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转载]为北大发展作过贡献的150位清华学子

$
0
0

 

 

 



    北京大学西校门(原燕京大学主校门) 

 

 

由于“清华庚款留学生”回国后,许多人选择了“教授”职业;由于1952年“院系调整”,大量优秀的清华教师、在读生调入北京大学执教或者继续完成学业;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前后进入北大工作和学习的清华学子有数百人之多,加之“西南联大”的原因,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有不少清华学子有幸为北大各阶段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北大增了光、添了彩。现根据博主日常阅读之所及,初步编辑成《北京大学清华150将》以飨读者,并作为老北大一向坚持“兼容并包”“唯才是举”,少有“门户之见”和“近亲繁殖”之嫌的实例;作为回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之一鳞半爪;作为北大、清华两大名校师生,历史上互相欣赏、提携、支持、配合,友谊天长日久的见证……

北大历来“藏龙卧虎”,各路“能人强者”多不胜数。介绍一些“北大清华人”,不等于说北大的发展主要是由“清华人”唱主角!敬请博友们阅毕,能够正确理解,不要误判。

 

 

北京大学de清华150将

 (不含仅取得西南联大文、理、法商学院毕业证书的学子,但取得工学院毕业证书的学子可酌情考虑)

 

     ------谨以此文献给在北京大学建功立业的老清华学子们

 

 

一. 学校主要领导(7位)

1. 汤用彤------国学大师,中、西、印哲学大师;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时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1930进北大执教,长期任北大文学院院长,是1948年北大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的10位教授之一1949.5---1951.9被推选为北大校务委员会主任(相当校长),1951年后任副校长,1955年当选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64年病逝;是北大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汤一介的父亲,著名学者任继愈的研究生导师。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周培源------中国近代力学、理论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仅用4年便连得学、硕、博士学位,并获加州理工学院最高荣誉奖----Summa cum laude奖;1929年回清华执教;1936---1937年用休假进修期,参加爱因斯坦领导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从事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其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奠定了流体力学中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研究并初步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中“坐标有关”的重要论点,培养出王竹溪、彭桓武、林家翘、胡宁等科学家;解放后担任清华教务长;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先后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1978---1981);并担任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世界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等职务;1955年当选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是“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中的20位人物之一;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3. 张龙翔------生物化学家、分子生物学家;1937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1939年考取庚款留英生资格,因“二战”改赴加拿大,获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起历任北大化学系、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校长(1981---1984);是北大“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创建人,中国生物化学会第五届理事长。

 

4. 丁石孙------数学家,曾任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1950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据王选院士介绍,当年数力系主任段学复表示不惜用6个人换他1人来北大,可见其才华之出众),曾任数学力学系教授,数学系副主任、主任,1984---1989年任北大校长,在北大校友中有很好口碑;后任民盟中央主席,第9、10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他既是王选院士“高等代数”的授课教师,又是最积极支持王选开发“激光照排系统”的校领导。

 

5. 任彦申------教授,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曾担任清华大学团委书记等;1991---2000年历任北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委委员、北大党委书记(1994---2000年);后调任江苏省委副书记;退休后著有《从清华园到未名湖》、《后知后觉》等书。

 

6. 彭佩云-------“文革”前夕任北大党委副书记时,与陆平校长同被聂元梓“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点名批判,长期遭到迫害……改革开放后,担任全国妇联主席、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国务委员、第9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曾任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地下党总支委员。丈夫王汉斌也是清华(西南联大)学子,曾任两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7. 王义猷------物理学家、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教育家;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1952年“院系调整”调入北大继续学习,1954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57年留苏,196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获副博士学位。他多年从事波谱学和量子电子学研究,是我国量子频标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原子钟----光抽运铯汽泡原子频标;与王庆吉等合著的《量子频标原理》是我国时间频率标准领域首部奠基性著作。1993年获饶毓泰物理学奖。1985年起历任北大自然科学处处长、教务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等职。199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002年退休。

 

(第二届清华庚款直接留美生胡适、清华庚款北洋大学留美特别生马寅初,也曾任北大校长,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清华学子”,仅可算是“清华特殊校友”,故未予选列。)

 

二. 中国语言文学(8位)

1. 王  力------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散文家、诗人,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1927年毕业于清华国学院,为赵元任大师的高足;1954年调任北大任中文系一级教授,直至逝世;1955年当选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其论著汇编成《王力文集》20卷,他将书的稿费捐献,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自1986年开始评选、颁发。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余冠英------中国古典文学家;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一直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兼古代文学研究组组长;1955年随文研所划归到中科院;“文革”后任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文学遗产》杂志主编;79岁退居二线,但仍任文学所顾问和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及博士生导师;曾任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会员;1995年病逝。

 

3. 林  庚------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在清华求学时,与季羡林、吴组缃、李长之合称“清华四剑客”,1933年清华中文系毕业后,曾任系主任朱自清的助教;对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有特殊贡献;1952年“院系调整”从燕京大学文学院转入北大任教,直至退休;晚年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四位清华学子并称“北大中文四老”。任继愈、吴小如、傅璇琮、袁行霈、谢冕、程毅中、卓如、康式昭、陈贻焮等学者,无不受益于他的言传身教。其父中国哲学巨擘林志钧(宰平)也曾在清华国学院执教。

 

4. 吴组缃--------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红楼梦》研究会会长;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并考入清华研究院,1935年应聘担任冯玉祥将军的国文教员兼做秘书达13年之久;解放初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调任北京大学教授,晚年与林庚、王瑶、季镇淮四位清华学子并称“北大中文四老”;也是当年“清华四剑客”之一;在北大教授过的弟子有梅节、刘永强等。

 

5. 季镇淮------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文学评论家,“北大中文四老”;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1944年毕业于清华研究院,是闻一多教授的研究生;1946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1952年因“院系调整”调到北大任中文系教授,“文革”后至1986年离休止担任中文系主任,全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孙静、孙钦善、杨天石、夏晓虹、陈平原等,都曾是他的学生。

 

6. 王  瑶------文学史家北大中文四老”;1937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1946年又毕业于清华研究院,曾任清华大学副教授;1952年因“院系调整”调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专于汉魏六朝文学及中国现代文学,培养了钱理群、陈平原、温儒敏等弟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一至第三届会长。晚年热心于清华大学文学院的复办;提出了“清华学派”的观点。

 

7. 闻一多------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斗士、诗人、学者,早年曾任北大国文系讲师,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1922年毕业于清华学校赴美留学。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8. 梁实秋------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34年曾应聘北大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三. 历史学(4位)

1. 邵循正------中国近代史,蒙古史专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和清华研究院后留学德国、法国;193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历史系讲师、教授,系主任,期间曾赴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讲学;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科院第三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弟子有李时岳、方龄贵、刘广京(美)、巴斯蒂(法)等。

 

2. 朱庆永------历史学家,专精于世界史尤其东欧史;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34年与吴晗、汤象龙、罗尔纲、谷霁光、梁方仲、夏鼐、孙毓棠等组织成立“史学研究会”,1936年,参加清华第四届留美公费考试,考取“东欧史”门,留学苏联,日后成为东欧史、中俄关系史专家;解放前后在辅仁、北大任教授;1953年调至北师大,教授世界现代史;对明史亦有专深研究。

 

3. 王永兴------出色的敦煌吐鲁番学研究学者、隋唐五代史专家;1934---194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文系、历史系,1943年毕业于北大文科研究所后,留在联大担任陈寅恪先生的助手多年;1946---1955年在清华执教……“改革开放”后重新回到教学科研岗位,为创建北大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作出突出的贡献,并为中国史学界培养出一批高级研究人才。

 

4. 黄绍湘--------中国美国史研究奠基人之一、美国史研究会第一、二、三任理事长,1937年毕业于清华历史系,1946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1960年起任北大历史系教授,1977年调任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导师,2006年荣获首届中国社科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证书;她上世纪50年代撰写的《美国简明史》和《美国早期发展史》长期是我国高等学校使用的教材,其中《美国简明史》是中国首部外国通史著作。

 

四. 哲学(5位)

1. 金岳霖------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美、留英,1926年回国后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并曾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院系调整”,全国6所大学哲学系合并为北大哲学系时,出任系主任;1955年当选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后调任中科院(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为中国培养了一批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贺  麟------中国现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建立了“新心学”哲学体系,也是黑格尔哲学的研究专家;192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赴美国、德国留学;1932年回国后,一直在北大(西南联大)执教,与汤用彤先生同为著名学者任继愈的研究生导师;1955年调中科院(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任西方哲学史研究室主任、一级研究员;女儿贺美英曾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3. 沈有鼎------杰出的逻辑学家、哲学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赴美、德留学;1934年回国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曾于1945---1948年赴英国牛津大学作访问研究;1952年“院系调整”调任北京大学教授;1955年后任中科院(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4. 周辅成------伦理学家;1933年国立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吴宓、金岳霖先生1936年获硕士学位;曾先后在四川大学、金陵大学、华西大学任副教授、教授;解放后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哲学系任教至1986年退休;退休前曾担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等职;其讲授课程和研究方向主要是西方哲学和西方伦理学史。

 

5. 任  华------西方哲学史专家;1935年清华哲学系毕业后,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金岳霖;1937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41年由西南联大公派赴美哈佛大学留学,师从哲学家刘易斯,194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教授,讲授西方哲学史;1952年“院系调整”调任北大哲学系教授,后任北大哲学系西方哲学史教研室主任;他是新中国成立前后西方哲学史教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曾专攻过逻辑学,文理兼通;周一良教授将任华、吴于廑、杨联升并誉为的新“哈佛三杰”。

 

五. 外国语言文学(12位)

1. 季羡林------语言学家、翻译家、散文家、文学家,北大东方语言系的创始人、系主任、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副校长;在10个不同学术领域均取得不凡的成就;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文系,求学时与林庚、吴组缃、李长之合称“清华四剑客”;1935年---1945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1946---2009年在北大任教、养老;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培养了任远、段晴、葛维钧、钱信忠、辛岛静志(日)、李南、高鸿、刘波九位硕士生与博士生。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李赋宁------西方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获清华大学学士毕业证书)、1941年毕业于清华研究院后留校任教;1946年赴美留学,1950年回清华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执教,曾任北大副教务长,西语系、英语系主任,中国英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外国语言学、文学人才,包括前外长李肇星等;一生好学不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取得很大的学术成就,成为我国西方语言文学界的权威,闻名于国内外。

 

3. 吴达元------法国语言文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考入清华研究院学习一年,1930年赴法留学,获里昂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34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外语系专任讲师、教授、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任教授、西语系副主任;著有《法国文学史》、《法语语法》,译有《博马舍戏剧二种》,参加主编《欧洲文学史》等;1976年逝世,传略编入《广东省当代名人录》。

 

4. 田德望------德国、意大利语文学家、翻译家、中国作协会员;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1935年毕业于清华研究院,后去意大利、德国留学,获博士学位。1940年后历任浙大、武大外语系教授等;八十年代初调任北大西语系德语教授;他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翻译的《神曲》不仅获得中国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1994年“彩虹”翻译荣誉奖,而且获得意大利文学遗产部的国家翻译奖;为表彰在但丁研究中的杰出成就,意大利总统于1999年接见了田德望,并授予他意大利“总统一级骑士勋章”;2000年病逝。

 

5. 罗念生------古希腊文学翻译和研究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俄亥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康奈尔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34年回国历任北大、川大、武大、清华外语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从清华调北大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1964年任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希腊最高文化机关雅典科学院授予他“最高文学艺术奖”(国际上仅4人获此奖项);1988年,希腊帕恩特奥斯政治和科技大学授予其“荣誉博士”称号(国际上仅5人获此殊荣),以表彰他近60年为研究和传播古希腊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1990年病逝。

 

6. 杨  绛------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1932年入清华研究院读研,1935年与钱钟书先生一起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文学研究所工作;后随该所归入中科院,日后又转任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杨绛女士已步入生命的第100个年头!一生创作散文、小说、剧本、译作和发表论文多不胜数。

 

7. 盛澄华------法文翻译家、作家、中共党员;1935年清华外语系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深造;1940年回国,先后任西北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1947年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执教;1949年参加“四野”南下工作团;1950年回到清华任外语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调入北大西语系任教;作为中国作协会员,一生著作甚多,重要的有:《论纪德》《纪德艺术与思想的演进》《纪德的文艺观》《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纪德》《新法兰西评论与法国现代文学》等;因研究反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烈-纪德,解放后作品受批判;1970年不幸在江西鲤鱼洲干校逝世。

 

8. 王岷源------外国语专家;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语系后,入清华研究院读研,是吴宓先生的爱徒;1938年赴美留学,1942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硕士学位;1947年应胡适校长之邀,到北大执教,直至1986年退休;主要在北大西语系教学(也曾在俄语系执教11年);夫人张祥保教授是商务印书馆名人、民国首批院士张元济的女儿;他一生淡泊名利,学风严谨,乐意为他人审校、修改重要著作,而花费去自己大量精力,事迹令人感动。

 

9. 赵萝蕤------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家;1935年毕业于清华研究院,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院系调整”前任燕京大学西语系主任,调到北大担任英语系教授、博导等;曾荣获“中美文化交流奖”和“彩虹翻译奖”;芝加哥大学在建校百年时向她颁发了“专业成就奖”;她是燕大名人赵紫宸先生之女,才子陈梦家的夫人。

 

10. 胡壮麟------英语专家;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调北大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曾任部队、中国农科院情报室翻译;1973年调到北大西语系工作,任讲师、副教授,英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英语系副教授、教授、博导、副系主任、系主任,清华、北师大等33所大学兼职教授,北大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与符号研究会会长、中国功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体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等;代表作有:《英语学习指南》《语言学教程》。

 

11. 杨业治------德语专家;1929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外语系;193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德语系文学硕士学位。1931---1935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日耳曼语文系从事研究工作。回国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任教授、德语教研室主任;精通德语,兼通英语。撰有《论德国古典文学的创始》、《荷尔德林的古典格律诗》等论文,主编《德汉词典》,著有《陶渊明诗翻译》等;2003年病逝。

 

12. 赵诏熊------英文专家; 1928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193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士学位后,考入哈佛大学英文系读研,1932年获得硕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南开、云南大、清华(西南联大)教授;解放后曾任清华外语系主任;1952年赴朝鲜担任板门店停战谈判中方翻译;回国后,因“院系调整”,调任北大英语教研室主任,主讲英文,英国诗歌、戏剧等课程,发表过莎士比亚、肖伯纳等剧作家评论文章多种;他是清华大学副校长、数学家赵访熊的亲哥。

 

六. 数学、力学(6位)

1. 段学复------高等代数学的著名学者;1936年毕业于清华数学系,1939年考取庚款留英生;后留美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任北大数学力学系、数学系主任长达40年;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许宝騄------中国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算学系,1933年、1936年两次考取庚款留英生,1936年成行;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0年又获科学博士学位;长期是北大(含联大)的“金牌教授”;1948年当选中研院首批院士;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是红学家俞平伯的小舅子。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3. 庄圻泰------亚纯函数的值分布与正规族理论的著名研究学者;1932年清华算学系毕业后留校执教,1934---1936年考入清华研究院为熊庆来先生的研究生;1939年留法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到熊庆来任校长的云南大学执教;抗战后一直在北大任教授,是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大学时代的老师。

 

4. 王  仁------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航空系理学硕士学位,1953年获布朗大学应用数学部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到北大数力系任教,1962年任副系主任,1971年转到地质地理系任教;1979年北大力学系迁回北京,跨系兼任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和固体力学三个教研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任力学系主任兼地震地质教研室主任;1986年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任北大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是第四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2001年逝世。(西南联大之前之后只有清华有航空系)

 

5. 黄  敦------ 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解放初派去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读研究生,任留苏中国学生会对外联络部长、学生会主席,1956年毕业获苏联物理数学类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员、教授,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科研人员,北大数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荣誉(项目主持人)、评为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

 

6. 郭仲衡------应用数学和力学家;1951年考入清华航空学院学习;1953年派赴波兰留学,1960年获华沙工大工业工程系硕士学位,1963年获波科学院技术基础问题研究所博士学位;回国到北大数力系任教;对理性力学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国际上公认的对弹性理论有卓越贡献的代表人之一;在力学基础,张量分析,应用力学,现代数学与力学的结合方面有一系列创见性的研究成果;1988年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七. 物理学(10位)

1. 王竹溪------我国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开拓者;1933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1935年清华研究院毕业时考取庚款留英生,1938---1952年在西南联大和清华执教,杨振宁是他的得意门生(本人是周培源的得意门生)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到北大,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学部委员(院士);他文理兼通,独立发明了新检字法,编纂了我国收字最多的字典之一------《新部首大字典》。他是杨振宁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叶企孙------清华物理系和理学院始创人;普朗克系数精确值的测量者之一;1918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1923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中研院首批院士;1955年当选中科院第一批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约半数是他的学生,或在学业进步方面得到过他的指导帮助,堪称中国物理学的一代宗师;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任磁学教研室主任,为北大筹建了磁学实验室,开创了中国磁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先例,为我国培养磁学和金属物理学人才做出贡献;“文革”中受迫害,含冤去世;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设立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叶企孙物理奖”授予凝聚态物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3. 彭桓武------“两弹一星”元勋,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被国际上认为是对上世纪现代物理学发展有杰出贡献的两位大陆科学家之一; 1935年清华物理系毕业后,进入清华研究院读研,1938年考取庚款留英生,成为世界量子力学大师波恩的得意门生,1940-----1945年曾连获哲学博士、科学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任云大、清华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曾调北大执教,任研究生导师;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他是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的研究生导师。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4. 张宗燧------理论物理学家,1957年增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34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1936年连续考取庚款留美、留英资格后赴英留学,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在剑桥大学开课的中国人,因科研成就突出,在国际物理学界颇有名气;1948年---1952年在北大执教,“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是他带的第一位研究生;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时,与华罗庚同为“拔白旗”对象,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遭迫害而死;我国场论学科的带头人戴元本、候伯宇、朱重远,都是他当年选拔的研究生。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5. 胡  宁------理论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35年,从浙大转入清华物理系学习,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发国立清华大学毕业证书),1941年考取清华庚款第五届公费留美生;1943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又在美国、丹麦、加拿大等高等研究机构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50年回国后都在北大执教,是人称“国产第一号土专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的后一位研究生导师。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6. 周光召------“两弹一星”元勋,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曾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长,1980年当选中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清华物理系毕业后,入读研究生,1952年“院系调整”时随导师彭桓武调到北大继续学业,1954年毕业后,曾任北大讲师……1985年被聘兼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7. 周同庆------我国最早从事光学、真空电子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1929年清华大学毕业,即考取庚款留美资格;193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并获“金钥匙奖”;1933---1936年在北大物理系任教,教授电磁学、分子运动论及热力学、近代物理及实验、原子与分子光谱、气体传导等课程,并进行汞分子光谱的研究;后任中央、上交、复旦大学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数理化学部委员(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8. 王守竞------中国首位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的理论物理学家、机电专家;1924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获得康奈尔大学物理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量子力学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他发现的多原子分子非对称转动谱能级公式被人称为“王氏公式”,至今仍被大学物理教科书所引用;1929年回国,1931--1933年担任北大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抗战前夕,被民国政府动员从事国防工业,在短期内研制出许多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机电产品,轰动全国;1949年赴美常居,在美国防部与麻省理工学院合办的林肯实验室工作,重新开始了原来的物理学研究……其妹妹就是清华著名物理学教授王明贞,两个弟弟王守武、王守觉均为中科院院士。

 

9. 洪朝生------物理学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电机系,获清华工学院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发现半导体锗单晶低温电导与霍耳效应的反常行为,提出了半导体禁带中杂质导电的新概念;1951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任教;后调整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兼中科大、中科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等部门工作;是中国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曾获国际低温工程理事会2000度“门德尔森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0. 曾谨言------理论物理学家;1951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转读北大,1959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北大任教; 1982---1983年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玻尔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8年起但任北大“周培源物理学讲席教授”,同时受聘担任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在量子力学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八. 化学(11位)

1. 曾昭抡------中国化学学科奠基人和学术活动主要领导人;1920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解放前任中央大学化工科主任、北大化学系主任,以及西南联大、武大、辅仁大教授1948年当选中研院首批院士解放后担任北大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高教部副部长、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曾被错划为 “右派”,后予平反。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孙承谔------物理化学家,中国早期从事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先驱之一;1929年毕业于清华学校赴美留学留,获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5---1947年任北大(含联大)化学系教授、代系主任,1948---1952年任北大教授、理学院代院长,1952---1976年任北大化学系主任;还担任民盟北大支部主委。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内容涉及偶极矩测定、活化能计算、过渡态理论、电负性、溶剂效应和催化动力学等方面。

 

3. 黄子卿------中国物理化学奠基人之一;1922年毕业于清华学校赴美留学;1929---1952年在清华化学系执教(出任过西南联大化学系主任),期间曾两度去美深造,或任客座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长期担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1955年当选中科院化学部委员(院士);其女儿黄春辉为清华-----北大学子、中科院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4. 张青莲------中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质谱学会首届理事长;1934年毕业于清华研究院后赴德留学;1939---1952年在清华大学(含联大)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后任北大化学学部副主任;1955年当选中科院化学部委员(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5. 袁翰青------有机化学家、化学史家;清华大学化学系第一届毕业生之一;1929年留美,1932年获化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曾任中央大学教授等;1945---1950年任北大化学系教授,化工系系主任;后任文化部科普局局长、商务印书馆总编辑、中国科技情报所研究员、代理所长、顾问等职;较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古代炼丹史、造纸史等;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6. 赵学海------化学家,1920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留学,获得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学校化学教员、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至少在1932---1936年担任过北大化学系教授

 

7. 钱思亮-----原台湾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第五任院长,有机化学家、教育家;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4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哲学博士学位;1934---1940年任北大(西南联大)化学系教授;因奔父丧滞留上海;1946--1949年又回北大任化学系教授、系主任;1949年去台,1964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

 

8. 严仁荫------分析化学家; 1931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193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曾任贵阳医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化学系任教授化学系副主任;专精于分析化学,对共沉淀和均匀沉淀法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合译了《定量分析》一书;是著名作家叶永烈的恩师。

 

9. 冯新德------中国高分子化学的开拓者之一,1937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8年获美国博士学位后回到清华任教,成为我国第一位开设高分子化学----聚合反应课程的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高分子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至1986年一直任北大高分子化学教研室主任;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10. 马祖圣------微量化学家和有机化学家;193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考取清华研究院成为萨本铁研究生,1934年赴美深造,193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主持微量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并从事研究工作;1946年携带大量重要资料和仪器回国,到北大任教,同时在实验室中用微量技术进行中草药提炼;1949年到岭南大学任教,之后先后应聘于新西兰奥塔戈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在微量化学、有机化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生前为清华大学设立了“1931级纪念助学金”,逝世后家人为他设立“马祖圣纪念奖学金”。

 

11.黄春辉------无机化学家,北大化学系教授,稀土分离化学、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专家;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调到北大继续学习;200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黄子卿教授之女。

 

九. 生物学、农业学、林业学(9位)

1. 张景钺------中国植物形态学、植物系统学开拓者;1920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得芝加哥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1932---1948年任北大生物系主任,曾兼任理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中研院首批院士;1948---1975年任北大植物系、生物系教授、系主任;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从教40余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生物学优秀人才,包括严楚江、唐耀、徐仁、王伏雄、吴征镒、孙兆年、李正理等植物学家。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李汝祺------遗传学家;1918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 192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导师为世界著名遗传学家摩尔根教授;回国后曾任复旦、燕京、中国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抗战胜利后一直在北大执教,先后任医学院解剖科教授、动物系教授兼医预科主任、生物系教授兼遗传学教研室主任;他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果蝇发生遗传的学者之一,是中国遗传学会第一任理事长,兼《遗传学报》主编;中国著名的学者刘承钊、谈家桢、张作干、金荫昌、李肇特等都曾跟随他学习和工作过。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3. 赵以炳------中国冬眠生理学的创始人;1929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34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曾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1940---1946年任中正医学院教授后,回到清华大学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任生物学教授兼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综合性大学的生理学专;改革开放后重新开展冬眠的机理研究,抱病带出了一支团队,并使科研成果踏上了国际冬眠研究的学术舞台。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4. 沈  同------生物学家;1933年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执教,1936年考取庚款留美生,1939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0年起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教授兼研究生导师;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共同创立了我国综合性大学第一个生物化学专业,及国家第一批认定的生物化学硕士点和博士点;长期担任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主持编写的《生物化学》曾获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影响了整整一代生物化学界师生。

 

5. 熊大仕------兽医寄生虫学家,兽医教育家;1923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1930年获得依阿华州立大学兽医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开大学生物系教授、代系主任,中央大学兽医系教授;1946---1949年北大农学院兽医系教授兼系主任;解放后调到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执教,历任总务长、兽医系教授兼系主任、家畜寄生虫学教研组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并任《中国兽医杂志》主编、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等,为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届委员。

 

6. 汪振儒------树木生理学家、林业教育家,我国树木生理学的奠基者;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39年获美国杜克大学林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到北大农学院任森林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京林学院,先后任林业系主任、绿化系主任、科研部主任、图书馆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大学《植物生理学讲义》,翻译了多种有影响的植物生理学方面论著,培养出中国第一名林学博士;为北京林业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人活了100岁。

 

7. 吴仲贤------畜牧兽医专家;1933年武汉华中大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念硕士研究生,1935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动物遗传学博士学位后,转入剑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39年回国,先后在西北大学、西北农学院、中央大学任教授;1946---1949年任北大农学院教授兼畜牧系系主任;解放后一直在北农大(现中国农业大学)任教授;1949---1990年任北农大畜牧系教授、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并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数量遗传学分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8. 曹宗巽------植物生理学家、开中国植物生殖生物学之端;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生物系,在获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后,成为李继侗先生的研究生, 1945年赴美留学,1948 年获威斯康辛大学植物学及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48---1949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49---1951受聘于亚特兰大大学任副教授;1951年春回国在清华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任北大教授,为植物生理学教研室主任汤佩松教授(民国院士,1925届清华毕业生)副手;她是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的恩师。2011年逝世;

 

9.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家;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学习,1951年派赴苏联留学,1956---1961年在列宁格勒大学、苏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学习;回国后在北大生物系任教;1984-1986年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系做访问教授;现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及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兼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专于细胞超微结构与细胞生物学,擅于动物病毒与细胞相互关系的研究;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十. 地学(含地质、气象、地理、城市与环境)(12位)

1. 傅承义------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勘探学家,国际地震波传播理论研究的先驱之一;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名誉所长;是北大、北地质、中国科大地球物理学教研室的主要创始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考取庚款留英生;1944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57年增选为中科院生物学地学学部委员(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谢义炳------中国现代天气学和大气环流学奠基人之一;1935年考入清华理学院,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发给清华大学毕业证书);1945年留美,1949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清华气象系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后任北大地球物理系主任;科研成果对中国天气分析和预报起到了指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大气环流基础理论,对气象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3. 郝诒纯------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学家;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6年清华研究院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生毕业;1946---1952执教于北大地质系;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京地质学院……她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微体古生物科研,完成了几个门类的数据库,制作了新生代浮游有孔虫自动化鉴定软件,被部分石油生产单位采用,创造了经济效益,使微体古生物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她还为我国妇女发展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980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4. 赵柏林------大气科学与遥感技术学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系,因“院系调整”到北大物理系气象专业任教;1954年,在谢义炳教授的力荐下,成为前苏联动力气象专家阿基诺维奇的研究生,1956年获苏联副博士学位;科研成果曾获1979年“中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后任北大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5. 王乃樑------地貌学家、地理教育家;1935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地学系,1939年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发给清华毕业证书)后留校任教;1951年获法国巴黎大学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讲师;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到北大地理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地貌学教研室主任、地理系主任、博导;是我国高等学校第一个地貌专业的创建者,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地貌学人才;专于地貌学与第四纪研究,结合沉积学研究地貌发育,倡导从地区地貌特征研究新构造运动,预测地震。

 

6. 李孝芳------土壤地理学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发给清华大学毕业证书);解放前夕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0年放弃学业,成为当时最早回国的留美生之一;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地学系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成为北大自然地理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1970年代调任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室主任;她在土壤地理和土地资源科学领域,特别在土壤诊断分类和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和实践方面有杰出贡献。

 

7. 陈昌笃------我国景观生态学奠基人之一,北大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生态学教育与研究中心主;194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1949年考进中科院植物所攻读植物生态学研究生;1957--1959年和1981--1982年曾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行访问研究;担任过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国家建设部、林业局、环境保护总局等有关方面的专家、顾问,同时任多个学报的编委;在北大执教50余年共发表学术、科普论文约150篇,合编专著6部,编写大学教材1本;直接培养、指导研究生、博士后20人;并为我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8. 陈传康------我国最早从事旅游地理研究的学者,被誉为中国“泰斗级的旅游地理专家”;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1952年“院校调整,转到北大地质地理系继续学习,1953年毕业后留校;曾任北大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主任,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副主任等;发表有关理论和应用地理学、区域开发和旅游开发规划著作和论文400多篇(部),对潮汕旅游开发有很系统和成功的研究,并已被各地广泛的采纳和贯彻。

 

9. 王恩涌------文化地理专家;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1952年“院校调整”,调到北大地质地理系续读,1953年毕业留校、进修,曾讲授植物地理课,后主要从事行政工作,曾任系秘书、助理、副系主任等。1983 ---1984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与多伦多大学地理系进修,回国后转向人文地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重开已中断40年的政治地理课,兼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地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地理》杂志副主编、北大环境学院教授;研究成果曾获北京市社科一等奖;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教学的经典教材之一,为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重要参考书。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届“蔡元培奖”。

 

10. 胡兆量------经济地理学专家;1949年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1952年“院校调整”时,以借读形式转入人大学习经济地理专业;后任北大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兼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商业地理学会理事长,台湾社会大学兼职教授;已发表《地理环境概述》《中国区域发展导论》《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等专著十余册,论文100余篇;1995年以后为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课程高级研修班”授课。

 

11. 陈静生------国际著名环境科技专家、北大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1950年入清华大学地学系,1952年“院校调整”,调北大地质地理系继续学习,1953年毕业;60年代研制成功适于农村使用的饮水除氟方法,受到周总理赞许;70年代在北大主创了全国第一个地学环保专业,并首次查明我国北方城市地下水硬度升高的机理,产生巨大影响。“全国土壤背景值研究”和“水污染整治研究”分获国家级和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6部、译著7部、科普著作3部,培养研究生60 余名;现兼任国际沉淀物---水科学学会理事,国际科联环境问题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等职。

 

12. 韩慕康------海洋地理学专家;1950年入清华大学地学系,1952年“院校调整”调到北大地质地理系续读,1953年毕业;长期任北大地质地理系、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专长 环境、构造和海岩地质与地貌学;1983---1984年作为交换学者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地理系进修一年;发表(或联合发表)过许多论文、著作、译作;科研成果“构造地貌研究”与“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貌制图”,均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最近中外海岛争端的解决,用得上他的知识吧。

 

十一. 心理学(7位)

1. 唐  钺------实验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1914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20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1921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心理系教授,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哲学教育组组长,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研究员;解放后,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任哲学系普通心理学教研室主任;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编纂家、翻译家。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孙国华------心理学家;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清华心理学系主任;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任哲学系副主任、心理学专业主任、校务委员,兼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心理学报》常务编辑;其业务专长为“比较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3. 周先庚------实验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家;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毕业留美,1930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心理学教授、代系主任、系主任;1952---1996年任北大心理学系(1978年前为哲学系心理学专业)教授;主要的研究工作为汉字心理的实验,成果曾连续在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上发表。

 

4. 邵  郊------生理心理学家;1948年清华大学心理系毕业留校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执教,主要教学专长有:比较心理学、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及实验、神经系统的解剖与进化和生理心理学等课程;社会兼职: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编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理心理学部分、《心理学大词典》和《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生物心理学部分;著有《生理心理学》一书。

 

5. 姜德珍-----老年心理学专家;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曾任北大心理学系党委书记;对不同职业老年人心理特点、心理健康和生死观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百余篇;合著、主编和参与主编的著作中,《延缓衰老奥秘》获中国老年学会十年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抗衰老的途径探秘》、《老年学导论》获中国老年学学会十年优秀成果奖;著有《老年心理与自我调适》等书,其中《天天开心活百岁》一书2007年获首届“中国老年学奖”学术成果奖。

 

6. 沈德灿-----社会心理学家;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哲学系心理专业续读,毕业后留校;曾任唐钺教授的助手、心理发展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连任三届),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兼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教学及研究,主要著作有《社会心理学简编》、《社会心理学》等。

 

7. 许政援------儿童心理学家;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心理系学习,1952年“院系调整”调入北大哲学系心理专业续读;1954年毕业留校,曾任儿童心理发展实验室主任、心理系常务副系主任、系主任等,兼中国心理学会领导小组成员、常务理事、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专长为发展心理学理论、儿童语言发展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发表论文30多篇,代表成果有《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和有关的理论问题》《中国家庭社会化和儿童的行为与个性的发展》,著有《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国际儿童语言研究会成员。

 

十二. 政治学(2位)

1. 张忠绂------政治学家、国际关系学家;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哲学博士学位(研究国际关系学);1931---1937年任北大政治系教授、系主任,研究生导师,并任最高级别的教授----“庚款讲座教授”,享受特别的待遇,为当时异常活跃的学者;全面抗战爆发后从政,参加了国民政府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并仍坚持治学为辅;1948年民国中央研究院选举院士时,进入人文组最后55人候选名单,但最终落选,当年移居美国,后入美籍……有《英日同盟》、《中华民国外交史》(上卷)、《欧洲外交史》、《近代远东外交史》、《迷惘集-----作者传》等七部专著遗世。

 

2. 吴恩裕------政治学家、法学家和《红楼梦》研究专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哲学系;1936年公费留英,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思想史博士学位;1939--1946年任中央大学政治学系教授,1946--1952年任北大政治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调任北京政法学院教授;1978年调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兼北大法律系、国际政治系教授等。1954年起,开始致力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家世研究,在实物考察方面成果显著。

 

十三. 社会学(1位)

1. 费孝通------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1935年获清华大学研究院社会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36年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留学,师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3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历任云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副教务长;1952年“院系调整”调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1955年当选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82年起任北大社会学系教授,1985年任北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为国内大学恢复社会学专业教育作出突出贡献……

 

十四. 经济学(2位)

1. 余文灿------经济学家;1913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1917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哲学学士学位,1919年获哈佛大学法学士学位。回国后不久,在北大讲授《国际贸易》经济概要》《经济政策》等课程;曾当选校总务长;1926.4---1927.4任经济系主任。从1926年起,一度代理北大校长蔡元培之职;1927年李大钊被捕,为营救先生,北京9所高校联合推定北大代校长余文灿、师大校长张贻惠为代表,向北京政府和奉系首脑(当时拜访了张学良军团长),递交意见书,陈述九校意见,要求释放李大钊之妻女;将李大钊交由法庭依法审讯等。李大钊遇害后,曾发起“募集李大钊家属瞻养费”行动。

 

2. 陈岱孙------经济学家、教育家;1920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美;1926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经济学系教授、系主任、法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调中央财经学院任第一副院长,1953年起,任北大经济学系主任长达30年;在财政学、统计学、国际金融、经济学说史等方面有极高的研究成就,同时为中国培养出了六代经济学人才;北大在朗润园为他塑了全身坐像,供人瞻仰;厉以宁等的成长得到他的扶持。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十五. 法学(4位)

1. 钱端升------中国政治学、法学的一代宗师;1919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曾任清华、北大讲师,讲授政治学、宪法学;后任中央大学、西南联大教授、政治系主任1948年在北大执教时,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起任北大法学院院长、法律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任首任院长;由中国政法大学倡议,现我国已设立全国性的法学研究奖项----“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王铁崖------中国国际法首席专家;1933年清华大学政治系毕业后,以优异成绩保送入清华研究院攻读国际法,1936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36年考取庚款留学生,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留学,获国际法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历任武大、中央、北大教授,中国政法大、南开、外交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北大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著作等身;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后获平反;1987年当选为世界国际法研究院建院100多年以来第一位中国籍院士;同年被选为世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7年出任海牙国际法庭大法官;2003年逝世。

 

3. 龚祥瑞------宪法与行政法专家;1931年入读国立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1935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1938年获伦敦政经学院政治学硕士学位,1939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法学院比较法研究所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大、重庆中央青干校、中央大学、北大任教1954年以后长期担任北大法律系教授,直至逝世;早年忙碌于中国的文官制度建设,晚年则将领域拓展到中国的宪政与法治进程,并用尽心血培养了一大批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方面的人才,李克强副总理,著名行政法学家姜明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4. 楼邦彦------行政法和宪法专家;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系,1936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伦敦政经学院留学;1939年回国,任西南联大政治学系副教授;之后曾任武大、中央、北大政治学系教授;解放后先担任北大法律系教授、1952年后调任北京政法学院教授、北京司法局副局长,曾经当选过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7年被错划“右派”,1979年逝世时得以平反;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讲座》《不列颠自治领》、《法兰西共和国地方政府》等著作。

 

十六. 教育学(2位)

    1.尚仲衣------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共党员;1924年清华学校毕业留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先后任中央大学、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勷勤大学、广西大学教授兼中山纪念学校校长,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主任;1933----1936年任北大文学院教育系教授,与许德珩同为北大“一.二九学生运动”与北平学联联系的2位负责人……1938年受党派遣,任第四战区政治部第三组上校组长,领导作家、艺术家,和一个由进步青年组成的政治大队,积极开展各项抗战宣传鼓动工作,1939年国共合作出现逆流,改赴香港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中途汽车翻车不幸逝世,年仅37岁;1940年生活书店出版了《尚仲衣遗著全集》;根据友人许德珩、周培源、夏衍、孙大光、钟敬文等老同志提议,中共广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和中山大学于1989年9月,联合举办了“纪念尚仲衣教授逝世50周年座谈会”。

 

2. 汪永铨------高等教育专家;1950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北大,历任物理系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电化教学中心主任、北大教务长、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北大研究生院院长、博导;先后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高等教育学科副组长、《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主编;2005年被评为北大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他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界的最高荣誉-----“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开拓贡献奖”(迄今为止,国内只有王承绪、潘懋元和汪永铨三位学者获得同类奖项)。

 

十七. 工学(6位)

1. 王大观------航空发动机专家;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1944年被派到美国莱可敏航空发动机厂深造;1948年在北大工学院机械系任专任讲师,同时参加学生反饥饿、反迫害、罢课罢教运……解放后全心致力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制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并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航空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2年航空航天工业部授予他“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9年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2. 王补宣------热工热力学家;1943年西南联大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8年赴美留学,1949年获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科学硕士学位,同年任北大工学院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调回清华任副教授、教授、热能工程与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创办中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本科专业;1963---1966年带领师生参与四川化工厂氨合成塔技术改造,创造单塔日产量翻番,达国际同类型装置的高产水平,获国务院1966年100项重大成果奖;1986年获得世界能源学会授予的“人类利用能源奖”,1989年获得日本热物性研究会授予的“功勋奖状”,1990年获得中科院颁发的荣誉奖章;编写热力学教材多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3. 张  任------水利专家;1925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获麻省理工学院科学硕士学位;回国曾任职于吉林大学、天津治理海河委员会工务处、清华大学土木系、长江水利委员会、永定河官厅水库工程局等;1949年起任北大工学院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又调回清华大学任水利工程系系主任,为清华教学科研,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作出很大贡献,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4. 陶葆楷------我国现代给排水工程教育的创始人之一;1926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30 年获得哈佛大学卫生工程硕士学位后,又去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研究、进修一年;回国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1946---1948年任清华大学土木系主任,同时代理工学院院长;1950---1952年任北大工学院土木系教授,兼卫生工程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回到清华,先后任教研究主任、土木系主任、土木建筑工程系主任,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现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钱穆先生之女钱易院士是他的女弟子。

 

5. 陈明绍------能源环境专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47---1950年曾任北大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改革开放”后,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6. 杨曾艺------建筑施工专家;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解放前夕,曾任北大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清华执教;1955--1957年在苏联进修;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土木建筑系副主任,福州大学教授,华侨大学教授、教务长、副校长,兼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主编《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化》、《建筑施工组织与规划》等。

 

十八. 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及应用(3位)

1. 吴全德-----电子物理学家;我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1947年清华电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历任物理系电子学教研室代主任,无线电电子学系副教授、教授,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是国家“纳米电子学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在国际上最先解开银氧铯光电阴极发射机理之谜,提出金属超微粒--半导体薄膜光电子发射模型和固体基质中超微粒子成核、生长理论,国际同行称为“吴氏理论”;对光电子发射和超微粒---固态基质薄膜物理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2. 林建祥------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专家;北大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电教中心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协会顾问;1985年赴美,师从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诺贝尔奖和计算机图灵奖得主赫伯特•赛蒙教授,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回国后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数十项重要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教委与北京市教学进步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授予的“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等荣誉;林教授系清华大学数学系1951届毕业生。

 

3. 杨芙清------计算机软件专家;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调到北大继续完成学业;后任北大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被聘为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最近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届“蔡元培奖”。

 

十九. 医学(6位)

1. 沈雋淇------中国生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中国代谢和呼吸生理学研究的先驱;1916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1920年获美国西留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执教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35年发明了著名的沈氏气质分析管…1946--1952年主持北大医学院生理科教研工作,为主任教授,其中1947--1948年曾任北大医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医学院又独立,任基础部生理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1969年逝世。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孟继懋------骨科专家、骨科教育家、中国杰出骨科先驱;1920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获得芝加哥拉什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回国行医于北京协和医院;1948---1951年任北大医学院骨科临床教授;后任北京市积水潭医院院长、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等,为创建中国专业齐全国际知名的创伤骨科中心作出了贡献;首创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孟氏截骨术和孟氏肩关节融合术。

 

3. 王志钧------消化生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生物系;1936--1939年入北平协和医学院进修生理学;1946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伊利诺依大学医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执教50多年,培养学生数千人;曾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生物科学进展》主编等职,对我国生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4. 严仁英------中国“围产保健之母”,1932---1935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学习三年后,以优异成绩转读北平协和医学院,师从林巧稚大师,194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医学院医学系主任、妇产科主任,后为北京大学妇儿保健中心主任,兼任世界卫生组织妇儿保健研究培训合作中心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委会专家委主委,北大医院院长、名誉院长;她是王光美的兄嫂。

 

5. 刘曾复------生理学家;1937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生物系,历任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北京大学基础部主任,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是研究“整合生理学”和“定量生理学”的专家,也是生物控制论、生物医学工程学等交叉学科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在国内外生理学界享有盛誉;在京剧艺术方面造诣亦深。

 

    6. 张昌颍------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学校,赴美留学,获得威斯康辛大学研究院有机化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北平协和医学院讲师,江西中正医学院、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教授、科主任等;1946年起,任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后兼教研室主任;任职60多年来,培养了数代生物化学和医学人才;主编过数部广泛使用的教材和工具书;在营养、肿瘤、衰老和白内障多个科研领域作出贡献;创办了《生物化学杂志》,并任首任主编10年,后任名誉主编。

 

 

二十. 1952年“院系调整”调入北大,后成为两院院士的清华在读生

           (11位,其中3位前面已简介)

 

1. 何德全------信息技术专家,1950年考入清华物理系学习,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北大物理系续读,1953年毕业于北大;任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管委会主任,在信息防护与安全技术、新型显示与处理技术、信息光学与化学等领域,取得了20余项科技成果,其中10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部级科技进步奖;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 吴慰祖------精细化工专家,1950年考入清华化学系学习,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北大化学系续读,1953年毕业于北大;担任总参第五十五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军事领域中的精细化工技术研究,取得了40多项重要成果;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3. 蒋有绪------森林生态学家;1950年考入清华生物系学习,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北大生物系续读,1954年毕业于北大生物系植物专业;任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我国各天然林区综合考察,提出了我国第一个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以群落学、区系学和土壤学特征为基础的森林分区和林地、无林地通用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首次提出我国西南亚高山森林植物区系的形成在生态学上受外区成分水平幅凑、垂直分异和区域内部差异的生态隔离三过程所影响的学术假说;完成著作7部,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奖多项;1999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4. 戴汝为------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1951年考入清华数学系学习;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续读,1955年毕业于北大数力系;1956年为钱学森翻译其经典著作《工程控制论》;后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科学、思维科学、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方面研究,科研成果在我国经济、军事及社会发展领域重大问题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2010年荣获“中国模式识别科技终身成就奖”。

 

5. 邝宇平------理论物理学家,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调入北大续读,1955年毕业于北大物理系;长期都在兰州大学任教;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导,兼中国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粒子物理理论研究,在粒子理论多个方面作出重要成果,1989年获中国物理学会第一届吴有训物理奖;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6. 任阵海------大气环境科学专家;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气象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转北大续读,1955年毕业于北大地球物理系;曾任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影响研究中心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 钱绍钧------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在北京俄专学习一年;1953年“院系调整”转读北大物理系,后又转技术物理系攻读实验原子核物理;1956年毕业后留校做教学、科研和苏联专家翻译工作,1959年调离;曾任国防科委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少将军衔;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8. 管惟炎-----物理学家;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续读,1953---1960年留苏;回国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所长,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后任中科大第三任校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9. 黄春辉------无机化学家,北大化学系教授前已介绍)

 

10.杨芙清------计算机软件专家,北大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前已介绍)

 

11.周光召------前中科院院长,研究生毕业后曾留北大任教  (前已介绍)

 

二十一. 1952年“院系调整”调北大,后成人文社科名人的清华在读生

            (3位,本部分人选,因不熟悉情况,遗漏较多)

 

1. 梁从诫------“中国民间环保第一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1949---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历史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转读北大,1954---1958年在北大历史系读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云南大学、北京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单位工作;1993年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民办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任会长;因环保领域的杰出贡献,历年获多项国际、国家大奖;2010年逝世;是梁思成的儿子。

 

2. 傅璇琮------著名学者、古典文献研究专家;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因“院系调整”,转入北大续读,1955年毕业;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副组长;他出于对母校的深厚感情,1980年代以来,长期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与校友王瑶等一起支持清华中文系的复建和发展工作。

 

    3. 王敦书------著名历史学者、世界史研究专家;1951年考入清华中文系,因“院系调整”,转读北大,1955年毕业于北大历史系;后成为南开大学清华历史学元老雷海宗的研究生……现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西方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导,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长、东北师大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等;为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

 

 二十二. 在西南联大执教的清华学子代表(22位)

1. 吴  晗------历史学家、明史专家;1934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1940---1946年在西南联大执教,是当时最著名的进步教授之一;解放后出任北京市副市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69年死于“文革”冤案。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2 .钱三强------“两弹一星”功勋;1929年进北大之理科预科上高中,1932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毕业时考取庚款留法生;为“小居里夫妇”研究生,1940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导师;1948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后任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二机部副部长等,成为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大学者钱玄同之子。注:钱三强未在西南联大执教过,是此22位中唯一例外;中学时代念北大预科)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3. 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被誉为“中国卫星之父”、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之一;1933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获得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38---1944年在西南联大执教;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解放后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66年但任中科院卫星设计院院长。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4. 陈芳允------“两弹一星”功勋;1934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机械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1938---1941年在清华无线电研究所任助教;上世纪40年代曾在英国从事电视、船用雷达研究工作……是杰出的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电子系统工程专家,在核弹爆炸的测试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也是卫星测控总体技术负责人;中国“863计划”的四位提议人之一;1980年被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并兼技术科学部副主任。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5. 屠守锷------“两弹一星”功勋;1936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0年西南联大航空系毕业后留美,194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调任北京航空学院教授;从1957年起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主任、第一分院副院长,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是火箭技术与结构强度专家,先后担任近程、中程导弹副总设计师,洲际导弹、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后出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1992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6.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工程系……1947年赴美留学,1949年获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硕士学位,1950年放弃读博机会,发起回国;是中国返回式系列卫星的总设计师,曾参与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研制;199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7. 华罗庚------天才的数学家,清华大学培养出的特殊人才;1938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归来,到西南联大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48年当选中研院首批院士;解放初任清华大学数学系系主任,1952年调援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任所长;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八十年代曾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还是“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中的人物之一。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8. 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与应用数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最博学的科学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全国政协副主席;1935年清华物理系毕业后,进入清华研究院读研,在西南联大执教;1939年考取庚款留英生赴加拿大留学;1942---1946年在美与钱学森同为冯.卡门助手;1946---1983年任清华教授、教务长、副校长等,期间常兼任北大教授;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为清华第一号大右派,1979年获得平反;1983年起任上海大学校长,2010年逝世。他是大学者钱穆的侄子(养子)。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9. 葛庭燧------金属物理学家,世界金属内耗研究领域国际大师和创始人之一;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曾获内耗与超声衰减国际最高奖----甄纳奖、桥口隆吉材料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物理奖、美国TMS学术最高奖---梅尔奖等;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曾任西南联大助教;1941年赴美留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1952年调援中科院;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10.杨石先------化学家;1918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得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38---1945年曾任西南联大理学院化学系教授、系主任,师范学院理化系主任、西南联大教务长等职;1957年任南开大学校长;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化学组组长。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11.刘崇乐------我国昆虫学创始人之一,1920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美,1926年获康奈尔大学昆虫学博士学位;回国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西南联大教授,清华农学院昆虫系主任;解放后先后任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在昆虫病理及微生物防治、资源昆虫领域取得了公认的成就;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文革”中受迫害,过早去世。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12.汤佩松------中国植物生理学奠基人之一;1925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后到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33年回国任武汉大学教授,抗战时在昆明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研究教授;抗战后担任清华农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中研院院士;1950年调任北京农大任副校长,后出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兼任北大教授,为北大植物生理学教研室主任;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13.吴征镒------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植物学家;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抗战时曾任西南联大助教,1942年考入清华研究院读研、获硕士学位……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1979年兼任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长、云南省科协主席。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14.梁思成------建筑学家;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获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1928年肄业于哈佛大学研究院;回国后创办了中国大学第一个建筑学系(东北大学营建系);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后,对中国各地的古建筑进行系统的调查、整理、研究,成为中国古建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抗战结束后,又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解放后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国家重大项目的方案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为中国建筑界培养了大批人才;1948年因建筑考古和美术史成就当选中研院人文组院士,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届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抗战前,他曾为老北大设计过“地质馆”和“老灰楼宿舍”,解放前夕曾在北大工学院讲过《中国建筑史》课程。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15.蔡方荫------土木建筑结构专家;1925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曾在纽约珀迪-亨德森事务所任顾问工程师;1930年回国,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和工学院院长,抗战时在西南联大、国立中正大学执教;解放后担任南昌大学工学院院长,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等职,并任《土木工程学报》首任主编;1955年当选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16.张大煜------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奠基人之一;1929年清华大学化工系毕业后留学德国,获德累斯顿工大博士学位;1933---1937年任清华大学讲师、教授;1937---1945年任西南联大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1949年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49---1952年任大连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东北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3---1961年先后担任中科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所长、石油研究所所长、兼兰州石油研究所和中科院煤炭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62---1977年出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为我国创建了第一个石油、煤炭化学研究基地。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17.吴仲华------工程热物理学家;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留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考取公费留美资格,1947 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刘易斯喷气推进中心任研究员时,创立了国际公认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1954年回清华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燃气轮机专业,任教研室主任;1957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后历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等,1992年病逝;与李敏华为“清华夫妻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18.杨振宁------物理学家,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4年结业于清华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并考取第六届清华庚款留美生;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因科研成就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及拥有多项荣誉学位,被誉为“当代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1999年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到北京定居;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

[被列入北大校史馆 “北大杰出人物展(一)名单”]

 

19.陈  达------社会学家;1916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留学,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执教清华,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办人;抗战时期任西南联大社会学系主任兼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为世界人口学会副会长;解放后任中央劳动干部学校副校长、劳动部保护司副司长;因“人口问题”被错划为“右派”,后获平反;1975年病逝后,骨灰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20.钱钟书------杰出的文学研究家、作家、翻译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西南联大外语系教授……后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

 

21.何炳棣------杰出的历史学家,被尊为“历史学界泰斗”;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获清华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留西南联大执教;1944年考取清华庚款第六届公费留美生,1945年赴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史,1952年获得哥大英国史博士学位;之后逐渐转入国史研究,成绩斐然,1966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当选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文革”后被中国社科院聘为“荣誉高级研究员”。

 

22.陈省身------杰出的数学家;1931年南开大学毕业后考入清华研究院, 1934年成为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位数学硕士后;赴德国、法国深造;1937年回到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执教;1948年曾主持中研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49年迁往美国,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1年加入美籍,当选美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数学学会副主席、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先后获菲尔兹奖、沃尔夫奖等全球数学领域最高荣誉;先后被英、法、意、中等国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晚年退休回大陆,创建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

 

 

祝愿北大、清华两校携手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请阅读本文的姐妹篇:

  为清华发展作过贡献的18位北大学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5934790101bahi.htm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