间峰值间隔,就可以以单细胞的分辨率对全脑进行考察,”胡海岚说。这一研究于2014年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虽然这一研究成果与抑郁症并无直接关联,但正如胡海岚所说,对疾病的研究往往建立在对正常功能理解的基础上,“比如我们现在知道核团里的神经细胞是一种交错的分布,也许将来在给药的时候就需要考虑针对负面情绪,针对细胞类型或者是脑区的特异性。”
胡海岚研究组的研究成果揭示小鼠前脑边缘系统中各区域的情绪反应编码模式。在伏隔核(NAc)、外侧隔区(LSv)和终纹床核的梭形核(BSTfu)中,被吗啡和足底电击激活的神经元呈交错分布。在中央杏仁核(CEA),被吗啡和足底电击激活的神经元呈分离分布。杏仁核纹状体过渡区(AStr)和内侧杏仁核(MEA)仅对足底电击反应,终纹床核的卵圆核(BSTov)仅对吗啡反应。下丘脑室旁核(PVN)被吗啡和足底电击激活的神经元重合分布。
社会等级与抑郁症有关?
胡海岚笑说,常常被人问,自己研究抑郁症是不是就能有效地控制情绪,不会有情绪起伏。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人都会有负面情绪,“比如我今天上午上完课马上赶飞机,很紧张,情绪就有波动。”但是她会对负面情绪有更包容的理解,“负面情绪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恐惧,跟快乐相比,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它对动物的生存可能更为重要,能帮助它们逃避危险。”
胡海岚说,幸福和忧郁的情绪是相对的,它们的关系甚至是微妙的。一味只追求幸福会容易导致失望,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幸福的阈值也会不断升高。“关键是不要让这些负面情绪主导你。如果长期沉浸于负面情绪和种种压力应激,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调节,本来只是短暂的情绪变化经过长期积累,就有很可能导致脑功能持久性的变化,引起抑郁症。”
图中描绘了大脑中外侧缰核(图中绿色示意部分)与两种情绪状态下的老鼠。
当下,白领人群的抑郁症患病率喧嚣尘上,名人罹患抑郁症的新闻不绝于耳。对于“患抑郁症的人都是过于脆弱”、“生活条件优渥就没有资格抑郁”之类网络上流行的说法,在胡海岚看来都过于片面,“在猴群当中有过观察,地位最低的动物可能更容易抑郁,但这也不是必然的。地位最高的猴王的压力应激激素比第二、第三位的都高,因为它随时处于受挑战的地位。第一和地位最低的猴王压力应激激素比中间的都要高,是一个U形的分布曲线。”
胡海岚曾做过关于社会等级行为的重要研究,在胡海岚的办公室,有一幅站在玻璃管上、头戴皇冠的卡通小白鼠画像,就是来自这篇研究文章。胡海岚说,身材壮硕或者力大无穷,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地位最高。即使是在不像人类社会这样讲究权谋的动物世界,动物在群体中的地位,也并非全由体力或者块头大小决定。“动物的地位,很大程度上由它们的‘性格’决定,包括好胜心和坚持力等等。而人的社会经历也会对神经机制起到调节作用,并反馈回他的行为当中。”
胡海岚团队曾进行过一组非常有趣的一束光改变“狭路相逢勇鼠胜”的戏剧性“钻管实验”。两只小鼠在一根狭促的管子里相遇,原本地位低的小鼠理所当然地后退为地位高的小鼠让路。然而,只需一束光,在生物体脑细胞中嵌入光敏蛋白基因,并用植入的光纤选择性地激活或抑制特定神经元,便可自由地控制“剧情”,让地位低的小鼠改变自我认知,英勇地将地位高的小鼠推出管道,就好像科幻片一样。
在未见到胡海岚前,对神经生物学家的印象还停留在《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女朋友Amy的形象,性格怪异、生活粗糙的直愣女汉子,胡海岚则颠覆了这一认知。她细和温婉,端庄得体。胡海岚自己也坦言,工作之余也会像普通女孩子一样,逛街、运动、休闲,滑雪、游泳、羽毛球、网球、瑜珈都会,游泳是她认为最好的运动。科研工作者往往处于付出大于收获的尴尬窘境,对此胡海岚并不在意,“名气并不重要,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你是第一个发现了自然未知中某个环节的人。

 
Viewing all 87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