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新闻作品的人性与记者的尊严
——《成长》中文版序言
李希光
《成长》中文版的现实意义
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这样评价记者的:“不要害怕你的敌人,你的敌人只会夺走你的生命。最可怕的是记者,他们将偷走你的尊严。这是由一群无知、自以为是、头脑简单的人制造的舆论。这群连挖沟修鞋都不够资格的人,为了生存,走上了记者之路。”
十九世纪初,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说:“我简直无法相信一个有尊严的男人在碰到一张报纸的时候不会产生丝毫的厌恶。”
多年前,我读到马克·吐温和波德莱尔对媒体的评语时,以为那只是一百年前的记者和报纸。没曾想,一百年后的今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评论》主编史蒂夫·拉夫雷迪是这样评价今天的媒体人的:“满嘴口水的低能儿们正在让那些靠诽谤为生的暴徒获得成功。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而这个时代的标志就是,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可能被一群敲击着键盘的弱智儿童所毁灭。他们没有知识、没有阅历、没有编辑经验、毫不负责;他们有的,只是一只杂牌的调制解调器。”
今天的记者怎么了?为什么这样遭人白眼?一位美国学者指出,今天的许多记者是用媒体来发表个人偏见的人——就像理发师和酒吧招待也时不时会做的那样。更可怖的是,媒体中一些不诚实的人会轻而易举地使人民上当受骗。
今天的记者为什么会这样呢?近年来,我们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遭受着媒体在视觉和听觉上的狂轰滥炸。媒体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报纸、杂志、网络、手机短信、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如果单单计算你每天看电视或读报纸的单元时间,可能不值一提,但是把这五种媒体积累的量合起来,我们可能真的会同意麦克卢汉令人悲哀的观点:“媒体就是信息。”二十四小时的突发事件新闻直播,深更半夜的NBA实况转播或奥斯卡颁奖,声流和视流像洪水猛兽,从不停止,也不歇息,正在毫不留情地把我们的注意力淹没。沉溺于第一时间和现场直播的媒体画面和声音里,媒体本身正在对人类发动一场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超限战。人类生活在这样一个无限制的媒体战时代,正在失去那种恬静、质朴的田园般的生活享受。记者在这样的媒介景观中,失去的是那种慢慢讲述朴实的人性故事的耐性,记者们更愿意充当那种花哨的一夜风流的媒体人。
媒体不仅是信息,也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画面、音响、广告像空气一样充斥着每个空间和角落。人们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看到什么画面、听到什么声音,都与自己的媒体环境分不开。浅薄的电子媒体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中心。这些完全由电子媒体带来的信息洪水,对公众的日常生活究竟有何教育和指导意义?今天的媒体带给读者的东西是读者需要的,还是他们想要的?是记者办报,还是媒介经营者办报?是报道人性化的新闻故事,还是传递宣传信息、娱乐财经信息?今天的报纸是重视改进新闻的报道和写作质量,还是抓眼球、追求利润?
虽然我每天看电视,但是,印刷媒体的写作质量的堕落不能不归罪于电视。电视报道,特别是电视画面,正在严重损害记者编辑的文字水平和写作风格。首先在新闻价值判断、报道视角、报道框架上,本来有头脑和思考能力的编辑记者会跟随着电视上戏剧性的、夸张的、煽情的画面和视角而变得失去了理性。电视新闻的视觉听觉特点导致血腥、暴力、死亡的突发事件成了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新闻制作者关注的是“有看头”的突发性故事:戏剧性的行为、可以拍到镜头大肆渲染的画面、可以绕过人的大脑而直接刺激人的感官。今天的新闻追逐的是突发事件和第一时间。这意味着,媒体听不到枪声和爆炸声响起,是不会去关注问题的。媒体认为“好看的东西”远比深入的普遍人性的故事更为重要。今天的很多媒体是这样运作的,当一个轰动性事件发生后,报纸、电视台和网站蜂拥而上,在报道中相互参照、相互引证。媒体之间的互动结果是:不准确、不公正、偏颇的报道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在缺乏其他说法的情况下,观众根本无法判断其真实性和全面性。问题的严重性是,媒体的轰动性报道最后还变成了历史,存活在人们的记忆中。除非突然发生重大死亡、爆炸、血案事故,今天的媒体不会安排专门的栏目和版面去关注煤矿工人的个人生活、爱情、家庭、工资待遇、劳资关系、劳保待遇、煤矿环保等问题。新闻理论家都明白,突发事件并不等于有意义的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现场拍摄的那些恐怖、暴力、血腥和死亡等暴力画面和尖叫,虽然给观众的是视觉上和感官上的刺激,但并不代表这个事件的全部过程和事件的背景。就如莎士比亚的一句台词,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和繁杂,但是毫无意义”。
今天的新闻教育是在训练未来的记者如何在高压锅里工作,求生存。网络、手机短信、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对新闻周期的挑战,把记者的工作环境变成了二十四小时不停翻滚的高压锅,导致传统新闻学的标准受到挑战乃至伤害。冷战后,媒体的新闻报道功能好像在减弱,人们好似越来越关注媒体的娱乐功能。由于电视强调戏剧化效果,许多新闻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记者,在报道某件新闻的时候,把个人对这件事情的喜好情绪,通过各种面目表情——或惊愕,或愤怒,或激动——表露出来,从而达到对观众的煽情效果。媒体正在把人民与自己的实际生活隔离开来。毫无意义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会被媒体吹气泡似的膨胀成伟大的历史一页。克林顿关于性丑闻的撒谎比起约翰逊、尼克松在越战时期或布什在伊拉克战争时期的谎言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因为,克林顿的谎言没有造成一个生命的消亡。但是,并没有一家媒体因为布什或尼克松在伊战和越战上发表谎言而呼吁弹劾他们或要他们下台。莫里哀戏剧中的人物:头脑发热的丈夫(克林顿)、爱调情的女佣(莫尼卡)、心怀恶意的小姨子(Linda Tripp),故事发生地:白宫。媒体和公众忘记了这是一个戏剧,甚至是一个滑稽剧。人们在读这些报道时的态度是什么呢?恐惧、好奇、兴奋、娱乐、嘲讽、愤怒、苦恼、抚慰、心安、有用?媒体的关注焦点在变形、扭曲。
媒体的悲哀还在于,一方面媒体通过高度的娱乐化和商业化大赚芸芸众生的钱财,而另一方面,媒体的记者编辑们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当成普通百姓的代言人,而更愿意大众把他们视为精英阶层的一部分。有的记者走得更远,他们甚至都不屑在写作中运用记者的描写笔法,而是也学着学者的腔调夸夸其谈。这些新型记者,或者所谓学者型记者就像牧师那样,大量的版面被他们的空谈占据。拉塞尔。贝克说,“美国新闻界的传统对媒体的要求是:安慰那些被折磨的人,折磨那些生活享受的人。而今天,那些媒体的投资者和老板,包括其中的某些大记者和主笔,本身就已经成了生活享受的人,而原本指望他们去折磨那些生活享受的人。也无法指望这些人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慰那些受折磨的人。”这些主持人、主笔的工资比被他们采访的政府官员高,他们自己进入了官员和大公司的决策圈子,好像变成了精英的一部分。主编和主笔们如何站到人民的立场上?应该派这些精英型记者到大街上卖一年报纸,或者派他们去街道派出所当一个月的警察,或者是到一个乡村小学教一学期书,或者是到大学生宿舍当一年保洁工。让他们从街头社会底层或草根阶层了解一下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学习拉塞尔·贝克的新闻写作风格,讲述普通人的普通故事。
我们从《成长》中学到什么?
新闻记者的核心任务是做好邮递员,准确无误地传送信息。但是,传递信息的新闻报道仅仅是完成了记者的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是在这篇报道里讲一个能渗入读者或听者灵魂的好故事。深入读者的灵魂,也就是打开读者的心灵之窗,需要记者把新闻写作当艺术那样,用艺术家那种苦心孤诣的精神,钻研写作艺术,勇于探索,尽善尽美,不留遗憾。用人性的观点和一套娴熟、敏捷和精确的手法采写你的作品。
如今我在清华大学上新闻采访写作课时,每学期总是要同学花两个星期完成这样一组阅读和采访写作作业:阅读美国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拉塞尔·贝克的童年自传《成长》,然后请同学们结成对子,相互采访,完成一篇写对方的人物特写:《某某某的童年》。
拉塞尔·贝克曾说过,热爱新闻写作和想当记者的人多半都有一种浪漫的理想或梦想,他们或者希望成为马克·吐温、海明威似的作家,或者成为某个大媒体的总编、首席记者、或者成为法国人所说的“大牌记者”。
在今天越来越多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把培养“媒体人”而不是“记者”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这组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人是优秀记者:一个优秀的记者是能在每星期发生的各种毫无意义的事件中发现有重大意义的报道或写作主题。我为什么要选《成长》这本书作为学生仿效的摹本?这是一本自传体杰作。但不是要同学们自恋或自我陶醉。首先写自己的或同桌同学的故事,在讲述好自己故事的基础上,再去采写别人(同桌)的故事。通过这个练习,让同学们体验普通人故事的乐趣。通过同学之间那些安静简单的故事,读者看到一个早熟的儿童、她或他的活力、独特的性格、自信、潜在的勇气和聪明劲儿,从儿时看到他或她的今天。通过童年故事的叙述,即通过前世分析现世、展望来世。从个人的天然素质,看看她或他是否具备讲述故事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巨大的乐趣。通过这样一个练习,教同学们讲老实话,在朴实的事实陈述中展示真理性的东西。从技巧训练上,看看学生引述儿时的直接引语有多少是精确的。让同学们看到他们儿时的身影、听到他们儿时玩耍的声音。让同学们感受到真实的、有冲击力的、有感染力的故事来自深入的采访报道。任何为事实涂脂抹粉的描述都会在同学中引起哄笑。同时,要求同学尽可能地在一个充满了人性化的框架内,通过童年时代故事的叙述,展示时代的烙印和社会大环境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影响。在新闻作品中,最难采写的正是上述这些没有新闻价值的普通人的故事。但是,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却是广大普通人民群众生活的缩影,其社会意义可能比某个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更有价值,他们的故事是生活更深层次的现实,是更贴近真相的社会现实。
拉塞尔·贝克是在《巴尔的摩太阳报》这样一家地方报纸初为记者的,由于采访写作和新闻敏感超人,被总编辑派驻白宫。但是,贝克到了白宫后发现,“白宫是一个单调的场所,你坐在那里只是听到人们的呼吸。”后来,《纽约时报》总编聘他为该报专栏作家。贝克两次获得普利策奖,后来还担任了普利策奖的评委。《成长》是一部获得了普利策奖的作品,如果你在搜索引擎www.google.corn上打下“Growing Up by Russell Baker”(拉塞尔·贝克著《成长》)这几个字检索,你至少可以获得557000项查询结果(2006年2月1日查询结果)。贝克的《成长》写的是他个人的故事。作为个人故事,首先是吸引读者,在作者的生活和性格上找到与读者的关联点,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找到这种联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颇费一番头脑。这里面凝练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作者的叙述手法和态度就像走钢丝那样,在自嘲和自豪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他是用一种甚至近乎平淡无奇的写作风格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他的文字的优美之处恰好就在于其简单和朴实的文风,以致使读者在阅读他的故事的时候,完全沉浸在他的思路里了,完全忘记了他在语言上是否在雕琢和装饰:
我只好领了圣旨,带着一颗沉重的心进入了新闻界。几乎
从我记事时起,母亲和我就经常干这种仗,甚至可能在我记事
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那时我是北弗吉尼亚的一个农村小孩儿,
而母亲对父亲平庸的工人生活不满意,她决意不让我长大后像
他和他们那帮人——手上结着老茧,背上吊着工装裤,脑子里
只有四年级的文化水平。她对于生活有着更美好的向往。她
让我到《星期六晚邮报》做事,就是想让我尽可能早地脱离父亲
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男人们黎明即带着午餐盒出门,埋头
干活,灰头土脸,死后只留下几件破烂家具。在母亲眼里,美好
的生活就是要有书桌和洁白的衣领,熨得笔挺的衣服,晚上可
以读书或愉快地聊天,甚至可能——如果这个男人非常、非常
幸运,中了头奖,真的成了相当有成就的人——每年有五千美
元这么大的一笔薪水,可支付一所大房子和一辆带后座的别克
车,可以去大西洋城度假。
这样我又背起我的期刊袋出发了。我害怕那些可能成为
顾客的人家的狗,它们总是在门后狂吠。我羞怯地去摁陌生人
家的门铃,要是没人来开门,我就大松一口气;要是真有人开
门,我就很慌张。尽管母亲对我谆谆教导,但我还是说不出那
些动人的推销辞令。门开了,我只是简单地问:“买份《星期六
晚邮报》吗?”在贝勒镇很少有人买。这个小镇只有三万人口,
几乎每个星期,我都摁了大多数人家的门铃。但我这三十份期
刊卖出去的很少。有的星期,我六天跑遍了整个镇去兜售,但
是到星期一仍剩下四到五份没卖出去;那时我就很害怕星期二
早晨的来临,因为又一批新的三十份《星期六晚邮报》会如期放
在家门口。
“最好今晚出去,把剩下的期刊卖掉。”母亲总是说。我经
常像站岗似的站在繁忙的十字路口,那里红绿灯控制着来自纽
瓦克的返回郊区的人潮。红灯时我就站在人行道的路缘上,向
开车的人大叫我的推销词:“买份《星期六晚邮报》吗?”一天晚
上下雨,车窗都对我紧闭着,我只好湿漉漉地回了家,一份也没
卖出去。母亲把多丽斯叫来。“和巴迪再去,让他看看怎么
卖。”她说。
多丽斯那时七岁,她满腔热情地跟我回到那个街口。她从包
里取出一份期刊,红灯时她就大步走向最近的车,用小拳头使劲
儿敲车窗。司机看到个小矮人在袭击他的车,大概吃了一惊,于
是便放下车窗来瞅瞅,这时多丽斯把一份《星期六晚邮报》猛递到
他面前。“你需要这份期刊,”她尖声说,“只要五分钱。”她的推销
是不可抗拒的。在灯变了六次颜色之前,她就把这一整批都处理
掉了。我一点儿都不觉得丢脸。相反,我非常高兴,决定犒劳她
一下。我把她领到贝勒大街的菜市场,花五分钱买了三个苹果,
给了她一个。“你不应该乱花钱。”她说。“吃你的苹果吧。”我咬
了一口自己的苹果说。“你不应该在晚饭前吃东西,”她说,“这样
会弄坏你的胃口的。”晚上回到家,她尽忠职守地报告我乱花了五
分钱。母亲非但没有责备我,反而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背,说我还
算明智,买了水果而没有买糖。母亲从她那无穷无尽的谚语库里
找出来一句,告诉多丽斯:“每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拉塞尔·贝克通过他童年与妹妹街头卖报的故事,写了他八岁时就打入新闻界,卖报纸自立。贝克童年遭遇的幽默、平庸、残酷、野蛮的故事,他童年干的蠢事、家庭的困难、田园诗的描写,都是让广大读者而且是成年人着迷甚至激动的。读者通过故事中人物在生活现实中的成长奋斗,感到奋斗的勇气、智慧和自信,同时从贝克的人生经验中获得人生成功的线索。
从《成长》一书,新闻学院的学生发现,要让读者对普通人的故事产生好奇心,首先是有一个新颖的叙述角度和叙述形式。但是,不可以虚构故事事实和故事人物。
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最终能否见诸报端取决于记者的采访深度、叙述技巧、文字的运用,而不在于被叙述者本人生活的平凡无味。正如盖·塔利斯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本小说”。关键在于记者必须在这个普通人与广大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让读者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一种信任,感觉到这个人物是你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他(她)就是你所喜欢的人,他(她)的爱也就是你的爱,或者故事中的人物就是你本人。对于故事中的人物的缺点、过错、道德上的瑕疵,都真实地写出来。但是,作者要带着一种宽容和尊重故事中的人物去讲述这些毛病,而不是人身攻击。
拉塞尔式的专栏作品通常讲的故事既不是重大事件,也不是名人高官大腕大款,更不是专家学者。他采写的多半是普通人的普通故事。这些普通百姓,面对记者的问题,谈起自己的生活来,或者议论起国事来,往往是直言不讳,甚至滔滔不绝,一个个都显得比电视台里的那些星呀腕儿呀还要能说会道。
一篇好的新闻故事化作品需要记者深入到那些往往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去采访,去那些也许被视为所谓边缘文化或亚文化的社区寻找那些可能对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有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很可能是社会发展的某种趋势。这些故事需要的正是拉塞尔的故事化艺术。美国早期的讲故事式的新闻作品更多的是体现记者个人风格的戏剧性的故事叙述。开始的时候,传统报纸的编辑们对这样的稿件不以为然。后来,当这些饱含了记者激情、故事内容扎实感人的新闻作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增加了报纸的销路,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广告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新闻界推崇的模范报纸都刊登了拉塞尔的专栏故事。
讲故事新闻学与普通的新闻报道区别在哪里?毫无疑问,讲故事新闻通讯讲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但是,读起来又像文学作品,怎样才会令读者相信叙述的都是准确的事实?美国新新闻学(叙述通讯)创始人、《纽约时报》前记者盖·塔利斯曾对我的学生们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所写的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是当代历史。新闻就像是一夜风流。我所做的我也鼓励你们去做,就是希望你们把新闻当成一次婚姻而不是一夜风流。是否要超越仅做一个记者,决定权在于你们,但做记者是第一步。记者应当准确,别人要对你所写的东西进行核实。记者应当仔细,还应当公正。每一条新闻都有许多个观点,记者应该了解多方面的观点,但记者没有时间把所有的观点都写在一篇稿件里。这就是记者与非虚构作家的区别,非虚构作家有这个时间去把故事写得复杂。”
什么是新闻的价值判断标准?媒体最常用的标准有两个:(1)正常秩序的严重破坏,如杀人放火强奸;(2)死亡。人死得越多,新闻价值越大,如伊拉克战场上的死亡,非典疫区的死亡。人们每天看疫区死亡数字的变化有点像看奥运会比赛结果的每天变化一样富有戏剧性。但是,拉塞尔的讲故事新闻学不是写这些极端的事件,讲故事新闻学是写新闻的过程,不是写新闻的极端结果;写人民的日常普通生活。如果2003年4月的春天里,北京有100人因非典病故,你采写的这条新闻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这只能证明你是一个水平很一般的记者。如果你在2003年4月的春天里,你写的特写《非典阴影下的北京春天》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则表明你是一个了不起的记者。再如,非典报道。中外媒体每天关注和炒作的新闻都是又有多少人染上非典或死于非典。截至4月底,北京将近有1万人染上非典或疑似非典、作为怀疑对象被隔离。如果作为一条新闻来报道,主要是从死亡和染病人数上写。但是,如果要从讲故事新闻学角度写,就需要找到一个人性的元素:一对热恋但无法相见的情人、一个因非典失去父母的女孩,或者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在非典时期的生活。事实上,北京每年的“两会”报道、胡锦涛主席会见外宾、温家宝总理到某地视察、国务院新闻办就艾滋病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安部关于社会治安的通报会等事件的报道,我们都可以尝试着这种新的写作风格:讲故事的新闻写作。
优秀的新闻作品听起来都是好听的故事。讲故事新闻学是用新闻中的故事抓住受众。讲故事的新闻学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是一种超越倒金字塔,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巨匠那样,用感觉化、视觉化的文字报道新闻并发掘这个故事对读者生活的意义。学习拉塞尔·贝克的作品,是让学生从贝克那里借用一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如果你自己在写故事的时候毫无乐趣,是一种痛苦,可以想象你的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候的痛苦表情。拉塞尔·贝克故事叙述技巧包括:
(1)故事化新闻写作中的5个W:“Who”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what”变成了故事情节、“Where”变成了故事发生的场景、“W}len”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Why”故事的动机、“How”叙述方式。
(2)细节:不仅仅用who、what、where、when、why这5个w,不仅仅需要记下引语和事实,还要用你对细节的捕捉能力,通过画面的描写,把读者带到新闻现场。
(3)悬念:一篇优秀的叙事新闻应该让故事慢慢展开,步步引诱,让读者不停地想要读下去。诱导留给读者的应该是娓娓动听、慢慢道来。
(4)人物刻画: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睛叙述新闻事件,让读者感觉到记者不仅仅是报道事实,更是从人性的视角讲述这个事件。
(5)对话:把对话穿插到故事叙述中,会揭示事件或人物的意义。掌握好故事叙述中使用对话的窍门,能加深故事的深度和广度。
(6)变化:故事在叙述中要有起伏跌宕的变化,这样才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7)结构:忌讳使用散文式的结构,结构要紧凑。
(8)视点:观点要一步到位,要毫不吝啬地铲除模糊报道主题和报道焦点的画面,不要乱糟糟地把各种细节和画面杂乱无章地堆集在一起。《华盛顿邮报》记者DavidFinkel在谈到新闻故事写作中的细节化、感觉化和影视化时说,记者在采访写作中,要像一个在法庭上拍摄的手持摄影机的纪录片摄影师,是把镜头对准额头上冒着汗珠的证人?还是对准那12个皱着眉头的陪审员?还是对着法庭门外那座正义之神的大理石雕像?这需要这位讲故事的记者根据读者或观众理解新闻的语境需要去作出决定。
(9)读者:在写作上,记者要清楚地知道读者是谁,能够超越业内的行话,顺畅并有一定的节奏感,读起来不可疙疙瘩瘩地不顺畅,最好是清晰透明直截了当。另外,数字的使用要少而精(惊)。
(10)篇幅:讲故事的目的是增添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深度,绝不是夸张或是增加稿件的长度。
(11)结尾:硬新闻通常不讲求结尾,甚至不需要结尾。记者是按照倒金字塔的结构直截了当陈述重要事实。但是,故事化的写作用细节一步步制造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期待情绪,直到最后,最后一段通常有个戏剧性的结尾。据说每年黄山都有几对男女跳崖殉情。但是,并没有多少人像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自杀那样为他们偷偷流泪。这是因为莎士比亚通过超人的讲故事手法,在故事的最后,当读者或观众已经对这对情侣产生了感情,他们的自杀一定会在读者心中产生极度的悲伤那一刻,把这个戏剧性的高潮告诉观众。如果按照新闻倒金字塔的结构,某晚报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欧洲某家族一对男女少年自杀,警方调查结果是殉情。”这种硬新闻的报道手法与讲故事手法相比,效果可就差多了。
一旦开始故事化新闻的写作,你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写人?还是写事?是围绕时事性的话题写,那可能是一种非线性的故事。还是围绕这个人的故事写,那更多的是一种线性的、按时间顺序发展的故事。在讲故事新闻学里,人物高于主题。就像一本小说那样,小说里到处都是人的故事,新闻故事也是通过人的故事传递信息。如果人物故事构思的巧妙,可以在叙述中转换话题,而读者很可能毫无知觉地被故事中人物牵着鼻子走。此外,高情感的场景描写,而不是低情感的事实堆砌,是一篇激动人心的新闻故事所必需的。
新闻的故事化写作和报道最好是选择一个平民视角,而不是所谓专家学者视角,更不是官员视角。即使是报道重大突发性新闻,比如伊拉克战争或者是非典,最有感染力的作品不是从萨达姆或者拉姆斯菲尔德的立场报道这场战争,而是从普通的巴格达市民的眼光和感受报道战争;不是从政府官员或学者精英的立场报道中国的非典,而是从北京普通市民的眼光和感受报道非典。报道在这场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更亲近了、热情了,还是冷漠了?平时见面连招呼都懒得打的,在非典期间,是否开始相互问候了?
叙事报道采访中,注意寻找感性化的细节,尽量采用那些能引发读者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的细节,让读者在你的叙述中有一种感官的刺激或经历。在语言上,用干净的词句,即明白无误的语言,使用有动感的动词、视觉化的副词和形容词,多多使用趣闻逸事。
让读者在你采写的人物身上感受到情绪的刺激,而不是从记者的个人感受那里获得情绪化的反应。比如,采访治疗非典病人的医生时,记者走进医院病房的走廊,大呼:“呛死我了,这么浓烈的消毒液味道。”读者应该从医生护士那里听到这句话。记者应该采写他们对这种空气的描写:医务人员办公室里充满了呛人的消毒液味,“我们没有感觉到难闻的味道呀”,一个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的值班护士说。
在新闻故事化报道中,要采访新闻人物生活的圈子里的人,他(她)的朋友们、男友、女友、妻子儿女、父母兄弟姐妹、同学、同事等等。通过这些人,你换一个新的角度观察和了解你要报道的这个人物。通过这些人的语言和描述,你的人物会丰满起来。
即使去采写一个丑陋的人物、残暴的人,或是卑鄙吝啬的小人,你只要用心采访观察,细节真实,引语精彩,你只是作为观察者,通过事实的选择,在旁尽量客观描述,读者自然会在你提供的事实和细节中对这个人物的性格和特点作出自己的判断。
贝克在《成长》中使用的是第一人称写作手法,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如何用第一人称写人物?事实上,如果你是一个文笔娴熟、观察力细腻敏锐的老辣记者,用第一人称写通讯,不仅增加报道的可信度,而且使作品读起来有一种个性的东西,加深作品的深度和独特视角。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新闻故事的写作中,记者与读者有一种契约:任何故事都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读者看到的是记者用故事化手法认真、诚实再现出来的现实。
——《成长》中文版序言
李希光
《成长》中文版的现实意义
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这样评价记者的:“不要害怕你的敌人,你的敌人只会夺走你的生命。最可怕的是记者,他们将偷走你的尊严。这是由一群无知、自以为是、头脑简单的人制造的舆论。这群连挖沟修鞋都不够资格的人,为了生存,走上了记者之路。”
十九世纪初,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说:“我简直无法相信一个有尊严的男人在碰到一张报纸的时候不会产生丝毫的厌恶。”
多年前,我读到马克·吐温和波德莱尔对媒体的评语时,以为那只是一百年前的记者和报纸。没曾想,一百年后的今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评论》主编史蒂夫·拉夫雷迪是这样评价今天的媒体人的:“满嘴口水的低能儿们正在让那些靠诽谤为生的暴徒获得成功。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而这个时代的标志就是,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可能被一群敲击着键盘的弱智儿童所毁灭。他们没有知识、没有阅历、没有编辑经验、毫不负责;他们有的,只是一只杂牌的调制解调器。”
今天的记者怎么了?为什么这样遭人白眼?一位美国学者指出,今天的许多记者是用媒体来发表个人偏见的人——就像理发师和酒吧招待也时不时会做的那样。更可怖的是,媒体中一些不诚实的人会轻而易举地使人民上当受骗。
今天的记者为什么会这样呢?近年来,我们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遭受着媒体在视觉和听觉上的狂轰滥炸。媒体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报纸、杂志、网络、手机短信、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如果单单计算你每天看电视或读报纸的单元时间,可能不值一提,但是把这五种媒体积累的量合起来,我们可能真的会同意麦克卢汉令人悲哀的观点:“媒体就是信息。”二十四小时的突发事件新闻直播,深更半夜的NBA实况转播或奥斯卡颁奖,声流和视流像洪水猛兽,从不停止,也不歇息,正在毫不留情地把我们的注意力淹没。沉溺于第一时间和现场直播的媒体画面和声音里,媒体本身正在对人类发动一场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超限战。人类生活在这样一个无限制的媒体战时代,正在失去那种恬静、质朴的田园般的生活享受。记者在这样的媒介景观中,失去的是那种慢慢讲述朴实的人性故事的耐性,记者们更愿意充当那种花哨的一夜风流的媒体人。
媒体不仅是信息,也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画面、音响、广告像空气一样充斥着每个空间和角落。人们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看到什么画面、听到什么声音,都与自己的媒体环境分不开。浅薄的电子媒体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中心。这些完全由电子媒体带来的信息洪水,对公众的日常生活究竟有何教育和指导意义?今天的媒体带给读者的东西是读者需要的,还是他们想要的?是记者办报,还是媒介经营者办报?是报道人性化的新闻故事,还是传递宣传信息、娱乐财经信息?今天的报纸是重视改进新闻的报道和写作质量,还是抓眼球、追求利润?
虽然我每天看电视,但是,印刷媒体的写作质量的堕落不能不归罪于电视。电视报道,特别是电视画面,正在严重损害记者编辑的文字水平和写作风格。首先在新闻价值判断、报道视角、报道框架上,本来有头脑和思考能力的编辑记者会跟随着电视上戏剧性的、夸张的、煽情的画面和视角而变得失去了理性。电视新闻的视觉听觉特点导致血腥、暴力、死亡的突发事件成了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新闻制作者关注的是“有看头”的突发性故事:戏剧性的行为、可以拍到镜头大肆渲染的画面、可以绕过人的大脑而直接刺激人的感官。今天的新闻追逐的是突发事件和第一时间。这意味着,媒体听不到枪声和爆炸声响起,是不会去关注问题的。媒体认为“好看的东西”远比深入的普遍人性的故事更为重要。今天的很多媒体是这样运作的,当一个轰动性事件发生后,报纸、电视台和网站蜂拥而上,在报道中相互参照、相互引证。媒体之间的互动结果是:不准确、不公正、偏颇的报道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在缺乏其他说法的情况下,观众根本无法判断其真实性和全面性。问题的严重性是,媒体的轰动性报道最后还变成了历史,存活在人们的记忆中。除非突然发生重大死亡、爆炸、血案事故,今天的媒体不会安排专门的栏目和版面去关注煤矿工人的个人生活、爱情、家庭、工资待遇、劳资关系、劳保待遇、煤矿环保等问题。新闻理论家都明白,突发事件并不等于有意义的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现场拍摄的那些恐怖、暴力、血腥和死亡等暴力画面和尖叫,虽然给观众的是视觉上和感官上的刺激,但并不代表这个事件的全部过程和事件的背景。就如莎士比亚的一句台词,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和繁杂,但是毫无意义”。
今天的新闻教育是在训练未来的记者如何在高压锅里工作,求生存。网络、手机短信、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对新闻周期的挑战,把记者的工作环境变成了二十四小时不停翻滚的高压锅,导致传统新闻学的标准受到挑战乃至伤害。冷战后,媒体的新闻报道功能好像在减弱,人们好似越来越关注媒体的娱乐功能。由于电视强调戏剧化效果,许多新闻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记者,在报道某件新闻的时候,把个人对这件事情的喜好情绪,通过各种面目表情——或惊愕,或愤怒,或激动——表露出来,从而达到对观众的煽情效果。媒体正在把人民与自己的实际生活隔离开来。毫无意义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会被媒体吹气泡似的膨胀成伟大的历史一页。克林顿关于性丑闻的撒谎比起约翰逊、尼克松在越战时期或布什在伊拉克战争时期的谎言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因为,克林顿的谎言没有造成一个生命的消亡。但是,并没有一家媒体因为布什或尼克松在伊战和越战上发表谎言而呼吁弹劾他们或要他们下台。莫里哀戏剧中的人物:头脑发热的丈夫(克林顿)、爱调情的女佣(莫尼卡)、心怀恶意的小姨子(Linda Tripp),故事发生地:白宫。媒体和公众忘记了这是一个戏剧,甚至是一个滑稽剧。人们在读这些报道时的态度是什么呢?恐惧、好奇、兴奋、娱乐、嘲讽、愤怒、苦恼、抚慰、心安、有用?媒体的关注焦点在变形、扭曲。
媒体的悲哀还在于,一方面媒体通过高度的娱乐化和商业化大赚芸芸众生的钱财,而另一方面,媒体的记者编辑们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当成普通百姓的代言人,而更愿意大众把他们视为精英阶层的一部分。有的记者走得更远,他们甚至都不屑在写作中运用记者的描写笔法,而是也学着学者的腔调夸夸其谈。这些新型记者,或者所谓学者型记者就像牧师那样,大量的版面被他们的空谈占据。拉塞尔。贝克说,“美国新闻界的传统对媒体的要求是:安慰那些被折磨的人,折磨那些生活享受的人。而今天,那些媒体的投资者和老板,包括其中的某些大记者和主笔,本身就已经成了生活享受的人,而原本指望他们去折磨那些生活享受的人。也无法指望这些人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慰那些受折磨的人。”这些主持人、主笔的工资比被他们采访的政府官员高,他们自己进入了官员和大公司的决策圈子,好像变成了精英的一部分。主编和主笔们如何站到人民的立场上?应该派这些精英型记者到大街上卖一年报纸,或者派他们去街道派出所当一个月的警察,或者是到一个乡村小学教一学期书,或者是到大学生宿舍当一年保洁工。让他们从街头社会底层或草根阶层了解一下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学习拉塞尔·贝克的新闻写作风格,讲述普通人的普通故事。
我们从《成长》中学到什么?
新闻记者的核心任务是做好邮递员,准确无误地传送信息。但是,传递信息的新闻报道仅仅是完成了记者的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是在这篇报道里讲一个能渗入读者或听者灵魂的好故事。深入读者的灵魂,也就是打开读者的心灵之窗,需要记者把新闻写作当艺术那样,用艺术家那种苦心孤诣的精神,钻研写作艺术,勇于探索,尽善尽美,不留遗憾。用人性的观点和一套娴熟、敏捷和精确的手法采写你的作品。
如今我在清华大学上新闻采访写作课时,每学期总是要同学花两个星期完成这样一组阅读和采访写作作业:阅读美国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拉塞尔·贝克的童年自传《成长》,然后请同学们结成对子,相互采访,完成一篇写对方的人物特写:《某某某的童年》。
拉塞尔·贝克曾说过,热爱新闻写作和想当记者的人多半都有一种浪漫的理想或梦想,他们或者希望成为马克·吐温、海明威似的作家,或者成为某个大媒体的总编、首席记者、或者成为法国人所说的“大牌记者”。
在今天越来越多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把培养“媒体人”而不是“记者”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这组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人是优秀记者:一个优秀的记者是能在每星期发生的各种毫无意义的事件中发现有重大意义的报道或写作主题。我为什么要选《成长》这本书作为学生仿效的摹本?这是一本自传体杰作。但不是要同学们自恋或自我陶醉。首先写自己的或同桌同学的故事,在讲述好自己故事的基础上,再去采写别人(同桌)的故事。通过这个练习,让同学们体验普通人故事的乐趣。通过同学之间那些安静简单的故事,读者看到一个早熟的儿童、她或他的活力、独特的性格、自信、潜在的勇气和聪明劲儿,从儿时看到他或她的今天。通过童年故事的叙述,即通过前世分析现世、展望来世。从个人的天然素质,看看她或他是否具备讲述故事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巨大的乐趣。通过这样一个练习,教同学们讲老实话,在朴实的事实陈述中展示真理性的东西。从技巧训练上,看看学生引述儿时的直接引语有多少是精确的。让同学们看到他们儿时的身影、听到他们儿时玩耍的声音。让同学们感受到真实的、有冲击力的、有感染力的故事来自深入的采访报道。任何为事实涂脂抹粉的描述都会在同学中引起哄笑。同时,要求同学尽可能地在一个充满了人性化的框架内,通过童年时代故事的叙述,展示时代的烙印和社会大环境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影响。在新闻作品中,最难采写的正是上述这些没有新闻价值的普通人的故事。但是,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却是广大普通人民群众生活的缩影,其社会意义可能比某个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更有价值,他们的故事是生活更深层次的现实,是更贴近真相的社会现实。
拉塞尔·贝克是在《巴尔的摩太阳报》这样一家地方报纸初为记者的,由于采访写作和新闻敏感超人,被总编辑派驻白宫。但是,贝克到了白宫后发现,“白宫是一个单调的场所,你坐在那里只是听到人们的呼吸。”后来,《纽约时报》总编聘他为该报专栏作家。贝克两次获得普利策奖,后来还担任了普利策奖的评委。《成长》是一部获得了普利策奖的作品,如果你在搜索引擎www.google.corn上打下“Growing Up by Russell Baker”(拉塞尔·贝克著《成长》)这几个字检索,你至少可以获得557000项查询结果(2006年2月1日查询结果)。贝克的《成长》写的是他个人的故事。作为个人故事,首先是吸引读者,在作者的生活和性格上找到与读者的关联点,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找到这种联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颇费一番头脑。这里面凝练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作者的叙述手法和态度就像走钢丝那样,在自嘲和自豪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他是用一种甚至近乎平淡无奇的写作风格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他的文字的优美之处恰好就在于其简单和朴实的文风,以致使读者在阅读他的故事的时候,完全沉浸在他的思路里了,完全忘记了他在语言上是否在雕琢和装饰:
我只好领了圣旨,带着一颗沉重的心进入了新闻界。几乎
从我记事时起,母亲和我就经常干这种仗,甚至可能在我记事
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那时我是北弗吉尼亚的一个农村小孩儿,
而母亲对父亲平庸的工人生活不满意,她决意不让我长大后像
他和他们那帮人——手上结着老茧,背上吊着工装裤,脑子里
只有四年级的文化水平。她对于生活有着更美好的向往。她
让我到《星期六晚邮报》做事,就是想让我尽可能早地脱离父亲
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男人们黎明即带着午餐盒出门,埋头
干活,灰头土脸,死后只留下几件破烂家具。在母亲眼里,美好
的生活就是要有书桌和洁白的衣领,熨得笔挺的衣服,晚上可
以读书或愉快地聊天,甚至可能——如果这个男人非常、非常
幸运,中了头奖,真的成了相当有成就的人——每年有五千美
元这么大的一笔薪水,可支付一所大房子和一辆带后座的别克
车,可以去大西洋城度假。
这样我又背起我的期刊袋出发了。我害怕那些可能成为
顾客的人家的狗,它们总是在门后狂吠。我羞怯地去摁陌生人
家的门铃,要是没人来开门,我就大松一口气;要是真有人开
门,我就很慌张。尽管母亲对我谆谆教导,但我还是说不出那
些动人的推销辞令。门开了,我只是简单地问:“买份《星期六
晚邮报》吗?”在贝勒镇很少有人买。这个小镇只有三万人口,
几乎每个星期,我都摁了大多数人家的门铃。但我这三十份期
刊卖出去的很少。有的星期,我六天跑遍了整个镇去兜售,但
是到星期一仍剩下四到五份没卖出去;那时我就很害怕星期二
早晨的来临,因为又一批新的三十份《星期六晚邮报》会如期放
在家门口。
“最好今晚出去,把剩下的期刊卖掉。”母亲总是说。我经
常像站岗似的站在繁忙的十字路口,那里红绿灯控制着来自纽
瓦克的返回郊区的人潮。红灯时我就站在人行道的路缘上,向
开车的人大叫我的推销词:“买份《星期六晚邮报》吗?”一天晚
上下雨,车窗都对我紧闭着,我只好湿漉漉地回了家,一份也没
卖出去。母亲把多丽斯叫来。“和巴迪再去,让他看看怎么
卖。”她说。
多丽斯那时七岁,她满腔热情地跟我回到那个街口。她从包
里取出一份期刊,红灯时她就大步走向最近的车,用小拳头使劲
儿敲车窗。司机看到个小矮人在袭击他的车,大概吃了一惊,于
是便放下车窗来瞅瞅,这时多丽斯把一份《星期六晚邮报》猛递到
他面前。“你需要这份期刊,”她尖声说,“只要五分钱。”她的推销
是不可抗拒的。在灯变了六次颜色之前,她就把这一整批都处理
掉了。我一点儿都不觉得丢脸。相反,我非常高兴,决定犒劳她
一下。我把她领到贝勒大街的菜市场,花五分钱买了三个苹果,
给了她一个。“你不应该乱花钱。”她说。“吃你的苹果吧。”我咬
了一口自己的苹果说。“你不应该在晚饭前吃东西,”她说,“这样
会弄坏你的胃口的。”晚上回到家,她尽忠职守地报告我乱花了五
分钱。母亲非但没有责备我,反而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背,说我还
算明智,买了水果而没有买糖。母亲从她那无穷无尽的谚语库里
找出来一句,告诉多丽斯:“每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拉塞尔·贝克通过他童年与妹妹街头卖报的故事,写了他八岁时就打入新闻界,卖报纸自立。贝克童年遭遇的幽默、平庸、残酷、野蛮的故事,他童年干的蠢事、家庭的困难、田园诗的描写,都是让广大读者而且是成年人着迷甚至激动的。读者通过故事中人物在生活现实中的成长奋斗,感到奋斗的勇气、智慧和自信,同时从贝克的人生经验中获得人生成功的线索。
从《成长》一书,新闻学院的学生发现,要让读者对普通人的故事产生好奇心,首先是有一个新颖的叙述角度和叙述形式。但是,不可以虚构故事事实和故事人物。
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最终能否见诸报端取决于记者的采访深度、叙述技巧、文字的运用,而不在于被叙述者本人生活的平凡无味。正如盖·塔利斯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本小说”。关键在于记者必须在这个普通人与广大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让读者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一种信任,感觉到这个人物是你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他(她)就是你所喜欢的人,他(她)的爱也就是你的爱,或者故事中的人物就是你本人。对于故事中的人物的缺点、过错、道德上的瑕疵,都真实地写出来。但是,作者要带着一种宽容和尊重故事中的人物去讲述这些毛病,而不是人身攻击。
拉塞尔式的专栏作品通常讲的故事既不是重大事件,也不是名人高官大腕大款,更不是专家学者。他采写的多半是普通人的普通故事。这些普通百姓,面对记者的问题,谈起自己的生活来,或者议论起国事来,往往是直言不讳,甚至滔滔不绝,一个个都显得比电视台里的那些星呀腕儿呀还要能说会道。
一篇好的新闻故事化作品需要记者深入到那些往往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去采访,去那些也许被视为所谓边缘文化或亚文化的社区寻找那些可能对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有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很可能是社会发展的某种趋势。这些故事需要的正是拉塞尔的故事化艺术。美国早期的讲故事式的新闻作品更多的是体现记者个人风格的戏剧性的故事叙述。开始的时候,传统报纸的编辑们对这样的稿件不以为然。后来,当这些饱含了记者激情、故事内容扎实感人的新闻作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增加了报纸的销路,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广告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新闻界推崇的模范报纸都刊登了拉塞尔的专栏故事。
讲故事新闻学与普通的新闻报道区别在哪里?毫无疑问,讲故事新闻通讯讲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但是,读起来又像文学作品,怎样才会令读者相信叙述的都是准确的事实?美国新新闻学(叙述通讯)创始人、《纽约时报》前记者盖·塔利斯曾对我的学生们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所写的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是当代历史。新闻就像是一夜风流。我所做的我也鼓励你们去做,就是希望你们把新闻当成一次婚姻而不是一夜风流。是否要超越仅做一个记者,决定权在于你们,但做记者是第一步。记者应当准确,别人要对你所写的东西进行核实。记者应当仔细,还应当公正。每一条新闻都有许多个观点,记者应该了解多方面的观点,但记者没有时间把所有的观点都写在一篇稿件里。这就是记者与非虚构作家的区别,非虚构作家有这个时间去把故事写得复杂。”
什么是新闻的价值判断标准?媒体最常用的标准有两个:(1)正常秩序的严重破坏,如杀人放火强奸;(2)死亡。人死得越多,新闻价值越大,如伊拉克战场上的死亡,非典疫区的死亡。人们每天看疫区死亡数字的变化有点像看奥运会比赛结果的每天变化一样富有戏剧性。但是,拉塞尔的讲故事新闻学不是写这些极端的事件,讲故事新闻学是写新闻的过程,不是写新闻的极端结果;写人民的日常普通生活。如果2003年4月的春天里,北京有100人因非典病故,你采写的这条新闻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这只能证明你是一个水平很一般的记者。如果你在2003年4月的春天里,你写的特写《非典阴影下的北京春天》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则表明你是一个了不起的记者。再如,非典报道。中外媒体每天关注和炒作的新闻都是又有多少人染上非典或死于非典。截至4月底,北京将近有1万人染上非典或疑似非典、作为怀疑对象被隔离。如果作为一条新闻来报道,主要是从死亡和染病人数上写。但是,如果要从讲故事新闻学角度写,就需要找到一个人性的元素:一对热恋但无法相见的情人、一个因非典失去父母的女孩,或者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在非典时期的生活。事实上,北京每年的“两会”报道、胡锦涛主席会见外宾、温家宝总理到某地视察、国务院新闻办就艾滋病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安部关于社会治安的通报会等事件的报道,我们都可以尝试着这种新的写作风格:讲故事的新闻写作。
优秀的新闻作品听起来都是好听的故事。讲故事新闻学是用新闻中的故事抓住受众。讲故事的新闻学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是一种超越倒金字塔,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巨匠那样,用感觉化、视觉化的文字报道新闻并发掘这个故事对读者生活的意义。学习拉塞尔·贝克的作品,是让学生从贝克那里借用一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如果你自己在写故事的时候毫无乐趣,是一种痛苦,可以想象你的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候的痛苦表情。拉塞尔·贝克故事叙述技巧包括:
(1)故事化新闻写作中的5个W:“Who”变成了故事中的人物、“what”变成了故事情节、“Where”变成了故事发生的场景、“W}len”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Why”故事的动机、“How”叙述方式。
(2)细节:不仅仅用who、what、where、when、why这5个w,不仅仅需要记下引语和事实,还要用你对细节的捕捉能力,通过画面的描写,把读者带到新闻现场。
(3)悬念:一篇优秀的叙事新闻应该让故事慢慢展开,步步引诱,让读者不停地想要读下去。诱导留给读者的应该是娓娓动听、慢慢道来。
(4)人物刻画: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睛叙述新闻事件,让读者感觉到记者不仅仅是报道事实,更是从人性的视角讲述这个事件。
(5)对话:把对话穿插到故事叙述中,会揭示事件或人物的意义。掌握好故事叙述中使用对话的窍门,能加深故事的深度和广度。
(6)变化:故事在叙述中要有起伏跌宕的变化,这样才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7)结构:忌讳使用散文式的结构,结构要紧凑。
(8)视点:观点要一步到位,要毫不吝啬地铲除模糊报道主题和报道焦点的画面,不要乱糟糟地把各种细节和画面杂乱无章地堆集在一起。《华盛顿邮报》记者DavidFinkel在谈到新闻故事写作中的细节化、感觉化和影视化时说,记者在采访写作中,要像一个在法庭上拍摄的手持摄影机的纪录片摄影师,是把镜头对准额头上冒着汗珠的证人?还是对准那12个皱着眉头的陪审员?还是对着法庭门外那座正义之神的大理石雕像?这需要这位讲故事的记者根据读者或观众理解新闻的语境需要去作出决定。
(9)读者:在写作上,记者要清楚地知道读者是谁,能够超越业内的行话,顺畅并有一定的节奏感,读起来不可疙疙瘩瘩地不顺畅,最好是清晰透明直截了当。另外,数字的使用要少而精(惊)。
(10)篇幅:讲故事的目的是增添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深度,绝不是夸张或是增加稿件的长度。
(11)结尾:硬新闻通常不讲求结尾,甚至不需要结尾。记者是按照倒金字塔的结构直截了当陈述重要事实。但是,故事化的写作用细节一步步制造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期待情绪,直到最后,最后一段通常有个戏剧性的结尾。据说每年黄山都有几对男女跳崖殉情。但是,并没有多少人像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自杀那样为他们偷偷流泪。这是因为莎士比亚通过超人的讲故事手法,在故事的最后,当读者或观众已经对这对情侣产生了感情,他们的自杀一定会在读者心中产生极度的悲伤那一刻,把这个戏剧性的高潮告诉观众。如果按照新闻倒金字塔的结构,某晚报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欧洲某家族一对男女少年自杀,警方调查结果是殉情。”这种硬新闻的报道手法与讲故事手法相比,效果可就差多了。
一旦开始故事化新闻的写作,你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写人?还是写事?是围绕时事性的话题写,那可能是一种非线性的故事。还是围绕这个人的故事写,那更多的是一种线性的、按时间顺序发展的故事。在讲故事新闻学里,人物高于主题。就像一本小说那样,小说里到处都是人的故事,新闻故事也是通过人的故事传递信息。如果人物故事构思的巧妙,可以在叙述中转换话题,而读者很可能毫无知觉地被故事中人物牵着鼻子走。此外,高情感的场景描写,而不是低情感的事实堆砌,是一篇激动人心的新闻故事所必需的。
新闻的故事化写作和报道最好是选择一个平民视角,而不是所谓专家学者视角,更不是官员视角。即使是报道重大突发性新闻,比如伊拉克战争或者是非典,最有感染力的作品不是从萨达姆或者拉姆斯菲尔德的立场报道这场战争,而是从普通的巴格达市民的眼光和感受报道战争;不是从政府官员或学者精英的立场报道中国的非典,而是从北京普通市民的眼光和感受报道非典。报道在这场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更亲近了、热情了,还是冷漠了?平时见面连招呼都懒得打的,在非典期间,是否开始相互问候了?
叙事报道采访中,注意寻找感性化的细节,尽量采用那些能引发读者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的细节,让读者在你的叙述中有一种感官的刺激或经历。在语言上,用干净的词句,即明白无误的语言,使用有动感的动词、视觉化的副词和形容词,多多使用趣闻逸事。
让读者在你采写的人物身上感受到情绪的刺激,而不是从记者的个人感受那里获得情绪化的反应。比如,采访治疗非典病人的医生时,记者走进医院病房的走廊,大呼:“呛死我了,这么浓烈的消毒液味道。”读者应该从医生护士那里听到这句话。记者应该采写他们对这种空气的描写:医务人员办公室里充满了呛人的消毒液味,“我们没有感觉到难闻的味道呀”,一个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的值班护士说。
在新闻故事化报道中,要采访新闻人物生活的圈子里的人,他(她)的朋友们、男友、女友、妻子儿女、父母兄弟姐妹、同学、同事等等。通过这些人,你换一个新的角度观察和了解你要报道的这个人物。通过这些人的语言和描述,你的人物会丰满起来。
即使去采写一个丑陋的人物、残暴的人,或是卑鄙吝啬的小人,你只要用心采访观察,细节真实,引语精彩,你只是作为观察者,通过事实的选择,在旁尽量客观描述,读者自然会在你提供的事实和细节中对这个人物的性格和特点作出自己的判断。
贝克在《成长》中使用的是第一人称写作手法,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如何用第一人称写人物?事实上,如果你是一个文笔娴熟、观察力细腻敏锐的老辣记者,用第一人称写通讯,不仅增加报道的可信度,而且使作品读起来有一种个性的东西,加深作品的深度和独特视角。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新闻故事的写作中,记者与读者有一种契约:任何故事都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读者看到的是记者用故事化手法认真、诚实再现出来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