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苍赐茶予临沧
要想了解临沧的茶业发展,首先应该了解的就是临沧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地理环境赋予临沧茶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沧桑的历史、岁月的传承则为临沧茶叶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北回归线横贯临沧南部。全市辖临翔、凤庆、云县、双江、永德、镇康、耿马、沧源8县。临沧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跨东经98°40′~100°34′,北纬23°05′~25°02′之间。东与东南同思茅地区相连,西北、北与保山地区、大理白族自治州接壤,西南与缅甸交界。东北距省会昆明市650公里。全境东西最大横距176.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0.4公里。总面积23636.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2.04平方公里。全区坡度在8°以下的面积占3.37%,25°以上的占37.97%(其中35°以上占7.55%)。国境线长290.791公里。
临沧地区属横断山纵谷地区南部,地势总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由于江河的切割,山峦叠嶂,河床狭陡,是典型的峡谷地形。海拔高低差异较大,地处南汀河谷的孟定为全区最低点,海拔450米;永德大雪山为全区最高点,海拔3504米。境内主要山脉为怒山山脉的余脉,为南北走向,由保山地区昌宁县的下立诺进入临沧境内,经凤庆野猪打泥塘山,永德大雪山,云县头东水,临沧下永泉南丫口、石排坡,至耿马和双江两县交界处的大雪山、白石岩、耿马大山、沧源县的班洪后山、沧源后山、花俄山、羊柏丫口,然后沿中缅边界,经岗莫际山向思茅地区延伸。该山脉走向逶迤曲折,山体气势磅礴。其东坡水汇入澜沧江,归太平洋;西坡水汇入怒江,归印度洋。
临沧水系属澜沧江、怒江水系。澜沧江、怒江分别流经临沧地区东西两侧。澜沧江由北向东南流穿凤庆县,然后为云县与大理州南涧县、思茅地区景东、镇沅县的分界河流,再进入临沧县内,又沿双江县东缘(为双江县与思茅地区景谷县的分界河流)流入思茅地区境内,境内流长约232公里。怒江自北而南流经永德、镇康县境内西侧约42公里后,急转弯向西流入缅甸境内。
澜沧江、怒江在境内的主要支流有四条:一是罗闸河,发源于保山地区昌宁县城西北大尖山附近,在昌宁县习谦附近流入凤庆县境,经云县后流入澜沧江,境内长122公里,集水面积2738.8平方公里。二是小黑江,发源于临沧县西部,穿过双江县西部,由双江县南沿流入澜沧江,全长104公里,加上其支流,总集水面积5129.8平方公里。三是南汀河,发源于临沧县博尚区户有乡西北,流经临沧、云县、永德、镇康、耿马5县,从耿马孟定坝入缅甸,注入萨尔温江(怒江),境内长311公里,集水面积5188.8平方公里。四是镇康河(下游称勐波罗河),发源于永德县西部老别山脉南段,自南向北,纵贯永德腹地,汇入怒江,流长98公里,集水面积1702.9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发源于镇康县,南流至耿马县后注入南汀河的南捧河,也是地区内的一条主要河流,集水面积达2521.6平方公里。
临沧区是一个绿色生物资源的宝库,云南享有“植物王国”美称,临沧区则可以说是云南“植物王国”里的“王国”之一。全区热带、亚热带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雾多、雨多和夹在澜沧江、怒江两江之间,气候温和湿润之优越条件,十分有利于茶叶、甘蔗、橡胶、咖啡、南药、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的生长,临沧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资源优势,有创造世界第一流大茶园的条件。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西汉时,临沧属益州郡哀牢地。东汉、蜀汉、晋时属永昌府。唐南诏时隶属永昌节度。宋大理国时属永昌节度。元设顺宁府、镇康路、孟定路、谋粘路。明为永昌府、顺宁府的一部分。清朝改土归流后,乾隆十二年(1748年)升孟缅长官司为缅宁厅,属新开发地区,隶属顺宁府,镇康县及沧源勐角董土千总,隶属永昌府(保山)。民国时期,先后属第五、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云南解放后,为了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工作,改变不合理的政区划分,经国务院批准,1952年将大理专区的缅宁县(现称临沧县),保山专区的双江、耿马县、普洱专区(现称思茅地区)的沧源县等4县划出,建立了缅宁专区。1953年和1956年间,又从保山、大理专区划入了镇康、顺宁(今称凤庆)、云县3县,并把专区名称改为临沧专区(1970年改称临沧地区)。1963年,镇康县析置为镇康、永德2县后,全专区共有8个县,其中有3个自治县,即1955年建立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64年建立的沧源佤族自治县、1985年建立的双江拉祜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2003年2月,临沧撤地设市,成为云南最后一个撤地设市的地区。
临沧茶在寂寞中绽放着瑰丽
当你走近澜沧江这条闻名于世的河流,你便会体味到“东方多瑙河”具有的独特魅力;当你跨入临沧这块西南边陲的热土,你便会感受到北回归线上自然与人类亲密无间的交融。你会感受到临沧各族人民的真诚和热情,你会为澜沧江的涛声所激动,你也会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所陶醉……
滔滔澜沧江,可谓是世界茶树的母亲河。这里是茶树原产地,茶树的故乡。分布于澜沧江流域的临沧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同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然而,由于临沧野生古茶树发现的时间较晚,虽然其同样拥有众多古茶树群落,却因为种种原因被无意间冷落、遗忘了……
临沧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中下游之间,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年降雨量1400mm,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全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低纬度、高海拔,水资源丰富,土壤红壤PH值偏酸,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海拔高的地区,茶叶的生长周期较长,茶叶的品质也就相对较好,正是所谓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这里的茶园大多在温暖湿润、云雾缭绕的澜沧江两岸的深山密林中,远离污染源,是天然优质的无公害茶,其品质居中国大叶种茶之首。这里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几乎没有产生大的工业污染,同时,历史上相对贫穷的茶农也不会对茶树施肥,保持了临沧难得的土壤质量,这恰好是一些发达省区发展茶产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临沧土层深,落叶层厚,土壤有机成分含量高,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空气湿热,十分有利于茶叶的生长。
四季如春的临沧,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年平均气温17.2℃。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著名气象学家吕炯赴滇南进行橡胶等热区作物的种植考察时,盛赞临沧茶叶品质优良,还论述了临沧具有海洋性气候年温差小、雨量充沛的特点,是“世界少有的生物优生地”。80年代初,气象专家张坤、李继光、刘运章论证,临沧地处西部型云南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的中间带,从地理位置、海拔、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看,具有世界一流的种植茶叶的气候条件。当代中国“茶圣”吴觉农先生对临沧考察后,提出在临沧建立“世界第一流茶园”的设想。
走进临沧,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第三纪沧源芒回宽叶木兰(新种)的茶树始祖,还能看到混生共长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这些茶树相依共生,郁郁葱葱,至今生机勃勃。临沧是云南古茶树资源丰富和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在临沧绵延200多公里、遍布全市8个县的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森林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群众世代有采摘习惯的野生茶林超过40万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双江勐库1.2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永德大雪山10.05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另外,全市8县均有栽培型古茶树,现存100年以上的古茶园有11万多亩。
(一)双江古茶林
双江是云南主要产茶县之一,全县茶园面积4533公顷,年产茶2210吨。该县北部的勐库镇是国家级有性系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的原产地。
1997年8月,当地农民在勐库大雪山中上部一带发现了大面积的野生古茶树,立即引起了双江县及临沧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专家们在考察后一致认为,在双江县勐库大雪山海拔2200-2750米地带发现大面积野生古茶树群落,达12000多亩,约80000多株原生茶树,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群落所处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野生古茶树为二级乔木层优势树种,其生长密度(包括自然繁衍的植株)平均为一个样方(62平方米)19株,达到构成植物自然群落的密度要求。古茶树群落属原生自然植被,且保存完好,自然更新力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所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创世界古茶树新记录。与镇源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作比较,勐库群落海拔2200-2750米,高于千家寨群落的2200—2500米;勐库群落面积800公顷,大大超过千家寨群落的280公顷;勐库群落野生古茶树密度平均每62平方米为19株,而千家寨群落野生古茶树密度平均每62平方米仅1.4株。勐库野生古茶树是珍贵的茶树种质资源宝库,由于所处海拔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尤其是抗寒性较强,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同时,双江勐库高海拔超大面积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双江县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
(二)永德古茶林
在永德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雪山自然保护区,有一片面积达10万余亩的野生古茶林。这片古茶树群落可分为大理茶和长果茶两个品系,其中基围在40厘米以上的茶树多达30余万株,80至200厘米以上的有近10万余株,树龄千年以上的也有近千株。这片野生茶树夹杂着阔叶林,混生在海拔1900米至2600米范围内的南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中,由于人迹罕至,永德野生古茶林保存完好。这次在永德县发现的原始野生型古茶树,是我省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和“活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提升价值。
(三)凤庆古茶林
凤庆,古为蒲蛮地,故亦称蒲门。宜茶环境得天独厚,属于西部型季风气候类型的中间地带,年温差小,雨量充沛,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之美称。凤庆还是国家认定的茶树优良品种之一的凤庆大叶茶种原生地,是茶树原产地之一。
2005年,凤庆县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对全县的古茶树进行普查,结果在全县15个乡镇均发现有成林成片的野生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这些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小湾镇香竹箐、大黑龙潭,腰街乡星源,大寺乡路山、清水,勐佑镇新林、诗礼乡古墨,永新乡团结、龙竹山、羊头山,三岔河镇柏木和雪山镇的黄竹林山等地。全县有大小野生古茶树群落17个,面积31000多亩。这些野生古茶最大株周长1.49米,直径0.45米,高20多米。栽培型古茶树6个群落,面积3000多亩,分别生长在永新乡团结村、大寺乡平河村等地。全县有百年以上到500年之间古茶园8大片,分别生长在小湾镇香竹箐、大寺乡平河村等地。民国以前人工栽培的古茶园21300亩。凤庆一共有古茶树资源56000亩。
位于凤庆县小湾镇华峰村香竹箐的栽培型古茶树,据专家科考鉴定,认为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的大茶树。它生长在海拔2170米的香竹箐山坡上,树围5.28米,树干直径1.85米,尽管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可香竹箐古茶树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树冠如盖,树幅达7×8米,被民间誉为茶王之母。据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先生用同位素方法推断,香竹箐古茶树的树龄已达3200年以上;2004年初,日本农学博士、茶叶研究专家大森正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等对香竹箐古茶树进行测定,均认为树龄在3200至3500年之间。
除了享誉海内外的香竹箐古茶树以外,凤庆的巨型古茶树还有:腰街乡新源村新源本山茶,胸径1.15米,树高7.7×7.8米;大寿乡岔河村羊山社有栽培型苞红茶,株高8.7米,树幅7.55×6米,胸围3.45米,胸径1.13米。熊山大茶树,根部周长3.3米;白岩大茶树,根部周长1.88米;甲山大茶树,根部周长2.82米;红卫组大茶树,根部周长2.43米;龙竹山大茶树,根部周长2.25米;梅竹大茶树,根部周长2.2米;鼎新大茶树,根部周长2.23米。
(四)耿马古茶林
耿马野生古茶树分布于怒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海拔1200米(福荣马台坡)至海拔2600米(大兴大雪山)的区域内,相对集中分布在海拔2200-2400米之间,面积达5.7万亩。尤其是耿马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的古茶树群落面积达到3万亩,主要集中在海拔1200-2400米范围内,最大茶树基围1.64米,高30米,树幅15米。2002年底,在芒洪乡的原始森林地带也发现了古茶树群落。该区域海拔在2100-225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350毫米。经测量,树围在1米以上的有100多株,最大的一株树围为175厘米,树高为15米左右,树幅为10米。经过实地调查和走访,在以该区范围为中心的万亩森林中都发现有古茶树群落的零星分布。
(五)云县古茶林
云县幸福镇大宗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幸福镇蔑笆山村民委员会附近的原始森林中,海拔2196-2403米,分布面积近15000亩,有的树龄达1000年左右。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茶树分布较集中的地段,每隔5-10米就能看见株高10米以上的野生古茶树,株高3米左右的野生古茶树更是随处可见;云县另一片野生古茶林是涌宝镇堂梨树村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北纬24°18′至东经100°19′,海拔2170米-2205米的地区,面积约1600多亩,当地村民称该茶树为“大树茶”。
2006年4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临沧市茶叶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在漫湾镇大丙山和幸福镇大宗山发现野生古茶林,其中大丙山野生古茶树面积1000余亩,共1万余株,最大的一棵野生古茶树直径达1.5米,树高达20余米。是云南巨型大茶树之一。
(六)沧源古茶林
在沧源的11个乡镇中,有9个乡镇发现了古茶树,分布在糯良大黑山到单甲乡6万多亩国有林区,估计古茶树的面积约为3万亩,其中古茶树生长较为集中的面积就有1万亩以上,而且不乏株高30米以上、基围直径0.5米以上的野生大茶树,根径最粗的大茶树,基围直径达到了0.63米,株高
40多米,树幅4米,属于典型乔木型茶树。根据对树体高度、树干粗度和参照当地居民世代推测,树龄在千年以上。而过渡型古茶树主要分布在糯良乡怕迫村、班考村一带,现保存完好的只有怕迫村一片,总面积50多亩,现有古茶树200多棵,较大的一棵树龄在400年左右,树幅28.3米,树围1.9米,树高12米。
(七)临翔古茶林
1989年,人们在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坡脚村仙人山、铁厂箐和南华山发现大片的古茶树群落,面积约两万亩,大多分布在海拔2310-2350米之间的原始森林地带,人为破坏少,原生态环境保持得较好。2003年12月,当地政府组织技术组对8株野生茶树的实际测量,平均株高21米,平均基围1.68米,离地1米高处的平均树围1.5米,直径最大0.6米,最小的0.36米,根茎最粗的1号大茶树基围2.3米,树幅15×13米,树高20米,根据南美原始森林及野生茶树特征和当地居民世代推测,该野生古茶树群落树龄在千年以上。在云南野生大茶树的档案中,还有一棵被命名为临沧野生大茶树,它属于野生茶中的祖母级别,位于临翔区境内,树身高8米,树幅7.8米,干径35.0厘米。
如今,临沧市共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余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25万亩,有机茶园3.5万亩,茶叶总产量3.5万吨。
在这片堪称云南“茶乡”的地方,居住着人类最早的“茶农”的后代。当地原住民布朗族、拉祜族、德昂族的共同祖先——濮人,既是云南最早的原住民,也是世界上最早种茶、饮茶的民族。至少有3000多年,栽培型古茶树一直默默地陪伴着这里贫困的人们。这里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制茶、饮茶的习惯和方法各具特色。当地人不仅种茶、制茶、饮茶,而且知茶、懂茶、爱茶、善茶。他们以茶待客、迎亲、送礼,以茶祭祖、奉神、驱邪。他们发明了烧茶、烤茶、擂茶、糟茶、竹筒茶等多种喝茶方法……
可是,在这片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在远离现代文明的村寨,甚至在新中国建立后还依靠马帮运输的地方,连很多云南本地人都未必访问过。因为交通阻隔,因为经济落后,因为缺乏交流,甚至连这里有世界一流的好茶,都锁在深山,鲜为人知。就这样,临沧茶产业在寂寞中绽放着瑰丽。
历史中的临沧茶
一、茶马古道与临沧茶
茶马古道是贯穿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滇川向西藏输入的物资以茶叶为大宗,以马帮为运输工具,因此这条商贸通道被后人称为茶马古道。据专家考证,茶马古道兴起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兴盛在民国,衰落于20世纪50年代。
千百年来,这条神秘的古道在中国大西南的险山恶水和原野丛林之间绵延。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艰难前行,穿越被现代都视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的千重雪山、万丈深渊,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考验和艰难险阻。当地人说,只要能活着回来就是胜利。在马帮走过的地方,至今流传着无数马帮“负责人”马锅头的种种传奇。
茶马古道不止一条,而是一组道路群,其主干道长度超过4000公里,加上滇缅、滇印等辅助干道及连接村村寨寨的支线、岔道,总里程达一万公里以上,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道。
茶马古道包括了各地客商来云南茶区收购茶叶的很多条古道,它连接了包括临沧、西双版纳、思茅、德宏等主要产茶区。广义的茶马古道穿越整个青藏高原,之后又延伸进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岸,学界称之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国古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与享有盛誉的“丝绸之路”相提并论。
临沧,作为这条悠悠古道上的一条支流,其茶产业随着古道的兴衰起落而生息发展。
早在唐宋时期,临沧就有了茶叶交易,那时临沧的茶叶产品,主要是晒青毛茶,除供自己品饮外,还多集于产茶乡镇集市交易,其中尤以凤庆为著。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年),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市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丽江是茶马古道进入西藏的最重要的一个通道,因此可以说,临沧茶叶由此开始大规模进入古道马帮。
明清时期,普洱茶的种植、加工进入鼎盛时期。史书载:清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1876年),每年有千余藏族商人到云南,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不绝,印度、缅甸、暹罗(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均有商人来往于这条商路。这时期的茶马古道异常兴盛。
雍正年间编篡的《顺宁府志》第七卷中写到:“山陬僻壤,非交易无以利用。而交易者,未闻积货居奇。街市间又安问弄丸骇目,不过借地成场,相通于酒、米、茶、盐、鸡、豚、蔬、布而已。”当时有包括府前街、旧城街、阿鲁司街、洛党街等近30个集市进行互市。凤庆由于县城周围各村寨种茶较早,产茶又多,县城自然而然成为茶叶交易中心。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府刘埥率人修建了澜沧江铁索桥,天堑变通途,凤庆的茶叶经过丽江茶马市场转销康藏就更为便捷。光绪年间的《续修顺宁府志·卷十三·食货志三》中写到:“郡属土司地产茶,甚广种,类亦不一。其香味不及思普各大茶山远甚。又,其次者,只销行西藏古宗等地。”西南路流向也是以骡马驮运为主,经锡腊,过德党(今永德县城),进镇康后出国境,民间称之为“走夷方”。
《云县志》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茶房绅士石峻从勐库购进茶籽30驮(约1500千克),由茶房的陈、石、杨、彭、黄等姓种植。”而凤庆县《营盘镇志》也载:“清朝前期,境内邦卖(已划归永德县)、贺费、杨家寨已有野茶(大山茶)。清朝中期(约1757~1780年),境内开始栽植茶树,贺费的李保举、勐统邦景的三银匠(号名)、杨家寨等地的富豪人家,已到下关、勐库等地购回勐库茶种,逐渐取代原来种植的细山茶,先种植房前屋后。现境内多为勐库茶种。民国30年(1941),茶的种植由几家普及到数十家。人们已将加工后的茶叶当商品出售,或交换产品食物,或作礼品赠送亲友、招待宾客。”
阳春三月,乡镇集市的小贩往往将收购来的春茶运到集市贩卖给外地商贩,外地商贩也直接到县城来收购茶叶,于是数以千计的茶叶生产者和数以百计的茶叶商贩,在近二十天的时间里,云集凤庆县城。大理、下关、丽江、保山等地茶商前来凤庆收购毛茶,几十匹骡马为一队的数十队马帮上千匹骡马在顺宁至下关或顺宁至昆明之间的古道上往来穿梭,形成了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春茶会”,这一自然形成的茶叶交易方式,直到1954年国家对茶叶实行统购统销才逐渐消失。
促使凤庆形成区域茶叶交易中心,除了因其是产茶大县外,与凤庆地处茶马古道要冲也有很大关系。凤庆茶马古道历史久远,传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西渡澜沧江,携永昌郡攻克庆甸(孟获府),擒得孟获,兵触缅北重镇腊戌(古称木帮)。此后,元朝又于庆甸设顺宁县(顺奉朝廷从此安宁之意),属永昌郡,从此打通了滇中—云南驿(祥云)—巍山—鲁史—凤庆—镇康入缅甸老街(果敢)—腊戌、丹阳、瓦城等地到缅甸海岸的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使中原与缅印通商走向兴旺。
在下关作为新兴的茶叶集散地出现之前,凤庆一直扮演着滇西茶叶贸易中心的角色。康熙四年,清政府在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市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凤庆及周边的茶叶就流入了茶马市进行交易,尤其是随着凤庆茶树的大面积种植,凤庆县城更是成为了商品茶的集散地。当时凤庆茶叶的走向主要是北路流向和西南路流向。北路的流向最初要用竹筏在漭街渡将骡马和茶叶分别横渡澜沧江,经鲁史犀牛,再以竹筏在犀牛渡口横渡过黑惠江,抵达下关,一共八个马站,约240公里,再转运到丽江茶马市场进行交易。西南路之茶叶流量,虽然不及北路之多,但商帮的实力却往往强于北路,这是因为南进道路盗匪猖獗,没有实力或者商帮规模太小,很难穿越层层险阻抵达目的地。
不过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下关茶市开始兴起,尤其是永昌祥在下关成立,设厂加工经营茶叶,接着复春和、复顺和、茂恒、成昌和、宝元通等商号在下关开业,凤庆的茶叶产品就大多集于新兴的下关茶市交易,只有少数的才直接运往丽江转运康藏。
二、千古绝唱太华茶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字振之,名弘祖,别号霞客,江苏江阴人。为驰名世界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二十二岁起弃科举业,不避风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险,遍游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山水,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前后三十余年,情寄祖国名山大川,游历考察了今19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云南是其一生最后也是倾全力热情考察的省份。崇祯十三年(1640年)病倒于云南丽江,被人护送回乡。次年卒于江阴。他1638年入滇,游历考察30余县。其考察情况以日记记录,经友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63万字,为明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滇游记》25万字,占全书40%,居各省之冠。
明崇祯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39年农历八月初,徐霞客从云州(今云县),到顺宁(今凤庆),到高简槽(今高枧槽)。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这一天已是黄昏,暮色蔼蔼中,他叩开了一所茅屋,一位鹤发童颜的梅姓老翁热情地款待了这位远方来的游子,用过晚餐,用“百抖”的手法煎烤出有名的太华茶待客。徐霞客品后,顿觉神清气爽,口舌生津,忘却了旅途的疲劳,当晚他在游记中写下了“……下三里,过一村,已昏黑。又下二里,而宿于高简槽。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后来,有人因看了《徐霞客游记》后,曾到凤庆寻觅太华茶,但是因梅姓老人早已驾鹤西归,这种大名鼎鼎的太华茶究竟是什么样,后人不能得之,只能以凤庆所产的“太平寺茶”、“凤山春蕊”、“迎春雀舌”、“明前春尖”等茶代之……
三、琦璘:临沧种茶的先驱
清末,顺宁(凤庆)知府琦璘倡导广种勐库大叶茶。从此,勐库大叶茶由小农经营形式转向官商豪绅投资、雇工、开辟荒山,大面积连片种植发展,渐栽渐广,遍及迎春河和顺甸河以及澜沧江南畔。
琦璘(1874-1911),字淑敏,姓费莫氏,满洲长白人,满族。1906年任顺宁知府。在任六年间,与顺宁城贡生陈维寅各捐银50两,委派实业团长甘自东、木正明到双江勐库学习种茶,归时购回大叶茶籽1500克,开地育秧分植,3年后采摘,称之为凤山茶,此后凤庆茶叶大兴。民国三十五年(1946),顺宁县长张问德在其撰写的《前顺宁府琦公璘殉难记》中这样写到:“清末,满洲人琦璘,知府事。到官,勤政爱民,有声。倡种茶,先由凤山试办,既效,户户种,遂成山山茶,劂后愈推愈广,几成全县之山皆茶,此公之惠,于今不忘。”
四、禅与临沧茶的不解之缘
雍正年间编篡的《顺宁府志》中写到凤庆曾有两座“茶庵”:一在州城北二十里黄土坡。纳僧知觉募建。前后为佛殿,左香积右禅,关外汲水,施茶近经,住持僧必上重修。一在州北一百里太平哨。又提到“风腋亭”:在州南五里新旧两城之间。知州吴远鏊,以此地行旅多所止息,捐金建亭,有静室,奉大士像,左一楹为禅房,召僧煮茶,以济行者。
乾隆年间编篡的《顺宁府志》中,时任顺宁知府刘埥写了一篇《顺宁杂著》,其中写到:“郁密山在郡城西南三十里外,幽深高旷,松柏阴翳。元明时土酋驰骋其间……楚僧洪鉴来此,坐枯树空身中,苦行二十余年,渐立禅院,名太平寺。迄今百余年来,善果叠成,规模清整。花木繁秀,为顺郡禅林第一。寺旁多别院,亦皆静雅。其岩谷间偶产有茶,即名太平茶,味淡而微香,较普洱茶质稍细,色亦清,邻郡多觅购者,每岁所产只数十斤,不可多得。僧房左下,清泉石上流,潺潺可听,凿池贮水,汲烹新茗,尤助清香。三楚陈君鸣凤以篆书题寺楼一联曰:‘门开红叶林间寺,泉煮青山石山池。’景真而句佳,余每于公务之暇,轻骑往游,可得浮生半日闲也。”
乾隆二十年(1755),张泓在其所著的《滇南新语》一书中记载:“……茶产顺宁府玉皇庙内,一旗一枪,色莹碧,不殊杭之龙井,惟香过烈,转觉不适口,性又极寒,味近苦……”
2006年年初,《云南画报》组织记者前往凤庆进行考察,李雨霖在其文中写到:“距石洞寺不远有个灵应山寺,也是一座道观,里面的梅复祉道长已经82岁了,她19岁就在这里修行,她说:‘过去寺里有茶山,我们自己揉茶,除了留下待客的,其他背到街上去卖。解放后归生产队了。’老道长一个人住在寺里,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很好,每天还要写写画画经文。在大殿的走廊上,同样也有一张茶桌,上面摆着几十个杯子,是为香客们准备的,看来这应该是寺院的规矩了。从老道长这里了解到凤庆的寺院过去都种茶的,这山上的茶原先就已是满山了。”
五、严子祯与永昌祥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市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临沧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20世纪20年代,大理喜洲严子祯在下关建立“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和藏销紧茶,并在叙府(今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设立分号。而凤庆晒青毛茶,又是"永昌祥"沱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当时“永昌祥”商号生产的沱茶有三个牌子:一个是本牌沱茶,重九两二,用明前春尖制作,双江茶占60%,凤庆茶占40%;一个是副牌沱茶,重八两二,凤庆茶占60%,勐库茶占40%;还有一个是正记牌沱茶,重八两二,同样是取勐库茶香味浓郁、凤庆茶兼备外形美观之特点制成。因此,严子祯于1928年在凤庆专设“永昌祥”商号,与各路茶商竞购凤庆毛青茶。
到20世纪30年代末,凤庆茶叶销路甚广,获利渐厚。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有如“宝丰祥”、“复和春”等,其资本不一,但以严子祯开设的“永昌祥”一家最大,全县之茶半数以上被严子祯收购。所以,300多年来,随着茶树渐栽渐多,茶叶产量越来越高,以茶为主的山地商品一直以凤庆为中心,由马帮沿着“顺下线”倾销各地。
六、骆英才:鲁史种茶第一人
对云南茶史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凤庆县城和鲁史镇都坐落在茶马古道向东南亚延伸的要冲上,是蜚声中外的茶叶之乡。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株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更是生长着约3000多株野生茶树。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骆英才更是成为鲁史镇上人工种茶的先驱,并开设了“俊昌号”(又叫“俊德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
《鲁史镇志》载:“骆英才,字俊儒,生于1885年,卒于1952年,四川籍,鲁史街人。骆英才为人勤奋俭朴,重信誉,有经营管理头脑。他从开茶馆,卖零杂货,经营马帮粮料,办烟丝加工,制酱等加工作坊起家。民国20年(1931),在鲁史第一个开始发展茶叶,置买荒山,种植茶叶100多亩,到40年代初茶叶面积发展达200多亩。从茶叶种植、初制加工,到产品直销下关等,形成一条龙生产。他的茶场在桤木林,有初制加工房两幢,晒场一个,100多平方米,生产晒茶。长年雇工7~8人,季节性雇工40~50人。茶场实行以茶叶为主的综合经营,兼种土靛叶,嫁接泡核桃和其它林果。在他的推动下,鲁史在30~40年代形成了发展茶叶的高潮。”
民国30年(1941),时逢抗日战争时期,日机轰炸桤木山,这里正好是骆英才家的茶林。骆英才的儿子、现已77岁高龄的骆为驸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1941年5月13日,天气晴朗,我父亲(骆英才)召集劳工66人耕牛20架在茶叶基地施工生产,提挖出杂草根藤,堆集四十余处放火烧堆,顿时浓烟冲霄,劳工们正在紧张穿梭劳动。我当时只有十一岁,与一般大的小同学也到施工场地去玩,下午3点相约回家,离开茶叶基地还不到200米处,突然看到日本飞机6架由西北方向飞来,抵达茶叶基地上空,骤然听到巨大的连续不断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震天动地,烟雾腾空,风悲日曛,日机盘旋俯冲投弹后向东南方向飞去,留下的是一片惨绝人寰的灾难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幸免于难的劳工惊慌失措逐渐走散,察看现场只见遇难者血迹模糊倒卧地下,受伤者抱头哭泣,黄牛骡马狂奔嘶鸣。生还者无不挥泪,天地为愁、草木凄悲、伤心惨目。最后统计日机共投弹12枚,炸死劳工3人,重伤5人,轻伤3人,炸死耕牛3头伤2头骡马6匹伤一匹,消息传至顺宁县政府,县长郑崇贤亲自来察看灾情,处理善后事宜,与我父亲协商,遇难者由我家送给每人一口棺木以示安抚。[全文完]
|
|
|
上苍赐茶予临沧
要想了解临沧的茶业发展,首先应该了解的就是临沧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地理环境赋予临沧茶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沧桑的历史、岁月的传承则为临沧茶叶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北回归线横贯临沧南部。全市辖临翔、凤庆、云县、双江、永德、镇康、耿马、沧源8县。临沧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跨东经98°40′~100°34′,北纬23°05′~25°02′之间。东与东南同思茅地区相连,西北、北与保山地区、大理白族自治州接壤,西南与缅甸交界。东北距省会昆明市650公里。全境东西最大横距176.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0.4公里。总面积23636.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2.04平方公里。全区坡度在8°以下的面积占3.37%,25°以上的占37.97%(其中35°以上占7.55%)。国境线长290.791公里。
临沧地区属横断山纵谷地区南部,地势总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由于江河的切割,山峦叠嶂,河床狭陡,是典型的峡谷地形。海拔高低差异较大,地处南汀河谷的孟定为全区最低点,海拔450米;永德大雪山为全区最高点,海拔3504米。境内主要山脉为怒山山脉的余脉,为南北走向,由保山地区昌宁县的下立诺进入临沧境内,经凤庆野猪打泥塘山,永德大雪山,云县头东水,临沧下永泉南丫口、石排坡,至耿马和双江两县交界处的大雪山、白石岩、耿马大山、沧源县的班洪后山、沧源后山、花俄山、羊柏丫口,然后沿中缅边界,经岗莫际山向思茅地区延伸。该山脉走向逶迤曲折,山体气势磅礴。其东坡水汇入澜沧江,归太平洋;西坡水汇入怒江,归印度洋。
临沧水系属澜沧江、怒江水系。澜沧江、怒江分别流经临沧地区东西两侧。澜沧江由北向东南流穿凤庆县,然后为云县与大理州南涧县、思茅地区景东、镇沅县的分界河流,再进入临沧县内,又沿双江县东缘(为双江县与思茅地区景谷县的分界河流)流入思茅地区境内,境内流长约232公里。怒江自北而南流经永德、镇康县境内西侧约42公里后,急转弯向西流入缅甸境内。
澜沧江、怒江在境内的主要支流有四条:一是罗闸河,发源于保山地区昌宁县城西北大尖山附近,在昌宁县习谦附近流入凤庆县境,经云县后流入澜沧江,境内长122公里,集水面积2738.8平方公里。二是小黑江,发源于临沧县西部,穿过双江县西部,由双江县南沿流入澜沧江,全长104公里,加上其支流,总集水面积5129.8平方公里。三是南汀河,发源于临沧县博尚区户有乡西北,流经临沧、云县、永德、镇康、耿马5县,从耿马孟定坝入缅甸,注入萨尔温江(怒江),境内长311公里,集水面积5188.8平方公里。四是镇康河(下游称勐波罗河),发源于永德县西部老别山脉南段,自南向北,纵贯永德腹地,汇入怒江,流长98公里,集水面积1702.9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发源于镇康县,南流至耿马县后注入南汀河的南捧河,也是地区内的一条主要河流,集水面积达2521.6平方公里。
临沧区是一个绿色生物资源的宝库,云南享有“植物王国”美称,临沧区则可以说是云南“植物王国”里的“王国”之一。全区热带、亚热带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雾多、雨多和夹在澜沧江、怒江两江之间,气候温和湿润之优越条件,十分有利于茶叶、甘蔗、橡胶、咖啡、南药、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的生长,临沧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资源优势,有创造世界第一流大茶园的条件。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西汉时,临沧属益州郡哀牢地。东汉、蜀汉、晋时属永昌府。唐南诏时隶属永昌节度。宋大理国时属永昌节度。元设顺宁府、镇康路、孟定路、谋粘路。明为永昌府、顺宁府的一部分。清朝改土归流后,乾隆十二年(1748年)升孟缅长官司为缅宁厅,属新开发地区,隶属顺宁府,镇康县及沧源勐角董土千总,隶属永昌府(保山)。民国时期,先后属第五、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云南解放后,为了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工作,改变不合理的政区划分,经国务院批准,1952年将大理专区的缅宁县(现称临沧县),保山专区的双江、耿马县、普洱专区(现称思茅地区)的沧源县等4县划出,建立了缅宁专区。1953年和1956年间,又从保山、大理专区划入了镇康、顺宁(今称凤庆)、云县3县,并把专区名称改为临沧专区(1970年改称临沧地区)。1963年,镇康县析置为镇康、永德2县后,全专区共有8个县,其中有3个自治县,即1955年建立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64年建立的沧源佤族自治县、1985年建立的双江拉祜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2003年2月,临沧撤地设市,成为云南最后一个撤地设市的地区。
临沧茶在寂寞中绽放着瑰丽
当你走近澜沧江这条闻名于世的河流,你便会体味到“东方多瑙河”具有的独特魅力;当你跨入临沧这块西南边陲的热土,你便会感受到北回归线上自然与人类亲密无间的交融。你会感受到临沧各族人民的真诚和热情,你会为澜沧江的涛声所激动,你也会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所陶醉……
滔滔澜沧江,可谓是世界茶树的母亲河。这里是茶树原产地,茶树的故乡。分布于澜沧江流域的临沧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同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然而,由于临沧野生古茶树发现的时间较晚,虽然其同样拥有众多古茶树群落,却因为种种原因被无意间冷落、遗忘了……
临沧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中下游之间,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年降雨量1400mm,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全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低纬度、高海拔,水资源丰富,土壤红壤PH值偏酸,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海拔高的地区,茶叶的生长周期较长,茶叶的品质也就相对较好,正是所谓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这里的茶园大多在温暖湿润、云雾缭绕的澜沧江两岸的深山密林中,远离污染源,是天然优质的无公害茶,其品质居中国大叶种茶之首。这里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几乎没有产生大的工业污染,同时,历史上相对贫穷的茶农也不会对茶树施肥,保持了临沧难得的土壤质量,这恰好是一些发达省区发展茶产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临沧土层深,落叶层厚,土壤有机成分含量高,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空气湿热,十分有利于茶叶的生长。
四季如春的临沧,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年平均气温17.2℃。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著名气象学家吕炯赴滇南进行橡胶等热区作物的种植考察时,盛赞临沧茶叶品质优良,还论述了临沧具有海洋性气候年温差小、雨量充沛的特点,是“世界少有的生物优生地”。80年代初,气象专家张坤、李继光、刘运章论证,临沧地处西部型云南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的中间带,从地理位置、海拔、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看,具有世界一流的种植茶叶的气候条件。当代中国“茶圣”吴觉农先生对临沧考察后,提出在临沧建立“世界第一流茶园”的设想。
走进临沧,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第三纪沧源芒回宽叶木兰(新种)的茶树始祖,还能看到混生共长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这些茶树相依共生,郁郁葱葱,至今生机勃勃。临沧是云南古茶树资源丰富和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在临沧绵延200多公里、遍布全市8个县的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森林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群众世代有采摘习惯的野生茶林超过40万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双江勐库1.2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永德大雪山10.05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另外,全市8县均有栽培型古茶树,现存100年以上的古茶园有11万多亩。
(一)双江古茶林
双江是云南主要产茶县之一,全县茶园面积4533公顷,年产茶2210吨。该县北部的勐库镇是国家级有性系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的原产地。
1997年8月,当地农民在勐库大雪山中上部一带发现了大面积的野生古茶树,立即引起了双江县及临沧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专家们在考察后一致认为,在双江县勐库大雪山海拔2200-2750米地带发现大面积野生古茶树群落,达12000多亩,约80000多株原生茶树,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群落所处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野生古茶树为二级乔木层优势树种,其生长密度(包括自然繁衍的植株)平均为一个样方(62平方米)19株,达到构成植物自然群落的密度要求。古茶树群落属原生自然植被,且保存完好,自然更新力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所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创世界古茶树新记录。与镇源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作比较,勐库群落海拔2200-2750米,高于千家寨群落的2200—2500米;勐库群落面积800公顷,大大超过千家寨群落的280公顷;勐库群落野生古茶树密度平均每62平方米为19株,而千家寨群落野生古茶树密度平均每62平方米仅1.4株。勐库野生古茶树是珍贵的茶树种质资源宝库,由于所处海拔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尤其是抗寒性较强,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同时,双江勐库高海拔超大面积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双江县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
(二)永德古茶林
在永德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雪山自然保护区,有一片面积达10万余亩的野生古茶林。这片古茶树群落可分为大理茶和长果茶两个品系,其中基围在40厘米以上的茶树多达30余万株,80至200厘米以上的有近10万余株,树龄千年以上的也有近千株。这片野生茶树夹杂着阔叶林,混生在海拔1900米至2600米范围内的南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中,由于人迹罕至,永德野生古茶林保存完好。这次在永德县发现的原始野生型古茶树,是我省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和“活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提升价值。
(三)凤庆古茶林
凤庆,古为蒲蛮地,故亦称蒲门。宜茶环境得天独厚,属于西部型季风气候类型的中间地带,年温差小,雨量充沛,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之美称。凤庆还是国家认定的茶树优良品种之一的凤庆大叶茶种原生地,是茶树原产地之一。
2005年,凤庆县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对全县的古茶树进行普查,结果在全县15个乡镇均发现有成林成片的野生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这些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小湾镇香竹箐、大黑龙潭,腰街乡星源,大寺乡路山、清水,勐佑镇新林、诗礼乡古墨,永新乡团结、龙竹山、羊头山,三岔河镇柏木和雪山镇的黄竹林山等地。全县有大小野生古茶树群落17个,面积31000多亩。这些野生古茶最大株周长1.49米,直径0.45米,高20多米。栽培型古茶树6个群落,面积3000多亩,分别生长在永新乡团结村、大寺乡平河村等地。全县有百年以上到500年之间古茶园8大片,分别生长在小湾镇香竹箐、大寺乡平河村等地。民国以前人工栽培的古茶园21300亩。凤庆一共有古茶树资源56000亩。
位于凤庆县小湾镇华峰村香竹箐的栽培型古茶树,据专家科考鉴定,认为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的大茶树。它生长在海拔2170米的香竹箐山坡上,树围5.28米,树干直径1.85米,尽管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可香竹箐古茶树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树冠如盖,树幅达7×8米,被民间誉为茶王之母。据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先生用同位素方法推断,香竹箐古茶树的树龄已达3200年以上;2004年初,日本农学博士、茶叶研究专家大森正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等对香竹箐古茶树进行测定,均认为树龄在3200至3500年之间。
除了享誉海内外的香竹箐古茶树以外,凤庆的巨型古茶树还有:腰街乡新源村新源本山茶,胸径1.15米,树高7.7×7.8米;大寿乡岔河村羊山社有栽培型苞红茶,株高8.7米,树幅7.55×6米,胸围3.45米,胸径1.13米。熊山大茶树,根部周长3.3米;白岩大茶树,根部周长1.88米;甲山大茶树,根部周长2.82米;红卫组大茶树,根部周长2.43米;龙竹山大茶树,根部周长2.25米;梅竹大茶树,根部周长2.2米;鼎新大茶树,根部周长2.23米。
(四)耿马古茶林
耿马野生古茶树分布于怒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海拔1200米(福荣马台坡)至海拔2600米(大兴大雪山)的区域内,相对集中分布在海拔2200-2400米之间,面积达5.7万亩。尤其是耿马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的古茶树群落面积达到3万亩,主要集中在海拔1200-2400米范围内,最大茶树基围1.64米,高30米,树幅15米。2002年底,在芒洪乡的原始森林地带也发现了古茶树群落。该区域海拔在2100-225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350毫米。经测量,树围在1米以上的有100多株,最大的一株树围为175厘米,树高为15米左右,树幅为10米。经过实地调查和走访,在以该区范围为中心的万亩森林中都发现有古茶树群落的零星分布。
(五)云县古茶林
云县幸福镇大宗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幸福镇蔑笆山村民委员会附近的原始森林中,海拔2196-2403米,分布面积近15000亩,有的树龄达1000年左右。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茶树分布较集中的地段,每隔5-10米就能看见株高10米以上的野生古茶树,株高3米左右的野生古茶树更是随处可见;云县另一片野生古茶林是涌宝镇堂梨树村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北纬24°18′至东经100°19′,海拔2170米-2205米的地区,面积约1600多亩,当地村民称该茶树为“大树茶”。
2006年4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临沧市茶叶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在漫湾镇大丙山和幸福镇大宗山发现野生古茶林,其中大丙山野生古茶树面积1000余亩,共1万余株,最大的一棵野生古茶树直径达1.5米,树高达20余米。是云南巨型大茶树之一。
(六)沧源古茶林
在沧源的11个乡镇中,有9个乡镇发现了古茶树,分布在糯良大黑山到单甲乡6万多亩国有林区,估计古茶树的面积约为3万亩,其中古茶树生长较为集中的面积就有1万亩以上,而且不乏株高30米以上、基围直径0.5米以上的野生大茶树,根径最粗的大茶树,基围直径达到了0.63米,株高
40多米,树幅4米,属于典型乔木型茶树。根据对树体高度、树干粗度和参照当地居民世代推测,树龄在千年以上。而过渡型古茶树主要分布在糯良乡怕迫村、班考村一带,现保存完好的只有怕迫村一片,总面积50多亩,现有古茶树200多棵,较大的一棵树龄在400年左右,树幅28.3米,树围1.9米,树高12米。
(七)临翔古茶林
1989年,人们在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坡脚村仙人山、铁厂箐和南华山发现大片的古茶树群落,面积约两万亩,大多分布在海拔2310-2350米之间的原始森林地带,人为破坏少,原生态环境保持得较好。2003年12月,当地政府组织技术组对8株野生茶树的实际测量,平均株高21米,平均基围1.68米,离地1米高处的平均树围1.5米,直径最大0.6米,最小的0.36米,根茎最粗的1号大茶树基围2.3米,树幅15×13米,树高20米,根据南美原始森林及野生茶树特征和当地居民世代推测,该野生古茶树群落树龄在千年以上。在云南野生大茶树的档案中,还有一棵被命名为临沧野生大茶树,它属于野生茶中的祖母级别,位于临翔区境内,树身高8米,树幅7.8米,干径35.0厘米。
如今,临沧市共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余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25万亩,有机茶园3.5万亩,茶叶总产量3.5万吨。
在这片堪称云南“茶乡”的地方,居住着人类最早的“茶农”的后代。当地原住民布朗族、拉祜族、德昂族的共同祖先——濮人,既是云南最早的原住民,也是世界上最早种茶、饮茶的民族。至少有3000多年,栽培型古茶树一直默默地陪伴着这里贫困的人们。这里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制茶、饮茶的习惯和方法各具特色。当地人不仅种茶、制茶、饮茶,而且知茶、懂茶、爱茶、善茶。他们以茶待客、迎亲、送礼,以茶祭祖、奉神、驱邪。他们发明了烧茶、烤茶、擂茶、糟茶、竹筒茶等多种喝茶方法……
可是,在这片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在远离现代文明的村寨,甚至在新中国建立后还依靠马帮运输的地方,连很多云南本地人都未必访问过。因为交通阻隔,因为经济落后,因为缺乏交流,甚至连这里有世界一流的好茶,都锁在深山,鲜为人知。就这样,临沧茶产业在寂寞中绽放着瑰丽。
历史中的临沧茶
一、茶马古道与临沧茶
茶马古道是贯穿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滇川向西藏输入的物资以茶叶为大宗,以马帮为运输工具,因此这条商贸通道被后人称为茶马古道。据专家考证,茶马古道兴起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兴盛在民国,衰落于20世纪50年代。
千百年来,这条神秘的古道在中国大西南的险山恶水和原野丛林之间绵延。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艰难前行,穿越被现代都视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的千重雪山、万丈深渊,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考验和艰难险阻。当地人说,只要能活着回来就是胜利。在马帮走过的地方,至今流传着无数马帮“负责人”马锅头的种种传奇。
茶马古道不止一条,而是一组道路群,其主干道长度超过4000公里,加上滇缅、滇印等辅助干道及连接村村寨寨的支线、岔道,总里程达一万公里以上,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道。
茶马古道包括了各地客商来云南茶区收购茶叶的很多条古道,它连接了包括临沧、西双版纳、思茅、德宏等主要产茶区。广义的茶马古道穿越整个青藏高原,之后又延伸进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岸,学界称之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国古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与享有盛誉的“丝绸之路”相提并论。
临沧,作为这条悠悠古道上的一条支流,其茶产业随着古道的兴衰起落而生息发展。
早在唐宋时期,临沧就有了茶叶交易,那时临沧的茶叶产品,主要是晒青毛茶,除供自己品饮外,还多集于产茶乡镇集市交易,其中尤以凤庆为著。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年),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市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丽江是茶马古道进入西藏的最重要的一个通道,因此可以说,临沧茶叶由此开始大规模进入古道马帮。
明清时期,普洱茶的种植、加工进入鼎盛时期。史书载:清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1876年),每年有千余藏族商人到云南,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不绝,印度、缅甸、暹罗(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均有商人来往于这条商路。这时期的茶马古道异常兴盛。
雍正年间编篡的《顺宁府志》第七卷中写到:“山陬僻壤,非交易无以利用。而交易者,未闻积货居奇。街市间又安问弄丸骇目,不过借地成场,相通于酒、米、茶、盐、鸡、豚、蔬、布而已。”当时有包括府前街、旧城街、阿鲁司街、洛党街等近30个集市进行互市。凤庆由于县城周围各村寨种茶较早,产茶又多,县城自然而然成为茶叶交易中心。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府刘埥率人修建了澜沧江铁索桥,天堑变通途,凤庆的茶叶经过丽江茶马市场转销康藏就更为便捷。光绪年间的《续修顺宁府志·卷十三·食货志三》中写到:“郡属土司地产茶,甚广种,类亦不一。其香味不及思普各大茶山远甚。又,其次者,只销行西藏古宗等地。”西南路流向也是以骡马驮运为主,经锡腊,过德党(今永德县城),进镇康后出国境,民间称之为“走夷方”。
《云县志》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茶房绅士石峻从勐库购进茶籽30驮(约1500千克),由茶房的陈、石、杨、彭、黄等姓种植。”而凤庆县《营盘镇志》也载:“清朝前期,境内邦卖(已划归永德县)、贺费、杨家寨已有野茶(大山茶)。清朝中期(约1757~1780年),境内开始栽植茶树,贺费的李保举、勐统邦景的三银匠(号名)、杨家寨等地的富豪人家,已到下关、勐库等地购回勐库茶种,逐渐取代原来种植的细山茶,先种植房前屋后。现境内多为勐库茶种。民国30年(1941),茶的种植由几家普及到数十家。人们已将加工后的茶叶当商品出售,或交换产品食物,或作礼品赠送亲友、招待宾客。”
阳春三月,乡镇集市的小贩往往将收购来的春茶运到集市贩卖给外地商贩,外地商贩也直接到县城来收购茶叶,于是数以千计的茶叶生产者和数以百计的茶叶商贩,在近二十天的时间里,云集凤庆县城。大理、下关、丽江、保山等地茶商前来凤庆收购毛茶,几十匹骡马为一队的数十队马帮上千匹骡马在顺宁至下关或顺宁至昆明之间的古道上往来穿梭,形成了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春茶会”,这一自然形成的茶叶交易方式,直到1954年国家对茶叶实行统购统销才逐渐消失。
促使凤庆形成区域茶叶交易中心,除了因其是产茶大县外,与凤庆地处茶马古道要冲也有很大关系。凤庆茶马古道历史久远,传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西渡澜沧江,携永昌郡攻克庆甸(孟获府),擒得孟获,兵触缅北重镇腊戌(古称木帮)。此后,元朝又于庆甸设顺宁县(顺奉朝廷从此安宁之意),属永昌郡,从此打通了滇中—云南驿(祥云)—巍山—鲁史—凤庆—镇康入缅甸老街(果敢)—腊戌、丹阳、瓦城等地到缅甸海岸的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使中原与缅印通商走向兴旺。
在下关作为新兴的茶叶集散地出现之前,凤庆一直扮演着滇西茶叶贸易中心的角色。康熙四年,清政府在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市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凤庆及周边的茶叶就流入了茶马市进行交易,尤其是随着凤庆茶树的大面积种植,凤庆县城更是成为了商品茶的集散地。当时凤庆茶叶的走向主要是北路流向和西南路流向。北路的流向最初要用竹筏在漭街渡将骡马和茶叶分别横渡澜沧江,经鲁史犀牛,再以竹筏在犀牛渡口横渡过黑惠江,抵达下关,一共八个马站,约240公里,再转运到丽江茶马市场进行交易。西南路之茶叶流量,虽然不及北路之多,但商帮的实力却往往强于北路,这是因为南进道路盗匪猖獗,没有实力或者商帮规模太小,很难穿越层层险阻抵达目的地。
不过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下关茶市开始兴起,尤其是永昌祥在下关成立,设厂加工经营茶叶,接着复春和、复顺和、茂恒、成昌和、宝元通等商号在下关开业,凤庆的茶叶产品就大多集于新兴的下关茶市交易,只有少数的才直接运往丽江转运康藏。
二、千古绝唱太华茶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字振之,名弘祖,别号霞客,江苏江阴人。为驰名世界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二十二岁起弃科举业,不避风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险,遍游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山水,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前后三十余年,情寄祖国名山大川,游历考察了今19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云南是其一生最后也是倾全力热情考察的省份。崇祯十三年(1640年)病倒于云南丽江,被人护送回乡。次年卒于江阴。他1638年入滇,游历考察30余县。其考察情况以日记记录,经友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63万字,为明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滇游记》25万字,占全书40%,居各省之冠。
明崇祯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39年农历八月初,徐霞客从云州(今云县),到顺宁(今凤庆),到高简槽(今高枧槽)。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这一天已是黄昏,暮色蔼蔼中,他叩开了一所茅屋,一位鹤发童颜的梅姓老翁热情地款待了这位远方来的游子,用过晚餐,用“百抖”的手法煎烤出有名的太华茶待客。徐霞客品后,顿觉神清气爽,口舌生津,忘却了旅途的疲劳,当晚他在游记中写下了“……下三里,过一村,已昏黑。又下二里,而宿于高简槽。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后来,有人因看了《徐霞客游记》后,曾到凤庆寻觅太华茶,但是因梅姓老人早已驾鹤西归,这种大名鼎鼎的太华茶究竟是什么样,后人不能得之,只能以凤庆所产的“太平寺茶”、“凤山春蕊”、“迎春雀舌”、“明前春尖”等茶代之……
三、琦璘:临沧种茶的先驱
清末,顺宁(凤庆)知府琦璘倡导广种勐库大叶茶。从此,勐库大叶茶由小农经营形式转向官商豪绅投资、雇工、开辟荒山,大面积连片种植发展,渐栽渐广,遍及迎春河和顺甸河以及澜沧江南畔。
琦璘(1874-1911),字淑敏,姓费莫氏,满洲长白人,满族。1906年任顺宁知府。在任六年间,与顺宁城贡生陈维寅各捐银50两,委派实业团长甘自东、木正明到双江勐库学习种茶,归时购回大叶茶籽1500克,开地育秧分植,3年后采摘,称之为凤山茶,此后凤庆茶叶大兴。民国三十五年(1946),顺宁县长张问德在其撰写的《前顺宁府琦公璘殉难记》中这样写到:“清末,满洲人琦璘,知府事。到官,勤政爱民,有声。倡种茶,先由凤山试办,既效,户户种,遂成山山茶,劂后愈推愈广,几成全县之山皆茶,此公之惠,于今不忘。”
四、禅与临沧茶的不解之缘
雍正年间编篡的《顺宁府志》中写到凤庆曾有两座“茶庵”:一在州城北二十里黄土坡。纳僧知觉募建。前后为佛殿,左香积右禅,关外汲水,施茶近经,住持僧必上重修。一在州北一百里太平哨。又提到“风腋亭”:在州南五里新旧两城之间。知州吴远鏊,以此地行旅多所止息,捐金建亭,有静室,奉大士像,左一楹为禅房,召僧煮茶,以济行者。
乾隆年间编篡的《顺宁府志》中,时任顺宁知府刘埥写了一篇《顺宁杂著》,其中写到:“郁密山在郡城西南三十里外,幽深高旷,松柏阴翳。元明时土酋驰骋其间……楚僧洪鉴来此,坐枯树空身中,苦行二十余年,渐立禅院,名太平寺。迄今百余年来,善果叠成,规模清整。花木繁秀,为顺郡禅林第一。寺旁多别院,亦皆静雅。其岩谷间偶产有茶,即名太平茶,味淡而微香,较普洱茶质稍细,色亦清,邻郡多觅购者,每岁所产只数十斤,不可多得。僧房左下,清泉石上流,潺潺可听,凿池贮水,汲烹新茗,尤助清香。三楚陈君鸣凤以篆书题寺楼一联曰:‘门开红叶林间寺,泉煮青山石山池。’景真而句佳,余每于公务之暇,轻骑往游,可得浮生半日闲也。”
乾隆二十年(1755),张泓在其所著的《滇南新语》一书中记载:“……茶产顺宁府玉皇庙内,一旗一枪,色莹碧,不殊杭之龙井,惟香过烈,转觉不适口,性又极寒,味近苦……”
2006年年初,《云南画报》组织记者前往凤庆进行考察,李雨霖在其文中写到:“距石洞寺不远有个灵应山寺,也是一座道观,里面的梅复祉道长已经82岁了,她19岁就在这里修行,她说:‘过去寺里有茶山,我们自己揉茶,除了留下待客的,其他背到街上去卖。解放后归生产队了。’老道长一个人住在寺里,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很好,每天还要写写画画经文。在大殿的走廊上,同样也有一张茶桌,上面摆着几十个杯子,是为香客们准备的,看来这应该是寺院的规矩了。从老道长这里了解到凤庆的寺院过去都种茶的,这山上的茶原先就已是满山了。”
五、严子祯与永昌祥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市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临沧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20世纪20年代,大理喜洲严子祯在下关建立“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和藏销紧茶,并在叙府(今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设立分号。而凤庆晒青毛茶,又是"永昌祥"沱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当时“永昌祥”商号生产的沱茶有三个牌子:一个是本牌沱茶,重九两二,用明前春尖制作,双江茶占60%,凤庆茶占40%;一个是副牌沱茶,重八两二,凤庆茶占60%,勐库茶占40%;还有一个是正记牌沱茶,重八两二,同样是取勐库茶香味浓郁、凤庆茶兼备外形美观之特点制成。因此,严子祯于1928年在凤庆专设“永昌祥”商号,与各路茶商竞购凤庆毛青茶。
到20世纪30年代末,凤庆茶叶销路甚广,获利渐厚。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有如“宝丰祥”、“复和春”等,其资本不一,但以严子祯开设的“永昌祥”一家最大,全县之茶半数以上被严子祯收购。所以,300多年来,随着茶树渐栽渐多,茶叶产量越来越高,以茶为主的山地商品一直以凤庆为中心,由马帮沿着“顺下线”倾销各地。
六、骆英才:鲁史种茶第一人
对云南茶史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凤庆县城和鲁史镇都坐落在茶马古道向东南亚延伸的要冲上,是蜚声中外的茶叶之乡。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株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更是生长着约3000多株野生茶树。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骆英才更是成为鲁史镇上人工种茶的先驱,并开设了“俊昌号”(又叫“俊德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
《鲁史镇志》载:“骆英才,字俊儒,生于1885年,卒于1952年,四川籍,鲁史街人。骆英才为人勤奋俭朴,重信誉,有经营管理头脑。他从开茶馆,卖零杂货,经营马帮粮料,办烟丝加工,制酱等加工作坊起家。民国20年(1931),在鲁史第一个开始发展茶叶,置买荒山,种植茶叶100多亩,到40年代初茶叶面积发展达200多亩。从茶叶种植、初制加工,到产品直销下关等,形成一条龙生产。他的茶场在桤木林,有初制加工房两幢,晒场一个,100多平方米,生产晒茶。长年雇工7~8人,季节性雇工40~50人。茶场实行以茶叶为主的综合经营,兼种土靛叶,嫁接泡核桃和其它林果。在他的推动下,鲁史在30~40年代形成了发展茶叶的高潮。”
民国30年(1941),时逢抗日战争时期,日机轰炸桤木山,这里正好是骆英才家的茶林。骆英才的儿子、现已77岁高龄的骆为驸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1941年5月13日,天气晴朗,我父亲(骆英才)召集劳工66人耕牛20架在茶叶基地施工生产,提挖出杂草根藤,堆集四十余处放火烧堆,顿时浓烟冲霄,劳工们正在紧张穿梭劳动。我当时只有十一岁,与一般大的小同学也到施工场地去玩,下午3点相约回家,离开茶叶基地还不到200米处,突然看到日本飞机6架由西北方向飞来,抵达茶叶基地上空,骤然听到巨大的连续不断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震天动地,烟雾腾空,风悲日曛,日机盘旋俯冲投弹后向东南方向飞去,留下的是一片惨绝人寰的灾难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幸免于难的劳工惊慌失措逐渐走散,察看现场只见遇难者血迹模糊倒卧地下,受伤者抱头哭泣,黄牛骡马狂奔嘶鸣。生还者无不挥泪,天地为愁、草木凄悲、伤心惨目。最后统计日机共投弹12枚,炸死劳工3人,重伤5人,轻伤3人,炸死耕牛3头伤2头骡马6匹伤一匹,消息传至顺宁县政府,县长郑崇贤亲自来察看灾情,处理善后事宜,与我父亲协商,遇难者由我家送给每人一口棺木以示安抚。[全文完]
|
上苍赐茶予临沧
要想了解临沧的茶业发展,首先应该了解的就是临沧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地理环境赋予临沧茶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沧桑的历史、岁月的传承则为临沧茶叶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北回归线横贯临沧南部。全市辖临翔、凤庆、云县、双江、永德、镇康、耿马、沧源8县。临沧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跨东经98°40′~100°34′,北纬23°05′~25°02′之间。东与东南同思茅地区相连,西北、北与保山地区、大理白族自治州接壤,西南与缅甸交界。东北距省会昆明市650公里。全境东西最大横距176.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0.4公里。总面积23636.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2.04平方公里。全区坡度在8°以下的面积占3.37%,25°以上的占37.97%(其中35°以上占7.55%)。国境线长290.791公里。
临沧地区属横断山纵谷地区南部,地势总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由于江河的切割,山峦叠嶂,河床狭陡,是典型的峡谷地形。海拔高低差异较大,地处南汀河谷的孟定为全区最低点,海拔450米;永德大雪山为全区最高点,海拔3504米。境内主要山脉为怒山山脉的余脉,为南北走向,由保山地区昌宁县的下立诺进入临沧境内,经凤庆野猪打泥塘山,永德大雪山,云县头东水,临沧下永泉南丫口、石排坡,至耿马和双江两县交界处的大雪山、白石岩、耿马大山、沧源县的班洪后山、沧源后山、花俄山、羊柏丫口,然后沿中缅边界,经岗莫际山向思茅地区延伸。该山脉走向逶迤曲折,山体气势磅礴。其东坡水汇入澜沧江,归太平洋;西坡水汇入怒江,归印度洋。
临沧水系属澜沧江、怒江水系。澜沧江、怒江分别流经临沧地区东西两侧。澜沧江由北向东南流穿凤庆县,然后为云县与大理州南涧县、思茅地区景东、镇沅县的分界河流,再进入临沧县内,又沿双江县东缘(为双江县与思茅地区景谷县的分界河流)流入思茅地区境内,境内流长约232公里。怒江自北而南流经永德、镇康县境内西侧约42公里后,急转弯向西流入缅甸境内。
澜沧江、怒江在境内的主要支流有四条:一是罗闸河,发源于保山地区昌宁县城西北大尖山附近,在昌宁县习谦附近流入凤庆县境,经云县后流入澜沧江,境内长122公里,集水面积2738.8平方公里。二是小黑江,发源于临沧县西部,穿过双江县西部,由双江县南沿流入澜沧江,全长104公里,加上其支流,总集水面积5129.8平方公里。三是南汀河,发源于临沧县博尚区户有乡西北,流经临沧、云县、永德、镇康、耿马5县,从耿马孟定坝入缅甸,注入萨尔温江(怒江),境内长311公里,集水面积5188.8平方公里。四是镇康河(下游称勐波罗河),发源于永德县西部老别山脉南段,自南向北,纵贯永德腹地,汇入怒江,流长98公里,集水面积1702.9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发源于镇康县,南流至耿马县后注入南汀河的南捧河,也是地区内的一条主要河流,集水面积达2521.6平方公里。
临沧区是一个绿色生物资源的宝库,云南享有“植物王国”美称,临沧区则可以说是云南“植物王国”里的“王国”之一。全区热带、亚热带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雾多、雨多和夹在澜沧江、怒江两江之间,气候温和湿润之优越条件,十分有利于茶叶、甘蔗、橡胶、咖啡、南药、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的生长,临沧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资源优势,有创造世界第一流大茶园的条件。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西汉时,临沧属益州郡哀牢地。东汉、蜀汉、晋时属永昌府。唐南诏时隶属永昌节度。宋大理国时属永昌节度。元设顺宁府、镇康路、孟定路、谋粘路。明为永昌府、顺宁府的一部分。清朝改土归流后,乾隆十二年(1748年)升孟缅长官司为缅宁厅,属新开发地区,隶属顺宁府,镇康县及沧源勐角董土千总,隶属永昌府(保山)。民国时期,先后属第五、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云南解放后,为了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工作,改变不合理的政区划分,经国务院批准,1952年将大理专区的缅宁县(现称临沧县),保山专区的双江、耿马县、普洱专区(现称思茅地区)的沧源县等4县划出,建立了缅宁专区。1953年和1956年间,又从保山、大理专区划入了镇康、顺宁(今称凤庆)、云县3县,并把专区名称改为临沧专区(1970年改称临沧地区)。1963年,镇康县析置为镇康、永德2县后,全专区共有8个县,其中有3个自治县,即1955年建立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64年建立的沧源佤族自治县、1985年建立的双江拉祜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2003年2月,临沧撤地设市,成为云南最后一个撤地设市的地区。
临沧茶在寂寞中绽放着瑰丽
当你走近澜沧江这条闻名于世的河流,你便会体味到“东方多瑙河”具有的独特魅力;当你跨入临沧这块西南边陲的热土,你便会感受到北回归线上自然与人类亲密无间的交融。你会感受到临沧各族人民的真诚和热情,你会为澜沧江的涛声所激动,你也会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所陶醉……
滔滔澜沧江,可谓是世界茶树的母亲河。这里是茶树原产地,茶树的故乡。分布于澜沧江流域的临沧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同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然而,由于临沧野生古茶树发现的时间较晚,虽然其同样拥有众多古茶树群落,却因为种种原因被无意间冷落、遗忘了……
临沧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中下游之间,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年降雨量1400mm,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全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低纬度、高海拔,水资源丰富,土壤红壤PH值偏酸,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海拔高的地区,茶叶的生长周期较长,茶叶的品质也就相对较好,正是所谓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这里的茶园大多在温暖湿润、云雾缭绕的澜沧江两岸的深山密林中,远离污染源,是天然优质的无公害茶,其品质居中国大叶种茶之首。这里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几乎没有产生大的工业污染,同时,历史上相对贫穷的茶农也不会对茶树施肥,保持了临沧难得的土壤质量,这恰好是一些发达省区发展茶产业面临的一个难题。临沧土层深,落叶层厚,土壤有机成分含量高,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空气湿热,十分有利于茶叶的生长。
四季如春的临沧,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年平均气温17.2℃。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著名气象学家吕炯赴滇南进行橡胶等热区作物的种植考察时,盛赞临沧茶叶品质优良,还论述了临沧具有海洋性气候年温差小、雨量充沛的特点,是“世界少有的生物优生地”。80年代初,气象专家张坤、李继光、刘运章论证,临沧地处西部型云南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的中间带,从地理位置、海拔、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看,具有世界一流的种植茶叶的气候条件。当代中国“茶圣”吴觉农先生对临沧考察后,提出在临沧建立“世界第一流茶园”的设想。
走进临沧,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第三纪沧源芒回宽叶木兰(新种)的茶树始祖,还能看到混生共长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这些茶树相依共生,郁郁葱葱,至今生机勃勃。临沧是云南古茶树资源丰富和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在临沧绵延200多公里、遍布全市8个县的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森林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群众世代有采摘习惯的野生茶林超过40万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双江勐库1.2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永德大雪山10.05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另外,全市8县均有栽培型古茶树,现存100年以上的古茶园有11万多亩。
(一)双江古茶林
双江是云南主要产茶县之一,全县茶园面积4533公顷,年产茶2210吨。该县北部的勐库镇是国家级有性系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的原产地。
1997年8月,当地农民在勐库大雪山中上部一带发现了大面积的野生古茶树,立即引起了双江县及临沧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专家们在考察后一致认为,在双江县勐库大雪山海拔2200-2750米地带发现大面积野生古茶树群落,达12000多亩,约80000多株原生茶树,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群落所处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野生古茶树为二级乔木层优势树种,其生长密度(包括自然繁衍的植株)平均为一个样方(62平方米)19株,达到构成植物自然群落的密度要求。古茶树群落属原生自然植被,且保存完好,自然更新力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所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创世界古茶树新记录。与镇源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作比较,勐库群落海拔2200-2750米,高于千家寨群落的2200—2500米;勐库群落面积800公顷,大大超过千家寨群落的280公顷;勐库群落野生古茶树密度平均每62平方米为19株,而千家寨群落野生古茶树密度平均每62平方米仅1.4株。勐库野生古茶树是珍贵的茶树种质资源宝库,由于所处海拔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尤其是抗寒性较强,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同时,双江勐库高海拔超大面积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双江县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
(二)永德古茶林
在永德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雪山自然保护区,有一片面积达10万余亩的野生古茶林。这片古茶树群落可分为大理茶和长果茶两个品系,其中基围在40厘米以上的茶树多达30余万株,80至200厘米以上的有近10万余株,树龄千年以上的也有近千株。这片野生茶树夹杂着阔叶林,混生在海拔1900米至2600米范围内的南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中,由于人迹罕至,永德野生古茶林保存完好。这次在永德县发现的原始野生型古茶树,是我省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和“活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产业提升价值。
(三)凤庆古茶林
凤庆,古为蒲蛮地,故亦称蒲门。宜茶环境得天独厚,属于西部型季风气候类型的中间地带,年温差小,雨量充沛,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之美称。凤庆还是国家认定的茶树优良品种之一的凤庆大叶茶种原生地,是茶树原产地之一。
2005年,凤庆县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对全县的古茶树进行普查,结果在全县15个乡镇均发现有成林成片的野生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这些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小湾镇香竹箐、大黑龙潭,腰街乡星源,大寺乡路山、清水,勐佑镇新林、诗礼乡古墨,永新乡团结、龙竹山、羊头山,三岔河镇柏木和雪山镇的黄竹林山等地。全县有大小野生古茶树群落17个,面积31000多亩。这些野生古茶最大株周长1.49米,直径0.45米,高20多米。栽培型古茶树6个群落,面积3000多亩,分别生长在永新乡团结村、大寺乡平河村等地。全县有百年以上到500年之间古茶园8大片,分别生长在小湾镇香竹箐、大寺乡平河村等地。民国以前人工栽培的古茶园21300亩。凤庆一共有古茶树资源56000亩。
位于凤庆县小湾镇华峰村香竹箐的栽培型古茶树,据专家科考鉴定,认为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的大茶树。它生长在海拔2170米的香竹箐山坡上,树围5.28米,树干直径1.85米,尽管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可香竹箐古茶树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树冠如盖,树幅达7×8米,被民间誉为茶王之母。据北京市农展馆馆长王广志先生用同位素方法推断,香竹箐古茶树的树龄已达3200年以上;2004年初,日本农学博士、茶叶研究专家大森正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博士等对香竹箐古茶树进行测定,均认为树龄在3200至3500年之间。
除了享誉海内外的香竹箐古茶树以外,凤庆的巨型古茶树还有:腰街乡新源村新源本山茶,胸径1.15米,树高7.7×7.8米;大寿乡岔河村羊山社有栽培型苞红茶,株高8.7米,树幅7.55×6米,胸围3.45米,胸径1.13米。熊山大茶树,根部周长3.3米;白岩大茶树,根部周长1.88米;甲山大茶树,根部周长2.82米;红卫组大茶树,根部周长2.43米;龙竹山大茶树,根部周长2.25米;梅竹大茶树,根部周长2.2米;鼎新大茶树,根部周长2.23米。
(四)耿马古茶林
耿马野生古茶树分布于怒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海拔1200米(福荣马台坡)至海拔2600米(大兴大雪山)的区域内,相对集中分布在海拔2200-2400米之间,面积达5.7万亩。尤其是耿马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的古茶树群落面积达到3万亩,主要集中在海拔1200-2400米范围内,最大茶树基围1.64米,高30米,树幅15米。2002年底,在芒洪乡的原始森林地带也发现了古茶树群落。该区域海拔在2100-225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350毫米。经测量,树围在1米以上的有100多株,最大的一株树围为175厘米,树高为15米左右,树幅为10米。经过实地调查和走访,在以该区范围为中心的万亩森林中都发现有古茶树群落的零星分布。
(五)云县古茶林
云县幸福镇大宗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幸福镇蔑笆山村民委员会附近的原始森林中,海拔2196-2403米,分布面积近15000亩,有的树龄达1000年左右。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茶树分布较集中的地段,每隔5-10米就能看见株高10米以上的野生古茶树,株高3米左右的野生古茶树更是随处可见;云县另一片野生古茶林是涌宝镇堂梨树村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北纬24°18′至东经100°19′,海拔2170米-2205米的地区,面积约1600多亩,当地村民称该茶树为“大树茶”。
2006年4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临沧市茶叶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在漫湾镇大丙山和幸福镇大宗山发现野生古茶林,其中大丙山野生古茶树面积1000余亩,共1万余株,最大的一棵野生古茶树直径达1.5米,树高达20余米。是云南巨型大茶树之一。
(六)沧源古茶林
在沧源的11个乡镇中,有9个乡镇发现了古茶树,分布在糯良大黑山到单甲乡6万多亩国有林区,估计古茶树的面积约为3万亩,其中古茶树生长较为集中的面积就有1万亩以上,而且不乏株高30米以上、基围直径0.5米以上的野生大茶树,根径最粗的大茶树,基围直径达到了0.63米,株高
40多米,树幅4米,属于典型乔木型茶树。根据对树体高度、树干粗度和参照当地居民世代推测,树龄在千年以上。而过渡型古茶树主要分布在糯良乡怕迫村、班考村一带,现保存完好的只有怕迫村一片,总面积50多亩,现有古茶树200多棵,较大的一棵树龄在400年左右,树幅28.3米,树围1.9米,树高12米。
(七)临翔古茶林
1989年,人们在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坡脚村仙人山、铁厂箐和南华山发现大片的古茶树群落,面积约两万亩,大多分布在海拔2310-2350米之间的原始森林地带,人为破坏少,原生态环境保持得较好。2003年12月,当地政府组织技术组对8株野生茶树的实际测量,平均株高21米,平均基围1.68米,离地1米高处的平均树围1.5米,直径最大0.6米,最小的0.36米,根茎最粗的1号大茶树基围2.3米,树幅15×13米,树高20米,根据南美原始森林及野生茶树特征和当地居民世代推测,该野生古茶树群落树龄在千年以上。在云南野生大茶树的档案中,还有一棵被命名为临沧野生大茶树,它属于野生茶中的祖母级别,位于临翔区境内,树身高8米,树幅7.8米,干径35.0厘米。
如今,临沧市共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余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25万亩,有机茶园3.5万亩,茶叶总产量3.5万吨。
在这片堪称云南“茶乡”的地方,居住着人类最早的“茶农”的后代。当地原住民布朗族、拉祜族、德昂族的共同祖先——濮人,既是云南最早的原住民,也是世界上最早种茶、饮茶的民族。至少有3000多年,栽培型古茶树一直默默地陪伴着这里贫困的人们。这里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制茶、饮茶的习惯和方法各具特色。当地人不仅种茶、制茶、饮茶,而且知茶、懂茶、爱茶、善茶。他们以茶待客、迎亲、送礼,以茶祭祖、奉神、驱邪。他们发明了烧茶、烤茶、擂茶、糟茶、竹筒茶等多种喝茶方法……
可是,在这片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在远离现代文明的村寨,甚至在新中国建立后还依靠马帮运输的地方,连很多云南本地人都未必访问过。因为交通阻隔,因为经济落后,因为缺乏交流,甚至连这里有世界一流的好茶,都锁在深山,鲜为人知。就这样,临沧茶产业在寂寞中绽放着瑰丽。
历史中的临沧茶
一、茶马古道与临沧茶
茶马古道是贯穿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滇川向西藏输入的物资以茶叶为大宗,以马帮为运输工具,因此这条商贸通道被后人称为茶马古道。据专家考证,茶马古道兴起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兴盛在民国,衰落于20世纪50年代。
千百年来,这条神秘的古道在中国大西南的险山恶水和原野丛林之间绵延。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艰难前行,穿越被现代都视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的千重雪山、万丈深渊,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考验和艰难险阻。当地人说,只要能活着回来就是胜利。在马帮走过的地方,至今流传着无数马帮“负责人”马锅头的种种传奇。
茶马古道不止一条,而是一组道路群,其主干道长度超过4000公里,加上滇缅、滇印等辅助干道及连接村村寨寨的支线、岔道,总里程达一万公里以上,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道。
茶马古道包括了各地客商来云南茶区收购茶叶的很多条古道,它连接了包括临沧、西双版纳、思茅、德宏等主要产茶区。广义的茶马古道穿越整个青藏高原,之后又延伸进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岸,学界称之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国古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与享有盛誉的“丝绸之路”相提并论。
临沧,作为这条悠悠古道上的一条支流,其茶产业随着古道的兴衰起落而生息发展。
早在唐宋时期,临沧就有了茶叶交易,那时临沧的茶叶产品,主要是晒青毛茶,除供自己品饮外,还多集于产茶乡镇集市交易,其中尤以凤庆为著。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年),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市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丽江是茶马古道进入西藏的最重要的一个通道,因此可以说,临沧茶叶由此开始大规模进入古道马帮。
明清时期,普洱茶的种植、加工进入鼎盛时期。史书载:清道光至光绪初年(1821-1876年),每年有千余藏族商人到云南,印度商旅驮运茶、胶(紫胶)者络绎不绝,印度、缅甸、暹罗(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国,均有商人来往于这条商路。这时期的茶马古道异常兴盛。
雍正年间编篡的《顺宁府志》第七卷中写到:“山陬僻壤,非交易无以利用。而交易者,未闻积货居奇。街市间又安问弄丸骇目,不过借地成场,相通于酒、米、茶、盐、鸡、豚、蔬、布而已。”当时有包括府前街、旧城街、阿鲁司街、洛党街等近30个集市进行互市。凤庆由于县城周围各村寨种茶较早,产茶又多,县城自然而然成为茶叶交易中心。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府刘埥率人修建了澜沧江铁索桥,天堑变通途,凤庆的茶叶经过丽江茶马市场转销康藏就更为便捷。光绪年间的《续修顺宁府志·卷十三·食货志三》中写到:“郡属土司地产茶,甚广种,类亦不一。其香味不及思普各大茶山远甚。又,其次者,只销行西藏古宗等地。”西南路流向也是以骡马驮运为主,经锡腊,过德党(今永德县城),进镇康后出国境,民间称之为“走夷方”。
《云县志》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茶房绅士石峻从勐库购进茶籽30驮(约1500千克),由茶房的陈、石、杨、彭、黄等姓种植。”而凤庆县《营盘镇志》也载:“清朝前期,境内邦卖(已划归永德县)、贺费、杨家寨已有野茶(大山茶)。清朝中期(约1757~1780年),境内开始栽植茶树,贺费的李保举、勐统邦景的三银匠(号名)、杨家寨等地的富豪人家,已到下关、勐库等地购回勐库茶种,逐渐取代原来种植的细山茶,先种植房前屋后。现境内多为勐库茶种。民国30年(1941),茶的种植由几家普及到数十家。人们已将加工后的茶叶当商品出售,或交换产品食物,或作礼品赠送亲友、招待宾客。”
阳春三月,乡镇集市的小贩往往将收购来的春茶运到集市贩卖给外地商贩,外地商贩也直接到县城来收购茶叶,于是数以千计的茶叶生产者和数以百计的茶叶商贩,在近二十天的时间里,云集凤庆县城。大理、下关、丽江、保山等地茶商前来凤庆收购毛茶,几十匹骡马为一队的数十队马帮上千匹骡马在顺宁至下关或顺宁至昆明之间的古道上往来穿梭,形成了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春茶会”,这一自然形成的茶叶交易方式,直到1954年国家对茶叶实行统购统销才逐渐消失。
促使凤庆形成区域茶叶交易中心,除了因其是产茶大县外,与凤庆地处茶马古道要冲也有很大关系。凤庆茶马古道历史久远,传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西渡澜沧江,携永昌郡攻克庆甸(孟获府),擒得孟获,兵触缅北重镇腊戌(古称木帮)。此后,元朝又于庆甸设顺宁县(顺奉朝廷从此安宁之意),属永昌郡,从此打通了滇中—云南驿(祥云)—巍山—鲁史—凤庆—镇康入缅甸老街(果敢)—腊戌、丹阳、瓦城等地到缅甸海岸的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使中原与缅印通商走向兴旺。
在下关作为新兴的茶叶集散地出现之前,凤庆一直扮演着滇西茶叶贸易中心的角色。康熙四年,清政府在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市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凤庆及周边的茶叶就流入了茶马市进行交易,尤其是随着凤庆茶树的大面积种植,凤庆县城更是成为了商品茶的集散地。当时凤庆茶叶的走向主要是北路流向和西南路流向。北路的流向最初要用竹筏在漭街渡将骡马和茶叶分别横渡澜沧江,经鲁史犀牛,再以竹筏在犀牛渡口横渡过黑惠江,抵达下关,一共八个马站,约240公里,再转运到丽江茶马市场进行交易。西南路之茶叶流量,虽然不及北路之多,但商帮的实力却往往强于北路,这是因为南进道路盗匪猖獗,没有实力或者商帮规模太小,很难穿越层层险阻抵达目的地。
不过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下关茶市开始兴起,尤其是永昌祥在下关成立,设厂加工经营茶叶,接着复春和、复顺和、茂恒、成昌和、宝元通等商号在下关开业,凤庆的茶叶产品就大多集于新兴的下关茶市交易,只有少数的才直接运往丽江转运康藏。
二、千古绝唱太华茶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字振之,名弘祖,别号霞客,江苏江阴人。为驰名世界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二十二岁起弃科举业,不避风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险,遍游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山水,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前后三十余年,情寄祖国名山大川,游历考察了今19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云南是其一生最后也是倾全力热情考察的省份。崇祯十三年(1640年)病倒于云南丽江,被人护送回乡。次年卒于江阴。他1638年入滇,游历考察30余县。其考察情况以日记记录,经友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63万字,为明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滇游记》25万字,占全书40%,居各省之冠。
明崇祯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39年农历八月初,徐霞客从云州(今云县),到顺宁(今凤庆),到高简槽(今高枧槽)。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这一天已是黄昏,暮色蔼蔼中,他叩开了一所茅屋,一位鹤发童颜的梅姓老翁热情地款待了这位远方来的游子,用过晚餐,用“百抖”的手法煎烤出有名的太华茶待客。徐霞客品后,顿觉神清气爽,口舌生津,忘却了旅途的疲劳,当晚他在游记中写下了“……下三里,过一村,已昏黑。又下二里,而宿于高简槽。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后来,有人因看了《徐霞客游记》后,曾到凤庆寻觅太华茶,但是因梅姓老人早已驾鹤西归,这种大名鼎鼎的太华茶究竟是什么样,后人不能得之,只能以凤庆所产的“太平寺茶”、“凤山春蕊”、“迎春雀舌”、“明前春尖”等茶代之……
三、琦璘:临沧种茶的先驱
清末,顺宁(凤庆)知府琦璘倡导广种勐库大叶茶。从此,勐库大叶茶由小农经营形式转向官商豪绅投资、雇工、开辟荒山,大面积连片种植发展,渐栽渐广,遍及迎春河和顺甸河以及澜沧江南畔。
琦璘(1874-1911),字淑敏,姓费莫氏,满洲长白人,满族。1906年任顺宁知府。在任六年间,与顺宁城贡生陈维寅各捐银50两,委派实业团长甘自东、木正明到双江勐库学习种茶,归时购回大叶茶籽1500克,开地育秧分植,3年后采摘,称之为凤山茶,此后凤庆茶叶大兴。民国三十五年(1946),顺宁县长张问德在其撰写的《前顺宁府琦公璘殉难记》中这样写到:“清末,满洲人琦璘,知府事。到官,勤政爱民,有声。倡种茶,先由凤山试办,既效,户户种,遂成山山茶,劂后愈推愈广,几成全县之山皆茶,此公之惠,于今不忘。”
四、禅与临沧茶的不解之缘
雍正年间编篡的《顺宁府志》中写到凤庆曾有两座“茶庵”:一在州城北二十里黄土坡。纳僧知觉募建。前后为佛殿,左香积右禅,关外汲水,施茶近经,住持僧必上重修。一在州北一百里太平哨。又提到“风腋亭”:在州南五里新旧两城之间。知州吴远鏊,以此地行旅多所止息,捐金建亭,有静室,奉大士像,左一楹为禅房,召僧煮茶,以济行者。
乾隆年间编篡的《顺宁府志》中,时任顺宁知府刘埥写了一篇《顺宁杂著》,其中写到:“郁密山在郡城西南三十里外,幽深高旷,松柏阴翳。元明时土酋驰骋其间……楚僧洪鉴来此,坐枯树空身中,苦行二十余年,渐立禅院,名太平寺。迄今百余年来,善果叠成,规模清整。花木繁秀,为顺郡禅林第一。寺旁多别院,亦皆静雅。其岩谷间偶产有茶,即名太平茶,味淡而微香,较普洱茶质稍细,色亦清,邻郡多觅购者,每岁所产只数十斤,不可多得。僧房左下,清泉石上流,潺潺可听,凿池贮水,汲烹新茗,尤助清香。三楚陈君鸣凤以篆书题寺楼一联曰:‘门开红叶林间寺,泉煮青山石山池。’景真而句佳,余每于公务之暇,轻骑往游,可得浮生半日闲也。”
乾隆二十年(1755),张泓在其所著的《滇南新语》一书中记载:“……茶产顺宁府玉皇庙内,一旗一枪,色莹碧,不殊杭之龙井,惟香过烈,转觉不适口,性又极寒,味近苦……”
2006年年初,《云南画报》组织记者前往凤庆进行考察,李雨霖在其文中写到:“距石洞寺不远有个灵应山寺,也是一座道观,里面的梅复祉道长已经82岁了,她19岁就在这里修行,她说:‘过去寺里有茶山,我们自己揉茶,除了留下待客的,其他背到街上去卖。解放后归生产队了。’老道长一个人住在寺里,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很好,每天还要写写画画经文。在大殿的走廊上,同样也有一张茶桌,上面摆着几十个杯子,是为香客们准备的,看来这应该是寺院的规矩了。从老道长这里了解到凤庆的寺院过去都种茶的,这山上的茶原先就已是满山了。”
五、严子祯与永昌祥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市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临沧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20世纪20年代,大理喜洲严子祯在下关建立“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和藏销紧茶,并在叙府(今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设立分号。而凤庆晒青毛茶,又是"永昌祥"沱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当时“永昌祥”商号生产的沱茶有三个牌子:一个是本牌沱茶,重九两二,用明前春尖制作,双江茶占60%,凤庆茶占40%;一个是副牌沱茶,重八两二,凤庆茶占60%,勐库茶占40%;还有一个是正记牌沱茶,重八两二,同样是取勐库茶香味浓郁、凤庆茶兼备外形美观之特点制成。因此,严子祯于1928年在凤庆专设“永昌祥”商号,与各路茶商竞购凤庆毛青茶。
到20世纪30年代末,凤庆茶叶销路甚广,获利渐厚。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有如“宝丰祥”、“复和春”等,其资本不一,但以严子祯开设的“永昌祥”一家最大,全县之茶半数以上被严子祯收购。所以,300多年来,随着茶树渐栽渐多,茶叶产量越来越高,以茶为主的山地商品一直以凤庆为中心,由马帮沿着“顺下线”倾销各地。
六、骆英才:鲁史种茶第一人
对云南茶史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凤庆县城和鲁史镇都坐落在茶马古道向东南亚延伸的要冲上,是蜚声中外的茶叶之乡。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株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更是生长着约3000多株野生茶树。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骆英才更是成为鲁史镇上人工种茶的先驱,并开设了“俊昌号”(又叫“俊德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
《鲁史镇志》载:“骆英才,字俊儒,生于1885年,卒于1952年,四川籍,鲁史街人。骆英才为人勤奋俭朴,重信誉,有经营管理头脑。他从开茶馆,卖零杂货,经营马帮粮料,办烟丝加工,制酱等加工作坊起家。民国20年(1931),在鲁史第一个开始发展茶叶,置买荒山,种植茶叶100多亩,到40年代初茶叶面积发展达200多亩。从茶叶种植、初制加工,到产品直销下关等,形成一条龙生产。他的茶场在桤木林,有初制加工房两幢,晒场一个,100多平方米,生产晒茶。长年雇工7~8人,季节性雇工40~50人。茶场实行以茶叶为主的综合经营,兼种土靛叶,嫁接泡核桃和其它林果。在他的推动下,鲁史在30~40年代形成了发展茶叶的高潮。”
民国30年(1941),时逢抗日战争时期,日机轰炸桤木山,这里正好是骆英才家的茶林。骆英才的儿子、现已77岁高龄的骆为驸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1941年5月13日,天气晴朗,我父亲(骆英才)召集劳工66人耕牛20架在茶叶基地施工生产,提挖出杂草根藤,堆集四十余处放火烧堆,顿时浓烟冲霄,劳工们正在紧张穿梭劳动。我当时只有十一岁,与一般大的小同学也到施工场地去玩,下午3点相约回家,离开茶叶基地还不到200米处,突然看到日本飞机6架由西北方向飞来,抵达茶叶基地上空,骤然听到巨大的连续不断的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震天动地,烟雾腾空,风悲日曛,日机盘旋俯冲投弹后向东南方向飞去,留下的是一片惨绝人寰的灾难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幸免于难的劳工惊慌失措逐渐走散,察看现场只见遇难者血迹模糊倒卧地下,受伤者抱头哭泣,黄牛骡马狂奔嘶鸣。生还者无不挥泪,天地为愁、草木凄悲、伤心惨目。最后统计日机共投弹12枚,炸死劳工3人,重伤5人,轻伤3人,炸死耕牛3头伤2头骡马6匹伤一匹,消息传至顺宁县政府,县长郑崇贤亲自来察看灾情,处理善后事宜,与我父亲协商,遇难者由我家送给每人一口棺木以示安抚。[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