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陈朗与《雪月梅》

$
0
0

  陈朗(约1715~?),字晓山(一说“字苍明,号晓山”),晚年别号“镜湖逸叟”,平湖人。他的里居、生卒年及生平现均已无从查考,但可以从他写在《雪月梅》的“自序”里略知一二。
  此“自序”写于“乾隆乙未仲春花朝”,即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春天。序中说他其时“已年过杖乡”。“杖乡”一语典于《礼记》,《礼记·王制》有“六十杖于乡”一句,意谓六十岁可拄杖行于乡里,后以“杖乡”作为六十岁的代称。以此推测,陈朗出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甚或更早一些。至于何年谢世,目前缺乏资料,无从知晓。
  陈朗在《雪月梅·自序》中记述:“及长,北历燕、齐,南涉闽、粤,游历所经,悉入编记,觉与未出井闬时,少有差别。”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陈朗在成年之后就走出里门,曾北到燕齐之地,南达闽粤之境,广为游历,而且都作了笔记。这也为他晚年创作这部小说打好了基础,作好了准备。及至晚年,陈朗自感“精力渐减”,于是停止飘泊,曳杖山乡,定居在“古钧阳”,简构“松月山房”,闭门潜心“手辑一书”。据考,“古钧阳”即今河南禹州城南17公里处,此处有上古时大禹在“靡山建邑”时的“濯龙城”遗迹,后称“濯龙宫”,即“钧阳宫”,至今尚有钧阳宫村。
  陈朗晚年别号“镜湖逸叟”,为的就是惦念江南之地。
  陈朗写《雪月梅》
  《雪月梅》的成书时间大概就在陈朗写作自序的乾隆四十年(1775年),这一年的孟春望后一日,董寄绵为之写了跋,这一年的仲春,月岩氏为它写了《雪月梅读法》。
  《雪月梅》是陈朗六十岁前后才完成的作品。他在序中自云“陆续成篇”,以此推测这部二十四万余字的长篇小说,写作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但究竟用了多少时间得以完成,就不得而知了。
  陈朗为何或者因何要写《雪月梅》?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究——
  首先是陈朗自身始终郁积着一个“惟念立言居不朽”的心结。他很早就感到“自渐孤陋,见闻不广”,便艳羡太史公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而胸次眼界豁开异境”。陈朗“出井闬”(意即远离乡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困于棘闱,不利场屋”,科举上的失意使他得不到功名。观其一生不利于场屋,又久居人之檐下,年过“杖乡”,只有发愤著书,不平之气,始得喷发。他所扮演的人生角色是一个满腹故事却壮志未酬的官府幕僚。所以到了晚年已感“精力渐减”的他“欲手辑一书”,以“立言居不朽”。
  其次是其人生阅历与心有所得使他不吐不快。“《史记》一篇,疏荡洒落,足以凌轹百代。乃知古人文章,皆从阅历中出。”科举失却的陈朗从中悟了个明白,因此“北历燕齐,南涉闽粤”,况且“游历所经,悉入编记”。待到他“曳杖山乡”,过上了“麓中敝裘可以御寒,囤中脱粟可以疗饥”的安定生活,满足于“日常无事……与村童圃臾,或垂钓溪边,或清谈树下,午间归来,麦饭菜羹,与山妻稚子欣然一饱,便觉愈于食禄千钟者”的乡村生活,于是为“未得窥古人堂奥”而遗憾,最终使他发出“秋虫春鸟亦各应时而鸣,予虽不克如名贤著述,亦乌能尸居澄观噤不发一语乎”(那些秋虫春鸟到了时节也就各自鸣叫,我即使不能够像名达贤人那样著述,也不能如行尸走肉般地静观闭口而一言不发吧)的心声,于是就“风窗雨夕,与古人数辈作缘,心有所得,拈笔记之”。
  再次是欲“作劝惩之道”。陈朗在自序里自谦撰写这部小说“兹不过与稗官野史,聊供把玩……既云自娱,亦可以娱人”,但我们可以从小说的引子看懂这部又名《孝义雪月梅》的用意。引子由一诗一词组成,其词云——
  世事浑如棋局,此中黑白纷争。只需一着错经营,便觉满盘输尽。祸福惟人自召,祸淫福寿分明。劝君切莫使欺心,暗有鬼神鉴证。
  清代康乾时期,士人创作小说风起云涌,长篇小说放射出特有的巨大光彩,尤其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与曹雪芹的《红楼梦》两部巨著在此时出现。颇含“劝惩”之意的才子佳人小说更是层出不穷,据《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所提供的资料,康乾时期才子佳人小说总数达到50部左右。其中《雪月梅》就是一部叙事重心由传统才子佳人模式逐渐转向沉重现实生活的典型之作。
  “第一奇书”《雪月梅》
  陈朗的这部长篇小说初名《雪月梅》,书名由各取许雪姐、王月娥、何小梅名中的一字合成。全书共10卷50回,24万余字。最早的刊本都题名为《雪月梅》,后又名《孝义雪月梅》。为扩大影响与销售,光绪年间坊刻改题为《第一奇书》或《第一才女》,此后至民国时期的出版机构又改题为《儿女浓情传》,以增加卖点。
  小说以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倭寇入侵东南地区为背景,主要叙述南京应天府秀才岑秀奉母避仇山东沂水,寄寓其舅父好友蒋士奇家三年,结交了刘电,并与死而复生的雪姐定亲。然后返回江南应试,得钦赐内阁中书。其间又在湖村巧遇表妹小梅,两人成亲。后上平倭十二策并保举蒋士奇、刘电,奉旨平定江、浙倭乱。最后歼倭立功,与雪姐及小梅义姐月娥完婚。《雪月梅》实际上是叙述岑秀由一个普通书生历经磨难终于成为文武全才、骁勇善战的抗倭英雄的故事,中间穿插了他与许雪姐、王月娥、何小梅悲欢离合的爱情纠葛。小说真实地描述了嘉靖年间倭寇和海盗相互勾结、鱼肉人民的罪行。书中所写海盗汪直、徐海等都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而岑秀大破倭寇也有历史事件为依据。小说着重描写英雄豪杰的抗倭斗争以及岑秀等人的豪侠之举,兼有才子佳人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特点。小说内容丰富阔大,头绪纷繁,情节曲折动人,人物众多,语言生动流畅。作者注重形象塑造,“写豪杰,是豪杰身份;写道学,是道学身份;写儒生,是儒生身份;写强盗,是强盗身份”(月岩氏《雪月梅读法》),其中岑秀的忠厚儒雅、智勇皆备,蒋士奇的豪爽豁达,殷勇、刘电的淳厚义勇,巾帼英雄华秋英的勇武胆量,甚至着墨不多的郑璞的痴憨忠直,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才子佳人小说中别具一格的难得佳作。
  陈朗成功地借用了明嘉靖间包括轶闻野史在内的史料,把“时代呼唤英雄”的设想诉诸纸间。拉开幕帏,是一个内忧外患的乱世。主人公们的命运首先受到社会恶势力的挑战,继而又在民族矛盾的风口浪尖上经受磨砺和考验。
  一般言情小说的题材虽为贴近时代的市井生活,却与朝廷大事和政治形势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但《雪月梅》可以说是有悖于常规的。它以岑秀与雪姐、月娥、小梅三位小姐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偏偏不入花前月下、才子佳人的窠臼,展示的是从边防到内地纵横八百里的广阔天地,涌动着的是从朝野到敌营四海翻腾的战争风云。声势之浩大,犹如海啸山呼;人物声口的逼真,又有如古时善艺者上乘的口技表演。《雪月梅》要立的不仅是儒雅的谋士,而且是孔武的力士。这些藏龙卧虎之士既能运筹帷幄于军国大机,又有超绝的胆气和武艺。在《雪月梅》五十条回目中,缀有英雄、英豪、壮士、奇才字样的地方竟有十八处。风云际会赋予他们以使命感,虽远居乡野,身处微末,但身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
  陈朗在人才观念上也有着若明若暗的离经叛道。他腹诽那些只效寻章摘句的书呆子,赞叹那些驰马射剑、熟习韬略的秀士,认为大丈夫当文武兼备,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举业报国。这种“旁门左道”当然不容于八股取士的铁则,现实中的仕途跋前踬后,纸上的仕途便绕过暗礁,不由正途胜于科甲。《雪月梅》中修成人间“正果”的少年英雄无一是通过八股入选的。中魁的只有岑秀天资愚钝的表弟郑璞,其能中式还亏岑秀捉刀。作者并未给他戴上英雄的桂冠,塑造这个智能中下的陪衬人,显然不无用意:即以此说明八股取士录用庸人,埋没奇才。作者主张另辟蹊径,人尽其才,按才干高下论官封爵。如品学兼优的“第一人物”岑秀既能与君坐论抗倭十二策,又能统兵百万,沙场征战,理应封都御史,官至极品;忠心耿耿的“中上人物”殷勇,在抗倭前线屡立战功,便派他驻守重镇。书中其他人物,也大都量才委用,各得其所。
  《雪月梅》之于“平海寇”
  《雪月梅》艺术地再现了嘉靖间朝廷与百姓抗倭入侵的史实,诚不可多得。雍乾间,新起的殖民主义国家觊觎我国领土,蠢蠢欲动,触发了国人在小说创作上前事之师的描写,其中当属《雪月梅》篇幅浩大,具体而生动。而据《明史》朱纨传载:嘉靖二十五年,由于明政府日趋腐败,海防松弛,“战船哨船十存一二”,士兵也剩十分之四。倭患骚扰日益严重。当时朝廷命朱纨为浙江巡抚,整顿海防,捕杀内奸。但因侵犯了闽、浙豪绅地主利益,朱纨被劾自杀,朝廷“罢巡视大臣不设”,于是倭寇入侵浙江及江苏沿海,当地人民奋起保卫乡里,人民的英勇斗争又鼓舞了爱国将士的抗战意志。这就是《雪月梅》所呈现的大背景。
  《雪月梅》有实事在内,如总督胡宗宪,海盗汪真、徐海、毛海峰等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川沙、金山、平湖、海盐、乍浦、沈庄等地至今仍在,抗倭战争中两次关键性大胜——王江泾大捷、沈庄大捷都有历史记载。嘉靖年间倭患日益严重,平湖城墙就是当时为防倭寇而建造的。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在中国东南沿海攻城占邑,大肆杀掠。朝廷以张经任浙直总督(相当于江浙两省的军区司令)。张经初到任时,因诸将位高气骄,不受调遣,与倭寇作战屡次受挫。当时倭寇两万余人盘踞柘林、川沙,徒众日增,张经每日选将练兵,准备等后援“俍兵”(广西壮族士兵)和永顺、保靖的士兵(苗民)到齐,一举歼灭倭寇。翌年春,倭寇进犯乍浦、海宁,攻破崇德,转掠浙西。民众见张经按兵不动,责怪他纵容倭寇。世宗大怒,命张经限期进兵。此时,严嵩党羽兵部侍郎赵文华督师至浙,催战甚急,伙同浙江按察使胡宗宪疏劾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奏疏刚上,援兵即至。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一日,张经和卢坚、俞大猷、汤克宽等,水陆并进,率军攻倭,在王江泾围剿倭寇,歼倭1980人,俘获倭寇5000人,为抗倭以来第一战功,是抗倭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王江泾现在还有明代抗倭时留下的地名,如激战港、寨基浜、倭墩浜等,均与那时王江泾大捷有关。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胡宗宪任浙直总督。当时,由徐海及陈东、麻叶亲率的海寇两万人来攻乍浦。胡宗宪用“奇间”离间了徐海与陈东、麻叶的关系,又离间了徐海与“顶头上司”汪直的关系,取得了徐海信任并诱其投降,让他暂居在清溪沈庄(今林埭清溪桥一带)的东庄和西庄。数日后,东西两庄的海寇自相残杀,官兵乘机进剿,歼敌2000余名。徐海投河而死,发现后被割去头颅。平湖人民为纪念明季抗倭史上这一决定性的一仗,勒石刻立“平海寇碑”。这就是抗倭战争中著名的沈庄大捷。沈庄大捷后,胡宗宪便命人把徐海弟弟徐洪、陈东、麻叶及徐海首级一并解京。此后胡宗宪又诱捕到了汪直,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年底处决了这个倭寇头目。
  《雪月梅》有关抗倭之战生动逼真的场面描写有第三十七至三十八回、四十至四十九回。其中岑秀身负封疆重任后调集兵力,分路进剿大获全胜的情节,就是以嘉靖三十五年“决定性一仗”的沈庄大捷为蓝本的。所不同的是,小说除袭用讲史中枪挑刀砍的手法外,还出现了神魔小说的斗法手段。真假参半,倒为仕士各显身手,大增风采。
  曾总督两广军事的浙直总督张经,深知广西俍兵勇敢善战,决定征调田州等地俍兵出征抗倭。瓦氏夫人是壮族土司时代的巾帼英豪,她带领田州等地俍兵6853人、战马450匹,听从朝廷的征调,开赴抗倭前线。在王江泾之战时,瓦氏夫人把倭寇从巢穴柘林中引出,又尾随追击,当倭寇从王江泾逃向金山卫的时候,她把倭寇残兵败将一扫而光,担任了引敌以及尾击、打援和围歼逃敌的任务。瓦氏夫人率俍兵到江浙抗倭,在东起上海县、西至嘉兴府、南至金山卫、北至姑苏城的广阔战场上,转战千里,历经金山卫之战、王江泾之战、陆泾坝之战、柘林之战、双溪之战、昆山之战等大小恶战10余场,屡建奇功,在江浙沿海有民谣“花瓦家,能杀倭”广为传颂。
  在《雪月梅》中与瓦氏夫人所对应的人物就是巾帼英雄华秋英。华秋英可说是一位不栉之士。这是明清小说史上较早出现的一位抗倭女英雄。她被倭寇掳去以后,至死不从。为了保卫国家、保护自己,她一改温顺柔弱的禀性,把对敌人的消极反抗升华到主动进攻。她将来犯的倭奴引至无人楼房里,奋力刺死,逃离火海,其智勇双全,堪称“女中丈夫”。当她历尽险阻投奔官军后,又为击退寇仇出谋划策,使官军扳回败局。这位在民族存亡关口挺身而出的妇女,不断锻炼着自己的才干,最后成为骁将殷勇抗倭的贤内助。
  《雪月梅》的墙外之香
  令笔者感到惊讶的是陈朗其人以及名著《雪月梅》倒不为平湖人所知,不知为何至今竟少有提及。陈朗早年因科举无功而离开乡里,从此游历各地、谋事异乡直至晚年定居中原一山村,最后客死他乡,其后裔也从此与祖籍里居断了关系,故平湖对陈朗其人其事了无所知。即使陈朗在其六十岁前后刊行了大作《雪月梅》,但有关自己的生平情况也无片言只语,造成了至今有关他的身世语焉不详,而且陈朗自署其号“镜湖逸叟”,也让后人误认为绍兴或芜湖人,又因作品内容多写江浙事,研究者推测可能是绍兴人。再者,按传统经义学说,《雪月梅》作为“稗官野史”的言情小说,“不登大雅之堂”,故自乾隆以来平湖历代的方志经籍均无记载陈朗此书,民间也不广为传阅,更不要说对之进行研究与评论了。《雪月梅》自乾隆四十年(1775年)刊行后,一版再版,各种版本纷繁迭出,书名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台湾把它作为明清善本刊行后,全国各地的出版社纷纷效之,以各种不同的名目出版发行,而且大多注明作者是“浙江平湖人”,但在平湖本地却波澜不惊。
  《雪月梅》较早版本有德华堂刊本、聚锦堂刊本。德华堂刊本,卷前署“镜湖逸叟陈朗晓山编辑,介山居士董孟汾月岩评释,颍上散人邵松年鹤巢校定”。道光时由聚锦堂重刊,刊本文前有序三篇,分别是陈朗的自序(末署“乾隆乙未仲春花朝镜湖逸叟自序于古钧阳之松月山房”)、董寄绵的跋(末署“乾隆四十年岁次乙未孟春望后一日古定阳董寄绵谨跋”)和月岩氏的《雪月梅读法》(末署“乾隆乙未仲春上浣月岩氏谨识于古许昌之松风草堂”),各回有回后总评。
  道光壬寅年(1842年)由芸香堂刊印了《绣像雪月梅传》,有介山居士董孟汾评释,有图像2幅,图赞29幅。萃英书局有石印本《绣像儿女浓情传》(6卷50回),有图像6幅。
  光绪年间琅环仙馆又校定石印。此本校点是以德华堂本作底本,其明显误刻之处据前后文迳改;凡在前后文中找不到依据的误刻处,也参校聚锦堂本及琅环仙馆本酌予改正,均不出校,书末附录陈朗的《自序》、董寄锦的《跋》及原书中月岩氏的《读法》。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又有上海申报馆石印本(即题为《第一奇书》《儿女浓情传》),实仿聚锦堂本刊印,此次整理校点系据德华堂刊本,参以聚锦堂本进行的。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大达图书馆供应社铅印本,题为《儿女浓情传》,此本第36回原缺第2页。
  台北天一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内刊镜湖逸叟的《雪月梅50回》。1986年齐鲁书社出版发行了《雪月梅传》。1986年黑龙江出版社以“清代第一艳情奇书”为肩题出版了《雪月梅》。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德华堂刊本出版了点校本,由乔迁点校。1993年岳麓书社也以“清代第一艳情奇书”为肩题出版了《雪月梅》。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聚锦堂刊本点校出版,由马新国点校,作为“才子佳人小说选刊”之一。1998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明清言情世情小说合集》,首次出版大型合集珍藏本,此集全6卷,囊括《玉娇梨》、《海上花列传》、《雪月梅》、《好逑传》、《儿女英雄传》、《绿野仙踪》、《二刻醒世恒言》等共二十六部。1998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大型系列文献丛书《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内含《水浒全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演义》等100部,其中第69部即为《雪月梅》。
  在邑人陈朗诞生将近300周年、《雪月梅》成书将近240周年之际,撰成此文,以示纪念。
  ■邓中肯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