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绝色江南,景如目前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艾柯中国大陆译介研究史

$
0
0

艾柯中国大陆译介研究史

来自: 冷酷的牙齿 2008-05-12 20:35:33

这是我在参考小组“ECO是这样进入中国大陆的”帖子的基础上,几经搜索整理而成的。准备把这个放到毕业论文的附录里面,自然会有不少纰漏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感谢小组的每一位成员! 

综述 
概括地说,国内对艾柯的作品翻译介绍多,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少;艾柯在国内一呼百应、如鹤在天,但在国内却反响一般、影响力有限。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艾柯已经被介绍给国内的读者,特别是他的成名作《玫瑰之名》有较大,现已有四个译本,每个译本各有自身的特色。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翻译艾柯的著作13本,这些著作涵盖符号学、诠释学、艺术理论、小说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一个比较完整的艾柯已经呈现于中国读者的面前。但是这些翻译作品有不少是从英语转译而来(当然艾柯部分作品是用英语写成的),译文的质量各有千秋,其中也不乏谬误百出之处。据称,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在组织一批优秀的翻译工作者重译艾柯的作品特别是小说作品,2007年出版的《波多里诺》便是第一个成果,我们期待着新的译作的陆续出版,继续体验艾柯小说所表达出的生死爱欲。 
与较为繁荣的翻译现状相比,对艾柯进行研究的队伍的实力和规模都显得势单力薄、不慎警惕,长期停留于对艾柯及其作品进行介绍上,缺乏深入研究的成果。随着翻译和介绍的日益增多,特别是艾柯在2007年第二次来到中国后,学术界中的一些研究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艾柯。国内对艾柯的学术研究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艾柯的小说主题的研究,一个是对艾柯理论作品特别是诠释学的研究。前者以对《玫瑰之名》、《福科摆》的研究居多,后者则或者阐发艾柯理论内涵、或者援引艾柯的理论说明问题。并且这种研究往往是局限于艾柯的诠释学理论,至于符号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和大众文化理论涉及得都很少。总体说来,对艾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现将国内对艾柯的翻译和研究情况介绍如下,限于阅读面有限,或许还有一些没有罗列的文献资料,还恳请方家赐教。 
翻译作品及学术研究 
1981年—1995年 
1、(美)T.谢拜奥克:《符号学的起源与发展》, 王祖望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81(05)。 
文中提到了艾柯在国际符号界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以注释的方式对艾柯做了简要说明,目前笔者所查到的国内第一次介绍艾柯的文字材料。 
2、弋边:《世界文坛动态》,载《译林》,1984年(02)。 
该文章介绍了《玫瑰之名》在美国受到欢迎的情形和小说的故事情节。同时,作者认为这部小说这部小说从虚无主义出发,人为地杜撰情节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的。 
3、钱钟书:《管锥编•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在《管锥编增订之二》的272页和601页钱钟书两次提到《玫瑰之名》。 
4、王斑:《高雅的传奇故事》,载《外国文学》,1986年(06)。 
这是国内第一次详细介绍艾柯《玫瑰之名》的故事内容,并且在在文中预告,艾克的《玫瑰之名》已由北京外语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外国文学》杂志的五位青年译者着手译出,不久将在《外国文学》上以连载的方式与读者见面。 
5、李幼蒸编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三联书店出版,1987年。 
6、翁贝尔托•埃科:《玫瑰的名字》,闵炳君译,载《外国文学》,1987年(04)-(10)。 
7、昂贝托•埃科:《玫瑰之名》,林泰等译,重庆出版,1988年版。 
本书根据英文版《玫瑰之名》翻译而来,文笔流畅,有较高的可读性。这也是艾柯的作品第一次进入中国。 
8、翁贝尔托•埃科:《玫瑰的名字》,闵炳君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该译本将原本的内容和情节做了适量删减,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卷首附艾柯的亲笔信,他对自己的作品被翻译到中国表示高兴。 
9、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卢德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内附艾柯简短的亲笔信:“拙著译成中文,倍感荣幸,谨向译者致以谢忱!” 
10、王佳泉、唐海龙:《艾柯“十大代码”理论的读解与批判——电影符号学理论阐释》,载《东疆学刊》,1992年(02)。 
该文对艾柯从从电影语言中找寻和归纳出的十种不同的代码——知觉代码、识别代码、传递代码、声调代码、肖似代码、趣味感觉代码、修辞性代码、风格代码、无意识代码——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 
  11、1993年,艾柯第一次来中国, “他从广州-西安-乌鲁木齐,再到北京,企图寻找一个西方人对中国丝绸之路的原始感觉并就此和中国学者对话”(乐黛云语),并在北大发表了《独角兽与龙》(Unicorn and Dragon)的演说。后来,乐黛云、阿兰•勒•比雄主编以此为题主编了《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翁贝托•埃科:《玫瑰之乱》,林周戚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96年-2000年 
1、张学斌:《写小说的符号学家》,《读书》,1996年11期。 
为《玫瑰之名》的书评,对该小说做了详细的介绍。此外,文中介绍了艾柯的《符号学和语言哲学》,认为符号学把“存在”的意义作为研究对象,“存在”的最准确的定义是“语言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所做的表述”。 
2、薛忆沩:《符号学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外一题)》,《天涯》,1996年(02)。 
以《玫瑰之名》为例来说明符号学展现出了一种有意义的生存,并提到了艾柯符号学的核心观点和艾柯与西比奥克共同主编的《三个人的符号》(The Sign of Three: Dupin, Holmes, Peirce)。 
3、安伯托•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4、李显杰:《因果式线性结构模式:<玫瑰的名字>解读 》,《电影艺术》,1997年(03)。 
文中认为《玫瑰之名》是因果式叙事结构的典范,从故事情节、叙事结构、镜头运用等角度对电影《玫瑰之名》进行分析,指出因果式线性结构模式,并不妨碍其思想艺术观念上的创新性和叙事主题上的深刻性与哲理性。 
5、袁洪庚:《影射与戏拟:玫瑰之名中的互为文本性研究》,《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04)。 
介绍了当代侦探小说向玄学侦探小说演进的趋势,将《玫瑰之名》放到古典文学、传统侦探小说、当代侦探小说的语境中分析了该小说丰富的互文内涵。 
6、南帆:《诠释与历史语境》,载《读书》,1998年(11)。 
7、乐黛云等编:《跨文化对话•第一辑》,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在学者论坛栏目内收录了艾柯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共存》一文。 
8、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9、王东亮:《艾柯的“小辞”》,载《读书》,1999年(04)。 
10、(俄)亚历山大•休普洛夫和尼古拉•奥格洛布林:《艾柯访谈录》,晓强译,载《花城》, 2000年(06)。 
该文选译自俄国1998年6月2日《书评报》,访谈者为亚历山大•休普洛夫和尼古拉•奥格洛布林。 
2001年—2005年 
1、艾柯:《<卡萨布兰卡>或众神的复活》, 载《世界电影》,2001年(06)。 
2、《玫瑰的名字》,谢瑶玲译,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3、《昨日之岛》 ,谢瑶玲译,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4、刘佳林:《火焰中的玫瑰——解读玫瑰之名》,《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2)。 
认为《玫瑰之名》是在后现代语境下对中世纪修道院生活的描绘,通过不同人物的塑造,作者揭示了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冲突及各自的局限:多种认识假相对真理的遮蔽。埃科将真理与火联系在一起,通过取消二元对立模式,实现诸对立面的和解,真理在永恒变化着的和谐中现身。 
5、刘玉宇:《诠释的不确定性及其限度》,《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该文介绍了艾柯的诠释学理论,指出艾柯在确认诠释的不确定性的同时,反对一些批评家过度强调诠释者的权力,强调“文本意图”。试图通过对艾科所提出的符号理论的分析,说明“本文意图”在其符号学中的理论依据,并指出其局限。 
6、(日)筱原资明:《埃柯:符号的时空》,徐明岳、俞宜国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7、(法)皮埃尔•邦瑟恩、阿兰•让伯尔辑录:《恩贝托•埃科访谈录》,张仰钊译,载《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第2期。 
系法国《读书》杂志所刊登的对艾柯的采访内容,涉及他的个人创作以及他所关心的问题。 
8、乐黛云等编:《跨文化对话•第十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内收艾柯的一篇文章《全球化中的语言交流问题》。 
9、格非:《我读<玫瑰之名>》,载《世界文学》,2003年(2)。 
10、李幼蒸:《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 
该书的蓝本是李幼蒸编译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11、《傅科摆》,谢瑶玲译,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12、《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高俊方译,华龄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13、李幼蒸:《历史符号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14、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在该书的第五章第四节以“重建文本的客观性”为题将艾柯将赫希和利科并列在一起 对艾柯的文本理论作了专门介绍。 
15、马凌:《玫瑰就是玫瑰》,《读书》,2003年(2)。 
对小说《玫瑰之名》题目的来源及其内涵做出了深入分析。 
  16、马凌:《诠释、过度诠释与逻各斯——玫瑰之名的深层主题》,《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1)。 
该文指出《玫瑰之名》是一部可以多层次、多角度诠释的奇书,是作者借以表现自己诠释学理论的文学载体。其深层主题 不仅是对中世纪文化结构 ,更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 ,因此具有重大的诠释示范意义。 
17、余虹、杨恒达、杨慧林主编:《问题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其中有杨慧林的一篇文章《“笑”的颠覆性与神学逻辑——<玫瑰之名>的神学批》。做则从“笑”的文学传统与哲学的“驯化”、 “渎神”的“合法形式”与哲学的“共谋”、在“冬眠”与“玩世不恭”的两极之间三个层次以基督教文化的视角对《玫瑰之名》进行了解读。 
18、安伯托•艾柯《带着鲑鱼去旅行》,殳俏、马淑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 
19、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该书中专列一节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对电影《玫瑰之名》进行了解读。 
20、马凌:《后现代主义中的学院派小说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该书将艾柯放到后现代主义学院派小说家的背景之下,将艾柯单列一章,分四节对艾柯小说的整体特征和思想内涵做出了较为透彻的分析,这是国内研究艾柯小说难得的资料。 
  21、刘琦:《互文性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22、翁贝托•艾柯:《书的未来》,康慨译,《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18日、3月17日。 
该文是根据翁贝托•艾柯在2003年11月1日在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书的未来》的长篇演讲翻译而来,原文刊载在开罗出版的《金字塔周刊》(Al-Ahram Weekly)。 
23、张大春:《小说稗类》,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 
内含介绍艾柯小说的文章,其中《不登岸便不登岸》,是作家出版社版《昨日之岛》的序言。 
24、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世界哲学》,2004年第3期。 
文中指出艾柯等人主张一种积极的跨文化交通,并对艾柯的“百科全书派”理论和“网状迷宫”式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25、《开放的作品》,刘儒庭译,新星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26、《悠游小说林》,俞冰夏译,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版。 
  27、《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28、海舟子:《埃科出版长篇新作<神秘的火焰女王罗阿娜>》,载《世界文艺动态》,2005年(05)。 
29、马凌:《解构神秘:傅科摆的深层主题》,《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02)。 
认为《傅科摆》审视了神秘主义、符号学和诠释学的关系。小说运用戏拟反讽方式,对神秘主义的运行机制、话语逻辑进行了解剖,并对新历史主义进行了反思。作者在此呼吁一种清醒的限度意识,旨在说明为诠释设限是祛魅的基础,也是治疗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的良药。 
  30、刘全福:《意义的回归:阅读中的本文神秘主义批判》,《文艺理论研究》,2005第4期。 
以艾柯的《开放的作品》和《玫瑰之名》为切入点,指出读者中心论实则是本文与神秘主义媾合的产物,它毕竟是一种非主流的“主流”,本体论意义上的阅读行为不可能长期趋于边缘,回归作者本意、拒斥本文神秘主义观点、适度限制读者中心论的语境及话语范围至少不会为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31、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该书的第十一章对爱克的码论和符号产生论进行了介绍与研究。 
32、杨慧林:《“圣杯”的象征系统及其“解码”——<达•芬奇密码>的符号考释》,载《文艺研究》,2005年12期。 
以意大利学者艾柯的《玫瑰之名》和《傅科摆》为参照,对这“话语生产者的自我建构”予以考察;并试图以《圣经》叙述与西方艺术的相关诠释为据,回到《达•芬奇密码》所借助的象征符号系统,解析其中的演变、误读以及意义延伸,从而揭示“精神表达”与象征符号之间的张力。 
2006年至今 
1、艾柯:《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王天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安伯托•艾柯:《误读》,吴燕莛译,新星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3、朱寿兴:《艾柯的“过度诠释”在文学解读活动中并不存在》,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04)。 
该文逆其道而行之,不赞同艾柯的诠释学理论,认为泛泛而论,“过度诠释”之说是有其道理的,但从《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来看,无论是艾柯立论的方式还是具体论证过程都有着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主要在于:将生活本文诠释、科学本文诠释与文学本文诠释混为一谈,从而抹杀了在文学解读过程中不可能撇开其第一阶段———文学欣赏阶段的丰富多采的感受、想象和联想所带来的结果这一根本特点,从而也就忽视了在文学解读活动中根本不存在的“过度诠释”的问题。 
4、张琦:《“笑与”与“贫穷”——论埃柯小说〈玫瑰的名字〉的主题》,载《当代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02)。 
本文从埃柯小说《玫瑰的名字》的两条线索出发——主人公威廉修士与佐治关于“基督是否可能笑过”的争论;圣方济各修会与罗马教廷关于“基督是否贫穷”的争论,认为《玫瑰的名字》写的并不是知识分子对真理过度狂热的追求之类抽象的主题,而是作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现代生活中诸如“差异”等问题所做的现实思考。 
5、2007年3月,艾柯第二次来华访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治与乱”研讨会演讲发表了《古典战争与后现代战争》的演讲。艾柯的中国之行受到《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的跟踪报道。 
  6、安贝托•艾柯、哲罗姆•德•米凯莱编著:《美的历史》,彭淮栋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7、《波多里诺》,杨孟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8、胡全生:《在封闭中开放:论<玫瑰之名>的通俗性和后现代性》,载《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01)。 
指出《玫瑰之名》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小说。它借用侦探小说这一通俗小说框架吸引广大普通读者,与此同时它又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抹去了传统侦探小说的最终“释然”,并运用拼贴、典故等互文性技法,使它在封闭的框架中获得一种后现代小说的开放性。 
9、姜智芹:《经典诠释的无限可能性与限定性》,载《云南社会科学》, 2007(03)。 
分析了经典作品由于命题的通约性、内涵的蕴藉性等特征,同时又带来对其诠释的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又非读者的任意解读,它还需要一个限度,要以“本文意图”和“历史语境”为界限,否则就会导致“过度诠释”,认为只有“回到文学自身”才是避免过度诠释的有效途径。 
10、李洁:图书馆的文学隐喻与现代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 (02)。 
该文展示了作家艾柯和博尔赫斯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对“图书馆”概念的解读和对图书馆发展的预言,并将他们的预言与现今图书馆的发展做了对照,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图书馆和“图书馆”概念的发展。 
11、王宁:《艾科的写作与批评的阐释》,载《南方文坛》,2007年( 06)。 
12、张广奎:《论<傅科摆>的艾柯诠释学回证与诠释熵情》,《外国文学研究》, 2007年(05)。 
文中认为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是他本人的艾柯诠释学,而另一方面,小说本身又是艾柯诠释学的回证。小说里,作者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说明了诠释的局限性和过度诠释的后果,而用由物理学上的"熵"概念推引出的"诠释熵"理论更能进一步分析《傅科摆》故事情节所包含的过度诠释及其程度。 
13、张广奎:《从艾柯诠释学看翻译的特性》,载《外语教学》,2007年第(03)。 
运用了艾柯诠释的局限性及过度诠释的理论,认为在翻译过程受译者主、客观因素,甚至人类认知局限性的影响。科学的方法是用艾柯所倡导的历史和哲学的调查方法考察文本,诠释、翻译文本。 
14、张广奎:《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到现行的中国文艺复兴》,载《电影文学》,2007(14)。 
该文通过对安贝托•艾柯诠释学中"读者意图"的分析,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最终获得成功的根源是其不断改进,不断本土化的结果,是读者诠释、甚至是"过度"诠释的结果,也是"读者意图"为读者服务的结果。由此认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也必须走西方理论本土化的道路,因为诠释中的"读者意图"本来就是种族文化的。 
15、张琦《<福柯摆>与<达芬奇密码>——试论通俗小说的界限》,当代外国文学, 2007年 (04)。 
该文通过比较埃柯的《傅科摆》和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这两部小说,指出小说能否超出通俗文学的界线在于作者:他自身的丰富程度,以及对生活的真诚感受。后现代文化思潮下,人们常常认为通俗小说长期以来遭到文学批评标准的歧视,被"边缘化",因此要重新确立其地位,但真正的弱者其实是非通俗小说。较为复杂的思想,和对晦涩的写作技巧的追求,使后者在读者中的接受一直成问题,而文学批评的职责就在于将这些不易为人们认知的优点介绍展示给人们。 
16、周颖:《无边的”语境——解构症结再探》,载《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 (04)。 
该文从艾柯与卡勒的争论出发,围绕"语境"的概念,对三位解构主义大师的代表作进行了细读。解构主义忽略句段关系,重视联想关系,似乎是拓展了语境的空间,赋予了读者充分的自由,但达到这一目的是以牺牲阅读习俗为代价的。"语境"在解构手里表面上没有了界限、实际上是真正的失落。 
17、董丽云:《创造与约束——论艾柯的阐释观》,载《外语学刊》, 2008年(01)。 
结合艾柯的《故事中的读者》等书对艾柯的阐释理论进行了分析。 
18、秦明利:《一个勇敢新世界的重构——一个关注文本、读者与作者的新视角》,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19、田时纲:《<美的历史>中译本错漏百出——从“目录”和“导论”看译者对艾柯的偏离》,载《文艺研究》, 2008年 (03)。作者提出中译本《美的历史》中有众多的翻译错误,甚至对本书的另一位作者哲罗姆•德•米凯莱只字未提,认为《美的历史》中译本是个错漏百出的残品。 
学位论文: 
1、徐豪谷:硕士论文Reading The Name of the Rose in the Light of Walter Benjamin: Reflection, Form and Content,指导教师邱汉平,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1年。 
2、张玉燕:博士论文《符号、知识、与时空:艾可四本小说中的迷宫》,指导教授邱汉平,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年。 
2、杜妍:硕士论文《欲望的呈现对<玫瑰的名字>中欲望呈现方式的研究》,指导教授吴予敏,深圳大学,2005年。 
亓元:硕士论文《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指导教师张奎志,黑龙江大学, 2007年。 
本文借用艾柯的相关理论与概念,对于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 
做了全面考查。本文发现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过度诠释”在政治、伦理和宗教等内被大量使用。文章论述了在实用理性传统下对于过度诠释的支持,无论从 
中国古典审美接受理论,还是从中国古典审美接受方法,都有大量的理论与方法 
对于“过度诠释”进行支持。 
4、黄艳彬:硕士论文《论诠释的有限性及其标准——从艾柯与罗蒂之争谈起》,指导教师陈维振,福建师范大学,2007。 
本文主要是通过艾柯和罗蒂关于阐释和过度阐释的论争来论述阐释的界限与标准问题。 
书评、影评、人物介绍等: 
1、董强:《<昨日之岛>:荡向文学之极》,载《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11月08日。 
2、刘于嘉:《玫瑰的名字》,载《世界文化》, World Culture, 2003年(06)。 
3、《<傅科摆>、<昨日之岛>》,载《社会观察》,2003年(01)。 
4、止庵:《埃柯的诠释与被诠释的埃柯》,载《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O5月30日。 
5、康慨:《带着<鲑鱼>读艾柯》,载《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46)。 
6、刘贞福:《散文从小处写起——兼谈艾柯<带着鲑鱼去旅行>》,载《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 (10)。 
7、康慨《追逐艾柯,未必都与阅读有关》,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09)。 
8、张玉能:《美的西方发展轨迹——评翁贝托•艾柯的<美的历史>》,载《出版参考》,2007年(31)。 
9、末茶:《<波多里诺>:缭乱中的真实》,载《上海风采》,2007年(07)。 
10、《关于<波多里诺>的三次远航》,载《书城》,2007年(10)。 
另:《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环球影视》、《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报刊杂志还有少量对艾柯及其作品的介绍。 
网络资源: 
1、邓金明:《这是小说发生的地方,却不是写小说的地方》,载天益社区,网址:http://bbs.tecn.cn/archiver/?tid-203262.html 
2、林国华:《在不幸中骗人:论政治哲学是对哲学生活的政治辩护 ——关于Leo Strauss思想的几项札记》,载公法网论坛,网址:http://www.gongfa.com/linghshitelaosi.htm 
该文共分五章,其中第四章为对《玫瑰之名》的解读,《一个并不遥远的中世纪个案:约尔格的死,他的哲学遗嘱及其被背叛》。 
3、刘自立:《摇摆的历史——读<傅科摆>》,载橄榄树文学网,网址:http://www.wenxue.com/gb/200307/lzl_foucault.html 
4、刘自立译,《康德和鸭嘴兽——艾科访谈录》,载天益社区,网址:http://bbs.tecn.cn/archiver/?tid-203262.html 
该文为艾柯《康德和鸭嘴兽》出版之前,前往美国布朗大学,在所罗门大厅发表了他的演说后,接受了出版者的采访后的稿件。 
5、卡琳•罗曼诺:《哲学和侦探小说结合起来叫什么?》载哲学在线网站, 
http://www.philosophyol.com/pol04/news/review/pr/200611/2780.html 
吴万伟译译自:“The Name of the Genre: Philosophy Meets Mystery” by Carlin Romano。 
6、王歌译,《符号迷宫中的阿里阿德涅》,载天益社区,网址:http://bbs.tecn.cn/archiver/?tid-203262.html 
7、乐黛云:《世纪末访意大利》(2001年1月),载中国文化书院网站,http://www.iafcc.org/qingdian/yuedaiyun01.ht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