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搜索不能代替读书,通过搜索获得的信息是支离破碎的。无论哪个领域的历史研究,都需要把握大的历史图景。我建议刚入门不久的年轻学生,切不可每日忙于搜索而忽视读书的重要性。
e时代带来的变化
电脑和网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们的出现在短短半个世纪内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而这种改变仍在进行中,且愈演愈烈。e时代同样对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人文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冲击,带来了深刻变化。身处e时代洪流中的每一位学者,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冲击,而且不得不积极利用新的工具,否则即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那么,e时代到底带来了那些改变?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致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书写方式: e时代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书写方式,执笔书写变成了敲键盘。这一看似平常的改变,其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尤其是便携式电脑出现以后,握笔写字的人的数量迅速减少,手稿也就越来越少了,能够识读传统的手写字(尤其是草书、篆体)的人更是稀有,汉字的美感渐遭忽视。较之于手写,打字速度更快,尤其是日常使用的词组,输入更为迅速,但是对文言文和使用频次较少的汉字,因为要选字,输入的速度会大大降低,因此人们在使用电脑写文章时会倾向于使用常见语汇,汉语语言的美感会有所降低。
二、阅读习惯:阅读纸本图书,在书上做批注,有时将重要资料做笔记或卡片,是传统阅读的主要方式。由于PDF档案、电子书的出现,而且获得与存储极为方便,读书人阅读此类电子书籍的时间越来越多。读电子书做笔记不方便,关键是没有读纸本书的感觉,长时间对着电脑阅读和写作亦不利身体健康。
三、授课或讲座方式:传统授课或讲座中,会配合板书,e时代讲课则主要依靠PPT。PPT在展示图片、大段史料方面有很大优势,但也导致讲授过于格式化、提纲化,一些内容鼠标一点即滑过,而没有时间深究。
四、学者间的通信方式:由传统的书信变为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瞬间即达,大大缩短信息传送时间,而且还可以挂附件发送文字、图片等资料。但传统书信的格式、称谓、敬语等逐渐消失,亲笔书信所带来的那种见字如面的感觉也不复存在。
五、资料库与检索:进入e时代以来,各类资料库,尤其是各种馆藏机构的电子资源越来越多,研究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拥有一个个人电子图书馆,掌握以往藏书家乃至图书馆都无法掌握的文献数量。而且更为便利的是资料库的检索功能,研究者仅用很短的时间,便可以找到一个题目的前人研究论著,以及与该题目相关的资料。
六、网络资源提供了大量学术信息,成为学者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目前,绝大多数主要的学术机构、专业机构都办有网站,研究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个领域的基本情况。另外,一些知识普及类网站(如维基百科)、搜索引擎(谷歌)、书店和拍卖行网站,乃至专业研究者和业余爱好者的个人网站都包含大量有用信息。
总之,在过去二十年中,由于电脑和网络的出现,传统的写作方式、阅读方式、学者间的联络方式、演讲与授课方式、查阅资料的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者很难置身于这种变化之外。但是,在e时代为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其不利的一面。
e考据是传统考据学的升级版
e考据这一提法,是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黄一农教授在其《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中首先提出的,至今已有十年。这十年间,e考据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共鸣,例如浙江大学黄时鉴教授、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章可博士等,都对e考据方法提出正面回应;而且随着各种资料库建设的迅速发展,使用e考据方法治学的学者越来越多。其间也有学者对e考据方法提出批评意见,黄一农先生在2008年专门撰文予以回应,即《明末至澳门募葡兵的姜云龙小考:兼答熊熊先生对e考据的批评》一文。
所谓e考据,就是充分利用电子资源进行考据的方法。在这个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电子资源,一个是考据,还有一个是方法。“电子资源”大家都很熟悉。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对考据学,梁启超曾说:其治学之根本方法,在于“实事求是”、“无证不信”。
清代考据学者不仅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还对诸子百家、史部、集部等更大范围内的传统文化典籍进行了清理和爬梳。他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郭沫若在《读〈随园诗话〉札记》中说:“欲论古人或研究古史,而不从事考据,或利用清儒成绩,是舍路而不由。”
e考据和传统考据都是方法,用黄一农先生的话说:“e考据与传统考据并不是对立的两套方法,e考据只是传统考据学在e时代的升级版,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较多的可操作性,能在合理时间内进行先前较难施行的分析,并因此较有机会开创出新的研究格局。”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明白,方法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工具与手段,但它本身不是目的。无论是e考据,还是传统考据,都有共同的目的。相较于传统考据学,e考据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多:电子资源数量巨大,而且还在不断地高速增长。相信未来终有一天,所有存世的文字、图像资料基本上都有电子版,甚至所有文字资料都有word版。传统学者踏破铁鞋无觅处,而现在的学者可以得来全不费工夫。
二、快:电子资源的最大优势就是可检索。这使得学者可以在短时间内便获得前人无法企及的信息量。
三、杂:检索所得信息通常会庞杂纷乱。只有具有了扎实的史学功底,才可能在庞杂的信息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获得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
四、巧:善用电子资源,使学者迅速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成为可能,从而大大缩短了补课时间。
e考据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e考据归根结底是考据。e是一种工具,而考证则还是需要传统的功夫。如果没有传统的考据功底,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库,就如你面对整架整架的图书文献一样,只能望洋兴叹。
这些传统考据的基本功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历史学、地理学、历算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以及典章制度等。这些学问在清代考据学的刺激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懂这些学问,e考据也是空谈。这些传统功夫是基础,而且远比掌握使用电子资源的技巧更难,因此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系统学习与训练。有了这些基本功,没有电子资源同样能够做学问,尽管可能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没有这些基本功,即使坐拥千T的电子资源,也做不出学问来。还应注意,电子资源有着较高的错误率,因此在检索完成后,仍需要翻越纸本进行核对,尽信资料库不如没有资料库。
二、e时代显然已经来临,但远非完善。各类资料库仍在不断更新中,尽管可检索的汉字或许已达五十亿字,但我们必须知道,这只占所有文字资料的一小部分。就目前电子资源的发展情况而言,e考据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领域主要是明清史。因为这一时代所留下的文献数量巨大,且电子资源也非常丰富,尽管未电子化的文献仍有很多,但已电子化、能检索的文献已大大超越前人所能掌控的范围。宋元以前的历史研究,由于存世文献有限,一个学者用一生的时间是有可能读完的,而且时代越往前,历史研究对考古学的依赖就越大,而考古资料大多尚未电子化。因此,治宋元以前的历史,e考据所发挥的作用就不如明清史大。至于外国史,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以我研究葡萄牙海外扩张史为例,大部分文献都是手稿,其中一部分已经有PDF文档,但根本无法检索。至于欧亚内陆史、印度史、阿拉伯史、非洲史、美洲史、东南亚史等领域,我真的不知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用e考据。不过在e时代,我们起码可以通过检索,大致了解这些领域的研究状况。
三、即使所有的检索方式都使用了,所获得的信息已经很多,但是检索者必须清楚,这并不代表你已经获得了所有存世的相关信息。历史学者最好永远不要说“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资料我都掌握了”这样的话。
四、e考据降低史学研究门槛的同时,也引发一些不良现象。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近年来学术论文的资料堆砌感越来越强。由于通过检索可以获得大量相关资料,一些学者对资料不舍得割爱,甚至根本无暇割爱,这导致越来越多的文章一眼望过去就好像是资料汇编,无论是文章布局还是语句,都缺乏美感。一个是近年来学术论文有越来越长的趋势,有的单篇论文甚至十多万字。传统学者做学问,因为要手写手抄,十分耗时费力,因此往往反复推敲,惜字如金,以至语不惊人死不休。史学论文需要可读性,论文除了要论,亦要注重“文”:行文务必凝练,文字力求优美。德国启蒙时代剧作家、文艺批评家莱辛在《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中说:“一部大书就是一宗大罪。”文章的水平不在长短,不在厚薄。
五、搜索不能代替读书。通过搜索获得的信息是支离破碎的。无论哪个领域的历史研究,都需要把握大的历史图景,特别是对一个时代的整体性把握。这方面的训练,必须通过读书来获得。我建议年轻的学者,特别是刚踏入史学之门不久的年轻学生,切不可每日忙于搜索而忽视读书的重要性。每一个领域都有其基本文献和经典著作,对这一类的书,需要研读、精读、反复读,并做读书笔记。传统学术对基本文献都要求烂熟于心的。比如二十四史,或者起码前四史,又如十通。以前这些书都是需要研读的,现在这些书的命运变成被搜索的对象,甚至成了摆设。史学研究的高下不在于运用文献的多寡,而在于史识的高下。因此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掌握孤本秘籍,而要追求高见和独到之处,所谓独到,就是仅有你的思想到达了那个高度,而别人难以企及。掌握文献多,并不意味着见解高明,而通过普通文献,有的学者也可以获得高见。获得高见的关键在于史思,就是你的头脑的思维能力。陈寅恪《隋唐制度史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两书,正史引用率占73.14%;其余碑刻、笔记和诗文集,占三成弱。可知其研究是以基本文献为主要依据的,靠七成的大路货来发覆,非将书读“破”不可。我们要明白一点,研究是research,不是search。研究需要study,仅靠search是无法完成研究的。e时代找资料没有绝对的权威,要不了多久,可能多数历史学者都大体掌握了e时代的检索方法,到那时,还依靠什么制胜?
六、不能为考据而考据。在e时代环境下,大批对我们而言仍很陌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都有可能被比较详细地考证出来。但是,历史上的人与事浩如烟海,不能随便抓一个陌生的人或事便加以考证,一定要问为什么要考证此人此事。历史学不能蜕变为揭秘之学。考证一定要有目的性和较为明确的意义,要考虑选题是否值得,可以上升到何种高度。
七、微观考证应与宏观历史叙述结合。微观考证与宏观历史叙述是不同的治学路数,不同学者,各有所好,均有意义。二十世纪史学大师,法国的布罗代尔是一个,英国的汤因比是一个。无论是《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还是《历史研究》,都既表现出微观历史考证的功夫,也体现出作者宏观历史叙述的能力,而后者更为重要。同时,这两部书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所叙述之历史本身,更重要的是史学理论、方法和视野方面的影响。
八、电脑超强的存储功能不能取代头脑的博闻强记。记入大脑的知识,特别是成体系的知识,能够在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随时发挥作用。即使电脑中储存了《全唐诗》,也不如熟读《唐诗三百首》。
九、e考据为历史学者快速完成一篇超越前人很多的论文提供了可能。但我还是认为论文别写得太快,即使快速完成了,也先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后再修订。要知道,你通过短时间内完成的论文,别人或许也可以。也就是说,快速完成的论文不一定就是高明的论文或者别人无法超越的论文。现在的论文生产,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多到根本没时间好好读,如果单比数量,中国是世界上学术最厉害的国家,但事实上是一个什么水准,大家都清楚。我们不希望自己的论文对他人而言仅仅是搜索信息的对象而已。我们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够有独到的见解,对别人能够有所启发,所写的论文多一些心血之作,少一些水货。
我在1994年首次接触电脑,2000年首次接触互联网,对资料库和网上学术资源有一些使用,但经验并不多。在我已出版的论著中,通过资料库检索和网络检索得来的资料所占比重不高。我现在电脑硬盘中也有一两个T的文献资料,但使用率仍很低。另一方面,在电脑和网络带给我一些便利的同时,也给我带来很多烦恼,例如死机、文档丢失、不断弹出的广告和各类提醒、重装系统、软硬件更新换代后熟悉新功能的使用等等小问题,都足以让一个“文科动物”心情烦躁得要死。提高自己的抗干扰能力,是e时代的一项基本要求。我理想的读书做学问状态是沐浴焚香,独坐案头,手捧一部好书,慢慢品味,偶有一得,随笔记下。但我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差,这样的状态也从来没有过。因此,我想不妨拿我自己做一个e时代的反面教材,来反思一下e时代的学术研究。我所谈的许多想法,都是我治学的一种追求,但我个人远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