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前有刘汉之辙,朱元璋仍旧要搞藩封?
============
宁可自家人杀自家人 总比江山易姓要好
============
2016.05.29 感谢大家的回答 补充下 藩封的好处不少 不过这个问题 请看题目 主要侧重于它的弊端
32 个回答
汉朝之后的隋唐,是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这两个国家的特点就是继承了南北朝,而南北朝战乱并不太多,所以南朝、北朝的地方政府得到了有效的保留,国家可以很快的恢复秩序,可让中央发号施令。
北宋初立,也有后周多年的苦心经营,而对南方各国的战争,也未有大规模的拉锯战,所以南方各地政府也统统被北宋接收,迅速实现统一。
但元末遗留下的社会并不同。
我做了一张图,图中是朱元璋分封的儿子们的封地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王爷们分布如下
东北地区:2位
山西地区:3位
华北、中原地区:6位
西北地区:5位
西南地区:1位
华中地区:4位
然后我叠加了一些其他神秘的东西
黄色地区为汉人传统聚居地区
蓝色为蒙古人活动范围
可以看出,韩王、辽王、燕王、谷王、晋王、代王、秦王、安王、庆王、肃王、岷王这一系列封地都集中在长城防线上,后来明长城也是以这个范围重新修筑。
江浙沪根本没有什么封王,很重要的一点是,经过元末乱战,中国能住人,能有人,还有钱的地方,只有江南地区了,作为太祖的老巢,当然要杜绝内战问题。
然后我又加了一点奇怪的东西进去
绿色为,从1127北宋灭亡年开始,直到1368年明朝建立,一直被金人、蒙古人统治的地区
整个北方汉人聚居区,长达240年,240年!!两百十四年间,汉人朝代没有对北方中国进行过一丁点有效的统治!
也就是说,南宋亡了一百年,而北方亡了二百四十年!更有甚者,从938年开始,臭名昭著的幽云十六州,脱离汉人统治长达四百三十年!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240年,已经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寿命了。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朱元璋要把儿子的75%分封在绿色的土地上,那是因为这片土地经历两百多年的战火、外敌摧残,人口锐减、文化凋零,社会早就瓦解了,甚至可以说,跟南方汉人政权治下的汉人已经差的太远,一个王爷,意味着来自中央的整套管理体系直接到达地方,不仅可以加强地方与中央的联系,更是确立了汉人政权对本地的直接统治权。
所以,《洪武正韵》出现了,全国性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出现了,这都是在为缩小南北差距所做的努力,不然,要不了多久,南北的隔阂将把汉人分成南北两个民族。
我们应该庆幸,中国有朱元璋这位雄主,把一个已经分离了240年的民族重新统一,大家可想想两岸分裂70年,已经开始麻木不仁,更何况消息闭塞的古代?
后果也有,原本直接被汉人殖民的北朝鲜飞了,河西走廊也回化了,因为两宋以来汉人势力的收缩,这些领土再也不会被汉人殖民化了。
这位先生的图可能有些差池,咱家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修补了一下bug。
2016年5月30日酉时三刻更新:
看你们这么热情,我一句话不说也不好,那么就简单发表一下私见吧。
事实上没有人记吃不记打。
明朝之前,历史上有过几次分封诸王的行动,而影响比较大的,首先就是汉初的郡国并行,最后导致了七国之乱,其次就是西晋的分封,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然后就是元朝的诸王出镇制,这个也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安西王阿难答,比如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
朱元璋搞的这个分封诸子,很明显,和汉朝的不一样。汉朝那是独立一国,党政军财一把抓,说翻脸就翻脸。和晋朝的也不太一样,晋朝是世家大族为基础的国家,而自身得国不正,导致晋武帝对世家大族并不是完全的放心,而且他认为曹魏被自己干掉就是因为没有宗室藩屏,所以在泰始元年“革魏余弊,遵周旧典,并建宗室,以为藩翰”,无非就是觉得自己当年欺负人家曹魏的时候连个帮衬的本家人都没有,所以想通过分封诸王来羽翼自己的皇室。但是跟汉朝的那次相比,晋朝给与诸王的权力明显少了一点——能够收税拥兵但是没有行政权,这就呵呵了,须知枪杆子里出政权,有钱有枪的还怕没权?所以西晋的封王虽然本意上对西汉的那种郡国并行来个改革,但是很明显没什么卵用。
但元朝的不一样了。元朝的宗室制度叫宗王出镇制度,包括镇守和林的北平王,镇守吐蕃的西平王、镇西武靖王,镇守云南的梁王,扬州的镇南王,宁夏的秦王,肃州的豳王,以及东道诸王、西道诸王,无不是手握重权一方诸侯,其中镇守北边的权力最大,内地的比较小,而且与汉、晋不同的就是这些宗王没有自己的“封邑”,所谓“就藩”,也不是把这一个路的党政军财都给他,真正属于他的地盘不过一个王府。虽然元朝也出现了安西王阿难答、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等几次叛乱。,但是基本上算是普普通通,甚至没有地方起义来的猛烈。
如此而言,朱元璋搞的分封,与元朝的宗王出镇制度不无关系。首先来说,世镇云南的西平侯沐英是他干儿子,这与元朝的梁王、云南王世镇云南没什么不同,无非是一个为王,一个为侯;其次,分封诸子为王也是如元制,掌兵不掌民,如果没有“宗室”这层外衣,其实和明朝后来的总镇总兵没什么区别,“封地”不过王府;再次,明初分封诸王多是边境线,少数在内地也都是青州、开封这样的雄城重镇,这和元朝宗王出镇扬州、武昌什么的也差不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明初分封的塞王,几乎就是辽金元宗室领兵的翻版。女真可以用宗望、宗弼领兵灭北宋,蒙古可以用忽必烈灭大理,可以用口温不花、忽必烈灭南宋,为什么汉人就不能用宗室来打别人呢?明太祖年间八次北征大漠,洪武二十三年的第七次、二十九年的第八次,二十四年齐王出镇开平卫,三十年湘王、楚王伐古州蛮,都是宗室领兵,和金元没什么区别,尤其是第七次北征,“敕王弼率山西兵听晋王节制,其余均听燕王朱棣节制”,此次齐王也带兵参与。而此时傅友德、曹兴、王弼都在,不是没有能打的人,但还是以宗室出兵,其中很有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效仿金元的宗室领兵。
而“宗王出镇”制度在明朝也得到了体现,尤以北边明显。以上图为例,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除了太子在京,赵王、皇子朱楠夭折,剩下的二十三个儿子,分封在南宋领土之外的宗王有十八个,散布在后来长城九边一线的则有韩、辽、沈、燕、谷、代、安、庆、肃九王,宁王更是封在塞外,若是加上陕西的秦王、山西的晋王,就是十二个,也就是说,光一个九边沿线就占去了朱元璋一半的儿子。
若是只算朱元璋时代出镇的宗王,则有洪武十一年的秦王(镇西安府)、晋王(镇太原府)、燕王(镇北平府),十四年的周王(封开封府)、楚王(封武昌府),十五年的齐王(封青州府),十八年的潭王(封长沙府)、鲁王(封兖州府)、湘王(封荆州府),二十三年的蜀王(封成都府),二十五年的代王(镇大同府)、肃王(镇平凉二十八年改肃州)、辽王(封广宁州),二十六年的庆王(本封宁夏,暂镇韦州)、宁王(镇大宁卫),二十八年的岷王(二十四年封岷州,是年镇云南府)、谷王(镇宣府)十七个,而其中封在与北元的边境线上的九个(算上岷王则是十个),此外,洪武二十四年将韩王封国开原,沈王封国沈阳,但是因为年幼而未就藩,若是加上这俩,则是十九个王里十二个封在边境——意图很明显,平安城哦不,与元朝一样,自家人守自家的大门。
综上,窃以为明初的前有刘汉之辙,而朱元璋仍旧要搞藩封,就是因为老朱学习了元朝,自认为找到了一条既可以使藩王藩屏中央,又不至于出现汉、晋之乱的“好办法”——宗王出镇制度。
PS:咱家找到了一段朱元璋对自己儿子说的话:“自东胜以西至宁夏、河西、察罕脑儿,东胜以东至大同、宣府、开平,又东南至大宁,又东至辽东,抵鸭绿江,北至大漠,又自雁门关外,西抵黄河,渡河至察罕脑儿,又东至紫荆关,又东至居庸关及古北口,又东至山海卫,凡军民屯种地,毋纵畜牧。其荒旷地及山场,听诸王驸马牧放樵采,东西往来营驻,因以时练兵防寇。违者论之。”大约这便是朱元璋把儿子扔在边境线上的原因吧。
@朱道榛 的答案中藩王的封地位置是有一些问题的。
最明显的问题是宁王。宁王最早的封地是大宁,今内蒙古赤峰市。永乐年间迁到江西南昌的。
韩王洪武年间封,但是永乐年间就藩,分封地也不在东北,在陕西平凉府(今甘肃东部)。
实际上明朝早期削藩之前,藩王的就藩也有一些微小的变动,在此不一一列举。
感觉问主这个问得挺好的,个人觉得有两点吧。
宗族的安全感问题。中国的宗法式社会,我觉得即便是在今天也没有改变,越是长大就越有这种感觉。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即便你富有了,也需要惠及更多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感,也需要更多的人来守卫你的财富,而具有血缘关系的宗亲,是第一选择。
朱重八和刘邦都是出身比较底层的皇帝,打天下靠的就是一帮宗亲和玩泥巴长大的兄弟,而且需要注意提这个宗亲很弱,不是很强。朱后来拼命生儿子,搞了二十多个儿子,还有很多干儿子,就是在壮大自己宗族的力量。这些人是利益共同体,皇权将来要靠他们来拱卫。
而如果是本身就是豪门大族出身的帝王,自己的家庭本身就很大,同姓门族很旺,本身就是强大的集团势力,可以稳固自己的地位。比如汉光武,唐太宗,本族势力强大的时候,外姓的威胁就相对低了,不需要特别防范,而本族比较弱的时候,外姓的势力就需要严格限制,否则就有被上位的危险。封藩虽然可能有外并内的危险,但是不管谁并谁,天下非刘者不王,天下始终是掌握在自己家族手里的,不会江山易姓。
回到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家庭企业,重用的无非还是宗亲,难道是没有能干的外人,不是,是不能信任。国企可以被高管吞并,家族企业的成果同样可能被人偷空,这就是中国人的才干。
封藩的必要性。明朝最大的敌人是北元,无论是王保保还是后北元,虽然蒙古被赶出长城以北,但是要知道当时南至印度,北过西伯利亚,西到欧洲大陆都是蒙古人的天下,蒙古的残余势力依然非常强大。后来的瓦剌和鞑靼屡次入侵也证明蒙古的强大。这和北宋的环境比较相像,宋太祖为了保持自己天下不被军人取代,采取分兵制和调兵制,皇权是有保障了,但是边卫很弱,导致对外族的无能和最后被金元狂虐。因此,为避免宋朝的命运,大明必须在北边(明朝著名的九边防御)保持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有人长期驻守。是选择交给有能力的将领,还是选择交给自家人,当然后者更有安全感。进攻对将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防守只要会死扛就行了。
朱重八最后放弃迁都北京是个比较大的失误,南京离北边太远不方便掌控,如果在晚年能迁都北京就比较好,重边的这些军事都离皇权很快近,便于直接监控,部分力量还可以直接划归中央管理,藩王位想作战就不那么容易了。
明朝的封国其实在本质上与前汉的封国的大不相同的。西汉初期刘邦分封的王其实更像是西周时期封国,是真正意义上的封邦建国,在名义上要服从于天子,然而其属地是完全跟中央政府没有一点关系的,从现代意义上讲,西汉早期的形式更像是邦联国家,各个邦国时有自己的军队和官僚体系的(请懂国际法的诸位解释一下是不是可以认为中央政府在封国时没有主权的?),所以当年吴王刘濞带着楚国一帮弟兄起兵的时候景帝简直是吓得要了命,太尉周亚夫也是费了好大劲才解决掉诸侯国的叛军的。
回头看明朝,这个问题就不一样的,朱元璋不可能明摆着西汉的前鉴视而不见的,实际上对此确实有过不少的考虑,首先是明朝的封国紧紧相当于地方的一个机构而已,在地方明朝建立了完整的府卫官僚体系不受封王的制约。明朝的各封国时没有军队的,各个封国只是保留了基本的警卫力量而已。关于上面@朱道榛 说的依靠封王传达中央的命令是没有根据的。但是朱元璋之所以封王还是有守边的考虑的,将领靠不住,中央军令又太遥远,所以老朱考虑“在地方政府挡不住的情况下,藩王可以考虑领导地方军事力量”。朱元璋对藩王的权利是有不少限制,包括“不裂土,不临民”,对封王的军事力量都有严格数目限制 (9000~15000不等),还有不能年幼的时候之国(这个记不清了,待查)。当年朱棣起兵第一步就是先包饺子,把北平府的主要党政军领导请到自己家里干掉,所以北平守备力量瞬间瓦解,朱棣才得以起事。
另外,从来没有哪个皇帝把自己最肥的土地封给别人的吧,看下西汉的封国,没有在关中地区的吧:
至于@变形钢筋 提到封国的弊端,我说说我个人的意见:
说西汉的封国,地方封国拥有几乎完全国家主权,地方势力过于强大势必对中央政府造成严重威胁。某不攻自破的联盟就是靠着地方分离主义势力膨胀垮掉的。即便是封国没有对中央造成威胁,地方势力对财权事权的垄断也对中央政府的发展构成阻碍,因此结局恐怕是两者必将一战。
再说明朝的封国,尽管朱元璋对封国有权限有不少限制,然而皇权势必要高于地方政府的 (朱元璋对于地方大员与亲王的关系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地方官员不论级别一律需要对亲王行叩拜礼等等)。事实上,在地方形成了不平等的二元行政结构,即便有所规定长期势必不能避免亲王对地方政治的染指,何况亲王还有一定军事力量以及“有事可领兵”这种root权限,长期看将造成地方行政混乱,危及政权的稳定,后患不可谓不小。
所以各朝封王问题不外乎三种解决方案,一是削藩,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但是捅篓子也是妥妥的。二是供起来,财事军权都没有,花钱朝廷出,清朝就这样,短期问题不大,长期财政负担太重。最后一种政权崩溃,西晋是典型。
前文高赞答案说过,藩王大多戍边,这是很必要的,古代通信不便,如果前线发生战事,藩王可节制前线,直接指挥,有利于战事。为此,明初藩王军事方面均受过正规教育,尤其是燕,宁二王,尤为善战。
自古以来,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中国各家王朝都在绞尽脑汁的构筑一种可以长期维系家天下稳固的体系。但翻来覆去,无非都是在皇室分封制和地方行政化两种方式之间来回切换。
秦惩先周分封之弊推行天下郡县,汉又吸取秦的教训分封诸王,后来分封制的弊端初显才有了郡国并行。西晋袭曹魏宗室之弱得天下,所以天下分封。南北朝建立,西晋丧乱未远,从此绝了分封的念头。北宋充分吸取唐藩镇割据的教训,充分发挥了行政官员尤其是文官的能量。而至于明,朱元璋在综合前朝教训的基础上,很容易会想到宗室羸弱的因素,于是有了以分封强化军事力量,以宗室护卫家天下的做法。但另一方面,明朝各省三司并行的行政制度很完备,保证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所以,也许,在当时的明太祖看来,既维持了军事控制力,又保证了行政控制力,这种制度设计应该是完美了~即便换作是我们,想一想也觉得这样不无道理。
但是~朱棣藩王上位之后,彻底绝了宗室分封实权的根子~
朱元璋之所以坚持分封,并非没有汲取历史教训,实在是帝王的无奈选择。做皇帝图的是什么?就是保住一姓江山。朱元璋辛辛苦苦了一辈子,打下的江山让别人坐了,非气得在皇陵里打滚不行。而历史上篡位者无非两类人:权臣和藩王。如果权臣篡位,那朱姓王朝就得改姓,但藩王篡位不同,不管哪个藩王篡位,将来皇帝位子还是姓朱的人坐——这是最坏的结局,但对于朱元璋来说并非不可接受。
但这种“帝王心思”实在上不了台面,没法公开给大臣们解释,所以朱元璋只能高喊“骨肉至亲”这种大义凛然的话自我安慰。
如果北宋和西晋换一下政策,北宋大封诸侯王让他们把辽国和西夏推了,西晋杯酒释兵权解除八王的兵权,那两个国家都会比现实中好过
而明初的状态和北宋有点像,元朝是蒙古诸汗国中第一个被非蒙古人消灭的,明朝的北方、西方还有许多蒙古汗国,革命尚未成功,因此需要学西晋那样封王保持战斗力
关于明朝分封制度已有众多的各类观点、认知和研究成果。有些人认为明初时期,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主要集中在宗室内部争权夺利,而分封制是其产生上述矛盾的基础;有些人认为明朝的分封制完全是政治制度上的一种历史倒退。还有诸多的观点,在此不再赘述。(观点节选自《明代宗室分封制述论》)
答者认为明朝分封制度是伴随着明朝国力的兴衰而不断演变的,明朝分封制在各时期的具体政策也不尽相同。明初朱元璋初创分封制,一般认为是朱元璋想通过宗室子弟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建立朱氏家天下。结合当时的客观环境尤其是通讯手段来说,这种分封制答者认为是有效的防范了些意外事情的发生。、
明朝建立不久,朱元璋便在洪武三年夏四月乙丑“册封诸皇子为王,又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节选自《明太祖实录》),此时朱元璋实行分封制已渐有雏形,尚需完善。后来朱元璋又以《皇明祖训》的形式确立了宗室爵位制度。共分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8等,每一等又有严格的世袭规定和较为丰富的食禄规定。这种比较严格的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封授爵位结合明朝宗室高增长率的人口增长特点逐渐造成明朝中后期财政负担日益沉重。
洪武五年“置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王府设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万九千人”(节选自《明会要》) 此处看来各亲王拥有自己直接指挥的护卫队伍,各郡王也有一定的数量的护卫。除此之外,“凡王国有守镇兵,护卫兵。其守镇兵有常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如本国是险要之地,凡遇有警,不分缓急,本国与常选兵马,并从王调遣。”(节选自《皇明祖训》) 这些皆为临时举措,并非定制,只有护卫兵才是诸王法定的军队。明初时期,各地逐渐稳定后,朱元璋还通过培养宗室势力,逐渐将军权从开国功臣手中转移到宗室手里,此举措虽逐渐减弱开国功臣的威胁,但却将宗室势力培植的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答者认为切莫小看各统兵宗室的护卫军队,和这些临时举措。正是缘于兵权,所以明初各藩王可以通过此优势逐渐扩大其在封地乃至中央朝廷的政治影响力和话语权,然后慢慢触及到经济层面上。以“靖难之役”比较公认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各地藩王如果没有强大的封国经济支持,答者认为朱棣很可能兵败。另外自洪宣之后,宗禁日严,也可看作是明朝廷对宗室统兵的弊端所作出的应变之策。
以上仅是答者浅见,以后碰有新的观点还会补充。
特别是配的图都很棒。
不过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看这个问题。
1、分封藩国和中央集权,是否矛盾?
一般来说,当国家政权不存在值得一提的挑战势力时,削藩是中央加强集权的必然选择,这点往往让我们将分封藩国看做是削弱中央集权的做法,然而这忽视了帝国内部的挑战者,即地方豪强势力。以中央政府或朱洪武的角度而言,建政初期各类地方武装和豪强势力,才是心腹大患,分封藩国可以用自己人来代替外姓人掌握地方政权,是很自然的选择。这点和刘汉建政初期的状态非常相似,自然也就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2、靖难之事的结果能否说明分封藩国不对?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以一隅伐全局而能战而胜之的,仅此一例。这是燕王朱棣的英明神武和建文的昏招迭出相辅相成的共同结果。理论上朱棣和皇太极一样,没有任何胜算,所以从决策者而言,朱洪武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至少不需要承担主要责任。
3、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替代分封藩国?
在古代交通并不便利、信息传递缓慢和物流成本高企的条件下,中央集权的办法并没有太多,如果是帝国中期官僚体系成熟完备的情况下,可以用科举选拔官吏来进行有效统治,然而帝国初创阶段并无大批可靠的官员来代表中央去制服地方豪强,只有靠血缘凝聚,这是分封藩国的现实考虑。
替代的方法就是类似宋朝的半地方自治,如折家将之流,或者满清的三藩,很难说比亲王分封更好。
再套用一位西方哲人的话:我们通过学习历史发现前人从来不向历史学习。
晋武帝为什么要分封诸王?深入的原因不去细究,单从浅层的表象来说,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一,宗室为造晋立国大功,所以要酬谢,这是权宜之计,所以后来武帝重新分封的时候加强了大宗的力量,削弱了小宗;二,武帝需要通过这样一个分封秩序明定正朔,确立自己这一系的地位,顺带把齐王这个地位很尴尬的人赶到藩国去,绝了他的念想,这是分封在确立正统方面的作用;三,太子力弱,难以驾驭群臣,天下方定各地又多有潜伏的暗流,所以分封建藩让诸侯王镇守地方既可以拱卫中枢,又可以预防不测。
不具有普遍适应性的酬功咱们不去说他,一般来说后来皇帝选择分封基本上就是看中它确立正统、拱卫中枢这方面的优势了。而明太祖面临的形势跟晋武帝还略有相似之处。
朱元璋原定的继承人是懿文太子朱标,原本是个不错的人选,无论是从继承顺序还是人望能力方面都足堪大任,所以太祖早期分封的藩王大抵是从确立正统、安抚地方、防备边事的角度考虑的,诸侯王的地位并不高,对诸侯王的防范也很严密。
而太子去世,皇太孙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之后,明太祖要考虑的问题就多了。和晋武帝一样,他很清楚维系“正统”的安排很可能在身后造成一定的政治动荡。所以虽然他在之前就已经削弱勋臣的力量,但是仍对勋旧势力加以清洗,以宗室势力主外、可靠人选主内执掌军事,这些措施基本都是为了保证身后政局能平稳过渡做的。
从情理上说,诸侯王在外执掌军事,内部以可靠辅政大臣处理政事这种传承模式应该是在情形比较恶劣情况下的不错选择,毕竟这样一来可以内外相制,保证不起大的变乱,从而帮助政权平稳过渡。更何况朱元璋在设计制度时还有意识的限制了诸侯王的权限,包括不能理政、不得离藩、接受中央监视、限制军队规模、保证中央对军队的最终控制权等等,可以说是是费尽了苦心,他也自以为这样就能取其利而避其害,可惜皇太孙做事太过急躁,结果……
所以这事儿告诉我们,在王朝初期政治运作还跟不成熟、皇权传承的合法性还不够深入人心的时代里,选继承人还是老老实实选个能力强的就好。你以为自己能设计出内外相制、庸主也能保守不失的完美制度,实际上王朝初期的这些政治角色没一个省油的灯,没有一个合格的继承者,任你怎样好的制度也是水中月、镜中花,操心太多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
当然天下最终还是他们老朱家的,我想也就只剩这点能让朱重八同志稍微平衡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