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的文字日见粗鄙 ——《博览群书》创刊30年寄语
我自己很羡慕那些藏书家,他们对于书的痴情,是我们这些凡人缺少的。但藏书多的人,有时候给人的印象常常是秘而不宣,总还是与读书人隔膜。倒是那些把秘籍写出来,给世人以惊喜的人,与读者的距离更近。藏书家又是书话家,颇为难得。在他们的行迹里,有世俗社会所没有的独异的存在。他们谈版本,讲掌故,说心得,彼此互感着,就文章的章法而言,是比一般的散文要讲究,内心别有一种趣味在的。
许多老的作家在晚年以写书评为乐,他们带动了书写的风气。上世纪50
年代以后,书评多,书话少。文章学的概念也因之消失。要不是唐弢、黄裳这些藏书家兼书话家的存在,青年人大概不会意识到读书的文字原也可作艺术作品来写。普及这些观念的,恰是后来读书类杂志的出现。我们回顾近三十年的历史,这些刊物的存在真的有不小的价值。
最早投稿《博览群书》,大概是20
年前。所作的文章都有点随意,既无系统,也少章法,编辑居然也刊发出来。那时候有几本刊物很红火,北京的《读书》《方法》,南方的《书城》《书屋》,都聚集了一批有趣的人。我注意《博览群书》的时间断断续续,没有整体印象。90
年代给我的感觉是,它处于学术与新闻专刊之间,许多文章没有正襟危坐的样子。给这杂志供稿的人多是些闲人。我那时候在报社工作,读书的时间有限。但每有好书寓目,则援笔书之,好像汇报自己的心得。这本杂志有许多名家,记得王小波在上面开过专栏,写了诸多妙文。还有几位作家,也常常在杂志上出声,都随意而有趣,那样的时光里的存在,给我的记忆里以多样的意味。
编辑部偶尔请众人小聚,有趣的人很多。有翻译家冯亦代,散文家吴方,出版家岳建一,还有一批年轻的作者,聊得海阔天空。地点像是在鼓楼旁的马凯餐厅,如今想起远逝的时光,不禁涌起一阵感怀。爱书的人,倘写一点心得,都是很少伪态的。那时候科研单位没有今天的考核,作家在寻找自己想写的题材,评价在读者那里,没有太在意评估的尺子。所以在《博览群书》里有一点闲文,如向晚的散步,对苍茫的远景,投一神秘的目光,好像无意间得到诸多妙趣。
在一般人看来,创作是第一,学术研究第二,读书笔记与书评则等而下之,乃小道者也。其实《博览群书》的品位并非人们所云那么简单,几十年间虽然也有起伏,但那里的许多文字,给过读者诸多的快乐。我记得王小波谈论思想史的文字,滑稽里有幽情的流转。还有一些域外作者关于历史的文字,那时候也是激动了一些年轻人的心的。
读书笔记乃古代小品的流变,它的好处是写的时候随意,不拘于格式。我近年与它亲近很少,可能与自己的匠气写作增多有关。一般的大学老师不太给它供稿,原因很是可笑:不是核心期刊。这是值得检讨的,不是核心期刊,恰是它的优点。我们现在的文史哲研究的论文,有许多写得八股,好的文章不多。读书之乐,在一些核心期刊不易见到,而与书的互动的内心的热度,往往在小品文里。大学里的老师与学生,能够写这样的文章者,能有多少呢?
现在的关于图书描述的文字,一种是学院式的走笔,引经据典,煞有介事。这样的文章好处是带来了学理,但独自体味与感悟消失了。还不及一般读书人的印象式陈述有趣味,加上一点典故与思想,文章就活泼了许多。这样的文章在学院派来看是浅显、无系统性,但它的感性里的直观也有学术语言所没有的东西。大学师生的阅读越来越细化,这对深化研究十分重要。但是博览的机会则被挤压,也少了随便翻翻的乐趣。但我们看那些不为考核所苦的文人的随笔,则乐也有之,趣亦甚多。《博览群书》为这样的写作带来机会,则使当下的知识园地不再是一个面孔。
有时候看到前人谈古论今的博雅、深切的文字,便觉得我们这一代人读书甚少。一个人有自己的专业,可以深下去的时候,
定有不少的所得。这样的文章现在多起来了。但闲文少,趣文稀,古人的谈书的佳作难以再来,也是遗憾的事情。张中行、黄裳去世后,我们不易见到漂亮的谈书的文字,原因是作者博览得不够,学养过于单一。谈书的文章,就事论事者多显得呆板。倒是那些从容的从书海里游来游去者,让我们有意外的惊喜。但这样的人,在体制内就不易被接受。比如吴小如先生,似乎不太能写学术论文,一生所写的作品,
多是梨园掌故、趣事、诗词鉴赏之类的,
所谓杂家者便是。这样的人,现在在大学里很少见到,倘还那样泼墨为文,教授的路则走不通的。
吴小如的作品在报刊上发表的时候,
都很短。他对于古代典籍、文坛逸事的把握,均生动有趣。谈道理的大文章不太善于,但于微妙之处嗅出玄机,是真的本领。温儒敏说他是学术警察,专能发现别人的硬伤,可感可叹。我看他关于《学诗琐忆》《治文学者宜略通小学》《古籍整理中的点、校、注、译问题》,乃读书得间的产物。他的《古文精读举隅》,谈吐间灵光闪闪,殊见功底。微小间有学识、见识,那是不易的。大学教授,以一种理论拉开架子写出宏文,可能颇有气势,但易掩饰自己的短处。吴先生的文字是实的,没有半点虚文空意,藏拙是不能的。这是知识与见识的表达,难度可能更大。但这样的文字不算学术,却有点匪夷所思。他当年在中文系评不上教授,倒折射出现代大学规则的某些问题。
有人说,吴小如的挫折,可能与其博而不精有关。如能像王瑶那样在一两个领域中沉潜下去,有煌煌巨著,岂不更好?是博而后精,还是精而后博,这是难以说清的事情。但驳杂,就为今天的读书人所少有。俞平伯先生治中国古代文学,于辞章里很有心得。我们看他谈古人典籍的文字,就觉得儒雅、深切,似乎与古人在同样的语境里互动着。如果我们看他的读书生活,则发现,书法的趣味不减,还是昆曲的爱好者,拍趣的乐趣一直在生活中。他在许多方面沉浸在古人的世界里,又能在文史间出没。既杂又精,这就有了文章的厚度。我们说博览群书而后有精神的大自在,可从这类学人身上得之。
民国期间的学人,是会处理好博与精的问题的。我读谢无量的文集,见他对文学史、古代哲学与历史典籍的研究,甚觉不俗。他关于儒家典籍的扫描,以及女性历史的思考,都是民国时期不可多得的妙著。就读书面而言,他是十分博杂的,可是在博的中间,一直有一种精的韵致。比如,从先秦诸子到晚清学人,他的目光所及,贯穿着文章学的理念。言及林林总总的人与书,能道其思想之经,辞章之纬。汉语的妙处,汇于心底。通古识今之余,悟出审美精深的所在,也是博与精的典范吧。
一些年轻的学者已经意识到此点。新近看上海的郜元宝先生的文章,就在精与博之间流动。他最早研究文艺学,后来专治现代文学。近来趣味进入先秦诗歌、两汉文章,及中古以降的作品。所以每每谈及当代文学,便古今同览,中外兼顾,点在当下,又深入到历史的母体,深度和宽度都有,文字灵动而博雅。这样的文章,比书话文体大气,也多了论文没有的审美感觉。阅读古今作品,这样的心态和眼光,
也最不易得的。
今天的文人的文字日见粗鄙,阅之味同嚼蜡。治新文学的人很多,倘不通古人之学,文章总是浅薄起来。那是不知古今之变。但不看外国的作品,恐怕也会留下短板,
还会被白话文所误。白话文不能在白话文体系里自然生长,它依靠的是古代经验的转化,和民间口语、外来语的渗透。百年间,大凡白话文好的作家,多是杂家,他们在非正宗的文脉里形成表达的逻辑,我们还没有好好总结。
当代的作家,能够博览群书,又有专长的人,都有不错的文字。贾平凹好的作品,出笔不俗,寻常的地方也有灵思。他在小说里蕴含了野史、杂趣,儒道释的元素无意间出来,点染出生活的百态。贾平凹的杂,不是漫无边际,总围绕着农村的精神沿革,纷繁而不出己身左右。他在这个方面,与晚明的文人很像,也略带民国读书人的气质。陈丹青近来大谈民国文人的风范,也有点这类情怀在,他从木心的写作里悟出读书的快乐,那经验与贾平凹并非不同。你看他那么推崇木心的博古通今,也有对失落的传统的叹惋吧。
自古以来,谈读书的文章多如牛毛,可敬仰者岂能以一道完?我们大多都是常人,与伟大的作家们不能比肩。这让我想起一般人的书斋体验,书多的时候,我们要找好书。好书多的时候,我们要找适宜自己的书。博者可以知晓天下,精者能深味得失。我们在这两条路上,自然会犁出道道绿色。这样的标准可能过高,未免有苛刻之求。今天的人,不是人人可以来得。但退而求其次,我们讲读书的经验,也不妨降下一格,以崇敬之心对待此事。在忙碌的人生中,未经训练,但喜博览,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