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1 | 来源于:藏易购
在南京采访80多岁的朱自振老先生,才知道此书的搜集和汇编工作起源甚早。上世纪30年代,金陵大学的万国鼎先生开始搜集中国农业史材料;50年代,金陵大学的农业史研究学科并入南京农业大学,朱自振是在万先生指导下,开始对中国各地的茶叶史材料感兴趣,和他的同学们去全国各地,搜集上千种古书及方志中的农业资料,这项工作一直持续了到“文革”。现在南京农大的图书馆资料库里,还有当时认真抄来的各地资料,以至于“文革”后很多地方方志已毁,又重回此地寻找资料。
正是在这些方志和搜集回来的各图书馆所存的茶书的基础上,出版了这本茶书汇编,相比起以往的汇编,这次的编撰,一是搜集更加广博,二是利用了大量现代学术观点。后来和朱先生一起汇校此书的郑培凯告诉我,以往中国古代士大夫对茶书的态度很轻视,比如“四库全书总目”中,子部的谱录中的另册,才搜集茶书,而且很多书只存目不收录,还是因为古人认为茶是小道。但是他们觉得,在物质文明发展史上,陆羽的《茶经》是一件大事,因为它肯定了茶饮生活的知识性地位,不仅包括了大量的茶事经验,还奠定了茶道规矩。
之后的饮茶脉络,基本上没有脱离陆羽的法门,走向了精致品茗的道路,从茶书的整理中特别能看出这点。采访两位研究者,我们要讨论的是唐以前的茶世界,唐为何成为分水岭,以及唐以后的饮茶风尚的变化,到了元明清,大量资料出现,可以由此细观中国人的饮茶习俗。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了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三联生活周刊:饮茶在中国起源很早,那么究竟起源何时?有明确记载吗? 郑培凯:根据今天的研究,我们没有办法确定饮茶起源于何时何地,陆羽说起源于神农,其实这不能确定历史时期;前段时期有河姆渡文化考古说发现了茶树的图画,也非常不准确;还有人说云南的古猿有原始茶饮,更是不负责任。在开始茶饮用之前,有可能出现过将茶做药,或者把茶叶入汤羹的做法,但是和真正的饮茶开始都相去甚远。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西汉马王堆的挖掘中,发现的竹木简中都有茶的别名出现,《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荼陵,现在叫茶陵,也表明了茶树汉代的时候已经在长江中下游地带已经种植了。不过汉代时候,四川还是主产区,当时的饮用方式还不够清晰,应该是原始的煮汤饮用,也有加盐姜同煮的,基本上还属于药用,茶在漫长岁月里,一直属于药食同源的产物。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
三联生活周刊:魏晋喝茶方式有什么样的标准?还是当时还没有形成标准?有说法是唐是中国饮茶的分水岭,之前是草味羹饮时期,之后是精致时期,是这样吗?
郑培凯:很多人提及魏晋饮茶,是因为文人的诗赋中经常提到茶,但是当时饮茶的资料其实很少,我们只是知道,当时的茶不仅用来待客,还用来祭祀。北方游牧民族不喝茶,他们会觉得茶是南方人的饮料,《茶经》里面就记载了“茗为醴奴”的故事,北人对南人的饮用茶多加讽刺。他们占领了大部分地区后,南北交融,饮用习惯才慢慢传开。
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属于实用阶段。唐之后,茶饮普遍化不说,还成为精致的饮品,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到了唐代茶风大盛,而且南北方都开始饮用茶?这和唐是个大一统帝国有关吗? 郑培凯:和历史积累有关系,也和当时的交通发展有关系,按照严耕望的研究,当时内陆交通已经可以把茶运输到塞外,到吐蕃,这些区域都养成了饮用茶的习惯。唐代政府开始建立茶政,茶税也开始征收,成为唐时经济贸易的重要环节。
茶之流行,肯定不是单一原因,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我记得看过资料,北方泰山寺庙里的僧侣,参禅“务于不寐”,可以喝茶。与此同时,陆羽提倡的茶道方式和创新的饮用规矩,一时风行,他后来也成为茶神,人们买来巩县窑的小瓷像,往上面浇茶水,有点浴佛的意思。
三联生活周刊:唐时的名茶是什么?就是巴蜀的蒙顶茶吗?还有江南的顾渚紫笋?为什么这些茶到后来都没有流传下去? 郑培凯:当时的茶叶生产已经精益求精,有的地区强调精致,有的地区强调产量。比如我们知道的浮梁的茶叶,就是大宗贸易,主要靠产量取胜,每年茶税惊人。而你说的蒙顶、顾渚都是精品产区,蒙顶茶分若干种,石花、小方、散芽,是天下第一等。但是蜀道难,上贡不方便,所以江南的产区就也成为贡茶区域。除了蒙顶,湖州的顾渚紫笋、寿州的霍山黄芽,还有蕲州的团黄,都是名茶;《唐国史补》还提到,当时的吐蕃也受中土影响,唐使节去了那里,赞普会拿各种名茶展示。这也可以为“茶道大行”的说法做一补充。
三联生活周刊:有说法,关于陆羽的史实并不清晰,甚至名字都不真实,这种说法正确吗? 郑培凯:其实还是清晰的。冠在他名下的著作有几本,有的显然不真实,比如关于陆羽评水的著作,就应该是后人伪托。但是他有自述,关于他的弃婴的身世,以及后来被庙里的僧侣收养的经历,包括他对易经、佛典和儒家典籍的熟悉,都应该是真实的。而且他和当时的名流,如颜真卿、皎然等人互相唱和的诗歌也都有记录。
当时科举制度初兴,一些身份低微的人有了晋升之道,士人的地位有所上升,陆羽结交的很多人属于这一系统,他自己也属于把民间文化融入上流社会的人物。陆羽的《茶经》并不仅是总结当时的喝茶方式,而是制定了一些新的他觉得重要的准则,提出了自己清晰的品饮之道,包括整个学科的科学体系也初步建立了。这个准则,事实上一直影响到后世,别看唐茶的喝法与现在差别很大,但国人饮茶的内在精神路径,完全是他那时候就定下的。
比如《茶经》里有茶器一卷,表面是列举烹茶器物,实际上是根据他自己的原则,确立饮茶的规矩,他的茶道仪式,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也非常流行,通过这种规矩的确立,他构建了饮茶的氛围,提供了心灵超升的领域。可以说,后世所有的茶的规矩,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都从他这里面来,他是这个学科的开创者,所以,这个世纪回看《茶经》,会觉得特别有意思。 三联生活周刊:有哪些最基本的规矩呢?
郑培凯:他的规范很全面,其中他的个体的审美起了很大作用。比如说到碗,他喜欢越州青瓷,然后是鼎州、婺州、岳州等;不赞成邢州和越州并列第一的观点,他觉得越州瓷像玉、像冰,尤其是青瓷适合与茶合配,可以衬托茶的颜色。邢州白瓷将茶衬托得过于红,寿州黄瓷把茶衬托得过于紫,都不太适合茶。 他是以自己对瓷色的观察和瓷碗质地的研究来决定的,让饮茶者感到美感。这里面就开始建立了整体的心灵感受,有了茶道整体的艺术感标准。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那套茶具,说明了陆羽的规范影响深远,不仅于民间,宫室也遵守他定的规则,器具完备讲究,进而奢侈,也说明当时饮茶的礼仪极其重要,甚至有繁文缛节的倾向。
茶经里面还提到了择水的重要性、火候的重要性,包括俭素之美,尤其重要是提出了茶有真香,不赞成以往流行过的添加各种姜、盐、枣、橘皮、薄荷等物质,觉得那等于“沟渠废水”。
三联生活周刊:你特意提到了茶有真香的准则制定,这个影响特别大,似乎之后的茶事都奉行了这一原则。尤其是中国,如果是混合香料做成的茶,大家就会觉得劣质。是这样吗?
郑培凯:他的观念影响到了后世,包括蔡襄、宋徽宗等饮茶大家都提出茶有真香,不应该添加龙脑香等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民间还是有添加各种果实花朵的习惯,造成了加香系统的绵延不绝,北方的花茶事实上也算得上源远流长了。
添加有添加的道理:北方的水土问题造成了北方普遍水质硬,掩盖茶的真香。外加古时候交通不便利,新鲜的茶运到北方,可能已经没有了香味,所以靠别的香味提神。包括自唐以来,北方受游牧民族影响深,一直有往茶里加奶的习惯,这些都是影响深远的理由,也是造成北地现在的民间百姓喜饮花茶的习惯。但是士大夫阶层还是奉行茶有真香的道理,基本不添加任何物质。 三联生活周刊:关于水,好像陆羽有很多相关传说,包括天下泉水的品定,是不是也是他最早提出的?
郑培凯:陆羽对水的品鉴相对简单,但也是开创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标准:就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还对山水做了分析,要捡取“乳泉,石池慢流者上”,不要涌流的瀑布的水,也不要山谷里浸满不泄的水,江水则取离人远者,井水则是选择人们汲取多的,其实都强调的是“活水”概念。
传说陆羽撰有《水品》一书,但是我们翻检阅读,发现已经散失了,现在翻刻的很多是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中记载陆羽的品题,不足为依据。 关于他品尝水传说的神乎其技,比如一桶水能分别出来哪个是江中间打的,哪个是岸边打来的,这是违反物理常识的。后来这故事又附会到了苏东坡身上,其实这都是人们在想象空间里的创造。也说明国人在追求品茶艺术方面的追求。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从蔡襄到宋徽宗,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细腻讲究也无可比拟。也许就因为此,走向了盛极而衰的道路,但是从这些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人创造了一个复杂瑰丽的茶世界。 三联生活周刊:宋代最著名的茶书,我知道有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整个宫廷品茗已经成为风尚,当时书籍记载的情况如何?
郑培凯:确实这两本书记载非常清晰,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详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当时的点茶手法,在蔡襄的书籍里记载很清楚,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表面的沫饽不匀。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可以清楚地比较好坏。
点茶法已经与唐大不相同,延续的是使用末茶,要使末茶产生大量的泡沫,我个人以为和道教的思想有关,觉得这些沫是精华,也和唐代胡人喜欢喝奶的习惯有关。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有仪式,才有审美,所以现在有人说日本茶道重仪式,中国不看重,并非如此简单。
瓷器发展也被茶所影响,早期使用的瓷器,和宋末年推崇的瓷器完全不同,唐朝的秘色瓷,其实也是和茶色配合的,茶色丹,用秘色的碧来衬托。北宋时候,使用了大量的青白瓷,那时候还不像后来那么推崇建盏。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的击拂动作书籍中好像也有很多记载,那些动作包括使用的器物,是在现在日本抹茶道中留存了吗?
郑培凯:其实不太一样。宋人早期的宫廷中使用的是黄金和白银制作的击拂工具,蔡襄称之为茶匙,他觉得金和银的最好,竹子的太轻,所以不好,因为需要有力量的击拂,才能形成表面的沫钵,像乳花一样。比蔡襄早半个世纪宋初的《荈茗录》里面写道,有的人运用茶盏能够做出各种图画,也包括茶百戏,可见这个茶匙运用的复杂程度。
茶筅是后来发明的,也就和现在日本存留的很像了。有点类似西洋打蛋器物,但是细密,和现在日本的轻巧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当时是用竹根制作,器物重,器端有力,整体粗壮,因为这样才能掌握,操作起来也便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才能出一碗美好的茶汤。宋徽宗写了很多不正确的击拂方法,然后写了详细的击拂法,如何才能击拂出“乳雾汹涌”的好茶,因为茶色贵白,建安的黑盏也就开始变得贵重起来,又厚又保温,保温是因为击拂时间需要很长。过去被视为上品的青白瓷,在徽宗那里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茶的饮用方式还改变了瓷器的系统标准。比如宋流行的天目碗,到了明代就基本不见了,全部都出口日本了,因为我们的饮用规则改变了。
宋徽宗在茶学上有很多专业性的追求和结论,不过宋徽宗这种走极端的品饮方式,并不是当时普遍的饮用方式。当时他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为了生产出最好的团茶,有几万人上山采茶,穷奢极欲。但是了解这样的生活方式,重审当年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也是件美好的事情,可以看出中国人对茶曾经风靡到何种程度。 三联生活周刊:宋人写福建一带贡茶的书籍特别多,这是为什么?
郑培凯:还是因为上行下效,贡茶地点由江浙搬到了福建,这里成为新的最好的茶叶基地。因为天气变化,北宋期间的天气开始变寒冷,本来放在太湖地区的贡茶园不能在清明前广泛发芽,没有那么多贡品了,于是搬家到了福建建安,保证清明前有大量的贡茶,欧阳修等人都描绘过,当时有20多本书详细描绘福建贡茶园的情况,非常详尽。
三联生活周刊:上层社会如此繁杂的饮茶方式,是不是也影响了民间?民间如何喝茶? 郑培凯:宋徽宗的讲究基本已经无可比拟了,当时他的茶叶极品也不可能那么普及,包括他那套复杂的饮用体系也难以推广,所以民间很难达到宫廷的饮用方式,并非按照他们的饮用方式喝茶,而是沿着自己的下里巴人的道路发展:一是在茶中加各种料;二是宋时候,散茶引经据典开始饮用。
加各种料的饮茶行为是自古习俗,陆羽很不喜欢,他觉得这就像是沟渠间废水一样,蔡襄文章也提出,有人喜欢在团饼中添加龙脑香,夹杂珍果香草,都不对,但是当时民间还是添加着,梅尧臣批评北方人喝茶“只解白土和芝麻”,说明当时北方用白色土碗往里面添加芝麻;当时北方还有添加姜、盐、牛奶的,还是受到游牧民族的习惯影响。
不过,这种习惯不局限于北方,南方也有很多加料茶,南宋临安的茶馆有多种花果茶,还有七宝擂茶,就是各种盐、花椒、酥油饼混合的茶汤,其实里面的茶只是有一点茶意而已,现在湖南等地区的擂茶习惯还顽固存留着,其实也是古风。北方喝茉莉花茶的风尚,其实也是渊源有自。 其中比较脱俗的是莲花茶,就是在夜晚半绽放的莲花的花心放茶,然后扎紧花瓣,次早取出茶叶,之后焙干使用,据说也很清美。
宋到元的阶段,散茶的饮用渐渐推广,当时的王祯《农书》就说,南方已经普遍饮用散装芽茶,不一定碾成末再饮用。也是因为团茶的制作过于繁琐,南宋后的散茶就大规模出现了,晒青,炒青都有出现。所以,并不是像传统说法,到了明太祖时候突然废团改散,以江南为代表的民间,早就饮用散茶了,并非突然性的改革。
明代算中国再次茶道复兴的时期。从茶书上看,整个明清茶书有上百种,占到总茶书72%,但是很多抄自唐宋,有些疏忽错漏,所以以往学者并不重视。但是,明清茶书有以往唐宋不具备的地方,关于茶树种植管理,关于茶叶制作技术,关于饮茶的文人趣味,有颇多新见。晚清茶书,更是开近代科学茶学科的先河。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学者研究指出,明代算是中国饮茶系统迎来了又一次复兴,在我们看来,繁杂的唐宋到简单的明清,是一个越来越简单化、日常化的过程,那么复兴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培凯:前面提过宋到元,蒸青炒青所制作的散茶已经逐步在民间流行了。到了明初,明太祖废饼茶改散茶,一是觉得团饼奢侈浪费,二是因势利导。
这时候,不仅是饮茶方式变革了,关键是茶叶的制作技术也变化了,这对于中国茶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炒青的制作和烘焙方面,制茶者开始依照茶叶的特征,掌握炒青的火候,研制出了各种有特色的名茶。我们现在所喝的不少名茶,都是明代出现的,比如龙井。
万历年间,有罗廪所著的《茶解》,里面提到唐宋贡茶的制作方式奢侈,已经丧失了茶的本真,不如明代炒青制茶,可以保证茶叶的本来香味,书里还记载了详尽的采茶制茶法,现代通用的观念当时都已经出现了。比如不采雨胚,那样的茶不香;晴天的茶胚,必须当时采当时炒制,这样才可以保证色、香、味的系统。
制作的炒青工艺,在书籍中说得相当精准,还解释了茶炒熟后,必须揉妥的原因,因为要让茶中的脂膏溶解方便,冲泡时就可以散发出来香气和内涵物质。书里甚至各种炒制的工具都有规定,比如炒茶用的铁镗,要用熟铁,不要用生铁。
三联生活周刊:诞生了哪些新的名茶?这些名茶是如何和品茗系统配合的?
郑培凯:其实还是因为不同经济业态发展的缘故,新的名茶体系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首先诞生了。唐宋时代,奉行的是设监制作的贡茶体系,最优质的茶根本不会流入民间。但是明代中叶后,江南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整个长江中下游区域,以及沿大运河一带都发展起来了,普通人的生活也讲究精致和享受,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他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品茗就是其中一项。在他们推动下,新的名茶体系诞生了。
当时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
先说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了、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另一方面,着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
当时有本相当重要的茶书,许次纾所写的《茶疏》,说到了茶具的陈设和摆放,以及品茗过程,考虑的不仅是仪式,而是味觉和嗅觉的综合享受,以及五官的舒适,对人格清高有所培养和提升,着眼于人间修养。
他还罗列了许多适合喝茶的时间、场合,包括器物,充满了明代的文人意趣,比如夜深共语、鼓琴看书之时;茂林修竹,名泉怪石之地等等,还写了他认为不宜喝茶的场合:大雨雪、长宴大席、人事忙迫、观剧等等。包括不宜用的恶器、敝器、铜匙、铜铫、各种果实香药等。
当时有很多文人会详尽描写喝茶场合和禁忌,比如冯可宾的《岕茶笺》里也提到了宜茶场合,另外一些比较著名的文人书籍中,如《遵生八笺》、《陶庵梦忆》、《长物志》中都有类似描绘。明人追求茶饮的器物和环境,主要是要求有明朗的感觉,周围的环境以清静澄彻为主,但不是日本式的追求宗教的清寂。
为什么追求这种品饮情趣?是因为当时文人的口味也变化了,强调茶叶的真香,都是以轻扬芬芳空灵为主,不再像以往宋代福建的贡茶那样浓郁厚重。所以,新的名茶体系也诞生了,比如《遵生八笺》里提到,苏州的虎丘茶和天池茶,都是不可多得的妙品,杭州的龙井超越了天池,因为炒法更精妙。从南京礼部尚书位置上退下来的冯梦祯对当时著名的天池、虎丘、龙井、罗岕茶,也多有品评,结论是虎丘最好。不过有意思的是,因为贡茶体系已经与宋不一样了,茶叶精品并不一定送入皇宫,而是待价而沽,所以出现了真假难辨的情形,当时的龙井茶已经有大量假茶,就是茶叶名家也不一定能轻易区分。
袁宏道的评价,和冯梦祯相似。他也觉得这几种茶很好,不过他觉得现在已经不在的罗岕茶为天下第一,觉得有金石气,非龙井的草气,天池的豆气和虎丘的花香气。各种名茶的提出有个人口味的主观成分,不过,文人欣赏趣味基本还是一致的。他们追求茶的芳香,但是也要求不能光有芳香,还需要深味,而且芳香也是清雅型,以兰花香为主。
三联生活周刊:崇尚清香的同时,是不是还有别的混合香?还添加东西吗?我记得不少混合茶,比如南宋的莲花茶,也是明人推崇的。高阳描绘清代生活的小说里,名妓也拿各种花熏过的茶待客。
郑培凯:明代的文人普遍反对在茶里添加果实花朵或者香草,追求茶的清饮,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陆羽追求的茶道,茶有真香的体现。但是大众选择未必与名士相同。
尤其是江南以外的地区,承载了过去加料加果实的习惯,还有添加各种作料的,所以各地都留存有加料茶的记载。包括很多强调茶有真香的茶书,有时也妥协,比如明初朱权的《茶谱》,反对茶夹杂诸香。但与此同时,也写了茶叶的熏香法,甚至可以用各种花香渗透其中,所谓百花熏香。也不反对加龙脑香,可能是朱权那时候饼茶的风气还在,对添加香料的习惯还比较接受。
不过,后期的部分文人也没有完全放弃这一习惯。就拿倪云林来说,他发明了清泉白石茶,往茶叶里面添加核桃松子肉,还为有高士不解他的茶而大发雷霆。民间的各种果子茶则更多,往里面添加各种吃食,这些行为都被罗廪《茶解》视为“茶厄”,也说明民间与雅士提倡的风尚还是有距离的。
三联生活周刊:福建贡茶在江南名茶流行后怎么办了?这和福建茶在明清交替之际发明了红茶、乌龙茶和白茶等有直接关系吗?
郑培凯:有一定关系。因为宋元的贡茶体系的废除,福建的一些茶开始转型,本来是皇家包办,现在要考虑商品市场的销售,而且传统的福建茶偏浓厚,偏甘醇,偏浓郁,必须要发展出一条不同于江南轻灵的新道路,这也是后来发展出乌龙茶和红茶的历史背景。
三联生活周刊:你前面提到,有一种岕茶很流行,有什么特点?他们为什么后来不存在了呢?
郑培凯:明末的士大夫普遍提到了罗岕茶为茶中精品,这也算是当时的流行口味,晚明的茶书中,关于此茶的论著就有好几本。比如,有熊名遇的《罗岕茶记》、周高起的《洞山岕茶系》、冒襄的《岕茶备抄》。根据这些书籍,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茶属于蒸青,而明朝大量的茶都已经属于炒青了。这种茶叶大梗多,外形不好看,也有很多不熟悉它的人闹笑话,把别人送的精致的大叶茶当次品,赏给下人喝了,因为当时芽茶的风尚已经很流行了,所以人们会觉得大叶茶粗。
许次纾所写的《茶疏》写道,岕茶不能早采,基本要立夏后再采,否则会伤害到树本。韵味清远,滋味甘香,是仙品。根据这些描绘,我觉得,岕茶可能和今天的太平猴魁有点相似,叶大,味道醇清俱备。但是明末的风尚并未流传到清,因为战乱,江南士大夫阶层的品鉴系统标准整体崩溃,所以这种茶没有流传,否则,说不定明朝的茶风还会变化,不再奉行单一推崇芽茶的系统也有可能。三联生活周刊:到了清朝,明代的饮茶风尚基本延续下去了,似乎没什么变化,那么关于品茗还有哪些著名的茶书?
郑培凯: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功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茗雅趣开始走向没落,走了下坡路。尤其是1890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
这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
清代所出现的新茶书,基本是关于茶树种植,茶叶制作的,还有大量关于茶叶销售的地方志记载,不过我们觉得那是茶叶经济史或者说农业史的范畴,所以没有在我们书里多提及。
三联生活周刊:清代的茶书多是关于科技的?他们关于品茗没有什么贡献吗?
郑培凯:最有价值的肯定是关于科技的。比如《红茶制法说略》、《印锡种茶制茶考察报告》、《种茶良法》等,也有很多是关于紫砂的书籍问世了。《阳羡名陶录》、《阳羡名陶录摘抄》、《阳羡名陶续录》等,包括《龙井访茶记》,与今天的茶叶产地的情况对照观看,可以得到许多有趣的新鲜的结论。