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侯官郭氏才女辈出

$
0
0
侯官郭氏才女辈出
作者:郭 震 文章来源:郭 震 点击数:3868 更新时间:2011-12-5 22:39:51 
侯官郭氏以郭阶三亲见五子登科而在闽都传为佳话,作为阶平公的后人,我们深知这件家庭盛事,阶平公的林夫人是起了举足轻重的关健作用。林夫人亦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林春芳系乾隆戊申恩科举人,其兄林振东亦是举人,出仕河南,曾任河南乡试同考官,林夫人出阁前便受过良好的教育,耳濡目染,家学熏陶,渐成高雅。我的高祖郭柏苍曾叙及其母林氏“娴熟经传,常以洪范、鹰风、尔雅、月令为穷理格物之要,责儿辈博览多识 ”。 她教育孩子要求十分严格.后来兼秋公回忆说,其母“令苍述豳风.排阀,日读经必先辨字;窒于疑误而纷然论之枉矣,亦疏也。世之既远善本无传,纷纷袭一字质伪,曲其说以通之,或传笺文法简贵,逆己意以补之。”由此养成了他严谨的学风.对他后来的治学、编书、刻书有很大影响。
郭阶三于嘉庆丙子中举后,因严重的目疾造成视力不齐,未能进一步求取功名,同时教育子女的担子也主要落在林夫人身上。阶平公亲见五子登科后被皇上晋赠荣禄大夫,其夫人亦被诰封宜人,晋赠一品夫人。说明咸丰帝也是洞悉其中内情的。福州这个城市在清朝举人的中榜率居全国之首。这其中原因很多,可供历史学家仔细探究,但是一个明显的理由是闽省的家学中,男女一视同仁,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造就了闽省才女颇多的文化现象,她们相夫教子,督促儿辈努力上进,是造就闽省科举盛况的潜在力量。
高祖郭柏苍育有三女, 郭媄宜、新问琴与郭拾珠。郭家姐妹个个能文工诗,兼具巾帼不让须眉之气概,鼓山上的摩崖石刻,林林总总,有五百多段,其题名者都是男士,陈拾珠是第一个女性在山上留下笔迹,她们姐妹几个也是当时三坊七巷中有名的才女。下面是郭拾珠在鼓山上留下的一方石刻:


     题刻的内容是:“同治癸酉年(1873)冬,侯官女士严蕙怀携女陈媄宜、叶问琴、陈拾珠,女侄郑仲年,侄妇何镜蓉、陈令姮游鼓山,三壻陈懋侯,侄郭调昌、绩昌侍。拾珠篆。”
篆书每字高约七寸、宽五寸,共五十六字(照片系林思明所摄)。题刻内容纯系纪事,可圈可点之处在于这款题刻的篆书写得优美飘逸,美轮美奂,其水平甚至超过老父,直追李阳冰之功力。为加比较特附乌石山上李阳冰的石刻于右。
拾珠的书作还见于民国初年出版的由长乐人丁芸编辑的《闽川闺秀诗话续编》一书的扉页和插页。四行从右到左为:“长乐谢枚如先生鉴定·闽川闺秀诗话续编四卷 · 侯官郭茝宜题  ”郭茝宜三字下方有钤印阳文“十珠”二字。由此可知郭拾珠(十珠)谱名郭茝宜。插页篆书两行“甲寅(1914)五月 · 镌于京师”。(照片选自文明网)


拾珠的书法作品还能在一些博物馆与拍卖场看到,显然她是晚清至民国享誉全国的女书家。
《乌石山志》卷六中有“绕闽山梅花十五树,光绪甲申(1884)人日,闽县郭媄宜,妹问琴、拾珠、问琴媳陈闺瑛,拾珠女陈闺瑜、闺琬、闺琛,犹女王珪如,侯官郭凤楣、妹凤楹,沁园主人叶叔艳,冒冻历览,围炉谈诗于柳湄小榭,夜分而罢。拾珠识之。篆书,径八寸,镌闽山光禄吟台前大潭上。郭媄宜,长泰教谕,闽县陈为舟妻。郭问琴,龙溪训导,闽县叶大泳妻。郭拾珠,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闽县陈懋侯妻。陈闺瑛,湖北武昌府,闽县陈建侯女。陈闺瑜、闺琬、闺琛、陈懋侯女。王珪如,举人王修文女。郭凤楣,侯官举人刘大受妻。凤楹,河北道侯官郭溶女。叶叔艳,翰林院侍读、广东学政、闽县叶大焯女。”之记载。
     这段文字让我们了解到在光禄吟台前大潭上,曾经有过由郭拾珠题写的八十一字篆书。篆书题刻记述郭媄宜、郭问琴、郭拾珠姐妹和家人于光绪甲申年人日(正月初七)在福州光禄坊闽山赏梅而后在“柳湄小榭”谈诗吟和的经过。很明显这里的郭媄宜、郭问琴、郭拾珠三姐妹就是鼓山上五十六字篆书题刻中的陈媄宜、叶问琴、陈拾珠。她们本姓郭,因出嫁到夫家该题刻署夫家姓氏。由此推理,五十六字题刻中的郑仲年真实姓名应是郭仲年,是郭拾珠的堂姐,郭柏荫之长女。整个题刻面积估计近一平方丈,应该是很显目的,可惜光禄吟台前大潭上这段篆刻现已佚失,今人无縁得以见识。
    拾珠在完成八十一字石刻后又赋一诗云:“天留片石傍吟台,联袂题名破绿苔。梅蕊隔年犹带雪,炉香竟夕不成灰。江湖作宦难聚首,林壑逢春易举杯。共有篇诗随杖履,高堂怀抱为谁开,家君七十犹强健。”
郭拾珠所赋《人日沁泉山馆》﹙古时正月初七为人日节﹚诗云:
“楚北京华十五年,今朝又擘草堂笺。许多烟景归群彦,能使春光满绮筵。隔岁寒梅歌舫外,近人纤月酒杯前。新诗一入待儿手,环绕楼台次第传。”
该诗很形象地透露了她们的诗作被人争相传阅,先睹为快的情景。
她的另一首《已未游叶琴姐所居闽山光禄吟台》诗也十分精彩:

“台前堪望海,屋里独藏山。老树曲承露,丛菁密掩关。雨多潭影净,苔古篆文斑。贤守高吟地,祇余夕鸟还。”

这首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寓意深刻,婉转地表白了对程师孟的怀念之情,这对女诗人说来是颇为难得的。
有了写得一手好诗的母亲,拾珠的女儿个个能诗,下面录一些她们的诗作共赏之:
长女陈闺瑜诗:“泉石池台处处幽,一轮高照便清秋。江城海国明如昼,放却秋怀且夜游。光禄吟魂不可招,空余古月挂秋霄。藤萝石上分明甚,八百年前是宋朝。”
次女陈闺琬诗:“园林开初春,春到池边柳。草发去年丛,莺求今日友。楼台出木末,鸟声在户牖。群英叙景物,风月出慧口。万山残雪消,青天落杯酒。阿翁心想高,数语谁敢偶。惜无城南作,堪继昌黎后。”
幼女陈闺琛之诗更是哙口:“春风隔岁入园林,对奕听琴各赏心。今日茗从山馆啜,去年诗在草堂吟。(随侍蜀中)柳迷高阁灯初上,酒满华筵月未沈。莫怅残梅零落尽,梨花如雪又堪簪。”
郭柏苍的孙女郭凤楹也写得一手好诗:在《霞端阁中杖夜月》诗云:“阁与九霄邻,空青不染尘。秋高诗亦冷,山静月相亲。江海遥同色,乾坤夜若晨。任他明镜照,诗思若为新。”
在《乌石山志》中还录有郭柏苍三个女儿、孙女与甥女辈的许多诗文,在此不一一例举。下面简略介绍侯官郭氏的另一大才女郭仲年,她是郭相柏荫的长女,著有诗集《继声楼诗集》传世。《继声楼诗集》二卷,这两本书在长乐首占村尚存复印件,是村民们引以为豪的文物。
郭仲年嫁福州凤池书院山长长乐人郑元璧之子、邑廪生郑景渊为妻。郑元璧,道光庚子(1840)进士。曾任武英殿总纂国史馆纂修,以丁母忧归,入主福州凤池书院。郭郑两家联姻,可以说是门当户对。郭仲年虽然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她三十守寡,苦守贞节,督促子女读书。对于自己的苦难,她在诗文中也多表露。
     郭远堂为其女诗集所作序文如下:“继声楼古今体诗云,适(嫁)郑女所作继声楼帖体诗二卷。予于抚鄂时曾录而刻之。初不意,还山二年而女竟遂不禄也(士死称不禄)。女始从予读书于鳌峰书院中,偶学近体诗,予谓其音噍杀,非女子所宜,戒勿然。女遂不多作,间或有作,亦不以示予。又重主鳌峰,回忆当年有弥深今昔之感耳!女之亡也,予哭之曰:天与清才偏薄命,老思爱女倍伤心。嗣后,每忆此语,輙复涔涔泪下。顷外孙女以女所存旧稿请为点定,其中多余所未见者。然凄楚处仍多,固由事多拂郁抑,亦性情才分之偏也。”
下面摘抄郭仲年诗文三首,前两首摘自《闽川闺秀诗话续编》,后一首摘自《乌石山志》。
《月夜和拾珠妹》诗:“一轮邀我启窗纱,滉滉江城北斗斜。聚散从来难自料,乱离何事不堪嗟?半生岁月随人速,万里家山入梦赊。记否鳌峰深院里,雨霄闲坐剪灯花?”
    《送十妹之汉阳》:“巷柳毵毵拂面时,院门寂寞雨丝丝。青山正对离筵立,流水空添客子悲。莫是酒多都化泪,岂因春尽便无诗。计程此去江湖路,梦寐相寻尚有期。” 
    《夜集二梅亭》诗:“清秋晴爽极于天,小扇摇风体更便。花气迎人过碧沼,酒香随月上华筵。艰难身世愁何益,离别情怀语莫传。且尽一杯成酩酊,醉中何事不云烟。(十珠妹将赴鄂)。”
这些才华横溢的女中英才,不仅给闽都文化增光添彩,而且她们精心培育后代,使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前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是郑景渊、郭仲年夫妇的曾孙。中科院院士陈彪,全国冶金战线劳动模范、科技战线的“铁人”陈箎是陈懋侯、郭拾珠夫妇的曾孙。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物。
到了当代,仍可寻得侯官郭氏的许多有影响力的才女。郭柏荫的玄孙女,郭则沄之幼女郭豸,是台湾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她亲任台北幼幼幼儿园园长,倡导幼儿教育改革,办杂志,设教学基金,台湾辅仁大学为纪念校友郭豸女士,毕生提倡幼儿教育,特在家政系设置奖学金,以鼓励研究幼儿教育之学生及教授。

与之遥相呼应的是郭曾炘的曾外孙女何晓琥,现代著名儿科专家,她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参加了《实用儿科学》第5、6、7版、《现代儿科学》、《风湿病学》等有关儿童风湿病章节的编写。曾培养硕士生4名。 她于1991、1993年连续举办两届中美儿童风湿病学术研讨会,同时又主持成立了全国儿童风湿病协作组织,作为成员加入了国际小儿风湿病协作网,参与了国际间协作的课题研究,与国际风湿病学界互通信息,加强国际合作。

今年国庆节,我赴京参加郭柏荫后代的一次聚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叱咤风云于世界体坛的体操运动员郭可愚,她在莫斯科举办的国际体操赛中,首次为中国争得奖牌,在世界性体操赛事上为国家升起第一面国旗,巧的是为她做译员的郭可瑛,在赛场上她们姐妹才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碰头,喜极而泣,原来她们都是远堂公的玄孙女。郭可愚退役后,当了多年体操教练,又在体委科研所做研究工作,研究形体美,著有《形体美--献给从事形体表演艺术的人们》及《形体美的训练》两卷书。
远堂公在湖北巡抚任上﹙1870年﹚恰遇长江有史以来最大的洪灾,湖北全省成为泽国,郭柏荫殚精竭虑于救灾,身心俱损,这个经历冥冥之中影响到后代,他的玄孙与来孙辈至今仍有多人从事水利水电事业。其中不乏女教授与女总工。
侯官郭氏后代精英辈出,其中不乏女中英才,她们并非都处于优越与顺利的环境,最后能成才多是靠契而不舍的努力拚博与孜孜不倦的上进求学精神,这也可能得益于家学渊源,在她们身上我们似乎又看到她们的祖辈前仆后继、艰苦卓绝、追求完美、正义并做出不朽贡献的光辉灿烂的人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