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思维与现代文学研究
李 青 果 ( 中山大学 学报编辑部,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 近年来,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被广泛关注,
在把对史料的重视当作一种必须坚持的研究方法之 外, 还有必要把它放到学科建设的位置。通过史料重建文学史, 立足史料展示解释学功夫,
使原创理论的出场建立 在历史重建的基础上, 应是规范学术研究、 推动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现代文学;学科建设;史料
中图分类号 : I2o6.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5455(20o9)05 - 0054 -
05
近年来 ,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被广泛关 注 , 2005 年更被媒体称为见证现代文学研究 的“ 史 料年”
。这一年在香港新发现 了海派作家张爱玲 的佚文《 郁金香》, 促成对史料 的关注成为 9 月 14 日在清华大学召开 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 刊》 理 事会的热点话题。紧接着 , 2005 年第 6 期《 中国现 代文学研究丛刊》 推 出了“
文献史料专号” , 在媒体 的扩大影响之外, 又深化了对这一问题 的学术渗透。 然而对史 料 的关 注并非 始于 2005 年。早在
2003 年 12 月 , 出于因不重 视史料而导致现代文学 “ ‘ 学术研究安全运转 ’ 都成了问题” 2 现状 的焦虑 ,
钱理群提议召开了小范围的“ 中国现代文学 的文献 问题座谈 会” , 并达 成 了“ 座谈 会 8 点 共识 ” 2004 年 10
月又以“史料 的新发现与文学史的再审 视” 为题 , 由河南大学文学院、 《 文学评论》 编辑部、 洛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联合举办 了“
中国现代文学文 献问题学术研讨会” , 70 余会众对“ 史 料的发掘整 理, 孕育着现代文学研究新可能与新突破 , 也是加强
本学科史学素质 、 理性 品质 的有效途 径” 形成了统 意见。而此番学术共识, 已经被前辈学者认真地 “
规划”过。樊骏先生积长年的思考 , 花费整整两年 的时间( 1987 年 8 月 一1989 年 8 月) 写作 了长达 4
万余字的《 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于中国 。 一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 , 分上、 中、 下刊载 于《 新文学史料》
1989 年第 1、 2、 4 期, 指陈现代文学 研究中史料工作 的种种严重弊端 , 论说 “ 逐步形成 独立的史料学 ,
不仅是现代 文学研究作为一 门 完整而成熟的学科所不可或缺 的, 同时也标志着史 料工作开始成为这门学科中有 自己理论和体系的分 支”
。可惜成为空谷足音。然而不管怎样 , 从樊骏 先生当年少数人心得独有的“ 呐喊” , 到 目前学科领 域多数从业人前后相随的共鸣 ,
问题意识已相当明 显。有必要在把重视史料作为学术研究必须依据的 方法之外 , 强化史料与文学史的互动意识 , 并进而把 史料
的纂辑和史料学训练以及对史料加以科学地结 构 , 提升到学科建设的层面上。通过此一途径 , 突破 现代文学研究的瓶颈,
推动学科建设的进步。 一、 文学史“ 现象还原” 与史料互动 从 目前讨论的情况来看 , “ 通过触摸史料重建 历史现场” , 对
现代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历史叙述 的重要性似乎已不成问题 ; 但是 , 把史料的发掘 、 作 品的辑佚 、 版本的校正 、 资料库
的建立仅仅当作发言 的根据和学风的改进 , 还是 流于学术研究 的“ 一般 意识” 。关键 的问题或许应该在于 , 我们需 要再 次
对学科理念进行必要的追问。现代文学由当年“ 年 收稿 日期 : 2009 - 03 -06 作者简介: 李青果( 1 969 一) ,
男, 湖南古丈人, 文学博士,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 54 轻的小学科” 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 有无必要进一 步
地厘清学科更确定的内涵和边界? 对现代文学的研 究是否应该还是思想史、 文化史得 以述说 的隐秘基 地?
因为如果我们还未能充分地把现代文学史当作 “ 文学的”历史 , 未能摆正现代文学研究 是一种“ 文 学的” 研究 , 那么 , “
文学性” 的史料就不可能 以其本 来的面 目出现 , 那些不能进入“ 思想史” 、 “ 文化史” 视野的“ 文学”
史料就不能真正整合进文学史 的叙 述框架。历史无法重建 , 所谓立场 , 亦不免成凿空之 谈 。 回顾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
史料的被遮蔽 和史料的“ 失真 ” 、 史料不能以本来面 目出场进而与 历史叙述产生互动。上述情况的存 在, 正是造成 目 前学科“
险情” 的症结之一。从学科草创开始 , 现代 文学史就被纳入“ 两条路线” 、 “ 两个 阶级 ” 、 “ 两种主 义” 斗争的“ 政
治史 ” 范畴, 齐头并进 、 多元发展 、 姿 态招遥、 意象纷呈 的现代文学世界被修理成 “ 鲁郭 茅 巴老曹” 的独家大
院。史料不仅被整理 、 被 挑选 使用 , 而且被清理、 被深度填埋。一些史料 由于“ 政 治正确” 而被纳人或经修改纳人 了历史轨道
, 另一 些史料则被贴上有违政治方向、 政 治伦理 的标签遭 到毁坏和封存, 已经造成学科发展的先天不足。 1980 年代思想解放 ,
反思过往 而形成 的“ 重写文学 史” 的 自觉 , 虽然挣脱了“政治史” 的羁绊 , 但又不约 而同地进入 了80 年代开创的“
思想史 ” 空间。在李 泽厚《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影响下, “ 启蒙与救亡 ” 的 双重主题变奏成为了文学史的主线 ,
9O年代又被引 入“ 现代性” 的热潮之中。“ 重写文学史 ”对恢 复现 代文学原貌当然居功至伟, 但 “ 思想史” 思路毕竟不
能决定和取代 “ 文学史” 思路。由“ 思想史” 思路进 人的“ 文学史” 空间, 仍不免以思想为依据剪裁史 料 , 或服从于“
宏大观念” 的言述需要而忽视可能歧 意丛生的“历史细节 ” , 都带来 了不少 问题。比如在 “ 现代性” 的总体框架之下 ,
我们在文学史叙事 中, 至今还无法很好地在历史发展的细节上解决 “传统 文学” 与“ 现代文学 ” 的分合 问题 , 由于缺乏史料 的
细致勾连, 这方面的工作是“ 史论” 多, 而 “ 史实” 不 足; 观念已经到位 , 而证据仍显匮乏。再如通俗文学 的人史问题 ,
由于立足于“ 现代性 知识精英 ” 的史学 立场 , 那些看起来不 能符合现代性 的史料就很难 与 文学史相对接 ,
范伯群先生以切身的治学经验表 明, 如果通俗文学“ ‘ 削足适履 ’ 地去就 中国现代知识精 英文学史的框架” , 是不符合文学发展
的基本史实 的 , 在这个框架 内进行通俗文学史的叙述 , 只能徒使 研究者发 出“ 分论易 , 整合难 ”
左支右绌而不得其位来描写现代文学的面貌并非过 甚其词。告别古典的文学革命 , 其契机和起点 固然 是文化与思想革命的需要,
但对往后文学的发展, 不 得不考虑多种实际情况。比如 , 在文学革命之外 , 尚 有 “反对革命 的文学” ( 如保 守主义文学) ,
有 “ 革文 学革命的文学” ( 如党派文学) , 还有既不反对革命 、 也不革命而 自说 自话 的文学 ( 如世情小说 、 现代派
小说 、 古典诗歌 ) ; 即使在文学革命 的内部 , 也有派 系、 立场、 趣 味、 手段等等观 念和实际操作 的分别。 可以说,
自文学革命以来, 现代文学是一个打破了的 “潘多拉盒子” , 山头林 立, 众声喧哗。面对这种狂 欢的景象 , 如果不采用“
文学本位” 的立场 , 发掘、 整 理和公布史料 , “ 让事实说话 ” , 仅就某一个宏大观 念进行归纳的工作 ,
势不免挂一漏万。在文学革命 的现场, 梁启超、 陈独秀分别强调其文学革命的工具 作用 , 乃是为 自己的思想设计寻找突破 口, 其不
“ 趋 重于哲学文学” 的用心相当明显 ; 1930 年代 编撰《 中 国新文学大系》 , 蔡元培重申“ 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 具” ,
也不免是为 自己曾经扶持过的活动进一步 确定历史合法性, 并借用推进现代思想的功劳提升 新文学的价值 ;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话》 所表达的主张 , 也明显地 自有其政治规划在内。 这种对现代文学“ 别有用心 ” 的介人 , “
取思想家的 手段 , 做文学家的本事” , 其实 已形成学术研究 中的 集体无意识 , 把它视为造成现代文学研究的瓶颈 , 并
不为过。 因此 , “ 消除观念遮 蔽 , 辨析现象精微” 的现象 学方法应该出场 。作为实现“ 现代 中国学术话语建 构”
的基本方法之一, 杨义先生据此认为, “研究者 不为现成的框套所遮蔽 , 以 自由的心态潜观默察 , 体 悟文学史的现象与脉络” ,
正是使 “ 文学史研究返回 文学存在的本然状态和文学史 的本真过程” 的必由 途径【 6 J 。从这个 角度看 , 为了实现现象还原
, 史料 的“全 ”与“ 真” 以及史料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就应当 成为追逐的 目标 。它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 , 只有真 正立足于史料的“
文学史” 言述 , 才能在史料与历史 意识的互动中重建文学史 , 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对现 代文学做更进一步 的研究 。就学科进展而言 ,
目前 的情况或许应该是 , 史料的出场远 比思想 的发挥更 重要。近来陈平原先生对五 四的研究成果斐然 , 其 立足于“ 文本
中见历史 , 细节 中显精神” 【 7 J 的“ 激活 的叹息。其 实, 用 5 5 史料” 、 “ 还原历史”
的立场值得借鉴。所以针对 当 下的研究现状 , 要起到补偏救弊的功效 , 就不得不依 赖于史料的全身亮相 , 并进而通过“ 辨章学术
, 考镜 源流” 的追索之功 , 实现推陈出新的学术增长。 二、 史料纂辑与史料学必修课 学术研究发端于对史料的掌握 , 研究者
的思想 发挥也有赖于史料的建构 。作为学术研究的一般法 则 , 这是学人从古至 今的基本共识。孔 子说 : “ 夏 礼 , 吾能言之
, 杞不足征也。殷礼 , 吾能言之 , 宋不足 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 , 则吾 能征 之矣 。 ” 见文献史料的“ 足” 与“
不足” , 而非“ 有” 与“ 没有” , 决定了学术研究 的“ 能” 与“ 不能” 。在这种审慎的 史料意识观照下,
现代文学的史料纂辑难免“ 不足” 之虞。虽然从 1930 年代编撰《 中国新文学大系》 开 始, 综合性的史料汇编 、 作家全集选集、
日记书信、 回 忆录、 传记书层 出不穷 , 文革后更成立了专供史料发 布的期刊( 《 新文学史料》 ) 和专门收集史料 的机构 (
中国现代文学馆) , 但仍然不能改变史料不足的局 面。原因有“ 力不能及” 和“ 难言之隐” 两种。从力 不能及看 , 一是近代 以来
, 出版业发达 , 言论空 间很 大, 要追求史料的总汇, 不是个人或一般团体的力量 可以达到, 非动用全国的力量不可 ;
二是经历了多次 战乱、 政治运动、 文化革命 , 20 世纪的中国频遭无法 挽回的“ 书厄” , 已使对史料的抢救打捞成为一句空
言。从难言之隐看 , 由于政治意识形态权力机制仍 在发挥作用, 史料的出场并非 自由, 史料的纂辑还会 与意识形态重要程度挂钩。不仅《
鲁迅全集》 的注 释权至今没有“下放” , 不少史料还被进行了修辞处 理 , 一些作家的作品和书信 日记也都经历 了不同程
度的改写或修订。不少回忆录和传记书, 出于意识 形态动机或隐恶扬善的需要 , 都经不起作为“ 伪书” 的追问, 从“ 修辞有余” 、
“学术不足” 的角度看 , 这些 回忆录、 传记书的面 目, 就成为黄修 己先生所讽喻的 “发布 ‘ 回忆文学 ’ 、 ‘ 记忆文学’
的场所” j 。 从 比较的角度看 , 现代文学史料纂辑的劣势也 是相当明显的 , 这造成研究工作方便不多 , 难度不 少。举例而言
, 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 依据于《 四库全 书》 , 可以足不出图书馆而治天下大半学问, 况且古 文献的整理 出版, 在原有 的文渊
阁《四库全书》 之 外 , 目前 又 由商 务印 书馆 出齐 了文津 阁《四库 全 书》 。电子版的“ 古文献全文数据库” 也作为“
中国 国事” 、 “天下公事”被紧锣密鼓地加以操办 lO J 。 。 。 。 可 6 与前文引述樊骏先生 的呼吁相 比, 古
文献的纂辑才 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 。就这个角度而言 , 古文 献工作的展开对从业者可谓“ 体贴人微 ” , 其正规作 战的态势
, 更显得现代文学研究还未脱离“ 游击战” 阶段。记得陈平原先生写有《 江南读书记》 一文, 记 述他为收集史料 , 在“ 行程近万里
, 历时月余” 的体 力支出外 , 还要承受 图书馆对资料信息进行“ 严密 封锁” 的精神打击 弱 。为收集资料煞费苦心和 不惜体力
, 作为一种治学精神加以提倡当然有典范 作用, 但“行万里路 , 读百十种 书” , 成本未免太大,
效率未免太低。真正值得考虑的应该是如何解决史 料辑录工作存在的困难。吴文治先生曾著有煌煌 3 卷本总 260 万字的《
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 , “ 上起 春秋, 下迄近代 , 二千余年之文学源流, 作者行迹, 莫 不慎加采录 , 粲然著明” , l1
21 1面对此书“ 于现代付之 阙如 , 则美犹有憾” , 时年 74 的老翁程千帆先生不 禁发出了“ 是不能无望于治新文学史之同志”
L】 儿的 呼吁。但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 , 想必不是易事 。如 果不能依乾隆朝 由国家 出面, 在全 国各地设立“ 四 库馆” ,
以征求天下书籍的前例, 那么在个别的特定 的条件下, 关乎史料的收集、 整理、 研究和发布, 冯友
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史料工作提出的“ 三步 棋”走法应值得借鉴 : 一、 收集史料 , 求 “全” ; 二、 审 查史料 , 求
“ 真” ; 三、 了解史料 , 求“ 逐” 。 _】 卜 这三 步棋 , 思路并不复杂, 但实行起来应不简单, 只有态 度决定 一切
。 如果对现代文学史料纂辑 “ 全” 与“ 真” 的设想 属于天方夜谈 , 不免 为书生之见, 那么对“ 史料学必 修课”
的期待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必修课 的进行似 应在“ 自度” 和“ 度他” 两个维度展开 。对于从业者 来说 , 需修炼慎独 的功夫,
通过这一课程 以“ 自度” 的方式达到对史料的 自觉 , 以提升学术的功力与治 学的科学性; 对于培植学术梯队来说, 则有赖于教育
机构和导师发扬 “ 大乘的精神” , 以“ 度他” 的方式, 为后学者强化史料意识 , 输入史料知识 。据笔者掌 握的信息,
目前北京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 的现当代文学专业 , 均为研究生开设 了“ 现代 文学 史料学必修课” 。其中华东
师范大学由现代文学文 献史料专家陈子善领衔 , “ 讲授现代文学史料学基 本理论 , 含史料学的意义、 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考证、
版本 、 校勘 、 目录学概要 、 现代文学史料学研究史和 建立史料学新体系等内容” , 目的是使“ 学生树立正 确的治学观、
掌握现当代文学专业进入研究的基本 技能和方法 , 并培养学生对尽可能 占有第一手 史料 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 1 北大的经验
尤为值得 借鉴, 因为其课程的设置和训练体现了对国学传统 的承续 。王瑶先生 由治古典文学转而成为现代文学 学科的开山者 , 就确立
了学科 的史料学背景 。据黄 修己先生回忆, 他们这一辈学人的成功之处 , 绝对得 益于师辈们坚持并传授的实证方法。对于文学史编
撰中一直令人困扰 的“ 史” 与“ 思” 的纠葛 , 黄先生坦 言 , 文学史编的不好 , “ 最重要 的原因还是史实掌握 不全 ,
史的准备不足 , 而不是观点不新鲜 ” 。 持实证方法上 , 他们深受老一辈学者 的影响 , 师承关
系是非常明显的。陈平原先生则把史料学必修课具 体化为对报刊所建立的“ 文学场” 的体 味和研究 , 认 为“读报刊时 , 经常可
以发现新 的资料 ” , 可以使研 究者“ 对旧说提出质疑, 对历史有新 的解释” 】 6J 通过对史料的亲近, 研究者作为“
认真拂拭过历史 尘埃 的人 , 他们讨论起历史来 , 那种凝重的感觉 , 那 种亲切的神态” , 对建立 “ 历史感” 有不可取代
的作 用¨6J加 。这种必修课训练 , 就不仅仅是埋头于故纸 堆 , 而是包含着对“ 信史 ” 的企 图。它通过重建历史 现场 ,
在对历史进行同情的了解和如实的解释中, 激 发思想的出场。 在坚 。 三、追求“ 史” 与“ 思” 的平衡结构 学术研究追求 “
独断之语” ( 思 ) , 但不 能脱离 “考索之功” ( 史 ) , 如有偏废 , 都非治学佳境 , 只有二 者的平衡,
方能体现学术的正途。在历来习惯于 “ 据不充分之材料 , 作逾分之断定” [】 ’ 语 ” 的学术环境 中, 二者对立明显 、
统一不足 , 已造 成现代文学研究 的“夹生饭 ” 态势 】 。据 黄修 己先 生考察 , 是由于 2O世纪 “ 重主观轻客观 、
重主体轻 客体” 的“ 世纪学风”使然 , 其“忽视史料 的弊病” , 已 使学科 的展开缺乏应 有的“史学品格” -】 引。主体性
的发挥 固然有助于从文献审视抵达文学判断 , 但思 想 的出场不能脱离考据的实际限度 ]代 译 序 ’
能随意发挥做灵活的处理。上文提到的冯友兰史料 学“三步棋” , 其实还有 “ 第 四步” : “ 运 用史料 ” , 求 “ 活” ,
但冯先生表示 , 对此不加讨论。 Ll3 J 联 系到其 出场语境 ( 1960 年代 ) , 正是强调“ 思想 原子弹” 的 “
唯意志论” 甚嚣尘上 的关 口, 冯先生 “ 一笔带过 ” 、 “ 存而 不论 ” 的言 述 策 略, 已可见 出他 的立 场 和
态度。 然而在 目前 的讨论 中, 问题似乎还未清晰。有 的重视“ 断 , 也不 两种观点值得进一步探讨。其一是依据“后学” 立 场
, 把文献史料 的使用视为一种 “ 修辞行为” , 认为 文献不具备独立 自足的样态 , 其价值依赖于“ 生产” 方能显现
。这种观点充分意识 到了“ 文学场” 的 存在 , 亦强调了文化机制 、 主体建构作 为“ 一只看不 见 的手” , 在学术 研究
中的作用 , 有很 大的启示意 义。其作为一种方法, 值得借鉴; 但作为一种立场, 则需审慎对待 , 因为这种学术研究 ,
强调主体对材料 的控制性 “ 讲话 ” , 而非“ 思” 与“ 史” 的互动性 “ 对 话 ” , 一不小心 , 稍微失控 ,
很容易走 向六经注我 的 窠臼。可见后学新说与传统积弊 , 有时就是一体两 面 , 很容 易穿透。另 一种观点则人 为地在 “ 思 ”
与 “ 史” 之间进行等级划分, 设立“ 体用” 之别, 认为不 能把对史料的考辨 “ 强调到不适 当的高度 , 也不能
把史料的考辨与确立文学史意识、 建构文学史框架 放在 同一位置” L2 ¨ 。“ 引出史实 ” , 进行 “ 思维的超 越性”
当然不错 , 但与其把史料和思维分成不同重 量级 的二元 , 不如把它们视为彼此贯通、 互相照应的 体 。在学术研究中,
它们并无价值上的差异 , 惟有 内在学理逻辑的关联性。重要的结论建立在轻薄的 史料上 , 本身就立不住脚 ; 相反 ,
倒是那些在充足的 史料面前 , 无从展开的“超越性” 思维, 更值得讽刺。 因此 , 追求 “史 ” 与“ 思” 的平衡结构 ,
不仅应 当 作一种治学方法来强调 , 还应 当作一种学术立场加 以坚持。对此 , 陈国球先生引述的柏肯斯的观点需 要引起重视 , 在《
文学能成史 吗?》 一书 中, 柏肯斯强 调了史料的不可移动 , 认为“ ‘ 文学史 ’ 和 ‘ 历史 ’ 不 能改变史料在故事 (
story) 层 次的次序 , 更不能随意 更动 内容 ” , 据 此 立 场, “ 在 言说 ( discourse) 的层 次”
, 叙述行动的“用心 ” 就能登场。 [z21 1 8 5在这里 , 史 料和对历史的叙述研究 , 被明确地加以限制 , 思想的 出场
, 自然就不是考索无源 , 也无法巧立名 目, 加以 借题发挥。事实上 , 学术 的推进和学术变局的发生 , 根源于史料 和 思想
的交织互 动 , 所 谓 “ 我 思故史 在” , 不得不依赖于“ 史 在故我思 ” 。在谈到哲学史 写作时, 陈寅恪先生并不讳言研究
者的“ 眼光和精 神” , 但此种 眼光和精神 , 乃是穿透史料的“ 残余片 断, 以窥测其全部结构” 的“ 出论 ”根基与学养功夫
, 借此才能达到对 “ 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 有真切 的了解 , 从 而“ 与立说之古人 , 处 于同一境界 , 而对 于其持论所
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 , 表一种之同 情 , 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 , 而无隔阂肤廓之 论 ” L 2 。对此 ,
陈平原有所批注 , 其一 , 在叙史层 一57 面, “ 了解今人进入历史的困难 , 以及所谓历史重建 的复杂性” ; 其二, 在“
出论” 层面 , 防止“ 放言空论” 的过度阐释。 然而追求“ 史” 与“ 思” 的平衡结构, 并非把学术 过程程式化 ; 相反 ,
也要 考虑到二者之 间存 在的张 力 , 承认其是一种“ 召唤结构” 。因此“ 从史出论” 和 “从论人史”都可以作为研究 的取径,
所可警惕的倒 应是“ 以论代史”与“借史出论” 。从思维的角度看 , 二者各有擅长, 有时 , 其呈“ 犄角” 之势 , 或可有“ 互
补” 之功。因为依据前法 , 会有“ 了悟不断 ” 的优点 , 但也难免“ 触隅皆悟 , 大体茫然” _ 2 4j5 中; 依据后法
, 则容易在 “ 框架性 的体系建构 中” 以偏概全 , 造 成 “ 恒得其似, 而不得其是” 5_ ’上 的偏差。近来陈平
原对五四的研究或可作为“ 从史出论” 的典型例证 , 其“ 触摸历史进人五四” 的方式 , “不外是借助细节, 重建现场 ; 借助文本
, 勾沉思想 ; 借助个案 , 呈现进 程” , “讨论的对象 , 包括有形的游行、 杂志、 大学、 诗 文集 , 也包括无形的思想
、 文体、 经典、 文学场” 。 J5 人口处虽小 , 但由于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史料进行 了细致的发掘和阐释 ,
不仅通过成功的历史重建展 示思想的进程 , 也因对历史的含玩抚摸 , 呈现了研究 者 自家的心境和文化理想 。其立足于史料学功底所
展示的解释学功夫 , 在“ 史学 品格” 的出场处 , 仍能 体现主体建构的意图。在“ 从论入史” 方面 , 则黄修 己先生“
我思故史在” 的观点值得引述。作为与“ 史 在促我思” 平行的研究取径 , 其过程是 “先有 了某一 理论或观点 ,
或是受到它的启发, 把它放到大量的史 实中去考察、 检验 , 在得到了大量史实 的验证 , 经过 调整 、 充 实 、 修 订后 ,
最 后 确 立 自己 的观 点 或 理 论” 。这种取径强调研究者的理论预设 和前期视 野 , 但并不脱离“ 大胆 的假设, 小心
的求证” 的论述 法则 , 其既重视理论先导的作用 、 又不违背实证研究 的立场, 有助于思想更好地发挥。由此看来 , 严密审 慎的“
史料搭建”并不会妨碍研究者 的理论思维, 思 想的出场也需借重 “ 史料结构” 所约 定的“ 叙述规 则” 。如果我们把历史重建和推
出原创性理论作为 学科发展的标尺 , 势不得不对此进行认真的思考。 参考文献 : 1: 祝东风. 2005, 见证文学研究“ 史料年”
. 中华读书报 2005 -11 -19 ( 9 ) . 5 8 2 钱理群. 重视史料的“ 独立准备”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丛刊
, 2004 ( 3 ) . 解志熙.“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 共识述 要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4(3).
范伯群. 分论易, 整合难一一 以现代通俗文学的整合 人史为例.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3) . 蔡元培.
中国的新文学运动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 集. 上海 :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40. 杨义. 现代中国学术话语建构通论( 下)
. 海南师范学 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5) . 陈平原.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社 ,
2005. 朱熹. 论语集注. 济南 : 齐鲁书社, 1992. 黄修己. 现代文学研究的史论关系的再认识. 汕头大 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 2005( 1) . 朱青生. 十九札: 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 广西师 范大学 出版社 , 2003.
陈平原. 书里书外. 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8, 程千帆. 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 · 序 吴文治. 中国文 学史大事年表.
合肥 : 黄山书社 , 1993. 冯友兰. 史料学的范围和内容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史料学初稿.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硕士研究生课程介绍 [ EB/ OL ] .http: / /
www.yjsy.ecnu.edu.cn/ pyc/ wenxue. htm, [2006 一 ol 一12] . 黄修己. 回首来路
, 也有风雨也有晴. 东方论坛, 2004 ( 6) . 陈平原. 文学的周边.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4. 傅斯年.
史记研究 · 论太史公书之卓越 傅斯年选 集. 天津 : 天津人 民出版 , 1996. 黄修己. 文学史的史学品格.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 刊 , 199 1( 3 ) . 孙歌. 在零和一百之间 竹内好著, 李冬木, 赵京华, 孙歌译. 近代的超克.
北京 : 三联书店, 2005. 刘涛.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5). 朱 德发 .
文学史 研究 : 收 敛思 维与 史料索辨. 河南 大 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2005(3) . 陈国球.
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 北京: 北京大 学 出版社 , 2004. 陈寅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章学诚. 述学驳文 章学诚遗书. 北京: 文物出版社 , 3 [4j [5
[6] 7] [ 8]9] [ 10][ 11j [12] [13][14][15] [ 16][ 17] 18] [ 1
9][2O] [21] [22 [23 [24] 1985 . 25 章学诚. 立言有本 章学诚遗书. 北京: 文物出版社, 】
985 . 【 责任编辑: 赵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