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坊桥村位于苏州无锡接界处,是伯渎河最南端的一个历史名村。伯渎河是三让王位的吴地始祖泰伯,来到江南荆蛮之地后,带领百姓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自无锡南门由西向东经梅村至瞻桥,又折南与东汉隐士梁鸿垂钓的梁鸿荡相连,荡的尽头就是大坊桥。
旧时苏州平门开往荡口的轮船,中途要停靠大坊桥码头。说明这里的经济地位多么重要。1940年前后,长风号、万里号、冯汉号三班无锡苏州间的轮船都在大坊桥设有码头。
这里河网纵横、土地肥沃,是江南典型的渔米之乡,同时又是兴盛的水码头,庭院、民宅、店铺等临河而建,富有地域特色。到20世纪上半叶村镇进入鼎盛期,著名商号有王源兴米行、鱼行、酒坊、南货店;吴永盛粮行,永盛新店,钱源盛酒作坊、宝号,永义兴南北货,大生常中药店,长乐茶馆、书场,刘记正丰米厂,陆阿炳榨油坊,周记肉店,高记面店,刘记木行等。
上世纪70年代初,大坊桥市河东边建有粮库,13只砖圆塔依旧耸立着。
大坊桥名称的来历,跟各种作坊有关。封建社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以小手工业的各种作坊来解决的,如磨坊、酒坊、榨油坊、豆腐坊等,此地有众多作坊,又有桥,就谓之坊桥。坊桥地名见于元朝至正年间,王仁辅《无锡县志》称坊桥属泰伯乡。由于此地有畅通的河道,交通方便,众多商贸船只来往于此,商贾渐渐聚集,面饭店、理发店、南货店、中药材店、糕团店、杂货店、小酒店、木器店、竹器店、圆木作坊、米行、鱼行、茶馆、肉铺、铁匠铺等适应百姓生活的店铺随之兴旺起来。
旧时青石遗迹。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大坊桥,已呈现出店铺林立、人气旺盛的繁荣景象。店铺前建造起避雨遮阳的凉棚,从南到北共有30多间。但随着历史变迁,大坊桥原来的街镇已日渐式微,临河半条老街基本被翻新,剩下的半条老街还保留着临水而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式的传统风貌。
大坊桥集镇边还有几个大荡,包括三叹荡、王公荡、梁鸿荡、省滩荡和漕湖等。坊桥市河口驻有中国港监。这里就是无锡苏州的分界处,与望虞河交汇。交叉口叫大桥角,往东是漕湖,往西是省滩荡。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