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民国时期金陵大学农学院、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和中央农业实验所等机构的农学家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以南京为中心的江苏农学家的志向与选择,阐述了江苏农学家在中国近代农业改进和农业教育中的重要贡献。
民国时期,江苏积聚了一大批优秀农学家,他们为中国农业近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以上述人员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其成就的分析,从中窥见民国时期农学家群体的概貌。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民国时期,江苏因为邻近经济文化繁荣的上海、内有教育文化中心的南京和新兴工业城市苏州、无锡、南通等,吸引了不少科技人才,成为科学家人数较为集中的地区,尤其在抗战之前,江苏科学家人数在全国居于前列。以近代中国最为著名的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社员的就业地点分布为例,据郭太风等人统计,1924年江苏和北平两地社员占62.5%,而其中以江苏为多,排第一。1928年江苏社员占49.4%,仍居第一,[1](P252)上述数据表明,江苏成为当时中国科学家重要积聚地。
江苏科学家大多集中在南京,尤其在国民政府定都于南京后,通过一系列举措,给科技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天地,南京也因此成为当时科学研究的中心。
农学研究更是如此,胡适曾经说过:“民国3年以后的中国农业教育和科研中心是在南京。”[2](P2)先是在1914年成立的金陵大学农林科,1917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后分别发展为金陵大学农学院和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它们成为中国农业科研和教育重镇。1932年,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研究机构———中央农业实验所(以下简称中农所)在南京成立,聚集了中国农业领域最优秀人才,成为中国农业科研又一重镇,南京是“中国农业教育和科研的中心”之称就更为名副其实。抗战前,在这三所机构集中了中国一大批优秀农学家。
根据上述三个机构教授和技师名单,本文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下列人员,名单如表1:
最终确定分析的农学家共73人,其中作物科学18人,园艺科学7人,林业科学6人,养殖科学6人,植物保护科学14,生物学5人,土壤肥料科学7人,综合10人。下文即分析他们具体情况。
二、中国近代农业改进的重要贡献者江苏农学家对中国近代农业改进有重要贡献,开创了多项农业改良的先河。
粮食作物方面,1924年秋东南大学周拾禄运用纯系育种法,育成改良江宁洋釉和改良东莞白两个纯系水稻品种,这是我国稻作改进史上最早产生的两个改良稻种。中央大学农艺系在赵连芳主任主持下,主持培育出帽子头、南特号、胜利籼等一批早期水稻良种,为长江中下游水稻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1932年中农所成立后,稻作系在卢守耕、赵连芳、周拾禄等水稻专家带领下,育成“中农4号”、“中农34号”、“中农30号”、“中农玉粒早”、“中桂马房籼”、“中桂月湖籼”,“中黔2号”、“中黔28号”、“中滇1号”“中农北米”、“中农地禾”、“邵阳柳叶麻粘”等一系列优良品种,对中国现代水稻改良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5年全国稻麦改进所成立,与中农所合并办公,稻作研究拥有赵连芳、卢守耕,周拾禄,潘简良、叶声钟,柯象寅、黄继芳、周泰初等40余名专家。抗战前,该所推广中大帽子达20余万亩,开创了我国改良作物大规模推广之先河;同时创办地方稻米检验检定,至1942年各省由检定而获得优良稻种总计近100个,有效地促进了稻米品质的提高。[3]
类别 |
姓名 |
作物 |
王绶、原颂周、王善铨、孙恩 、叶元鼎、赵连芳、金善宝、卢 守耕、周拾禄、胡竟良、沈骊英、冯泽芳、章之汶、戴松恩、梅籍 芳、华兴鼐、俞启葆、蔡旭 |
园艺 |
胡昌炽、吴耕民、毛宗良、章守玉、管家骥、章文才、杨鸿祖 |
林业 |
凌道扬、梁希、李寅恭、陈嵘、郑万钧、林刚 |
养殖 |
葛敬中、孙本忠、罗清生、程绍迥、盛彤笙、曹贻孙 |
植物保护 |
邹树文、张巨伯、戴芳澜、邹钟琳、吴福桢、俞大绂、蔡邦华、邓 叔群、黄亮、林郁、邱式邦、程暄生、孙云沛、傅胜发 |
生物学 |
钱崇澎、秉志、陈焕镛、胡先、王家楫 |
土壤肥料 |
戴弘、张乃凤、姚归耕、黄瑞采、陈恩凤、樊庆笙、叶和才 |
综合 |
过探先、谢家声、邹秉文、钱天鹤、沈宗瀚、张心一、乔启明、孙 文郁、汤惠荪、万国鼎 |
沈宗瀚在主持金陵大学农艺系期间,于1934年育成丰产、抗倒、适应性广的小麦良种“金大2905”号,这是我国用纯系育种法育成的第一个优秀小麦品种。1938年,沈宗瀚还发现了“金大南宿州61号”与“金大开封124号”两个优良小麦品种。东南大学原颂周育成“江东门”小麦良种。中央大学金善宝等在20世纪30年代初通过试种观察、鉴评出“江东门”、“武进无芒”、“南京赤壳”和“姜堰黄皮”等一批优良地方品种。1939年.金善宝、蔡旭等人采用系统选育方法,选育出“南大2419”(原名中大2419),“中大2509”(又名“矮立多”)等良种。[4](P187-195)其中“南大2419”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品种寿命长达40多年,是30多年来我国小麦杂交育种最主要的亲本之一,对我国小麦增产有重要贡献。1932年起,中农所与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三机构小麦育种专家合作,经多年工作,选出高产、抗病性强优良品种,著名的有“中农28号”、“中农166号”、“中农62号”、“中农483号”等杂交小麦品种,中农所沈骊英在8年中选出骊英1号、3号、4号和6号等小麦良种。[5](P63)在中国近代47个优良小麦品种中,中农所、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三机构小麦育种专家选育出的占31个,达67%左右,[6](P54-55)可见其贡献之大。
王绶等金陵大学农学院教授,培育出具有丰产、抗病、秆强的“金大99号”裸麦、“金大开封313号”大麦、“金大南宿州1963号”裸麦、“金大南宿州718号”裸麦等大麦良种;王绶还育成了“金大332”大豆;俞大绂、陈鸿逵等人选出小麦、大麦、粟、高粱、蚕豆等抗病品系多种。
棉花方面,1921年春,邹秉文率先在东南大学农科成立棉作改良推广委员会,过探先、孙恩?、王善铨、叶元鼎等教授共同主持其事,他们的研究在十数年间曾影响着中国棉花主栽品种的选用方向,东大农科一时成为全国棉品种改良工作的重心。过探先、王善铨、叶元鼎合作进行改良中棉试验,育成青茎鸡脚棉、江阴白籽棉、孝感长绒棉等良种。孙恩麋鏖等试种的美棉,包括爱字棉、郎字棉、脱字棉,产量品种均远超当地棉,[7]胡竟良评价说:“我国有纯种之脱字棉、爱字棉供给,孙氏之功也”。[8](P43)其后,东大农科改中央大学农学院,在冯泽芳、赵连芳主持下,进行全国美棉品种试验,选育出比爱字棉、脱字棉更优的“斯字棉4号”,“德字棉531号”,这两个优良品种的出现是对棉作育种的极大贡献。[9](P67)此外,中农所华兴鼐于20世纪30—40年代育成中棉“紫茎铁籽20-2”、陆地棉“德字24-424”、“德字24—1099”等优良品种,[10](P113)中农所俞启葆于1940年3月,培育出棉花抗虫新品种鸡脚德字棉,选育出棉花高产品种泾斯棉,还成功地进行了亚洲棉与陆地棉的种间杂交。冯泽芳、俞启葆、奚元龄等人对中棉的形态、分类和遗传,对亚洲棉、美洲棉杂种的遗传学和细胞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最早在中国对植棉区划和棉工业区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将全国分成5大棉区的重要意见。[9](P67-68)胡竟良于20世纪4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棉业技术政论文章,如《原棉改良与棉纺业》、《论战后复兴中国棉业》、《中国棉产复兴纲领》等,对当时植棉政策和技术策略均有重大影响。江苏农学家在棉花改良方面,品种之多,在全国所占地位之重要,是显而易见的。
蚕桑业方面,邹秉文与东南大学农科蚕桑系主任葛敬中等人于20世纪20年代初创办“中国蚕桑试验所”,在苏南、浙江一带举办蚕桑试验场,其中以在镇江市四摆渡的蚕桑制种场范围最大,在改良蚕种、推广无病毒蚕种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后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改良蚕种的供应中心。钱天鹤在金陵大学任职期间,和吴伟士合作研究无毒种制种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微粒子病的传播,是当时金大农林科重要科研成果之一。同时钱天鹤还主持培育成上海白种、横林白种、新元白种、意大利黄种、洞庭山白种等优良蚕种。[11](P80)中农所孙本忠等人自1932年起,经数年工作,以诸桂蚕与黄皮土种杂交而育成黄皮诸桂种,此蚕种体质强健,容易饲育,丝量丰富。
园艺方面,金陵大学胡昌炽在江浙选出“陈圃水密”、“陈圃蟠桃”等桃子良种,在浙江黄岩、四川金堂选出柑桔无核品种。1934年,他发表的《中国柑桔栽培历史与分布》一文,为园艺植物综合性分类的成功范例。[11](P49-52)金陵大学章文才于1937年至1940年选得编号为S—26(‘锦橙’)、S一20(‘先锋橙’)优良品系,这两个品种后成为全国各地的主栽品种。[12](P34)中央大学曾勉之对17种果树树种的种质资源展开调查,其论著迄今为果树界引用的蓝本,其被称为果树资源拓荒者。中央大学奚铭己在桃树改良方面有重要成就,选育出多个优良品种。他还开展了苹果和梨的大量授粉试验,这是我国开展现代果树田间规模试验的先声。[13]东南大学吴耕民在任教期间自法国等地引入大批花卉,并逐个加以定名,如“仙客来”、“矮牵牛”、“大理花”、“毛地黄”、“荷包花”等都是由他首次定名,吴耕民还将甘蓝、番茄、革莓等在东南大学引种试种推广。[14](P232)中央大学毛宗良对蔬菜分类和解剖有深入研究与重要贡献,为榨菜确定学名以及对藜苋两科的分类鉴定,均为具有代表性的贡献。[15](P151)
金陵大学管家骥于1934至1936年,选出卡它丁(Katahdin)、七百万(Chippewa)、纹白Warba)和黄金(Golden)等4个马铃薯优良品种,比当地品种增产1倍多。[16](P295-306)中农所技士杨鸿祖于1943至1946年,选育出抗晚疫病和耐退化的马铃薯“292-20”、巫峡(B76-43)、多子白,小黄山芋等马铃薯优良品种,这些优良品种成为50年代马铃薯种植的主要品种。
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金陵大学俞大绂是最早从事大麦黑穗病和条纹病的抗病育种研究者,对大麦条纹病的侵染规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30年代他还开展了粟病及蚕豆病害的全面研究,其科研资料是我国此类病害的经典资料。[18](P141)中央大学邹钟琳是我国水稻螟虫防治研究的先驱,发表了《三化螟之研究》等数篇研究报告和论文,为水稻螟虫防治做了开拓性的工作。[19](P546)中农所邱式邦在工作站期间,完成了玉米螟、大豆害虫、甘蔗绵蚜和松毛虫防治等17篇研究论文,其中多数害虫是前人很少或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的。中农所朱凤美创造的石灰水浸种法防治种子深层带菌病害的方法,成为当时独具特色的种子处理技术。他还创制了线虫汰除器,为我国创造了全面防治小麦线虫病的简易技术设备。[11](P28-29)中农所吴福桢于1934年在中农所创办了杀虫机械研究室,该室研究室在其弟子钱浩声主持下研制成自动式、双管式两种喷雾器,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1](P73-74)中农所孙云沛于1938年研制成“中农特种砒酸钙”,这标志着我国专门研制化学农药及大面积使用化学农药之开始。20世纪40年代,中农所程暄生研制出新农药品种“砒酸铅”,后又研究出生产杀菌剂碳酸铜的新工艺,它们反映了我国40年代初期砒素杀虫剂研究水平。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程暄生主持完成了鱼藤乳剂、硫酸烟精等虫药和多种DDT制剂加工等的试验研究,为我国化学农药加工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11](P551-552)中农所程绍迥我国兽医生物药品制造的创始人之一,1928年起,他与罗清生等人合作,建立血清制造室研究兽医生物药品的生产和应用,制成系列抗病血清、疫苗,在防治牛瘟、猪瘟、猪丹毒、鸡瘟方面做了开拓性的工作,[9](P69)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兽医生物药品制造事业的发展。
土壤肥料方面:1935年起,中农所土壤肥料系主任张乃凤与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合作,主持进行了氮、磷、钾三要素田间肥效实验,这是一项中国土壤肥料使用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经数年研究,基本上了解中国一般耕地氮、磷、钾三要素缺乏状况以及各种作物对三要素的需要程度,有效地获知了当时我国耕地实际需要肥料的状况,其试验结果为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试验结果对今天我国化肥使用仍有参考价值。
三、农业新学科发展的拓荒者
江苏农学家不仅对促进中国农业改良有重要影响,也是我国农业科学各主要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对农业新学科发展起着拓荒者的作用。
邹秉文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他在主持南京高师至东南大学农科的10年中,先后开设农艺、畜牧、园艺、蚕桑、生物、病虫害6个系,并在南京以及江苏、河南、湖北、河北四省,开办作物、水稻、蚕桑、园艺,棉花等9个试验场,聘请胡先,钱崇澍、张巨伯、孙恩麟、原颂周等一批名教授,确立了教学、科研、推广三者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20](P418)
过探先在主持金陵大学农林科期间,收回了中国教育主权,使原来由美方主讲的课程,改由中国教授担任,并设置了园艺、森林、蚕桑、农林生物、植物病虫害、乡村教育、农业经济、农业推广和农业专修科等10个科系,使该校的农业教育更趋完善。[21](P191)
钱崇澍、秉志、胡先等在东南大学于1921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系,该系集中了邹秉文、秉志、胡先、钱崇澍、戴芳澜、陈焕镛、邓叔群等杰出学者,他们的工作为创立植物分类学、植物病理学、真菌学等学科起了开创和奠基性的作用。如:1916年,邹秉文、谢家声编出我国第一本国人编写的植物病理学教材《植物病理概要》,1923年,邹秉文、胡先、钱崇澍合作编写了中国农科大学的第一部植物学教材《高等植物学》,此后,戴芳澜编写了《中国真菌杂录》,陈焕镛编写了《植物学》,上述书籍均为当时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的主要教材,为我国近代植物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邓叔群采集鉴定了全国真菌标本数万份,由他亲自定名的有2400个,占全国真菌定名的一半以上,其中发现4个新属,120个新种,奠定了中国真菌学基础。同年,邹秉文、邹树文、秉志等还设立了病虫害系,这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病虫害系。
吴耕民于1921年在东南大学倡导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园艺系,任教期间主讲过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花卉园艺、蔬菜促成栽培、普通园艺等多门专业课程,并编写了果树、蔬菜、蔬菜适时栽培、普通园艺、花卉园艺等五本讲义,其后,又撰写了《蔬菜园艺学》和《果树修剪整枝法》等书,为我国高等园艺学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础。[14](P199)1928年,胡昌炽回国后创建了园艺系,任教授兼系主任长达20年,他撰写的《果树园艺学》和《果树学泛论》等著作奠定了园艺学的基础。
罗清生于1923年在东南大学畜牧系开设药物学、家禽学、乳肉检查学等课程,成为兽医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他发展了中国的家畜传染病学、寄生虫学、兽医内外科学、产科学等学科,其于1937年编成的《家畜传染病学》一书,是我国兽医学科中水平较高的一部教科书。[9](P169)
陈嵘于1925年回国后担任金陵大学森林系教授,积数年之功,编写了教材《造林学概论》和《造林学各论》,分别于1933年2月和9月出版,这些著作奠定了中国造林学基础。1937年,陈嵘完成出版了《中国树木分类》一书,此书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全面系统记述树木学的专著,是国内大学林学系主要教材。李寅恭于1927年创建了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组,苦心经营十多年,逐渐发展成为师资、设备较为充实的学系———中央大学森林系。[11](P42)梁希为林产化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使林产制造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他于1933年至1937年期间在中央大学筹建的森化研究室,是国内最早的森化研究室,其中图书资料和种种设备在国内各森林系中首屈一指。[22]
金陵大学在我国最早建立农业经济系,孙文郁,乔启明回国之后相继主持金大农经系务,把各门农业经济专业学科逐渐发展健全起来,将其办成师资阵容齐强,校友遍及全国的著名经济学系。金陵大学孙文郁协助卜凯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农经著作《中国农家经济》与《中国土地利用》的统计和编写,特别是《中国土地利用》一书,成为了解旧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历史性巨著,至今在国内外仍产生着较大的学术影响。他还主持完成了《豫、鄂、皖、赣四省之棉产运销》等农业经济调查研究项目,上述调查在中国近代农村经济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业统计方面:张心一在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设立统计处工作时,建立起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科学的农业统计系统,他还利用这些资料写成了系列专题论文,并于1933年出版《中国农业概况》一书,以较详实的数据和图表反映出全国25个省的农业基本情况,他在这一时期的著述,直到现在仍然被认为是研究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史的珍贵资料。[23](P283-284)金陵大学王绶最早将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等农业统计方法介绍到国内来,是生物统计学科的主要奠基人。[24](P675)
此外,章之汶的《植棉学》、顾青虹的《养蚕法讲义》和《人工孵化育种学》、徐正铿的《稻作》、王绶的《中国作物育种学》和《实用生物统计法》、沈宗瀚的《作物育种学》、金善宝《实用小麦论》,郝钦铭的《棉作学》、乔启明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邹钟琳的《普通昆虫学》和《经济昆虫学》,均为当时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教材,为当时有关学科的建立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注释:
此表不包括1915年以后出生的农学家,1915年及其以后出生的农学家们在民国时期主要社会角色是学生,还未取得重要成就,如“作物”庄巧生(生于1916年),“林业”阳含熙(生于1918年),“植物保护”裴保义(生于1914年)等人,均超出本文考考察范围。
表中大多数江苏农学家并不固定在在某一机构工作,有的在数个机构兼职,有的不同时段在不同机构工作。
冯泽芳、赵连芳同时在中央大学农学院和中农所兼职,两单位是合作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太风,廖大伟.东南社会与中国近代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沈宗瀚.沈宗翰自述·中年自述[M].台北: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
[3]中央农业实验所稻作系.本所成立以来稻作系试验研究工作简述[J].农报,1942,(7);中央农业实验所稻作系.中央农业实验所稻作系1937年至1947年工作总报告特刊[R].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1949.
[4]张飙,何志云.院士足迹[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5]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史资料编写小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史(资料汇编讨论稿)第一部分(1931-1949)—原中央农业实验所史(稿)[M].南京: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档案室,2006.
[6]白鹤文,等编.中国近代农业科学史稿[M].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1996.
[7]过探先.我国之棉产问题[J].科学,1921,(6).[8]胡竟良.中国棉产改进史[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45.
[9]中央大学农学院校史编委会编.南京农业大学史1902-2004[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0]高亮之.缅怀农学前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综合卷一[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12]中国柑橘学会,湖北省园艺学会,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编.章文才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1904-2004[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13]王业遴,曹寿椿.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简史[J].中国农史,1997,(4).
[14]孙群豪.园艺大师吴耕民[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9.
[15]费旭,周邦任.南京农业大学史志(1914-1988)[M].南京:南京农业大学,1994.
[16]管家骥.我国马铃薯之改进[J].广西农业,1941,(2-4).
[17]佟屏亚,赵国磐.马铃薯史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
[18]金善宝.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第一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9]中央大学校友文选编纂委员会编.南雍骊珠:中央大学名师传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四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1]周邦任.过探先一我国农学界的先驱[J].无锡文史资料,1994,(29).
[22]周慧明.梁希教授解放前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业绩[J].林业科学,1983,(4).
[23]包继红.永靖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24]山西省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沁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