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湮没的传奇——俞应麓将军

$
0
0

湮没的传奇——俞应麓将军

    在一个家乡的论坛上,有位网友缘于多年前看过一份报纸的记忆发了个帖子,帖子中概述了广丰一位老将军悲剧性的一生。这位将军早年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事业,辛亥革命中是光复南昌的重要功臣;二次革命中是李烈钧讨袁的得力臂膀;四.一二政变后他隐退军政界,返乡创办实业,筹资办学;解放战争期间送子参加革命,自己凭借特殊身份暗中支持广丰的解放事业,然而,这位传奇人物确在镇反运动中被诬陷种种罪名惨遭冤杀。



     这位将军就是被尊为辛亥革命元老的俞应麓,看过帖子后,对他的崇敬之情满怀于胸。官方的地方宣传资料上广丰名人有很多,虽然他们值得尊敬,但难有能令人敬仰之士,而偏偏官方资料上却难觅这位值得敬仰的老将军的事迹,以致我这个喝着丰溪河水长大的广丰土著最近才通过网络得知近代史上家乡的这位传奇人物。为更多了解俞老将军的生平事迹,我走进久违的上海图书馆,希望能从中找到网络资料上所提及的引用文献——1992年4月3日的《南方周末》、1997年01期《贵州文史丛刊》。得力于上图先进的索书系统,我手上很快就捧着所要寻找的资料。在阅览室找定位子坐下后,翻开那本又厚又大的《南方周末》92上半年合订本,令人惊奇的是我信手翻开的那一页竟然正是关于俞老将军的那篇文章,看来冥冥之中这位蒙冤而死的将军一直在期待家乡人的了解!



    俞应麓将军1878年出生在县城鸟林街,1900年求学于省武备学堂,1905年考取省留日官费生,在日本振武学堂毕业后考入日本参谋部测量机修所继续深造,在日期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日本的留学时期可谓俞将军传奇生涯的序幕,估计他是广丰的革命第一人,广丰诸多革命志士或许都得尊他为前辈。在此期间他与一日本女子喜结姻缘,生有一子。1910年,因时局所需,他离妻别子,毅然踏上归国之途。


     回国后俞应麓任江西新军测绘学堂学监。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 10月31日俞应麓率测绘学堂学生汇合彭程万领导的测绘司学员配合新军光复南昌响应武昌起义,此后又与彭程万成功策反了前来镇压的军队,使南昌顺利光复。同年11月,俞应麓作为江西省的五代表之一参加了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参与中华民国政府的成立事宜,支持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俞应麓任军务部长、军政司长兼赣军第一师师长,同年12月26日被授少将军衔。读到这些资料时,我不由感慨,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毋庸赘述,而在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中,竟然有一位功臣是来自我的家乡!

    在袁世凯显露其称帝野心后,近代史上著名的李烈钧决定讨袁,深得李督军赏识的俞应麓则是他讨袁的得力干将,俞应麓为讨袁战争筹措军火,利用其手中掌握的兵权支持李烈钧,促成了近代史上的二次革命。在讨袁的全国通电中,俞应麓是署名的九位领导人之一,时任兵站总监。二次革命失败后,俞应麓流亡日本,奔走南洋等地。 1915年,由香港潜入云南,云南宣布起义后任护国军第二军师长,转战百色、肇庆等地。俞应麓原本可凭辛亥革命中的功绩稳居要职,可为了忠义事业他不惜铤而走险再度揭竿,他的传奇也因这段历史迈入高潮。



        1917年,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出任大总统,任命俞应麓为全国兵站总监、大元帅府高参,授衔陆军上将。对俞应麓来说,这是他在历经风雨后迎来的事业高峰。1922年,陈炯明叛变,俞应麓转战广东平叛。在广东平叛期间,娶潮州女学生吴凤琼为妻,1927年生下儿子俞百巍(中共干部,广丰官方资料有介绍)。1924年,俞应麓任江西宣抚使。10月,冯玉祥政变,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他作为高参随行。




        1927年,这一年发生的几次事件令时局更为动荡,俞应麓淡出混乱的军政界,隐退故乡后投身实业,与他人共同筹办常玉(常山至玉山)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公司修建了常山至玉山、广丰至浦城、广丰经江山至衢州的公路,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1939年与亲属出资兴办萃始小学,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历经军政界的浮沉后,年已半百的俞应麓仍坚持另一番事业,他的成果至今荫及广丰人民。广丰至江山、蒲城的道路至今仍是家乡人出浙入闽的重要通道,这两条公路的雏形竟然同这位辛亥革命元老有密切关联。而萃始小学至今尚在,规模渐大,历年一直承担着教育广丰少年的重任。

         1942年,广丰沦陷于日寇手中,日军慕名函邀俞应麓出面维持局面,遭严辞拒绝。俞应麓不仅曾求学日本,而且在日本尚有妻儿,对日本应该有浓厚感情。但面对侵略性质的日寇,他保持着应有的民族气节。

    广丰解放前,位于县城的俞家大院成为地下党的活动基地,中共广丰城关党支部就在俞家院内,年迈的俞应麓利用特殊身份和声望来掩护共产党人的活动。解放前夕,协同其子俞百巍成功策反国民党保安团一个营的兵力。1950年,上饶地委、广丰县委、县政府任命俞应麓为支前委员会主任。

    然而,这位为广丰解放作过巨大贡献的老人难逃政治运动带来的厄运。在1951年的镇反运动中,俞应麓被诬陷“通匪”、“贪污公粮”、“恶霸”等罪名,在4月4日处决于县城北郊。俞老将军传奇的一生最终在这个不吉利的日子里以悲剧落幕。他是中华革命的元老级人物,理应得到尊重,可最终却讽刺性地成为反革命被杀害。那年他73岁,我实在是难以想象究竟何人忍心将黑手伸向这个原本可以颐养天年的革命老人。俞老将军亲历改变中国历史诸多事件的时候,是中国近代上最为动荡的时期,那时他没有倒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却在中国迎来光明的那一刻,倒在他孜孜相助的同志的冰冷枪口下。新中国的光明,因俞老将军的鲜血变得黯淡。

    为俞老将军平反,竟然是一条复杂曲折之路。1984年,俞家后人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后向中共中央、邓小平同志、统战部等部门提出申诉要求平反。同年,俞老将军远在在日本的遗子也向北京方面提出申诉。在铁定史实面前,为俞将军平反并非难事,可当时广丰一官员深谙此案平反后的利害关系,为其私益硬将此案一再压制,无视从中央到地方的层层催办。1989年夏天,这位官员因受贿问题被免职,平反案的阻力终于消散,在俞家后人提出申诉长达5年后,俞应麓将军冤案终于在1989年7月29日由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彻底平反,俞老将军被宣告无罪。

    俞老将军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可惜结局确是令人扼腕的遗憾。公道自在人心,网上那个帖子引发了诸多网友对俞将军的崇敬,更有网友在县城中探寻俞家故迹。在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我辗转烈士陵园和石磨岭(十五岭山),这一带是当年处决犯人之地,俞老将军被杀之地也在此,这一带应有将军墓的蛛丝马迹。

    时间已过半个多世纪,当年处决犯人的荒山现在却是人口密集的居民区,我幸运地在石磨岭的小弄中找到了俞老将军的墓地。用水泥抹成的墓碑上简单写着“辛亥革命元老俞应麓将军墓”,没有碑文记载他的累累功绩。或许四周居民并不知道墓中将军的功勋,墓地四周散落着垃圾,墓前的常青柏被垃圾挤倒一边。有株夜来香生长在墓前垃圾堆中,或许只有它才能在夜深人寂之时慰藉俞老将军的受创之心。




     同湮没于市井小弄中的墓地一样,将军的传奇同样被湮没,诸多网友同我一样是从那个帖子中得知将军事迹。发帖网友曾多次与他人谈及俞老将军,但相信之人甚少。在县志上,老将军儿子——身为中共干部的俞百巍尚有一段文字介绍,而功勋比他更为卓著的父亲却只有片言提及。俞老将军蒙冤而死已经多年,名誉早已恢复,我无意深究他被官方雪藏的原因,只希望大家能通过此文铭记近代史上来自广丰的传奇——辛亥革命元老俞应麓将军。




俞曦 黄芸芳:怀念曾祖父俞应麓将军
时间:2011-05-23 10:25   来源:   作者: admin   
2010年6月16日上午,丈夫俞曦与我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江西广丰,瞻仰了曾祖父俞应麓将军的陵墓,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这次瞻仰显得特别有意义。时间已过半个多世纪,当年处决犯人的荒山现在却是人口密集的居民区,我们幸运地在石磨岭的小弄中找到了曾祖父俞老将军的墓地,来到日夜思念的曾祖父的墓地前,拍照留念,感慨万千。这是两个叔公,老将军在日本的儿子安间勇在1989年回到广丰时,与同父异母的弟弟,贵州省文化厅厅长,著名剧作家俞百巍,在广丰县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立的碑,用水泥抹成的墓碑上简单写着“辛亥革命元老俞应麓将军墓”,没有碑文记载他的累累功绩。或许四周居民并不知道墓中将军的功勋,墓地四周散落着一些杂物,墓前的常青柏被杂物挤倒一边。有株夜来香生长在墓前杂物堆中,或许只有它才能在夜深人寂之时慰藉曾祖父俞老将军的受创之心。
俞应麓将军1878年出生在江西广丰县城鸟林街,1900年求学于省武备学堂,1905年考取省留日官费生,在日本振武学堂毕业后考入日本参谋部测量机修所继续深造,在日期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日本的留学时期可谓俞将军传奇生涯的序幕,估计他是广丰的革命第一人,广丰诸多革命志士或许都得尊他为前辈。在此期间他与一日本女子喜结姻缘,生有一子,即叔公安间勇。1910年,因时局所需,他离妻别子,毅然踏上归国之途。
回国后俞应麓任江西新军测绘学堂学监。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 10月31日俞应麓率测绘学堂学生汇合彭程万领导的测绘司学员配合新军光复南昌响应武昌起义,此后又与彭程万成功策反了前来镇压的军队,使南昌顺利光复。同年11月,俞应麓作为江西省的五代表之一参加了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参与中华民国政府的成立事宜,支持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俞应麓任军务部长、军政司长兼赣军第一师师长,同年12月26日被授少将军衔。
在袁世凯显露其称帝野心后,近代史上著名的李烈钧决定讨袁,深得李督军赏识的俞应麓则是他讨袁的得力干将,俞应麓为讨袁战争筹措军火,利用其手中掌握的兵权支持李烈钧,促成了近代史上的二次革命。在讨袁的全国通电中,俞应麓是署名的九位领导人之一,时任兵站总监。二次革命失败后,俞应麓流亡日本,奔走南洋等地。 1915年,由香港潜入云南,云南宣布起义后任护国军第二军师长,转战百色、肇庆等地。俞应麓原本可凭辛亥革命中的功绩稳居要职,可为了忠义事业他不惜铤而走险再度揭竿,他的传奇也因这段历史迈入高潮。
1917年,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出任大总统,任命俞应麓为全国兵站总监、大元帅府高参,授衔陆军上将。对俞应麓来说,这是他在历经风雨后迎来的事业高峰。1922年,陈炯明叛变,俞应麓转战广东平叛。在广东平叛期间,娶潮州女学生吴凤琼为妻,1927年生下儿子俞百巍。1924年,俞应麓任江西宣抚使。10月,冯玉祥政变,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他作为高参随行。
1927年,这一年发生的几次事件令时局更为动荡,俞应麓淡出混乱的军政界,隐退故乡后投身实业,与他人共同筹办常玉(常山至玉山)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公司修建了常山至玉山、广丰至浦城、广丰经江山至衢州的公路,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1939年与亲属出资兴办萃始小学,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历经军政界的浮沉后,年已半百的俞应麓仍坚持另一番事业,他的成果至今荫及广丰人民。广丰至江山、蒲城的道路至今仍是家乡人出浙入闽的重要通道,这两条公路的雏形竟然同这位辛亥革命元老有密切关联。而萃始小学至今尚在,规模渐大,历年一直承担着教育广丰少年的重任。
1942年,广丰沦陷于日寇手中,日军慕名函邀俞应麓出面维持局面,遭严辞拒绝。俞应麓不仅曾求学日本,而且在日本尚有妻儿,对日本应该有浓厚感情。但面对侵略性质的日寇,他保持着应有的民族气节。
广丰解放前,位于县城的俞家大院成为地下党的活动基地,中国共产党广丰城关党支部就在俞家院内,年迈的俞应麓利用特殊身份和声望来掩护共产党人的活动。解放前夕,协同其子俞百巍成功策反国民党保安团一个营的兵力。1950年,上饶地委、广丰县委、县政府任命俞应麓为支前委员会主任。
然而,这位为广丰解放作过巨大贡献的老人难逃政治运动带来的厄运。在1951年的镇反运动中,俞应麓被诬陷“通匪”、“贪污公粮”、“恶霸”等罪名,在4月4日处决于县城北郊。俞老将军传奇的一生最终在这个不吉利的日子里以悲剧落幕。他是中华革命的元老级人物,理应得到尊重,可最终却讽刺性地成为反革命被杀害。那年他73岁。
曾祖父俞老将军亲历改变中国历史诸多事件的时候,是中国近代上最为动荡的时期,那时他没有倒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却在中国迎来光明的那一刻,倒在他孜孜相助的同志的冰冷枪口下。新中国的光明,因俞老将军的鲜血变得黯淡。
为俞老将军平反,竟然是一条复杂曲折之路。1984年,我们俞家后代,主要是叔公俞百巍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后向中国共产党中央、邓小平同志、统战部等部门提出申诉要求平反。同年,俞老将军远在在日本的遗子安间勇也向北京方面提出申诉。在铁定史实面前,为俞将军平反并非难事,可当时广丰一官员深谙此案平反后的利害关系,为其私益硬将此案一再压制,无视从中央到地方的层层催办。1989年夏天,这位官员因受贿问题被免职,平反案的阻力终于消散,在俞家后人提出申诉长达5年后,俞应麓将军冤案终于在1989年7月29日由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彻底平反,俞老将军被宣告无罪。
曾祖父俞应麓将军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可惜结局确是令人扼腕的遗憾。公道自在人心,我们怀着对曾祖父俞将军的崇敬,在县城中探寻俞家故迹。在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我们辗转烈士陵园和石磨岭(十五岭山),这一带是当年处决犯人之地,俞老将军被杀之地也在此,这一带应有将军墓的蛛丝马迹。
同湮没于市井小弄中的墓地一样,曾祖父俞应麓将军的传奇同样被湮没,在县志上,我的叔公,老将军的儿子——身为中国共产党干部的俞百巍尚有一段文字介绍,而功勋比他更为卓著的曾祖父却只有片言提及。曾祖父俞老将军蒙冤而死已经多年,名誉早已恢复,只希望大家能通过此文铭记近代史上来自广丰的传奇——辛亥革命元老俞应麓将军。



我所了解的俞应麓先生和他的家人
  ■后续报道

  《清开垃圾 再现辛亥风云》

  读到晚报有关俞应麓先生的报道后,作为知情人,本人想写上几句以飨读者。

  俞应麓先生(1879-1951)是我市广丰县人。1903年,他与上饶县汪长禄(其孙为已故国家一级作家汪人颐)、贵溪县彭程万(民国末期江西省临时参议会议长)等进步青年,以官费去日本留学,学习新知识,寻求救国之道。

  在日本期间,他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参加中国同盟会,追随孙先生参加革命活动。蔡东藩先生在其《民国演义》一书中,多次写到俞应麓。其中之一就是护送中山先生北上就任大总统。1923年,孙中山授予他陆军上将军衔,驻军广东汕头。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他毅然辞去军政职务,回家闲居。那时上饶交通闭塞。俞应麓设法筹资开发了从浙江省常山到我市玉山、广丰的公路,这是赣东现代化交通第一条公路,是一件大公益事业。

  俞应麓生有三子,除三子俞百圭外,在此对他另外两个儿子略作介绍。

  在日本求学期间,俞应麓娶日本女子安间依姬为妻,生下长子安间勇。1910年,为了回国参加革命活动,他依依不舍地告别爱妻幼子,从此再也没有回去。1984年,70多岁的垂暮老人安间勇,因思念自己的父亲、弟弟,到处打听消息。最后,从台湾打听到弟弟俞百巍的消息。双方相约,一起回祖国大陆为父亲扫墓。1988年秋,安间勇领次女朋子、长婿竹内丰,带上一名翻译,乘飞机来到上海虹桥机场。当他慢慢地走下飞机时,俞百巍第一个迎上前去拥抱哥哥,兄弟两个热泪长流;朋子则用生硬的中国话大声喊叔叔。安间勇因年近八十,年老体衰,不能来江西,只得把拜祭父亲的心意托付给弟弟。

  俞应麓驻兵汕头时,与当地一女青年吴凤琼结为连理,生下次子,取名百巍。百巍生性聪颖,勤奋好学,上饶中学(即今市一中)毕业后就读福建协和大学,不久,转学就读于中共南方局直接领导的香港达德学院。俞老把爱子亲自交给当时在香港的何香凝女士,请她费神管教。俞百巍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觉悟,加之当时国内革命形势发展很快,他便回到内地,在白色恐怖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4月,中共闽浙赣区委闽西北特委书记蔡敏奉命潜入江西,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先是在赣南一带活动。1948年1月,正式成立湘赣边工委,活动地区一再扩大。俞百巍担任中共赣东工委书记,至今仍健在的93岁的贵州省师范学院老院长熊荒陵为副书记。

  赣东工委的活动地点主要是广丰县城,尤其是俞家大院。俞应麓先生对他们的工作十分支持。自1948年秋至1949年春,广丰城乡党的工作发展很快,工委下属的信江支队发展成为400多人、300多条枪支的武装力量。他们于5月初配合二野五兵团五十一师一举解放了广丰县。

  赣东工委的活动范围扩展到玉山、上饶、横峰、弋阳等地,共吸收党员近200人。除多数留在本地各部门工作外,他们中包括俞百巍、熊荒陵在内的49人于1949年9月随二野五兵团西进贵州,迎接新的革命任务。俞应麓对儿子的事业壮举感到欣喜与骄傲。

  俞百巍进入贵州,经过数十年的打拼,成绩显著,最后担任贵州省文化出版厅厅长,光荣地出席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为家乡争得了荣誉,他1997年因病逝世,享年69岁。俞家后人现仍居住在贵阳市,工作于省直有关部门。

  (徐克义)俞应麓亲人向记者介绍“将军墓”历史

  本报讯(记者 姜南勇 程晖 王涛 摄影报道) 辛亥革命元老俞应麓将军的墓地正在被逐步清理干净,沿着历史的轨迹,记者也找到了俞应麓的亲属,了解了更多有关将军墓的历史。

  3月13日,在广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记者见到了当年俞应麓将军的丫鬟、96岁的朱大娟。老人和俞将军有一个儿子,现在天津生活,老人和养子郑伟水生活在一起。老人佝偻着身体,但思维仍然清晰。老人的养子媳妇王翠仙说:“婆婆曾经讲,公公俞将军对家里人都十分好,那时侯婆婆是俞将军的丫鬟,常跟随他出国考察。家里有个放牛的家丁十分贫穷,俞将军常在饭后为他留下一碗饭菜。将军与我婆婆朱大娟生的儿子叫俞白圭,俞将军另两个儿子均已去世。”

  回忆1989年10月修墓的时候,广丰县永丰街道北门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郑宇回忆说:“那时候我还是名初二学生。墓建成那天人特别多,老百姓听闻是将军墓,都特别崇拜与尊敬,而我也是那时候知道广丰也有这么一位辛亥革命元老。以后不时有人来拜祭,通过大家讲述,才知道将军墓前后之事。”

  家住十五岭山267号、位于将军墓后的76岁老人马希凤说:“据说俞将军是辛亥革命孙中山的追随者,1950年受诬陷被枪毙。死后,无人敢认尸安葬,只有一位替他生了个儿子的丫鬟将他拖到此处山包,看到有个坑,就将他埋于此地。1989年将军被平反建墓的时候,就在原地修了墓。”

  记者联系上了远在天津的俞白圭。70岁的老人在电话里讲述道,1942年,13岁的他就到了天津,现在生活一般,也算子孙满堂。小时候,家教十分严格,很多事情都是令行禁止。父亲平反当年,他花了2000元购置40平方米土地修建的墓地现在却被垃圾环绕,墓前的一棵树也被压坏了,但墓地整体完善,仅2013年对墓地进行了一次小维护。现在每年都会回家,也希望自己能够回到父亲的家乡,陪伴自己的母亲。据史料记载,俞应麓将军是广丰人,曾与黄兴陪同孙中山先生远赴重洋,寻找救国真理,成立同盟会,并于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攻占抚署。1938年,中共闽浙赣边区党委书记曾镜冰奉命改编闽北游击队为新四军三支队,他代表各界群众亲赴铅山石塘驻地慰问,登台演讲,赞扬新四军抗日救亡精神。抗战期间,接受中共闽浙赣区委委托配合开展党的工作。1950年冬,他受到诬陷,以“通匪反叛”“贪污公粮”等莫须有罪名被逮捕,次年4月被判死刑。1989年7月29日,上饶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宣告俞应麓将军无罪,公开平反,恢复政治声誉。被遗忘的辛亥革命元老——俞应麓将军
    大镇压的1951年4月4日,一位73岁的老人,被押到江西省广丰县城北郊,一声枪响,老人栽倒在地,鲜血流淌,染红了一摊野草。这位老人叫俞应麓,字咏瞻,广丰县人,人们都叫他俞将军。枪决之前,他还担任县人民政府支前委员会主任的职务。一夜之间,他竟成了“恶霸”“通匪”的要犯,命丧黄泉。
    俞应麓是“通共”,“通匪”罪名系子虚乌有,不能成立。事情是这样的,1948年11月的一天,是俞应麓的七十大寿,地下党在广丰县城为俞主持祝寿活动。国民党也派军统少将陈次松前来祝寿,送了俞一帧挑衅性的寿扁,上书“势若游龙之善变”。俞应麓坦然一笑说“我是国民党元老,但国民党一旦不奉行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我当然不能与之同流合污。这善变,是忠义之变。”俞应麓大义凛然,这就是后来被诬为“通匪”的口实。俞应麓的特殊身份,在当地影响很大,声望很高,中共有关方面请俞担任广丰县支前委员会主任,其实这都是正面的影响,对革命有利。土改.镇反运动开展后,有人据此定他为“恶霸”,冤哉枉矣!对俞应麓的平反,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催办,一直拖到1989年7月29日,江西省上饶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郑重宣告,撤销广丰县法庭1951年4月4日对俞应麓的刑事判决书,并宣告俞应麓无罪。无罪而诛,千古憾事!
    1992年4月3日《南方周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