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1949:从中央大学到南京大学

$
0
0


 
两江师范学堂门额旧迹
 
 
 
高等师范图书馆,1928年改称中央大学图书馆,1949年5月改为南京大学图书馆
 
在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百年名校南京大学也以独特的方式迎接新中国60华诞。以庆祝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60周年为契机,回首一所大学在共和国旗帜下新生和发展的过往记忆和辉煌纪事,以一所大学的风雨历程和沧桑巨变昭示:与民族共命运,与民众共呼吸,与时代同脉搏,是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和追求。
 
□冀强 郑晓芳 李颖
 
1949年对于南京大学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南大摆脱了国民党的统治并获得了新生。也是在这一年,中央大学正式更名为南京大学。今年又恰值共和国诞辰60周年。60年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同样也见证了一所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新时期的南京大学是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成长起来的。
 
接管中央大学
 
1949年4月20日深夜,李宗仁、何应钦奉蒋介石之命复电张治中并各代表,拒绝接受和平协定,国共北平和谈正式破裂。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横渡长江,国民党军迅速溃败。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蒋家王朝覆亡。终于熬过了黎明前黑暗的中央大学也获得了新生。26日,于南京解放前夕秘密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的梁希、潘菽两位教授从北平发来电报:“庆祝南京解放,并祝学校平安”。27日,中央大学教授会、维持会电复梁、潘二教授:“亟盼就近催促,派员接收,并恳请速驾返校,共策前途”。随后,梁希、潘菽二教授电请南京军管委员会派员办理中央大学接收事宜。5月7日南京军管会派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大专部部长赵卓为中央大学军代表负责学校的接管事宜。
 
在南京解放前夕,中大的师生就在遍布于校园的地下党组织和校务委员会的支持和领导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护校斗争,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学校初步摆脱了国民党的控制,当时就被人称之为“小解放区”。这样就为中央大学的接管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5月中旬,军管会又对接管的意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广大师生员工明确了接管的重要性。正是由于前期富有成效的准备工作,学校的接管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全校师生员工以一种特有的主人翁精神投入到学校的接管之中。几天之内先后有2900余人报名,占全校成员的92%。全校共分15个大组,400多个小组,从5月18日起对各院系、各部门的物质设备进行了逐一的清点、检验。在接收过程中,全校师生充满了当家做主人的自豪感,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了期待。6月9日清点工作基本结束,接管工作暂告一个段落。10日中央大学四牌楼校本部和丁家桥二部分别举行接管仪式,标志着中央大学从国民党的手中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中央大学获得了新生。
 
南京大学的诞生
 
就在对中央大学接管的同时,军管会就着手进行对学校的改造,以消除已有的体制弊端,更好地向社会主义新型大学过渡。
 
取消训导制。训导制是国民政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控制和进行党化教育的重要措施。1938年起国民政府强制各学校实行,所教授的内容以国民党的党义为主,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在当时招致了广大师生的反感。1949年5月11日,在宁各高校的教授代表一致要求“取消国民党统治学生的训导制,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随后中央大学废除了训导处,将校部机关调整为两个处,其一为秘书处,下设总务科与秘书室;其二为教务处,下设图书馆、注册室与讲义室。
 
确立新的办学宗旨。1949年6月起,南京军官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就邀请在宁各高校的教授就中国的高等教育问题进行座谈,拟确立新的办学宗旨。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新中国初期新的教育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南京大学确立了新的办学宗旨:“以理论与实践一致的方法,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并配合教学和国家的需要进行研究工作。”这样学校的办学模式就走上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道路。
 
改革招生制度。自接管以来,中央大学为了彻底改变原有教育中对工农的歧视,摆脱学习过程中严重脱离实际的恶习,学校积极调整了招生计划,优待革命军人和工农子弟入学,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建设人才。1949年8月学校计划招生2000人,但由于当时的战火未熄,生源有限,实际入学的人数仅为939人。虽然招生人数没有完成预期的计划,但招生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原有大学教育中的精英化倾向,使得普通民众也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
 
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8月8日接南京军管会的通知,国立中央大学正式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那一天,许多同学都在镌刻着新校名的大门口留影纪念。“国立南京大学”六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耀眼。12日,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梁希、潘菽等21人组成,梁希为校委会主席。15日,原校务维持委员会在军代表赵卓的监临下,向新的校委会移交了所有清册文件,中央大学的接管工作胜利结束。10月22日国立南京大学成立庆祝大会正式召开,陈毅、陈士榘、钟期光、聂凤智、余立金、张崇义等同志向学校赠送锦旗一面,祝贺南大新生。1950年10月10日,学校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长吴有训签发的通知,“除私立学校于校名前加‘私立’二字外,各级学校校名前概不加国立、省立、市立及公立字样”。自此,校名即去掉“国立”二字,而称“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校名一直沿用至今。
 
为什么要更名为南京大学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所著名的学府,南京大学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易名。1902年建校之初称之为三江师范学堂,1906年更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民国建立之后,于1914年筹建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师。1920年起在南京高等师范的基础上又组建了东南大学。1923年南高师并入东南大学,遂称之为东南大学。1927年北伐军攻克南京以后,东南大学更名为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又更名为江苏大学,但这次更名时间并不长,同年5月份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央大学的名称一直被沿用到1949年8月份,历21年之久。一所大学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这么多次的更名,在中国高教史上乃至在世界高教史也是很少见的。当然每一次更名的背后都有其复杂的背景,都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在更名为南京大学之前,国立中央大学的称号一直被延续使用了21年,这也是南京大学在1949年之前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校名。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覆亡,南京已经不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了,如果再使用“中央大学”这样的校名,就与当时的政治形势非常不符,学校的名称必须进行更改,这才符合时代的潮流。
 
根据国际上一些大学的命名传统,一般说来,大学的名称都会选择大学所在地的地名或城市名进行命名,或以该大学所在的地域进行命名。如著名的学府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名称就来源于大学所在地牛津镇和剑桥镇。德国的柏林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则是以大学所在的城市进行命名的。国内的一些高校实际上也遵守着这样的原则。像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校名就是得名于它们所在城市的名称,像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则是以学校所在省份名称进行命名的,像东北大学、西北大学、中南大学的名称则来源于该校所处的大的地域的名称。所以从国际和国内各高校的命名原则来看,更名为“南京大学”也符合这样的历史传统,同时这样的命名也最为直接,其结果也最稳定,不易受到政治变更的影响,对于保存学校多年积累下来的名气和威望也最为有益。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旧政权的灭亡和新政权的建立,中国的各级高等学府都进行了调整,南京大学的更名和调整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如果我们细细对比这一时期国内其他各知名高校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南京大学是这一时期少数几所更改名称的高等学府。更为特别的是南京大学校名变更的时间恰为1949年,这样就把南京大学新校名使用的历史和共和国建国的历史联系在了一起,这一点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这在国内高教史上几乎是罕见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现在的各高校中,南大的历史可以说是最为复杂的。南京大学的校史上不仅出现过多个校名,多次易名。更为重要的是,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原中央大学的庞大肌体被分割成几块,现在南京市的许多高校都是在原中央大学各个院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科学时报》 (2009-9-29 B4 视点)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