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口镇明清时盛况空前,街市繁华,商贾云集。集镇巳初具规模。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至清末民初,荡口镇巳逐步发展成为当时鹅湖地区的一大商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誉。
荡口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可多得,文保单位“蔡鸿德堂”就是其中之一。蔡鸿生,荡口西仓东街人,为上海滩大亨。 蔡鸿生洋房位于荡口老街人民路,约1931年—1935年建洋房,堂名“蔡鸿德堂”。当地人称“蔡鸿生洋房”,在荡口古镇的中心,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大宅院,是蔡鸿生在荡口故里为母亲修建的。尚德是吴文化的精华,是荡口文化的首要特色。荡口地处泰伯开创的“至德之邦”,又是东汉名孝子丁兰的故里,本地第一大族华氏是名孝子华宝、华幼武和华贞固的后裔。荡口以孝闻名。这座带有民国风格的三层楼洋房建成后,仅在蔡鸿生母亲寿辰时热闹了一番,后蔡母曾在这里出丧。蔡鸿生本人并未真正入住过。
“蔡鸿德堂”为清水西式建筑,两栋三层,彩色马赛克贴面铺地,结构精巧,装饰考究,是民国时期洋房建筑中的上品,洋房占地约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1710平方米(不包括后院平房)。其建筑材料全部由德国进口,洋房内自来水,电灯等设备一应俱全,为当时无锡乡村所罕见,荡口之独有。洋房的所有建筑材料均从上海通过水运送抵,前后耗时六七年方才建成。大厅的地面用细密的马赛克铺就,迄今少有缝隙。
抗日战争时期被日伪军占为兵营,1945年夏,包厚昌曾率领新江抗部在此于日军发生激战,战火烧毁西半部建筑,包括大门及水箱等。解放后,由本地人民政府接收,把烧毁的建筑修葺恢复,曾作为区、乡人民政府驻地和荡口镇文化中心。2001年被列为锡山区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天洋房仍算得上镇里最好的房子。质地细腻的彩色马赛克地砖、磨矾石墙面保持着原有风貌,保护完好的蔡鸿生洋房,得益于它在建筑与装潢中超前的奢华。洋房较早的使用了很多现代建筑的元素,突破了当地木结构的传统,而碎玻璃饰面、水磨石地面、马赛克贴面、水泥拉毛墙面的使用据说绝对是当时的新工艺。现在,荡口古镇保护与开发管委会设在这里。
请参阅荡口系列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