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研究述评

$
0
0
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 2016-05-06    作者:李成武    来源: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06-28
  字体:(     ) 关闭窗口

  关于院系调整有一定深度和学术思考的文章,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如邱雁:《关于一九五二年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问题》,《天津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钱伟长:《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意见》,《上海高教研究》1985年第2期;朱珍:《1952年江苏高校院系调整简况》,《江苏高教》1989年第1期,等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关研究文章开始大量涌现。

  大多数文章是专论院系调整问题的:王久长的《50年代院系调整的得与失》(《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江沛、王洪学的《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段丽华、韩国海的《略论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李江源的《略论我国50年代的院系调整》(《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9年第1期),焦金波、李宝玉的《建国初期我国高校院系调整的得与失》(《南都学坛》2000年第3期),巫春华的《略论我国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4期),王璞的《对我国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得失分析》(《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李琦的《建国初期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述评》(《党的文献》2002年第6期),曲铁华、梁清的《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及其反思》(《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李刚的《大学的终结——19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中国改革》2003年第8期),李涛的《关于建国初期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综合述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王炜的《关于我国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一些思考》(《高教研究》2006年12月号上旬刊)等。

  有的则研究某个省的院系调整:赵存存、柳春元的《五十年代初山西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及其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郑刚、余子侠的《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高校的院系调整及其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王立诚、管蕾的《建国初期上海高校的院系调整研究》(吴景平、徐思彦主编:《1950年代的中国:复旦史学专刊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徐智德的《新中国初期的院系调整促进陕西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等。

  有的研究某个大学、某类院校的调整:王红岩的《建国初期浙江大学的院系调整》(《浙江档案》2004年第6期),《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高等师范院校改革评介》(《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等。

  有的探讨院系调整对某个学科的影响,如张藜的《五十年代初院系调整对我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影响》(《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第2期),马永斌、董冰的《院系调整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吴连海的《建国初十年高校院系调整对我国工科教育的积极影响》(《航海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有的研究对私立学校的改造,如王红岩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私立大学命运探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王红岩、连进军的《50年代中国私立大学的改造、合并及原因分析》(《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王红岩的《新中国对教会大学接收与改造述评》(《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等。

  有的研究毛泽东思想与院系调整问题,如徐东的《毛泽东与建国初期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4期)。

  有的探讨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与社会变迁问题,如李扬的《院系调整与社会变迁》(《开放时代》2004年第5期)。

  有的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数次高教改革进行回顾,如梁德玺的《对我国高校改革的回顾与企盼》(《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熊明安的《我国高等学校几次重大调整的回顾与评价》(《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4期),任一明、熊明安的《新中国成立50年间高等学校几次重大调整简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尹伟、彭林的《我国高等学校的两次重大调整及其启示》(《柳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等。

  有的对50年代的院系调整和90年代的高教改革进行比较研究,如薛天祥、沈玉顺的《50年代院系调整与90年代联合办学比较分析》(《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8期),卢兆彤的《建国后两次高校合并的比较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胡建华的《50年代与90年代大学体制改革之比较》(《江苏高教》2004年第4期),陈冰的《新中国成立后两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及其哲学分析》(《高等农业研究》2005年第11期),许爱凤、杨德才的《新中国高等教育两次改革与调整之个性比较》(《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等。

  研究中国教育史或高等教育史的有:熊明安编著的《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毛礼锐、沈灌群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刘一凡的《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史略》(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余立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郑登云编著的《中国高等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高奇的《新中国教育历程》(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何东昌主编的《当代中国教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郝维谦、龙正中主编的《高等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方晓东等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杨东平主撰的《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等等。专门研究建国初期大学改革的著作,则有胡建华的《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此外,也有外国学者对此问题的探讨,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日本学者大塚丰著、黄福涛翻译的《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加拿大学者许美德(Ruth Hayhoe)著、许洁英主译的《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朱东成的《毛主席:无产阶级的教育》(Chu Don – Chean, Chairman Mao: Education of the Proletariat,Philosophical Library, Inc 1980)、西奥多·陈世恩的《1949年来的中国教育:学术模式与革命模式》(Theodore Hsi-en Chen,Chinese Education since 1949 : Academic and Revolutionary Models,New York, Fergamon Press,1981),等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